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挖掘

2024-09-17

作文素材的挖掘(精选12篇)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1

初中学生由于阅读面狭窄, 生活经验不足, 实践经历缺乏, 在作文课上, 常常是不知所措, 面对给出的作文题目, 要么眉头紧锁, 要么闭门造车。 结果是, 写出来的作文, 不是内容空洞枯燥, 缺少思想感情, 就是脱离生活实际, 构建出的是“空中楼阁”。 经常是, 教师要求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大部分学生写自己突发疾病, 父母冒着大雨或大雪背自己徒步去医院;要求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 很多学生又不约而同地描述和同学、 朋友之间因为误会而产生矛盾, 最后和好如初的故事情节。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师就要抓住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关键问题———生活阅历不够, 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 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要在不脱离课堂教学的前提下,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一、引领学生走出校园, 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初中学生的课业日渐繁重, 多是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 有的学生虽参加了课外辅导班, 但也仅仅是变成了三点一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课外活动也局限在体育项目上, 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或是玩电脑游戏。 如此单调的生活, 在写作文时, 学生能够从中挖掘的素材可想而知是少之又少的。多样的生活、多彩的实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 更能够使学生从中挖掘素材, 为作文提供丰富的内容, 使学生言之有物、 言之成理、 言中含情。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创造机会引领学生走出校园, 开展校外活动, 使学生拓展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以便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

那么,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开展校外活动呢?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又该怎么融入作文教学呢?

(一) 开展户外调查, 认识事物发展

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开展户外调查, 在调查中去观察事物、研究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学生拓展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了解社会, 融入社会的过程。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调查的过程中, 可以融入对说明文写作的教学, 使学生知道要说明一个事物, 必须了解它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它是如何发展的, 发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和人类的关系是怎样, 等等。学生了解了写作说明文的要点, 在调查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事物各方面的特点, 并根据观察到的事物检验自己的调查是否合乎发展的规律等。 学生在户外调查中, 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 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 为作文时提供丰富的素材, 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走到街头巷尾, 发现新鲜事件

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别人的传递, 另一种是媒体的传播。无论是其他人, 还是媒体在传播信息时, 都是经过加工过的, 并带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接收到的信息, 也许已经偏离了事实, 但学生毫不知情。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抒发的感情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 要想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作文素材, 就要培养学生判断事实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分清真伪、辨明善恶, 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街头, 去发现新鲜事件, 观察不同的人对相同事件的反应, 辨别人们行为的好坏、优劣, 形成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并表达自己的感情。

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事件的发展、变化, 使学生不受负面能量的影响或尽量少受影响, 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情感。 学生对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有了认识, 再融入自己的感受, 在作文时就能够运用积累的素材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三) 放开手脚身心, 走到大自然中

利用周末的时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短途骑行。 通过骑行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还能够让学生说停就停、说走就走, 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后有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通过短途旅游, 学生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在进行散文写作时描绘自然景物更加灵动, 抒情更加自然, 从而给人美的感受。

在校外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书写作文, 合理选择体裁, 篇幅可长可短, 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 经过课外的实践活动, 学生有很多话想说, 有很多想法想表达, 通过作文不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出口, 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使学生意识到写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 写好作文也不在话下, 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和写作强烈欲望。 这样, 学生不仅会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 还会自主地去寻找生活中的事例, 并写成文章给教师看, 或是想书报杂志社等投稿。 由此可见, 学生的进步有多大。

二、指导学生校内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校园外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抽出相对多的时间才能进行, 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机会并不多。 初中学生待的时间最多的是学校,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不仅课堂学习在校园内进行, 很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也在校园中开展。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运用多样的校内活动, 开展作文教学。

( 一)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和作文教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要想学生作文写得优秀, 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 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 增长知识、丰富语言, 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表达水平。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或定向阅读。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学生都要有意识地大量阅读, 并尽可能地记或背一些优美语句或是有富有哲理的话语, 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为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

( 二) 背诵经典诗词篇章, 增强学生语文语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经典的古诗词, 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外, 还应该搜集相关作者的其他名篇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 领悟这些经典诗词篇章的美妙意境, 使学生在作文时能够对这些材料信手拈来加以运用, 增添作文的文学色彩。

( 三) 定时进行写作训练,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积累的丰富的写作素材, 就要积极进行写作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除了每周固定的作文课外, 在课余时间, 教师也应定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 在阅读课外书籍时, 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阅读完一本课外书籍后, 写一篇读后感, 在日积月累中, 可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初中学生由于阅读面狭窄, 生活经验不足, 实践经历缺乏, 导致不会写作文。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积累素材,提高水平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2

如何帮学生挖掘作文素材

.5.2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开凿学生写作的“源泉”。这样的教学,就有点“舍近求远”的意味。学生写作文,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从学生的情况分析,他们之所以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要让学生捕捉到生活的精彩,生活的坎坷,生活的艰辛--我们应丰富他们的生活,锤炼他们的观察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多学习。这些活动、劳动、学习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调动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位人生,用眼看到的,用触角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一去不复返。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想法,而在撷取生活中最精彩、最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地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广泛的材路。如:一次作文题目是我会“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变出一对翅膀,飞遍天涯海角,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去探索宇宙间的奥秘---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二、留心观察,做生活的小主人

作文本身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生产中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提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是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他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材料,也就是“有所为而作”。“留心自己的生活”主要指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地“玩”,在玩中“思”,玩中“悟”。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

诚然,没有材料或材料不够用,固然写不出好文章,有了材料,如果不加选择,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材料是准备写进文章里的各种事理根据,能够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及收集材料是一种能力,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既是中心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有时表现中心思想的根据。人们常常把中心思想比作灵魂,结构比作骨骼,材料比作血肉,语言比作细胞。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根基。如记一件事,一天中做的事情有很多,有的事情是平平凡凡的,重复着做,我就教学生要抓住精彩部分,与平时不同的东西。每天都与家人共餐,是常见的事,而有一次学生这样写到: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吃饭时我帮爸爸妈妈盛饭了,表达了我对父母的爱。同时得到了父母的赞赏,我体会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快乐。虽然事小,但对他来说是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收集材料的能力是作文的基本能力,小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内容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丰富生活,广开材路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曾有这样的共识,每当学生经历一次活动后,作文往往就写得比较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生活、有活动、就有作文材路,反之则不然,纵观学生一日生活,我们不由得产生这样的感慨,大多数学生生活内容太单调,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色彩可言。学校、家庭为学生提供的课外生活比较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素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在捕捉多元化生活的前提下,挖掘写作素材,如,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一日生活,选一个侧面表现普通家庭的缩影,指导学生观察班内一日生活,选一个观察点,反映班级动态的剪影,经常让学生介绍科技知识,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等等。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趣,增加写作的内容,开拓作文的材路。如: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要求是记一次活动,事先,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事后让他们把游戏过程说下来,在说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抓住每个动作,声音,神态表情等,指导准确用词,然后让他们写下来。同学们都能把母鸡无私,无价的爱,小鸡的机灵,以及老鹰的勇猛刻画得入木三分,

巧用语文文本 挖掘作文素材 篇3

一、文本中有生动的故事

文本中不乏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五花八门。故事形象生动,有着空洞的言辞无法比拟的优势,将这些故事巧妙地移入作文,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

作者谙熟苏武牧羊的故事(出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苏武牧羊》),满含崇敬,饱蘸激情,将苏武“忘却富贵,铭记忠心”演绎得入情入理,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爱国旋律弹奏得荡气回肠。试问,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备受阅卷人青睐?

二、文本中有鲜活的人物

生动的故事里少不了鲜活的人物,读罢这些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随之矗立眼前。有故事里的人,诸如项羽、刘邦、兰芝、仲卿……:还有写故事的人,诸如司马迁、白居易、李清照……请看:

有一朵花开得特别,那是水仙。如同患了洁癖,容不得一丝污浊。他跣进了水里,清澄的江水里,他希望满院芬芳,木兰、芷,一切香草满地。梦里他曾微笑过,看见花草的美,阐见美人的香。醒来只有紧皱的双眉聚成了峰。我想要微笑,可满心的悲离掣制了我僵硬的嘴角。于是纵身遇水成仙,与清风明月合奏起《水仙操》。

——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花的微笑》

翻滚奔腾的江水已经变成了血色,阴霾的天空中盘旋着一只雄鹰。它嘶呜拍打着翅膀,怎无奈这劲风的强悍,避风而上却只能徒劳而落。

随风而扬的是凄楚的歌声,这是40万楚兵的死亡之歌,其声何其悲烈,痛彻心肺!我想:霸王已经再也听不到了。

鸿门宴错失良机,亚父范增良言未被他采纳,是因为他念故情妇人之仁吗?不,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刘邦不过是手中一颗棋子罢了,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放虎归山,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择善而从》

特别的微笑送给了特别的屈原,悲凉的楚歌伴随着悲壮的项王。例文分别抓住了屈原与项羽这两个人物的精髓,用心书写,将鲜活的人物展现于读者面前,既表达了作者深挚的情感,又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试问,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引起阅卷人的兴趣?

三、文本中有溢彩的诗文

文本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流光溢彩,若引人我们的作文,定会增加语言的文采和文章的思想内涵。请看: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萄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

轻风摇,细雨飘,风雨招摇几人逍遥。嗅青梅,惊鸡鹭,学诗谩有惊人句。曾以为泛舟吟诗逍遥一生,恍然间明白,自己原是最瘦的黄花。瘦瘦的,小小的,一下眉头便上心头。有什么花能经得起一次次逃亡和搬迁,能经受雁阵飞过心中的寒。能承受梧桐雨的轻击。是那朵瘦小的黄花,执着地唱着自己的歌。纵使舟巳载不动愁。愁已浓过于酒,不会忘,曾经的微笑。己开在心问,与你共享的微笑。

——2008高考优秀作文《花的微笑》

前例直接引用了文本中的诗文,并将它们组成排比段落置于篇首,为全文设置了诗意的背景;后例则巧妙地化用了诗文,将人物与诗文糅合在一起,语言变幻多姿,情韵悠悠,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试问,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吸引阅卷人的目光?

所以,让文本中溢彩的诗词人文,可以使文章才情飘逸,文采斐然,从而走出语言干瘪、枯燥呆板的误区。

四、文本中有闪光的哲思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4

2014年河北省高考作文,多数考生作文得分集中在36分至45分之间,占到73.06%。51分以上的作文占比仅为1.3%,其中满分作文只有一篇。写作情况堪忧。河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景敏曾这样评价今年的考生作文,“虽然从语句上来看没有语病,但是组织语言的说理性较差,表意不清晰,表达不准确,难以体现文字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样的作文普遍分数不高。而课本中的作品,往往都有很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可以给学生许多有益的写作借鉴。

例如,学习完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积累如下素材: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此种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操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学完《鸿门宴》可以让学生积累此素材:霸王别姬,侠骨柔情,乌江畔,撒下英雄泪。长剑在握,换来的是一片血朦胧。

“成王败寇”在你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项羽死了,你是站着死的,站着!项羽,你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学完《赤壁赋》教给学生,在需要曹操作为论据时,可引用“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若写自然美景带来的惬意可引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激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课本素材的挖掘和运用。

课本中的篇目,有很强的可赏性和可借鉴性,把这优秀的资源利用起来,观察、发现、探究出可供写作的大量的素材,形成自己的课本素材库,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5

高考作文素材要学会从教材中挖掘

中学作文教学中,每个老师都非常重视素材,都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并不断积累、充实。在考试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对素材加以分类、整理。所以说,每个中学生应该在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发现作文最大的几种缺陷中,学生素材运用方面出的问题最多:材料单薄、运用不当、使用不准、滥用乱用、记忆不清、张冠李戴、老调重弹、生拉硬拽现象比比皆是。直接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缺乏新意或材料不扣观点等问题。

所以,后期作文复习,除了要搞好审题立意、文体规范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学生不但要积累素材,更要教给学生合理运用素材,准确引用素材,紧扣观点分析素材,这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过于热衷社会新闻、名人逸事、时文选粹、明星动态、流行歌曲之类的素材。这些并无不当,但是千人一例,未必产生一例千用的效果,大凡高考前半年内的社会热点是学生素材运用的热点,别人已经用玫瑰花赞美女人,你不妨用桂花、梅花、海棠、迎春花,或者用玫瑰花或赞美其他人或批评讽刺某种人,总之老材料要写出新意思,新材料要把握准本质含义。

其实,多数阅卷老师喜欢学生灵活运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语文各项能力的基础,是为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教学过程中,包括高考复习中要教给学生把教材读薄,再把教材读厚,从每天所学的课本中深入挖掘,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认真研讨教科书,也是作文材料“无尽藏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高考优秀作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此列举一组成功运用教材,灵活、深入选用教材内容作为素材的例子,试做引导。

教材:《荷塘月色》 心灵一荷塘

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

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的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一处宁静。所以,当我们埋头苦干至深夜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自由的广场,去感受月下独步,去领略心灵的轻松。

其实,疲惫了,就离开你的书桌,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到屋外去看看春梅绽雪,秋菊批霜。就让这短暂的美景装饰你空荡的心灵。站在户外的天地里,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伸开双臂拥抱一下向你奔来的和风。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抬起头,让淘气的小雨滴吻一吻你紧皱的额角。仰望蓝天,让春愁随云散;俯视江河,看飞花逐流水„„总有一点美会驱散你的疲惫。

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梭罗栖息瓦尔登湖,是一种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霞映澄塘,你会想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教材:《故都的秋》 借得清秋一缕魂

谈起秋天,总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即便在炎热的夏天,只要一听到“秋天”二字,顿时就感觉凉爽了许多。每当记起秋天,我总是想起那浓霜,那厚露,那悲凉,我给这种感觉取了个名字,叫秋魂。

像郁达夫,从杭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平,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青天,听驯鸽飞声,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那故都的秋的悲凉。

秋风过后,满院是断肠的落红,满地是衰残的生命。这些朴素而轻微的生命,那么美丽,那么短暂,那么默无声息,生活的重压,人世的践踏,它们转眼间,杳无踪迹。如黛玉言: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啊,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还有谁去关注,去珍惜,去呵护这些深沉而凄美的生命?如此看来,这秋,在呼唤着人的良知。

秋雨,没有春雨的细腻,没有夏雨的激昂,没有冬雨的哀伤。它虽是沉默,但不屈服;虽是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静默,但不彷徨;虽是婉约,但不懦弱。在秋雨中漫步,可以睱观,可以细想。这秋,给人实实在在的悠远。

秋的原野,那么辽远,那么空旷。脚下皲裂的泥土一小块一小块紧挨着,组成了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来去去的路,承载着他们宽大而厚实的脚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上起来,路边的野草,披满霜露。雾就在睫毛,就在发梢,真实而朦胧,轻盈而缥缈。路的两边,白菜叶儿正绿,萝卜皮儿正红,探出头来的姜芽儿正黄,如毯似毡的麦苗儿正青,树的叶儿也不枯黄,风中,像在舞蹈,又像在歌唱。一阵咕咕的叫声,惊起的野鸡飞到河的对岸了,飞到更远地前面树上去了,而后什么声息也没有。这满目的秋色,透着幽微的清香,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面对这秋,我心中涌起一股热流,我想,即使在严冬腊月也不会觉得冷,因为,我已向秋借得了它的魂魄。

教材:《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穿上绿军装,像《国殇》中的将士一样奔赴沙场。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世界上没有寒冷饥饿和忧伤。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阳光,让每个人的脸上出现灿烂的笑容。

我想穿上绿军装,像花木兰那样驰骋在沙场。我想把属于我们祖国的一切都拿回来,拿回那流失在外的敦煌,拿回那无数不平等条约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两黄金白银,每一粒珠宝,每一尊雕塑,每一片秦砖,每一叶汉瓦,每一卷字画„„

我要穿上绿军装,驻守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当洪水冲向百姓的村庄,我会纵身跃入激流中和千百万战友一起阻挡;当暴风雪席卷整个南方,我会和千百万战友一起手持铁锹,破冰除雪,奋战在每一处农舍每一条街道每一条铁路„„

我能穿上绿军装,因为我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更重要是我有一颗对祖国忠诚的心房。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实验室里,我仔细观察;运动场上,我步伐矫健;行进路上,我歌声嘹亮„„

我有一个梦想,穿上绿军装。为了我们的祖国长治久安,为了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

教材:《孔雀东南飞》 孔雀,飞来兮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人间无法逾越门当户对的阻隔,只好化作蝴蝶双双飞舞朝夕相伴。看着那双双起舞流连花间的蝴蝶,兰芝,你是否会再为那化蝶的凄美爱情而伤悲?许仙和白素贞在青春时光难以穿越人妖之间的障碍,只好等雷锋塔倒掉之后终成眷属,看着那用忠贞捍卫爱情的一对有情人。兰芝,你是否为他们高兴?兰芝,你知道吗?当你拭去腮边的清泪,举身清池,所有的如锁链般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轰然断裂。你像一只美丽的孔雀,自由自在地遨游于自己美丽的天堂。于是,人世间所有的人们面对忠贞的爱情,默默地祈愿:孔雀,飞来兮!

教材:《归园田居》 悠然人生

凝望袅袅炊烟,静对悠悠南山。有方宅十亩,草屋九间,悠哉游哉,何等安闲。

你的人生如诗般动人心弦。日出之后,便扛起锄头,奔向南山。且让鸟鸣作为自己最灵秀的钟声,且让浮云作为自己最清悠的雨伞,切让流水作为自己最动听的旋律,且让清风作为自己最忠诚的伙伴。夜幕降临时,便索性高歌一曲,踏着清露,伴着月光,奔向家园。原来生活是如此这般的清闲。

你的人生如美酒般甘醇香甜。你爱喝酒,一喝就必定喝醉。或在浓霜月影之下,或在草盛豆稀之间,醉了就在梦中饮,醒了就与月攀谈。当日光再次刺痛了你的双眼,这才不见了醉意,但那股淳美的清香却始终不散。

你的人生又如茶一般淡淡。那淡淡的日光,那淡淡的细雨,那淡淡的松菊,总能让人从中看的出你的影子。早晨起来,一杯清茶,一碗稀饭,便足以在院中度过一整天。没有人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更没有人能够理解你的真正内涵。

你并不是真的就如此不问世事。你还清楚地记的在彭泽的岁月,或许你不愿提起,虽是为了养家,但你却是百姓心中的好官,是你给他们带来了安居乐业的激情,是你成就了那一方水土的百业俱兴。可是你以一句“吾岂能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愤然离去。这是你本性的豁达,就是你做人的骨气。你虽不再做官,但从不感到惋惜,因为你做了真正的自己。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的,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我们还要用十足的信心去迎接明天,相信明天会更好。在那个不适合自己做官的时代里,只有归隐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才是你最理想的归宿。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南山,你一个种豆人面色坦然,静对南山;只顾锄草,忘了时间;高兴就唱,倦了就睡;远离世俗,出泥不染。这就是你呀——陶潜。

教材:(读本)《荆轲刺秦王》 选择壮烈

壮烈是一碗酒,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以为劣势的坟前。渴望壮烈,就选择壮烈。壮烈的人生更值得品味,壮烈的生命是哲学!

渴望壮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壮烈不因生命的长短而消逝,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改变。壮烈就是壮烈,壮烈的人生水都有权拥有。当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悲凉而凄美的离歌声是何等的壮烈;当屈原纵身投向汨罗江,滚滚波涛浮起他的衣袂,这是何等的壮烈!当谭嗣同引颈就戮菜市口,高音“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何等的壮烈!生命之花无论花期长短,只要开得灿烂开的辉煌,花期的长短又何必太在意!

其实,壮烈也并一定要惊天动地,有时他就是一种平凡。秋风起,秋叶落,为了明年即将萌发的草芽,落叶不也是一种壮烈的选择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和蜡不也是一种壮烈吗?当我折断一枝花茎,很快便会有液体从断伤处流出,这一定是根在流泪吧,当花枝慢慢干枯,我将它连根拔起,哦,根,你已不再丑陋,因为花的美丽便是你灵魂的甘露,你也选择壮烈,是因为你渴望一种自由吧,所以我会赞叹你的壮烈。

壮烈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候就发生在你我周围,甚至是细微的自然中。在蜘蛛妈妈产下卵儿之后,她的生命就所剩无几了,慢慢地,小蜘蛛会渐渐长大,接着要破一层薄薄的保护膜,蜘蛛妈妈一动不动地呆在儿女旁边,等待着死亡前的那场磨练。第一只小蜘蛛在妈妈身上咬下了第一口,蛛液流出来,循着腥味,一个一个的小蜘蛛都来吮吸母亲的“乳汁”,蜘蛛妈妈一动不动,人成百上千的小蜘蛛在自己的圣体上一口又一口的咬下去,又吸干汁液,三天后小蜘蛛们已经能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了,可旁边剩下的却只有妈妈身上的几根毛发!当这一切在我们的眼前播放过,你的心是不是已经被震撼了,抑或是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悲壮!

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些铿锵的蛩音和深深的足迹,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让人赞叹唏嘘,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让人扼腕击节,让我们选择壮烈吧,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因为壮烈也是一种生命哲学!

生命因勇气而精彩

当我们遭遇人生的困境,我们应该像鹰一样直冲云霄,当我们深陷事业的低谷,我们应该鼓足勇气冲出去。勇气是挑战者擂台的鼓点,它击退了人的胆小与怯懦,勇气如航船上的风帆,引领人们走向成功的彼岸。生命因勇气而精彩。

国家危难,荆轲毅然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前往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何等地壮烈!何等地令人为之惊叹!这易水送寒,送的是希望,送的更是勇气。

在秦王的大殿之上,当荆轲手持匕首刺向秦王的时候,我们看见昔日威严无比的一国之君,居然也失去了天子的仪态。所有的大臣更是惊慌失措,方寸大乱。荆轲一刺,刺穿了所谓天子的神话。秦王和大臣们的名字,也许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地被人们淡出记忆,但荆轲一名,永载史册,万古流芳。荆轲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勇气却是熠熠生辉的。

看看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有勇气的人。在公交车上看见有人偷盗,我们应该有勇气不再闭眼沉默;当同学之间发生打架现象,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教室里老师提问,我们不应该再知而不答;运动会上我们不能再只当评委和看客。让我们的勇气归来,生活定会更加精彩。

为了不让我们的人生留下空白,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我们应该有青年人的热情,为了让我们的生命不再虚度,我们更应该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勇气!

教材:《鸿门宴》 我为项羽说句话

每每提及鸿门宴,总有人要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扼腕叹息,也有人要为曹无伤被杀怨恨项羽。难道项羽真的如范增所说“竖子不足与谋”?项羽真的应该当机立断斩杀刘邦不成?不。项羽不杀刘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正因为没杀刘邦才成就了项羽不朽的英雄形象。

项羽不杀刘邦,原因很简单:刘邦不该杀。回想当年,秦王暴虐残忍,天下生灵涂炭,怀王与天下义军有约:“先破关入咸阳者王之”。现如今,刘邦先率军攻破了咸阳。按照约定,刘邦称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何况刘邦还专门为此事到鸿门去向项羽谢罪。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试想,如果当时项羽真的杀了刘邦,那他能真的称得上一个英雄吗?宴会之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妄图杀掉刘邦,项伯以身蔽之。其实,项羽拥兵四十万,倘若真的想杀刘邦,就算刘邦逃到天涯海角,项羽照样取其首级。

当然,有人为曹无伤喊冤。其实大可不必。曹无伤身为沛公的左司马,不但不帮着刘邦打天下,还出卖自己的集体,把自己的军事秘密告诉别人,这种人能委以重任吗?杀了也罢。项羽的揭发,恰恰是项羽的真实,坦荡,大义凛然,一身英雄气。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不解项羽,今天,我要说:自古谁为真英雄?项羽。(侯丕忠)

教材:(读本)《召公谏厉王弭谤》 箴言无价

箴言如同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为明智者做短暂的停留;箴言如同一朵盛开的玫瑰,虽然有刺,但馥郁芳香;箴言如同绝壁上的一朵雪莲,千载难逢,但常为珍惜它的人而开。回眸历史,洞察现实,才明白:箴言无价。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最珍贵的语言不是甜言蜜语,而是真实的劝告。我们应该珍惜那些给我们提出建议给与忠告的人,也许他们的话语没有流水的潺潺,没有鸟鸣的婉转,但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只要翻开历史,我们就会知道箴言是多么的珍贵。

回眸唐朝。我们看到魏征的坦荡直率,我们看到了唐太宗的大度从容。“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正兴替”,面对魏征的直言劝谏,唐太宗察纳雅言,终于开创了唐帝国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恰恰相反,周厉王不听劝谏,一意孤行,最后只落得个流放的下场。楚霸王项羽更是不听劝谏,连一个范增的话都听不进去,最后也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蜀国的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的苦心规劝,置之不理,最后也只能留下一个“乐不思蜀”的笑谈。箴言无价,如花,不可能总是盛开,如果不懂得珍惜,等花儿谢了,那么后悔也就晚了。

面对现实,让我们珍惜箴言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让我们虚心听取周围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缺点,努力去改正,从而不断进步。正如雕刻一座雕塑,只有去掉不必要的边边角角,雕塑才能变得完美。人也只有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一点一点地进步。这就要听进去别人的箴言。可以说,听取箴言,美丽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箴言无价。做一株虚心的麦穗吧,留着箴言,框住美好,人生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生命才会发出绚丽的光彩。

教材:《杜甫诗五首》 选择,心灵无悔

你也爱江南水气氤氲的小桥流水人家,你也想骑一匹快马把江南一路看过。可你却选择了干旱荒芜的大漠,选择了漫天黄沙的胡地生活。

“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尽蛾绿。”你的魂魄就是那寒冬的腊梅,暗香。说你貌美,却不如说你的心灵更美。国家临难,你不曾言“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没有语“男儿何不带吴钩”,而是静静地登上了那驶向孤寂的天山马车,你流泪了吗?你伤痛了吗?我只知道你在用生命诉说着无悔。

我不愿想像你在异域美丽的眼角流出那思乡的泪水,可你离去时娇柔的身影却永远地印在了历史的北国汉宫。正如老子所言“守柔曰强”,柔美是你决然果断的刚强,汉宫的绸带在摇晃的北风中让你把头转向了故国,而马车却依然不停地驶向黄暗的塞外大漠,傍晚的斜晖拉长了你行程的脚步,黑色的夜幕吞噬着渐逝的宫阙。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在为你哀怨,“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玉龙哀曲。”姜夔在为你感叹。你也曾作“怨思之歌”,可你的心却作出了无悔的选择。

不是因为貌美,你被写进史册,而是因为你在个人幸福和国家的安定前做出来心灵的选择。让你的美丽留给汉元帝去悔过吧,让他去愚蠢地寻杀那些庸俗的画工吧,你的精神留给了历史,写进永恒。

深邃的天空升起来一轮明月,峻峭的山脊拂过一缕清风,炙热的沙漠出现了一片新绿,是你吗,昭君?你知道千年之后,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你心灵的无悔而歌吗?

遥望那一片青冢

当西去的辇车随着塞北的风,在夕阳下渐行渐远,汉宫的青瓦粉墙终于消失在了地平线,再也看不见„„塞北的风雪,一年又一年,辇车再也没有回来过,只留下了那一片青冢,化作永恒。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畏画工。”你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宫,却因为不愿违背自己的本性而受到冷落,任宫中寂寥的时光暗淡了你娇媚的容颜。我不知道宫里的日子是如何难熬,但我知道你的心一定在忧伤。

终于,你被赐嫁匈奴。我不知道你离去时是否秋风萧瑟,但我觉得那西出阳关的背景应该是秋。只有秋的凄凉和萧索才配得上那意境。于是我痴痴地望着你的背影,随着萧瑟的秋风去风沙中的大漠中寻你。

我曾在唐诗的流韵中寻你,我曾在红楼的旧影中寻你。我在每一根返青的树枝条上寻你。你来,在我行径的小路上,如花寂寂地开放。依然是旧时的模样,深红的灼灼心事,柔黄的浓浓缱绻,雪白的是淡淡哀怨。一片如水的月光里,那青冢上分明闪着粼粼青光,是露?是泪?

我不知是否该为你流泪,为你的红颜,为你的遭遇。也许你倦了,从宫里的猜忌嫌隙,到大漠的风沙和苍凉,从宫里的寂寥落寞,到大漠的乡愁和悲切。你的心已倦了,身也累,已经不想再去想世俗之中的事了。那幽幽的胡笳蕴含着相思,也已经被岁月沉淀了下来,当这一切都化成那一片青冢,你终于放下了一切,做了一回自己。你看透了繁华落尽,如影如浪,你看透了浮世沧桑,如梦如幻。

秦淮依旧,金陵五殿躲不过冰消瓦解,大厦楼宇,曲终人散终于不过是过眼烟云。秦淮的美景有多少人不知?巍巍阿房又有多少人没闻?现在只不过是一堆瓦。只有你呀,昭君。化作了那一片青冢,月月年年,年年月月,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遥望那一片青冢,我无言。

教材:《罗密欧和朱丽叶》 爱,冲破一切坚冰

两个世代仇杀的家族,他们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没能阻挡一对纯情恋人爱的狂潮,罗密欧和朱丽叶就像一对洁白的并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使他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忧愁,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仇恨。爱,如莲花般纯净,泯灭一切罪恶;像火山般喷涌,冲破一切坚冰。月下幽会是他们用圣洁的心灵谱写的爱情神曲,双双殉情是他们生命不屈的光辉人性。仇恨杀死了爱情,但爱情却在泪水中获得永生。

教材:《等待戈多》 等,现代生存状态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爱斯特拉冈精疲力竭地脱靴子,“使尽平生之力”脱下后,往靴内又瞧又摸又倒又望,弗拉季米尔脱下帽子又窥又摸又抖又戴,两人各自反复做着无聊的动作。他们说着语无伦次的话,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为了生活,两人都有过上吊的想法„„戈多到底是谁?为什么要等他?戈多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两位流浪汉自己也不明白。人类的现实生存状态又何尝不是充满着如此的“等待情结”?

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英雄擦去脸上的泪

当我们看到英雄在刀光剑影中风光无限时,我们会为英雄叫好鼓掌,但当英雄在无可奈何的命运前潦倒落魄时,谁又能为他们擦去脸上的的泪?

林教头花枪一抖,死敌一片。人们惊叹他的功夫,惊叹他的侠肝义胆,但可曾有人告诉你,他也会哭,他也有泪。香港电影中的小马哥手枪一抬,那些小混混便应声倒下;《第一滴血》中的蓝保红巾一系,便浮尸千里。而又有谁看着小马哥在最后泪流满面的呻吟?又有谁知道蓝保在最后抱头痛哭的倾诉?看到英雄落泪,又有谁为英雄擦去脸上的泪。

其实,英雄并不是就永远伫立在风中。就像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就像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就像岳飞的回朝请命。英雄也会因苍生而酸楚,也会因失败而彷徨。就如林冲刺字于脸而依旧忍气吞声,就如韩信爬于胯下而依旧默不作声,就如史迁遭遇宫刑而依然隐忍苟活。虽然如此,他们依旧是英雄。

身为英雄,何来眼泪?就如西楚霸王四面楚歌时和着垓下歌而落的泪水,就如“邮差”马龙在人过四十却没能戴上NBA总冠军的戒指而花落的无奈的泪,就如阿虎横立拳坛却没有钱给女儿治病而流下的泪水。太多的英雄,太多的眼泪,让人感动,给人震惊。

英雄有泪,却很少有人能为英雄擦去脸上的泪。人们都为施瓦辛格的肌肉惊奇,又有谁曾为他擦去幼年穷困无以生计的泪?人们都感叹阿里拳坛无敌的风光,又有谁知道阿里眼看着自己的朋友被白人杀害而流下的泪水?其实,英雄有泪,却无人问津。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独立,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中国,有多少无名的英雄战死病死累死,今天,假如我们不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不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生活,他们即使在九泉之下,能不有泪吗?

一个英雄,在战场生活上,他们已经流了血,请不要再让他们流了泪。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教材:《边城》 青山绿水一片天

看倦了霓虹闪烁的纷扰,听够了市井红尘的喧嚣。静静的夜,心却飞翔于青山绿水间。

我向往高山流水,云淡风清,月照花拂,自然轻灵。捧起沈从文《边城》,山依旧青,水依旧绿,人依旧那么美。“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看山望月赏水是消遣,千里之外,唯有这才是一种淡雅闲适。我惊诧于边城将陶渊明的理想演绎地如此浪漫而又美丽。许久,才发现在浮沉奔波的人生旅途中,半日的清闲又是何等的美丽。难怪诗人李涉感叹:“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连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花香送微影,风清涤埃尘。临风听蝉,抒不尽闲适对空林。天之涯,海之角,流水是天上的浪花,流云是地上的江河。云海之幻,姿态百变,不变的是情怀,我依然是行云流水一片天。

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 花儿绽放才是美

小小的花苞只有绽放,才能展现生命的美丽;青色的蝶蛹只有冲破丝茧的束缚,才能破茧化蝶;冬末的小草只有冲破坚硬的泥土,才能看见春天的希望。我们周围的事物就像一个套子,或大或小,只有冲破它,生命才能绽放出美丽。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给人无限的期盼。假如有人为了防止外界的伤害,把它单独隔离,给他套上套子以保护它柔嫩的枝条,但最终它会大出主人所料,花苞不但没有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反而凋零枯萎了。由此我们说,固步自封是人致命的弱点,只有冲破它,生命才会美丽。

生命应该在绽放中美丽。假如布鲁诺没有坚守自己真理,冲破教皇谬论的套子,科学史上就少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假如伽利略没有冲破世俗去与教会斗争,科学的日心说不知还会埋没多少年?假如陶渊明没有冲破封建官场的污浊,“采菊东篱”又从何而来?他们正是冲破了各式各样的生活中的套子,他们的生命才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2007年6月在为非洲贫困儿童捐助的慈善晚宴上,备受关注的不是捐了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了800万美元的比尔,而是露西。她只是一个捐了30美元25美分的普通女孩,因为她的一句“捐献的不是钱,是心,不是吗?这些钱是我的所有。”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小女孩朴素的一句话语,打破了只有富人才能捐款的套子,使美国许多普通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无数的人们的生命因此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回望我们的身边,生活中的套子还真不少。涂脂抹粉固然美,但为了不使自己丑陋,过度的浓妆艳抹只能增加自己的俗气。生活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多看看世界。正像毕淑敏所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封闭保守?

花儿绽放才会美丽。生命只有在绽放中方显美丽,不要固步自封阻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教材:《归去来兮辞》 让心归来

身体只是心灵之花的绿叶,只有心归于本真,生命才会熠熠闪光。——题记

我爱碧绿的湖水,因为它波光荡漾,即使偶尔飘过一片落叶,它也总是把落叶轻轻地推向远方;我爱枝头的夜莺,因为它快乐欢畅,即使偶尔吹来一阵寒风,它也总是把自己的歌声传播四方;我爱带刺的玫瑰,因为它美丽馨香,即使偶尔被人采摘,它也总是把自己的幽香留在别人的手上。因此,生命只有在高贵的心灵下才能不断前行,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心归来。

翻开史册,那些让自己心灵归于本真的人,即使在历史的尘封中也会光辉灿烂。自然真情地呼唤着陶渊明,当世俗的黑暗企图要淹没他时,他断然拒绝了高官厚禄而选择了耕织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与山为伴,与月为友,他种豆南山采菊东篱,他让心归来,生命之花才得以高贵的绽放。

当伯夷和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的时候,我懂得了心灵应该怎样地守护;当杰奎琳一生只与大提琴为伴的时候,我懂得了心灵应该怎样的坚守;当波德莱尔发出让人惊叹的感叹,我懂得了人生应该怎样去追求;当海军上尉斯科特用僵硬的手指在南极的冰雪上写下自己的日记时,我懂得了怎样让心归来。伟大的人不在于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他的心是否回归到本真,心灵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相反,那些不能让心归来的人往往被历史所淹没。他们面对物质利诱和权利力的争夺,去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而偏离了自己人生的轨道。在历史的风尘中,那么为了金钱而屈膝谄媚的人,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的人,那些为了利益而出卖尊严的人,又有谁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当时间流驶,他们只能被历史所淹没。

回望现实生活,我们又有多少人让心归来?我们太忙以致于忽视了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我们太忙了以致于把“金钱至上”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终极目标,却没有发现我们的心灵家园是多么的空虚。只有让心归来,生命才能绽放,生活才会美好。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落叶归根,净水出洁冰。身体只是心灵寄托,只有心归来,生命才会绽放出光彩。清风飞扬,我依旧爱宁静的自然,因为它让我心归来。

坚守灵魂的高地

“非梧桐不止,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是凤凰在高贵中坚守;八年七旱而不见浅,十年九涝而不见深,这是大海在拼搏中的坚守。然而,圣人的伟大与我们的不同,更在于他们坚守了自己灵魂的高地。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看见了浔阳柴桑的桃花源隐居着一位高洁的诗人,他本是怀着“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然而十三年的仕途让他饱尝了官场的阴暗和残酷。面对诡谲不定的人生,他决定重返田园,远离世俗。纵然“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还是解印还乡,飘然离去。他选择了清贫,同时也坚守了高洁。

漫步在汨罗江畔,一位伟大的诗人映入我的眼帘。我仿佛听到渔父劝他“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而他却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选择了自沉,也坚守了他的不屈。

徘徊在茫茫大漠,一个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不禁令我钦佩。擎一支汉节,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在茫茫的大漠之间。拂一阵驼铃,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塞外寒沙。他用睿智铭记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漫风雪中且歌且行。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中他举起了手鞭,选择了作高山雪莲般圣洁的守望,守望自己的执着。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块高贵的土地,关键我们能否坚守。青莲懂得坚守,选择了浪迹天涯;东坡懂得坚守,选择了寄情山水,杰奎琳懂得坚守,选择了终身与大提琴为伴;一九零零懂得坚守,选择了在甲板上度过自己的一生。在虚情假意中,要保持真诚,在趋炎附势中要保持人格。坚守是寂寞的,也是痛苦的,但它是伟大的,更是光荣的。

坚守灵魂的高地吧,让我们的心如一把火炬,在夜晚照亮前行的路,在迷失时,为自己指引前进的方向。唯有坚守,人生才能熠熠闪光。

教材:《短歌行》 守护心灵的航道

世象纷繁,人很容易迷失心灵的航道,忘了回家的路。——题记

教案下载站 http:///ja/ 精品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欢迎各位网友下载!

《海上钢琴师》中的一九零零,只要轻轻迈过船与岸之间那道舷梯,他就可以大红大紫,声名显赫,就可以拥有豪宅,汽车,以及美丽的爱情,幸福的家庭,然而他却拒绝了上岸。我不明白,他为何要将自己横溢的才华,年轻的生命交给一艘破旧的客船?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种物质的力量让他改变心灵的航道?当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我感叹1900那富含人心光辉的生命之姿——守护心灵的航道。

守护心灵的航道,生命才会于平淡中绽放美丽。星空是美丽的,每一颗星不是在自己的航道上航行吗?雁阵是美丽的,每一只雁不是在自己的航道上飞翔吗?驼队是美丽的,每一只骆驼不是在自己的航道上行进吗?生命是美丽的,每一个美丽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生命的航道上运行呢?

曹公有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世事浮现,人生有限,人啊,怎能不守护自己心灵的航道,像一朵花,走过一季,芳香一生。守护心灵的航道是孔丘的”不饮盗泉,不受嗟食”,是亚圣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陶公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太白的“放鹿青崖”,是焦裕禄的只身贫瘠土地,把骨灰也撒在那片盐碱地。守护自己心灵的航道,如冰上芭蕾,寒冷一生而美丽永恒。

水利专家张光斗,耄耋之年下井,勘检,讲学,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水利事业。风华之年,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头衔,依然投入中国的抗日战争,翻山越岭,渡河过江,贫穷中,苦难中,他守护心灵的航道,才有了我们民族今天的葛洲坝水电站,才有了世界瞩目的三峡。

然而,当城市林立的楼房越来越高,当沿街的广告越来越炫,我们看见有人在灯红酒绿中一掷千金,有人为缺斤少两嚷嚷吵吵,有人在虚应客套中虚掷光阴。人们在浮华中学会了浮华,在麻木中学会了麻木,在虚荣中学会了虚荣。只因为人们迷失了心灵的航道。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6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时,我都会发现学生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1)大声朗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2)挨个单词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其实不需停顿,单独理解即可。(3)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4)反复重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为了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定时定量进行限时阅读,指导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在每天上课前或每星期安排一两节课,精心选择英语短文,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要求快速、准确。在利用《快乐阅读》这本教材时,“阅读导航”环节往往被大家忽略,而其中的“技巧点拨”对下一步阅读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每次进行阅读训练前,我都会引领学生领会每个版块的这一环节,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使学生加快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水平和技巧。

二、利用课本素材,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课本上出现的3a阅读和reading,都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素材,在阅读过程中,我坚持让学生这样做。

1.进行略读或跳读(Skimming)

这是阅读语言材料的面式读法,通过读首尾段、首尾句,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应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跳读则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寻找信息,忽略无关,利用点式读法来进行细节检索。

2.找关键词句(key word and topic 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3.组读

以意群为单位,一组一组视读,边读边理解,减少眼停次数,缩短眼脑直映的时间。

4.先推测(prediction),后查阅(Scanning)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在同一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这都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查阅即是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就不易发现。

5.记忆

阅读语言材料时,熟记文中的主要事实,情节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重要手段,边读边忘,无法全面理解材料,导致回视和重读等不良习惯的出现,所以要加强段落主题句的记忆训练。

三、加强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常言说: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大量的语言输出。这就需要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娴熟地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广泛涉猎,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学到新的知识。我会根据所教的每一单元的主要话题及内容选择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短文,以《快乐阅读》为主要素材,其中的各个版块融合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热点聚焦到社会文化,从科学技术到异域采风,从人与自然到人生哲理,其中也不乏幽默风趣、让人深思的小短文。当然在选材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同水平选作不同材料的原则。然后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阅读,每天一篇,睡前必读,课后讨论,课堂竞赛,然后以每周一星的评选方式选出阅读明星,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促使他们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7

关键词:高考作文,挖掘,素材,我

余秋雨对中学生作文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好文章一定要从我们的生命出发, 青春生命是一去不复返的, 你要逮住它的有人美丽, 你的苦恼, 你的彷徨, 你的激动, 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在这点上, 你的老师都会羡慕你们。”

一、教学简案

(一) 导入说“我”。高考作文是高考所有科目单项考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 它是高考考题中唯一一道没有标准甚至参考答案的题, 是给考生的开放度最高的, 也是考生做起来最难把握的一道题, 因此, 很多学生谈“文”色变。他们在面对高考作文题的时候, 总是觉得无话可说, 不知所措。所以, 当我们无话可说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目光转向“我”, 写写我们自己的故事, 抒发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 阐明我们自己的思想观点。写好“我”不仅让自己变得有话可讲, 还能在高考的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 写“我”之比较。那么, 是不是作文中写到了“我”就能万事大吉, 就能在高考的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呢?写我还需要什么方法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两篇关于写“我”的高三生活的文章,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的高下、优劣, 看看写“我”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一篇是学生的习作, 一片是2006年浙江省高考“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一类作文。

(三) 写“我”如何选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要想煮出米饭的香味, 还得看米的质量如何。所以我们在选材时, 要做到所选材料的独特个性, 材料必须要新颖, 要避开人云亦云, 千人一面, 缺少新意的材料;在描写材料的同时还应该做到详略的当, 有所突出, 以小的细节, 见出大的主题;并且还应该要注意对材料的思想情感的锤炼, 要让人显得有一定的内涵。 (四) 我口说“我”。从《临窗靠墙》的高三生活入手, 谈“奶吧里的高三生活”:说的是我去年刚毕业的几个学生。他们每天在学校学习学得非常认真, 甚至于, 每次都要等到值班的老师过来喊他们回去, 他们才肯走。有一天, 其中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一块宝地, 就在学校附件的奶吧。奶吧每天要经营到晚上十一点左右, 而晚上到奶吧来买东西的人通常比较少, 于是他们每天晚自修放学以后, 就到奶吧点一点东西, 坐在那里继续学习。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 经历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高三生活, 这便是“奶吧里的高三”。请大家在脑海中搜索一下, 四个同学一组, 相互讨论一下, 然后我再叫几位同学起来说说“我”的高三生活。 (五) 我手写“我”。现在, 我就请同学们, 把你们刚刚所讨论出来的, 又没有讲的材料, 写成书面文字, 现在, 就请动起你们手中的笔, 以“人在高三”为话题, 用文字记录下“我”的高三生活, 要求现场写一段150 左右的文字。 (六) 写“我”之小结。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此乃写作的本意。” 关注我的生活, 选好材料, 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写出“我”的精彩。

二、课例反思

整堂课下来自笔者自我感觉还不错, 自认为环节设置上比较自然合理, 主题突出。很多老师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他们认为我的这堂课: (一) 主题很鲜明。这堂课的方向性很明确, 整堂课都在围绕写“我”如何选材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同时也给听课的学生一个十分积极的暗示, 就是在高考写作时, 并不是我们真的无话可说, 并不是高考就一定要写惊天动地的文字, 有时, 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如何挖掘“我”这一主题上做文章。 (二) 课堂气氛活跃。有些老师认为这堂课的气氛是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 并没有实质的内涵, 但是一部分老师提出了反对意见, 认为这堂确实挖出了学生心中想讲的一些话, 就如前面的“我口说‘我’”这个环节, 有几位学生其实谈得蛮好了, 只要引导他们把口头的内容落实到文字上去, 那便是一篇篇不错的文章。 (三) 内容很实在。相较一些“假大空”的作文题, 我的这堂课还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 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 如果能够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 相信是能够抓住学生的实际想法, 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的。 (四) 存在问题。也有老师指出, 我这堂作文课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 评价太单一。学生的回答, 有些是很有智慧的, 我没能很好的引导这些智慧的火花, 却反而用自己的无知扑灭了课堂精彩的生成, 中间的某些环节看似比较精彩、热闹, 实际上是老师早就设计好了“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面跳, 教师所获得的快乐也只是学生与自己原先预设的结果大体类似而产生的快乐!2.话题不够深入。整堂课有两条线, 一条是写“我”之选材线, 一条是写好“我的高三生活”, 学生说得不够深入, 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 而整堂课教师的引导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我的高三生活”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 但其实可挖掘的地方还是很多, 比如可以把“我”的高三生活和父母们那个时候的高三生活做一个纵向的比较等等, 这样我们的立意才会更加的深远, 更加富有意义。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8

语文教材里的选文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名篇, 无论从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素材运用、思想立意哪一方面看, 都是作文的范例, 历来被大家推崇和模仿。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 但不能一味地模仿, 开始求“与古人合”, 其后必须“与古人离”,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 正如画家齐白石说过: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 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作文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仿写我收到一定效果:我教的一位学生在初一时不会写作文, 几乎每次作文他都苦恼, 我就让他从记叙文入手尝试仿写, 我对他仿写成功之处及时给予表扬, 到初三时, 他作文写起来已经得心应手, 后来顺利考上重点高中。

唐代的皎然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语就是仿效别人语句;偷意就是袭取别人的意旨;偷势就是模仿别人的结构布局, 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透彻地学过相当数量的优秀课文, 有过长时间的写作实践, 有过很多原材料积累, 心中都存有许多自己喜爱的佳作, 这些都是模仿的蓝本。我们可以仿其开头, 力求别出心裁, 先声夺人;仿其结构, 力求布局合理严谨;仿其结尾, 力求出奇制胜, 后发制人;仿其构思, 力求语言生动活泼, 光彩照人;仿其立意, 力求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仿其精彩片段, 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 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 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同时,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如每次学完课文之后, 我都让学生即兴说上三五句, 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 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

只要学生坚持模仿,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可善于模仿, 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别人长时间完成不了的优秀习作。

二、变换角度

有些课文素材太熟, 大多已成旧例, 可能很难达到独特、新鲜的表达效果, 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高考作文如果使用了这些例, 就有可能造成表达上的似曾相识和主题上的陈旧感。其实, “熟”并不可怕, 相反, 太“生”, 反倒可能给人伪用之感, 关键是挖掘熟悉素材时, 要做到不同凡响, 且有新鲜感, 怎么办? 关键是不落俗套。其实有些材料, 只要经过认真分析, 在原素材的内涵上加以拓展发挥, 使材料既有广泛的普遍性又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以司马迁为素材, 人们大多从“逆境出人才、毅力、坚持、忍辱负重、成功需要积累”等角度挖掘立意, 但我们可以再改造扩展, 另寻新意: (1) 只有生存, 才有发展———蒙受奇辱, 以刚毅的意志顶住讥讽, 十年著述;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父临终前要司马迁继承遗志; (3) 要想成功, 先立目标———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 立志写一部史书; (4) 实践出真知———各地考察, 收集史料。既然太熟的课文素材已成旧例, 以致太“俗”, 难以表达出独特、新鲜的效果, 我们不妨另辟溪径, 变换角度挖掘文章立意。

三、多维思考

对同一个问题思维可以是多维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避开从廉颇、蔺相如的角度整理, 而从缪贤、赵王、秦王等角度挖掘, 就会给人新颖之感:缪贤身为宦官, 却能舍命举荐门下食客蔺相如为国效力。“完璧归赵”后, 相如的地位扶摇直上, 升为上卿, 权位远在缪贤之上。而缪贤却甘居下人之下, 毫无怨言。这种坦荡胸怀、甘当“人梯”的恢宏气量, 与满脑子庸俗的名位观念、嫉贤妒能的廉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这也是创新思维, 是高考作文素材的点金法门。变换角度天地宽, 懂得多角度思考, 才有利于积累。

如《鸿门宴》, 挖掘的角度:

1.名言———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

2.人物———除项羽、刘邦、张良、樊哙、范增外, 项伯知恩图报、好心办坏事;曹无伤利迷心窍, 栽在自己手上, 祸莫大于欲利……

3.情节———项羽集团, 一盘散沙;刘邦集团, 团结一心。

4.事件———刘邦卑词谢罪, 项羽坦率说出告密者, 曹无伤被诛。从不同角度看: (1) 坦诚是有条件的, 对敌坦诚只能被敌利用; (2) 必要的时候要有点城府和心机; (3) 保守秘密, 保护投诚者, 才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 铲除内奸, 纯洁内部, 取胜之道。可见, 同一素材, 能适用于不同的话题。

四、多篇整合

多篇整合, 是同时对几篇课文铺陈挖掘, 除旧布新。概括综合同一作家:有的作家, 在整个中学时代, 我们学过他的多篇文章, 对他的生平耳熟能详, 那么, 可以采用集束式的急火猛攻, 将该作者拿来作一番总结。

如, 苏轼———初中、高中 (含选修) 课文:《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江城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壁赋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喜雨亭记》《水调歌头·落日绣帘 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方山子传》《石钟山记》等。请看2008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摘录) :乌台诗案, 彻底粉碎了他的梦……路遇贬官南下的黄庭坚, 师徒二人相叙……迎风于赤壁之下……最爱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 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一曲《水调歌头》使其对人生处世的态度达到至高境界。

对于相近 (相同) 内容, 我们学过多篇文章, 不妨撷取精要, 整合创新。自如运用, 能起到以一当十之效。如下文贯穿同一主题:努力奋斗、执着追求。

孔子曰:“生无所息。”孟子云:“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屈原《离骚》道:“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而欧阳修《伶官传序》则说:“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余秋雨说:“行者无疆。”这些名言可成为上述主题的素材或论据。

再看2008年广东考生的满分佳作《不要轻易说“不”》:当然, 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 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 如屈原投江, 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 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他们, 才是真正的勇者。

该考生从不同课文中撷取相同的内容, 集中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献身理想的豪情壮志, 丰富了内容, 深化了主题。

多篇整合, 要善于分类归纳, 以便于查找记忆。采用的标准可自定。如人物类、史事类、风俗类、见闻类、名言类等。也可分:自然与人类、精神与物质、科教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创新与继承、经济与文化、人生与对手等。

五、分析重组

分析重组就是用时代的目光审视素材, 不只改造整理, 还要思悟评点;并围绕某一中心, 有层次地组合成文;或变换角度, 巧妙剪辑。

如, 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 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 自刎乌江, 从此霸主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 不对漂母说“不”, 不拒绝她的帮助, 忍辱负重, 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 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 殊不知大丈夫应如韩信能屈能伸。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 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 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六、再现情景

再现情景, 就是对课文中的名言、典故以及人物事迹, 用时代的目光去审视, 略加改造, 稍加整理;或通过丰富的想象, 进行细致描写, 再现典型人物当时的情景, 或创设新的环境, 展示人物风格:一个冷清、幽深的囚房, 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 一个无奈, 但又沉重的声音, 低低地说:“我, 接受腐刑。”抬起头来, 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对, 他就是司马迁, 他直言进谏, 即惹来君主的大怒, 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人耻辱的刑罚。

这段文字通过超越时空的想象, 把历史中寥寥几笔记载司马迁的遭遇, 加以渲染扩充, 逼真地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 使人物活灵活现。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9

一、要以阅读文本为起点

不断地引领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发现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从而使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以九年级下册梁启超老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为例。

(一) 教师挖掘课内名句积累, 仿写中点化名句仿写技巧

1.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 劳作便是功德, 不劳作便是罪恶。

3.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发生。

以“学业”为话题进行仿写, 仿写写作技巧指点:

A、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有概括性;

B、最好有深刻内涵, 体现鲜明性;

C、运用修辞是名句仿写的拐杖, 达到深刻性;

仿写成果展示:

A、学业是学生的不二法门;

B、学习便是功德, 不学习便是罪恶;

C、用自己并不出色的才智学每门功课学到“圆满”, 你便是“黑中” (校名) 第一等人;

D、学生学了便是功德, 不学便是罪恶。

(二) 挖掘名段巧背诵, 背诵中点化议论段落的写作技巧

1. 课内名段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一件职业, 总有许多层次、曲折, 倘能深入其中, 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 最为亲切有味;第二,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 离不了奋斗, 一步一步地前去奋斗, 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增加;第三, 职业性质, 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拼进, 好像赛球一般, 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 专心做一职业时, 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 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

2. 仿写话题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 仿写段落写作技巧指导:议论段落阐释围绕观点进行;讲道理, 逻辑性要强。

3. 仿写成果展示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学业, 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寻, 只要能潜心搜索, 看它显现, 为我所用, 最为得意有味;第二, 因为凡学也要优异, 离不了刻苦, 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功苦读, 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 学业性质, 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 如像踢球一样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 专心于学业, 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 省却无限烦恼。

以阅读文本为基点, 抓住阅读文本中关键句子或经典段落, 让学生仿写, 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 丰富学生素材的同时, 也学会了巧剪素材做“嫁衣”的技巧。

二、以阅读文本为导点

让学生依据现实文本, 进行拓展, 进而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 巧补贴, 为自己的“嫁衣”再续原料。

还是以九年级下册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为例, 在课内仿写的基础上, 学生基本掌握了论点及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我们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依托课后练习题的第三题:“用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说出几位你心目中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 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在指导此题时可进行写作段落创作性的延伸, 我们可以巧妙地引领学生两种议论段落的写作。

1.单一事例证明观点:李素丽, 公交车的微笑天使, 笑迎八方客中, 她把售票员的工作做到极致, 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2.多个事例形成排比, 证明观点:王百姓, 10年时间排除1.5万多枚炸弹, 专门与危险打交道, 他和我们一样, 有家有妻有娃, 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 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 一肩担起;孔祥瑞, “蓝领专家”带来的效益:150项革新, 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 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50年的潜心研究, 让中国人用占全球8%的土地, 供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们堪称天地间第一等人, 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

挖掘素材 彰显个性 篇10

一、发掘“材源”, 激活灵感

学生怕写作文, 总感到写不好, 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 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指导习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多渠道开发“材源”, 激活写作灵感,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注意观察, 便会“材”源滚滚。

1. 结合时令, 引导学生寻求素材

如, 春节过后, 我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拜年、吃团圆饭时的情景;三八妇女节时引导学生回忆妈妈关心自己的事;清明节时引导学生缅怀革命烈士……让学生细细品味与时令有关的衣、食、住、行、人情、风俗, 从而体会到写作素材就在他们的所见所闻之中, 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消除选材中的畏惧感, 增强选材的灵感。

2. 结合生活, 诱发学生寻求素材

生活是一本丰厚的无字词典, 充满鲜活的语言。赞可夫说过:要教会儿童认识世界, 就一定要教会他们“觉察周围事物和现象所独有的特征。”蔚蓝的天空、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水……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呈现出独特的亮丽风景。放飞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天性,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地“自然”, 使之向客观世界用独特的视角, 以获取独特的素材。

如, 教完《秋天》一课后,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神韵并迁移写法到写景作文中,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我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聆听大自然的语言。这可把孩子们乐坏了, 他们结伴走进稻田, 站在田埂上, 放眼远眺, 感受着秋的气息, 品味着做大自然主人的自豪感。结果那次描绘景色的作文, 孩子们文思如泉, 内容丰富。

二、拓宽思路, 提升认识

1. 放飞想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开拓素材积累的想象空间, 也不失为培养个性思维的好办法。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独创性是它的特点。如学了《普罗米修斯盗火》, 写一篇《普罗米修斯获救以后》;也可以设计一个事故的开头, 让学生接着续写。依据一个前提条件或情节, 顺着这一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习。

2. 参与活动

心理学认为:“活动是培养小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被学生认为是苦差事的作文, 在活动中会转化为乐事, 还可使学生有了写作材料, 写起文章来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如大课间活动中举行两人三足游戏,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文体活动, 去敬老院献爱心等。

3. 多读书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积累, 规定每一学年应该阅读的必要篇目和阅读量。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 才能开阔视野, 才能丰富积累。

如, 每天早上的“读书一得”, 每周的“佳作欣赏”, 每月的“看一本好书心得”, 让班中形成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另外,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补充、延伸。如, 学了《普罗米修斯盗火》, 向他们推荐《古希腊神话》。因为有课内知识的铺垫, 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除了看书籍、报纸、杂志等有字之书外,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广播、网络等多种信息资源。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 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鉴别、比较, 才会有所发现, 产生深刻的见解。这样,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素材库, 材料多了, 习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三、激活思路, 彰显个性

1. 真实

个性化的作文应该是真实的。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差异, 尽管他们多数时间在校园里、教室里度过, 学的是同样的课程, 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师, 但由于先天的、家庭的、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学生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

2. 实践

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 一种沟通课堂内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该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沟通课堂内外, 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 如现场展示剪纸、泥塑等手工制作的过程, 并作相应的制作介绍。学生有了真实的生活与感受, 才会生动形象、富有个性。

3. 创新

这里所说的创新实际上是求异的另一个角度, 是追求与众不同的一个途径。所谓创新, 就是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是创新, 人有我变也是创新。当然, 作文创新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

作文素材的挖掘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学;意境

美学教育不仅仅是美术作品那种直观的美学,还包括意境之美,人性之美,道德之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小学语文教学中美是一直隐含在课文中的,在故事里、在古诗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一、古诗里的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古诗占了很大比例,这不仅可以弘扬祖国的古典文化,更可以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想象力,体会意境之美。

教学古诗,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诗的含义,更要让学生学习体会诗中的意境。比如,低年级的《春晓》,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概括了几种意境:天气的变化,时间从夜里到早上的变化,空间从室内到室外的转移。教学时如果只简单地告诉学生这說了一件什么事,那是远远不够的。要启发学生,这特有的景观正是春天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同样是低年级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还是一帧视频,篱笆、小径、花已落完的树干,怒放的油菜花,舞动的蝴蝶,奔跑的孩子。教学这首古诗时就要让学生闭幕冥思,去想象这美好的意境。

到了四年级,学的古诗不仅意境美,还包含了生活常识。像四年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昼出耘田夜绩麻》,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田园风光,更着重写农村人的生活。有男耕女织,还有小孩在学着种瓜。现在的农村生活早就不是这样了,但农村人的勤劳之风犹在。学习这首诗就不但体会了农村四月的景色,更能受到历史人文教育。

二、儿童诗里的科学美

小学语文里不仅有人文,也有科普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地告诉他一些科普知识,他还真不感兴趣。但是将科普知识融合在诗歌里,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很快就记住了。

在二年级课文中有篇叫做《植物妈妈有办法》。用诗歌的形式,把蒲公英、苍耳、豌豆几种植物的传播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告诉二年级学生,植物种子有风传播、动物传播和自己传播这几种方式,学生可能下课就忘了,但是用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来表述这件事,随着教师的讲解,再通过朗朗上口的诵读,学生很快记住了,可能还要自己进一步探讨植物种子的其他传播方式,这就是语文之美。

三、童话中的人性美

童话故事的读者就是小学生,一篇好的童话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有寓教于乐的特征。所以小学课文离不了童话。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童话故事的内涵也在一步步提高。在一二年级的童话故事中,寓意都是直白易懂的。到三四年级,寓意更深刻、更耐人寻味。

三年级的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就包含着几个道理。在陶罐和铁罐刚问世时,陶罐是脆弱的,经不起丝毫打击,与铁罐比真弱不禁风。但年深日久,不可一世的铁罐消失了,但脆弱的陶罐还在。学习这篇童话,从表面看,这是两种罐的材质不同决定了使用寿命。但把它喻为人的性格,含义就意味深长了。

四年级的《小木偶的故事》也是寓意深刻。木偶的主人开始将木偶的脸部表情设为笑脸,在所有人的意识里,笑脸代表幸福。可小木偶的遭遇却说明笑脸也有诸多烦恼。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天天笑着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还有篇童话《去年的树》,说的是一只小鸟为了自己的诺言,千辛万苦找到去年那棵树,其时那棵树已经被砍伐加工成火柴了,但是对着那根快要消失的火柴,小鸟还是坚持唱完了曾经许下诺言的歌。它寓意的那种伟大的友情令人肃然起敬。

在教学童话故事时,不能就简单地以事论事,要教会学生,童话是生活的折射,它所包含的正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要细细品味。

四、叙事故事中的道德美

叙事故事在小学语文中所占比例也大。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那里面包含的道德观念可以净化洗涤人的心灵。

二年级有篇课文叫《三个儿子》,里面有两个孩子有自己的特长,在妈妈眼里,他是妈妈的骄傲。另一个儿子什么特长没有,但他懂得尊敬爱护妈妈,结果在旁人眼里,平凡的、会尊敬人的才是好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今的中国孩子有特殊意义。在目前的中国,由于孩子少,家长一味溺爱孩子,放松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无限夸大,使得这一代孩子的人格有严重缺陷。学习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年级有篇课文叫《中彩之后》,也是一篇歌颂道德高尚的文章。主人公中奖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中奖的彩票是他代别人买的。如果他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但是良心使他不安,他还是做出了正确选择。这样的文章对于道德修养来说,是极好的范本。小学生只有从小学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成为一个讲诚信有道德的高尚的人。

不过道德是用来约束人,不让人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人的道德只能用在人身上。六年级有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就是这样。美国总统把童话中的狼的坏标签贴在现实中的狼身上,大肆捕杀森林里的狼,以保护善良的鹿。谁知犯了常识错误,破坏了森林里的生态平衡,本想让鹿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结果反而害了鹿的生存。这篇文章不仅写了道德的作用,还普及了生物常识,让学生明白道德上的范围是有限的。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小学生读懂课文,认几个生字。重要的是要将语文的人文精神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美,学习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善恶,做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论“分化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及其学科发展[J].南方文坛,2009(3).

[2]李如龙,徐睿渊.教材语言三议[J].汉语学习,2007(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中心小学)

浅谈农村中学生习作素材的挖掘 篇12

1 广泛参与, 了解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 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勉强拉下来, 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 才有好的文章。”由此可见, 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充实生活, 使学生有所见, 有所闻, 有所思。农村的孩子要去参与身边的生活, 更要去了解所参与的生活, 把它弄清、弄懂。这样便会有所认识, 有所感悟。其实, 农村的生活一样多姿多彩, 只要用心去体会, 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 走进田间地头, 体会自然之美

四季轮回, 自然变化。在农村尤为明显:春天小河开化了, 小草吐出了新绿, 爸妈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夏天狂风暴雨, 树林里有鸟啼虫鸣, 各种农作物和药材长势喜人;秋天瓜果飘香, 在丰收的季节里, 爸妈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冬天一派银装素裹, 祥和宁静的村庄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农村的四季各具风韵, 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从那些熟视无睹的情境中, 去发现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3 留心生活, 体验感受

每个学生的生活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物与现象, 以及自然事物、社会环境。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 了解事物的特点, 认识事物发展的始末, 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学会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 不断观察、撷取。无论是父母兄弟姐妹, 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 还是风雨雷电、山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 还是社会新风, 这些素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 片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 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有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离开亲身实践, 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 获得‘感同身受’的东西, 是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 多了解, 亲自去做一做, 试一试,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 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自己是怎么做的, 怎么想的, 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习作的主要反映对象。

4 广见博识, 勤写多记

习作素材的获得, 要靠丰富的生活经验, 更要靠广泛的观察与体验, 因而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五彩缤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奇妙优美的景色可能只剩下一句“真美啊”的空洞感叹, 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会从学生的记忆里逃走。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记的习惯, 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 哪怕是三言两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材料, 待要写作时, 便可信手拈来。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人和事, 当时也许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 可是事隔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看, 却能从中悟出它的“不平凡”之处, 为某篇习作提供不多得的材料。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 将生活、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 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 又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虽然我们生活在农村, 但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 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娱乐消遣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人、事、物, 从而增长我们的见识。因而, 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时, 也可以指导他们去关注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 譬如, 新闻频道、纪录片等, 并指导他们记下所见、所闻和所感。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 引导学生多读有意义的书籍, 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

学生在写作文前, 若能做到以上“广见博识, 勤写多记”等四条法则, 还用担心“书到用时方恨少”吗?

上一篇:孵化平台下一篇:列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