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自信心(精选12篇)
培养学习自信心 篇1
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 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 物理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那么,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承认学生的个体上客观差异, 留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学生的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 对物理的学习能力也是大相径庭, 教师不能忽略这样的差异。在学习物理上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做个细心的人, 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 懂得适时鼓励和适时恰当地表扬, 尤其对于班里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 我会对他们更加关注, 名次考前了一名抑或说成绩没有明显提高, 但是这次比上一次多考的几分是通过他自己努力得到的, 就要及时给学生一个激励:“虽然这是一点点进步, 但是对你来说却是走向成功的一大步。”教师相信你物理会学得越来越好。教学工作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加油站, 教师要用职业的敏锐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并不断挖掘其潜能。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教师真情去温暖学生,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离不开爱。以情感人的教育方式应该成为教育的利器, 我们应该摒弃一味的说教, 尽可能地发扬师德无私的风范, 投入真情, 真正为学生着想, 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有效, 离不开一个“情”字, 缺乏真情的教育, 必然是失败的教育, 师生之间要有沟通, 要能够平等地, 面对面, 像朋友一样地促膝谈心, 这样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 我非常注意学生情绪变化, 比如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的时, 我会把他悄悄的叫到一边, 耐心地与其沟通, 了解情况, 给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知其心, 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 我会让学生感到无论一切如何, 还有我这个物理老师可以依靠。亲其师, 信其道, 成为学生乐于接近的朋友, 学生同时也会爱上老师所任教的学科, 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让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林格伦曾经说过“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 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每一个学生从心理上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 特别是在学习成绩上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高分的。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 我会根据每个班级具体情况有计划的设计几套试卷, 先将考卷上的部分试题透露给学生, 并且说明过几天考试可能会有这些题,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想方设法把试卷上的题目做出来, 结果不但掌握了知识, 考试成绩也不会太低, 学生得了高分后也会信心满满, 如此几次后, 我便不再向学生透漏试题, 而是告知考题的类型, 学生就会主动设法去弄懂这一类题,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但提高了, 而且学习物理的信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同时在物理教学中, 我会跟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降低难度阶梯式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 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讲浮力的内容时, 先将浮力的概念、大小、方向,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物体所受的浮力, 进一步掌握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 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 是人类最基本的内在品质, 是人格结构的组成因素, 代表着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的细节无处不在, 在教育教学中, 作为教师, 我们要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对学生的无限责任, 积极培养学生的信心,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对未来充满希望。
摘要: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物理上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 物理教师要努力做个细心的人, 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教师的真情去温暖学生, 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使他们爱学物理、乐学物理, 在物理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 从而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自信心,学生,物理,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兴趣
培养学习自信心 篇2
内就不说了,德语本来就不是盏省油的灯;外,就是来自于同是语言班的同学。我当时上的语言班里
上了几天课,才发现这群德语口语非常流利的人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补语法。我是不明白对于中国学生非常亲切并且容易记住的语法,他们怎么就是那么笨?讲了很多次都不理解。而只有语法练习的时候,我才能找回一点信心:我肯定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可惜一天的课里语法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听力和对话的时候,我就只剩下两种想法了:逃课,或者睡觉。上了一周左右,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也知道学语言不是着急能成的事,可总要找个切入点吧。每天这么打击我,(我总觉得在班上有点给中国人丢脸),回家也对德语没兴趣了。要想法找点新的信心出来。慢慢我发现,外国学生虽然很能说,可都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东西,如果能说到一些话题,你有独到的见解,哪怕说的很慢,或者不连贯,他们也会睁着大眼听你讲,那时候也许就能抛开不好意思的念头了,
学习资料
我是偶然一天老师让讲故事开始的:每人讲一个自己国家的古老故事或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自信心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在老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中,学生就感觉更轻松,更有趣味,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自信。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发挥群体的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达到教师特定的教学任务目的。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能充份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存在感,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几棵?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每隔5米栽一棵,共栽100÷5=20(棵)。我质疑到,20棵,对吗?你们能检验一下吗?又有同学说,100米太长,不好检验。我又说,那该怎么办?能不能用简单的数试试呢?比如10米,20米。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另一个学生在旁边记录:10米时,10÷5=2(棵),要栽3棵;
20米时,20÷5=4(棵),要栽5棵;
“好像有规律”,一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说到,当长度是10米时,每隔5米栽一棵,间隔是10÷5=2(棵),要栽3棵,也就是比間隔数多1,另一个同学在黑板画出了示意图;当长度是20米时,每隔5米栽一棵,间隔是20÷5=4(棵),要栽5棵,也就是比间隔数多1,另一个同学又在黑板画出了示意图……
不画图也能算出30米,35米要栽几棵树?
当他们在台上展示完后,同学们竟不约而同的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鼓起了掌声。此时,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教室顿时静了下来,大家的眼光都看向他,请你来说,他站了起来,腼腆地看着自己的手,伸了出来,又再次小声的数着,大家都着急了,最后他说,五根手指就是五棵树。我感动了,其实我知道他说的,只是表达不够完整,不过这并不重要。同学们也看着自己的手,顿时明白了。“哦……”掌声更加热烈了。此时他们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自己的细心观察,得到了规律,从而解决了问题,特别是那位腼腆的同学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因为大家对他的发现起了一个名字“小手解决植树问题”。
三、在考试后,找回自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通过单元考试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有的同学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考出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也有的同学平时还不错,但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如果每次都这样,老师,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的信心无疑会遭受严重的打击。怎样让学生走出考试成绩的阴影,找回自信。
老师要认真分析试题,找出学生做错的原因,对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再次讲解,然后出一些相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做,一直让学生做对为止,让学生再考一次,成绩肯定有提高,或者老师出相类似题型的试卷,学生再考,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四、家长的鼓励和耐心的教导是学生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家长是学生学习的坚强后盾,家长每天要坚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要督促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做错的题目还要耐心细致的讲解,不断鼓励自己的孩子,你能行。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而又不能及时解决,长期以往,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家长的鼓励和耐心的教导非常重要,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学习的坚强后盾,学习道路上,我不怕。
中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的培养 篇4
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相信自己:我能行
当拿起画笔铺好纸后, 有些学生总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 这样会越来越没信心。其实, 每个人总会有许多的优点和成就的, 把它们列出来, 写在纸上, 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说:我擅长画速写, 造型能力强;我用写实画法表现画面;我色彩比较敏感, 擅用色彩表现画面。经常看看、想想自己的优点, 并告诉自己有过什么成就, 曾经在哪幅画用什么手法画得很有效果、很成功, 这就是自信的蔓延效果。这一效应对提升自己的自信效果很好, 有利于提高自己绘画活动的成功率。
二、多与自信的人交流, 善于学习, 善于观察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若常和不喜欢画画的人在一起, 你也将会对画画越来越不喜欢;若经常与热衷绘画的人接触、交流, 你多少也会成为喜欢画画的人, 至少审美观有所提高, 了解画画的基本用语。了解了基本的美术基础, 这对提高自己的画画能力有所帮助。
三、自我心理暗示, 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里强化
绘画总有个过程, 有时很感兴趣坚持画画, 但有时画着画着就画不下去了, 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原因很多, 如理论知识的不熟悉、专业技能掌握不到位、理解评价能力不高等。完成一件作品, 有时感觉好, 一气呵成;有时没感觉, 画很久效果却不好。有困难是正常的, 失败乃成功之母。做事总有个低谷的时候。放一放过段时间就会有所提高, 但必须是不断对自己在美术知识方面进行补充, 多看些名画名作,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空闲时练练手以提高绘画技能。当你碰到困难时, 一定不要放弃。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最好!”等。有时可以看看一些名人传记, 了解他们是怎样成长的, 想想他们的经历对自己的启迪作用。同时, 可重复对自己有信心的词语, 想想对自己有利的故事, 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里暗示, 有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四、充分了解自己绘画功底, 懂得扬长避短
在学习美术绘画中,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 自己的优势、特长在哪方面, 同时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断地追求进步。比如, 在画画前自己的精神状况是否很好, 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绘画中, 看看构图布局是否合理、比例结构是否准确、明暗和色彩关系是否主次分明、整体是否和谐以及营造的空间感如何等;同时, 想想自己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没有足够的耐心这幅画就坚持不下去, 坚持不下去, 必定感觉自己很失败。画完后, 要认真分析并进行修改, 从中所获得的成就感更让人欣喜, 从而扎实提升专业水平。这样, 你就会提高成功率, 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声, 肯定能增强自信。
五、尊重学生, 让学生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
设立目标本身就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当一个人在心中有了目标, 他的潜意识就会调动所有的能量, 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定要使目标切合自己的实际, 不要好高骛远。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 不能提高自信心。但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 不易达到, 反而影响自信心的树立。否则, 一旦目标实现不了, 就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 从而丧失信心。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好碰到。确定恰当的目标都要尽可能听从学生自己的意见, 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 也要尊重他的想法, 给出诚恳的建议, 不要粗暴地予以否定。要尽量找出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这不仅对一般学生有效果, 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 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 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别人能做到的, 我们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 我们也要去争取。永远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他就能够做到。自己不自信的事情, 肯定不可能实现。信心是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中逐步建立的, 中途放弃、半道而废, 是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所以, 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 就不要轻言放弃。一个人在放弃的时候, 他可能会感到很轻松, 但事情过后, 挫折和失败就会像一个牛王背孙悟空一样, 不断地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直到产生内疚, 产生自卑。所以, 千万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放弃你自己应该做和正在做一事情。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论文 篇5
摘要:文章提出,要给予特别的学生特别的关爱,要激励和赏识学生,以培植起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
关键词:爱的激励;学习自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09) 03-0167-01
在职校从教十余年,我接触过太多的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孩子,每当这时,我总是怜惜他们,总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激励和赏识,让他们在爱的激励中重新找到自己,塑造自己,勇敢前行。
蒙是一个小不点,16岁的他只有不到一米五的的个头,许多同学因此拿他当课前课后的笑柄,这让他十分恼怒,也不愿多参加集体活动,继而很喜欢用粗话与别人交谈,眼里流露出怨气,动辄发气,与同学关系紧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接受能力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相当不错。一次,在实习基地,钳工老师说:“看,这么多作业,只有蒙等三个同学的误差率最低,蒙的几乎为零。”我趁机说:“是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大家都要向这三个同学好好地学习学习。”蒙的眼睛当时就放出异彩,兴奋非常了。之后,除了钳工表现突出,他电脑课也表现相当出色,老师表扬他的话在班会课上我又再三称赞。课后,同学都爱亲近这位“悟性高操作能力强”的蒙,渐渐地,他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比以前懂礼貌了,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贵的是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球场上有他活跃的身影,教室里实习场地有他和同学忙碌的身影,国庆墙报的花边也是他一手操作,得到老师认可和称赞后更赢得同学的好感和崇拜。他从此自信和开朗!见到老师同学老远就打招呼,经常为班集体做好事。在老师的关爱下特别的他迅速成长起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更需要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
几年前,我碰到一位这样的学生:下课异常活跃,但一上课,他就发蔫了,不肯轻易接受严厉教师的批评,有时甚至爱顶撞,有老师对他非常不满。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有不少优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为人诚实、率直,也喜欢运动,还会写一手较好的文章。
一次,逮到好机会,他的作文(镓乡风俗》不错。文娱节时,我走到他身旁坐下说: “你的作文中将壮族人“葬”的风俗说得非常真实清楚。让我知道了不少风俗,以后我要经常跟你聊,肯定有收获!”我继续说,“在我看来,你的见识面比我广,我可是要向你学习哟。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人又帅,很有前途呀!”“是吗?”那双桀骜的眼睛开始有了些温顺, “有这么好?”“我认为有特色,文笔也不错。”关于文笔原因,他娓娓道来,是小学老师的影响,老师文章写得好,又经常借书给他。但初中时,功课落下后,对学习就没了兴趣,他又爱说话,老师烦他,老绷着脸厉声批评他,冷淡他,他纪律就愈差,老师就更烦他。他说,“老师就交代我上课睡觉也行看小说也可以,就是不准说话。初中三年,我“享受”特殊安排—一门边、垃圾箩旁的位子就有两年多时间。所以我上课就有爱睡觉的习惯,班主任你要理解我,别管我!反正成绩本来就不好,我本来就是坏学生,别管啦!”听罢,我再次认真地打量这孩子,正发育的他,脸上长满青春痘,我真切感到一阵心痛,悲哀与怜惜一起涌上心头,“我是坏生,别管我!”出自一个父亲是派出所所长的十六岁男孩的嘴。“孩子,我不会放弃你!”我暗下决心。
之后,我经常鼓励他参加各种活动,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体、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有一次我认真的对他说: “不要太在意一个人的过去,我认为重要的是经过努力有所作为!记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首先抬起头,往前看,对自己说‘我能行’……”。之后,他经常爱找我聊,看来,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呀!
期末发学生手册的时候,他借口说:“老师,老爸没时间看!”我知道其中的原因,笑着说“你自己先看看再做决定吧!”当他看到评语“聪明是你的天赋,诚实、勇敢是你的美德,乐于助人是你的优点,动手操作能力是你的强项,当我看到在首届少数民族校运会上,唯一背背篓接绣球的男孩,脸上微冒些汗,漂亮地接下10个球,在众人的.喝采声中获得这麽好的成绩,我觉得这才是真你呀! 纯iJ业》老师也多次表扬你啦!我们期待你在纪律方面对自己更高些,我们期待你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加油哦!”他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放出异彩,突然他把手放进嘴里,很响地吹了声口哨,迅速将手册合上,调皮的给我打了个“拜拜”手势,一溜烟没了影。
这是些给雨露就能成长,给些爱就能灿烂的孩子呀。难怪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就说过: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世上有哪个人不喜欢别人的赏识呢?学生更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生活中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要有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俯身倾听,与受过伤害的他们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肯定学生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们,从而唤醒他们的尊严、自信,激活其思维,激发其兴趣,让他们在学科上有所成就。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们,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前进动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端木.我以性命担保她行[M],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2003.
[2]王欣.翅膀下面的风[M].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2003.
★ 鼓励学生自信的评语
★ 自信鼓励句子
★ 更多近义词
★ 鼓励学生说的话
★ 关于自信的学生演讲稿
中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的培养 篇6
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相信自己:我能行
当拿起画笔铺好纸后,有些学生总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这样会越来越没信心。其实,每个人总会有许多的优点和成就的,把它们列出来,写在纸上,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说:我擅长画速写,造型能力强;我用写实画法表现画面;我色彩比较敏感,擅用色彩表现画面。经常看看、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有过什么成就,曾经在哪幅画用什么手法画得很有效果、很成功,这就是自信的蔓延效果。这一效应对提升自己的自信效果很好,有利于提高自己绘画活动的成功率。
二、多与自信的人交流,善于学习,善于观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常和不喜欢画画的人在一起,你也将会对画画越来越不喜欢;若经常与热衷绘画的人接触、交流,你多少也会成为喜欢画画的人,至少审美观有所提高,了解画画的基本用语。了解了基本的美术基础,这对提高自己的画画能力有所帮助。
三、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里强化
绘画总有个过程,有时很感兴趣坚持画画,但有时画着画着就画不下去了,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原因很多,如理论知识的不熟悉、专业技能掌握不到位、理解评价能力不高等。完成一件作品,有时感觉好,一气呵成;有时没感觉,画很久效果却不好。有困难是正常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做事总有个低谷的时候。放一放过段时间就会有所提高,但必须是不断对自己在美术知识方面进行补充,多看些名画名作,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空闲时练练手以提高绘画技能。当你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最好!”等。有时可以看看一些名人传记,了解他们是怎样成长的,想想他们的经历对自己的启迪作用。同时,可重复对自己有信心的词语,想想对自己有利的故事,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里暗示,有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四、充分了解自己绘画功底,懂得扬长避短
在学习美术绘画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自己的优势、特长在哪方面,同时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地追求进步。比如,在画画前自己的精神状况是否很好,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绘画中,看看构图布局是否合理、比例结构是否准确、明暗和色彩关系是否主次分明、整体是否和谐以及营造的空间感如何等;同时,想想自己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没有足够的耐心这幅画就坚持不下去,坚持不下去,必定感觉自己很失败。画完后,要认真分析并进行修改,从中所获得的成就感更让人欣喜,从而扎实提升专业水平。这样,你就会提高成功率,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声,肯定能增强自信。
五、尊重学生,让学生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
设立目标本身就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当一个人在心中有了目标,他的潜意识就会调动所有的能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定要使目标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好高骛远。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不能提高自信心。但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影响自信心的树立。否则,一旦目标实现不了,就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信心。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好碰到。确定恰当的目标都要尽可能听从学生自己的意见,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不要粗暴地予以否定。要尽量找出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这不仅对一般学生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去争取。永远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他就能够做到。自己不自信的事情,肯定不可能实现。信心是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中逐步建立的,中途放弃、半道而废,是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所以,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一个人在放弃的时候,他可能会感到很轻松,但事情过后,挫折和失败就会像一个牛王背孙悟空一样,不断地增加他的心理压力,直到产生内疚,产生自卑。所以,千万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放弃你自己应该做和正在做一事情。
用爱去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一辈子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保持对成功的信心,这是我从教多年教育的最重要经验之一,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关键是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事倍功半。
浅谈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培养 篇7
一、善待学生, 开启学生自信心
小学教育是接受系统学习的初始阶段, 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善待学生, 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 比单纯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
1. 教师要给学生以真诚的爱
“爱就是教育,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 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增强、乐于交往。教师要关心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 维护他们的个人尊严;切忌恶语中伤学生, 对学生表现出失望或无奈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 教师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 使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 坚信“我能行”。
2. 教师要学会赏识、信任学生
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当学生答错时, 教师要想方设法把错误思路引导到正道上来。笔者曾在一年级的一节数学公开课上, 目睹了这样一个小场景:一位学生站起来怯生生地回答:“4+5=8。”学生哄堂大笑, 授课者却面带笑容, 温和地说:“很不错, 非常接近标准答案, 请再仔细想一想, 好吗?”发言者听了毫无遗憾, 体面地坐了下去。我不禁为之一震:教师的信任和真诚的期待, 无形中给了学生巨大的鼓舞, 让学生体验到“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这样的赏识与信任, 让学生产生了参与的欲望, 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启迪了潜在的心智。
二、体验成功, 树立学生自信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 从而产生认识偏差, 认为“我不行”。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成功是成功之母。以成功的体验来激励学生, 能促进学生更快地成长。当学生取得成功后, 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便可以成为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 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 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因此, 体验成功是树立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1.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相信学生, 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后的那种成就感, 取得良好的效果。如, 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生已有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 所以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圆16等分,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 用16个小扇形拼摆学过的平面图形, 探究、发现、归纳拼成的图形跟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公式的来由, 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2. 关注差异, 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认识、理解和各种能力所表现的差异不同, 一般来说, 优等生是屡获成功者, 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要善于保护他们原有的自信心, 并不断为他们创设新的起点, 适当安排些提高题、综合题让优等生选做, 使他们取得新的成功, 进一步增强自信心。而学困生多是屡遭失败者, 他们几乎都非常缺乏自信心。因此, 对于学困生, 应加倍地呵护, 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 使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可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使优等生有充分“施展才智”的空间, 学困生从中得到启示。
三、鼓励评价, 提高学生自信心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教学评价大多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评价实施得好, 能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 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 有利于帮助不同学生尝试成功,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1. 课堂评价充满激励
课堂教学中, 我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挖掘解答中的合理成分或进步因素, 对不同学生予以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如将“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 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 用“你讲得多好啊, 大声介绍给大家”来鼓励内向型学生, “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这种方法值得学习”来鼓励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等。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 不仅能鼓励全体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更重要的是张扬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提高了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2. 作业评价充满关爱
学生写作业、教师批改作业, 这是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发挥着或是制约或是促进的作用。教学中, 我不断改进作业评价方式, 对做对的评优, 对做错的划“小圆圈”, 取消冷冰冰的“×”, 并在错题旁给予适当的指点, 同时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话, 对订正正确的重新评定等级。另外, 我还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借助眉批给予富有感情色彩的个性化评价。比如“这种解法很有创造性, 你真聪明”“方法很好!仔细查一查, 看问题出在哪里”, 这些充满关爱的批语使不同个体都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增进了情感交流, 又给了学生无穷的自信和鼓励。
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培养 篇8
一、让学生在和谐中寻找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希望前奏。学生的成功, 需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因为有了此项保证, 学生就会对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大家都知道, 兴趣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催化剂”, 是希望的火花。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缺乏了, 就感到知识乏味, 没有求知的欲望,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 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就是飞翔的两个翅膀, 行走的两个轮子。教师实施快乐教学, 能使学生情绪舒畅, 心理稳定, 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转变教师角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教师放下架子, 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间,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要讲究激励性, 激发学生的情感
平时多鼓励, 多激励, 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作为学生, 大多注重的是考试分数和名次, 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这时候, 我们老师的作用就不可低估了。老师无论在讲评前后, 还是在讲评过程当中, 都要注重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思维和情感上的交流。对于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鼓励其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而对于成绩考得不理想的学生, 在讲评试卷过程中, 要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上存在的不足,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让他们重拾信心, 获取学习的动力与乐趣, 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切忌用“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 你们怎么还不会”等语言挖苦、训斥学生。
三、多实践, 多培养技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轻松愉快地完成目标。同时, 从教材实际出发, 创设学生参与实践的情景。要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 在做数学和用数学中学会求知、创新。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 先提出问题:是否具有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联结”?是否“首尾顺次联结”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让同学们用他们课前准备好的三根木 (或竹) 条做成一个三角形, 并量出各边的长度, 然后把最短的边剪去一小段, 使之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此时, 学生情绪激昂, 纷纷动手去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可请几位同学报告他们的实验结果。根据大家实验的结果, 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行总结。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篇9
自信心指个体相信自己的才能, 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心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对于自己学会新的数学知识及在数学活动中顺利完成任务的确信程度, 它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 与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他们对于数学活动的自觉参与等诸多学习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喜欢接受挑战, 能够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那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以为, 学生的数学自信来自于有效的数学学习, 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 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
一、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 教学题材要广泛, 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 使学生乐于接触数学, 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例如, 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 我联系学生行路的经验, 让他们比较几段路的长短, 然后选择其中1千米长的路程让学生实际走走, 帮助他们理解和建立“千米”的概念.接着, 让他们借助“千米”的概念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 学校到公园的路程, 等等.在此基础上, 让他们了解路边两棵树、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 借助这些距离估计较长的一段路程是多少千米.这样, 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之中, 既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数学才是富有吸引力和活力的,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 符合学生需要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在思考问题时, 总是与自己已有的感性经验相联系.因此, 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具体的事例,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去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教学内容, 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能力, 发展思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多想、多问,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疑问, 这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交给学生去思考、独立解决、获取知识, 使其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教学方式要针对学生喜好, 瞄准学生心理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一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自主探索应体现在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方式.探索的方法要注重过程性, 而不能仅仅指向结论课堂教学中应少一些对已有结论的验证性学习, 多一些结论形成的探索性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适当采取延时评价, 学生能自己操作、归纳、发现的, 教师决不包办代替.
二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研究表明, 通过团体成员间交流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对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 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 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要给每名学生提供相同的成功机会.让每名学生都感受成功, 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热情投入自主学习的需要, 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 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教师应创造条件, 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使命感和成就感, 这是自信心形成的不尽源泉.
四、课堂评价要发挥激励效应, 树立学生自信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牢牢地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篇10
数学自信心的建立是要学生有一种自主、自觉的过程。首先是学生要对数学产生兴趣, 哪怕只是某一点, 一个部分的内容。帮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的言行和态度, 指导学生的耐心程度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亲其师, 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1. 树立数学自信心的意义
数学应充分发掘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我国古代的“百鸡问题”“鸡兔同笼”“盈不足”等都是极好的素材。再如, 比西方国家早五百年发现和证明的“勾股定理”, 最早推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的圆周率, 现代中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陈景润等的拼搏精神与杰出贡献等, 这些事例的广泛引入, 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立志拼搏的意志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 数学学习中自信心的含义
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培养自信心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学生, 较易增强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直接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制约, 抽象概括能力差的同学, 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够牢固, 很难正确地获得知识, 长此以往, 就容易失去自信。因此, 需要教师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日常生活中, 数学无处不在。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知识以后, 让学生联想一下生活中哪些实例是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再如, 讲完平行四边形后, 要想到卡车两节之间连接的铁杆编织的网状结构是由许多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二、数学学习中自信心的形成
1. 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
一般来说, 大多数学生自我心理期望值较高, 制定的目标也较远大, 这就要教师正确处理、对待, 并适时作好评价。
2. 学生的论证状态
环境、社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父母往往希望自己孩子的数学成绩能出类拔萃, 如果发现情况不太好, 家长不应粗暴地进行指责。应找出原因, 特别是在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方法是否准确、端正, 力求与同班同学共同提高。
3. 学生的检验状态
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实践的应用才能掌握。实践活动不仅使知识学得更好,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并能在活动中开阔视野, 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4. 自信心的稳定状态
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是一个曲折的反复的过程, 若不能了解这一过程, 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把握住每一个学生, 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制定相应措施, 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途径
1. 对学生要实施希望教育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坚持正面引导, 循循善诱, 不能幻想“十个指头一般齐”, 有差异才构成自然界。教师要伴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 特别注意不断地给“差生”鼓励支持, 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知识。
2. 要有效地实施成功教育
对学生要尊重、信任, 多给予鼓励、赞扬, 增强学生探索成功的体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准备适合各层次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 课堂练习也要注意层次性, 让学习有困难的做一些专项模仿性的习题, 作业数量要与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相当, 尽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3. 要加强合作教育
对每一名学生都要强调人人参与精神, 安排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各类数学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 遇到困难, 利用集体的智慧克服解决, 逐渐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4. 正确地使用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个性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发表个人见解。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闪光点, 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发, 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或在思考问题时点滴可取的见解,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让他们切实地感到学习数学的愉快, 找到学好数学的突破口。
5. 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据调查, 绝大多数学生对一项新知识、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有求知欲。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可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结果是大多数同学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或者有的同学干脆觉得无法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找出每个人的症结和共性问题, 对理不清问题头绪的同学要在课前布置复习提纲, 将问题具体化, 对习题有困难的同学要加强课后辅导。总之, 要找出各自缘由, 让数学变得易学好懂。
6. 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有些学生由于学法不当, 学习时间没少用, 但事倍功半, 因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指导他们如何学习数学, 加强学法指导。据调查研究, 一些学生学习数学, 完全是被动学习, 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老师转, 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还有些学生对难题很感兴趣, 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骛远, 重“量”轻“质”, 陷入题海, 但效果不佳, 最终对数学失去信心。由此, 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 具体从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给予指导, 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 数学学科有其丰富的内涵, 其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刻的思想性都为我们学好数学增加了自信心。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善于挖掘、持之以恒, 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从而把学生从“苦学”的数学大洋中带入“乐学”数学的世界里。
参考文献
[1].洪明, 《试析研究性学习中的“造题”问题》,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自信心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顺风帆 篇11
我在三年级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双差”学生因为学习关系,班主任决定把他调到第三排来,这样便于抓他的学习。当时这位同学站在那里,不坐,他哭了,半天的追问下他说了一句现在仍记忆犹新的让人震惊的话语:“老师,我不坐在这里,我还是坐在最后一排吧!我的学习差,坐到前面丢人现眼,影响周围同学学习!”,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一位三年级的不到9岁的学生竞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内心有多少自卑呀!自卑到认为坐前排因为差也是件丢人现眼的事!多么让人触动呀!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教师的职责,想到了平时自己简单的教学观:上课时拼命的讲解,为了让同学听懂,下课后认真批改作业,遇到学生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就是用严厉的批评和一些谈话方式来处理。课外辅导完成对他们的教育,目的就职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多么简单的机械运动。由这件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我的失职,导致他心灵上有如此的自卑和怯懦,这也许会影响到这位学生今后的一生,以及以后做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想到这,心里激动万千,我不禁想要高喊:难道我们教师多说几句激励,鼓舞,充满爱心的话会失去教师的尊严吗?难道现在还为了提高成绩,不择语言,不择行为吗?各种考核名列前茅就意味着是位好教师吗?错了,我想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教学的首要。
孩子自信心不强往往是由于外部教育环境中不良因素影响结果。
1.对孩子要求过高。有时教师不能考虑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的事实,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须是完美无缺的,甚至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如果没有达到期望,就责骂孩子,使孩子认为自己样样不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丧失了。
2.对孩子没有应有的尊重。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不分场合地随意指责、贬低孩子,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例如当着其他人和孩子的面说:“这孩子太笨。”等等。
3.对孩子保护过多。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能够自己处理的事情,也要包办代替。这样会逐渐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从而导致缺乏自信心。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慢慢有一些小的体会,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许多儿童教育家也都十分强调鼓励的作用,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成长因素。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讲:“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多么重要。
老师们、家长们,多给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一点鼓励吧,鼓励是培养自信心最好的办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多表扬孩子,尽量少指责和批评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而要说:“你要是再认真一点,可能会做得更好。”我们教师不要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而要注意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鼓励,通过强化孩子的优点来改正他的缺点。
我利用平时的教学机会不断给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鼓励,只要他举手我就让他来发言,只要他答对我就给他奖星,同时让全班学生也给他鼓励(某某同学你真棒)记得有一次他父亲来接他,我特意当着孩子的面,告诉他父亲:“你的孩子最近表现非常棒,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能积极发言,而且还的了四颗红星,我相信通过他的努力他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当时我发现这孩子露出了自信和满意的微笑,父亲也一样。例如,在教师平时语言中,多说一些象“你真行,你会成功的”、“你这次少考了几分,但很快就会赶上的!”、“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吧!继续努力”这些肯定的,积极的语句,是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捷径,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同学参加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活动,让他感受和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以及有战胜困难决心和勇气。或者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公众性活动,增强自信。
我们做为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信心和责任感:只要是我的学生,即使是愚蠢的、顽皮的,都有把他们教育好的责任,只要有满腔的热情,炎热的爱心,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一定能把学生教育成才。这样就能以坚信的表情,真诚的态度,充满信心的语气、语调,反复地强调:“你好!”、“你不错”、“继续加油,一定行”、“不要怕,有老师支持你”教师这些激励,可以使学生产一种积极自信心态,而不是用一种挖苦,讽刺话语就想让学生反省后努力学习,对于一些“双差”学生,教师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对于他们,教师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无济于事的。首先要做的是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想方设法去激励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的生活中充满自信,充满战胜一切的决心,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走进学习,走进他们未来美好的生活。
培养学习自信心 篇12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文学可以欣赏, 数学其实也有其本身特有的魅力, 也可以欣赏。让学生来“欣赏”数学, 激发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树立信心。
1. 向学生介绍古今数学发展的广阔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知识分为人文、数学、科学三大体系, 数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今后不懂数学的人势必寸步难行, 在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 每一次对比都必将引发一场数学教育的改革潮流。如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先于美国发射卫星, 给美国数学教育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如多国部队的组成,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许多方面都应用了数学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明白数学是立身之本, 事业之基, 以此来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倡导学生从生活背景中去理解数学。
有些数学公式具有深刻的生活背景。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某些数学公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离不开数学可以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经过这样的激发, 如再由此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将步入数字时代的前景, 势必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胃口大开, 信心倍增。
二、在质疑中构建自信
数学教学中会常常发现, 当学生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时, 不少教师不是搭桥引导, 而是另请高明, 或者“恨铁不成钢”, 言语中带有批评, 语调上加有责备, 情绪中含有烦躁等情形。这样做容易让学生在体验失败的苦果中走向心智的封闭, 从而情绪低落, 丧失自信。
我们也常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 会激动不已, 整堂课都会聚精会神地听课, 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他们;当学生的回答短路时, 教师要耐心的铺路搭桥, 尽可能引导启发学生找出答案,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答对时, 教师要适当地表扬鼓励。
总之, 教师在课堂上, 要时时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想方设法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化抽象为具体中增强自信
数学教材的内容, 表达形式较为枯燥,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由厌学进而信心丧失。教师要注意到这点, 要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材, 让数学问题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 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亲切感。
如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 很多人用了“多米诺骨牌”的例子, 当然很经典, 但一个类似的例子学生更熟悉:马路边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自行车, 假设每辆车间的距离符合这样一个条件:若右边一辆自行车不小心被撞倒, 则左边一辆也一定被右边一辆撞倒。试想, 若右边第一辆自行车不小心被撞倒, 那么其余的自行车会怎样呢?学生回答全部被撞倒。教师在肯定学生地同时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全部撞倒?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讨论、探究、交流, 很快就会得出答案。教师此时可借机切入话题:我们的数学家就是根据类似于自行车被撞倒的事例, 总结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归纳法。学生顿时感到, 这个例子十分简单, 看来数学归纳法并不深奥, 我们一定能学好, 从而信心大增。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若多从学生的眼光来读教材处理教材, 我想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提高。
四、在变更问题中稳固自信
中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有明显的倾向性, 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一般的基础知识, 希望经过努力, 去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但他们都常常忽视基础知识中包含的深层次知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过少或过多过低或过高, 都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 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甚至产生“简单的不愿做, 难一点的又做不出来”这样一种非常被动而又尴尬的局面。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的题目, 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知识去“跳一跳, 摘到果子”, 稳固学生的自信心。
有的题目具有“情境陌生, 立意新颖”的特征, 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往往会手足无措, 丧失信心和斗志。但究其实质, 这类题并未超出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只不过是将知识与技能重新组合, 添加了一些干扰的因素而已。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考验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