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课

2024-10-13

信息技术基础课(共12篇)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1

摘要:作为中等职业类高一新生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操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这几年在信息技术专业多个学科教学上的理解,浅谈一些针对职业类高一新生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教学中的四点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校,高一新生,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一、上好第一节课

新学期伊始,第一节课至关重要,可以说第一节课上得好,这个学期的课已差不多有一半可以上好了。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笔者主要让学生了解以下二点:

(1)对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树立信心。对于刚进职校学习的学生,他们还不能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真正概念及应用。他们还不能真正明白随着信息技术学科对其他各学科不断渗透之后,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信息技术这个辅助工具所占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熟练甚至精通信息技术。通过课堂学习,只要按照教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就会使学生觉得信息技术不会再神秘,不再难操作,也不再难使用。(2)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在他(她)所感兴趣的方面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习惯。微型信息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电脑”,只要通过多动手练习操作、多动脑关联相关知识点、多动手去做创新设计、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是最容易学习的。

二、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的特殊性

备课是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要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备当前应用领域。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出详尽、周密的备课计划。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要让学生理鳃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一个小实例,并由此实例在信息技术上的推演过程和结果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后用一个大实例把很多个知识点归纳起来进行推演,笔者认为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比喻法。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有方法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于是,笔者想到了一个比喻法,但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适宜用比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法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也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实例。形象的比喻的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在讲解系统软件(Windows XP)与应用软件(MS Office等)之间的关系时,笔者就把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 XP比喻为一个舞台,而把应用软件比作一个个演员,他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如果舞台不存在或坏了,演员也就没有了表演的场所。(2)因材施教法。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有的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有的听说学了信息技术对今后找工作有帮助才学;有的则根本对学信息技术没有兴趣,只是应家长要求来学习;有的只对用信息技术打游戏感兴趣。笔者根据不同的类型,要求他们达到的目标也会不同,有针对性地额外布置一些作业给他们。对很感兴趣的学生,就让他们找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哪部分,再找相关的知识点与网站给他们,让他们有步骤、有目的地自学,遇到问题时再来问笔者,这样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对兴趣一般的学生,就先给他们介绍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及现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技术与领域,再有针对性地从一门技术人手,要求他们从小的内容做起,越做他们越有信心,也就越来越好。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先给他们介绍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技术与应用领域,尽可能将本学期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要求他们能完成上课的基本内容就可以了。对于那些只对上网打游戏感兴趣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利用动画软件Flash和程序制作软件VB制作出小游戏,将这些小游戏利用课余时间在班里展示。

四、实践出真知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扼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笔者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刘秀树.关于高职课程综合化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9年01期

[2]葛俊杰,纪志凤.基于多层次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文化基础教学探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2

信息技术基础论文

1、项目学习的研究方法

1.1行动研究法

该方法适用于范围不大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教育改革,它不能够构建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但可以对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渐的探索研究和改善,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其主要有:

1)将教改行动作用于教学之中;

2)对学科非大规模的教改研究;

3)给教师提供灵活的思维和策略;

4)确立积极有效的考评系统;

5)对已经存在问题实施的措施。在运用行动研究法时的特征一是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项目的学习的探究,二是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思考。

1.2内容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文献进行客观定量的解析。旨在探究出文献内在的情况和形态;使其隐藏的情报暴露出来从而判断发展的趋势。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非完全定量的研究策略,即通过对目标的文字、各种有沟通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定量的数据,再根据具体的目录分析这些内容,从而判断出信息的具体特性。内容分析法自发明以来就被用于诸如趋势、比较等众多的研究领域。

1.3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又名问卷法,主要是通过调查者提前准备好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详细的信息了解或者是建议征求。这种方法通常是把要研究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纸张上,然后通过走访、寄送、或者实时发放等方式收集信息,该方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如实填写,并根据这些问卷内容了解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调查目的所提出的问题,选择的被调查对象,以及最后对全部信息的汇总处理,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

2、项目学习的研究意义

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研究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自我学习意识,对信息技术有相当的处理收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个学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而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积累,多领域的持续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自我学习生活过程中对老师所教授的项目实现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实践,从中获得学习的经验,并养成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知识的高效学习。项目教学具体的意义体现如下。

2.1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趣味性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取自实际生活,又运用与实际生活。通过设立高效而又赋予趣味的情景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积极主动的深入进去,从而高效的掌握学习内容。

2.2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度掌握信息技术内容,学生可以据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工具独立完成之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内容的深度掌握,学生就可以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高效的提升学生关于其他课程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性和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使他们搜集、处理、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3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性

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主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这样规定,学生还必须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掌握自我高效学习的能力。由过去非主动式的教学向主动性的自我学习转变。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自我搜集、自我处理、自我应用的能力,还可以便于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有助于学对于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充分掌握,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2.4使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高效结合

项目的学习首先要创建出行得通的、有趣味性的、跨学科知识的项目,然后使学生在项目完成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内容,通过与他人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完成项目内容。在进行项目学习整个过程中,师生都要有结合其他各种学科知识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有真实价值的项目内容,无法达到项目学习的`目的。

3、项目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项目教学的运用中,有一些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说明:第一,项目学习的关键所在是项目的选择,在选择项目的时要将所教授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所在、实践生活三者紧密结合。教师还必须明白项目学习中项目本身并不是脱离教学之外的,相反它其实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的时要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观察,提供学生必要的建议并进行考评等。第二,项目教学本身就要求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力求在项目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的完成。为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行详细的归集,对于哪些内容是需要其他学科的内容,哪些又是课程的重点,全部事先做好充足准备。第三,项目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想目必须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选择项目时最好是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教师也最好分配给学生他们喜欢的项目。项目的设计还必须使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在项目之后教师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查和评价。第四,项目的教学对教师在于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要角色,教师做的应该是辅导帮助,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帮助,使学生顺利的完成项目。

4、结束语

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得到了师生们一致的肯定,也获得了很好地效果。项目教学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根据各种教学内容设立一定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出学生传统课堂上培养不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3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中学;课堂;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uide Text Teaching in Schoo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ase Class

Liang Xiaodong

(Jiangmen Xinhui Secondary School,Jiangmen529153,China)

Abstract:The guide also known a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approach paper,the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applied very sophisticated teaching method.Currently,in China,teaching is mainly used to guide the text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non-professional courses,practical classroom teaching.This paper will Excel2003 as the teaching point,the discussion paper to guid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based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Keywords:Boot text instruction;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econdary school;Classroom;Learning

一、引言

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作为在中学开展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已有将近10多年的历程。由于中学学生主要精力集中在未来应付高考的应试科目上,因此,对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学习时间基本上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之外,学生基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对之进行关注学习。此外,由于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仅仅只需要参与市级学业水平考试,因此,教学计划在总课时安排上非常有限,仅仅是每周一节课40分钟,连上12周。作为老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有效地把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传输给学生则一直是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以往的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演示教学法,在课堂中,老师先讲授知识点,然后给学生演示基本操作,最后让学生个人进行练习。由于是在机房上课,每次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演练及学生的练习均在1节课内进行,每次上课都很仓促,而老师讲授、演练的时间占了很大部分,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时间则更少。此外,由于采用传统授课模式,中学生本来在应试压力大的科目课堂上上课已经很疲倦,都渴望可以在应试压力较小的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课堂上生动有趣地接受一些新知识,而传统的授课模式,重复了学生应试科目课堂的上课模式,但由于该课程无应试压力,所以很多学生上课时要么走神,要么开小会,要么睡觉,总之是不自觉地对上课产生抵触情绪、排斥心理,结果往往上课效果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很少,而课后更是忘得一干二静。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很多从事中学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教学的老师都陆续地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鉴于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为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我也在课堂中首次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进行教学,下面以EXCEL为例,讲述我在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过程中引入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效果等。

二、主题

(一)引导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引导文教学法是企业职业培训的一种方法,应用于某项实际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后期实施过程,引导文教学法主要用于指导学生的自学过程。引导文的本质是向学生提出能够完成项目的一系列引导性问题,通过对引导性问题的解决,学生进而自行分析项目实施的重要信息,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列出实施加工的每个步骤等。引导文教学法适应于各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既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在引导文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及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布置学习任务给学生完成,同时准备相应参考资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引导文及相关资料完成理论学习和实习任务。引导文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

1.信息咨询—做什么。

2.计划—怎么做。

3.决策—明确实现方法与手段。

4.实施。

5.控制检测—产品是否符合专业标准。

6.评估总结。

下面以EXCEL2003上课为例列举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二)引导文教学法实施过程

对于EXCEL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计划是分2次共2节课讲完EXCEL的基础知识点,应用引导文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后,我们第一次课上课主要计划如下:

1.列出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下列三道题中的一道,如图2.1,图2.2,图2.3所示(学号在前三份之一的做第一道题,中间三分之一的做第二道题,最后三分之一的做第3道题),约15分钟。

图2.1.学生成绩登记表

图2.2.一季度汽车销售表

图2.3.飞机票价表

2.学生明确该怎么做?(学生可以参考的资料有课本及网络资源)

3.学生弄清楚每一个操作方法及手段、收集相应资料。

4.学生着手做表及对应的每一步操作。

5.学生组内(完成同一道题目的同学为一组)互评,推选出完成得较好的两位学生及其作品参与组间互评,再选出两位学生详细讲解制作过程,注意点、难点等基本内容供同学参考。

6.老师总结。以学生作品为核心,在上本次上课的过程中串联起EXCEL第一次课程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内容。

在上课之前或上课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也参与了以下工作:

1.提前准备工作任务。由于考虑到EXCEL首次课程主要希望学生掌握EXCEL的打开、关闭,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用EXCEL制作简单的数据表,设置EXCEL格式,掌握基本的函数应用及画出常规的数据分析图,因此我准备了图2.1,图2.2,图2.3共3组任务供学生选择完成,每组任务均涵盖了EXCEL第一次课程所有的知识点。

2.解释说明完成以上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同时提出以下引导性问题:

(1)如何打开、关闭EXCEL?

(2)EXCEL工作簿、工作表及单元格有何联系?

(3)如何在单元格内输入数据?

(4)如何设置单元格的数据格式?

(5)如何合并单元格?

(6)如何设置单元格的底纹、边框?

(7)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单元格数据?

(8)如何画图分析单元格数据?

以上引导性问题包含了EXCEL第一次课程的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点。

3.学生投入对任务的材料收集及实施过程中,我则站在学生旁边观察学生的实施过程,在学生遇到难题做出提问时,如果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复杂,我则针对问题给予引导性意见,引导学生解决难题。

4.当学生组间评估完毕,我则出来重新总结这次课程的主要要点。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由于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授课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演练后学生再进行练习,因此,在刚开始上课我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而没有任何对EXCEL知识点的讲授或演示过程,而是直接让学生进入练习的阶段,学生开始不知所措,在我引导性问题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慢慢查阅、收集课本内容或网络信息,进而投入到实施的步骤中。由于学生在前一章对word的学习中有了一定基础,所以学生很快就打开了EXCEL,并按照要求创建了工作簿、工作表,在单元格内输入数据时,部分学生对小数位数的设置或千分位的设置不是很清楚,在查阅课本资料或咨询组内同学后,基本得以解决。对于设置边框底纹,由于课本资料齐全并且有前面word的基础,学生也能很快地正确操作。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出现在函数的应用上,不少学生在理解公式内涵、公式应用及参数概念后,尝试多遍后才得以初步解决函数的应用问题。而对于图表,由于课本上有较为清晰的图表制作过程,因此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完成图表的制作。

由于学生是在15分钟内完成项目,15分钟后,无论完成与否都要进行同组之间的评价,最后推出两个较好的作品参与组间的评价,组内评价5分钟,组间评价5分钟,最后从参与组间评价的学生中选出一个好的作品进行演示项目实施的过程,5分钟。前15分钟内,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中的某个操作步骤不了解或不熟练而没有按时完成项目,调过组内评价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再通过组间评价及学生演示项目实施后,学生对个人所作的项目基本清晰明了。

学生项目演示结束后,我再一次把引导性的问题一一重述,以加深学生对EXCEL第一次课程应掌握的知识点的印象。

整个上课40分钟,前15分钟学生很忙,忙于收集资料,忙于实施项目,中间10分钟,学生很闹,闹于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紧接着5分钟,学生很安静,静观优秀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后10分钟,老师总结项目过程,解答引导性问题,学生领悟颇深。经过自学、互学及老师总结后,学生对第一次EXCEL课程印象极其深刻,比起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得到提高,而且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开小会、打瞌睡、发呆等一切负面状态基本一扫而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自身摸索体验解决实施而获得的知识,印象尤其深刻。

三、总结

以上是我在上信息应用技术基础___EXCEL的应用时引入引导文的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效果甚佳。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应用引导文教学法,对于纯理论的课程如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等显然不符合应用引导文的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六个步骤,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使得学生既学到了工作方法,也能用之解决实际中的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Ernst Nausch.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

[2]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郑舟杰.引导文教学法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09,12(25):12-18

[作者简介]梁晓栋,男,广东江门人,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4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中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目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不是“零起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初中、高中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但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怎样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是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使得学生们以感兴趣的心态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达到熟练操作、学以致用。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性

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理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三、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应用、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iont 2003的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 2003的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的使用等,教学内容符合教育部等级考试大纲(一级)的基本要求。笔者所在的教学方式是,基础知识和网络部分的理论内容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讲授,其他部分属于操作内容在实验室讲解和操作;以字处理软件Word 2003为例,在实验室的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教师首先把Word2003的知识模块的重点和要掌握的内容告诉同学们,并快速讲解一遍。

(2)学生在了解了重点之后,可以有选择的练习自己不会的和不熟练的操作内容,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把老师讲解的所有都练习。

(3)学生通过练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和老师留的上机作业考查自己是否掌握了该模块的知识。

(4)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利用网络资源搜索Word2003的一些高级应用和典型实例,进一步加深该知识模块的掌握。

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可以利用网络寻求帮助,也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

四、教师所做的工作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工作除了把重点讲解之外,大部分的工作是在通过解决学生们的问题来促进学生们学习,而不再是以前的满堂灌、强制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们的问题,实现和学生们之间更方便的交流,实验室的机器上都安装了“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该软件利用机房现有的电脑网络设备,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广播、监控、语音教学等操作,辅助学生完成电脑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因此,教师利用该软件可以单独和每一个学生交流而不影响其他人,这样解决学生们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更清楚,使得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对于很多学生共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该软件的屏幕广播的形式讲解。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现在新入学的大学生已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在原有课程建设和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思路,突出信息素养教育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探索实践,形成了“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启发自主学习、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

摘要:本文从实际教学工作出发,结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总结出自主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自主学习,凌波多媒体

参考文献

[1]陈康王晓娟.高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正德学院学报,2010,8(1):8-9.

[2]赵志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改探讨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1,8:21-23.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5

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信息需求的确定包括:确定信息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

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

纸质媒介:词典、报纸、传记、杂志等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站、电子百科全书、光盘,录像带等

人:专业人士、当事人、朋友等

事物:公共场所、事件现场、会议、事物等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信息的种类:文字(.txt、.doc、.html、.pdf、.wps等)、图形图像(.jpg、.gif、.bmp)、声音(.wav、.mp3、.midi)、动画(.gif、.swf)、视频(.avi.、.mpg、.mov、.rm)常见的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和遥感遥测法。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网络信息下载:直接下载(复制、粘贴,另存为等)。利用软件下载(网际快车(Flashget)、迅雷、网络蚂蚁,电驴、比特彗星(Bitcomet)等软件)

信息价值的判断: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

文本信息加工:字处理软件(WPS、Word)能够处理:文字、图片、表格等信息 数据信息的加工:Excel中不同的图表适于不同的呈现要求:

柱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

饼图适用于比较同一主体内不同成份的多少;

折线图适用于显示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确定作品主题→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

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用方式: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公告板)、QQ(同类的还有MSN等)、博客(Web log)

程序可看作是让计算机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句。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Visual Basic(VB)、C、C++等

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人工智能(AI)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等。

模式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等。

信息资源管理目的: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查询、统计、组织等管理操作。表是由一些字段(表包含的具体内容)组成的,每一行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称为一条记录。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系通常指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表和表之间的关系,同一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信息的主要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操作失误、病毒入侵、黑客攻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或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硬件基础知识:

内存:ROM(断电也能够保留数据)和RAM(断电时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输入设备:扫描仪、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音箱、投影仪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

1信息技术在小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的获得和共享变得简单,尤其在互联网生活化的背景下,在任何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都成为可能。针对小学基础教育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首先,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学解释一些用词语无法形容,用粉笔无法描述清楚的概念和模型。其次,信息技术使学生对抽象的事物认识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模拟,对其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解脱传统的粉笔板书过程,可以保证课时的顺利进行。

1.2 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使用者的需求,教师作为主体对其所需的教学辅助资源进行建立,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形成自主的思考能力,自己对图形图像、声音、文章等资源进行编辑,形成自己需求的资源文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老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对所需问题的理解,合理的调用资源文件,通过有效的组合和编辑,形成有辅助作用以表达学生自主想法的资源文件。

1.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束缚较大,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学生自主想法进行恰当的表达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知识理解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创新,把最能表达自己真实看法的心里活动使用信息技术表达出来,一方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发展。

2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2.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型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的亮点和推行素质教育最佳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掌握新知识,了解新动态的一个体现。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解脱出教师板书的冗繁过程,其次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解析,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理解。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型教学可以针对教授课,习题课,测试课等类型的课程设计,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进行相关软件的设计,如教学动画PPT展示,习题解答PPT,测试考察答题系统等,不仅可以把知识用图像描述出来,而且可以使知识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向,其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方法论和技术。

例如课程中针对圆周长的概念,传统的形象思维不够准确,大家都觉得圆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而使用信息技术,圆的周长不仅形象可见,而且具有精确性,是学生对数学的严谨性有一定的认识,而且适当的对圆周长的计算采取动画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 鼓励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自主型学习养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授课结束后,学生无法对其讲解内容进行全景回顾,仅是依赖简单记忆进行回顾,而针对小学生来说,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再加上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学生对知识的课后理解存在难题。教师利用校园网将授课课件发布在网络上,在课时结束后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可以充分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对所做课件进行合理分类,可以便于学生查找。在者,把这些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化共享,让不同地域的人通过互联网都可以访问到,这样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并且有利于提高课件质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便捷,更高效。再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可以通过Email交流等方式获取解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2.3 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其重要的目的是使不同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答和验证,在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启到辅助理解,便于验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化的教育模式和创新型的学习环境,是信息技术得以广泛使用和应用的前提。其课程学习的模式为:设计制作,资源查找,问题验证等。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分组,拟定一个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理解,方案设计,方法验证等环节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对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运用。

2.4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基础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从基础上来讲,仅仅是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单一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最终需要和其他基础课程进行结合,例如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认识数字逻辑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算,既可以减少运算量和运算时间,又可以科学化的思考问题。再者,在进行基础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充分的网络资源对课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搜索,用于加强学生对文章深层意思的思考。有助于教学实践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 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课程,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基于此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式,对具体的对策和方法進行了研究,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整合,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更加形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丁永顺.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93

[2] 王桂艳.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53-54

[3] 李横溢,李雪梅. 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1:70-71

作者简介: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7

●最优秀计数法

1. 数据的获取

使用变量a获取投票票数, 初始化变量为0 (如图1) 。

2. 数据的存储

用变量b和c存储, 选项B和C的票数, 用类似图1的代码完成初始化和变化。

3. 数据的分析

使用如图2所示的代码找到票数最高的选项, 并做总结, 这其中涉及字符串的连结, 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

4.数据的表达

分析的结论可以看作是一种表达的形式, 但是为了方便对结论的呈现, 数据的表达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 (如图3) , 可以选择变量的数字作为表达形式也可以选择角色的大小或者柱形图的形式呈现结论。表达的方式选取得当, 将有助于呈现结论获得新知, 提高结论的传播效率, 增强主观信息量。

5.反思与改进

很多时候需要等所有人投票结束之后, 再公布结果, 以避免阶段性结果对投票公正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设计“先投票、后统计”的程序。最简单的办法可能是在投票过程中将变量隐藏, 按下投票键之后只反馈“投票成功”, 投票完成后, 按下结论按钮公布结果。在图1所示的程序中如果按下按键A不放, 变量a会一直增加, 需要技术攻关才能解决此问题。另外, 更重要的是, 投票的主体的设定。学习了投票程序, 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研究工具, 未来应用到更有意义的议题上。

●“最受欢迎”计数法

1.数据的获取

为了获取数据, 可以选用多种方法, 其中“询问-回答”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参考代码如下页图4所示。

需要三个临时变量来存储当前投票人对每个选项给出的分数, 并且在获取数据的同时对数据进行累加。这里需要培养学生记录过程性数据的习惯, 如图4中将每次输入的分数记录下来, 这样做一是出现作弊或者争议时有章可循, 二是对过程数据的分析有可能得出新的结论。

2.数据的存储

以三个人投票的结果为例 (如图5) , 选项C得到的总分数最高, 但是从过程链表中可以看到, 三个选项中显然A应该是“最优秀”的选项, 如果这三个投票者按照分数最高的选项给出1票的原则重新投票, 选项A应该以2∶1领先。

3. 数据的分析

从得出结果的目的出发, 图4所示的程序已经完成了数据的分析过程, 但是如果比较“最优秀”和“最受欢迎”两种投票方式的区别的角度, 可以编写如图6所示的代码, 用以改进图4的程序, 来比较两种方法投票结果上的差别。

4. 数据的表达

可以编写程序比较两种计数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 并讨论两种方法的应用特点, 也可以采取颜色变化、播放声音、显示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结论。

5. 反思与改进

图4所示的程序还需要增加防止作弊的功能, 如输入的分数在0~100之间, 三个分数的总和必须是100等, 这些技术攻关的项目可以当作学生的课后习题。此外, 对投票过程中数据的尽可能详尽的记录, 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可以增添一个链表记录每给出一个分数的时间, 通过分析数据可能会得出参与投票者在哪个选项出现了犹豫、间隔多长时间来一个选民、选民投票的时间有什么特点等其他信息。对于这些过程信息获取和存储, 就有几分“大数据”的意味, 与此同时对过程数据深层次规律的探究, 又有几分“数据挖掘”的感觉。

●小结

夯实高中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基础 篇8

一、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轻视理论的原因探析与必要性强调

应该说轻视理论知识教学是有一定原因的。从学生角度讲, 相对于上机操作而言, 学生显然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比如说《算术与程序设计》中“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等知识相对而言确实比较抽象, 而且不符合学生熟悉的十进制运算习惯;从教师角度讲, 理论知识教学费力且不受学生喜欢,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且又不太受考试的制约;从知识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较难以学生喜欢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实施;从知识传输的角度来看, 讲授式是最好的选择却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方式。总而言之, 内外因共同导致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在高中教学中的弱化。

但理论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其课程理念是“提升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强调问题解决, 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等, 这些理念的落实必须以信息技术理论的掌握作为基础。

而从目前的考试评价角度来看, 虽然说全国各省采用的评价方式不一样, 但也都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但是针对这一点有必要强调的是, 考查引导下的理论教学常常是信息技术知识的机械记忆, 并不必然导致有效的课堂理论教学。

同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思考维度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社会中出现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等多种不良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 这一方面固然有利益的驱动, 同时也有着当事者对于信息技术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的漠视。因而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进行良好的道德规范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也应当由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来完成。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的理论教学方法尝试

要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 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人们常说“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但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些可以称之为教学方法的东西, 并从实践中寻找到能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比如说“对比法”。对于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 笔者发现如果生硬讲授, 学生不仅不感兴趣, 而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牢固。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尝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感知与掌握。例如, 在数据的查询与排序中, 我们通过Excel提供一组数据, 先让学生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查询, 则学生需要通过视觉进行查找, 如果借助其中的查找功能, 则可以精确地查找到对象, 而如果通过“筛选”功能并结合视觉查找, 则可以迅速且精确地寻找到查询对象。针对大量数据的排序, 凭逻辑判断是相当耗时的, 而利用Excel中的排序功能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这些教学过程如果分开来实施, 则学生形成的知识就是孤立的, 而如果在对比的情境中实施教学, 学生就有可能产生更为深刻的体验, 也更容易形成理论上的认识。再如在图形的格式转教学换当中, 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用不同的软件如Photoshop、Flash以及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等, 这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各有什么优缺点, 这些理论知识未必会在考试等评价中出现, 但却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因此学生对此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掌握。笔者尝试的方法也是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将一个已知文件大小的图片, 通过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 然后比较文件的大小与色彩保真程度, 从而形成默会于心的认识, 进而在以后的图形处理中就会恰当地选择软件。

再比如说“实践反思法”。作为一项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学习, 要让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必须通过实践并加以反思, 在实践中形成经验, 在反思中生成知识, 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例如在利用关联式数据库系统Access开发小型数据库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数据库知识结合实际需要开发一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如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记分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有小组人员组成、小组任务分工、分数记录与分数统计排名等。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个系统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先制订一个开发流程, 而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 这个流程的制订会经历个性设定、小组讨论、初步尝试、调试修改等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而且学生参与的程度更高, 运用的知识也更多, 因此学生容易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形成丰富的运用经验。同时, 在数据库初步形成之后, 我们还结合对数据库的运用让学生反思这一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在这一反思过程当中, 学生会总结数据库开发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进而对Access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还有一些方法也被证明对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如利用多媒体、白板等教学手段模拟实际情形, 让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观察的“过程分析法”;利用学生对现成的信息技术作品进行理论分析的“案例分析法”等。

三、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的一些思考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超越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层面, 应当培养高中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 我们也深深意识到信息素养应当是以理论知识来奠定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精神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讲,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信息获取与加工、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等教学范畴中都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应当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向学生传输、渗透,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话题。根据对实践的反思, 我们坚持认为教学认识的提高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 是夯实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面对不同的学生与不同的信息背景, 我们的经验永远起着基石的作用, 具体到一个教学现场, 还需要我们以教学智慧去化解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超越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层面, 培养高中学生应具有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应当是以理论知识来奠定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精神基础的。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9

一、高校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

1. 高校课程考试的性质。

高校课程考试与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选拔性考试有本质的不同。选拔性考试一般系统性较强, 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适当的难度, 必要的区分度, 更关注总分, 例如高考, 一般设定分数线, 但不限单一课程的成绩。而高校课程考试和国家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类似, 是一种水平测试, 它关注的是考生是否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 通常以百分制六十分合格。

2. 高校课程考试的分类。

高校课程考试按考试试题设置可以分为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按考试的性质可以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按考试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考试和上机考试;按时间节点不同, 可以分为期中、期终考试及平时测验等。考试的类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关键在于针对课程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考试方法。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模式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模式, 必须理解其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一般包含信息技术相关概念、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网络应用、数据库基础、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等。课程尽管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介绍, 但实际应用中更需要的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 考试模式的选择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 采用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从1986年起, 在全国推广使用, 一直有争议。有命题专家指出, 标准化考试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比如:只适合考查求同思维, 不适合考查求异思维;只能考查思维的结果, 不能考查思维的过程等。总体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标准化考试在测试语言能力, 譬如语文、英语等环节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标准化考试相对而言更具有系统性, 其试题编制的组织形式是开放型的、分散型的、经常性的。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考试试题可以采用题库的形式, 把任课教师组织起来, 结合课程大纲, 设计试题组成试题库, 这样能够规避各个任课教师各自为政, 出现封闭型的、突击性的编题, 试题出现很强的随意性, 导致水平测试的标准产生较大的偏差, 不利于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标准化考试试题库量大, 并可适时更新, 知识面宽, 能比较全面地考察考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通常能够防止学生猜题、押题,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而推动教师的教学工作。

2. 注重对实践的考核。

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门以阐述理论为主的课程, 虽然当中也有一些理论的知识, 但更多的是基础的理论常识, 带有科普的性质。它的目的还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处理办公软件、使用网络等计算机技能, 因此在组织试题库时, 可以采用主观试题同客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 适度加大试题库主观题的分量。在形成考试试卷时主观题的分值要适当提高, 这样不仅能够规避全部采用选择性试题, 不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展思维的缺点, 更可以保证试题有效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3. 以上机考试代替书面考试。

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各高校已经具备了学生上机考试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纸上谈兵永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例如对一篇文档按要求进行编辑处理, 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一技能, 但通常也不可能清楚每一个下拉菜单的子项功能, 这时若要求利用书面考试的方法他也很难陈述清楚, 最终影响考试的效果。如果直接上机操作, 完成了编辑任务, 则说明他掌握了该知识点。上机考试能够有效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对于客观性试题, 可以通过阅卷评分系统实现计算机阅卷, 大大提高评卷效率, 降低差错率, 并可对试卷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4. 平时测验与期终考试相结合。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 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考察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加强学习, 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平时的考察成绩和期终考试的成绩按照适当的比例得出, 这样可以防止一次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 例如学生发挥失常或者考试作弊, 这样能够保证考试的效度。

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机考的实现

信息技术基础考察实现机考在现在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计算机在高校已经大量普及, 相关计算机考试系统也已经比较成熟, 这有大量文献的介绍。结合文献资料和我校实际, 我个人认为功能可以向以下方面拓展:

1. 远程测试。

远程测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效率得到巨大提高,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远程测试成为现实。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坚持诚信考试, 远程测试模式就会得到极大发展。

2. 增加评分和统计分析功能。

如前所述, 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综合考虑其平时的学习状况, 因此可以在评分环节中增加总评分功能。同时为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必须增加统计分析的功能。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晓学生学习的难点,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可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这才是高校课程水平考试的目的。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并非目的, 而是作为一种水平测试手段, 选择合适的考试模式能够有效增加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 在硬件和软件兼备的情况下, 高校应该结合课程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课程考试模式, 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提高人才的质量。

摘要: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采用上机考试方式, 结合平时的考察情况, 能够比较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业水平, 结合试卷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编制合适的考试软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白杨.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8, (8) .

[2]杨向东.综合考试模式实施探析.教学与管理, 1999, (11) .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10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要向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当中, 首先要保证老师能够熟练的应用数字网络和多媒体, 并将其与基础护理教学思想结合起来, 然后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自主学习, 不但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的专业知识, 也可以时刻关注该专业目前的发展动向, 为以后参加工作指明方向。

1. 信息技术与基础护理教学结合的优点

信息技术应用与基础护理教学所具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老师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 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在网上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研讨, 并积极的开展讨论活动, 提高了老师医学科研水平, 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 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理念, 加深了对学科理论的渗透和理解[1]。

第二,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础护理教学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 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实验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全面的、立体的护理技能, 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了基本的演示操作、形体语言以及动作指导等, 改变了传统的书面教授和单纯的语言描述,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 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相比, 学生更喜欢数字媒体课堂, 这种课堂有动画的展示和色彩的渲染, 借助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一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 就会极大的提升护理教学的课堂气氛, 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技能和才华的平台, 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2. 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 而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 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2]。

2.1 唤醒学生在技能认知方面的潜能

多媒体和数字网络是信息技术的载体, 并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主要体现, 它可以承载图像、语言、声音等信息,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 并提高了老师对课堂信息控制的灵活性, 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器官刺激和直观的感受, 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3]。例如: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静脉注射”, 老师可以播放在医院录制的影像文件, 让学生对静脉注射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模仿视频中看到的注射过程, 而且会在同学之间形成激烈的讨论。信息技术能够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近距离的感受生活的原型, 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产生零距离的接触的同时增强对专业的情感体验。

2.2 扩充学生专业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使学生对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改善了传统的学习途径, 学生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而且与书本记载的知识相比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 让学生专业技能的发挥不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的护理水平, 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去了解和学习国内各个地区的护理现状甚至是国外当前的护理现状, 极大的扩充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认知。

结束语

总之,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护理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也是当前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护理专业的老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摘要:21世纪以来, 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其中数字网络和多媒体开始向教学领域延伸并逐渐成为各个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数字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基础护理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中就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所具备的优点作了简单的论述, 并对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信息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辉.网络环境下《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福建医学大学学报, 2012 (7) :4-5.

[2]姚伟江.《基础护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10) :78-79.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工基础;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性整合的重要性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有效性是指足够实现某一目的,从而达成预期或所期望的结果,它是对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关注的是结果的好坏(结果的方向是否与人们的愿望一致)和效果的有无(教学结果与教学既定目的、目标的吻合程度)。“有效”就是既有质也有量。概括来说,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并将效果、效率的意思包括其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越来越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要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内容,更强调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否有效整合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学科知识相对理性、枯燥、难于掌握等特点,笔者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结合《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的特点,合理地整合信息技术,能较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的特点

《电工基础》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基础知识课程,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对于数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起来的确有相当的难度。但出于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及从事机电、电气行业入职的需要,《电工基础》又是一门必须学好的基础课。

为了不让学生一入学就被这门课程吓倒,笔者仔细研究了该门课程的知识内容,总结出几个特点:(1)有一定的生活实例。知识再抽象也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实例,学生就会有体验。(2)有较强的规律可循。课程中的公式、定律既然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我们的学生也可以自己总结。(3)有较明显的复现性。对于某一类型的电路问题,《电工基础》的分析、解题思路基本是一样的,反复再现,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深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本学年的《电工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特点,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有效性整合的尝试与收获

(一)整合方案。

1.生活实例引入。

《电工基础》中的电路元件很多都来自于生活,如白炽灯、日光灯,等等。所以,新课引入时,笔者从学生熟悉的东西着手,在讲“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之前,就先利用媒体视频“日光灯电路原理”让学生了解日光灯由哪些部分组成、怎么发光的等。这样一来,学生觉得《电工基础》就是在学身边的知识,能解决身边的问题,自然兴趣大不一样了。

2.自我总结认知。

《电工基础》公式多是不争的事实。以往的教学或教材会通过一定的推导,试图让学生理解公式的由来。但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由于中职学生的数理基础薄弱,往往公式还未推导出来,学生已经糊涂了。而没有引导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只会使学生更怕公式、更怕计算。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公式,但相对固定的实验设备参数,减少了学生自由尝试的空间。在这一环节,笔者尝试利用仿真实验代替实物实验,让学生充分尝试,反复验证,自我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3.动画归纳提高。

公式理解了,但公式多,学生记忆起来还是有难度。笔者将公式按记忆规律制作成 FLASH 动画,如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电压、阻抗、功率的计算公式等,在总结、讲例题、学生练习时反复播放,学生在直观、全面、生动的界面帮助下,在比较中理解、记忆公式,教学更有效果。

4.题库深化迁移。

例题和堂上练习,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库,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也在相互研讨中,知识能力得到深化迁移,提高上课的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二)尝试效果。

在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中,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班,尝试用信息化与课程有效整合进行讲授,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1.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看视频、看动画,自己动手设参数做实验,自己选择练习题……学生们以前那种上课时想玩手机,随便应付的现象再也没有了,大家都沉浸在运用所学的公式去解决实际情况的情境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主动地请教他人。

2.帮助学生克服了畏难的心理情绪。

笔者在试验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课程实践用“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情况做了调查统计,发出调查表30份,收回26份,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的内容和具体项目及统计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教学法在帮助克服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畏惧情绪方面效果显著。

3.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学期末,由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电工基础》联考中,试验班平均分90分,而对比班只有82分。本课件参与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研究会举办的广州市“中职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在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大赛教学设计类竞赛获优秀奖,学校“优秀课件”奖。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改革尝试,笔者觉得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有利于创设情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源于生活的视频实例。创设情境优于其他手段,它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化,更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有利于促进探究性学习。

用仿真实验尝试总结,动画归纳、提高,题库深化迁移,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学生全程经历“推导-总结-提高”的探究过程,不仅获得了知识与能力,更获得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情感体验。

(三)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容量大的特点,可多个公式同时出现在一个界面,减少板书和画图时间,用直观、全面的界面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记忆公式,提高上课的效率,增加课堂容量,使教学更有效果。

在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人们更希望通过新的学习方法来获得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而不是孤立和僵化的学科性知识,我们应当意识到,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的,在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从旧的学习方式转到新的学习方式上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得轻松多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至立.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0-11-6.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

[4]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5]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6]徐新逸.信息融入教学:为什么?如何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7]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

信息技术基础课 篇12

士官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主战场, 在提高士官信息素养上担负着重大责任[1]。作为士官学员的信息基础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既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 又为他们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更好的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奠定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然而,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 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 计算机更加深入的涉及到部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促使院校信息基础课程改革显得更现实、更迫切。

1 目前士官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不适应发展需要

目前, 大多数士官人才活跃在军械武器装备维修使用的一线技术岗位上, 士官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是岗位指向性明确, 实践性、操作性强。因此, 士官教育无论是中专还是大专层次, 首要目标是满足岗位需求, 一切都将任职岗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士官院校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 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尽管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如果不能及时拓展更新知识内容, 会限制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与需要, 难以满足士官岗位任职的需求。

1.2 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拥有高校学习经历的学员只有极少数, 大部分文化水平集中在高中与初中阶段, 甚至有部分学员尚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 而且部分学员家庭所在地位于农村和边远地区, 在中学阶段所接收的信息技术教育非常有限[2]。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士官学员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基础好的学员“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员“吃不下”。

1.3 教学模式陈旧, 无法调动学员积极性

虽然目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 许多院校已经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 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其他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员为主体, 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课堂上信息容量大, 教学进度快, 学员知识的记忆率不高, 导致实践时不能很好的结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1.4 信息获取手段单一, 不利于学员课后再学习

信息量的激增,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学员仅仅依靠教员的课堂讲授学习到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学员需要, 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提供高效的学习手段, 来满足学员信息素质再提高的需要[3]。

2 关于信息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抓手, 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作为培养部队高信息素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士官院校, 应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着力培养学员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突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的结合。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知识上一部分是相通的, 在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常用办公、数码设备的使用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会声会影视频处理软件等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形成软件教学为主的《计算机文化》课程;另一方面, 增加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软件安装、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调试、信息安全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结合原课程中计算机系统组成、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 形成硬件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2.2 抓住士官学员特点, 强化教学模式转变

进一步加强“任务驱动的案例式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 任务能否满足士官岗位需求, 是否适应士官学员特点, 都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上应从学员实际出发, 选取与贴近部队的教学案例,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同时, 还应考虑到学员计算机水平的差异, 实施分层和弹性教学。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均在信息实训中心完成, 教员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学员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动手操作, 边讲边练, 共同完成任务案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辟第二课堂, 培养学员课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全校性计算机技能竞赛、举办信息科技类士官大讲堂以及由教员引导几名学员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等, 激发学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

2.3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促进士官学员信息素质发展

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立, 对士官学员信息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在硬件和资源两个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是硬件设施, 要不断提高现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和更新信息化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另一方面是教学资源, 要加强网络课程、网络教材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要广泛开展模拟仿真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构建战训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4]。

3 结束语

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士官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信息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成败。为此, 作为士官教育的主阵地, 为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一线装备维修保障士官队伍, 我们必须紧贴时代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着力打牢过硬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宏, 丁刚, 黄其志.探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发展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8) :190.

[2]王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9) :230.

[3]肖峰.浅析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J].科教导刊, 2011 (11) :169.

上一篇:血清白介素6下一篇:公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