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致富带头人

2024-08-22

水产养殖致富带头人(共12篇)

水产养殖致富带头人 篇1

挺拔的拔茅山在深秋的寒霜下着上了五彩的新装, 红红的枫叶在翠绿的青松之间翩翩舞动着, 金黄的野果在树梢上微微地抖动, 向世人昭示着今年的丰收, 几阵和风轻轻吹拂微枯的草儿, 草丛间时时地露出了点点的白色, 那些白色正是朱胜和同志放养的波尔山羊。

一、精心考察果断投资

朱胜和高中毕业后,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 欣然入伍从军, 3年后又从部队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 在当时的村里工作, 历任民兵营长、副书记、书记之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全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2002年他毅然辞去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 投身养殖业, 当时很多的人很不理解, 书记当得得心应手, 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那么高, 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而他却说, 自己都不富起来, 怎么能带动百姓致富呢?

朱胜和同志通过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和观察, 发现枞阳的养殖业市场潜力巨大, 枞阳过去的养殖业仅限于禽类, 而且是家庭作坊式生产, 规模化养殖很少, 随着我们县城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仅仅枞阳人口就接近100万, 这该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啊。经过认真分析后, 他又多方地征求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的意见, 得到的都是鼓励和支持。2003年他就断然决定投资, 在亲友的共同支持下, 在金融部门的关心下, 他准备了15万元资金远去山东, 购回了种羊350多只, 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

二、改变思路勇于创新

会宫乡拔茅村是个有山有湖的丘陵地区, 村内山场133 hm2, 他就依山搭建了7座羊圈。别的地方的养羊业要么就放养, 要么就圈养, 朱胜和同志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了放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方法, 把一部分羊放出去, 而另一部分羊圈在栏内, 这样, 既解决了放养草场不足的困难, 又减少了圈养的饲料投入, 主要的是保证了羊肉的品质, 对今后占领市场提供了充实的根基, 养羊对朱胜和同志来说毕竟是刚接触的新课题,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难题, 他一方面聘请安徽农学院的专家作顾问, 同时又和山东的种羊厂保持着紧密联系, 而且还翻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 一有问题马上向他们请教, 于是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通过几年来的刻苦钻研和对实践的认真总结, 朱胜和同志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态化养殖。他今年又养殖了8 000多只土鸡, 枞阳的养鸡人很多, 但都是饲料养殖的, 鸡的味道与当地的土鸡相差很大, 而他所购买的土鸡全部放养在135 hm2的山场上, 很少喂粮食, 鸡粪作了草场的底肥, 山上的虫子成了土鸡的美餐, 这样鸡的饲料节省了, 山上的害虫少了, 行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

三、艰苦创业共同致富

朱胜和的养羊之路, 按照他当时的设想作加速度地前进, 提起他当时起步时的艰难, 他只是笑笑说, “都过去了, 而且一天一天的好起来了”。135 hm2的山场面积, 他到现在每天都最少巡查几遍, 当时体质量有90 kg的勇武大汉, 现在只有70 kg了, 然而步伐却更加矫健了。一遇上种羊分娩的事, 他还是和过去一样坚守在羊的身边, 晚上一个通宵, 不眨眼是常有的事。他现在羊的存栏数是895只, 在年底应该突破1 000只大关, 土鸡的存栏有12 000只, 问起他的经济收入, 他笑呵呵地说:“今年20万没问题。”但据知情人士透露, 应该绝对不止这个数, 问到他有了这么多钱后下一步的打算, 他说肯定会重新投入, 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增收, 又能带动周边的群众, 目前他所请的9个人都认为, 在这里干比在外面打工强, 收入也比在外强多了, 他们每年的纯收入都在8 000元以上, 而且利用空余的时间耕种了自己的田地, 做到了种田和打工两不误。因为有了他的养殖场, 原有的小公路也比原来宽敞平整多了;有了他的养殖场, 周边的群众新购了3台农用车;有了他的养殖场, 周边的群众干农活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充分地利用了羊粪、鸡粪等有机肥料。

在朱胜和的带动下, 有许多农户尝试着养羊, 先买十几头小羊, 也在慢慢地摸索着, 而朱胜和同志并不因养殖户的增加而担心市场竞争, 他竭力鼓励周边群众, 而且还耐心教他们羊的养殖、防疫技术。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量, 他个人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 他打算把周围群众所养的羊、鸡统一起来销售, 而且还准备在邻村的山上重新兴办一个养殖厂。

面对着满山遍野的土鸡, 面对羊圈中成群的山羊, 朱胜和的脸上一片春光, 沉稳的个性压抑着内心的喜悦, 放眼向对面的山上望去, 似乎对面山上也幻化成羊的世界、鸡的乐园, 他的信心更足了!

水产养殖致富带头人 篇2

**区棠下镇弓田村渔业、生猪养殖大户**

**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

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篇3

祁殿春首先把目光定位于国内蓬勃发展的造纸行业。几经辗转,祁殿春怀揣着从亲戚朋友手中凑来的5000元启动资金,承包了五台乡的造纸厂。两间简陋的民房,十几个工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在技术和销售一窍不通的情况下,祁殿春自己身兼厂长和技术人员,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掌握了先进的造纸技术,企业不断发展,效益逐年递增。

2004年,经选举,祁殿春担任了五台乡治田村党支部书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为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2005年末,祁殿春成立了有十几个人组成的建筑队,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施工,经过两年的发展,施工队资产达到500万元。

2007年6月,祁殿春注册成立了长春鑫源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60万,养殖蛋鸡5万只,年纯收入70万元。村民不懂技术,他就聘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培训,并为大家提供养殖信息和销售渠道。在公司的带动下,治田村新建设肉食鸡养殖场18个,养牛场4个。2007年,祁殿春被长春市人民政府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2008年4月,祁殿春注册成立了长春春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精品肉牛养殖、育肥,养殖数量达到200头。在有数量没有技术的难题下,他多次派人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聘请教授实地指导。

致富不忘本。春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公益和扶贫作为重要使命。2008年,修建治田村22公里水泥路面,新栽风景树1.6万株。如今的治田村发展成为以冯家店屯为中心的小型化商业中心,已经初具小城镇格局。2008年5月,汶川地震,祁殿春个人捐款3万元。

2009年,公司兴建农村水利工程,累计总资产达到1000万。又筹措资金,为治田村小学捐资修建校舍。2009年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省级推进村”,祈殿春个人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

2010年,公司加快发展步伐,进行粘玉米种植加工。在黑龙江五常建立了种植基地,种植面积5000亩。公司以“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养种植信息,并组织农民学习种植技术培训30余次。公司在不断深化提高产业链的同时,还发展绿色有机玉米,与当地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合作农户687户,总计630公顷,提供化肥资金约170万元,种子资金约63万元,保证了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了种植户的热情。

2011年,企业成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5月,祈殿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12年11月,当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

“闲不住”的致富带头人 篇4

改革开放初期,尚未成年的童小瑞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做木材、竹笋等土特产生意。20世纪90年代初,紫溪乡率先规模化种植红芽芋,他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以往收购、销售农副产品的经验,断定发展红芽芋产业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紫溪乡特色的农业经济之路。

但是,创业的道路总是艰难的。1992年,他带着红芽芋前往上海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为了省钱,他晚上住几块钱一宿的小旅社,白天就带着红芽芋样品往一家家菜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跑。“我自己都记不清吃了多少次闭门羹,碰过多少次壁。”谈到起家的艰辛,童小瑞摆摆手说了这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真如市场(现上海江桥市场),经过与对方的反复洽谈,市场最终同意童小瑞把紫溪乡红芽芋运到市场进行试销。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篇5

情系黑土,我们一起高飞

——记致富带头人魏立生

在讷河市六合镇一提起魏立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年仅?岁的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而且还是一个带领百姓共同致富的好党员。只有?文化的他,敢打敢拼,头脑灵活,能够认清农村形势,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在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的同时,积极带领百姓共同致富,成为六合镇百姓交口称赞的“致富带头人”。截止2010年,他本人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万元,年收入达到?万元。

一、敢打敢拼,搏击市场初试水

?年,魏立生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待业农民,不甘平庸的他并没有和同伴一样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他不顾父母劝阻,毅然决定要靠自己力量闯出一片天地。最初的日子里,他辛苦的付出虽然只赚取了微薄的收入,但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并不丰厚的工资收入却更加刺激了他不甘心就此一生的坚定信念。他宽厚待人的热情、机智灵活的头脑及工作中的尽心尽力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年,他筹集?多万元在六合镇成立了了六合镇规模最大的“居贤饭店”,虽说是初出茅庐,缺乏管理经验,但魏立生凭着他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将饭店打理的有声有色。许多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羡慕之余,更多的是佩服和学习。苦心经营,管理有方,事业红红火火,搏击市场的他用瘦弱的臂膀掘出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二、放宽眼界,黑土情结难忘却

魏立生是一位坚忍不拔的创业者,初次试水的成功使他的眼界不断开阔,志向不断提升。?年,他看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投入?元成立了“汉阳农资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民营企业家。作为平凡的农民子弟,他对农村、农民、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致富的他,依旧保持着农民的固有的本色。致富不忘乡亲、致富念着乡亲。还有一句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富”。没有豪迈的语言,只平静的表述,更是体现了他对黑土地化不开的浓浓情结。看到乡亲致富无门,生产生活依然落后的现状,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凭着自己多年的创业经验和广泛的人际关系、便利的信息通道,时常为农民提供无偿的服务:种哪种作物好,种什么值钱;用哪种化肥效果好,用什么农药能解决问题;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刚刚成立起来的公司,运作还不十分稳定,资金周转还仍有不足的时候,他看到一些贫困户因为化肥而发愁,他无偿地为这些农户提供了种子和化肥,使他们在关键时刻种上了地,更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希望和感激。他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坚持党性,致富路上带头人

魏立生的致富之路引来许多乡邻前来上门求教,有本村的村民,也有外村的农民,对他们的来访求教,他都无偿地、耐心地把自己的“致富经”传授给他们,甚至主动上门指导他们如何运作。还有很多人经常打电话问信息、问技术,他都耐心的解答,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平时无所事事的人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一些“无业游民”也终于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尝到了成功的甜头,魏立生用自己的党性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胸襟。

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张亚国 篇6

近年来,随着伊川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企业迅速增多,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县总人口70万人,年蔬菜消耗量在3000万公斤以上,而整个县城目前尚无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大棚蔬菜全靠外地调入。针对这一情况,张亚国指出,大棚蔬菜生产属于丰产高效农业项目,这在伊川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效益可观。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县政府的规划,经过洛阳市铭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实地勘查,一步步现场取样,张亚国决定实施自己当初的构想——开发千余亩蔬果发展项目。

经过苦思冥想,反复斟酌,他最终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吕店镇张沟村作为项目建设地点。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土质在各个地段分布不同,经过研究,张经理采用科学性的种植方法,根据地质参差和各种蔬果所适应的不同环境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种植。在采访中张经理对记者说道,基地里建大棚200栋,占地500亩,总承包土地1250亩,种植果树250亩,其中桃树50亩,葡萄、提子各100亩。蔬菜规模700余亩,品种多样,有番茄、芹菜、苦瓜、丝瓜、大葱等。基地全部使用有机肥,不用农药,绝对生态无公害。

记者还了解到基地初步营销估算每栋大棚长560米,可年产蔬菜2万公斤。按每公斤最低价2元计算,年产值为4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2.5万元。400个大棚,年净收入就是1000万元。其中果树两到三年即可见效,每亩年均收入8000元,每年可收入达200万元。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可在两年收回全部投资。

项目以生态建设为主题,应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整体布局,形成良性循环,增加科技含量,最终将会建立一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项目的实施反映了广大农民科技兴农的要求,实现了农业生产优化的发展愿望,也是目前农业商品化、现代化的需要,也可以解决本村弱势劳动力近400人的就业问题,促进特色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打工仔到群众致富带头人 篇7

在普洱市江城县, 李应强小有名气, 他是“养鱼大王”, 是全县水产养殖业的模范人物, 2011年, 李应强被评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科技致富带头人”, 并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96年, 李应强进入江城县酒精厂打工, 由于多种原因, 工厂停业, 职工下岗, 2000年回家自谋出路。刚刚经历挫折的李应强, 并没有被失败所击倒, 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只要勤奋努力, 自己必会成功。下岗不久, 他开始进行市场调查, 经过分析发现江城的养殖业比较落后, 尤其是猪、鱼, 市场供应百分之九十从思茅市场调入, 这一现象让他认定在江城发展养殖业很有市场前景。2000年底, 李应强开始筹资养鱼, 小小鱼塘成为他养鱼的实验基地, 每天认真观察、精心饲养, 以最认真的态度, 做最简单的事情。遇到问题, 或查资料, 或到农科站咨询, 并数次到思茅实地考察、学习养鱼技术。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他的养殖技术走到了同行的前列,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这使他深深认识到“致富靠的是政策, 靠的是科技, 靠的是勤劳”。成功之后的李应强, 想到了扩大养殖规模, 2004年, 当地多数的池塘都落实了承包人, 再靠承包池塘是无法发展壮大这一产业的, 在这种情况下, 他想到了把自家的农田改建成鱼塘。说干就干, 当12亩农田改扩建为鱼塘之后, 他在鱼塘边还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饲养了15头母猪, 每年销售成鱼5~8吨, 仔猪300多头, 出售肥猪15~20头, 年收入达4万余元。随着市场快速发展, 江城市场对鲜鱼的需求日趋增加, 2006年, 李应强租用其他农户的农田投资建设较大规模的鱼池, 他采取滚雪球的模式逐步扩大养殖面积。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 李应强还将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同行传授, 发展带动了周边乡镇120余户农户从事养鱼。目前勐烈镇养鱼面积达到560多亩, 渔业产值在450万元以上, 水产养殖成为江城的一大产业、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为了更好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提升市场竞争力, 2009年李应强牵头发起成立了江城县勐烈镇桥头村中寨养鱼专业合作社, 当年就吸纳了80余户水产养殖大户入会, 合作社社员382名, 会员水产养鱼面积由当初的320亩, 增加到了52亩, 合作社带动了一批新的水产养鱼大户, 会员的养殖收益也逐年增加, 而他则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当之无愧地当选为社长, 同时还义务承担起技术指导工作, 无论是白天黑夜, 哪里有情况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还从海南等地引进了许多新品种, 促进了全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以后, 江城的鲜鱼已经能够满足本县市场需求, 思茅市场的鱼已不再进入江城市场。李应强充分利用合作社广阔的市场信息和自己历年来储备的商贸关系, 把合作社社员生产的成品鱼集中统一销往周边县市, 部分运往老挝境内约乌县销售。

水产养殖致富带头人 篇8

从“能人”到理事长。2007年4月,延庆县康庄镇计划在小丰营村成立一个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在当时是个新鲜事物,大伙儿犹豫观望。这时,“能人”赵玉忠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那些年,赵玉忠经营着一家眼镜厂,效益很好。于是,在村两委和村民的期盼下,赵玉忠毅然关闭了眼镜厂,准备加入合作社。同年,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入社农民298户,赵玉忠高票当选合作社理事长。

从此,赵玉忠带领大伙儿走上合作致富之路。种植有机蔬菜便是赵玉忠的“高招儿”。经过调研后,赵玉忠看中了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但当时,“绿菜园”种植普通蔬菜收益已经不错,社员们担心转型风险大。“现在咱的圆白菜卖5毛钱,如果种了有机圆白菜,一斤能卖3块钱。”赵玉忠又是描绘发展前景,又是专门给大伙讲课,还从网上找资料给农民分析市场、剖析风险。最终,合作社成员相信了赵玉忠的选择,形成了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的共识。如今,“绿菜园”的有机圆白菜已经卖到30元一斤,赵玉忠没辜负大家的信任。

快速发展的“绿菜园”开始成为本县农民合作社“领头羊”。2011年4月,由“绿菜园”挑头,全县12个乡镇的17家合作社和公司联合,成立了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联合社,形成了有机农业抱团发展的新格局,而赵玉忠也成为大家公认的“北菜园”的理事长。

多年来,延庆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共有50家生产企业和基地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获得有机认证证书或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数量达到47个,涉及9大类260余个产品。2013年,全县有机农产品产量达到3.46万吨,有机农业产值实现4.68亿元,有机农业占农业产值的比例达到18%。这些发展成果的背后,赵玉忠功不可没。

把“有机”进行到底。作为先行者,赵玉忠在有机种植上严把质量关,甚至不惜“壮士断腕”。

有机蔬菜种植最怕病虫害。赵玉忠清楚地记得,2012年9月,病虫害暴发很厉害,五六棚的圣女果和茄子生了蚜虫,眼瞧着病虫害迅速蔓延,明知道打农药立即见效,但赵玉忠坚持不让打。最终,4万余斤菜被销毁,直接损失约6万元。“能不心疼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玉忠仍然面色凝重。

即便如此,赵玉忠始终坚持有机种植标准,毫不退缩。也正是这份坚持,“绿菜园”在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行业标准提升中屹立不倒。“经过两次规范,现在剩下的有机农业企业不到10%,这给了‘绿菜园’空前的发展机遇。”赵玉忠笑着说。

为了让消费者对“绿菜园”的有机蔬菜放心,赵玉忠在2012年推行二维码识别系统。通过扫描每盒蔬菜上的二维码,顾客可以查到这盒菜从种植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有机蔬菜全程追溯。

同年,赵玉忠连出“重拳”,开拓销售市场:推行农超对接,让“绿菜园”的有机菜摆上了沃尔玛、物美等30余家京城大超市;首创农宅对接,市区700余户家庭享受到从地头到餐桌的有机蔬菜直供。

“绿菜园”的有机蔬菜销售实现了连年增长。2010年销售额300万元、2013年500万元,今年上半年280万元,预计到年底销售额可达600万元。

农民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的最终目的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点,赵玉忠从未忘记。

“绿菜园”成立之初,赵玉忠就定下了“三七”分成的分配规矩,即大棚种出的蔬菜由合作社以适当价格收购,再将所得的利润与农民“三七”分成,合作社占三成,农民分得七成,这让农民干劲十足,也打心眼儿里信服赵玉忠的“公心”。不仅如此,赵玉忠还给所有合作社成员上了“五险”,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合作社成员有不少在大棚里参与种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户的压力,赵玉忠引入工业化管理模式,推行滚动生产和“六统一”,打破了传统农业一茬收割再种一茬的规律,实现“绿菜园”每天都有30种菜供应市场。“六统一”是由合作社统一计划种植、育苗、供应农资、防治病虫害、加工和销售。不仅农民的压力小了,风险低了,蔬菜的质量也有了更好的保证,价格也水涨船高。

如今,合作社成员的年平均工资在4.2万元左右,成了延庆农民中的致富排头兵。

从普通农民到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7年里,赵玉忠把全部心血花在了“绿菜园”,使康庄乃至延庆成为全国有机农业的标杆。

农民致富我带头 篇9

今年4 8岁的我, 是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人, 现任村党委书记兼金鸡煤炭集团董事长。1995年, 从我担任金鸡台村党委书记时起, 曾经因贫穷而闻名的房山金鸡台村, 现在成了全国文明村、京郊百强村、京郊首富村。

扛起家乡的大山

我的家乡金鸡台坐落在山道弯弯的尽头, 那里, 被大山紧紧地拥抱。

金鸡台,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是让我忘不了的地方。大山是我童年的摇篮, 对大山, 我有复杂的情感, 我爱她, 也怨她, 因为大山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磨练了我的意志和毅力, 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也因为大山使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小的时候, 大山与我做伴。捉迷藏, 围着大山跑, 挖野菜割猪草也是围着大山转, 由于贫穷, 我和弟弟们只能光着脚。蒺藜和山石给我的第一记忆是:大山, 既好玩又可恶。

大山阻隔了交通和信息, 使得山里闭塞、落后和贫穷。从小学到中学, 我没有课外书, 家中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吃, 伴随我成长的是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双重匮乏。至今还有一个记忆挥之不去:一锅“电影”榆钱粥, 被我们兄弟五人喝光, 母亲看着我们渴求的神情, 无奈地默默地守着灶台边哭泣, 父亲也是无奈地在灶边默默地抽烟。那天晚上, 我跑到南坡梁上, 声嘶力竭地喊出:大山, 我要搬倒你!

其实, 家乡的大山很慷慨, 馈赠给我们丰富的煤炭资源。改革开放的春风, 唤醒了沉睡的宝藏, 是煤炭资源让山里人获得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 胡挖乱采使美丽的大山变得百孔千疮。大山在流泪, 我也在伤心。更不能容忍的是, 一些不法窑主, 夜里上山偷砍果树当窑桩。砍断树木, 就像砍断胳膊和腿一样使人心疼。一天晚上, 我又独自一人爬上南坡梁喊出了胸中的积郁:不要断了子孙后代的饭碗!金鸡台要持续发展!

领导和乡亲们的信任使我走上了村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任那天, 面对乡亲们一心奔向富裕的殷切期望, 我心里翻江倒海, 热血奔流。我想哭, 想喊, 我质问自己, 为什么不能像风像雷像火像电, 发出声发出光发出热?!那天夜里, 我又一人悄悄爬上南坡梁, 默默地立下誓言:我要扛起大山!

……

于是, 我们拥抱了富裕, 并且制定了再富的规划, 绿化了大山, 开发了圣米石塘旅游资源……

其实, 山道不是一条直线。我有过气馁、彷徨、退缩, 但是, 最终还是乡亲们给了我勇气, 使我获得了大山一样的胸怀, 大山一样的性格, 大山一样的力量, 大山一样的毅力, 大山一样的热血豪情。

山道弯弯, 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乡亲们这样地谆谆嘱咐告诫我。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1995年的金鸡台村, 已经乱了13年。负债5 00万。领导班子内讧。群众上访不断。那年秋季, 经过民主测评和党员无记名投票, 35岁的我当选为村党委书记。当时我拍着胸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了!”

从我出生到1985年, 我目睹的是村民“盐水拌面条”的穷苦生活, 尽管我对传说中美丽的金鸡台村充满了渴望。

随着改革开放, 金鸡台村周边的村庄一个个富起来了, 美起来了。但是, 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金鸡台村却仍然贫穷, 而且很“乱”。

一些村干部上山挖煤只顾自己致富。眼馋的村民也纷纷效仿, 蜂拥上山乱采乱挖, 一个村竟有小煤窑1 8 0个。由于乱采不断、工伤事故不断, 部分公路被挖塌了, 梯田被挖毁了, 几百棵大树被砍了, 村办小学变成了私人的堆煤场, 2 0 0多名学龄儿童纷纷跟着父母上山挖煤, 剩下的7名学生还在校打扑克下象棋。为了一己私利, 村领导班子之间还互相告状。村民们更是上访不断, 人数最多时超过40人。

村里乱了, 集体经济也迅速滑坡。17个村办的煤矿不仅没有盈利, 还要靠着贷款过日子。到1994年年底, 金鸡台村累计欠外债500万元。

金鸡台村人的老辈们是看着我长大的, 他们相信我能将金鸡台村治好。老乡们说:“他什么样的重体力活没干过, 啥苦没吃过。”

我是兄弟五个里的老大, 早年父亲因上山割猪草摔断了腰而瘫在炕上, 全凭母亲和我支撑这个大家庭。我到国营煤矿当过工人, 但是微薄的工资养家都困难, 为此我辞了工作, 借了钱买了辆车跑运输。“别人跑一趟, 我就跑两趟, 别人拉两趟, 我就拉四趟。”硬是凭着这股蛮劲, 我攒够了承包煤窑的钱, 这是我当时的梦想。经过精心和苦心的经营, 我的小煤窑帮助全家彻底摆脱了贫穷, 我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能人。

其实, 早在我跑运输的时候, 村里人要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拉病人到城里看病, 都找我, 他们手里有钱就给我一点儿, 没钱我也一样帮忙, 当时村里就有“找大队不如找小会”的说法。所以当他们有一个表达个人愿望的机会时, 我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村民们相信我的人品, 佩服我的本领, 愿意跟着我走、跟着我干。

我对能不能当好村党委书记心里也没底, 一是因为我对村里不太熟悉, 二是顾虑集体背着的那5 0 0万元的外债。但是, 父老乡亲们企盼的目光打动了我, 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收拾好这个烂摊子。当时, 我成为正式党员才两个多月。但是, 从1991年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后, 我就严格地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了。

我定了一条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规定:想当干部不能干个体, 想干个体就不能当干部, 依法治村不怕得罪人。为以身作则, 我不仅把自己投资140万元的煤窑无偿捐献给了集体, 还关了自家亲兄弟的煤窑。

金鸡台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为什么老百姓富不起来?带着这个问题, 我和村里的领导班子开始查找根源。

根源挖来挖去, 我发现责任还在干部身上。“少数人以权谋私, 纵容亲属开煤窑, 挣大钱。群众无处说理, 只能跟着乱挖, 结果是富了少数人, 穷了大多数。非法经营者富, 安分诚实者穷, 人心怎能思进?”

根源找到了, 怎么治理?农村有句俗话: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党员, 党员看干部。我深悟其中的道理:只要村干部带好头, 群众才会有奔头。

于是, 我首先在村党委会上“约法三章”, 制定了一条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铁的制度:想当干部不能干个体, 想搞个体不能当干部, 依法治村不怕得罪人。

为以身作则, 我先把自己的一个年产原煤两万吨、资产总值超过140万元的煤矿, 无偿地捐献给了集体, 还关了自家亲兄弟的煤窑, 为此兄弟失和, 弟弟几年不和我说一句话。“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了, 就没有权利去管别人。”别人不理解的时候, 我总这样倔强地回答。

这个举动, 我的爱人无法理解。她质问我:“你当干部, 弄得家里没钱了。万一你的干部没当好, 过几年下来了, 我们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

“反正我做决定了, 煤矿充公!”脾气急躁的我说。

我的新规一出台, 触动了许多人的私利, 不仅村民持有异意, 连干部班子里都有人反对, “我宁可不当村官, 也不能交煤矿。”有人甚至当时就辞职了。这时候, 还有人开始说风凉话:“他可是把钱挣足了!”“一上来就出风头, 也不见得能把村治好?”……

尽管群众议论纷纷, 我却是对治理金鸡台村充满了信心:“大家都年轻, 只要整合利用好了村里的资源, 肯定能成功。”

我采取的战略还是先从党员干部入手, “全村有1 5 1个党员, 我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干部包片, 党员包户。”

党员干部干什么?筹资金先为群众谋福利。新上任的村干部, 首先领到的是筹款任务, “有钱的自己出, 钱不够的出去借”。经过千难万苦, 村干部们最后借来了50多万元。有了钱, 我就可以开始为百姓办实事了。

我带领年轻的领导班子们, 为村民打出第一眼井, 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随后, 又陆续解决了村里的供电问题, 还将曾经是坑坑洼洼的山路, 修成平坦的柏油或者水泥路。小学校也进行了整修, 又传出了了琅琅的读书声。村里的卫生院也装修改造成三星级。金鸡台村不产粮食只产煤, 我用筹来的资金, 为村民们买来粮和面, 每人都分了50斤。

老百姓是有良心的。他们都觉得, 这下金鸡台村有救了。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后, 党员们都觉得美好的前景有盼头了, 工作一天天也开始好做了。

当时挖煤窑的人, 干的都是个体, 从来不向国家纳税。但是我当上村党委书记后却提出要求, 必须向国家纳税, 当年定的税额指标超过100万。村干部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国家交税?本村的老百姓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更有人不理解:“煤矿为什么要交税?”

在我的眼里, 煤炭资源是国家的, 因此必须向国家纳税。我就开始清查煤窑, 给每个矿井定税。在清查过程中, 我也惊讶地发现, 全村的81个煤矿, 合法的只有10多个。为此, 我带领村干部, 进行新一轮改造, 使煤矿减少到了5 4个, 并全部符合了国家的有关规定。

我和村党委一鼓作气, 将原有的集体煤窑实行资产重组, 成立了煤炭集团, 对所有的煤矿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管理, 一举结束了长达10几年的混乱局面。所有煤矿的利润都规规矩矩地往集体一个渠道里流, 村民人均收入也连年增长, 近几年, 年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 村民真正过上了好日子。金鸡台村成为京郊区县首富村。

目前, 金鸡台村的煤矿数量虽然每年都在减少, 但是每年上缴国家的利税却逐年增加。1995年上缴国家利税100多万。1996年上缴国家利税200多万。再然后是300多万、500多万……去年, 尽管金鸡台村只剩下16个合法井口, 但是上缴国家利税高达1060万, 是1995年的10倍。

在我和村里领导班子用心血浇灌下, 传说中的美丽的金鸡台村渐露端倪。一座座崭新的房舍, 像颗颗明珠镶嵌在山岭上。最让城里人向往的私人小汽车, 这里竟开来了2 0 0多辆, 其中不乏像奥迪这样的高级轿车。

为了给村民的好日子锦上添花, 提高村民福利, 为村民办好事、实事, 村里特地添置了一辆急救车, 专门给急重病村民进城看病使用。从1996年起, 全村上千人, 人人都能无偿得到50公斤米面、50公斤大白菜、5公斤油和一箱苹果。1到5 9岁的村民, 还人人上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6 0岁以上的老人还发给养老补贴。可以说, 金鸡台村的人真是生活在了蜜罐里!

但是, 总有人心不甘, 要给美丽的金鸡台村添点乱。

有人的主意打上了小煤窑。夜里偷挖出的小煤窑超过20个, 他们与村干部打游击, 白天关晚上开。为此, 村里成立执法联合大队, 24小时对矿区进行巡逻。每发现一处非法开挖的煤窑, 我们就立即给炸了, 对于违法分子进行教育, 严重地抓起来交给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当年一年就处理了好几个人。

有人开始丑化村干部。一小撮人不断地上访:“村干部有经济问题啦!”“小煤窑, 别人能开, 为啥我就不能开?”还有人贴小字报说:某某花钱买代表委员、某某花钱买劳模先进、某某花钱买……”

对于投资1.5亿建成的南坡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农业观光园, 这些人编成“南坡梁, 穿金衣, 三年投资不到100万”的顺口溜, 将其诽谤为“形象工程”。甚至还有人说村民的年均收入不足5 0 0元, 村民年均上万元纯粹是“吹”出来的。

金鸡台村村民每年的年底分红就有5000多元, 加上享受的福利至少超过了8000元。我真的不明白他们想干什么!就连金鸡台村全国文明村的称号, 也有人说名不副实。

听到这样“带刺”的话语, 我心里委屈呀!

被这股怨气憋得异常烦闷的我, 有时候回家会拿老婆孩子撒气, 夫妻俩为此甚至打起了架。后来妻子实在忍受不了, 哀求我说:“咱不干了, 行吗?咱们别为此打架了!”

但我不能不干, 因为我知道, 还有更多人在期盼着我。我不干了, 那老百姓怎么办?

今年48岁的我, 心中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就是孩子因为疏于教育, 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我不是神仙。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我, 真的没有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最对不起的, 是我的孩子。看着他的同龄人都上了大学, 我心里愧疚呀!

从1995年到现在, 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的我, 带领着金鸡台村人走向了文明和富裕, 但却一辈子欠了妻子和孩子。

但是, 眼看着金鸡台村从贫穷而闻名, 到现在的因富有而闻名, 再看到金鸡台村被授予的“全国文明村”、“十佳小康村”、“京郊区县首富村”等一个个荣誉, 我的心里又着实塌实了许多。

无怨无悔创大业

将金鸡台村迁出大山, 让村民们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是我的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投资2个亿, 我也逐步想办法给实现了。现在, 我正在探索新思路, 开始新征程。

要致富先修路。我带领村民, 投资6000多万元, 将原来村里通往山外的惟一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 修成了现在的柏油路和水泥路。还在马路上安装了路灯、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村里还投资2 0 0多万, 修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厂, 供村里的个体运输户停车。

金鸡台村党委还牢记一个使命: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为明天的栋梁。为此, 我们不惜血本办教育。建成的幼儿园, 是京郊一流的, 小学校舍翻新, 添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幼儿园、中小学的学杂费全部由集体承担, 考上中专以上的学生还给发放奖学金。另外, 还建成成人教育学校, 常年开设两个中专班和一个大专班, 村民的短训班更是一期接着一期。

为了让初步富裕起来的村民思想上有新追求, 整体素质上有大的提高, 我还和村里领导一起筹划, 在村里建起了青年之家、农民剧团、老年活动中心和妇女秧歌队, 每天晚上活动, 男女老少各有活动场所, 每逢节日还进行演出。这些, 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又陶冶了情操。

说实在的, 我有的时候真想不干了, 听着别人的诽谤, 我觉得委屈、心寒。

但是, 我却休息不下来。而且, 我还有许多担忧的事。金鸡台村的煤矿, 产煤量一年比一年少。而且, 按照国家的规划, 能开的矿井也在逐年减少, 目前只剩下16个矿井了。矿区采空后, 夏季山洪还容易引发泥石流。

为了金鸡台村人长远的幸福, 我正在对金鸡台村的产业进行重组转化, 那就是:“以外养内, 以黑养绿。”

我的“以外养内”, 就是走出金鸡台村到山外建企业。作为山里人, 眼光不能仅盯着自己眼皮底下的这座山, 还应看到山外, 看到全国和全世界。山里人也要走出山区创大业。目前我们已与港商合作开办科技事业, 开发高科技产品, 另外还建有酒店、厂子等各种企业, 并已经运营良好。

“通过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富裕无疑是件好事, 但资源是有限的, 总有被开发利用尽的那天, 我们能为子孙后代留给下什么?”我经常给村干部们讲这个道理, 并居安思危, 制定实施了“以黑养绿”的计划, 集体投资800万元绿化荒山, 建成了千亩香椿基地、200亩红果基地和1200亩落叶松基地, 开发了以仁用杏和用材林为主的千亩经济沟, 还将南坡梁1500亩地规划修建成了农业观光园。到煤炭被挖尽的那一天, 我们的绿色银行, 将为金鸡台村人提供更多的财富。我们投资2.8个亿开发的圣莲山旅游区, 经过多年的开发, 也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屏边大围山养微型鸡致富的带头人 篇10

读书圆了创业梦

郭林波挑过沙灰, 当过兽药饲料店送货员, 也曾借款开起过兽药饲料经营部。2004年如愿考进云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屏边县分校畜牧兽医中专班, 他学习非常努力, 不仅学好教学计划内的课程, 还借了很多畜牧养殖方面的书自学, 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农广校老师请教, 到2007年毕业时, 他已经成为屏边县玉屏镇小有名气的兽医, 屏边县城兽药饲料行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郭林波说:“农广校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 如果不读书, 我的店早垮了, 哪还能象现在一样又买车又买房。”

读书增长创业本领

郭林波的书没白读, 他不但会兽医, 还精通养殖技术, 他教会很多农民朋友自己配制全价饲料, 有人说他傻, 教会了别人就等于断了自己的财源, 人家都会配制饲料了, 谁还会来买你的饲料?他不管这些, 认为自已能在屏边站稳脚跟, 靠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 如今应该让他们与自己一起致富。2010年元旦, 屏边县上海优良仔猪场因为经营不善三年换了两任承包人, 现在又因经营困难公开对外承包, 郭林波接下了这个濒临破产的仔猪场。换了主人, 猪场面貌日新月异, 这个快倒闭的养猪场成了当地人人羡慕的聚宝盆。

读书拓宽致富路

朱益明:杨家岭致富带头人 篇11

上世纪70年代末的杨家岭,依然被贫穷的阴影浓浓地笼罩着,就在这时,34岁的朱益明实现了自己“当官”的梦想,成为杨家岭的当家人——生产队长。面对残酷的现实,朱益明坚信,杨家岭的前途一定会走向光明,老百姓的苦日子一定会走到尽头。

小队长的大手笔

新官上任,朱益明首先在生产队里大胆实行定额管理、按劳分配的生产制度,于是,懒汉不见了,生产很快就搞上去了。朱益明把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满,他总是干在人前,吃在人后,一身正气和办事公道的作风,使村民打心眼里佩服。

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朱益明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于是,他率先引进了垄沟种植技术,革新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手把手地教给村民。由于垄沟畜水、保墒、保肥,出苗率又非常高,使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全村年产粮21万斤,家家户户有余粮,日子越过越红火。

1984年,朱益明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延安的人口越来越多,菜篮子工程成了市长抓的工程,我们为何不把杨家岭建成延安的菜篮子?

说干就干。由于当地水土条件非常好,加上科学种植,杨家岭当年蔬菜就获得了大丰收。市场开放后,外地蔬菜大量涌入,导致蔬菜价格急剧下跌,朱益明心如刀割。他到处取经,掌握信息、重新决策,得出了一个结论,反季节蔬菜价格能升高。于是,他开始向群众宣传种植大棚菜的好处,在村里推广发展大棚菜。不久,16座大棚在村里建起来,生产的蔬菜比大田菜提前两个月上市,菜价高出3倍多,当年全村收入8万多元。到1999年,全村大棚菜发展到200多棚,产量达到12万公斤,总收入24万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

尚到甜头的朱益明信心更大了,目光也更远了。为了让农民更加富裕,朱益明又在公路沿线开发出300间门面房,全部分给村民,每户平均4间,一次性产权到位,村民成了地地道道的房屋租赁老板。月月收房租,相当一份固定工作。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又收入38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会在大海里“游泳”的杨家岭人,开始在经济市场大潮里各显神通。开食堂的、搞运输的、学技术的,一下子把杨家岭变得红红火火。

这时,朱益明对壮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想法。他在想,大河有水,小河满,杨家岭这个“蓄水池”如果没有水,在危机时刻怎么办?“绝不能穷了集体,富了个人。”朱益明做出了新的决定。

1988年,朱益明利用沿途公路的荒地,为集体修建了16间平板房搞三产,使村上有了经济积累。接着,他又带领村民办起了停车场、加油站。经过多年的努力,杨家岭集体积累不断增加,到2000年,村里的经济积累达84万元,固定资产达900多万元。

但朱益明对此仍不满足。他想,南方有竹楼、内蒙有蒙古包,我们能不能在窑洞上做文章,修建窑洞宾馆呢?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居住了1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住在杨家岭。凡来延安旅游的人,肯定都想住一下窑洞,感受当年的“闹红”岁月……

2001年4月,投资1100多萬元的世界最大的窑洞群宾馆在杨家岭半山坡建成。朱益明将宾馆交给西安一家公司托管,第一年就为村上创收70多万元。

文明和谐富裕村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朱益明还带领村“两委”班子人员,狠抓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

1984年,村里投入两万多元,对村里的小学进行了危房改造。1995年,杨家岭自筹资金20万元,争取外援50万元,在村上修建了三层楼的希望小学,又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教学设备。村上还建起了两层村委会办公楼和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

接着,朱益明又带领村民美化村容村貌,创建文明示范材。提高了村民的医疗保险,办起了卫生保健室,村里60岁以上所有的老人都有一定的生活补助金,村里的娃娃们考上大学,村上还拿出奖学金给予奖励。同时,杨家岭还与邻村建立了帮扶对子,从人力物力方面支持邻村的经济发展。

目前,杨家岭拥有人口403人,党员19人,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总产值达200万元。这个数字比朱益明上任前翻了上百倍。

如今的杨家岭成了远近文明的富裕村,而朱益明也成了常上报纸和电视的名人,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延安考察时,和杨家岭的村民们一起扭起了秧歌,并夸赞朱益明是杨家岭致富的带头人。

王亦芳:大学生村官带头养鸡致富 篇12

2005年, 王亦芳从河南南阳来到蒙自开始了大学生活。4年时间, 她游走了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和城市。毕业那年, 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培训、上岗, 她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位置——大学生村官。工作之余, 她走访社区的村民和单位, 一边了解辖区情况, 一边寻找自己的创业项目。期间, 她利用业余时间为村子里几家成绩不好的小孩补习功课;农忙时帮家里劳动力少的村民摘水果、种玉米……慢慢的, 她找到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养鸡。

“这鸡可不是一般的鸡!这鸡可是吃虫子的‘土鸡’。”

传统的养鸡, 都是关在笼子里, 而王亦芳养的鸡, 都是在山上跑。利用村里闲置的山林放养纯土鸡, 王亦芳开始了她的梦想。

“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5%和62%, 一般2~4公斤糠、麸可产1公斤黄粉虫。黄粉虫养殖因投资少、适应力强、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饲养设施简单、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王亦芳说, 养鸡的主要配方饲料就是这黄粉虫。

在采用山林放养的同时, 王亦芳采用黄粉虫养鸡、发酵床技术、研发生态饲料配方等, 通过不断研发饲料和养鸡技术, 鸡群逐渐壮大, 培育出来的2~3公斤无脂肪的高品质肉鸡和香甜的鸡蛋逐渐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收到效益的时候, 除了兴奋, 我又想到, 为何不带动大家一起养鸡?”王亦芳注意到, 村里闲置的劳动力很多, 而养鸡不需要特定的场地, 自家房子周围的空地就可以养鸡。于是, 王亦芳发动农户一起养殖, 并且成立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鸡苗、疫苗、饲料和种虫以及饲养技术, 在农户养成鸡之后, 合作社负责回收, 统一销售。目前在寻甸已建成占地50亩的养殖基地, 发展养殖户9家, 月出栏成鸡5 000只, 养鸡户月均增加收入2 000余元。

上一篇:功能色彩下一篇:设计创意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