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2024-06-08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1

语文是直接进行美育的学科, 因为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 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都贯穿着美育的因素, 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又融汇于全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语文的听、说、读、写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对学生进行美育。然而, 我们知道, 美育不同于思想教育, 美育进行的方式只能通过美的形象、美的情操来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用形象去启迪学生, 用感情去打动学生, 用美的乳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文学作品的特征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所以, 我们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时候, 就应当对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 应当做到讲到快乐的地方, 自然流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 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 声音低沉。这样, 利用自己声音、情绪的变化, 来感染学生, 诱发他们与课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写得清新俊逸, 十分感人, 它的感人之处在于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就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进行深入的剖析, 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如文中那个无名战士, 在他临牺牲前, 把精心保存的七根火柴郑重交给战友的情景:他数火柴时小心、认真的语调, 他交完火柴后喜悦的神情, 他临牺牲前深情仰望北方的神态。通过分析这些, 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无名战士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爱护关心战友的金子般的心, 感受到革命先烈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还有像《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等课文, 在讲授时, 即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审美教育, 充分发挥作品的感人力量, 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产生愉快、喜悦或激昂、悲壮的情绪, 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曲直的审美观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 所创造的意境, 所描绘的自然和环境, 都是由语言体现的。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分析, 设身处地, 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融进作品的景色和人物的心灵中,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如鲁迅的《故乡》里有一段描写少年闰土的文字:

“深蓝的天空中, 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戴银圈, 手捏一柄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既有写景、状物, 又有写人叙事的文字所组成的画面, 给人的印象是很美的。讲解这段课文时, 我先用明快、抒情的语调朗读一遍, 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抓住词语讲解。作者在这里精心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这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分别来修饰“天空”、“圆月”、“西瓜”, 这些使人觉得夏天海边的夜晚那样美、天空是那么高远广阔、大地是那么明丽而安详。在这幅动人的画面里, 不仅有静态的自然景物的描绘, 而且还有动态的人物活动的刻画。你看:“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戴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少年啊!这里通过“其间”二字, 就把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刻画高度和谐统一起来, 构成一幅奇异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这一小英雄形象的赞颂, 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又如《春》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绚丽多彩、充满生命活力的春天的景色。讲解这篇课文的的时候, 我注意抓住课文语言所创造的图画美、意境美来讲解, 使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就像一幅美的图画一样展现在学生眼前, 印入他们的心中, 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在语文教学中, 作文课的目的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我反复告诫他们, 我们的文章应当表现健康的情趣, 歌颂美好的事物, 抒发美好的感情。每次作文, 总有一些同学感到无东西可写, 针对这种情况, 我时常提醒他们,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要求他们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在学了鲁迅的《一件小事》之后, 要求学生摹仿作文, 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开始有些同学感到无从下笔, 后来我提示他们, 社会上的精神文明之花, 同学之间的关心帮助, 教师工作的认真负责, 父母亲的慈祥教诲, 兄弟姐妹的亲密友好, 这些都是美的事物, 都可以写。一语未了,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 写出了一篇篇讴歌美好事物、抒发美好感情的文章。

语文课中怎样进行美育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我略谈了几点肤浅的感受。总之, 语文课是美育因素很强的课, 我们要高度重视, 深入开拓, 有机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用最高尚的情怀去美化学生的心灵, 塑造一代美的新人。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素质教育;审美

一、语文教师的美育素养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作用。教师的审美教育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具有审美的感知力

语文课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文本展示了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读了《荷塘月色》,月色的静,荷塘的静,作者的静,便跃然纸上。特别是荷塘的美,读之,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栩栩如生展现在眼前。又如《背影》,“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从怜惜、不理解、理解到怀念的过程,凸显了人情之美。又如《我的老师》,蔡老师的温柔形象,崇高的师德,慈母般的心灵,展现了教师的人性之美……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挖掘作品的内涵美,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获得真切的审美享受。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融情入课堂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教材中的一些名篇佳作,都饱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渗透着真、善、美的人文因素。语文课堂要有一条明确的情感主线:怎么安排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意图,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首先,教师对文本把握要到位,通过教师丰富情感的引领,让学生受到感染。比如教学《最后一次演讲》,李公朴遇难,以沉重的心情为基调,慢慢地音速加快,情感也逐渐是“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把握情感基调,然后进一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情感,进行一次模拟演讲,通过学生的演讲,激发学生情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学《出师表》,要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明白写作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听读《出师表》以那恳切的言辞,反复劝勉刘禅继承先主刘备遗志的痛切叮咛,从而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

(三)教师的形体要优美教师的形体要优美,潜移默化,让学生受到熏陶

教师的形体美,包括语言的优美、举止的优雅。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里手。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磁附住学生的有力手段。比如教学《茶花赋》,为了加深理解什么是“童子面茶花”,可设计如下环节:一是注意“看、仰、笑、叫”四个动词的表现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笑”,洋溢着无比的幸福;“仰”,描绘出蓬勃向上之态。通过手势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二是借助多媒体,播放影像的背景是浓艳红火的茶花,与少年儿童红润的面庞交相辉映,情趣盎然。“自然界的花刚打骨朵,人间的花乍开”,这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满怀信心展望祖国锦绣前程无限美的情怀。通过这段描述,领悟教材内容的美。这说明语文教师必须锤炼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用美观的板书设计教师要用美观的板书设计,让学生领悟课文课文,陶冶学生的心灵

优美的板书设计是一种艺术,它不仅能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而且可将教学内容精简化、结构化,给学生以知识框架和整体印象,所以板书设计要有一种雕塑的美,给学生以知的启迪和美的陶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美

板书要讲究文字书写的美,要求书写端正美观,大小适宜,合乎规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让学生感受到美,为板书的内容和体式锦上添花。教师可课前书写,课堂采用投影的方法,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使教路和学路贯通。

2.色彩美

色彩冲击会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可以在板书中恰当运用彩笔,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强化学生的感知,从而增强板书的效果。当然,彩笔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会缩小“背景”与“对象”的差别,失之杂乱,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美感。

3.图画美

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板书设计要发挥直观形象的优势,运用好图像和图案。图像指的是图画再现课文的形象因素,主要指课件。图案主要指文字和线条,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这两种板书语言构成能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如讲授《爱莲说》时,通过板书把知识点连接成一朵莲花,形象地把莲花比作君子,用各花瓣表现莲的品质,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主旨是赞美莲花,实际上就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品格的君子。这样板书,既生动形象地概括出课文的中心内容,又使知识明了、系统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

(五)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作品中的情境真实地反映出来,通过图画、音乐这些艺术形式,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再现教材蕴含的美。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播放周总理逝去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组镜头,用悲痛的语调解说画面,再播放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录音,同学们随之被带到课文蕴含的情境中,并深情地朗读全诗。又如在教学《丑小鸭》这一篇文章时,通过播放动画片里的选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丑小鸭的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到丑小鸭独特的魅力和可贵的品质。以上几方面,是从教师自身的美育而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用一言一行吸引学生、陶冶学生。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阳光之于生活。语文教学当然更需要美,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就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

(一)在美的具体形态欣赏中感知美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在这些作品中,不仅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了进步的审美理想。鲁彦的《听潮》通过心灵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茅盾的《白杨礼赞》,所描述的白杨虽然北方遍地生长,似乎毫无奇特之处,但通过对白杨挺拔向上、力争上游的外在美的描写,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美的具体形态欣赏中培养审美感知。

(二)再现意境之美

好作品的意境让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桃花源记》中的恬静和美,《醉翁亭记》中的丛林之美,《岳阳楼记》中的洞庭湖之壮观,《驿路梨花》中苍茫群山间的月色梨花林,《白杨礼赞》中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从宜宾到重庆》中那如梦如幻的江城夜色,《海滨仲夏夜》那绚丽的晚霞,《听潮》中那潮落后的静谧、潮涨后的壮美,把读者带入一幅幅五彩斑澜、有声有形的画卷。学生在阅读中咀嚼体味,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愉悦,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记诵,也会大大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显现结构之美

构思之美也不难把握,教师必须交给学生一把“剔骨刀”,或找线索,或追行踪,或循逻辑,便能发现课文作者的独运匠心。《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贯串,开篇交代父子多年未见,不禁常记背影;中间回忆父亲攀月台、买橘子,背影感人,火车上目送父亲离去的背影真情动人;文章结尾读父亲来信,泪光中闪现背影。乍读似乎漫不经心,深究令人感到颇具匠心,血浓于水的亲情,凝聚于父送子上学途中的背影,塑成永恒,令读者为之动容。通过勾勒美文之结构,拈出组材之良方,引导学生搭建写作的框架——列写作提纲,对解决学生有事、有话不知如何下笔之难有所助益。

(四)体会情感之美

卢梭说过:“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会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愫,理解并接受作品中健康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一大成功。比如《最后一课》《藤野先生》展示着高尚的爱国之情;《我的老师》《散步》《背影》中的人物真情感人至深。作品中无论是对正义的讴歌,还是对侵略者的鞭挞,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人性的礼赞,等等,无不展示着人类生活的多彩多姿。

(五)从文本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那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比如《云南的歌会》,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富有特色的场景,文本的内蕴深深吸引了师生,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可借助文本拓展延伸到课外,布置学生去了解“三月三”歌圩节,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感悟广西的地方特色。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素材并组织对歌。通过文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让学生乐写让学生乐写,善于表达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1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途径

应试教育一直都是中国教育的标志,想在如此牢固的传统面前实施美育的教学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那么需要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了,如今社会更注重创新型人才。也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才能不被其他国家赶超,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只有美育可以改变现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追根溯源,去其糟粕

传统的教育方式深入人心,追根溯源是古代的科举,考四书五经、考八股,虽然这样的选取人才的方法在古代是一种进步,但如今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高考虽说可以使穷苦出身的孩子有更好的出路,但也需要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经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要去其糟粕。一位教师在讲授《美丽的武夷山》时,只是给学生看了武夷山的照片、录像,并没有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文字的优美,直接了解武夷山的美,这就扼杀了学生可以从文字中想象美的能力,失去了教学方法的灵魂。

二、正视问题,尝试改变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要尝试改变,深入挖掘各种方法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的。

1.加强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可谓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担负着最重要的任务,所以要从基本做起。老师要明确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讲课前要提前做好教案,仔细认真考虑,让学生们感知文字的美丽和魅力。教育他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时常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创造美。

2.构建诗意课堂

所谓的诗意并不只是诗情画意,教师可以从问题、图文、音乐、想象、表演入境构建诗意课堂,小学生还是天真无邪的,这样的讲课方式肯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讲课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章其中的美妙,发现语言的美丽和魅力。這样,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动脑,他们就能全面调动自己的各个感官,完全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样的美育才能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使他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讲述《猴子种果树》时,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猴子、乌鸦、喜鹊、杜鹃等角色,通过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各种动作的演绎,可以让他们充分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这不是老师可以用语言就能讲清楚,学生就能理解透彻的。又如《望月》一文,如果老师设计旁白,诵读文章的话,可以引人入胜,使学生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3.不拘于形,尊重个性解读

一篇文章的解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解读,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理解的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即使理解有所偏差,老师也要委婉地教导、引导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说一句不对。语文教学应该是崇尚创造自己新思想的过程,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尊重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才能使美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不被泯灭,从而健康全面地发展。

4.延伸阅读,提高审美

读书足以怡情,所以要读对书,读好书。因此,选书又变成了重点,小学生读书更要谨慎。好书可以使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坏书则可以让人想入非非、不思进取。要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发现书中和生活中的美。

5.开展主题活动,将审美拓展到生活

美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达到让他们更热爱生活的目的。可以通过举办《我爱我家乡》这样的征文比赛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好,既可以让他们领略文字的美好又可以增添对家乡的感情。也可以举办摄影比赛,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点滴,精彩瞬间,作为拍摄的要求。也可以举办寻找古建筑的活动,分组进行,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既可以发现人性的美好又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结果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文化,全面健康发展。

三、坚定不移,发展美育

美育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传统我们亦是如此,在保证录取人才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发展美育。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面前,任何国家都面临巨大机遇和巨大挑战,人才的培养则成为各个国家争相发展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美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于朝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初探[J].课外阅读(中旬),2013(6).

[2]张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J].学周刊C版,2014(10).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4

(一) 忽视审美情趣培养

众所周知, 若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就必须增强教学中的美育。然而, 现在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学生读物越来越多, 许多学生对课本之外的阅读作品的兴趣多于语文教材。从十几年前的武侠、言情小说, 到近几年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 学生阅读资料的转移, 从一定角度证实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应试教育影响下, 学生更加注重考试的分数, 写出来的作文完全脱离自己的真实情感, 整个文章结构都是编造出来的, 完全脱离生活。教学目标单一, 注重考试, 忽视素质, 已使语文教学背离了感情真实、文从字顺的初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审美情趣培养, 学生体会不到美感, 也就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

(二) 美育活动开展不充分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美育特点的课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这些文章既具有知识性, 也具有艺术性, 这些课文对小学生性格、个性等方面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美育资源进行教学, 对教材美育挖掘不深, 导致课堂美育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有些教师关注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美, 但仅限于语文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美, 没有置身于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美之中, 所以也没有认识到真正的美。

(三) 美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对某小学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2%的学生认为, 语文教师讲课时基本没有表情, 38%的学生觉得老师提问题没有针对教材或针对性不强, 问题的顺序也显得杂乱无章。只有25%的学生认为, 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能根据课文的不同, 创设模拟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意境。另外, 36%的学生认为, 教师板书不够优美, 逻辑性不强, 不能体现出本课的重点。有35%的学生认为,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 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仅仅有44%的学生认为, 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有效的开展互动, 让学生充分进入学习角色。从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得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开展状况不够理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审美活动, 就会慢慢失去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缺失的问题根源

(一) 教师观念落后, 美育能力不强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缺失, 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美育教学观念不强, 没有建立正确的美育观。美育不是“美育教师”的专利, 所有学科的教师只要合理运用都可以达到美育的状态。小学语文课程, 如果从内容到形式安排得当,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课文内在的美感, 它本身就很自然地成为欣赏的对象, 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然而,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美育能力不强, 没有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授课时的目标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 却忽略了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二) 美育途径缺乏系统性、有效性、艺术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语文教学, 把语文教学和实施美育的有机结合人为地割裂开来, 致使语文美育缺乏系统性、有效性、艺术性。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有的学科特性, 决定其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感情交流。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课文都是意境优美的文章, 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和体现, 每单元课文之间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所以, 每篇课文的教学方式都应特点鲜明, 做到各种文章区别对待。除此之外, 由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差异很大, 对每篇文章领悟也各不相同, 教法也可能因人而异。但目前, 有些学校, 由于教学观念还相对落后, 每位教师无论教授什么样的文章都千篇一律, 没有重视文章的差异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 深度挖掘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实施美育教育, 语言美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 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的语言, 用优美的语言积极地引导学生重视课文的内在美。正如于漪所说的:“钟情于祖国的语言文字, 就直接触摸民族的历史文化, 领悟其价值和精神追求, 体验各个时期各类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与语言文字为伴的过程中, 自己也获得了成长。你一心一意热爱它, 它就给你丰厚的回报。”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由于自身认知的特点, 经常只是浏览教材, 注重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对课文内容不求甚解, 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用心去感悟, 认真品读作者意图。

(二) 着重发掘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教师授课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充分发掘文章的自然形象美和人物形象美。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发达, 再加上形象储存匮乏, 有时仅凭简单的文字叙述, 很难让学生想象出文章的情形, 唤起美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美的形象, 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 置身于文章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和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漪.阅读.《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J].《湖南教育》.2006 (09) .

[2].于漪.《语文教师的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8 (04) .

[3].王家伦.《论语文课时教学的起承转合》[J].《中学语文教学》.2009 (03) .

浅谈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篇5

一、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工作是富于创造性的,是与培育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工作,是育人的艺术。”(王一川《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在教育中,“教师具有明显的典范性和感召力。”在实施审美教育中,教师的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劣。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个体方面的审美素养。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有助于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

二、注重课程的审美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

1、艺术课的审美教学 艺术课主要指音乐、美术课等。“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因此,艺术课本身就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音乐教育,其根本的任务是完成对受教育者的美的心灵的内在建构。”(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也就是说,作为最能体现美的音乐、美术,它们能以美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形体、节奏、音色、旋律等的感受和初步的表现技能,从而建立起美的观念。

2、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中学的语文课本都是采用的文选式的,而选择的文章多数是具有较多的美的因素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优美的个性语言所体现出的语言美,丰富的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格美,生动的故事所体现出的曲折美,还有那开阔的画面与情感统一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如此等等,这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创造美地欲望。

3、其它课程的审美教学

其它课程就是除以上音乐、美术、语文之外的课程。这些课程表现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比如,史地课程中不仅有生动的人物故事、逸闻轶事,而且还有中外地社会风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这些不仅包含着自然之美,而且人文性强,包含丰富的社会之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也体现出美来。“人们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虽然主要的是理智的判断活动,但是同样也渗透着美感因素。”自然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家揭示这些内在规律所提出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对主客观的审美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科学家为真理而奋斗的故事所表现出的人格美,简洁的公式、定理的简洁美、和谐美,推导过程体现出的节奏、韵律美等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教育。

三、美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教育学》指出:“学校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以及各种人际关系都有德育的潜在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暗示、学生的模仿、互相感染、彼此认同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教育。” 学校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实施美育中,把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做到整洁、协调、美观,富有人文气息,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

1、校园自然环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水乳交融。整洁的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注重学校自然环境建设,注重校内外的绿化,使校容校貌的整洁、美观,给学生学习一个美好的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振作。

2、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德智体美相互渗透于一体的重要教育途径。“它具有革命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求知欲的激发作用、审美教育的深化作用、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摘自王铎全主编的《教师之友》文汇出版社)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往往来自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特别“易于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不但给人以美的感受,心灵得到净化,而且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教育的广阔天地,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寓美育活动中

课外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各种兴趣小组,各种讲座、文艺演出或欣赏会,参观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但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有一个中心,要体现出教育的作用,蕴含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某些不足。

2、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活动本身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和年龄特征的差异,课外活动往往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学校应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应有的条件,发挥学校优势,吸引学生参加,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3、走进自然社会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的美。自然美的特点首先在于形式胜于内容,即形式美。学生在这多样与无穷的变化的自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引起对美的追求,不但增长知识,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美。“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的美。”社会美必须通过人的理想美(政治思想)、行为美(品格)和创造价值美(事业)来实现。走进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美,从思想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 美育入境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49-01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随着当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并受到重视,美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它对于影响个人的人文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学家韦志成所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形象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之所以特别有效,就是因为它们都体现了美育的特性和原则。阅读教学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美育的存在和升华创设了良好的环境。纵观中学语文课本,每一篇散文、每一段杂文、每一句诗歌,都是美的极端表现,这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美的各种姿态,它们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教材。因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而不是外加的任务。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究竟应该“如何育”?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正如叶老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是语文课实施美育,即“以美育人、融美于学生心灵”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语文课的美育不过是一句空话。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心神“入境”呢?关键是要解决“引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心神”才能顺利地“入境”,而只有“入境”了,才能与课文中的多姿多态、流光溢彩的“美”相融合,并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净化,获其美感,以达到“励志移情、以美润心育人”的目的。

那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使美育入境呢?

1 表情范读入境法

有些课文,诸如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凭借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等,会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和声感美。教师通过范读把抽象的语文文字变成自然的娓娓动听的声息气流,在学生也跟着教师“自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情态下,借助源于课文的听觉形象步入文章的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一般都能较快地控制课堂,即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

例如,教师在讲授《再别康桥》一文时,可将美学中“优美”的理念渗透其中,通过反复优美、入境的朗读,甚至成诵,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欣赏康桥的美,慨叹作者徐志摩内心情感的美,感受诗中的“三美”—— 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通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让学生受到美得沐浴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2 形象描绘入境法

以作品原有的形象和意境为原料,教师自己预先进行一番形象思维,做到融会贯通,好比酝于我心,酿于我脑,然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这些已活跃于头脑中的形象(包括意境)再现出来,借以刺激学生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区”,启动其思维神经,张开想象、联想乃至幻想的翅膀,深切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的心神入境。要想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进行有声有色的描绘,教师就必须十分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因为课堂语言是“蓄美,输美”的载体。关于这一点,古人曾提出过“其言动心,其色夺目”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每次上课,教师如果都能进行分析性的描绘和描绘性的分析,那么,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也并非难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徐宏祖的《游黄山记》时,就用“光怪陆离的云海,千姿百态的怪石,苍劲古朴的奇松,淙淙奔流的泉流”等饱含着激情的语句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就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等这些生动描绘了蜀中山川雄伟险峻的诗句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从而达到了接受审美教育的目的。

3 以情动情入境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般地说,在欢乐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欢乐;反之,在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悲哀。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还能够感染别人,甚至喜同喜,悲同悲,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了解了这一点,教师就应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气氛。因此,教师应当先进入“角色”,进入意境,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用诗人似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欢乐、痛苦去感染学生的欢乐和痛苦。正如罗马著名诗人贺拉修斯所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这就是以情动情引导学生心神入境的一条基本“心理轨迹”。例如,散文《陈情表》亲情浓郁,向读者展示的是世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它往往使经历过人世沧桑的读者读后潸然泪下,而正值未谙世事、青春年少的学生却难以体会其中的感情。所以,教师在讲授此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母子之情、祖孙之情等生活体验,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使学生进入教师设定的特定的情境中,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此外,在实行以情动情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时,教师的感情应随着作品感情的波动而波动,决不能离开作品感情的基调,而用自己的与作品毫不相干的感情去影响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强制的“同化”。

4 加强直观教学入境法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美育的途径 篇7

以语文美育促进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是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 是当前语文改革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语文美育的实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 语文课程要凸显语文美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美育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出了对语文美育的初步要求。同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研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注重审美体验, 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更加明确了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要求, 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语文教学过程要渗透美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语文美育的实施, 要融入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也在“实施建议”中提出, 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 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

3.语文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美的创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的把握, “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如在对学生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解读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 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 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 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 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思考, 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贯彻着美育, 其中有具体文本带来的文学美的化育, 还有具有实用性的语言美、文字美的熏陶;学生不仅仅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直观的美、深层蕴含的美, 还要能从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教学中体味到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课文内容的美, 还应体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 要根植于审美的理念, 以“美”感染、打动受教育者。

二.语文美育的误区分析

1. 过度重视“美育”而轻视了“德育”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审美教育与语文德育同等重要, 应齐头并进。自此审美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但在新课程实施中, 许多专家和教师在强调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 却忽视了文本中人物形象或是作者情感中所蕴含的美的高尚的品德, 把美育和德育绝对地对立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美育, 刻意回避甚至有意抵触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 认为道德教育并非语文学科的特点, 这是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 忽视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强烈的革命精神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 认为这是唯政治的, 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无法塑造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 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了解世界和认识生活, 顺应美的规律帮助学生塑造美的情感与灵魂,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情操, 让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相结合, 形成比较和谐的心理状态。

2. 过度重视“美”的结论而忽视了陶冶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美育之本, 语文美育应该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而现在, 许多语文教学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忽视了对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来认识美、赏析美, 继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 缺少对文本深层次的美的内涵的咀嚼品味, 浮于表面, 或是过度依赖教具, 或是设计许多与文本解读并无密切联系的问题和活动环节, 看上去五光十色, 丰富多彩, 但其实是喧宾夺主, 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与目的。如有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中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一集, 运用多媒体本是好事, 电视剧中的情景充满了直观的美, 能够使同学通过视听受到精巧的故事情节、出彩的人物形象的感染, 但是, 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 只是粗线条的勾勒, 不能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中美的情节构思与语言文字的认知。教师忽视了回归于文本的重要性, 文本的真美并非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感知就能获得的。

3. 过度强调“美”的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美育理论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被许多教师曲解, 他们忽视甚至反对对学生理性思维认知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 生怕一旦思考分析、一旦讲解探究就会被认为是在将文章大卸八块, 对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认为要完全摒弃过去审美教育重分析、重认知, 而轻感知、轻体验的做法, 只是对文章的囫囵吞枣, 并不深入解读文本, 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 许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只停留于“整体感知”的环节, 如在上《故都的秋》时, 对于故都秋景的描写, 一般阅读只停留于对故都秋景清净悲凉的特色的体味, 但忽略了每一处景物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 深层次探析之下就可发现, 作者眷恋却又痛苦而悲凉的复杂沉郁心境都可在所写景物中找到依托, 力透纸背。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在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同时, 也应该以理性分析武装头脑, 使学生“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容,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理性的分析, 但也不是纯感性的感受, 它是感受与理解, 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 (1) 是既有情又有理的。

以上分析了语文美育的几个误区。对此, 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探索各方面的途径, 把语文教学美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使语文美育走出这些误区。

三.语文美育的途径探索

依据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同时力求避免语文美育的诸多误区, 笔者认为, 为使语文美育落到实处, 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美的内涵的兴趣, 使之热爱语文, 自觉接受美的熏陶,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具有美的理想追求的人,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时,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第一, 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第二, 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第三, 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第四, 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助性教具;第五,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循序渐进, 使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之美的热爱, 养成持久深入的阅读习惯, 塑造其灵活独立的思维品质, 培育起高尚的审美情趣, 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和理想。

1.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 要始终对学生抱有关爱与理解的情感。教师讲课应声情并茂, 全情投入, 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 当教师走上讲台时, 就像表演者登台演出一样, 要立刻全情投入、进入角色, 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用自己的激情和对学生的关爱, 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魅力与人性关怀, 使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要将文本中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传递给学生, 引起共鸣, 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 完善自我人格。如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 应该充分地传递出对“祥林嫂”式的不幸人物的同情, 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反思之情, 而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又应以饱满的激情、博大的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 进入对伟大梦想的憧憬。当学生情绪高昂时, 他就有良好的兴趣去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 效果也特别好, 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经由内在美, 教师自然地焕发出外在美, 教师的举止、风度、气质也受到学生关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在学生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记, 美的外在, 也同样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 这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一座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 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由此师生能够共同关注语文, 热爱语文。

2.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 同时要从美的语言入手。语言的美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标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提出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揭示了周围世界的美时, 孩子才会注意到, 才会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说”也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是尽量使用典范的语言, 使教学语言准确并具有美感和意蕴。并具有个人的风格。把握教学的语言, 要依据对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来实现, 如于漪所言, “不开口不动情, 不动情不开口。”要从语言的内涵、语气、语调等方面。首先, 教学语言要注重效率, 要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反感、分神。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 要注意授课的艺术性, 展示出语文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的魅力, 声调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也不可忽视, 要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韵律, 丰富的情感, 使学生如沐春风, 获得精神的享受。这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最忌不带感情毫无起伏的教学语言。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的不同, 还可做不同的调整, 如对于同一个作者李清照的作品而言, 表现欢乐悠闲情调的《如梦令》, 就要以轻快柔美的语调来朗诵与讲述, 而表现孤独凄清的《声声慢》, 就要以一种悲凉哀婉的语调来展示。从语言中表现美, 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感受, 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心田, 引起情感的共鸣, 自然会吸引人的关注, 而不是枯燥的, 干巴巴的。学生受这样的语言吸引, 从而接受这样的语言, 学习使用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修养, 产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渴望, 自然就产生了对语言美的关注。

3. 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 富于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 丰富多彩, 难易适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和反复调整, 题材与体裁广泛,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 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体系, 既体现着形式美也具有内涵美。纵横古今中西, 反映着千姿百态的人文情感、社会历史与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美, 又折射着透过美的文本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人情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有《边城》中代表纯洁善良之美的人物群像, 有李白的诗歌中山川、大海等雄奇辽阔, 想落天外的壮美意象与崇高之美, 有《古诗十九首》中婉转缠绵的温柔敦厚之美, 有《荷塘月色》、《雨巷》中轻柔朦胧的优美, 有《哈姆雷特》、《老人与海》中惊心动魄的悲剧美, 处处感染着人心。大量的文本也通过声韵之美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诗经》重章叠唱, 反复吟咏的韵律美, 有律诗、绝句表现出来的音乐美, 双关、排比、对偶种种修辞的运用, 展现出了或整饬典丽、或清幽恬淡、或汪洋恣肆的不同语言风格之美。也有演讲词中激情洋溢, 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而出的语言。语言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在被使用, 而是拥有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灵魂, 能使人为之沉醉。议论文, 科学说明文等文体所表现出来的严密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高尚的理想追求之美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 深入品味, 让学生受到形式多样的美的感染与吸引, 体会到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教材所选的许多作品中反映着作者的个体人生, 包含着作者独具个性的、丰富的人生体验, 处处对人生充满了启发。屈原以《离骚》抒写他的壮怀难酬, 司马迁将忧愤慷慨之情渗透进《荆轲刺秦王》。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深情, 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个体人生体验, 引发着学生探索人生、了解世界的兴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 史铁生身残之后希望不灭, 于地坛之上的人生思考, 无不折射出人格美的巨大魅力与情感美的动人光芒。在教学过程中, 把握这些美的具体形态, 引发学生对作者心灵历程的了解欲, 与作者进行“对话”, 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 真正深入文本, 才能汲取这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

4. 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助性教具

在美育活动中, 如何掌握和运用媒介, 并以此来恰当表现文本之美与抒发内心情感, 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美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 充满趣味性, 也充满了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 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信息技术的推动,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多媒体教学以它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独具优势, 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 使美的语言文字得以借助具体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现。运用配乐朗读视屏及多媒体的相关背景资料、影片、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出广阔的思维空间, 打开想象的大门,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教授古代文言文名篇《爱莲说》时, 以姿态各异的多张含苞待放的荷花图为课件背景, 或是古典水墨荷花, 或是秀丽多姿的荷花照片, 配上舒缓柔美的古筝曲, 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氛围, 又渲染出文中那种爱莲的美好情致, 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周敦颐所表达的美的情感, 那么在接下来品析文中表现的莲花的各种气质神韵时,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品读出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那种香柔净爱、出尘脱俗的美, 多媒体营造出了良好的审美氛围。笔者在用多媒体上课时, 有意识地营造这样的氛围,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所带来的画面、音乐交织的立体空间, 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运用媒体的过程中, 我们要留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与辅助手段, 不能让多媒体占据学生的思维、充斥整个课堂, 必须要给学生“留白”, 不可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5.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要培养学生真正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 爱文学, 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的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注重课后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 启发他们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美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 进而能够创造美, 逐渐丰富、充实审美素养, 最终提高和增强美感情操。 (2) 他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及通过实践, 完善了他的美育理论, 且颇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探索。俄罗斯传统的经典文学非常优秀, 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崇高的思想境界, 于是, 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这些文学作品, 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 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 激发了对本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 自发地、深入地汲取文学作品中的营养, 并在阅读之后沉思、探讨, 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 在感受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美育运用美的形象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兴趣, 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以及对以往语文美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总结, 提出具体的对美育方式途径的构想。从教师的情感、语言、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对教具的使用、对阅读的引导五个方面出发, 列举出五点具体的建议与方法。经过一定的观察与实践的验证总结出:进行语文美育教育, 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 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语文教材的内容, 切合实际地充分运用各种美育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其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 促进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美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4][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5]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歌教学。诗歌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更因起情感强烈而更具感染力,因其音韵和谐而具有其它文学作品不具备的音韵美。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全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弘,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体现了一种崇高美。再如,《蒹葭》《行路难》《水调歌头》《天净沙·秋思》等,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绝佳媒介。教师应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一、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美

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审美对象。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课文中的“此情此语”为“我情我语”。

首先,创设审美情境是以视、听为核心,在多种感觉器官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为此,教师应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是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积极感知作品以获得较多的审美认识。尤其是诗歌,朗读是学生感悟美,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

其次,教师还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感悟文学作品的美。如指导欣赏课文插图,听课文录音带,看与课文相配套的录像,使用多媒体课件,师生表演,等等。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辅以北国雪景的画面。随着豪迈的朗诵及壮美雪景的画面,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自然开启,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了。

二、通过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鉴赏美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般说来,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的美的形象的初步感知开始的,然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时审美活动不再是对美的对象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反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作品中美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产生初步的美感。第二步,这种美感积累多了,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三步,可以指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去评价一部作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时,学生的思想上已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能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创造美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当然对于从美学角度去鉴赏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必强求,以免弄巧成拙。

三、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

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教师的应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时,美育才算初步达到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把注意力指向情感天地,去把握作者的情感,设身处地的去体验作者的情感。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做事就成功了一半。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香菱学诗》时,可介绍香菱身世,如何被薛蟠强占,最后悲惨的遭遇等。激发学生对香菱的同情,既而在这种基础上来看香菱苦志学诗,这个人物形象便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进行有表情的示范朗读等。最后,静思默想,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好方法。让学生静下来,归结整理自己有点朦胧的情感。这是一个情感发酵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会明晰起来,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为其创造美打下了基础。

四、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教师就要提供其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写作训练,是学生对美的创造性表达。作文中多让学生观察、探索生活的奥妙,绘制生活的彩图,引导学生尽可能去接触、感受和认识周围现实的美。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每周写周记,又要引导、选读、推荐一些优秀文章,还要让学生明确每次作文的要求。比如,学习了《孤独之旅》,学生随着作者的笔触沉浸在杜小康成长的孤独感中,当读到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学生的心情也为之一振。这时就可引导他们以《我的孤独》或《我长大了》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中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它既不限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也不规定表达方式、体裁的运用,且题目自拟,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从而让考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华,展示写作个性,真正做到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获得抒写个人情致感悟的自由,这就更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机会。

口语交际也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舞台。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将语文实践活动改为了口语交际,这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当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颇令人担忧,高中学生讲不清一件事情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注意根据新课程的,对学生口语上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纠正经常出现的偏离中心观点,前言不搭后语,临场胆怯等毛病。还可以用林肯等演说家口语训练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学生以审美的心态来对待口语训练。指导学生从语言美、仪态美、思辨美等方面来要求自己。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采取多种形式( 辩论会、演讲赛、朗诵会等)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推行的大背景下,语文美育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实施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在新课程推行的大背景下,语文美育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实施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9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我国的汉字、汉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 能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汉字是依象形会意为本源的, 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汉字中的智慧含量, 感受汉字的严密体系及其形体美。

1. 激趣感受美。

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 她的字体形象而丰富, 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特别是汉字有趣的构字规律, 可以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使学习充满智慧与活力。比如教“聪”这个字时, 说“聪明”的“聪”是耳字旁, 除认真听, 还要用眼看、用口说、用心想, 这样就使人聪明起来了。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它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教学时, 老师可以以这样生动、富有情趣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构造, 感受汉字的组合之美。

2. 品味汉字笔画美。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 书写起落有致, 形态万千, 笔画美则字美。在教学时, 老师应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书写汉字的笔画变化特点, 然后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的这个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欣赏美的过程。在书写时, 老师要注意指导运笔方法, 一般在起笔、转折、提、钩时稍重, 稍慢;在行笔过程中用力均匀, 在写撇、提、钩的收笔时, 要稍轻、稍快。如, 在教弯钩这笔画时, 我以“手”字为例, 在田字格里范写前,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手”的第四笔, 即弯钩;接着, 我边范写边讲述弯钩的写法:落笔需顿一下, 然后运笔下行时, 笔画向右鼓起呈弧形, 像一抹月牙儿, 行至出钩处, 稍停, 随即提笔出钩。老师通过示范书写, 向学生展示,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笔画的美。

3. 赏析字形结构美。

字形结构对字的美观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结构, 长短参差, 疏密均称, 左右避让。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 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如“森”字, 三个“木”各不相同, 各有变化, 彼此谦让, 彼此包容, 既平稳牢固, 又给人以层层叠叠、树多茂密的形象感。这样形象的字形能让学生产生欣赏地愉悦, 激发想象思维, 从而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 进而有了模仿书写的欲望, 达到书写美观的目的。其次, 写字是种视觉艺术, 练字先练眼力。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名师的字帖, 在观察中比较, 在比较中练习, 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从而提高书写能力。

二、科学指导, 培养良好的品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写好字, 对学生识字, 记忆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词汇, 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认真工整地书写, 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写汉字, 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写字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 有重要的作用。

1. 创设美的氛围。

受魏书生讲学中强调的写字四字诀“松”、“静”、“匀”、“乐”所启发, 我将其改为“净”、“匀”、“松”三字诀。我强调, 在练字之前一定要把桌子收拾干净, 在练字结束后一定要把书写文具整理干净, 这是“净”字诀。我鼓励学生在练字之前做深呼吸, 促使呼吸均匀, 以此确保心情宁静。为了使孩子练字时能忘却“任务”, 我在学生练字时会选放节奏舒缓、情调雅致的中国传统民乐来作为伴奏。

2. 形成优美的姿势。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 不论在身体上、心理上都不健全, 因此更应教好学生的写字姿势, 执笔方法。如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呢?在每节写字课上, 老师都应强调写字姿势的重要, 并通过挂图和老师的演示,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 感受写字的姿势美;再因势利导, 鼓励他们和图上的同学比姿势美, 跟同桌比姿势美, 使学生在对比中受到美的启发, 在对比中形成美的意识。

3. 培养做事严谨、认真的品质。

写字教学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修养, 其育人功能无处不在。在学生每一次写作业时, 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停地提醒:“注意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作业要端正整洁, 不能乱涂乱抹!”低年级的老师会对学生说:“写字不能心急, 要一笔一画, 认认真真地写, 字要写得端端正正, 清洁整齐。”这便是审美教育, 这便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我们老师只要责无旁贷地指导, 持之以恒, 潜移默化, 自然会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脚踏实地、办事认真、工作细致、观察周密的人。

4. 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良好学习习惯。

练字者都知道:“一笔不慎, 整字皆败”。所以写字时, 写字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对每一个字的笔顺笔画都有个数, 而且还要静心、专心、全神贯注, 切忌烦心、粗心、心浮气躁, 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和心中杂念, 学生长期在这样的心态中练字, 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专心致志、凝神静气的品性。

5. 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

练字的过程耗时长、内容枯燥, 不是偏旁部首, 就是间架结构。因此, 有些学生灰心泄气时, 老师应采取很多种方法和方式鼓励他们、表扬他们, 使他们增强信心, 继续努力。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10

一、指导学生“美读”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课桌旁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之后, 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读书造就丰富充实的人, 读书使人获得清雅俊逸的人格。潜心于阅读, 将会体验到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 读书还能给人们带来意味深远的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古人有吟诗之说, 说明诗歌只有在朗读时, 才能充分展现其音乐美感, 并触动人们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槽槽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等语句, 运用比喻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手法, 对琴声进行描摹, 时而急促, 时而轻柔, 把琴声描绘得精美绝伦, 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典范, 诗人通过描写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的起伏, 同时营造了一个悲凉的气氛。如果说《琵琶行》是音乐的描写, 那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本身就是音乐, 读着这首诗就让你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 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 诗句自然抒写出来, 如清泉流泻, 白云飘浮, 在优雅的诗句、轻柔的旋律中体会深挚的情感。这就是“美读”的妙处, 充满激情的朗读既渲染了课堂气氛, 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之火。

二、引导学生体味艺术形象美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认识文章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的真人真事形象, 运用形象感染学生。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 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 离开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里写的母亲那双“终年鲜红微肿的手”, 不仅留在老师的记忆里, 而且让学生也永远忘不了那位“活到老, 穷到老, 辛苦到老的”母亲的形象。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荷香以及心怀淡淡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描写了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及秋风秋雨汇成故都的秋的“清”“静”“凉”的意境。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无不感染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眼前的“人”和“景”活起来,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三、带领学生“入境”

“入境”就是把学生带进文章特定的情境中, 让学生置身其境, 如扪其形, 如闻其声, 如嗅其味, 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和评价。象忧亦忧, 象喜亦喜,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心灵上得到陶冶, 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有位教师讲《最后一次演讲》, 讲到“擂桌”处, 不仅提高音量, 一字一顿, 而且和学生一起学着闻一多的样子擂响桌子, 声音、表情一起到位, 让人真切地感到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激情和怒气。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时, 让学生先分别扮演盲人、聋哑人, 再让一个学生扮演既盲又聋哑的人, 通过游戏, 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海伦·凯勒的坚强乐观和积极进取, 再加上我充满感情的讲授,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应随课文内容变化而变化, 有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 有时又如花丛中的鸟语低吟呢喃, 情谊绵绵。“情动而词发”“批文以入情”, (刘勰的《文心雕龙》) 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一美的氛围中, 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断得到净化、升华, 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

四、指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愉悦美

车尔尼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明湖居听书》中写听众听到王小玉演唱的感受, “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里真切地写到审美过程中, 审美主体得到特殊的愉悦与畅快。唐代的诗人杜牧读《韩杜集》, 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未读, 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的时候, 吟读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文章, 渐渐地感到舒畅和愉悦, 这种感觉就像美丽的仙女麻姑用她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这些无不说明美育不像其他教育那样带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压迫感, 而以让人无拘无束, 自觉自愿, 出于对美的渴望与向往, 带着轻松与愉快的心情, 按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 不夹杂个人功利目的, 完全摆脱物质欲念的追求, 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 (叶圣陶语) 让学生自力品文, 得到美的熏陶。

五、指导学生借鉴前人创造的美

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不单是为使学生获得愉悦感, 而是要遵循《大纲》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它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手法等, 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与此同时, 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 形成学生美的心灵, 美的人性, 学生在美的熏陶中, 读文、作文、做人, 学知识、求发展、明人生, 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六、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升华美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又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 写作能使文章表现美、创造美。鲁迅说:“如要创作, 第一需观察。”创作前要引导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美、采撷美、吸取美, 然后在作文中表现自然中的美, 比如温暖的阳光、宁静的夏夜、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月光、美艳的花儿、壮丽的山河等。在写作中学生的审美得以升华, 美渗透到学生的心脾里, 滋润到学生的心田里。

高校美育建设的途径 篇11

关键词:高校;美育;途径

艺术审美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样的能力和需要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源于自身的情感积淀,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素养包含多美育种内容: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包括对艺术形式的欣赏,进而包括对艺术情操的体验和领悟。在高校美育过程中,通过教学引领学生在艺术长河中巡游,领略人类深厚的审美理想。

1 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思维和艺术的素养不仅是社科工作者的灵感源泉,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审美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推广和改进美育工作,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美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重的地位,才能时时刻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捕捉和发现美,追求和创造美,体悟和运用美。这样,大学生的人格心智日渐完善,社会实践也会愈趋全面和谐,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

2 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当下高等教育中的美育现状、存在的认识误区急需转变观念,创新建设。古今中外,对于美育的探讨和研究可谓卷帙浩繁,而马克思主义对于审美和艺术的论述,为高校的美育研究和美育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也为未来的美育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2.1 美育认识简单化、工具化

随着考生对艺术相关专业报考热度的持续升温,对艺术专业课程重视的程度也在加深,但对艺术理论的忽视也日趋明显。马克思把美的问题视为人类生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说审美的生存是一种完美的人生状态,那么无疑,美育就是使人树立一种审美追求并获得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不论是艺术专业教育中对理论的忽视,还是非艺术专业对审美能力的忽视,都是对美育认识的一种简单化、工具化的体现,其根源就在于美育的宗旨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2.2 艺术教育条件缺失

马克思把“美的规律”视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准。实践不仅是创造美还是体验美的过程。因此,培养对美的感悟能力是美育工作的关键。这样可使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美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教育来说也同样意义深远,不可或缺。美育除了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外,还培养理想的人性,使人摆脱局限、僵化、分裂的自我,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精神的综合协调能力。因此,美育对于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熏陶,有利于人性的全面和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内容单一且质量不高,形式局限缺乏趣味,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中美育内容都严重不足。这些现实情况无一不影响着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建设。

3 提高高校美育能力的途径

3.1 创造美育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即必备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或者称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教育的场所,包括教室、场地、艺术馆以及各艺术类教学设备等。“软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指教学经费中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教研经费,便于各种艺术教育工作及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走近艺术,完善自我,体验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同时,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里,教师用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合作和谐的关系,并不失时机地在艺术审美教学及艺术活动中,进行肯定性的鼓励评价,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 改革美育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设艺术审美教育课程,但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处于被动,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当今的艺术审美教学规律及实际要求。在新的环境下,教师需要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学的参与: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是多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沟通和交融上,将各艺术门类与文学等学科综合起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发展,让这些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揣摩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使他们形成一种自觉的自我鉴赏能力。二是语言的参与:当代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与环境,受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但评析一件艺术作品或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化时,课堂互动积极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较贫乏。所以要使“教”与“学”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达,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行为的参与: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纯艺术的还是实用艺术的学习学生都应有行为的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体会艺术创造与产生的过程,近距离接触艺术,理解艺术,这有助于更好掌握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感受。由此可知,在艺术审美教学方法的改进中,教师要主动地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从而使艺术审美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理解艺术的积极性。

3.3 加强艺术审美理论教学

艺术理论是打开审美之门的钥匙。现在大学艺术教育授课中,普遍忽视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原因是理论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能力将这一内容生动地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限于对艺术的表层认识,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基础上去学习、理解、发展艺术,挖掘艺术的真谛与无穷魅力,有了这种深入理解与感知,审美想象才能扩展、丰富、完善,建构起一个审美世界,而不局限于狭窄的知觉对象之中。审美理解能力是使审美活动从表层进入深层意义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12

关键词:美育,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 以情感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 “美育”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美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 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以达到美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一、善引领, 以人性美激励学生求真、向善、爱美

人性美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是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以高教版《语文 (基础模块) 》教材为例, 在“阅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大量优秀作品, 有的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 有的充满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有的表现亲情的可贵。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 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性、感情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所以我们应自觉加强美育, 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 使语文学习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求, 点燃中职生的理想信念, 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多个侧面揭示了人性美的丰富内涵:《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善良》谈论的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善良”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 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分析, 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 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选读课文《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获奖演说, 作者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 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思念。这些美文或美在境界, 或美在善良, 或美在爱的付出, 或美在对爱的感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人性美进行感悟、发现和追求, 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重欣赏,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自然赋予我们一切, 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绚丽多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 又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然、放松地欣赏美的景色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空中楼阁》, 是一篇奇颖秀逸、情思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 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 苍翠欲滴的山林, 虚无缥缈的小屋。表达了追求大自然的美, 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教学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 让学生沉浸在李乐薇精心营造的空中楼阁中, 为她的美文、美景所陶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生机盎然, 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教学就应使学生有思有感, 可赞可叹, 让山水之美激发起中职学生生命、思维和感情的活力, 与学生一起感悟幸福的真谛, 追求心灵的归宿, 让学生明白不是世界没有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育, 把课文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未来相联系,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此鲜活的教学理念, 造就了鲜活的语文课堂, 学生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流连忘返。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来到滁州城, 依次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景!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景色, 积累了素材, 拓宽了审美视野, 并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阅读、审美感受。

三、弃偏见, 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科学深奥、严谨、枯燥, 科学家老迈、严肃、古板, 这是常人的偏见, 也是我们的误解。其实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 它呈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内在精神, 和艺术品一样, 它同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愉悦。中职语文教材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科学美元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 下海寻珠”。我们应摒弃常人的偏见和误解, 以美学的眼光, 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科学美、欣赏科学美、感受科学美。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科学美的无穷魅力。《科学是美丽的》揭示了科学之美的意蕴, 课文通过引用丰富的事例, 阐述了科学世界各种形式的美感:原子中“云深不知处”具有奇妙的朦胧美;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具有诱人的神秘美;“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具有旺盛的活力美;“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具有复杂的精致美……科学之美, 千变万化, 美不胜收!《南州六月荔枝丹》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描述准确与否, 课文从科学的层面一一剖析开来,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纠正偏差, 客观、翔实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结构、贮运、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者措词准确、生动, 融科学知识与古诗文于一体, 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极高的艺术修养。《飞向太空的航程》表现了科学精神的崇高美。《中秋月》从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了解了中秋月的科学知识和人们钟爱中秋月的原因, 体现了科学真和美的统一。再如教学拓展模块第十八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时, 引导学生:热爱文学, 沉浸于艺术, 或许不能改善物质生活, 但可以充盈我们的内心, 慰藉我们的灵魂, 提升我们的修养。只要我们用探询的眼光去寻觅文学作品中的美, 触摸令我们感动的东西, 我们就会陶醉, 就会震撼, 就会从蒙昧走向智慧。进而让学生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事例中明白:“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 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深感受到中职学生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同样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等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而应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减隔震设计下一篇: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