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美育教育(通用10篇)
社区美育教育 篇1
**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美育教育发展报告
“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年,在广东省教育厅正确的领导指示下,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下,美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有机结合,把美育教育工作渗入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教学成果,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院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
1、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
秉承“潜心教学,大爱育人”的教风,我院教师积极开设了学生感兴趣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各位兼职美育课老师不辞辛苦,认真备课,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我院卿 老师的《日语影视欣赏》、金 老师的《韩语影视欣赏》、龙 老师的《宫崎骏动画作品欣赏》、李 老师的《电影与科技》、李 老师的《影视鉴赏》、向 老师的《英文影视大片欣赏》、万 老师的《音乐欣赏》、邵 老师的《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李 老师的《漫画入门》、周 老师的《看电影学沟通》、古 老师的《茶艺茶道》等,都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的课程,尤其是美术课。
2、加强艺术教师的配备、艺术团队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管理
我院开展美育教育的老师们都是兼职教师,从学院各科任课老师和辅导员队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大部门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艺术天赋很足,可以胜任艺术教师的职责,胜任美育课程的教学。我院艺术团队建设方面也颇有特色,其中团委文艺队同学们艺术娱乐能力很强,在学院大小艺术演出中表现突出。我院文艺队的同学们,不辞辛苦,坚持训练,彰显广铁人特有的精气神。我院各级领导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学院团委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美
育教育的管理。老师,同学们也积极投入到美育教育的管理之中,每次文艺表演都会积极参加,出谋划策,为我院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优化艺术场馆的建设及艺术设施设备的配备
在我院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进行艺术场馆的建设,进行艺术设施设备的配置,尽最大的努力,为美育教育提供条件。如:我院本部礼堂的重新改善,灯光、音响、舞台等的重新布局,校园内各个宣传栏的合理规划利用等,为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文艺节提供条件,为更多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实践活动提供合理的设备。礼堂等艺术场馆的建设不仅服务于美育教育,也服务于其他的主题活动,如:‘助学,筑梦,铸人’主题系列活动、“青年之声”、“智慧团建”、“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等,把美育工作渗透在各项、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4、加大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我院领导的重视下,美育教育工作有专项经费投资,本学年,就投资大约二十多万用于修建场地场馆、灯光、音响、舞台设备等。在美育教育教学方面也有经费投入,如:经常提供条件让美育老师进修深造,去专业艺术院校学习充电。
二、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我院依托科技文体艺术节,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在2016学年之际,我院为全面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鼓励我院学生从自我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
类活动及竞赛项目,承接好团省委“挑战杯”、“彩虹人生”、“创青春”、“科技文体艺术节”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院是工科院校,没有配备专职艺术教师;艺术教育投入资金需进一步加强;用于艺术建筑的面积不足,艺术场馆需进一步扩大。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今后,我院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是在课余活动中,都会更加积极开展美育教育。
总之,在接下来的美育教育工作中,我院将从以下三点做起:
社区美育教育 篇2
一、在课堂上体现地理教学的美感
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 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师的语言描述应该是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 同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例如, 在高中上册讲述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 可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名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在下册介绍农业生产特点时, 可用“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名句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板书、板画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板书时若能清晰明了、整齐有序, 就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美。板画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有了好的板画, 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会显得更形象、更具体, 从而展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科学, 弘扬真善美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现象、事物进行阐释, 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学会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例如, 在学习“彗星”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在向学生介绍清楚彗星的组成、运行等特点后, 及时说明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白“彗星出现是灾难的象征”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使大家知道彗星拖着尾巴是一种天文现象, 而且每隔一定时间, 人们就会看到同样的现象。再如, 地理教学中还可对平时说的“天狗吃月亮”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等等。可见,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知识, 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和科学美, 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美的博大、广奥,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 学好本领, 进一步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批判迷信, 激励他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满怀爱国情感, 熏陶和感染学生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刻板地说教, 要满怀爱国情感, 用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情感, 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要使学生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 到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资源。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地理教学的。因此, 地理课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我在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尽量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各项交通运输的建设成就。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课上我又进一步带领学生从京九、青藏铁路的建设很自然引申出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的亚洲之最, 甚至世界之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 使他们不仅看到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使他们知道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不知不觉中, 爱国之情与忧国之心就会熔铸成学生的拳拳报国之志!
四、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美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美的教育也成了中学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贯穿一条主线, 即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协调好人地关系, 增强他们环境美的意识。为了更加充分地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环境, 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美的教育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专题探究课。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下册第八单元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时, 设置了一节专题课———“环境与人类”。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上热烈讨论,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 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每一株小树、小草, 不乱丢每一片纸屑……都是环境美教育, 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事看似小事, 却并非小事, 它们能够体现出美感的内涵。
挖掘美育元素,渗透美育教育 篇3
一、挖掘优美的物象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都会产生某种深深的爱恋,因而,异彩纷呈的自然美就成为作家笔下描绘的重要对象。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黄叶地”的秋天,从“一览众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美丽田园……既有雄伟壮阔、险峻奇特之美,又有幽深静雅、明媚秀丽之美。可以说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沧海桑田、墟里村落等自然景象无不被作家们收纳其中。
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加工的“第二自然”,因而更加优美、生动,足以让读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朦胧、淡雅、恬静的月下荷塘,现实中我们又能否看到这时如果我们可以展示根据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歌曲《荷塘月色》拍摄的Mv影像资料就能让学生展开想象使其情景再现。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美的元素欣赏,多角度、多层次地品味,就会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挖掘课文中动人的情感
中学教材所选篇目无不渗透着社会美,其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从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到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贩夫走卒,其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交锋,都激发了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给人以有益的心灵启迪和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挖掘美的事件和美的灵魂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和《离骚》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回忆我的母亲》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深情,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岳飞》一文中所展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飞向太空的航程》则从另一个侧面讴歌了中国几代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终于遨游太空的壮举,可以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读书的热情。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以其健康的内容、感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大有裨益。
三、挖掘课文中精妙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无论是屈原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还是鲁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缠绵,舒婷的真挚,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语言美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它们或纯粹,或精微,或谨严,或飘逸,无不是经过作家们精心地推敲,细致地打磨,才如珍珠般熠熠生辉。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了从杭州附近的富阳到桐庐航行时所见沿江的山水奇景。我们阅读时,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身心进入那“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天下独绝”的奇妙异常的自然景象之中。当读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处,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富春江上那种宁静幽深的境地,领略、享受那种静态之美,整个身心获得怡情欢愉的享受;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中“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泣如诉,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作者描写水声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和表现力极佳的词语,使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认真一读,就会产生心灵的愉悦。
四、挖掘课文中多彩的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即那些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鲁迅笔下的阿Q,还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无论是《柳毅传》中的美丽善良的小龙女,还是《西厢记》中的多愁善感的崔莺莺,都是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都具很高的审美价值,成为艺术感染的起点。可以说,教材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比皆是,他(她)们如同百花园中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鲜花,以其独有的色和香,给读者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
五、挖掘课文中清幽的意境
意境融合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它能产生诗情画意的效果,启发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余味无穷的感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的安谧恬静的意境真是令人陶醉。诗人仅用了40个字便展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画:秋雨过后的傍晚,空灵宁静的青山,柔和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绿的竹林,浣纱归来的少女,渔歌唱晚的小船……画面中还有那侧耳倾听、凝神注视、陶醉其中的诗人,真是诗情洋溢,画意盎然!教材中像这样表现意境美的诗歌、散文真是不胜枚举。
美育教育名言警句 篇4
1、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
2、要创造出真正的美必须具备巨匠的技艺。——约·德莱顿
3、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毛姆
4、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罗·布坎南
5、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赞科夫
6、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7、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8、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9、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10、从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会文化而为我们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别种方便才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使我们能脱离现实社会的束缚,另在一个理想的境地得着喜悦,以扩大人生的活动。——杨贤江
11、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鲁迅
1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13、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14、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15、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16、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培根
17、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德国
18、扬帆的航船,全副武装的男人和腹部隆起的孕妇,是世上最美的三种景象。——詹·豪厄尔
19、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约瑟夫·鲁
20、唯有不要我们操心的事物才是美好的。——王尔德
21、美,什么是美?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大量的美。然而,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马·埃利奥特
22、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23、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24、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25、富于美之中的真要比真本身更高尚深奥。——法朗士
26、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
27、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黑格尔
28、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
29、至善方能至美。
30、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31、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32、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33、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34、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35、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36、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
37、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
38、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卢家楣
39、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托尔斯泰
40、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蒙台梭利
4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蔡元培
4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43、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44、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佚名
4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46、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凯洛夫
47、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王国维
48、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49、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50、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培根
51、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美育教育观后感 篇5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礼貌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到达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激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英语中的美育教育 篇6
总之,从多方面充分发掘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是中学外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二,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言、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
三,在朗读教学中体验美、领悟美。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具有语言的美感,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美,让他们在跟读时模仿抑扬顿挫折的语调,在对话时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朗读时注重轻重缓急的节奏。朗读,是一门艺术。通过朗读,准确传神地读出课文的思想内容,使课文形象化、生动化。这除了要有准确的语音、语调的基本功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朗读时,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要统一在一定的感情基调上,即统一在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这一基调上。如Martin Luther King,JR.一文,作者的思想就一直沉浸在悲痛、庄严、愤怒的感情中。因而朗读这篇课文时,就应把握住这种感情而确定一种深沉、悲愤、激昂的语调朗读。读到文中感情较平静处,可读得流畅明快些;读到文中感情激动处,则朗读时可加强语气,加大音量,读出内涵,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创造出一个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有教师有表情地范读、领读或配乐朗读;也可有学生仿读、齐读、轮读或分角色读。朗读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而应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如The Necklace这篇文章就适合分角色朗读。而A Garden of Poems一文就适宜配乐朗读。一句话,无论何种形式的朗读,都应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验美,领悟美。
总之,让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想修养,增强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感情的升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驻足美育拓宽教育磁场 篇7
近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构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全面发展、个性张扬的素质要求,形成了学生群体优势,学校已成为鞍山教育特色发展的招牌名校。
一、创新艺术教育理念,驻足美育教育,拓宽教育磁场
(一)理解定义,锁定目标
什么是美育?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教育。它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美育认为其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定义为“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二)理念先行,提升学生素养
近年来,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始终坚持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及《辽宁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围绕新课程对艺术教育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和艺术节活动方案,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构建和谐校园。以“经典诵读传承文明,艺术课堂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风景线。此外,我们还将美育教育渗透于所有学科教学,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的素养提升。
(三)美育教育管理以艺术为中心,发散至所有学科
学校十分重视美育教育,以艺术为中心,并发散至所有学科。把艺术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艺术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 建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美育教育领导,学校成立了以倪拥校长为首的美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由艺术教育主任及音、美教研组长等组成,定期研究、指导美育教育工作,下设工作小组和艺术教研组,具体实施美育教育工作。
2. 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美育教育管理机制符合学校实际,实行统一规划、分类进行的管理方式和“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挖掘内涵,凸显特色”的运作方式,既有美育教育发展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发展目标。学校定期召开美育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学校美育教育工作计划,重点商讨艺术节活动方案,分管领导参与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探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每月进行两次业务检查,音美教师每人开课(示范课、指导课、研究课等)不少于一次,学校领导跟踪听课,给予指导性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艺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实施科学评价。
学校制定了美育教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宁远镇小学中心校美育教育工作制度》《教职工考评制度》,按照德、勤、能、绩四项内容对全体教职工实施评价。除此之外,学校还针对艺术教师特殊的教育教学岗位制订了《学校艺体教师奖惩制度》,制度规定,凡在艺术教育工作上做出突出贡献或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的个人和团体,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并在职称评定、岗位考评、工作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在艺术教师的工作量方面,学校严格执行《辽宁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艺术教师在配合学校和上级部门所开展的庆祝和纪念活动等,也记入工作量。
4. 搭建学习平台。
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搭建平台。一是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进行本专业的进修学习;二是支持艺术教师参与艺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课题实验;三是鼓励艺术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艺术教研活动。四是重视教师专业学习资料的订购和积累,学校购置了专业专业书籍、光盘及各种资料达十几种。
5. 充实教学经费。
为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开辟多种渠道筹措经费,逐步配齐艺术教育器材,以保证艺术教育落到实处。
(四)教师队伍
雄厚的师资队伍是艺美育教育工作顺利完成的人力保障,学校特别重视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1. 我校艺术教师均具有良好的师德,极强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他们多次到乡镇送课下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在基本功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中获奖。几年里,曾先后承担或参与完成市级以上课题,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为打造我校的名校工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 目前我校有专职艺术教师15名,兼职艺术教师1名,符合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的艺术师资配备,大学本科学历15人,学历达标率100%。
(五)美育课程建设
1. 学校按照《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组织艺术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每学期进行音乐、美术学科的三动测试,测试成绩记入学期的总成绩;在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艺术教育活动队,学校现已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大鼓队、古筝队、科技队、美术队、信息队、体育队、书法队、英语沙龙等等,全校一千多名同学可以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队,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队里尽情歌唱,纵情舞蹈,开心绘画,自由飞翔在艺术的舞台上……每学期期末,精彩的队活动展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凝聚了老师们一个学期的辛劳,给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里是艺术校园的浓缩与延伸。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率达100%。
2. 学校按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及音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学期均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每课时的教案;音乐、美术列为期中、期末考查科目。几年来,学生艺术考试成绩合格率均在100%。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三好学生、艺术之星的评比,每学期一次,评比结果公示,并进行表彰,大大提高了学生艺术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3. 音乐、美术教师每人均有配套的专业教材。学校还鼓励音美教师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艺术教学中。目前,我校每一位艺术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搜索和下载,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建立了教学视频等资源库,进一步开拓了艺术教学空间。
(六)课外艺术活动
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
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艺术活动,做到“全体学生参与,所有场地全开放;有计划、有措施、有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课时、定内容。每周一、周四下午的队活动时间里,给孩子们创建“长本领、练特长”的第二课堂空间。
2. 将艺术教育与美育有机结合。
学校在植树节、环境保护日、禁毒禁烟日、母亲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经典诵读比赛、书画展、才艺展示等活动。在展示个人才艺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是集中展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包含音、体、美、文化各方面内容,这种综合性艺术活动给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师生经历了文化艺术的洗礼。现在,一些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活动,如春秋季运动会、四月读书节、六月艺术节、十月歌唱比赛、英语文化节展示、元旦长跑、冬季三项赛、新年师生素质展示会等,师生参与率已达到百分之百。
3. 充分发挥课外、校外美育活动的辐射作用。
每年重大节日学校组织大鼓队、古筝队、合唱队、舞蹈队等艺术团队参加各级文艺演出,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学年组织开展专题性队活动展示并邀请家长到校参观,既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距离,又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作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七)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土地、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文化艺术的芳香:教育名言、《论语》《弟子规》《劝学》、名人书画、学生作品等,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文化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
通过诵读儒家经典诗文和中华精美篇章,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一方面我们把儒家文化和中华精美篇章集合成册,让学生诵读;一方面把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美文名篇搬进校园和课堂,使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土地、每一处角落都会“说话”;另一方面,我们还让这些“经典”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转化为行动,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和社会,从而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广泛传承。
(八)美育教育条件
学校现有音、体、美、舞蹈、绘画等专用功能室各一处,多媒体室三间,计算机200余台,各室清洁卫生制度上墙,并有专人负责。音乐室配备了钢琴、乐谱架、音乐专用黑板、打击乐器,并有学生乐队设施;美术室配备了座椅、画架、画板等器材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另外学校每年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器材设备的更换或维修,如课桌椅、录音机、演出服装等,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美育磁场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师生潜能
美育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了高雅艺术素养,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培养;舞台的实践演出,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紧张的节目排练,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集体主义、合作配合意识得以加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高。
1. 收获。
2005年全国“落实学生在校活动一小时”的现场开幕式上,学校百人舞蹈队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与会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军乐队获省三队大赛一等奖;书画队多次参加中日小学生书画大赛等国家级书画比赛,载誉而归。在全员参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开展“班班有歌声,人人有特长”活动;“红诗辽宁”活动畅响校园,荣获全区比赛一等奖;学校每月统一安排不同主题的文体活动竞赛,活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挑战性、对抗性,师生乐于参与其中。
大鼓队是我校艺术特色的一个分支,一曲《鼓名盛世》展示在各级舞台上;古筝是我们艺术教育方面的一朵奇葩,已有五年的培养历史,表演的节目也在区、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园里的足球明星们驰骋球场,进军首都,取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十几年来,学校的艺术美育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百强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2012年5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文化建设示范校、辽宁省美育研究基地。
2. 延伸。
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我们体会到了“育人”的长期性、艰巨性,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劳动的甘甜。学校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艺术育人氛围,进一步构建了和谐校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美育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加强了与社区、街道、家长的合作联系,拓宽了学生艺术活动的舞台,为学生进一步融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我校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兄弟学校领导、上级领导、家长代表多次来校观摩艺术活动。这些艺术活动受到多方好评,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也为学校赢得了更好的社会声誉。
美育与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 美育 素质教育 审美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依靠教育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社会,我们是否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我们能否培养出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从多种渠道加以实施,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科学不能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许多人还是热衷于升学率,对美育并不关心。21世纪是一个审美的时代,在审美时代,探讨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明确目标,更新育人观念,显得十分必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有较高的修养,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强的竞争力,大力提倡高雅文明的艺术活动,加强审美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积极奋进的力量,而且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实现对人才的文化素质、价值取向的塑造。美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文学艺术美、科学技术美、社会生活美、自然美等,并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美育还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能教育,都有审美的因素,审美素质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美育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
美育可以提高青少年正确判断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抵制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作为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的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最具操作性的主要形式。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借助于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等,通过审美,启迪人的智慧,滋养人当心灵。杰出的艺术都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以美引真,以美导善,美的欣赏是直接的,真善的影响是潜在的,当欣赏历代的美术杰作时,将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深深体会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一个个完美的美的形象,首先打动人的情感,由感情上升到理智,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接受各种教育,使学生与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进而达到高尚的境界,讲道德、守纪律、举止文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二、美育可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不仅要借助于各门学科,而且也要借助于各种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已随时光而流逝,但是我们凭借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可以深刻了解过去的时代。在智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能力,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人类素质状况的直接标志。审美教育就是提高这种创造能力,在审美中,审美主体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况,它就为个性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最佳的机遇,成为新鲜活泼的创造精神的“契机”。
三、加强美育,有益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要求各类建设人才,不但要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美学方面的艺术审美知识和空间形象的造型创造力。如现代建筑、现代工业、现代商业与美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小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都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深厚的艺术修养,有助于他们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目前,双向选择的分配原则使大学生们十分关注自身形象,他们的审美品味甚至影响社会的审美风尚,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外表(仪态服饰)、内心(心理气质)、行为(待人接物)等方面更好地设计自己,塑造富有个性的美的形象,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崭新风采。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审美教育是学生成功的内在需要,其意义已不是单纯的娱乐、消遣,要从根本上实施素质教育,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提高美育教育的有效性。
1.把审美教育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科学的课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教师在讲授各门课程时,要贯彻三个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使教学过程艺术化,让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学校应特别重视涉及到艺术美的音乐、美术课,切实纠正“重技艺、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不仅仅教教唱歌、学学绘画,而要把精力集中在传授审美文化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保持艺术教育的连贯性
要探讨适合于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和形式。小学艺术教育以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对某类艺术的兴趣爱好为主,中学艺术教育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某一项艺术技能,大学艺术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
3.丰富课外活动,扩大美育空间
开展审美教育,课堂不再是唯一的,甚至是无限的。要打破单一封闭的教育形式,组织富有吸引力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显示其不同的个性和创造力。如进行有关职业的自我形象塑造、举办美育精品讲座、小型音乐会、书法作品展览,组织看电影,读小说,建立绘画、书法、摄影、科技小组、学生艺术团,也可与高雅艺术团体相结合,让高雅艺术进校园,或者走出狭小的校园,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美、自然美。
4.美化校园环境
初中数学教学渗透美育教育 篇9
内容: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一是要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要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三是要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四是要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美育、数学美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初中数学教学渗透美育呢?
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具体方法如下:
(一)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
(三)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
(四)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
二、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把正棱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球、圆锥内接于球、圆台内接于球、球内切于圆柱、球内切于圆锥、球内切于圆台以及球内切于正方体、球和正方体的所有棱都相切与球外接于正方体等等常见的特殊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相“接”相“切”问题,画出图形、分析比较,区别异同。根据多面体与旋转体的定义和性质,归纳总结各种情况下“接”与“切”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寻觅解决问题的截面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些优美对称的图形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到美的神韵。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了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多数同学能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给出四种证明(证明略),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其它证法。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同学给出了一些新颖证法,其中提出了一种三角证法。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这个对学生来说,可视为创造性发现。此时,师生情感交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青少年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像文学艺术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积极作用。例如,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最新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既激励了他们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数学美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音乐教育,从升学到美育 篇10
“音乐让孩子知道,何为美,如何学会美,如何把美传递给更多人。”有受访者如是说。
告别“应付考试”,让孩子享受音乐
如今33岁的张炎,在装修搬家的时候,找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考级证书,拿到这张证书之后的,他再也没有摸过手风琴。直到单位人事部门在履历里发现他在中学时填写的这项“特长”,请他在公司年会上表演,张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找不到左手贝斯键的位置了。
“当初学琴,只是为了考级,然后换算成分数,进重点初中。”张炎说,自己学手风琴的原因,是父母要求他学,而选手风琴的原因,是因为手风琴左右手配合较难,所以在同龄人里,考级级数一般低于学钢琴的,在换算成当时某所重点初中的入学评分时有优势。然而,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张炎的手风琴就被放在了柜子深处。后来,他问过一起学琴的同学,大家的经历也大多如此。“只是为了考级拼命地反复练几首规定的曲子,练到自己都想吐了,谈不上喜欢,自然也不会再接触。”
张炎发现,自己昔日的小学、中学同学群,正在成为新的小学入学群,已经有子女的同学们,竞相讨论着入学信息,没有孩子的同学反倒少了许多话题。在这些讨论内容中,不少人开始争论该让孩子学什么乐器。他发现,与自己那一代人只学某一种普遍使用的乐器不同,如今一些家长开始让孩子另辟蹊径。“管弦乐、民乐、打击乐,什么都有,前些年不少人选择小众乐器,其实是盯着某几个学校的特长生招生。不过,现在特长生招生这扇门关闭了,家长们对孩子学习音乐的态度也开始转变,逐渐去功利化,变成让孩子享受音乐。”
葡萄树中法音乐教育机构创始人田萌,还记得她刚到法国大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时,初遇其他国家同学的情形。田萌发现,与国内很多孩子是为了升学才学音乐不同,很多外国留学生,最初其实是因为兴趣,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才选择接触音乐,开始学习音乐。这样的差别,令她感慨颇深。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同学、同事的经历,田萌反思着过度应试化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在她看来,音乐学习应当是一个享受音乐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去挖掘内心深处的美好,并学会借助音乐将这样的美好感染给更多人,而不应当是“仅仅学会几首曲子来应付考试”。
把美传递给更多人
一些拥有管弦乐或民乐队的学校,在过去几年会有特长生招生,由于“大众”乐器竞争人多,有的家长则选择小众乐器,而非考虑孩子的兴趣。但是,这样的逆向选择也会扎堆,往往几年后,小众乐器的特长生名额也竞争者云集。
范女士一直想让女儿学大提琴,因为这在特长生招生时是一个“万金油”乐器。对于中小学而言,不论是管弦乐团还是民乐团,大提琴都有一席之地,但女儿明显不喜欢学大提琴,为此母女俩没少拌嘴,家庭关系也一度紧张。
“导师的四个孩子,除了一个还在念大学,其余都是做律师医生什么的,在社会上颇有地位,但都不是从事音乐行业。”田萌回忆她在圣诞节时,到导师家中参加聚会的情形。“客套寒暄之后,四个孩子,有的弹琴、有的唱歌,非常专业,节日聚会成了一个小型的家庭音乐会。”
四个来自音乐家庭的孩子,却并非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但是都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并且可以做到信手拈来,这给田萌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在他们看来,学音乐不是为了进好学校,也不是打算以此为职业,而是综合素养培养中必不可缺的。以这样理念学到的音乐,不仅仅能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也成为家庭内部以及邻里社区之间的黏合剂。”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一个老师在大教室里对着几十个孩子教同样的内容,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英国利物浦大学音乐学硕士张铭洋说,“音乐教育的根本还是用音乐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高质量音乐教育教学要循序渐进、精准施教、触类旁通、以乐教人、以美育人。”
在张铭洋看来,音乐教育本身就是美育的一部分,“音乐让孩子知道,何为美,如何学会美,如何把美传递给更多人。”要实现这样的美育,就需要对孩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启发他们。
音乐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唱几首歌”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教育机构,都拥有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以达到美育的效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发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通过在2015~期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73个县市区的572314名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进行监测,发现学生演唱表现较好,但音乐听辨能力与赏析能力有待提高。
监测报告还显示,在对音乐的节奏、节拍、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基础要素的听辨上,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52.9%,八年级只有53.8%。在对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与形式、情绪与情感以及名家名曲的赏析方面,四年级学生的题目答对率只有66.1%,八年级只有63.2%。
导致学生歌唱得好,听辨能力和赏析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育能力仅仅局限于“教唱几首歌”。另外,不同学校的音乐教育,不论是软硬件条件还是师资生源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拥有乐队、舞蹈队的知名学校,音乐教学能力远胜普通中小学,对于音乐特长生的吸引力也更强,形成强者更强的态势。
不过,这样的态势正在被改变。按照教育部“普通中小学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的要求,近几年许多城市逐渐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优质学位用于派位入学。这也让家长们对音乐教育的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升学,而是提升综合素养。
特长生招生被取消后,一个新的情况也随之出现,一些中学有传统的音乐团队,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失去特长生之后,这些团体该如何补充新鲜血液呢?记者观察到,已经有一些中学教育集团,为集团内对口小学进行音乐课外活动扶持,这样的新方式,不仅在教育集团内保留了音乐特色,也丰富了相关小学的音乐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当然,还是有很多中小学,缺少足够的音乐教育资源。“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学校多教音乐,但学校从场地到乐器资源都确实有限。”有公办小学音乐教师坦言,“此外,音乐教学是非常专业的,也是存在细分领域的,没法做到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音乐老师,又教唱歌,又能教各种乐器,又能指挥乐队,还能带舞蹈课。”教育部的报告也显示,在配备了艺术专用教室的学校中,39%的四年级和31.9%的八年级音乐教师从不或很少使用音乐专用教室。
【社区美育教育】推荐阅读:
高中美育教育09-17
美育教育内容09-03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07-06
音乐课堂美育教育09-24
农村中学美育教育09-29
小学语文渗透美育教育05-30
素质教育与美育07-07
中学体育的美育教育08-31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06-29
美育教育的功能与途径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