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形成

2024-07-07

静脉血形成(共7篇)

静脉血形成 篇1

摘要:目的 体外建立一种简便的人脐静脉血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无菌条件下收集脐静脉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诱导分化为ECF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状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双染色对ECFCs进行鉴定。结果 ECFCs培养过程可出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单层鹅卵石样细胞集落,细胞增殖能力强,连续传十几代细胞形态稳定,ECFCs高表达内皮系细胞表面抗原,而不表达造血系表面标记;可吞噬Dil-ac-LDL并结合FITC-UEA-1。结论 通过简单、可靠的实验方法获得了ECFCs,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内皮克隆形成细胞,诱导培养,细胞鉴定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维持血管内皮环境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根据不同EPCs克隆形态、出现时间先后和细胞增殖潜力,体外培养的外周血MNCs可相继分化出早期和晚期EPCs[2]。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晚期EPCs亚群[3],因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及血管形成能力,是理想的移植种子细胞。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且能获得数量较多的ECFCs培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人脐静脉血采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健康足月顺产产妇,经产妇及家属同意;EGM-2MV培养基(Clonetics公司);Matrigel胶(BD公司);人淋巴细胞分离液LymphoprepTM(AXIS-SHIELD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小鼠抗人CD14-FITC、CD45-PCS单克隆抗体(BD Pharmingen公司);兔抗人CD31、KDR、eNOS、VE-Cadherin多克隆抗体(Bioworld公司);FITC-UEA-I(Sigma公司);Dil-acLDL(Molecular Probe公司);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

1.2 ECFCs的培养

脐血与0.9%氯化钠(NaCl)1:1稀释混匀后平铺于等体积LymphoprepTM分离液的离心管中,在20℃,800×g离心20 min。小心吸出MNCs层,0.9%NaCl洗涤2次,250×g离心10 min,以含10%胎牛血清EGM-2MV培养基(含hFGF-B,VEGF,hEGF,GA-1000,R3-IGF-1,ASCORBIC ACID,HYDROCORTISONE)重悬并计数,以107/mL密度接种于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5 cm2培养瓶,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 d后首次换液吸弃未贴壁细胞,贴壁细胞继续培养,以后每3天换液。显微镜下观察ECFCs的生长并拍照。原代细胞融合达60%~70%时,进行传代。

1.3 ECFCs的鉴定

1.3.1 细胞表型鉴定

(1)流式细胞仪检测:0.25%胰蛋白酶消化第2代ECFCs,制成1010/L的细胞悬液,分成每管100μL,分别加入20μL CD14-FITC、CD45-PC5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室温下孵育30 min。同种荧光标记的小鼠IgG作为阴性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2)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1、KDR、eNOS、VE-Cadherin,0.25%胰蛋白酶消化的第2代细胞爬片成功后,按SP染色试剂盒步骤进行操作,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阴性对照组用PBS代替一抗。

1.3.2 细胞功能鉴定

取第2代ECFCs,爬片成功后,与Dil-ac-LDL避光孵育4 h,PBS洗3次;4%多聚甲醛固定10 min;PBS洗3次;加入FITC-UEA-I(10μg/mL)避光孵育1 h;PBS洗3次;封片后荧光显微镜下成像。

2 结果

2.1 ECFCs细胞形态

刚分离的人脐静脉血MNCs呈圆形,3~10 d出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单层鹅卵石样细胞集落,开始由几个至几十个细胞组成,随时间延长,细胞增至几百至数千个,且克隆数目也增加。4周左右相邻ECCs相互融合,传代后细胞仍呈内皮细胞样形态(图1)。

2.2 ECFCs的鉴定

2.2.1 ECFCs细胞表型

流式细胞仪分析示:ECFCs不表达造血系细胞表面标记CD14、CD45。免疫细胞化学示高表达内皮系表面抗原,CD31、KDR、eNOS、VE-Cadherin均呈阳性反应,细胞浆呈棕黄色,苏木素衬染的细胞核为蓝色(图2)。

2.2.2 ECFCs功能鉴定

ECFCs可吞噬Dil-ac-LDL并结合FITC-UEA-I的能力(图3)。

3 讨论

EPCs作为内皮细胞的祖细胞,具有克隆形成、持续自我更新、高增殖及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它的重要作用包括参与机体损伤部位内皮细胞的修复及新血管的形成。由于EPCs缺乏统一的培养方法及特异性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同实验室获得了不同类型的EPCs,它的定义也仍存在争议。最初将表达CD34+VEGFR2+CD133+的细胞定义为EPCs,而CASE等[4]最近研究认为从脐血及外周血中分离得到的CD34+CD133+VEGFR-2+细胞事实上是一类富含CD45+的造血祖细胞群,不能生成内皮细胞,不具有血管形成能力。REHMAN[5]等研究发现外周血EPCs来源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它的增殖能力低,可通过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发挥其血管形成作用。可见,CASE及REHMAN培养7 d以内所获得的早期EPCs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EPCs。LIN[6]等对不同性别患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现,外周血MNCs培养至较晚期可出现一类具有旺盛增殖能力的细胞克隆,称为内皮外向生长细胞(endothelial outgrowth cells,EOCs)。INGRAM等[7]则成功从成人外周血、脐静脉血及大量的人动静脉血管壁中培养出具有不同克隆增殖能力的细胞,并称这类细胞为ECFCs。以上研究进一步证明了EPCs包含了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不同形态、增殖能力及功能的细胞群,而上述的EOCs、ECFCs、晚期EPCs其实是同一类有相同特征及功能的细胞[8]。目前认为EPCs的鉴定可通过同时检测多个细胞表面抗原并结合EPCs一个或多个细胞功能特点。

INGRAM等[7]培养脐静脉血和外周血来源的ECFCs发现,脐血内皮细胞克隆出现时间较成人外周血早1周,且数量是外周血的15倍,成人外周血ECFCs连续传代不能超过30代,而脐血ECFCs至少能体外连续传100代却无显著的衰老迹象;并且脐静脉血EPCs还表现出更强大的克隆增殖能力及稳定的血管形成能力。可见脐血中EPCs数量较外周血明显更多,另外,脐静脉血因为来源十分丰富、再生能力强、免疫原性相对弱,是获取大量EPCs的理想来源。因此,本研究选择人脐静脉血作为获取ECFCs的来源,为其在缺血性疾病、细胞移植治疗和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分离MNCs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磁珠分选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磁珠分选法可有效的排除其他细胞干扰,提高分离纯度,但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大,细胞增殖能力严重减低,所得细胞数目少并且成本高,同时因EPCs缺少与成熟内皮细胞及造血细胞相区别的特异性表面标记及功能分析,用于EPCs分选纯化的抗体十分有限,常用的有CD34、CD133、KDR,但CD34的表达并不是EPCs必需的,表达CD34-的造血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也表现出能够生成EPCs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因此,本实验采用了成本低且易操作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NCs。EPCs对培养基的要求十分高。YANG N等[9]比较M199完全培养基及EGM-2MV培养基培养兔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发现,M199培养基培养出的是早期EPCs,而EGM-2MV培养可培养出晚期EPCs。根据前面的研究,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培养基—EGM-2MV,经细胞形态、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功能等鉴定,成功培养出了ECFCs。

综合上述,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脐血MNCs培养于10%FBS的EGM-2MV,3天后首次换液的简单培养方法,我们获得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克隆数较多的ECFCs,为其临床应用与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充足细胞来源。

参考文献

[1]Li DW,Liu ZQ,Wei J,et al.Contribu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to neovascularization(Review)[J].Int J Mol Med,2012,30(5):1000-1006.

[2]Ingram DA,Caplice NM,Yoder MC.Unresolved questions,changingdefinitions,and novel paradigms for defin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J].Blood,2005,106(5):1525-1531.

[3]Yoder MC,Mead LE,Prater D,et al.Redefin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 via clonal analysis and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principals[J].Blood,2007,109(5):1801-1809.

[4]Case J,Mead LE,Bessler WK,et al.Human CD34+AC133+VEGFR-2+cells are not 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 but distinct,primitive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J].ExpHematol,2007,35(7):1109-1118.

[5]Rehman J,Li J,Orschell CM,et al.Peripheral blood"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are derived from monocyte/macrophages and secreteangiogenic growth factors[J].Circulation,2003,107(8):1164-1169.

[6]Lin Y,Weisdorf DJ,Solovey A,et al.Origins of circulatingendothelial cells and endothelial outgrowth from blood[J].J ClinInvest,2000,105(1):71-77.

[7]Ingram DA,Mead LE,Tanaka H,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hierarchy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using human peripheral andumbilical cord blood[J].Blood,2004,104(9):2752-2760.

[8]Yoder MC.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a blood cell by manyother names may serve similar functions[J].J Mol Med(Berl),2013,91(3):285-295.

[9]Yang N,Li D,Jiao P,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 derived from mononuclear cells of rat bone marrow in differentculture conditions[J].Cytotechnology,2011,63(3):217-226.

静脉血形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 (A组) , 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 (B组) 。纳入标准[3]:均有不同程度盆腔损伤;均需手术治疗。排除标准[4]:手术禁忌症;房颤;血液栓块。A组中, 年龄41~60岁, 平均 (45.7±2.2) 岁, 子宫肌瘤11例, 宫颈癌8例, 卵巢癌9例, 子宫内膜癌4例;B组中, 年龄41~62岁, 平均 (47.7±1.2) 岁, 子宫肌瘤9例, 卵巢子11例, 宫颈癌9例, 子宫内膜癌3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品、测定试剂盒及质控品均采用德灵原装产品。用枸橼酸钠负压真空抗凝管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抽取空腹静脉血, 3 000 r/min离心15 min, 收集上层血浆, 在2~3 h内严格按照CS5100血凝仪操作规程检测。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 (FIB) 、血浆 (D-dimer) 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PT、TT、APTT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 ;A组患者FIB与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 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术后24 h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术后24 h, A组D-dimer与FIB水平上升显著, 且显著高于B组患者,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2.3 两组患者术后7 d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7 d凝血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 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

3 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盆腔术后发生LEDVT患者及未发生LEDVT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比发现, 发生LEDVT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的D-dimer与FIB均显著高于未发生LEDVT的患者, 且A组术后24 h的D-dimer与FIB水平升高明显, 可能是由于手术引发血流瘀滞, 血小板升高, 致血液粘度上升引起, 与王宏丽等[4]研究一致。通常情况下, 术后血小板会高于正常的2~3倍, 但因其对胶原纤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当手术等导致静脉内膜损伤后便会聚集, 粘附于受损部位并释放凝血因子, 导致血液最终处于高凝状态, 为LEDVT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与邹桂茔等[5]研究比较, 患者手术后24 h的D-dimer与FIB指标也明显升高, 其中D-dimer达到 (14.04±3.03) mg/m L,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 可见, 本研究结果的可行度比较高。

本研究还对凝血功能变化在盆腔术后并发LEDVT预后价值进一步分析, LEDVT患者在进行积极抗凝与对症治疗后FIB与D-dimer水平下降明显, 并逐渐恢复至正常。可见, 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凝血功能异常对防止LEDVT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对盆腔术后并发LEDVT患者进行术前与术后早期凝血功能检查, 有助于对检测结果异常患者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进而有效降低盆腔术后LEDVT发生的风险。此外, 还可将凝血功能检查作为该病疗效评价的一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凝血功能变化在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预后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 (A组) , 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2例 (B组) , 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抽取其空腹时静脉血, 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但A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 和D-二聚体 (D-dimer) 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4 h两组患者在PT、TT及APTT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但A组D-dimer与FIB水平分别为 (13.57±2.37) g/L与 (5.37±1.32) g/L, 上升幅度显著高于B组的 (3.53±1.14) g/L与 (3.82±1.13) g/L,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行盆腔术治疗的患者应检查术前与术后早期凝血功能, 特别是Ddimer与FIB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降低盆腔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关键词:盆腔术,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

参考文献

[1]郄明蓉, 段瑞岐.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4, 10 (6) :725.

[2]张利芹, 曹利萍.凝血功能变化对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预后价值[J].海南医学, 2014, 25 (9) :1281.

[3]张海燕.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 19 (6) :435.

[4]王宏丽, 张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1) :4875-4878.

静脉血形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20例, 其中男69例, 女51例, 年龄7~62 (平均38.4) 岁。对120例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 对两种血液的细胞成分进行比较, 分析采血方法对血检结果的影响。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设备

采用日本光电MEK 7222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并采用该设备仪想配套的稀释液、清洗剂和溶血剂。

1.2.2 采集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分别采取静脉血和末梢血, 静脉血的采用方法应用真空采血法, 血样采自患者肘部静脉血2ml, 并装入专门的硅化塑料管中, 轻轻摇匀, 以免溶血;末梢血的采集血样来自患者无名指。

1.3 检测指标

分别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WBC (白细胞) 、RBC (红细胞) 、Hb (血红蛋白) 、Hct (红细胞压积) 、MCV (平均红细胞容积)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PLT (血小板) 8项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 采用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分别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8项检测指标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WBC、Hb、Hct这三项指标结果有显著差异,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RBC、MCV、MCH、MCHC、PLT差异不显著, 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血液检测仪的灵敏度不断的提高, 应用血液分析仪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检验质量, 因此静脉采血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末梢血的采集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但是末梢血的采集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 如穿刺部位的深浅、采血时动作的快慢以及人体表温度多会对末梢血的采集结果产生影响[1]。在本组的资料中, 分别对同一组患者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的采集, 检测结果显示, 静脉血样本的RBC、MCV、MCH、MCHC和PLT的指标结果与末梢血样本结果差异不显著, 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静脉血样本的WBC、Hb、Hct这三项指标结果明显大于末梢血的样本,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若在采血的过程中发生采血不畅, 会导致采血的时间延长, 因此导致更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如采血不畅过程中的反复挤压, 会使组织液进入到血液, 对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2,3]。总之, 在临床中应用静脉血取样具有稳定性好、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较小、且可以进行重复检测的特点, 总体效果优于末梢血取样, 值得临床推广。

注:*:P<0.05

摘要: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20例, 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取样, 并对两种样本中的血液细胞成分进行比较。两种取样方式的血液常规的比较中, WBC、Hb、Hct三项指标结果有显著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RBC、MCV、MCH、MCHC、PLT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静脉血和末梢血取样对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影响不是很大, 但静脉血取样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因此临床上可一般采用静脉血取样的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

参考文献

[1]代碧珍, 杭永伦.血常规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 11 (1) :9-10.

[2]唐菁娟.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 (12) :102-103.

静脉血形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者130例, 随机分为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 两组65例。末梢血组男女比例为41∶24, 年龄22~68岁, 平均 (43.58±5.14) 岁;静脉血组男女比例为45∶20, 年龄20~68岁, 平均 (43.87±5.09) 岁。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选用贝克曼LH750血液全自动分析仪 (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 , 并选取一起的配套试剂, 包括溶血剂、稀释剂与清洗剂等, 并采用美国BD公司EDTA-K2采血管作为实验的真空抗凝试管。两组受检者均于空腹清晨进行血液采集, 末梢血组采集200 µL无名指的末梢血, 静脉血组采集2 m L肘静脉血, 均置于采血管内摇匀后进行检测。检测前进行质控仪器的矫正, 均严格按照血液全自动分析仪说明书进行检验操作。

1 .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受检者的检测指标, 主要包括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血小板计数 (PLT) 、血红细胞 (Hb) 、红细胞压积 (HCT)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 (MCV)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总量 (MCH) 等[2]。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 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的各项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末梢血的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血红细胞 (Hb) 与平均血红蛋白体积 (MCV) 等数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的检测值,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静脉血的血小板计数 (PLT) 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数值则明显高于末梢血的检测值,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种采血方式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 (MCH) 、红细胞压积 (HCT) 等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末梢血组对比, #P >0.05

3 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检查中最基础血液化验与检查方法, 是患者进行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 血常规检验的目的在于测定血细胞具体数量并了解血细胞分布情况与变化情况, 从而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并诊断疾病。临床中血常规检查的基本血液样本包括末梢血与静脉血, 其中以末梢血采集的应用时间最长、疼痛较少且易于患者接受, 而近年大量文献报道静脉血检验结果比末梢血检验更为稳定, 因而更具临床上的参考价值[3,4]。本研究组选取130例行血常规检查者, 分为两组后分别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检测, 对比其检测结果以探讨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从而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

末梢血是静脉血、细胞内液、动脉血、组织间液及毛细血管血等混合而成, 其不能作为体内循环血液的代表, 且易受到局部瘢痕、外界环境、应激反应及情绪变化等因素干扰;同时若未能顺利采血, 则会延长采血时间, 采血人员则通过反复挤压手指以便获得足够血样, 从而导致更多的组织液进入采集的血样并致使血小板的凝聚, 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因而其难以代表循环血液;此外, 因末梢血的采血量较少, 从而不能进行重复检测, 以上原因均对末梢血检验产生干扰[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的各项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末梢血的RBC、WBC、Hb与MCV等数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的检测值, 且其PLT与MCHC数值明显低于静脉血检测值, 各项指标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项结果亦证实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且末梢血的血细胞参数水平偏离正常水平, 表明静脉血检测更为稳定。这与范丽娜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相较于末梢血, 静脉血直接来源于静脉, 其主要成分组成和体内循环血液基本相似且不含组织间液, 能够反映循环血液真实情况;同时静脉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 因而测定结果更准确;此外静脉血的采集量较大, 支持反复测定且测定结果的变异性较小, 具有较好重复性, 因而对无静脉血采集困难、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力低下等患者, 应选用静脉血进行血液检验[6]。但考虑到末梢血采血简便, 对免疫力低下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不易造成感染与明显性出血, 因而末梢血检验对某些免疫力缺陷患者具有一定应用价值[7]。因操作人员技术与操作过程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与各检测结果报道存在一定差异, 以上结论还带临床更进一步精细化实验进行验证与补充。

综上所述, 与末梢血相比, 静脉血的细胞成分受外界影响较小, 其检测结果较为稳定且具有较好重复性, 因而无特殊情况的临床检验多考虑应用静脉血样。

摘要:目的 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者130例, 随机分为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 两组65例, 分别进行末梢血、静脉血采集与检测, 对比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细胞参数差异。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 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的各项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 末梢血的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血红细胞 (Hb) 与平均血红蛋白体积 (MCV) 等数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检测值,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静脉血的血小板计数 (PLT) 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数值则明显高于末梢血的检测值,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种采血方式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 (MCH) 、红细胞压积 (HCT) 检测值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相较于末梢血, 静脉血的血细胞成分更为稳定, 其可作为血液检测较好的样本选择, 但静脉采血易由于凝血障碍而导致免疫力低下与明显出血, 从而诱发感染, 因而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进行合理选择。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功军, 邹伟.健康成人指血与静脉血的血细胞参数检测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4) :510-511.

[2]李小霞.观察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5 (27) :160-161.

[3]李春莉, 杨桂林, 王艳妮, 等.重庆市3~6岁健康儿童末梢血细胞参考范围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10 (24) :185-186.

[4]邝欢欢, 罗耀凌.对比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结果差异[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2) :86-87.

[5]蒋惠.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差异情况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33 (25) :5546-5547.

[6]高海燕, 谭丕有, 殷秀艳.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细胞计数对比分析[J].哈尔滨医药, 2011, 31 (2) :113-114.

静脉血形成 篇5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18例, 女12例。年龄20~51岁, 平均年龄36岁。透析时间为3个月~1年。

1.2 方法

30例患者动脉条件差, 家庭贫困。直刺动脉要求穿刺技术必须娴熟, 而且拔针后要求按压时间长, 且在穿刺几次后极易形成动脉瘤, 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试用16号动脉-静脉内瘘针穿刺左侧肘正中静脉做回路, 用右侧肘正中静脉做抽血路。在右侧肘正中静脉针上侧5cm处绑上松紧带, 病人上机后嘱患者用力握拳。

1.3 结果

30例患者行HD (透析器为F6) 150min, 回路压为60~80mmHg (1mmHg=0.13332kPa) , 治疗过程平稳顺利, 效果满意。

2护理

2.1 穿刺前准备

需选择神志清醒, 年龄小于55岁、且静脉条件较好的患者, 向病人或家属说明, 以取得其理解、同意及配合。 (1) 选择最佳穿刺部位。2个穿刺点不在同一个静脉上, 如左右侧肘正中静脉, 该静脉较粗, 容易满足血流量, 穿刺方便, 止血较容易。 (2) 选择穿刺针。一般选用16号穿刺内瘘针做回路与抽血路。

2.2 穿刺过程中的护理

操作治疗中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必须娴熟, 力争一次成功, 以减少病人痛苦, 设专人护理, 随时观察各治疗参数, 确保在正常范围。嘱病人不要活动穿刺肢体, 严防针尖脱出血管造成出血及血肿,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3 穿刺后的护理

拔针止血时穿刺点敷以创可贴, 效果较好。压血止血须安全有效, 嘱病人0.5h以后解除压迫。

3讨论

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必须先建立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 即将血液从体内引出, 再返回体内的通道, 它是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须条件。血液通路分为临时性血液通路和永久性血液通路。而临时性血液通路指能够迅速建立, 立即使用的血液通路。主要用于紧急透析及血液灌流等的治疗。通常有直接穿刺法和经皮静脉插管法。直接穿刺一般多选周围动静脉;而经皮静脉插管多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直接穿刺操作简便易行, 经济实用;经皮静脉插管较之复杂, 且费用昂贵。通过上述30例病人的治疗说明:在需紧急血液透析治疗且经济条件不佳, 或者是内瘘手术后内瘘不成熟不能使用者, 采用直接穿刺周围静脉做抽血路和回路, 再作快捷而有效的治疗, 是可取的方法之一。

静脉血形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8例, 其中男性研究对象36例, 女性研究对象32例;研究对象年龄22~86岁, 平均年龄 (45.6±1.3) 岁。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采用我院现有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试剂包括质控液、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 且均为仪器的配套试剂, 我院现有的实验室显微镜。

1.2.2 血液采集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接受血液标本采集, 其中静脉血液采用抗凝剂进行处理, 末梢血所采用配套稀释液进行稀释处理。研究组采取定量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液4 m L;对照组采集手指血液40 μL, 并加入配套稀释液1.6 m L进行均匀混合处理。上述两组血液均分为两份, 一份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 一份采用显微镜进行复检[2]。

1.2.3 检测方法。研究组:首先采用一次性吸管将已经采集后的静脉血液注入到抗凝管中, 然后将充分混匀之后的样本置于血细胞分析仪上实施血常规指标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对照组:检测方法与研究组相同。检测完成后, 再采用瑞氏染色法对两组的另一份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显微镜下复检, 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3]。

1.3 观察指标:选择白细胞计数水平、红细胞计数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 当P<0.05, 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并实施t检验, 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 结果

2.1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水平为 (6.28±1.97) ×109/L, 红细胞计数水平为 (3.91±0.88) ×1012/L, 血小板计数水平为 (254.17±25.46) ×109/L;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水平为 (6.99±2.03) ×109/L, 红细胞计数水平为 (3.53±0.86) ×1012/L, 血小板计数水平为 (217.44±26.50) ×109/L。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水平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红细胞计数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水平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2.2实验室显微镜复检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显微镜复检白细胞计数水平为 (6.26±1.35) ×109/L, 红细胞计数水平为 (3.94±0.91) ×1012/L, 血小板计数水平为 (257.62±24.38) ×109/L;对照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显微镜复检白细胞计数水平为 (6.28±1.21) ×109/L, 红细胞计数水平为 (3.92±0.94) ×1012/L, 血小板计数水平为 (254.50±21.06) ×109/L。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水平显微镜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P>0.05) 。与2.1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看出静脉血液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三项指标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水平和末梢血液比较, 前者与真实值更加接近。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临床和社会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 对病情已经得到确诊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 以达到对病情程度进行了解, 和对诊断结果进行再次确认的目的, 患者血液中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是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主要内容[4]。血常规检测不仅仅可以为临床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同时还能够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各类参考性的信息, 是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法。在对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检验的时候, 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主要包括静脉血液采集和与末梢血液采集两种类型, 而两种血液采集的方法对广大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通常情况下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5]。

通过对在同一时间采集的静脉血液和末梢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其个别指标的测量结果, 存在明显的差异, 分析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脉血样是通过直接采集的方式从患者的静脉中获取的; (2) 静脉血液中没有参杂任何的组织液, 血液的主要成分组成与患者实际体内血液的相符程度更高; (3) 静脉血液的检测结果受到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其次静脉血液的采集量与末梢血液的采集量比较相对较大, 能够进行重复的血常规指标检测, 具有更加理想的可重复性。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 通常建议选择静脉血液标本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 所得结果准确度和可信程度更高[6]。

总而言之,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静脉血液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 可以使临床血液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著提高, 并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数据。但是为了能够使检测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可参考性更好, 需要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有更加正确的认识, 在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采集静脉血液, 减少或避免采集末梢血液, 因为后者在血常规指标检测过程中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是测得结果与实际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高海燕, 谭丕有, 殷秀艳.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细胞计数对比分析[J].哈尔滨医药, 2011, 31 (2) :113.

[2]梁委军, 董家书.凝末梢血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1, 22 (20) :110-112.

[3]张素能.血站血液检测模式与血液安全性的分析与研究[J].当代医学, 2010, 16 (26) :32-33.

[4]黎长征.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 2011, 2 (13) :144-145.

[5]陈俊, 朱红青, 陈如昌, 等.末梢血和静脉血Coulter-JT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2009, 17 (1) :24.

静脉血形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检测人员

本次接受检测的50例患者中男25例, 女25例, 年龄范围均处在10~60岁之间, 平均年龄36.9岁。其中39例身体健康, 11例为各科室患者, 包含呼吸道感染患者5例, 腰椎间盘突出者3例, 前列腺增生2例, 胃肠外科疾病患者1例。排除血液疾病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两组分别为静脉组与末梢组, 均为25例, 每组男13例, 女12例。两组人员均在早晨采集血液, 末梢血使用稀释液适当稀释, 静脉血则使用EDTA-K2抗凝剂, 两组在2周内采血3次, 于0、10、30 min检测, 两组相比, 病症、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1.2 检测设备及试剂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日本SYSMEX-XE5000, 检测前对分析仪进行保养、检查, 全程严密监控质控物, 确保检测仪器正常运作。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有质控液、溶血素、清洗液、稀释液。

1.2 一般方法

1.2.1 采血

保证两组血液提取时间均在清晨空腹期, 以保证检测准确性。末梢血组均使用安全末梢采血针提取末梢血, 后用相配稀释液稀释。静脉血组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抽量为2 ml的静脉血, 末梢血取20μl指尖血, 与1.6 ml稀释液混合均匀。

1.2.2 检测

静脉血组首先使用吸管将静脉血放入抗凝管, 混合均匀之后取适当置于血细胞分析仪中, 进行血常规检查, 同时记录检测信息。待10 min、30 min后再次混合均匀再次进行常规血检验, 同样记录检测结果。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检测方法基本相同, 同为三个时间段混匀检测, 记录检测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 静脉血组0 min、10 min与30 min相比白细胞与血小板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末梢血组10 min后检测结果与30 min时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但是0min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30 min时检测结果。

3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以及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其结果基本一致, 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相比静脉血而言末梢血的血小板以及白细胞变化较不稳定, 末梢血采集30 min内进行检测会发现白细胞会增加, 而血小板下降, 产生不准确结果。导致这种情况原因众多, 可能是指尖血液采集时检测人员挤压不当或者是采血过程中血液标本中混入组织液。由于末梢血液采集方式的局限性, 组织液混入检测样本是难以避免的, 而一旦进入就会影响血小板的正常状态, 血小板的外膜会产生微小管游离端并且向外伸展, 与血小板内部的微丝共同组成伪足, 如果有多个血小板出现伪足, 那么聚集后会形成类似于淋巴细胞的细胞群, 血细胞检测会反映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此时淋巴细胞计数上升, 虽然没有影响到粒细胞的计数, 但是其所站百分比率也会下降, 使得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上升。随着时间接近10 min, EDTA-K2开始体现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因此改善了末梢血一开始假性聚集的情况, 血小板伪足消失并且恢复为正常的球状, 所以血细胞分析仪中的计数准确性得到保证。本次对25例末梢血检测者在10 min、30 min的时候检测结果一样, 说明在10 min前血小板的假性聚集状态已经得到消除。静脉血则不会出现此类情况, 因为静脉内血液因环境影响而改变的概率很低, 能够反映出血液的真实情况, 同时静脉采集的血液比末梢血液采集的量要多许多, 适合使用较大的血液分析仪, 也能重复测试。另外末梢血不能完全反应循环血液的情况, 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出现检测偏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时, 选择静脉血的检测效果更佳。

静脉采血还有利于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末梢血是用棉球拭擦消毒, 因此棉球脱落的棉签容易进入计数系统, 影响仪器使用性能, 使计数的准确度得不到保障, 也减少了仪器的使用年限。同时末梢血一般都是指尖采血, 但是手接触许多外界物品, 因此卫生得不到保障, 有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静脉采血则没有以上问题, 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

综上所述, 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以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率, 同时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但是为了避免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应该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参考文献

[1]夏冬.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与结果分析.健康大视野 (医学版) , 2013, 21 (9) :876-877.

[2]陈丽芳.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8) :2462-2463.

[3]牛威.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分析.中国农村卫生, 2013 (04Z) :382-383.

上一篇:辅助函数的构造和应用下一篇:儿童画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