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2024-07-19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共10篇)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1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有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 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 从而致使血管闭塞的现象。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于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 而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者血液供应中断, 使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软化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 所以临床上又称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 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 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的概率增加最明显, 而且50%~70%的患者病后会遗留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往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而给予于脑血栓形成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与并发症的出现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对79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详细资料, 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形成患者79例,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33例;年龄34~79岁, 平均年龄为63.5岁;右侧脑血栓29例, 左侧脑血栓36例, 双侧脑血栓1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血栓形成,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抽搐、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要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指导并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或遵医嘱取头部高于床30°的体位, 注意头部位置的摆放, 患者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与躯体保持一致的平行运动, 避免头部发生扭曲。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血压、呼吸、脉搏、心率、体温、颅内压等的变化, 保持呼吸道的顺畅, 并时刻注意颅内压是否有升高的迹象, 一旦颅内压出现变化应立即告诉医师进行相应的急救[2]。患者的病房应时刻保持充足的光线、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定时翻身、拍背, 并用5%的红花酒精擦拭受压的部位或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特别是骨骼隆突的部位应特别注意。

2.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所以应给予患者的食物应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了控制患者的血压, 饮食应低盐、低脂清淡为主;患者宜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从而保持大便通畅。

2.3 肢体护理

指导患者选取正确的体位, 当患者取仰卧位时, 对瘫痪侧的肢体要垫高, 一般超过肩部, 肘略弯曲, 腕或手轻度伸展。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 会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影响患者的康复, 所以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按摩, 从患侧上肢的手指开始到前臂、肩关节周围, 下肢沿着脚趾、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的顺序, 每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按摩次数和按摩时间, 一般每次20~45min;按摩时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而有节奏, 减轻肌肉的痉挛性收缩, 使患者身心均放松[3]。帮助患者每1~2h翻身1次, 防止患者因长时间卧床产生褥疮。训练患者手和关节的灵活性, 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手指的伸展、并拢、分开等动作;帮助患者每天进行坐姿训练, 然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站立训练, 当患者能够自己保持平衡15min, 方可慢慢进行行走训练, 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2.4 语言功能护理

由于脑血栓形成会使患者丧失语言功能, 所以语言功能的恢复是脑血栓形成中重要的护理组成。护理人员应尽量的与患者进行交谈, 尽量让患者说出来, 并针对患者进行伸舌、张口和说话口型的训练。护理人员在听患者说话时应要有足够的耐心, 并鼓励患者多开口、多练习, 通过护理人员反复的示范、指导, 从易到难、从短到长, 慢慢的进行训练。

2.5 心理护理

对于脑血栓形成患者来说, 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疾病导致的偏瘫、失语等严重症状带来的恐惧、紧张、焦虑、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 而且脑血栓后形成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 由于他们对疾病本身认识的不清楚和对疾病的恐惧, 往往会对治疗产生消极抵抗。所以护理人员要经常积极热情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 并开导、鼓励、安慰患者, 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2.6 并发症护理

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时刻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不清等症状, 若有或症状加重, 要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 一般收缩压<220mm Hg时, 不能用降压药物, 以免发生血压降低过快而使血流量不足, 加重患者的病情。尿潴留患者在进行导尿或处理留置导尿管时, 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以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并补充足量的水分。

3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 79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中显效48例 (60.76%) , 有效24例 (30.38%) , 无效7例 (8.86%) , 总有效率为91.14%。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4 讨论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 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者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和血栓形成, 使得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血液供应中断,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出现脑神经软化坏死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所以临床上又称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偏瘫、失语、头昏、四肢麻木等。所以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恢复肢体和语言等功能, 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一般护理是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饮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肢体护理与语言功能护理是脑血栓形成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患者的痛苦;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必不可少, 只有患者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才能使疾病康复。另外患者出院后, 应该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 经常运动、注意保暖、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诊[5,6]。综上所述, 根据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各项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其生活质量, 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俊华, 李建荣, 王红.心理护理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作用[J].山东医药, 2009, 42 (16) :217.

[2]万梦娥, 熊慧萍.康复护理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11) :105.

[3]崔九平.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 2012, 32 (2) :165.

[4]黎秀兰.脑血栓形成患者综合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1 (6) :147.

[5]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6) :56.

[6]赵伟, 杨敏, 郭春妮, 等.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3) :276.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2

下肢静脉血栓是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最易出现的并发症,因下肢活动受限,血液的凝结性增强,滞留于下肢静脉腔,阻礙回流。患者年龄为疾病的相关因素之一[1],高龄患者通常伴有其他老年疾病,体质差,血液状态不佳,由于长期休养制动这部分患者危险系数更大。若因此产生肺栓塞将威胁生命,后果严重。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高龄患者26例,整理资料,分析总结形成风险和护理体会,以提高护理预防效率,避免术后产生下肢血栓。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高龄患者26例,女12例,男14例;年龄60~81岁,平均67.38±9.76岁。骨科手术10例,妇科手术2例,外科手术12例,其余2例为其他手术。其他老年疾病:9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

引起患者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因素

通过对临床症状的分析,发现引起患者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为以下3点: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具有高度凝结性,静脉血流瘀滞。①血管壁受到损伤,手术操作中损伤到血管壁是很难避免的,而因此血管壁上会附有大量血小板,凝聚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凝聚程度增加[2],易造成下肢静脉形成血栓。②血液具有高度凝结性,高龄患者通常伴有其他老年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还有些患者因吸烟或因曾经其他部位产生过血拴,血液状态不佳,具有高度凝结性[3]。本文26例患者中,9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说明其他老年性疾病也是引起患者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原因之一。患者在手术中因失血或脱水而使血液变成浓缩状态,手术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使血小板数量增多等原因也可引起血液的高度凝结性。③静脉血流瘀滞,因为伴有其他老年疾病,存在脏器病变,心输出量较正常值低,回流的速度下降,静脉血流相对瘀滞,尤其是下肢。由于手术影响体质,而术后的活动量减少,肌肉较平常松弛,也是引起静脉血流瘀滞的原因。

护理及预防

术前护理和预防:①状况评估:对患者住院治疗中的情况总结评估,并结合仪器检查结果作具体的状况评估,积极预防治疗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使患者的身体指标适合实施手术。②心理护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加强交流,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术后的护理、并发症种类和程度、预期的手术疗效,利于患者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同时提醒患者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者的锻炼意识,掌握锻炼活动的要领和方法,利于术后身体恢复。③饮食护理:叮嘱患者注意低盐饮食,加强高蛋白、膳食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确保排便通畅,避免排便力度过大影响腹压阻碍回流。

术后护理和预防:①监测患者病情及体征变化:密切监测能够反映患者病情的体征变化,需要记录的指标有皮表温度、刀口渗血情况、肢体肿胀情况、皮肤颜色、疼痛程度、活动情况。测量患肢的周径,间隔时间为2小时,部位为大腿中下处和小腿出现肿胀的地方。通过比较直径记录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肢体变粗的情况,若出现肢体变粗则汇报处理,积极治疗。对诊断为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的疑似患者进行肢体热敷、穿刺和肌肉按摩。②肢体功能锻炼:高龄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凝结性,回流的速度下降,静脉血流相对瘀滞,肌肉萎缩松弛。通过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加快回流的速度,缓解血流相对瘀滞的状态,降低凝结性,发挥预防作用。肢体功能锻炼需先将下肢抬高,督促患者有频率的深呼吸,6分钟1次呼吸活动,加强膈肌的活动利于加快回流,并加强肌肉收缩。不能自主锻炼可提供被动锻炼(间隔10分钟休息),按时辅助翻身,也利于加快回流,缓解血流相对瘀滞的状态,为预防护理中的主要方法。③症状处理:患者在手术中因失血或脱水而使血液变成浓缩状态,所以除了为患者增加饮水之外,还需要增加电解质的补充,使用镇痛药止痛,避免引起血液的高度凝结性。输送药物时对存在刺激性的药物先进行稀释,以免血管壁受到损伤而使血管壁上附有大量血小板,凝聚在一起,产生血栓。

高龄患者在手术以后因下肢活动受限,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的凝结性增强,滞留于下肢静脉腔等原因易产生下肢静脉血栓。通过术前的状况评估、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通过术后的监测患者病情及体征变化、肢体功能锻炼和症状处理有效的预防了下肢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董咏梅,张若,陈聪,等.间歇充气装甓辅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092.

2 陈东峰,余楠生.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亢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823.

3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3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血栓通注射液,优质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脑血栓形成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一般是指在脑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的基础上, 由于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度增加形成血栓。脑血栓形成患者常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五官不正、思维混乱、言语不清等症状,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关键在于护理, 社区作为人们的居住场所, 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社区护士通过及时正确的护理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改善其功能障碍, 以及防止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 科学有效地针对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 给予脑血栓形成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 对比结果显示,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且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3例;年龄56岁~77岁, 平均年龄 (64.8±2.3) 岁;合并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8例, 2型糖尿病12例。试验组中男20例, 女14例;年龄55岁~76岁, 平均年龄 (64.2±2.4) 岁;合并高血压13例、高脂血症10例, 2型糖尿病11例。2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社区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同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 具体如下:①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条件, 要有良好的光照射和通风。②社区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 态度要端正, 在沟通过程中要以照顾患者的情绪为主;鼓励患者要积极面对疾病, 对不良情绪进行安慰和耐心疏导, 减轻心理压力。③在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传指导时要详细, 并向患者家属告知优质护理干预对病情改善的重要性, 使患者家属积极有效地配合。④社区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 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食物为主。⑤进行功能康复时, 社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锻炼;在肢体功能康复上, 活动强度由弱到强逐渐过渡, 做到科学有效。⑥社区护士应注意患者坐卧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SAS、SDS的评分越高, 说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 心理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SAS、SDS评分在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护理后, 试验组的SAS、SD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t1、P1为2组护理后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动脉血管病变、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有关, 脑血栓发病时常有感觉障碍、排尿困难等表现, 病情加重时会发生昏迷, 甚至瘫痪、猝死等,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 因此, 科学有效地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尤为重要[3]。临床上常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血栓通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进而改善脑循环, 最终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 而正确的护理可以使病情得到更快的恢复, 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在本文中, 针对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通过常规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来防止感染和缓解病情, 但是其并没有做到全方位、科学有效, 部分患者常会由于不良情绪以及功能锻炼不当, 延长了康复时间, 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试验组针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制订了优质护理干预方案, 充分调动了社区的管理作用和资源优势, 通过心理护理、功能干预、饮食护理、宣传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有效减少了并发症。本文结果显示, 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发现试验组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试验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 对于脑血栓形成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 临床效果较为确切, 心理状况改善明显, 患者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徐兰.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7) :14-15.

[2]范锦娣.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6) :106-107.

[3]孙玉珍.脑血栓患者100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 (36) :173.

[4]王玉红, 肖莉.优质护理模式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3, 34 (21) :4380-4381.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4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7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其术后疗效得到广泛的肯定。当然,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逐渐上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THR后DVT总的发病率约为42%--57%[1]。由于并发DVT后将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肢体致残,同时,由其所继发的肺动脉栓塞,病死率极高,故而,有针对性的、早期的、积极的预防性治疗DVT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总结围手术期预防DVT的临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7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59~87岁。其中外伤所致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25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6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择期手术治疗,选择侧卧位外侧切口,手术时间1h~2.5h。

2 结果

本组67例出院前常规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无一例发生DVT或肺动脉栓塞。

3 临床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健康宣教

多数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所以,护士应该做到热情、耐心、细心,详细向患者解释整个住院的治疗过程,向其解释成功的病例,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使之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3.1.2 主动功能锻炼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进行主动的踝背伸、跖屈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功能锻炼原则:每次收缩10s,休息10s,维持时间在6s以上,每次肌肉收缩活动控制在5~10分钟,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训练床上大小便,保持静脉回流通畅。

3.1.3 日常护理

调整饮食,给予增加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软食,以利于消化及提供营养供应。避免进食刺激性大及维生素K的食物。指导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劝导戒烟、戒酒,防止刺激致使血管痉挛。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肢体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若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肢体周径明显增加,皮肤发绀、潮红、皮温增高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作相应处理。

3.2.2 肢体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渗出及引流情况。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输液时注意静脉保护,严禁患肢静脉输液,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术后患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足穿矫正鞋,外展中立位,翻身时双腿间垫枕,避免术后发生脱位。

3.2.3 肢体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分为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指导患肢术后尽早行功能锻炼,从手术室回病房后及开始行被动功能锻炼,按摩、挤压腿部肌肉。麻醉期过后,逐渐增加主动功能锻炼量,二者向结合。主动锻炼原则同术前,并逐渐开始髋、膝关节的活动度联系。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指导扶双拐保护。按照“早下地,晚负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体力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3.2.4 机械性预防

卢伟杰等[2]应用下肢静脉泵,明显降低下肢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我们采用疗效较为公认的梯度压力弹力袜,有效减少静脉瘀滞,增加血液回流,从而降低末端腓肠静脉血栓发生。患者能够配合者,穿弹力袜早期行肢体功能锻炼。期间需注意观察弹力或压力大小适度,注意皮肤护理。

3.2.5 药物预防

术前应用卧床者常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致术前12小时,术后12小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或术后6小时给予里伐沙班口服,均为常规剂量,每日一次,直至术后1-2周。待患者可下地活动时停药。注意监测血常规及凝血象等指标,遵医嘱调整给药剂量。密切观察牙龈、鼻、手术切口、泌尿系统、消化道、注射部位等有无出血,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癜,如发现出现出血倾向者,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

3.3 出院指导

术后3个月内屈髋不超过90°,勿交叉双腿或跷二郎腿,勿卧于患侧,不能坐矮凳或坐位前倾,不能做盘腿动作等,避免发生关节脱位。术后3个月内最后扶双拐保护。定期到医院体检,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拍片,在医生指导下可屈髋超过90°,并作侧卧位外展肌群力量练习,全面练习髋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及肌肉力量。出院前做好心理疏导,告知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

4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为:静脉血流瘀滞,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3]。术前做好正确的评估,针对病因护理,加强主动、被动功能锻炼,强调“肌泵”的重要作用,改善静脉回流。直接和间接的血管损伤,尤其是血管内膜的损伤,使机体的凝血机制发生变化,血小板凝集。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提高认识,加强静脉保护。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积极的物理、药物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总之,采取积极的、早期的、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策略,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貴兴等,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J]中华骨科杂志,2007.10,27(10):790—792.

[2]卢伟杰,余楠生,林志雄等,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14(3):129—131.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中, 男18例, 女23例, 年龄25~77岁, 平均年龄53岁。发生在术后时间为6~22d, 经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DVT发生在左下肢21例, 右下肢14例, 双下肢6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6例, 空心钉内固定术后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固定术后4例, 股骨髁骨折钢板固定术后7例, 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固定术后6例, 胫腓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4例, 髓内针固定术后7例;踝部骨折螺丝钉、克氏针固定术后4例。

2 护理方法

2.1 DVT发生后, 绝对卧床休息10~14d, 患肢抬高20~30cm, 患肢制动, 局部禁止按摩, 可予以湿热敷, 以缓解血管痉挛, 减轻疼痛, 促进炎症吸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绝对戒烟, 以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而致疼痛。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多饮水, 以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加, 从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2 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触摸患肢动脉搏动, 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1]。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弹性和患肢的感觉。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 测量方法可采用以膝关节为中心, 膝上15cm和膝下10cm处测量周径, 并与溶栓前对比, 以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恢复情况[2]。若病人疼痛剧烈时,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同时加强心理疏导, 消除病人紧张心理, 使病人能进行自我调节, 积极接受治疗, 并能主动发挥自我护理的能力。用药期间,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皮下淤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每日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并记录。如有出血, 立即停药, 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协助病人基本生活护理, 定时翻身, 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2.3 静脉输液时, 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 同一静脉持续输液时间不超过48h。

2.4 药物溶栓时首选患肢静脉, 注药过程中, 使用血压计袖带加压, 以阻断浅静脉回流, 使药物通过交通支直接进入深静脉, 快速作用于血栓部位[3]。药液现配现用, 注意输注速度, 用药过程中,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5 预防措施。DVT治愈后, 有再次栓子形成的可能, 为此, 我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抬高患肢20°~30°, 以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固定关节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未固定关节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禁烟, 保持情绪稳定, 大便通畅, 防止血管痉挛收缩, 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等。

3 结果

本组41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给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25例治疗4~7d, 16例治疗8~15d症状好转, 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 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4 讨论

4.1 DVT多发于骨科手术及创伤后, Virchow首先提出下肢DVT的三大因素, 即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4]。血流缓慢多可由于骨科手术体位造成, 如仰卧位可使手术中静脉回流明显下降;术中为得到极佳的显露而屈膝及屈髋等引起静脉血流缓慢;止血带的应用更是容易引起静脉淤滞。麻醉可使外周静脉扩张[5];术后长期卧床, 下肢活动明显减少都将使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流速缓慢或产生涡流时, 血小板会沉积黏附在血管内膜上, 当激活的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在局部达到了凝血所必需的浓度时, 便导致血栓的形成。静脉内膜的损伤可由于严重的下肢骨创伤, 术中操作粗糙, 大腿止血带的应用, 以及术中下肢牵拉也易损伤血管内膜。内膜下基底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裸露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 使血小板粘附其上而发生聚集, 导致血栓形成。失血、手术创伤引起的血小板反应性改变、蛋白C减少等不可避免的形成血液的高凝状态。

4.2 预防为主,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对于骨科手术特别是下肢手术的患者, 应积极进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或小腿腓肠肌的舒缩锻炼, 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必要时可预防性应用抗凝、祛聚药物。一旦出现下肢肿胀, 沿静脉走行部位压痛, 应警惕DVT的发生。及时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以判断有无DVT发生。

4.3 出院指导。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 详细说明患者持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及过量服药可能增加出血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剂量按时服药, 配合医院做好院外随访, 定期复查血凝指标以及血管彩超等专项检查。

笔者在治疗的同时, 针对病因,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护理, 明显地消除了各种病因对本病的损害, 使医患更加合作, 促进了病情的恢复,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明显地提高了疗效, 体现了护理工作在治疗DVT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谈晓芳, 徐群, 何斐英, 等.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8) :618-620.

[2]李征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的护理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9) :1536-1537.

[3]毕义刚, 张书华, 王宏杰, 等.次选择性血管内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7) :513-514.

[4]张强.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5) :263-264.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 女4例;年龄为45~76岁;脑出血偏瘫5例, 脑梗死偏瘫17例。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确诊股静脉栓塞7例, 髂静脉栓塞15例, 均发生于偏瘫患肢。

1.2 方法

从发现患肢肿胀到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确诊平均为5h。发现后予立即行溶栓治疗。具体方法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溶液100ml加尿激酶8万U从患肢足背静脉应用输液泵恒定滴入, 30 min内滴完。2次/d, 疗程7~10d, 以后用华法林钠抗凝, 第1日10mg, 第2日5mg, 维持量一日2mg, 持续3个月。

2 结果

在治疗13d后进行评价。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DVT疗效标准[2], 痊愈17例, 显效2例, 有效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0.1%。

3 护理

3.1 患肢的护理

(1)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d。抬高患肢, 高于心脏水平20~30cm[3], 加强患肢保暖, 持续予硫酸镁溶液湿敷以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切忌按摩和热敷患肢, 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静脉输液时, 溶栓药物患肢注入完毕后, 停止继续输入, 改从健侧另建静脉输液通路, 以避免发生静脉炎。 (2) 肢体观察:注意患肢温度、皮肤颜色及肿胀疼痛程度。急性期每天测量并记录患肢肢体周径并与健肢比较, 询问肿胀疼痛有无改善, 严密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详细记录, 以判定疗效。如患肢严重肿胀, 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 皮温降低,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说明有发生股血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3.2 用药观察

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 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 以免效价降低。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 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4]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

3.3 并发症的护理

3.3.1 出血的观察

出血是抗凝、溶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5] ,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严格执行医嘱, 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 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

3.3.2 肺栓塞的观察

84.6%的肺栓塞是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引起[6], 肺动脉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发病急、死亡率高, 因此是护理的重中之重。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 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应立即报告医生, 并予支持性护理, 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 (5L/min) 、建立静脉通路等, 同时安慰患者, 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搬动和翻身, 避免剧烈咳嗽。

3.4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并告知患者早期功能锻练的意义。教会家属如何正确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及相关注意事项。待患者急性期结束后, 可在家属、护士的配合下采用被动活动的方式帮助患者在床上运动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发挥腓肠肌泵的作用,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血栓的复发。告知患者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宜进食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 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4 讨论

DVT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瘫痪侧DVT发生率可达3%~30%, 甚至高达53%[7]。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在脑卒中早期1~2周内, 其高发原因: (1) 血流缓慢, 由于肢体肌肉瘫痪无力, 其深静脉失去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 血液淤滞。 (2) 血液高凝状态, 由于脑卒中患者脱水剂的使用, 造成血液黏滞度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是否出现症状取决于血栓的范围、伴随静脉的数量、静脉堵塞程度和炎性反应大小。此外, 还与对血栓耐受性有关。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胀是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三大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一旦血栓脱落, 栓子可沿无静脉瓣的下肢静脉系统移行到右心, 游离的栓子最终引起肺动脉栓塞, 出现肺梗死等表现。肺梗死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 严重者危急生命。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李春燕[8]建议对所有脑卒中患者在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24h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即可开始早期肢体康复。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下肢和下床活动,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以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患者, 除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外, 应加强护理和康复自护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使病员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护理措施,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达到早日康复出院。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治疗。方法 我科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380例, 其中并发下肢静脉栓塞患者22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观察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22例经治疗和护理, 痊愈17例, 显效2例, 有效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0.1%。结论 早期积极诊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加强护理能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 并能够预防致命性肺栓塞。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参考文献

[1]李麟荪, 贺能树, 邹英华.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90.

[2]王恩江, 黄晋红, 孙立言, 等.静脉炎散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药理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 2000, 22 (2) :92-94.

[3]王永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护理, 2009, 24 (1) :148.

[4]吴洪波.下腔静脉滤过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3) :177.

[5]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19.

[6]赵顺芳, 吴新华, 何敏华, 等.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 2010, 18 (2) :140-141.

[7]方一芳, 阎成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干预进展[J].护理学报, 2009, 16 (2) :4-7.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大手术患者26例,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 (年龄72岁~84岁, 男5例, 女8例) , 贲门癌开胸术5例 (均为男性, 2例有吸烟史) , 股骨粗隆部骨折8例 (年龄69岁~80岁) , 通过DVT预防性护理, 无1例发生DVT。

2 预防性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液瘀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都可以使DVT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所以应该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该病风险, 从高危因素和一般危险因素两个方面评估。

2.1.1. 1 高危因素

长时间不活动, 如长期卧床及治疗性制动、下肢骨折、大手术后、恶性肿瘤、妊娠、有静脉血栓栓塞史[4]。

2.1.1. 2 一般危险因素

高龄、每天吸烟25支以上、肥胖、创伤、糖尿病、便秘、血液高凝状态等[5]。

2.1.1. 3 及时查阅辅助检查结果

如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凝系列、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脂、血流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2.1.2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 减少钠盐摄入;进食低脂肪、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 尽量避免因大便困难使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滞度的食物[6]。

2.1.3 健康教育

2.1.3. 1 术前训练患者习惯床上大、小便, 避免术后引起尿潴留、便秘等, 为避免术后过早排大便, 术前2 d~3 d起进少量饮食, 术前晚灌肠, 排空大肠内的积便;还应耐心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背伸、跖屈等训练方法;病情许可术前应鼓励患者加强日常锻炼, 适当运动, 促进静脉回流。

2.1.3. 2 简单介绍DVT的临床表现, 如出现下肢沉重、胀痛、皮温升高等不适症状时要告知医护人员, 以便及时给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及下肢适当保暖

术日待全麻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如半卧位、侧卧位, 尽量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下肢可抬高20°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两腿之间放一枕头, 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 但避免在膝关节及小腿下垫硬枕, 以免影响血液回流。下肢适当保暖可使血管扩张, 并促使血液循环, 但切记不能加热。随着病情恢复后期也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 如坐时采取良好姿态, 双膝不要交叉过久, 以免压迫腘窝而影响静脉回流, 避免久坐或久站以防止血液淤滞。

2.2.2 适当运动, 促进静脉回流而改变血液淤滞状态。

2.2.2.1护士定时给予翻身, 并且按摩双下肢, 麻醉未清醒病情许可情况下予以被动活动, 如向心性按摩挤压股四头肌、腓肠肌, 还可以被动地予以膝关节伸屈活动及足踝部旋转活动, 以增加腓肠肌泵的作用而加速静脉回流。麻醉清醒后要督导患者进行双下肢主动活动, 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 每次5 min~20 min;并且逐步指导患者四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以带动全身的血液循环, 预防血液淤滞。

2.2.2.2在病情及患者个体情况允许下应尽早下地活动, 适当进行步行训练, 做踢腿运动, 注意循序渐进, 逐次逐日加量, 避免久站。针对有DVT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行走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同时要注意提醒患者不要过度屈髋、不使用过紧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

2.2.3 静脉保护

静脉内膜损伤也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 而且在下肢静脉输液后增加了下肢静脉血容量的同时还限制了下肢的活动, 不利于血液回流。所以长时间输液者不宜在下肢输液, 应尽量保护静脉, 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

2.2.4 应用抗凝药物的护理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抗凝治疗, 同时要定时监测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严密观察手术切口以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 及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其他手术患者不可以大量使用止血药, 以免增加血液黏滞度。

2.2.5 严密观察病情, 重视患者主诉

除严密观察原发病情外还应加强观察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如有无小腿部疼痛、压痛、肿胀、远端皮肤发绀或患者出现站立后下肢沉重、胀痛等症状, 若有上述情况应警惕下肢DVT的可能。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侧下肢肿胀最为常见, 因此需要测量和比较双侧下肢周径, 双侧下肢周径差>1 cm则有临床意义, 还可以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Homan征阳性。如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应警惕肺栓塞可能, 要立即通知医生并予以配合, 一起做好抢救工作。

2.2.6 预防感染

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血流的因素都可引起静脉血液淤滞, 因此要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保持病房适宜温湿度, 注意保暖, 做好预防感冒等护理工作。

3 小结

静脉血液淤滞、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DVT的三大因素[2], 其中血液淤滞可使血液中细胞成分停滞于血管壁, 形成血栓, 如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 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静脉内膜损伤可继发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其他组织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主要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等情况。而手术患者该三大因素基本都存在, 因此, 为了提高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由于DVT引起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向患者讲清DVT的危害性, 提高患者预防的依从性, 针对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素,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防患于未然, 真正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4.

[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编委会.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Z].第2版.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8:577.

[3]吴雪梅, 樊丽梅.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8C) :2199.

[4]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4.

[5]李冰, 张俊花.实施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J].临床医学实践, 2008, 18 (1) :35.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本文资料选自在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中, 其中包括子宫肌瘤3例, 绒毛膜癌4例, 子宫颈癌2例, 在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共计9例, 患者年龄在18~66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48.3岁左右, 并且引发DVT的发病时间都是在术后的4~18 d。

2 临床症状

在这9例患者中术后都有发热现象, 体温达到38~38.35℃, 同时都有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 下肢局部感到疼痛, 尤其是在行走的过程中疼痛加剧, 站立时症状更加严重。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妇科肿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以为手术没有成功, 或是觉得自己的病情又加重了, 所以出现了焦急、烦躁的情绪, DVT形成出现这样的情绪对于身体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时, 责任医师或是护士加强他们的心理护理, 让DVT患者了解此病形成的原因和治疗的办法。对患者要时刻的关心, 告诉患者的家属要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同时还要帮助DVT患者解决一些问题, 时长的陪她们进行聊天, 帮助其解决寂寞之苦。告诉她们对于出现的不适及疼痛的应对方法。与此同时, 要为DVT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3.2 饮食护理: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进食的时候, 尽量的选择一些清谈的饭菜, 同时里面含的脂肪不要过多。如果在饮食的过程中选用油腻的食物, 很容易产生便秘。同时, 还要督促患者多喝水, 对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以免造成维生素低的现象。避免高胆固醇饮食, 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升高,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3 术后护理:

首先, 鼓手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通过实践研究证明,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尽早的进行运动是预防DVT的主要措施。具体做法是:对于年龄大的DVT患者, 尽量让他们减少半卧位的时间, 在术后的4 h之后, 帮助患者做抬高下肢训练, 并指导在床上更换卧位。间歇性挤压或压迫腓肠肌, 促进小腿深层的肌肉活动。在术后的6 h之后帮助患者做下肢伸展运动, 在做的过程中, 动作一定要缓慢, 同时还要经常地搬动脚趾。另外, 在手术之后的第2天, 鼓励患者要下床活动, 督促患者慢慢的进行一些链段活动。其次, 减少对下肢血管的刺激、破坏。尽量避免进行下肢输液, 输入高渗液体、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顺铂、阿霉素等) , 同时采用静脉留置针来减少穿刺的次数, 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 以减少局部及远端组织血管的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静脉炎发生。再次, 预防肺栓塞的护理。在DVT形成的1周~2周及溶栓治疗的早期,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合适的体位;后期床上活动避免运动过大,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血痰、咯血等症状, 以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最后, 恢复期的护理。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 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 增加肌肉收缩, 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但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告知患者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另外, 溶栓的护理。在治疗期间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 在用药前要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 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与紫癜, 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 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现象。溶栓后告知患者不宜过早活动, 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 造成栓塞。

4 结束语

从以上的阐述中, 不难看出, 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后很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除了对妇科肿瘤手术DVT患者给予正确的治疗之外, 在治疗中还要加强对她们的护理, 通过对她们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术后的护理, 来预防妇科肿瘤术后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丽珍, 罗爱春.1例特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 6 (5) :317-318.

[2]徐静.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展[J].包头医学, 2004, 28 (1) :21-23.

[3]谢命莲.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1, 40 (34) :3532-3533.

[4]冯莉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4 (10) :2-3.

[5]潘雪梅.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和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9 (8) :10-12.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9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15-02

临床将急性脑血栓(acute cerebral thrombosis,ACT)定义为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60%的脑梗死均为本病所致,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发病率,一般患者发病较急且起病原因较为复杂[1]。患者主要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2]。目前业内针对本病的治疗及预防主要凭借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达成,效果不是特别理想[3]。目前已有研究指出[4],针对临床急性脑血栓患者加入早期的个体化、系统化及具备相应规范化的康复护理治疗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殘率,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其正常运动能力。为进一步确定早期康复护理治疗针对临床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文章现结合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针对其部分患者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喜人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共计28例,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制定的相关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4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49.6±6.2岁,对照组14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51.4±7.4岁。对比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常规护理贯穿全程,特别针对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其病情变化一般非常紧急,所以更应该加强监控。具体动态监控指标包括患者的意识清醒状态、瞳孔扩散情况、血压值、脉搏、呼吸及体温恒定等。急性脑血栓患者一般病程较长,需每日进行定时输液,患者多伴随出现意识及运动功能障碍,所以针对其输液护理也应进一步加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辅助治疗,具体实施内容包括:①肢体功能的恢复:针对卧床期患者,临床医护人员需嘱咐或帮助患者使用健康肢体进行关节活动,或以健康肢体协助患病肢体进行辅助活动,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健康肢体运动能力减退,加快血液流动,对患并肢体进行保护。长期坚持进行肢体康复运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自行移动、进食、更衣等,生活能够自理;②肢体按摩及辅助运动:针对肢体功能部分丧失的患者,临床医务人员需定时对患者丧失功能肢体进行按摩,加强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产生褥疮或出现关节僵硬等情况。制定定时肢体关节活动计划表,循序渐进,依照先大关节后小关节顺序进行按摩;③选择正确体位:长期卧床患者应采用平卧与左、右卧相结合体位,定时更换,防止患者一侧身体被压时间过长导致的血液循环受阻,产生褥疮;④座位、站立及步行练习:患者于发病后3-4d即可进行座位耐力训练,初期患者以30°角度就坐,每次坚持5-10min,逐渐增加座位角度及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延长座位时间,目标设定为80°座位角度可坚持30min以上。3次/d。若患者恢复良好,则可进一步搀扶患者进行床边或扶墙走动练习,让患者凭借上肢及健康下肢进行整体支撑锻炼,打好步行基础。自主步行作为临床患者康复锻炼的必备环节之一,所以患者能否自主步行是衡量其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标准。但训练期间患者需付出莫大的努力,临床医务人员需在康复锻炼前期给予患者适当是协助,帮助其进行原地迈步、踏步。循序渐渐,首先进行平地行走练习,依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酌情继续进行上下楼梯运动。步行训练2-3次/d,每天上午下午至少进行一次;⑤语言能力及基础认知能力恢复:急性脑血栓患者常伴随一定的失语症,即构音困难的运动性失语,随意康复阶段需着重加强口语锻炼,临床医护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口型示范,一字一句的进行语言能力教育。针对感觉性失语患者,按时对患者耳朵进行外接声音刺激;⑥饮食护理:患者多伴随出现轻度吞咽功能障碍,前期可嘱咐患者仅食用流质事物,最好为粘稠状,防止出现呛咳,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多鼓励患者自主进食;⑦心理护理:急性脑血栓患者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神经、运动及语言障碍,一部分甚至丧失自主生活能力,需家人照顾,使患者出现给类负面情绪,如消极、抑郁等,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心理障碍,失去恢复信心。也有患者因急于康复,缺乏必要的坚持耐久能力,心灰意冷,放弃康复治疗锻炼。临床工作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应用康复成功病例激励患者重拾信心,早日恢复健康[5]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肢体偏瘫及高血压等并发症情况,列表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治疗组患者的糖尿病、肢体偏瘫及高血压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3 讨 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我们不难看出,针对临床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加入早期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往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特指在患者回复后才进一步开展的康复护理,效果不佳。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由于其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一系列因素,相应的治疗机护理未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介入,多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留下诸多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便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组结果显示,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加入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生活基本达到自理,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磊.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2-245.

[2] 陈静.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11-112.

[3] 范锦娣.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106-107.

[4] 叶菁菁,江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200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6):125-126.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篇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指深静脉血管内血液凝结, 从而阻塞管腔引起静脉回流障碍。脑卒中患者由于行动不便, 长时间卧床或静坐, 常常会引起血流缓慢、淤滞, 从而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DVT在全身主干静脉均有可能发病, 尤其多发于下肢静脉, 最易发生在左下肢。Virchow理论认为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有三个高危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倾向。DVT患者可有下肢肿胀, 浅表静脉发生扩张、疼痛、皮温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会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甚至可能会致残。因此, 预防脑卒中患者DVT的形成, 加强临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对30例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DVT高危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49~76岁, 平均年龄 (69.3±3.1) 岁。采取有效的物理治疗和预防性药物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26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 2例死亡, 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对26名患者进行出院随访, 随访时间为3~10月,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DVT, 且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1.2 临床预防措施

(1) 嘱患者注意加强运动锻炼, 在运动中要注意健侧肢体与脑卒中功能受损的患侧肢体互相配合, 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卧床或静坐不动。昏迷的患者要特殊对待, 可以安排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对患者及时进行被动活动的护理, 尤其针对患侧肢体, 确保肢体血液回流的正常进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DVT的发生。 (2) 患者在治疗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止血药物, 以缓解血液凝滞状态。 (3) 使用脱水药物时要注意维持液体的出量与入量的平衡, 可以降低药物对血液黏度的影响, 并且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导致的血栓形成。 (4) 确保在患侧肢体上无任何外部静脉通道的建立, 对于全瘫的患者, 可以进行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 (5) 要密切关注患者皮肤的温度及颜色, 如发现有任何血栓形成的迹象, 应及时采取措施, 如患肢抬高30°~50°, 同时配合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的治疗。抬高患肢时, 动作一定要轻柔, 幅度不宜过大, 用力不宜过猛, 以预防因下肢剧烈活动而引发的血栓脱落, 进而引起肺动脉栓塞。 (6) 针对昏迷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在前期给予鼻饲, 适当增加高蛋白、粗纤维丰富食物的摄入, 降低血液黏滞度, 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 (7) 进行抗凝血疗法:正确使用抗凝剂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发的后遗症。肝素类物质和阿司匹林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

2 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患肢皮肤温度、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与健侧比较。若患者突然感觉肢体肿胀、坠重感及局部疼痛感, 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表现, 应疑有DVT, 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另外在护理中如发现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发热、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应立即给氧, 避免搬动患者并及时通知医生, 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2.2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活动, 促进静脉回流。有资料显示, 卧床2周的患者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卧床3 d的患者[3]。有许多静脉窦位于腿部肌肉, 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静脉内血液回流主要靠肌肉泵的作用, 仰卧位时, 肌肉泵的作用减弱, 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 应做下肢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3次/d, 每次不少于20 min, 瘫痪或偏瘫患者应进行人工辅助运动, 以髋关节、膝关节为支点, 做反复蹬踏动作。

2.3 饮食护理

饮食上应该以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富含维生素、低胆固醇、高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 忌食辛辣食物, 多食香蕉、冬瓜、以及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可以利尿消肿;此外还可多食菌类、海带、紫菜等, 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告诫患者戒烟, 因为烟中尼古丁可使血液变稠、血管壁增厚并刺激血管收缩, 故戒烟是治疗和预防DVT的重要措施。

2.4 心理护理

多数情况下, 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过分担心康复情况, 从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患者, 尽量从患者角度出发, 以一种同情、关怀和重视的态度对待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耐心详细地讲解。护士在护理时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沉稳的行动, 热情主动的态度来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2.5 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时要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复查, 向患者解释持续应用抗凝药物 (如法华令、阿司匹林) 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 让患者学会如何观察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劝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 做到劳逸结合, 避免长期站立及过度体力活动, 合理安排膳食, 避免诱发静脉血栓的形成。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30例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26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 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 2例死亡。结论:对于高危患者在患病期间应加强病情观察, 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有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冯丽华, 沈军, 郑娜等.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激光杂志, 2011, 32 (2) :90-91.

[2]朱永茂.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预防[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7) :4254.

上一篇:行为评价法下一篇:单片机几点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