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阅读

2024-09-26

语文课堂阅读(通用12篇)

语文课堂阅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朱永新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阅读教学, 也需要兼顾知识教育与思想德育教育, 运用灵活的方法与手段, 灵活渗透德育内容,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也提升思想境界, 让语文充满人文色彩。

一.借助形象分析, 感染学生, 升华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所选文章多数出于名家之作, 刻画了鲜明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形象分析活动, 让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好品质,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 也受到思想感染, 升华情感。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那一声狼嗥为入手点, 分析狼嗥含义, 其立足点就是探索对狼嗥的不同反应, 比较中感受山的反应, 发掘“客观听取”的思想内涵, 联想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具体处理时, 由猎杀经历切入, 再对1-3自然段进行重点解读。而后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学会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环保意识。

再如《亡人逸事》一文, 是悼念亡妻的叙事抒情散文,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质朴、坚忍耐劳、知书达理的妻子的人物形象, 平凡却美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由细节之美入手, 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明白平凡中也能迸发美。比如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梳理文章片段与细节, 想想这表现出妻子怎样的性格特点与美好品质?当学生总结回复后, 继续诱导思索:文中所表现的美似乎与我们认为的美有所不同, 只是选取了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 比如持家细节, 两丈花布等, 以此说明亡妻之美, 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而后教师总结升华:亡妻并非大家闺秀, 是普通农妇, 过着属于她的平凡的生活。但谁又能否认平凡生活就没有美呢?实际上, 美的真正内涵并非外表光鲜亮丽、光彩照人, 需要以生活来考量, 平凡中所迸出的美才是褪去华丽外衣的最高层次的美———至美。而对于亡妻来说, 平凡生活是其典型生活, 如此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才可以更好地突出其至美形象。这样, 既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 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 了解文本思想情感,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也灵活渗透思想教育, 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二.利用多样手段, 加深理解, 感悟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单纯说道理, 容易遭遇学生厌烦情绪, 效率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样手段与方法, 灵活渗透, 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首先, 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若要渗透德育教育, 则需要言传身教, 做到以身作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身教最为贵, 知行不可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了解教学内容, 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融入自己的情感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榜样意识, 如此学生才能信服, 主动接受知识, 形成良好品质。

其次, 引入多样课程资源, 如影视资料、作家生平故事、生活实例、名言警句等等, 既吸引学生注意, 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 也让学生受到思想启发。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时, 教师可适当引入李白的生平事迹, 讲述诗仙的相关故事, 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李白的潇洒豪放的情怀, 傲岸不屈的人格, 高洁的心境, 特别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 这与那些为获取名利而趋炎附势、抛却了人性的人相比, 更是显得尤为可贵, 正如后人对李白所称赞的那样“数十年为客, 未尝一日低颜色”。这样, 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 注意实践体验, 知行合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紧扣教育目标, 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角色扮演、现场采访等课堂活动;比如选取一些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辩论探讨;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组织读书会等课后活动, 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体验、交流合作的机会, 拓宽视野, 提升思想认识。

总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借助形象分析活动, 善于运用多样手段与方法, 让学生主动探索,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语文课堂阅读 篇2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理解、运用、表达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喜欢阅读的习惯,让他们爱阅读、善阅读。这也是语文老师多年来一直研究的课题。“语文主题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念,备课不能以“篇”为单位零敲碎打,而是要着眼于整个单元,主题统领,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单元教学重点,依据重点对单元课文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相关文章进行整合,实施教学。以课文为例,识字、阅读、习作统筹安排,依序教学,有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那么进行单元教学时,我们如何整合教材,单元整体推进,如何与丛书文章相结合,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要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下来我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谈谈自己如何抓住切入点整合教材进行教学的。

一、以体裁和内容为切入点进行整合

语文教材虽然都以单元主题进行编排,但是单元里面的课文体裁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一共4篇课文,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4篇课文有叙事文,也有说明文;或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或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在单元整体备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1课时集中识字,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就以体裁和内容作为切入点,将《自然之道》和《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安排在第2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阅读,看看这两篇文章有那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比较,发现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相同,写作目的一样,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告诉人们“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好心办了坏事”的道理;随后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鹿和狼的故事》,学生通过交流,不仅了解了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还掌握了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推荐课外阅读《动物的眼泪》《斑马的命运》。

第3课时我安排了《蝙蝠和雷达》和《大自然的启示?人类的老师》。先指导学生重点学习《蝙蝠和雷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学生很快找到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接着阅读资料袋了解仿生学,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随后阅读丛书中《狗鼻子与电子鼻》。

第4课时阅读丛书《蚂蚁“发动机”》《虎鲸、海豚和声呐》《蝴蝶翅膀与防伪纸币》《盯住动物的眼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仿生学,并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第5课时阅读丛书文章《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了解黄河的重要性,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知道人类破坏自然所带来的恶果。阅读丛书中《大禹治水》《保护母亲河行动》,背诵《黄河颂》。

第6、7课时交流汇报自己的本单元学习体会,布置课外调查环境污染状况,或者调查人们为改变了环境做了哪些努力。也可以调查今昔及环境的对比。

第8、9课时汇报自己调查情况,交流自己调查心得。

第10课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调查写成报告,或者写自己调查时的发现及学习心得。

第11、12课时交流习作,评比奖励。

通过对教材和丛书的整合,合理地分配课时,学生学习本单元后不仅明白了主题意义的深远,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不良后果,也懂得了现在人类为治理环境所做的努力,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而且通过学习和阅读,学生积累了很多词汇,掌握了叙事文和说明文的具体写作方法。有了语言的积累和生活中收集到的一手材料,学生写作起来就非常容易。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以主题思想为切入点进行整合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准确解读课文,这就要求对文本主题思想有准确的把握。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选编了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略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个资料袋,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园地。在备课时我发现《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怼范际墙舱秸?中小英雄的故事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孩子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设计本单元教学,我就以主题思想为切入点,将课文整合成“战争”和“和平”两部分进行教学。

教学时我先安排1课时集中识字,了解文章的内容。把《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放在第2课时来讲,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阅读,看看夜莺和雨来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分析人物性格,从中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第3课时阅读丛书中《小兵张嘎》《倔强的小红军》《鸡毛信》《咱班的“王政委”》。第4、5课时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感受,分析文章里面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的共同特征。掌握用事例写人的方法。第6课时安排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阅读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体会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第7课时阅读丛书《今天是儿童节》《和平颂》《一把小提琴,一个不灭的希望》《泪厅》《真实的战争》。第8、9课时汇报自己读书感悟。第10课时发布新闻会,第11、12课时写作交流。

本单元我以“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思想为切入点,将课文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感受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并了解写人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知道怎样用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第二部分以思想教育为主,让学生明白战争的破坏性,体会战争中人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悲痛心情,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以写作方法为切入点进行整合

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单元是训练写作为主的,教学这一类单元课程时,就要以写作方法作为切入点,来整合教材,达到教学目的。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的,选编了2篇精?x课文《白鹅》《猫》,2篇略读课文《白公鹅》《母鸡》和一个语文园地。要求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心里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习写作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本单元时,我以写作方法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整合。第1课时安排集中识字,了解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小组合作,对比学习《白鹅》和《白公鹅》,了解两位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明白同样是写鹅,不同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写出的鹅也就各具特色。第3课时对比学习《猫》和主题丛书中的《老猫》,感受猫的可爱,并进一步了解不同作者在叙述时不同的语言风格,更进一步明白即使是同一动物,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写出的动物也各不相同。第4课时小组合作学习《母鸡》和主题丛书中《母鸡》《柱子上的母鸡》,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进一步体悟不同作者的语言特色,领悟写作小动物的方法。第5、6课时阅读丛书《小麻雀》《松鼠》《画眉鸟》《孤雁》《蜂》《我家的淘气包》《一只家犬的临终告白》。第7课时交流汇报读书体会,第8课时交流前段时间阅读“动物”系列文章积累的词汇和语言,以及写作动物的方法。第9、10课时写小动物,交流写作心得,评价写作作品。

通过以上单元课程整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比阅读,交流体会,掌握了一些写作小动物的方法,并且经过大量阅读,他们积累了很多描写动物的词汇和语言,写作时已经水到渠成,写出的文章语言流畅,风趣幽默,内容具体生动。一个个富有生气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令人惊叹和欣喜。

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有很多方法,只有抓住切入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根据学段要求,合理地将课文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进行重组,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深挖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站在单元的高度统筹安排课程,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学会积累,学习表达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阅读,语文课堂的亮点 篇3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注重学生阅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呢?

一、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指导上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了,就说明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时,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导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声情并茂,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这就是亮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对此要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读起,读后还要谈谈感受。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先是找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就是学生个性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桥之美》一课时,一位老师就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极其优美的文章,作者吴冠中通过他画家的视角,对“桥之美”进行了一番审视与追寻。刚上课时,该教师利用各种桥的幻灯片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这位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觉得有“用武之地”。只见这位老师的布置刚刚结束,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有的读描写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段落,有的读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段落,有的读水天间的长桥段落,学生个个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看得出,这样的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亮点应该在对关键词句的品味、领悟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领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朗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着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味、领悟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这种返璞归真的学习,这样简简单单的学习,不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追求的亮点吗?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自由氛围,不束缚学生阅读后的感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于关键词句的品味、领悟,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那光辉的彼岸。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否定或草率应付,就会损伤学生阅读的热情,压制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只有正确对待,才能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

三、亮点还应在读写迁移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依据阅读材料,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仿写句子。比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这样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从网上找一些与安塞腰鼓相关的图片,当老师展示图片给同学们看时,大家都被安塞腰鼓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并能说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话语,乘机把这些句子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最初的仿写句子。

2.仿写段落。随着积累的增加,在仿写句子的基础上,我们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

3.仿写思路。阅读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

4.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篇4

一、自告奋勇, 主动实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 并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 学生在活动中就能享有更充分的思维和行为的自由, 获得更生动、直接的体验和更多的发现创造的乐趣……

1、敢于“自白”。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 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 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曾有一位教师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 为了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到雷利失去父亲的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结合课文二、三两个重点段帮助学生搭建了两个说话训练平台:活动一:大屏幕上先出示两张图片:一是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牺牲的我国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的家人及武警战士到机场迎接他的灵柩的情景;二是郁建兴遗体火化时, 其家人悲痛欲绝的场面。然后设问:“让我们再默默地读一读2、3自然段, 想一想, 假如你就是雷利, 在这样的场景中, 面对爸爸那血染的遗体, 你会说些什么? (在静静的氛围中, 学生看图, 默读课文、思考) 。活动二:学习第四节时, 播放第二次海湾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的录像片段, 然后设问:“同学们, 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始由平稳的童年期进入第二次“断乳期”, 他们从过分关注自我转向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 力求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发现世界, 他们敢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宁, 我国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一事件也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通过说话活动, 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 力求和作者想到一块、感到一块, 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琴弦, 感悟到语言所抒发的情感。

2、享受“自由”。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其局限只是把知识的定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 无法很好地解读文本。《匆匆》这篇文章, 它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 阐述了时间宝贵且易逝的道理。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互赠书签”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格言警句的魅力, 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个活动中, 我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反复诵读课文后, 从文中挑选一、二句格言警句或自己事先准备的格言警句写在课前精心绘制的小书签上, 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并说说送这句话的原因。这个活动情境完全与文本内隐的人文色彩相和谐, 并且丰满了课文传递的信息。

3、怡然“自得”。教会学生开发、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并建立自己的新课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无论是以语言, 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倾听。如本人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根据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 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文章的趣味性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课上学生上台展示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美丽可爱和异常渺小, 以及人们破坏地球所造成的一系列灾难、危害, 自配声情并茂的解说。以画面再现情境, 以语言描述情境, 以资料改造教材,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去仔细读书、深刻感悟, 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共鸣:我们要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有位学生提议: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此时学生心潮澎湃, 肺腑之言在笔端流露, 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标语, 我不失时机地把孩子们的标语作为板书的一部分粘贴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评议, 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二、自食其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相反, 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1、积极自学, 自我建构。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 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识字、读书、交往、写作, 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顶碗少年》一课教学中, 着眼于学生的“学”, 我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后, 设计了如:读, 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说,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写, 写几句自己读后的感受;背, 在五分钟内用自己拿手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等等。学生通过读、思、议、说、背等途径, 学得主动, 学得投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 学生既读懂了课文, 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语文知识, 又发展了思维能力。“想到可以让一个孩子逃离成人的世界的种种限制, 去到他一个人可以拥有本领的地方, 这简直是太迷人了。”——这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所谈的成功秘诀。

2、个性展示, 自我激发。人的本性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 也有标新立异的冲动, 见仁见智的阅读必然能开掘学生个性中自由的天性, 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白杨》一课的教学, 在预习后让学生汇报读书收获, 理解了白杨的形象及品质;然后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白杨自述、爸爸的信、列车心声……创造性复述, 创设学生个性得以展示的舞台, 使读书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角。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过程中大胆显示出个性化特征, 让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过:“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 而是要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方法指导 篇5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们阅读兴趣的关键,但是目前应试体制下的小学生们,能够真正用来阅读的课后时间非常少。各学科教师应当相互合作,适当地减少课外作业,给小学生们课外阅读创造充分的条件。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打好学生的学习功底,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地运用结合起来。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小学生兴趣低下、注意力涣散的问题,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故事性强、人物情感饱满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们创造的这个主题明确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中人物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导入艺术的形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分角色表演等,小学生们参与在其中,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养成了。

(三)重视开展有意义的朗读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研究表明,小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大声的朗读能够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读过文字的印象。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式,朗读可以促进说话的能力,朗读也能提高写作能力等。

(四)加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确定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核心地位,逐渐加强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教知识,应该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们自己解决在学习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答案,应当辅助学生们使用学习工具,多启发学生们,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学习,逐渐的激发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意识。

(五)变被动为主动、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阅读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理性思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个性化人才,而个性化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灵活运用能力,更需要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提高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从而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探讨、辩论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课堂。

一、理性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学生思维能力也应是培养的重点,这无论对学生升学还是以后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理性思辨含义透析

理性思辨是一种合乎逻辑,能在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感知的对象进行思考、辨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能够比较客观且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获得个性的也是比较合乎情理的结论。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他们在原有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阅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他们的基础和能力以及认识的深度不同,从而出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唯有理性思辨才能客观准确而有效。

(二)理性思辨培养意义

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听说读写思等几个方面,而思考能力是其他几种能力的综合结果,学生思考能力的情况决定着他们语文能力与素养。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写作的创新色彩。因此,就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言,初中生理性思辨能力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水平,影响着他们的潜力发展和提升。如《范进中举》,我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比与讽刺的阅读,获得科举制度弊端、封建礼教的戕害人以及对热衷功名富贵之人讽刺的感知。有学生通过从范进中举得出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成功;在胡屠夫前后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阅读中得出只有证明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就是思辨思维的运用,理性思辨的阅读。理性思辨阅读能够跳出传统阅读思维、阅读学习方法,使学生多维解读、个性解读,读出语文味。

二、理性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

理性思辨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理性思辨需要一定的层次性、条理性和准确性。而只有夯实基础,提升感受能力,突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想的合理,思的深入,说的有理。

(一)提高基本阅读方法和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体验感悟基础之上。因此,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阅读有质疑,阅读有探讨。

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他们掌握语文课文预习阅读的基本方法,自主扫除文字障碍,能够结合专题导语感知阅读的重点,能够对文章的结构布局、写作手法有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觉地反复诵读吸收经典范文的精华。如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预习中的所得,如字词的释义、经典富有深意句子的理解和感受、突出手法的感知等等。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说作者对“文学”有怎样的认识,作者笔下的“文学”具有哪些魅力? 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学习的重点,能够去梳理行文思路,对一些重要的句子进行关注。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地阅读,并且能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在理性思辨中进行深入阅读。

(二)注重体验联想想象思辨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把个人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融进阅读学习的活动中,而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还与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有关。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从而让学生生发联想与想象,形成理性的思辨、客观的探究。

如契诃夫的名篇《变色龙》学习中,我们会对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进行认识、探讨,从而就其表现来发现作品创作的主题。学生阅读中会发现这个“变色龙”在“狗咬人”的案件处理中原则是狗主人是谁,而不是事实的真相;这时候学生大胆地联 想——有极个别的老师也是这样的人!事实上,“狗咬人”的事件是很容易处理的,结果却富有戏剧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批判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学生可以联想学过的一些课文,发现这是以小寓大,将深刻的道理、情感寄寓在小的事件的描写当中。而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从思辨的角度看,奥楚蔑洛夫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的可怜虫,他的专横,他的趋炎附势都有着时代社会的特点,虽然卑劣也有着社会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城管、协管进行探讨,他们为什么对付违章的普通百姓是凶狠的形象呢,他们不严格行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辨,如《变色龙》学习中,有学生提出首饰匠逗狗被咬,是其咎由自取的,而其行为是欺诈;有同学说“狗咬人”狗主人管理不善,总要负点责任的;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我国的《民法通则》《家犬管理条例》中相关条款,让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契诃夫小说的讽刺意味。

总之,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还要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只有让学生有读中有思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我们学生阅读素养才能切实提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有讨论、有辩论,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乔丽.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新课程,2012(2).

[2]金燕.在遐想中提高学生艺术思辨能力[J].现代教学,2013(Z1)

[3]傅萍.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批判性阅读四步教学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

语文课堂阅读 篇7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口号倡导已久,可审视今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免发现朗读教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匆匆过场、草案收场的现象。

一、预设目标,切忌“雾里看花”

在语文课程里,朗读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与各种语言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宜单方面孤立地确定朗读训练的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他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定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如语文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的其中一个目标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等重点句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伟人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这样的目标导向性更强,也更符合朗读这种阅读活动的特点。

二、留足时间,遵循“芝麻开花”

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然而,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对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并不是一视同仁,普遍存在重“感情”朗读,轻“正确、流利”朗读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只有奠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朗读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的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如:“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能做到一字不错。”其次才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所以,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里,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由练读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那么,时间哪儿挤呢?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缺乏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有的放矢,切忌“百花齐放”

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教师应有的放矢地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有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总之,朗读的形式虽“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双能洞察一切的“慧眼”,理性的面对,必定能将读看地“明明白白”,用得“真真切切”。

四、丰厚过程,力求“锦上添花”

老师们,朗读绝不是一味的傻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得方斐卿老师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中有这样值得深思、借鉴的话:“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读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着:

1.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思”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但是这里讲到的“思”不仅仅是思考问题,尤其包含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与文本文字相对应的画面。在教学实践中,我常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的读书境界:口中读出感觉,心中读出情感,眼前读出画面。

2.要书声朗朗,更要“品味揣摩”。被选进现行教材的大部分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教师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位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的确,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对一些词句的品读,就能为朗读指导打开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8

语文教育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 它正视人的生命, 为丰富人的生命内涵而存在, 立足课堂阅读教学, 才能展开生命关怀的教育。

一、阅读, 关乎言语、情感

来自课程设计的思考:阅读要有整体观、感性观。教学过程中, 文字一向是最重要的媒介, 通过文字的阅读理解,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祖国母语的魅力, 丰富自己的情感和人生, 提升自身的认识观与价值观, 才能最终达到对自身生命形式的优化。

所以在课程设计的体系上, 从高一开始就要关注学生从言语、情感方面的阅读体验, 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 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所以, 阅读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观和感性观。

所谓整体观, 是指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 虽说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 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 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 换一个语境, 其意义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 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 更需要从整体上去认识。

而感性观, 则是从言语的角度, 指导学生感受文本中呈现的每个形象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 在二者的互动和碰撞中, 迸发生命的火花, 体味激荡的情感和生命律动。

正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文中父亲为了买橘子, 努力攀上对面月台的“背影”, 正是渗透了父爱和父子之情的文学形象, 这一细腻的细节描写更是凝聚了中国传统的至真至爱的亲情文化。如果我们仅理解为人的形象背面, 那只能是雾里看花,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或者以传统阅读模式———分析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来教学, 那更是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冰冷的课文分析中, 从根本上违背了文本的特质及其阅读规律。

生动的课堂设计和言语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品味操练情感, 甚至张扬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同样阅读《背影》, 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表演事先排练的“我心中的父亲”, 并介绍这样演绎的理由。

有同学借鉴“上海达人秀”的节目, 采用边唱歌边舞蹈的形式活泼俏皮地展现轻松和谐的父女关系。

最后教师再播放声情并茂的《背影》朗诵录音,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讨论如何理解《背影》中的父亲形象?为什么作者被这么一个“背影”感动到潸然泪下?继而探讨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演绎出这种感动?

在这种真切的互动与对话中, 师生双方真正焕发出参与学习过程的意愿与交流的热望, 学生也渐渐感受到沉默的文字也有着其他演绎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和情感表现力。

二、阅读, 关乎对话、探索

来自文本解读的思考:阅读要有创造观。目前的语文教育主要以文本为载体, 并以文本为对象, 从而实现对社会世界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文本是作者创作的产物, 是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本也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 作为链接创作与接受的中间环节, 作为语言活动的产物, 文本又具有脱离创作者主体的相对独立性, 是一个允许释义也需要释义的对象。所以阅读要有创造观。

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 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 这种开放性, 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想象, 体味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

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文本的阅读, 就是要驱遣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创新。

三、阅读, 关乎主体、体验

来自教学层面的思考:阅读要有主体观。主体是一种有着主观体验, 或与其他实体有关系的存在, 文本阅读应该成为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

曾有阅读学家把学生课内外的阅读感受形象地表述为“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 课外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课内却读得昏昏欲睡。学生没能充分得益于课内的阅读实践, 实在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极大浪费。

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 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和真实体验。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并营造恰如其分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的艺术境界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淡化鉴赏的权威性, 让学生有机会坦言自己对教材的评价、质疑, 有机会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在与同伴们的讨论、切磋、争议中获得感悟, 让学生在自由发表意见中获得理性认知的引导, 从大量阅读实践中逐渐归结出思维的方向、学习的规律。

激发阅读期待 激活语文课堂 篇9

格鲁吉亚杰出教育家阿莫那什维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这明确指出了“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若能很好地运用“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就会在新课改中更添光彩。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阅读期待, 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尝试, 不断吸取优秀教师的精华, 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创设“阅读期待”, 珍视独特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投入自己的心智去感受、去理解、去评论,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积累等存在着差异, 对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 对于文本的解读也会呈现个性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心理, 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想、所悟。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总理的忘我工作精神, 陈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文中的“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两个“这样”各是什么意思?问题一出, 学生就有了争议:有的认为“如果每夜都工作到天亮, 总理受得了吗?”有的认为“审阅一尺来厚的文件, 工作到公鸡啼鸣, 这能表现工作认真仔细吗?……在学生的争议过程中, 陈老师并没有为了赶时间, 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就急于把自己在设计教学中预设的答案“抖包袱”给学生, 而是不断地以积极期待的表情、语言诱发学生独立思考, 并给予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放飞想象、各抒己见, 促使他们的潜能、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从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引领、善启发, 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修得正果”。

二、延长阅读期待, 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 这主要是受“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的影响。小学生喜欢情节, 喜欢形象, 预习了课文, 他们就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情节。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失去对课文的兴趣了。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态, 巧设问题情境, 酿成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 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

如, 在教学人教版《鸟的天堂》一课时, 为了激起学生新的阅读期待, 让学生更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天堂”动景这部分。陈老师先播放众鸟纷飞, 百鸟争鸣的录像, 并要求学生认真看、注意听, 想想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当学生认真欣赏录像后, 我趁机引导:“多么热闹的画面啊, 此时此刻, 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新的阅读期待也在学生的一个个问题中延续着:“为什么大榕树上会有那么多的鸟?”“为什么我们的掌声吓走了画眉鸟, 而它又那么兴奋, 还站在树上唱歌?”等等。质疑是学生的天性, 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疑问的驱使下, 学生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意愿, 并渴望及时解疑。这时, 如果老师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 顺从他们的需求,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不断地调整阅读期待。只要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阅读期待, 就会永保自主探索的浓厚兴趣。对于教师来说, 这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三、巧用阅读期待, 升华文本感悟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使大家愉快, 有强烈求知欲, 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实质就是一种心理期待, 期待入情入境。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期待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 合理利用阅读期待, 就是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 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 使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升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曾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 教师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抓住文本中人物各自的利益与祸患引导学生品味感悟, 然后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再分小组自由组合表演, 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 最后让学生上台当演员, 台下学生当观众导演, 人物与文本的对话进入高潮, 角色期待进入到自我展示, 台上台下互动, 台下导演点评, 台上演员立即虚心听取并再次进入角色,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期待, 更能够带动学生深入探究文本, 潜心品味文本,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总之, “阅读期待”的有效利用与拓展, 能使孩子们读书、思考、讨论、表演……兴趣盎然, 乐在其中, 醉在其中, 使得孩子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更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鲜亮起来。当然, 阅读期待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还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相信, 经过我们的努力, 巧妙地利用“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将取得显著的效果。

摘要:“阅读期待”的有效利用与拓展, 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更能使语文课堂鲜亮起来。在教学中, 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效果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还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阅读期待,独特感受,有效教学,文本感悟

参考文献

语文自主阅读课堂组织策略 篇10

课前:以“自学指导”为抓手, 让“预习”变为“自学”。

近年来, 有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前是否应该提倡预习的争论异常激烈, 但是, 无论何种情形, 只要我们将视角放置于“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这一争论就该息戈而改为该指导学生“预习”还是指导学生“自学”了, 其实, “预习”与“自学”之间并无质的区别, 直观的感受是, “预习”可能只是浅表的, 而“自学”可能需要向更纵深的方向去探究。

那么, 我们到底该如何系统地指导学生参与到自学实践中去呢?浅表的 (如查查字、词,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了解中心等) 大多学生还是能够去做的, 做完这些该再做点什么, 恐怕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孩子都将面临困境了, 这时候, 老师的系统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 在系统教学“议论文”这一文体之前, 我们就极有必要先开设一节始业性的阅读导学课, 主要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笔者把将种阅读情境与阅读方法归结为“联想阅读法”, 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关注“近联想 (课文的前后照应、过渡、内容所指等等) ”与“远联想 (类似的课文、类似的学习材料等等) ”, “纵联想 (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 ”与“横联想 (与其他学科交叉性的思维触发) ”;同时, 围绕议论文的相关专用术语 (如论点、论据、论证、观点与材料等等) 将议论文的基本常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讲解过程中宜以即将上课的课文为例。这样一来, 学生在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之后, 后面议论文自学工作就基本上能按照我们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了。

对于阅读自学而言, 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角色, 让自己反身变成学生, 以第一次读这篇课文的心态参与到自学组织中去, 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方法, 并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学生。

课堂关键点一:选用巧妙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因疑施教。

进入课堂教学程序后, 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以怎样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来暴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中下学生为主) , 理科学科往往可以通过一两道习题就解决这一问题, 但语文阅读学习就显得比较难以把握了。因为它可能涉及到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结构的把握, 对值得品析的句子的表达作用的理解, 对重难点及关键点的理解是否到位等等, 或许正是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太多了, 因此, 我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进而无从下手。因此, 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时, 还得归结到课文的教学重点上来。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了:学生该掌握什么, 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 都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常说“有的放矢”, 这里的“的”就是指学生的“疑”, 教师必须把这个“的”把握准, 做到心里有数, 教师的“教”才会有效。在《孔乙己》一文第一课时的自主课堂中, 笔者设计了“请你以‘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为话题说一句话”, 这一检查性的提问, 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按课标要求切中了课文学习的重点, 即完成了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与分析;二是能通过问题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认真研读过课文, 而不只是借助教辅资料敷衍课前自学;三是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激趣性, 能挖掘学生潜能, 使他们“有话可说”;四是通过这一问题的纵深发掘, 能将整个课堂学习内容连贯为一个整体, 使问题兼有课堂结构线索的功能。而提问中暴露的诸如“如何达到这一刻画目的”等问题, 又恰恰激发出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 课堂的行为的可持续性也因此而形成。

课堂关键点二:有效组织重点问题的合作讨论, 发展农村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际交往智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明显地, 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明显低于城区, 如何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前, 农村学校仍大量存在课堂重点问题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尤其是语文教学,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经常会陷入“僵局”。因此, 探索一条有效组织重点问题课堂讨论的途径应是当务之急。学生之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无话可说,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提问艺术存在较大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步骤入手:在自学检查中暴露的问题, 首先应引导学生自己以设问的方式提出来, 因为这样的提问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最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当学生无法将问题表述清楚时, 教师可帮助学生修正与完善提问, 再提交给学生讨论, 在修正与完善的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的人文关怀, 即多以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设计提问;遇有个别学生质疑过于宽泛的情形, 教师应在短时间内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以“问题组”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经过这几个步骤,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必然为形成“为自己而学”的合作学习心理, 进而提高探讨的效率。

课堂关键点三:课堂教学环节落实自主与分层策略, 将“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

无数的事实证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注意渗透分层思想, 是“面向全体学生”, 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然而,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怎样的将这样的思想落到实处, 却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难题。落实自主与分层思想的首先要明确“渗透”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教学步骤的实施都需要考虑到自主与分层。这里的“自主”是特指学生个体与群体在游离或半游离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与实践行为, 即包括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 这里的“分层”则是指教师能根据因材施教的方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提问、检测、答疑或评价。由此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始终做到“心中有分层”应该是我们组织教学的关键。一方面, 我们可以将字词、文意、段落、中心、语言品析等内容设计成不同程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学生;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将同一内容设计成难度或角度不同的问题群组以适应拥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个体。倘若再能辅之以不同层次的即时性激励评价, 那么, 我们的课堂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了。

自主阅读课堂是母语教育工作者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 使这一课题在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缓解学生学习差异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切实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笔者仅作了点微不足道的尝试, 期待着以踏实的求真精神与同仁们一起踏出一方更绚烂的天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4.

谈高中语文阅读创新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方法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41-01

一、现存的高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放任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教师放任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大阅读”课上无所作为,以打着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名义,行偷懒之实。发挥学生主体性并非教师不作为,而是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所阅读内容,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加以点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大阅读”课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学生往往浏览青春小说或杂志,甚至个别学生沉迷于玄幻情爱之类的小说,不但不能提高自身素养,而且还影响学习。

(二)失去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师选择一些《读者》、《意林》等杂志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浅浅的哲学,温情的人生道理教导,这些心灵鸡汤很符合刚进入青春初期的学生心理;加之这些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多以记叙文为主,浅显易读,结尾生发出一个小哲理,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这就是最优秀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对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规范性、更好地表情达意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如果长期仅仅阅读这些浅显的文章,学生往往失去了阅读名著的兴趣。或者教师选择一些古代典籍,如《史记》、《庄子》、《道德经》、《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但这些经典往往佶屈聱牙,教师阅读都有难度,对于高中生特别是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讲,是很难产生兴趣的。因此,如何选择一些经典名著,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

(三)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大阅读课”课型单一,仅仅让学生阅读,不给学生读书交流的舞台,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采取以下原则和相对应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选择经典作家的代表作

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适当的文章。高一学生考试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且学生通过教材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经典小说,因此,在“大阅读课”上选择那些文笔优美、明白易懂但堪称经典名著的小说就很适合学情。我选择了莫言的《大风》、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选段、萧红的《呼兰河传》选段、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王安忆的《上种红菱下种藕》选段,这些作品语言清新优美,且都以童年视角来回顾往昔生活,在淡淡的忧伤中如诗如画的童年画卷徐徐展开,在日常生活细节里蕴涵着作者的柔情。

经过检验,教学效果非常好。阅读的时候,教室非常宁静,学生都沉浸在作品中。我总结如下:

1.所选择的作家的高水平。五位作家中,两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位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位是富有传奇经历的二十世纪最优秀女作家之一的萧红,另外一位是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作家的高水平保证了作品的高质量。

2.所选择作品均为作家的代表作品。《大风》堪称是莫言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融进了作家的个人体验。《呼兰河传》亦是萧红最优秀的作品,是萧红对往昔生活深沉温馨的追忆。《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作品,让学生改变了对鲁迅的刻板印象,鲁迅不仅仅有金刚怒目的一面,更有对生活温情的一面。我在选择法国名著《约翰克里斯多夫》时,特别关注了翻译者,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翻译家傅雷。

3.考虑到学情,所选择的作品不仅要做到经典,更要让学生愿意阅读,所选择的作品平实易懂。如:“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除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莫言的《大风》为短篇小说外,其余的均为长篇小说,选择长篇小说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阅读,又给学生留下疑问,促使他们找来原著阅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给学生一个作品交流的舞台,展现他们的才华

语文课堂阅读 篇12

一、再现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调动一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来参与阅读,在阅读中生成深刻的内心体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中。而在此过程中, 借助多媒体重现情境,可以收到极佳的效果,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因为,多媒体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运用多种手段来传递信息、创设情境,实现了由抽象到形象,由无形到有形,由静态到动态, 由无声到有声的转变,可以再现情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三亚落日》一文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三亚落日的美丽风光,将学生置于风光旖旎的美丽情景中,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进行配乐朗读,吸引学生进入阅读境地。优美的图片、动听的乐曲、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领略了作品的画面美与意境美,体会到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美景的无限热爱。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学生更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要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时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形成深刻的个人感受,形成独特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放飞思维,让他们畅谈个人的阅读感受,尽展自己的内心体验,教师适当点拨,给予及时点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来。

如教学《海伦 ? 凯勒》一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借助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再现海伦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我先引导同学们回忆自己看过的美好景色,听到过的美妙声音,以及自己当时幸福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 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给小海伦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哀。学生精读课文后,各抒己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就是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这正是个性化阅读的精髓之所在。

三、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对小学生来说,仅仅读好课文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也有利于教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相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去观察,去感知,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学生经过充分的阅读,沉浸到作者那愉快而美好的童年生活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果真是这样的吗?我让学生课后去阅读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让学生走近作家,了解作家,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更引导学生课外拓展阅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元性。

四、适时练笔,感悟体验

随堂练笔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适时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作者的情感, 将其展示出来,既让学生明显的去感受体会,更培养学生的习作技巧。如教学《爱之链》一课,乔伊醒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讨论,让他们发挥充分的想象,进行思考, 将其写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情感被点燃了,思维活跃异常。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续写《乔伊醒来之后》。通过这次练笔,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做人要友爱互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的手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学生在这样的续写中受到了深刻的爱的教育,生成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预应力钢棒下一篇: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