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能力(精选12篇)
形成能力 篇1
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靠科学培养和严格训练。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于人们一般的说话能力。它要求说话人的语音、词汇、语法符合普通话口语规范;表达时内容正确, 中心明确, 条理清晰;要自然机巧, 态势得体;效率高, 具有一定的美感等。一般说, 人人都会讲话, 但达到以上要求, 就比较难了。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就是在口语基本理论的指导下, 使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按照定向的要求, 得以不断提高和发展, 以满足社会需要, 适应本职工作。
口语表达伴随人的一生。一生中, 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既具有连续性, 又具有阶段性, 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年龄阶段是紧密联系的。在某一年龄阶段里, 其身心发展、生理心理的表现有该阶段的特征, 或有利于此种能力的培养形成, 或有利于彼种能力的培养形成。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以求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学科, 根据自身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国外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育, 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10个时期。人才学按照智力发展过程, 将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分为萌芽期、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衰老期。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出发,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对口语表达所起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可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分为起始期、形成期、成熟期。在实施具体的培养训练时, 可以形成相应的幼儿训练、学校培养、社会实践3个阶段。
一、幼儿训练
幼儿训练阶段, 指的是学龄前的儿童口语训练。这是人生口语表达的起点, 属口语表达的起始时期。
近年来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 证明了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需的。人的智力主要依赖于大脑, 而大脑的智力又取决于大脑的神经细胞, 而脑神经细胞的形成并不是按年龄增长而逐年平均增长的。人所具有的140亿个脑神经细胞中, 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 到了5岁时, 已全部形成。然而, 这140亿个脑细胞中真正被利用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五, 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细胞由于没有接受“刺激”, 在生成后就中止了发育, 终因老化而失去了功能。研究还证明:1~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1岁前后, 幼儿的潜在语言势能就会在外界的诱发之下而形成可能。如果忽视了这个关键时期, 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口语表达能力。“狼孩”卡玛拉, 8岁回到人类, 经过4年的教育, 仅仅学会了6个词、几句话。可见, 失去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如数补偿的。
幼儿口语训练, 应根据幼儿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总的说, 此期幼儿智力的发展还不全面和完善, 抽象思维能力很差, 口语表达的生理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 口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还不能顺从地听取大脑的指令, 词汇积累还很少, 不具备灵活的组词成句的语言“装配”能力等。但他们的求知欲望盛, 模仿能力强。因此,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 都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 善于通过游戏活动, 帮助他们感知具体事物,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激发起他们口语表达的内因。要注重正确示范, 从小训练幼儿说话的规范化, 给其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影响, 为其进入小学, 打下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
二、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 是指在小学、中学、大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阶段, 是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时期。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培养目标的环境影响形式, 它最富于教育的效益, 比环境中的自发影响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经过学校的规范化教育, 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有人认为:既然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那么, 幼儿时代已经会说话了, 就不需要在学校中再进行系统培养了。这种看法, 是不正确的。口语表达能力, 归根到底是智力因素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智力发展, 在17岁以前是基础阶段, 而17~30岁是高峰前阶段。当智力发展正在进行时, 口语表达能力也同样存在发展的可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幼儿阶段是使潜在的口语表达势能得以实现的关建时期, 而在求学期间, 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过系统规范的培养训练才能发展和形成。
学生时代,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极大的优势。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等逐渐增强, 知识面不断拓宽, 认识思考逐渐深入, 运用口头语言交际的范围扩大了, 内容增多了。这些正有利于教育者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施行科学系统的培养。
学生阶段, 学生大多掌握的是书本知识, 缺乏生活经验、社会阅历, 在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方面还不成熟, 因此, 他们的话语是“学生腔”“书生味”, 这是难免的, 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过程。在进行训练时, 我们应把重心放在规范化上,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进行口语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方面的训练, 掌握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 以利于实际应用。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以提高口语表达的社会适应性。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阶段, 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巩固, 从而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社会生活的环境中, 人们的口语活动将取得更大的交际效益。
人们结束学业之后, 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都可以纵横交叉地进行口语交际。灵活多变的交际方式,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各具特色的口语风格, 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 为我们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离开校门的青年应迅速熟悉社会生活环境, 主动进行广泛的交际, 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 积累生动的口语语汇, 提高口语表达技巧。
在社会实践中, 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职业语言的培养。不同的职业, 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是不同的。如对教师和律师的语言表达要求就不同。教师语言除了其教育性、启发性等特点外, 要做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而律师语言表达则要求具体、准确。律师在陈述一个被打伤情况时, 只能具体说出打伤了几处, 而不能说“被打得遍体鳞伤”。只有当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职业的需要完美结合时, 才会显示出它的动人心魄的力量, 开放出绚丽之花。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3个阶段既反映了其阶段性, 又体现了它的连续性。我们若能在不同的阶段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那么, 从个体讲, 我们每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从整体讲, 我们整个社会的口语表达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形成能力 篇2
[论文关键词]言语一般性言语技能高级语感创造性言语能力
[论文摘要]语文能力即言语能力,个性化是语文能力的根本特征。语感是连接语言和言语的纽带,是言语能力培养的直接“参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以语感为基础核心的,借助共性化的初级语感的积累,形成了一般性言语技能,在此基础上,借助个性化高级语感的积累,一般性言语技能得以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其中创造性言语能力才是真正成熟完备的语文能力。
一、语文能力及其本质特征
有专家认为,语文二字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语文学习的直观对象似乎就是语言,然而随着语言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语言有了多层次的认识,使得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澄清语言,成为界定语文能力的前提。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将语言区别为言语和语言两个侧面,并对二者作了如下区分:
语言――人类表情达意,进行交际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
言语――人f]X~语言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运用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生成物。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由言语活动(听、说、读、写)和言语作品构成。
其中,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前者讲究共性,是抽象的规则,后者讲究个性,是具体的行为。
然而,语言规范着言语,没有约定俗成的共性特征,言语便无法正确表达思想,达成交际,言语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言语体现、发展、丰富着语言,没有言语,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方式。语言只不过是对言语高度抽象、概括所形成的思维体系,先有言语,再有语言。
在以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中,我们深刻意识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个性化的言语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即言语能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自始至终,语文能力培养的`起点并不是从抽象的语法开始,而是在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实践中起步的;而且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决不是造就语言学家,而是形成构建个体独特的言语世界。可见,语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言语不仅是语文教育的手段,更是中心目标。形成个体富有创造力的个性化言语活动系统,无疑是语文能力培养的宗旨。
因而我们认为:个性化是语文能力的第一特质,是语文能力的根本特征。
二、语文能力发展的动态结构系统
既然语文能力是个性化的言语能力,那么在庞大的语言参照系中,语言凭借什么来规范言语?言语能力培养的直接参照物又是“谁”?是工具书?是语法条文?
显然不是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每用一词,每写一句话,都去翻检字典或语法规则,求得规范。它们虽不失为一种言语规范的方法,但对语能力的培养并不高效,更何况相当一部分言语现象是lT具书和语法都无法含概的。事实上,我们用来习得语文能力的一个个例子――从课文到课外读物,都是言语作品,即言语。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言语,以其直觉的思维方式与数理运算相区别,言语中有太多空白,加剧了言语的模糊性与主观性,不像1+1=2那样明确、客观,虽然言语也有严谨、准确、有条理、思辩的~面,但言语的直觉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却占了主导地位,Tl具书与语法在此间显得很无奈。
言语依赖于具体的语境,随语境的变化,语音词义亦随之变化,对特定的字音、词义、句段的理解,只有凭借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力,这就是语感。同时,“每个词义都是言语思维类化的产物”,因而作为言语的直觉感知力,语感具有概括力,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同时它又以直觉的思维方式存在,呈现出高度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处在语言体味的感性模糊状态,与言语本身的特点十分契合,这决定了它在言语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高效的。
汉语文的特点使语感在语文能力培养中的价值显得更加突出。汉语文是非形态性语言,具有“以大观小”、虚实映衬、含蓄多变、“以形写意”的特点。趋向从整体到局部综合感知,语义表达受语境制约,所谓“字不离句,段不离章”。从声韵、构词、句法、章法到韵律结构,汉语文无不体现出虚实掩映,变化多端的特点。不像西方那种形态化的语言,凭借严整的逻辑结构,表达明确的语义,汉语文将理念附着于具象之中,在意象的连缀中展开抽象过程,文字简约,笔法蕴藉,表现写意性的精神特质。思维往往呈跳跃之势,行文洒脱,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以意韵贯通,在空白中引人回味思索……
可见,语感是连接语言与言语的纽带,是言语能力培养的直接参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以语感为基础核心,经历了由一般性言语技能向创造性言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正是在众多个性风格各异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读解实践中,人们找到了言语运用的共性规律――语言,发现了共性的言语特征,这是个人对言语低层次的同化过程,是语感的初级阶段,这时人们迷恋于语言的共性,为一般性言语技能的学习作了规范化的准备,这是语文能力“人法”的阶段。强初人们认识事物时,总是敏感于事物的共性,就像我们觉得欧洲人长得都是一个样子)
当人们的言语活动达到了能灵活运用言语清楚达意,但对言语的内涵诸如:内在象征义、文化意义、情感色彩、审美价值等没有感受到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时,我们看到这样的言语技能还徘徊在言语符号的形式表层,因而我们称这个技能层次为一般性言语技能阶段。
从这个阶段开始,掌握了太多言语共性的人们,在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读解实践中,注意的范围开始扩展了,对共性的言语特征的感觉因司空见惯而渐趋麻木,因熟悉而“陌生”(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总是熟视无睹)。伴随着新奇感的消失,人们更敏感于言语的个性化,言语的深层含义,言语的各异风格,言语丰富的表现力言语的感受力――语感进入了对差异性、个性化敏感的时期,这是个人的言语活动受到高层次言语顺应的过程,是语感的高级阶段。这时,人们着眼于言语的个性化本质,为创造性言语能力的达成作着丰富的积淀,这是语文能力“出法”的阶段。
当这种潜在的高级语感,以其丰富性、创造性、灵活性迁移为一种外显的言语技能,使主体能够深刻地感受言语斟酌言语。兼顾言语运用的表层与深层、内容与形式,并达到能够运用策略自我监控,艺术化再现生活,创造性地运用言语技能表达独特见解,形成个性化言语风格之时,就是创造性言语能力达成的阶段。
在语文能力系统这种动态的发展结构中,经历了两次量变:语感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达成了两次质变:一般性言语技能阶段和创造性言语能力阶段;而每一次质变都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创造性言语能力的达成,才真正标志着语文能力的形成。系统动态发展结构图示如下:
其中粗黑实线展示了能力形成的真实历程和流向,细虚线反映了能力发展各阶段之间的动态关系。
系统结构揭示了这样的意义:
语文能力是以语感为基础的。借助共性化的初级语感的积累,形成了一般性言语技能;在此基础上,借助个性化高级语感的积累,一般性言语技能得以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
各阶段之间又有这样的动态关系:
初级语感是高级语感的基础,并有待于向高级语感发展;高级语感个性化的极大丰富反过来又拓展了初级语感的共性,使言语的社会性得到加强。一般性言语技能有待于发展成创造性言语能力,而创造性言语能力的达成不仅能进一步丰富高级语感的个性化,而且能促使一般性言语技能产生分化,使言语运用更加精确、概括、规范。
培植习惯 提高能力 形成品质 篇3
一、调动学习兴趣,培植学生思维习惯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
如在讲乘法口决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出一位数乘法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做出三道题。此时此刻,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疑问:“老师为什么算得快?”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同学们相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主动,效率非常高,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1.创情激趣。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如果能以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教学小游戏、以讲述生动的小故事、以设置悬念情境等方法来激趣引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设疑激趣。思起于疑,我抓住儿童好奇新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有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如教学比和比例一章,首先提出:一棵很高的大树,不要爬上树梢,你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吗?你能在地图上量出昆明到北京或昆明到上海相距多少千米吗?这些知识和方法就在比和比例一章里。学好这一章,不仅能解决以上问题,还能认识掌握一种题的新思路。提出这些新奇小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目标引趣。数学学科的特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要充分运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揭示学习目标,并注意把具体目标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兴趣转化为志趣,成为学习的永恒动力。
二、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会”还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2.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地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问题还有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练习。要使练习达到精练高产,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课本中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习题的设计意图,难易程度;另一方面为本节课重难点增设一些单项练习题型,然后精选习题,编制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4.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很多,怎样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说理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篇4
一、人际交往概述
所谓人际交往通俗地说, 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总是难免与人交往, 每一个人类个体离开他人, 离开了社会、群体, 是不可能独立存在于世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对于“人际交往”都并不陌生, 但是, 当社会心理学家对于这种社会生活现象进行研究的时候, 已经给“人际交往”这一概念赋予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内涵。社会心理学中所使用的“人际交往”, 一般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 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实际活动。比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 以及团体与团体之间, 都是通过这样的活动, 从而使自己的种种社会性需要得以满足的。
二、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人类实践活动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才得以实现, 人际交往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际交往直接影响、推进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中, 伴随着人际交往形式的多样化, 人际交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重要。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 就像陆地上的船, 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爱情等, 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没有良好的的人际交往能力, 既无法取得成功, 也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的健康。对于学生来说, 面对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对人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 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众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 而在综合素质里面, 最重要的当属学生的交际能力了。即使是在学校里面, 人际交往能力也一样重要, 它是形成和塑造自身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三、树立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教师必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注意自身的语言美、行为美, 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约束学生。处理问题讲究方式方法, 学生自信的品质是在被信任被尊重的氛围当中培养起来的, 教师必须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对人热情、宽容、有礼貌, 能倾听学生的心声, 不能讽刺、挖苦后进生, 不能自私、偏执, 不发脾气, 保持愉悦的心境参与学生的学习。
四、指导学法
交际要想取得成功, 就得学会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交往的方法首先是语言交流, 即掌握与人交流时说话的语气、音量、内容等方面的技巧。教师应教给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 如“您好, 谢谢, 请, 对不起, 再见”等。要想争取对方了解你, 信任你, 尊重对方是交往的切入点。此外说话内容要简洁, 语气音量也应让对方感到亲切, 乐意接受。其次是非语言交流, 即身体信号, 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等。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能更有效地反映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充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交往达到预想的效果。
五、加强实践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方法后, 教师应课内外结合, 积极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自信、自强是创造性学生具备的必要心理素质, 教师课前准备就必须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以发展为核心, 以自学为基础, 以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取向的课堂结构,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往, 在交往中学会有序、有理有情、有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别注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激活学生的动作、语言, 使之把情稳含于语言、动作表达中, 做到情真意切, 逐步提高交际水平。课外, 教师可组织一些活动, 提供运用交往技巧的机会, 强化训练, 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其掌握交往方式, 如做游戏就是学生熟悉喜爱的一种合性很强的活动形式, 通过做游戏, 让学生认识自己理解别人或让别人理解自己, 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交往, 感受其中的乐趣,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自信心, 使学生交际能力得以逐渐形成。
六、调动积极因素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人友好交往, 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快乐。但正确与人交往不是一二次就能形成的, 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 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适当加以点拨启发, 如下课时, 几名学生在做游戏, 有一名学生上前抢过沙包就玩, 引起几位同学的不满。教师发现后, 抓住这名学生也想一起玩游戏的心理特点, 及时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 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才能使其他同学乐意和他一起玩, 并让他试做一次, 使他尝到友好交往的乐趣, 掌握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能主动交往, 善于交流, 形成健康的个性, 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永大.交际法在中国需要“急诊”[J].中国教师, 2006, 33-35期.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教学——理论, 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形成能力 篇5
班级:******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北京北信阳光
实习时间:*************
在近几个月的实习实践期间,在北京北信阳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践,通过对工作岗位的体验,熟悉影视单位的工作气氛,转换作风,调整自我角色,以公司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杜绝浮躁,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体验影视工作人员严谨,高效,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对岗位负责,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锻炼自己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增强学习意识,转变学习方式,学习从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自主学习,为日后的工作创造财富。
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是通过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通过了解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绪,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通过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这几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不长,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也是对未来求职的试炼。我知道了影视的后期制作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一、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
二、特效的制作。比如说尽头的特殊转场效果,淡入淡出,以及圈出圈入等。现在还包括动画以及3D特殊效果的使用。
企业技术积累与核心能力形成 篇6
关键词:技术积累;企业核心能力;知识积累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技术积累的结果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从其概念上看是指一组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流。而技术积累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寓于企业组织之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积累的结果。
1.技术积累提供了形成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先进技术。
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把企业的所有技术进行分解,识别核心技术,则是从企业的关键技术发展而来的,而关键技术的获得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实现的。该项技术在企业的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该技术的持续创新的延展性强,企业对此项技术的掌握速度与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并且此项技术还决定着企业主要产品的功能是否优异。
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整合过程属于知识管理过程。企业完成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根据傅家骥的理论,技术积累是形成创新集群的根本原因。即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型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型创新集群;向某一技术关联域扩散的渗透型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形成的。而如果把技术轨道、技术平台、技术关联域放在企业内考察,基本上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系统。
首先,对于技术轨道而言,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多西的理论,技术轨道是由范式所决定的“常规”的解决问题活动。即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它的外边界是由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技术轨道中的技术一般存在着互补性,同时,轨道中一种技术的发展与不发展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其它技术的发展。这种发展呈积累性特征,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人们在现在技术边界中所处的地位相关。因此,技术轨道是技术积累形成的。对企业而言,技术轨道的形成过程中,决定技术轨道发展和变化方向的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这样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以企业技术轨道中的主导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其实,如果企业能够形成典型的技术轨道,呈现出轨道性发展趋势的技术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其次,企业如果在内部形成技术平台,平台技术中主要技术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有时技术平台本身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构成企业技术平台的技术可能是一组技术,也可能是多组技术。企业的技术平台是企业技术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平台的先进性代表着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意识的技术积累形成平台技术,通过技术积累实现构建技术平台后的差别化、系列化生产的任务。当一个技术平台难以满足当前生产产品所需技术水平时,就要考虑技术平台升级问题,技术平台升级仍需技术积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对企业的技术平台及满足差别化、系列化生产技术的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第三,企业亲近度高的技术的不断积累,也就是向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渗透能力强的企业,越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为企业积累的技术相似性越强,企业越可以更多地利用原有技术积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和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关键。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复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能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2. 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积累。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的市场表现在于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知识体系就具备了企业资本的性质,这种资本自然也就是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的,其它企业难以仿制。而且,企业的类型不同,这部分知识资本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对于技术型企业来说,专利、技术方法、商业秘密、构成其知识资产的主要部分。对于营销型企业来说,商标、品牌、企业知名度、版权等成为企业重要的知识。对于以信息技能为中心的企业来说,企业积累管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的培养、价值体系的建立、企业资信系统等成为企业知识积累的重点。企业知识积累状况表明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二、企业技术积累过程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由于战略选择或知识技能选择不当,一方面会随着知识技能的积累,使企业的技术体系失去了弹性,不能自如延伸和拓展,即形成了核心刚度;另一方面,企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难以使技术知识集成化、体系化,淡化了核心能力。
1. 技术积累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
根据伦纳德·巴顿的理论,核心能力形成后,对以后的关键性知识流动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就形成了核心刚度。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把形成核心能力作为目标的同时,要避免过早形成核心刚度。
(1)企业要正确对待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转换成本的存在是不足为怪的。企业的有形系统和无形系统都有某种特定的专用性。即企业硬件资产的天然惰性和管理方法及理念的惯性使得企业在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很难再创造出利于关键技术、知识流动的畅通渠道。而企业要打破核心刚度则意味着削弱公司现有能力。这期间,对管理等软件的改变要难于对硬件的改变。此时企业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打破思维与心理惯性;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转换效益作战略分析。由于转换效益与转换成本的时间的非对称性,企业要对潜在转换收益与显现转换成本作长期的财务预测。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但是,一方面这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要保持开放性与适度的弹性。技术平台与技术轨道要留有扩充的空间。但是企业留有空间也容易被其它企业所挤占。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要快,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2)企业要正确对待技术看门人对知识的过滤。企业的技术看门人是企业中筛选、传播技术的关键人才,他们本人有随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的机会和能力,通过数据库,利用关键字作检索搜寻日常的专利,选择积累新的技术。当企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技术轨道和技术平台的核心能力,技术看门人往往在对大量的新知识识别后,把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无关的知识滤除掉,这样,企业核心能力被加强的同时,也注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弹性能力被弱化了。可能使企业进行试验的技术范围缩小。另外,如果技术看门人对某种新的知识、新技能存有某种偏见,也会影响企业对知识的选择。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接纳多种创新思路和建议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的生产操作层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消除个人对技术知识的偏见。也就是企业要形成一种崇尚创新的氛围。
(3)管理科学化——正确的目标与价值选择。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既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要刻意去实现目标。比如:一方面,企业过多的关注现有客户,则容易失去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客户的潜在需求超越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失去当前的客户。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弹性,在充分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变化,使企业将来的发展适合潜在客户的需要。
再有,企业要形成管理系统的正反馈机制。不同的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如果地位低的部门或员工掌握了某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知识与技能,若这种知识与技能被排除在外的时候,则不能形成核心能力弹性的正反馈机制。因为,它不能吸收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由此,企业在管理当中的价值定位要科学,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在知识、技能、创新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
2. 企业的技术积累使企业核心能力淡化。
企业如果技术积累不当,不仅难以形成核心能力,甚至会淡化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速率的影响。企业技术积累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如果企业技术积累的速度太慢,就等于给其他企业留有追赶的时间。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企业的技术体系没有通过技术积累迅速实现自组织过程,或者是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不能迅速地通过技术积累适应市场的多变,那么结果就是过缓的技术积累不能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或丧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久而久之,企业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不能呈现一种稳定的演进趋势,相反,还削弱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2)技术冗余度的影响。企业在技术积累中,会形成技术冗余。如果企业技术积累中形成的技术冗余过大,尤其是超过40%,积累的技术知识越多,其实不是在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淡化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不能完全被企业利用,企业在吸收这些知识技能时会产生冗余;另一方面企业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使原有的技能出现了冗余。这些不能利用必须剔除的技术冗余越多,企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这些技术冗余象销毁物质产品一样消除掉。这些冗余的存在会影响新的技术体系的功效的发挥。因此,企业技术积累时既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亲近度,又要抓住利用不同知识耦合实现技术跳跃的机会。再者技术冗余过大从淡化核心技術能力到淡化整个知识流,还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成本压力。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美)多萝茜.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
2.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鲁开根,王大海.企业永续制之路——核心竞争力.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4.冯婉玲,雷家马肃.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如何引导后进生形成自学能力 篇7
一、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后进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时,强烈的求知欲和足够的动力会促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激发学生自学的乐趣。
(一)心理方面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对待后进生时,教师更要以宽容、尊重、信任、关爱的态度温暖他们迷失的心灵,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寻找他们的优势,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长处。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与肯定的目光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付出的努力和小小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夸奖、多多奖励,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
(二)课堂方面
课堂应该是欢声笑语、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教师应积极建立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堂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新颖的导语、别致的板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态等。成功使用教学技巧可以及时抓住后进生的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创设情景教学模式,以展示情境达到以境引趣的目的。教师应大胆增加教材内容,开拓后进生的视野,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精心设疑,鼓励后进生提问,活跃学生思维触发点,这是培养后进生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向学生传授先进、正确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一)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中心环节。超前学习可以把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好处是让后进生能跟上大部队。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师学法指导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
1.全册预习,单元预习。指导后进生在拿到书后先阅读序言、课本目录、单元提示等,清晰了解全书结构及学习目标。运用知识树做到对全册知识点的整理归纳。
2.单课预习时要学会做预习笔记。每学习一课要从整体上知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课文中存疑的地方,要指导后进生试着分析课文,把无法理解的问题找出来,先联系旧知识,思考答案,不懂的做出记号,以便在教师讲课时用心听讲,得到透彻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后进生在预习课文后,尝试独立做课后题,在课后习题的不懂处上做记号,上课时再请教老师。
总之,预习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需要,良好的预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学习方法
后进生上课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他们之所以成绩不佳,原因之一就是存有许多不良的听课习惯,如过分关注某一细节、只听实例、光记不悟、只听容易的内容等。教师应积极介绍一些正确、先进的听课方法,传授给班级的后进生,使他们不丢失课堂上重要的学习机会。一是要引导后进生学会听:第一要听老师刚上课讲的话,这是对上节课的总结,也是对这这节课的要求。听将要下课时老师讲的话,这是对本课的的总结,对课后复习的要求,对新课预习的要求。听课本没有的老师补充内容,听分析思路和对习题的答题技巧,听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等。二是要学会想:用自己在预习中对课文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比较。别人被提问回答时,要积极思考,自己心中也要有一份答案,与他人的比较。三是要学会记。记新,记规律,记易错易混,记疑,记方法,记分散知识,记提纲,记教材没有老师补充的,记重难点,记老师归纳总结的。(怎样记:把握记笔记时机;有自己的格式和风格,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先记在草纸上,课下再整理。)四是要学会说。积极发言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创造“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用心积累,善于积累生活知识,聚少成多,逐步提高。
(三)复习方法
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初次识记的内容在不重复学习的情况下一小时后会忘记56%,两天后会忘记72%,所以要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复述法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通过回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大致内容。也可运用复述法,对着镜子模仿老师进行自我讲授。
2.过电影法是指闭上眼睛,用回忆方式,让当天所学的知识及学知识时的场景在眼前再现,适用于每天临睡前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3.整理归类法多指一段时间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类,总结,多伴随列表法、提纲法、错题本法、结构图法等。同时,也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有计划地复习。
空间想象能力形成的三要素 篇8
一识图能力
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的拓展变化, 对学生来讲都是难点。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好, 在头脑中就难以形成准确、直观的几何形象, 而在立体几何的概念、性质、定理的教学中, 教师常需要大量的基本图形或基本例子, 来展示立体几何的概念或定理的内涵。所以, 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即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 弄清楚其中的基本量和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 再借助基本图形来认识复杂图形的空间形状、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具体做法可以用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 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模型, 如空间四边形、正三棱锥、正方体、正六棱柱等特殊模型, 这样学生可通过眼看、手摸、脑想, 直观地看清楚各种“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它们所成的角和距离, 在头脑中获得一个清晰、直观、准确的印象。这样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制作, 化抽象为直观, 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为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绘图能力
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 为了研究的需要, 我们常把空间图形画在纸上或白板上, 由于纸和白板可以看作是平面, 于是就要练好空间图形直观图的画法。画直观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立体几何中有关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会、掌握绘制直观图的一般方法, 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绘图能力。例如, 练习画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几个部分的各种图形;练习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 先说明其位置关系:在面内、相交、平行, 再让学生用适当的直观图将这些位置关系画出来。在训练画图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会画直观图, 还应要求画出的直观图要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画两条异面直线的图形时, 要他们来判断哪些直观图最具有立体感。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慢慢增强。特别是当想象不全图形样子的时候, 更要准确地画出其直观图, 能从直观图中找出各个元素在空间的实际位置, 以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另外, 借助图形的推理论证,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解题习惯也很重要。实践证明, 教师精准的图形以及精湛的作图艺术, 能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喜爱, 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 则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好立体几何的本质特征。所以, 几何图形的视觉化、形象化, 不仅有助于促进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有助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所以我们常把几何的形象化、直观化, 看作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它在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转化能力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立体几何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突出, 它也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三个转化: (1) 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化。因为定理和性质都是以文字形式给出的, 证明之前必须先把它们转化为图形语言, 再转化为符号语言, 这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本功。 (2)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互相转化。要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往往需先转化为平面问题, 要注意积累转化的手段, 如通过展开、截面、翻转、射影、分解、组合的手段, 将空间中分散的条件转化到同一平面上来。 (3) “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在立体几何问题的证明中, “线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线垂直”, “面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面垂直”, “二面角”和“线面角”通常转化为“线线角”, 而“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通常转化为“点面距离”。
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形成机制 篇9
当今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某一或某些网络中。这个网络环境使企业与网络内其他企业一起形成了联盟作战的形式。因此这种网络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促进或制约作用。作为重要网络环境的供应链, 它共享资源、共享能力、共享网络环境, 可以为链内的节点企业提供共享优势, 和低搜索成本等优势, 从而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但对于不同的供应链来说, 怎样的供应链更有竞争优势?怎样的供应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绩效?等问题, 现有的战略理论都很难解释。因此有必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 挖掘新的理论进行解释。
1 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
根据整合学派和过程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可以通过如下范围来界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
首先作为架构性的动态能力的一种, 供应链动态能力应该是各种动态能力的集合体, 它整合了供应链内的企业的动态能力、同时它本身又具有动态性。
其次,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企业构建和发展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所在行业领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并不是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某一能力子系统能够承担的, 而是由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能力子系统的自组织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最后, 除了内部的作用机理外,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形式,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建就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由于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能够及时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等的充分交换, 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变化和发展。因此, 供应链动态能力很好地做到了内部的作用与外部环境影响之间的协同。
综上所述, 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界定:
2 供应链惯例特性与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
根据Winter和Nelson (1982) 对惯例的描述及对供应链特征分析可知, 供应链惯例的内在特性具有三重性:作为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性、作为协调过程的协调性及作为适应环境的适应性 (Cohen et al, 1996) 。其中认知性包括2个方面:供应链运作和供应链运作过程的改进与创新, 又分别产生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惯例的协调性产生协调机制;惯例的对环境适应性产生敏捷性和柔性, 并进一步产生重构机制。
2.1 供应链惯例的三个特性
2.1.1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
供应链认知性是供应链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知识的收集、存储、积累、共享和创新等过程。由于供应链内知识是零散的, 并分散到各个企业中去。因此供应链惯例作为集体行为的能力, 必须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收集起来, 并存储到系统中, 并共享到企业中去。这样保证了企业的行动表现为集体行为, 行动的方向是集体行动的方向。供应链惯例的这种特性表明了供应链惯例作为认知的方面。
2.1.2 供应链惯例的协调性
Nelson和Winter (1982) 认为惯例是协调能力, 如果企业面临环境是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环境, 但运作过程是稳定的, 那么运作过程中运用惯例进行协调能力就低;如果环境变化比较大, 或者运作过程比较困难, 那么企业会主动地运用惯例去组织运作过程, 或者运用惯例去发现可能要出现的问题。这时惯例就表现为协调性。
供应链运作过程也如此, 供应链执行任务时, 需要惯例去协调。如果供应链不执行协调性, 企业之间只能了解到其他企业在干什么, 但不能了解其他企业需要自己做什么。因此要使供应链任务顺利完成, 需要供应链惯例去协调。
2.1.3 适应性
一般来说供应链惯例一旦形成, 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环境的动荡性, 组织不得不改变惯例来适应它。这种适应一方面以敏锐嗅觉探测环境的变化, 另一方面重构改造供应链惯例自身, 从而不但可以适应环境而且可以利用环境变化提升自身的优势。
2.2 供应链惯例特性及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机制
2.2.1 认知性与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作为供应链惯例解决问题的特性, 包括2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又决定了产生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因素: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1) 运作性与供应链惯例。由于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的, 并反过来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因此供应链惯例具有运作的特性。供应链惯例通过认知性, 收集和整合知识, 并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它决定了供应链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因此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能力的基因和载体。
(2) 改进和创新与学习机制。认知性的第二个维度是改进和创新, 这是供应链惯例的自我提升需求决定的。供应链惯例需要将收集的知识进行整合, 创新知识, 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2.2.2 适应性与重构机制
供应链惯例是应对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因此它天生就要求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当消费者偏好转移时, 供应链惯例敏感地通过感知感触到, 然后通过认知性, 搜寻较为理想的惯例去应对。一旦搜寻出理想的惯例, 就会要求供应链运作过程重新整合资源和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改变, 或者在环境变化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并通过学习机制, 构建新的非程序性知识,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惯例 (Nelson和Winter, 1982) 。
2.2.3 协调性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Coriat和Dosi (1998) 认为惯例是组织行为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方式协调治理组织活动、冲突等准则和能力。供应链惯例的建立、运用和提升, 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规则程序的制定、知识的贡献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来进行协调。因此, 作为惯例集合体的供应链动态能力同样需要多种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整合作用。例如供应链职能是供应链惯例的运用的必要条件;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共享、创新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协调。
综上所述, 惯例的认知性、适应性与协调和控制决定了运作惯例、学习机制、环境适应性和供应链运作机制的存在, 这些惯例和机制的存在又决定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基本结构, 即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以运作惯例、学习机制、适应机制和供应链协调机制为基本构架要素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而这种能力整合系统的形成则源于供应链惯例的演化过程。通过这四种机制产生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即:供应运作机制产生供应运作能力、供应链学习机制产生供应链学习能力、供应链适应机制产生重构能力、供应链协调机制产生供应链协调能力, 这四种能力分别依托于供应链运作过程的四种使能过程:运作过程、提升过程、重构过程和协调过程。
参考文献
[1]程跃.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演化模型及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 2010, (1) .
加强训练教方法形成习惯促能力 篇10
一、加强字词句训练
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字词句的训练。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组成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将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的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 比教师一味地分析和讲解效果还要好。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对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对其意思领会得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想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只要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理解情况了。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可见,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多么重要。今天的施教者应该比古人更明白“鱼”和“渔”的关系,应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围绕阶段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组织好各阶段的阅读教学程序,注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阅读方法。如,三年级要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力求教法服务于学法。其次,根据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划分。根据内容划分时,要给学生讲清,一篇文章由数个自然段构成,自然段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可划为一个结构段。鉴于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彼此间又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做到各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做好阅读方法的拾遗补缺与强化渗透。最后,有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还需要适时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掌握阅读方法,也为进一步阅读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使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生的终身能力,必须从小抓起,立足于早,立足于兴趣,立足于养成。从小学开始,扎扎实实,让阅读变得快乐、变得轻松、变成习惯,让阅读教学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的阅读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更要立足于课外,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有:一是学校应该尽可能开放图书阅览场馆,班级应该成立读书角,发动学生带来阅读资料。组织好阅读小组,对阅读资料进行分类删选,注明阅读字数、阅读时间,组织阅读测试等。二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阅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形成能力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之后,就将进入工作岗位开始实习。口语交际能力是能使中职学生更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更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口语交际教学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中职学生日后的求职发展及适应社会等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目前,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堪忧。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
1.生源质量偏低
中考分数普遍偏低的中职学生,不免存在着语文底子薄、词汇量小、阅读量小、语感差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2.该年龄段孩子本身的特点
15岁左右是孩子的语言转型期,社会教化的影响、个体内化的发展、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都让孩子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畅所欲言”“童言无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趋于成熟,格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们在言行举止方面就会特别谨慎。
3.心理障碍多
首先是自卑心理。如前所述,中职学生可能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处于班级的中下游,很难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在上课时很少有机会发言,进而失去了许多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在公共场合就会产生自卑感,特别是与比自己成绩好、能力强的人在一起时,就更会表现出不自信,甚至还会产生受挫感。
其次是偏科意识。中职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门专业知识,掌握一门技能,进而凭借这门技术谋生。因此,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专业课,认为文化基础课不过是个陪衬。对口语交际课就看得更轻了,总认为反正口语交际能力不强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顶多以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口语表达方面稍微注意点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心理障碍。有一些学生往往基础较好,平时表现也不错,但只要在陌生的场合,在面对陌生的对象时,就会有“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这些都是心理障碍造成的。
二、环境的客观因素
1.学校教育环境因素
在某次调查中,近50%选择“对学校口语教学不满意”的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占大多数。结合现实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怪圈式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实逼着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渴望,而另一方面,却严重缺乏口语交际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在农村等落后地区。对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教师的角度上。首先是观念落后。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他的“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由于有些教师在口语教学观念上的落后,导致这些教师不热衷于口语交际课的设计和组织。一节口语交际课下来,学生也不知道本次课的意义在何处,更谈不上有什么收获了。
其次是理论薄弱。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对与口语交际训练相关的语音学、语意学和发展心理语言学等理论知识缺乏了解,容易导致他们在面对口语交际教学课程时无从下手。
再次是教法陈旧。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学过程只有单方面的传递信息,缺乏师生互动。这些都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语言的创造能力。
最后是驾驭能力弱。口语交际需要面对面的交谈,因双方的性格、文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造成口语表达上的差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随机性比较大,靠的是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也是许多教师对于在课堂纪律本就很难维持的班级,对自由的口语交际教学能省就省的原因。
(2)从教材的角度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一般开设一年,每学期语文课一般安排72课时。一般不独立开设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被容纳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在课时上,口语交际教学很难有保障。
中职教材有的没有口语交际部分,有的即使有,内容也比较少,对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步骤、要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配套的教师参考书和同步练习就更少了。这些都加大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
(3)从教学设施的角度上。由于教学条件改善投入总体不够,学校又不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设施的改善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缺少语音教室、投影仪或耳机等口语交际教学设施。有的即使有,也很少能用于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因此,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缺少了一个提升的载体,从而影响了口语交际教学。
(4)从校领导重视的角度上。职业学校强调的是就业率。为了让学生能早、快、好地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校创下好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扩大学校的招生和办学规模,校领导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专业课的投入,相对的就对基础课重视不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只能放弃他们认为可有可无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
2.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很多中职学生来自农村,农村生活比较单一,形成刺激语言的因素较少。所以,部分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到了陌生的学校环境中,会表现出很强的不适应。
此外,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沟通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的父母往往都在生产的一线,家庭压力比较大,无暇顾及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家庭气氛和谐、父母做事民主会对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职学校有一些“问题学生”,或成绩不好,或品行不端。在这些学生多年的求学中,他们的父母早就疲于应付他们的各种事端,对这些学生很是失望。这些学生也对父母有隔阂,再加上处于青春期,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可见,家庭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3.社会环境因素
在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标准中,公开考试的成绩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衡量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家长在辅导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个靠拢。但是到目前为止,语文还没有口语考试。这使得在社会上、学校里,大家都把口语交际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家长对于学校或社会上组织的仅有的几次朗读、演讲、故事会、社团等活动不重视,甚至不许学生参加。考试毕竟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应该看得更远点,把目光放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三、小结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之后面临着实习,实习后就面临着就业。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实践探索,对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让学生从需要中形成表达能力思考 篇12
一、让学生知晓自身学习需要表达
平时阅读教学课堂我们都能够得出这样的思考,课堂上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大多是课堂上很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小小的年纪,也开始这样以为,只要坐在课堂把老师的句句讲授听进脑海,甚至铭记于心,那语文学习就不会出任何问题的。事实也完全就是这样,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都是完成机械训练的高手,这些学生而且也是阅读训练相关测试的高手,课堂上表达不表达对语文学习似乎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小学生比较幼稚无知所致,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长期习惯所致。我们只要学生认真听讲,无需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的表达。我们都以为小学生的表达当是没有任何质量的,反而浪费着阅读感悟的时间。与其让学生去表达,还不如让学生去多做些机械重复的训练。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形看,作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去悬崖勒马式地在学生的阅读感悟的表达上去做实文章。因此,在平时多做学生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比较逐步的表达中感知到自身语文学习之表达的重要。平时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总不去做过多阅读感悟的表达,而是多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的表达其欠缺是比较普遍,但从不去责怪,也不去做过多的补充和润色,只是引导学生去比较自主地进行表达的完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表达,比较有意义地形成一种表达的自觉,课堂上变不愿表达为自告奋勇的表达,大家都这样,那课堂气氛显得相当活跃起来。
二、让学生知晓人际交往需要表达
在一段时间内,曾在学生家长中做过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与家庭组成人员的交际问题。家长们有着比较共同的反映,那就是孩子一到家不是去做作业就是看电视,或者就是上网打游戏。一个人就这样的关在楼上自己的小房间里,很少听到他们和家庭人员进行交流的声音。家长们也是那样的怨声载道,现在的孩子怎么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了的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看,学生的普遍不与家长交流,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当也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出的思考是,让学生形成表达的能力,也不完全局限于课堂,让他们进行表达的训练其范围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广泛。可以是课堂教学上的表达交流,也可以是课余时间伙伴们的表达交流,更可以是家庭组成人员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就应当是延伸到更加广泛的区域。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去做出比较理想的表达,曾经让学生做过表达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交流,主要是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习的见闻。一开始是随意让学生进行交流的,也让学生记下整个交流的时间。第二天让学生到学校进行汇报,结果学生间所交流的时间普遍都比较短。问其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就是那样的没有东西可表达,是没有东西可表达,还是学生就根本不会表达?应当还是后者。因为我们平时少让学生表达,学生没有养成表达习惯,那肯定也就表达不出来。在学生交流相关情形后,笔者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个人连和自己家庭的人都交流不好,还能够和谁去交流?一个人从小就不会表达交流,那想一下就达成交流表达的飞跃,当是完全不可能的。从一定意义上学生很快觉悟过来。
三、让学生知晓创新感悟需要表达
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阅读和习作。学生的阅读应当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产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有感悟之层次上的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感悟都是浅表层面上的感悟,而非就是深刻意义上的感悟。小学生在相关语文阅读感悟中已经开始感到,学习语文光是在浅表的层面上进行感悟,似乎没有多少价值。当和老师一起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感悟时,他们则是那样的感到津津有味。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感悟的形式主义上的合作讨论,就是不感兴趣,其原因也就在学生没有深入意义上的合作感悟不出深刻的品味。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阅读教学是多么需要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而创新感悟其途经是否就是阅读和思考?其回答不可能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肯定。最起码是不甚全面,比较全面的理解应当是阅读、思考和表达。为什么表达也在其中?其主要原因当是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可以引起相互之间比较激烈的争辩。教育教学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证明:学生越是进行争辩,学生的表达越是可以得以加强。学生表达得越是深刻,那阅读感悟将会越是明确。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越是需要学生向着文本内层和深层去感悟的内容,则越要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同样产生这样的感觉,当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表达时,当别人所表达的对自己有启迪意义时,就将会促使自己去眼前一亮。当人们在阅读教学中接连不断地给学生以向纵深方向探究的机会和时空时,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时空也相对多起来。学生也因之而做出多表达的准备工作。学生也是逐步成熟的,对相关现象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当创新阅读感悟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时,那学生的表达亦便显得越发的自觉。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进行语言的输入输出,而且就是大量的输入输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输入输出显得比较失衡,输入量比较大,输出量比较小。这应当需要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如何重视?让学生从需要中形成表达能力的思考,有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学生需要,表达能力,形成思考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