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2024-09-25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精选12篇)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篇1

未来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 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学习。因此, 对于学习问题的研究,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以下就学习品质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不足之处, 批评指正。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育心理学指出, 学习是为了迁移与应用, 而迁移与应用是以经验为基础的, “如果自己的经验不足以掌握某一原则, 就必须扩大经验背景。”读书的方法有许多, 而现在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元认知”方法。也是“反思”的方法, 就是反思自己原有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分析其长处和短处, 再在此基础上自己逐步避短扬长。因为别人介绍的再好的学习方法, 总得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做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记录学习的点滴体会, 不仅是对学习的深化, 也是对表达的练习和积累。写或不写心得, 从学习效果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 读完以后, 不写下一点来, 也觉得很有收获, 其实这时候脑子里还是模糊和杂乱的。要写下来, 就好像逼着自己在思想上作一番清理。有些教师说, 读了后写不出什么心得, 这就是学的收获还不清晰, 思路还没有清理。

二、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 以后逐渐缓慢, 到了相当的时间, 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所以, 要巩固知识就要即时复习、将阅读和尝试回忆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集中记忆和分散记忆相结合。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得要早。

1. 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记忆、学习知识。

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论指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 一个机能的改变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但是, 即使两种情境之间有同一性, 还不能保证迁移的出现。只有这个同一性被你所感知, 对它有清楚的认识, 迁移才能有可能实现。因此, 对新出现的知识或习题进行分析, 再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比较, 找出新旧知识的相同点 (如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同点在反应原理上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 所以反应装置相同) 以便找到相应知识的关联点, 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使新知识类化, 使知识迁移。

2.“过电影”记忆法是回忆与再认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习过的内容先“过电影”, 使它在脑海中尽可能清晰地重现出来, 然后对照书本查漏补缺, 找出尚未记住的部分进行再认, 而后再“过电影”回忆。也可在“过电影”加快受阻时立即找出受阻障碍或薄弱的环节。如此循环往复, 记忆将产生倍增效果, 而且所记内容清晰无比、牢固准确。包括随时过电影:觉得某些知识该记, 就要及时地过电影, 比如入睡前、起床前、散步的时候, 都可以像过电影一样进行追记。短时过电影:记的材料较短, 在记了几遍快记住的时候, 就要合上书过电影, 回想不起来打看书看一下, 然后继续过电影, 直到记住为止。睡前醒后过电影:入睡前躺在床上过电影, 回忆不出来就翻书核查, 凡是第二天清晨能回想出来的都能牢固地记在脑子里。需要注意的是“过电影”要及时, 排除干扰, 内容要准确。

一般来说, 能通过“过电影”回忆出的内容比回忆不出的内容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要深。只注重机械地翻书本机械地重复, 而忽视“过电影”回忆这种有目的的重复, 误认为书本上的内容通过翻书就可以记住了, 结果到了考场却答不出或答不全。在学习时, 应该在材料还没完全记住前就积极地试着去“过电影”回忆, 回忆不起来再阅读, 这样容易记住, 保持时间长, 错误少。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育实践中, 人们逐渐发现:个人成才或学生的学业成就, 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 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 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 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降低。

2. 自信心的培养。

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 先练习较容易的题目, 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时自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如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 课下听一首好歌等形式。这样会逐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句话说得好, 想成功, 最好和成功者在一起。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篇2

Unit3MyfriendsBLet’stalk一课是A部分对话的扩展,在A部分能够准确熟练运用“What’shisname?Hisnameis…”“Ihaveanewfriend.Hehas…”的基础上学习“What’shername?Hernameis…”“Boyorgirl?”“Shelikes…”并熟练运用,继续培养学生用心地、有目的地去听以及自觉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的习惯和品质。

一.在真实情境中引入,突破重点、难点

在“DailyEnglish”环节,以“Hello,____!What’shisname?”及回答“Hisnameis…”为内容,以“chainwork”的形式进行充分练习后,教师在自然情境中转向问女生的名字,“Hello,boysandgirls!What’shername?”并引导学生回答“Hernameis…”如此练习三到五次,学生在整体上初步感知后板书领读,并重点理解“her”,引导学生与“his”区分。

二.多种呈现及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重点句子“What’shername?Hernameis…”这一环节,我采取了示范练习——分组练习——链式检查等环节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达到充分练习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将语言自由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理解并运用句子“Boyorgirl?”时,我设计了“幸运转盘转转转”“Luckyguess”方式,学生兴致很高,接受很快,在击鼓传花过程中得到了练习。

在对“Shelikes…”这一重点句子,我安排了采访的形式,总体感觉衔接比较自然,学生更易接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Presentation的“Listenandanswer”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用心听,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听,在听(摄入)和回答(输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有目的地去听”的品质。

在“Introduce”(介绍)环节给学生示范,让他们练习时有所依,同时我告诉学生书中的对话和老师给出的介绍片段只是一种参考资料。我希望你能够把你生活中一位真实的朋友介绍给你的“partner”(搭档)。

我力图能给学生这样一种影响,语言是在生活中形成并运用的,逐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言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在Let’schant环节,虽放录音,却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可以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拍节奏静听一遍,再跟唱。或由学生拍手自己唱,不用录音带,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前面的教学中已有渗透。

二.在理解“her”及“What’shername?Hernameis…”时,充分感知句子后,我直接给出了“her”的意思,细想一下,如果引导学生自己与“his”比较后总结,了解“her”的概念及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句子,效果应该更好,因为他们经历了“感知语言——比较观察——体会总结”这样的思维过程。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培养;良好学习品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47-01

一、有利于教学情境的营造和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时候,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理论知识,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作首要任务,认真研究化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备课的过程中要搜集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和讨论实践,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原电池》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利用做实验的方式,将2mol/L的NaOH溶液分别放在两个干净的试管中,然后分别将纯铝片和带有沉积物铜的铝片放入到NaOH溶液中,让学生细致的观察其中的变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带有沉积物铜的铝片的气泡生成速度很快。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可以将活跃的金属作为电池的正极,不活跃的金属作为电池的负极?”部分学生回答不能,有的同学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两种电池组合方案,一种使用镁和铝做电极,并将电极浸入到NaOH溶液中,虽然金属镁的活性比铝强,但是金属镁和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因此在此种组合的电极中,应该将铝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镁作为电池的正极。另外一种方案就是使用铝和铜做电极,将其浸入到浓HNO?溶液中,虽然铝的金属活泼性比铜的金属活泼性强,,但是铝片会被浓HNO?钝化,可以将其用作正极,将铜片作为负极。实践证明,这种设计电极的方式非常成功,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打破了学生的常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设计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成绩要依赖于教师,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恪尽职守,对学生循循善诱,最主要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高中化学学习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成绩。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赏识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合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合金是混合物,但是合金却又一定的熔点呢?”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部分同学觉得合金是几种金属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物质,还有的同学说合金中的金属阳离子是经过重新排序的,同学们在激烈的探讨中踊跃发言,并通过讨论全面了解合金的含义,这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

三、有利于学生善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就说明提出质疑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讨论和提问的时间,使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师在想学生讲解蛋白质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吗?如果属于化学变化,那鸡蛋煮熟后还是蛋白质吗?”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给予肯定,然后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让其他同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以此作为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使高中化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除了向学生讲解基础的化学知识外,教师还要向学生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小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学习态度。此外,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安装仪器、称量药品、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高中化学教学难的现状。

总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敏.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4(42).

[2]江文珍.培养学习自主性对职业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3]杨秀惠.中学化学微课设计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科技风.2016(14).

[4]刘颖.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篇4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即用生活实施教育,在生活中探寻教育素材,并反过来使得教育为生活服务。生活是知识来源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为生活服务。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品质,应该鼓励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契合实际问题, 贴近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拓展知识和能力,并反过来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服务。生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理想、自信心的学习品质,并提升应用能力。

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都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美景, 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写景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实际感悟和领略当地的美景,基于亲身感受和体验,写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学会合作”讲述了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 学习中,运用合作策略,提升学习和生活效率,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体验。

二、引入师德思想,促进平等合作

师德思想中“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教师以身作则, 学生团结合作,师生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与互助的学习品质。以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为人师表,以一言一行严格规范和要求自己,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感悟、学习,形成师生、 生生平等互助的关系。以此师生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课间,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关于最喜欢的书籍,最关注的科技动态,最崇拜的人物等话题,展开互动性交流。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如一个月内阅读一本名著,并记录下写作心得,或者研究一个趣味话题,以视频形式展现出核心内容与知识,或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交流心得与体验。 教师除了需要教授小学生语文知识中的字词句以及写作技巧,还应该引入师德思想,施行仁爱教育,与学生构建成平等合作关系,培养学生互助交流、主动学习、积极进取、自信勇敢的学习品质。

三、引入六大解放,强化综合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双眼、解放大脑、 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六大解放不是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和放任不管,而是在基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学习氛围,以一种相对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主题、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展开自主探索和实践。解放思想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展开自主研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我调节、耐心细致、实践研究、创新想象的学习品质。

如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讨,课题设置基于学生兴趣,可以选取保护大自然、珍爱珍稀动物、减少森林砍伐、关爱孤寡老人等主题, 解放学生思想和行为,鼓励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形成研究团队,展开对某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制作出宣传海报,宣扬正义与仁爱。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勇敢实践。通过解放思想、空间和时间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体验与互助合作, 培养积极主动、细致严谨、行动探究的学习品质。

四、引入创造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教育的引入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非常实用的帮助,实施创造教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合作交流、创造实践, 不拘泥于现有知识和方法,采用创新性、开放性学习策略,展开进一步的互助探索,求实创新、拓展思维,完善知识与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能有兴趣”,这说明知识和兴趣来源于行动与实践。实施创造教育,需要鼓励学生“教学做合一”,在动手实践、学习行动中获得知识与方法,实践创造,提升综合能力,以此培养学生行动、思考、实践学习品质。

如《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教师采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读写结合的教学手法,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展开创造教育。学生们分配小组,设定研究主题,以感兴趣的趣味知识和实验课题作为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记录研究结果,并基于此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写作出类似的具有一定人生哲理的文章。通过学生课题研究与实验分析,展开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合作、自信的学习品质。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践行因材施教,实施生活教育、创造教育,释放学生身心, 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与合作交流中,探寻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并运用知识指导生活。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奠定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优秀的教育学家,它提出了生活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理论,在现如今也非常适用。为培养优秀人才,小学语文学科也应该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学生语文学习良好品质的培养中,以健康的思想和优秀的品质,健全学生身心素质。本文从引入生活教育、师德教育、六大解放、创造教育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品质的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篇5

性格品质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因而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性格是在一个人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所处环境、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的影响,逐渐发生、发展和形成的。性格具有可塑性,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一、加强教育,以理育性

我主要是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规范》作为学生言行的准绳,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其性格。首先,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我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规范》,使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开端,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要坚持不懈的把《规范》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班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几十条,每条量化为1至15分,根据学生的遵守情况,给每个学生加分奖励或减分惩诫,让每个学生都牢记、重视和遵守班规;每周亲自检查学生遵守班规情况,并及时进行小结。再次,在学习《规范》中,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做到到自觉的、高兴的遵守《规范》,并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性格。

二、培养集体,以群育性

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强大力量。班集体为学生的性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如一个巨大的陶冶性格的熔炉。所以,我平时注意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首先,就是建立一个积极向上,有良好班风、学风的集体,有助于学生形成守纪律、诚实、助人、奉献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其次,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学会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乃至学会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在每年的校运会中,我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有体育专长的参加比赛;文采好的,负责投稿,有美术专长的,负责设计班徽,工作细心的,负责搞好后勤及清洁卫生工作,其它同学做啦啦队,总之,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都乐意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即使平时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都能变得开朗、活泼。

三、热爱学生,以情育性

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性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信任、关注,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也相应的会形成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性格,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相反,如果学生经常遭到教师的冷漠、批评、训斥,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

四、以身作则,以性育性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篇6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钢琴走进了千家万户,学习钢琴的少儿数量年年有所增长。

近年的我市少儿钢琴选拔赛与考级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持久性成反比,年龄越小的孩子学琴的人数越多,越到初中、高中学琴的孩子越少。一些家长说:能在高中阶段还坚持弹琴的,已经很不错了。是啊,如今如此的升学压力环境中能坚持弹琴确实不易,但是,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除了一些非常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半途而废是因为初学阶段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我们掌握演奏的高超技术是学习钢琴的主要任务之一,它需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钢琴学习除了掌握其技术之外最重的是它可以提高情商、陶冶心灵、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及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1 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养成首先在于磨练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意志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优美的琴声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欢乐,激起对钢琴学列的兴趣。但是当单纯的兴趣碰到大量的枯燥的基本功练习犀复磨练、巩固时,孰会产牛疲劳和厌倦的情绪,兴趣之火逐渐的熄火,练琴的热情也逐渐冷却,此时更加需要的是意志。在钢琴教学中应不断的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在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意志行为可以使其学习经常处于自觉意识的有效控制之下,从而大大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1.1 培养学生有规律地学习。 有规律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生理需要。从心理学上讲,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首先应该严格固定每天练琴的时间,并且不要轻易变动。通过借助规律的作用告知学生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保持弹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不难了,这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其次逐步帮助学生确立时间观念:在学生弹琴之前,要让他做了充分准备,明确完成这件事需要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学生以各种行为来拖延时间,如:喝水、上厕所、讲讲话、玩玩具等国。同时,训练时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设定好时问,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了任务,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省下的时间,体验珍惜时间的快乐。这既确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又助于养成专注、稳定、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1.2 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 钢琴练习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学习,它不是“晓昨了”那么简单,它必须是在理解、掌握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反复的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练习更需要恒心,而恒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培养的:毛泽东曾说“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所以,在学生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就应不断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恒心。

首先可以跟他们讲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一些事故来启迪他们。其次,我们教师和家长也要起榜样作用。一是自己做事要有恒心,孩子在耳染目濡的环境中的感受要比跟他们讲一堆大道理来的有用;二是当孩子在家不肯好好练琴时,家长千万别帮助孩子逃避学习——请假缺课。家长可能会有各种心理和想法:会觉得孩子在家没练好琴到老师处上课挺没面子的;或者因为没练好到老师处又还不出作业,还要付上一节课的学费挺不值得等等。其实作为教师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要想到,帮孩子请一次假,孩子就找到了下一次不练琴的理由,况且请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人人都有惰性,而绝大多数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到成功的。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恒心是非常重要的。

1.3 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或挫折。 在钢琴初学阶段的学生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或那个问题,年龄越小的学生通宵会被这些问题给难倒;钢琴学了一定程度之后并非是“练”这么简单,往往是花了、很多时间却还达不到效果,此时就会有很多学生(甚至由家长)就会打退堂鼓。所以,当学生遇剑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应当正确的指导;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对待困难挫折的正确态度。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既是一种前进的障障碍,又是一次磨练的机会。其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或挫折,一是使学生???怎样去?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找出失败的原因,改进学习的方法,通过努力最终战胜挫折。二是让学生亲自去征服挫折,不要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一遇困难就找老师或家长。三是当面对挫折有了认识时要及时鼓励,否则会使学生自卑,心理压力增大,从而放弃努力,转移兴趣等逃避的态度。四是当学生面临挫折时教师、家长可以强调其所拥有的优点,借助优热激励唤醒学生的信心。

在严格遵循钢琴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兴趣,更要磨练意志。浓厚的兴趣,可以转化成为克服困难的意志,意志产生练琴的成效,成效又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2 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养成的核心在于正确端正的学习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踏实、严谨的治学和对待事物负责的态度,那么学好钢琴不是一件难事。

2.1 在學习过程中要告知学生钢琴练习需要诚诚恳恳、踏踏实实地用功夫,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次,在平时的上课中要明确告知弹好一首乐曲的标准:音符正确、节奏正确、指法正确、弹奏法止确、乐句划分正确、作品的基本性质、性格正确……只有明确了弹好作品的标准,学生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自觉、自醒、自律,能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对学牛进行行行为品德教育,要求她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具有端正、踏实、严谨的治学和对待事物负责的态度,那么学钢琴将变得得心应手。

3 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养成的手段在于善于思考与用脑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是其能力形成的基础。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3.1 指引学生学习的方法。 钢琴的练>-j和和演奏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分段、分手、慢练、用心唱谱及用耳聆听是最佳的练习方法。

坚持唱谱提高视谱能力并有助于记忆:我们身边有很多学生“金口难开”,除去一部分很内向的学生之外,很多学生一开始就是怕麻烦不肯唱,过了一蓼子是不会唱,之后就是不敢唱。久而久之,视谱的能力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弹错音就成了“家常便饭”。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很好:“会唱谱就会弹,唱不来普一定弹不好”。

分段分手慢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现在很多学生弹琴是为了完成任务,不管弹奏的质量,一首曲子拿来就是从头到尾的练习,会弹的地方弹的很快,不会弹的地方疙疙瘩瘩。越是想快点完成越是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是“欲速则不达”在平日的练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找出本首曲子中的重点、难占,利用分段、分手慢练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用耳聆听:在弹奏中,要让学生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既要倾听已经弹出的声音,还要(用想象)倾听将要弹出的声音,为达到符合目标的声音必须调整好技术动作。从而提高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维力。

3.2 培养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钢琴的练习过程中除了合理的练琴方法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将整个练习过程作为学习、思考和研究对象的良好习惯,在逐渐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及练习的方法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现在的90后、00后孩子一首曲子弹好便朝着老师或家长看,意思我弹好了有什么问题你提吧。所以当学生弹奏出现差错时,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回忆,自己解决,教师或家长可以提示、启发,切勿为“省事”而代替学生动脑,这样的“省事”实为费事。特别是音乐、音乐风格上的处理是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如果学生不养成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能力那他们弹奏就永远无法打动人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 篇7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里,贾老师先让学生用“发”组词,再用“发现”口头造句。不久,便出现了似乎只有在贾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才有的独特精彩:

……

生:我发现教我们的贾老师今天很帅。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以前不帅喽?其实,我一直很帅呀!(笑声)

生:(连忙改正)我发现教我们的贾老师今天更帅了!(掌声)

师:我以前帅,今天更帅。你小脑袋瓜反应挺快!这么一改,我就找不到漏洞了。谢谢你对我的夸奖,不过你这个句子还是有点问题,就是用词不当。“帅”这个词是英俊潇洒的年轻男士的专利,用来形容我这个快80岁的人,是不是不太合适?想想,用哪些词语形容我更恰当呢?

生:我发现贾老师身子骨很硬朗。(掌声)

生:我发现贾老师精神矍铄。

生:我发现贾老师思维敏捷,根本不像快80岁的人。(掌声)

师:(高兴地)硬朗呀,思维敏捷呀,精神矍铄呀,用这些词语来形容我,就恰如其分了。我发现你们的思维更敏捷,语文学得比我好。

这个教学片段不过三两分钟,却精彩至极。精彩在哪里?第一,精彩在教师教得好。乍一听,第一位学生说的“我发现教我们的贾老师今天很帅”,似乎没有毛病呀!可是,听贾老师一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以前不帅喽?其实,我一直很帅呀!”学生(包括听课的老师)方才发觉其中的问题。贾老师只这么轻轻地一点,精彩就立刻出现了:“我发现教我们的贾老师今天更帅了!”一个“更”字就把贾老师的问题“摆平”了。

至此,贾老师该满意了吧?不。紧接着,贾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用词不当!是呀!“帅”这个词真的被人用滥了,不管男士长得怎么样,哪怕像汽油桶似的,也不管年老还是年少,都会被人冠以“帅哥”的雅号,正如“美女”二字几乎成了所有女性的代名词一样。

贾老师这么一说,于是又精彩迭起。学生的表达博得了老师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真是灯不点不亮,心不拨不明。在课堂上,贾老师把“引导者”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王尚文教授说:“语文的‘独当之任’就是教学生如何说话,使他们所说的话具有良好的语文品质。”何谓“良好的语文品质”?王教授说:“语文品质是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要求,最起码的标准是: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说明白。”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都能像贾老师一样,达到这“起码的标准”,并在课堂上全力以赴、倍加细心地教学生朝这个标准努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大有希望了。

第二,精彩在学生学得好。贾老师对学生说的“你们的思维比我敏捷,语文学得比我还好”这句话,不只是谦辞,去掉其中的“比我”二字,就是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表扬。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贾老师执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在课堂展示的是他们的“昨天”。试想,这个班的学生如果没有平时———“昨天”的“胸藏万汇”,哪里会有今天的“凭吞吐”呢?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积累意识,一定要把课标“少做题,多读书”的理念落到实处。发展语言才是硬道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篇8

一、课内阅读强调精读

课内阅读的内容主要指教材、辅助教材以及老师临时补充的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这其中的很多文章, 往往是前人的杰作以及后世公认的美文。作为学生必须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完成阅读任务。有的精彩词句要烂熟于心, 有的传统名篇要熟读成诵, 有的文章则需识记大意, 了解梗概。不论多难的文章, 只要要求背诵, 就必须背诵。据说, 康熙皇帝曾将“四书五经”中的大部分篇章阅读达到130遍以上, 难怪他在用到有关知识时能脱口而出, 准确恰当。又如, 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谈到台湾问题随口就吟出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山苍苍, 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温总理年少时的阅读功底。

同时, 课内阅读也要注意方法, 而其中朗读的训练十分重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朗读可以培养你的语感, 可以培养你的激情, 可以让你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交流, 可以让你自信, 可以把你带入无比美妙的境界。

有的同学不爱朗读, 在早自习时本应该放声朗读, 可他就是不张嘴, 默默地像和尚念经。在上课时, 老师有时安排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这些同学还只是看。回到家里一般也不具备朗读的环境, 结果是一本书学完了连一课也没有朗读过, 这是十分有害的。不论出于什么原因, 该朗读的课文就必须大声朗读。时下不是流行“疯狂英语”吗, 其实中文也是如此, 该“疯狂”时则“疯狂”。例如, 我们在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句时, 只有大声朗读, 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那种困难面前不惧怕, 对明天充满希望的豪情壮志。如果只是在心里默读, 那就体会不到这种美文的佳处来。“书声琅琅”这个词语流传了这么多年, 看来是有一定的“阅读道理”的。

由此可得出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在学校需要朗读时, 一定要放声地、认真地、充满感情地读出作品的妙处来, 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课外阅读强调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现在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 这当然是事实, 然而有人就以此为借口:哪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呀?其实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偷懒表现。我们知道, 古人抓住“三上” (马上、厕上、枕上) 的时间去读书, 鲁迅先生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 总是有的。再说课外阅读也正是你扩大知识面, 弥补课内阅读不足的好方法。

上面主要说的是要挤时间读书, 其实对书的选择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图书市场的管理还不太规范, 书市上有时甚至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一些不健康的书充斥书市。所以中学生很有必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购书。有些书虽然也不坏, 但对青少年不适应, 也是不应该选择的。

作家写出一部书, 往往是其多年甚至是一生心血的凝聚, 我们若能从一本好书中吸取5%~10%的营养, 那么你读10~20本书就快成为一个作家或一位专家了。所以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是中学时代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也是为一个人的一生打基础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 先看看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 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只有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能找出区别, 并且定出一些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时, 这个规则才会更简单明白一些。

2. 不要忽略书名或序言的阅读, “将手边阅读的这本书做分类是毫无必要的”的观点和思想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是极其有害的。

3. 要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变为实用知识, 这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 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地说, 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 实用性的作品是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这是阅读中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位高水平的阅读者的话, 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在语文教学中, 尤其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并把阅读内容归类。

4.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 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并领会其含义, 这样才能做到教师常说的“把书读薄”。

5.阅读进行一个阶段以后, 要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 或最多几句话 (一小段文字) 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 光有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 那就是“必须能用几句话, 告诉你自己或别人, 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 (歌德语) ”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 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 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所以,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 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 而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 但是我说不出来”, 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吧。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9

如何将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剪拼, 交流合作, 发现可以从连结两边中点的线段剪开, 将剪下的三角形拼到四边形边上, 可得一个平行四边形.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探讨。

你是怎样拼接得到的?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同学们积极发言, 我适时地点拨, 并探讨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我又问:若这个三角形要四等份, 该怎么办呢?有不少学生马上比划着“这样, 这样……”

由平行定相似可得这其中任意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相似的, 相似比是1:2, 周长之比是1:2, 面积之比是1:4, 有四个这样的三角形有这个性质, (师生一起探讨相关问题, 引发思考) 。

如果继续这样分下去, 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你发现了什么?

如图1, 每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后, 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比多少?周长之比多少?面积之比呢? (1:4, 1:4, 1:16) ,

若这样继续分下去?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通过引导的步步深入, 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更加深刻, 思维也愈来愈开阔……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梯形的中位线中:

如图2, 如果知道最上面和最下面的线段长, 你能求出中间各线段的长度吗?学生通过探索交流, 思维自然而然地发散开去……

在上面的图形中, 中位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让学生明白, 中位线常存在于什么图形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把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 从一点到一面, 学生的思维也就提高了, 解数学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再如:如图3, 在梯形ABCD中, AD//BC, AD=a, BC=b, 若E1、F1分别是AB、CD的中点, 则E1F1=0.5 (AD+BC) =0.5 (a+b) ;若E2、F2分别是E1B、F1C的中点, 则E2F2=0.5 (E1F1+BC) =0.5[0.5 (a+b) +b]=0.25 (a+3b) ;

当E3, F3分别是E2B、F2C的中点, 则E3F3=0.5 (E2F2+BC) =0.5[0.25 (a+3b) +b]=0.125 (a+7b) ;若En、Fn分别是En-1B、Fn-1C的中点, 根据上述规律猜想EnFn= (n≥1, n为整数) 。

如果继续深入, 它还可以引申到我们学习的中点四边形, 连接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如果是等腰梯形呢?

如果原四边形是一般四边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如果原四边形是矩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如果原四边形是菱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如果原四边形是正方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你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 (教师提示:它们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舞台, 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发现……但是实际教学中, 时间有限, 而问题是无穷无尽的, 教师要研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 独立地解决问题, 敢于质疑, 乐于创新。

如这样一个问题:矩形ABCD中, AB=6, BC=8, 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 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 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 依次记这些四边形的面积为S1、S2、S3、……Sn

设S=S1+S2+……Sn, 试探究S1、S2、S3, ……Sn间的关系, 并思考若S的值大于47.808, 则n的值至少为多少?

这个问题放开让学生去想, 学生有许多创新, 有学生问外面图形矩形改成平行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是否还有这个结论呢? (S=48×[1- (0.5) n]) , 这个结论和“正方形等无穷均分面积”是一样的, 也有学生问在这个图形中它们的中心既然是同一个中心, 那我们可以以中心为原点, 适当地建立坐标系, 又可以和函数问题相关了呀?

当然如图4, 这个问题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这个载体比较清晰地发现各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最后结果的得出还可借助数列中的一些规律解决。换种思维方法, 这个问题更形象地得道了解决, 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深刻性。放手大胆地让学生想, 不断的创新, 教师也能有些收获, 对学生来说, 知识得以巩固, 思维得到锤炼, 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积极面对困难,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影响 篇10

如今, 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我们写文章写信可以用电脑代替, 打印出来的字美观整齐, 信息传递迅捷, 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不再受时空限制。 字写得好坏与升学、就业、评职称等的关系已不那么紧密。 许多人就淡化了写字这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把字写得杂乱无章, 甚至随心所欲, 无法辨认, 更谈不上书法。 而且, 这一现象已经开始在学生中滋生蔓延。很多学生的作业和课堂笔记字迹潦草难辨, 字体丑陋, 错别字层出不穷, 不得不常常使用修正带、涂改液修修补补。 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华五千年的汉字, 怎么能到这一代就失传呢?

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书法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成了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 加强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体现。 指导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法、练习书法的好习惯, 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除了以书法成就名传千古之外, 其“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也被世人传为佳话。 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 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 ”如果人品不高, 则落墨无法。 所谓字如其人, 事实上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相当程度地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 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柳公权正因其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 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跃然纸上, 后人不但重其书艺, 而且慕其人品, 而至书法与人格并垂不朽。

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 必定会感受古人的性格魅力, 体会“端端正正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的内涵, 以身正、心正的态度来对待;体会到习书的严肃性,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来对待;体会到学习书法的艰辛, 以勤奋不息, 孜孜不倦、 知难而进的态度来对待; 体会到传统书法的宽宏博大, 以提高修养, 拓宽知识面来对待。 由此, 学生在书法训练过程中, 逐渐形成正直、沉着、稳健、认真的个性和克服困难、勤奋耐心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意志力。

二、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 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 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 比较清楚、干净、容易认, 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 能够使人细心, 容易集中意志。 ”学习书法, 要从一笔一画做起, 有规有矩, 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 这好像做事, 起笔像做事的开端, 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 收笔如做事的结尾。 日复一日, 学生的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学习书法要有时间保证, 使孩子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学习美, 感受美, 实践美。 美的环境对于陶冶孩子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 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 在欣赏、书写书法作品的同时, 要学习古文、诗词、名言、警句、论述, 了解历史, 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经历、人品, 等等。 与此同时, 不但拓宽了知识面, 而且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 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会有更深刻、 更具体的理解。 在欣赏、书写书法的同时, 对于书法的美, 或沉雄、豪劲, 或清丽、和婉, 或端庄、厚重, 或高逸、幽雅, 无形中受到熏陶, 感情为所渗透, 人格为所感染, 心绪为所改变, 嗜好为之提高, 渐渐将提高审美水平。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写, 力求将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进而逐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最后用美感染他们, 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四、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 而且是一种养生之道。 书法可以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 过喜伤心, 怒伤肝, 忧伤肺, 恐伤肾, 思伤脾。 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 其心态安稳, 宁神息虑, 修身养性, 神定志安,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平衡”, 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 主要是动手, 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 增强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 经常有规律地训练, 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练习书法对于促进孩子大脑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智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 练字时, 人体的指、腕、肘、肩、臂等都随着笔画的书写有节奏地运动, 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的锻炼, 虽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运动量, 其实却如八卦、太极、形意拳一般, 寓动于静, 刚柔相济,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气功”。 书写时, 可以调理经络, 匀畅呼吸, 最后达到心手相应,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篇11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体育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2.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二、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1、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三、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養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注意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③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④自我暗示。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学习解放军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精神,一、二、三,起来。”这样,就可以骨碌起来,穿衣下床,跑步锻炼。

五、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略谈学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篇12

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小学生容易被新鲜、突发的无关的刺激所吸引, 注意力不稳定, 不持久, 生动新鲜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 充分发掘教学资源,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使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前, 首先让学生观看了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 解放军战士誓死抗击洪水的电影片段, 尔后让学生带着观后的感受自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感动的句子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激昂的语言文字之中。播放电影片段不但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创设了情景, 而且它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文里, 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稳定性, 有助于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课堂上教师也应适当安排学生自由活动或休息的时间, 避免学生产生注意疲劳。

二、讲究潜移默化, 培养注意分配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同时调动多种感官, 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注意的分配性是学生在同一时间内, 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呢?低年级生字教学, 因为学生书写、阅读、思考能力都差, 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 注意分配能力很低。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要求学生边跟着老师读, 边用小手画字形;抄写生字时, 要求学生边读边写还边想字意。在这样反复的练习中, 学生养成了边读边写边想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训练了学生注意分配能力, 也训练了学生掌握与学习有关的技能, 并使各种技能协调化。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注意分配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边读边画文章中感受深刻的词句, 并且说出体会, 写出感受, 综合性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表情达意等方面, 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注意分配能力, 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提醒和纠正一些不良的注意分配习惯,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注意分配的习惯。

三、精心组织教学, 培养注意的转移性

注意的转移在学生学习中地位是很重要的。上课时学生注意指向教学内容, 下课后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 这是自然注意转移。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总有学生“人在曹营, 心在汉”, 注意力转移不到课堂上, 教学效果顺其自然就显得很差。那么, 我们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注意力快速转移到学习上呢?培养小学生注意转移能力的方法很多, 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实践中发掘、总结, 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这些:1、行为感染法。行为感染法即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精神状态等积极的因素, 感染学生, 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转移。2、情景陶冶法。情景陶冶法即通过创设相关的情景, 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转移。3、谈话法。谈话法即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 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转移。如在作文教学《难忘的……》开始, 我采用了谈话法, 设计了一段对话:

师:老师发现, 刚才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啊, 可以告诉老师你们玩了那些游戏吗?

生1:跳绳。

生2:打乒乓球、捉迷藏、跳皮筋……

生3:猜谜语。

生4:谈当天时事新闻, 可以家乡、校园、国家、国际。

师: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那么这个课间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事吗?

……

师: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有许多的事许多的人值得回味,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家难忘的人或事, 好吗?

生:好的。

课间活动很刺激学生, 上课铃已经响了, 学生虽然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可是孩子的心还是无法平静, 还沉浸在课间游戏兴奋之中。游戏的强烈刺激, 靠学生自己的意志是很难摆脱这种刺激, 怎能进入学习状态之中呢?所以在导入新课环节时, 教师应该灵活通过谈话, 因势利导, 逐步地将学生的注意, 从课间的游戏转移到了作文课堂上来, 学生机智引导学生注意听讲,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自然会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形成良好的注意分配习惯。

总之,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意品质对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作用是重大的,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科学地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 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良好的注意品质, 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摘要:注意是学生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想象、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是不完善的, 教师要认识到这点采取适当方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

上一篇:双管高压旋喷止水桩下一篇:政府审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