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构建

2024-11-07

美育构建(共4篇)

美育构建 篇1

所谓“美育”, 就是审美教育, 也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这个概念最早是由18世纪德国启蒙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和美学家约翰·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审美教育使一切事物服从美的规律, 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和谐和幸福。在这个概念下, 美育绝不是单纯地指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学, 而是指贯穿在教育过程中的审美理念、审美价值判断及审美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所以美育就是通过培养、提高受教育者对于各种形式的美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的感知力、鉴赏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美育对高校素质教育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认为高校的广大教师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美育的运行机制, 创造性地开展审美教育。美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 而是关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性教育, 美育是与美的感受、欣赏相结合的教育, 它是多方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更需要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多方面慢慢渗透、熏陶、冶炼, 因此学校美育要正确把握好各个环节, 适时适地施教, 构建出校园美育的工作模式。

一、树立光辉榜样, 铸造美的心灵

人的内在世界的美, 精神世界的美, 即人的心灵美是最具重要意义的美, 最富于光彩的美, 是社会美的核心, 是人的美的精髓。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就是铸造其美的灵魂, 塑造其美的心灵。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 都涌现出众多卓越人物,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雨果曾指出“真实包括道德, 伟大包括着美”, 这些卓越人物是真善美的统一, 都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美, 他们不仅有道德的力量, 而且有美的魅力与光彩, 运用这些鲜明的形象、光辉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 就会使他们由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到赞赏, 感奋, 激励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从而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 使自己成为美的心灵的拥有者和美好品质的体现者。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 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育之于学校, 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来实现的。因为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是美的积淀, 是美的最集中的体现, 优秀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启迪作用。实践表明, 学校艺术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 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艺术审美活动中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净化心灵、塑造完善人格。第二, 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 使他们具有艺术审美的基本能力。第三, 通过欣赏和表演优秀的艺术作品,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使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四, 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 开发学生潜能, 展示个性, 培养创造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践能力。

三、根据各学科教育中的美育因素, 引导学生感知美

美育虽然是在与德、智、体等诸育相并列的地位上被认定和表述的, 但现在美育的发展已经超越这种局限, 而融合整个教育体系, 存在于诸学科的内容与形式的一切方面, 一切环节。各科教学均“含有美育之原著, 一经教师之提醒, 则学者自愿有无穷之兴趣”。教师不仅要以美好的形象、言行垂范于学生, 以高超的艺术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惬意的审美享受, 而且要发掘各门学科里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用于熏陶感染学生。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 精心组织教学, 有意识地以情动人, 给人享受, 启迪心灵, 把培养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总之, 以美益智, 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 追求真理, 发展智力, 学科中的美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校园审美环境, 引导学生追求美

人创造了环境, 环境又能反作用于人, 优美的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规范人的行动, 对美感及审美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挖掘环境育人资源, 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也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为他们创造美的环境, 同时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美化、净化校园工作;其次,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对学生艺术实践的指导。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创建健康高雅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吸引, 引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分清美丑, 明辨是非, 提高思想觉悟, 自觉追求高尚文明的艺术美、生活美。

教育是一种双边活动, 对学生来说, 其他教育因素皆是外因, 学生本身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并产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认知、体悟的心理机能, 这才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 每一个充满教学智慧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教育美学规律, 在教学中实现以美辅德、以美导真、以美启智, 按照审美的最高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思路, 制定教学策略, 选用教学方法, 制作教学课件, 提炼教学语言, 美化教姿教态。彻底改变那种既枯燥乏味、缺少美的教学形式, 又拙于审美立意的教学内容的教学, 让美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让学生在审美的辅翼下好学、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美术观察》, 2005年12期。

[2]李克均:《大学美育》,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年。

[3]韩国民:《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甘肃教育》, 2006年11期。

美育构建 篇2

关键词:传统美育;教育思想;审美教育

美育是把审美的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自先秦以来便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这是传统美育思想的积淀,也是中国自古便注重审美教育传统的体现。对传统丰富的美育资源和一以贯之的审美教育传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延续――在延续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

一、传统美育的归纳、融合正如先秦文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样,先秦美育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因此,本文所说的传统美育主要侧重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审美教育内涵,而其中儒家美育思想和道家美育思想作为两大支柱,架构起传统美育的框架,它们闪烁着传统人文精神的光辉,既是传统美育思想的体现,又是审美教育传统的彰显。

首先就传统美育的内容而言,中国古人具有极为敏锐的审美眼光和独到的审美感受力,他们擅长从自然和艺术的形式中挖掘美的因质,追求审美物生活化或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实现人生各方面的审美化。一方面,他们从艺术形式中寻找审美空间,如儒家的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教”、“乐教”,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闻韶乐能“三月不知肉味”[2],传统美育从“诗”、“乐”等艺术形式开始,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发挥来调和情感,使之成性,进而达到个体生命体验的完满,即乐的境界。而对乐的追求不只是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同时是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观照达到的一种心情愉悦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另一方面,他们又从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去延伸美与人的关系,通过回归自然的途径将世俗的人提升为审美的人。庄子是这一思想的代表性典型,庄子认为宇宙生命就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人类认识自然更重要的目的是从自然中寻求和发展符合人类天性的自然之美,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体会自然之道,感受自然之美,是庄子的审美追求。因此,庄子重“游”的审美状态,主张通过“逍遥”的感受实现审美的快乐。孔子也认为自然中有无尽的审美资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4]是对美与人的赞喻,“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是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推崇。孔子和庄子的美育思想都强调从美的形式中提取美的内容,并将其置于人生境界的高度,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来实现个人生命的审美化。

其次,传统美育的功能在于通过自然或艺术来给个体心灵赋予一定的理性、秩序、规范,从而引导个体精神存在走向某种恒定不变的理论信仰。从某种程度而言,传统美育可谓是人格美育。由于先秦思想家们对社会和个人的认同并非一致,儒家偏重社会,强调理想人格的生成,其审美教育“在于把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使感性的、个性的、受动的情感转化为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受动与主动相协调的情感,由此实现一种新的人格状态,即‘温柔敦厚’、‘文质彬彬’”[6],这是儒家的审美教育追求。它强调人格的培养,忽略个体的存在价值,将个体情感纳入社会性的理性规范之中,走向了伦理化的极端。而道家的审美教育侧重于个体,追求自由人格的美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庄子的美学构造了几乎没有文化和价值参照,纯然关注人的情感,潜在能力和自由创造的审美范示。他否定教育的社会职能,即社会品德的修炼,专注教育在实现人生自由和人生幸福方面的作用,强调人精神世界的净化和提升。他倡导以审美的态度去关照万物,体察人生,从而悟到生命的真谛,实现个体生存的自由。

再次从审美教育实现的途径来看,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过程,是通过怡情养性的方式,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完满。传统美育提倡用诱导、感化实现主体人格的提升。儒家采用“教化”来“化民成俗”,在陶冶中使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伦理变为个体的内在的自觉的心理要求,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道家则采用具有直觉思维的独特认知方式“体道”,在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渗透、契合的过程中使心灵体验最终获得超越现实的解放及精神的高度自由。因此,无论是儒家强调的“中和”,从“化”入手,实现道德提升,达到主体内心的调和,还是道家主张“至和”,注重感悟,寻求大化,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间,他们都突出了审美主体的作用,是主体通过对美的形式的感悟,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涤荡心灵,完满人生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美育探讨的“核心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艺术化、审美化,是人如何借助艺术和自然景观来达到生命的完整和精神的自由”[7],它将审美的境界与人生境界融而为一,探讨人生问题,是一种人格美育。它强调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参与及情感推动力的作用,而“教化”、“体悟”是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传统美育中的这些特色作为一种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审美教育中应得到继承性、创新,即进行美育要加强感性人生教育,强调情感美育,注重陶冶作用,发挥体验效应。

二、美育传统的借鉴、创新

(一)加强感性人生教育

传统美育的审美人生教育强调主体性“生命”的存在,要求从人性、人格方面进行。这作为美及美存在的本质,首先肯定个体人的存在,突出审美主体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传统美育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论是强调伦理修养的儒家,还是讲求物我同一的道家,其共同理想都是如何使人格高尚完满,并一致认为这种完满的境界只有在美中才能充分实现,而形成理想人格就是至美。古人对理想人格培养的美育传统置于现代的审美教育中仍处于核心地位。虽由于一定时代文化模式的内化影响,理想人格的内涵有所不同,但这种对主体人格的传扬方式,便是美育的内核所在,只要再融入现时代的人格要求,便形成现代的感性人生教育,即美育的过程就是个体感性生命的成长过程。教育要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触发生命的活力和原创力,维护人的天性,使人在美的感受中不仅能自我实现,而且能自我创新,人能够超越自然生命的界限,创造多维的生存空间,来实现丰富的生命价值。现代美育要注重感性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培养直觉、顿悟、灵感等创造性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生命活力。

(二)强调情感美育

古代美育极为注重情感问题,并针对人格的培养提出了主养气的情感论和主教化的怡情论,但传统情感往往被道德情感或生活情感所统摄,忽略个性情感的存在。对情感的强调无疑是美育的要旨所在,这种情感教育传统延续到现代便发展为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情感是一种自由情感,追求的是个体精神上的舒畅、愉悦和超脱的快感,是超越道德情感的个性自由。现代美育的目标之一是要促进个性情感生命的成长,而美育过程的动力亦来自个体情感要求的满足。现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一方面是个性情感的调节与释放。美育要使“强烈的感情在与美的世界交互的过程中,让主体缺失而渴望的情感得到弥补和充实,使失衡和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8],美育活动应提供足够和适当的手段来实现情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实现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和升华。情感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强调的是自由而无约束的情感。美育要启迪生命力勃发的自由,使得个体生命丰富而饱满。

(三)注重陶冶的作用、发挥体验效应

传统美育一方面注重陶冶的作用,认为美育对人的情感是一个陶冶的过程,是在潜移默中实现的,另一方面传统美育又极强调主体的作用,认为审美不必通过任何外在手段来实现其价值,它以个体的内心体验直接体现生存的价值。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传统美育常常以“预设”的方式在“陶冶”和“体验”中完成。时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美育也需要陶冶和体验,但它是在美的感染下无束缚的陶冶和无拘束的体验。这一过程中不再有限制、训示和灌输,而是劝诱、引导和启发。美育中的陶冶是对美的自由的体悟,是心灵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而审美中的体验是在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基础上,人内在潜能的发掘和自由创造的发挥。陶冶和体验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精神对现实的超越。现代美育要注重陶冶的作用,是主客体在交融、渗透、契合中发挥体验效应,形成具有审美直觉性的特殊的审美认知,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

中国古代悠久的审美教育,体现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传统,这种传统延续到现在指引着现代审美教育的发展,在感性人生教育,情感教育的倡导下,注重的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的是人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参考文献

美育构建 篇3

一、充分认识构建校园美育体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通过论证,全校教师明确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通过“寓教于乐”,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

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努力构建学校美育新体系是中小学一个永远的课题。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育人

硬件环境建设,是一个学校的基础建设,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物质依托,它会指导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向谁学。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硬件环境就是一组颜色,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还给孩子们一个和谐而多彩的童年。

1.美化学校教育环境

学生的审美趣味,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又以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我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了校园的改造和建设,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并且拥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标准的电教室、音乐舞蹈教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演出厅、计算机室。操场四周绿树鲜花,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楼内宽大整洁的塑钢窗,使得各个教室阳光充足。楼内楼外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也为师生创设了一种舒适的感性环境。

2.加强绿化管理,实现景点特色

绿化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为了使绿化与教学楼相辉映,形成特色,我校精心策划绿化工作,充分利用每一处空地,从整体上统筹实施绿化美化。建立了门口绿色花园,一进校门,一双手托起的蒲公英便映入了眼帘,那是全国蒲公英计划的标志,下面的金色大字“漂洋儿童文化园”闪闪发光,加上四周花草的映衬,更加令人心旷神怡。校门两侧的环境报栏与美术展示栏相映成趣。学校四周的杨柳为学校献上了绿荫,垂柳如撑开的大伞,时时呵护着幼苗。教学楼的走廊中处处是“绿色”的标语,如“丢掉的是垃圾,拾起的是品质”等。教室里贴的各种条幅、功课表、值日生轮流表、评比表、墙报以及各种扫除用具的布置与陈设都各具特色,使教室典雅大方、文明舒适、卫生整洁,使学生置身于教室便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

3.重视人文环境,实现美育育人特色

人文环境的创建,给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注入了勃勃生机,使美育教育有了有效载体,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塑造其个性。在教学楼每层的楼梯墙壁上都设有“轻声细语”的警示牌,走廊墙壁上悬挂着师生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作品。这些墙壁文化,时时约束着师生遵守校规校纪,刻刻提醒学生按照行为准则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和文化素养。每逢重大节日或活动,我们还在校门口悬挂条幅进行宣传,渲染气氛,感染激励少年儿童。

三、加强软件环境建设,时时体现精神文明

1.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在全社会普遍倡导和谐发展的今天,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环境,已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此,我校坚持处理好各种关系,创建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为更好地为家长服务特设家长开放日,将当天课堂教学向全体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欣赏校园艺术节的文艺演出,让家长参与学生运动会等,通过共同参与将我校教师阳光的一面展现给家长。我校还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会上聘请心理学专家为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方法,深受家长欢迎。为办真正让家长满意的学校,我校还经常征求家长意见,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控学校办学行为,最大限度让家长满意。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提倡给学生阳光心情,给学生表现才能的机会,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老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都给学生带去一份“阳光心情”,让学生感到成功、进步的喜悦,让学生从小充满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快乐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情境和优良的校风,为我校校园环境增添了勃勃生机。

2.营造浓厚的综艺环境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我校采取点面结合、塔式发展的模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点面结合是指以音乐课与课外活动为音乐教育的整体,以音乐课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情趣为“点”,以课外活动的实践操作为“面”,形成“点”打基础,“面”上深入,互为服务,互为促进的施教形式。塔式发展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象牙塔的结构一样形成系列,即基础型(塔基)、发展型(塔身)、综合特长型(塔顶)。以班为单位的统一器乐都是普及式的基础型;发展型是指由学校在基础型中选拔而组建的各活动组;综合特长型是指从发展型的各组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而组建的“新蕾艺术团”。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艺术美辅德、以艺术美益智、以艺术美健体、以艺术美促劳的艺术教育经验,并于2006年代表市、区接受了中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组的检查,9月份在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学校把艺术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以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为了保证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我校先后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小组、绘画小组等活动小组,为了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为艺术活动提供了一流的人力财力保证,开设了专用教室,定期聘请吉林市群众艺术馆专业教师到校指导学生训练。几年来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成绩显著,2006年学校近四十人参加了文化部“同一个希望晚会”演出,获优秀组织奖。2007年1月在我爱长春亚冬会儿童书画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多次在吉林市广场文化活动周中进行演出,受到市民的好評。

为更好地锻炼学生体质,训练学生活动的灵活性,我校用大课间活动替代了课间操,我们在原有广播操的基础上,自编了韵律操,增设了富有各班特色的活动,大课间活动体现了体育美、音乐美和图画美的完美组合,孩子们在大课间活动中锻炼了意志,激发了感知美的兴趣、学习美的欲望,提高了美的鉴赏能力,创造了体会美的情境,产生了美的行为。

3.完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

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的美的楷模。学校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其次,要求教师要有美的仪表。这是教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展现朴实美。再次,教师要有美的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是教师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做到侃侃而谈,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带动学生使用美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学校学生逐渐养成了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师生上课互相问好,学校来了客人,老师主动接待,学生主动问好,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逐渐形成。

4.发挥教学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学校以教学为主,美育必须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我校教师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真正做到让美的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让美的课本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教学的各环节力求融入美育教育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教育,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而且教师还通过各种社会渠道向学生输送审美的信息,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提高学生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生活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5.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在学校美育管理中,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学校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制订并健全了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制度,配备了辅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体育、美术等活动项目,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和优化教育环境。学校这几年来特别重视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依托地域资源构建美育校本课程 篇4

我校所在的朱家角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水乡名镇,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供利用。由美术、书法教师组织的“水乡韵”学生创作社已成立多年,积累了大量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我们努力挖掘古镇当地的教育资源,现已开发儿童水粉画、剪纸、书法等相关校本课程,在允许教师自主创造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不断生成新的有育人价值的内容,使我校的校本课程真正体现出“利用地域资源,丰富基础型课程教学内容”的理念。

一、依托地域资源让课程生活化

课程生活化,即以古镇资源为依托的校本课程要直面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使校本课程切合学生的生活,努力实现艺术创作与生活环境的相互融合。

江南古镇朱家角具有特色鲜明的景观,人文底蕴深厚,而我校学生虽生活在古镇,但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对古镇丰富的资源缺乏深入的了解,有些学生对于古镇历史基本不知。为此,在实施美术和书法校本课程的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乡土资源的内容,使校本课程更加贴近生活,用实践活动践行杜威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例如,我们在“水乡韵”创作社活动时,带学生参观古镇,有目的地选择参观地点,如名人古宅、古桥和古街等,实地观察和感受朱家角的地方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在参观和写生前,我们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溯源和比较,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我们还引导学生去探究古街小店里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很多创作社活动都是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开发并拓展的。如学生们对古街小店里摆出的鼻烟壶很感兴趣,但鼻烟壶制作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于是教师创建了“水粉瓶画”特色课程。学生先收集各种形状的废旧玻璃瓶,用水粉颜料和白胶混合,刷瓶打底色,之后根据瓶子的造型,在瓶子上彩绘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植物图案或古镇风景,等颜料干后再罩上一层清漆。一个个废瓶经过学生们的细心手绘,仿佛能和陶艺大师的作品媲美。

有的学生对古镇的木刻版画工艺很感兴趣,教师就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吹塑版画”特色课程,并补充到高年级日常教学中。水印木刻版画是我区的特色项目,作为古镇小学美术教师,普及和传承版画知识,培养版画后备人才,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首先,在版画种类的选择上,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能力等综合因素,我主要选择了操作起来相对较容易的吹塑纸和KD板进行粉印教学,从而避免难度过大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避免因操作失败而失去信心。其次,对版画内容的选择,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先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入手,接着根据学生收集的古镇素材进行选材、创作。

在版画印制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线条和色彩自由创作,让天真烂漫的想象跃然纸上。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版画的优势在于可以重复印刷,复制出多幅原作,作品可以展览、参赛、装饰班级、赠送朋友等。课堂上,尽管有的学生变成了“小花猫”,有的学生穿上了“迷彩服”,但这些丝毫不能影响学生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依托地域资源让课程过程化

课程过程化,即在建构校本课程中,我们力图改变以往教材标准化、重结果的倾向,通过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性和生成性,淡化结果,注重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以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及育人的目的。关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在“课程的跑道”上“奔跑”时的经历、经验与过程。在活动设计中,我们注重体现建构主义理论,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学习活动构建新的生活经验,这也体现了《美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教育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经验。”

例如,在四年级“水乡韵”创作社活动中,教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课余兴趣开展了“毛线贴画”活动。这个活动最初来源于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们对十字绣和毛线编织壁画等手工制作很感兴趣。教师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考虑到毛线材料很好收集,于是引导学生贴出许多自己喜欢的事物,发展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艺术作品的拓展性思维,由此设计了一组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活动课程。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兴奋,创作的作品形式和内容都很好。

三、依托地域资源整合课程

1. 整合教学方法

在“毛线贴画”活动中,我们就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操作法、比较法等许多种类的教学方法。只有让这些方法有机融合到版画、毛线贴画等美术活动实践中,才能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感受、理解乃至体会,引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整合组织形式

我们注重通过多元的途径、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互动的实践机会。我们在新课程中以兴趣活动为脉络,将日常教学、校园环境创设、校艺术节汇演、校外交流互动、古镇参观活动等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开展社团活动时,教师通过欣赏活动、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对古镇资源及所要创作的艺术形式有深刻的学习和了解。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在日常教学活动、艺术节活动中普及教学,使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同时,我们利用校园网等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现在开展的兴趣活动,使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现家校共育。

3. 优化教学环境

我们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创设中注重体现乡土性以及师生的共创性。如教学楼走廊墙壁上展示了书法、剪纸、国画、儿童水粉画等作品,供学生们欣赏。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教室黑板报、布置展示角等形式,让环境说话,使全校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全面的艺术熏陶和发展。我校书画展厅里的书画和剪纸作品体现了江南古镇的水乡之韵,使学生在欣赏时直接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美丽,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4. 发挥家长资源

我们在构建校本课程中注重引进社区、家长的教育资源。由于我校是一所古镇小学,有许多家长平日忙于工作,疏于与教师交流,我校教师就利用网络进行家校互动,使家长对需要配合的地方一目了然,配合起来就到位了。例如,在兴趣活动“我们的古镇”中,我们一方面组织学生游览古镇,使学生亲身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乡土文化,另一方面邀请家长协助学生收集有关古镇古建筑的资料。热情的家长们带来了许多资料,图片、文字、照片应有尽有,有擅长摄影的家长还利用休息日专程为我们拍摄了整条古街的风貌。在开展与校本课程“古宅”“古街”“古桥”有关的系列主题美术活动时,这些资料派上了大用场。

除了认识古镇,我们还带领学生参观新建的尚都里商业街、广场雕塑等,感受家乡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全面的认识,更激起了他们建设家乡的愿望。如在“小小建筑师”活动中,家长们收集了废弃的衬衣盒、皮鞋盒、食品包装盒、糖果盒,学生们利用这些废旧纸盒,制作家乡的古街、住宅小区的模型,个个玩得尽兴,学得快乐,这些作品还在古镇的发展规划展示会上展出。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体现了家校共育的教育特性。

每个兴趣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们都会开会畅谈活动实施后的体会,反思兴趣活动的得失,提出新的观点,修整活动方案,并为下一个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教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构建、编写了一系列校本课程。设计——实践——反思——修整——再实践是我们构建校本课程的方法。在《美术》《书法》《剪纸》等校本教材的实践与完善中,我们互相帮助,一起策划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显著。

【美育构建】推荐阅读:

美育教学07-17

网络美育05-27

美育06-14

美育设计07-26

音乐美育08-10

诗词美育08-24

初中美育09-12

美育思想10-23

美育实践10-31

高中语文美育10-17

上一篇:面向对象思想下一篇: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