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精选12篇)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1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教育公平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区域差距等原因,我国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这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克服。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促进教育公平”被摆到突出的位置。教育公平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是因为一种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首先,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成正比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发展的前提。其次,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最后,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2.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的一项战略任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构成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思维,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思考关于教育的若干重大命题,其中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是最为核心的,也是最为迫切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要通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来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会阻碍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也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主要途径,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都必不可少,教育不公平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竞争能力与选择能力。正因为如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教育。
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其原因
现阶段妨碍我国教育公平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教育政策价值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等,客观方面主要包括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如城乡、东西部差距)、个体间的差异和技术水平等。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来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在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深化,引发了教育不公平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4%,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国家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超过了4%的标准。教育投入总量的不足造成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很多适龄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适龄儿童无法享有义务教育。
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诚如中央党校的报告所指出的:“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一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又通过择校等方式收取巨额资金,形成了马太效应。2002年,占总人口60%多的农村在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中只获得23%,而用在城市的占77%,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由于投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师资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
第三,高考录取制度的不公平。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和高校录取的计划分配指标严重不公。2003年教育部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而云南省当年的毛入学率仅为8.64%。2003年,北京市共有9万考生,但北大、清华共分配给他们1112个指标,81个考生中就有1个能上北大、清华;而有着50万考生的河南省仅有168个指标,录取比例为1:2976。
三、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政策的出台结束了农村学生上学缴费的历史。2006年,西部地区率先试行新机制,500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受惠。同这5000多万名孩子一样,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从2006年起,每年80万名中职生每学年可获得1000元资助;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2007年6月底,共有154.3万名大学生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给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第一,实现教育起点上的公平。这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即入学机会的平等。要保证入学机会的均等,首先要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普及义务教育,为广大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上学的机会,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其次,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在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力量以高质量的教育满足民众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政策导向机制,吸引和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和补充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
第二,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过程中的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师资配置、物质条件的配备和教育内容的提供;主观因素指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天资条件的学生在学校期间都应受到平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政府要基于正义与公平的原则,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倾斜,对于不同需求的个人和群体投入不同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为全国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优良的教育资源。
第三,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指学生走出校门时获得相同的学业成就,从而使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起点上的差别得以消除,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四化建设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6(9).
[2]童大焕.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N].福建日报,2005- 03-07.
[3]赵秀红.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6-12-27.
[4]钱志亮.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5]孙新.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探索,2006,(1).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2
(0630813049 张威威 企业管理 商学院)
摘要:民生问题历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核心指标,因而长期以来,我党都对社会民生问题给与了高度的关注。本文从探讨“以民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现象和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以民生为本的理念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人民的生活问题。“民生”一直与“国计”即国家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生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课题。所谓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抑或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认识到民生与国家政权生死存亡休戚相关。古诗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而民生的核心含义就是与民牟利,民利就是人民利益,就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利益则是民生的具体体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指出:“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纽带就是私人利益,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政治权利取决于经济基础。他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证明,只有以民生、民利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把民生民利问题落到实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贯彻实施,和谐社会才可能变成现实。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实质上就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二十多年。然而,在我国社会分化加剧的现实背景下,现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又几乎均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因而,构建以民生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和谐社会下的社会民生
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民生民利问题越是凸显。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发展阶段,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期。2005年我国人均GDP1714美元,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据社会发展情况民调显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包括:其一,收入分配最敏感。有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5年为3.2:1。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太大,已成为社会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源头。其二,社会保障最关键。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7487万人、13783万人、10648万人和8478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05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其三,扩大就业最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我国就业形势近年都非常紧张。今后几年,我国每年需安排新增劳动力2400万,岗位缺口都在1300万人以上。其四,教育公平最迫切。农民工、农村居民普遍反映上学难、上学贵。其五,医疗卫生最直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六,住房问题最难解。截止2005年,在全国25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仍然有70%的城市没有实施廉租房政策,住房保障面不到4%。其七,安全形势最严峻。我国煤矿开采、化工、交通等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其八,社会治安最基础。增强安全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其九,资源环境最突出。我国GDP增长迅速,资源人均占有率低,环境退化严重。《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对造成我国民生民利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005年我国GDP总量2.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仅居世界第100位左右。生产力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还难于满足。其二,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利益关系模式和利益格局已被打破,而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和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和法规都还很不完善,因而,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利益分化必然会加剧。其三,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性缺陷。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是活力和效率,它强调按照生产要素的产权及其市场贡献分配利益,但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人们要素占有的差别以及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必然会带来利益的分化;再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管是正还是负,都会在实质上造成人们之间的利益的分化,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其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改善社会民生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又是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功。在努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关注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光荣历史使命。因而,关注社会民生应该着力做到:
第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以什么样的原则协调利益关系,代表着执政党的价值追求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之人,应该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之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我国国民的人权、尊严、价值、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民的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每个人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最关心的切身利益。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条重要原则。“解民难,抚民心,顺民意”,为他们争取合法的、最大化的权益,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原始状态的假设,认为在人类社会之初应存在两个正义原则:一是平等自由的原则,二是机会的公平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另外,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他认为始终应该以最少受惠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一直是“最少受惠者”,《决定》中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加快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应该说既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要求,也符合罗尔斯秉承正义原则、维护最少受惠者利益的思想要求。
第二,要加强利益协调的制度、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体制转轨进程的全面推进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利益多元所导致的社会利益要求分化和差异程度的日益增大,加快了社会分层的速度,推动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增生,公众的利益表达愿望也随之不断增长,这就对利益表达机制效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党、人大和政府的引领作用,健全和完善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机制,让人们把自己的利益要求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及时地对人们的利益关系进行整合与协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通过选举制度改革,让不同阶层的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无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专家委员会和社会团体组织共同参与的利益诉求模式,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性合法的利益表达形式。
第三,调整与完善分配政策,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一是初次分配中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的效率原则是不容置疑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已充分证明。但初次分配也必须保证社会公平,尤其要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机会均等、竞争公平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律的运用、倾斜性政策的实施,往往是扶强不扶弱,要保障弱势的工农群体的利益,就必须做到扶强的同时更要扶弱。二是再次分配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虽然说再分配也要注重效率和成本的社会核算,但再分配的主旨在于政府利用强
有力的税收、财政等手段来调节初次分配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和财富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人们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和谐社会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支撑。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第三次分配在照顾孤寡和残障群体、保护弱势妇女、收救流浪人以及帮助失业者、贫病者、爱滋病患者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经过多次利益协调,最终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利益分配结构。
第四,完善法律保障。
促使和保障人们利益协调的直接的、有效的、合理的途径应该是法律。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定型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体系在进行利益协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至于因某些特殊原因出现激烈冲突和对抗,它有制度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不同的强制力,运用这一措施,不仅可以建立宏观利益制衡机制,还可以从微观上干预、管束利益主体及其利益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内,在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下,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既充分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又切实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真正建成各阶层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N].北京日报,2005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3
的确,教育不公是一个常说常新、颇难解决的老话题。今年“两会”上,有关教育公平问题,将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也能经常感觉到社会不总是那么公平的,例如作为女性,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妇女在社会地位和工作权利与男性的差别,现在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社会。总的来说,社会不平等或者说是不公平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这是自然的偶然性的体现,包括长相、体质、智力等等方面的差别。另一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而这是社会的偶然性的体现,主要指你出身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状况等的好坏。这两个就构成了不同人之间起点的不平等。
面对这些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偶然性造成的起点的不平等,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承认这种不平等,并且不采取任何措施,用进化论的优胜劣汰的规则来论证这种不作为。另一种是承认这种不平等,并试图通过国家或社会中介组织等力量来弥补这种不平等。第一种方法是过分崇拜优胜劣汰原则的表现。事实上,达尔文的进化论只是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能否生搬硬套的应运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带来极大争议的问题。在我国,第一种方法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就是基于人们之间的一种友爱互助的关系,而不是冷漠的竞争关系。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践行的就是第二种做法,人民公社运动甚至把这种消除不平等的尝试推到了极端。而这些尝试的失败也使我们不断地在反思,并试图在反思当中寻找出一种更“委婉”更“细致”的做法,从而避免重蹈一刀切的覆辙。
自恢复高考后,教育问题逐渐被党中央重视。直到近几十年,党中央开始渐渐意识到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必须从教育公平问题入手。教育的公平可以使那些自然禀赋处于劣势,比如说不是很聪明的人通过个人的努力,系统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逐步缩小与那些天资聪颖者的差距,例如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或爱好,去专门的学习某一门知识或者技术,在毕业后,依靠这些知识和技术,他们获得的工作待遇可能比那些天资聪颖者的还要好。此外,教育公平也可以弥补人的社会属性的不平等。在一个教育不公平的社会里,那些出身于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孩子就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因此在毕业后可以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位,但是那些出身于贫穷人家的孩子可能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在其长大后,由于没有文化,大多数就只能从事一些收入很低的体力劳动。而在一个教育公平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教育资源,在同样的教育背景下,每个人都需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平等的教育,个人之间出身的不平等变为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你的努力基本上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人们可以自豪的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4
一、坚持人本主义原则, 不断提升德育工
大专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不断强化道德品质教育, 以此提升大学生和谐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从客观角度来讲, 唯有和谐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才能充分保障个人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然而要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和谐, 必须充分保障个人思想、心态的和谐, 因为只有人的心态和谐了, 人体才能获得发展。从这一角度而言, 人类保持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同时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更是自然与社会的充分融合。因此, 不断促进大专院校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更是当前形式下大专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一个人如想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而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学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要任务就是促使其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最终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因此, 大专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令其各种基本素养都能获得发展, 绝对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促使其个性可持续发展, 绝对不能置学生个性于不顾, 钳制人性的自由发展, 最终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教师还应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 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学生之间构建温馨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并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提升自身的尊严与自信, 进而增强师生关系的和谐度, 最终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为构筑温馨和谐的大学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从心理角度加强教育, 构筑学生和谐的个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要成为与时俱进的身心和谐之人, 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更要有稳定和谐的心理素质, 稳定和谐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保障与处理好人缘关系的根基。在当前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体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家庭压力, 超快的生活节奏, 东方文化与欧美文化的撞击, 多样化价值观的矛盾冲突, 利益分配的大幅调整, 贫富悬殊的不断加大等诸多因素让当今大学生不堪重负, 并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中心理障碍患者的比例为16%到25.4%之间, 并且这一比例正呈上升的趋势发展, 形势极为严峻。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 拥有丰富的知识与不够健康的心态, 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 从心理角度对大学生加强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掌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按照教育潜在的发展规律, 构筑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体系, 并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工作的培训班, 开展大学生健康心态的监控工作。大专院校本身也应构建以本校教师为核心的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心理咨询队伍, 遴选合理有效的方式, 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充分融为一体, 让广大学生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不断升华心理素养, 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此外还可针对具体情况在不同的专业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让广大大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与一般的心理调节法;与此同时为咨询学生量身定做咨询方案, 提升咨询服务的质量, 切实解决令学生受困的心理问题, 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强调过因材施教的思想, 当前形势下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 性格上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 在培养学生和谐个性的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而言, 个性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智力与非智力。从智力角度而言, 学生与学生在智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非智力角度而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兴趣、个性、意志、气质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 大学生在道德水平、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等方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因此, 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与非智力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策略, 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三、构建和谐的德育工作体系
大专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社会道德实践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通过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优化德育载体, 和谐运作, 构筑与时俱进的和谐德育工作体系。从本质上而言, 和谐完善的德育工作系统包括教育内容系统与保障系统两方面的内容。大专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为主导, 以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社会道德实践工作为补充。因此, 在德育工作内容体系的建设上, 必须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 充分发挥这两门课程的德育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与道德价值观;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将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的管理作为德育工作的补充, 以此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让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社会道德的实践性功能, 将和谐德育工作拓展到社会实践领域, 让学生的德育认知心理与社会德育工作实践有机融为一体, 从而强化德育工作的和谐性与效能性。主管领导思想上的重视、道德环境的良好、管理队伍的不断优化是和谐德育工作全方位开展的重要条件, 唯有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保障体系, 才能在校园内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氛围, 让德育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为达此目的, 需要大专院校构建完善合理的领导管理体系, 以此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彻底落实;构筑和谐的德育氛围, 帮助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效果。就当前情况而言, 大专院校的德育工作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在德育工作机制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 构建和谐的德育工作机制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整合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并不断坚持个性化的原则与实践性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从宏观角度而言, 和谐融洽的德育工作体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下几个程序:构建组织、德育主题、德育载体、德育评价。从构建组织的角度而言, 就是要成立与和谐德育工作相配套、互相协调的组织性机构, 从而实现对德育工作的有效指导。德育主题主要包括长期性的德育主题与短期性德育主题两大类别, 大专院校长期性的德育主题主要包括良好的学风、诚实守信的品德、健全完善的人格;短期性的德育主题应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具体情况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制定。德育载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团支部组织、班级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这些载体的特点都迥异不同,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能帮助学生形成和谐的心态与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任何德育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还应注重定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的相互融合, 但在这两种评价中须以定性分析为主, 另外评价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个参考性的数据, 并不能占据核心主导地位。
四、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本质上而言, 和谐融洽的德育工作进程就是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进程, 高校之所以能成为高校, 除了拥有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高楼大厦之外, 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文环境的构建, 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就是探究真理和健康成长的最好地方, 在这里人性的尊严与人格得到最大的尊重,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能让置身其中的每个大学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与神圣, 以及被彻底净化的超越感, 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能获得最大升华, 人文素养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精神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理念性文化三个方面。健康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能陶冶人的性格, 美化人的心灵, 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育人, 正如著名德育专家莫伦教授所说:“当代的德育工作应充分借助每个因素, 尤其是环境因素。”制度性文化主要是指大专院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园管理工作、宿舍纪律管理工作、奖惩工作等制度体系。校园文化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日常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理念、相关课程与知识体系、教学方式、校园管理结构方式、德育长远发展规划、传统的道德习俗以及师生的心态氛围。校园文化制度体系能有效推动校园德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 培养崇高的品德, 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三个方面。校园理念文化是在物质性的文化与制度性的文化之外的精神活动形成的必然性成果, 它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必须形成诚实守信的理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以及思想风貌。从客观角度而言, 校园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的终极目标。和谐融洽的校园理念文化氛围能将外在性质的对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化的道德要求, 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心态, 产生一股强大的思想动力, 让校园和谐道德教育的凝聚力得到良好的体现。因此, 当前的大专院校必须不断强化物质性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美好的人文环境;注重制度性文化的构建, 打造强而有力的管理体系;强化校园理念文化构建, 以和谐融洽为主题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德育环境。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篇5
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有的人据此便认为,当前一些社会不稳定的现象源于对“以人为本”的提倡,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把维护社会稳定与坚持“以人为本”对立起来的现象。
其实,这些不稳定现象并不是产生于坚持“以人为本”,而恰恰是多少年来在“以人为本”方面做得不到位而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是这盖子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被集中揭开来罢了。我们不要堵塞、压制、掩饰出来的表面稳定,而是要通过疏导、化解、消除而出现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本质稳定。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要依靠全新的理念和做法来实现。这新的理念与做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实现有机的、良性的、持续的、健康的社会稳定最终还是要靠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其他。
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经济工作八个重点的第七项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在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的第六项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而再地点出“以人为本”,即是此意。
在我看来,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确实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面对这诸多的不同,很多社会管理者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以至于有一种恐惧心态,在应对中要么如临大敌,要么就搞一刀切。其实,本不必如此。社会的“不同”、“多元”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有道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和谐社会就是“和而不同”。
由于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表现在社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自然会有其不同的阶层群体意识、不同的利益获取与维护模式。所有这些群体阶层合法的利益,都要、也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去保护。不能为了某一群体、某一范围的利益,就动辄以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名义去取代、压制别的社会群体应该有的合法和基本利益,特别要反对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过分的要求以及对普通人民群众利益的伤害。尤其在今日的中国,尊重人更多要体现在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方面,这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前提。
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其可实现程度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原因。我们固然不能把群众胃口吊得太高,但也不能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太大,让一些利益群体早已“超英赶美”,其获利速度、程度让一些发达国家目瞪口呆,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不论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就矛盾谈矛盾、就稳定谈稳定,恐怕永远只能疲于奔命而不治本。
说到底,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但这一力量能否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取决于我们对社会公平问题的真正解决。如果社会公平解决好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如果不去解决或者说没有解决好,就会把人民群众推向社会稳定的另一面。
虽然说人民群众素质的相应提高使得传统的保持社会稳定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但从长远发展看,人民群众素质——至少包括基本生存和发展技能、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和真正提高,其实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
把这三方面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这就是要把“为了人”作为实现社会稳定的归宿。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没有稳定也就没有发展,稳定压倒一切。但稳定并不是目的,我们是要通过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的需要,进而实现人的发展。这才是目的。所以,不能为稳定而稳定,更不能为了稳定而去压抑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社会稳定,一定要把“为了人”作为最高要求和最后归宿。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6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必要性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还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地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将其特征概括为:“民主治法,公平正义,成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1、城乡之间不和谐。
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是社会结构存在的两种独立的体系。一个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型。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系列。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用、住宅等“14种制度”组成的不平等等现象。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2、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均GDP相对差距也是越拉越大。我们在到处谈论全球化,难道一国之内还不能"化"起来吗?省与省之间未"化",哪里谈的上全球化呢?在欧洲有不少国家连那些作为政权象征的货币都没有了,都统一了,难道我还能在扩大地区间的差距吗?
3、经济与社会间的不和谐。这里有四个小的“相对不和谐”。
(1)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不和谐。我国的科教文卫体安全还相当落后,比如教育经费只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几,比印度土耳其还低,仅为菲律宾的一半。文盲在增多,失学率在提高。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而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2)增长与分配相对不和谐。财富增长一定要与社会分配的公平相协调,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分配合理到什么程度,社会就和谐到什么程度,二者是线性关系的。
(3)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不和谐。13年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幅度增长。奇怪的是,这么高的GDP增长不仅没有拉动就业率,反而把失业率拉动起来了。
(4)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和谐。我们在很多地方是"认钱不认人"、"见物不见人"、"宠物不宠人"。
4、理论上的要求
(1)中国思想史上,在儒家、道家的言论中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的“天人合一”,不管其出发点怎样,他主张和则是真实;再早,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提出“和与同异”的命题。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来源于晏子的君臣之间“和而不同”。
(2)在西方思想史上,作为毕达哥拉斯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天体谐音说”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和谐”。认为人的内在和谐同外在和谐相和谐,才能完美。在文艺复兴以后,笛卡尔、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帅的和谐整体”。
(3)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书中一再“提倡和谐社会”。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产生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产生的。”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换句话说:人应当融入社会,社会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在马克思之后,美国也有些社会学家或直接或间接、或系统或零星的描述、阐述过和谐社会。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在和谐社会下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十分鲜明的语言,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五大任务之一。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举全党之力,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推进剂。在我的印象中,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专门的文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近二十年来的第一次,这足以表明党中央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原因很简单,因为德育是“成人”的教育,不能“成人”何以成才呢?尤其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如何“成人”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也更加重要。 不重视大学生德育就是不重视人类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不重视大学生德育,国家建设的基本人才梯队就没有基本的素质保障。对于这一点, 文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立场: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做到学校教育,与人为本,德智体美,德与为先。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和谐观念,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当前形势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末,我国终于顺利加入WTO,入世无疑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机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出来多少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了多少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能否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构建。显而易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科技精英,也要培养大量掌握科学技术的普通劳动者。
2、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培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终解决。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義思想,在涉及本国本民族利益时,能坚决的捍卫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在实际生活中,要增强国货意识多消费和使用本民族企业的产品,以支持和帮助本民族企业的发展。还要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强化民族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不是要求弱化国际意识,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增强国际意识,当代大学生才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兼收并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树立竞争与协作相结合的意识。新世纪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和残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内、外经济竞争中的强者。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当代企业要在世界经济竞争大潮中获胜、发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高素质人才加盟。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虽然竞争是激烈的但竞争并不就完全意味着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世界上一些大型经济项目和人类社会谋求继续发展而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们所提倡的竞争不是对抗性竞争而是协作竞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协作,协作中竞争的思想意识。在校园中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环境。诚实守信是人们互相协作的一个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和谐。
4、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一种很好的载体。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味。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便枯燥的思想灌输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和谐自由。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7
一和谐社会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和谐”, 由“和”“谐”二字组成, “和”即和睦, 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之意;“谐”即相合, 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即是事物合乎逻辑或规律的协调、和睦、融洽的存在、运动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 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是全面系统的和谐与系统的全面和谐。人文素质指意志、思维、情感、学识等多方面综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 它表现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气质及价值取向。人文素质教育即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使受教育者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医学系统及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 而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的前提, 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 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医生“必须有高尚之医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医术”。首先, 未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取决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促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并将其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 时刻“以病人为中心”, 在为患者服务上全心全意, 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其次, 未来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患关系即是建立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特定的人际关系。医务人员的价值实现需要医患关系和谐, 人民大众的健康需要医患关系和谐, 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医患关系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人文精神的培育又有赖于人文教育。医务人员只有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 才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 实现心灵的慰藉和身体的康复, 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所以未来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 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才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医疗服务系统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医学生是理科生, 在高中阶段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长期以来重数理化、轻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惯性导致其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 多数学生又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仍然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 人文知识学习淡漠、知识面狭窄。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 加上缺少人文科学的引导和缓冲, 其结果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匮乏, 人文底蕴薄弱, 对未来充满迷茫, 无法承担为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该成为“五星级医生”, 医学教育的标准也着重对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及临床、交流沟通、群体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要求。[2]所以现代医学教育不只是传授专业技能, 更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才能满足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才能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预防观、诊疗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 并在更深层次上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
2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 还要进行人文关怀, 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考虑, 关注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尤其注重对患者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就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 树立新型的医学观念, 正确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既是对理论的贯彻也是实践的推进要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 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医学生也正在经历着价值观嬗变的微妙历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这一嬗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 这种多元化一旦演变成一种无序和混乱, 会导致道德准则的缺失, 并进而致使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低迷和错乱, 直接后果将是就业后其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的滑坡。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1更新观念, 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 它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治疗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医学又是一个人文系统, 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 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医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除疾病的技术价值上, 也体现在抚慰和减轻患者精神痛苦, 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人文价值之中。[3]医务人员还必须具备人文态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推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就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建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2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经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改变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 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 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将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用教师的个人情操、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同化学生, 并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使学生享受到人文精神的美,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 针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不足的现状, 应适当增加人文课程, 将人文课程的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10%~15%。并建立适应时代要求, 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整合医学人文课程内容, 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交叉融合, 在技能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 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 应积极尝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泛的东西, 它可以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中。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作为隐形课程的校园文化建设, 应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 将人文精神、人文知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以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教育学生,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离不开医学生的和谐发展。医学院校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文医融通、文医渗透, 才能培养出德医双馨的合格医学人才, 培养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静, 吕鹏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协论坛, 2011, (5) :149.
[2]辛兵, 王维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s1) :59.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8
度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个人生活调适过程中产生的;高年级学生 (尤其是五年制、七年制学生, 在校时间相对较长) 对自己、对学习乃至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 初始症状逐渐减弱, 而代之以焦虑、偏执和身体症状等。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长时间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学生问题使辅导员无法合理驾驭其私人时间;对问题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能否令学生家长满意、问题是否得到控制等, 又令辅导员思想上如履薄冰;辅导员要与学生比智慧、比知识、比思维、比耐力, 任何赞赏、责备、怜惜、愠怒等情感的表达和流露都要照顾到敏感多疑的学生, 避免发生误解、反感、争执, 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劳心”过程后, 会让一部分辅导员背负一定的思想包袱。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 往往让部分辅导员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3制约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发展的因素和解决办法
目前, 制约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辅导员队伍的非职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工作的短期性。一些辅导员工作2~3年就转岗, 使辅导员成为过渡性职业。 (2) 队伍的非专业性。辅导员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 (3) 职责的不明确性。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 而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非本职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解决。 (4) 学术上的薄弱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处于经验管理状态, 缺乏理论高度, 使得学生工作缺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借鉴性。 (5) 绩效考核的模糊性。绩效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 同时, 日常工作的软性增加了量化考核的难度, 绩效考核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工作的激励效果。
非职业化导致人员非正常流动快, 在岗时间短, 从业人员要因素, 其职业道德养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成为知行合一、德业双修的健康卫士, 是高等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缺乏自我实现的价值认同, 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职业的短期性使辅导员的职业期望值很低, 加之生活阅历浅、工作经验少, 造成工作绩效低下。非职业化不能保证学生工作的连续性, 一方面, 导致短期行为严重;另一方面, 辅导员队伍的非专业化导致高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只能低水平运行。辅导员素质还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绝大多数辅导员未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培训, 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变化的新要求;部分辅导员在上岗期间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工作方法与能力, 严重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逐步实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3], 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是适应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在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不断更新观念, 改革管理体制, 完善保障制度, 建立辅导员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认真选拔、优化结构、精心培养、严格管理, 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保持高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彬, 冼锦华.高校学生辅导员素质建设[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赵妍.医学院校辅导员的素质特点[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6 (3) :
[3]李海燕.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12) :
1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推进医学特色的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
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 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一方面, 受当时社会道德总体水平的制约, 反映了社会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 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对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医德是构成整个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讲, 医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疗卫生部门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能突出高等医学院校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的学科特色。
1.2 有利于医学生构建和谐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医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经验不丰富、思想不成熟, 部分学生选择学医多少带有一定的功利和实用目的。但医生的职业, 生命攸关, 死生所寄, “非仁爱之士不可托, 非廉洁淳良不可信”。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近年来, 许多国家修订的医学教育标准中也把医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这充分反映了职业道德对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价值, 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 这对于他们以后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是一种必要的准备[1]。
1.3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传统医德把济世救人作为医学的目的。基于济世救人的目的, 祖国医学反对把医学作为谋利的手段。清代名医费伯雄曾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 欲谋私利而学医则不可[2]。当代医务工作者肩负着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任, 为有效防病治病就必须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4 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当前有一些单位、个人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 出现医德滑坡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 也败坏了医院的信誉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因此,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迫在眉睫。为适应这种改革需要, 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医德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需要,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
2.1 开展以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
医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要求他们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 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它包含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唯物辩证精神, 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规范人的思想行为方面, 发挥着良好的教化作用。传统的“公忠”思想和“义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应把传统美德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用生动的例证教育、熏陶和感染学生, 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2.2 开展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规范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大学生一切品质形成的基础和保证, 也是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是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学生誓词都特别强调诚实守信对于一名医生的重要性。因此, 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应将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在日常授课和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有意识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职业规范, 是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 使他们自觉形成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 为今后从事医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开展以爱岗敬业为内容的职业情感教育
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情感, 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内在感受。就医务工作者来说,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并献身于医疗卫生事业。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才能正确处理同事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才能自觉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 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贯穿于医学实践操作之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和教育,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4 开展以遵纪守法为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医务工作专业性强, 而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工作者应以廉洁自律为从业之本。因此, 医学生应加强自我修养, 把履行职业道德作为自觉遵守的行业准则。
3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职业道德教育与信念培养相结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阶段, 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医务工作者队伍中极少数人一切向“钱”看、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 这种不良现象也在侵蚀着校园, 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如果医学生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防范意识和抵御能力不强, 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 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3.2 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首先, 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将来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人民之健康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首先应是身心健康、富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应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理念中体现出来。其次, 职业道德教育还应体现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应设立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念、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再次, 职业道德教育应落实到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充分感知、感受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外, 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延伸到与医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家长和亲友 (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长和亲友) 、社会知名人士 (特别是业内知名人士) 的人格影响往往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3]。
3.3 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性的, 只有加强法制教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思考
刘建文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个人的和谐人格, 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构建大学生的和谐人格。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成要素、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人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从战略高度概括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等学校理应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要构建个人的和谐人格, 没有个人的和谐, 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的和谐包括个体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 首先要有一颗平衡、和谐的心。庄子说“心莫若和”, 是讲没
育, 让学生知法、懂法, 才能自觉守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方能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法制教育, 教育学生依法办事, 严格规范职业行为, 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廉洁奉公, 不做违法乱纪的事。通过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让学生认识到在将来从业中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3.4 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医学生不仅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还要防止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离。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 建立职业道德教育考评体系;在基础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活动中, 践行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文章编号:1671-1246 (2008) 03-0023-03
有和谐的人格, 即使天下太平, 也会身心乖错。“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坦荡荡的人则心平气和、乐观向上;常戚戚的人则心理失衡、怨天尤人。具有和谐之心, 才能有全面发展的人格。内心的和谐是和谐人格的灵魂[1]。和谐发展的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大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知识、肩负历史使命的特殊群体,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 当代大学生还存在各种人格缺陷, 影响其人格的和谐发展。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改革,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成要素1.1人格
力。同时, 建立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档案, 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综合素质考评挂钩, 与奖学金、助学贷款挂钩, 与诚信考试挂钩, 引导学生树立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诚信观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使其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分析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和谐社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2]段逸山, 赵辉贤.医古文·东垣老人传[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5.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9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
(一)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要求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只要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都是值得提倡的, 都应该得到肯定。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障。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下提出的, 要求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推行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 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作用
1.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确立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一观念的确立为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2.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保障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开放和平等,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流动体制, 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劳动之间, 制度性的障碍被消除了。
(三) 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三个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要求保障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劳动关系,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定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1. 劳动的平等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平等的劳动观念,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一切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2. 劳动的合作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合作劳动的观念, 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社会大生产的重要条件, 合作劳动的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公平教育的理念
(一)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
公平是经济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体现, 是人们对于社会以及发展的看法。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平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实现的, 制度的公平性保障了人人都可以平等去竞争, 在进行社会资源分配时, 主要是按照社会成员对其需要进行分配, 没有绝对的公平。制度下的公平是指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 而强调结果的公平, 则是强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时平均的, 结果的公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谐社会理念就是满足社会成员各得其所, 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 制度的公平来确保自身的权利不被侵犯。
(二)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公平观念教育
在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制度公平保障了人们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 可以通过制度维护自身的权利, 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 避免不公平的竞争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可以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 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大学生对平等观念理解比较透彻, 对资源分配的平等比较在意, 而对制度公平却没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制度公平, 必须实现按需分配, 强调多劳者多得。在和谐社会理念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公平观念的教育, 让大学生对社会公平有新的理解, 使大学生摒弃结果公平的想法, 改善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 对大学生的公平观念进行教育, 才能培养出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大学生,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大学生才能放平心态, 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人生观与创新理念的教育
(一) 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观建设的要求
人生观的形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大学生必须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尤其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 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促进人格的完善, 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创新精神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当培养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运用新的方法处理问题, 以创新的理念来迎接机遇和挑战。
结语
和谐社会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各尽其职、各取所需, 又能和睦相处的的社会。和谐社会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制度完善来促进社会群体发挥创造力, 在流动的社会物质财富中采用社会知识资源。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对劳动观念的教育、对公平观念的教育, 应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力.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06) .
[2]祝月升.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21) .
[3]彭亚红.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21) .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10
1 构建和谐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点所提出的新理论和新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建党九十年以来, 它始终贯穿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提出了新的思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其目标, 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深入思考和积极付诸实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2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 社会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到来, 社会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之音、之事, 改变社会风气, 提高人的认识水平要从教育入手, 而教育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协调矛盾、理顺关系, 加快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转化, 力争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总体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如下: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实现社会政治整合。社会最基本的和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认识上和政治上的和谐。这种和谐突出体现为全国人民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从政治功能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教育, 统一人们的思想, 凝聚社会的力量, 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日益形成,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加之西方大国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 使我国政治不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所以,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说服、沟通、协商的方法,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 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有效地促进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2)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动员、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奋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特殊过程。我们必须承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的社会利益一元格局被打破, 社会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各个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都希望在改革的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改革本身就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不可能全面兼顾到各个阶层和利益群体, 由此就会产生一些影响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因素。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逐渐化解这些矛盾和潜在的隐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不能直接调整现有的利益分配政策和利益格局, 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借助其自身的优势, 通过教育和说服等方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目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暂时性, 从而在认识上和思想上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利益的激化, 化解了人们的不满情绪, 增强了人们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和执行的自觉性, 进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人们行为规范、社会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到来, 由于受各种社会变革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开始出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不良的社会风气, 导致了人的安全感和精神家园的丧失, 对社会秩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与合作观念, 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外, 还具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基于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是一种社会形态, 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能够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创新教育理念。首先, 把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统一全国各族人民对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变革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和谐。使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和谐精神产生“共振”, 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推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育对象为本, 以教育对象发展为本。尊重教育对象, 深入实际, 了解人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 解决思想问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次, 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民主、诚信、博爱的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中, 从而规范社会生活, 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 妥善协调与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关系, 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常抓不懈,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说服教育而轻服务,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建立公平公正的奖励和惩处机制, 敏锐快捷的预警机制,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平稳运行。
(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 要摈弃传统教育中那些僵化、呆板、简单说教、形式主义的工作方法, 重视由灌输向渗透、由呆板向灵活、由单一向多样、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采取媒体引导法,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和载体作用;利用和占领互联网优势, 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 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积极创造各种活动载体, 如演讲比赛、知识趣味竞赛等各种活动,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性、科学性和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融入各种活动之中。
总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特有作用和功能,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 将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那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一定会实现和谐社会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比翼双飞, 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文摘, 2010 (4) .
[2]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6) .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矛盾是指矛盾体系空间结构上某一特定部分的矛盾或某一特定的矛盾因子,它规定、制约或影响着该体系其他部分的矛盾或其他的矛盾因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三农”问题就是关键矛盾。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民”的大多数。“三农”问题又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其他人民内部矛盾的顺利解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三农”这一关键矛盾的主要表现
·城乡差距过大,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10元,1996年为2912.8元,2002年扩大到5227元,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5878元,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破万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57:1,1983年为1.7:1,2000年2.79:1,2003年3.24:1,2008年扩大到3.31∶1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医疗等福利因素考虑在内,则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至少在5:1以上。 2[2]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增长速度慢,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突出,致使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受阻。200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3.7%,而农村居民仍然高达47.47% ,城乡相差10.7个百分点城乡相差13.77个百分点。由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致使工业无力实现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城市无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文化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显著,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增加的基础,在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率的投入。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师资配置与城市有较大差距,2011年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13.5,农村为1:18;2008年,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平均为3410.09元,农村为3316.83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1.4%;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2787.57元,其中农村为2640.82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4.73%。至2008年全国仍有42个县未实现“普九”,数百万农村儿童因贫困而辍学,或根本就上不起学。2006年农村劳动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全国至今仍有3000余万的文盲人口,而文盲的九成以上在农村。这影响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和农村科技进步。从社会保障条件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社会进步和发育。现阶段,90%以上的城镇居民已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而农村仅有20%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为100%,而农村居民却只有少部分获得社会养老保障;失业保险覆盖率城市为71%,农村几乎为零。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向外转移和就业困难,贫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多,约占总人口的70%,达到8.4亿。人口多造成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目前,全国人均有效耕地面积不足1亩,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继续下降。全国有县(区)2300多个,其中有666个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规定的耕地警戒线,即人均0.57亩以下,有463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仅有0.45亩。“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以致有限的耕地生产成果被过度分割,农民收入少而贫穷。人口多而耕地少所带来的突出矛盾是农业生产不能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由于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土地所分摊的固定资产和生产成本,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因而一直成为农业生产者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由于人均土地少,面积小,耕地规模经营根本无法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4.5亿,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最多可以容纳1.5亿个劳动力,加上每年外出打工的候鸟式地转移及农村工业发展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大约为1.5亿,因此仍有1.5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能在其他领域顺利实现就业,将拥挤在农业领域,形成农业中的零值劳动和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可见,人多地少及就业不充分和其它矛盾叠加,带来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农业公共投资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是,受农业生产经营自身特点和长期的制度沉淀的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致农业发展常常受到市场的约束,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呈现为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经营的这些特点要求政府通过宏现调控,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例如,美国政府每年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农民收入中有30—60%来自于财政政策补贴。2003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农业新法案,今后10年政府向农业和畜牧业将拨款1900亿美元,将在目前所实行的补贴基础上再增加80%;而在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虽然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了2001年1516亿元,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1978年为13.4 %,1990年下降到10%,2001年又进一步下降为8%。农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和支持,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老化失修,农村电力供应不足,农村交通闭塞,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及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根据WTO农业协议,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这就使得我国农业进一步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不高,以致农产品产量年度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这些成为引发“三农”问题的导火线。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要坚决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城乡人民内部矛盾,要统筹兼顾,动员各方力量,注意工作方法,调动积极因素,化解“三农”问题。
·重构城乡关系,实行统筹发展
在城乡发展方面,要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改变领导决策的城市偏向。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推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农业内部的就业压力在不断积蓄,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现阶段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目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适应农业 “入世”的新形势,必须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 篇12
一、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的内容是相同的;和谐社会的主要宗旨就是公平正义、诚信有爱以及充满活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的社会, 其主要目的就是让社会上的每位群众能够有比较健康全面的性格特征,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对一些理不清头绪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 能够合理的进行解决, 争取融入到社会中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就是以目标信念教育为主要中心, 在教育过程中, 必须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另外, 对于和谐社会来说, 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和谐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身为一个符合和谐社会标准的大学生, 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 而这些重要素质的形成刚好是在大学时期完成的, 大学时期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将会影响其终身, 不过这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 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更是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必然要求。所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可以构建大学生的和谐基础群体, 还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与和谐社会产生不融洽的问题
首先,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是, 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较弱;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对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模糊等现象, 喜欢追求自我, 从而慢慢的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只注重自己所获得的利益, 而不去管国家的利益, 认为只要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就可以了, 其他的一概与自己无关;部分大学生对班集体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出现不积极的态度, 严重缺乏对班级体的意识还有与同学合作的精神。
其次, 由于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淡薄, 从而导致了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 在高校中出现了不光彩的事在他们心中已经习以为然, 有的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 只一味的寻求感官上的刺激, 其行为过于随便。
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加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目标
高校在构建校园环境时, 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用创新精神使校园文化更上一层台阶, 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 是培养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校园建设中, 要使其内容与方式不断的创新, 以此来适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积极的引导学生参加校园实践活动, 让内容丰富、有质量及有品位的高尚文化占领学生的大脑以及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在大学校园建设中, 对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 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2、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 使得人们在生活上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导致了人们的心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 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使其在就业以及学习方面的压力大大的增加了, 为此, 对构建和谐的社会造成了影响;所以高校要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安排心理教育内容, 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对其普及健康的心理知识。
3、对大学生教育中应追求多种多样的丰富知识
如何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能够产生兴趣, 其解决方法就是对课程的改革过程中, 需要让课程内容与众不同并具有吸引力。另外, 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追求多种多样的和谐教育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 应加入先进的信息知识, 比如计算机、互联网等, 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开展实践等形式活动, 积极的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构建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当前和谐社会相适应, 那样才能不断的发展完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高校教育的责任, 更是全社会人民的责任, 所以我们要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薇薇, 万玉凤.“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报道之——诚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排优解难[N].中国教育报, 2006, 20 (1) .
[3]刘基, 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05-02-20.
[5]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 2000-04-03 (3) .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推荐阅读:
和谐与和谐社会09-03
传承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12-09
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11-13
从和谐社区到和谐社会07-07
保平安 促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体会05-24
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0-10
树立促进社会和谐的教育理念10-19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演讲稿:旗帜下的追寻06-10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