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2024-09-17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精选12篇)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城市化进程也在急剧加速。建筑物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对建筑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提高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建设的技术, 寻找这些技术的突破口越来越重要。文章就对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方法进行了探析。

一、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简介

1.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是指为了承受建筑物所对地表产生的巨大压力而铸造的用以支撑建筑负荷的一个基层构建结构, 它是维护建筑的稳定、平衡的一个基础。

地基是承受建筑结构最底层的支撑基础, 它实际上更像一种承载力, 一种岩土对上层建筑而做的应力改变的力。地基主要由岩石、泥土组成, 而这些由于岩石、泥土的硬性不同, 其对建筑的承载力也不同, 因而地基基础也不同, 这些都是建筑施工前必须要考量的。

2. 桩基础

天然的地基基础由于其自身自然条件、土地硬度等的限制, 可能使得地基的坚硬度不够。因而为了改变其承受力, 有时就通过安置一些桩体, 也就是桩基础。总结来说, 桩基础就是在天然地基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增强体 (桩体) , 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并具有密实法和置换法的效应。

二、地基基础技术与桩基基础方案

由于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拥有高度稳定性、高承重力、高坚硬度的地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必须对本地实情进行考察, 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技术与地基基础建设方案。

1. 地基基础技术

(1) 辗实法地基基础技术

指由于原本的地基表层土质疏松、土间空隙大, 以致原本的地基基础硬度不足、土地承载力不足, 地基上建筑易出现不稳、倾斜。针对这种地质结构, 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 一般通过大型、重型压路机进行严实辗压, 然后再通过机械进行平整。从而减少土质疏松度和土间空隙, 增大土地的严整度和硬度。这种地基基础技术虽然对地基的修正效果较好, 但这项工程却有工程巨大、耗资巨大、周期长等缺陷, 只要像修建大型高档建筑物时才采用这种技术。

(2) 重置土层法

指由于原本地基土层的土质较湿润、土壤的粘合度不够、土层之间易滑脱, 于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顺利修建, 需要更换本地土层。通过挖土机的原有地表土层的移除, 再重置质地较坚硬、严实度较好的土质予以更换, 从而加固原有地基的地基承受力。重置法针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重置法, 针对像溶洞结构的地表层一般采用缝洞填充法。通过溶洞的土质充实, 来增加土质的严实度。针对像土层横向剥离较明显的地区, 就必须采取换土重置土表结构的方法。这个技术方法由于难度大、成本高, 一般很少被采用。在本地地价较高的情况下, 除非为了优越的地理位置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3) 土壤固结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一地土层的渗水和排水功能低、易积水的土质。于是为了增加这种地表土层结构的输水能力, 增加土层的干燥度和坚固度, 采用某种方式将土层的大量积水排出去。土壤固结法有多种形式, 但大体上就两种, 一种是固水法, 一种就是疏水法。

固水法土壤固结形式是指通过利用水胶结性化学材料填充到图层中, 从而增加土层的强度和密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由于他采用的是化学材料固水形式, 万一化学水胶结材料失去其固水性, 就会对已建成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有可能造成建筑物倾斜或沉降, 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疏水法是指通过建设地下排水系统将此土层的积水导出, 并采用其他的加固技术再对土层加以固化, 从而提高本地的土壤干燥度和土壤硬度。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效果持久的特性, 然而由于这项工程的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要求高, 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因此, 一般小型建筑建设都不采用这种方式。

2. 桩基基础技术

(1) CFG桩复合地基

CFG桩 (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复合地基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技术, “九五”期间列入全国重点攻关项目, 于1999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CFG桩基基础技术程序简单、应用广泛, 备受施工队伍重视。桩基技术的沉降时间周期较长、使用寿命长, 有利于地基的稳定性需要, 具有极大的现实技术要求的意义。

(2) 静力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外力压降桩柱使其沉降, 从而增大地基的载荷力度、增强地基的坚硬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耗时大、效率低, 但它却有非常好的稳固性与效果性, 而且成本低。所以在一般的不限时建筑建设中, 这种方法应用极为广泛。这种方法由于采用的是静力沉降的方式, 所以一般用在土质较软、易于沉降的软土区域。而且由于其一般很少用外力对其敲打, 仅仅是重力的一种压迫沉降, 所以产生的噪音较少, 因此在居民区也具有实施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实施地域条件, 无论是城市还是郊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在不限制建设时间的话, 它的污染少、噪音少、成本低都决定了它是一个首选的地基基础建设方式。

(3) 沉管法

所谓沉管, 也即通过重力击打, 一般是重锤之类的。使得管柱下沉压入土层之中, 然后再往管柱内灌入砂浆使得其形成一个沉管浆柱, 从而加固地基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技术方法一般应用于粘性土质之中, 具有施工成本低、技术简单、适应强等多种优势, 但它却也有许多明显的缺陷。

沉管法采用的是外力重击敲打方式, 这过程难免会产生许多噪音, 而且重力敲击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极大的加剧了施工难度。而且沉管由于主要靠人力的击打, 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 加大了施工的时间周期。一般来说, 这种方法不能应用在人多、住宅区的城市区域, 一般是在郊区偏僻的地方进行施工。

3.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处理方案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处理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同的土层结构, 其厚度不同, 土质类型也有差异, 层顶的埋深度和高程也不同。因而, 在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建设中, 必须根据不同的土层结构选择不同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所选择的处理方案必须适应当前的土质类型, 与不同土质的各种特性协调好, 从而达到其建设的最优效果。

三、结语

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是建筑物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核心工程。因此, 施工队伍一定要了解各种地基施工技术, 高度重视桩基工程。根据不同环境灵活选用不同建设方案,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摘要:文章是基于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过程中如何实现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以期能对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有一定的技术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阎明礼主编.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2]阎明礼, 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2

江苏沙家浜建筑有限公司

SC200/200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苏州庆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位于常熟市珠海路25号。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6349.43㎡。本工程1#建筑面积21145.5㎡,框剪17层,地下室一层,地上主体为十七层,本工程建筑总高度100.800m(含屋顶构架);该工程决定安装一台SCD200/200型双笼施工电梯,有效地解决施工中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

一、基础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施工电梯的基础的构造做法,结合 上海沪淞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的SCD200/200型双笼施工电梯的基础技术,电梯基础选型如下:

1.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采用Ф12@200.2.基础尺寸为4100×5600×300mm。

3.基础砼标号采用C30。

4.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二、施工顺序

按施工平面布置确定基础位置——基础地板加固——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放预埋螺栓及电梯底盘(要求位置准确,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浇筑砼——拆模、养护。

三、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取系数n﹦2.1)

假设基础承载值为P,则:

P=(吊笼重+外笼重+标准节总重+载重重)×2.1

如:SCD200/200型升降机,架设高度为100m。

吊笼重:2×1600kg

外笼重:1100kg

标准节总重:(共67节,每节重158kg):67×158kg

载重重:2×2000kg

基础承载值:

P=[(2×1600)+1110+(67×158)+2×2000]×2.1 =18886kg

按承受530KN压力制作的基础完全能符合该机的安装要求。

四、基础的确定

1.基础厚度为300mm,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2,网格间距200mm。

2.次浇前预埋好4根M22底脚螺栓。

3.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

4.基础平面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许偏差±5mm。

5.回填土时必须夯实,保证强度。

6.基础平面必须保证排水良好。

7.制作基础时必须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8.同时还必须符合当地有关安全法规。

详细做法见后附图。

五、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在安装过程中所有安装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安装现场禁 止其他人员通行并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

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础;技术

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关系到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消灭安全隐患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等,均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若要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应避免这些质量通病的发生。

1.1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1.2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1.3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是否确定;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查频率和方法是否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检测仪器是否备齐并可靠有效;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是否到位等。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凡工序检查不合格,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开始紧接工序的施工。应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相一致:应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协调;应与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相配合:工序检查宜采用框图的形式,以便直观并应与相应的检查记录、报表、证书等相配套。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其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当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后,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再提出交工报告。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是否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追踪检查。

2.2加强测量控制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3桩基施工要求

利用桩机吊桩时,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时要慢起,桩身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吊桩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要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禁止人员在桩下通过。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插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矫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贝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应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 以上锁住,方可检查桩管或浇筑混凝上。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禁止让其自由落下。沉管灌注桩拔管后如有孔洞,孔口应加盖板封闭,防止事故发生。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前,孔口应加盖板,附近不允许堆放重物。冲抓锥或冲孔锤操作时,严禁任何人进入落锤区范围内。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4

基桩分类

按荷载传递机理分

按荷载传递机理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桩4种类型。前2类合称为摩擦型桩,后两类合称为端承型桩。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和单桩总极限端阻力之和,即:

Qu=Qsu+Qpu

式中Qu——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Qsu——单桩总极限侧阻力

Qpu——单桩总极限端阻力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即Qu≈Qsu,Qpu≈0。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Qsu>Qpu。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Qsu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即Qu≈Qpu,Qsu≈0。

这4种类型桩具体分类见表1。

按材料分

按材料可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桩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桩又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桩(简称R.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简称P.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80)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简称PH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钢桩又可分为钢管桩和H型钢桩;组合材料桩中有钢管外壳加混凝土内壁的合成桩。

按形状分

按形状可分为圆形桩(实心圆、空心圆断面桩和管桩)、角形桩(三角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外方内圆空心桩及外方内异形空心桩等)、异型桩(十字型、X型、楔型、扩底型、树根型、梯型、锥型、T型及波纹形锥型桩等)、螺旋桩(螺纹桩及螺杆桩等)、多节桩(多节扩孔灌注桩、多节挤扩满足注桩及节桩等)。

按直径或断面大小分

按直径d或断面大小可分为小桩(又称微型桩,d≤250 mm)、中等直径桩(250mm

按长度比α分

按长度比α可分为短桩(α=1.5~3.0)和长桩(α>3)。

α=L/λ

式中L——桩长

λ——桩特征长

式中E——一桩的纵向弹性模量

I——桩截面惯性矩

B—桩截面宽度

Kn——水平方向地基系数

通常,L≤10 m称为短桩;10m60m称为超长桩。

按施工方法分

按施工方法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3大类,详见基桩施工类型图。再细分,桩的施工方法已超过300种。施工方法的变化、完善、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

桩型选择

桩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桩型与工艺时,应对建筑物的特征(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地形、工程地质条件(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岩土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别、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造价以及工期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

常用桩设桩工艺选择参考表

综合国内外施工实践编制而成的常用桩设桩工艺选择参考表见表2。

我国幅地辽阔,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类工程要求又不相同。大量施工实践表明,我国常用的各种桩型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特点:大直径桩与普通直径桩并存;预制桩与灌注桩并存;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并存;在非挤土桩中钻孔、冲抓成孔和人工挖孔法并存;在挤土桩中锤击法、振动法和静压法并存;在部分挤土灌注桩的压浆工艺工法中前注浆桩与后注浆桩并存;先进的、现代化的工艺设备与传统的、较陈旧的工艺设备并存等等。由此可见,各种桩型在我国都有合适的土层地质、环境与需求,也有发展、完善与创新的条件。

任何一种桩型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范围,关键在于找到切入点,扬长避短;再好的桩型只要在施工中不注意质量或超过其适用范围,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在选择桩型与工艺时,应对建筑物的特征、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施工设备、施工环境、造价以及工期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

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篇5

编制:审核:批准:

目 录

1.一般规定.................................................1 2.钻机操作、钻孔安全、文明措施.............................1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

3、不测事件发生时的处理应急方案............................5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钻机安装就位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施工。

1.2、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有效可靠。1.3、登高检修与保养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鞋,并将鞋底淤泥清除干净。

1.4、作业区要严加安全管理,任何人不准进入,主钢丝绳要经常检查,三股中发现断丝数大于 10丝时,应立即更换。

1.5、使用钻杆作业时,要经常检查限位结构,严防脱落伤人或落入孔洞中;检查时避免用手指伸入探摸,严防轧伤。

1.6、钻杆与钻头的连接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1.7、采用泥浆护壁时,对泥浆循环系统要认真管理,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浆液,做好现场防滑工作。

1.8、钻孔后,混凝土浇灌顶标高比地面低时,应在孔口加盖板封挡,以免人或工具掉落孔中。

1.9、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2.钻机操作、钻孔安全、文明措施

2.1、安装钻孔机前,应掌握地质勘探资料,并确认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该钻机的要求,地下无埋设物,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施工现场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2.2、安装钻孔机时,钻机钻架基础应夯实、平整。钻架下应铺设枕木。

2.3、钻机的安装和钻头的组装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竖立或放倒钻架时,应有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

2.4、钻架的起吊中心、钻机的卡孔和护管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2.5、钻头和钻杆连接螺纹应良好,滑扣时不得使用。钻头焊接应牢固,不得有裂纹。钻杆连接处应加便于拆卸的垫圈。

2.6、施工区域设置警戒线,有专人负责看护。

2.7、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安装紧固,转动部位和传动带有防护罩,钢丝绳完好,离合器、制动带功能良好。

(2)润滑油符合规定,各管路接头密封良好,无漏油、漏气、漏水现象。

(3)电气设备齐全、电路配置完好。

(4)钻机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

2.8、作业前,应将各部操纵手柄先置于空档位置,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2.9、开机时,应先送浆后开钻;停机时,应先停钻后听浆。泥浆泵应有专人看管,对泥浆质量和浆面高度应随时测量和调整,保证泥浆浓度合适。停钻时,出现漏浆应及时补充。并应随时清除沉淀池中杂物,保持泥浆纯净和循环不中断,防止塌孔和埋钻。

2.10、开钻时,钻压应轻,钻速应慢。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

情况和钻进深度,选择合适的钻压和钻速,均匀给进。

2.11、变速箱换档时,应先停机,挂上档后再开机。

2.12、加接钻杆时,应使用特制的连接螺栓均匀紧固,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并做好连接处的清洁工作。

2.13、钻进中,应随时观察钻机的运转情况,当发生异响、吊索具破损、漏气、漏渣,以及其它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开钻。

2.14、提钻、下钻时,应轻提轻放。钻机下和井孔周围2米以内及高压胶管下,不得站人。严禁钻杆在旋转时提升。

2.15、发生提钻受阻时,应先设法使钻具活动后再慢慢提升,不得强行提升。如钻进受阻时,应采用缓冲击法解除,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钻进。

2.16、钻架、钻台平车、封口平车等的承载部位不得超载。

2.17、使用空气反循环时,其喷浆口应遮拦,并应固定管端。

2.18、钻进进尺达到要求时,应根据钻杆长度换算孔底标高,确认无误后,再把钻头略为提起,降低转速,空转5—20min后再停钻。

2.19、钻机的移位和拆卸,应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在转移和拆运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机架。

2.20、作业后,应对钻机进行清洗和润滑,并应将主要部位遮盖妥当。

2.21、严格按照文明卫生施工要求,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工程完成。作业时,禁止直接或间接向河道排放泥浆,禁止泥浆外泄污染环境,泥

浆池周边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牌,并用安全网围护,防止小孩入内观望。

2.22、未及时灌注的桩孔及护筒需用安全平网严实遮盖,防止路人误撞入,每台钻机上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牌,时刻警示操作人员及他人。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1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3.1.1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

3.1.2、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分级”分段保护。

3.1.3、各孔井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敷设。

3.1.4、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

3.1.5、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代替,箱内不得放其它物品。

3.1.6、现场电源线路及电气设备,由持证电工负责安装维护,经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3.1.7、施工现场所有设备和机具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3.1.8、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

3.1.9、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机件能够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按钮开关、减速器、钢丝绳、绳卡、吊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

3.1.10、垂直起重设备支架应牢固,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不至翻倒,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3.2.1、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危险区域,白天悬挂明显标志,夜间悬挂标志灯。

3.2.2、事故易发部位,高空作业处,起吊区,用电机械等安排专职的安全员进行指挥与监督;

3.2.3、现场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佩带专门的防护用品,如电焊工要佩带护目镜和面罩,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3.2.4、现场施工道路的交叉处或拐弯处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3.2.5、变压器周围设高度不低于1.7米的安全护栏,四周挂上“小心!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3.2.6、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应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悬挂警告黄牌,直至整改完毕。

3.2.7、工地入口处设安全告示板,宣传施工安全信息,安全检查记录,整改情况。

3.2.8、办公室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重点收集高温、洪水等方面的资料,一旦发现有危及工程安全及人员安全的灾害气象预兆时,立即上报项目领导,及时采取措施。

3、不测事件发生时的处理应急方案

发生险情,启动项目应急预案。

针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的质量,而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高层建筑数量逐渐的增多,这就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效率、质量上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之后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就必须保证高层建筑在建设中的质量。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对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这就需要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与完善,有效的将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一、桩基础工程的概述

建筑桩基础工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建筑基础形式,它是由基桩与桩顶部中的承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工程,根据桩端中的支承情况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的上半部分与承台的底部全部都位于地面之上,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以将其划分为灌注桩与预制桩这两种形式,高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直接采取的是就地钻孔这一种方法,然后在钻好的孔内设置相关的钢筋笼,往钢筋笼中灌入适量的混凝土,最后形成相应的基桩;低承台桩基,则是指桩身全部处于地下,承台在地面上与土体的关系是直接进行接触的,低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主要采取的是静压、水冲沉入、振动、锤击敲打等一系列方法,将相应的基桩打入土地中。

桩基础工程,能够对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竖向荷载进行转移,转移到建筑物桩基周围的土层中,尤其是在面对暴雨、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中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利用建筑物桩基中的竖向承载力强这一优势,增强建筑物在受到一些外力作用时的抵御能力,不仅仅减少了建筑物出现塌陷或者是倾斜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这也是建筑桩基础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地基变形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与要求,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准备

建筑桩基工程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做好相关的准备措施,这是保证建筑桩基础工程能够正常施工的前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施工准备:

1.对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勘察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环境的主要目的,是对施工现场中的实际情况以及一些基本的数据信息进行掌握,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确保建筑桩基础施工方案的可靠性、正确性,所以必须保证勘察工作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在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勘察中,主要是勘察施工现场中的气候、地理环境等一些自然因素,然后对勘察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确定桩基础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土层类型、施工深度、水质变化情况、地下水位;还要了解桩基础工程施工现场中,周围一些建筑所在的位置、结构、距离以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使用时间、结构构成、深度、距离、管径大小等一系列情况。

2.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准备。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勘察完成之后,要开始对桩基础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根据勘察施工现场中得到的数据信息,对桩基础的施工方式、类型、机械的使用进行确定,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还要充分考虑如何保持桩基础工程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避免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对桩基础工程中的基桩

进行试验,以此来确定桩基础中的工艺参数。

3.建筑桩基础施工机械中的预备。建筑桩基础中施工机械的预备工作,主要是根据施工方案展开,在对施工机械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重要视每一个机械都有其自身的性能,提高桩基础施工机械的运行效率与质量。在桩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应用时,要充分的利用一些机械设备具有的通用性,可以使用一种机械设备进行多种应用,扩大机械设备在桩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使用范围。

4.桩基础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要对桩基础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些杂物进行清理,对一些施工工具、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整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以及桩的平整,确保施工现场中的一些基础施工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5.桩基础施工现场中的放线定位。建筑桩基出施工现场中的放线定位,这一工作主要是分为水准点确定与确定桩位,要保证在进行放线定位时不会受到桩基础施工的干扰。在对水准点进行确定时,要按照设计中的要求对每一根桩的进行标高记录,主要的目的是控制桩基施工中的标高;在确定桩位时,要在平整的桩基础地基表面中,对放歌控制网进行设置,然后根据设计中的尺寸沿着轴线方向对每一根桩进行编号,利用打桩机对每一根桩需要打入的位置进行确定。

三、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应用

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准备工程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相关的施工操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灌注桩与预制桩的施工应用于桩基础工程中。

1.灌注桩施工应用。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桩基础成孔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冲击成孔、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等。冲击成孔适合在淤泥土、砂土、碎石土、黏性土中运用;干作业成孔可以划分为人工挖孔与机械钻孔,一般情况下人工挖孔只适合在粘性土中运用,而机械钻孔适合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中运用;泥浆护壁成孔适合在淤泥、砂性土、粘性土、粉土中运用,但是要重视护壁这一方面的防护工作,防止护壁出现倒塌;沉管成孔则需要采取振动冲击、锤击等方式进行钻孔,在运用中容易产生噪声与挤土,在运用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早灌注桩的施工中要重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达到规定中的标准。

2.预制桩施工应用。在预制桩的施工过程中,桩尖的朝向要根据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在浇筑的时候要从桩顶往桩尖中进行连续性的浇筑,保护层在25m左右是最好的选择。预制桩在施工中的沉桩方法,可以划分为振动沉桩、静力沉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等,在应用振动沉桩或者是静力沉桩的时候,会出现挤土的现象,所以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应用时要根据桩基的数量、距离以及基础的范围,对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还要针对挤土这一现象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预制柱施工中挤土现象的出现,降低预制桩施工对桩基础周围环境的影响;预制桩施工中的射水沉桩,只适合在桩基础工程中的砂土层中进行应用。

四、结语

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的效率与质量,它能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远业.高层建筑底桩基础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0(17).

[2]杨桦.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及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9(04).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7

1 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基础灌浆技术概述

基础灌浆技术是普遍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一种技术, 是地基施工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 可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地基不稳定, 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孔洞以及裂缝现象。一般来讲, 基础灌浆技术的实施是与当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 充分发挥防渗漏效果, 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

在水利工程的一些岩溶地区进行施工建设时, 多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在基础处理岩溶地区施工中, 并未形成一定的技术规模, 但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 与先进的灌浆技术相结合, 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建设优质的工程项目。一般来讲, 岩溶地貌实施基础施工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基础施工中有填充物, 需要普通实施灌浆技术;另一种为基础施工中无填充物, 该项工程在进行填充时需要专业的灌浆技术。但应该注意, 在实施基础施工技术时, 应根据岩溶大小以及具体地质情况而采取具体的施工措施。

(1) 深层岩溶地区采用基础灌浆技术。一般情况下, 若岩溶深度为50米, 则为深层岩溶, 在基础施工时, 采用高压旋喷技术较难顺利进行基础灌浆技术, 需要选择其他的有效灌浆方法。一般会采用普通的灌浆方法灌浆处理岩溶周围地区, 水泥浆进入到深层岩溶, 同时将岩溶内部其他填充物质产生挤压排出, 在较大的挤压力作用下, 原有的水泥浆会迅速与原有填充物发生结合, 迅速固化。

(2) 在实施基础灌浆技术时, 首先应勘查当地具体的土质以及土层情况, 一般可见岩溶地区土质坚硬, 针对坚硬的土质, 直接采取基础灌浆技术, 也可以不用进行深层灌注。只需挖出岩石中沙土, 在将水泥浆回灌到孔洞内, 保证地基的密实。

(3) 采用高压旋喷灌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应先对机器的稳定性进行确定。借助钻进入到地面下, 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到钻头, 并在高度的压强下, 水泥浆喷射范围不会超过制定范围, 并对土层做好保护工作, 以免受到破坏。在高压钻机达到一定深度后, 同时辅助使用高速的旋转机器, 滑出地面。喷射出的土层与水泥浆之间会形成混合物, 形成一个固定结实的主体, 对工程基础形成加固。

(4) 在岩溶地区应采用高压灌浆技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基础更为稳固, 需要在一些岩溶地区实施基础加压, 一般采用高压水泥灌浆, 可有效保证墙体的稳定性以及坚固, 保证墙体具有高度防渗水性。同时, 在采用高压灌浆技术实施建筑时, 以条形形状将水泥输送到土壤中, 保证其渗透性良好, 在整个渗透过程中, 将水泥浆设置成网状, 可有效保证岩溶地区墙体坚固稳定, 其抗击劈裂强,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2 针对吸浆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

一般来讲, 实施岩缝灌浆会在1-3h内结束, 在岩缝灌浆时, 所需水泥的数量是有线的。一般情况下, 在灌浆过程中, 所使用的单位面积的水泥数量应低于120-220kg/m。因此, 在实施基础灌浆技术时, 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操作。但在岩缝灌浆时, 会出现大量吸浆情况, 始终会出现水泥浆灌注不足, 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灌浆。分析其中出现大量吸浆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特殊的地质条件, 灌注的水泥浆会从一些特殊的通道进入到其他位置, 也可能会灌浆区附近的地表溢出。因此, 针对上述情况, 应采取有针对性方法进行改善:

(1) 实施多次灌浆方法

在对岩缝进行灌浆时, 会出现间歇, 每灌浆一次后会等待一段时间, 进行多次灌浆, 保持间隔的岩缝灌浆, 同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时间确定灌浆的具体间隔, 但灌浆时间不应超过8h。

(2) 实施降压处理方法

通过对灌浆的压力进行控制下降, 对砂浆流动的速度进行控制, 在较小的压力作用下保持砂浆的自然流动状态, 在自然流动过程中砂浆会不断凝结, 若在岩缝中砂浆不再流动, 适量加大压力, 按照规范的工序实施灌浆。

(3) 实施限流措施

在限制单位时间确定砂浆的体积, 灌注的速度下调为每分钟10-15L, 实施限流是为了控制岩缝流动速度, 有利于灌入砂浆快速凝结沉淀。

2 在严重漏水情况采取灌浆技术

在实施水利工程实施中, 极易出现基础漏水情况,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 分析出现漏水的原因可能是确定的水利工程施工点不正确,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 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建设点失误。

2.1 采用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 所选用的填充级配料主要为砾石、粗砂以及水泥, 使用砾石填充时, 应注意砾石的大小。若在单独使用砾石的情况下, 成效不佳, 可采用具有较高粘稠度水泥冲灌级配料。其中水泥冲灌以及配料的主要成分为沙土与砾石混合物、砾石混合物, 选用两种材料是为了形成一种反过滤层。

2.2 实施模袋灌浆的处理

所采用的模袋灌浆方法中, 模袋耐磨性良好, 常用的材质主要为聚丙烯、尼龙等。在采用模袋灌浆时, 模袋中所含有的水泥砂浆, 在相互挤压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水分流失, 袋中只剩下沙土水泥, 有利于砂浆快速凝结, 模袋可有效防止沙土的流失, 其溶度阻塞作用良好。

3 结束语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 保证灌浆技术质量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基础工程的地基基础中, 采用灌浆技术, 可有效保证地基的稳定。但灌浆技术施工中, 存在不足也存在优点。在施工中, 施工质量与施工的具体环境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在岩溶地区, 较难控制施工质量。在岩溶地区施工时, 施工人员可根据之前的经验施工, 并且严格要求施工技术, 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控制施工成本。同时根据施工的具体地质条件而确定具体的基础灌浆技术, 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施工时, 考虑到多方面的施工影响因素, 根据具体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灌注工作, 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但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尤其是南水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情况最为严重。为了平衡不同地区的水资源, 需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实施中, 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 是相当重要的。当前地基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基础灌浆技术。本文重点研究分析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并结合当前的施工管理现状, 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为之后的施工技术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基础施工

参考文献

[1]李雪慧.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1 (19) :812-813.

[2]韩芳郦, 卢强, 弓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42 (24) :128-129.

[3]韩芳郦, 卢强, 弓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 2013, 14 (13) :56-57.

[4]杜雅丽, 李洪妲, 胡泰生.浅谈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4 (26) :542-543.

[5]欧永铄.小议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78 (11) :563-564.

桥梁基础施工技术 篇8

1 刚性扩大基础

刚性扩大基础是桥梁实体式墩台浅基础的基本型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外伸长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必须限制在材料刚性角的正切tanα的范围内。若满足此条件, 则认为基础的刚性很大, 基础材料只承受压力, 不会发生弯曲和剪切破坏。刚性扩大基础即由此而得名。此基础施工简单, 可就地取材, 稳定性好, 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

2 桩基础

桥梁的桩基础是桥梁基础中常用的型式。当地基上面土层较软且较厚时, 如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采用桩基础是比较好的方案。水流稍深的江河道上的桥梁也多用桩基础。

桩基础由若干根桩与承台两部分组成。每根桩的全部或部分沉入地基中, 桩在平面排列上可成为一排或几排, 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联成一个整体, 在承台上再修筑墩台, 如下图所示。

桩基础的作用是将墩台传来的外力由其经过上部软土层传到较深的地层中去。承台将外力传递给各桩起到箍住桩顶使各桩共同工作的作用。各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桩身与周围土之间的摩阻力及桩底地层的抵抗力来支承。因此桩基础一般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小、沉降均匀等特点。在深水河道中, 桩基础可以减少水下工程, 简化施工工艺, 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

桩基础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现浇灌注桩两种, 因为钢筋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大, 耐久性好。具体根据施工技术上有:

1) 钻孔灌注桩:钻孔桩的直径一般为0.8m~1.0m。桩身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15, 水下部分不低于C20。桩内的钢筋笼的主筋直径不小于14mm, 并不少于8根。即使按照内力计算不需要配筋时, 也应在桩顶3m~5m内设置构造钢筋。这种桩的特点是承载力大, 施工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2) 打入桩:是将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桩, 通过打桩机打入地基内。预制桩一般边长为30cm~40cm的方桩, 桩身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桩内纵钢筋要求通长布置, 且要加密柱两端的箍筋或螺旋筋的间距。这种桩适宜于各种土层条件, 且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 桩可以标准化生产;

3) 管柱基础:直径较大的空心圆形桩称为管柱, 用管柱修建的桩基础, 又称管柱基础。管柱基础一般适用于深水、无覆盖层、厚覆盖层、岩面起伏等桥址条件。管柱可以穿越各种土质覆盖层或溶洞, 支承于较密实的土上或新鲜岩面上。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或钢管柱。1957年建成的中国武汉长江桥首次采用直径1.55m的管柱基础。管柱通过覆盖层下沉到基本岩层, 再在管柱内用大型钻机钻岩达到必要的深度, 然后放置钢筋骨架, 灌注水下混凝土, 使管柱在岩壁中锚固。60年代初, 中国南京长江桥采用了直径3.6m的预应力混凝土大型管柱基础。管柱基础能达到气压沉箱所不能达到的水下施工深度, 可避免在水下和高气压下作业, 有利于工人健康, 而且不受洪水季节影响, 可常年施工。因此管柱基础应用广泛。管柱直径也不断增大, 如中国南昌赣江大桥采用的管柱直径达5.8m。

3 沉井基础

它是以沉井作为基础结构, 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

沉井是一种四周有壁、下部无底、上部无盖、侧壁下部有刃脚的筒形结构物。通常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它通过从井孔内挖土, 借助自身重量克服井壁摩阻力下沉至设计标高, 再经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 便可成为桥梁墩台的整体式深基础, 参见下图。沉井基础的特点是埋深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 能承受较大的竖向作用和水平作用, 沉井井壁既是基础的一部分, 又是施工时的档土和挡水结构物, 施工工艺也不复杂。因此这种结构型式在桥梁基础中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 还将得到应用与发展。

4 沉箱基础

沉箱基础又称之气压沉箱基础, 它是以气压沉箱来修筑的桥梁墩台或其它构筑物的基础。

沉箱形似有顶盖的沉井。在水下修筑大桥时, 若用沉井基础施工有困难, 则改用气压沉箱施工, 并用沉箱作基础。它是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法和基础型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沉箱在水下就位后, 将压缩空气压入沉箱室内部, 排出其中的水, 这样施工人员就能在箱内进行挖土施工, 并通过升降筒和气闸, 把弃土外运, 从而使沉箱在自重和顶面压重作用下逐步下沉至设计标高, 最后用混凝土填实工作室, 即成为沉箱基础。由于施工过程中都通入压缩空气, 使其气压保持或接近刃脚处的静水压力, 故称为气压沉箱。

沉箱和沉井一样, 可以就地建造下沉, 也可以在岸边建造, 然后浮运至桥基位置穿过深水定位。当下沉处是很深的软弱层或者受冲刷的河底, 应采用浮运式。

我国在深水急流中修建了不少桥梁, 已积累丰富的深水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如在采用大型管柱基础来取代气压沉箱的施工方法, 管柱直径从1.5m发展到5.8m, 水下深度达64m。在沉井施工方面, 成功地开发了先进的触变泥浆套下沉技术, 大幅度地减少了圬工数量, 并使下沉速度加快3~11倍。刚竣工的江阴长江大桥, 其支承悬索的北岸锚锭的沉井的平面尺寸达69m×51m, 埋深58m, 是世界上平面尺寸最大的沉井基础。大型深水基础还成功地采用双壁钢围堰内抽水封底并加管柱钻孔的型式, 围堰直径达30m~40m。还广泛地采用和推广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 直径1.5m~3.0m, 并对更大直径的空心桩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如北镇黄河公路桥采用钻孔深度已达到104m。最近在大型基础上已开始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并获得成功。

5 结论

桥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建设工程, 根据其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 全面贯彻安全、经济、适用和美观的方针。

参考文献

[1]冯景臣, 邵晓丰, 庄立志.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1 (S1) .

[2]叶寿瑛.江滨路Ⅰ号桥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 1999.

[3]张帆.强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 2006 (1) .

[4]白海贞.浅谈在软土地基中桥梁深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5) .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9

1 简述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

建筑的地基基础是在建筑的下方承载建筑物的重力。而桩基础是建筑基础的种类之一,也是最典型的种类,它能够在恶劣的地质环境下达到建筑物对稳定性的要求。此外也需要利用施工的特殊方法与手段达到基础的深埋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天然基础就不能达到建筑对稳定性的要求。

2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工程基础资料。在实施大规模桩基础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细的查勘,将地形、地貌、施工场地地下水位、水质等资料反馈给工程施工编制人员。认真查看地质查勘报告,了解施工现场土层情况,并对土层力学特征进行检验,进而了解成桩范围及成桩深度。掌握施工现场自然情况,并对各种可能影响到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人为因素进行规避。调查施工现场周围主要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及现状,全面对桩基础施工一定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分布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其埋深、总体结构及使用年限等。(2)施工放线。在桩基础施工正式开始前,要对相关轴线进行再次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布设的控制点位正确,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在完成各项基础检查工作后,要开展定桩施工,注意定桩施工务必要严格遵照施工设计方案中相关桩位图纸的要求进行,保证桩定桩施工科学、合理、安全。而后,要对高层建筑桩基础开展校对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出现严重错误。每个施工程序、设备均要严格根据规范执行,注意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水准点,避免桩基础受到影响。

3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的施工技术分析

3.1 地基的基础涉及的施工技术

(1)采用分层的填土技术。在地基基础的是施工技术中,必须使用分层的填土技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解决遇水就会膨胀的问题。在地基的施工中,采用分层填土的方式,能够增强基础在承载中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施工的不当产生的缝隙。在此技术的施工下,还可以把稳定性和强度都比较高的材料作为地基基础的施工材料,确保能够达到地基对严密性的要求,以及使建筑在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2)采用化学的施工技术。采用化学的施工技术与其它的方法不一样,主要是向地基的基础中加入丙烯酸铵和碱液等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把地基中的土层稳固在一起,达到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要求。如果将高层建筑建设在不稳固的土层上时,就可以采用此种技术,利用化学的原理改变土质,增强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使地基基础具有很大的承载能力。

3.2 桩基础涉及到的施工技术

(1)由于桩基础是建筑基础中的重点类型,因此需要施工的地质环境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依然采用一般的基础施工,就无法达到高层建筑对施工稳定性的标准,容易产生变形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典型的桩基础进行施工,在建筑的基础中放入桩,把建筑的承载能力利用桩基础将其传送给建筑的岩石层,提升建筑基础的承载力。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经常使用树根类型的桩、钻孔式的灌注桩以及预制桩等,都是目前高层建筑桩基础中主要应用的桩种类。在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可选择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振动沉桩的施工技术等。

(2)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主要是能在产生自重的情况下与桩架产生共同作用,使其产生的反作用力把桩基础有效的打入地基的基础中。在施工技术中使用这项技术时,它的作用力足以达到破坏地基的基础结构目的,同时使地基基础产生反作用力,即应用到物理知识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所以,该技术进行连续的施工操作更有效果,尤其是在粘土层的地基基础中,使用这种技术能够减少施工的成本,还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振动沉桩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它的振动机器采用固定的方法将自身安装在桩的顶端上部,桩基础能够在自身重力与振动产生的效果共同作用下,将桩打入到建筑地基中。它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提升施工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施工的成本,也得到了高层建筑桩基础在施工技术中的广泛使用。

(3)在应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时,要对桩基础在施工中涉及的桩长度与桩型根据当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合理、规范的设计,并设计出多种、可供参考的施工方案,确保在实际的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选择出最佳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与实施方案。在施工方案中要明确的掌握桩长与桩型,以便有效的解决在施工技术中产生的施工问题。

4 总结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是施工中重要的两项技术,该技术的施工质量直接威胁着整座建筑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建筑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技术的质量控制,并结合当地的施工现状,采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防止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尽量减少由于施工问题带来的各方面损失,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努力建造出安全性强、稳定系数高、实用性较强的高层建筑。

摘要:高层建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程度,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逐年增加,其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的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较深的地基基础和较大的垂直高度,由于具有这样的特点给高层建筑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这两项基础的施工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的稳定性,所以必须把控好这两项施工技术,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保证施工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邓晓威.地质条件对高层建筑桩基造型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37.

[2]胡裔贤,林海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硅谷,2013,3(5):133,148.

[3]孔文博.高层建筑桩基的处理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9):317-319.

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10

1 锚杆静压桩技术工作机理

静力压桩与锚固螺栓杆两项施工技术有机的组合成锚杆静压桩桩基施工工艺。锚杆静压桩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 (1) 在原基础上凿出或是在基础中提前设有压桩口, 于各个压桩孔的两旁, 依据不同的压力将四根抗拔锚固螺栓杆进行埋设以用来牢固传力架, 以建筑物自重作为反力的源头, 利用液压千斤顶进行加力, 通过逐段压入的方式, 最终把桩段压进地基土之中, 满足工程需要的设计压力和深度。 (2) 把基础和桩形成一个综合体, 以降低建筑物沉降的概率。

2 锚杆静压桩设计特点

基础结构形式和工程地质情况是锚杆静压桩设计的主要依据, 该设计以此依据为基础, 对锚固螺栓杆的直径、压桩力等进行相关的确定。依据压桩传力架的构造高度及原有建筑物的室内净高对各个桩段的长度进行确定。

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施工技术方案的组织与准备

组织业主、监理、承包商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结合施工规范、技术规程, 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 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在项目施工之前, 压桩施工单位编制实施有效地施工组织方案, 经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审核, 审核通过的施工组织方案由监理报业主负责人进行批准, 批准后的组织方案可运用于工程实际当中, 作为指导性文件。

3.2 材料进场前的准备

对进场材料 (压桩仪表设备、预制桩、锚杆等) 的质量进行检查和验证, 报验时, 审查进场预制桩的企业资质、预制桩原材料质量保证书、预制桩成品出厂合格证件与预制桩砼28d龄期报告、预制桩在桩预制过程中的材料抽检说明及报告。检查、外观评定进场后的成品预制桩, 坚决否定不符合工程要求的产品, 并提出将其退出施工场地的要求。设计强度达到70%的预制桩方可起吊, 而需要运输及压桩的预制桩其设计强度需达到100%。对压力仪表、压桩千斤顶设备等在有效期内的检测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查, 在施工现场对设备的运转及功效情况进行检查, 消除设备带病运转的状况;对进场的接桩材料进行其合格证明文件的检查, 根据工程所需, 对接桩材料进行抽样, 并把抽样材料送检, 经检测后达到合格要求的材料方可投入工程运用中。

3.3 建筑物沉降记录数据分析

分析建筑物沉降的观测记录, 而分析的主要项目是察看建筑物的沉降是否为均匀性沉降。

3.4 建筑物基础承台强度检测

基础承台的砼标号、同一条件下养护砼试件的检测报告及说明均由土建总承包人提供, 同时, 土建总承包人在施工现场做回弹检查, 对基础承台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压桩的标准进行核实与认定。

4 静压入桩施工要点

4.1 入桩线路的选定

选择单向行进为入桩线路, 这样选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地基土上溢导致地表抬升的后果:另一方面, 可以避免由于土的相互挤压致使一些桩身倾斜的现象。

4.2 试桩要求及P-S曲线

对试桩的要求: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的中央范围应为每一个试桩的位置选择地。单桩承载力的确定依据是试桩的P-S曲线。

4.3 压桩操作注意事项

压桩操作注意事项:保证桩身不存在破坏的现象;压桩机的液压入桩存有所需的垂直行程位移;控制下压速度于l米/分钟上下, 确保各层土体的抗剪能力得以正确反映。开启油泵使其向上位移, 然后抱桩牢固、稳定的压入, 周期性的进行作业。控制桩身的垂直度于初始的头两个行程中应值得引起注意。单节桩以钢制送桩器为工具来协助砼桩无阻碍的压到设计所需标准高度, 当下节桩压到桩顶和地面高度达40cm左右时则可暂停两节桩, 接着吊人就位于上节桩。下节桩顶的预留孔与上节桩下部伸出的钢筋相对准, 采用溶化的热硫磺胶泥进行人工灌浇, 直到热硫磺胶泥溢满整个桩顶表面, 方可慢慢地插入上节桩, 确保上、下桩端接触面5 m m~1 0 m m的间距, 经过15min~2min的悬粘之后, 接着再进行压桩的继续性工作, 直至达到设计的标准高度;通过入桩压力值以及入桩行程深度的记录, 对桩的承载能力和入桩情况是否正常进行判断;用快凝早强硫磺胶泥来粘结两节以及多节桩, 要求桩端面水平度很高的原因是:桩的接触面间空隙的均匀度在极强的入桩压力下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采用上节桩端伸出的钢筋将上下节桩间固定在下节桩顶的提前预制的孔内, 值得注意的是, 上节桩端伸出的钢筋难免会出现拖地弯折的现象, 在上节桩吊起悬空插入下节桩之前都需要利用套管对其进行板直;务必对基础与桩的连接工序谨慎实施, 原因是, 此项工序乃为全套压桩施工的主要程序之一。经检测后符合施工标准的桩方可进行封堵, 封桩之前需做的工作是:处理压桩孔内积水、孔内杂物、交叉钢筋焊接以及桩面的浮浆等。通常情况下, 利用C30掺微膨胀早强外加剂砼对封桩进行浇捣。水泥被比例为10%的HEA型微膨胀剂替换, 在实施封桩工作时, 采用机械震捣对桩帽梁进行震捣夯实, 及时对桩帽梁进行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保持在14d以上。

5 结语

锚杆静压桩托换的优点具体表现为:受力形象、施工设备容易操作且运行简单、成本不高等;虽然锚杆静压桩托换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单它也是一种与风险并存的技术性工作, 重大的质量事故可能都会因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某一处粗心而引起, 故此, 锚杆静压桩托换技术在不断拓展和加宽其应用空间的同时, 需继续对其进行研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孟稀, 陈颖辉, 李源, 等, 锚杆静压柱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例[J].四川建筑, 2009.

刍议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技术措施

1.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概述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特别是在我国经常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对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比如1173年开始修建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总高度为55m。修建过程中,因为地基发生沉降一直向南倾斜,经过多次纠错工程建设和地基加固建设,最终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举世瞩目的建筑物。我国的土地范围大,地质差异性也比较明显,有些地区经常受到冻土、滑坡以及盐碱地的侵袭,要在这些地区修建房屋就应该加强建设水平,如果不做好相关的地基基础性工作,可能会致使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因为整个建筑物的所有重量都是依靠地基荷载,它的质量决定着上部建筑的结构性能,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酿成重大工程事故。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基本内容

2.1桩基施工技术

桩基施工过程中,在吊桩时,起吊点必须选择正确,桩身应保持清洁,桩与桩架之间应该保持4m以内的垂直方向距离,偏吊距离不超过2.5m。吊桩过程中,在不同方向系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缆索,人工稳定桩身,吊桩过程速度要均匀,保证桩身处于平稳状态。起吊之后,桩下严禁有施工人员。插桩过程中,保证桩与龙门架之间无手脚伸入。利用工具对桩进行矫正时用力不能过猛。在打桩过程中,选取的桩帽及衬垫须和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配套。在锤击过程中,要方向一致,保证桩受力均匀,在锤击初始阶段,须采取小的落距,避免发生桩身倾斜或桩头破坏等事故,套送桩施工中,确保送桩、桩锤和桩同心同轴,而拔送桩时,要合理选择绳扣,认真观察桩架、钢丝绳的情况,缓慢用力。送桩拔出后,及时对地面的孔隙进行回填。当桩管达到特定的深度,及时将桩帽及桩锤提升到固定位置加固,一般高度为4m以上,然后检查桩管,准备进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基础施工中,钢筋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图纸进行熟悉,在关键部位采取放大样的方法。关于钢筋绑扎技术,一定要求技术人员对相应的施工工序以及操作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且认真核查落实施工过程中所要使用的钢筋规格、数量和位置等参数。在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必须对直螺纹接头盒悬臂结构的撑脚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其稳固性。要严格控制柱插筋的位置,防止出现钢筋发生位移或者是和图纸所设计的不一致的情况。在一些经过预埋件或管道位置的特殊条件下的钢筋,应对妨碍的钢筋进行割断,但应在割断后留有加强筋。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作业时,应委派专人看护钢筋,以便及时对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发生偏移的钢筋进行纠正。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大体积应用日益广泛,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温度,采取合理方法降低水泥水化热,如采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等。其次,充分结合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再次,应选择粒径大、级配良好的粗集料。最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需长期保温养护,缓慢降温,避免产生裂缝。

2.4沉降控制技术

在控制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方面,有逆作法、应力消除法、后浇带法等几种常用方法。

逆作法主要是通过降低土量使其与主体结构自重达到平衡,依此来降低沉降量。在施工过程中,须设置地下连续墙,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档土维护的作用。逆作法施工一般要在建筑物内部加设,而在桩箱基础条件下,中间桩应设置在桩部。

应力消除法,是通过改变原有结构基础中的应力分布,对基础中的应力情况重新分布,以达到控制局部沉降量的目的,从而消除不均匀沉降的方法。施工时要一边打孔,一边用高压水对孔进行冲刷,充分清除其中泥浆。在打孔时,应力大多集中于孔壁处,使得孔周围的土由侧向挤出,改变了边界条件受到,导致应力重新分布,使得建筑基础整体发生沉降。一般沉降速度外部大于内部。受土壤的结构特性的影响,应力消除法更适用于饱和软黏土。

后浇带法是高层建筑常用的施工技术,后浇带指预留的临用来连接主楼和裙房时的带型缝隙,其宽度一般在80公分左右。在此法施工过程中,先对高层主楼和裙房单独施工,一般主楼施工完毕之后才浇筑后浇带。在主楼的地基是岩石层,发生沉降不显著,且主楼满足一定的高度的情况下,通过观测相应的沉降数据,可以在主楼施工完成之后直接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管理措施

3.1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上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翹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危害和浪费。

3.2加强测量控制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3.3桩基施工严格要求

利用桩机吊桩时,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时要慢起,桩身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吊桩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要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禁止人员在桩下通过。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插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施工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施工控制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施工经验,严格的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才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工程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庆发,苗常华.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项目质量管理[J].管理观察,2012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篇12

沉井 (又称为沉箱) 由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需要场地不太大, 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广泛用于各个专业。例如城市管线施工时, 使用沉井做工作坑或检查井, 可以避免直接开挖施工造成占地过大而影响道路交通或者周围有建筑物无法开挖等。但沉井较一般开挖工程要复杂, 遇到的问题比较难以处理。如何能够避免这些问题或是将这些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 将是沉井施工成败的关键。

1 沉井施工技术原理

沉井基础是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 它是从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 然后采用混凝土封底并添塞井孔, 使其成为建筑物的基础。沉井基础由于埋置深度可以很大, 整体性强、稳定性好, 有较大的承载面积, 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沉井既是基础, 又是施工时的挡土和挡水的围堰结构物, 施工工艺并不复杂。沉井施工顺序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三通一平 (地基处理) 、开挖基坑、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封底、封顶等主要施工工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沉井的施工技术:

2 沉井制作

2.1 准备工作

首先沉井施工场地要平整, 平整范围要大于沉井外侧面1m到3m, 场地整平后进行放线定位, 定位要准确, 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施工。

2.2 铺垫木、立底节沉井模板和绑扎钢筋

沉井通常是在原位制作, 可采用如下不同方法:

2.2.1 垫木法

先在场地上铺一层厚约0.5m的砂垫层 (以方便抽取垫木) 。在砂垫层上的刃脚处对称的铺设适当的垫木, 再在垫木之间添实砂土, 然后按照设计的尺寸立模、浇筑第一节底节沉井。

2.2.2 无垫木法

在均匀土层上, 可采用无垫木法。浇筑一层与沉井井壁等厚的混凝土, 代替垫木和砂垫层。浇的混凝土位于刃脚的下方, 其作用是保证沉井在制作过程中和开始下沉时处于垂直方向。

2.2.3 土模法

如地基为均匀的粘性土, 则可采用土模法制作沉井。土模法分两种。填土内模:即先用粘土、粉质粘土按照刃脚及隔墙的形状和尺寸分层填筑夯实, 修整表面使之与设计相符。挖土内模:当地下水位底, 土质较好时, 可采用挖土内模。在刃脚部位, 按照设计的尺寸, 开挖基槽, 以地基土作为天然模板。

2.3 浇筑混凝土

浇筑沉井混凝土时, 应对称、均匀地进行, 以免地面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沉井破裂, 最好一次连续浇筑完成。

2.4 拆除模板和垫木

当沉井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以上时, 可拆除内外侧模板;达到设计强度75%时, 可拆除隔墙底面和刃脚斜面模板。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 就可拆除垫木。垫木中最后拆除的4根, 称为定位垫木, 常用红油漆标明。拆除垫木的顺序是:先内壁, 后外壁, 先短边, 后长边。长边下的垫木是隔一根撤一根, 以定位垫木为中心, 由远而近对称地撤除。在撤垫木前, 可先撬松垫木下的地基土, 每撤除一根, 在刃角处随即用砂土回填捣实。

3 沉井下沉

沉井下沉, 就是通过在沉井内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均匀除土, 消除或减小沉井刃脚下土的正面阻力, 有时也采用减小井壁与外侧土体的摩阻力的方法, 使沉井依靠自身的重量, 逐渐地从地面沉入地下, 其下沉施工方法有:排水下沉、不排水下沉或中心岛式下沉等。

对于陆地上的沉井是以排水下沉为主, 可采用机械抓土, 人工配合, 或人工挖土, 机械做垂直运输的排水明挖法施工, 以及用水力机械来代替人工挖土的排水法下沉。也可用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或机械抓土潜水员配合的不排水下沉。对于在河流中人工筑岛上的沉井、浮运沉井或者水边滩地粉砂层地段的沉井, 应以水下除土的不排水法下沉为主。可见沉井下沉究竟采取排水下沉还是不排水下沉, 这要根据沉井所处的位置和沉井穿过土层的情况来决定。

对于深度较深, 平面尺寸较大的沉井, 下沉后期, 沉井外壁的摩阻力将增加到很大;或者沉井井壁较薄, 自重较轻, 以及沉井下沉系数较小的沉井, 下沉到一定深度后, 由于外井壁摩阻力的增大, 沉井下沉困难, 有时可能就沉不下去。在设计和沉井制作之前, 就应考虑在井壁外侧设置泥浆润滑套, 或者在井壁 (外侧) 内埋没管道, 以便用高压射水或喷射压缩空气等方法来降低沉井外壁的摩阻力, 以及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采用在井壁旁压重或在井壁内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 帮助沉井下沉, 使沉井能顺利下沉到位。

4 沉井封底施工

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的要求范围内, 经沉降观测, 其沉降率 (待8h内沉井自沉累计不大于10mm) 在允许范围内, 即可进行封底, 封底分干封底和水下封底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干封底施工技术:

4.1 准备工作

(1) 沉井封底前, 在井壁底部凹槽内和隔墙预留钢筋处, 需要进行凿毛, 将刃脚处凹槽内的污泥清理干净。

(2) 在井点降水条件下施工的沉井, 在封底前应用大石块或其他砌块将刃脚斜面下垫实, 同时要检查井点降水设备是否完好, 并能保持连续抽水。采用触变泥浆护壁下沉的沉井, 当下沉到设计标高, 立即准备进行置换触变泥浆工作。

(3) 准备好封底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和机具 (包括混凝土) , 以及制定出封底方案。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前 (还应预留一定的抛高度) , 应及时进行封底, 若拖延时日, 有可能发生条件变化, 产生偏差, 或有大量土体涌入井内等, 给干封底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 应抓紧做好封底的准备工作。

(4) 封底前, 还应做好井内集水井筒, 以便封底时预放在井底的一定 (各仓) 位置, 便于封底后抽除地下水之用。其深度、大小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4.2 干封底施工

封底前按照设计规定, 一般先铺一层碎石 (或砾石砂) , 整平后, 再浇筑素混凝土封底 (也称为垫层) , 浇筑混凝土时均需沿井壁四周向中央进行。素混凝土封底应一次浇筑, 分格、分批、逐段、对称进行, 不得中途停顿, 避免产生施工缝而造成渗漏, 浇筑封底混凝土时, 不得堵塞集水井, 保证井内排水工作能继续进行, 以保证混凝土在终凝以前不浸水。素混凝土封底后表面要平整, 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以上时, 才允许在上面绑扎底板钢筋。钢筋要绑扎好。

5 结语

(1) 沉井下沉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观测, 出现偏差时要分析原因及时调整。

(2) 沉井施工时, 为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前要制订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并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 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 沉井设计时, 下沉验算和刃脚计算是关键, 应以现场地质情况和结构特点进行严密计算。

(4) 当地下水位以下有细砂、粉砂层时, 如排水取土, 将产生流砂现象, 大量砂土涌入井内, 使沉井倾斜, 对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参考文献

[1]李亮, 魏丽敏.基础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徐宝红.沉井的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 2007, 33 (22) :1632164.

[4]李亮, 魏丽敏.基础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5]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下一篇:压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