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思想

2024-10-23

美育思想(共12篇)

美育思想 篇1

摘要:20世纪初, 基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思考, 梁启超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育思想。其美育思想是以“新民”为出发点, 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内容, 以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 为手段, 以塑造完全人格为最终目标, 这一思想对当代美育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美育思想,趣味教育,情感教育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宣传家和教育家,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非常重视整个国民素质的培养, 认为“世界之运, 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 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 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1) 在他看来, “凡已过所以能在世界之林中立稳脚跟, 其国民在道德法律、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等方面必有一种独立精神。” (2) 在此基础上, 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新民”为其出发点, 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其内容, 以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 为其手段, 以塑造完全人格为其最终目标的美育思想体系。

一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出发点:塑造新民

梁启超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逃往日本, 期间对维新改良及其失败进行了反思, 得出了仅依靠上层皇帝与少数贵族必然失败而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的重要经验教训。而依靠人民又必须改造旧的“国民性”, 塑造新的“国民性”。这就是他于1902年在《新民说》一书中提出的“新民说”。他认识到, 国家民族的兴亡, 人民的文明程度是最重要的, 只有新的人民, 才能有新制度与新国家。由此, 梁氏提出了国民性改造, 其核心是变传统的依附型人格为近代的独立自主型人格, 变盲从的子民为有个性和思想的国民。

二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内容: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

1. 趣味教育

1922年, 梁启超在欧游之后, 提出“趣味教育”的重要课题。关于什么是趣味, 他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定义, 而是在各种文章中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 趣味丧失掉, 生活便成了无意义”。 (2) 趣味首先是快乐、高兴、有兴趣, 这是梁启超肯定的含义。“趣味的反面, 是干瘪, 是萧索。” (3)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价值。” (4) 可以看出, 梁启超所说的“趣味”, 是指一种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人生精神, 能鼓舞与指引人们去积极地生活与奋斗, 去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 是一种超利害得失、超生理欲望的审美愉快即美感。这样, 梁氏的“趣味教育”在本质上就成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

然而, 这种趣味又有高下区别, “凡一种趣味事项, 倘或是要瞒人的, 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 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 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 (5) “尤其是人生在幼年青年时期, 趣味是最浓的, 整天价乱碰乱迸, 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6) 这样, “趣味”就需要培养、教育, 需要从低级趣味超越而来。梁启超列出四项趣味的主体: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在劳作、学问主要还是以一种谋生的职业手段的条件下, 趣味毕竟是有限度的, 游戏中所产生的趣味又往往稍纵即逝;而艺术比之劳作、学问、游戏却具有更为普遍、持久的影响力。因而在这四项主体中, 艺术教育是他最看重的。而在艺术教育中, 他尤其推崇音乐、美术、文学。他说, “美术的功用”, “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 替他复原, 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 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了这种道理, 便知美术这样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 (7)

2. 情感教育

梁启超在1922年为清华大学中文学社进行课外讲演时作了《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的报告, 在报告中以大量的事例深入讲解了情感教育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 真正引导并推动人去做事的是情感, 但情感有好坏之分, 而情感教育, 就是将情感中善的、美的方面发挥出来, 淘汰涤荡那些丑的、恶的方面, 使人们在善的、美的情感激发下, 从事有益社会的活动, 实现人格的完满。

梁启超将情感教育看做是造就审美世界观的艺术教育, 他希望人们通过艺术来陶冶美的、善的情操, 领略生命的真谛, 以达到“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 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 (8) 的境界, 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 也是针对当时人们情感麻木、责任意识模糊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 用情感涵养的方式来实现国民人格的再造, 生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激发起强国兴民的责任意识。

三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实施手段:文学、艺术

要实现“新民”的重要途径就是文学艺术, 特别是新型文艺形式小说。梁启超提出说, “故欲新道德, 必新小说;欲新宗教, 必新小说;欲新政治, 必新小说;欲新风俗, 必新小说;欲新学艺, 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 欲新人格, 必新小说”。 (9) 他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具有“常导人游于他境界”与“感人之深”的两大重要特点, 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通过文学这一途径来实现。他还精辟的总结了小说对人产生影响的四种方式:“熏”、“浸”、“刺”、“提”。“熏”是沉入小说境界中, 使其慢慢感化, 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灵与人格起作用。

梁启超提出, 以艺术进行情感教育的路径有三条, “第一, 对境之赏会与复现……第二, 心态之抽出与印契……第三, 他界之冥构与蓦进……” (10) 三条路就是通过对艺术品从形式到内涵到意义获得的欣赏过程, 达到感官、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愉快与满足的过程。

梁启超通过对艺术尤其是文学小说、美术、音乐的功能和特点的论述, 明确地将文学与人的品性的改变相联系, 从而将文学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四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塑造完善人格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趣味教育, 其宗旨都是为了改造国民素质, 塑造完善的人格。梁启超把情感的培养, 仁的实现作为人格完善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涵养一种大的同情心, 是一种与天下万物共命运的普遍情感, 是由个人的丰富情感扩充到对亲人、朋友、国民, 甚至天下人的同情心上, 这种大同情心的生成必然产生大责任。趣味教育主张“无所为而为”, 不把做事当成获取另一目的的手段, 使人的现世生活成为充满幸福感、充满热爱生活之情、充满欣赏意趣的充实、乐观的生存, 成为显现生机和魅力、确证自我的自由存在。

五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启示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对今天的美育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些西方国家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来训练学生的情感。我们今天的美育一定是情感性的, 而不是技能性的。现在学校美育中存在的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对学生和对课程的评价都只停留在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来进行, 艺术课教学脱离了情感性和趣味性。一堂美术课被肢解成了一些美术知识、美术画法的学习, 学生的情感没有被调动, 画笔没有成为学生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一个媒介和手段。孩子们对艺术课的情趣大大减弱, 画出来的作品是僵化的、呆板的、毫无创新的, 虽然达到了技能水平的要求, 却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养成没有任何益处。我们的学校艺术课程应该从打开学生的情感阀门为出发点, 激发孩子情感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情感, 抑制不良的情感为立足点, 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进行艺术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不断的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在艺术课堂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也是一个人拥有完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在解决当今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碧辉.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情感教育[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 2008

[2]冯慧娟.梁启超美育思想[J].教育前沿 (综合版) , 2007 (2)

[3]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J].文艺争鸣, 2008 (3)

美育思想 篇2

德化第三中学

葛和丰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育渗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有效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使其更具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政治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是关系到学生成长、政治课堂是否有生机与活力的现实问题。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起码的审美判断力、鉴别力,良好的情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分辨美丑能力,既是政治课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课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更能使政治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美育渗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由政治课自身特点决定的。政治课肩负的育人使命,其课程的阶级性决定了它的原则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课内容就可以一成不变,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当前社会实践中关于美丑判断的内容,如果政治课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引导学生审美的价值取向,政治课育人的使命就难于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变革,也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变化,可以说政治课教材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仅把现行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课本,理论就不能与时俱进。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到与时俱进而不是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贯彻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政治课能力目标的要求。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政治考试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3+X考试中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更是以问题为中心了,涉及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文科综合考试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许多考试专家指出,要应对文科综合考试就应当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生,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追求。

美育渗透对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在培养人们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时,必须调动人的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心理功能,使它们受到训练、提高。这些能力的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育和智能结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高中《文化生活》教材关于“传统文化面观”、“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实际上可以看作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很好素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素材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美育渗透

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鉴于多年来应试教

育的弊端,升学率总是成为学校教育的无形指挥棒。许多教师在认识上的偏颇是将美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部分,以德育代替美育,将美育看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并非易事,因为他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去,面临着是否因素质教育降低升学率的考验。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提高审美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发挥美育的作用会得心应手。

利用课堂教学营造教育氛围的美。教师是教育氛围美的设计师与主角,要充分利用小小讲台,诱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的狭小天地,把他们引入无限丰富、瑰丽的知识世界。教师动用自己的语言、板书表达思想,以其仪表、教态辅助其思想的表现力,因此,他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语句流畅,节奏鲜明、调值适中,表达精确、言语规范,语言形象、句型多变等语言美;必须做到整洁、大方、庄重等服饰美;还要有使人感到亲切、诚恳、激情、耐心、机敏、优雅等教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尽可能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努力开辟主旨明确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讲学生之所想、之所兴趣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拓学生知识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

挖掘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批判生活中的丑。作为政治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挖掘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丑陋现象,通过幽默、讽刺、夸张、打诨、诙谐等形式教育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通过美丑的对比,警示受教育者在心灵上挚爱美而憎恨丑。有三

位阔人下雪天在屋里饮酒取暖,一个秀才提议,要对景生情,集体吟诗一首,开头一句是:“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着吟道:“全是皇家瑞气。”地主又接道:“再下三年何妨?”到了第四句无人接吟。窗下躲雪的乞丐怒着吼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遭遇和感受,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想。这大致就是美与丑的两种结果。乞丐因为发抖畏寒、肚饥难忍、地主说再下三年没有关系,愤怒出诗人,这位乞丐诗句是美的,抨击了群丑,而迸发出美的火花,虽用语粗俗,既贴切身份,又变成了无情的投枪!现行高中《生活与哲学》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如果采用这个事例不仅既有说服力,还能对学生进行一次审美的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美育渗透漫谈 篇3

一、善用情境案例创设美,渗透美育

小学生思维单纯,想法天真,依靠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感知世界是他们一贯的认知习惯。教师教授思品知识也好,渗透审美教育也罢,都不应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违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应该“投其所好”,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案例帮助他们寻找美的踪迹,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留住身边的美。

例如,笔者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快乐分享”,创设了一个“快乐协会”的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友谊天长地久》的背景音乐,在旋律中利用课件导入某“快乐协会”的故事。这个协会的成员每隔一个礼拜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听到或遇到的趣事说出来,尽情欢笑,分享快乐。在故事导入中,笔者插入相应图片,渲染气氛,最后,提出问题:你们想成立自己的“快乐协会”吗?在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后,笔者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具有本小组特点的“快乐协会”,有的小组标新立异地以歌唱的方式诉说自己的快乐;有的小组先在协会的外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不仅起了响亮而又有个性的名字,还精心准备了一些小道具;有的小组则积极地准备自己知道的趣事。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渲染了和谐欢快的友谊氛围,激发了学生们对“分享快乐”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善引学生矛盾匡正美,渗透美育

小学阶段的思品教育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我们不妨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或生活矛盾为教学素材,就事论事,帮助学生匡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踏上寻美的路途。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教育高度,让更多学生亲近。

例如,小学生还不能全面体会到“活泼、天真、善良、可爱、勤劳、诚实”这些个性品质也是我们自画像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美的一个体现。因此,在“你看,我的自画像”这个自我展示的互动环节中,笔者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自画像,在她的介绍中,笔者提出疑问“你说,长头发的女生漂亮,那老师是短头发,就不漂亮了吗?”随即,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引导她们得出结论,无论头发长短,都可以是漂亮的。之后,笔者又提出疑问“大家想一想,琳琳同学有什么地方落下了?比如说,她是不是乐于助人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提问,笔者引导学生对该同学的自我介绍进行补充,启发学生以发现美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同伴。

三、教师自身言行传递美,渗透美育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行为模仿能力,不仅善于模仿,也乐于模仿。而教师对于他们而言,是最直接最亲近的模仿对象与学习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细微的下意识动作,都可能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模仿素材。由此,教师要通过阅读、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亲和的笑容感染学生,让他们自觉地向美的方向靠拢。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修修”自己的小边幅,如教师平时的着装打扮,要做到大方端庄、整洁得体,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小懂得正衣冠、明礼仪;教师的讲义及教学用具要摆放整齐,用过要擦拭干净,及时放回原处,使得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桌面整洁,学习用品摆放有序;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特别是许诺学生的事情,要切实落实,如果不能做到的,要耐心地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小就受到“诚实守信”的良好熏陶。

思想品德与审美教育有着自然的和谐,它们相辅相成,又各放异彩,教师不妨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渗透,从而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审美素养的熏陶、良好品质的塑造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只要我们怀抱美的理念,以美的情怀对待学生,一定能让更多学生获得审美的独特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 篇4

一、从“五育并举”到“四育健全”

1912年, 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明确阐述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蔡元培指出, “五育”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 是统一的整体所不可或缺的, 但它们并不是平分秋色的, 而是必须“以公民道德为中坚”, “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 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 则以道德为根本” (1) 。蔡元培幼年接受的主要是传统儒学教育, 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熟悉。后来又留学德国, 对康德、叔本华等美学思想也有深刻了解。这样他在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时就能够始终注意从中国传统哲学, 主要是儒家哲学中汲取营养, 并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论证西方近代文化理论的合理性, 进行比附。这就是他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五育并举, 成为教育以养成健全人格的理论基础。这里, 他将道德教育放在中心位置, 而美感教育则被明确定位在服务于德育, 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认为“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 小之可以怡性悦情, 进德养身, 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 (2) 。而这种爱美之心正是通过美育培养的。

到了1920年, 蔡元培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演讲中又提出“四育健全”的观点, 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因为普通教育的宗旨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共和的精神”, 而“健全的人格, 内分为四育, 即:一体育, 二智育, 三德育, 四美育。”所以, 为了实现普通教育的宗旨, “这四育是一样重要的, 不可放松一项。”尤其是美育, 蔡元培在演说中特地对美育进行了强调:“从前将美育包在德育里的, 为什么审查教育会要把它分出来呢?因为輓近人士, 太把美育忽略了。按我国古时的礼乐二艺, 有严肃优美的好处。西洋教育, 亦很注重美感的。为要特别警醒社会起见, 所以把美育特提出来, 与体智德并为四育” (3) 。实际上, 关于四育的提法, 王国维先生也曾提到过, 但没有蔡元培阐述得这么明确。这样, 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更独立和突出了。从“五育并举”到“四育健全”, 蔡元培的目的十分鲜明, 就是为了改造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但无论在“四育”还是“五育”, 美育的目的仍然只是“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4) 。这是由于不论何种教育, 肯定是必须将德育置于优先地位。在蔡元培那里, 只是美育的作用和价值更加突出, 尽管最终目的还是为实现以德育为中心的全面教育服务。

我们现在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方针, 但是一直以来对美育的重视不够。学校美育工作常常因为智育而被忽视, 甚至被取代, 而形同虚设。我们从蔡元培对美育的论述中应该得到启发, 认识到美育在对个人的身心发展上是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的。

二、以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中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中直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他从情感教育出发, 分析和比较了情感与美育、与宗教的关系, 得出“鉴刺激感情之弊, 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 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之纯粹之美育” (5) 的结论。在蔡元培看来, “盖无论何等宗教, 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 而“美以普遍性之故, 不复有人我之关系, 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所以为了更好地陶养性灵, 净化精神, 必须以美育代宗教。而在此后的不同地方, 蔡元培又多次重申和完善这一观点。如他在1921年《关于宗教问题的谈话》中提到文学、美术可以替代宗教;1928年在《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在西湖国立艺术学院开学式演说词》中说:“现在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 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而到了1930年, 他在《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更系统地提出“一, 美育是自由的, 而宗教是强制的;二, 美育是进步的, 而宗教是保守的;三, 美育是普及的, 而宗教是有界的” (6) , 更完善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这一观点成为蔡元培先生最著名的观点之一。

综合来看, 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是其自身思想发展的逻辑所致, 也是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的结果。

首先,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对美的思想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美学观念者, 基本于快于不快之感”, 与科学、道德都不同, “美感在于鉴赏, 故美学之判断, 所以别美丑” (7) ;美又有普遍性和超脱性两种特性。基于此种认识, 蔡元培对美育的定义是:“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8) 因此美育就要陶养感情。而“美育之附丽于宗教者, 常受宗教之累, 失其陶养之作用, 而转以刺激感情”, 宗教又“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 (9) , 因此宗教无法满足陶养感情的目标, 故不得不以美育取宗教而代之。可以说这是蔡元培美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 “以美育代宗教”也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历史必然。辛亥革命之后, 伴随政治上的复辟倒退, 思想界尊孔读经、宗教迷信猖獗。蔡元培为了推行美育, 首先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研究, 肯定了宗教与美育的联系, 他认为“宗教家择名胜的地方, 建筑教堂, 饰以雕刻图画, 并参用音乐舞蹈, 佐以雄辩与文学, 使参与的人有超出尘世的感想, 是美育” (10) 。但蔡元培对宗教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现今各种宗教, 都是拘泥着陈腐主义, 用诡诞的仪式, 引起无知识人的盲从的信仰, 来维持传教的人的生活。这完全是用外力侵入个人的精神界, 可算是侵犯人权的。”所以他认为必须批判以至取代宗教, 才能使人的精神获得自由:“人之思想不缚于宗教, 不牵于俗尚, 而一以良心为准, 此真自由也。” (11) 而这也与美育的陶冶人的感情的目的相吻合。由此可见,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也是他提倡科学民主, 反对封建迷信的革命精神的表现。在当时的环境下, 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

三、美育与人生

蔡元培在留学德国期间, 对康德、叔本华等美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而自己的美学思想深受其影响。他认为“美感者, 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 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为之津梁”, 这一看法就直接来自于康德。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即是说明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力之中起中介和桥梁作用。蔡元培的思想与康德这一观点一脉相承。他认为“现象世界所以为实体世界之障碍者, 不外二种意识: (一) 人我之差别; (二) 幸福之营求” (12) 。这一障碍、差别的消除, 必须借助于美感教育, 即美育。因为在蔡元培看来, 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 使吾人意识之中, 有宁静之人生观, 而不至疲于奔命, 是谓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 (13) 。所以美学以及美育对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价值并不仅仅限于陶冶性情。

蔡元培指出:“人人都有感情, 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薄而为厚, 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 为美的对象, 陶养的作用, 叫做美育。”而美的对象又具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性, 二是超脱。”普遍性可以打破人我之成见, 超脱性可以超越利害关系, 从而通过美感教育就可以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达到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幸福的营求和计划人我的差别, 而产生献身精神、冒险精神、创造精神。在关键时刻, “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 而不求‘杀生以害仁’的勇敢”。这一目的的实现, “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 而由于感情的陶养, 就是不源于智育, 而源于美育” (14) 。蔡元培年轻时研究儒家学说时曾认真探究圣贤哲学中的道德真理, 思想成熟之后则吸收了西方思想, 奠定了其思想上的人道主义方向。所以蔡元培对美育与人生的问题, 思考得很全面, 也很人性。

摘要: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举”, “四育健全”, “以美育代宗教”, 以及“美育与人生”等美学思想问题进行了系统整理, 以期对当代美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美育思想 篇5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仍是中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笔者是一名教学一线的初中思品教师,在思品课堂上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将高尚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心灵,让思品课堂吸引学生,是职责所在。笔者就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美育的途径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作一简要分析。

一、树立教师形象的榜样美

教师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纯洁的学生打交道,学生具有自主能动性,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和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审美能力的优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美,得体的服饰、优雅的妆容、可亲的教态等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更应该塑造自身的内在美,关爱学生、理解家长、团结同事,善良而宽容,严谨而细致,敬业而智慧,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二、感知教材内容的意蕴美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材料贴近生活,语言优美,故事动人且富有哲理,特别是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更是发人深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朗诵、理解、复述等手段,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意蕴美挖掘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把握教学环节的过程美

1.让教学语言美起来

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所以教师应严格锤炼语言,让学生在教师优美的语言中与思品课堂完美融合。

2.让课堂导入美起来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导入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

3.让教学情境美起来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美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得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情境相融,教育效果水到渠成。笔者在进行《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时,设计了以时下热点话题“青岛天价虾”为背景的情境分析,从“大虾的出场”到行为的分类,从“大虾的处置”到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从“大虾的走红”到给我们的启示,整节课围绕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思品课堂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

4.让课堂设问美起来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课堂设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趣的设问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点亮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贯穿课堂的设问,就像一粒粒珍珠一样,将一节课串成美丽的项链。教师要善于从教材、资料、生活实际中挖掘值得思考的资源,用故设悬念、层递式、抛钻引玉式、两难式、辩论式等提问方式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5.让教学手段美起来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拓展了教育的时空,引起了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促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微课、慕课等方式有效地联系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启发教学生成的创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同时更要善于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笔者在组织初三“学会与人合作”内容的教学时,精心设计了课堂活动“心中的塔”,让小组同学用废旧报纸和透明胶带合作完成“心中的塔”,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在活动后的分享中感悟到合作的方法和原则,同时最后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塔也充分展示了各组学生的创造力。

美育思想 篇6

(一)美育能提高人的身心素质

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达到身心愉悦,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结,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美育能提高道德素质

一个真正和谐完整的人不仅应该具备健全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健康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的潜在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而道德的形成不是光靠说教能完成的,它必须依靠美育。美育对个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它往往以具体的、生动的形象在对人的心灵和长期冶陶中,逐步形成强烈的是非美丑观念,进而自觉地去恶存善,远丑近美。使人在自愿自觉地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被熏陶、被感染,进而得到慰藉和净化,于是乎逐渐“摆脱平庸,放弃私利,超越小我”,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正如蔡元培所说的“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见,美育的作用远远超出简单的道德说教,以美扬善,使人在赏心悦目时乐于受教,对人的世界观的确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美育能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美育促进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以美启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被称之为“科学的艺术家”,他在陷入相对论的沉思,脑力劳动比较繁重之时,便拉小提琴,從音乐里获得灵感的启示;毛泽东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能写下许多著名的诗词,以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的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敌人,取得了革命的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美育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促进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抽象思维在我们的教育中向来是被高度重视并反复训练的,而形象思维恰在我们的教育中被忽略。时代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多地需要创新型人才,于是,形象思维的训练必须被重视起来。美育恰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好途径。人的智力具体说来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美育能在每一方面都发挥其作用。

(四)美育能促进体育的发展

俗语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建设,什么创造,诸事免谈。如果一个民族身体素质普遍低下,其未来必定是黯淡的。我国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体育被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来了。在体育的开展中,我们也可以发挥美育的作用。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我国政策上重视了,而实践中却未见很重视,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认真地将体育开展起来。而体育的开展,应与美育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中参与体育,享受体育,从而让我国的体育在“美”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五)美育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

美育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不同个性的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不同,爱好不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同。美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个性发展天地,学生可以在这个自由空间里求得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满足。促进他们完美人格的建造,使他们在美的创造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我国战国期间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动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文心雕龙》美育思想微探 篇7

一、文德与教化

《原道》、《宗经》、《征圣》被认为是《文心雕龙》的枢机所在,其中便纲领性地体现了刘勰的文德美育观念。首先,我们要说一下“文”的含义。《文心雕龙》中的“文”不是今天而言的艺术性的文学,而是指广义的文章,包括诗赋论说史传奏章等,即是指文字书写符号有机构成的物质形式。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这样的行为便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我教化过程,也就是文明的过程。《文心雕龙·原道》开宗明义: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杂色,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柄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1](96页)

“德”,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可从发生意义上讲的。“德”者,“得”也,得于“道”(天地自然),是与天地并生的。“大”者,也是“道”(天)之意,而在古人的观念中,大是最美的。于是,文章是至高至远至美的天道、自然的呈现。这一显现得力于三才(天地人)中的”性灵所钟”的天地之心——人。可见,正是有了人,文才得以明(发扬闪耀),天道、人道和文道都是一个道,即天道。简言之,本于天,立于人,成于文。

这样,思路便明确了很多。所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说明了文的来源本质,《征圣》和《宗经》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1](98页)又说,”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1](11页)所以说,《文心雕龙》的各家思想殊途同归,归于天道自然之美。天的生生不息、深宏玄远、品类繁复正是我们人学习的范式和向往的最高境界。

《征圣》开头说:”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1](103页)从刘勰行为中看,他心目中的人文典范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圣贤也主要指周孔等儒家的圣人。其实,从古代的书写印刷条件加上秦汉以来思想上的大一统,一般流传下来的书籍可能儒家居多。刘勰认为“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1](110页)。作为早期的文字记载,它们确“衔华佩实实”[1](107页),极富经验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因为儒家学说更多是落实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因而实际操作性更强。

二、情志并茂

之所以强调宗经,这跟当时的时风也有一定关系。六朝时期,文章的精雕细刻、矫作奢靡的弊病较为普遍。刘勰在《宗经》指出“楚艳汉侈,流弊不还”,应该“正末规本”。为此,他提出好文章的要求:“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1]115 (页)

充实的内容和巧丽的形式的完美结合的文章,才可能有较大的美育价值。要做到这一点,情感的真实深厚非常重要。情感特征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所在。他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纬之理。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1](401-402页)他提倡《诗经》以来“为情而造文”的优良传统,而反对时下“为文而造情”的不良倾向。

需要说明的还有审美教育中“情”与“志”在的问题。儒家诗教的传统是“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主要指人的正当志向或抱负。而“吟咏性情”是在魏晋以后儒学式微的背景下勃兴的。刘勰兼取二者,既提倡文对人的教化功能中“志”的积极意义,又主张文章因情而发,以情动人的审美特质。他要求文章应“述志为本”,”必以情志为神明(《附会》)[1](510页),这避免了文艺术性的丧失,保持了文的特质,也批评指正了六朝文风的诡滥失正的状况。

情感除了是文章的内核外,还是实现其美育功用的媒介。教育方法的较高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是感情的动物,通过情感的感染渗透实现教育目的是合于人的生命本质的。刘勰《物色》篇专门论述了作者创作与自然景物的关系,指出文学创作的冲动、作者的丰富情感来自于他面对自然事物时的审美体验。[1](548-549页)如果作者能够抓住自然美的形貌神韵,写出优美华章,那么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是可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1](554页)。《知音》篇说得恰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而入情”。[1](587页)

三、养气而神思

“养气”一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先秦各家对“气”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到了汉代,王充对“气”有较深入的论述。简单来说,“气”是充斥于宇宙之间的一种精神,是世界万物的生命之本,在人身上则表现为个体的精神气质。人要精气旺盛,就应该养气。这是养生的内容,也可以看作是培养人的身心健康愉悦美育内容。如孟子所言,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2]在刘勰看来,“夫耳目口鼻,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1](502页)。作者要有创作的生命力,就应该保持旺盛的精神,避免神伤气衰。而且,“志于文也,则申写郁滞,故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1](506页)。文学创作不同于掌握知识,需要勤奋,而是一种情志的自然抒发,是不可勉强的。在刘勰的观点中,养气的关键和神思相似,也要求心神宁静,“水停以鉴,火静而朗”,由此而“无扰文虑,郁此精爽”[1](359页)。由此看来,通过静养使宇宙生命之气充实人的身体精神,不仅有利于文学创作,也既顺应了自然规律,使人的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

《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是刘勰文艺创作论的总纲。而从人的综合素质来讲,神思其实是关于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另一种说法。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媒介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枢机。[1](359页)

神思,就是一种不受限制往来天地宇宙的思维的自由飞动,是培养完善之人的较高目标。从上面的摘录还看到,刘勰还提出了如何培养人的想象力。神思的妙处在于作者之“神”与自然之“物”之间的相互感召,婉转相随。它们一是“志气”,与心相关,二是“辞令”,与身体对物的感知相关。而重要的是,心应该“贵在虚静,”从而“梳沦五脏,澡雪精神”[1](359页),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如此才能将耳目感知的形象通过辞令生动流畅地表现出来,形成审美和文学意象。“虚静”是一种空明清澈的境界,刘勰认为它也是想象泉涌不止的心理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作者方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1](359页),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同样,想象力培养是人的丰富和完善的重要侧面,也是对人生命自由的肯定与赞扬。

神思和养气应该说都属于人的生命力积极充盈的特征。一个生命力充盈的个体,更可能拥有敏捷的思维、活跃的想象。因此,人能将天地之间的精气摄入自己的身体和心境,就可能获得如天地自然般无穷跃动的勃勃生机,达到周行天下,”与天地精神相往来”[3](《天下》)的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这正是人的生命活力的源泉。于是,美育所期望达到的人的自由完满在这里很明白的被彰显了。

摘要:美育研究一直是美学和艺术领域十分重要的课题,它旨在探讨人的完满和自由。在我国古典文化典籍里面,关于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不能不说与现代美育的任务相契合。南朝梁的《文心雕龙》作为一本文艺美学的著作,里面包涵着十分丰富的美育思想。它将文章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为文章教化天下提出了依据。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德,情志,养气

参考文献

[1]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

[2](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三卷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篇8

一、时代背景———旧中国科技救国梦和政治改良梦的破灭

清朝末期, 中国处在一个国土正遭受诸多列强践踏、国人饱受欺辱却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艰难时期。如何实现救国成了国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并不断为此做出了摸索和努力。武器装备的落后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军事的学习便首当其冲成为政府自救的第一根稻草。然而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彻底失败, 清政府继续进行腐朽统治的最后希望也被毁灭;宣布中国人自救第一步———科技救国梦的破灭。国人陷入巨大的沉痛和无奈之中, 痛定思痛的爱国志士把目光投向西方更深层次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制度, 清朝统治者向国人抛出了橄榄枝, 进行了戊戌变法, 黎明的曙光似乎要冲破黑暗, 然而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天, 再次点燃的救国热情与希望在腥血中落下帷幕。中国人自救的第二步———政治改良美梦昙花一现, 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凋零、军事的不堪、教育的混乱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都深深激励着爱国志士寻找新的救国良方。20世纪初期的中国, 许多知识分子面对这些不堪的现状, 他们苦苦探索着导致中国落后的深层次根源, 最终将思想的触角指向比现实利害冲突更加深刻的文化心理层面, 试图举起文化的思想大旗来拯救中国。正是在这一思索过程中, 西方文化理论自然地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 这就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的视角。在这一思想潮流下面, 美学家自觉地选择、运用西洋哲学与美学理论理解中国的美学传统。

二、西方美学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启蒙与影响

1. 德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对蔡元培救国理念的唤醒。

十八世纪中叶后, 德国的文化逐渐繁荣、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政治的分裂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德国的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化唤醒民族意识以求达到民族统一,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由于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德国的启蒙运动也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 即使它最终走向了精神领域。二十世纪初, 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的落后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 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从文化上唤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这一点, 中国与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有相似之处, 因此, 在情感上, 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很容易认同德国启蒙思想;同时, 这种认同也是对西方人文传统的肯定。“就美育的倡导者来说, 他们深受西方近代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德国启蒙运动思想的浸润。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着有意识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认同。”在落后中崛起的鲜活证明以及对德国启蒙运动的认同深深激励着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并深信通过艰辛的努力, 中国也会有美好未来。

2. 康德美学观对蔡元培美育救国的启迪。

康德的二元论及“审美不涉利害”命题对蔡元培美学、美育思想的影响。康德的二元论把世界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 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 不能认识物自体。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里, 论述了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这两个领域不同的先验原理, 然后再《批判力批判》里论述了审美, 企图在这不可逾越的两个领域中间架设桥梁, 得出美是符合自然的必然又符合人的自由的形式的结论, 后来又明确指出美是道德 (自由) 的象征。康德把自然看作现象, 把自由看作本体, 这样在他看来, 美虽然以现象界的形式出现, 但实质却在与本体 (自由) , 然而这本体是什么, 康德又说这是不能认识的。蔡元培认同了二元论, “盖世界有二方面, 如一纸之有表里:一为现象, 一为实体。”前者是对现实幸福的追求, 后者是对超越价值的追求。康德认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不同的两个领域, 而美是架设在他们中间的桥梁。“美感者, 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 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为之津梁。此为康德所创造, 而嗣后哲学家未有反对之者也。”蔡元培也接受了这种观点, 明确提出了:“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 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现象世界一般来说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 物质世界。实体世界, 蔡元培解释为“观念之一种”, 可称为道或者太极或者神等, 也就是说, 他是把美感视为由物质世界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梁。

提出“审美不涉利害”的命题, 对美学的发展是个划时代的革命。“不涉利害”指的是排除了欲望的活动。“审美不涉利害”是审美时, 不涉及对象的实体存在和实用价值, 审美对象变为纯粹的对象, 审美主体的意志、欲望、冲动等等都会在审美中消失, 成为纯粹的主体。“冯德讲哲学史时, 提出康德关于美学的见解, 最注重于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蔡元培截取的原因也是很明显的, 审美的无利害性、无功利性在西方美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 但对于中国的知识界来说, 意义非同寻常, 这可以成为他们反对传统的功利主义美学观的有力武器;美感的普遍性表明人人因可以获得同样的美感而可以互相沟通, 破除人我之间的界限。审美无利害在中国就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审美为工具进行政治宣传, 为其社会政治目的服务, 早年的梁启超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极为突出;另一种是强调遵循审美自身的规律, 通过审美的无用之用达到改造国民性、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蔡元培就是如此。另外, 审美无利害思想使得美育在教育领域中获得自主、独立的地位, 并区别于其他的教育形态, 这被蔡元培充分利用, 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

3. 席勒的审美教育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熏陶。

作为康德美学思想的继承发扬者之一, 席勒没有单纯机械地继承康德的美学思想, 他也适时地对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了修改,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 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尤其是美育的提出与独立。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不少都取材于席勒的美育理论。蔡元培对于席勒的美育理论可谓推崇备至, 在他所著的《美育》中提到“经席勒尔 (Schiller, 1759-1805) 详论美育之作用, 而美育之标识, 始彰明较著矣。……自是以后, 欧洲之美育, 为有意识之发展, 可以资吾人之借鉴者甚多”。这里的“席勒尔”就是“席勒”。由于所处时代的复杂性加上阶级局限性, 席勒对资本主义的腐朽冲突, 认识不到它的根源是经济基础, 而是“把它推原到人性的分裂和堕落”这样, 他把完整人格视为最高理想, 认为只有美, 才能让人格完整, 走向自由。这种观点比康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蔡元培接受此种观点, 也把培养完全人格视为教育的目标, 认为美育是沟通“物自体”与“现象界”的桥梁, 在感性现象与理性形式之间起整合作用。蔡元培坚信:把自私自利的腐化了的人变成有理性的正义的人, 把腐朽的社会变成合理的社会, 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美育就成为了他为救国而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1. 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记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的思想印迹。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 之所以得以流传, 不可忽视的一点在于它能够完成载道的任务, 也就是所谓的“文以载道”。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礼乐”为先 (礼、乐、射、御、书、数) , 强调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基本美育手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美育的活动主要以音乐、舞蹈为主, 着重陶冶人的情操, 目的是教育和培养完美的人格。这种美育具有典型的功利性和价值作用, 即以培养完美德行的人为目标的审美教育。中国的传统美学大部分背负上了这种功利主义色彩。“中国传统美学整体上是特别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的, 孔子提出的对中国传统美学影响深远的‘兴、观、群、怨’说, 就特别强调通过情感去感染陶冶个体, 使强制性的社会伦理规范变为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 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而非个体情感价值的强调, 使中国传统美学具有极为强烈的社会功利性色彩。”受中国主流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年轻的蔡元培曾经在旧学的仕途中春风得意, 他的思想无疑会被打上功利主义的烙印, 这直接导致了蔡元培走上美育救国之路。他的美育都是服务于革命和救国的需要, 这和儒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2. 传统文化中的非宗教性。

儒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与其它几个文化圈相比, 产生于中国大陆的儒家文化有一种特殊性, 那就是非宗教性。孔子就说过“敬鬼神而远之”。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非宗教性, 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并被决定。正是这种非宗教性, 中国人可以不需要任何神袛而泰然自若地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 也可以不依赖于任何的教规教义却依然可以视死如归地超越现实。宗教在中国人的心中远没有儒家文化那样根深蒂固, 这也就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大做文章的凭借。蔡元培敢于在中西方势力用宗教来麻痹人们心灵之时挺身而出, 大胆揭露宗教的欺骗性, 提出影响一时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主张想用艺术把社会重新整合起来, 把人的意识重新整合起来, 艺术成为宗教的替代品, 凭借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宗教性。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精神———非宗教精神———的升华。美育代宗教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也表现了蔡元培强烈的反宗教专制和封建迷信的革命精神。尽管像蔡元培这样的知识分子深受西方思想的渲染, 但宗教思想依然没有进入他们的思想层面, 没有成为一种信仰被接受沉积下来,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家, 传统文化中的非宗教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造成的影响之深。

美育思想 篇9

关键词:美育教育,聋校,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 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 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 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

在聋校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 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马克思指出, 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物种的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尺度”, 即真、善、美的尺度。真、善、美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真、善、美的尺度, 就实现了合规律性和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 也是时代的要求。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社会愈进步, 文明愈发展, 人们的爱美之心越强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日俱增, 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相应地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追求美的满足和享受, 这已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美早已从狭窄的艺术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渗透。

在聋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

1. 运用电教手段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美感教育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 离开形象对视觉的直观刺激, 美感教育就有可能失去预期的效果。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活生动的形象是渗透美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 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 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谛。

2. 在教学中积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感悟美

美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应该是教育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而是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才能促进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 去感悟思想品德课的美。

3. 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美的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美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作用和价值在教材中是通过名言警句表现出来的。如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种以重视民族气节, 为自由、真理、人类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思想境界是美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种忧国忧民、无私无畏的高尚生活情趣是美的;“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是美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种正直、纯朴、善良的感情是美的;“天行健, 人生当自强不息, ”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美的。通过这些美的教育, 去启迪人生、净化心灵、促人向上。

4. 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美的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国人民为人类的道德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质,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善谋富民之策, 多办利民之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 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正义之美、奉献之美,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道德感情, 这些美的因素所产生的力量, 净化着青少年的心灵, 促进他们良好道德素质的提高。

5. 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和基础。自有人类社会以来, 大自然不断地向人的心灵灌注进一种使心灵得以丰富、充实的东西, 使人类的心灵不断地建构起美感, 积淀起美的意识, 从而对美具备一种不可抑制的强烈的追求和永恒的爱。因此, 大自然就成了美育教育的大课堂。

6.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和提高审美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否具有审美性, 关键在教师

一方面, 教师要把以美育德提高到教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自觉地依照美的规律去指导教学活动, 创造教学艺术, 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的有特定目标的活动, 而且是立美、审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孜孜求美的精神, 教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教师在学生眼中, 既是教育者, 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从而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的能力;具有语言美、行为美,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用非权力因素教育和影响学生。

总之: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 但是,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陶冶他们的情操, 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使他们保持美好的心态, 朝气蓬勃的学习精神, 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个性的塑造, 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在聋校的教育教学中, 美育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美育思想简史》.钟仕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曹廷华.《美学与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朱红.《美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01.

美育思想 篇10

一、孔子“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和审美思想

1.“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

若论孔子的“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仅从古代的一些典籍中便可窥一斑。在《尚书·舜典》中有这样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音乐的美学观从最早的祭祀活动中便有了,“刚而无虐”则是“和”思想最为原始的体现。源自古时的唯美音乐加上音乐内思想的温和,和参与其中人的整体和谐,对孔子的“和”音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为祭祀活动服务的音乐,需要专门的人员去演奏,而祭祀仪式的正常进行便要求人与音乐,音乐与典礼气氛都达到一个统一,孔子对这种“和”的艺术有了自己的领悟。这就是和谐,音乐与祭祀舞蹈的和谐,仪式与音乐的和谐,人心与“神灵”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孔子在音乐中考虑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一个“和”字来诠释再合适不过了。“礼之用,和为贵”,将人的行为欲望等感情通过“和”控制在道德允许范围内,这种孔子提倡的人性修养直接表现在其音乐表现上。孔子认为能够宣泄感情的郑卫之声为“淫声”,与“和”有所违背,这是孔子从人的情感和社会关系出发认为的音乐和谐之处,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2. 孔子音乐美育的审美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有着自己的审美观,这种审美思想来源于“和”,这种审美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部分。“和”字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使得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多不少,一种典雅之美自然流露,这种听着很和谐的声音又与老子的“大音希声”有所不同,孔子的音乐以人为本。孔子认为人的心情能影响到音乐的表达,同样音乐旋律也能影响到人的心情,所以孔子推行的音乐一直以雅乐为主,他对这类偏向礼仪性质的音乐很是喜爱,这就是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思想[2]87。音乐应有所正面体现,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将“郑卫之声”排斥了出去。这与当时的纷乱社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孔子的音乐能够抚平人心中的急躁,这是战乱中的人们最为需要的一份正能量支撑。

二、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和”所体现的孔子音乐美育核心。

在《论语·学而》中有“泛爱众,而亲仁”,在《论语·八佾》中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记载,可见孔子在“和”字之下,又有“仁”、“礼”、“乐”这样的内容。儒家以“仁”为核心,而孔子的音乐表现则是将“仁”表现在了“礼”、“乐”上,孔子试图在这个乱世上以音乐为媒介唤醒人们对周礼乐的记忆,让音乐来熏陶人们的内心,让人自觉去行礼之道。“仁”的思想在“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音乐中与人们的内心构建起了一道桥梁,所以孔子一直推崇尧舜时的《韶》音乐而对《武》音乐有所微词,便是因为《武》中的杀气淡化了“善”字。将“仁”下的“礼”、“乐”进行“善”的整合,便形成了孔子的“和”音乐,这种带有极大寄托的音乐在美育上拉近了人们与以前礼乐的距离。

2. 孔子对“和”的审美追求。

孔子认为“中立而不倚”是解决争端的要诀,中庸便是“和”。在音乐上,孔子同样追求“和”下的完美,音乐的美感因旋律和节奏得以展现,“和”带来的是这种美感的最佳感。孔子对于《关雎》十分认可,在《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描述,可见孔子认为音乐的美就是“和”,一种情感与表现恰到好处的融合美,一份和谐之美糅杂其中[3]94。孔子认为音乐应以“和”为标尺,当时的音乐要以此标尺整改,在《论语·子罕》中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描述。孔子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更是将“和”的审美贯穿下来,辅以雅颂教育。

三、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观念内涵

孔子对于“和”的艺术感悟极其深刻,他将艺术与道德教育合二为一,孔子对弟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按照“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的步骤,让弟子因诗而产生兴趣,因礼而思考道德伦理,最终在音乐中进行情感的巩固。孔子甚至将《诗经》只留三百多首进行弟子的教育,把音乐中的“善”作为弟子达到“仁”的标准。在孔子音乐的美育中,不难发现其中流露出“平等、自由”这样的内容。与周时或周前的严格等级类礼乐不同的是,孔子在音乐中更重视“尽善尽美”,孔子勾画出的政治世界是一个“仁”的世界,在礼下而行的人们不受暴力的侵犯,以音乐为媒介进行大众的心灵教化,这是孔子的封建社会构建的初步想法。孔子的音乐美育除去当时的历史背景外,则是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参考模板,将“乐”冠以“礼”名,在“仁”中表达“善”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音乐美育观念和内涵所在,这些内容都被孔子集结在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和”字下。“和”的艺术感在集合了众多含义下更显饱满,孔子也因“和”而使得自己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使用的音乐美育现象的如此清晰。

四、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1. 对现代道德教育的深远影响。

孔子认为音乐是人对事物的情感表达形式,《孔子家语·辩乐解》中有“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养之气。”“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的描述,将君子之音的“温柔”与小人之音的“杀伐之气”相对比。孔子的音乐美育有“和”而来,所以音乐是“和”字最好的、最自然的表达体,在现代道德教育中以这种音乐进行远比口干舌燥的说教强百倍。直达人内心的音乐,在平和中将“和”的信息传达到德育之中,这在远古时代便有了。《孔子家语·辩乐解》中有舜弹琴来使民众内心得以熏陶的记载,“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舜时期的淳朴民风造就了舜的盛世王道。这对孔子有所启示,孔子在“和”的音乐美育中就加入了儒家最为重视的“德”思想。作者也是后人需要从孔子那里学习的东西,以音乐来影响道德教育,更能拉动整体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

2. 对现代礼俗教育的规范作用。

孔子的音乐美育是以周甚者周前的祭祀庆典礼乐为基础开展的,其中包含的“礼”、“乐”之道十分深刻,具有严格等级之分的“礼”通过已被人接受的“乐”进行信息传达,让人们自觉地接受了“礼”。而在现代礼俗教育中缺少的正是这种自觉,表面的模仿和顺从不能够真正体会礼俗教育的精髓,借鉴孔子的“和”音乐所统一的美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4]79。《礼记·乐记》中就有“乐行而伦清”、“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描述。孔子对于个人“礼”的执行度十分重视,行动尊礼,思想辅乐,《论语·泰伯》中认为真正的人格便是在礼乐中锻就的,“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而《礼记·乐记》中也有如何进行“礼”、“乐”学习的内容,“乐由中出,礼自外作”、“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孔子将对“礼”的规范和对“乐”的感化二者合一,以“和”为主,在音乐美育中进行完全的贯彻[5]15。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是现代教育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绝佳典范,值得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3. 对现代音乐乐教情操的启迪作用。

音乐在孔子的“和”字思想下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夹带的个人情感才是音乐最为精华的部分,以此而来的乐教更成为了孔子教育弟子的主要手段。在孔子的音乐美育中,音乐与“空洞”、“泛泛”之类的词语被孔子进行了剖离,音乐中的感情是必然存在的,要弟子重视音乐中存在的那些情感。在《论语·阳货》中就有这样的描写,“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透过音乐的表面看到内在的精神内容,这部分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6]73。《论语·述而》中也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描写,孔子对于音乐的感官欣赏超过了对于食物的需求,这便是其艺术感与道德观有所交集的结果。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在实施上便是乐教的实行,让艺术与道德在音乐喜爱融合统一,在提升人的艺术造诣的同时,更是在行为举止和气质上进行了了不起的升华。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中蕴含的“和”文化,其艺术魅力使得音乐的美与善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和”是孔子的音乐旋律的基调,在中华礼乐文化中主导了几千年的时间。哪怕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下的孔子音乐美育思想也主导着现代人的道德取向,这种传统音乐思想将一幅古香古色而又不失淳朴的画面展现在了现代人眼前,所以孔子的“和”音乐对现代音乐美育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摘要: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和,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萌.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2]金世余.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艺术探索,2012(26).

[3]王正宇.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J].兰台世界,2013(9).

[4]黄柏青.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之“和”及其三个维度[J].船山学刊,2004(2).

[5]程昌明译注.论语[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美育思想 篇11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美育作用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美育作用,其关键在于发挥课堂教学的情感作用。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必定对每一个课题都充满感情,尽管这个课题已讲过多遍,但每次都带着兴奋的感情进课堂,用自己对知识本身的强烈爱好之情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能倾注自己的情感。從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教师必须喜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使学生对教师不仅是尊敬而是由衷的爱慕,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师生感情的建立和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增强,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这种情感教育不仅能打动学生的心,“穿透”学生的“情感铠甲”,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敏感性,唤醒他们的良知,支持他们的精神活动。

二、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领略思想政治课教材的自身美

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美育,教师的审美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指导思想的端正也是个关键问题。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对待一棵松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在木材商眼中,它是可以做家具、赚大钱的木材;在植物学家眼中,它是针叶、抗寒的植物;在画家眼中,它是一棵苍翠挺拔、姿态奇异的古树。这是因为,木材商受利欲的干扰,持实用主义的态度;植物学家从植物的分类出发,持科学研究的态度;而画家用的是美感态度。这种结果说明,美感的经验是不受外界干扰的物我直接交流。所以画家能做自己心灵的主宰,尽情领略松树的美。

三、选择有效的方法,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美

调查资料表明,只要教学内容切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而又具体生动,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即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学生还是会喜欢上政治课的。因此,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直接关系到政治课的质量和效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巧妙地运用好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科学的教学思想和原则,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而贯穿于政治课教学的始终,这就是启发式。它贵在导航,妙在开窍,旨在转化,在中学各年级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结合本年级政治课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采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发思想政治课中的美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学生心目中,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副课”,不生动、不形象,缺乏美感,这些都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兴趣危机与认知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的事物恰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方面,借助美育的手段,让受教育者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道德的教育,将大有可为。

五、利用教材的美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涵十分广博,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其中关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规范和品德情操规范的教育,关于劳动观点、人生价值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教育等,都包含了美育的重要成分。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同年级之间呈阶梯化,低年级教材浅显易懂、具体生动,高年级教材的理论性增强,思想教育和行为要求也提高了,体现出教材与学生认识水平和承受能力的和谐美。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些特点,做到教学结构安排美、教材组织美、事例精选美、讲述条理清楚、深浅适度,行为要求难易得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可感、可信又可及,从而产生愉悦感,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根据美育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应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这是渗透美育的重要手段。

六、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美的榜样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在学识、品德和言行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感知对象,其思想情操和言行作风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为学生树立美的榜样。如仪态端庄,举止得当,板书工整简洁、条理清楚;关心爱护学生,注意搞好自己的卫生,否则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只有严于律己,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美育渗透 篇12

相传,孔子讲坛环植以杏,誉为杏坛,古代学子吟诗伴以琴瑟,称为弦歌.沿袭下来,弦歌、杏坛成了学校的美称.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把美学原理拓展到政治课教学领域中去,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更加焕发出独特魅力的德育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以美的知识陶冶人

知识之美,犹如浩瀚的海洋,它包容着人类上下几千年美的创造与美的发现.而传授渊博、精美的知识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现行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十分博大庞杂,有经济、政治、法律、科学、艺术、国情、国策、哲学、心理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因而,有人打趣地说:政治老师太难当了,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也确实说明了没有扎实丰厚的知识是很难上好政治课的.为此,我常常在上课之余,力争把自己泡在书海中,不断给自己“充电”,从“马恩全集”到“国际运史”,从“资本论”到“西方经济学”等等,力求从理论角度提高自己.其次,我还积极学习政治课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物理、地理和历史等学科中的内容.我明白,打铁还得自己硬,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多角度、多层次、宽知识面会使课堂教学带来一种美的旋律,犹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它明快地流动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政治课知识纵横捭阖、包罗万象之美.

例如,在讲“集体对个人的作用”时,会讲“狼孩”的故事;在讲“真理的相对性”时,我会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讲“爱国主义”时,我会讲火药的发明;在阐述党的基本路线时,我会结合史实,讲文革的十年浩劫.使得学生们仿佛在海边发现了一枚枚色彩斑斓的贝壳,把它们串起来,用心挂在自己的脖项上,流淌在他们的心里.

二、以美的语言感染人

古语说得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衣,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意,以达到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而教师的语言又是直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所有职业的语言都蕴含着自己情感美的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职业的语言能象老师的语言那样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教人求真.”

政治课的理论性强一些,政策、法律性术语多一些,如若简单灌输,甚至照本宣科,那就会大煞风景,甚至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在语言的驾驭方面深下一番功夫,除了最基本的吐字清晰、声音宏亮以外,要对每一堂课的开言动语、遣词造句、讲解说明加以仔细推敲,力求以科学、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激情满怀,跃跃欲试.这一点,易说却难做,但如果我们人人真心去做,节节都努力去做,我想,学生思维的火苗会被撩拨得熊熊燃烧.

例如,在讲“培养坚强意志”时,我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低沉的声调,给学生们讲述了“烈火中的邱少云”的故事,尤其是讲到“烈火吞噬着他的衣服,他头上豆大的汗珠流落下来,他的嘴唇咬出血来,他的战友眼中冒出火来,火苗在他的身上吱吱地响,他昏了过去,其实在他面前不远处就有一个小水坑.他完全可以翻一个身滚入水坑扑灭烈火,但他依然一动不动,直到永远地睡了过去.”学生们一个个饱含着泪花,也同时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用身体语言表达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又如,讲我国的人口问题,我用幽默灰谐的语言给学生们总结了“超生”、“抢生”的危害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生的穷死,穷的生死”.学生们听后忍俊不禁,同时也明白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雷打不动的道理.

三、以美的行为带动人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行为美的重要性,行为美作为一种行为动作之美,它是一种外化的美,是一种直接表现出来的美.“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都道明了行为美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就得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以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修养,身体力行带动和影响学生.

我在政治课教学中,除了有理有据地说教外,还十分注意以身作则,以行为美去带动学生的具体行为,使说与做相统一,美与真相和谐.

在教学“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时,我每次进教室,看到讲台周围有垃圾时,我总是主动拾起,学生见教师都能以身作则,他们也会自觉把自己身边的纸屑拾起.

四、以美的教态共影响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射中心”,通过多种方式,传送着丰富的知识和情感.教师的教态庄重合谐、美观大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情感,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的眼神、身姿、手势等,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好恶情绪.

在政治课堂上,我积极寻求教态美,力争举手投足都能给学生以美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站立讲课时,我努力做到挺胸、收腹、梗颈、稳重自然、落落大方.看到教师这样的教态,学生也自觉不自觉地挺起胸膛,端端正正听讲.

其次,我还在手上大下功夫,力求避免动作过粗过硬,以及过于随便,努力遵循“雅观自然,保持协调,不用则已,用则有力”的原则.例如,教学“立志振兴中华”时,我目光热切,充满期待,语言铿锵有力,并用向前推进的手势加以强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共鸣.又如,教学“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时,我以左手在空中画有力的直线表示价值,右手画一个漂亮的曲线上下波动作价格,同学们轻松地认识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道理.

上一篇:白菜种子下一篇:校园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