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课的美育教育

2024-10-23

挖掘语文课的美育教育(共10篇)

挖掘语文课的美育教育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 即审美教育, 它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语文教材是一个美育内容极为丰富的宝库, 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处不在,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 引导学生感知、鉴赏和评价美, 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推动素质教育, 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 审美也必须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没有相应的审美感知能力, 就不能把握完整的审美形象。审美感知力就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把握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审美的主体———学生自觉加强对审美感觉器官的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们知道审美感知主要靠听和看,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实物、图片、声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文中的艺术美。

1. 加强朗读, 激发感知

朗读是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方式, 可以由教师范读或者布置学生动情“美读”, 要掌握并处理好轻重、快慢、停顿、韵律、语气等朗读技巧, 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具有艺术穿透力, 可以使得具有视觉特征的语言文字立体化, 变得鲜活起来, 转化为听觉艺术。富有节奏的朗读对学生的知觉和感觉有较强的冲击力。

如《壶口瀑布》是一篇很适合于朗读的文章, 当朗读到“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 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时, 学生眼前就会立即浮现出黄河滚滚的形象, 从而感受到壶口瀑布气势雄伟磅礴的壮美, 进入理想的艺术境界。

2. 利用多媒体, 强化感知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将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 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如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上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雨巷》 的配乐朗诵视频, 再现了课文的内容, 使无声的语言描写变成可感、动态的美丽画面。伴随着背景音乐《此生不再》柔和的乐韵, 那绵绵不尽的细雨、悠长寂寥的巷子、独自彷徨的“我”、古雅孤寂的油纸伞、美丽惆怅的丁香姑娘等画面便呈现在学生眼前, 再加上朗诵者徐涛那低沉感伤的声音, 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太美了! ”可见, 多媒体的巧妙使用, 可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音像语言和视像语言, 从而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到强烈的刺激, 培养起审美感知能力。

二、创造具象, 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思维品质, 是从审美感知走向审美鉴赏的桥梁和中介。如果说审美感知把我们引领到了一个个体的审美世界, 那么, 审美想象就使我们真正进入这个世界, 畅游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领略这个世界的万种风情, 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 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再造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凝固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还可以在另一片思维王国里创造性地填补作品中的艺术空白, 从而尽情地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在审美对象和学生之间, 建立一条能够触发想象的审美联系, 给学生开辟审美想象的通道, 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想象。

1. 图文转换, 驰骋想象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 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对课文形象给予补充丰富, 借有限景看到无限情。在教学中, 要实现文字符号的转换, 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可感、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内容片段自行绘画。让学生借助于想象, 去再现课文的美, 显现于笔端, 这是培养审美想象力的一条途径。

如教陶渊明 的《归园田 居 ( 其一) 》时, 我让学生按照诗中文字的描述, 紧紧抓住景物的特征, 展开想象, 给这首诗画一幅插图。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画出了他们想象中的田园风光图。这是一个深化认识、再造想象的过程,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2. 读写结合, 发展想象

读写结合进行审美想象力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依据课文实写内容, 引导学生想象具体之景, 并且加以描绘。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未尽之意, 进行续写练习。

如教泰戈尔的《职业》这篇课文时, 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观,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为课文续写一节诗。学生的续写可谓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说愿意做一个画家, 用画笔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有的学生说愿意做一个渔夫,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每天用渔网去撒播对生活的希望; 也有学生说愿意做一个铁匠, 挥动手中的铁锤, 打造自己的人生之路, 等等。可见, 这种练习不但丰富了读, 锻炼了写, 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意识, 发展了他们的审美想象力。

三、升华认识, 培养学生非凡的审美鉴赏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如什么是美? 淡妆美还是浓妆美? 穿补丁衣服美不美? 松树、梅花、兰花美在哪里? ……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这就涉及审美鉴赏力的问题。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所谓审美鉴赏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欣赏和鉴别的能力。

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 这些作品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美的风格, 如壶口瀑布的壮美, 天山的绮丽, 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 雨巷的凄清迷蒙, 等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对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分析和挖掘, 唤起学生情感, 调动学生想象,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 抓住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作家借助语言来描绘美丽的景象、美满的生活、美好的人生, 抒发美好的情愫。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作品优美的语言进行品析、鉴赏, 让学生体味作品中所熔铸的美的形象、美的情感, 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具体细腻地描绘了一幅清新隽永、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图,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以及隐隐的哀愁, 而这种情感正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传达出来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透过作者的语言, 一幅素淡朦胧、宁静和谐的荷塘月色图就会浮现于学生脑海中, 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 抓住美的形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美具有形象化的特点, 美和形象始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 美和美感就失去了依托。语文教材中的作品, 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传情达意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领悟作品的人物美, 特别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

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老板夫妇, 当母子三人在大年夜来北海亭面馆吃清汤荞麦面时, 老板夫妇并没有轻视这三个母子, 而是热情、善良地帮助他们, 给予他们温暖、尊重、祝福、鼓励, 在老板夫妇身上体现出人情美、人性美。

又如《我的母 亲》中的母 子情, 《绝品》中的朋友情, 《那一年, 面包飘香》中的师生情, 都是通过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 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人物形象, 并深刻地体会其所表现出来的感情, 细心品味, 反复揣摩, 这样学生必定能作出富有感情的审美评价, 使审美鉴赏更上一个新的高度。

3. 抓住美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的客观景象与作家强烈的主观感情的和谐统一, 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 意有尽而情不尽”的优美意境。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探索其深意呢? 这要靠想象、联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联想的翅膀, 去理解作品中那“言外之意”的意境。

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中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给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生读着这样雄伟的诗句, 感受到的不仅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 还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 进而联想到诗人把江水浪花和千古风流人物交织在一起, 慨叹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的短暂。在这里诗人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创造了一个深沉、旷远的优美意境, 学生借助想象、联想就能进一步鉴赏到诗句的意境美。

总而言之, 探讨语文教学中美的规律,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是中职语文教师的使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教材中美的闪光点,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鉴赏力, 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尼采说过: “从你的脚下深掘下去, 必定有涌泉喷出。”让我们共同掘进, 让语文审美的清泉汩汩而出, 流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流向语文教育的大千世界, 流入学生的纯洁心田吧!

参考文献

[1]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蓉.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01) .

[3]贺孝成.也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J].科教文汇, 2009 (14) .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育因素 篇2

关键词:挖掘;小学;语文;美育;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36-01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各科教学中都要予以重视。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中都具有艺术美,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并不是把它单列出来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内容,而是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将教材中的文字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美育的基本原理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美育因素。

一、反复诵读,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语言美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的意义美可以感动人的心灵,音律美可以感染人的耳朵,形象美可以取悦人的观感。另外,语句之间的结构有总有分,有开有合,或匀称和谐,或排比整齐,这些都是可供挖掘的美育因素。

在对语言美进行品味的时候,主要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推敲精当传神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使用的巧妙之处。比如,在“落叶在林间飞舞”这句话中的“飞舞”一词就巧妙地描述出落叶飘零时随风飘舞,忽左忽右的情形,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美丽。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优美的句子。课文中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或长或短,或长短搭配。语言风格各异,或朴实无华,或典雅清新。另外还有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语言的精妙之处都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才能领略得到。

二、加强对比,体会人物的形象美。

在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人物描述的文章,里面的人物各种各样,有神通广大、深受学生喜爱的孙悟空;有足智多谋、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有美丽善良的七仙女;也有聪明可爱的少年闰土。这些人物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作者本人的审美倾向。文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受到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在《铁罐和陶罐》一文中,铁罐的傲慢可以更好地衬托出陶罐的谦逊,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言语、语气、神态做出赏析。他们会在心中确立起正确的审美标准。还可以对人物的表现进行前后对比。比如在《闰土》一文中,把无话不谈、惹人喜爱的少年闰土和沉默寡言、唯唯诺诺的中年闰土相对比,引导学生对两个时期的闰土的言谈举止反复体会,感受社会生活带给人们的世事沧桑的变化。

三、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在语文课程的美育培养中,要突出学生对美感的体悟,在美的环境的熏陶中得到美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文体,有的以事物的描写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有的借助景物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书中的人物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达到对文章意境美的感受。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对当时情境进行设想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情境进行想象:大年夜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你在大年夜里都会做什么?文中的富人家的孩子在干什么?而小女孩又在干什么?当时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小女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贫富差距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采用故事表演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学生为了使表演更加形象生动,就会对当时的情境予以自觉地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四、深入理解,体会主题的思想美。

课文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课文通过对语言的充分展现来实现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坚强意志的展现。比如在《田忌赛马》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田忌为什么设计出这样的赛马方案进行分析,对其整个比赛方案的进程作深入地理解,引导学生感受田忌的超人智慧。在《西门豹》一文中,作者对西门豹为了破除迷信对巫婆采取断然行动,既惩罚了恶势力的头目,又起到了对其他追随人员的警示作用,同时又可以用事实来教育广大的百姓,使他们认识到骗局的真相。

教材中的文本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促使学生领略教材中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思想美。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把对学生美育的提高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新年.“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3(06)

[2] 顾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J].考试周刊.2011(59)

挖掘初中语文的美育素材 篇3

一、引入意境感受美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它是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美常常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的课文中表现较突出。

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手段, 引导学生人情入境, 只要认真钻研, 积极思考, 变此景此情为“我情我景”, 就能挖掘出课文的意境美, 进而在鉴赏中营造出审美情趣。把学生引入意境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 通过各种直观手段, 使学生感知形象, 进入意境。

例如, 教学《一厘米》一文, 先投影《亲情闹钟》, 品味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说明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它也可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表现出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再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描绘一下自己的亲人对自己关怀的细节, 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也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却反映了一个平凡母亲的崇高品质, 表现主人公陶影对人格和人的尊严的执著追求。这种手段能刺激学生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2. 可通过不同文章相同情景的联系进行对比来陶冶情操。

如学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 我们可以将两个生活于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对比:开始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 同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但后来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 而孔乙己却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性格内涵等方面的比较探究, 我们就能更深一层地领略到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题材、主题基本相同情况下, 表现出的各有千秋的艺术美。学生在内容上通过联系对比挖掘了文章体现的意境之美, 而且又使学生对意境美的作用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思想情感也得到了陶冶。

3.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的心理功能,

通过想象使概念化为形象, 静止的变为活动的, 片断的变为整体的, 从而入情入境。

如《天上的街市》一文, 诗人借助联想和想像, 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 表现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 展开想像:试想将来的某一天, 假如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 也登上了月球, 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和嫦娥, 你会怎样说呢?学生都能绘声绘色地描绘人间的美好生活:景色优美, 人们和谐相处。这说明他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 同时也和作者产生了心理共鸣, 取得了审美效应。

二、品味语句发现美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 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诗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 极富于表现力, 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含蓄幽默美, 词约而意丰的凝炼刻美, 近乎白描的相互自然美, 色彩缤纷的华丽丰富美, 各有千秋的变换句式美, 颇具魅力的修辞艺术美, 还有准确严谨美和音乐节奏美等不胜枚举, 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对那些能表情达意的词句细细品味, 做到“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悟出美妙之处, 挖掘出富有美感的语言, 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角度有很多,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

首先, 可以从字词挖掘美。作者用“朗润”写春山光泽, 用“涨”写春水涣涣, 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 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 细腻贴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 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小”“嫩”“绿”“软”等特征。整篇语言清新活泼、朴实、隽永, 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其次, 可以通过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来感悟美。如文章中写花色鲜艳, 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 而用“火”“霞”“雪”来比喻, 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使那火的燃烧炽烈、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脑海, 给人以生活的实感。

最后, 可用诵读理解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通过人的情感作用实现教育目的。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可否的评价, 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春》一文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 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全文到处洋溢着春的活力, 带给人希望和力量,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恰当朗读, 时而轻快活泼, 时而激情高昂, 时而深情鼓励, 在情感的交流体验中, 激发学生抓紧春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感情。

凡是美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词句, 学生会从中发现美、体会美, 并很自然地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起美的心理共鸣, 教学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剖析结构理解美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向。美学家休谟认为, 合理的秩序和结构是一种美, 因为“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作者的感情往往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浓烈和深化。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 进一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美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如在教《枣核》一课时, 首先引导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 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是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 但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和浓浓的思乡情。在剖析了文章的结构的同时, 学生的思想情感也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发展, 进而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物精神之美。

四、因势利导创造美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我们在将学生引进美的境界的同时, 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生随着情感的不断升华, 必然会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这时, 教师要以情激情、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造句说话、朗读和复述、练笔习作, 使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得到满足。

如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中瑰丽壮观的日出美景时, 当学生进入意境, 仿佛自己在观赏日出的奇景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他们会情绪高昂, 思路畅达, 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喜欢日出前绚丽, 多彩的红霞;有的说喜欢太阳露出小半边脸, 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那样天真可爱的景象;有的说喜欢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使劲向上升的那种不可扼制的顽强毅力……这样, 就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系列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教学的效果更加完美。

陶行知先生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强, 对培养人的完美健全人格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应是传播美的艺术的桥梁, 要把美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完美的人。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转换时期, 对美的兴趣、对美的探究与追求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点, 逐步形成客观高雅的审美方法,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4

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与语言是不可分隔的,语言美是每一篇优秀作品的共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存在于每首诗词,每则寓言、童话,每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之中。语言美的形式主要有:

1.语言的整齐美。它是指文章作品的行文中,用组织匀称的整句,给读者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造成的一种特殊的美感。句子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形式整齐,声音和谐,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如《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江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连串的排比、比喻,把漓江的水美“甲天下”体现于“静”“清”“绿”三个方面,句式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以诗情画意、和谐动人的美感。

2.语言的抑扬美。它主要指诗词、散文等文体,在语言上做到声调协调,平仄相间,从而产生一种节奏鲜明,起落顿挫的音调美感。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教学时,让学生品读,体会诗词的仄平,声调的和谐,学生吟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从而体会到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回环美。在韵文里,韵脚的使用使字音跌宕往复,同声相应,造成一种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它不仅体现在教材的诗词中,而且一些谚语、格言、警句等也具有和谐韵味,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双声对双声,让学生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从而体会语言的回环美。

我们语文教师要通过读诵、引导、比较、思索、联想、表现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体会语言的感染力,接受美的熏陶。

二、体验文章的意境美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指作品中和諧、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做着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境界和情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喜欢你们——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等诸多优美的诗句都能极大地诱发我们的想象和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如此美妙,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文章的意境美呢?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我是这样教授的:1.读中品美。侧重指导朗读的语气,情感的升华。“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随着乐感的增强,朗读的语调徐缓抒情——逐渐加强、升高——高昂、激越。2.赏中悟美。我让学生边听配乐范读,边看幻灯片表现月光曲内容的三幅图画,要求学生完全进入剧中角色状态,把自己当做皮鞋匠,更深入领会作者创作是的境界、情调,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欣赏感受美。3.写中渗美。画面美好的意境,已经唤起了学生的美感,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三幅画面么?学生写完之后进行评议。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发展了思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挖掘语文课的美育教育 篇5

一、要努力创设美育情境,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自内向外地洋溢着美的想象和元素, 如从“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中可以欣赏到波澜壮阔的意境美, 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能够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 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可以体会到婉约缠绵的情境美, 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中能够迸发出豪迈奔放的人物形象美。无论是哪一种美, 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情感艺术魅力。对此,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施教者, 我们应当造就和具备“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 从典型作品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 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艺术把其中美的内涵和形象显现出来, 逐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情感, 在对他们进行美的洗礼基础上, 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启迪美的想象意识, 促使他们生成美感的情境、体验和交融, 从而把他们引向享受美和孕育美的圣殿。

二、要努力激发美育情感,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 莫始于言。”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类形式和手段, 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扉, 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心理因素, 享受并体验审美的愉悦和价值, 在对美的超越和升华之中, 实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追求。首先, 组织反复诵读,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经典诗词赋文学习中, 反复诵读是实现以情入手、引发共鸣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感受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自我净化情感、塑造心灵。如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能让学生在“悄悄”“轻轻”中感受到轻盈的节奏、深沉的意蕴和美好的情致。其次, 做好引领整理, 促使学生在心灵震颤中引发共鸣。就职高生而言, 他们对于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渴望, 远远超出接受理念的说教。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等手段, 用强烈的语言渲染向学生传递炽热的思想情感, 让他们泛起心灵上的涟漪和波涛, 从中赢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次, 引导想象联想, 揣摩作品美意, 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要努力诱发审美体验,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诱导并激发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和惊异感等, 从而有效调动潜力因素, 促使他们在产生审美激情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 根据课文特色, 从不同角度确立设计多个审美论题, 让职高生鉴赏评析时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作出自由选择。以教学《荷花淀》内容为例:有教师在教学时, 根据文章中描绘的美妙景色、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歌咏的主题情感等美育分切面, 从多个角度认真设计了五种学习论题——“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景物描写”“发生在荷花淀里的对话传神和情深意切”“对荷花淀里对话描写进行比较赏析”“显现在荷花淀中的人情美”“水生夫妇的爱情价值观”, 让学生在尽情感受荷花淀之美的启迪和体验中, 自由愉悦地进行重点选题和鉴赏陶醉, 最终比较轻松地完成自选学习任务。

总之,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开辟一条走向美育之路的绿色通道, 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时, 不断增强教学的美育功能。

摘要: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 因而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 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 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 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 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 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美育教育,高职语文教学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 增强分辨美丑善恶能力的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 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 使人的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 使人的理性与人的生命沟通, 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因此, 美育对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 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 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 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但是, 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 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蔡元培还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 美育在各门课程中同时存在, 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导致美育缺失,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步性, 当今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精神文明表现出了某种落后性, 传统美德丧失, 在高校学生当中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的极度盛行,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广泛蔓延, 求知欲不高, 社会责任感不强, 懒散成性等。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应该把人文精神教育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然而,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 在思想认识上, 学校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满足学生的当前就业为目标, 只把就业率当作学校主要任务来完成, 没有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变换所需要的素质, 忽略了育人的根本职责, 把美育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家长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 家庭缺少正确的教育, 结果孩子也变得急功近利, 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第二, 在课程设置上, 过分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如在课程教材方面, 当前的高职专业课教材在内容体系上主要是单纯的专业理论知识, 缺乏与专业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基本的人文资源。表现在课时方面, 就是专业技能理论课时占主导地位, 在三年制中占据两年的课时, 实践课时占到半年到一年, 相应的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基本没有。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 一些老师由于自身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也使这一重要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更是因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上也出现了学习的懒散表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技能变化的能力。”这一精神凸显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一些高职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美育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从事任何一种专业工作的高级人才, 其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发挥都离不开良好的统一而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情感、高尚的道德等非业务素质的支持。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 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 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 进而塑造完美人格。因此,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美育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的教育、忠孝的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第二十九条强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得益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领》第三十条提出的“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规定, 如今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以传统文化知识中包括文、史、哲在内的汉语言文化课, 其中以《大学语文》最为普遍。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不是简单的传授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还应该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与陶冶, 即教育人们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对待他人等等, 这两个基本方面主要就是美育与智育的结合。也就是说, 语文教育的两个主要内容就是智育与美育。由此可见,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 是不能被忽视的, 不可或缺的, 语文教育中的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语文学科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崇高理想境界的美、爱国主义精神的美、艺术形象的美、文章结构的美、风格情调的美、语言形式的美等等, 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语文老师,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美育教育?

(一) 教材的选择上, 选出精品。

在高等教育中, 影响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教材作为知识载体, 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偏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里, 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材, 就很难让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教材一定要贴近青年人, 兼顾学术水准与时尚性。

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在教材的选择上下功夫。有专家调查, 国家图书馆里标着“大学语文”的藏书达到1, 000余种。这可谓数量庞大, 品种繁多, 令老师们眼花缭乱, 难以选择。这些教材有的偏爱工具性, 有的侧重人文性, 有的强调文学性, 有的只选“好文章”。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此也请来名师专家研究讨论, 推荐了5~6本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 如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等分别主编的《大学语文》, 这些教材从封面到内容都非常精美, 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

(二) 教学过程:

注重实施美育教育。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 无数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所创造的不朽典型, 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蕴藏的人文精神比其他学科丰厚而广阔, 这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奥妙无穷的科学美、情真意切的情感美、隽永深邃的语言美, 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 无不给人以诱惑、启迪、机智、熏陶。《阳货篇》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主要是突出诗的技巧所产生的对情感的启迪、感染、鼓舞、引发、联想诸作用, 突出表现了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文艺与语文教学既有如此密切关系, 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一堂堂语文课的进行和一篇篇文学作品的感受、领悟、理解来作为向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充分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美育的实施应遵循它自身特殊的规律, 在语文审美活动中以感受美为主要活动方式,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的评价标准, 才能为学生鉴赏美以及创造美奠定基础。美要靠心身去体验去感受, 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大多在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探索美育实施的原则, 这样美育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实施。

1、创设适宜的情境,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例如, 在老舍的《想北平》教学中,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北京的名胜古迹, 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什刹海、玉泉山、陶然亭、香山等, 让学生对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 激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然后, 教师再通过播放配乐朗诵的录音或在配音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北平的热爱。然后, 教师提问:北平美吧, 可就是这么美的一个地方假如落到日本鬼子的手里,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创设情境后提出以上问题, 能使学生更好地身入其境, 更好地感受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此时的忧愁。同时, 展示1936年、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一些图片, 讲述文章写作背景:1936年, 作者当时在青岛, 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 战争即将爆发, 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这样, 通过视、听等颇具美感和情趣的方式, 使学生的身心整体极好地受到了陶冶和感染。课本最后的这句“好, 不再说了吧,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 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激发爱国热情。相信在前面情境创设之后, 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舍强烈思念家乡之情, 这一声呼唤, 也唤起了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震人心弦。若缺乏这样的感受, 学生则不能在美的熔炼中受到熏陶——感受是全身心的体验, 把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去。

2、分析人物形象时渗入美育教育。社会美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格美属于社会美, 它包括心灵美、行为美, 大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以此为表现中心的文章, 这些文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如, 茹志鹃的《百合花》, 小说以战争时期为背景, 写了解放军一名年仅19岁的通讯员为掩护几名抬担架的民工, 扑在敌人突然撂下的手榴弹上壮烈牺牲, 一个新媳妇用自己印有百合花的新婚被单为他送了葬。小说所描绘的不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和惨不忍睹的景象, 相反, 它使人感到一种温馨的情, 诗意的美。小通讯员为了人民的利益, 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又如,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通过娓娓动听的倾诉, 赞美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和朴素自然的生活作风,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工作的“真”、生命的“善”和心灵的“美”, 无不为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人格所深深地折服。

作品中这些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在潜移默化中, 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因此,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 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语文教师在对人物的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时, 不能只从语文的角度归纳其特点, 更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利用这一时机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现象及时表扬或批评。在这一教学步骤中要努力营造教学中的民主氛围, 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环境,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尊重, 让学生的思维在宽松愉悦的状态下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并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教学中升华, 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3、品析重点词句, 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 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 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 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 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道,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 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 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一“穿”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一“拍”将急流澎湃的波涛展现出来、一“卷”将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描绘了出来。这三句写景, 真是字字珠玑, 历历在目, 表现出冲破一切阻力不可遏止的伟丽, 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此描写有音响、有色彩、有态势, 气象阔大, 笔力飞动, 可谓用词精妙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文学语言的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

(三) 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的语文理论知识, 还要加强修养, 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 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 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热爱教育事业。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 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 主要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 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无怨无悔;第二, 热爱学生, 贴近学生,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一般都不是非常理想, 容易被老师漠视, 上了大学, 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第三, 语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直善良, 谦虚谨慎,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操修养, 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更深远。

罗丹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是一条美的长廊, 语文的领地处处有美。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让教材的美感因素大放异彩, 应以美的语言和手段进行教学, 滋润学生们的心灵, 引导学生们去感受、去体验并正确鉴别这无所不在的美, 乃至掌握创作美的方法和手段, 养成爱美护美之心, 从而成为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是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春艳.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教书育人, 2009.11.

[2]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J].教学与管理, 1999.6.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7

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 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并进一步创造美, 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 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

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 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 这些形象是现实的提炼和加工, 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审美活动要求学生领会形象的象征意义。文学形象从生活中走出来, 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对形象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我、对人自身的审美。从这些作品形象身上, 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 也看到“人”的影子。这好比照镜子, 透过文学形象这面镜子, 学生认识到“我”的形象和本质, 从而就知道“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才美, 而“穿衣服”的过程正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创造力是一种影响活动实际效果和素质质量的力量。人类产生的本质特点即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美源于创造,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审美类活动要以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形象或文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创造的魅力, 让他们懂得“为了更高的美, 没有一个规律是不可打破的” (贝多芬语) 。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对作品形象进行再创造,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 在头脑中创造出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以此推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任意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 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定量的因素的限制, 可以自由和广泛地思索, 更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会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发展创造力。

3.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 良性刺激会激发积极的高效能的情感, 对人的行为产生明显的推动。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通过学习包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学生会感受到美的力量, 发现语文魅力。从这方面讲,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能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依托。可见,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情感教育。例如,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情感相互传递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课堂上要在“煽情”中渗透道德美, 比纯粹的德育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4.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意识教育。

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及艺术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增强, 在教学中要使美育具体化就必须使其显示出生活性、示范性、趣味性、责任性。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把理性认识一并归结于形象之中, 揭示生活本质, 把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以美育人, 催人向上。教师要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的审美蕴涵, 使学生形成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意识。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虽然以语文教学为载体, 却载负着人类智慧的文化, 它的内容极其宽泛。它给予教师、学生一切美质———真诚、善良、勇敢、进取、创造等, 这将对学生的一生有无可比拟的效力。

古人以“持之以恒”为做人之根本, 而人生则以“善始善终”为成功之根本。

回顾历史, 我们不免惊叹于伟人的成功。史学家司马迁为写《史记》花了九年的时间, 李时珍用了十五年完成《本草纲目》, 托尔斯泰用了二十七年写成《战争与和平》, 正因为他们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才成功了。因此, 做人应善始善终, 创造辉煌的明天。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把握机遇。

一个人做事总爱三分钟热度, 他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吗?肯定不会。只有一心把事情做下去, 才会与机遇之神碰面, 从而把握机遇, 迈向成功。为何诸葛亮肯效命于刘备军下?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 咨臣以当世之事”, 打动了诸葛亮, 也为刘备的建国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试问当初如果刘备去完一次草庐就不了了之, 则诸葛亮会帮助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越王勾践若不卧薪尝胆十年, 而是无助地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能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吗?显然, 只有善始善终的人, 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 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础。

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认可, 肯定自我的价值。既然认同如此重要, 我们就应该学会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其貌不扬、声音不美的孔庆翔, 正因为他那善始善终的精神, 坚持一直参加比赛而得到美国人的赞许, 从而成为美国最红的华人。无独有偶, 韩世民也凭善始善终的品质, 携妻照顾瘫痪的初恋情人34年, 从而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动了全中国。善始善终的人是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敬的, 同样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是短暂的, 没有人会想带着遗憾离开。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都应该一心一意, 做到最后, 这样才不会后悔。日本把“国家最具贡献奖”颁给了一个默默无闻的邮递员——野生, 他从事邮递工作50多年, 50年如一日地工作, 从未送错一封信, 弄错一个地址, 保持着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野生善始善终的精神, 让他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

挖掘语文课的美育教育 篇8

一、深入钻研教材, 选取美点

美育对智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材中,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还是小说、戏剧、诗歌, 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丰富的内容, 蕴涵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文化美、语言美等因素。因此, 教师就应对每一篇课文中美的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发掘、研究与选择。

二、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美感

美育不是理性说教, 而是情感熏陶, 受教育者在自我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精神升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选择美点之后可以设置与审美内容吻合的教学情景, 可通过语言渲染, 也可以借助插图、影碟等教具, 有条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管怎样, 关键在于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经验, 进行联系和想象, 把自身的感受同作品的内容结合起来, 从而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白扬礼赞》一文, 作者由白杨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联想到北方的农民, 联想到北方英勇无畏的抗日军民, 联想到领导北方抗日的中国共产党等等。

三、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朗读不同的课文, 普通话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方面就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 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品尝其味道, 享受其趣, 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这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对课文的范读, 这两者都属于运用语言的艺术, 都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和感染作用。教师要科学的把握好, 使指导和范读能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 让学生正确地感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理解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课文中找出作者在字词中所倾注的情感以及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蕴涵的丰富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欣赏理解这些字词的深刻含义, 由词掘义, 由义入情, 以情感人, 情中见景, 景中见美, 获得美的享受。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9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教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体会事物的文化蕴含、美感、内质。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每一篇课文的情节、人物、思想及段落结构等问题的反复分析,要引导学生就课文涉及的某些文化现象、文人心态等诸多层面生发开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社会生活中各类美的事物及其美的蕴涵,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人物的悲欢离合和事情的缓急转折之中,随主人公去看那些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认识那些生活中不曾遇见过的人,经历那些不曾听说过的事。“审美情趣”的熏陶为语文课增添了它的魅力。

(二)抓住合适的契机,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

我们不妨把某些课文作为一个艺术品,从综合艺术的层次扩展其内涵。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我们不妨尝试着把它作为一个立体的艺术晶,用《命运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在他们逐渐掌握好感情基调以后,再让他们拿出水彩和纸,凭借形象思维中的再造想象为课文画一幅诗意画,然后由学生自己向同学讲自己作画的构思和对原文的理解。教师做时代背景介绍之后,海燕及暴风雨的象征意义便不言自明了。最后通读课文,以一段暴风雨中的海燕的录像作结。这是一次集文学、音乐、绘画、影视艺术于一体的教学尝试,结果学生的反应很强烈:没有想到交响乐也会这么震撼人心,没有想到水彩中的不同色彩竟会渲染出那么迥然不同的环境氛围,更有学生在学后随感中写道:“我逐渐感到,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闪电中翱翔,是我在愤怒的海上吼叫,是我在向世界挑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样的艺术作品既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感情的冲击,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整体美,提高了审美能力,又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功底。

(三)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自然美资源,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美的东西,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工景观美。中学语文课中的自然美,真可谓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春》的作者把美的情致注入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中,令人领会到春到江南的柔和、艳丽、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苏州园林》介绍了“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的苏州园林,使人们感知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教材中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具有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启示哲理、奋发精神等审美教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目视、耳听、口诵、想象,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启发学生以课文为“例子”,去观察、发现家乡的自然美,诉诸笔端,创造出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10

1 从教材中发现美

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美、感悟美,并将文字中的美通过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创造内化为自身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这种陶冶学生情感,熏陶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想的美育过程,对培养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有着春风化雨的功效。

(1)感悟人性之美。教材中塑造了大量古今中外人物形象,如《药》中的夏瑜,康大叔,《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中的“我”和“大胡子教授”,《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守财奴》中的葛朗台等等,这些名家笔下的人物刻画的血肉丰满、传形传神。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时,不但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如何塑造出来的,更要从人文性的角度、从美育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在内心上产生鲜明的爱憎情感、审美体验,进而使形象成为自身的一面镜子,对照形象,审视自己,自觉匡正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教育、自觉向善、自我提升精神境界的美育目的。

(2)感悟意境之美。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穿越时空,对历史、现实、自然、人文、风物等方面进行描绘的作品,如《与朱元思书》、《荷塘月色》、《白鹭》、《中国的牛》、《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等。这些作品或赞叹自然造化之神奇,或感悟事物本质特征之美妙,其意境或深远、或清丽、或悠然、或绚烂,情调意境多姿多彩。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感觉器官随着作者一同去俯仰天地、一同去聘目驰怀,让学生把身、心、灵与作品中的意境充分融合,达到身临其境,物我两忘的境地,从而得到心灵上对美的意境立体的、情景相融的多种体验。达到景美、境美、情美、升华内心对真善美的认识和体验。在意境的品味过程中,各感官与思维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对作品文字进行美的再创造,这一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内化美的美育过程。在开掘意境、感悟意境的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审美的经验和能力,又达到了直接美化心灵、净化心灵的美育目的。

2 用艺术创造美

利用语文课渗透美育是依托教材而进行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特质,但美又不是直露的外显的,因而要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审美、情趣的美育,教师就必须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大胆创造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美育。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结合相关作品,把音乐、美术、摄影、朗诵、话剧等艺术形式引入教学,创设情境,引发情趣,全方位立体化的用艺术创造美的意境,来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收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在讲《孔雀东南飞》时,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放给学生听,音乐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礼教的愤恨与抗争——双双化蝶生死不离的乐章与刘兰芝、焦仲卿的遭遇丝丝相扣,在音乐创设的凄美情境中,学生似乎看到那双飞的蝴蝶幻化成分飞的孔雀和相向啼鸣的鸳鸯,那双蝶飞舞的花丛幻化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梧桐。音乐的意境与作品的内容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古文学习的枯燥感被轻松而富审美体验的生动感所代替,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具体深刻。在讲《荷塘月色》时,把与作品意境相近的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放给学生听,让他们伴着音乐与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在音乐的氛围中,在自己满含感情的诵读中,学生们用自己的感觉深深的体会到作者笔下月夜荷塘的沉静与凄清以及作者那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在“荷塘”“月色”两个精彩片段的教学处理上,笔者改变传统的字、词、句的分析,而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用投影仪将一组月下荷塘、荷叶、荷花的投影照片及美术作品按作者描写顺序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边看边伴音乐反复朗读,真正做到“目视、耳听、口诵、心想”,用各感官立体化感知那美好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谈作者笔下的“荷塘”、“月夜”是怎样的。在这浓郁的艺术手段感染下,学生完全沉浸在创设的艺术天地里。有了非常丰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多种艺术形式的美的认识、欣赏、感悟能力,达到陶冶心灵世界的美育目的。

3 在生活中锻造美

利用教材借助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终极目的,有利于培养和形成稳定的审美素质。在讲《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学生们被与自己同时代的青年留学生维护民族尊严的气节所折服,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被激发起来,再趁机发问“中国留学生身上哪些东西赢得世人的尊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由此大家畅所欲言,纷纷结合学习、生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谈出在生活中应如何做人的看法。在讲《提醒幸福》时,笔者不是单纯停留在对语言美的欣赏上,而是引导学生把这种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态度,用这种生活态度来美化自己的心灵和生活空间,用这种态度来待人待事,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美育实效。

美育是一种直指人心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发于情、动于行的过程。“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而美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过程,是最终实现培养一个终生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肇恒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6).

上一篇:培养优秀的班干部下一篇:多难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