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技术

2024-08-14

基础工程技术(精选12篇)

基础工程技术 篇1

摘要:文章以某工程为例, 探析了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 旨在为类似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础筏板,基础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 基础筏板的南北向长度为75.65m, 东西向长度为35.62m, 宽度为18.69m, 厚度为430mm, 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为350mm×550mm, 钢筋用量为135t, 砼的标号为C30, 总用量为1254m3。

2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该工程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具体状况, 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表现为:混凝土最大含碱量小于2.8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小于0.15%、最小水泥用量大于245kg/m3, 最大水灰比小于0.52, 经过适配按照以下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 碎石:砂:水泥:水:外掺剂1 (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外掺剂2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掺合料1 (矿渣) :掺合料2 (粉煤灰) =3.65∶2.64∶1.00∶0.65∶0.091∶0.032∶0.21; (2) 钢筋按照型号、规格分类, 并加垫木进行堆放, 盘条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进行调直, 控制冷拉率在5%以内; (3)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齐全, 并安装到位。

2.2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

2.2.1 钢筋施工技术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的钢筋布置较密, 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钢筋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钢筋加工之前, 应该检查钢筋的规格是否符合工程的相关规定, 如果是在雨雪天气进行钢筋施工, 还应该搭设遮挡雨雪的保护措施, 避免对钢筋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2) 钢筋加工, 对于非焊接封闭钢筋, 末端作125度弯钩, 弯弧的内径除了不应该小于2.4d之前, 还应该超过箍径内受力纵筋的直径, 完后的平均长度应该超过9.5d;对于Ⅰ级钢筋, 末端应该作180度弯钩, 弯弧的内径应该超过2.4d, 弯后的长度应该超过3d;对于Ⅱ级钢筋, 末端应该作90度或者125度的弯钩, 弯弧的内径应该超过5d; (3) 钢筋连接, 钢筋接头通常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 每一个截面的接头数不能超过钢筋总数的24%, 并且接头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180mm; (4) 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绑扎的过程中, 应该严格的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之间的间距, 竖向结构插筋绑扎时应该先在垫层上弹出位置先, 然后再进行绑扎, 为了防止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插筋移位的问题, 应该将其点焊固定在底板上层的钢筋网上; (5) 钢筋定位, 1350mm厚的筏板, 各层钢筋网之间采用Φ18的钢筋作支撑马凳, 间距为1m, 其他的筏板各层钢筋网之间采用Φ25钢筋作支撑马凳, 间距为1m;基础梁骨架定位之前, 应该垫好梁筋以及筏板下层筋的保护层垫块, 数量应该充足, 上下层网片中间用马凳筋支撑, 网片之间的距离为1m。

2.2.2 模板施工技术

该工程的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将垫层清理干净后, 先在模板上刷好隔离剂, 通常采用的隔离剂为机油, 然后在进行分段拼装。模板的主要规格表现为:450mm×250mm、750mm×250mm、110mm×250mm、1350mm×250mm, 模板支撑在夏目的砼垫层上面, 水平支撑采用木楔、圆木短柱以及钢管, 基础筏板比基础梁板面低出的45mm模板, 用规格为90, mm宽的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 当拼装完成后用铁丝绑紧, 然后用钢筋头或者垫块作为支撑。模板的边缘应该保证顺直, 可以采用拉线的方式进行校正, 截面的尺寸以及轴线应该根据垫层上的弹线进行检查和校正。当模板施工完成后, 应该用水准仪进行测高, 然后在模板表面上弹出表面平行线, 以此作为控制砼施工的依据。当模板施工完成后, 应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拆模施工, 即先拆模板的木楔、支撑架、松连接件, 然后拆卸模板, 然后将所有拆卸的部分进行清洗, 然后按照类别进行归推, 最后将模板施工现场清理干净。

2.2.3 砼施工技术

砼施工是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施工重点, 该工程的砼施工采用现场机械搅拌、砼输送泵泵送的方案。由于砼施工的整体性要求很高, 需要进行一次性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因此该工程采用鞋面分层浇筑的方法, 利用砼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 避免砼输送管经常接长、冲洗和拆除, 能够有效的提高泵送的效率。砼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表现为: (1) 分层建筑, 每个流水段都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 用尺杆衡量分层的高度, 坚持“斜面分层、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方式, 煤层的厚度应该控制在310mm-480mm之间, 并且从短边开始, 沿着长边进行浇筑, 以此保证砼浇筑的质量; (2) 振捣施工, 在每一个浇筑带前布置6台插入式振动棒, 在出料口处布置2台, 保证上部能够振捣密实, 在中间布置2台, 坡脚布置2台, 防止砼堆积, 消除两层砼之间的接缝, 在振捣的过程中, 应该将振动棒插入到砼中5cm作用, 为了避免集中对聊, 应该先振捣出料口处的砼, 保证其能够自然的流淌成坡度, 然后在按400mm的间距进行均匀排列的振捣, 注意控制砼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 对振捣点进行全面的振捣, 严格的控制插入深度、振捣时间以及振动间距点, 随着砼浇筑工作的推进, 振动棒也随之向上移动, 以此保证砼的施工质量; (3) 砼的泌水处理, 砼开始凝结时, 由于水泥浆和骨料下沉, 导致水分上升, 并在砼表面析出水分, 形成泌水,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将会降低砼的强度, 因此砼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 必须清除砼表面的泌水, 在砼浇筑和振捣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 及时的清除砼表面的泌水, 扫除砼表面的浮浆, 以此保证砼的抗裂性能和整体质量; (4) 砼表面处理, 砼表面的水泥浆相对较厚, 用该用2m刮尺按照控制标高进行刮平, 初凝之前用铁抹子压平实2-3遍成活, 保证砼表面的平整与密室, 然后覆盖保温材料, 防止砼表面出现裂缝; (5) 砼表面的养护, 砼表面的养护施工是关键, 应根根据工程砼施工现场的不同气候条件, 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案, 严格的控制内外的温差, 不能超过25摄氏度, 在砼浇筑后, 表面应该进行覆盖, 如果遇到雨水天气, 还应该做好防水措施; (6) 砼测温孔施工和测温工作, 测温孔的平面布置方案为:基础筏板按间距7m平行布置测温孔, 基础梁沿长度方向间距5m设置测温孔, 孔的深度统一为200mm, 并且在浇筑砼之前, 应该在测温孔的位置处布置直径为20mm的PVC管, 管上口略高与砼面, 然后用棉纱或者软纸塞实即可, 砼内的养护温度每隔4小时测一次, 测温时在测温孔内停留的时间不能小于2分钟, 将测温孔塞实后, 去除温度计读数, 如果出现大于24摄氏度的状况, 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减少养护厚度的方法降低砼表面和内部的温度, 防止砼表面出现裂缝。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按照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并注意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才能保证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源德.论某工程基础筏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J].门窗, 2013 (3) :86-87.

[2]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10 (8) :164-165.

[3]黄春蕾, 杨旗.解析建筑工程中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 2014 (1) :363-365.

基础工程技术 篇2

1高层住宅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

编 制 单 位:

编制人:

总监理工程师:

xxx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5月25日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高层住宅工程

2、建设地点:xxxxx3、建筑面积:27258.58m2(地上面积:26239.56 m2,其中阳台面

积:1226.88 m2<按一半计取>;地下面积:1019.02

m2)

4、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高为67.6m5、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

6、层数:地上19层,地下一层

7、抗震设防烈度:7度

8、合同造价:2400万元

9、计划开工日期:年月日

10、计划竣工日期:年月日

11、建设单位:xxxx12、设计单位:xxxx13、施工单位:xxxx14、监理单位:xxxx15、勘察单位:xxxx16、质监单位:xxxx

二、评估依据

1、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

2、工程施工合同

3、工程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程序》JGJ18-96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2、地方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办法和规定等

三、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价

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始终贯彻“预控为主”的方针,在施工工作未开展前,按照相关规定,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查签认,做到工程合格从源头抓起。督促项目施工管理机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按照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可以切实实施的《专业技术措施》,用于指导施工工作。

在正式施工时严格规范过程控制,上道工序未经检查的,严禁下道工序施工,保证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检验批的检查验收过程中,全部合格,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整个施工过程未发生因质量原因引起的返工、返修等问题。

1、地基验槽

根据新疆西北岩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确定的地基,持力层为原始细~中砂层,地耐力为200Kpa,基础座在未扰动的原始细~中砂层上,基底无特殊土层,基坑开挖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该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础施工按图纸结构施工图第3、4、5页施工。该基坑有垫层,垫层顶标高-7.200m。

xx年x月x日,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槽通过,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础工程

⑴ 经检查,±0.00以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钢筋采用新疆八一钢铁厂钢材,材质证明文件齐全,筏板基础及基础地梁的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尺寸、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钢筋的焊接质量、钢筋的机械连接质量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做好隐蔽记录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⑵ 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养护处理符合施工验收规范,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好,局部有麻面现象。混凝土试块取样制作,养护条件符合要求,混凝土试块C154组,C203组,C3010组,C4024组,根据GB50204—2002的标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⑶ 地下防水卷材出场合格证、检验报告齐全,并对进场材料现场随机取样并送检,经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卷材施工铺贴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⑷ 电气防雷接地和预埋管线、给排水预留孔位置及尺寸等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3、观感质量验收

通过对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各分项的外观检查验收,观感质量总体评价为一般。

4、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验收

经对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中各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全面详细检查,各检验批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的合格标准,同意对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5、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统计

地基与基础分部共7个分项工程,49个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合格,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

四、评估意见

根据以上情况,阿克苏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晶水路1#高层住宅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经过施工单位三级自检,质量评定为合格,监理单位组织对其进行四级验收,发现部分小缺陷,已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已完成整改,经现场目测和实测,工程所测部位全部合格,质保资料基本齐全、真实、有效,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

xxx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xxxxx住宅项目监理部

“星战”科技·基础技术 篇3

超空间引擎的发明是银河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技进步,没有之一。它使得旅行者可以在星系中自由跨越,在短短几小时或几天之内横穿数光年的宇宙空间,从而促成了共和国的发展壮大。

超空间引擎在启动时,能够创造一个足够强大的重力场,使得身处其间的物体(如太空船)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超空间”,而在这个“超空间”中,光速将比目前的快许多倍,从而太空船也将以超光速飞行。当飞行结束,关掉超空间引擎所创造的重力场后,太空船将重新返回我们目前所处的三维空间。

在进入超空间前,飞行员必须输入飞船导航计算机得出的精确坐标。如果计算结果不精确,飞船可能会在超空间里撞上某个天体,造成灾难性后果。在超空间里,星际飞船的速度是没有极限的,仅仅几分钟内就能完成星际旅行。

超空间引擎按速度分级,级数越低,引擎越快。千年隼号有一台极快的超空间引擎,级数达0.5。

亚光速引擎

亚光速引擎是推动星际飞船穿越太空的引擎。跟超空间引擎不同,亚光速引擎不能使飞船超过光速。

最常用的亚光速引擎型号是离子引擎。内部的聚变反应生成向飞船后方喷射的带电粒子,从而产生推进力。

离子引擎射流有轻微放射性,因此维护关键离子引擎部件的技师常穿防护服。这种放射性副作用促成了一条通行的降落准则:在大气层中时,一艘飞船依靠较为清洁的反重力装置作为主要的推进力来源。一旦进入反重力装置失效的轨道空间,飞船才切换到更强大的亚光速引擎。

超空间运输环

小型太空飞船通常没有支持超空间引擎的发电量或必要的空间构架,配备超空间引擎的短小战斗机既罕见又费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建造一个单独的推进环,它配备有自己的电源和超空间驱动引擎,小型飞船可以借助它们来进行星际间的跨越。

比如,绝地圣殿在科洛桑上空的指定轨道内部署了一系列推进环,以供外出执行任务的绝地星际战斗机使用,绝地的星际战斗机在一个特别设计的支架内与这个环对接,然后进行空间的跳跃,从而可以方便地执行各种任务。

反重力装置

反重力装置是一种反重力引擎,可以让座驾和飞船推开重力场,提供飞行能力。反重力装置廉价高效,能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提供推进力。有些型号的机器人也依靠反重力装置移动,而不是轮子或腿。这种技术在银河系广为传播,大多数居民对此习以为常。

另外,反重力也可以逆转,变成重力增幅,使得物体紧紧吸在地面上,这样的装置在不稳定的地形上开火时尤其有用。但是就和反重力装置本身的缺陷一样,这种技术不能在重力圈外使用。

偏导护盾发生器

护盾发生器产生必要的动力来形成并维持偏导护盾,然后集中这些护盾于指定的物体周围——可以是一艘飞船,一座建筑物,甚至是整颗星球的一部分。偏导护盾有两种类型:射线护盾和粒子护盾,前者用于防御能量、射束攻击,后者用于抵御物理攻击和禁止物体通过。

大多数星际飞船携带某种形式的护盾技术,不仅保护它不受太空航行的天然威胁,也防备了敌人的攻击。由于小飞船产生偏导护盾的动力很有限,因此它们通常只保护飞船的特定部位或区域,同时依靠机动性躲避炮火。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匿踪护盾,它能让感测器和视觉扫描器无法侦测到船只。匿踪力场完全吸收了所有侦测讯号,同时遮蔽船只放射与反射能源。但是匿踪装置依然有许多缺点,需要消耗极大能源,造价高昂;且最严重的是,会使本身的感测器和通讯被阻隔而失效,造成指挥上的困难,因此使用并不广泛。

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能够利用设备在空气中投射出物体的三维图像,在“星战”中经常出现在各种远程会议、展示物品等场合中,莱娅公主求救的信息就是通过全息技术传递的。

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技术的雏形,但是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时间。

克隆人技术

克隆人在《星球大战》的剧情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其为基础形成的风暴兵也成为《星球大战》的一个特殊标志,受到观众的喜爱。

克隆人士兵最初由卡米诺的科学天才们打造,他们以其丰富的遗传学知识而闻名于世。“星战”中的克隆人遗传物质采集自一个名叫詹戈·费特的赏金猎人,在卡米诺孵化场被玻璃墙包围的孵化摇篮中,以其为模板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克隆人士兵。

卡米诺人用生长加速技术有效地使克隆人的发育速度加倍。如果没有这种措施,培育一个成年克隆人所花的时间就等于他的生长时间。有了这种措施,不到十年,他们的成年克隆人就能投入战斗了。

牵引波束

牵引波束是一种能将物体从一个地方拖到另一个地方的无形力波束。牵引波束常被用于货物管理、星际港口交通管制和太空船捕获。

因为它的特性,这种技术也被应用在战斗中。牵引波束本身通常无法使一艘飞船瘫痪,但能降低目标的机动性,提高火炮攻击关键系统的可能性。一艘飞船若企图挣脱牵引波束的锁定,可能会因系统压力而使引擎遭受严重的损坏。

碳凝技术

碳凝技术类似一种冷冻技术,熔融的碳凝液能够将要运输的物质包裹在出奇坚硬的合金里,使有机物维持在静止状态,从而易于保存和运输。在正确的设置下,生物被碳凝后能处于休眠状态。这个过程十分严格,也极其危险——一个误算就能导致死亡。

基础工程技术 篇4

1 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基础灌浆技术概述

基础灌浆技术是普遍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一种技术, 是地基施工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 可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地基不稳定, 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孔洞以及裂缝现象。一般来讲, 基础灌浆技术的实施是与当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 充分发挥防渗漏效果, 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

在水利工程的一些岩溶地区进行施工建设时, 多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在基础处理岩溶地区施工中, 并未形成一定的技术规模, 但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 与先进的灌浆技术相结合, 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建设优质的工程项目。一般来讲, 岩溶地貌实施基础施工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基础施工中有填充物, 需要普通实施灌浆技术;另一种为基础施工中无填充物, 该项工程在进行填充时需要专业的灌浆技术。但应该注意, 在实施基础施工技术时, 应根据岩溶大小以及具体地质情况而采取具体的施工措施。

(1) 深层岩溶地区采用基础灌浆技术。一般情况下, 若岩溶深度为50米, 则为深层岩溶, 在基础施工时, 采用高压旋喷技术较难顺利进行基础灌浆技术, 需要选择其他的有效灌浆方法。一般会采用普通的灌浆方法灌浆处理岩溶周围地区, 水泥浆进入到深层岩溶, 同时将岩溶内部其他填充物质产生挤压排出, 在较大的挤压力作用下, 原有的水泥浆会迅速与原有填充物发生结合, 迅速固化。

(2) 在实施基础灌浆技术时, 首先应勘查当地具体的土质以及土层情况, 一般可见岩溶地区土质坚硬, 针对坚硬的土质, 直接采取基础灌浆技术, 也可以不用进行深层灌注。只需挖出岩石中沙土, 在将水泥浆回灌到孔洞内, 保证地基的密实。

(3) 采用高压旋喷灌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应先对机器的稳定性进行确定。借助钻进入到地面下, 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到钻头, 并在高度的压强下, 水泥浆喷射范围不会超过制定范围, 并对土层做好保护工作, 以免受到破坏。在高压钻机达到一定深度后, 同时辅助使用高速的旋转机器, 滑出地面。喷射出的土层与水泥浆之间会形成混合物, 形成一个固定结实的主体, 对工程基础形成加固。

(4) 在岩溶地区应采用高压灌浆技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基础更为稳固, 需要在一些岩溶地区实施基础加压, 一般采用高压水泥灌浆, 可有效保证墙体的稳定性以及坚固, 保证墙体具有高度防渗水性。同时, 在采用高压灌浆技术实施建筑时, 以条形形状将水泥输送到土壤中, 保证其渗透性良好, 在整个渗透过程中, 将水泥浆设置成网状, 可有效保证岩溶地区墙体坚固稳定, 其抗击劈裂强,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2 针对吸浆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

一般来讲, 实施岩缝灌浆会在1-3h内结束, 在岩缝灌浆时, 所需水泥的数量是有线的。一般情况下, 在灌浆过程中, 所使用的单位面积的水泥数量应低于120-220kg/m。因此, 在实施基础灌浆技术时, 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操作。但在岩缝灌浆时, 会出现大量吸浆情况, 始终会出现水泥浆灌注不足, 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灌浆。分析其中出现大量吸浆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特殊的地质条件, 灌注的水泥浆会从一些特殊的通道进入到其他位置, 也可能会灌浆区附近的地表溢出。因此, 针对上述情况, 应采取有针对性方法进行改善:

(1) 实施多次灌浆方法

在对岩缝进行灌浆时, 会出现间歇, 每灌浆一次后会等待一段时间, 进行多次灌浆, 保持间隔的岩缝灌浆, 同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时间确定灌浆的具体间隔, 但灌浆时间不应超过8h。

(2) 实施降压处理方法

通过对灌浆的压力进行控制下降, 对砂浆流动的速度进行控制, 在较小的压力作用下保持砂浆的自然流动状态, 在自然流动过程中砂浆会不断凝结, 若在岩缝中砂浆不再流动, 适量加大压力, 按照规范的工序实施灌浆。

(3) 实施限流措施

在限制单位时间确定砂浆的体积, 灌注的速度下调为每分钟10-15L, 实施限流是为了控制岩缝流动速度, 有利于灌入砂浆快速凝结沉淀。

2 在严重漏水情况采取灌浆技术

在实施水利工程实施中, 极易出现基础漏水情况,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 分析出现漏水的原因可能是确定的水利工程施工点不正确,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 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建设点失误。

2.1 采用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 所选用的填充级配料主要为砾石、粗砂以及水泥, 使用砾石填充时, 应注意砾石的大小。若在单独使用砾石的情况下, 成效不佳, 可采用具有较高粘稠度水泥冲灌级配料。其中水泥冲灌以及配料的主要成分为沙土与砾石混合物、砾石混合物, 选用两种材料是为了形成一种反过滤层。

2.2 实施模袋灌浆的处理

所采用的模袋灌浆方法中, 模袋耐磨性良好, 常用的材质主要为聚丙烯、尼龙等。在采用模袋灌浆时, 模袋中所含有的水泥砂浆, 在相互挤压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水分流失, 袋中只剩下沙土水泥, 有利于砂浆快速凝结, 模袋可有效防止沙土的流失, 其溶度阻塞作用良好。

3 结束语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 保证灌浆技术质量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基础工程的地基基础中, 采用灌浆技术, 可有效保证地基的稳定。但灌浆技术施工中, 存在不足也存在优点。在施工中, 施工质量与施工的具体环境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在岩溶地区, 较难控制施工质量。在岩溶地区施工时, 施工人员可根据之前的经验施工, 并且严格要求施工技术, 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控制施工成本。同时根据施工的具体地质条件而确定具体的基础灌浆技术, 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施工时, 考虑到多方面的施工影响因素, 根据具体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灌注工作, 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但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尤其是南水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情况最为严重。为了平衡不同地区的水资源, 需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实施中, 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 是相当重要的。当前地基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基础灌浆技术。本文重点研究分析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并结合当前的施工管理现状, 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为之后的施工技术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基础施工

参考文献

[1]李雪慧.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1 (19) :812-813.

[2]韩芳郦, 卢强, 弓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42 (24) :128-129.

[3]韩芳郦, 卢强, 弓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 2013, 14 (13) :56-57.

[4]杜雅丽, 李洪妲, 胡泰生.浅谈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4 (26) :542-543.

[5]欧永铄.小议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78 (11) :563-564.

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 篇5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

沉管灌注桩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颈缩

颈缩:指桩身的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的现象。

原因:当在淤泥和软土层沉管时,由于受挤压的土壁产生空隙水压,拔管后便挤向新灌注的混凝土,桩局部范围受挤压形成颈缩。

当拔管过快或混凝土量少,或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差时,周围淤泥质土趁机填充过来,也会形成颈缩。

处理方法:拔管时应保持管内混凝土面高于地面,使之具有足够的扩散压力,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50~70mm。拔管时应采用复打法,并严格控制拔管的速度。

幻灯片49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

(2)断桩

断桩:指桩身局部分离或断裂,更为严重的是一段桩没有混凝土。

原因:桩距离太近,相邻桩施工时混凝土还未具备足够的强度,已形成的桩受挤压而断裂。

处理方法:施工时,控制中心距离不小于4倍桩径;确定打桩顺序和行车路线,减少对新灌注混凝土桩的影响。采用跳打法或等已成型的桩混凝土达到60%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下根桩的施工。

幻灯片50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

(3)吊脚桩

吊脚桩:是指桩底部混凝土隔空或松软,没有落实到孔底地基土层上的现象。

原因:当地下水压力大时,或预制桩尖被打坏,或桩靴活瓣缝隙大时,水及泥浆进入套筒钢管内,或由于桩尖活瓣受土压力,拔管至一定高度才张开,使得混凝土下落,造成桩脚不密实,形成松软层。

处理方法:为防止活瓣不张开,开始拔管时,可采用密张慢拔的方法,对桩脚底部进行局部翻插几次,然后再正常拔管。桩靴与套管接口处使用性能较好的垫衬材料,防止地下水及泥浆的渗入。

幻灯片51

(4)混凝土灌注过量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編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33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基础方面的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为了减少地基天然性的部分缺陷,需要利用特殊的处理技术进行,这样可以改善和提高地基的强度、整体性、抗渗性、稳定性及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属隐蔽工程,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采用高压灌浆和高压旋喷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

针对岩溶地区发育地段的灌浆,所采用高压灌浆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一般情况下凭借施工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施工。现在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主要分为:岩溶地区无填充物和岩溶地区有填充物的施工。相对来讲对岩溶地区有填充物的施工技术要更加的苛刻严格,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岩溶的深浅及大小来制定技术方案。在具体施工中,针对岩溶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利用不冲洗高压水泥进行灌浆操作,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渗能力,使水泥形成条带状在土体内部进行穿插,从而形成一个网格状的包裹,以此来增加整个地基的稳定和牢固。高压旋喷灌浆主要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灌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将土层进行破坏,将产生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和混合,凝固后在岩溶地区会形成较为坚固的柱状物,有效增强了水利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使用基础灌浆技术对浅层含泥岩溶地区和深层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因为浅层含泥岩溶大规模的岩溶露出在周围或者埋藏较浅,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浅层含泥岩溶中,首先把填充物挖出,其次将水泥进行回填,最后进行灌浆处理。对于深层岩溶埋藏超过50米的,在基础进行施工时,要采用灌浆技术在岩溶周围进行灌浆,水泥浆进入深层岩溶的过程中会对深层岩溶中的其他填充物进行排挤,并最终固化。因此,对于深层岩溶来说,不建议使用高压旋喷技术对基础灌浆进行作业。

1.3 大吸浆量情况下的灌注

在水利工程中,岩缝灌浆的时间一般为1~3小时,耗灰量不超过120~220公斤/米,因此,必须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主要是由于地层结构较为特殊,可能会出现水泥浆从附近的地表中渗出的现象,岩缝中的大吸浆量使得灌浆操作难以完成,使得水泥浆顺着通道逐步流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效避免更大的损失。一是采取限流措施,只要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升/分种,以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才能使浆液尽快沉积,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结束灌浆;二是采用降压处理法。采用降低压力甚至是自流的方式来进行灌浆处理,等待浆体凝固并且不能流动之后在逐步恢复灌浆压力;三是采用多次灌浆法,在这种特殊的灌浆方法对基础进行灌浆时,可适当降低灌浆压力,等到砂浆凝固之后,按照原先设定好的计划进行灌浆操作。若出现变动,灌浆操作应该随机应变。

2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情况下的使用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产生漏水的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常规的灌浆技术消耗成本比较大,而且收益也小,所以只有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和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模袋的材质一般为尼龙、聚丙烯等,模袋能够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变形,有利于溶洞的堵塞。模袋灌浆法中的模袋耐磨性较强,模袋中的水泥砂浆通过相互作用,可以将水分排除干净,以此来降低水泥砂浆的含浆量,有效提升砂浆的凝结速度。此外,采用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进行辅助操作,主要是由于其配料多为水泥、粗砂及砾石等。利用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水泥冲灌在级配料的材料和数量应该灵活掌握,既可以是200公斤,也可以1000公斤。其中,对一些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基础处理时,要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和标准进行观测,以便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3 结语

水利工程的基础灌浆施工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技术,对工程设计者和施工人员有很大的要求。随着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技术的日益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要对基础灌浆技术的各项指标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流程,让每一种基础灌浆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均有显著效果,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凌燕,潘玉勇.周树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3).

[2]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3]韩良凤.浅谈对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篇7

一、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的生活的经济水平的不断的提升, 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人口数目也在不断的增多, 因此城市的土地资源也越发的呈现出急缺状态, 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也在不断的加剧, 尽管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步的取代了低层建筑,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土地资源的压力,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仍然处于紧缺状态。

在这一大背景下, 城市的地下资源的有效应用, 已经成为了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础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开展, 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和人口拥挤的状况的同时, 也使得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由于城市的地下环境相对复杂, 因此基础工程的顺利开展, 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因此开展城市的稳定、高效的建设, 开展城市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的问题研究

在明确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的重要性后, 思考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主要的问题, 主要可以将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点:

(一) 深基础、大基础带来的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深基础、大基础带来的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主要的问题之一.城市建设单位在开展基础建设的过程中,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良好的实用功能和使用功能, 地下结构的深度也在不断的加深, 建筑的地下层数也在不断的增加。这种深基础、大基础带来的地基基础设计虽然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城市的地下空间, 也会大大增加地基所要承受的地基承载力。这使得地基反力和地基变形等现象不断的发生, 严重的威胁了基础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因此深基础、大基础带来的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是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的问题研究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二) 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作业的过程中, 面临较大的作业危险

在开展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建设人员的安全保障问题放在第一位。因此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作业的过程中, 面临较大的作业危险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在开展基坑建设的过程中不容忽视。

由于建设工人在开展基坑建设作业的过程中, 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容易应发土质沉降现象, 或者是地下水渗透现象甚至是燃气爆炸事故, 都会为施工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带来严重的人身安全威胁。因此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也是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的问题研究时, 所需要研究的要点之一。

三、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发展理念研究

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应用与城市的建设当中, 其根本的应用目的就是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理想的居住环境, 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发展理念研究, 应当将环境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与城市基础工程的开展理念当中。只有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有效的保障, 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

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方技术应用发展理念探究, 将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将新的材料、先进的工艺以及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之中, 开展绿色工程建设, 可以有效的实现城市的环境环境友好型建设。

四、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原则分析

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原则分析, 可以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原则分为以下的几点:

(一) 实现建筑物基础的多元化应用

实现建筑物基础的多元化应用, 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基本原则之一。将温度调节系统与建筑物基础系统相结合, 可以在提升了基础工程的实用性的同时, 保障温度调节设备的应用的耐久性。

(二) 完善基础工程的桩基设计、考察和施工技术, 确保桩基的建设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完善基础工程的桩基设计、考察和施工技术, 确保桩基的建设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是保障基础工程的开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开展基础工程的桩基设计、考察和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同时对于所应用的技术进行及时的总结, 形成系统性的资料, 进而为后续的工作的开展和维修工作的开展, 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三) 确保基础工程的开展具有较为理想的经济性和持久性

在开展基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应用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的确保基础工程的开展具有较为理想的经济性和持久性。地下水因素的充分考虑, 是有效的保障基础工程的开展具有较为理想的经济性和持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地下会为适当荷载组合系数有效的应用于基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将开挖短期支护构成与长期构成有机的结合, 也可以在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量, 节约工程成本, 实现基础工程的开展的经济型的同时, 促使基础工程的开展更加良好的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因此确保基础工程的开展具有较为理想的经济性和持久性, 也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2]。

结束语: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首先应当明确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的重要性:开展城市的稳定、高效的建设, 开展城市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进而思考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深基础、大基础带来的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和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作业的过程中, 面临较大的作业危险。在明确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发展理念后, 思考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原则:实现建筑物基础的多元化应用和完善基础工程的桩基设计、考察和施工技术, 确保桩基的建设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以及确保基础工程的开展具有较为理想的经济性和持久性。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可以有效促使城市的建筑工程更加高效的开展, 促使城市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建筑工程的开展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开展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可以有效促使城市的建筑工程更加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艳艳.王玉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思考[J].试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 2015, 02:136-137.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篇8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具有发展速度快, 前景良好的特点, 但是, 应当注意快速发展与质量问题之间的矛盾, 很可能因为追求高速度导致质量的下降。因为天然的地基形式是不多见的。都得运用其他方式来加固地基。通常来说, 选用的技术都是混凝土灌浆工艺, 并且我国现阶段也都是使用这种材料来完成地基的加固。灌浆技术是地基处理的主要方面, 能够充分利用在大坝的坚固和防渗功能上, 但是此工艺应当进行特别的处理。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以及特殊材料的运用才能达到较为稳定的效果。在性能上能够达到要求。

因此说灌浆基础工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现在灌浆工艺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以下总结一些经验之谈, 进行灌浆工艺的总结, 提醒人员注意。

2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段施工的应用

岩溶地段的灌浆技术操作的依据多是根据周围的成果以及常年积累的经验。根据填充物的类型来进行不同形式和手段的操作, 总体来说有填充物的地方不利于便捷操作。填充物应当根据成分和深度程度来找到确定的施工方法。选择不同的操作手段。

2.1.1 采用高压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

处理岩溶的时候通常运用不冲洗高压水泥灌浆, 也就是为了达到使填充物挤压密实的目的, 采用比较的高灌浆压力进行处理, 借此提高其稳定性与抗渗性。除此之外, 高压灌浆还具有劈裂作用, 能够让水泥以条带状向土体中穿插, 并形成网格状的包裹, 大大提高了坝体的稳定性。

2.1.2 采用高压旋喷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

高压旋喷灌浆主要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灌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 用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 向四周以高速喷入土体, 借助流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 使喷流射程内土体遭受破坏, 与此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一面低速徐徐提升, 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 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径比较均匀、具有一定强度的圆柱体 (称为旋喷桩) , 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1]

2.1.3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浅层含泥岩溶中的运用。

浅层含泥岩溶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岩溶露出在周周或者埋藏较浅, 这时候首先要把填充物挖出, 而后将水泥进行回填, 最后进行灌浆的处理。

2.1.4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深层岩溶中的运用。

如果岩溶埋藏超过50m, 那么就属于深层岩溶。对于深层岩溶来说, 假如运用旋喷法或者花管法等类似的辅助措置都有困难的时候, 我们可以采用灌浆技术在岩溶周围进行灌浆, 让岩溶的填充物在水泥的作用之下逐步受到挤压并最终固化, 最后在岩溶的溶洞位置按照逐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孔灌浆作业。

2.2 水利工程中的大吸浆量情况的灌注方法

通常来说, 在水利工程中的岩缝灌浆一般会在1-3h内结束, 单位耗灰量也会小于或者等于120-220kg/m。这时候, 只要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就可以。然而对于有时候会出现的岩缝大吸浆量导致灌浆难以结束的情况, 这要求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层条件的特殊带来的水泥浆状态不稳定, 漫出地表, 或者从固定的渠道散失。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遵守以下几个施工原则:

2.2.1 采用限流措施。

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 以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 促使浆液尽快沉积。待注入率明显减小后, 将压力升高, 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的水平, 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结束灌浆。[2]

2.2.2 采用降压处理方法。

采用降低压力甚至是自流的方式来进行灌浆处理, 等待浆体凝固并且不能流动之后在逐步恢复灌浆压力, 按照正常工序进行处理。

2.2.3 使用多次灌浆, 每隔一段时间再灌浆, 保证单位灌浆的数

量和标准, 并应当保证灌浆的总量以及灌浆工作应当注意的时间, 每到单位标准的时候即应当停止, 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操作。一般时间的划分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的, 但是一般来说都应当在两个小时到八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此方法在完成的时候可能达不到设计上所要求的压力, 如果达不到, 应当低压结束灌浆, 待凝一段时间后扫孔、复灌, 复灌时争取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

3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的运用

施工中比较害怕出现的情况之一是漏水, 漏水情况发生的原因, 一个是地点的选择靠近熔岩性的石块地方。这种地质状态属于卡斯特地貌, 存水效果不好, 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漏水问题。灌浆手法如果用平常的方式效果很差, 并且花费较高。最好能够采用其他的办法解决。

3.1 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

模袋强度很高。内部成分宝库奥聚丙烯或者尼龙等, 所以对于摩擦的抗击性能很高, 模袋灌浆作为过滤手段, 利用其它的压力使得浆液渗出, 而颗粒较大的成分将会滞留在上层, 这样的话水泥的成分也会发生调整, 有助于快速的凝固, 使得强度进而增加, 也更加纯净, 粘合度上较好。

另外, 因为模袋有约束的能力, 水泥在水中扩散的不好, 不容易分解或者被流水带走, 模袋的形状可以灵活掌握。并能够适应溶洞的不同规格, 有助于阻塞溶洞。

3.2 采用充填级配料进行处理。

通俗来说, 就是用比较粘稠的水泥冲灌砾石与粗砂, 在砾石的冲灌过程中要注意砾石的使用直径应该是从小到大的。假如在此之后仍然没有很好地的收效, 则可以用比较粘稠的水泥冲灌级配料。这时候的级配料应该包括:砂石、砾石以及土等具有粗细不均颗粒的混合料, 可以形成自然的反过滤层。级配料灌入的数量应当灵活掌握, 既可以是200kg, 也可以1000kg。充填粒料的目的, 主要是希望用某一级砾石在窄缝处形成“架桥”, 迅速将缝隙在中途堵住, 以便于形成反滤层, 最后将通道堵死。[4]

4 结语

上面这些灌浆工艺有着自己特殊的优势也有不足之处。在岩溶地貌的灌浆工艺的在施工的时候应当注意对相似工程的参考, 大吸浆量的时候。灌浆相对容易, 但是经常会发生浪费的情况, 在漏水的环境下操作技术的难度上升, 对于灌浆工艺的控制要求更好。这种控制思想能够起到节省材料以及带来更好的效果, 在平常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发挥长处, 避免短处, 使得工艺的效果发生在最好的状态, 进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摘要: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作业中是较为重点的一个问题, 应当充分做好其基础设施的整理制作。水利工程的特殊性使其必须保证它的基础设施坚固完整, 能保证通行安全, 每一道工艺经过严格的处理, 将具备强承受力和防止水体渗漏, 本文对于此项工艺的灌浆技术给予探讨, 表明其中所具有的问题充分给予说明和分析, 考虑应当注意的问题, 从而稳定建设。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中特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力发电.设计与施工, 2005.09 (09) :36-38.[1]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中特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力发电.设计与施工, 2005.09 (09) :36-38.

[2]刘伟, 金涛, 杨晓娟.浅议大坝基础灌浆设计思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07:151-153[2]刘伟, 金涛, 杨晓娟.浅议大坝基础灌浆设计思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07:151-153

[3]石涛, 杜念文, 郑煌.江坪河水电站基础灌浆试验[J].水电与新能源, 2010.04 (90) :30-32[3]石涛, 杜念文, 郑煌.江坪河水电站基础灌浆试验[J].水电与新能源, 2010.04 (90) :30-32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篇9

1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关系到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而言, 往往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1) 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 (±0.00) 处, 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 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 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 待砌横墙基础时, 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 无法吊线找中, 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 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 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 产生轴线位移。

2) 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 (±0.00) 处, 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 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 (沙土、混凝土) 标高相差较大, 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3) 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 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 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 基面上不作清理, 不浇水或浇水不够, 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 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 养护不好, 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 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2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 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是否确定;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查频率和方法是否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检测仪器是否备齐并可靠有效;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是否到位等。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 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 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以确保工序合格, 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凡工序检查不合格, 必须采取措施, 使其达到合格要求后, 方可开始紧接工序的施工。应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相一致;应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协调;应与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相配合;工序检查宜采用框图的形式, 以便直观并应与相应的检查记录、报表、证书等相配套。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 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 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其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当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后, 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 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 再提出交工报告。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是否落实而且有效, 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 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 必要时还应进行追踪检查。

2.2 加强测量控制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 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 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 因此, 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 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 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 面积较大的工程, 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 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3 桩基施工要求

利用桩机吊桩时, 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 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时要慢起, 桩身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 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吊桩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 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 速度要均匀, 桩身要平稳, 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 起吊后禁止人员在桩下通过。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 应停止运桩。插桩时, 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矫正桩时, 用力不宜过猛。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 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 开始落距要小, 如遇贯入度突然增大, 桩身突然倾斜、位移, 桩头严重损坏, 桩身断裂, 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 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 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 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 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 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 应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以上锁住, 方可检查桩管或浇筑混凝土。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 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 禁止让其自由落下。沉管灌注桩拔管后如有孔洞, 孔口应加盖板封闭, 防止事故发生。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前, 孔口应加盖板, 附近不允许堆放重物。冲抓锥或冲孔锤操作时, 严禁任何人进入落锤区范围内。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 应安放平稳, 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3 结论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作为一项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 其施工控制意义至关重要, 必须严格加强其质量的控制, 只有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充分保障施工质量, 才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9) :140-140.

[2]白俊英.基础工程结构强化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 2008 (4) :262-264.

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 篇10

通常运用定向爆破的方法建造的堆石坝, 容易在坝间岩体中产生较大的裂缝, 除此之外, 受到水溶侵蚀的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地区会因出现产生大面积的喀斯特溶洞、溶沟, 导致坝体出现大量漏水现象。运用一般的灌浆方法作用于这种特大漏水通道, 不但造成灌浆材料的巨大浪费, 同时也可能徒劳无功并给坝体造成更大的破坏。针对这一特大漏水通道的不同状况, 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予以区别对待。

第一, 针对倾角不陡的并且无水流作用下的大裂隙, 一般先用采用浓浆、水泥砂浆或间歇灌浆进行加固处理。如果收不到明显效果, 则继续通过定量灌注混合或稳定浆液等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混合浆液中一般由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水泥粉煤灰浆和水泥水玻璃浆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 混合浆液的性能要好于其他浆液, 通常在遇水性能恶化、注入量大的地层时采用稳定浆液。

第二, 在漏水通道有水流作用或倾角较陡的大裂隙、大孔洞:

1.1 冲填级配料。

在孔口用稠水泥浆冲灌粗砂和砾石 (粒径由小到大) 。若灌注一段时间后仍无效果, 再改用浓浆冲灌级配粒料。配料时可先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液从孔口倒入, 等灌满后用常规方法进行灌注。所谓级配料, 应是包括土、砂、砾石等粗细颗粒都有的混合料, 能自然形成反滤层。其中包含的粒料应是先细后粗, 逐级探索, 到某一级再也灌不进时即停止。充填粒料的目的, 主要是希望用某一级砾石在窄缝处形成“架桥”, 迅速将缝隙在中途堵住, 以便于形成反滤层, 最后将通道堵死。

1.2 双浆液灌浆。

双浆液灌浆是化学灌浆中的一种, 也属于控制灌浆的范畴。水泥浆液和速凝剂 (一般采用水玻璃) 分别从两个灌浆管进入混合器, 水泥浆和水玻璃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 在速凝前到达孔底。为了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和满足防渗体的强度要求, 需要对浆液的扩散距离进行控制。浆液既不能扩散得太远造成材料的浪费, 又不能因浆液的扩散范围太小使防渗体的强度不够。如果浆液凝结时间太短, 灌浆孔将被堵住。如果浆液凝结时间太长, 在混合物到达地层前将被冲走。如何有效地控制灌浆, 形成有效的截水墙来堵水, 对岩溶地区灌浆非常关键。为此, 往往需要通过现场的试验来确定双浆液灌浆中的浆液比例、灌浆压力、灌浆流量等施工参数, 以达到有效封堵大漏洞的目的。

2 无塞灌浆方法

无塞灌浆因采用无塞灌浆技术而得名, 无塞灌浆技术的使用原理是钻一个比帐幕灌浆孔 (56mm) 大20mm (76mm) 的孔, 其孔长为1.5m~2.5m, 原本叫做“自上而下、循环式、不待凝、孔口封闭灌浆法”, 其特点在于无塞灌浆技术的运用。即钻一个比帐幕灌浆孔 (56mm大20mm (76mm) 的孔, 其孔长为1.5m~2.5m, 不下人原来一套复杂的灌浆塞, 而只下人一根钻杆或无缝钢管作为射浆管, 以钻杆与于L壁之间的孔隙作为循环灌浆的回浆管。其他施灌流程同常规帐幕孔口封闭灌浆法一样。

每一段灌浆结束, 即可提出钻杆, 换上钻具进行下一灌浆段的钻孔与灌浆而不需要待凝。由于只钻一个灌浆段即行灌浆, 这样就使钻孔中产生的岩粉对裂隙的堵塞影响减少故勿需进行冲洗而直接进行灌前压水与灌浆。“无塞灌浆技术”大体具备下列优点。

2.1 首先, 因常规帐幕采用灌浆塞而改良

为“无塞”, 明显地缩短了试验 (施工) 时间, 提高了工效。以LI组为例, 采用无塞帐幕灌浆与有塞帐幕灌浆相比较, 可缩短近一半工时, 而且避免了灌浆塞常出现塞堵不好发生漏水需返工处治的麻烦, 工效也快1~4倍, 即由原来常规帐幕进尺小于或等于100m/ (台·月) , 改为无塞帐幕灌浆后达到200 (台·月) ~300m/ (台·月) 最高达到500m/ (台·月) 。

2.2 关键是提高了帐幕灌浆质量, 对LI

组试验而言, 采用常规帐幕灌浆后压水检查结果虽然达到m<0.01L/ (min·m·m) (即1Lu) , 满足了设计要求, 但采用无塞灌浆后压水检查结果, 已达到m<0.0001L/ (min·m·m) (即10Lu~2Lu) , 而且防渗能力连续。从LI组疲劳压水与破坏压水试验以及直径1000mm大口径中看出, 在300m水头下, 连续5d, 防渗能力达“近于零”的高水准, 并且无衰减;其破坏水力比降高达300;渗透比例极限达5MPa。这些都是有塞灌浆所难以达到的。

3 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

此项技术最开始并没有被基础施工灌浆技术所采用, 而是被运用于坝工构筑物之中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实践才逐步引进了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它与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开始于同一时期。我国首例采用此项技术的工程便是在青铜峡水库工程建设中。青铜峡水库使用“甲凝”材料进行混凝土坝体裂缝的灌浆, 在裂缝处理技术中, 首先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稽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通过对某工程部分钢筋混凝土大梁的垂直与水平裂缝的修补方法进行研究, 在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组成的型缝修补试验小组, 对环氧树脂稽浆方法进行了重点攻关, 并获得了成功。

采取环氧胶粘剂灌浆方法可以填充和弥合宽0.1mm以上的混凝土裂缝。通过十余年来的实际应用, 已证明环氧灌浆法修补混凝土裂缝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这一方法的成功为修补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环氧灌浆法曾先后在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应用范围有公用建筑的大梁、工业厂房的吊车梁、公路桥梁、地下铁道涵洞、柑架、小型水坝以及大型体育馆的抗冻地面的修缮等。这种方法在各地应用的过程中又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至今已经成为混凝土构筑物加固和堵漏的一个重要方法。

国外混凝土裂缝溜浆方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查考相关文献的有关介绍, 关于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的第一份综合报告是1961年发表的。修复工程采取了向裂缝缺陷部位灌注环氧树脂的方法, 裂缝采取以下处理方法:首先沿裂缝开凿浅榴 (6×12mm) , 松散的碎块用压缩空气吹净, 再沿裂缝钻深19毫米的孔, 孔与孔的距离为30厘米。钻孔内插入短管, 用触变性环氧胶粘剂固定, 裂缝也用这种材料封闭。

4 诱导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灌浆工程设计阶段要立足于现有的施工实际情况, 尽可能的建设既能挡住泥土侧压力, 又能防渗漏的灌浆帐幕工程。与此同时还需就浆液流动控制范围加以设计, 通过设计保障基础加固工程更加有效地开。这就是诱导灌浆技术。广义的诱导灌浆技术还包括电渗化学灌浆等。

5 结语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渗漏状况, 必须对工程进行加固。为此水利工程施工灌浆技术将在日后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的施工环境进行总体的分析考量, 对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一系列因素综合把握。再次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施工灌浆技术, 保障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冯忠居.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设计 篇11

【关键词】基础护理技术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37-02

一、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依据    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讨论等形式,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了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临床、社区和康复等护理工作。

2.课程定位与作用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职业技术课,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及第三学期,是在学生具备了公共文化课、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打基础的衔接课程,在专业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总学时160学时,理论56学时,实践104学时,理实比接近1:2.突现了以实践为主,理论实践并重这一特点。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健康教育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按着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能正确执行医嘱、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价值观;养成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

1.教材选取    教材选取了科学出版社周春梅主编的案例版《基础护理技术》,北京教育出版社齐秀桂、郭丽光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

2.教学内容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同时以护士执业考试及就业为导向,从病人入院、住院到出院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归纳,整合为现在的5个模块:入院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用药护理技术、危重症护理技术、出院护理技术。根据模块,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20个项目,如模块一入院护理技术包括从办理住院手续到护送病人入病区,准备病床单元,生命体征测量等七个项目。

三、教学实施

1.教学模式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的指导思想:“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突出了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了传统讲授、项目任务、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1)项目任务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本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均可使用此法。

(2)角色扮演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设置临床护理工作,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言语、行为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护患角色,为学生实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课程入院与出院病人护理、药物疗法等均可应用此法。

(3)案例分析教学法    是采用临床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本课程的危重症护理技术等内容均可应用此法。

(4)情境模拟教学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授、演示,在实训室通过模拟护理活动,掌握知识、技能。本课程的生活护理、出院护理等内容可应用此法。

3.考核与评价

(1)学生考核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理论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包括态度、出勤、提问、任务完成情况及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技能成绩占30%;理论成绩占50%。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别由学院及系内教学督导教师、同行教师评价,学生网上评价的方式来综合评价每位教师。

四、教学资源

1.实训条件

校内:校内护理实训教学区分为3、4两层楼:拥有多间ICU及普通模拟病房、无菌操作室、形体室等且都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仪器设备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高级心肺复苏人、全功能基础护理人、电动吸引器、电动洗胃机、各种注射模型及气管插管模型等。

校外:本专业已拥有4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临床实习与优先安排就业的需求,分布于包头、呼市、北京、天津、河北、青岛等地区。

2.教学团队

护理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全部拥有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2人。另外还有来自附属医院的兼职教师6人。

3.现代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影音教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设校园网、链接相关网站,学生可以网上自学、观看视频、演练执业资格考试等。

五、教学效果与特色

1.教学效果

(1)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84%—92.21%;而且近年来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达 90%以上,目前区内外等都有我校毕业生。

(2)技能大赛屡创佳绩     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学生在参加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同年在参加全国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2.教学特色

(1)内容设计创新     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

(2)教学模式方法创新——项目任务教学及模拟临床综合实训     在教学中按着医院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早日熟悉临床的工作过程;并且使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使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对接,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3.教学改革思路

(1)需要继续建设稳定、专兼合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团队

(2)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教学内容进入医院见习从而进一步完善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篇12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多, 难度大, 基础施工技术属于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高低不仅关系建筑物的质量优劣, 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相关。做好基础施工技术, 不但能够为项目质量提供有利条件, 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公司的效益及其社会知名度。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质量管理工作, 推动了建筑物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 人们对新工艺的使用仍然停留在起步时期,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 唯有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 才能使各种新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 本文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以期为建筑企业做好基础施工提供借鉴。

1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 工程勘察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中工程勘察属于其基础工作, 其中主要勘察地质环境与施工环境2点内容。在这里, 施工环境勘察即认真仔细的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建筑物、道路、河流、供热、电、气等管线等实施定位, 为顺利施工提供保障;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地质状况的勘察非常繁琐, 内容涉及到施工现场的岩土地质状况, 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旨在充分弄清楚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 在此基础上, 选择综合评价方法, 来评价地基与场地的稳定性, 同时对各种负面地质作用与特殊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型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开挖与支护方案的选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阐明相关建议, 从而为下一步的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实际施工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

1.2 土方开挖方案

土方开挖是进入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正式施工首个步骤, 确定其方案, 一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 另一方面, 尤其是应当按照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来制定。许多建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应用一次到底的方式进行, 然而, 因为施工的需要, 大部分建筑一定要使用分层开挖方案进行, 也就是边挖边支护。

1.3 支撑体系选择

作为地下基础的关键承载系统, 支撑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支撑体系的过程中, 应当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与附近环境的沉降标准进行。现阶段, 业界最为普及的支撑体系包括横向刚檁与混凝土灌桩立柱两种类型, 各种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1.4 维护体系

这个体系一方面具有支撑功能, 另一方面, 在地下基础开挖以后, 有助于基坑的防水, 同时能够确保周围墙体的稳定。所以, 这一个体系主要涉及到支撑与止水两个子系统。通常情况下, 维护和支撑体系在项目设计与施工环节统一开展统称为支护体系。不仅如此, 施工的时候, 还应当建立系统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以尽可能的降低地下基础施工对附近环境条件的干扰。

2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 基础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能够为建筑的稳固提供保障, 防止地基出现下沉现象, 同时还能够防止其发生倾斜。然而我们知道, 开展基础施工时, 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为混凝土, 因此, 本文着重分析了以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基础施工

建筑项目所需要的工期相对较长,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废物, 例如弃土、污水、废渣等, 因此应当处理好这些废物, 一定要禁忌污水乱排, 废渣随意倾倒;科学合理的选择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基底回弹现象, 为施工顺利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卡挖土方前, 需要认真勘探地形、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状况, 在此基础上, 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与开挖方法;为充分确保施工顺利, 还应当选择有效的器械, 应当妥善计划施工的先后流程。

2.2 把好混凝土质量关口

原材料的质量优劣决定着混凝土质量高低与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选择过程中, 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类型。具体来说, 对于民用住宅, 需要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同时, 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 必须具备化验单与合格证, 进场之后应当按照规定对其实施相应的复试, 对那些不达标的水泥, 必须一律禁止其入场使用。另一方面, 建设民用住宅过程中使用的砂以优质河砂为最佳, 一定要认真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状, 其含有量务必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每天都应当对混凝土质量实施严格的检查, 投料量与重量比的偏差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使其保持在某个区间中。同时, 应当实施相应的抗压试验, 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检查:首先, 制备立方体试块 (边长是150毫米) , 在水中或者潮湿条件 (相对湿度对于80%) 、温度处于17-23℃的条件下, 通过四周时间的养护后试验确定。根据所取得的试验结果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核算, 看其是不是满足设计标准。

2.3 认真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工作

在模板内浇灌混凝土, 同时将其振捣密实, 这属于基础施工中尤其关键的环节, 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前提条件。混凝土施工并非短期的工程, 其过程非常复杂曲折, 因此, 操作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的实际特点实施流水施工, 将这个过程分成若干阶段进行。在混凝土浇筑以前应当认真做好各项准备, 一定要对支架与模板、预埋件与钢筋等进行检查, 看其质量与规格是不是满足标准, 唯有每一个环节均满足设计标准以后才能够开展浇筑。对模板, 应当检查其位置、尺寸、垂直度等各方面是否准确, 这决定着整个支撑系统是否具有较高的牢固性, 同时关系着模板接缝的严密程度。混凝土浇筑之前, 必须将模板内的泥土、垃圾清除掉, 尤其是其中不要有积水。

2.4 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捣实等步骤完成以后, 接着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湿度与温度保持适宜) , 以确保其充分凝结硬化, 最终使其强度有所提高。通常情况下, 养护混凝土主要有自然与蒸汽养护2种类型。其中, 前者即对混凝土进行洒水, 利用这一种方式使其处于湿润状态, 推动水泥的水化, 尤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当外界温度相对偏高 (例如夏天) 时, 应当将洒水次数适当的增加。对于后者, 即把构样置于室内, 室内应当充满饱和蒸汽或其混合物, 于湿度与温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对其加以养护, 以促进其尽快硬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个行业发展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现阶段,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初期未选用合理的材料、手工作业有待改进、安全管理不足等, 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以, 建筑工程相关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功能, 认真开展基础施工, 做好该项工作。从而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带动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这也就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同样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毋庸置疑, 基础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质量和安全。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行业基础施工技术的作用, 然后指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并对其基础施工技术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 期对做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问题,混凝土

参考文献

[1]李猛.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4.

[2]何宝民.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

[3]刘春生.浅析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21.

[4]陈媛媛, 陈霄.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2.

上一篇:低碳进行时下一篇:开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