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产业生态

2024-08-16

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精选10篇)

基础设施产业生态 篇1

一、生态功能区建设

按照国家国土功能区划战略布局, 大小兴安岭区划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限制开发地区,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经济区, 为伊春市的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 即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和生态系统特征来划分生态区, 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 在生态、亚区基础上再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问题来划分生态功能区。

1. 建设生态功能区的重要性。

小兴安岭位于我省东北部, 北起伊勒呼里山, 南临松花江, 蜿蜒于黑龙江中段南面, 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 松花江、黑龙江的支流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建设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推进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森林独特生态功能作用, 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必然选择;是保护、恢复区内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发挥其生态功能, 遏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要求, 对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功能区对农业的意义。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00亿公斤, 商品率70%以上, 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10%、33%。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兴安岭山脉及森林植被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 使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 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 是中国重要商品粮、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 对维护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生态和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功能区对工业的意义。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 是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林产工业基地, 全市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 有林地面积310.3万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2.3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84.2%。据测定, 生态功能区内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 573万吨。森林的固碳作用为生产和生活减排起到了净化环境作用, 降低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减缓了区域经济减排的巨大压力, 提高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也为黑龙江省工业总量增加创造了发展空间。

二、伊春市产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重要的国有林区,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 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 加上林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林区逐步陷入了森林可采资源危机、森工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对林区经济活动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伊春市主要产业包括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农业、冶金建材业、运输业、通讯业和木材精深加工、生态畜牧业、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北药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木材生产、营林生产以及木材精深加工等林业产业是伊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 林木资源的锐减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致使大部分森工企业职工工资多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伊春林区职工人均月工资仅有310元左右, 仅为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的40%左右[1]。企业资金缺乏, 国家拨款有限, 导致历史欠账太多。

三、伊春市产业转型困境及原因

1. 政企合一体制阻碍产业转型。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建

设初期即承担起办社会的职能。国有森林资源名义上归中央管, 但人事权利和经济利益却在地方和企业。政企合一体制在国有林区开发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政企合一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2]。林业企业既要承担政府性开支, 还要支付内部职工工资, 导致企业经营效益逐年下降, 财务核算上出现巨大亏损额, 失去了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缺乏市场竞争力, 致使职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森工企业经济危困, 造成国有林区发展方向的迷惘。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缓慢。

尽管《黑龙江省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依据试点单位与承包人签订的林地承包合同, 向承包人核发国有林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有林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没有发放, 林权制度改革缺乏法律制度的外部保证;伊春国有林区林权改革总体上是顺利平稳的, 但林权改革整体推进缓慢。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林业的一次深层次和根本性改革,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支持。而林地管理制度、采伐制度、资产评估制度、金融服务体系等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商业银行无法依据林地经营权证、林木所有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职工群众大都在观望, 影响其进一步投入积极性。

3. 产业转型资金筹措不足。

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 伊春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不受重视, 服务意识淡薄, 也没有形成能够吸引要素集聚的投资环境。随着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枯竭以及森林保护计划天保工程的重育轻伐, 林区城市财力薄弱, 日常维持都非常困难, 产业转型更是举步维艰[4]。伊春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完成, 其依靠主导资源产业的企业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通过财政渠道划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变化, 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主要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大部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 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 其他的融资渠道融资能力非常有限, 从区位条件来看, 伊春地处东北山区, 虽有沿边之利, 但却远离中原市场及经济发达地区, 国境线对面亦是经济欠发达的俄远东地区, 市场狭小, 信息不畅, 经济流量少, 不易于形成经济要素的集聚。

四、对策和建议

我们要充分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 结合伊春产业独有的特色和产业现状, 实现伊春林区产业的转型, 更进一步的促进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1. 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 促进林区经济转型。

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接续替代产业、节能减排、对俄经贸合作项目以及基础设施等项目, 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重点抓好林都机场、兴安湖水库、西钢技改工程、西林区铅冶炼、浩水改造、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风电水电和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等建设项目。三是利用好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 认真汇集、筛选和上报符合贷款投放范围的重大项目。采取捆绑式运作, 使项目达到贷款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四是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对已确立的重大项目实行分工责任制和督办反馈机制, 对重大项目建设目标实行细化分解, 落实责任, 做到一个项目一个班子, 一套人马一个方案, 务求取得实效。

2. 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的要求, 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有利机遇, 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 在充分考虑环境可承载力的前提下, 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科学有序地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绿色能源、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化工及矿产开发、木材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等接续替代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市为目标, 以“中国森林之都———伊春”为整体形象, 以“森林避暑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 坚持“生态优先, 整体开发,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 打造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精品, 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 全面启动小兴安岭风景观光道建设, 着力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景观、森林景观和度假景区, 在巩固夏季旅游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我市森林、冰雪、河流等旅游资源, 大力开发秋冬季旅游产品, 谋划林都影视娱乐城项目,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

3. 加大投入, 提供转型动力。

林业投入不足是制约林区产业转型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提供有力支持。首先, 中央财政拨款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 广辟以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为主的森林经营专项补贴资金渠道, 建立资金扶持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发展林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其次, 金融机构应积极改善金融服务, 在已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区, 探索开办各项林业贷款业务。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 在合适的条件下, 尽量减轻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努力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市场体系, 帮助林区尽快解危脱困[4]。

参考文献

[1]伊春市统计局.2006年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yc.gov.cn/tjgb/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2, 2007-02-28.

[2]张志达, 满益群, 刘永红.国有林区政企合一改革及相关政策问题——关于大兴安岭和伊春的调研报告[R], 2008.

[3]刘力刚, 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4]张晓陶, 薛惠锋.资源枯竭型林区产业转型的困境与对策——以伊春市为例[J].生态经济, 2010, (1) .

城市生态文明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篇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对于高速城市化和日益恶化的城市自然环境而言,是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最早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于1999年正式提出,“GI工作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保护区域等组成的维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网络[1]。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有关城市自然生态和绿色空间的术语,旨在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框架的构建来突破传统生态保护的局限性,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提高了城市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城市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减少和治理城市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化造成的环境恶化与城市污染,还可以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城市科学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是构建更加生态宜居、低碳绿色城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3]。

第二,优化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提升城市总体经济价值,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设施,需要系统化、规模化的规划建设和整体布局,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交通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公共政策规划进行很好的协调与发展,调整城市内外部的空间结构[4]。可以根据城市人口的变化,合理发展城市住房与用地,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缓解城市压力。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空间,还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促进城市低能耗的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发展。良好的城市绿化,会使更多人投身到户外运动中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人性化的绿色基础设施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城市投资,提高政府税收,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再次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吸引绿色投资,同时为城市增加经济收入与就业机会,为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建设美丽城市空间。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虽然丰富,但是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将生态孤岛连接成生态网络,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与生物种群,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维护自然生物的多样性。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宜居空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节能减排方面,绿色基础设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缓解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让更多的居民选择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宜居城市空间。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严重存在土地分配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广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制约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北京为例,北京作为首都,虽然在各个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面临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等诸多任务,城市发展也长期存在资源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严重影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对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引入时间较短,我国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对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战略意义、具体操作缺乏完善的认识。目前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承受着资源与环境上的制约,如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雾霾天气频发等。城市不能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的经济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应当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思想,但是一些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城市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参与度不高,制约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功能与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第二,绿色基础设施的容积率较低,资源分配不均,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如,北京人均资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东京、纽约等国际城市,但是北京的绿化覆盖率与森林覆盖率却低于以上城市,容积率较低。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阻碍北京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大一部分绿色基础设施资源集中在核心区,核心区以外较少,以公园为例,香山公园、朝阳公园、奥林匹克公园这样的大型公园多数集中在北京六环以内,而六环以外的公园数量、整体规模、景观质量等方面与前者有着一定差距。此外北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高层建筑过多,绿地太少,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

第三,资金投入不足,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北京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发展等诸多任务,能够投入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单一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政府的人力、物力毕竟有限,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种NGO(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各种资源,还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增加社会福利,此外,社会组织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与传播,也可以形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社会资本,发挥监督作用。但我国社会组织地位不够强大,往往依附于政府部门,独立地位缺失,缺乏社会认可及自身诚信和能力建设。

nlc202309051321

第四,过度追求GDP,忽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部分城市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考核,将GDP指标作为政绩评价的硬杠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找不到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之间的平衡点,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土地分配不合理、绿地不断减少,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绿色基础设施在与经济用地博弈时处于劣势地位。绿色基础设施对于开发商而言是额外的投入,因而不愿建设更多的绿色基础设施,甚至以损坏绿地来尽可能增加其他商业用地面积。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建设动力不足。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政府部门在开发与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当政府选择一块土地用于开发绿地时,面对以极高的机会成本换取较少的既得利益。当政府面临财政压力或片面追求政绩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动力不足。三是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开发商以高昂的资金购买土地,自然会追求利润最大化,把大部分的土地尽可能用作经济开发,极少的部分用作绿色基础设施开发,甚至把本应当用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用于经济开发。

第五,缺乏有效的市民参与机制,对城市环境建设监督乏力。一方面,我国许多城市不够重视公众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突出作用,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与决策的执行度不够理想,公众的管理决策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缺乏多制度的衔接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5]。有些城市的绿地规划主要由规划部门与园林绿化部门负责,缺少与其他部门或组织的沟通合作,并且规划的参与者以政府人员与规划师主导,缺少其他领域的人才,更缺少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城市环境信息公开不够,信息透明度差,导致市民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参与。在信息公开上,我国政府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较为狭窄,形式简单、手段不足,缺乏一定的标准,导致公众无法有效的监督。另外,沟通渠道不畅也是阻碍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公众往往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获取信息。政府缺乏对互联网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有效利用,导致对环境信息的推广力度不够。

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对策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应加快中国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在加强规划、完善政策、资金投入、完善参与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所存在的局限与问题,为公众创建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加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立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加快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来约束城市土地规划,明确土地的用途,增加城市土地开发中对绿色用地的刚性规定,严格执行绿地建设的相关规划,保障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使用空间。另一方面,要严格制定和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加强监督,保障绿地建设规划落地。绿色基础设施应当作为一个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在开发之前就应该对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设计[6]。一旦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审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若要再对城市总体规划所定下来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进行更改,必须经过非常繁琐的程序[7]。所以严格制定和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十分重要,这可以及时保护土地资源和绿色空间,减少城市化进行中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侵蚀的危险,为城市绿色转型和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空间保障。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唯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建立面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制机制,鼓励城市政府多建设绿地,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二,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应该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各级城市政府应当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政策中。推行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政策,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与完善。应当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如硬性规定土地开发必须保证一定的绿地面积和建设相关的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并减少相应的税收,鼓励开发商开发和建设绿色建筑,一定程度上减轻开发商的负担,鼓励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发挥NGO的作用。政府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者,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资金的合法应用。此外,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把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部分,确保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不影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在投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公司、投资人和市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NGO的效益,发挥其作用,这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首先要确立NGO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要合理简化NGO的登记流程,为其工作创造便利;最后要与NGO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而NGO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提高自身在环境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在城市绿色基础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公众参与制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不仅是缓解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自然产物,也是服务城市居民的公共产物,公众作为直接的受益者,应当积极参与城市的绿色基础建设。为此,政府方面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在立法层面上,规定公众的环境参与权,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使环境政策民主化,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8]。另一方面,政府应拓宽沟通渠道,加大推广力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宣传,使公众更好地获取信息并参与到建设队伍当中来。此外,应由政府部门主导成立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用于交流合作、推广宣传以及招商引资等,吸收各个领域的专家与人才,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与完善。社会组织可以建设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站,宣传与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或者通过网站自发筹集资金,并全程监管资金去向。

参考文献:

[1]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5):84-90.

[2]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7-95.

[3]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296-298.

[4]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6):50-53.

[5]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6]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06):50—53.

[7]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2):15-20.

[8]刘国涛.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DB/OL]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7-06/19/content_8412481.htm.

(责任编辑:赵静)

※课题来源: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科研项目:《北京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GDKY201303)

收稿日期:2014-02-20

作者简介:陆小成(1978-)男,湖南耒阳人,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 篇3

生態環境建設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必要手段,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農村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村落生態系統的狀况直接影响城市生態系統的運行,應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開放系統進行研究。村落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是城市生態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村落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1)。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是村落生態系統及村落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内容,集中體現了維護健康、完整、持續的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意義。加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對于提升村落人居環境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内涵及特徵

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近年來在景觀生態規劃、生態經濟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化城市建設等領域出現的一個新概念。生態基礎設施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在實際物質空間環境中的具體體現,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自然生態恢復和維護手段。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不斷拓展,在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城鄉規劃學、生態經濟學、生物保護學、生態工程學等諸多學科都有涉及。基于跨學科領域的研究,生態基礎設施思想具有豐富的内涵和意義(2)。

綜合關于生態基礎設施的相關研究,并結合村落生態系統特點和村落發展要求的具體内容,本文認爲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即“村落範圍内,具有自然生態功能的、村落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所必須依賴的村落生態生産性土地等自然生態要素”。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既是村落居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基礎,又是城市得以正常運行的生態基礎;既爲村落居民提供自然服務,又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自然服務。村落生態基礎設施包括村落範圍内的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如自然或人工林地、農田耕地、草地、河流濕地、海岸灘塗、村落建成區内的各種緑地和水體。這些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應該能够有效聯系,并形成一個完整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系統。村落生態基礎設施衹有作爲系統、有機的整體,才能發揮整體功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生態基礎作用。

從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概念可以看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具有以下特徵:

其一,突出了生態生産性土地重要性,使村落自然生態土地擺脱了衹是作爲初級生産者來提供初級農副産品的從屬地位的尷尬境地,而上升到了基礎設施的高度;其二,强調了村落範圍内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之間的有效連接,以及村落生態基礎設施作爲一個有機系統的特徵。

三、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模型及計算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包括研究指標體系的建立、指標權重的計算、研究模型的建立、研究等級劃分標準的確定及研究結果的分析。

1. 研究指標體系的建立

目前,國内外的相關論著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和内涵的討論上,對生態基礎設施的考核及評價指標的研究很少,對于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由前文所述定義,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的指標體系也可以歸納到村落範圍内的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的範疇,但同時也有其自身特點。它更强調自然生態服務功能,包含了村落自然環境、村落耕地系統、村落草地系統、村落林地系統、村落水域系統以及村落建成用地系統等6個系統和26個研究因子,采用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本文根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内涵和人類活動對村落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响,參考國内外公認的生態村與生態基礎設施相關的各項研究指標,本着綜合性、代表性、層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從村落所依賴的自然環境系統出發,以村落生態承載力計算爲依據,綜合其他村落生態環境的研究結果,提出研究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指標體系(表1)。在指標體系中,村落自然環境反映村落生態基礎設施所處自然環境狀况,其餘5個系統反映各種生態生産性土地提供的各種自然生態服務狀况。

2. 研究指標權重的計算

由于各指標因子在指標體系中的貢獻不同,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爲了區分其對系統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法)來確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的權重。按照指標體系確定的層次結構,根據AHP法要求,咨詢有關專家意見,構成判斷矩陣,獲得各層次指標的權重值(3)。

以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體系的系統層爲例,經過評判後,對結果算數平均,形成如下矩陣,見表2。

用方根法計算步驟如下:

故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求得的權重=[0.03130.3206 0.0599 0.3206 0.1338 0.1338]T有效。

各研究因子指標權重的計算與要素指標權重計算方法一致,其結果如下:

村落自然環境因子權重=[0.25 0.25 0.5]T;

村落耕地系統因子權重=[0.5579 0.2495 0.09630.0963]T;

村落草地系統因子權重=[0.5 0.1667 0.16670.1667]T;

村落林地系統因子權重=[0.4167 0.0833 0.41670.0833]T;

村落水域系統因子權重=[0.4167 0.0833 0.41670.0833]T;

村落建成用地系統因子權重=[0.2862 0.04450.2862 0.1129 0.1129 0.1129 0.0445]T。

3. 研究模型的建立及計算

在建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的基礎之上,結合相應的研究標準,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各項因子進行評判。判斷標準采用五個等級,即分别對應:4-5,3-4,2-3,1-2,0-1。確定各項因子的評判分值後,采用多因子綫性加權函數進行計算的方式,建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模型:

其中:P爲總得分;Ci爲單項指標得分;Mi爲單項因子指標權重;Bj爲研究系統指標權重;m爲研究系統指標個數;n爲單項因子指標個數(3)。

本文研究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中,n爲單項指標個數,取26個;m爲研究系統指標的個數,在本指標體系中,取6個;本研究滿分爲5分。

4.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

爲對村落生態基礎設施進行分級對比研究,根據相關資料,按上述公式即可計算得出各級指標評價結果,再進一步對綜合指數進行分級,以確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質量優劣狀况。參考國内外相關研究及各種綜合指數等級方法,本文確定了一個5級等級標準,即把[0,+5]區間分成5個區間,并給出相應的等級特徵描述(表3)。

四、實例研究

本文選取遼寧省葫蘆島市東窑村爲研究對象,運用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方法,對該村落的生態基礎設施進行實例研究。

1. 村落概况

東窑村隸屬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雙樹鄉,距市區20km,北靠丘陵山地,東臨遼東灣。全村820户,2 300人。全村陸地面積約631hm2,其中耕地267hm2、林地124hm2、草地163hm2、建成用地約77hm2;全村海域面積約爲2 074hm2,其中灘塗133hm2。村落全境平原占陸地面積的80%,河流占5%,坡地占15%。

2. 村落生態承載力狀况

根據筆者的相關研究,該村落2008年生態承載力狀况如下。

人均生態足迹需求爲(hm2/人):耕地0.52694,草地0.03572,林地0.00110,化石燃料用地0.51462,建成用地0.17097,水域0.08575,人均生態足迹1.3351。

人均生態容量供給爲(hm2/人):耕地0.5272,草地0.0069,林地0.1270,化石燃料用地0,建成用地0.1521,水域0.3697,人均生態容量1.1829,可利用的人均生態容量1.0410。

人均生態赤字(hm2/人)爲0.2941。

該村落各項生態生産性土地的生態赤字或盈餘(hm2/人)情况如下:耕地+0.00026,草地-0.02882,林地+0.1259,化石燃料用地-0.51462,建成用地-0.01887,水域+0.28395(注:生態赤字爲-,盈餘爲+(4))。

3. 計算研究結果

根據計算模型,最終確定葫蘆島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單項指標得分(表4)。即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計算結果如下:

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總體3.4071;村落自然環境3.7500;村落耕地系統3.3653;村落草地系統2.5003;村落林地系統3.6666;村落水域系統4.50000;村落建成用地系統2.1131。

4. 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結果分析

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總體得分爲3.4071。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該村爲2級,即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生態基礎設施生態服務功能,能够對村落及周邊地區的生態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生態物質基礎和保障。

從各系統單層權重的計算結果來看,得分最高的爲該村村落水域系統,得分爲4.5000。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該項等級爲1級,這與該村落範圍内的水域所處的生態及生産能力狀况是吻合的。村落依靠臨海地域優勢,充分發揮海洋經濟作用,以捕撈、養殖及旅游服務業爲重要經濟來源,不但體現了海域的生態生産功能,其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調節、娱樂休閑等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生態服務功能也得到較好的利用。

其次是村落自然環境、村落林地系統和村落耕地系統,分别得分3.7500、3.6666、3.3653。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這3項等級均爲2級,反映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基礎條件較好,具備建立具有完善生態服務功能的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自然物質基礎條件。

在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系統層中,村落草地系統和村落建成用地系統的得分最低,分别爲2.5003和2.1131。依據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等級劃分標準,這3項等級均爲3級。村落草地系統的自然狀况較差,導致其生態服務功能較差。建成用地系統得分最低,説明在人爲成分最多、受人類行爲幹擾最大的系統中,其内部各組成要素因子的狀况不利于該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生態功能的發揮,甚至有阻礙其功能發揮的負面作用。

五、結語

本文通過構建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確定指標權重,建立模型及研究結果等級劃分標準,并應用于東窑村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中。其結果證明此研究過程具有較强的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但在運用AHP法建立判斷矩陣時,相對重要性的確定仍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所以結合實際問題,改進研究模型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是今後需要解决的課題。對于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研究指標體系,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其理論和方法還很不成熟,很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嘗試以具體村落爲研究對象,對其生態基礎設施狀况進行研究,以此探索我國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的研究方法,以期爲我國的新農村規劃建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摘要: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本文提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指标体系,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确定研究等级划分标准,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验证,以期为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村落生态基础设施,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实例验证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智平,安萍.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生态学杂志,1995(1):43~48

(2)参见:俞孔坚,李迪华,潮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

(3)参见:李德清,崔红梅,李洪兴.基于层次变权的多因素决策.系统工程学报,2004(3):258~263

“大生态”的产业曙光 篇4

25岁的卢拾山(网名)是南昌绿盟自行车俱乐部中的一员。

由于是个急性子,往往都是他提前半个小时到达集合点,等待其他成员前来集合,然后一起骑车前往事先定好的地点。

他们也常常被称为“一支特殊的车队”,据说全部到齐有5D00人。声拾山和他们一样,热爱自行车运动、关注环保和绿色生活方式。今年3月,该俱乐部曾以紧贴大湖、越野骑行的方式跋涉600多公里,首次以自行车骑行方式完成环游鄱阳湖这一活动,并沿途开展候鸟保护宣传和湿地调查等等。

在南昌,像这样的自行车俱乐部已有5家,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他们的行列。“我们,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一环保骑士。”卢拾山说。

环保骑士们的类似行动,和南昌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一致。政府部门也极力为这些民间组织的活动提供平台和便利。在红谷滩新区,居民可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自行车,随手就可触及一种全新的环保生活。

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政府也极力普及低碳经济的理念,以及构建以“大生态”概念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布局。当国内多个省市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设想时,南昌已然制定出较为全面的发展规划,并高位引进一批优质项目。由此,生态经济及低碳产业的南昌框架,已然初步形成。

低碳经济:占领业态高地

进入8月份以来,南昌市会展办业务处处长胡星格外忙碌,原因是距离11月中旬举办的首届“世界低碳大会”已经不足100天。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胡星的第一件事就是拨打各相关政府部门的电话,了解会议筹备、招商等情况的进展。

而从今年初开始,南昌社科院和发改委的官员、学者也在紧张筹备着一份名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报告,这是2009年南昌市委书记亲自出题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环保、科技、工业等许多政府部门都有涉及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规划在年内公布,打算为今后的南昌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勾勒出一幅蓝图。

7月上甸,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蒋兆理处长、厦门大学林伯强教授及英国碳信托公司等专家到访江西,考察在南昌进行低碳试点项目,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由于低碳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如美国政府正致力于以‘绿色经济’为主,力求再次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国内著名的能源经济学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当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相继提出向低碳经济转型,江西已拔得头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试验区。

林伯强认为,“欠发达”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劣势,由于工业化起步晚,江西和南昌的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这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则是最大的优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实施“山江湖”工程,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观念的提出,再到“生态立省、生态强省”理念的实施,一直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推进。目前,江西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2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9个,居全国第1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国家级8个,列全国第2位。

以低碳经济的理念谋划,把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融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生动实践,江西抢先搭上了低碳经济的“早班车”。而省会南昌则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条件,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绿色崛起之路。

这一次,南昌则以举办“世界低碳大会”为契机,试图通过举办此次大会,统筹、策划和包装南昌在国际上新的定位和新的形象,致力于做大一批产业,做亮一批重点,做好一批规划,做实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

“举办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是城市间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理念和手段。”南昌市长胡宪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的大势所趋、南昌的希望所在,南昌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势在必行。要借助大会的平台,掀起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热潮,开创南昌低碳生态经济的崭新局面。”

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生态经济,正日益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规律。主管会展的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武告诉《新经济导刊》:“今天我们能够争取到如此高规格的一个国际会议,坚持‘生态立省’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是重要前提。”这也是南昌成为全国低碳经济天然试验场的优势所在。

南昌发展低碳经济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南昌希望此举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从而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产业链条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生态经济领域的大集团、大公司、总部经济等落户。

实际上,南昌之所以能获得首届世界低碳大会的举办权,主要还是因为具备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坚实的产业基础。

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江西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工业技术和骨干企业,到2012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作为节约能源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到2012年,江西省LED产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此外,服务外包、绿色农业、生物医药等低碳产业在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

而这让江西尤其是南昌,具备了引领下一轮产业变革的条件。

新能源:产业变革引擎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今后百姓的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

电动汽车动力模组、环保电动汽车、LED绿色照明、节能家电……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南昌倾力做优做大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优势产业群,它们将成为南昌发展的助推器。

南昌市政府有关人士说,目前南昌市低碳产业发展框架已经基本确定:做强光伏、LED、服务外包三大低碳产业链,做优新能源环保电动汽车、绿色家电、环保设备、新型建材、民用航空和生态农业六大产业群。

“这都是目前南昌市在全国有一定优势的产业,一旦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出台,这些具有明显优势的低碳产业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实现加速发展。”南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光伏产业是低碳经济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的光明产业、朝阳产业。

随着江西赛维、江西品大、上海卡姆丹克、通用太阳能等一批企业的落户,南昌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南昌光伏产业园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晶体硅片项目、电池模组件项目、电池片项目等。

据了解,南昌市将把南昌光伏产业园打造成为包括

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导电玻璃和太阳能电池延伸产业在内的四个基地,形成以光伏产业为龙头,集硅片生产、薄膜电池、导电玻璃、太阳能电池以及上下游产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高效能、高科技的世界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

至2013年,光伏产业园拟累计投资672亿元,形成太阳能硅片生产能力1.6亿片、太阳能电池3D00兆瓦、太阳能导电玻璃1亿片和太阳能延伸产业项目的相应产能。

除此之外,南昌将启动“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初步选定在市政府大楼、南昌二中、江西赛维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屋顶建太阳能电站。目前,该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批,正在争取国家太阳能屋顶项目的支持。同时,还将实施太阳能光伏电站示范项目,依托赛维LDK先行投资建设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2.54亿元。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研究江西省日照及气候条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光伏系统的环保效应及并网电价测算,为将来江西大规模上马光伏发电系统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LED,即发光二极管,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说到它,南昌人并不陌生。夜幕降临,洪都、英雄大桥上安装了3500多盏LED灯。而在城东地区的紫阳大道,南昌在此打造出了南昌第一条太阳能LED路灯景观照明道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昌国家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晶能光电、欣磊光电等公司的外延片为上游产业;晶能光电、欣磊光电、联创光电等公司的芯片制造为中游产业;联创光电、联创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业景观照明的光源、灯具、LED显示屏、联创致光科技的手机背光源为下游企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低碳经济还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因为,每一次经济大波动都将引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专业机构通过研究国际经济危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世界产业演变的趋势发现,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会成为走出金融危机困境、带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战略产业,将会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同时,金融危机将带来一轮产业的洗牌,低碳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产业结构引进的规律,它将是全球未来市场开拓最大的新能源产业。

南昌将牢牢抓住这轮产业洗牌的机遇,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因为产业升级是化危机为生机的有效出路,结构调整是化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牵引南昌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生态区划:“金山银山”版图

如今在山水都城南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环保理念已经在英雄城的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南昌也用生态的理念指导着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打造低碳经济,不仅要有产业集群,更要突出南昌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生态优势是南昌的最大优势,生态品牌是南昌的最大品牌。”政府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在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南昌一直把生态优势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做好生态布局。

据了解,南昌市将把红谷滩以及扬子洲打造成生态居住和服务业中心区把高新开发区打造成生态高科技园区;把湾里区打造成生态园林区。

作为南昌最年轻的城区,红谷滩新区朝着建设“人气兴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大新城的目标挺进。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红谷滩新区重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发展传统服务业为辅,将中心区建成以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金融、商务为一体的城市新型中心区l凤凰洲片区为以居住为主的城市生活新区;红角洲片区定位为教学、科研、创意文化、旅游、体育和高级商住区。

同时,扬子洲则重点往四个方面发展,包括:打造全国知名的以河口原生态湿地、平原森林、田园风光为主体的森林花园岛;打造全国低碳经济先行示范性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产业升级、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居住高档的生态住区岛;打造全国知名的假日休闲、运动娱乐、疗养培训、会议会展为主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岛;打造全国先导型的以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分部办公服务、科技研工、国际教育、咨询论坛以及专业组织布点的科技研创岛。

南昌高新区作为江西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江西省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高新区以昌东大道为重点进行总体功能布局,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包装、汽车、机电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的总部集团建设为主,以房地产、会展、国际商务、金融、文化、信息通讯、商贸、中介为辅,以高新区昌东高校园区周边为发展中心,全面建设高新区总部经济带项目。

此外,该区积极推进一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示范项目,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示范项目、绿色照明示范项目。

而风景秀丽的湾里区则将按照休闲度假旅游娱乐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园林区、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生态园林示范区的定位。南昌将重点培养医药生产基地、汽车配件基地、软件生产基地,使湾里城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教育产业为支撑的城郊组团新城区。同时,完成昌湾大道湾里段改造建设,形成以红湾公路、昌湾大道、云湾公路、省店公路、西外环高速为主干线的对外交通网络;推进内环路、天宁路、消防路建设,初步形成城区内环状路网。推进园林绿化工作,力争人均绿地达30平方米以上,省级以上园林小区、园林单位达20个。

如今在山水都城南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环保理念已经在英雄城的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南昌也用生态的理念指导着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态景观体系、生态绿地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城市经营体系在内的生态经济体系已经构建,南昌已展现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绿色都城相呼应的独特城市魅力。

山峦长年青翠、湖泊错落点缀,水质优良率始终保持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2%,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3.9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平方米——南昌的生态环境也就此成为当地政府引以为傲的招商资本。

旅游产业:多头并举之效

两个月前,南昌市政府拟定《关于加快南昌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意见稿,该市将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来刺激旅游业发展,并首次提出:支持旅游建设项目用地,对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旅游开发,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批准。

上述“意见”的出台也是有背景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明显感受到了冲击。如何拉动内需,提振市场信心,也成为南昌市旅游行业面临的难题。

面对危机,南昌市开动了脑筋,采取一系列积极措

施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市旅游经济“回暖”,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了作用。

从2009年起,南昌拟每年安排600万元资金,对外宣传南昌旅游品牌,推介南昌重点旅游景区,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旅游推介。不久前,南昌在韩国首尔举办“南昌旅游周”专场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激活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让市民到乡村旅游,让农民到城市旅游,发挥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升和带动作用,今年3月南昌启动了“南昌人游南昌”活动,南昌两家旅行社共向市民派送了总价值3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

4月,南昌开展“全国百城旅游江西·南昌大型推广活动”,活动重点突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结合今年“生态旅游年”的主题,重点推出了百个旅游节庆活动、百条城乡旅游新线路、百万份旅游消费券等“五百”活动。

此外,南昌还适时举办了第三届杨梅节、梅岭杜鹃节、2009江西(黄马)第二届樱花节等节庆活动。大型旅游推广活动和密集的各种节庆活动激发了市民的出游热情,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激活了南昌旅游市场。

同时,南昌还以大项目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专场招商会,吸引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南昌旅游业,促进金融、社会和外来资金向旅游业倾斜,实现南昌旅游业招商引资新的突破,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聚,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今年以来,汪山土库、安义古村深度开发、赤家垅花果山农家乐、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建设、南昌宝葫芦农庄休闲旅游区等一批新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纷纷登场。

拉动内需“政策计划”、旅游形象“宣传计划”、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合作区域“联动计划”、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兑现旅游“退保计划”……今年,南昌重点实施旅游产业“十大行动计划”,及时推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举措,为旅游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提振了信心。

政府牵头,企业互动,主动牵手福州、厦门、广州、抚州等省内外城市,精心组织旅游互动——相约南昌活动,今年上半年南昌推行的合作区域“联动计划”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南昌市旅游局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新增旅游就业岗位。

在各主要客源市场,南昌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宣传南昌,营销城市;组织旅游企业赴北京、上海、海南、广州等城市开展专题旅游推介会,吸引国内重点区域游客来昌旅游;紧密结合对接世博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承接世博溢出效应为企业谋实效。

盘点刚刚过去的“十一”旅游黄金周,南昌市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接待国内外游客29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收入达8.8亿元,同比增长14.8%。

绿色集群:领衔“环鄱阳湖”

江西省有关领导最近在此间召开的一次全省性会议上透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即将纳入国家战略,这将带来政策、项目、投资等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进而成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的湿地,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江西省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大部分位于鄱阳湖地区,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此前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寻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之路。

2008年的春天,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江西省政府官员表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江西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如此强调。

去年4月13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在南昌召开,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讲话中强调,要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从而使得江西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中成为“承接热地”。

根据初步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鄱阳湖平原及周边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全区进行功能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区和重点发展区:在区域内,江西省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区域的生态文明构建,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江西省各城市如何实现联动发展?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基石上,又明确提出了要以南昌为核心、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群。在鄱阳湖的周边,江西一共有6个城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抚州。

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城市联合群,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是当今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提出是江西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南昌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已经基本具备了核心地位的基础和条件。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2006年南昌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上了一个新台阶;南昌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都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民收入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南昌的区位优势明显,6小时之内可以分别通达广东、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市。

同时,南昌的产业基础也比较厚实,是江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有高新和昌北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小南工业区等工业发展的载体,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五大支柱产业。此外,南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还是中部重要的商贸物流城市。

胡宪表示,南昌将在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快速崛起中,以生态立市,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论生态城市产业 篇5

生态产业与生态城市产业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高效、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快生态产业建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走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研究生态产业的内涵、产业生态化与产业信息化以及城市产业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业”是一个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概念, 它概指国民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现代经济学一般将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不仅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且间接决定着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按照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缓解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生态产业, 即产业发展必须注重提高各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水平。生态产业是产业发展水平的一种高级层次和高级阶段, 它代表着生态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理想模式。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产业不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并列的一种高级产业, 而是指城市产业的生态化, 即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严格来说, 城市产业生态化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部生态化, 即产业结构的生态化, 这一问题前一章已经详细论述, 本章不再赘述;二是内部生态化, 即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旅游业四个主要方面, 当然也包括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环保产业以及环保技术服务业等方面。

城市产业生态化与城市产业信息化

生态城市建设既强调城市系统的新陈代谢要像生态系统那样以循环的方式运行, 又强调以高科技为动力和基础, 通过科技的力量, 加快生态城市产业建设。因此, 产业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产业信息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也就是说, 生态城市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产业生态化与城市产业信息化。

(一) 产业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正如顾朝林在《中国城市地理》中指出:“从生产力方面看, 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另一方面,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且对城市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 产业生态化发展, 是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所谓产业生态化, 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 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的。它的本质是把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保结合在一起, 要求所有的产业都要符合生态原理、经济规律的要求。换言之, 任何一种产业, 若不注重环保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就无法真正地实现产业生态化。这正符合生态城市所强调的“生态”, 即城市系统的新陈代谢要像生态系统那样以循环的方式运行, 因此, 产业生态化是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城市生态化过程, 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

(二) 产业信息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

所谓产业信息化, 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改造传统产业结构, 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这里的产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以及旅游业信息化等。产业信息化发展, 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单位产出的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从而使生态城市实现经济效益好、产品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有效之路。同时, 产业信息化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原因在于,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是说, 生态城市建设在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同时, 还要倡导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 努力做到物尽其用, 地尽其利, 人尽其才, 各施其能, 各得其所, 资源、能源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实现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所以说, 产业信息化是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因此, 要强化高科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努力实现生态城市的产业信息化发展。

生态城市产业的内容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活动又以工业为主体。工业是现代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同时也是影响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因此, 生态工业是城市现代工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的载体和核心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

(一) 生态城市工业

工业是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核心, 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也是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 工业也是影响城市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当今城市环境危机的根源所在。传统工业的发展导致进入自然界的废物和污染物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从不同程度上, 既造成了环境污染, 又威胁到了人类健康。为此, 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善生态环境, 就必须“从源头开始预防污染”, 即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和进化型工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 从区域范围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对企业生产的原料、产品和废物进行统筹考虑, 促使现代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工业的主题之一是采用消除或重复利用废料的“封闭循环”生产系统, 主题之二是提高产品的使用周期, 减少废物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与消耗。可见, 生态工业的发展既要着眼于每项工业生产的全过程, 又要着眼于地区工业生态的全局性和互补性。因此, 生态工业的发展为全面、根本地解决和控制污染, 为节约资源和能源, 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际策略, 是一个城市实现其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 生态城市农业

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任务。农业不仅仅是一种产业, 还是一种愉悦市民身心、调剂市民生活的景观, 一种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一种将自然融入城市, 让市民充分地贴近自然最好的形式。因此, 都市生态农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要充分挖掘都市生态农业的空间资源和发展潜力。

都市生态农业是追求“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以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农业生态文化等为追求目标。由此可见,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必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而建设生态城市也离不开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空间地域范围内 (含功能辐射区域) 具有一定生态空间格局,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体现城乡融合、服务于城市功能的, 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的生态农业系统。我们称之为“都市型生态农业”或“都市生态农业”。与传统的城郊农业不同,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高层次、高技术、高品位的绿色产业, 是按照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需求培养和建立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普、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生态农业具有地理位置和功能的特殊性、类型和模型的多样性等特点, 因此,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要创新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建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采用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 完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三) 生态城市服务业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但服务业尤其是商业、餐饮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日趋广泛, 服务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又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方式。因此, 生态服务业是服务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必须关注的一项内容。

生态服务业是在传统商业、服务业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应运而生的, 是指在高科技技术、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管理支撑下, 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运用系统论方法, 全面规划、合理组织服务业生产布局, 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型行业。

生态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绿色科技教育服务、绿色商业服务和绿色公共服务等部门。要实现生态服务业, 就必须对对第三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同时要尽可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

(四) 生态城市旅游业

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生态城市产业的建设。生态旅游业涉及多种企业组织, 为此, 有必要研究其内涵与特征, 明确生态旅游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生态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旅游系统的一种媒介, 是以生态资源为凭借, 以旅游设施为基础, 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要达到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制定具体措施, 包括: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格局、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实现城市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措施

产业生态化, 既是生态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更是城市产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关键步骤。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措施包括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完善生态产业管理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

(一) 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等。其中, 发展生态工业既有利于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也有利于减轻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既能保持和改善城市的生态平衡, 也能将自然融入城市, 让市民充分地贴近和感受自然。发展生态服务业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信息条件和市场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 发展生态产业, 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还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 我们应把产业生态化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培养, 使之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 为实现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目标, 必须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整体战略中。包括根据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的前景, 制订全局性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规划, 确立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有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地引导实施, 逐步建立生态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发、创新、服务体系。

(二) 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为此, 产业生态化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要通过科技的力量使产业从微观到宏观、从技术到管理实现全面、全过程的生态化。首先, 要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与产业生态化相互结合的新机制, 使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比如, 产品加工业应该考虑同相关院校、研究所和大型生产厂联合, 解决高质量生态产品加工技术问题。其次, 要推广同产业生态化密切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农林产品加工技术、生态产业链接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同时, 还要拓宽技术供给渠道。最后, 要重视才人培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才问题, 要进一步引进和培养研发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技术与生产的广泛结合。

(三) 完善生态产业管理

生态产业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将生态投入转化为产业的产出, 以谋求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同时又是生态城市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产业生态化才有可能成为促进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生态产业管理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是指生态城市产业政策, 即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中, 以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中观层次是指部门或地区生产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生态产业建设将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微观层次是指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方法, 涉及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战略, 以及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规格与标准”等。

(四) 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生态产业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少地产生污染和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为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 政府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要为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要为产业生态化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提供积极的帮助;加大产业生态化的资金扶持力度, 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生态产业进行扶持;为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便捷而有效的服务, 等等。其次, 要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技术政策。把产业生态化发展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 尤其要对重大环保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 并发挥好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最后,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促进产业生态化进程。一方面, 要健全和完善已有的法律体系,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 要尽快制定能源与资源循环法、清洁生产法、资源综合利用法等产业生态化立法。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 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措施包括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完善生态产业管理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

关键词:生态产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参考文献

[1].王如松, 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年第3期, 第5页.

[2].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第418页.

[3].程春生.产业生态化与福建可持续发展.福建论坛.2007年第1期, 第114页.

[4].马骄阳, 尤雅琴.论产业的信息化.信息产业.2001年第5期, 第10页.

[5].赵小苗, 赵小惠.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河北工业科技.2001年第1期, 第7页.

[6].金涌, 董丽华, 赵风云.循环经济与科学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第3页.

[7].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 第84页.

[8].张禄祥.论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2期, 第155页.

基础设施产业生态 篇6

产业生态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

所谓系统, 必然涉及多个关键环节或因素。综观起来, 要形成产业生态发展系统, 需要具备三个互动要素:

(一) 产业集群要素。

一个企业要转型, 一个产业要成型, 集群效应的作用不可忽视, 也就是转型后的行业起码要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这样就转得容易些、转得有前途些, 否则就是无本之木。一个新产业要从雏形到成型再到集群, 离不开由上到下的“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这里面包括三方面因素。第一个是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因素, 这类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培育产业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的平台。第二个是企业因素, 就是具有创新型能力的企业, 这类企业对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的研究、发展和商业模式推广非常感兴趣, 即使目前这个产业还不完全成型, 但在这样情况下, 企业非常愿意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全方位合作, 甚至愿意投入巨资 (比如从全球范围内雇佣高科技知识能力工人) 来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第三个是产业经验因素, 就是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如何提供相应氛围和环境, 将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实现接触和融合, 使产业有创新理念和市场化运作。

(二) 产业政策要素。

产业政策可以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出台专业定向投资推进政策, 吸引区域外的某产业技术领先企业入驻, 逐渐地这些核心企业又吸引了新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 来配合这个产业领先企业发展, 为其提供一些上下游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慢慢地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就是当初新加坡政府花大力气将全球做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最好的银行引进来, 通过多个层面支持, 财富管理行业在短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 业务很快做到世界各地。

(三) 促进活动要素。

当确定要发展方向时, 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特点来选择并开展研究和推进活动, 包括促进自主领先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平台搭建、招商引资、金融服务、信息支持等。世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新加坡政府就是通过系列自上而下、从内到外的卓有成效的促进措施, 电子、海事海洋、生物医药、化学等制造业主体产业集群快速形成, 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成因分析

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推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但非常成功的例子似乎还不是很多, 这与各方面因素的缺失有密切联系, 其中一个客观问题就是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发展系统, 结果是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但企业自己却不太愿意转、不知道怎样转、该转向什么行业, 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 企业经营环境不佳, 企业转型虽然紧迫但又比较困难。造成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成因包括:

(一) 企业本身的原因。

一些地区、一些行业还比较缺乏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少企业负责人满足于“小富即安”, 对转型升级的敏锐度、主动性、自觉性不够高。美国柯达公司由盛及衰的教训在于:沉湎成就酝酿危机, 转型缓慢难以掉头。在知识经济引航的时代, “不进即是退”, “慢进也是退”, 可惜往往很多企业对此并不在意。

(二) 政府层面的原因。

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措施不得力, 基于有限的财力没有集聚各种资源促进某一产业的集群发展, 或者没有有效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平台, 或者政府没有出台指引行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或者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跟不上宏观形势变化, 或者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到位, 促进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和体现。

(三) 客观环境的原因。

与经济转型、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 城市环境水平不高, 高端人才难招难留。没有相匹配的高校、职业教育资源, 没有培养出具有类似德国工人技能水平的优秀产业工人, 没有打造先进的工业园区。以上不同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不同地区。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确确实实需要产业生态发展系统内的分工协作, 首先是企业的转型、政府的转型、社会的转型, 然后才是产业的转型。在这个艰难过程中, 政府要从上到下紧密合作, 企业要改被动转型到主动转型, 方方面面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在此, 提出三条建议:

(一) 企业主动应势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产业转型的主体。企业本身要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现代化, 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推进创新投入持续化, 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的力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 主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管理现代化, 深入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提升企业制造和管理水平;人才使用国际化, 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 实行全球招聘制度, 引入和培育技术型、管理型和高级复合型人才团队, 加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通过努力, 最终实现企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二) 政府主动转变职能, 优化保障机制。

政府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一是有必要的话, 地方政府成立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建立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和确定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事宜, 负责协调产业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等的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减少审批事项、审批时间, 将不该管的事情情转移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切实改善政府自身服务, 创造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 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

(三) 政企加强联动,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生态补偿研究 篇7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主要体现在产业活动上。因此, 产业是生态补偿的重要领域。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实践情况来看, 侧重领域在于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和范围较窄的林业、矿业等部门。随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产业生态化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急需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推动。

1 产业生态补偿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产业生态化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 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废物的排放, 促使产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传统资源消耗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产业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近年来, 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产业生态化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的体现。

产业生态化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业经济活动, 如果不提供补偿, 就难以调动产业生态化的积极性。众多的试点企业表示, 产业生态化的推进, 急需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度, 特别是产业生态化的补偿制度。而现有的补偿则呈现“少、浅、乱”的局面, 不成体系, 严重影响了产业生态化意愿和行为, 严重制约产业生态化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推广。

产业生态补偿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害付出赔偿, 更多是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产业活动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国家通过提供技术改造资金、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 以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设备、高新技术和主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起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高效合理、节制利用的目的。产业生态补偿更多的是事前的生态补偿, 是国家对积极采用生产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业因此而可能招致的损失或缺乏行业竞争力而承受的牺牲所给予的一定补偿, 对产业的发展方向起着指引作用, 是生态补偿的重要领域,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国外产业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

产业生态补偿是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举。国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中, 以生态补偿制度为主体的市场保障体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对环境友好的产品采取补偿。美国、德国等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 如在美国市场每出售一台A++级的节能洗衣机, 政府就给予一定的补贴。以色列对“水”进行生态补偿, 采用水循环利用的“中水回用”模式, 即:产业出来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同量给予反馈。通过这种方式, 以色列100%的生活污水和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用。

2) 对环境友好的产业过程给予补偿。对于产业过程中的环境改进, 无法像产品那样定量评价, 因而往往采取政府投资、无息 (低息) 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产业生态化进行鼓励, 如丹麦对风力发电及其设备减免部分税, 同时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的电0.27丹麦克朗/千瓦时的补偿, 此项措施使丹麦不但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已占到总电量的35%, 预计到2030年可超过50%。

3) 对环境治理产业给予补偿。生态补偿不仅仅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政府承担部分的环境成本费用, 降低产业生态化的门槛。例如, 韩国为推进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品, 2002年韩国政府实施公共机关义务优先购买再利用产品制度, 并为进一步扩大再利用产品市场, 对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并对这些产品跟踪监督。

3 产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指导下, 我国产业生态化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处在模式的模仿和构建等浅层次的生态化上, 在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急需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推动。

3.1 产业生态“不补偿”

产业生态化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 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可以保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但是“生态”必须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之上, 如果不经济, 理性行为个体就不会选择生态。在现有的条件下, 产业生态化成本极高, 难以做到“生态”且“经济”。

首先, 虽然从长远看,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预防性和评价性费用在短期内增加了其成本, 产业竞争力受到影响;其次, 由于资源环境的价格未能正确地反映其供求关系, 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存在价格差, 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显著偏低。而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 而对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却比较高, 所以对于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经济选择的产业来说, 进行产业生态化是不经济的;再次, 产业生态化需要规模经济和较高的技术条件, 进入门槛高, 因此广大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生态化不具有优势。

3.2 产业生态补偿惩罚性不严

产业生态化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其实施。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固定废物污染防治法》等关于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 并已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研究报告, 但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并且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收取资源税、环境税和排污费、罚款等约束性生态补偿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对粗放型生产和污染末端治理生产方式的处理力度不够, 没有起到应有的生态化作用, 有的企业甚至宁愿象征性的交一些费用来换取随意排放污染物的权利。现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零散, 缺乏系统、综合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补偿惩罚机制。

3.3 产业生态补偿激励性不够

目前, 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与明确, 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支持资金太少, 践行产业生态化的企业实际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更小, 激励力度显得很不够。许多产业生态化试点企业且不知道从哪些部门获取优惠, 非试点企业更是无头申请补偿, 致使仅有的一些产业生态补偿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于此同时, 由于目前我国产业生态化评价体系还没有成型, 政府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本之木”, 加之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政府对产业生态化有着不同的态度, 导致国家对产业生态化给予的补贴、提供贷款、减免税费或是政府优先购买其产品等激励政策在大多数地区都不能完全兑现, 产业生态化短期投入较高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4 产业生态补偿协调性不足

在产业生态化过程中, 价值的创造是由多个价值活动环节组成的产业生态链, 因此, 需要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生产主体共同努力。在保证产业生态链整体具有较大的价值增值的情况下, 在产业链内部合理分配增值, 使每一个环节的生产主体都得到合理的价值补偿, 这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环节。然而, 在产业生态化的实践中, 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足够的价值补偿, 因此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济多是企业“体内循环”, 上游-中游-下游企业“体外循环”的不多。产业生态化企业间能流、物流循环利用补偿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

3.5 产业生态补偿操作性不强

产业生态化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投资、贸易、资源回收、科技、教育等部门, 以及产品包装、垃圾处理、建筑、食品、化学品、家电、服务行业等领域, 需要制定的补偿手段和措施在不同行业各有不同, 已有产业生态补偿的手段和措施有待提高, 操作性不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关于产业生态补偿的思路并不清晰, 一些规定也比较笼统, 条文过于原则和抽象, 缺少量化指标, 相关的措施之间还存在着不够协调的问题, 有关机制措施的修改跟不上实践需要。

4 建立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

4.1 加强产业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产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 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产业生态补偿法规, 对约束和促进产业生态化的经济激励和刺激手段, 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 通过法规加以规范, 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产业生态化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的实施,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 仅依靠传统的环保观念和环保立法, 不足以满足现实产业生态化的需要, 必须采取符合时代潮流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 与国际接轨, 建立健全产业生态补偿制度。

4.2 深入探讨产业生态补偿标准

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产业生态补偿的标准都会有较大差异。深入探讨各种产业生态化试点领域和地区的产业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是十分重要又紧迫的任务。H.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 以太阳能值作为能值研究的标准尺度, 通过能值转换率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中的诸要素转换为同一的太阳能值, 实现了不同质量的能量统一评价, 架起了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作用桥梁, 为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可以定量评价产业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某种产品时, 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详细的能值流向图, 执行机构可以清楚地发现产业违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等, 并且可以将产业对环境的污染量化。能值分析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更具有可信度和操作性。

同时, 也可以根据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承受能力确定补偿标准;还可根据产业生态链各产业活动主体的补偿意愿商定补偿标准。

4.3 完善产业生态补偿的税收手段

税收作为一种分配行为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生态补偿手段, 对促进产业生态化具有独特的作用。要科学规划, 建全合理利用资源的税制与税收调节体系, 形成促进产业生态化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发达国家的产业生态补偿主要集中在回收利用产业, 即所谓静脉产业上。我国产业生态补偿必须考虑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两个方面, 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削减等方面构建税收体系。如对资源浪费严重、产业技术低劣、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和产品实行重税政策;用零税率甚或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行业和产品, 如对生产无污染环保产品的产业减免税率, 对利用“三废”的生产行业和产品进行减免税, 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 对不易回收的大宗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实行收费或押金制度, 绿色外贸导向型产品给予税收优惠等。

4.4 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生态补偿模式

基于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关系研究 篇8

关键词: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我国经济经济迅猛发展, 但过去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现如今, 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深。生态失衡致使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至此, 产业生态的理念应运而生, 给传统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本文首先将对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

生态学家对产业生态的解释为:针对产业活动的具体特点, 结合其对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与代谢规律对产业活动进行科学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以协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的关系, 两者不是对立的, 而是可以相互作用, 进而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产业生态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传统的产业作业方式, 将物质和环境资源也列入产业资产的范围中, 如果在发展过程中, 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 致使产业生态失衡, 这也是破坏产业系统资源, 从持续发展角度来说, 对产业经济的增长起反作用, 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增长。

产业生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在维护, 保持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 产业生态的出现代表着产业经济的提高不能与环境系统分开, 而是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从生产的第一步, 即原材料的加工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 都要讲环境因素加入其中。产业生态对产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在产业系统中的融合关系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用的影响下, 我国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系统新的发展方式, 这是将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融合到一起的重要举措。在新型产业系统中, 将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量化, 一旦出现环境不达标的情况, 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追究相关责任人, 争取从源头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以实现对产业生态的有效维护。产业生态的发展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 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市场的监督机制, 促使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 以此来提高自身产业生态的效益, 逐步淘汰浪费资源, 污染生态环境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创造出低能耗, 小污染的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形成后要大力推广, 促使其他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 产业生态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者在产业系统中有着相互促进, 共荣共生的关系。

3.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 产业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下面将对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3.1 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对产业生态的影响

在产业系统发展中, 从原始材料的初步应用, 到产业废物的最终处理方式, 都影响着生态环境。产业废物的排放方式是产业生态中的重点问题。如果产业废物处理不当, 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都造成影响, 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这种为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 所以产业废物的处理应当得到企业与政府的共同重视。

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在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 各个产业排出的废物通过处理后可与其他产业链接, 成为其他产业链中的原始输入产品, 通过转换方式使产业废物被重新利用, 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资源。产业废物的再利用是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减轻了企业的排放压力, 变废为宝, 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3.2 产业生态网络的建立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例如现在的雾霾, 就是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 我国将建立产业生态网络, 进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生态网络是企业与其合作的相关部门级单位通过网络化合作方式减少企业运作中的生态问题, 进而促进产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集聚性产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合作的发展模式, 减小企业排放污染, 减少企业自身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从而使整个产业系统健康、均衡发展。产业网络以创新为动力, 提高产业生态效率为目标, 以新工艺、新技术为手段, 优化资源配置, 着力创建能耗.、少污染的新型产业。产业网络能够促进产业系统内部主体间的广泛合作, 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产业系统内开展合作更为方便, 从而推动产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

现如今我国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就忽视了环境问题, 未来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 在这种情况下, 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通过相关产业生态设施建设, 产业生态恢复手段与环境治理等发展方法将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妥善解决。只有这样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 创新的手段, 有效的处理方式, 可以以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代应, 邓雨辰, 宋寒.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 (01) .

[2]贺登才.我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回顾与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03) .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新探 篇9

关键词: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42-04

莱斯特•布朗在其所著的《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指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2]。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就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

1.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3],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①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②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③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4]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5],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6]。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7]。国际著名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8]。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9]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10]。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11]。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不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主动性,即不能主动地展示、增殖自身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对于人的价值或效应是人类劳动——活劳动的结果。

2.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12]。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说:“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13]。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14]。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15]。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16]。马克思说:“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17]。又说:“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8]。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马克思说:“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19]。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20]。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21]。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22]。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和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就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23]。“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么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24]。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25]。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3.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产物质商品、提供服务或再生自然资源等创造价值的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等条件下是不同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即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是不断扩展的。那么,到底哪些劳动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属性呢?我们以为,“凡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必然形成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所谓创造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劳动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一种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所谓增加使用价值就是指通过劳动使原有使用价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所谓转移使用价值,“一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状态的转移,即通过劳动使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变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空间转移,即通过劳动把使用价值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保存使用价值包括延续性保存,“即通过不断附加劳动使原有劳动成果随着生产过程的延长而不断地得到延伸、保存”,和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劳动,增加价值,如文物的保护。”[26]在自然资源的劳动中,无论是直接劳动耗费还是重置劳动耗费都具有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属性,即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属性,从而使资源及其产品具有价值。

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除了劳动价值外还包含了原料、资本、技术等各种投入要素价值,使其各种投入要素价值得以补偿。其中,最主要的投入是人力、资本、技术等三个核心内容。人是主导性要素,没有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对自己对他人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恶果进行修复、补救性投入,是不可能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或改善已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见,必须提高劳动者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积极性。劳动者的劳动投入量取决于其牺牲闲暇而产生的边际成本与获得劳动报酬的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只要其边际劳动报酬大于其边际成本就会投入更多的劳动量。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进生态保护者增加其劳动投入、并使生态保护投入的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其他劳动投入的收益,这样,不仅可以稳住现有生态保护者,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从而全面地提高社会的生态保护参与率。资本注入是生态保护中不可缺少的投入,它既要解决生态保护劳动投入的报酬问题、又要解决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各种实物投入的成本问题。事实上,无论是生态脆弱地区还是生态良好地区,都存在资本约束问题:生态脆弱地区因为生态环境的制约使其生产率低下,自我资本积累和投入的能力欠缺;生态良好地区一般是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缓慢的地区,是一个还没有来得及污染和破坏的地区,也存在收入水平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外部,特别是国家的资本注入,完成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始资本投入和积累。技术进步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最好、最根本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具有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不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法解决生态保护的生产效率的,因此要加大生态保护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可见,生态补偿实际上就是承认、支付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各种投入价值,相应的,这些投入也就构成了生态产品的价值组成。

4.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模式(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特殊性)

自然资源的价值补偿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价值(成本)补偿,就在于它要受机会成本价值和所有权价格影响。首先是机会成本价值。机会成本价值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生产商品还是购买商品之间做出选择时所放弃的另一种选择的预期价值[27]。一般商品生产中,机会成本价值仅仅是一种选择价值,不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因而只存在选择对或错的问题,而不存在补偿或说对其出售价格的影响。但,对于自然资源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人们会根据自己对某一项资源或资源产品的未来估价做出当前的价格决策。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人们会做出其存量不断减少,因而越来越稀缺的判断,根据供求原理,当一项资源稀缺而出现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价格上升。基于这样的判断,资源所有者会考虑把资源留在未来开采更为合算,这又使当前的资源供给量减少,价格进一步上升,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损失就是稀缺性成本。稀缺成本对资源价格的影响

如图所示,横轴Q表示资源的供给(开采)数量,纵轴P表示资源的价格,在当前的供求状态下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得出了均衡价格为P*,均衡数量为Q*。但是,由于资源供给者预期到未来供给的减少,价格会上升,于是减少当前的供给,而在资源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其均衡数量减少,而价格则上升为P',新供给曲线S'与旧供给曲线S之间的距离就是该资源的稀缺成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其价格决定有两种情况:没有替代品的价格决定和存在替代品的价格决定。对于没有替代品的资源价格决定,主要取决于未来价格和现在价格的关系,我们用Pt表示当前价格,r为利率,Pt+1为第二年价格,因此,该资源的现在价格为Pt = Pt+1*1/( 1 + r ),即其现在的市场价格为该资源未来价格的现值。对于存在替代品的资源价格决定,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成本,假定某项不可再生资源的年需求量为 D,总储量为 S,可使用年限为 T=S / D 年,到第 T + 1 年只得使用成本为C 元/单位的替代品,在利率为r的条件下,其现在价格为:P0=C/(1+r)T,即该资源的价格为替代品成本的现值。

其次,从资源的所有权价格来看,自然资源价格中的一部分是由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决定的[28]。劳动价值所转化的价格和所有权价格共同构成了资源价格,从成本角度讲,资源价格就是资源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所付出的代价,即成本。通过成本约束就能起到对资源消费的调节,达到节约资源、促进生态保护的目的。在传统生产中所出现的污染等生态问题,既是生产观念上的唯利益论(只强调经济利益或利润),生产过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人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把自然仅仅当作人所征服的对象而无度索取)和技术缺陷(即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下,缺乏对尊重自然、保护、和谐自然的技术设计)的结果,又是资源低价甚至无价导致资源掠夺、浪费型消费的结果。要实现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29]。但事实上,我们的资源价格比较低,无法起到调节资源供求的效应。世界银行专家指出,中国农民用水通常是免费的,城区平均每吨水价1元多, 为南非水价的1/3, 德国水价的1/10。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2005 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报告显示,在其所调查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的汽油价格位居倒数第六名,以 2004年11月的油价为例,中国香港的超级汽油为154美分/升、印度的同品质汽油为87美分/升,而中国内地为48美分/升。从资源差价关系来看,以山西大同到浙江电厂煤炭价格为例,2004年山西大同计划内煤炭出矿价格169.20元/吨,比1997年的163.84元/吨上涨 5.36元; 而浙江电厂煤炭的实际进货价格高达373.90元/吨,其中流通费用204.70元, 占煤炭实际进货价格的55.75%。2005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部分企业煤炭与所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情况所做的调查显示,华东地区商品煤综合售价由1997年的211.42元/吨上涨到2004年4月的 238.93元/吨, 涨幅为13.01%,而同期钢材平均价格由2 819元/吨上涨到3 361元/吨, 涨幅为19.23%[30]。合理的资源定价无疑是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引导,就是建立了一个生态补偿的市场价格机制[31]。

可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但,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基于供求关系状态和交换双方对未来预期的讨价还价过程,而使其价格的决定和形成更为复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边缘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编号:05XJL012),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资源价格与汉江水源地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研究(编号:08JK030),陕西省教育厅基地项目:汉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研究(编号:08JZ05)。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21.

[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N].光明日报,2006-02-15③。

[3] 胡仪元.价值范畴的哲学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8,(1).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王珏.重读《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08.

[6] 胡仪元.论劳动怎样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阐释[J].经济纵横,2005,(3).

[7] 于延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7-08-14(9).

[8]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68.

[9]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2004:75.

[11] 汪信砚.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的哲学价值论审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6,(3):24~28.

[12][28]陈征.自然资源价值论[J],经济评论,2005,(1).

[1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203,205.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1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02,729~730.

[16] [27]胡仪元.流通领域价值的决定及其讨价还价模型[J].理论探讨,2007,(4):105~107.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233.

[18] [1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0,258.

[20]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1.

[2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7.

[22] 罗丽艳.自然资源的代偿价值论[J].学术研究,2005,(2):51.

[2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8.

[2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8.

[25] 额尔敦扎布,莎日娜.自然资源价值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7):27.

[26] 胡仪元.确定创造商品价值劳动范围的一个新视角[J].理论导刊,2002,(8):35.

[2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http:// news. sina.com.cn /c / 2005-10-18 / 19378045096. shtml.

[30]冷淑莲,冷崇总.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价格障碍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6,(2):13.

[31] 胡仪元.生态经济开发的运行机制探析[J].求实,2005,(5).

[作者简介]胡仪元(1968—),男,陕西理工学院经法学院教授,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基础设施产业生态 篇10

1.1 新余市产业发展大多以粗放为主

新余市有几大支柱产业, 即钢铁、生态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由于不少产业存在技术原因, 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力。同时, 大多数行业的就业人数和综合能源消耗的冗余数量都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说明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受经济利益最大化影响, 缺乏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的理念, 在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能耗, 明显不符合新余市建设的要求。

1.2 产业生态链条并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生态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态循环链条的形成, 即“资源—产品—资源”, 但是目前新余市产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链接和聚集。如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杂合集中在一起, 每个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 同一产业又分散在各个园区, 难以形成工业代谢关系和工业链, 聚集经济效益差, 导致工业园区总是在“生产—消费—污染治理”的困境中徘徊。这种现象也就使得工业与农业、服务业更难形成产业与产业间的生态链条。

1.3 工业“三废”严重, 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不高

新余市水资源较丰富, 辖区内有袁河、孔目江等河流, 很多企业都以牺牲水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生产, 造成大量的废水、废气, 同时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且回收利用效率较低。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存在相当数量的冗余, 且呈现不断增加现象。目前新余市的“三废”处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并没有太多专门的处理部门或设施, 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体系。

2 产业生态化路径优化动力分析

2.1 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新余市入选全国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后, 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 鼓励产业聚集发展和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在农业领域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在服务业加快构建循环性服务业体系;在社会层面推进再生资源和垃圾回收利用, 推行绿色消费。显然, 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已经拉开帷幕, 在政府的引导下促进产业生态化, 实现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优势互补, 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集群发展、循环利用、集中治理”的生态化道路。

2.2 资源约束突破要求

产业生态化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大量投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根本变革, 只有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 消费的增长已远远快于能源开采生产能力的增长,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急剧增加, 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 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能源资源约束成为推进新余市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3 科技发展要求

科技创新的应用扩散过程就是产业升级、跨越、变迁的过程, 在产业主导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中, 科技创新起着根本性作用。企业要形成一条绿色生产的工艺链条, 涉及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重复使用, 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替代技术等。所以, 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新余市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因素, 不仅涉及到传统生产技术的生态化演进, 更要求企业和企业之间废弃物在技术上实现循环和再利用。

2.4 结构性污染解决要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产业重复建设严重, 造成宏观经济的结构性不合理。新余市宏观经济仍存在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比例不优等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很容易进入效益不高、方式单一、环境恶化治标不治本的怪圈。所以, 政府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 必须不断改变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 实现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3 新余市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

3.1 仙女湖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

(1) 生态渔业。

发展生态渔业, 一要合理划分生态保护与养殖区域。将湖体核心区渔业水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增殖放流区、禁养区、适度开发利用区, 保证生态与渔业协调发展。二要优化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开展低碳渔业、碳汇渔业和低碳渔业技术试点。通过碳汇渔业的发展, 形成一批辐射广、带动强的渔业特色产业基地。三要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标准化鱼池改造和大水面生态修复进程, 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控制水体养殖容量, 推广种草养鱼养蟹,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确保水域可承载力。四要提高良种繁育供应能力。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联系紧密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推广步伐, 提高良种覆盖率;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 实现出口养殖品种良种化;建设品种保护开发基地, 强化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

(2) 生态旅游业。

2002年5月, 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景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 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 湖叉港湾扑朔迷离, 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达95%, 共有220种, 765属, 3000多种, 有各种鸟兽类76种, 拥有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景区有白鹭山庄、龙王庙、洪阳洞、花园山庄、傣家度假村等数十个旅游景点。

发展生态旅游业, 一要充分发挥仙女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以科学开发水体、湿地、渔俗等生态旅游资源为重点, 重点建设仙女湖湿地观光游览带、仙女湖候鸟观赏与科考、仙女湖水上运动项目、仙女渔俗观赏与体验等, 形成品位高、种类全、丰度好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二要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区内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遗迹, 开发建设科考、科普教育基地, 使示范区成为青少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立志环保的重要课堂。

3.2 渝水区、分宜县:重点发展循环型产业

(1) 循环型工业。

运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 分析产业生产流程, 重新组织生产流程, 推进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调整, 使能量和物质在闭路循环系统中进行运转;对低污染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不断提高废弃物的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 提升工业的生态化水平。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 依托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水产调理食品;积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和节能电器及配套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具有特色的能源产业体系。

(2) 生态农业。

要以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健全生态农业政策支撑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和工程建设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推进水稻、油料、果业、蔬菜、茶叶、棉花、水产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和绿色有机品牌的创建。同时, 要重点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 加强对流失的农药、化肥和残留的农用薄膜等污染源的控制。合理布局规划区内畜禽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 继续推进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利用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环保型畜禽养殖基地, 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多个农作物混合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程度, 并根据不同作物可以交叉空间结构组合的特点, 在同一单位生产面积上因地制宜的进行空间多层次、作物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的生物生产系统结构设置,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模式有“种-养-沼-加”、“猪-沼-渔-牧-粮”、“猪-沼-粮-果”等等。

(3) 特色服务业。

坚持引进和整合相结合, 加快现代商贸服务向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发展。依托“水”文化的历史渊源, 大力推进地域文化向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亲水探秘体验游、观湖休闲综合游、生态农业观光游、候鸟观赏游等;依靠滨湖区域的水域优势, 以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为重心, 加快对传统商贸物流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 提升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3.3 各经济开发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各经济开发区通过科技创新、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手段, 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物质、能量的多层利用关系和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关系, 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同时, 利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 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与成员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 在现实中通过合同形式将园区内外企业联系在一起, 形成地域上分散、经济上紧密的工业共生关系。虚实结合的生态工业园也是高效集约区集聚资源要素, 实现保护生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目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单孝虹.民生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2]董振华.市场体系结构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商贸, 2013.

上一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下一篇:林业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