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精选5篇)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篇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起病隐匿, 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不相符且缺少特异性, 发病后很快引起肠管绞窄, 误诊率、病死率较高。作者对本地区三家医院自199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18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 就其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及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面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 女6例;
年龄38~75岁。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1例,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1例,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例。
1.2 临床表现 (1) 腹痛。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2) 呕吐。10例呕吐咖啡养胃内容物。 (3) 血便。5例早期出现血性腹泻。 (4) 发热。8例入院时出现发热体温38~39℃。 (5) 腹膜刺激征.3例入院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1.3 辅助检查 (1) 白细胞升高15例。
(2) 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4例。 (3) X线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肠腔积液积气。 (4) 腹部超声提示肠管扩张、腹腔积液10例。 (5) CT检查提示胆囊炎1例淋巴结肿大2例。 (6) 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11例, 黄色混浊液体3例。
2 诊断及治疗情况
本组18例患者术前均延误诊治, 最终因出现腹膜刺激征而行剖腹探查手术。早期误诊疾病有绞窄性肠梗阻4例,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例, 急性胰腺炎1例, 急性胆囊炎1例, 急性阑尾炎2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 原发性腹膜炎1例。腹痛待查7例。18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部分小肠呈暗红色, 肠系膜、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肠系膜血管内布满暗红色血栓栓塞, 部分小肠出血坏死。18例均行肠切除肠吻合, 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坏死。术后均给予抗感染、低分子肝素钠5000IU, 静脉滴注, 每12h一次;尿激酶20万单位, 静脉滴注, 每12小时一次;连续1周;静脉支持营养等治疗。15例治愈, 3例死亡, 其中2例术后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术后血栓复发, 发生肠坏死、肠瘘而二次手术在二次手术后第5天死亡。
3 讨论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约占20%, 与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发病前多伴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2]。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与其他疾病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例。如腹腔炎症性疾病, 腹部外伤或手术后, 肝硬化、恶性肿瘤等[3,4]。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初期常有腹部不适、腹泻、胃肠道等前期症状, 后期出现腹痛、腹胀、但缺乏特异性体征。随着病情发展, 可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血便, 腹膜炎体征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由于该病起病隐匿, 早期缺乏特异性体征, 临床相对少见, 致延误诊疗的情况时有发生。作者认为胃肠道前驱症状与腹部体征不符, 及既往有下肢静脉血栓史, 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由于该病以往早期诊断率较低, 使得该类疾病的早期治疗难以实施, 待腹膜炎出现后才实施手术, 病死率很高, 所以早期治疗的前提是早期诊断。如高度怀疑此病, 应尽早进行特异性检查。术后抗感染、抗凝治疗及术中准确把握肠管切除范围也是术后治愈的关键。
总之, 对于基层临床医师应对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要高度重视, 对原因不明的腹痛, 且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合, 并伴有肝硬化或下肢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患者要高度怀疑此病的可能, 及早进行特异性的辅助检查, 提高早期诊断率, 并尽早实施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抗凝治疗等手段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地区三家医院近15a来收治的2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病隐匿, 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是导致易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充分掌握该疾病的早期发病特点, 及时有效的合理治疗是降低病死率, 提高疗效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静脉血栓,误诊
参考文献
[1]Boley SJ, Kaleya RN, Brandt LJ.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J].Surg ClinNorth Am, 1992, 72 (1) :183~201.
[2]Kumar S, Sarr MG, Kamath PS.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J].N Engl JMed, 2001, 345 (23) :1683~1688.
[3]Hugon S, de Clercq P, Landen S.Acute 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J].AnnEmerg Med, 2007, 50 (5) :623~624.
[4]Frishman WH, Novak S, Brandt LJ, et al.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mesenteric occlusive disease[J].Cardiol Rev, 2008, 16 (2) :59~68.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篇2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最早由Eilot在1895年首先报道,1935年由Warren和Eberthert总结并确立了临床上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疾病。 1994年前MVT仍然是致死性疾病,其死亡率达27%。MVT是一种肠系膜静脉阻塞性疾病,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发病率较低,因其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较少,早期诊断较困难。尤其在基层医院对本病认识不清,所以误诊率较高,我院从2001~2005年共收治11例MVT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例,10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在35~74之间。平均50 ±3.6岁。病程为1周~1.5个月。
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以腹痛病史入院,入院前病史2~7天,起病初为隐痛或阵发性腹痛,可自行缓解,逐渐加重,后期腹痛无缓解,其症状有类似肠梗阻表现,即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腹透可见液平。早期无腹膜炎表现,虽然腹痛剧烈(呈绞痛),但腹部体征极轻,腹软、全腹无压痛、无腹膜炎表现,腹穿阴性。后期为腹膜炎表现,腹穿可有血性腹水,腹水镜检可见脓球。
本组11例中均有厌食、腹部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6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呕吐咖啡样物,2例便血,5例体温在38℃以上。
本组11例中伴有伴发疾病占54.5%,其中血栓性静脉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门静脉高压症2例,阑尾炎术后1例,11例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有中毒休克表现,并且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腹水。
治疗:2001~2003年5例(4例行开腹手术、1例行抗凝治疗),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全部小肠坏死,无法进行肠切除。2003~2005年6例(1例行开腹手术、5例行抗凝治疗)。
本组中6例是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同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
结 果
术中均见腹腔积液(呈血性),小肠肠管呈不同程度肠壁水肿、肠壁变硬、出血及坏死,相应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形成。肠切除段可见肠黏膜糜烂、脱落、坏死。
讨 论
病因 :M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直接导致MVT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原发性MVT可能为早期对蛋白s和c、抗凝血酶Ⅲ缺乏等疾病的认识不足,继发性MVT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周围静脉炎、腹腔炎性疾病、腹部损伤、腹部手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等[2]。
治疗:根据Laurent Brunaud教授在急性MVT非手术治疗方面报道,急性MVT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生存率是近似的,对于非透壁性肠梗塞而言,单纯的抗凝治疗是可逆的。在张教授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阻断肠系膜上、下静脉后6小时内死亡,而临床上病人往往发病几天,这是实验是静脉急性的完全阻断,临床病人则是血栓缓慢形成,并且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MVT的治疗在于早期治疗,同时早期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有后期并发症的存在。张教授[3]等就报道了早期诊断溶栓治疗MVT 17例均获成功。而且本组6例均是早期诊断,并且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获得良好的结果。
保守治疗(抗凝、溶栓):对于MVT诊断成立,或经过排除法去除其他腹部疾病的情况,高度怀疑为MVT时,要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给予尿激酶50~100万U/日,常规肝素5000U2次/日静点或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给予低右等改善循环药物。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抗凝治疗时间在2周内,溶栓时间在5~7天。在保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监测D-二聚体的改变。若病情好转则继续治疗,一旦腹部体征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出现、腹膜炎发生、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说明肠管发生坏死,应立即手术治疗,以防坏死逐渐扩大或毒素吸收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对已有坏死的肠管应行肠切除手术,切除肠管距离病变范围应大于20cm,并扇形切除对应的肠系膜以防血栓残留并蔓延,继续发生肠管坏死。对于肠管处于水肿、变性严重,但还未坏死,可将肠系膜血栓取出,留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肠管部分留置于腹壁,观察肠管的变化,一旦坏死二次切除,如果血运恢复则可将肠管保住。
手术后治疗:无论是否切除肠管,术后均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一是预防其他肠管再次发生MVT ,二是预防其他部位继发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论:总之,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MVT的早期诊断率将大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荫槐,何三光,段志泉.现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4): 314~315
2 宋明.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28(5):280~283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5例, 女4例;年龄23岁~63岁, 平均53.7岁;病程18 h至29 d (平均17.5 d) ;术前8例诊断为肠梗阻, 5例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例诊断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1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1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1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6例行剖腹探查及坏死肠管肠切除、肠吻合术, 3例血管造影并行溶栓治疗。诊断方法:经手术证实或血管造影或CT证实AMVT。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AMVT起病急骤, 病情发展迅速, 病势凶险, 病人及家属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对治疗、效果、经费等十分担忧, 多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医护人员及时对病人和家属耐心解释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处理措施, 介绍成功病例, 解除病人忧虑,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增加病人的信心,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 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 做出临床护理路径, 每班护士都按此路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3 腹痛、腹胀的护理观察
腹痛、腹胀是AMVT病人主要症状和体征, 是护理观察的重点。床边设病情观察单, 每1 h记录1次病情, 项目包括: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腹痛范围, 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程度;全身情况的改变, 如皮肤温度、有无出冷汗及四肢末梢色泽变化等。
2.4 持续胃肠减压
AMVT病人常因血运障碍继发肠梗阻, 引起腹胀、腹痛。有效的胃肠减压对肠梗阻有明显的作用,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 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 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 改善肠壁血运。持续胃肠减压和禁食无论手术治疗还是溶栓治疗都是基础的护理和治疗。
2.5 临床观察
AMV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明确诊断比较困难, 绝大部分病人是通过手术证实或血管造影或CT证实。结合我院1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提出以下临床观察要点:①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和腹胀。腹痛大多呈绞痛, 难以忍受, 伴频繁的恶心、呕吐。以全腹痛为主, 继而出现明显腹胀。②腹膜刺激征, 压痛及反跳痛, 腹肌紧张。③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④腹腔穿刺可见血性腹水。⑤中老年病人, 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反复肠道感染、门静脉炎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3 结果
19例AMVT行手术治疗, 术中因肠管坏死切除达250 cm以上者占47.3%, 死亡3例, 手术死亡率15.8%;3例行溶栓治疗, 1例溶栓疗效不佳, 并发穿孔放弃治疗死亡。
4 讨论
1985 年Elliot首先报道AMVT。它起病隐匿, 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多数病人在出现肠坏死后才得到确诊, 此时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且治疗效果欠佳, 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于该病的护理, 首先护士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于有腹部手术史、血液高凝状态、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等病人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者应意识到SMVT的可能。本组病例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对早期诊断AMVT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其次护士严密观察临床变化:①术后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和腹胀可再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出现新的肠管坏死。因此, 护理应密切观察, 听取病人的主诉。本组病例中有2例是护士于夜查房发现病人的腹痛不符合术后切口疼痛的特点, 及时报告医生而确诊。②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 因切除坏死小肠较多,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出现水样泻。要注意观察大便成分, 早期给予肠外静脉高营养, 避免发生严重营养不良。认真及时地观察病人引流液、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及量。血性引流液、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或血便是肠管坏死的初期表现。再次抗凝治疗的护理:积极选用抗凝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首先消除诱因, 抗凝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 或术中经确诊便开始用药, 肝素作为首选, 否则术后静脉血栓复发后的死亡率高[3]。病人出院前需要做好宣教工作, 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出院后连续服药的重要性, 了解抗凝药的不良反应, 定期在门诊检测血液的凝血功能状态, 防止复发[4]。
通过19例AMVT的治疗与护理, 认识到早期诊断、早期抗凝、及时恰当的手术、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改善AMVT病人预后的根本措施。高凝病史与剧烈腹痛及腹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彩色多普勒、CT、选择性动脉造影是敏感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1074-1078.
[2]阎友芬, 李赞.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现代护理, 2007, 13 (14) :1312-1313.
[3]袁颖, 张秀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2) :1005-1006.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
本组3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32~49岁, 平均42.3岁。原发病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2周~1年, 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 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腹部压痛点不固定,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随着病程进展, 患者腹痛加剧, 持续性呕吐, 呕吐物呈咖啡样, 解血性便。
1.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12.0~21.0) ×109/L, 血小板 (370~510) ×109/L。腹部平片提示肠管积气、气液平存在。彩色多普勒检查:肠系膜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少, 伴不同程度腹水。
1.3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术中见腹腔有少到中等量血性渗出液, 部分小肠呈暗红色或黑色, 肠壁及系膜增厚, 张力增高, 触之不蠕动, 大部分小肠系膜静脉血管栓塞, 小肠呈斑点状坏死, 行坏死肠管切除术, 并配合抗凝 (肝素或尿激酶) 、抗感染、补液等治疗。
2 结果
3 例患者中, 2例痊愈, 1例因继发感染性休克而转入ICU。
3 讨论
3.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行脾切除手术后, 门脉压力下降, 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流缓慢;
行脾切除术后, 血小板增多症是脾切除术后的必然现象。由于脾切除术后脾脏的生理功能丧失, 清除血液中衰老血小板、保持血小板在一定浓度范围的能力降低;脾切除术后脾静脉残端过长。上述诸因素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促使血栓的形成。这种血栓一旦阻塞于某些部位的血管, 如视网膜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主干等, 常会造成严重后果⑵。临床实践表明, 由于受门静脉高压症特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会明显提高。
3.2 诊治体会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诊断不明确或治疗疏漏, 往往会危及患者生命。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因此极易造成误诊。
通过对3例患者的诊治, 我们体会到: (1) 确定诊断标准:无明显诱因的腹痛、呕吐, 呈持续性加重, 腹部无固定压痛点, 体征与症状不符;脾切除病史;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升高, 肠系膜血管血流减慢, 有时可见血栓形成, 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以及CT及血管造影检查。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本病有积极的作用。 (2) 手术与早期抗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a.一旦诊断明确, 即行手术治疗, 切除全部坏死肠管及其系膜, 结合取栓、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切除无可挽救的肠道、减轻和预防肠道进一步坏死, 同时也应尽可能地保留肠管长度。当然, 在切除坏死肠管的过程中, 亦应慎重, 要考虑到切除太过可能会发生短肠综合征和保留过长可能会继发肠管坏死。b.在治疗过程中, 抗凝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预防血栓复发以及血栓进一步发展致肠坏死的可能。在手术过程中, 即用肝素、尿激酶等反复冲洗肠系膜静脉, 术后经留置导管用肝素、尿激酶和低分子右旋糖苷缓滴, 并配合静脉用抗凝剂, 血管扩张剂, 进食正常后, 即改用口服抗凝剂[1,2]。这样, 不仅可以防止术后复发, 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肠管的血液循环, 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脾切除,静脉血栓,肠坏死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下册) [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849.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2月于我院施行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术共68例 (男49例, 女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通过超声、CT以及血生化标本检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情况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测, 血液的生化指标分析, 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和内科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合理的应用解痉药物联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措施。及时施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胰腺切除术。术后对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包括建立护理路径、疼痛护理、心理干预、生命体征检测以及专科护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率及精神状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并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精神状态疼痛耐受、失眠、忧郁、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下:
2.1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14.71% (5/34) , 死亡率为5.88% (2/34) ;对照组并发症率为38.24% (13/34) , 死亡率为17.65% (6/34)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疼痛耐受、精神状况的比较见附表。
试验组患者疼痛耐受、失眠、忧郁、情绪稳定等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 两组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几种致病因素包括梗阻、外伤和手术、饮食、药物因素等。但是其发病往往不只是针对与单纯的胰腺炎症还会涉及全身多个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无论是中医的肝郁气滞, 肝胆湿热, 湿热蕴脾, 胃肠热结还是临床医学的梗阻、外伤和手术、饮食、药物因素等。对于胰腺炎的致病原因主要就是机体的其他器官病变致使胰腺管道阻塞, 胰液回流使得胰腺和他周围的组织被其所分泌的消化酶消化分解的化学性的炎症。而且其具有发病急骤, 伴随胃肠梗住, 功能紊乱等多脏器损伤, 对此,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患者术后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适合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案, 侧重检测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 检测体温, 防止术后感染, 如持续高热, 因及时上报主管医生;检测血压, 预防术中、术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密切关注患者24小时尿量, 保持胃肠减压管的畅通, 留意其内容物的颜色以及气味, 做好肛周护理及进导管处的消毒护理[3]。在患者更衣, 清洗过程中, 动作应轻柔, 仔细, 防止皮肤淤青的出现。对于术后精神紧张的患者, 及时疏导, 想其讲解手术过程的顺利, 消除患者的焦虑, 必要时行心理干预治疗。术后, 护理人员细心讲解进食禁忌, 告诫患者及其家属, 患者要绝对禁水禁食。待症状完全消除后, 少量、清淡饮食。通过胃引流管清除胃内容物, 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防止呕吐[4]。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各引流管有无脱落。
综上所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可以起到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降低患者痛苦等精神负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APPelros S, Lindgren S, Borgstr m A.Short and long term outcome of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Eur J Surg, 2001, 167 (4) :281-286.
[2]伍晓汀.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4, 11 (3) :273.
[3]王宗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