聚集经济效应(精选7篇)
聚集经济效应 篇1
1 引 言
人才聚集、人才作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国外许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都有诸多论述, 主要有勒温的场论、卡兹的组织寿命说、库克曲线和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等。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利用数学公式说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其能力素质有关, 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卡兹曲线表明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有关, 还与获得成果的情况有关。如果组织老化, 人才作用的发挥则依赖于组织环境的改变。库克曲线探讨了人的创造力与环境的关系。目标一致论指出了只有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 个人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因此,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外部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与扩散取决于和谐的人才聚集环境。
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致和驱动下, 科技型人才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区域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 使科技型人才呈现出区域集中的特征, 形成了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区的聚集现象。所谓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 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联系, 在某一地区 (物理空间) 或某一行业 (虚拟空间) 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 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二是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 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过程中所产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产生人才聚集不经济性效应的主要原因为:①人才聚集没有形成人才之间有机的内在联系, 仅仅是人才的数量增加了, 不能产生人才的规模效应。产生规模效应的前提是聚集的人才必须建立一定的有机联系, 缺乏有机联系的人才聚集实际仍然为众多独立的人才, 是不能产生加总作用的;②人才聚集的环境不和谐。人才聚集所产生的加总作用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条件下发生的, 失去了这些环境条件人才的聚集就会产生不经济性效应;③人才的流动性不够。人才的聚集效应是一个动态过程, 而人才的流动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基本前提。没有人才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动, 人才的聚集现象就很难产生, 即使产生也可能形成一潭死水, 没有活力与激情, 甚至产生消极现象, 出现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④人才聚集过程中各种冲突的产生。科技型人才在聚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 如若对这些冲突消减和化解不力, 就会增加冲突的破坏力, 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
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科技型人才, 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类聚集, 在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 发挥超过各自独立的作用, 产生加总效应。
3 经济环境及其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分析
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经济环境的概念, 钟坚认为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基础设施、行政管理效率、市场条件、劳动资源及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李迅雷把经济环境定义为经济发展中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宋红文等提出经济环境是指由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金融、投资规模及结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等方面所组成的环境系统。基于以上观点, 本文基本采用第三种观点并选择其中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较为密切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方面来阐述经济环境的构成。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经济环境对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的产生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定量的角度尝试运用关联分析法分析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内在联系。
3.1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性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遵循目的性、科学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 依据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的含义以及数据的可得性, 分别选取以下经济环境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性指标:①经济总量指标:GDP (亿元) , 表明一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②人均GDP (元) , 表明区域人均生产能力, 反映区域人力资本边际收益;③产业集聚度指标:制造业企业指数, 说明企业集中状况;④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亿元) , 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⑤人才聚集效应指标:科技论文数 (篇) , 反映知识创新成果;专利申请数 (件) , 反映技术创新成果。
3.2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灰色关联度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两个或多个系统的灰色因素之间在系统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对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刻画和比较分析, 计算出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关联程度。由于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之间的复杂性, 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04中国统计年鉴》与《200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度值在0.75左右, 关联度比较大, 这说明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规模及其效应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内在联系。其中, 人均GDP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度均值为0.903, 说明人均GDP所反映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对科技型人才流动、聚集及其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产业集聚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联度也比较显著,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GDP与人才聚集管理度在0.7左右, 说明其对人才聚集的基础性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与人才聚集关联度也较大, 揭示了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间接引致及保障作用。
3.3 关联度、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由上述分析可知,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 (正相关或负相关) , 同时经济环境又具有是否和谐性 (和谐性与非和谐性) 的特征。基于此, 下面分析关联度、和谐性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
(1) 经济环境有和谐性和不和谐性。经济环境是否和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人才聚集效应的性质和强弱。在关联度一定的条件下, 经济环境越和谐, 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越突出;反之, 经济环境越不和谐, 人才聚集非经济性效应越突出。
(2) 关联度的大小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在经济环境和谐性一定的情况下,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越大;反之, 其经济性效应越小。在经济环境非和谐性一定的情况下,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非经济性效应越大;反之, 其非经济性效应越小。这说明, 如果经济环境处于不和谐状态, 关联度越大, 人才聚集的非经济性效应越大。
4 结 论
(1) 由关联分析可知, 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关联度较高,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经济环境的优化和改善能够有助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2) 经济环境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性环节;经济体制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制度安排;产业集聚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实现的有效载体;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的助推剂等方面。但是因经济环境功能的缺失与失灵也会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 应该客观认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 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规划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牛冲槐, 等.人才聚集效应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06 (4) :99-103.
[2]牛冲槐, 接民, 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 2006 (4) :118-123.
[3]钟坚.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态势及其经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6) :1-6.
[4]李迅雷.我国股市的泡沫效应及持续性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1 (8) :4-11.
聚集经济效应 篇2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企业之间区域性的竞争逐渐转向全球性的竞争,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使得航空运输的优势不断凸显。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客流量和货运量的大幅增长, 机场逐渐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 临空经济应运而生[1]。
总的来说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 (人流、物流) 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 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 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 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2]。而临空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开放程度高、国际化特征明显等诸多特点, 是产业结构演变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的产物。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3]认为, 临空产业的发展应同当地经济发展统一规划,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孤岛型”的产业区。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刘雪妮[4]认为临空产业集聚是临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 临空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需要通过产业聚集获得竞争优势, 而机场与产业聚集的良性互动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临空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动力。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枢纽空港, 是国内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机场。依托首都机场, 发展临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 加快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培育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聚集, 也有利于提升北京周边地区的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 本文以北京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对临空经济发展及其聚集效应进行分析。
二、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概况
顺义区是首都国际机场的所在地, 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重点建设的新城。近10年来, 顺义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GDP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年均20%以上。2012年底, 顺义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0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36.7元, 同期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也由2000年的17.3:51.531.2调整为现在的2.3:44.2:53.5。
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 顺义区GDP的增长速度一直都超过了北京市GDP的增长速度, 但顺义区GDP增长速度2008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下降。从历年平均增速来看, 2002-2012年顺义区GDP年均递增速度高达26.09%。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其“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战略定位, 同时与其全力推进北京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密不可分。
资料来源:根据顺义统计局2002~2012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整理。
北京顺义发展临空经济, 通过航空运输业及相关临空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前向、后向和侧向联系, 发挥区域乘数效应, 带来腹地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目前, 首都机场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 首都国际机场起降架次及客货吞吐量分析
近年来, 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 运输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八千万人次的大关, 达8192.9万人次, 同比增长4.14%, 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全年航班起降达55.7万架次, 同比增长4.50%。由此可见, 首都机场不断刷新着中国民航乃至世界民航发展的新纪录, 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表1为2008年~2012年首都机场起降架次、客货吞吐量情况的统计。
资料来源: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国民用航空局http://www.caac.gov.cn/
从表中可以看出, 近五年, 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平均增长率为8.97%, 货邮吞吐量平均增长率为5.01%。总体来看, 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长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与首都机场的设计容量已近饱和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北京现在正在新建第二机场。另外,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光辉表示, 到2015年,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这将会直接使首都机场的服务费、机场费、飞机起降费等航空收入增长, 也将带动机场商业零售、餐饮等旅客非航空收入的增长。
然而,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首都机场也面临着挑战。首先, 全球经济回升乏力, 国际航空运输业复苏艰难, 虽然国内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但国内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的增长率已经逐步低于GDP的增有专家在设计邮政银行前景时曾做过这样的一番评论:“目前邮储银行缺少的已不是用户, 而是服务。与一些专业银行相比, 邮储银行在服务方面还有差距……”的确, 现在的银行非常注意服务的改善, 如为大客户开设专室专柜,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全员素质、实行规范化操作等。这些改进很大程度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经验观念。邮政银行的当务之急, 是要适应新的形势, 同时, 提升服务与能力这两大要素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吸引客户, 赢得市场。这样才能巩固和扩大用户群, 为邮储“银行化”运作奠定健康、长远的发展基础。长, 受此影响, 首都机场近2年业务量已从两位数增速跌至目前低于5%。其次, 亚太航空枢纽竞争日趋激烈。最后, 国内高铁的发展也带来了冲击。
三、对首都国际机场临空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
(一)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规模和数量上, 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与质量上。以临空产业为龙头, 带动腹地产业发展、调整与升级。
本文参照周游[5]的方法选取2011年顺义区、昌平区、通州区和房山区四个区作为对象, 比较研究首都机场对顺义区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四个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都是北京市城市发展的新区, 距市中心距离大约为35公里, 且四个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
分别选取2011年四个区三大产业的产值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图2可以看出, 首都机场所在地顺义区的总产值为1015.0亿元, 是其他区域总产值的两倍多。顺义区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也明显比其他区域高, 其中第三产业的产值占顺义区一半以上的比重, 这是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横向比较, 可以看出, 首都机场给顺义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资料来源:北京市2011年统计年鉴
本文接着选取了2004年至2012年之间的五个年度的数据, 对顺义区产业结构进行纵向分析。如图3所示, 顺义区第一产业比重在2004年占三产中的9%, 在此后的几年中一直下降, 到2012年只占2.3%;第二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58.6%降至2012年的44.2%;第三产业在2004年为32.4%, 随着临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2012年已达到53.5%, 占顺义区一半以上的产值。可见, 首都机场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吸引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聚集, 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资料来源:顺义区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 临空产业聚集程度逐渐增大
本文沿用刘雪妮[6]曾经采用的对Ellison and Glaeser制造业聚集指数进行简化后得到的标准化指数的方法进行研究。定义在t时刻地区i的产业集聚指数为gi (t) [7]:
Ei (t) 表示目标区域i在t时刻的就业人数, Pi (t) 表示目标区域i在t时刻的总人口, E (t) 和P (t) 分是t时刻总区域的总就业人数和总人口。gi (t) 的值介于-1与1之间。当gi (t) 趋于-1时, 表明该地区没有产业分布;相反当gi (t) 趋于1时, 该地区集聚了整个总区域范围的所有产业;gi (t) 趋于零, 表明产业分散到各个地区。
本文选取顺义区作为目标区域, 北京市作为总区域, 来分析首都机场临空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在岗职工数为统计年鉴上年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总人口为常住人口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历年顺义区产业集聚指数, 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
从产业聚集程度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 近五年内临空产业聚集程度逐渐提升, 说明临空产业吸引力不断提高, 首都机场周边区域逐渐成为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地, 多个产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四、结束语
临空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壮大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联合发展的结果, 是临空经济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的标志。本文通过对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及其聚集效应的研究, 得出首都国际机场临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临空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强的结论。
毋庸置疑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 但今后的发展的势头将依然十分强劲。北京具有发展临空经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巨大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济活动向机场周边聚集, 其规模将呈现快速扩大之势, 首都国际机场的枢纽地位将继续提升。从全球范围来看, 临空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而北京临空经济现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顺义经济的最大板块, 其发展将受到空前的重视。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 临空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在以往的研究中缺少对临空产业定量分析的研究, 本文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为例, 搜集了大量的数据, 对其临空经济发展及其聚集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临空经济,临空产业,产业聚集,首都机场
参考文献
[1]宋晓黎.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什么是临空经济.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网站http://www.bjshy.gov.cn, 2012-6-8.
[3]黄庭满.我国临空经济升温将成新增长点[N].经济参考报, 2006-6-9.
[4]刘雪妮, 宁宣熙, 张冬青.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 :62-65.
[5]周游.首都机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6]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篇3
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内涵分析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及其分类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型概念, 是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需要的人才。[1]高端人才是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的稀缺人才。 这部分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化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极具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并且凭借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 人才是会流动的。 这一流动性能够产生人才相对集中的聚集现象。 高端人才作为人才中最优秀的群体, 其流动性更为频繁, 相对聚集的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是在一个时间段内, 由区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高端人才按某种联系聚集到某个区域内的现象。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硅谷, 至今已有一百万以上的来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聚集在那里, 其中包括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及四十多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类型。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按成因划分为三类。 第一, 政策导向型聚集, 发生在区域发展的初期, 由于区域自身内部环境还没有构建出来, 因而要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植。 第二, 产业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内产业结构慢慢形成, 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始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展开, [3]人才种类更加丰富, 结构也更加多元化。 第三, 人才市场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由于区域内的聚才环境已逐渐成熟, 人才流动开始依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展开。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特征
聚集范围相对狭小。 人才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 若把区域看成一个平面, 人才在这个平面内通常成片状分布, 每一片的人才聚集都会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 高端人才自身条件优越, 对环境更加挑剔, 因而其聚集壁垒更高。 与一般人才的聚集相比, 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范围会更加狭小, 呈点状分布。 如果说人才分布在区域发展的各行各业, 那么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更多集中在高新开发区的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中。
人才的同质性或相关性更突出。 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才出现聚集, 其主体之间必然存有某种相关性。 高端人才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高端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 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可能鲜为人知, 因而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与进步, 这就决定了聚集在区域内的高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同质性或相关性。 例如, 北京中关村聚集的多为高层次的IT人才。
聚集地经济较发达。 高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也相对繁荣。 资料显示:我国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存在这样的现状, 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4]细细研究, 不难看出高端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息息相关。 东南沿海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起步早, 发展快, 到如今已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最大区域。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
对于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 古人早就有所研究。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近水”, 可见, 区域地理环境就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才的分布早已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了, 人才的流动与聚集更与区域的各方面息息相关。 目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总体可归结为一点, 即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均衡, 二是高端人才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程度不同。
空间聚集不均衡。 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现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一个阶梯状。 高端人才的聚集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中部次之, 西部地区的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最不明显。 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50%以上的高端人才, 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都聚集在东部, 而中西部的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少于东部, 质量上也不及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聚集度不同。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度不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 那些投资周期短、资本回收快、 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自2009 至2013 年, 北京由“海聚工程”所聚集的高端人才在生物制药等产业的聚集度各不相同。 其中, 生物制药业与电子信息业的聚集度较高。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在不同行业的聚集程度有所差异。
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人才聚集现象出现之后, 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下, 人才累积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5]发挥出人才的聚集效应。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可定义为:在一个时间维度内, 在良好的区域整体环境下, 高端人才凭借一定的相互关联在区域内形成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 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放大,明显优于高端人才相对分散或集中度较低的区域。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
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 高端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江西新余单是引进了一个彭小峰, 短短时间内就带动了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 如果单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诞生一个明星企业, 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必定更为显著。 高端人才聚集会优化区域的人才队伍, 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他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创新创造, 必然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 区域往往会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到区域内。 当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 高端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他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发挥, 从而促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趋向于细致化、专业化以及合理化, 在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瓶颈环节有所突破, [6]进而不断扩充、完整区域产业链。 当区域开始整合所有资源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以及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时, 区域内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高端人才聚集。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高端人才越聚集区域产业链越完整;产业链不断扩充和完整就会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最终将带动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区域内的一些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要想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并保持增长就必须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塑, 转变类型。
高端人才活跃在专业最前沿, 凭借其顶尖的技术与战略的眼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前进方向,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路人”。 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等的兴起与发展都与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息息相关。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动了产业升级, 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政治效应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内容广泛, 类型多样, 涵盖了区域性的产业政策、 金融政策以及区域开放政策等。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再加上他们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 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解读、消化中央文件精神, 将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为区域发展赢得更为优惠的政策。 当今社会, 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民族富强,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引进、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作为支持。 如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沿海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才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发展,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文化效应
激发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高端人才往往在自我实现甚至是超越自我方面有着更高的需要。高端人才向某区域内聚集, 他们丰富的人生与职业经历, 别具一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断实践与开拓创新的作风, 都将对区域内人才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深圳特区聚集高端人才,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传奇, 不仅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等多个世界级大型企业, 更是造就了任正非、马化腾、侯为贵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具有极大的模范作用, 激励着一个个有志青年, 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从而激发了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
推进区域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是区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后的最终去向, 因而, 组织文化关乎着高端人才的去留。 高端人才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前, 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以及目标追求等方面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因而, 他们的空降很可能会引发组织内个体之间的冲突。 可在组织内形成一种“留大同, 存小异”的文化, 既规避、削弱了组织冲突, 又不至于使组织陷入思维僵化, 让人才可以沿着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去发挥效能, 将人才价值变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高端人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捍卫, 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 为建设区域文化做出贡献。 区域发展过程中将更注重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 高端人才聚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高端人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能够打破长期以来的人才地域化的观念, 让高端人才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端人才聚集, 能够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促进大众传媒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业的进一步繁荣壮大。 因此,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提升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
4、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科技效应
为区域带来先进的科研技术。 那些有着国际工作经验、活跃在专业最前沿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与聚集必将为区域带来更多顶尖的科研技术与成果。 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被攻克, 一系列崭新的领域被开辟, 他们凭借一项技术或专利, 促成了相关项目的启动, 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区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发挥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科技腾飞。 高端人才作为科技的创作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为区域科技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即创新。[7]高端人才自身就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与学习能力, 他们的聚集将会在区域内形成更多的创新团队, 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队伍,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创新优势, 为区域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优化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对策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大量高端人才的无序聚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譬如:人才没有关联性或者关联性不大因而不能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区域聚才环境不理想因而留不住高端人才;人才流动过于滞后因而人才不能合理分配;人才市场出现混乱而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等。 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 如何才能使高端人才走向聚集, 并且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供其发展, 从而提升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个体层面要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人才个体是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做到个体层面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奠定基础, 带来1+1>2 的乐观效应。
始终保持积极心态。 高端人才奋斗在各个领域的最前端, 其职业往往具体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特点。 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对高端人才来说尤为重要。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其强身健体, 而且能够舒展心绪, 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 当高端人才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态, 他们身上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放大, 成果更为突出。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如今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 高端人才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为先进与全面的知识, 但如果稍有懈怠, 必定会被淘汰。 为了减少知识老龄化的现状, 人才个体必须自觉地学习新知识。 国家培养一个高端人才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高端人才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个持续并且不能中断的过程, 一旦有一点滞后, 人才的价值就可能丧失。 高端人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专家会议, 适时出国交流等。
持续增强综合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能力, 而且要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并且这些能力要比常人更为娴熟精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一旦拥有一项能力也不能够大意, 如果不去提升, 就可能被淘汰或是逐渐丧失。 高端人才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持续增强其整体综合能力, 包括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2、组织层面要打造聚才文化环境
组织层是区域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人才直接聚集与发展的栖息地。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 是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基础。 只有在组织内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创新的文化环境, 才能让组织转变成一块强力磁铁, [8]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紧紧抓住, 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区域聚集更多高端人才, 促进聚集效应的提升。
不断充实观念层。 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充斥于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 作用最为明显。 首先, 组织要明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组织愿景, 高端人才往往更加热衷于自我突破, 毫无挑战的组织目标吸引不了高端人才。 其次, 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 用以指导组织的人才工作, 科学处理高端人才在引进、使用、维持和再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 最后, 组织必须倡导一种互信互助、竞合发展的组织精神, 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规避人才恶性竞争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
不断完善制度层。 一方面, 组织要不断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管理, 在进行高端引智后, 必须要关注高端人才在本组织的适应性。 鉴于高端人才的独特性, 组织要更加灵活地为其设置岗位, 并在管理上予以更多特权, 保障其创造力的发挥。 另一方面, 组织要制订若干特色制度, 用以人才的激励。 例如, 制订优秀员工表彰制度对高端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制订骨干员工深造制度, 让高端人才进入企业后还可以接着朝更高层次进修发展。
适时更新器物层。 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层次, 保持器物层的不断更新, 是对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 一个通俗大气的组织名称, 一个别具特色的组织标志,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推销自己, 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 其次, 组织要经常性引进新设备新器材, 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 最后,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也相当重要, 毕竟高端人才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只存在工作这一样东西而已, 他们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
3、区域层面要系统规划聚才举措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吸引只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怎样保持住高端人才。 区域层面要系统进行高端人才的招揽、 维持以及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各类细节问题, 从而加强组织的吸引力, 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产生首先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因而区域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力去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增加其总量。 其次, 要充分发挥所在区域人才市场的作用,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借助猎头公司, 高校招聘, 海外招聘等方式, 从不同的渠道进行高端引智增加高端人才到区域聚集的几率。
二是科学灵活使用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数量上的聚集还不能产生聚集效应, 引进高端人才之后必须认清其价值, 科学地进行使用, 注重其价值的创造以及潜力的发挥。 要构建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 尊重每个高端人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价值, 要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岗位, 把人才配置到最恰当、最需要的岗位上,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多优惠留住高端人才。 区域要聚集高端人才, 必须要解决其户口、组织关系等的迁移问题, 要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解决其工作、住房、家属工作等切身问题, 让他们安心留下。 区域要给予人才特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加紧完善人才特区的聚才环境, 真正保证高端人才能够融入进区域内, 增强情感上的联结, 为区域发展谋福利。
4、政府层面要科学制定聚才政策
普及科学人才观。 政府要进一步普及科学人才观, 让社会对高端人才的认识更加透彻, 使用更加合理。 要注意, 衡量高端人才的标准不可单一,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能力的强弱, 要从多角度给予评判, 深入挖掘人才的价值。
制定积极人才流动政策。 政府要通过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来引导与规范高端人才的正确流动。 要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9], 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聚集。 另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 使人才资源能够为各区域所共享, 不在受地域所限制。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因而, 政府应该对其实施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政策。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更多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树立国家引才品牌, 为国家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要针对高端人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设立高端人才发展基金, 用以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再发展, 维持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吴蕴慧.苏州集聚高端人才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 2012, (3) :4-6.
[2]牛冲槐, 姜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 2008-5 (3) .
[3]马建龙, 刘兵, 张培.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42-144.
[4]李双双, 延军平.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0) :1298-1304.
[5]牛冲槐, 崔静, 高凤莲.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2 (9) .
[6]江岩.科学认识高端人才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 2012, (5) :13.
[7]牛冲槐, 杨玲, 芮雪琴.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
[8]牛冲槐, 贺召贤, 张永红.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篇4
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内涵分析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及其分类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型概念, 是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需要的人才。[1]高端人才是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的稀缺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化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极具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并且凭借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人才是会流动的。这一流动性能够产生人才相对集中的聚集现象。高端人才作为人才中最优秀的群体, 其流动性更为频繁, 相对聚集的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 是在一个时间段内, 由区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高端人才按某种联系聚集到某个区域内的现象。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硅谷, 至今已有一百万以上的来自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聚集在那里, 其中包括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及四十多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类型。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按成因划分为三类。第一, 政策导向型聚集, 发生在区域发展的初期, 由于区域自身内部环境还没有构建出来, 因而要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植。第二, 产业导向型聚集。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内产业结构慢慢形成, 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始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展开, [3]人才种类更加丰富, 结构也更加多元化。第三, 人才市场导向型聚集, 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由于区域内的聚才环境已逐渐成熟, 人才流动开始依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展开。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特征
聚集范围相对狭小。人才在区域内是不均匀分布的, 若把区域看成一个平面, 人才在这个平面内通常成片状分布, 每一片的人才聚集都会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高端人才自身条件优越, 对环境更加挑剔, 因而其聚集壁垒更高。与一般人才的聚集相比, 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范围会更加狭小, 呈点状分布。如果说人才分布在区域发展的各行各业, 那么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更多集中在高新开发区的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中。
人才的同质性或相关性更突出。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才出现聚集, 其主体之间必然存有某种相关性。高端人才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高端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 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可能鲜为人知, 因而更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与进步, 这就决定了聚集在区域内的高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同质性或相关性。例如, 北京中关村聚集的多为高层次的IT人才。
聚集地经济较发达。高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也相对繁荣。资料显示:我国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存在这样的现状, 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4]细细研究, 不难看出高端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息息相关。东南沿海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起步早, 发展快, 到如今已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最大区域。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
对于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 古人早就有所研究。古语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近水”, 可见, 区域地理环境就对人才聚集有一定影响。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才的分布早已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了, 人才的流动与聚集更与区域的各方面息息相关。目前,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总体可归结为一点, 即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均衡, 二是高端人才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程度不同。
空间聚集不均衡。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现象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一个阶梯状。高端人才的聚集现象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中部次之, 西部地区的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最不明显。资料显示, 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50% 以上的高端人才, 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都聚集在东部, 而中西部的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少于东部, 质量上也不及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聚集度不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上的聚集度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 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 那些投资周期短、资本回收快、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自2009 至2013 年, 北京由“海聚工程”所聚集的高端人才在生物制药等产业的聚集度各不相同。其中, 生物制药业与电子信息业的聚集度较高。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端人才区域聚集在不同行业的聚集程度有所差异。
二、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分析
人才聚集现象出现之后, 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下, 人才累积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5]发挥出人才的聚集效应。所谓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可定义为:在一个时间维度内, 在良好的区域整体环境下, 高端人才凭借一定的相互关联在区域内形成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 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放大, 明显优于高端人才相对分散或集中度较低的区域。
1、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
推动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江西新余单是引进了一个彭小峰, 短短时间内就带动了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如果单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诞生一个明星企业, 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必定更为显著。高端人才聚集会优化区域的人才队伍, 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他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创新创造, 必然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使区域产业链更加完整。区域往往会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到区域内。当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学习, 高端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他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发挥, 从而促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趋向于细致化、专业化以及合理化, 在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瓶颈环节有所突破, [6]进而不断扩充、完整区域产业链。当区域开始整合所有资源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以及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时, 区域内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高端人才聚集。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高端人才越聚集区域产业链越完整;产业链不断扩充和完整就会为区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最终将带动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区域内的一些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要想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并保持增长就必须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塑, 转变类型。
高端人才活跃在专业最前沿, 凭借其顶尖的技术与战略的眼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前进方向,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路人”。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等的兴起与发展都与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息息相关。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动了产业升级, 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
2、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政治效应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内容广泛, 类型多样, 涵盖了区域性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区域开放政策等。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再加上他们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 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解读、消化中央文件精神, 将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为区域发展赢得更为优惠的政策。当今社会, 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民族富强,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引进、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作为支持。如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沿海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才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发展,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3、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文化效应
激发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高端人才往往在自我实现甚至是超越自我方面有着更高的需要。高端人才向某区域内聚集, 他们丰富的人生与职业经历, 别具一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断实践与开拓创新的作风, 都将对区域内人才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圳特区聚集高端人才,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传奇, 不仅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等多个世界级大型企业, 更是造就了任正非、马化腾、侯为贵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具有极大的模范作用, 激励着一个个有志青年, 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从而激发了区域内个体价值文化的创造。
推进区域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是区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后的最终去向, 因而, 组织文化关乎着高端人才的去留。高端人才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前, 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以及目标追求等方面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而, 他们的空降很可能会引发组织内个体之间的冲突。可在组织内形成一种“存大同, 留小异”的文化, 既规避、削弱了组织冲突, 又不至于使组织陷入思维僵化, 让人才可以沿着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去发挥效能, 将人才价值变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高端人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捍卫, 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 为建设区域文化做出贡献。区域发展过程中将更注重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高端人才聚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高端人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能够打破长期以来的人才地域化的观念, 让高端人才能不受空间的限制, 创造更大的价值。高端人才聚集, 能够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促进大众传媒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业的进一步繁荣壮大。因此,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能够在不同层次上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提升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
4、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科技效应
为区域带来先进的科研技术。那些有着国际工作经验、活跃在专业最前沿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与聚集必将为区域带来更多顶尖的科研技术与成果。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被攻克, 一系列崭新的领域被开辟, 他们凭借一项技术或专利, 促成了相关项目的启动, 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区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发挥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科技腾飞。高端人才作为科技的创作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为区域科技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即创新。[7]高端人才自身就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与学习能力, 他们的聚集将会在区域内形成更多的创新团队, 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队伍,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强大的创新优势, 为区域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优化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对策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但是大量高端人才的无序聚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譬如:人才没有关联性或者关联性不大因而不能产生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区域聚才环境不理想因而留不住高端人才;人才流动过于滞后因而人才不能合理分配;人才市场出现混乱而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高端人才区域聚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如何才能使高端人才走向聚集, 并且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供其发展, 从而提升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个体层面要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人才个体是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做到个体层面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为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奠定基础, 带来1 + 1 > 2 的乐观效应。
始终保持积极心态。高端人才奋斗在各个领域的最前端, 其职业往往具体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特点。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对高端人才来说尤为重要。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其强身健体, 而且能够舒展心绪, 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 当高端人才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态, 他们身上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放大, 成果更为突出。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如今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 高端人才虽然比一般人掌握更为先进与全面的知识, 但如果稍有懈怠, 必定会被淘汰。为了减少知识老龄化的现状, 人才个体必须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国家培养一个高端人才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高端人才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个持续并且不能中断的过程, 一旦有一点滞后, 人才的价值就可能丧失。高端人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专家会议, 适时出国交流等。
持续增强综合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能力, 而且要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并且这些能力要比常人更为娴熟精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一旦拥有一项能力也不能够大意, 如果不去提升, 就可能被淘汰或是逐渐丧失。高端人才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持续增强其整体综合能力, 包括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2、组织层面要打造聚才文化环境
组织层是区域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人才直接聚集与发展的栖息地。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 是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基础。只有在组织内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创新的文化环境, 才能让组织转变成一块强力磁铁, [8]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紧紧抓住, 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区域聚集更多高端人才, 促进聚集效应的提升。
不断充实观念层。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充斥于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 作用最为明显。首先, 组织要明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组织愿景, 高端人才往往更加热衷于自我突破, 毫无挑战的组织目标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其次, 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 用以指导组织的人才工作, 科学处理高端人才在引进、使用、维持和再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最后, 组织必须倡导一种互信互助、竞合发展的组织精神, 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规避人才恶性竞争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
不断完善制度层。一方面, 组织要不断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管理, 在进行高端引智后, 必须要关注高端人才在本组织的适应性。鉴于高端人才的独特性, 组织要更加灵活地为其设置岗位, 并在管理上予以更多特权, 保障其创造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组织要制订若干特色制度, 用以人才的激励。例如, 制订优秀员工表彰制度对高端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制订骨干员工深造制度, 让高端人才进入企业后还可以接着朝更高层次进修发展。
适时更新器物层。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层次, 保持器物层的不断更新, 是对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首先, 一个通俗大气的组织名称, 一个别具特色的组织标志,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推销自己, 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其次, 组织要经常性引进新设备新器材, 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最后, 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也相当重要, 毕竟高端人才的生活中也不是仅仅只存在工作这一样东西而已, 他们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
3、区域层面要系统规划聚才举措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吸引只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怎样保持住高端人才。区域层面要系统进行高端人才的招揽、维持以及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高端人才聚集过程中的各类细节问题, 从而加强组织的吸引力, 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产生首先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因而区域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力去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 增加其总量。其次, 要充分发挥所在区域人才市场的作用,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借助猎头公司, 高校招聘, 海外招聘等方式, 从不同的渠道进行高端引智, 增加高端人才到区域聚集的几率。
二是科学灵活使用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在数量上的聚集还不能产生聚集效应, 引进高端人才之后必须认清其价值, 科学地进行使用, 注重其价值的创造以及潜力的发挥。要构建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 尊重每个高端人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价值, 要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岗位, 把人才配置到最恰当、最需要的岗位上,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三是多优惠留住高端人才。区域要聚集高端人才, 必须要解决其户口、组织关系等的迁移问题, 要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解决其工作、住房、家属工作等切身问题, 让他们安心留下。区域要给予人才特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加紧完善人才特区的聚才环境, 真正保证高端人才能够融入进区域内, 增强情感上的联结, 为区域发展谋福利。
4、政府层面要科学制定聚才政策
普及科学人才观。政府要进一步普及科学人才观, 让社会对高端人才的认识更加透彻, 使用更加合理。要注意, 衡量高端人才的标准不可单一,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证明能力的强弱, 要从多角度给予评判, 深入挖掘人才的价值。
制定积极人才流动政策。政府要通过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来引导与规范高端人才的正确流动。要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9]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聚集。另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 使人才资源能够为各区域所共享, 不在受地域所限制。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高端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对区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而, 政府应该对其实施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政策。政府一方面要实行更多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树立国家引才品牌, 为国家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要针对高端人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设立高端人才发展基金, 用以高端人才的激励和再发展, 维持高端人才在区域内的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内涵、特征及现状, 阐述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科技效应, 并从个体、组织、区域和政府四个层面, 提出了一系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端人才,区域聚集,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吴蕴慧.苏州集聚高端人才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 2012, (3) :4-6.
[2]牛冲槐, 姜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 2008-5 (3) .
[3]马建龙, 刘兵, 张培.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42-144.
[4]李双双, 延军平.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0) :1298-1304.
[5]牛冲槐, 崔静, 高凤莲.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2 (9) .
[6]江岩.科学认识高端人才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 2012, (5) :13.
[7]牛冲槐, 杨玲, 芮雪琴.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 .
[8]牛冲槐, 贺召贤, 张永红.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聚集经济效应 篇5
一、相关概念
(一)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
技术关联包括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 技术互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促进其他技术的发展, 可分为纵向技术互补与横向技术互补;而技术互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阻碍另一种技术的发展。
1. 技术互补
纵向技术互补。在一个产业链中, 上下游之间形成相互带动的技术, 上游产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影响到下游的技术, 促使其研发应用新技术, 以适应上游的发展;反之亦然。对于跨国公司而言, 纵向技术互补是跨国公司海外技术转移和产业扩展的产物。
横向技术互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协会式, 各个跨国公司组成一个统一的协会, 协会根据会员的技术特点, 以及在研发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形成协会下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互补技术。即多个互补的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协会, 协会通过技术传播, 向成员扩散新技术。这种技术互补普遍存在, 而且由原来的联盟链发展成为多边协会网络。二是竞争发展式,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迫使跨国公司重视研发新技术, 投入资金加速技术、设备的研发, 跨国公司技术革新导致与东道国公司的竞争加剧, 促使当地公司研究使用新技术, 从而提高效率, 增加收益。三是跳跃发展式, 是利用现代通讯科技将公司新技术从一跨国公司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跨国公司, 主要受政治经济、市场开辟、地区技术、开发力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珠三角地区跨国公司较为密集, 其技术关联在产业中的影响和分布体现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其技术关联较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技术关联相比紧密, 其产量也比较接近, 具体见如表1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2年产业结构表》局部) 。
2. 技术互斥
技术的产生应用有一个过程, 对跨国公司而言, 原有的许多传统技术已经投入了资金与设备, 必然要应用最少一个周期。而现代社会中, 新技术不断涌现, 技术更新换代导致旧技术与新技术之间形成排斥。跨国公司的区位环境、机械设备、公司条件不同, 因此加工技术也存在差异, 现实生活中, 这些公司之间也必然存在技术互斥现象。
技术互斥与技术扩散密切相关, 如果某一接受者采用新技术后, 对其他新技术使用者的经济效用产生影响时, 这种现象称为技术的网络外特性。当网络外特性为负时, 技术接受者之间将导致“序列竞争”, 即早期的技术接受者比晚期接受者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用, 新技术扩散加速, 无论新技术形成的产业是否集聚, 必然使互斥技术的产业集聚衰退;当网络外特性为正时, 新技术接受者的效用将随着新技术的其他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新技术在扩散初期的速率极为缓慢, 此时新技术对应的产业短时间无法形成集聚。许多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形成排斥。如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等的成熟工业区, 有许多制造厂不能有效应用新技术, 他们认为, 既然加工技术是在社会中产生的, 且由于围绕机械设备的生产和应用的社会环境随区域环境而不同, 因此, 当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彼此相距遥远时, 人们能预期到会出现怎么样的困难和矛盾, 互斥技术往往形成各自的产业集聚区, 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 而且很难融合, 这就是技术互斥产生的效应。
(二)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为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资源, 扩大公司利用外部优势, 相互聚集从而增强群体竞争优势及共同的市场地位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客户、共同发展的生存战略。德鲁克认为跨国公司之间的这种聚集关系来源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共存的生态关系, 聚集关系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就单一跨国公司而言, 聚集关系是一条直线;就多个跨国公司而言聚集关系是一个关联的网络。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跨国公司的设立发展也是一种群体迁移的现象, 产业聚集效应使各跨国公司在全球共同面对经营环境, 使跨国公司进入新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对于整个跨国公司群体是有利的。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降低了跨国公司群体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 增大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聚集生存反映了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的一种应对之策。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完善, 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没有一个公司能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反, 竞争促使各跨国公司逐渐集中优势资源, 将其投入到最具优势的环节, 而将其劣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这种业务调整可以使各跨国公司专注于优势项目, 而通过外包或聚集网络获得公司发展壮大的外部资源支持。随着竞争激烈、分工细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 跨国公司这种业务整合不断进行。跨国公司持续的业务整合实际上促进了价值链上相关公司的发展, 这些公司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跨国公司集中自身优势应对复杂的市场, 久之便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网络化关联。这一网络化关联不断演化、延伸, 跨国公司间的产业聚集关系便由此产生, 形成了一种产业聚集效应, 使各跨国公司均获得了一种仅靠自身力量无法得到的市场地位。
二、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的关系
(一) 跨国公司的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1. 纵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根据市场关联效应, 产业聚集与跨国公司联系密切, 但从纵向互补技术的关联性来看, 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国家将其产品进行差异化生产, 在当地形成的聚集效应是基于所在国上、下游产业的技术互补, 利用的是相互依存的纵向技术互补。
2. 横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这是指产业链中同一环节的互补技术, 这种聚集力源于横向技术互补效应, 依赖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不完全竞争性。随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增加, 会加快技术转移至东道国子公司, 这样又促进了技术外溢, 促进相关产业不断升级并使聚集效应进一步强化, 形成不断循环的过程, 形成了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二) 跨国公司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跨国公司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将来可能带走跨国公司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 进入其他企业或组建新公司, 生产与原公司同类产品或进行类似服务。这类衍生技术一般局限于无知识产权的一些老技术或传统技术, 并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Findlay, 1978) , 即通过对跨国公司产品技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模仿和学习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可以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受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实现, 也可以通过工程的模仿实现“干中学”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产业集聚产生外溢的主要是这类技术, 同时它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假设跨国公司设在与客户“更为接近的厂址”, 新企业自然就集聚在原公司周围。另外, 生产型衍生技术与员工的隐性知识有关, 员工带走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或工艺, 还有与之相关的隐性知识, 使其具备开发相关的更高技术或工艺的能力。在模仿过程中, 某一方面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 但它常常被忽略, 从而导致模仿失效, 这类衍生技术不仅减少了模仿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性”, 而且发生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包含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内的技术创新得以加速扩散, 并有着很强的自增强性, 使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
三、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要弱于沿海地区, 可以通过增强地区产业关联集聚力来吸引外资。西部地区在现有条件下, 要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 积极引进生产和经营外向化程度较高的内资或外资企业, 特别是中枢型产业, 或者已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欲转移的行业, 以强化产业的关联效应, 提高本地产业基础和集聚水平, 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开放度的提高。
(二) 沿海地区加快转变引资方式
沿海地区由于引进外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然而随着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 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有效市场需求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不能抵消高工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促使东部沿海地区改变传统的吸引外资的方式, 转向以提高产业的关联效应来吸引外资。
(三) 转变跨国公司的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
长时间计划经济的窠臼明显约束了我国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管理层对跨国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的客观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仍然按照惯性思维模式管理企业, 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力去实施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 造成信息技术等并没有改变公司的思维模式。要解决好上述问题, 跨国公司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 公司首先要有一定的跨国技术能力, 即国际眼光、金融策略与实际应用, 只有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工具与媒介, 才会形成国际化思维并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的运用;第二, 公司的管理模式必须从“控制”转变为“引导”, 营造国际化公司文化, 鼓励各部门尤其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国际意识, 增强工作能力与完善工作机制;第三, 公司必须要与时俱进, 跟得上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不但要关注与学习当前业务新知识, 还应努力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动向与先进成果, 主动观察与了解学科教学的新方法, 并用这种继续学习的姿态给公司以积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世界经济越来越活跃, 而稳健有效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经济稳定发展和规模化的前提。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和经济活动达到横向互补, 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生成产业聚集效应, 而国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跨国公司形成聚集效应,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跨国公司作用凸显, 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 一是技术关联性日益增强, 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越发明显。从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概念入手, 分析跨国公司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沿海地区转变引资方式, 转变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等对策建议, 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梁启华, 高毅蓉.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4) .
[2]张宇, 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 2009 (1) .
[3]刘荣茂, 张羽翼.江苏省FDI和产业集聚关系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聚集经济效应 篇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人民币, 比2001年增长5.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由2001年的2.5提高到4.9。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改善, 参与国际竞争层次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0 128亿美元, 为2001年的8.2倍。
聚集经济效应 篇7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人才聚集所带来的效应,因此,研究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空间聚集角度来分析;二是从区域创新系统来分析。Gentler?Wolfe和Gasket提出“邻近性”概念,认为“邻近性”通过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作用:(1)它与空间集聚产生的收益相联系。高度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产生大量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这一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资源使用和系统内部的学习互动;(2)邻近性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人才聚集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与交流更为便捷;(3)邻近性与社会文化密切相连[1]。Cooke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创新系统主要由知识开发和应用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两部分组成,这两个子系统不断进行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和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2]。
国内学者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王锐兰,刘思峰等认为创新的根本取决于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随着创新人才的不断集聚,使得区域中不同群体在多层面上得到互动、拓展,区域的整体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3]。季小立等认为人才的区域聚集会改变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可以推进区域创新活动的社会化协作,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绩效[4]。牛冲槐等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与人才聚集效应具有密切的关系。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优化有助于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产生和提升[5]。
由此可见,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是表层含义的描述。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的典型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于SPSS软件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人才与其他经济要素一样(如资本、商品)都可以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产生流动。人才在物理空间或者逻辑空间上的集中会导致人才在这两类空间中的密度高于其他空间,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即人才聚集效应[6]。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是一个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于政策、体制、法律的力量,动员与组织区域的创新资源,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纳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能力[7]。
区域创新能力的区域性强调其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和知识传递过程,而知识传递随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的缩短而加强,同时这种学习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根植性[8]。因此,某一区域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尤其是其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能够促进该区域知识的有效传递,并减少交互沟通的障碍,使得区域内知识融合速率加快。激励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可以提高区域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得各类型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效应表现为:(1)区域内人才自身的创新(2)区域内人才之间的合作创新。两者共同作用可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效应可以优化区域结构成本,使得区域整体得以协同进化,不断提高创新效益。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知识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
2.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的基础上,借鉴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构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借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设计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关资料,以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能力、创新效益能力为主,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9]。如表2所示。
2.3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2009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0》,其中获取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人数和社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国内国外论文增长率来自《201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3.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估
对原始数据进行KMO统计量以及Bartlett’s球体检验,得到KMO统计量0.801,同时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1030.319,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通过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评估指标值的统计分析,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分别为F1、F2、F3,它们分别解释61.796%、16.815%、9.811%的总变差,累计解释88.422%的总变差。
根据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旋转成分矩阵(由于篇幅有限省略),定义F1为“创新成果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对F1影响比较大的指标为:X2、X4、X7、X5、X6、X12、X14、X15)。同理,定义F2为“知识应用及人才素质水平”,定义F3为“宏观经济水平”。
通过对所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综合得分。其中,因子权重λ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⑴式及公因子解释的总变差,可以计算F1、F2、F3的权重分别为69.89%、19.02%、11.10%。因此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P=0.6989F1+0.1902F2+0.1110F3
2.3.2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
得到原始数据的KMO统计量0.722,同时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1024.727,其显著性概率是0.00,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同样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区域创新能力原始数据中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为S1、S2、S3、S4,它们分别解释59.284%、15.029%、7.659%、5.489%的总变差,累计解释87.460%的总变差。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旋转成分矩阵(省略),定义S1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指标Y7、Y6、Y10、Y12、Y19上有较高的载荷)。同理,定义S2为“技术创新能力”,定义S3为“创新支撑环境能力”,定义S4为“研究与技术人员从业水平”。
通过对所得到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各个因子权重的计算公式同式⑴)得到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R=0.6778S1+0.1718S2+0.0876S3+0.0628S4
3 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测度
3.1 因子分析定权法
因子分析定权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因子载荷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所得到的权重值是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而不是因子分析法中得到的公因子的权重[10]。
设有P个指标x1,x2,…,xp;M个公共因子F1,F2,…,Fm;Fi在xj上的载荷为aij,则指标xk的权重wk的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这里bik是将Fi在各指标上载荷的绝对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而得。ck是由公因子评价各指标的权重相加而得,而wk是对ck归一化处理而得。
3.2 权重计算
根据因子分析定权原理及公式⑵,得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名(见表3,表4)区域创新能力各指标的权重及排名(见表5,表6)分析表4,表6,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排名前5位的有江苏、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前5位的有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北京。两者具有很高的重叠性,并且五个省份均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大多数属于东部以及沿海地区。根据马太效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而产生较高的人才聚集效应,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可见,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想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首先应该考虑该地区人才素质的高低以及人才结构是否合理。
4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两者进行研究,输出结果如表7所示。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表7看出,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都体现为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5,属于显著性相关。其中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表现为强相关关系。可见科技型人才聚集带来的人才规模结构优化、创新思维的扩散以及知识交流障碍的降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余五大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属于中度相关关系。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时间效应、激励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区域效应。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总效应相关性最高,其相关系数为0.910,这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八大特征从整体上对区域创新能力起作用,并且效果最为明显。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和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较高的省市,其创新能力也相对比较强。这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会从知识传播、技术创新、结构成本优化、创新环境改善等方面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2)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10,属于显著性相关。科技型人才聚集总效应较强的省市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3)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八大特征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影响程度不同。创新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与其强相关,时间效应、激励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区域效应与其中度相关。该结论说明科技型人才聚集所带来的八大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协同作用。
摘要:在建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二者进行了测度,利用SPSS软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八大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强相关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对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区域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定权法
参考文献
[1]WOLFE D A,GENTLER M S.Cluster from the inside and out:localdynamics and global linkage[J].Urban Studies,2000(56):1071-1093
[2]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J].Geoforum,1992(23):365-382
[3]王锐兰,刘思峰.发达地区创新人才集聚的驱动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06(3):49-50
[4]季小立,龚传洲.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4):73-76
[5]牛冲槐,芮雪琴,王聪,樊燕萍,郭丽芳.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4):64-66
[6]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7]陈武,王学军.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0,402(10):81-86
[8]黄劲松.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讨论[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70-74
[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