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2024-12-10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共8篇)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1

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到现在,下一步如何前进?答案是走智能化和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道路,后者是信息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此必须由电子信息与航天等领域中的高新科技推进并实现技术创新引领和产业发展转型。今后5~10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北斗”为核心动力和基石,打造属于国家竞争力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时空服务体系,全方位发展智能信息产业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主体是新时空服务体系

人类世界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发展到现阶段清楚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将从根本上推动智能信息产业革命。研究发现,最近欧洲发布的“影响未来的六大技术”,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密切相关。近些年来,美国在推动GPS现代化的同时,着力推进从天基PNT (定位、导航、授时)向泛在PNT过渡的战略研究和行动纲领,以及2025年后的泛在PNT总体架构和整体规划。总之,当代新兴信息产业发展重点是时空信息一体化智能化提供的全方位、全天候、全球化服务解决方案。其基本依据是,空间和时间为世界上应用得最多的两个参量和最重要的两个参考系统,一切人与物和事件都离不开它们。而卫星导航利用数十个卫星,就实现了空间时间参量的高精度、高效率、实时动态产生和一体化提供,并开展全球化全天候服务,这本身就是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当前,卫星导航这一革命性技术已经到了新的发展蜕变期,与非GNSS的系统整合、组合、融合,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以系统融合、智能运作、泛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时空服务体系应运而生,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主体,成为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要素、共性基础和关键支撑。新时空服务体系将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智能信息产业革命。

现代信息社会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满天飞;另一方面是极度缺乏信息,求告无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任务是,解决信息的不流动、不通畅、不对称,实时动态地实现与需求的智能化对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方,为需要的人和事提供合适的信息,提供应用与服务,同时解决垃圾信息的骚扰,以及信息的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泛在化(5A:Anywhere,Anytime,Anyone,Anything,Anyhow)服务,实现产业投入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这一重大任务只有新时空服务体系才可能完成,它必将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能力。因为时间空间是信息产生、传输、分发和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占信息总量的70%左右,同时它们还是智能化服务的向导和“指路者”,以及桥梁、纽带和粘合剂,而新时空服务体系从根本上继承了GNSS的所有优点,同时解决了GNSS所有的不足,是信息智能融合和泛在服务的“保护神”,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一切信息运营的关键主体。

二、“北斗”系统是新时空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共性基础

新时空技术及其服务体系所面对和需要推动的产业,是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高技术特点将引领专业、大众、安全三大市场,拖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大众现实和长远的需求,利民便民惠民,形成千亿甚至万亿元规模的大产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进程,并且促进大批的新系统、新应用、新服务的孕育诞生、成长壮大。这个产业是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动力,以对地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两翼的空间信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网络、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网络、现代云计算技术网络为支撑的“智能信息产业”。它是能够有效提供时间空间信息的高技术,能够实现全中国、全球性、全天候的泛在服务,保障相关的人、财、物能够实现有序流动,达到各在其位、各行其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车通其路、货畅其流,这是智能信息产业的根本基础,这是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基础,也是实现信息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的依托基础。

智能信息产业是以新时空技术为核心推动力的智能化技术集合和产业集群,是信息产业中萌生出来充满生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的战略方向。当前,正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刻,也是北斗重大专项实施的关键时刻,还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将要进入快速增长的关键时刻,抓住这百年难遇的机会,以及发展智能信息产业的天时、地利、信通与人和等所有有利条件,只有把北斗系统作为核心要素和动力,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天基定位导航授时(PNT)为共性基础,与其他多种多样的PNT手段的相互融合集成,才能形成以新时空技术为主线和主体、由多种多样的平台和网络组成的时空位置服务系统为基础设施的智能信息产业体系,从而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而且泾渭分明,重点突出,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和拓展空间。

三、新时空服务体系牵引和推动智能信息产业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首先是“信息革命”,更加确切地说是“电子信息革命”,历经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两个发展阶段,当前正处在第二和第三发展阶段的转折时期,行将进入信息的大众化采集、处理和应用服务的“智能化”发展阶段。

智能信息产业是新兴信息技术的集合和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集群,它是一系列信息智能化领域的组合,即:智能网络(包括云计算)、智能传感、智能通信、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电网、智能办公、智能管理、智能大厦、智能家庭、智能车辆、智能手机、智能位置服务……,涉及的方面,不胜枚举。

现阶段和今后很长时间内,信息革命进程本质上是实现智力革命,其基本任务是优化人的智力,促使人类劳动和生活日趋智能化。现在,智能与信息(知识)资源的贡献越来越大,已远超体能与物质资源的贡献,所谓经济增长科技贡献率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劳动和生活智能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达到超越个人智能的局限、促进智力碰撞和汇聚、整合社会及人类整体智能资源,实现共用共享。由此,实现认识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进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目前,信息产业革命逐步从解决信息产生、处理、传输和发布的方法工具与基础设施,发展到解决信息内容本身,解决智能化应用和服务,进入创造倍增价值与惠及民生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产业特征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类,在信息世界中,不仅仅是信息消费者,而且也是信息生产者,共同实现信息的产生、发布和应用,互联互通,共用共享,实现从“感知中国”向“智行中国”的豪迈进军,去迎接智能信息产业革命的新纪元。

今后的五十至上百年时间内,人们将以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石,集成光学、声学、电学、磁学、机械学多种多样的物理手段,融合有线、无线、互联、物联、传感、超算等一系列网络系统与技术,形成可互补、可交换、可替代、可共享的信息标准与资源,形成新时空服务体系,实现包括地下(和水下)与深空在内的海陆空天所有空间,和每天24小时所有时间,以及正常与异常、平时与战时、室内与室外所有环境条件下的时空信息泛在服务。这种新时空服务将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产业化、服务化、全球化的基础和主体,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导航定位本身,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力。

总之,卫星导航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要素和共用基础,必须纳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范畴,名正言顺地真正纳入智能信息产业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规划。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2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

2018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我国NQI总体水平达到并跑,在部分领域达到领跑水平;为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做出实质性贡献,研制计量基标准和测量装置100~120 台/套,研制国家标准物质500~600项,计量科技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实现超过100项中国标准走出去,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 余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填补社会公益和重要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新方法和核心技术300项,新装置51台/套,诊断产品70种,实现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核心技术突破;建立6套国际或区域领先的认证认可技术方案,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5 套以上全链条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本专项执行期为2016年至2020年。各任务落实以项目为主,2018年拟部署41个重点任务,总概算约4亿元。重点研究高精度

计量仪器、标准器和扁平化量值传递计量技术,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以及开展NQI技术在典型领域的集成示范。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为3年,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5个。

本专项指南如下: 1.新领域计量标准

1.1超大带宽信息传输计量基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中信道、微波及太赫兹等关键参数计量技术,建立THz功率和噪声、3D MIMO角度、时延和OTA计量基准和标准;研究高速信息传输、数字视频和显示等计量关键技术,建立高速脉冲、数字调制、超高清视频抖动、片上散射和天线、光纤光栅传感和智能显示计量标准装置;研究云服务器和网络流量计

量技术,建立宽带速率、网络设备能效、云存储计量标准装置。

考核指标:1.通信与信息计量基标准装置13台/套:⑴ WR-3功率计量基准,标准不确定度u:2.5%~5.0%;⑵WR-5噪声计量基准,噪声温度u:≤3%;⑶3D MIMO信道参数标准,(30~3000)ns时延u:(5~25)ns;⑷上升时间(2~100)ps脉冲标准,u:≤0.3ps;⑸数字调制计量标准,QAM调制EVM,u:≤0.08%;⑹超高清视频基带抖动计量标准,u:(0.01~0.05)UI;⑺100kHz~110GHz片上及通信器件散射参数计量标准,反射系数u:0.01~0.05,传输系数u:(0.01~0.4)dB;⑻(18~70)GHz在片天线计量标准,增益u:(0.25~0.5)dB;⑼(1510~1640)nm光纤光栅传感解调计量标准,波长u:≤0.3pm;⑽智能显示动态光学参数计量标准,响应时间u:≤0.25ms;⑾(256kbps~1Gbps)宽带网络速率计量标准,u:≤1%;⑿网络设备能效计量标准,u:≤3%;⒀云计算环境下存储计量标准,u:≤2%,每套计量标准装置的核心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2.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

(CMC)不少于2项。

1.2水运工程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含沙量测量仪计量标准装置及溯源技术;研究建立港口航道淤积计量检测方法、计量标准装置及溯源技术;研究建立浅浊水域底物与地质结构精细探测分辨计量标准装置及溯源技术。

考核指标:计量标准装置5套:⑴含沙量测量仪计量标准装置,标准合成不确定度u:1%;⑵淤积厚度计量标准装置,u:0.2%;⑶底物分辨率计量标准装置,u:1cm;⑷水下地层剖面分辨率计量标准装置,u:2cm;⑸水下超短基线定位计量标准装置,u:1%。

2.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技术 2.1纳米几何特征参量计量标准器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制高精度一维、二维栅格等具有关键特征参量的纳米几何结构长度计量标准器;研究纳米几何结构长度计量标准器的定值、校准和溯源方法;建立纳米计量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在重点产业开展纳米计量关键技术的典型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1.研制纳米几何特征参量计量标准器5种:⑴(200~2000)nm周期的一维栅格标准器3种,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5%,⑵(1000~5000)nm周期的二维栅格标准器2种,u:5%。2.申报纳米计量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项。3.在微电子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20家企事业单位示范应用。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2.2 多参量高稳定度计量标准器的研制

研究内容:研制微小力值、重力、容量等高稳定度力学现场校准计量标准器;研制覆盖紫外至太赫兹波段的光辐射度量值传递标准器;研制用于放射诊疗及辐射监测的电离辐射标准器;研制用能产品能效量值传递标准器;研制高稳定度超高压力量值传递标准器;研制基于相干布居数囚禁原理的高频率稳定度冷原子钟。

考核指标:1.计量标准器13套:⑴微小力值传递标准器,标准不确定度u:2×10-2;⑵重力传递标准器,u:1×10-8;⑶液体静

态容积标准器,稳定性±510-5;⑷太赫兹功率传递标准器,u:2%;⑸弱光照度亮度传递标准器,测量范围(1×10-7~1)lx和(1×10-4~1×103)cd/m2;⑹光谱型紫外辐射照度标准器,u:1.5%;⑺(500~1000)nm光谱范围内高吸收比标准器,吸收比达到0.999,u:0.0002;⑻60keV~3MeV光子眼晶体剂量当量标准器,u:(5%~10%);⑼(10~105)Bq甲状腺(碘)活度标准器,u:3%;⑽(2000~7500)W制冷量能效量值传递标准器,u:(0.5%~1.0%);⑾(20~150)kV实用峰值电压传递标准器,u:1%;⑿(150~1000)MPa超高压力量值传递标准器,u:(2.5~5)×10-5;⒀相干布居数囚禁冷原子钟装置,长期(大于10000秒)频率稳定度优于210-13。2.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2项,制定计量技术规范(送审稿)不少于4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1项。

2.3高纯多肽及蛋白中杂质精确分析计量装置开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痕量肽段杂质的准确定性和定量新技术,研制高纯多肽及蛋白中杂质精确分析的计量检测装置,包括研究痕量肽

段高效离子化技术、离子高效传输技术、选择性富集技术以及高效裂解技术,开发肽段杂质准确测量软件、专用数据分析软件及谱库检索软件;开发高纯多肽中肽段杂质测量的标准化方法,并在多肽类药物杂质分析中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1.高纯多肽及蛋白中杂质精确分析计量检测定性装置1套:质量范围(50~10000)Th,分辨率优于30000,不少于2种离子裂解模式,含量0.01%以上肽段杂质精确定性分析;高纯多肽及蛋白中杂质精确分析计量检测定量装置1套:质量范围(50~2000)Th,单位质量分辨率,装置检测灵敏度1pg利血平S/N≥150000:1,含量0.01%以上肽段杂质定量重复性优于5%;建立翻译后修饰蛋白、含二硫键多肽、直链大分子多肽中杂质分析,开展3种多肽类药物中杂质准确分析方法的典型应用。2.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2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

2.4高精度重磁计量标准装置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铁磁材料共振参数分析技术,研制微波铁磁材

料共振参数计量标准装置;研究铯原子抗弛豫技术及磁场实时跟踪技术,研制高精度铯光泵原子磁力仪;研制高灵敏度振动样品磁强计及量传用磁矩标准样品的校准装置;研究适合于极地考察等低温气候条件下海洋重力计量溯源技术,建立沿海重力校准站网。

考核指标:1.高精度磁性计量标准装置4台/套:⑴(120)GHz微波铁磁材料共振参数计量标准装置1套,谐振点磁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7.5%;⑵高精度铯光泵磁力仪1台,u:1.510-9T;⑶高灵敏度振动样品磁强计1套,灵敏度10-10Am2;⑷磁矩标准样品的校准装置1套,u:0.3%。2.可溯源的沿海重力校准站网1个,网点数不少于8个,u:110-6m/s2。3.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1项。

2.5多自由度系统位置与姿态过程控制计量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位置与姿态高精度实时校准和溯源的扁平化量值传递技术,建立空间位置与姿态国家计量标准装置;研究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动态曲线轨迹过程中的运动几何

特性,建立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曲线运动轨迹几何参数的在线计量装置;建立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曲线运动轨迹几何参数评价的运动学模型和修正系统。

考核指标:1.计量装置2套和软件系统1套:⑴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位置与姿态国家计量标准装置,空间位置和姿态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7μm+5×10-6L(位置)、30″(姿态角),注: L是测量长度,单位为m;⑵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曲线运动轨迹在线计量装置,轨迹位置和姿态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30μm +5×10-6L(位置)、30′(姿态角),注: L是测量长度,单位为m;⑶多自由度非正交系统曲线运动轨迹修正补偿软件系统,修正后运动轨迹和理论轨迹的偏差减小10%以上。2.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1项。

2.6食品、环境现场仪器与方法的计量溯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食品、环境现场仪器的校准技术;研究现场快检技术的共性及特性验证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电化学与生物技术结

合的便携式现场检测仪器用快速分析方法和计量溯源与评价技术;研制生乳中蛋白、非脂溶性固体等基础指标、动物体液中瘦肉精类物质、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等食品和环境分析仪器校准用系列标准物质。

考核指标:1.制定食品、环境现场仪器校准规范或国家标准(送审稿)4项。2.建立酶联免疫、红外光谱、生物传感现场快检技术的计量验证评价技术4种。3.国家标准物质12种:提供包括蛋白等6项基础指标、瘦肉精类、重金属元素、环境形态分析仪校准用国家级标准物质12种,特性量不少于30个,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纯度标准物质≤0.5%,溶液标准物质≤1.5%,基体标准物质≤6%。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2项。

2.7电能与电子气体关键计量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建立直流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直流电能表检定方法,直流电能表型式评价方法;研制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检测标

准物质;研究直流突变、纹波等电能质量分析共性技术;研究磁悬浮轨道交通、光伏直驱空调等典型应用中的直流电能计量及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1.计量标准装置5套:⑴10 mV~1.15 kV直流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功率/电能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0.001%;⑵10 mV~1.15 kV直流电能表计量标准装置,功率/电能u:0.0025%;⑶DC~100 kHz直流电能质量分析检测装置,功率/电能u:0.05%;⑷磁悬浮轨道交通直流能耗动态检测装置,功率/电能u:0.05%;⑸光伏直驱空调直流电能计量及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功率/电能u:0.02%。2.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检测等国家标准物质10种,特性量不少于10个,u<5%。3.计量检定规程(送审稿)2项。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4项。

3.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

3.1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脸、动态签名和声纹等的数据格式标准;指纹型骨架、指静脉和手型轮廓等的数据格式符合性测试方法标准;术语及系统图符标准;访问控制场景分级评价、操作评估、机器可读测试数据和系统环境适应性评估等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卡上生物特征识别标准;互联网金融生物特征识别标准;程序接口和交换格式框架标准;呈现攻击、安全评估及安全防范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0项。

3.2技术标准研制方法、技术推广服务和品牌提升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原理和方法标准、标准制定机制及程序标准;衡量标准化效益的测评方法和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评估、科普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标准;标准化第三方评估技术标准;品牌培育方法和品牌管理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0项。3.3质量信息资源整合与数据挖掘共性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机构管理、资产管理、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安全生产等基础通用领域信息分类编码、元数据、符号代号国家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元/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标准;基于制造业大数据的知识建模、数据字典和装备试验数据管理标准;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整合评价技术标准;缺陷产品召回信息挖掘与追溯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5项。

3.4支撑重大环保设施高质高效运营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处置重大环保设备和新材料的质量、能效及高效能评价技术标准;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处置重大环保系统设施运行效果监测与评价技术标准;提出重大环保设备和系统设施优化控制集成解决方案,并在冶金、建材、化工、市政等重点行业开展应用。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0项,形成重点行业

环保设备和系统设施优化控制集成解决方案10套。

3.5重要建筑、港口及海洋科考领域灾害与风险防控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重要建筑领域抗震、减隔震及地震灾害评估技术标准;港口危险货物仓储、集装箱运输作业安全保障及风险防范技术标准;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0项。4.产业共性技术标准

4.1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分级与保护改良共性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监测、评价、风险管控、土壤改良、污染防治等技术标准;草原时空配置利用、生态系统恢复、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技术标准;筛选影响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土壤质量关键指标,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5项,申请发明专利

不少于5项。

4.2农业清洁与循环生产共性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农作物秸秆在收储运、原位还田、基料化栽培、基料化无土草毯生产、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循环利用技术标准;畜禽养殖污染物和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堆肥、抗生素消减等技术标准;农药化肥减施技术标准;农业生产资料包装废弃物分类与安全回收技术标准;粮油、果蔬废弃物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活性物质和功能物质提取、酵素加工等技术标准;循环农业质量与效率评价技术及方法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

4.3智慧农业生产流通设施与管理控制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果蔬智能温室环境信息感知与自动控制等标准;主要大田作物种植自动化监测以及施肥、灌溉、施药精准作业控制等农业生产物联网测控标准;主要畜禽与水产品规模化健康养

殖环境监控、精准饲喂等标准;鲜活果蔬畜禽肉及水产品智能化分级、储藏保鲜、配送设备与服务等标准;农业生产经营智慧化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描述与接口等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0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

4.4制造服务关键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制造服务体系架构等制造服务基础标准;产品性能监控与智能故障诊断等产品运维服务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服务与评价、预测性维护等生产设施管理标准;工业云服务实施规范、制造资源接入等工业云服务技术标准;个性化定制的交互、设计、生产等定制化服务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0项。4.5 煤层气、页岩气及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煤层气开发、利用与采气采煤一体化过程中以及页岩气资源勘查、地质评价与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方法、技术、管理等关键标准;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煤热解提质分级利用等现代煤化工领域的基础、方法、产品与能耗等关键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0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4.6金融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文本数据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语义要素分析、聚类分析、知识建模等技术标准;针对金融投资者(消费者)、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的风险评价技术标准;银行卡、非银行支付、移动支付等各类金融业务的基础设施风险防控技术标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信息风险防控技术标准;自助服务等各类金融服务过程风险防控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5项。4.7数字出版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标识与描述、分类、流程、质量检测、存储复用与交换等数字内容加工技术标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平台架

构等数字内容传播技术标准;版权资源的标识与描述、加密、封装、可信计数、最小应用和保护单元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0项。5.中国标准国际化

5.1战略新兴产业重要国际标准研究(二期)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航天、铁路应用、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工业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20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5.2传统特色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二期)

研究内容:研究中医药、鞋类、茶叶、武术、烟花爆竹等领域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18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5.3电工和电器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电工装备、家用电器、智能照明、通信器材等领域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5.4冶金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5.5建筑建材及材料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建筑、建材、塑料材料、橡胶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25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5.6机械装备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交通、农林等领域机械装备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标准,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通过,已立项国际标准提案向前推进1到2个阶段。

6.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

6.1 典型工业设备和产品检测监测云服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石化装置、海工装备、起重装备、电气产品等典型工业设备和产品检测监测云服务关键技术和装备,包括大数据通讯、接口、测试技术与工具;先进传感技术、智能数据采集终端与集成系统;多源异构数据存储技术、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与分析算法库、数据挖掘技术及工具;设备和产品健康状态诊断、性能评估、故障预测、预知维修技术与方法;研发智能检测监测云服务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大数据通用导入接口测试技术、集成测试技术、OPCUA通讯一致性测试技术等关键测试技术、工具不少于6项;2.产品质量检测仪器与典型工业设备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不少于4台套,其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检测监测、数据挖掘、性能评估、状态诊断、故障预测等新技术新方法不少于8项;4.智能检测监测云服务平台、大数据通用测试平台2套,至少在3个行业应用示范,覆盖石化装置、海工装备、起重装备、电气产品等工业设备和产品数量不少于500台;5.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4项;6.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2消费品中化学物质限量定值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玩具、婴幼儿用品、体育用品等消费品,建立制定化学物质限量的科学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方式分析方法和指标,建立使用行为分析模型;研究内外部因素对化学物质迁移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开发不同暴露途径迁移量检测技术和检测装置,建立重点化学物质的迁移模型并阐明迁移规律,结合毒理学数据提出科学限量;开展产业对限量的承受度研究,建立消费品产业承受度评估的基本规范和指标,在综合分析科学限量和产业影响的基础

上提出综合限量。

考核指标:1.建立消费者使用行为模型5项,研制迁移过程模拟装置3套,开发迁移量检测技术5项,开发迁移量检测装置2套,建立10种以上化学物质的迁移模型,提出化学物质限量建议10项;2.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5项;3.申请发明专利5项。

6.3跨境多载体隐存高危生物因子风险识别、预测和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跨境人群及携带物隐存高危因子风险识别和预测技术;研究进境货物中农林高危害因子快速识别、行为干扰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境交通工具中隐匿媒介风险识别、监测控制一体化技术;研究气溶胶、压舱水中隐存高危因子现场多元监测、控制技术;研究跨境隐存高危因子智能风险挖掘、风险等级识别、预测和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1.研制跨境隐存高危因子预测数据、现场多元检测、在线监测、风险识别、智能挖掘与评估技术新方法20项以上;

2.研制检测监测、处置装备不少于3套,检测试剂和产品不低于25个;3.国家标准(报批稿)和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10项;4.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20项。

6.4典型城市民生设施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典型城市民生设施,研究城市垃圾焚烧系统承压设施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城市汽柴油输送系统检测监测和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城市燃气供输场站设施检验检测和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城市港口码头本体结构质量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建立典型城市民生设施质量检测监测信息平台。

考核指标:1.建立城市垃圾焚烧承压系统、城市汽柴油输送系统、城市燃气供输场站设施、城市港口码头本体结构检测、评价和完整性管理等新技术、新方法不少于10项;2.研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6套:城市燃气供输场站承压结构缺陷模块化检测设备、储罐自动检测设备、城市气柴油输送小口径管道缺陷内检测设备、外检测设备、码头基础结构动态变位监测设备、水下

构筑物三维探测设备;3.建立典型城市民生设施质量检测监测信息平台,分别在100个以上不同结构型式码头、城市燃气供输场站、汽柴油站库和3000公里以上汽柴油输送管道示范应用;4.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5项;5.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7.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

7.1氢能储运装备性能检测及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高压氢气和液化氢气能源储运装备,研究基于损伤机理、失效模式和后果评价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高压氢气储运装备及安全附件的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价技术;研究液化氢气储运装备及安全附件的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价技术;研究高压氢气和液化氢气能源储运装备的检测监测和完整性管理技术。

考核指标:1.提出高压氢气和液化氢气能源储运装备性能检测及质量评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少于10项;2.研制70MPa

低能耗氢气循环疲劳试验测试装置、70MPa固定式氢气储存装备损伤检测设备、快响应氢浓度传感器、液氢介质爆破试验装置等试验、检测、监测仪器设备不少于6台/套,仪器设备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3.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项;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

7.2基于可塑无机有机纳米材料危害因子检测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基于可塑纳米光子晶体材料的危害因子多靶标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制备可塑光子晶体有序微纳结构试纸,辅助增强SERS纳米标签,实现高灵敏度的多靶标快速侧向流免疫分析,开发危害因子检测的配套设备和试剂;基于可塑无机、有机纳米电纺纤维,研制用于化学危害物检测前处理的高性能富集萃取材料和自动化装置;构建等离激元纳米光纤探针传感器,实现危害因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

考核指标:1.多靶标高通量检测技术:单个光子晶体编码靶标数不少于5个,样品通量不少于380个,灵敏度优于国际检测标

准水平;2.可塑光子晶体试纸条:单条靶标数不少于3个,灵敏度、检测速度、假阳性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际检测标准与同类快速检测产品;3.高性能富集电纺纳米萃取材料1组,自动化装置1套,对危害物的绝对提取率、精密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等离激元光纤探针灵敏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基于上述纳米技术,实现100种以上关键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物检测方法开发;6.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项;7.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有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7.3新型遥感信息获取及处理装备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新型机载光学、微波、激光、视频等测绘传感器检测检验技术与方法缺乏等现状,研究机载微型视频传感器视频流时空编码同步性检测技术,研究机载LiDAR测距、测角和加工误差检校检验方法,研究机载微型SAR的辐射、极化、几何

等参数定标方法,研究低空机载窄带宽多光谱相机阵列检定检测方法,研究适用于固定翼、多旋翼测绘型无人机系统的室内外相结合的一体化检测方法。

考核指标:1.形成我国新型机载光学、微波、激光、视频等测绘传感器检测检验和标定技术与方法4项。2.建立新型遥感传感器的室外计量标准检测场。3.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2项。4.开展国际比对不少于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7.4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口岸大宗金属、能源矿产品掺假欺诈风险,研究基于特征同位素及指示组分的产地识别技术;研制离子印迹新型材料、富集设备及传感器,建立基于超痕量特征元素的高灵敏度辨识技术;研究基于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特征组分的高值矿产品无损快速鉴别与溯源技术;建立矿产品特征信息数据库、智能追溯系

统,构建风险监控平台,在典型进出境口岸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矿产品产地识别技术不少于3项,无损快速鉴别与溯源技术不少于10项,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2.专利离子印迹新型材料不少于5种、富集设备不少于1套,选择性富集分离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矿产品特征组分鉴别传感装置不少于3套,较传统光谱法用时节省50%;4.矿产资源特征信息数据库5套,特征信息累计不少于1000项;5.智能追溯系统1套,风险监控平台1套,应用案例不少于500例;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7.典型进出境口岸应用示范不少于6家。

7.5跨境可再生资源工业产品质量评估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跨境废五金、矿冶固体废物等可再生资源的能源消耗模拟分析及比较技术,建立回归相应产品的能效评估方法;研究跨境可再生资源的生命周期评价和毒性迁移评估技术,建立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跨境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评估技术,建立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预警方法,并在口岸应用。

考核指标:1.跨境可再生资源能效评估技术不少于5项,开发能效评估系统不少于3个;2.毒性迁移监测和生物安全性测试技术不少于7项,测试设备不少于3台(套),寿命预测评估系统不少于3个,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3.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项;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5.跨境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预警平台1套,口岸应用不少于6家。

8.基础认证认可技术

8.1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期)

研究内容: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港口、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中关键设备及系统认证等效性评价技术研究;开展进口高风险食品质量评价、结果验证和风险防控技术研究;开展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上合组织区域重要贸易产品认证结果互认评价关键指标研究;研究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数。

考核指标:1.轨道交通、特高压电网等领域认证评价国家/行

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6项;2.港口基础设施、通信设备、生物技术产品、保健产品等认证技术规范不少于10项;3.完成三类区域重要贸易产品与东盟、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上合组织区域认证互认技术准则,并在50家以上企业示范应用;4.建立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模型,形成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智能动态监测系统;5.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9.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

9.1重点领域水足迹量化、评价和认证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我国水足迹量化、评价和认证方法学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典型农作物水足迹量化模型;研究典型工业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水足迹量化方法;研究典型服务的水足迹减量评价方法;研究海水淡化的水足迹评价方法;研究典型材料的水足迹核算系数,构建我国水足迹评价基础数据库。

考核指标:1.水足迹量化、评价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

少于10项,认证技术规范和实施规则不少于10项;2.水足迹评价数据库1套,水足迹评价软件工具不少于4套;3.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

9.2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共性及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工业制造可持续管理及改进能力验证技术;研究典型生活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健康建筑可持续运行及典型功能系统评价技术。

考核指标: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和工业制造、典型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等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8项、认证技术规范不少于8项、认证实施规则不少于8项;2.新型城镇化认证评价数据库及集成应用系统1个、评价软件工具不少于3套,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4项。

9.3智慧城市信息应用和体验感知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智慧城市信息应用系统及关键物联感知设备认

证共性技术;研究智慧城市体验感知认证评价技术;研究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系统认证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智慧城市认证指数构建及测评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1.智慧城市信息应用和体验感知评价国家/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12项、认证规则不少于4项、认证技术规范不少于4项;2.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系统认证评价指标数据库1套;3.智慧城市指数认证测评工具1项;4.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

10.典型示范

10.1典型高耗能工业设备节能NQI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加热、换热、电力驱动等典型高耗能工业设备,研究设备测量传感器原位校准及在线能源计量关键技术;能效评价和节能技术标准;能效测量和节能技术、方法;节能认证关键技术及绩效评估方法,建立能效及排放指标优化评价技术平台,开展示范应用;研究承压工业设备系统和电梯节能提升中的设备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1.研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4套:高温介质接触式温度、成分、高温物料、大口径水流量在线测量/校准装置;形成覆盖500台套设备的本体、余能回用及排放指标优化评价平台;2.形成典型设备节能认证技术方案5套,认证集成工具1套;3.制定国家标准(报批稿)不少于3项;4.集成已有技术和本专项形成的上述成果,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全链条NQI解决方案,在纺织、冶金、陶瓷、机电、石化、供热等行业30余家相关企业示范应用。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3

共性技术第一次被明确定义是在1988年美国ATP (先进技术计划) 上:一种有可能应用到大范围的产品或工艺中的概念、部件、或工艺、或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在这个定义中, 共性技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专有技术”是就它所服务的范围来说的。1992年,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经济学家Egory Tassey提出了一个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 1997年后称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围绕该模型, Tassey将技术分成了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 由此提出了共性技术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的概念。自此之后, 尽管国际上有通用的称谓, 许多国家也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定义。目前国内对产业共性技术尚无统一的定义, 国内学者李纪珍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究成果可以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1]陈玉瑞等认为, 共性技术是指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可导致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与基础技术平台之上的, 具有产业属性的技术, 是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前技术基础;是不同企业专有技术的共同的技术平台。[2]马名杰认为, 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3]国内已有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从共性技术所处的技术研发阶段出发, 即将技术分解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 或者提出共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之后的第二个基础技术研发阶段。第二种定义是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出发, 如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国内目前比较多的是这种定义。共性技术在技术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归纳起来产业共性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 基础性。

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构成技术基础设施, 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从研发过程来看, 共性技术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属于“竞争前技术”, 也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一般来说, 某产业的共性技术在其所关联产业部门中是处于比较基础和关键的位置的, 只有在共性技术得到较为成功的解决后, 其他技术才能在它的推动下一起迅速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

(2) 共享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为产业多个企业而不是单个企业服务、共享的开放平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可在一定范围和领域通用和共享, 并对一个或多个产业、企业和用户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 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挥迅速带动作用

(3) 风险性。

产业共性技术往往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 使得开发周期更长、资金规模更大、预期收益波动也更大, 再加上产业共性技术的超前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产业共性技术具有风险性这一特征。因此,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多方合作, 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

(4) 外部性。

指研究开发产业共性技术的个体不能独占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及其带来的全部收益, 因此会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 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政府、企业及其它部门的合作。

(5) 超前性。

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来看, 技术商品化经历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工程化等阶段, 因此, 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先应用, 是基础研究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 属于“竞争前技术”。共性技术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和技术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的基础。

(6) 非独占性。

共性技术研究成果比应用研究成果更无形, 难以实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其外部性强。

(7) 社会效益性。

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 称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企业在共性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专有技术, 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共享性, 可以为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 因此, 具有广泛的效益性。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强, 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企业获得竞争前技术,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提高企业的素质, 从而提升国家、地区和产业的竞争力。

2 产业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形成的供给机理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史, 以及共性技术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上来看, 其形成的供给机理主要是:

(1)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从技术特性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越来一体化, 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凸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产业共性技术除了技术创新走向竞争前技术的角逐, 技术平台越来越多之外,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科学的发展过程看, 科学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从技术的发展过程看, 技术可以划分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但另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科学和技术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与技术趋同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K.Pavitt在一篇讨论《技术的性质》的论文中说, 随着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比如当GE、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时, 曾说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同质在增强, 技术的融合在增加, 更进一步, 从社会层面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一体化, 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越来越快速, 所有这些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

(2) 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特别是技术的产业化趋势, 决定了任何一个研发机构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 都会感觉到单个个体的能力有限, 这样单个个体不能, 也不现实去完成从基础科学到专有技术的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也即完成整个研究开发链的工作) 。大量的研究开发外包是这种情况的反应, 国内外出现的众多专业研发技术的公司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制度上说, 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 (包括非营利机构) 和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由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 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 因而很容易出现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 即制度供给的失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使得处于中间地带的共性技术包含的知识众多, 这样, 单独的企业或者政府经常会感到供给上力不从心, 导致制度上的“无人”供给。还有, 由于研究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使得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开发一类特殊的技术—共性技术, 因而, 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可能会出现“制度空洞”。[4]

(3) 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的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 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集群的出现, 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更大的群体之间, 它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实现了集群内众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源要素整合, 重塑了竞争形态。而共性技术主要是体现在工艺等通用的技术, 企业都会使用到, 有合作研发的基本利益导向。因此, 通过在产业集群中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集中力量开发行业共性技术, 能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 增强集群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并通过共性技术外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大的特性, 实现较少的投入而获得更大的创新产出。在产业集群中, 毗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 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 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 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 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 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 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 专业知识更容易扩散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5]

一般而言, 目前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的产业相关度高, 它们对共性技术有着共同的需求, 需要共性技术为其竞争性技术的开发提供基本手段和技术支持, 以便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创新, 从而提高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 最终提高整个集群创新能力, 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需求与共性技术供给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 构成了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直接面对市场, 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动向, 为共性技术创新指明方向;产业集群内部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 创新活动的频繁、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持续发生的创新活动, 使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对共性技术需求不断增加, 促使共性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产业集群内大量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力资源集聚, 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准备了基础。企业在这种学习氛围内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最新的技术知识, 激发出创新意识, 当这些创新意识在产业集群网络间流溢并不断地累积后, 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当一个企业以共性技术为基础, 形成竞争性技术创新成果出现时, 邻近的竞争者将会模仿, 企业间员工的互动与交流也会促进共性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这样又会促进共性技术被企业的引入并应用于实践中, 保证了企业竞争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从而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6]

3 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鉴于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需要多方协作的特性, 它也成为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 企业取得新技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企业自主开发, 即由企业自己投人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技术开发, 获取新技术, 但这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需要很高的投人, 如四川长虹开发“背投”彩电的核心技术投人达到亿多元。而且, 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投人属于沉没成本, 这就导致研发活动是一种高风险行为。由于技术开发的高投人和高风险性, 造成了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保密, 使技术表现出不完全流动的特性。二是向其它企业购买, 这要求企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并有企业愿意出售。在当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一般不愿意出售新技术, 即使有的企业愿意, 售价都十分昂贵, 而且其出售技术的技术水平常常不及它自己的高。三是向其它企业学习和共同研发。学习和共同研发不但能以较低的成本得到新的技术, 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 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和共同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 形成产业集群或向产业集群靠拢成为企业追寻产业技术的一个有效模式。如果企业单独分布, 它很难学习到其它企业技术保密的新技术。但是, 如果企业选择进人产业集群, 那么该企业与其它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 它所雇用的职工同其它相同或相关企业的职工毗邻而居, 雇员们可能共同参加一个俱乐部, 同住一栋楼房, 天天朝夕相处。而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可能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企业职员的频繁交往和流动,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 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供求信息等在集群内扩散。因此, 一些企业为了向其它企业学习高新技术, 选择进驻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区域, 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途径, 获取所需的高新技术。并且, 聚集在一起可以进行联合开发, 从而降低开发风险, 使整个产业受益。从这层意义上讲, 对产业共性技术追求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7]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自身的特征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推进了区域经济的提升。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对区域集群影响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即建立多种模式的区域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体系,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资源特色积极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借鉴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各类组织模式, 建立依托于国际合作、政府支持、民间组织的各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 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制订地方创新规划, 设立必要的扶持基金。地方政府要结合各类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特色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共性技术问题, 研究制定“区域共性技术选择计划”, 按计划选择重点技术项目, 并予以重点支持。通过多渠道融资建立“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金”, 专门用于支持各地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 增加对共性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应用等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扩散, 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达到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的发展。[8]

摘要: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首先概括总结了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接着分析并归纳出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论证产业共性技术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外部性,供给机理

参考文献

[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陈玉瑞, 鲍健强, 项浙学.整合科技资源, 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 2003 (6) :10-13.

[3]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EB/OL]. (2004-11-11) [2007-04-08].http:www.D rcnet.co.cn.

[4]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8) :379-380.

[5]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 2006 (11) :45-49.

[6]虞锡君.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J].科研管理, 2006 (1) :80-84.

[7]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8) :70-74.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4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而市场竞争的根本是科技竞争。产业集群以团体替代个体方式参与国内外竞争, 存在竞争规模效应。然而,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靠模仿创新发展起来[1], 以低成本、低价格获取利润和市场份额, 在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技术日新月异情况下竞争优势难以为继。因此, 依托原创性技术创新, 使集群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某种领先的技术优势, 促进其价值链地位不断由低端向高端推进, 是我国集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般地, 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是通用的、同质的, 属于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2], 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基础更是表现为行业共性技术进步, 这种技术对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有决定性影响。然而, 共性技术固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导致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具有缄默性和复杂性, 多数中小集群企业无力识别、研发, 导致组织供给不足。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来源[3], 为了克服共性技术供给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本文将从政府、市场、中间性组织等方面探寻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 尝试规划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 以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报酬递增型集群转变。

2 文献回顾

长期以来, 有关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颇丰, 主要是从知识、信息外溢入手, 分析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 (Marshall, 1920;Arrow, 1962;Romer, 1986、1990;克鲁格曼, 1991;迈克尔·波特, 1990;Pavitt, 1987;OECD, 1991;Feldman, 1994;Tassey, 1991;等等) 。Simona Iammarino 和Philip McCann的实证研究则表明知识溢出主要扎根于“通用目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4], 也就是共性技术。西方学者在分析创新模式差异时, 指出R&D投资总量反映创新机会 (Nelson和Winter, 1982;Malerba和Orsenigo, 1990;Rui Baptista, Peter Swann, 1998) , 认为将技术纽带作为解释地方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时, 拓宽了Marshallian-Arrow-Romer (MAR) 的最初模型 (Marshall、Arrow及Romer论述了产业专门化会导致知识外溢, 文献中经常称此为Marshall-Arrow-Romer——MAR外部性, 认为产业内存在知识外溢) (Acs , 2002;Jaffe等, 1993) ;同时强调在产业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 拥有共性知识 (common knowledge) 比拥有差异性知识更重要, 而在生命周期的后期则相反[5]。这样, 研发投入成为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西方国家的产业集群实践也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美国政府出台了各种专项计划推动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6], 其中, 1991年设立的先进技术计划 (ATP) 是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典范。日本政府二战后偏好共性技术引进, 到20世纪80年代, 资助建立开发基础和共性技术的“产官学”研究体制[2]。印度政府也通过系统规划来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性产业集群过渡, 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拿出了67.5亿卢比用于实施升级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 (IIUS) [7]。

2000年以来, 广东、浙江等地少数产业集群出现受共性技术瓶颈制约而衰退现象, 促动了国内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孙鳌 (2005) 认为共性技术研发需要政府干预[2];蔡文如 (2004) 提出应建立“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金”以增强对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并对承担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机构、个人在科研经费支持、税费减免、土地适用、水电供给、专利保护及其他待遇方面提供政策倾斜及优惠[8];虞锡君 (2006) 主张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骨干企业的研发中心及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研发机构是块状经济区共性技术的创新载体[9]。从研发实践看, 有些产业集群已积极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活动, 如广东西樵镇通过建立会员制研发中心克服区内研发投入不足问题, 取得良好效果。

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关系产业集群的兴衰成败, 但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研发供给模式以缓解或解决其研发供给不足问题, 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实务中缺失战略规划。下面拟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需求与供给失衡入手, 分析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中间性组织供给三种模式间及其相互关系。

3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需求与供给失衡分析

关于什么是共性技术, 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将共性技术定义为:科学现象的一个概念、要素或进一步的观察, 其具有被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潜力[10]。我国学者李纪珍认为,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11]。王君 (2006) 则根据研发阶段将共性技术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先导性共性技术和行业性共性技术[12]。由于产业集群存在鲜明的主导产业, 本文拟在行业共性技术层面展开分析, 尤其是制约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

产业活动的空间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而相同或相近的产业活动建立在共性技术基础之上。由于我国传统集群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产品技术含量低, 对技术创新尤其共性技术创新的需求十分强劲。如福建晋江服装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几百亿人民币, 但受技术限制, 本地供应链上缺乏高端原材料供应商, 出口服装所需面料的50%依赖进口, 导致集群产业链短, 集群经济剩余空间狭小;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逼迫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在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区域内研发供给缺失的情况下, 晋江服装集群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改进只能依靠进口设备, 依托设备引进技术或是用设备带动技术更新。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使集群企业普遍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现象[13], 技术上长期处于“步人后尘”状态。

当前,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首先,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主要依靠国家资助的科研机构提供, 但科研机构在捕捉产业集群技术需求上存在滞后性、欠准确性, 国家资助立项有限, 且研发成果向企业扩散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交易市场、风险投资机制而存在扩散速度慢、扩散效率低问题。其次, 传统集群内部研发供给严重不足。由于集群内存在各种非正式交流方式, 使得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秘密很快就会为集群其他企业所知, 低成本仿制使其他企业能实施降价竞争, 这使创新企业的垄断利润迅速消失, 甚至无法弥补其创新成本, 这种技术外部性导致个体企业的最优行为选择是“搭便车”, 坐等其他企业的创新成果, 从而引发共性技术市场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 共性技术往往隐藏在技术前沿, 中小企业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 由于所需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大, 自身研究能力不足, 根本无力自行开发, 导致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供给不足。最后, 产学研联合研发作为解决共性技术供给的又一重要机制,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以及联合研发契约的不完备性, 导致研发联盟处于待有效开发状态。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未能满足其需求的实际后果是集群企业感觉技术获取难, 集群竞争力落后, 如王碧秀 (2004) 在集群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福建泉州的调查研究发现, 62.5%的泉州民营企业认为技术获取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14]。因此, 加大集群技术尤其共性技术研发是发展新型工业经济的现实需要。

4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及战略规划研究

研究开发 (R&D:Research & Develop) 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它通过知识积累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投入决定技术创新机会及成果。尽管共性技术开发者由于被仿制、仿照的风险巨大而可能放弃创新投入, 但不创新又将极大地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 因此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需求呼吁积极有效的研发投入。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看, 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 即政府模式、市场模式和中间性组织模式。当前我国处于转型经济特殊时期, 集群企业研发基础薄弱, 技术需求强劲, 因此, 本文认为应建立以政府研发供给为主导、以产学研联合研发为辅、以市场供给为发展方向的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 为集群升级打造坚实的技术基础。

4.1 以政府研发供给为主导

支持共性技术研究是国家技术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目前国家对共性技术的研发资助主要通过各种专项计划面向科研院所、高校进行, 科研机构是共性技术的主要供给者, 但研究成果向企业扩散不明显, 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机制尚未形成[12]。当前, 专门资助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的政府专项计划很少, 仅有广东、浙江等少数省份近年来建立了以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等形式为依托的政府资助项目 (如广东省于2004年启动了四个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 这种地方政府资助方式处于起步阶段, 其管理体制、运作模式都还不成熟, 共性技术的准公共品属性导致市场配置机制失灵, 政府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 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当然, 共性技术的产品公共性程度不同, 政府资助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就产业集群共性技术而言, 通常是可以商业化的共性技术,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产业性。因此, 本文认为集群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可以通过设立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开发基金” (简称“开发基金”) , 专门资助本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地方政府在掌握共性技术需求、估算资助金额、监管研发过程和促进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助于保障资助效率。

“开发基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资金资助和项目管理, 共性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及实验等具体工作由项目申请单位承担, 政府只是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而非生产者, 以避免发生“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角色混乱问题。因此, 为了确保资助效率, “开发基金”应当以政府规章或规划等形式, 按市场规则建立严格的项目遴选、评审程序、成本分担、经济评价以及成果产权界定等相关机制, 通过系统规划来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

“开发基金”资助的关键环节是明确资助目标、遴选资助对象及资助项目评价与推广三方面。资助目标应当是清晰明了的, 即专门扶持地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 也就是说凡不属于共性技术或本地集群所需的共性技术都不在资助范围内。但共性技术的甑选或识别及具体研究工作的开展就需要由具备专业技能的机构或单位进行, 以便使政府完全处在独立的评审、出资、监管地位。根据资助目标要求, 资助对象往往不是单个企业, 而应是集群内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企业, 尤其是大企业联合申报, 或是R&D联盟体代表集群共性技术需求者进行申报, 即便是单个企业, 也应是具有草拟、制订行业技术标准能力的龙头企业 (如福建晋江服装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七匹狼公司参与了2004年全国夹克衫最新标准修订) 。最后, 为了确保资助目标顺利实现, 政府必须对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进行严格评价审核, 一方面将资助项目的实际研发成果与预期研发成果比较, 另一方面对实际研发成果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评价, 以确定研发成果的价值。当然, 如果资助项目未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就应减少或取消资助。严格评审是为了确保研发成果的有用性, 促进研发成果推广、转让, 保障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最终能获得技术才是根本目的。

4.2 以产学研联合研发供给为辅

政府财力有限, 共性技术的研发费用高、偿还期长, 这就使完全依靠政府资助从事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开发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同时, 出台有利的税收、水电及土地供给等相关扶持政策也是政府资助的主要方式, 其中, 引导、促进产学研联合研发是各地政府在促进本地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开拓的职能空间。

产学研研发联盟也就是Nelson (1984) 所指的R&D共同体, 他认为R&D共同体特别适合于共性和使能 (Enabling) 类技术研发[15], 即共性技术研发。这里的“产”指有技术需求的各个集群企业, “学”指大学等专业教育机构, “研”即各级科研机构, 三个主体围绕着某一共性技术研发目标建立资源互补的“柔性研究所”[16]。产学研研发联盟的合作机理是:企业有技术需求且能提供研发资金, 但缺乏研发能力;而“学”和“研”则具有研发技术和能力, 但由于远离企业, 对技术需求不敏感, 研发成果不易向企业扩散, 研发资金也有限。因此双方或三方联手合作, 针对某一共性技术建立研发联盟, 这样研发资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既保证了研发资金需求, 也分散了风险, 降低了研发成本。产学研联合体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 具有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特征, 该模式具有自主投资、自主开发、自担风险的特点。

实际上, 产学研联合研发模式在我国研发实践中早已有之,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德清模式”取得重大成功[17] (截至2005年底, 德清县4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68家企业与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 造就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行业优势的重点产业, 培育了一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科研所) , 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鼓励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政策和相关规定, 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此外, 合作成果产权归属纠纷、合作成本与收益分担不公、合作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等诸多问题, 导致不少研发联盟流于形式, 未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因此,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 一方面积极引导产学研各方开展合作研发, 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产学研联合体进行协调、监管。主要工作如下:

(1) 建立服务本地集群企业的科技信息交流网络, 为合作伙伴选择牵线搭桥, 促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定期在网络上披露集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合作研发意向, 争取以技术需求为纽带寻找研发合作伙伴, 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

(2) 建立相关仲裁机制, 妥善处理合作研发中的各种纠纷, 保障研发目标顺利实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备, 合作研发过程中难免存在纠纷、冲突乃至机会主义行为, 这时独立第三方公正合理的裁判机制就是维系合作研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3)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研发成果扩散及合作风险防范的指导性政策。如果研发是生产技术, 那么扩散就相当于销售技术, 为了保障技术交易秩序, 政府既要积极宣传研发专利保护政策与思想, 规范技术交易规则, 又需严厉惩罚技术偷盗行为, 以激发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 培育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实务中, 产学研合作研发往往是集群内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开发需要而与相关的“学”、“研”机构合作, 共同开发具有共性技术特征而其自身又无力单独研发的技术, 因此, 与“开发基金”资助相比, 产学研合作研发往往是针对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碰到的技术问题, 这种技术虽具有共性技术特征但其他企业尚未体会到其重要性, 而“开发基金”资助的项目更偏重已明显制约整个集群发展的较公开、明朗的共性技术。当然, 如果产学研联合研发项目符合“开发基金”资助要求, 也可以申请“开发基金”的资助, 但资助比例较小。因此, 总体上产学研联合研发供给和政府“开发基金”研发供给并存于产业集群中, 二者的运作、管理体制各不相同, 但产学研联合研发在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中处于辅助 “开发基金”的地位。

4.3 以市场供给为发展方向

众多中小企业都建立研发机构从事共性技术研发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这就需要培养一些以研究开发、技术培训和服务为主的科技企业, 让其渐渐承担起推动整个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工作。市场供给模式, 就是技术市场上产权独立的科技企业根据产业集群的技术需求, 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转让、出售给企业, 获取收入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 亦即由价格这双“无形的手”来调节共性技术供给的模式。随着技术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通过市场来提供产业集群所需的共性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 但在目前的共性技术研发中, 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12]。在建设市场供给模式过程中, 各相关部门、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基于共性技术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易溢出属性, 以及集群企业地理上相互靠近特征, 完善知识产权主体的利益保护机制, 降低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防盗”成本, 激发共性技术研发动力。

(2) 建立技术成果价值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解决科研成果导向市场过程中遭遇的技术成果价值评估难问题。如何恰当地估算一项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是相当复杂的, 需要专业人员充分论证技术的市场潜力、可能的市场需要量及潜在客户可能接受的价格等相关因素, 再应用专门方法进行估算。因此, 技术产品定价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状况制约着市场供给模式的发展。

(3) 引入风险基金,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特定技术向企业扩散过程所固有的高风险往往限制了共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风险基金具有偏好风险属性, 因此在集群区域发展风险投资或吸引风险公司进驻是发展共性技术市场供给模式所应积极努力之事。

可见, 市场供给模式的建设需要较长过程, 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当完善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推动各方机构、个人积极承担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5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共性技术”一词最早是在1992年由美国经济学家Gregory Tassey等[2]提出的,他们认为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R&D的首要阶段,进行共性技术研发的主要目标是为技术的进一步研发降低风险。Michael J等[3]认为,共性技术的协同研发会加快企业的创新活动。当创新技术刚开始溢出时,独立开展创新技术研发工作的企业不能有效使其创新对手的正外部性内在化,但是如果进行协同研发就可以部分矫正这种外部性; 随着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研发的投入越来越高,协同研发共性技术就可以将研发成本分摊至各个协同研发个体,减少研发成本,加速创新过程,降低研发风险。Hamid Valipour Nima等[4]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便是共性技术的研发阶段,在这个阶段,协同研发的企业将各自的资源聚集到一起共同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后面的过渡阶段和产品市场竞争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两方面: 一是从供给角度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的政府行为问题,如张晓艳[5]对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机制和国内外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后指出,共性技术供给一直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现象。二是具体到地域或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研究, 认为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研发是沟通优势产业与技术发展之间的桥梁,如龚毅等[6]对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平台进行了研究,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模式,同时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对策; 栾春娟等[7]从共性技术的测度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 许端阳等[8]从科技计划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界定和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和选择方法体系; 朱瑞博等[9]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对其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与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 程晓农[10]从提高地方科技水平出发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对共性技术进行研究时,多数局限于共性技术的特征与分类、共性技术以及政府在共性技术开发中的作用与定位,较少涉及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以及其如何在优势产业中发挥作用。 如何构建起并不断完善优势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应该作为以后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

2优势产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作用机制

关于关键共性技术与产业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Gregory Tassey在其研究中探讨了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 ( 如图1) ,揭示了共性技术的机制; 从技术链的角度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研发中的作用机制,认为共性技术是产业技术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 如图2) 。

我国学者则主要从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角度来分析其作用机制,普遍认为是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共同作用推动着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发挥作用。

2.1优势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作用机制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共性技术不仅具有一般技术的历史延续性、 关系稳定性等作用机制,而且还具有优势产业特征, 代表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挥作用受制于其技术范式及技术轨道,它们同时又是关键共性技术发挥作用的内在的驱动力。

2.2优势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作用机制的外在动力

( 1) 国家政策。由于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外部性、基础性、投入成本的高风险性等特征,它的研发必须依靠政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其发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同时,优势产业中协同研发的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排他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势必会影响关键共性技术发挥作用的速度、时间,因此,政府必须在关键共性技术的作用机制方面发挥引导职能。

( 2) 优势产业中的企业利益推动力。对于优势产业中协同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的企业来说,一方面, 它们已采纳关键共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率先研发出专有技术,因此会获得短期超额利润; 另一方面, 关键共性技术有溢出效应,因此它们面临着投资风险、收益风险等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使得优势产业中协同研发企业不得不将关键共性技术迅速形成生产力并与其他企业分享,以便尽快收回研发成本, 获取下一研发阶段的投资。这样,在优势产业中便会形成协同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发挥作用———再协同研发的良性循环。

( 3) 市场需求。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和落后地区的技术需求的共同作用推动着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发挥作用。市场需求的引力机制使得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会向引力最大的方向发挥其作用; 同时,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作用发挥后,技术接受方会在其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研发实现新的突破,反过来还会推动技术层次逐渐向高级化发展。

3我国优势产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现状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目前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究的范围仍停留技术应用方面,缺乏对共性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3.1协同研发投入力度不够

陆立军等[11]通过对浙江的实证研究发现: 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依次是研 发人员紧 缺 ( 56. 03% ) 、 缺乏研发 资金 ( 24. 12% ) 、不经济 ( 19. 85% ) 。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往往涉及多个知识领域,研发跨度大, 需要研发人员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同时在资金方面,其需求也比一般的研发要多。我国大多优势产业的技术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但是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多优势产业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但与美日欧等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投入力度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如美国国会在2009年6月通过的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 中提出, 美国对新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 900亿美元,到2025年,基础性科学研发将投入200亿美元; 但是,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为511亿美元,从1978年 ( 52. 89亿元) 到2012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到研发支出的5% ,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 以上的比例[12]。

3.2协同研发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是以企业为主, 科研院所与高校有机结合共同助力技术创新体,但是这样的体系特别是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不明确,体现在: 首先,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缺乏明确的研发主体。关键共性技术是技术成果向经济成果转换的关键环节,而且研究成果是为社会和产业所共享的,而作为目前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 “产 - 学 - 研” 联合模式却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共性技术研发的供给不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科研院所弱化了推动技术发展的作用,高校人才的流动性增强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使得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研究受限。再次,目前正在探索构建的其他供给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

3.3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人才紧缺

为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企业大都采用 “产业链—市场—制定技术标准—协同研发” 模式, 构建起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以整合优势产业的技术资源和科研人力资源,但在这种协同研发下的联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研发人员短缺。一方面容易造成有限的科研人员各自为政,使得合作稳定性弱; 另一方面研发人员流动性过大也不利于协同研发队伍的稳定性。为使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形式充分发挥协同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内部协同研发机制的稳定性,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团队的建设。

4健全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

4.1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科技研发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正在向自主创新转变。但是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难成为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主导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及时介入,在优势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中充分发挥扶持的主导作用,减少市场失灵、过度竞争和组织失灵的损失,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在优势产业中的快速转化。为提升国家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要充分发挥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协同研发的作用 ( 如图3) 。

4.2从整体上对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进行规划

将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协同研发提升至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层面,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研发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目前我国科技投入还不够,技术研发还处于改进阶段,协同研发机制还不健全。对基础技术研发不断进行重复投资但却收效甚微,成果得不到共享,造成资源浪费。政府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仍占主要地位,在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中仍需发挥关键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在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上。

4.3研发的社会化创新

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以政府为主导, 这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展开。政府作为国家的战略决策者,为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立, 提供政策上的保障,为建立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机制创造政策环境,如发布指导意见、提供研发经费保障、监督研发资金使用情况等。在政策上要对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进行重点支持, 要尽快制定有利于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研发政策,同时成立项目组、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严峻的生存压力, 企业从自身而言难以独立进行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活动,通过政府投入资金、设立科研院所等可以有效解决其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上的缺失。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未雨绸缪,一方面要在借鉴外国先进科研经费投入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 适时调整技术扶持重点; 另一方面对设立的专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技术成果有效供给和扩散分享。

4.4发展“政-产-学-研-企”合作,加强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合作的稳定性、实现优势互补是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合作体系建设的重点,为此要引进战略风险资金,完善成果共享机制,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促进从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内部成员之间增强合作意识,建立信任机制,建立起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风险防范与监督机制,提高合作的稳定性。政府方面,可以成立领导小组引导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要履行两大职责: 一方面负责制定方针、政策用于有效推进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另一方面成立常设机构———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的监管活动, 包括监督研发经费使用、组建技术咨询委员会等, 对研发方向进行专业规划,实现管理与技术的全面管理,从战略和可行性的角度制订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规划、分析与预测,确定总体发展方向。企业方面,同一行业的企业可形成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团体。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优势产业内的企业之间更应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合作。 “研” 方面,建立相关的研究院所,确保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能够有效地开展,研究对象定位于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目标设立为推进优势产业的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成果产业转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此可采用两种模式进行重组或构建研究院所: 一是独立的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院 ( 建议运行经费采用由国家承担的事业费制) ,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实现研究成果在产业内共享; 二是成立专门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研究院,主要从事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与共享 ( 建议运行费用由其母体和国家共同负担) 。采用非营利组织的模式,运用企业管理的方式运行,由主体部分对其所属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院所进行盘活; 地方政府要充分结合本地区特点对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大扶持力度。此外,还可以对现有重点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机构进行整顿,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网络结构,共同构成我国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主体。一方面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 ( 具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条件) 作为试点,进行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应用与成果扩散; 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看,企业及时有效地反馈有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需求信息对促进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充分调动并发挥一切社会组织机构在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的作用。

4.5建立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界定标准

在优势产业中建立关键共性技术的界定标准、 完善评价体系,同时加大对技术成果的保护,提高协同研发效率、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为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在企业间的转化,建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传导机制要以专项为基础,以资金为支撑,在实践中完善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界定, 践行其运作机制。

4.6建立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资源与成果共享机制

首先要进行调研,摸底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具备进行相关研发的基础设施的部门,通过调研,将结果形成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协同研发的资料库,并将这些资源合理配置在优势产业整体和相关企业中; 此外还要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那些分散的社会环节 ( 国家出资开展的科研项目、支撑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协同研发的各种资源) ,将这些社会资源整合并进行有效共享,共享方式有如: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基础设施,以合理收费等方式向社会部分开放; 若形成知识产权的有形技术如果是在政府资助下获得的,可将知识产归承担单位, 但承担单位必须要将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和扩散; 若最终技术成果是无形技术、无法形成知识产权,研发成果为项目承担单位所有但是必须通过签订协议从而对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加以保护,项目承担单位还应承担起将该技术成果进行推广、扩散的责任。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协同研发成果共享的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能仅依靠政府, 要充分发挥一切社会组织的力量。

4.7建立健全技术研发的监督机制

在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的协同研发中不仅要关注技术研发,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研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确保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经费用到关键地方; 同时要健全监督机制,通过设立反馈系统保障各种信息流畅通,目的是能够寻找到对技术研发有利的因素、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的瓶颈等,尽早将所发现的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反馈并及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绩效评价体系对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协同研发机构进行评估,合理评价科研项目,监督和制约在研发过程中易出现的弊病。评估体系要着重强调鼓励关注长远价值,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确保协同研发机制高效运行

5总结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研发对于优势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创造效应,然而,目前我国优势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对技术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还处于薄弱地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并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举措,为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受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未来可以适当结合局部案例做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产业各个领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是产业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强有力技术保障。建立健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应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对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和现状分析,指出其对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实现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须健全人才培养与技术协同研发体系。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6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而且近年来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资源规划、管理和有效配置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例如,我国LED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面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魏传超[2]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政策和财政资源对市场各要素资源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缺乏有效组织、一直以来政府支持单一企业、单一项目的投入模式等。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是涉及科技管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资助模式和管理模式? 如何根据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阶段来设计政府资助政策? 如何进一步推进研发资助项目的整体绩效?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命题。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政府资助模式及管理创新,对我国政府采取科学、 有效的科技财政资助方式和路径,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理论评述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诸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3]。基于产业共性技术对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角度,产业共性技术分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一般共性技术[4]。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败,以及我国各类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活动存在技术外部性、 市场失灵、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单凭企业或大学、科研机构一般难以完成产业共性技术 ( 尤其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的研发任务,因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5]。各国政府基本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措施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支持。

政府支持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财政金融政策为主的科技政策和以政府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计划体系。 具有方式包括: 补贴、财税优惠政策、财政拨款、 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和政府成立公共研发机构[6]。分析以往的研究文献,政府资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具有互补还是替代效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7,8]。实际上,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会同时受到研发资助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府资助政策因素和研发项目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Etzkowitz等[9]认为政府干预政策的性质、 时机和组合较是否需要政府干预更加重要。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配套实行财税政策优惠或政府采购等多种措施推动共性技术扩散[10]。其次,技术研发资助项目管理能保证优先支持能够给社会创造较大价值的重点项目,以及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研发产出绩效[11],避免可能存在政府在资助研发过程中的监管激励以及政府资助过程中的寻租等问题[12]; 而对于政府投资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价问题,则基本没有涉及共性技术资助对象的确定,即项目遴选以及项目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法等[10]。

因此,建立科学的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管理体系是保证政府研发资助效率和研发成果产业化成效的前提,有必要根据产业共性技术的性质和特点,如市场严重失灵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战略性共性技术、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共性技术,针对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出现的市场失灵情况,则分别采取选择性的财税及融资扶持等政策手段和促进措施,实现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政策工具有效互动[13]; 并且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专项经费监督机制,对政府投入科研经费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与管理实证分析

3. 1研究设计

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承担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的典型企业开展访谈,查阅东莞市近3年来的科研资助项目资料,以及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设计了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与管理模式调查问卷》初稿,并组织了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10位专家进行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进行完善。问卷共分两次发放,首先向东莞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发放了130份问卷,然后针对我国其他17个省 ( 区、市) 相关人员发放了237份问卷,共计收回问卷221份。由于个别问卷填写的数据不够完整或填写组织和成员不符合研究要求,最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81% 。被调查的企业涉及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材料制造业、新能源等工业行业领域; 被调查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管理者和研发人员或高层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的有效问卷数量接近50份。因此,本研究有效样本数符合要求。该问卷中的题项采用Likert的5点尺度测量,请受调查者根据所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描述打分,1 = 完全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不确定,4 = 基本同意,5 = 完全同意。本研究采用SPSS 15. 0 for Windows工具进行分析。

此外,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和准确性,针对曾接受过政府资助项目的样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情况进行调查。我们选择了本单位研发技术与行业技术路线图吻合程度、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清晰程度、政府资助方向符合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情况、 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短板4个指标来了解被调查样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情况。对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6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研发的技术符合行业技术路线图 ( Factor1均值3. 87,基本认同) ;33. 3%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清晰和很清晰 ( Factor2均值3. 33,表明产业规划清晰程度不高) ; 62. 8% 的被调查者认同政府资助方向与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一致的观点 ( Factor3均值是3. 8) ; 产业共性技术短板主要在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方面,43. 3% 的被调研者认为本单位是产品技术短板突出,而36. 7% 认为本单位以制造技术短板突出,20%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同时存在产品技术短板和制造技术短板。

问卷设计中有关于研发资助模式和管理的部分问题分别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和资助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和需求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2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调研

关于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模式的研究, 主要包括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政府资助项目的技术经济目标、政府资助项目类型、项目组织形式和资助政策等。

3.2.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分析样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其中前3位的是 ( 如图1) : 缺少技术人才 ( 53. 3%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 创新成本太高 ( 35%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 缺少外部资金支持 ( 33. 3% )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因此技术人才缺乏、创新风险大和成本太高、 缺少资金支持是影响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3.2.2政府资助项目的技术经济目标

关于问题 “您所在单位参与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目标” 的调查结果, 提高产品性能 ( 选择率62. 8% ) 、降低研发风 险 ( 选择率51. 7% ) 和产业新 技术研究 ( 选择率46. 1% ) 是最为关键的3个目标,其他稍微次要的目标是开发全新产品 ( 选择率28. 3% ) 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 选择率20% ) 。

3.2.3产业共性技术类项目的组织形式

关于问题 “产业共性技术类科研项目的合作形式”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常见组织形式是科研基地等公共研发平台 ( 选择率40% ) 、与国内独 立科研院 所合作 ( 选择率37. 5% ) 和与国内高校合作 ( 选择率31. 7% ) ,此外, 与境外机构合作( 选择率10. 8% ) 和本企业独立完成 ( 选择率16. 7% ) 也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形式。

3.2.4政府资助项目类型

根据项目组对样本单位调研情况,从样本单位接受政府资助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类型来看,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最多 ( 选择率45. 6% ) , 其次是省级攻关项目 ( 选择率27. 2% ) 和专利实施计划项目 ( 选择率20. 5% ) ,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重要技术成果推广项目都为13. 9% 。

3.2.5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同阶段对政府资助政策需求分析

Link等[14]提出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3阶段模型,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共性技术产品的应用阶段,后两个阶段可以大致归入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阶段。此外,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化也即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产业化导入期,产业化成长期,产业化稳定期和产业化动荡期4个阶段。

( 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关于问题 “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您认为目前东莞所采取的以下哪种支持政策效果较明显?”,53. 8%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税收优惠,其次是各有20. 5% 和17. 8% 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无偿资助 ( 计划类) 和投融资补贴。这是因为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技术不确定很大,所带来的研发风险比较大,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希望能提供无偿资助和投融资补贴。

( 2) 产业化导入期。分析产业化导入期最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51. 6% 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能提供无偿资助 ( 计划类) ,27% 的企业希望政府能提供税收优惠。因为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刚进入市场,导入期的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销量和盈利较少甚至亏损,容易因为投资失误和市场前景不好造成资金缺乏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所以更希望政府能提供无偿资助 ( 计划类) 和税收优惠。

( 3) 产业化成长期。对于产业化成长期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被调查者选择的是: 贷款贴息类 ( 36. 7% ) 、税收优惠类 ( 30. 5% ) ,一般来说,处于产业化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强于产业化导入期的企业,但是由于产品生产规模快速扩大而对资金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企业在产业化导入期的资金数量,因此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更是企业所希望,政府可根据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所创造的收益 ( 包括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两部分) 来提供财政资助。

( 4) 产业化成熟期、动荡期。对于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阶段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被调研者选择的是: 税收优惠 ( 46. 5% ) 和核定补贴 ( 报销类,27. 2% ) 。因此,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的企业倾向于政府从税收优惠、核定补贴等方面鼓励企业继续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就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政策而言,在科技创新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的资助仍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总的来说,政府对研发投入的形式主要有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等,只是不同国家各有侧重点[15]。通过以上分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同阶段对政府支持政策的需求各有侧重,但税收优惠政策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各个阶段所共同需要的,这与国外政府研发支持政策相一致,国外政府资助R&D投入模式逐步从直接投入转到间接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各国相继采纳的主要投入政策; 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我国目前正大力实施的高科技企业研发经费减免税收等税收优惠政策举措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3.3政府资助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管理实证调研

( 1) 项目资助申报过程公平程度。关于 “政府在资助项目申报过程中公平程度” 的问题,54% 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公平,还有近20% 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公平。如Factor4所示,项目资助申报过程公平程度的均值为3. 33,表明被调查者不能确定。因此, 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看来,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的公平程度不高,还有待提升。

( 2)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管理。关于问题 “您认为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公开程度”,40% 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公开,33. 3% 的被调查者不确定, 2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公开。如Factor5所示,政府资助项目公开程度的均值为3. 13,表明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中的公开程度不够。关于问题 “您认为目前财政资助项目遴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如图2) ,项目遴选程序不透明 ( 支持率33. 3% ) 、 行业技术专家的参与程度不足 ( 支持率17% ) 、项目筛选的范围太窄 ( 支持率13. 3% ) ,这表明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遴选程序需要更加透明, 近六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技术专家在评价项目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关于问题 “财政资助项目遴选需改善的环节”,反馈前3位的是: 申报产业范围环节 ( 33. 3% ) 、专家评价环节 ( 26. 7% ) 和项目的最终选择环节 ( 26. 7% ) ,这与第二问题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存在问题”相对应。此外,项目组从调研科研院所和样本企业中了解到他们对政府资助项目遴选方面的问题看法: 目前政府遴选机制已经非常严格了,但是科研都有失败的风险,政府要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失败的容忍,一般来讲达到50% ~ 60% 的成功率算是不错的。

( 3) 外地专家参与项目评审的比例。项目评审中专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项目遴选质量好坏和项目结题是否能通过,并确保前期的项目遴选和后期的结题项目质量都达到项目资助的预期。关于问题 “项目评审中外地专家数量比例多少合适”,46. 7% 的被调查者 反馈外地 专家比例 应该达到60% , 26. 7% 的被调查者反馈外地专家比例应该达到50% 。 因此,近73. 4% 的被调查者认为外地专家比例在50% 以上能保证项目遴选和项目结题的质量。

( 4)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关于问题 “政府承诺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100% 到位,30. 1%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80% ~ 90% ,40%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50% ~ 70% 。因此,53. 3%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80% 以上,40% 的被调查者认为到位资金在50% ~ 70% 。由此可见,项目资金到位不是十分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被资助单位使用资金开展研发工作,影响研发进度。此外,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科技项目立项的环节较多,项目从申报到立项所需时间比较长,影响了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是很紧迫的,商机稍纵即逝。

( 5) 资助项目监管、验收情况。关于问题 “政府在被资助项目的监管、验收和评价方面的严格程度”,46. 7% 被调查者认为严格,40% 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3. 3% 被调查者认为不 严格,因此,超过8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资助项目把关到位。 正如Factor6所示,政府在资助项目监管、验收和评价方面的严格程度的均值是3. 93,这样能确保被资助项目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

( 6) 资助项目研发绩效激励机制。研发绩效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研发项目人员投入到项目工程的程度,是项目质量好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关于问题 “科技研发投入绩效奖惩方式存在突出问题”,被调查者反 馈前3位的是 “奖金与贡 献度大小 ( 33. 3% ) 、奖金分配权力的集中程度 ( 16. 7% ) 、 惩罚措施的落实程度 ( 16. 7% ) 。”

( 7) 资助项目的效果分析。针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政府资助项目效果分析,如表1的指标Factor1 ~ Factor7所示。其中,指标Factor7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对本单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有促进作用”的均值为4. 20,指标Factor8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研发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 的均值为4. 07, 反映了被调查单位充分认识到政府科技研发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且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然而分析指标Factor9和Factor10、Factor9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作用明显” 的均值为3. 4,指标Factor10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技术产业化促进作用明显” 的均值为3. 2,这表明在实际资助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成效仍不明显。

分析指标Factor11和Factor12、Factor11 “政府目前推进产学研合作对本单位技术研发的作用”的均值为3. 93,Factor12 “您对政府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资助模 式和结果 的满意程 度是” 的均值是3. 63,均值都在3. 5以上,这表明从总体上讲,被调查者和企业还是基本认同产学研合作、科技研发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4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资助理论述评,结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机构的问卷调研和访谈,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和资助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分别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研发风险和产业新技术研究是企业参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目的; 技术人才短缺、创新风险大和成本高、缺少资金支持是影响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与独立科研院所合作和与高校合作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次,在政府资助效果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对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和产业化程度方面具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政府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 本研究的其他主要调研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

4.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对政府资助政策需求

被调研者对政府最有效的支持政策的主要看法有: ( 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税收优惠、无偿资助和投融资补贴; ( 2) 产业化导入期,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无偿资助和税收优惠; ( 3) 产业化成长期,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 ( 4) 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是税收优惠和核定补贴。 因此,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不同阶段, 政府资助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别,但税收优惠政策却是所有阶段所需要的科技政策; 此外,目前政府资助政策还需要完善和细化,特别是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扶持本土企业培育的创业型基金或种子基金等方面的科技金融政策比较缺乏。

4.2政府研发资助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被调查者和企业对政府现有研发资助项目管理的主要看法有: ( 1)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程序还不够透明,项目遴选产业范围还需要扩大,在项目指南发布方面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不够,项目评审中专家参与程度还不够; ( 2) 政府资助资金到位较慢,无法赶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资助效果不明显; ( 3) 除了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中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以外,项目经费分配不均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在项目效益中获益较少,无法激励广大基层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3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政府资助模式及管理的优化建议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7

关键词: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轻量化

世界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产业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应用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汽车产业是一个经济规模大,波及效果广、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的产业。现代汽车作为高新技术的集中载体,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跨越的重要途径。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同比增长5.2%,中国已经步入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国。但是,长期困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自主研发能力偏弱,制造装备相对落后,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局面依然存。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我国的汽车产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则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1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国内市场换取海外技术产业政策指导下,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外资已占领中国汽车市场90% 以上份额,分割整车生产和零部件供应链。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企业从研发到主要零部件全面依赖外方,中国汽车对外依存度达80%以上。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真正得到跨国企业的专有技术所有权,技术开发能力依然十分薄弱。汽车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仍处于依靠资本扩张和资源过度消耗实现增长的状态。中方因此支付高昂的技术、品牌使用费和利润,承担中间产品的进口成本,中国汽车产业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附加价值远远低于其销售规模。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充当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和加工基地,加剧了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供给紧张状况,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1]。若不从根本上改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现实,中国汽车厂商将面临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生存危机。要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其核心就是实现产业的技术创新,拥有汽车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虽已得到很大改善,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第一,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加速发展,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比较大的差距;第二,零部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共性的关键问题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国际经验表明,技术能力必须是内生的,必须是来自于有组织的技术学习和消化吸收,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随着技术创新的内生机制的形成,自主创新将成为企业的必然策略和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汽车产业完全可集中精力在少数几个局部领域或关键技术上取得世界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真正拥有未来汽车技术或产品的知识产权,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由依附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2 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资源配置视角下的分析

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是打破资源流动空间约束的一种整合资源的机制。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技术创新联盟以核心企业为主体,根据产业内生逻辑,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互相合作,通过开放的区域环境交换资本、技术与知识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在资本与知识的驱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联盟实质是企业突破边界,为降低交易成本,在联盟内寻求最佳资源组合,通过资本、技术与知识驱动可以拓展资源空间,扩大企业边界;通过拓展可利用的资源空间来修正资源约束条件,实现资源从狭义向广义、外部向内部的转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更广义的资源基础。面对资源约束强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环境,企业的发展必须从资源驱动型向资本与知识驱动型转变。

技术创新联盟整合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知识等。同时,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来鼓励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来引导联盟的发展方向,营造开放流动的环境来降低产业链整合成本。而市场则通过自由竞争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使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区域环境,维持创新联盟系统的良性发展。只有当资本、技术与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资源、资本与知识间非线性的相干效应与协调动作,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联盟形成自组织,进化成为高度有序的动态共生系统[2](如图1)。

3 技术创新联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联盟将分散在“官”、“产”、“学”、“研”各方的个体力量,在统一的战略目标下,有机结合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系统,为战略联盟的顺畅运作提供一个技术和组织上的保障。

事实上,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一条完整的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演变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3]。图2中曲线D表示一项科研成果从资源开始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技术经济过程所需综合资源的分布状况,它是技术创新链区间上的一条连续曲线,该函数可表达为:

F=f(x1,x2,Λ,x13).

其中x1:学科体系及基础研究;x2:原始创新能力;x3:选题分析能力;x4:研发人力资源;x5:研发手段资源;x6:研发资金资源;x7:研发集成能力;x8:配套技术支撑能力;x9:小试能力;x10:中试能力;x11:市场开发能力;x12:综合经营能力;x13:批量生产能力。

曲线A表示大学在基础研究及知识原始创新的资源供给状况,它是相应知识链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可表示为F1=f1(x1,x2,x3,x4)。

曲线B表示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链上的综合资源供给状况,它是技术创新链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可表示为F2=f2(x3,x4,x5,x6,x7)。

曲线C表示企业产业链在技术创新链上的综合资源供给状况,它是相应产业链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可表示为F3=f3(x11,x12,x13)。

不难发现,在整个技术创新链上存在一个从知识技术链到产业链的间隔bc,该间断的存在,意味着技术链与产业链不能顺利对接,导致科研成果产业化之路受阻。技术链与产业链能否顺利对接,不仅取决于技术链的供给函数F1和产业链函数F2,还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F23,即F23=f23(F1,F2,F3),其中F23=f23(x8,x9,x10)。

从上可见,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整个技术经济过程中,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经济产业链之间存在结构失衡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通过相应的组织创新,实现技术链曲线与产业链曲线的搭接[4]。科技成果的转化的关键在于技术链和产业链之间搭接模式与途径的构建与建立。战略技术创新联盟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种有效组织,对于国家重大科技主导下的战略技术联盟尤为重要。

4 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

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在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合作培养汽车人才等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许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了新产品的研究进程,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但我们也应看到,由政府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汽车产业新型科研开发体系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还存在定位不明确甚至相互错位的情况。例如,有的大型国有企业没有完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甚至有的企业对国内技术盲目否定,一味崇洋;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产业转化率极低,有的甚至长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1)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的切入点:共性关键技术

大学和研究机构喜欢做基础研究,而企业一般不感兴趣;企业愿意做短期内能产业化的项目,而大学和研究机构一般不感兴趣。只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才可能同时满足联盟各方的兴趣和利益。因此,开发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就成为大多数产学研合作计划的技术目标。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单个汽车企业的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新一代汽车开发所需的技术基础和成本支出,所以,应把汽车行业分散的技术力量和科技资源组织起来共建汽车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创新效果。

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各主体在产业链、市场合作、技术标准以及研发领域的联盟,搭建产业技术创新的平台,聚焦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及关键领域,真正整合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优势人才等,加强合作研发,共担风险,确保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有效的创新目标;通过联盟的建立,将创新的外部性特征内部化,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加速创新的效率。通过对汽车产业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从而构建科研、设计、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引领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联盟促进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整合资源建立技术平台,促进技术成果的扩散和转移,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联盟主要应具有如下职能:1)开展基础、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以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2)建立共享数据库、公共实验室或公共测试研究平台等,以支持新产品的开发,并节约开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益[5];3)开展汽车共性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以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并力争使我国汽车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由来自汽车领域最具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他们的战略合作,形成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

企业——产业创新主体。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基础,鼓励大型汽车骨干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建立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创新。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放大企业品牌效应。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会等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

高校——知识创新主体。我国高等院校已经建立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具有比较强的创新能力。高校的汽车专业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车辆工程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汽车专业高尖人才的培养基地。实验室大量研究成果为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实验室依托高等院校,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主体。研发机构在专业技术领域具有独特的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优势。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研究院、重庆汽车研究所等院(所)等公共研发机构具有专业特长,能持续提供相关技术研究和管理研究、咨询的部门参与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

(3)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保障:联盟机制

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联盟是汽车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各要素既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但彼此之间又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联盟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出发,按照市场运行规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形成合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合作;在切实发挥战略联盟各方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方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造、利益分配、成果应用等方面的责、权、利关系[6]。以有效的政策支持、组织一切可利用资源,以契约关系建立协同机制、控制机制、动力机制,有效保证汽车产业创新目标的实现。

5 实证分析: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节能、环保呼声日高及各国相应的法律法规日益严苛的行业背景下,“轻量化”一词成了全球汽车业“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世界各国在“轻量化”方面都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可循,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起的PNGV 计划的重点就是开发车体结构及动力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达到整车降重40% 的目标,其他如日本、德国和英国等也都就“轻量化”进行了技术攻关。正是基于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及“轻量化”的重要战略意义,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12 家单位通过“契约式”联合组建“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会员单位包括行业机构、科研院所、汽车企业及相关材料供应商,首批参与联盟的单位有:中国汽车工业学会、一汽集团、东方汽车公司、吉利集团、奇瑞汽车、重庆长安、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

目前我国自主轿车较国外同类车重8%至10%,这就表明汽车轻量化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更是一项关键性课题[7]。在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中,轻量化技术无论对传统汽车,还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共性技术,是关系到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的重要方面。而汽车工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是我国汽车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个联盟是在我国汽车轻量化研究明显落后于跨国公司的情况下,是在自主品牌企业在国内市场受到重压的情况下,是在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遇到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成立的,其意义远不止技术层面的合作。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将有望打破行业界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轻量化技术开发平台和数据库,实现企业合作开发。联盟成立是对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的积极探索。通过联盟形式,以期形成企业间和企业与科研单位间联合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长效机制,提高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努力打造官、产、学、研用多赢的科研创新平台,满足国家汽车节能、安全、环保要求为重点,开展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克和自主掌握轻量化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汽车行业轻量化材料应用水平。

联盟以技术创新需求为纽带,以获取汽车轻量化核心技术为目标,以解决产业共性应用技术问题为主线[8]。联盟将通过轻量化材料与关键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先进的轻量化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应用为目标,形成联盟内企业共享的轻量化技术开发平台和数据库,还要建立技术规范。最后,要出一批有轻量化技术意识的优秀团队,以适合各个企业的发展。联盟的成立,不仅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可以带起一批自主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一个以轻量化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整合行业及上下游产业资源进行重点共性技术创新与成果共享的联合舰队正式起航。

汽车轻量化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一重大战略的直接体现,进行联盟有利于引领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沿平,唐杰,周俊.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6(03):11-13.

[2]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03):145-147.

[3]尚勇.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与技术成果产业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林淼,苏竣,张雅娴.资源配置与战略技术联盟:以C3G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2(03):69-71.

[5]任晓常.汽车自主开发公共技术平台及重庆汽车研究所的发展定位[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04):14-17.

[6]胡树华,李秋斌,汪秀婷.论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有效实现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08(02):78-81.

[7]唐元春.汽车轻量化创新战略联盟:何日实现整体跨越?[N].解放日报,2008-04-09.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篇8

据了解,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的第1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 是以联盟为主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项目实施期为2010年1月—2011年11月, 项目总经费预算5 776万元, 其中国拨经费2 776万元, 自筹经费3 000万元。项目从强化高技术实验研究能力、提升大型装备智能化水平填补粮棉生产技术装备空白和推进丘陵山区机械作业3个层面设置5个课题。开展智能化工况模拟与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开发全天候智能化工况模拟、乳品采集检测数字模拟、农产品组分与缺陷声光检测等系统;以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和服务组织化的粮棉作物生产装备换代升级为重点, 开展切纵流智能控制稻麦联合收获、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甜高粱为代表的茎穗联合收获装备以及棉花打顶与采棉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制;整体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重点开发高通过性智能自动调控动力底盘及作业属具、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轻便型插秧机。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项目突破高性能先进装备共性和关键技术, 开展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农业装备的效能, 降低成本, 优化农业装备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装备自我供给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推进多功能、智能化和经济型农业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该项目打破以往行业界限, 充分发挥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作用, 同时吸收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联盟外优势研究单位, 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 实现项目、基地、人才和产业的统筹发展。

方宪法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项目自规划、立项、申报, 到通过论证、批准、实施, 始终得到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政策法规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这说明国家对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但是, 我们不能躺在国家政策的身上等、靠、要, 而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 走自主创新之路, 提升农业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水平,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进步。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联合体, 也是产业发展的联合体, 还是探索体制改革的联合体, 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模式, 探索联盟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机制, 积极探索联盟内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实现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双丰收, 为联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王学勤处长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意义、组织形式和参加科研项目的重要性等问题做了发言。苏靖处长指出, 农业装备产业联盟不仅要进行技术创新, 同时在科研体制、机制方面也要创新, 他还对联合方式、知识产权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希望。葛毅强处长希望各课题参加单位认真学习项目执行手册, 加强课题财务管理, 总结、梳理“十一五”重大技术产品, 为顺利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小学语文激趣教学下一篇: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