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社会责任

2024-08-07

阳光下的社会责任(精选7篇)

阳光下的社会责任 篇1

2006年12月23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于是2007年伊始, 多形式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至此, “阳光体育运动”成为了校园体育工作的新口号。《阳光体育总论》 (李鸿江等著) 正是在此阶段形成的论著, 书中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概述, 并对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事隔七年, 在反观书中当年所提的问题, 不由得让我心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思索。

对阳光体育指导思想执行情况的思考: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响亮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可谓是家喻户晓, 在这一口号之中, 我们既可以看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又可以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体育锻炼的关键性。但在响亮口号背后的执行过程中, 仍遇诸多困难阻碍, 最明显仍是应试教育, 虽说素质教育的倡导已由来多年, 但升学选拔单一由考试成绩来决定的评价模式, 是当下素质教育难以彻底贯彻的根本因素, 更是制约阳光体育全面开展的最大影响因素, 这一点在当下不改变升学选拔趋势的大环境下, 将仍成为学校发展当中的尖锐问题。当然在这些年中也有部分区域做出了一些改变, 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到了升学考试总成绩当中, 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此前提下, 很多学生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之后, 将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为了应付体育考试项目, 而不断地重复练习考试内容, 以期能够取得好成绩, 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仍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为前提, 而非出于自身的真实情感、兴趣, 从事到体育活动之中, 由此, 在练习当中, 让很多学生尤其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对体育运动产生较深的抵触情绪, 不利于自身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那么,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 让学生参与进来, 喜欢上体育运动, 也成为了我们当下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对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思考:构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可谓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最高目标, 也是理想目标, 这一目标的形成要经历几个阶段, 首先应该就是运动参与目标, 参与目标是体育工作开展的前提, 也是先导条件, 没有参与后续的目标更是达不到。书中对于促进学生参与也给与了着重的强调, 鼓励动员所有学生, 组织相应的大小形式不等的体育活动, 并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大、中、小学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并最终形成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投身于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这是阳光体育开展的初衷, 也是体育教育的执行目标之一, 但从实际的体育教学安排来看, 学生的体育课程以及活动课程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 甚至在大学的三、四年级更是不再安排体育课程, 虽说随着年龄的成长, 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刺激以及引导, 仍是不够的, 很多学生选择把时间花费在网络之上, 也不愿在体育锻炼之上投入时间, 这是当下学生群体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这与体育环境氛围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时与学生的体育认识也有直接关系。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学工作者首要考虑的是要为学生做好引导和尽可能营造出学生可参与的体育锻炼环境氛围, 端正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 要能够看到其本质价值, 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更应该是积极主动、由内心发出, 而不是真的等到身体出问题了才想到参与体育锻炼。这些都是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必要阶段, 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所要思考的问题。

从8〞1到9〞1, 一秒之差的思考:从事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体育工作者都清楚这一数值的含义, 这是高校男生50米测试的及格成绩, 9〞1是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修订的新标准, 之前学生的50米测试及格成绩一直是8〞1, 这是根据我国全体学生的体质情况得出的数值, 呈下降趋势, 不仅是这一数据, 同样包括其他一些数据的改变, 整个学生整体机能素质出现下滑。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表, 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质测试的要求数值会越高, 但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 对于学生体质的要求却越来越低, 学生整体机能素质出现下滑现象。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所想的结果吗?是体育工作开展的成效吗?是谁的问题, 是哪里的问题?是不是我们该反思的问题?2009年李鸿江等著《阳光体育总论》之时,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意义做了阐述, 同时对当时推进过程之中出现的阻碍问题进行了一一的阐述, 那么现在重新审视这部著作, 反思当时所分析的问题, 是否已经解决?是否这些问题成为了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源头?在贯彻执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当中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新问题?本应该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但近几年的实际发展看来, 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并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 应积极探究原因, 并针对这些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将好的政策、决议一定要认真贯彻下去, 而非仅停留于喊口号、不作为, 切实做好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工作, 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阳光下的社会责任 篇2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们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阳光”下的小镇 篇3

晚风吹拂,远处的天空,白云被吹成沙滩上波浪的形状,一片片鱼鳞状的火烧云出现在西方的天际,夜即将迈进……

“妈,你看这张,那时的我可真丑,梳着两条羊角辫,土死了!还有大表哥,妈你记得吗?那年夏天大表哥不肯剃头,被舅妈抓住揍了一顿,结果拖去剃了个小光头,笑死我了!呀!就是这张,你瞧那锃亮的小光头,现在想起我还肉疼。”我指着相片回忆说到。

“你呀!那时候可调皮了,一整天都在外撒欢。有一次你掉进了大舅家的池塘,全身上下都是泥,又臭又脏,活像个泥猴。”妈妈拿着相片,对我假嗔道。

“妈你怎么还留着这张呢?这可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败笔,绝对的污点。我记得那是在大舅家的泥塘,这次回去我还要去那,来一次故地重游,还有外公家后的桃树林,丹姐家的小猪崽,我的‘秘密基地’……”我翻着相片,自言自语地说。

夜已深,繁星点点。

风,又起。吹起花儿,飘的很远很远……

再进阳光镇

下了火车,又换上汽车。透过窗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它虽不似都市那么繁华喧闹,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街道、商铺、楼房不是特别拥挤,特别高耸,却是崭新崭新的,在舒朗的阳光下熠熠闪烁着刚出炉的新瓷的光泽。马路边林荫道上,三三两两漫步着淳朴的镇民,他们的穿着与城市里并没有什么两样却透着幸福。我问妈是不是坐错了车,这里根本就不是我所认识的阳光镇,更像是哪个城市新建的开发区。

容不得我丝毫迟疑,就被拉下车来。见我们下车,摩托、三轮、的士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车主们热情地问我们去哪,招呼我们坐他们的车。

“大哥,你们的车能到陶家庄吗?那里的路可不平。”妈妈寻问着一位车主。

车主笑着说:“大妹子,你们是外乡来的吧!你们不知道阳光镇从五年前就开始开发了,自然与以前不同,连名字都叫‘新阳光镇’啦!所以你们放心,路四通八达,肯定能到的。”

于是我们就近选了一辆车,车在乡道上缓缓而行,窗外的树连成一片又一片的绿与远处金黄色的麦田交相呼映,极致地迷人,原来这就是新阳光镇。

“阳光”下的新阳光镇

车已慢慢驶向村口,远远就望见外公在那等我们。都七年了,外公的脸上似乎并没有多出几道皱纹,反而比我记忆中的外公年轻了许多,脸上也不是先前的炭黑。外公看到我们格外欣喜,一手牵着我,一手拎起我们带的礼物领着走进一幢两层的楼房。我不经有点疑问:这是哪儿?怎么不是我们的小屋了。

外公笑着与我们解释:“小贝,这房子还漂亮吗?这是你两个舅舅合资建的,这几年大搞开发,手头宽裕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现在变化大着呢!”

“难怪呢!那舅舅呢?还有表哥、表妹……”我张望着家中问到。

“你舅舅和舅妈在鱼塘撒网捕鱼呢,五年前这儿开始开发,你舅舅、舅妈投资了一个鱼塘,以前的小泥塘变成了摇钱的金树,赚了不少。还有你表哥、表妹都考上了镇上的重点高中,寄宿在学校里,每个星期回来一次,农村新增的教育经费真的让我们获益了,还有我和外婆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养老保险……赶明儿,我就带你们去看看现在的新阳光镇。”外公滔滔不绝地对我们说。

阳光下的字 篇4

“海岛、灿烂……”我不紧不慢地读着。当然, 我是打乱了课本中的次序, 给同学们听写的。一边听写着, 我一边时不时地抬头看看下面的同学, 只见他们一个个在那儿认真地写着、写着, 仿佛进入了无人的世界。教室里有的只是同学们写字的“刷刷”声。孩子们真的铆足了劲。

下课了, 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将刚才课堂中的听写批一下, 看看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到底什么样的。一个、两个……近十个同学的全对让我心中窃喜。已经批了十多个吧, 怎么?眼前的一个本子让我小小地吃了一惊:一张空白纸?没有署名, 这是怎么回事?我有点狐疑。

再一次仔细地翻找, 怎么也没有在这个本子上找到这堂课的听写。我有点生气:竟然有这种把戏来对付我?一定是昨天晚上的作业没完成, 生字一个也不会写。可本子上连个名字也没写, 我无从知道这个同学是谁。于是我生气地随手将本子丢到了一边, 继续批下去。终于批完了。全班共64个同学, 我数了数, 18个词, 全听写对的有52个同学, 还有7个同学没全对:其中错一个的有3人, 错两个的有1人, 还有1个就是这张无字的考卷了。

到底是谁呢?查不出是谁交了无字的考卷, 真的难解我心头之气。于是, 我按照学生的座位重新一一核对。总算找到了, 没有字的应该是我班的小丽同学。据同学反映, 在上学期, 我没接这个班之前, 她是从来不会做作业的。而且一到了冬天, 她就会躲在家里, 不来上学, 老师叫一天, 来一天, 老师不叫了, 她就待在家里。家里与她做伴的, 还有她的精神有点问题的妈妈。

“唉!这也难怪。”想想小丽同学以前的表现, 我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这张无字的考卷出自小丽同学之手, 还是说得过去的, 我自我安慰着。可是再仔细想想, 不对啊, 我接班之后, 她从没有缺过课, 基本上没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啊!这无字的考卷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发听写本之前, 我反复思考:我应该如何面对这张无字的考卷呢?一定要克制好自己, 在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 不能轻易下结论, 否则会冤枉了孩子, 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发听写本了, 全听写对的同学个个笑逐颜开, 欢呼雀跃。我拿着几个有错的同学的听写本一一订正他们的错误, 让他们改改自己的错字。手里只剩下这本无字的了, 心里觉得有点沉重, 有点火, 真想对小丽发发威, 但我还是忍了忍, 不停地告诫自己:也许她有迫不得已的可以原谅的理由呢, 先听听小丽同学怎么说吧。

于是我径直走到小丽同学的跟前, 压了压火, 看了看她, 翻开了她的本子, 用手指了指那张没有字的纸。“告诉我, 这次听写, 你写在哪里了, 老师找不到你的听写……”我的声音有点沉闷。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只见大颗大颗的泪珠从孩子的脸上无声地滑落了下来。

“怎么回事?有什么事, 请告诉老师, 好吗?”我急了, 反而担心起孩子来。

“老师, 我课前没有做好准备, 开始听写的时候, 才发现没有钢笔水了。您已经开始听写了, 我再准备钢笔水, 来不及了, 我就只好这么写上去了。”孩子小声地辩解。原来这样, 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

“是吗?你写上去了?用没有水的钢笔吗?”我表示怀疑。

“嗯。老师您看看吧。”孩子拿起了本子。我接过本子, 看了看, 什么也看不到啊!忽然想起来, 我可以对着太阳光看看的。

于是, 我将听写的这页单独翻开, 拎了起来, 对着有光线的地方, 仔细地看下去……一个一个的钢笔印清清楚楚地印在那张纸上。我朝着有阳光的方向走了走, 靠阳光更近, 紧接着一个一个词地批改起来。

啊!18个词, 1个也不少, 1个也不错。我直起身子, 拿出红笔, 在这张无字的考卷上狠狠地画上了一个红红的、大大的“优”。

将本子还给小丽同学时, 我看到的是她满含热泪的感激的脸。我顺便用手轻轻地抚了抚她的头。我知道, 对于一个一贯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来说, 真心地疼爱她、关心她, 显得尤为重要。

阳光下的作文 篇5

众多的人口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团结一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北京奥运会,20的中国让世界见证了一个奇迹。一个由中国和世界共同创造的奇迹。许许多多带有己族特色的意象一个一个的层出不穷。但个个都铭记在心。因为他们都贴上了中国的标签。不再是世界名牌上惯用的“中国制造”,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创造的世界奇迹。民族的力量无可限量。远远比个人的努力大的多。但却是由无数个人的力量聚集而成。

从以前到现在,民族精神都被弘扬,传播。民族精神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公交车上的无限电视每天都在滚动播放一些家喻户晓的红歌。作为具有强烈民族气息的红歌也在逐渐融于每个年龄层中,原本听惯了流行歌曲的我们猛不丁的听起慷慨激昂的革命红歌竟也不会觉得别扭。而艺术节上必有的一个节目就是红歌大合唱。听着听着也就慢慢的喜欢上了。有的学校甚至还开设了红歌社团。照这种形式,说不定红歌就能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那这样我可得先下手为强了。

平常很少听上一辈的人讲起他们小时候的事,至少我的爸爸妈妈是这样。倒是时常听到爷爷那一辈的.人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讲到激动时还不禁潸然泪下,我想这就时所谓老泪从横吧。虽然不知道泪水是喜是悲,但可以知道的是我们现在的安定生活,健康成长都是在老一辈人的努力中得以实现的。

阳光沐浴下的诗 篇6

读诗集《灵魂的居所》,便明显地感受到其间的缪斯都在“养育光芒”。而现在的诗人已很少那样虔诚地讴歌阳光和海水,那样着魔似地拥揽这片熟透但仍鲜丽的阳光母体了。

作者尽管蛰居喧嚣的都市中,但他想成为“太阳的造访者”,让诗魂“通过灰暗的走廊,进入镜子的天堂”(《养育光芒》,让本真的诗思“安居于天空,洁白的羽毛向大地开垦”(《本真》);他为诗而躁动,“以至一枚太阳的碎片深深割入我的肉体”(《海的断章》),为诗而跋涉,“在我们纤瘦的足下布满了时光的沙粒”(《疼痛的美》)……唯有如此,作者才倾心尽意——“有谁奉献了本真的词语,如黑夜的循环中/七颗星辰的处女/所显示的谦卑的光辉;谁说/这原初的制作,洞察我们/又从事物的流沙中/把一种清水缓缓引入心灵的居所。”(《引诗》)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诗中惯用的词语:弓琴、鱼、镜子、石头、井、屋瓦……这些都是从古希腊的蔚蓝色海岸边俯拾的物象,在西方诗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把希腊作为自己精神的归宿,而诗人在汲取汉民族诗歌精神的同时,也痴情地沉迷于这片早期人类文化的黄金海岸,据此,我们可以把诗人看作是一位本质诗人,而不是一个图象诗人,即他是诗的呈现者,而不是以自我取代诗。因为诗人不能也不应成为诗的凌驾者,诗人远没有诗歌重要。在这一点上,诗人是十分清醒的,他用他的作品说明了:“诗作的世界究其本质而言,是自足的世界”(瓦雷里)。他深信“诗歌也必然地造就了我们。在春天的山岗上歌唱是幸福的;在迎着太阳走去的人群中是不会孤独的;在贫穷、劳顿、琐碎的物质生活中追随诗神的人是不会劳而无功的。”

任何一个诗人的成长都有必然的过程,诗人最初以精致的禅佛物象来呈现美的触感,他同样也为寻找技巧而苦恼,可不久他便超逾这一切,以清澈的歌喉来和盘托出“思”与“史”的遐想。这种沉迷于“只要我们按捺住焦急的心情,到黎明时我们定能进入那些壮丽的城池”(兰波语)的痴情之状,是他骨子里所潜存的崇尚荷马精神的诗思的灵光。从诗中的隐喻性词语,可窥视到的是诗人的灵魂深处所闪现的光明。

对诗人来说,诗无疑是一座灵魂的天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的象征,也是智慧的乐园和理性的殿堂,他迎接阳光来洗濯灵魂,由此使他的诗也纯粹如阳光与海水的结晶。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深知精神世界的领域比土地更宽广,即便历史和地理也无法扭转它的方向。在那盏天国的明灯引导下,维吉尔和但丁跋涉的身影将永远具有神奇的魅力,使无数人感受到坦荡和无畏,神圣和庄严,而终于把内心的受难认作是诗歌所赐与的升华和幸福。”(“自序”)

(《灵魂的居所》,喻军著,百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版,3.50元)

阳光下的横财 篇7

因为它不仅概念晦涩,而且操作复杂。你既要算得快,又要经验足,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作出一个或者大赢或者大输的决断。有一本名叫《泥鸽靶》的书,专门写华尔街上那些做金融衍生品的经理人。其中一个场景让我毛骨悚然。一位知识和经验都十分充足的跳槽者去一家公司面试。考官指着交易机上正在进行的一项期权交易问:买进还是卖出?几轮下来,这位考生在半个小时的模拟交易中竟然输掉了两亿多美元。

“除了战争,这是最刺激的事情”。

我们上学的时候,教材中也涉及到了金融衍生品,但老师是一副照本宣科、懒得多言的神态,因为他早就看出来,学生中今后不可能有操作金融衍生品的人才。我们也认定,老师也不是这样的人才。金融衍生品这座知识的大山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只有靠蔑视教师来获得心理的平衡。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全没有面对其他“知识大山”时年轻学生的盛气和狂傲。那时候,除了几种商品期货,我们离金融衍生品确实很远。

但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普通人都可能要和金融衍生品打上一个照面。

在理财的金字塔结构中,塔基是保障,中部是保值,而那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塔尖是增值,也就是钱生钱。要关注增值,尤其是快速地增值,就不能无视金融衍生品的存在。金融衍生品是最具增值功能的产品门类,当然,也可能是最破财的门类。

早些年,在北京的金融圈中曾有过这样的传说,有人指着某银行标志性的办公楼说:知道吗,这栋楼就是某交易员在国际外汇期货市场一年的收益。后来,这位交易员当了银行的行长,再后来,这位行长进了监狱。当然,后来的事情与金融衍生品无关。

金融衍生品交易最轰动的事件是1995年的巴林银行,这家成立于1763年的世界上的第一家商业银行,因为交易员里森一再掩饰自己在日经指数等交易中的失败,最终输掉了整个银行。而我们身边最新的例证是2004年12月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为石油期货交易的踏空亏掉了5.54亿美元。

金融衍生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因为它交易的只是名义上的本金,交易时并不需要等额的现金,只要手续费等小额现金就能进行大宗交易。也就是说,你用10元钱,就能做100元甚至更大的生意。以小博大是它的基本特征。用行话讲,就是金融衍生品的杆杠效应。

金融衍生品交易大赢或大输的结果,让它在常人的眼中面目狰狞。其实,人类造出它的目的却是为了控制风险。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商人们就领教到了价格波动的厉害。市场上明明是一公斤橄榄油卖一个金币,但等到自己的产品生产出来时,就降到了半个金币。因此,商人们试图在生产开始时锁定价格,这就是最原始的期货。后来,有了海外贸易,商人们开始跨洋隔海地贩运商品,其价格的波动比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产品还可怕。因此,人们在帆船还没有出发前就谈好胡椒、茶叶等东方贸易品运回国时的价格。期货的实践在13世纪的英国、西班牙的商人中正式起步。

把期货的概念用在商品上,就是商品的衍生品;把期货的概念用在金融产品上,这就是金融衍生品。再把期货分裂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并把它加到股票、利率和汇率的头上,就有了一系列变幻莫测的金融衍生品。

在我国,去年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金融衍生品开始潜入我们个人的金融理财生活。如我们经常接触的外汇理财产品,其实就属于金融衍生品的范畴。我们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相关,只是经过了商业银行这道手,屏蔽掉许多的风险,我们对此的感受并不明显。

既然金融衍生品风险巨大,我们不做不行吗?不行。因为市场的组织者需要规避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有一类交易者是风险的厌恶者,他们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而另一类交易者是风险的喜好者,他们交易的目的是短期套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市场就这样实现均衡。

而作为理财的个人,同样也希望把金融衍生品装进个人的腰包。因为工作的原因,最近参加了两次专为职业太太们组织的理财沙龙。她们众口一词地抱怨,现在的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太小,还不如把钱交给丈夫投在实业投资中。显然,她们还不知道金融衍生品在收益方面的厉害。

上一篇:学科型游戏下一篇:脑静脉及静脉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