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方法

2024-10-11

输注方法(共7篇)

输注方法 篇1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1], 也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 有报道90%以上的住院病人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2]。为成功实施静脉穿刺, 确保穿刺质量, 静脉穿刺时选择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 先远端后近端, 尽可能保护血管, 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 避免重复穿刺, 减轻病人痛苦, 减少病人的投诉, 提高静脉输注治疗的护理质量, 增加病人满意度, 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现将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常用的静脉穿刺方法

1.1 传统法 (握拳法)

《基础护理学》要求病人握拳, 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嘱病人松拳。

1.2 老年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

在为老年消瘦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时, 鲁敏卿[3]提出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将病人掌侧蚓状肌和骨间肌向上顶时, 间接将嵌入掌骨间的浅静脉顶出掌骨外, 可有效地提高血管的充盈程度, 加大血管的暴露。

1.3 弓形手掌穿刺法

陆云[4]研究发现病人手背轻握呈弓形, 护士左手拇指在上轻握其手心, 拇指绷紧注射部位下端皮肤并压住静脉下端穿刺。有助于病人放松, 同时起到了制动作用。

1.4 回压静脉法

段水英[5]对血管充盈不佳的病人采用手指从所选血管的远心端2 cm~4 cm向近心端推压, 使局部静脉压升高, 血管充盈, 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1.5 手放松法

郭彩霞等[6]嘱病人手放松, 操作者用左手将病人五指聚拢握于手中, 左手拇指向病人手指方向绷紧皮肤, 进行老年病人手背静脉穿刺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疼痛。

1.6 自然状态静脉穿刺法

侯素霞等[7]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病人的手臂状态 (穿刺侧手臂放于自然状态, 操作者左手握紧病人四指, 挤压指端静脉, 使血液快速回流手背静脉网, 使血管充盈) 、 进针角度 (血容量减少且手背静脉萎陷的病人10°~15°角, 一般病人35°~40°角) 、调整液体悬挂高度 (输液器下 2/3 低于心脏水平位置) , 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减轻病人的疼痛。

1.7 手部自然放松空握杯状

谢珍惠[8]嘱病人手部自然放松, 手腕下弯, 拇指内收, 其余四指并拢向掌心面, 使被穿刺的手形成背隆掌空握杯状, 操作者紧握病人的手, 给病人以亲切感,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1.8 负压进针法

孙萍等[9]对血管粗但脆性大和血管细且弹性差的老年病人采用负压进针法其回血率比传统静脉穿刺法回血率分别提高了2% 和10% 。

1.9 直入法

周丽华等[10]研究表明直接刺入血管的进针方法, 使静脉穿刺达到无痛、微痛、快速、准确无误的质量标准。特别适合肥胖病人静脉显露不明显时使用。

1.10 逆行穿刺法

李凌娅等[11]主张采取逆行静脉穿刺, 护士背向病人头部, 向指方向10°~15°角沿血管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 可防止指掌关节向心穿刺固定不牢固造成的穿刺失败, 提高静脉的有效利用率。

1.11 水肿的病人

可采取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 将多余的水分挤向一边, 血管暴露后, 立即穿刺[12]。

2 穿刺部位的选择

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注的穿刺部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张浩楠[13]研究得出引起穿刺疼痛的静脉部位由轻到重分别为:手背静脉、贵要静脉、桡静脉、掌侧静脉和手指静脉 (后两者因为其所在部位对疼痛极为敏感, 临床上一般不采用) 。笔者认为手背静脉是病人最易接受的穿刺部位, 它具有暴露部位最少、血管丰富、容易固定又不影响病人肢体活动的优点, 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乏神经区, 是手背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

3 绷扎止血带的时间和位置

3.1 扎止血带时间

李曼玲[14]认为静脉血管充盈是保证一针见血的关键 , 扎止血带40 s~120 s为静脉穿刺最佳时间。对血容量不足及末梢静脉充盈度较差的病人, 适当延长扎止血带时间,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15]。

3.2 止血带的绷扎位置

一般离穿刺点10 cm~15 cm为佳[16]。谢珍惠[8]扎两根止血带法, 在穿刺点上方 20 cm 处扎一根止血带, 再在 10 cm 处扎一根止血带, 捆扎肢体 1 min 后, 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 可看到靛蓝色的静脉, 利于穿刺。因为较大面积地阻断外周静脉的血流, 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 适合儿童、危重和消瘦的病人。

4 进针角度

操作时进针的角度也与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 护理学者对于穿刺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谢玉风[17]的研究认为穿刺针头在血管上方或侧面与皮肤呈60°快速进针, 穿过皮肤, 再呈约20°角沿血管方向送入, 见回血后沿血管进针少许, 可以减轻疼痛。宋晓波等[18]主张35°~40°角进针, 省去皮下潜行的距离, 减少了穿刺针对血管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侯素霞等[7]主张血容量减少且手背静脉萎陷的病人10°~15 °角进针, 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5 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

静脉穿刺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 导致穿刺部位肿胀、渗出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贴胶布的手法不当、胶布排列不规则及胶布的长、宽度不合理。其胶布的长宽分别为7.0 cm~9.0 cm、0.8cm~1.0 cm 为宜, 三条胶布均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 , 间距0.8 cm~1.2 cm, 对于消瘦病人效果更佳, 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9]。王云燕等[19]根据力学、美学原理提出采用一侧滚动法固定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 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 保证不松动。静脉穿刺成功后, 以进针后的血管为纵轴, 将针柄从右向左缓慢旋转180度, 使针头斜面朝下, 固定好头皮针。此方法简便易行, 增加滴速及减少液体渗出效果均好, 不但减轻病人的痛苦, 而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6 小结

综上所述, 在临床实践中对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 各有体会。临床操作中, 对于老年消瘦病人若选择手背静脉穿刺, 建议采用压力式静脉进针法:病人手背向上自然平伸, 护士掌心向自己, 紧握病人手掌及手指, 拇指放在病人的手指上方、其余四指并拢贴于手掌下, 拇指将病人的手指向下压的同时食指将病人的手掌心向上举, 绷紧手背皮肤, 选中血管后, 将输液针头放在血管的正上方, 斜面向上, 以拇指和食指握住针柄轻轻一压, 针尖即进入血管, 然后放平针头进针2 mm~3 mm, 妥善固定。作为临床治疗的常见护理操作技术的静脉输注朝着无痛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病人, 应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 不仅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更减轻病人的痛苦, 保证了静脉给药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使病人产生信任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病人的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手背,静脉输注,穿刺,护理

两种静脉输注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6年6月在我科行静脉输注的病人160例, 年龄21岁~76岁;随机分成改良组及对照组各80例。穿刺针头均使用一次性7号头皮针。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诊断、血管状态、输注药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由笔者一人操作。

1.2 穿刺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 即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柄从血管上方或侧方以20°角快速进针, 见回血后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 然后固定。

1.2.2 改良组

采用非握拳穿刺法[1]和直接进针法[2]进行静脉穿刺, 即扎止血带, 嘱病人手背向上自然平伸, 护士左手掌心向下, 紧握病人手指根部及手指, 拇指、食指分别在病人手背两侧, 绷紧手背皮肤,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柄从血管上方或侧方以70°角快速进针, 穿过皮肤后改变角度约呈20°, 见回血后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 然后固定。

1.3 评定标准

疼痛或穿刺失败为效果差, 无痛或微痛且穿刺成功为效果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显示, 两组穿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4, P<0.05, 改良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改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静脉输注是临床护理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大多数病人每日担心的问题之一, 疼痛和反复穿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影响治疗效果, 也会增加护理工作量。传统的穿刺方法有以下缺点:①病人握拳松紧度不易受操作者控制, 过松血管充盈不佳且不易固定, 过紧皮肤肌肉过度紧张, 挤压血管壁, 血管充盈受限, 较瘦的病人握拳时手背凹凸不平, 血管常陷入两条肌腱的凹处, 影响穿刺成功;②以20°角进针穿刺角度小, 针头进入皮肤后未能直接进入血管, 而沿血管方向潜行一段距离后才能进入血管, 针头在皮下组织经过距离长, 对组织损伤越重, 病人疼痛越剧烈。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则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者左手握紧病人手指, 使皮肤松紧度受操作者控制, 不受病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使血管处于最佳状态和固定状态, 同时可指压指端静脉, 使血液快速回流到手背静脉网, 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 回血迅速, 利于穿刺成功;②直接进针法加大了进针角度 (约70°角) , 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 针头直接进入血管而减少了对皮下组织的切割和撕拉现象, 能快速穿入皮下, 从而大大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 改良后的穿刺方法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减轻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减轻病人疼痛, 使静脉穿刺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发展, 明显优于传统的穿刺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 祝文红.提高老年病人浅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5) :73.

输注方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3月共240例次, 对照组 (输液速度<60 gtt/min) 119例次, 观察组 (输液速度>60 gtt/min) 121例次。

1.2 输液方法

采取自体左右肢体静脉交替输液对照法[2], 单日为观察组, 滴速>60 gtt/min, 双日为对照组, 滴速<60 gtt/min, 穿刺选择有弹性易固定的血管, 同一血管连续输液不超过3次, 穿刺针头均为同一型号针尖。

1.3 判断标准

采用0级~10级线形视觉模拟评估表评价病人的疼痛感受。1级~4级轻度疼痛, 5级~6级中度疼痛, 7级~9级为重度疼痛, 10级为剧烈疼痛[3]。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疼痛持续时间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见表1、表2)

例次 (%)

例次 (%)

3 讨论

3.1 快速静脉输注

根据流体力学, 液体在管腔流动过程中, 液体流动的速度与液体对管腔壁的侧压力成反比, 血液流动速度加快, 血管壁的侧压力变小, 同时快速滴入局部受到疼痛强刺激, 调动应激功能, 提高了疼痛阈。从表1可得出病人快速静脉输注时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从表2可得出观察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3.2 心理行为干预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不但许多躯体疾患, 而且许多症状, 尤其是疼痛这一临床最常见的症状的发生发展预后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近代心理生理学对慢性疼痛的研究发现负性情绪直接影响下丘脑的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体液、激素、酶的异常, 导致内源性致痛物质增高, 抑制物质降低, 使痛阈下降, 进行情绪干预对病人热情、诚挚、关心体贴, 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 告知病人治疗的重要性, 并以心身医学的观点给病人讲解情绪与疾病及其输液疼痛的关系, 帮助病人克服使痛阈降低的负性情绪, 代之是使痛阈提高的愉快有信心的正性情绪。行为干预就是通过分心法去转移注意力, 从而影响疼痛的情感成分, 通过放松技术与呼吸调节技术去控制疼痛的感知成分, 行为的调节控制还能反馈影响病人的心理及生理, 使负性情绪得到缓解, 使痛阈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局部湿热敷

湿热敷时是热疗方法的一种, 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解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 减轻疼痛[4]。输液过程中在穿刺点上方用50℃左右热毛巾局部辅助湿热敷减轻疼痛[5]。

综上所述快速静脉输注心理行为干预辅助局部湿热敷的方法可减轻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疼痛或缩短疼痛时间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 (FDP) 输液滴速与疼痛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3月共240例次分对照组 (<60 gtt/min) 119例次、观察组 (>60 gtt/min) 121例次, 采取自体左右肢体静脉交替输液对照法, 用0级10级线形视觉模拟评估表评价病人的疼痛感受。[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快速静脉输注方法可减轻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疼痛或缩短疼痛时间, 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钠,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湖南医学院.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336.

[2]田素英.减少1, 6-二磷酸果糖对静脉刺激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9 (9) :523.

[3]徐封彦, 张镜如.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4:10-23.

[4]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9:310.

输注方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180例。其中,男100例,女80例;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3.22±3.92)周和(2 161.34±880.60)g;诊断为早产儿50例,新生儿败血症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0例,新生儿气胸10例,其他20例。根据入院顺序与家长意愿,把上述新生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PIV置管,PIV导管(BD公司)由责任护士按照有关放置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常规放置。选用的留置部位有上肢的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足背静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留置针静脉穿刺按静脉留置针操作步骤,进行套管穿刺并留置。24 h后,直接使用透明敷贴进行敷料更换。无菌透明敷贴一般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需使用无菌技术,或在潮湿及松动后立即更换。置管后常规拍摄胸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置管,普通头皮针(BD公司)由责任护士按照有关放置普通头皮针的操作常规放置。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置管中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和输液期间体重增长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60例次,发生并发症30例次,发生率为18.7%,其中,导管堵塞10例次,液体外渗10例次,穿刺点渗血6例次,疑似感染4例次。对照组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70例次,发生并发症110例次,发生率为64.7%,其中,局部渗出肿胀40例次,导管堵塞50例次,液体外渗20例次。两组比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和输液期间体重增长比较

治疗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9.45±10.82)d,对照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7.20±8.58)d。置管期间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24.18±25.75)g/d,对照组体重增长为(9.43±25.65)g/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为新生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通路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高渗溶液以及肠外营养液,再加上反复的穿刺,周围静脉非常容易损伤[4]。同时新生儿水转换率比成人高,婴儿转换率更高达100 mL,故婴儿更容易发生脱水。此外新生儿新陈代谢率高,新生儿及婴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机体内的糖原及脂肪储备少,较长时间禁食有发生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5]。

留置针作为新型的输液工具由于其使用过程安全、有效、方便,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喜爱并接受,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年老、衰竭、血管不太好穿刺者[6]。有研究表明,长期置管后,留置针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和机械性并发症,并且这也成为引起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7]。不过在一组早产儿的研究中发现,留置针和普通头皮针在静脉持续时间和感染的发生率上并无差异[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60例次,发生并发症30例次,发生率为18.7%,其中导管堵塞10例次,液体外渗10例次,穿刺点渗血6例次,疑似感染4例次。对照组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70例次,发生并发症110例次,发生率为64.7%,其中局部渗出肿胀40例次,导管堵塞50例次,液体外渗20例次;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

留置针使用专用透明敷料贴固定,既牢固又稳妥,不妨碍肢体活动,使患者在输液时感觉更为舒适。由于该针头长期放置于血管容易引起静脉炎所以要严格掌握置放时间,留置时间可持续5~7 d[9]。该研究显示,治疗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9.45±10.82)d,对照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7.20±8.58)d;置管期间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24.18±25.75)g/d,对照组体重增长为(9.425±25.65)g/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以往的结果一致。

新生儿的液体渗漏处理中,要进行以下合理处理:(1)避免将穿刺部位浸泡在水中,洗澡时使用专业的保护套或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2)输液完毕,封管后注意保护针头,防止抓脱。穿刺部位注意勿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回流[10]。(3)使用稀释剂或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剂经静脉滴注给药时,量要适当,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皮下局部注射解毒时应先拔去针头。(4)由于血液中的胶渗压的缘故,可能会出现封管仍有见针头有少量回血现象,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尽可能将穿刺部位抬高就可以了。(5)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累及范围[11]。(6)严格液体输注的技术操作,并且实行全程监控[12]。

总之,新生儿液体输注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常见,而PIV为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并且保持新生儿正常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措施,总结临床防范液体外渗的经验。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180例,根据入院顺序与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留置针(PIV)液体输注,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液体输注。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患儿输液期间体重增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液体输注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常见,而PIV为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可以降低并发症,延长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并且保持新生儿发育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输注方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输注伊曲康唑的42例病人为观察组, 男24例, 女18例;年龄18岁~76岁, 平均52岁。2011年5月-2012年5月42例输注伊曲康唑的病人为对照组, 男20例, 女22例;年龄20岁~73岁, 平均5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治疗及用法:伊曲康唑200mg静脉输注, 12h1次, 连续2d, 以后每天1次, 连续12d, 共计14d。

1.2 方法

1.2.1 封管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即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前用生理盐水10mL进行PICC冲管, 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 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mL正压封管。观察组用伊曲康唑的特配生理盐水冲管, 具体方法:使用2个10mL注射器分别抽取原包装提供的50mL特配生理盐水2mL和3mL放入无菌盘内, 然后将伊曲康唑注射液加入特配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 使用原包装袋内配有的过滤器延长管与输液器连接、排气, 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前先用10mL的生理盐水进行PICC冲管, 再用特配的生理盐水2mL冲管, 输注完伊曲康唑注射液后用特配生理盐水3mL冲管, 然后再用10mL的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这样可避免伊曲康唑注射液与其他液体混合。

1.2.2 评价方法

堵管的评价采用Jacquelyn[2]规定的标准, 部分阻塞:能注入液体, 但是不能回抽到血液;完全阻塞:不能注入液体及回抽血液。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系统性真菌感染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 SFI) 是引起免疫功能缺陷的血液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病人是发生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强烈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放化疗导致的黏膜炎、各种导管的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的发生都会破坏病人的自然防御机制, 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菌群失调。这些因素使得病人承受更大的真菌感染风险, 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加[4]。伊曲康唑 (商品名:斯皮仁诺) 是一种合成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 具有高度嗜脂性及嗜角质性,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大约99.8%) , 半衰期长、组织与血浆的浓度比高, 有利于治疗各类真菌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14-去甲基酶的活性, 引起14α-甲基固醇的积聚及麦角固醇的缺失, 进而导致真菌膜流动性异常、膜结合酶活性异常、几丁质合成酶酶原活性增加及调节异常, 由此而产生的真菌细胞膜损伤可致使真菌细胞死亡。该药对浅部及深部真菌感染均有良好疗效。

3.2 伊曲康唑静静脉输注引起堵管的原因

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及实际工作中了解到伊曲康唑注射液在配制过程中出现混浊现象常见于以下情况: (1) 将伊曲康唑注射液加入特配盐水袋, 在混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透明现象, 予轻轻混合后, 该现象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2) 伊曲康唑注射液全部转移至袋中后, 轻轻将液体混匀, 混合液变为澄清, 但是仍可见产品本身固有的聚合物 (一般为纤维状至薄片状, 半透明至白色微粒) , 该聚合物属产品正常现象, 不影响产品属性。 (3) 混合后的溶液为白色且轻轻混合后仍不消失, 或含有异物, 或输液袋破损, 则不应给药。伊曲康唑造成不可逆转混浊、沉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4种: (1) 使用普通的生理盐水配制药液或冲洗输液器, 此情况发生混浊最多见。因伊曲康唑注射液是脂溶性药物, 水中溶解度低, 为使其增溶, 伊曲康唑专用生理盐水溶媒中有一种重要载体:羟丙基-β环糊精[5], 其pH值与普通生理盐水不同, 故其与普通生理盐水混合会产生浑浊。 (2) 药物输注过程中与其它药物共用通道可能会引起混浊。 (3) 配制药物方法不当, 药液与溶剂浓度比例不符合要求, 必须使用大于30mL的注射器抽吸药液, 因为伊曲康唑注射液每支25mL。有文献报道, 用20mL注射器抽取药液, 分2次注入原配液中, 结果出现混浊;第2次用50mL注射器吸药液一次性注入原配液, 没有出现混浊, 但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 莫菲氏滴管中液体变混浊[6]。第3次先用原配液排气, 再将药液加入剩余原液中, 结果出现混浊。 (4) 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伊曲康唑注射液一般在25℃以下贮藏, 不得冰冻, 避免直接光照。一旦伊曲康唑注射液发生混浊沉淀堵管后不管是用尿激酶还是肝素钠都无法畅通管道, 最终导致拔管。我们将拔除的导管剪开观察, 发现导管内为白色的沉淀物堵塞管腔。

3.3 伊曲康唑注射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掌握正确的体积比[7], 将25mL伊曲康唑注射液一次性全部注入由原包装提供的50mL特配生理盐水中, 配制中途不能中断, 并用配好的药液排气。 (2) 必须使用原包装内配有的过滤器延长管, 因管内过滤器的延长管可避免药物的聚合物进入病人体内。 (3) 伊曲康唑注射液注入输液袋后应尽快使用, 并避免直接光照。 (4) 掌握及控制伊曲康唑注射液的输液速度, 伊曲康唑药物制剂规格:每支250mg (25mL) , 而临床常规用药剂量为每次200 mg。因此, 在1h将配制好的药液静脉输注入病人体内后, 延长管和输液管内剩余的药液应弃去 (约为5mL) , 这样可确保准确的用药剂量。为避免发生沉淀引起堵管, 应将输液管道冲洗干净后才能输注其他药液。为了防止使用PICC管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过程中引起堵管拔管, 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要熟悉伊曲康唑注射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对PICC进行正确的冲、封管, 可有效减少和预防输注伊曲康唑引起堵管。

参考文献

[1]林燕勤, 戴娟.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2) :2025.

[2]Jacquelyn L, Baskin, Ching HP.Management of occlusion andt 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ndwelling central venouscat heters[J].Lancet, 2009, 374 (9684) :159.

[3]郑卫红, 马新娟, 王锐, 等.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病人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3) :201-202.

[4]Marr KA, Carter RA, BoeckhM, et al.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Changes in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J].Blood, 2002, 100:4358-4366.

[5]陶涛.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特性及药剂学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2, 33 (6) :304.

[6]邓春花, 黄光玉.斯匹仁诺注射液配制发生混浊的原因及对策[J].家庭护士, 2007, 5 (10B) :41.

输注方法 篇6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最早由美国I-Flow公司研发并于2001年进入我国医疗市场。它早期主要用于镇痛和化疗,现已广泛用于临床[1],包括术后镇痛、术中给药等。一次性丙泊酚输注泵为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专用泵(以下简称“丙泊酚专用泵”),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弹性储液囊、阻尼管、加液口、过滤器、流量选择开关和控流管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硅胶储液囊的弹性回缩力驱使药液通过管道进入静脉,达到术中持续给药的目的。

术中使用丙泊酚专用泵具有方便、省力、感染风险低等优点,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麻醉医师的操作程序和科室医疗成本[1],因此越来越受到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青睐。但丙泊酚专用泵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盛装的药物直接向患者血管内输注,对患者具有潜在的医疗伤害风险,特别是在手术麻醉中使用。丙泊酚专用泵的准确性是该产品的最重要指标,术中麻醉药物过量或不足将影响手术成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该产品虽可利用无线通信等技术检测其准确性[3],但由于麻醉手术中的各影响因素和患者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其个体化差异显著。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屡屡发布丙泊酚专用泵抽检不合格的公告。目前该产品尚无临床问题的研究报告,其使用说明书只是根据空载情况下用生理盐水标定制定的,缺乏临床相关试验报告。本实验于体外模拟术中丙泊酚专用泵静脉输注丙泊酚并观察该产品输注速度的准确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设备及药物

丙泊酚专用泵:北京科联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540296号:CBI-50-10/20。

丙泊酚注射液:乐维静,质量分数1%,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020H94700。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5。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46。

注射器、微量移液器、计时器等。

1.2 实验方法

用输液器将挂离测试平面1 m处的液体(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连接并在输液器前端安置三通阀,注射前将丙泊酚注射液缓慢充满丙泊酚专用泵(容积50 ml),防止产生气泡影响丙泊酚泵的容积。将丙泊酚专用泵速度控制开关调整至20 ml/h,排空控流管空气后连于输液器三通阀,输液器前端连接延长管和22G静脉输液留置针,通过输液器速度调节开关控制输液速度500或200 ml/h。

根据输注泵放置位置、输液速度、输液类型和丙泊酚输注总量随机分成不同配伍组。不同高度组(高50 cm组、水平组、低50 cm组):分别将输注泵悬挂高于水平面50 cm处、水平处和低于水平面50 cm处;不同输液速度组(500 ml/h组、200 ml/h组):按照手术补液需要将液体输注速度调节至500和200 ml/h;不同载液类型组(晶体组、胶体组):根据手术选择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输注不同丙泊酚总量组(丙泊酚总量<50 ml组、丙泊酚总量>50 ml组):根据手术长短和添加丙泊酚总量多少,选择一次性加入50 ml丙泊酚和多次重复加入丙泊酚50 ml 2组。选择丙泊酚输注速度为20 ml/h,控制其他变量模拟术中患者静脉输注丙泊酚,每10 min用移液器微量滴定丙泊酚流出的体积,观察记录输注完50 ml丙泊酚平均所需时间(min)和每10 min输注丙泊酚体积(ml)[平均所需时间误差(%)=(实际平均所需时间-理想平均所需时间)/理想平均所需时间×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注50 ml丙泊酚平均所需时间和误差情况

术中丙泊酚专用泵放置位置明显影响输注速度,水平组速度接近平均速度,而放置位置高于手术床50 cm组明显快于水平组,低于50 cm组明显慢于水平组(P<0.01),误差高达17.45%,超过±15%范围;另外,丙泊酚输注速度与所需丙泊酚总量也有关,向泵内重复添加丙泊酚组(丙泊酚总量>50 ml)输注速度明显慢于一次性添加丙泊酚组(丙泊酚总量<50 ml);输液速度快慢(500 ml/h组和200 ml/h组)、不同的载液类型对丙泊酚专用泵输注速度影响不大(P>0.05)。详见表1。

注:*表示与水平组比较,P<0.01

2.2 每10 min输注丙泊酚体积

如图1所示,不同高度丙泊酚专用泵输注速度和输注完50 ml丙泊酚所需时间不同,高50 cm组前120 min输注速度明显高于平均速度(3.33 ml/h);随着丙泊酚体积变小,输注速度明显下降,140 min时几乎已经输注完成。而水平组和低50 cm组输注速度均较慢。3组丙泊酚专用泵前30 min输注速度较快,随后60 min较平稳,离完成输注前30 min输注速度逐渐加快。

经过第一次使用后,各组丙泊酚专用泵弹性储液囊回缩力下降,输注速度均下降,下降程度约6.3%(P<0.05),输注时间也较第一次延长6.5%。而高50 cm组输注速度更接近于理想曲线,其他2组输注速度明显减慢,输注时间明显延长,如图2所示。

在不同输液速度下,500 ml/h组每10 min输注速度([3.20±0.58)ml/min]较200 ml/h组([2.88±0.61)ml/min]快,但t=2.448,P=0.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图3所示;不同载液类型下,晶体组每10 min输注速度([3.15±0.72)ml/min]较胶体组([2.81±0.78)ml/min]快,t=1.747,P=0.196,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如图4所示。

3 讨论

丙泊酚专用泵在麻醉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术中输液速度的准确性对维持术中麻醉稳定有重要影响[1]。由于该输液泵仅靠机械弹性回缩力驱动和限流微管调节速度[4],其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发现放置高度是丙泊酚专用泵输注速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若仅添加一次丙泊酚,则将该泵与手术床水平放置时输注速度更接近理想曲线;但当手术时间较长需要再次或多次添加丙泊酚时,将该泵挂离手术床高50 cm处更合适。

静脉输液是麻醉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输液速度和输液种类[5]。研究显示,丙泊酚专用泵输注速度与液体输注速度和液体输注种类无明显关系,临床工作中在考虑配伍禁忌后可以随意选择液体输注通道,但是单次追加药物时仍需要选择输液速度较快、药物成分简单的静脉通路。虽然电子微量输注泵具有输注准确、目标把控给药等优点,但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应用受到限制,如核磁共振检查、术后患者转运等场所[6]以及许多基层医院设备限制等,此时应用丙泊酚专用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丙泊酚专用泵采用进口硅胶囊流量控制技术,精度较高且无需电源,不受电磁场干扰,使用灵活,可实现多种流速(10、20、30 ml/h)调节,使术中麻醉维持给药变得更简单、更方便。其准确性除了可能与本研究中的因素有关以外,还与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储液囊充盈程度等有关[2],使用者应根据术中患者麻醉深度、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变化综合考虑该设备的准确性,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方便、省力等优点。

总之,本研究发现丙泊酚专用泵输注速度误差除低于水平面50 cm组外均在可控范围内(±15%),而且具有方便携带、省力、降低感染风险、减小科室医疗成本等优点,但若要在临床尤其是特殊环境中推广使用则需要进一步做临床观察。另外,该产品应制定更加详细的说明书,向使用者说明应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以便更加清楚地预防和判断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倘若该产品能与最新研究热点如把控输注等结合,可能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翔,陈岚.一次性输注泵的应用及其风险控制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2):82-84.

[2]WESEMANN K,COFFEV R J,WALLACE M S,et al.Clinical accuracy and safety using the Synchro MedⅡintrathecal drug infusion pump[J].Reg Anesth Pain Med,2014,39(4):341-346.

[3]许于春,朱鹏志,伍倚明.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检测系统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20(12):72-74,76.

[4]张平,袁丹江.降低输液泵应用风险的临床工程策略[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97-99.

[5]刘丽琼,张平,朱琼.输液泵临床应用风险及管理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6):96-98.

输注方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20例, 均为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其中男140例, 女180例;年龄16~76岁, 平均年龄37.8岁。病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后患者等, 采用白细胞滤器输注同型浓缩血小板。对照组300例, 为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输注未滤除白细胞浓缩血小板资料。两组病例数, 性别、年龄、病种等具有可比性 (P>0.05) 。均排除影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非免疫性因素 (感染, 脾肿大等) 。

1.2 方法

1.2.1对全部患者分别在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血小板制品由我市中心血站提供;每治疗单位血小板含量PLC≥2.5×1011。采用固相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LA和HPA抗体。分别统计HLA和HPA抗体阳性率及输注血小板无效率。

1.2.2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

我们采用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 (CCI) 来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 当血小板输注1h后, CCI<7500或24h后CCI<4500时, 判定血小板输注无效 (附计算公式:CCI=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数 (109/L) ×体表面积 (m2) ÷输入血小板总数 (1011) , 其中体表面积=0.0061×身高 (cm) +0.0128×体质量 (kg) -0.01529) [1,2]。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 比较输注血小板前后变化。HLA、HPA抗体阳性率及输注血小板无效率,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 2 0例, 有效例2 5 8例 (8 0.6 2%) , 无效6 2例 (19.38%) , HLA抗体阳性40例 (12.50%) , HPA抗体阳性38例 (11.87%) ;对照组300例, 有效103例 (34.33%) , 无效197例 (65.77%) , HLA抗体阳性180 (60.00%) 例, HPA抗体阳性38例 (12.66%)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无效率、HLA抗体阳性率均有差异显著性 (P<0.05) ;两组HPA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病机

人类血小板表面存在复杂的血型抗原, 有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1-16系, 22个抗原) , 和相关抗原 (ABO血型和HLA-A、B位点的抗原) 。特别是反复输注血小板或有妊娠史的妇女, 血清中可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 当再输入具有相应抗原血小板后, 会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然后导致输入的血小板被大量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导致输入的血小板会迅速破坏, 血小板计数不仅不升高, 有时反而会下降, 陷入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状态[1]。输注血小板产生抗体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 次数越多, 抗体次数的频率亦越高。研究证明反复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约50%以上产生血小板同种免疫抗体, 这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其中由于HLA抗原性较强, 因此, HLA抗体产生频率较高 (80%左右) 。若给具有HLA抗体及血小板抗体的患者输注随机血小板, 则抗体可与输入的血小板反应, 致使血小板减少, 造成输注血小板无效[1]。

3.2 血小板抗体筛查

选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检查和酶联免疫法等检测方法, 检查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小板抗体, 以确定是否为免疫性因素所致。对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 必须进行血小板抗体特异性鉴定, 检测HLA和HPA抗体并分析其特性。

3.3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措施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血小板输注中最主要的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 重在预防。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是基本措施:包括ABO血型的选择、Rh血型的选择、交叉配型等。作为血液中心还应能充分提供已知HLA/血小板分型的单采血小板, 实行同型输血;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 应积极提倡血小板抗体检查, 特别对含有血小板抗体的患者作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选择配型的供体, 单采血小板给患者输注能达到安全有效的血小板治疗目的;HLA同种异型免疫反应的预防:采用去除白细胞、紫外线灭活抗原、呈递细胞功能机去除血小板HLA抗原的浓缩血小板等措施, 可避免由于HLA抗原-抗体引发的血小板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本组采用白细胞滤器输注血小板有效率高达80.62%, 与白志刚[2]报道73.3%和蔡莉莉[3]报道60%的有效率相比有较大提高。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白细胞滤器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 提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白细胞滤器输注血小板;检测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血小板计数, HLA和HPA抗体阳性率及输注血小板无效率。结果 观察组320例, 有效例258例 (80.62%) , 无效62例 (19.38%) 。对照组300例, 有效103例 (34.33%) , 无效197例 (65.77%)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无效率有差异显著性 (P<0.05) ;结论 去白细胞血小板输注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加强血小板抗体筛查可降低免疫性输注血小板无效发生率。

关键词:去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抗体,输注血小板无效,免疫性反应

参考文献

[1]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01-204.

[2]白志刚.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4) :579.

上一篇:数字阀门控制器下一篇:工程款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