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总结音乐

2024-05-13

大学美育总结音乐(精选7篇)

大学美育总结音乐 篇1

大学美育(音乐课)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节:音乐的奥秘

一、音乐是什么

1.音乐的定义

广义:是指任何以声音组成的艺术。

2.音乐的作用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

3.音乐的三大元素

节奏、音高、音色

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乐谱

二、节奏

1.时值

指音符或休止符的长度,亦指一个音发出后所占有的实际时间。

特别关注:

2.节拍:

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又称拍子。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称节拍为板眼。

二拍子:

三拍子:

3.速度的作用:

速度影响了作品的情感与演奏难度。

常见的速度标记:慢板、中板(或行板)、快板、急板。

第二节

旋律

1.音高定义:

人类心理对音符基本频率的感受。

2.标准音:

3.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大多数人都是相对音高。

4.音阶: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

5.十二平均律是中国人发明的。

6.五声音阶

7.七声音阶

8.调:

在传统音乐理论中,由若干个音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并以某个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叫调式,调式的性质、特点叫调性。

调式调性影响作品的音乐风格。

9.旋律:

由一系列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

旋律在进行中会出现一种线条性的错落组织,叫做旋律线。

在乐队中常见的演奏旋律的乐器有:二胡\竹笛\小提琴

10.和声: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第三节

多彩的音色——中华民族器乐

1.我国出土的现今最早的民族乐器为新石器时代的骨笛。

2.古琴是一件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琴的名曲有《流水》、《梅花三弄》等

3.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琵琶音乐的高度成就。

4.刘天华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的作品有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两首丝竹合奏曲。代表作有:《良宵》、《病中吟》、《空中鸟语》、《光明行》、《月夜》、《烛影摇红》、《歌舞引》、《改进操》等等

5.阿炳的著名代表作《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作品。

6.琵琶这件乐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作品。

7.作业:请查阅资料,说明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模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音乐是对人类_______的直接模拟和升华。

答:感情

2.音乐的三大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节奏、音高、音色

3.音色是指声音的________特性。

答:感觉

4.速度影响了作品的情感与演奏难度。调式调性影响作品的________。

答:音乐风格

二、判断题

1.乐队在演出前需要校对音准,他们常用的标准音是C。

答:错。应该是A。

2.下面的音阶是七声音阶。

答:错。这是五声音阶

3.钢琴是一种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因此,它使用的十二平均律是欧洲人发明的。

答:错。中国人发明的。

三、论述题

1.乐曲分析:请分析下列两首作品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类型,并说出其及调式特点?并分析乐曲的速度与音乐情感的关系。

《小白菜》

答:第一首是西洋(美国《音乐剧》插曲)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第二首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第二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没有“4”和“7”两个音。而在第一首是七声调式。

两首作品都使用舒缓的速度演奏更为贴切。(感受部分,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

2.音乐作品中有一种体裁叫做进行曲,你认为它通常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为什么?选择这种拍子有什么优势?你能举出一首常见的进行曲吗?

答:进行曲大多是二拍子的(或偶数拍子,或2/4,4/4拍)。因为进行曲常在行进的时候使用,二拍子一强一弱的律动,更容易使行进队伍的步伐协调统一。《义勇军进行曲》。(或《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切记以进行曲三个字结尾)。

3.下面的乐曲是几拍子的?你能从乐曲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答案:首先,这首作品是二拍子的乐曲。(提示:注意数小节线里一共有几拍,特别注意关注表示一拍的音符。如:这一个小节里有两个四分音符,每个音符一拍,共两拍。)从乐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欢乐的气氛。

书法

一、隶书

1、意义: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

“虫篆者小学之所宗,草隶者士人之所尚。”——(唐)李嗣真

2、标准:蚕头燕尾,形体偏扁,笔画上钩

3、发展:形成于战国中晚期,成熟于两汉,规范的隶书产生于桓、灵之际,此后衰落。至清,出现第二个高峰

二、楷书

1、名称:章程书(钟繇)真书、楷书

2、基本原理:

(1)点画形态永字八法: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努)、勾为趯(跃)、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

(2)基本结构原理:平正、匀称、主次分明、参差错落、橫平竖直、相背立势、穷插合度、3、代表作及风格

冥石书/行狎书/章程书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

王羲之《乐毅论》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

南梁《瘗鹤铭》

魏碑《中岳嵩高灵妙碑》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

北齐《泰山经石》

三、行 书

一、行书名称以及基本原理

1、名称:行狎(押)书

2、主要特征:

(1)、真草之间,运用灵活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诸遂良《雁塔圣教序》

薛稷《信行禅师碑》

颜真卿《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杨凝式《韭花帖》

赵孟頫《三门记》

• 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2)、适用于时传情达意

或君长告令,公务殷繁,可以应机,可以赴速。或四海尺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封不觉欣然独笑,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3、书写特点

1)

2)

3)

4)笔意灵动,情趣多端

笔形多变,饶有趣味

以转为主,转折兼用

有轻有重,节奏分明 5)

6)

7)

8)有直有曲,刚柔相济

中侧兼用,变化多端

体势多变,造型丰富

正欹相谐,适时夸张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诗卷》

二、历代行书名作赏析

王羲之《姨母帖》《兰亭序》(神龙本)《丧乱得示二谢帖》

唐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

传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欧阳询《梦奠帖》

陆柬之《文赋》

颜真卿《祭侄文稿》

杨凝式 《韭花帖》

苏轼《寒食诗卷》

黄庭坚《松风阁诗卷》

米芾《竹前槐后诗卷 》

蔡襄《扈从帖》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 《滕王阁序》

董其昌《书东方朔答客难诗卷 》

王铎联句

八大山人《千字文》

王文治 《论书立轴 》

刘墉行书手札

吴昌硕《赠霞峰诗》

白蕉《食蟹诗并致鹓雏先生札 》

郭沫若行书横披

启功行书横批

楷书

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

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

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爨宝子碑》《爨龙颜铭》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始平公造像记》《元怀墓志》

初唐楷书四大家 —— 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

楷书四大家 ——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 是其生平第一妙迹.羲繇爨

柳体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誉。世人评述此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欧书于平正中见险绝,形态端庄刻厉而不板滞,紧密刚劲而不局促,是从汉隶及魏晋楷书推陈出新的结果.元代赵孟頫,独创赵体书法,其风格圆润绮丽,后为清乾隆帝推崇。明代书家以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享名最盛,其行书风格透逸.电 影

电 影 的 产 生

“视觉暂留”原理

 十七世纪时,牛顿首次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形象不会立即消失这一重要现象。

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特在伦敦公布了他的“视觉暂留”理论,指出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的时间,正是由于人眼的这一特性,才有可能在视网膜上组合形象的运动。

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后,真正的电影终告问世。

1927年10月6日,美国第一部声画同步的有声片《爵士歌王》问世。

1935年,美国拍摄了第一部三色(红、蓝、黄)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亦称《名利场》)

在电影史上,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

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克在1920年发表《上镜头性》论著。表达一种独特的、极其富于诗意的人和物的外观,这种外观只有运用电影的新艺术语言才能赋予。

电 影 剧 本

 电影剧本的出现晚于电影自身。也不是有了电影,随即就有电影剧本。作为游艺节目的早期电影,根本没有剧本,它是一种即兴创作或演出场面的纪录。

 当电影成为一种叙述手段,能够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兴拍摄就难以掌握全部的故事内容,于是导演就把事先构思好的故事内容写成大纲作为拍摄的提示性文字,大概就是电影剧本创作的开端。

分 镜 头

影片拍摄时,是根据分镜头剧本进行的。分镜头剧本,是导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提供的内容和自己的导演构思,将整个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切为许多准备拍摄的镜头,注明每个镜头的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及对话、音乐、音响处理、镜头长度等。这一工作称为分镜头,用文字纪录这些镜头的剧本称分镜头剧本。

导演

 “导演”一词源于戏剧导演。19世纪60年代,在奥地利萨克森州的梅宁根公爵剧团的演出活动中,第一次有了艺术指导地位的专职戏剧导演。

“导演”一词迟至1922年才由《影戏杂志》编辑陆洁首译过来,并发表在该刊上。

 我国电影先驱张石川和郑正秋,1913年合作拍摄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成为我国最早的导演。

作为“活动照相”的最初电影,只不过是一种“杂耍”,后法国的梅里爱将戏剧引进了电影,使电影向艺术迈进一步。同时他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导演。

20世纪初,英国的“布列顿学派”和美国的鲍特,在拍摄影片时开始自觉分镜头,挪动摄影机,以改变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才逐渐确立了电影导演的地位及其在创作中的决定性影响

性格演员与本色演员

 性格演员善于在剧本提供的人物思想和性格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演技,把握角色内在气质,并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外部动作予以突出,从而可以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银幕形象。

本色演员,侧重挖掘自身素质和魅力,塑造与自己性格特质相近的角色。

训练演员表演,影响最大的表演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梅兰芳、布莱希特不同的表演方法

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它取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和采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通过摄影机和人物的调度、焦距长短变换、运动镜头大量采用等手段形成不同的景别。

一般以画面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多少为标准,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是拍摄远距离景物的镜头。它可表现广阔的场面。

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它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及人物和环境的互相关系,能够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

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可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是表现场面常用的镜头。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可以使观众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常用于主要人物第一次出场。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一物体细部的电影画面。表现人物或物体细小部分的,如一双眼睛,一支枪的枪口,称大特写。

视 角

平角度,摄影机与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它给人以平稳的感觉。

仰角度

俯角度,常用于表现景物全貌和宏大场景,有时也造成压抑、低沉的气氛。

还有顶角度,摄影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 电 影 的 景 别 与 视 角

空 镜 头

1.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能够渲染环境气氛,深刻地表现影片的内容。

3.通过自然景色,用明喻或隐喻手法揭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世界。

4.空镜头可以推进情节发展,表现时间推移或时空转换和节奏变化。

电 影 的 运 动 摄 影

 运用摄影机的移动而拍摄连续不断的电影画面。

1,可以扩展视野、增强画面的动感,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

2,有助于描绘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增强电影的逼真性

3,有利于表现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可以为演员的连续表演提供有利条件。

摄影机运动的形式

 推镜头:是摄影机沿着人物场景向前移动,推进拍摄。对人物场景看得更清楚、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 拉镜头:是摄影机对着人物场景向后移动拍摄的。当画面中主体的尺寸越来越小时,给人以后退感或结束感。

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被摄对象呈现出动态画面,可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提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等艺术效果。

移动镜头,是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个方向移动拍摄画面。当被摄对象呈现动态时,可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

升降镜头,是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画面。拍摄中由于不断改变摄影机的高度和俯仰视角,会产生丰富的视觉感受。

跟镜头,是摄影机跟随运动中的人物进行拍摄,使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上不变。而前后景可能不断变化。

镜 头 转 换 技 巧

切、化、划、淡

切 出 切 入

 凡是内容紧密联系的两个镜头直接衔接在一起,就叫做切。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切出切入的手法,又称为无技巧转场剪辑,因为它不借助任何附加的光学技巧来交代时间和场景的转换。

淡 出 淡 入

 亦渐隐渐显,画面由亮转暗,由暗转亮。

前一个镜头的末尾叫淡出,后一个镜头的开端叫淡入,在一起形成一段黑画面,给人视觉上一间隙,表明剧情的一个段落的结束和另一个段落的开始。

化 出 化 入

 就是把前后两个镜头淡出淡入叠印在一起,在前一个镜头渐渐隐去之前,后一个镜头开始渐渐显露。前一个镜头叫化出,后一个镜头叫化入。

划 出 划 入

 给观众的感觉是一幅画面渐渐揭开(划出),下幅画面在空白处同时出现,逐渐代替了前一幅画面(划入),仿佛是用一根线扫过银幕,抹掉了一个镜头,显现出下一个镜头。

圈 出 圈 入

 类似划出划入,但它是从画面的中心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从画面外沿以圆形收缩(圈入),使下一个镜头代替前一个镜头,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一个细部上,起到特写的作用。

第 二 课

蒙 太 奇(Montage)

•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电影诞生初期只是现实生活的原始记录或舞台剧的简单照相,不分镜头,一个场面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摄下来。

•后来,经过探索,采用了分镜头的方法,产生了多视点,多空间的表现,摆脱了单一视点和舞台时间、空间的局限,电影才获得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蒙太奇,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对比、呼应、悬念等效果,构成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的独特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蒙 太 奇 分 类

一、表现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通过镜头组接或音画组合,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喻示思想

•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

二、叙事蒙太奇

•它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段落,表现动作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

•平行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

•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两条或数条情节线交替表现,常用于表现追逐或惊险的场面。

•重复蒙太奇,使一些镜头或场面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

•连续蒙太奇,像通常讲故事一样,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述,表现剧情的曲折、变化。

蒙 太 奇 理 论

•主要指苏联早期电影中以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通称的“蒙太奇理论”,并不能囊括所有对蒙太奇问题的看法。许多电影史上的大师格里菲斯、卓别林、费里尼、巴赞等人都曾经对蒙太奇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解释。

爱 森 斯 坦

•探索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最有效的影响的途径,电影蒙太奇理论是他的探索方面之一。

•他发现,两个镜头的对列以及它们的内在冲突会产生第三种东西——对所描绘事物进行思想评价.认为这是蒙太奇最重要的特点。

长 镜 头 理 论

•安德烈·巴赞

•以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为依据,提出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

•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2,长镜头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一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新 浪 潮” 电 影

•法国新闻界把1958至1959年间突然涌现的一群年轻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为“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兴起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从1955年起在安德烈·巴赞的领导下,团结了一批青年影评人如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夏布罗尔、里维特等,提倡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个人风格,鼓吹“作者论”方法。1958年巴赞逝世后,他的学生们从影评活动转向拍片实践,成了“新浪潮”电影的主将。

场 面 调 度

•出自法文,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开始用于舞台剧。

•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场面调度与电影中的空间塑造与运用

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招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角度和远、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变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的结合构成了电影的场面调度。它的灵活性可以使演员与摄影机同时处于运动状态,使演员的表演和动作不间断地进行下去,情绪不中断,同时有利于展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内的调度,同时也包含镜头组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的调度。

镜 头 调 度 的 形 式

•一,纵深场面调度

二、重复性场面调度

三、对比性场面调度

四、象征性场面调度

纵 深 场 面 调 度

•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苏联)

利用人或物作前景,后景人物在纵深处由后面走至前面,即由全景走至近景,或者相反,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重 复 性 场 面 调 度

•一般指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可以起到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涵义的特殊作用。重复表现的生活现象形成了内在的有机联系,获得艺术感染力。(苏联影片《母亲》)

对 比 性 场 面 调 度

•将动与静、明与暗、冷色与暖色、前景与后景、开放与封闭等强烈的对比因素纳入到场面调度中,以增强艺术的反差和对比度。(法国影片《漫长的婚约》)

象 征 性 场 面 调 度

•导演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涵义。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让观众去感知、去意会。

大学美育总结音乐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美育,90后学生

1 面对90后学生,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 二者互相依存, 互为补充。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 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广大实践可以表明, 单纯地依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的, 更多的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以及个体差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的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将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润物无声, 自然而然。

作为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在入学教育、形式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及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作为一种普遍性、随机性的教育形式, 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律的教育活动,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当独立的社会身份阶层, 90后的大学生群体更具有其个性化的群体特征。由于他们年龄阶段及成长背景的影响, 追求时尚、崇尚个性, 害怕被同类化是他们的标志特征, 那么属于他们的文化以及思想追求便显示出一种专属于他们的独特倾向。就其喜欢的音乐文化内容为例, 无论体裁上从摇滚到民谣再到饶舌, 还是内容上从追问现实到内心独白再到自我表达, 这些转变都恰恰表现出90后大学生希望通过属于自己的文化式样来获得自我确认的一种自我需要。90后的大学生无论从成长环境还是家庭模式方面来看, 他们都是家庭内部的中心人物, 虽然被宠爱所包围但更渴望的是自由独立;在大众传媒发达的当今社会, 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 网络所提供的广阔空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的美与丑, 高尚与卑劣都是这一群体必须加强教育的方面, 而这部分又恰恰被他们看做是形式化和教条化的教育, 得不到这一群体的积极响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进行合理化调整, 必须结合90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教于乐, 使思想政治教育隐化为其文化生活之中, 达到隐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最大化。

2 音乐美育是90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以精神愉悦为特征、以潜移默化为方式、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情感教育。中国有着丰富的美育传统, 也一直非常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高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相较于我国悠久的传统美育思想, 我们的现代教育主要在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 美育在高等教育中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而这种现状显然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审美教育面临着来自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冲击。如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导致学生们对功利及实用方面的普遍追求;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潮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威胁着传统的文化体系;网络文化的兴起, 数字化革命席卷全球, 在人们审美思维、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审美个性缺失和审美趣味庸俗化日益成为困扰青少年教育的普遍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物欲化的价值观, 如何顺应新潮流、弘扬主旋律、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挑战, 都是美育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 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2.2 创新以音乐艺术为主要方式加强高校美育教育

目前高校的美育教育普遍以艺术教育为主, 这些形式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过, 相对于沿用了多年的传统模式, 我认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新的改进。音乐艺术载体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平台。

(1) 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无论文学、绘画还是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在现实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唯一在自然界和客观环境中没有原型的艺术。换句话说, 音乐纯粹是人类心灵的创造物, 不受客观现实世界的任何束缚, 它是人类内心世界的直接外化, 也是最能激发人类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本质力量的体验。就其欣赏形式来说, 文学需要一定的理解力、戏剧需要了解情节借助于思维活动, 而音乐却是直接充满于我们的听觉, 无需理解无需动脑筋, 美不美直接敲打着我们的内心;再究其存在方式来说, 除音乐外的任何艺术都能以各种载体形式永存于客观世界, 唯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不会永存, 只在它发生的一瞬间, 音乐给予听者的审美体验及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自古希腊开始, 音乐一直被认为是最具理性的艺术、最美的艺术以及最具净化心灵功能的艺术。而音乐也是最接近于人的天性的艺术, 最容易被人所掌握并利用。与音乐一样, 美也是人类特有的体验。客观世界本身并没有美与不美的区别, 只有当人类将其体验为美, 客观世界才具有了美的内涵。人类美的体验就其本质来讲, 是一种对自我内部的积极的生命力的体验。

(2) 针对90后学生, 开展音乐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90后的群体是直接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从小有着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优越的生活条件, 最突出的就是在课余时间普遍地接受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实践, 比如绘画, 乐器演奏, 舞蹈等。音乐教育在这些素质教育中占主体, 所以90后成长起来的学生在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上有奠定了较高的基础。另外, 我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流行音乐作品, 歌唱明星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主体, 对于音乐, 90后的一代体会最丰富。所以90后的学生, 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音乐这一优势载体开展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其效果不言而喻。

3 针对性开展音乐美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理论教育往往过于严肃, 只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做, 必须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社会价值。而审美教育不是强迫性的, 它通过审美活动调动参与者的兴趣爱好, 打动他们的感情, 使他们愉快地受到道德教育。高校就应该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善与恶、美与丑、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审美教育,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3.1 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以音乐载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近几年大学生精神疾病已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 各种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构建一个音乐辅助体系能更大地充实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师高天教授说:“除了对音乐没有丝毫感受的人, 音乐治疗适应于各个阶层, 各种心理状态及各个年龄层的人。”音乐已经普遍成为当代青年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 音乐文化也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使得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治疗取得的可能效果更为增大。笔者认为音乐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主要有:调适不良情绪, 培养健康情感, 让学生被动的欣赏有针对性的音乐或主动参与一些艺术实践活动, 体验艺术感染力, 达到情绪的宣泄;改善人际关系, 增进社会交往参与的群体性活动, 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及歌舞表演等。通过不断交换意见和看法, 增进相互理解, 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增进大学生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在缩小学生间的心理相离、消除隔阂、促进心理相容、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陶冶情操, 不断完善人格,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以音乐艺术形式, 结合党团政治教育, 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保证教学成果, 那么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信息多样性的需求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将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引导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教学实践中来, 利用各种音乐艺术形式, 如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和比赛、主题歌词征集、原创爱国歌曲征集、为红歌拍摄MV等多种形式, 实现教育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广泛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在这些过程中, 丰富和加深他们对教育目标的再认识, 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3.3 发挥艺术社团作用,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的局限性和形式上的单调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繁荣校园文化上, 由于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均由成员自主选择和组织, 有利于激发社团成员的热情, 实现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社团, 在展现和发现自己的才华, 增强自信心的同时, 有利于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教育目的的满足。比如可以邀请音乐史学专家就我国某一时代的音乐作品和发展概况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欣赏和表演相关作品从审美教育这一侧面上来加强学生对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和构筑, 比起纯文字的学习和理解, 这种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将逻辑理解转换为情感理解或感官体验, 教育效果将更为凸显。再如可以进行社团巡演或展演, 开展某一主题的演出活动。由于演出人员和欣赏人员都是学生们身边的人, 更容易调动其参与感, 并且加上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社团工作更容易开展, 加之90后学生普遍具有的音乐素养基础, 较之以往的艺术社团活动更方便开展。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是再适合不过了。

幼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篇3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心灵出发,到达心灵深处的美育活动。音乐美育即音乐审美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来讲,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完善学生人格、和谐身心发展、培育高尚情操、积蓄优秀品质等方面均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内化效果。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师音乐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发育的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因而,在幼师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树立音乐美育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这既回应了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也凸显了音乐美育功能与其他艺术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映照出人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幼师音乐教育中,本身就富含了音乐审美教育元素,或叫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常规的学科设置中,声乐课、钢琴课、器乐演奏课、合唱合奏课等,均是从不同教学角度、不同教学目的出发,实现着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声乐课中学唱一首《我爱你中国》,会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秀美的山河,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之美;钢琴课中,弹奏一曲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外国古典音乐的优雅之美;教师和学生互动、合唱《让世界充满爱》,便会唤起大家热爱和平的一种大爱以及和谐之美。这些,均是在平日教学中就可实施、体现的具体的音乐审美教学内容。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美育方面,音乐美育以富于情感的人性化方式,引导着学生感受美的魅力、欣赏美的真谛、创造美的愿望,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完善道德人格。

二、幼师音乐美育的内容

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一般应着重在感知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综合体验的一种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前提。幼师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课、音乐欣赏课、声乐课、钢琴课,及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视唱练耳课应担负起对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其他音乐课程,实际也是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习、欣赏音乐缺少音乐想象的翅膀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良好的对音乐音响的想象和联想,也就不可能生发相应的音乐形象,更谈不上音乐审美上的意义。这一点上,幼师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对音乐本身富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层次地审美体验,同时,使之自我的思想情感得以拓展和升华。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个体的音乐情感体验,不应强求所谓的“标准化”。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情感差异化的体验,就会自然存在。这也说明了音乐艺术所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

音乐艺术作品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与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欲达到完美的音乐欣赏效果,还应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综合性的音乐审美体验。上升到音乐美育教育的认识高度,幼师音乐教师所有的教学努力,都应是“育人”、“树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外部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和正确的认识。想想,我们的中外音乐大师、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科学家、甚至政治领袖,如:贝多芬、孔子、钱学森、周恩来等,谁没有和美妙的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呢?

三、幼师音乐美育的途径

实际上,音乐美育在幼师音乐各科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即使在技术含量要求较多的教学中,也包含着音乐美育的因素,哪怕是技术性的欣赏美。

(一)开设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欣赏课中欣赏古琴传统名曲,在给学生提示必要的基本欣赏要素,以及古琴的抹、挑、勾、吟、揉、绰等具体弹奏技法外,还可以对古琴艺术上升到人文化的审美艺术表述。如是: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还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这样升华了的音乐欣赏,浸染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熏陶,无疑是一种令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而获得从心灵到精神上的美育满足。

(二)在声乐教学中贯穿音乐美育

幼师声乐教学中,教授中外经典名曲是必不可少的。像教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除歌唱技巧以外,如果教师能从多角度对歌曲进行解析,上升到多维审美高度,同时伴随着必要的声乐技术训练,就可能更好地使学生表达歌曲形象,体现特有的艺术风格。如:《茉莉花》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歌,它已从江苏唱到了全国,从全国唱到了世界。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了《茉莉花》,将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将《茉莉花》改编成萨克斯独奏曲,使之风靡世界。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再次唱响了世界。《茉莉花》这首民歌,已不仅仅停留在歌曲本身的意义上,它可以是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向上向善的精神体现,很好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像这样充满多维审美信息量的声乐课,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幼师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幼师音乐教育在美育上的强化,还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综合音乐艺术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配乐舞蹈、音乐比赛、文艺晚会。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身先士卒,并激发学生随着音乐的美妙律动,适度摆动起身体,大胆自我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情感之美、情态之美,使学生感知到合作的愉悦,分享音乐的快乐。实质上,学生在随着音乐进行有韵律的适度摆动,是学生对音乐情绪体验的一种外化表现,这样的表现,也很好地展现了幼师年龄段学生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美好形态。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与学生互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构建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增强感知能力,和谐身心发展,使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愿望得以实现,并使之不断地丰富和成熟。

(四)提升教师的音乐美育观念

幼师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的审美意识、审美视野、审美情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进一步增强美育观念,尽可能多地汲取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的艺术养分,丰富艺术美学思想,贮备足够的教学能量。

音乐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报告 篇4

1、成立毕业实习指导小组

毕业实习是我院教学过程中的1个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本应在第6学期初就安排毕业生实习,由于接到省里的演出任务,所以毕业实习推迟到5月份,今年系里对毕业生的实习工作非常重视,2004年12月专门召开了由全系教师参加的实习工作会议,成立了由系副主任崔丽君任组长,学工办主任胡世长、班主任巩莹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为组员的毕业实习指导小组。

2、给学生开实习前的动员会

3、组织安排 全面部署

全国各大院校扩招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问题已成为其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系也同样面临这1难题,但我们困难面前不低头,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找路子,动员全体教师,多方联系,千方百计安排学生实习,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各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尽量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安排实习单位。经调查,大部分学生愿意到中小学去当老师,所以,我们联系的实习点大部分是中小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中小学教学的实习任务,了解中小学教学过程,系里聘请海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张辛教授作《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课》的讲座。

4、制定实习工作计划 为了实习工作的进行,实习指导小组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艺术系2005届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实习工作计划》。实习内容分两部分进行冒号 第1 是安排毕业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

我系计划定于2005年5月8日开始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6月4日结束,共4周的时间。

实习地点冒号国兴中学 3人、山高小学 6人、实验学校 2人、海口3101小学 4人、海口春之声琴行 9人、省歌舞团 1人、汉大古筝学校 3人、坡博小学 1人、海南省高速公路幼儿园 1人、海口火电幼儿园 1人、其他 15人。第2 是舞台实践

计划定于2005年6月14日晚进行毕业汇报演出。

5、实习成绩的评定

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分两部分冒号

(1)是实习单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

(2)是专业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习论文进行评定,两者的结合形成最后成绩。

2、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检查与指导

5月8日 由实习指导小组崔丽君、巩莹、王书亮3位老师带队把实习生送到各个实习地点,开始进行实习。

系副主任崔丽君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时间到实习点进行检查指导,充分了解学生在实习期

间的表现和实习情况,与实习单位领导及时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美育论文 篇5

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和美的东西,但是往往人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细细发现。美,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形体美,音乐美,自然美。美,可以美得惊天动地同时也可以美的无声无息,就看你如何理解和发现。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我在学校中找的的美。

这张照片是我在学校的湖边拍摄的。当时拍摄的情景是晚上,刚刚天黑,我独自一个人走在湖边,微闭着双眼,享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温润二舒适,这时候心情也是蛮好的。偶然向着湖那边望去,看着远方的景色看着远方的余晖,再一看湖中的倒影,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舒适和平静,觉得,这一刻这一幕这的是好美的。于是拍下来了这张照片。乍一看到这张照片可能会觉得这张照片时候会觉得根本没什么美的,甚至根本就是有点难看。在照片中只是有着单纯的湖水和建筑工地,还有这没有建设完的楼房,不搭调的东西的简简单单的搭配在一起,几乎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但是,如果身处其中就会发现其中的美。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天天想着房子,车子,票子等世俗的东西,往往忽略了最本源的美,最朴素的东西。在我们学校中,我们天天都经历着一样的东西,每天的时间表都是一样的,天天按照这一样的规律去做事情,天天忙碌,思想似乎都有一些麻木。当我走到那里的时候,享受着迎面吹过来的微风,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天有一天麻痹的思维也已经放松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适。在一日又一日的枯燥忙碌中,突然感觉到了舒适放松,这一刻突然觉得这个场景很美。枯燥中的一点的意外就是美,忙碌中的一点舒适就是美,万千从中一点红就是美,世俗的生活中真实就是最好的美。

美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他是从实用、功利中衍化出来的。最关键的不是美,而是审美。在大学美育课上,通过教员对什么是美、自然美,音乐美等的介绍,我逐渐具有并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对美术意义的认识,让我知道该如何正确的欣赏一部美丽的作品,更是让我有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我认为,欣赏美术作品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同时也能使我的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对于美的感受最直接的是情感的触动。情感体验说美感始终是动情的,具有愉悦性。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它包含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包括性本能、情欲、行为、心境、理念的被压抑,通过审美获得解放和宣泄,还有此范围之外的心意的满足和愉悦。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开始认为我们理工科的学生学美没什么意义,但是后来发现我们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及审美教育方面一直欠缺,很多理工科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文史哲知识的熏陶,更没有接受过文学、美术与音乐的感性训练。因此,美育在不少理工类大学里仅仅是一个概念,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更谈不上系统的教育模式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理工科大学的美育不仅仅是开一门课程的问题,它需要的是建构一种美育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

理工科大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教育,即使专业课程分数再高,也很难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感性世界,增强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认识,有助于提升人的审美能力。然而把美育等同于文艺知识的学习,限制了美育研究的视野,缩小了美育研究的范围。美育不仅是要培养人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从根本上是要培养和发展其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心灵。美育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无疑,美育不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充分条件,它与德育智育一起共同承担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活动虽然包涵有理性的思维,但更多的是感性的思维,因为美的世界并不是公式原理可以论证的,美的世界更多的依赖的是人的心灵的触摸与碰撞,因此美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大学美育总结音乐 篇6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蕴涵词曲作者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思、唱等多维度、全方位学习音乐, 在欣赏、想象、学习中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感染、震撼, 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有许多非常适用于小学学生的结构简短、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材里的这些优点, 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优秀的教学经验, 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用律动和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欲望;创设教学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魅力;用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等等。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 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唱歌学习中创造美, 感受美, 以美塑情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唱歌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歌曲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 律动的表现。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 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随音乐产生律动, 这时学生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 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和谐感受, 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有一句话说的好“趣味无争辩。”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 不喜欢什么音乐都是因人而异, 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不能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匮乏等原因的局限, 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这时就应该通过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小学的音乐教学应有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责任, 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 对所有时期的音乐都应该有所了解和欣赏。教材中安排的国粹京剧、民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教材。

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 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从审美情趣来看, 学生喜欢新颖、多元的音乐风格。作为教师, 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 更应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让孩子欣赏更多外国歌曲。例如, 我在教唱五年级第六单元“告别时刻”中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 我创编了以“我是导演”为主题的音乐活动, 以《友谊地久天长》作音乐背景, 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导演一个毕业典礼上与好友分别的场景。就是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在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想象,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协调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 将场景、人物、情感、音乐融合起来, 让学生尝试用音乐去阐释心理、阐释情景,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制, 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喜爱它!

这个设计非常煽情, 非常生动, 视觉和听觉都获得了美感, 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 最终懂得的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当然, 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 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 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扩展音乐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陶冶美育情操

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比较弱, 而且好奇心与模仿能力特别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心态扭曲, 迷失方向, 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 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音乐教师应当认清自己身上的重任,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 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的内外活动, 通过听、唱、讲、跳、演、比等教学手法, 让学生体验每一个作品的美感和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 陶冶美育情操, 提高音乐素养。

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 还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渗透美育教育能够设计准确, 达到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最终目的。

摘要: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艺术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完善了人格, 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艺术学习中, 随着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说,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创造,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大学生 篇7

美,无论在字体上还是在意境上,都是让人感到舒服的。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是一种修饰,男人的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岁月的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有一定的、朴素的美学感悟能力的人,所以,早在十多年前就计划要读一读美学方面的理论著述。曾借阅了《美学原理》,记不确切作者是谁,应该是黑格尔一类的名人专著。可惜只看了不到十页,便读不下去了。

确实读不懂!在中小学时学习过美术,我以为,美学跟美术一样,学过以后我才知道,美学是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我了解到,美学与美术并不是同一概念。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网院这个平台好好地学习美学,虽然很抽象,但确实是收获良多。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18世纪中叶的事情。当然,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自从有了人类生活以来就一直存在的。

那些原始人用来装饰身体的贝壳、石珠、兽牙,以及史前陶器上巧妙的线纹和图形、岩画和洞穴壁画的造型等,就充分表明,早在人类产生装饰和娱乐自己的最初意识之际,人便不仅同动物生存状态有了质的区别,而且其审美意识的最初萌芽也已诞生。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和人的活动存在,就有人对美的感受、追求、创造以及对美的问题的不断思考。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

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休谟说“趣味无争辨”。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不会有人去为了趣味的事而争辨,实际上因为趣味不同而引起的争辨确实太多太多。休谟的意思是,当某种争论涉及到趣味的方面时,恐怕就很难以轻易地得出谁是谁非的结论。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的个体在趣味上的差异可以是巨大的,也可以是微小的,但是在这“众口难调”的差异之中,如果各执一端,难免有“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弊病,美学史与艺术史中曾经出现过,以后必定还会继续出现的诸多理论、观点、风格与流派,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有趣味上的差异性。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

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中国的美学研究虽然走过那么漫长、曲折的路,然而比起西方来,时间还是短得多。中国美学研究到现在才100来年,西方美学研究到现在已有250多年,这是从美学诞生算起的。西方从20世纪开始,美学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我们称之为“语言学转向”。就是说基本上从20世纪以后,再去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研究什么是美,给美下定义,这样的努力已经大大减少。

上一篇:学校信访维稳工作方案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