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精选10篇)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1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一、认知实习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特别需要去实践的专业,或者说是需要学与用相互联系的课程。这次我们终于有机会得到实习的机会,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啊,相信这是一个美妙的经历。通过实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专业课程的认知和感受,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可以说,实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考察地点和内容;
1.参观文昌市会文镇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
内容:参观东风螺苗种繁育、海参苗种繁育、石斑鱼养殖、海龟试养等。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内容:参观蓝子鱼、海马、青蟹等苗种繁育
3.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 内容:参观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 4.参观三亚海钰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珍珠展销馆 5.考察大东海海岸带
6.考察亚龙湾沙质海岸带
三、考察过程所学到的知识;
1.我们第一站就是文昌的定大养殖场,养殖场的样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养殖场的想象,绿草地,椰子树,整个养殖场的规划非常美丽,养殖厂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以前觉得,在农村,肯定就是脏乱差,可能有野猪遍地跑的那种情况。但是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园式的养殖场,简直比公园还要漂亮。
养殖场的养殖车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完全封闭式的。里面是循环水养殖,使用过的水经过有机的循环处理之后经过管道重新流回养殖池,不会随意排放,给周围的海域造成污染。工厂的养殖水源也不需要经常从海里抽取,可以减少养殖池被污染的可能性。
定大养殖场的养殖种类非常多,里面很多的养殖池还是科研性质,试验性质的养殖。现在有成熟的石斑鱼养殖,东风螺 的育苗和成品养殖。还有海龟试养,刺参的试验培育。一座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养殖场,一个有事业心的养殖户,应该进行更多的这样的养殖试验,为培育种类更为丰富的养殖水产品而花费时间精力去做试验。这些人都是养殖户的一个先驱模范,因为这些试验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但是一旦能获得成功。则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新的养殖品种,为社会创造更过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定大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起码选择定大作为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乘坐大巴前往下一个实习站点。等待我们的又是哪一家养殖场呢?我又又能够有什么收获呢,真的是非常的期待!!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海水研究所琼海基地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二站,怎么说呢,这个算是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一个“国家队”水产单位了,毕竟人家是国字号的。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蓝子鱼,海马,青蟹的苗种繁育,这个基地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新科研力量强大,可谓“小而精”吧。这个基地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下一个站还是琼海椰林村,走起,看看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神奇新鲜的事物……
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一小段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省队”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虽然是“省队”,可是这个省队太不一般了,给我们的体验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们参观了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好几十斤上百斤的石斑鱼亲本,还是世界濒危物种-波纹唇鱼,更令人惊叹的还有艳丽灿烂的珊瑚人工培育,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神奇物种,我们今天在实验室也能看到了,虽然处于试验阶段,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大家都能在自家养育这个珊瑚,就像是水族缸一样,这个美丽的珊瑚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这个不能不说是我们水产的前辈对于社会的一大贡献啊。3.午饭,稍作休息,准备赶往三亚。
4.第四站是海螺姑娘文化馆,这个海螺姑娘可能是国内少有的螺文化主题馆了,也是大开眼界啊,世界上,大海里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螺,种类之丰富,形状之奇特也是令人惊叹不已。如果还有机会去三亚,一定要好好逛一逛,学习学习,毕竟螺文化主题馆在全国都不多的。5.入住三亚。今晚注定是难眠之夜,大家都分享讨论着白天一天的所见所闻,感受良深啊。这次实习对于我们的教育相当棒!!
6.参观三亚海钰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珍珠展销馆。和昨天的海螺姑娘类似,海钰珍珠是珍珠文化的一个引领者吧,专注于珍珠文化的展览和销售,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珍珠的文化知识。很不错呢!
7.考察大东海海岸带。大东海是三亚著名的海边浴场之一,当然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要重点考察大东海的砂质海岸带,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玩的。8.考察亚龙湾沙质海岸带。亚龙湾真是一大美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大海了,一个字“蓝”。当然我们是来考察的,不是来玩的。考察到这里也差不多要结束我们整个实习的过程了!
四.认知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见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作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于自己的专业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见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养殖场,新的养殖技术之后,我觉得我还真是一只井底之蛙,很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2
我校从莱阳迁至青岛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均立足于青岛。我校充分依托地域的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考察了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老牌院校,大力加强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投入,并且确立了水产养殖和水产医学两个方向。经过5年来的尝试与实践,构建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典范。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目前,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是呈现多元化:一是人才的类别要多样化,二是人才的层次要多元化。我校办学定位于学术性偏技能型,也就是在保证学术性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必须突出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既为研究型院校提供本方向的专业人才,又能为基层单位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要将党和国家、社会、学生的需要恰当地反映到培养方案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学生就业与发展兼顾的原则。
我们结合我省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动物疾病发生不断增高的现状,确定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水产动植物养殖科学、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和水产药物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水产养殖和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技术、水产动物疾病和水产药物研究、食品安全与监测、水产医学教育和行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现培养目标需要相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它们的载体是通过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和完成。所以,只有构建了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形成可行而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置要以主干学科为主线,整合优化,体系合理。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主要专业实验要符合国家专业目录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和拓宽课程模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创新模块”有机组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水产养殖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接受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水产养殖实践环节的培训,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水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水产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接受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水产医学实践环节的培训,具有扎实的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制订
理论课程由主干学科组成,由主干学科引出专业主要课程,而专业主要课程又分别属于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以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其中,由主干学科派生的主要课程是核心。水产养殖方向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水产医学方向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基础医学。水产养殖方向和水产医学方向的公共课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个模块是完全相同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形成特色模块。
公共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主要是英语、计算机和政治类课程。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知识结构,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写作等公共课。
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化学三大主干学科的课程,由植物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水生生物学、普通遗传学、鱼类生理学、水产生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养殖水化学、普通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
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在突出特色培养目标建设的基础上,开出了水产养殖和水产医学两个方向。水产养殖方向模块专业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与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类与藻类增养殖学、饵料生物培养、水产医学概论。水产医学方向模块专业课程包括: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产养殖概论、水生生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生物疾病学。
同时开设了海洋环保技术(36学时)、底栖动物学(30学时)、海洋学导论(36学时)、海洋生物技术(36学时)、细胞生物学(40学时)、水生生物病毒学(36学时)、饲料分析与品质检测(40学时)、棘皮动物增养殖(40学时)、发育生物学(36学时)、水生生物疾病检验检疫技术(36学时)、水产品质量检测(36学时)、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36学时)、环境毒理学(3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20学时)、专业英语(40学时)、水产养殖工程学(40学时)、渔业经济管理学(36学时)等多达30门次的专业选修课。
另外,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第二课堂、名著名篇选读等途径,重在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创造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中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在调研其他高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考察生产实习基地情况,经过集体讨论,制订出适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以保证教学实验和实习的科学、合理及前瞻性。
我们建立了“三模块九环节”的实践体系。三个模块是实验技能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九个环节是公共基础课实验(1-2年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3-4年级)、课程实习(2-3年级)、科技竞赛(2-4年级),假期专业社会实践(1-2年级)、生产实习(3年级)、毕业实习(4年级)、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3-4年级)、毕业论文(4年级)。
实验技能教学模块中,公共课实验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计算机应用实验;基础课实验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普通遗传学、鱼类生理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养殖方向专业课实验包括:微生物学、鱼类学、饵料生物培养、藻类与藻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医学概论;水产医学方向专业课实验包括: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生生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生物疾病学。
社会实践教学模块中,在3年级给学生开设为期一个月的《水产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通过到生产单位参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对象的主要生产环节和关键技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结合两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活动,体会本专业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以端正学习态度、满足社会的需要。
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模块中,课程实习(2-3年级)、科技竞赛(2-4年级),毕业实习(4年级)、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3-4年级)、毕业论文(4年级),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科技竞赛,适合学习成绩突出、有很强创新精神的学生;科研训练,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培养钻研精神,学习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四年来学习工作的体现和结晶。
在教学总学时之内,确保各项主要实验课程教学时数和教学质量,减少演示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教学与生产结合,把科研与生产引入教学过程,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以此作为加强水产养殖本科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把一般性教学生产实习,调整为多学科、综合性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3
我校从莱阳迁至青岛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均立足于青岛。我校充分依托地域的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考察了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老牌院校,大力加强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投入,并且确立了水产养殖和水产医学两个方向。经过5年来的尝试与实践,构建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典范。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目前,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是呈现多元化:一是人才的类别要多样化,二是人才的层次要多元化。我校办学定位于学术性偏技能型,也就是在保证学术性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必须突出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既为研究型院校提供本方向的专业人才,又能为基层单位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要将党和国家、社会、学生的需要恰当地反映到培养方案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学生就业与发展兼顾的原则。
我们结合我省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动物疾病发生不断增高的现状,确定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水产动植物养殖科学、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和水产药物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水产养殖和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技术、水产动物疾病和水产药物研究、食品安全与监测、水产医学教育和行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现培养目标需要相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它们的载体是通过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和完成。所以,只有构建了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形成可行而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置要以主干学科为主线,整合优化,体系合理。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主要专业实验要符合国家专业目录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和拓宽课程模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创新模块”有机组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水产养殖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接受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水产养殖实践环节的培训,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水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水产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接受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水产医学实践环节的培训,具有扎实的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制订
理论课程由主干学科组成,由主干学科引出专业主要课程,而专业主要课程又分别属于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以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其中,由主干学科派生的主要课程是核心。水产养殖方向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水产医学方向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基础医学。水产养殖方向和水产医学方向的公共课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个模块是完全相同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形成特色模块。
公共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主要是英语、计算机和政治类课程。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知识结构,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写作等公共课。
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化学三大主干学科的课程,由植物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水生生物学、普通遗传学、鱼类生理学、水产生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养殖水化学、普通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
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在突出特色培养目标建设的基础上,开出了水产养殖和水产医学两个方向。水产养殖方向模块专业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与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藻类与藻类增养殖学、饵料生物培养、水产医学概论。水产医学方向模块专业课程包括: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产养殖概论、水生生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生物疾病学。
同时开设了海洋环保技术(36学时)、底栖动物学(30学时)、海洋学导论(36学时)、海洋生物技术(36学时)、细胞生物学(40学时)、水生生物病毒学(36学时)、饲料分析与品质检测(40学时)、棘皮动物增养殖(40学时)、发育生物学(36学时)、水生生物疾病检验检疫技术(36学时)、水产品质量检测(36学时)、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36学时)、环境毒理学(3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20学时)、专业英语(40学时)、水产养殖工程学(40学时)、渔业经济管理学(36学时)等多达30门次的专业选修课。
另外,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第二课堂、名著名篇选读等途径,重在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创造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中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在调研其他高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考察生产实习基地情况,经过集体讨论,制订出适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以保证教学实验和实习的科学、合理及前瞻性。
我们建立了“三模块九环节”的实践体系。三个模块是实验技能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九个环节是公共基础课实验(1-2年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3-4年级)、课程实习(2-3年级)、科技竞赛(2-4年级),假期专业社会实践(1-2年级)、生产实习(3年级)、毕业实习(4年级)、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3-4年级)、毕业论文(4年级)。
实验技能教学模块中,公共课实验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计算机应用实验;基础课实验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普通遗传学、鱼类生理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养殖方向专业课实验包括:微生物学、鱼类学、饵料生物培养、藻类与藻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医学概论;水产医学方向专业课实验包括: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生生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生物疾病学。
社会实践教学模块中,在3年级给学生开设为期一个月的《水产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通过到生产单位参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对象的主要生产环节和关键技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结合两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活动,体会本专业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以端正学习态度、满足社会的需要。
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模块中,课程实习(2-3年级)、科技竞赛(2-4年级),毕业实习(4年级)、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3-4年级)、毕业论文(4年级),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科技竞赛,适合学习成绩突出、有很强创新精神的学生;科研训练,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培养钻研精神,学习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四年来学习工作的体现和结晶。
在教学总学时之内,确保各项主要实验课程教学时数和教学质量,减少演示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教学与生产结合,把科研与生产引入教学过程,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以此作为加强水产养殖本科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把一般性教学生产实习,调整为多学科、综合性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 篇4
一 、实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产实习是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发展,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处理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2.为了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适应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较多的时间参加渔场(实习基地)的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鱼病防治等生产实践活动,以加深感性认识,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合各实习点具体情况,学生应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以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实习结束,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写出一篇生产实习报告或专题论述和一份思想小结。
4.通过直接与实习点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群众的接触,学会社交和开展群众工作。
三、实习内容
1.熟悉和了解渔场(各实习基地)主要养殖鱼类的繁殖规模,历年繁殖情况,亲鱼数量和比例,重点
掌握鱼类的繁育技术。
⑴了解渔场人工繁殖亲鱼的种类、数量,每年苗种的产量。
⑵ 了解亲鱼培育的方法、投喂饲料的种类、投喂量。
⑶ 了解历年人工繁殖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⑷ 掌握亲鱼培育管理措施。
⑸ 掌握常见鱼类及特种水产品的繁育技术。
2.熟悉并掌握各种孵化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操作技术
⑴ 了解渔场孵化设备的种类、规格的大小。
⑵ 了解渔场水电的配备情况。
⑶ 熟悉渔场各种孵化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练掌握鱼类人工催产技术、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
⑴ 掌握亲鱼捕捞的网具、方法和运输工具。
⑵ 掌握亲鱼雌雄配比和雌雄区别方法。
⑶ 熟练掌握刺激亲鱼发情的方法和亲鱼发情的症状。
⑷ 熟知渔场催产的药物种类、使用剂量,注射方法和注射时间。
⑸ 掌握各种鱼类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效应时间。
⑹ 熟练掌握家鱼人工授精的操作技术。
⑺ 学会统计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
⑻ 熟练掌握鱼苗种类鉴别、出环、暂养、充氧运输等技术。
4.熟悉并掌握鱼病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⑴ 了解渔场有哪些鱼病发生、发病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⑵ 了解发病原因、病原体的种类和各种鱼病的主要症状。
⑶ 了解和掌握鱼病治疗的药物、用药浓度和施用方法。
⑷ 掌握鱼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5.学习和掌握特种水产品种的繁殖与养殖技术
⑴ 了解渔场特种水产品种的种类和苗种来源。
⑵ 掌握名特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体养殖的技术与方法。
⑶ 了解特种水产品的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情况。
6.了解水生生物种类以及当地鱼类资源,并学会对常规鱼类的鉴定方法
7.熟悉并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学会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及分析等工作,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有关专业调查、总结或试验等工作。
四、实习方式、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实习方式
( 1 )根据生产实习季节性强的特点,在每年的鱼类繁殖季节组织学生按小组到各个实习基地,学生在带队教师和实习基地技术员的带领下与工人一起参与鱼类人工繁殖的生产过程,了解人工繁殖的各个环节,与渔场工人一起完成人工繁殖的全过程。
( 2 )在渔场实习期间,除掌握常规鱼类及名特优新鱼类的人工繁殖外,还请渔场领导及技术人员
介绍渔场的经营状况,管理技术,生产规模等。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的各项科研工作,并参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 3 )组织学生了解渔场的鱼病状况,发病原因。对渔场的鱼病病原体进行观察、记录,学会常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 4 )要求实习期间个人要找范文就来
写实习日志,小组要有小组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每人写出专业实习报告及思想小结。每小组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生产情况,写出特养品种的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实习结束后,安排时间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评比表先。带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劳动表现、学生之间的互评情况,评定实习成绩。
2.实习地点
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石首长吻d良种场、洪湖蓝田水产品繁殖基地、长江大学黄鳝研究所、宜昌中华鲟研究所、松滋南海渔场等。
3.时间安排
第六学期进行,实习时间 6周。
五、组织管理
1.由系领导指派专业教师负责生产实习的联系、安排、指导和协调工作。
2.邀请实习单位指派专业技术干部兼任指导教师并开展实习指导工作。
肉羊养殖专业村报告 篇5
一、项目区概况
xxxx位于xxxx东北部,距镇政府7公里,全村辖xxx、xx、xxx、xx四个自然村,总户数560户,总人口1540人,现有常住户300户,500人。辖区面积7.2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水浇地20000亩、旱地30000亩),草地22000亩。现有肉羊养殖场x处,肉羊专业合作社x家,肉羊改良点0处,养羊大户0户,肉羊存栏量0只,基础母羊0只,全村养殖优质基础母羊0只以上或育肥羊0只以上养殖户0户,占全村常住户的0%。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肉羊养殖是一项利在当前,惠及长远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力发展肉羊养殖能能够促进农牧民由数量型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羊肉产品需求扩大,肉羊育肥养殖前景广阔,即将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
二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xxxxxxxx多年来以种植玉米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影响,羊、牛、驴等牲畜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养殖水平一直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 滞后,养殖重点不突出,各类牲畜养殖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舍饲禁牧”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制度的出台,与传统养殖的“规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种植结构、畜牧业养殖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三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有政策支持。根据xxxx县委、政府印发的《xxxx县发展农牧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鼓励各行政村打造肉牛、肉羊、肉驴等专业村,并给与相关支持政策。xxxxxxxx是养牲畜基础较好的地区,牧业养殖收入在该村收入中占有很高比例,且各农户饲养的基础母羊数量较多,适合舍饲育肥。
四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符合本地区群众利益。过肉羊规模化养殖,不仅带动农民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有效利用粮食秸秆、牧草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结合“脱贫攻坚”有关内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决议,确定了肉羊养殖为xxxx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的脱贫产业,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又一重要手段。
三、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xxxx县xxxxxxxx肉羊养殖专业村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地点:xxxx县xxxxxxxx
(四)项目申报单位:xxxxxxxx村民委员会
(五)项目负责人:xxxx
(六)建设目标:利用2017—2019年两年时间将xxxx建成肉羊养殖专业村,按照“农业向牧业上调,低质向优质上调”的思路,本着“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原则,努力形成专业化养殖,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害。积极引导村民及贫困户购置基础母羊,种植青储饲料,建设标准化棚圈、青储窖、草料库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18年6月末,全村肉羊养殖户达到60%以上,每户基础母羊不低于20只或育肥羊100只以上,全村年存栏基础母羊7000头,出栏肉羊20000只,建设标准化棚圈130处(110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2000亩、青储窖15处,建成改良点一处,购置草料加工机械2台,带动40户平困户稳定脱贫。到2019年6月末,全村肉羊养殖户达到65%以上,每户基础母羊不低于20只或育肥羊100只以上,全村年存栏基础母羊8000头,出栏肉羊23000只,建设标准化棚圈135处(115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2200亩、青储窖16处,建成改良点一处,购置草料加工机械2台,确保全村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七)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预算内投资;二是使用以到位的xxxx资金;二是养殖户自筹。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本项目运行模式为“养殖合作社+基地+农户”,项目达产后可饲养基础母羊8000只,直接带动农户 130户从事肉羊养殖,户均获利2.2万元。项目的实施将使农民由原来的靠种植业、养殖业多而小的发展模式,过渡到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的肉羊养殖产业生产模式,在做大肉羊养殖产业的同时,带动饲料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和利润率,增加了农民增收渠道,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项目正常年份出售肉羊20000只,每只肉羊纯利按500元计算,则年可获纯利1000万元左右,这也是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另外,通过人工受精技术每年可繁殖项目区近1万只优良肉羊。另外,合作社与农户联合的形式共同从事项目经营活动也将会带动农民创收,提高农民养殖技能。
(二)社会效益:项目采取舍饲养殖技术,转变传统养殖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配合专业合作社养殖技术肉羊品种改良工作,降低疫病减产,提高出栏率和个体产肉能力,增加产出效益,实现肉羊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带动全村农民养羊致富。项目的建设在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同时,可带动饲料加工业、肉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基础建设、服务业等许多行业联动发展,大大增加本地区影响力,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xxxxxxxx选择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恳请镇党委政府予以支持。
xxxxxxxx民委员会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6
舞蹈学专业2007级专业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明确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从事的舞蹈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技能,锻炼培养学生胜任舞蹈教学和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业务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实习单位反馈信息进一步检查和指导本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实习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了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师德意识,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并善于学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课外问题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
4.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投身于学校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实习时间安排
体育艺术系舞蹈学(艺术体育教育)专业2007级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自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历第一周至第十八周。
四、实习内容
1.学习制定教学进度,掌握备课和书写教案的方法和要求;
2.认真完成课时计划,做好实习工作日记;
3.加强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经验,不断找出差距,改进实习工作;
4.在完成好课时计划的同时,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完善,组织一节观摩课;
5.坚持看课制度,进行课的分析,并写填写见习记录表;
6.每位实习生每周要完成6-8学时的教学工作,每次课后要书写实习日记;
7.实习生每两周要完成一篇实习小结并发送到本校指导教师的信箱中。
8.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完成一篇关于本专业的调研报告。
五、实习成绩评定
1.实习成绩按百分制进行评定;
2.综合评分=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评分×60%+实习文件成绩×20%+实习小组评分×20%;
3.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评分主要是对实习生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见实习成绩考核表)。
4.实习小组评分由本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实习文件质量、实习报告总结等方面进行评分。
六、实习要求(附实习生守则)
每名实习生需严格按照实习生守则进行专业实习。
体育艺术系
2010年6月23日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实习生条例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贯彻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认真参加实习单位组织的一切政治活动,树立良好的教师和艺术工作者形象。
二、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项实习文件。
三、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克服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实践中磨练和锻炼自己,通过实践培养增长才干。
四、业务上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意识。
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钻研教学、训练,开动脑筋及时总结经验和体会,发挥创新精神,开拓思路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力争用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训练上有所创新。
六、实习过程中虚心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善于开拓进取,以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快进入角色投身到教学实践中去。认真备课,保证每堂课有高质量的教案或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进行教学。同时积极协助实习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锻炼、发挥、展示自己的才能,认真完成学校所交给的各项工作。
七、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着装得体,言行举止规范,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尊敬导师,爱护学员。
八、实习期间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严格请销假制度。实习过程中遇到意外问题应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妥善处理,不可自作主张,贸然行事。
九、实习后应认真总结自己的实习工作,对自己实习工作做一次客观的鉴定,并完成一份个人实习总结。
十、对实习过程中不服从指导教师指导、无理取闹者,将立即退回学校,并根据情节给予处分。一旦停止实习,成绩按零分计算,不予毕业。
十一、实习结束后,按期返回学校将实习文件上交。
十二、实习生安排好实习单位后需及时将联系办法反馈给指导教师,以便检查和及时指导实习工作。
舞蹈学专业实习文件打印及装订要求:各项实习文件一律使用A4纸打印,除表格外,其他文件排版格式为:标题用黑体小三号字、正文用仿宋小四号字。封面统一格式。实习文件统一为左侧装订,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
2.实习协议
3.见习记录
4.课时计划
5.工作日记
6.双周小结(每两周一篇,在小结周周日发给指导教师)
7.调研报告(不少于2000字)
8.个人实习总结(不少于3000字)
9.实习鉴定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7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建设,发展
“水产养殖学”是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新开设的专业, 作为农业专业的一部分深受传统“轻农、歧农”思想观念的束缚, 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首先, 水产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多数学生认为读此专业低人一等;其次, 考生和家长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过度担忧, 由于对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清楚, 导致片面地认为水产类专业不好就业, 工作环境差和劳动报酬低等, 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本专业。近两年来, 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录取入校的较少, 许多是调整志愿无奈进来读的, 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很多家长对水产养殖专业也不认同, 担心孩子读完大学仍旧无法“跳出农门”。这些可能会造成部分同学有转专业, 甚至退学的念头。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节粮节地型产业, 它既不与粮食争耕地, 又不与畜牧争草原, 可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的优质食物, 被誉为“健康食品”[1]。目前, 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世界第一, 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 其中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 均占到世界产量的70%以上[2],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两个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水产养殖”。另外, 湖州师范学院背靠南太湖, 历来是水产养殖业发达的鱼米之乡, 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地理位置, 水生生物学与水环境学科是我校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 拥有水生生物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校要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 也是申报硕士点, 建设湖州大学的重要支撑之一, 拥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 这些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校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我校水生生物学的优质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 通过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 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基础扎实, 适应面广, 富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创业,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 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 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网站, 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详细介绍。通过招生宣传, 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本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了解, 包括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内涵、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同时依托本专业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实验室, 普及水生生物学知识, 宣传渔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其二, 挖掘专业发展的优秀人物及其成功事例, 组织编撰宣传材料, 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例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水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熟悉本专业、进而热爱本专业。除了会议上、课堂上宣讲之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创立“名家论坛”, 请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讲学, 介绍他们创业的经验, 同时组织学生到水产养殖及饲料和食品的龙头企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 使学生真正看到水产业的希望, 增强学生立志投身水产养殖业的信心。
3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 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 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要来之能用, 能够立即担当起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到生产中, 做出其他非专业学生难以做到的创新性贡献。这就要求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导师制, 强化实践教学[3,4,5], 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实训平台指导培养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实行导师制。
让学生一进大学就由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 全方位引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大一第二学期起, 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科研创新专项, 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技能;进入大二以后, 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课题, 参加各级学科竞赛,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服务地方等;进入大三以后, 指导学生确定就业和考研方向;进入大四以后, 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考研或就业等。让导师成为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的“守护神”, 从而增强师生感情, 巩固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2 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依托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等有利条件, 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3.3 强化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 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学时安排, 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 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够重视。然而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 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6]。
3.4 利用生物科学学科优势,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强调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 夯实学科基础, 发挥本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所具备的生物科学学科优势, 加强通识性课程的开设力度。
3.5 严格教风, 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要求专业教师教书育人, 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因材施教, 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普及高效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 强化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水产业精英人士或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 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政策规定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 发动现有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别课题项目, 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 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 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5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创业
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 引导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近年来, 本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考研人数和上线率均在我校首屈一指, 这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有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借助生物学科的优势, 拓宽学生考研视野, 即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水产养殖相关专业, 也可以报考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专业。其二, 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注重师范技能培训的特点, 鼓励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如参加普通话、化学分析工、教师证、会计证等的考证培训, 为从事相关教育或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其三, 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先就业, 后择业”。以水产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 引导学生去基层, 去渔区, 去生物技术类企业创业, 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 在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 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 创立具有水产养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确保新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康森.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科学养鱼, 2010 (11) :1-2.
[2]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23.
[3]石耀华, 顾志峰, 王永强, 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0 (8) :77-79.
[4]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6) :156-157.
[5]黄长沟.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 :76-77.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8
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业局:
遵义市杨意养殖场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关镇护城村罗家坝组,成立于2013年4月,投资人为杨意,主要从事肉鸡和蛋鸡养殖,从业人员5人,养殖场总面积140亩,大棚面积3200平方米。年出栏鸡5万只,年产值230万元。
从建立杨意养殖场以来得到区政府、区农业局、南关镇、农村远教办、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养殖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原来的养鸭改变为肉鸡养殖,自己投入资金建立了养殖大棚,对道路、场地进行了硬化,建立鸡粪堆放场和污水处理沼气池,养殖规模得到了发展和扩大。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我养殖场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蛋鸡养殖项目,蛋鸡5万只,投入资金估算需400万元。由于投入资金大,银行贷款困难,特向区农业局申请专项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150万元,使项目尽快投入生产。
特此报告
附件:遵义市杨意养殖场扩大蛋鸡养殖项目建议书
眼视光学专业实习生出科考试题 篇9
1.视角
2.低视力
3.弱视
4.青光眼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1分,共8分)
1、临床上把度数大于—6.00D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即病理性近视或恶性近视。()
2、老视是与远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病理现象,其矫正目前主要有单光、双光近用镜和渐变镜。()
3、一学生体检时查远视力为1.5,可确定为“正视眼”。()
4、在近视的发生机理中遗传占比较重要的地位,目前一般认为病理性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纯性近视为多因子遗传。()
5、树脂镜片因其安全、轻、薄(折射率大)等优点倍受青年人的青睐。()
6、儿童验光需要“散瞳”,散瞳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瞳孔散大利于医生作剪影及眼底检查。()
7、某患者验光结果为OU:-2.00DS→1.0,考虑到顶点距离的存在,其隐形眼镜处方应减去-0.25D,即-1.75D。()
8、针孔片可以用于鉴别被检眼是否存在屈光不正。()
三、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
1、近视与眼球何种状态有关()
A.眼球轴过长
B.眼球轴过短
C.眼球凹陷
D.眼球突出
2、白内障术后大约多少时间可以作屈光矫正(验光配镜)()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3、不规则散光的眼病是()
A.角膜基质炎
B.虹膜睫状体炎
C.玻璃体混浊
D.浅层点状角膜炎
E.结膜炎
4、角膜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
A.1/2
B.2/5
C.1/3
D.2/35、哪种斜视不会引起弱视()
A.交替性斜视
B.麻痹性斜视
C.恒定性垂直斜视
D.单眼恒定性斜视
6、下列哪种屈光手术类型是可逆的()
A.ICR
B.LTK
C.PRK
D.LASIK
E.LASEK7、眼镜处方为:OD:+1.25DS/-2.75DC×15,该患者眼的散光类型是()
A.混合顺规散光
B.单纯斜向散光
C.单纯顺规散光
D.混合逆规散光
8、某+2.00D的远视眼患者测得其近点距离为10cm,则其调节幅度为()
A.+8.00
B.+10.00D
C.+12.00
D.+14.00D9、以下哪些疾病使用光学器具很难达到矫正的效果()
A.青光眼
B.圆锥角膜
C.无晶状体眼
D.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E.A和D10、眼镜屈光是-10.75D,顶点距离是12mm,则矫正所需要的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度数是()
A.-9.50D
B.-10.00D
C.-9.00D
D.-8.75D11、根据Ho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60岁的人,阅读33cm的报纸,需要多少阅读附 加()
A.+3.00D
B.+5.00D
C.+2.00D
D.+4.00D12、某患者眼镜处方为+10.00DS/+3.00DC×135,若再加上镜片+0.50DS/—1.00DC×45,视力更佳,则该患者实际需配镜处方为()
A.+9.50DS/+4.00DC×135
B.+9.50DS/+4.00DC×45
C.+13.50DS/+4.00DC×45
D.+13.50DS/+4.00DC×13513、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治疗相同屈光度的高度近视,前房型人工晶体的屈光度需要比后房型人工晶体高
B.与角膜屈光手术相比,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程度高和且可逆
C.前房型人工晶体比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
D.后房型人工晶体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前囊下型白内障
E.与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使术眼仍保留了调节功能,且降低了术后网脱的发生率
14、患者,男,50岁,平时看远戴—6.00D的近视眼镜,看远视力满意。因“视近不清楚、疲劳半年”就诊,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双眼老视”。验光处方:OU: -5.50D,ADD:+1.50D,那么该患者的近用镜应为:()
A.OU:+1.50D
B.OU:-5.50D
C.OU:+4.00D
D.OU: -4.00D15、下列病人中都有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的主观愿望,比较适合的是:()
A.小学学生,男,10岁,OU:-3.00DS→1.0
B.面粉厂工人,女,25岁,OU:-6.00DS→1.0
C.中学教师,男,30岁,OD:-1.00DS/—2.00DC×180→1.0
OS:-1.00DS/—2.50DC×165→1.0
D.演员,女,35岁,OD:-2.00DS/-0.50DC×180→1.0
OS:-2.00DS→1.016、一家长带5岁男童到医院眼科作健康检查,追问病史平时无异常表现,裸眼视力0.8,阿托品散瞳初次验光OU:+1.75DS—>1.0,复查OU:+0.50DS—>1.0。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为生理性远视,不需要特殊处理,嘱其随访。
B.一定要配戴眼镜,以防远视引发屈光不正性弱视,给患者带来终身遗憾。
C.建议配戴眼镜,特别是看近时配戴,预防调节性内斜发生。
D.以上都不对
17、下列情形不可能存在的是()
A.一60岁男性的老花镜处方为-3.00DS
B.一患者远视力为1.2,验光结果为OU-0.50DS
C.一儿童散瞳前查视力OU:0.8,散瞳后查视力OU:0.6。
D.一近视患者远屈光度数为OU:-3.50DS,该患者不会老花。
四、填空题:(共16格,每格1分,共16分)
1.泪液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正常眼压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成人眼球的前后径为___________。
4.角膜上皮代谢所需要的氧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5. 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目前主要分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综合验光仪为了达到双眼功能上的一致应操作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双眼注视近距离的目标时,会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
这三体一位的条件反射运动。
8.为一患者作静态检影,在示镜架中放置+1.50D,在距离67mm时子午线55达中和,距
离40cm时另一子午线达中和,该患者的屈光度数为。
9.一患者站在距离视力表2.5的地方能看到4.8行(五分记录法)的视标,其视力用小数表示__________,用对数表示_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RGP的优缺点。
2、简述视功能检查的内容。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10
教师专业化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自2002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教师发展学校试点以来,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围绕“教师发展学校”创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步显现。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我校深入课改,形成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今年,在教育局的统一倡导下,创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学校工作全面展开,为了更好的开展创建工作,现结合河北省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评估细则进行自查,并汇报如下:
一、建设规划:
2002年9月,我校在上级领导和首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发展学校”正式挂牌,创建工作开始启动。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加深了“教师发展”含义的理解。在首师大教科院宁虹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创建“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思路也逐渐明晰。通过借鉴北京太平桥中学、北京十六中学、北京广渠门中学等有益经验,并在校内展开了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校“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规划,明确了我校进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1、“教师发展学校”创建工作理念:用宁红教授的话来说:教师的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大趋势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教师个体而言,要树立研究意识和主体意识,实现一种充满主体创造精神、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新型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从学校的管理来说,要建设一支具有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勇于创作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最终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
2、工作目标:根据创建理念,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创建,汲取先进教学理念,树立主题意识、研究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调整教师心理素质和完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最终以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有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
3、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根据创建工作目标,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规划。规划中任务不够具体,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学校针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的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但任务具体有待完善;学校教师都建有个人成长档案,其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不够明确、具体,有的教师内容较少。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学校注重教师心理的疏导,但教师个人心理知识学习计划涉及较少。
二、组织领导
在组织领导中,我校设有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的领导小组,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确定了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学科组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创建工作中,从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项目健全、归档合理。创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在2010年的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创建中,我校将设立独立的研修处,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专职研修员负责此项工作,并设立相应的例会活动,以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运行保障
1、硬件建设:环境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人的健康成长。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自2003年起,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学设备有了跨越性的发展。新建一个标准田径场,并成功承办了唐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004年,学校又新建6个高标准篮球场承办了唐山市中学生篮球赛。同时建成一个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科技艺术综合楼。图书馆面积近800平方米,现有藏书50000余册。以此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微机教室的电脑不断更新,并与教育局连接,形成资源共享,使师生能够随时上网学习。学校还建有网络控制中心,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建成校园网,理、化、生实验室全部安装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演示设备,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室一个,会议室、图书馆等处都装有多媒体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有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组织公开教学等活动。此外,现已有28个教学班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所有设备都能通过Internet网实现网络教学。
2、经费保障:学校支持教师的各类培训学习,每年都组织有关教师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或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此项开支每年都在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同时学校定期开展校本主题教研、培训,累积培训时间都在60个学时以上。
3、专家引领:在教师发展学校创建之初,首师大教授张京、宁红、周玉荣、王海燕等人在2003年中先后5次专程来我校进行实地听课、专题讲座、开展问卷调查、与大家一起过教师发展日。据统计,在创建教师发展学校工作中,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已安排听取专家讲座17场,专家听课、评课累计达60余节,专题研讨会、交流会20余场,专家参与10余次,参与集体教研会6次。2003年暑假我校组织教学领导和骨干教师、学科组长15人,参加了在首都师大举办的“教师发展学校研讨会”。会与历时4天,北京太平桥中学、丰台东铁营一中、石家庄28中等众多先期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领导,学者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校李冬梅等5位教师所写的专题文章获得了交流。
四、制度建设
1、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现有15人参加了研究生班的学习。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2、教研制度: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为此我们建立了“三级”教研管理体制,即组级教研,年段教研、校级教研。逐步形成了以科研带教研,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每月定期开展各种形式教研活动,累计活动时间在10学时以上。并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在活动中,我们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使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效果逐渐显现。
在校本教研实施之初,为了尽快形成科学的校本培训、教研体系,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教授张京、宁红、周玉荣、彭贤智、钟少春、刘茂森等人专程来我校进行实地听课、专题讲座。从2006年至现在的4年间,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首师大、广渠门中学、石家庄28中、衡水中学、江苏的洋思和东庐中学等20余所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教学研讨,已累计投入近12万元;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消化吸收,老师们明确了课改思路,优化了课堂结构;在借鉴洋思经验和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开展并实施了“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即课前简单的回顾、目标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检测、小结;并相继推出了“堂堂清”和“讲学稿”;在课上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讲得精,学生练习的多,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在校本教研实施以来,教师们在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中,拓宽了视野、激活了思维、萌生了发展的意识、产生了付诸行动的愿望;写出了大量的教学随笔、个案反思、课堂实录等,记录下自己发展的点点滴滴。
3、科研制度:以科研为先导,形成教科研一体化。
学校坚持全新的办学理念:做发展型教师,创和谐化校园。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确立了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化了课程改革。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多次聘请有关专家就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模式、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与当前教研模式相结合,确立了以科研带教研,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
几年来学校还承担了河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省电教馆《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子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数理化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了教师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教科研能力,更实现了教师从教育者身份向教育和研究者双重身份的转变。
艰辛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2007年以来有6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论文教案评比中获奖,其中,刘晓新老师的教案在全国教案与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李志侠老师所讲的《重力》录像课被收录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用书光盘中,并获全国物理评课二等奖;高艳秋老师的《男孩女孩》一课获得河北省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唱响自信之歌》一课获得三北地区政治说课评比一等奖;王玉静老师在第五届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朱静军老师获二等奖;钱红英老师在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李艳菊、杜燕平老师在第七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同时获得一等奖;有9位教师的论文或教案获国家级和省级的奖励。
4、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认真开展二次培训。
我校有骨干教师16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3人,区级12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质量增长点、引领突破点、发展支撑点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探索和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学校贯彻落实进校有关骨干教师培训的指示精神,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骨干教师“带徒工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根据学科教学任务,坚持开展“示范引领课”活动。一年来,骨干教师共结成18对师徒对子,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相互学习互相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省定教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中,我校严格按照进校的部署,针对各自学科如何体现艺术性,做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历史等5个学科的辅导讲座,指导做课达26节次。
学校的诸多培训大多采用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在教研中我们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认真研究、备课,深入反思教学各个环节,形成共用教案、共用讲学稿,以学科为单位上传校园网,实现了资源共享。
5、不足之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创建过程中,我校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平时的教学量化之中。但对照省评估标准,我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等级册,教师的动态管理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
五、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现有教师198名,其中专任教师144名,中学高级教师25名,一级教师84名,本科学历95人,专科49人。拥有语文学科省骨干1人,政治、历史、学科市级骨干2人。教师队伍优秀。
在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中,我们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精神、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新型教师队伍。操作过程中,除了转变思想外,重要的是找到教师发展的切入点,对发展过程加以适时引导,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师发展思想相互融合,激发了教师朝着专业化、研究性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把教师发展学校工作引向深入。
(一)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网络,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分析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校本培训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出发点,提出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依托,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科研为推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面铺开,实现互动双赢的校本教研、培训管理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工作和课改的深入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加大教师基础培训力度,推进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的发展首先是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前提。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别是知识修养,学校从课程改革学习实践入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内容,分年级集体读书学习,除此之外,教务处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专业书籍,每月读一本励志书籍,所有阅读内容都撰写读书随笔;为了教师有好书可读,学校购进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并设立教师读书日,让学习成为教师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朱永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周宏、刘京海的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李镇西、霍懋征的教育教学案例,成了教师们案头手边爱不释手的读本,读后感交流更是一道老师们愿意享用精神大餐。一年来,学校利用开学前和放假前的时间组织开展了读书交流会4次,优秀反思、心得评比4次,教师上交的各种学习体会、新得已有700余篇。
2、改变教研模式,活化培训内容: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师最渴望的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却无法得以实现,成为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首先组织教师从记录课堂教学实例开始,找闪光点,找不足,然后集中讨论,形成最后可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再进行课堂实验。在教学实录的记载上,除了听记同行的教学外,更要求教师记录自己的课堂实录,以利于改进教学状况。教务处则把每次的案例研究、课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活动详实记录存档,把有代表性的内容上传校园网,达到了资源共享。如今,“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已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我们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广泛开展课堂诊断,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搜集课例,学校分段抓起,组织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亲自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3、搭建练兵平台,广泛开展 “教师公开课”活动。
我校一直倡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自己,教师更应该在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同时用科学的发展观来锻炼自己,因此,我们以课堂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操作平台,积极开展课堂练兵,让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
4、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安排6学时,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叙事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年轻教师特色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的周彩秀、甘彩云、陈国荣、严丽敏等已成为我区的名师。(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聘请有关专家来校开展专题培训。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5、不足之处:在专任教师的学历中,我校尚有49人为专科学历,这些教师已全部参加了学历进修,预计在三年内可达到本科;再有,有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前瞻性较差,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其次,教师学历专业与学科对应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有的学科人数很多,有的学科人员不够用,因此部分教师没有达到“学用一”要求。
六、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及办学特色:
1、学校坚持“做发展型教师,创和谐化校园”的办学理念。大力推广实施“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立成才“的四自方针,趟出了一条“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教师有特长,学生有个性”的办学之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确立了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化了课程改革。学校与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聘请有关专家就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明确了课改思路。推出了“堂堂清”课堂教学模式,在课上使用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讲得精,学生练习的多,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学校还承担了JIP实验、心理实验、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了教师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2、几年来,学校按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派出优秀教师到兄弟学校支教交流;每学年都要承办教研室组织的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和集体教研活动;连续两年承办唐山市教材培训任务;
3、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几任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社会誉为开平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 “河北省政治新教材实验先进单位”、“河北省绿色学校”、“唐山市普九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唐山市体育先进学校”、“唐山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唐山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开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开平区中考先进单位”、“开平区校园建设示范校”。确定为“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实验基地”、“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4、不足之处:学校虽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省评估的B17-B21项目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如学校没有派出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师讲学团开展讲学活动,也没有教师被聘为市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的主讲教师或报告人;向其他学校进行成果的辐射与示范指导只停留在公开课的范畴;很少开展校际间的结对子互助学习活动等。
以上是我校对应省评估标准自查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创建工作有关文件的学习,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清醒的看到我校创建工作的不足。今后,我们将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从制度建设入手,细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量化考核,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团队提升意识,发挥骨干辐射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大发展。
唐山第四十九中学 2010年5月6日
二、构建学校发展新思路。
1999年我校被授予省示范学校的五年间,中山小学不负盛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规范办学,以教育创新拓宽办学思路,以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以教科研扬长办学特色,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科整合,以调整校园格局优化校园环境,以规范办学行为创人民满意学校,使学校办学有新思路,成绩有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新思路。
深化学校改革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两个环境”(校园环境、教育信息化环境)、“两个队伍”(干部、教师)、“两项工作”(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一、全力优化两个环境
校园环境优化与教育环境信息化是体现一个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我校近几年让“两化”的美好蓝图变成如今的现实。
1、“争前扩后” 拓展学校空间
2000年下半年,学校出资70多万元,收购校门前房产局三层宿舍楼的地基,净增校园面积800m,投入近500万元,建成近5000m综合实验大楼。拆除学校后面校办工厂,增加校园面积1000m,投入近80万元,建成1200m教学楼。2006年利用暑假期间投资80万新建实验教学楼,三楼的建成,为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拓展学生活动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222、致力优化校园 育人环境
为了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投资近100万元,对原水泥操场、球场、跑道进行了改造,从而实现了跑道、球场塑胶化,净化、美化了校园。
3、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近五年来,学校步入了信息化教育发展轨道,创建了完善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
学校有5个网络教室,一间电子阅览室,两间多媒体投影室。拥有电脑300多台,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成1000兆校园网、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网,并完善教学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广播演示系统,全校基本实现了网络教学。
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我校把两个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两大主题,抓牢抓实。
1、廉洁创新的领导集体
我校领导班子有6人组成,其中党支部书记1人、正副校长5人。班子成员大专学历为100%,平均年龄42岁,是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务实、廉洁、创新的领导集体。
(1)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促改革创新
学校领导班子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当作学校工作的重点,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学习,一手抓作风转变。每人每年写读书笔记4万字,中心学习组发言20余次、轮流上党课多次。
班子成员在促进学校发展、不断攀高的事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2003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黄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朱知慧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王志娟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夏玉宝、曹竹等被评为黄石港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这些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体现。
(2)创新学校管理 增强内部活力
2001年以来,我校坚持长远目标与落实目标相结合,突出目标管理;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落实民主管理;以管理评价体系和各项制度为标准,强化过程管理;以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情感管理。并卓有成效,2004年被授予黄石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2、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
我校以“强素质,抓改革”的思路,造就了一支德教双馨、市内、省内有影响的名师,大面积培养出了教学、教改、科研综合素质一流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1)修师德 铸师魂 一是定期举行师德报告会。学校聘请湖北教院教育心理学专家王文教授给教师作心理辅导讲座,邀请省级督学,原教委主任陈泽民和“全国十佳教师”王月娥到校分别作了《教师的风范》和《情系库岛的孩子们》专题师德讲座,“教书育人、人为师表”是教师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使教师对职业道德内涵有了进一步理解。
二是经常开展师德演讲。党支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颂师德、塑师形、铸师魂”和“神形秀美、仪表端庄”的师德演讲比赛活动,同时,让朱知慧、胡细静等多名市、区育人能手介绍自己育人经验,实现了教师间师德建设校本资源的共享。
三是建立保障机制,在师德建设中把“严格要求、推行人性化管理”作为工作重点,签订师德规范承诺书,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推行人性化管理。领导与教师谈心,教师与学生交心,打造平等、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2)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学校在教师专业管理上坚持“一个转变,一个提高,两个适应”的指导思想,着力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其适应现代教育特点,适应课改的发展要求,学校形成了一批以科研型为主干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学校以“四双”(双学历、双证书,双学科、双成果)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开展信息技术、网络知识、英语(外教)的校本培训活动。目前,青年教师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地运用网络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教师计算机考核合格率达95%。
确立了教师发展目标,开展“四个活动”,即:读一本专著,写一篇论文(发表),上一节研究课,实践一个课题;在课改中全员实践,共同促进,在课题研究中,构建教师教科研一体化网络,实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年年有成果的目标。
三、深化教育科研,落实课改目标
近几年,随着21世纪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教科研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科研成果——民俗体育进课堂。已形成了学校又一办学特色。
1、走科研强校之路
(1)建立学校教科研网络。学校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在省、市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聘任了一批重点院校的教授专家为我校教科研导师,建立了学校教科处、各学科教研组、各年级教研组纵横互动的教科研体系,形成了共同参与的教育科研格局。
(2)实施课题研究。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劳动课题《优化劳动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课题实验研究、省体育课题《体育大课间——‘三操’实验》和省级龙头课题《读写量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省活动课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
2002年以来,学校又承担了省级实验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实验课题、《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综上课题分别结题并获得成果奖。
(3)加强实验与研究指导。
第一,为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实现“以研导教、以教促学、研教结合、不断深化”的目标。学校先后请中央教科所张芃主任,省教研室胡明、胡济良、郎盛新,省教科所李文鹏、华师大教授涂艳国等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指导,并聘为导师。
第二,重视三个联系。即:课题组实验老师把课题实验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相联系;把课题实验与研讨课相互联系,龙头实验课题与相关辅助课题相互联系。
第三,要求课题组老师写好三个报告,即案例调查报告,研究实验报告和“操作准备、操作要点、操作过程、操作说明”四个实验操作研究分析报告。
第四,加强论文交流。2001年以来,学校有80多篇论文在有关报刊上发表。
(4)教科研成果丰硕。
全省体育科研课题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为了弘扬民俗体育艺术文化,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工作。确定“三舞”(舞龙、舞狮、舞扇)作为学校子课题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与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形成了民俗体育科研特色。今年5月16日我校承办了全省学校体育科研课题暨成果展示研讨会,中央教科所张芃主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李永亮主任(常务秘书长)、《人民教育》杂志社刘然主任、记者赖配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曹卫民主编、省教研室主任胡明、天津教科院教研员董金昆,以及各地市州有关领导、专家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与成果展示活动。
这次研讨会是一次空前的成果展示盛会,与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教育杂志“第22期”即将刊载的《创造个性而和谐的教育》专题报道,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载的《别样的精彩》图文并茂,长篇报道我校这一科研成果。同时专家们认为民俗体育引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兴趣,陶冶了情操,发展了学生个性,开发了学生潜能,促进了现代体育与民俗体育的和谐发展,对促进学生身心终身发展,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向上的民族品质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5年在《人民教育》第20期发表了董国民和吕老师撰写的科研论文《传承民俗体育文化,放飞孩子快乐童年》,再次展示素质教育,教育科研在中山小学结出的累累硕果。
2、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07-16
专业实习基地水产养殖12-21
水产养殖学05-31
水产养殖研究报告08-15
水产养殖业可研报告08-11
水产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20
水产养殖系实习基地简介-中国海洋大学范文10-08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