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育(共12篇)
初中美育 篇1
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美育的先驱蔡元培先生1912年2月发表《对教育之意见》就提出了“五育并重”的主张, 其中的一育就是“美育”。陶行知在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中, 始终把美育放在重要地位, 他把美育列为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美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而语文这门学科, 因其文字鲜活而美, 因其生活化而美, 因其创造性而美, 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积累审美经验, 提高审美鉴赏力, 培养想象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就注定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因此, 在课堂上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 品味生活中的美, 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
一、引入意境感受美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它是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美常常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的课文中表现较突出。
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手段, 引导学生人情入境, 只要认真钻研, 积极思考, 变此景此情为“我情我景”, 就能挖掘出课文的意境美, 进而在鉴赏中营造出审美情趣。把学生引入意境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 通过各种直观手段, 使学生感知形象, 进入意境。
例如, 教学《一厘米》一文, 先投影《亲情闹钟》, 品味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说明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它也可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表现出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再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描绘一下自己的亲人对自己关怀的细节, 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也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却反映了一个平凡母亲的崇高品质, 表现主人公陶影对人格和人的尊严的执著追求。这种手段能刺激学生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2. 可通过不同文章相同情景的联系进行对比来陶冶情操。
如学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 我们可以将两个生活于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对比:开始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 同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但后来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 而孔乙己却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性格内涵等方面的比较探究, 我们就能更深一层地领略到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题材、主题基本相同情况下, 表现出的各有千秋的艺术美。学生在内容上通过联系对比挖掘了文章体现的意境之美, 而且又使学生对意境美的作用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思想情感也得到了陶冶。
3.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的心理功能,
通过想象使概念化为形象, 静止的变为活动的, 片断的变为整体的, 从而入情入境。
如《天上的街市》一文, 诗人借助联想和想像, 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 表现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 展开想像:试想将来的某一天, 假如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 也登上了月球, 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和嫦娥, 你会怎样说呢?学生都能绘声绘色地描绘人间的美好生活:景色优美, 人们和谐相处。这说明他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 同时也和作者产生了心理共鸣, 取得了审美效应。
二、品味语句发现美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 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诗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 极富于表现力, 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含蓄幽默美, 词约而意丰的凝炼刻美, 近乎白描的相互自然美, 色彩缤纷的华丽丰富美, 各有千秋的变换句式美, 颇具魅力的修辞艺术美, 还有准确严谨美和音乐节奏美等不胜枚举, 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对那些能表情达意的词句细细品味, 做到“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悟出美妙之处, 挖掘出富有美感的语言, 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角度有很多,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
首先, 可以从字词挖掘美。作者用“朗润”写春山光泽, 用“涨”写春水涣涣, 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 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 细腻贴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 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小”“嫩”“绿”“软”等特征。整篇语言清新活泼、朴实、隽永, 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其次, 可以通过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来感悟美。如文章中写花色鲜艳, 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 而用“火”“霞”“雪”来比喻, 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使那火的燃烧炽烈、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脑海, 给人以生活的实感。
最后, 可用诵读理解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通过人的情感作用实现教育目的。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可否的评价, 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春》一文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 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全文到处洋溢着春的活力, 带给人希望和力量,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恰当朗读, 时而轻快活泼, 时而激情高昂, 时而深情鼓励, 在情感的交流体验中, 激发学生抓紧春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感情。
凡是美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词句, 学生会从中发现美、体会美, 并很自然地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起美的心理共鸣, 教学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剖析结构理解美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向。美学家休谟认为, 合理的秩序和结构是一种美, 因为“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作者的感情往往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浓烈和深化。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 进一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美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如在教《枣核》一课时, 首先引导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 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是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 但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和浓浓的思乡情。在剖析了文章的结构的同时, 学生的思想情感也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发展, 进而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物精神之美。
四、因势利导创造美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我们在将学生引进美的境界的同时, 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生随着情感的不断升华, 必然会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这时, 教师要以情激情、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造句说话、朗读和复述、练笔习作, 使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得到满足。
如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中瑰丽壮观的日出美景时, 当学生进入意境, 仿佛自己在观赏日出的奇景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他们会情绪高昂, 思路畅达, 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喜欢日出前绚丽, 多彩的红霞;有的说喜欢太阳露出小半边脸, 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那样天真可爱的景象;有的说喜欢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使劲向上升的那种不可扼制的顽强毅力……这样, 就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系列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教学的效果更加完美。
陶行知先生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强, 对培养人的完美健全人格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应是传播美的艺术的桥梁, 要把美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完美的人。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转换时期, 对美的兴趣、对美的探究与追求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点, 逐步形成客观高雅的审美方法,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
初中美育 篇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其中,美育就充当着贯通理智与情感的.主要角色.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可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作 者:李晓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
初中语文美育实施策略初探 篇3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指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也对美育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1.挖掘情感美
感情是作品的生命。初中课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挖掘其中的情感美,并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可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形成审美观念。例:《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斑羚飞渡》中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回忆我的母亲》中质朴而深刻的母子情;《背影》中的父子情;《荷花淀》中的夫妻情;《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一面》中的战友情等等。
2.品味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平时的作品分析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优美的语言,在引导学生倾情诵读中充分品味文章美的语言、美的内涵、美的意蕴。例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滁州琅琊山的优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品读这段表现优美山色变化的文字,学生们感受到轻柔和谐之美。再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对荷塘及月色进行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美的语言产生美的效果。品读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句字里行间所透出的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和朦胧隽永的情绪。
3.分析形象美
美,寓于形象之中,它首先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思想”。实践证明,优美的艺术形象可以匡正粗俗或妄动;壮美的艺术形象,可以激起人们战斗的激情;悲剧之美,可以帮助人认识落后的、丑恶的事物,使人们哭着和过去告别。语文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注重形象感染,对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心灵。
此外,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分析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同时,形象除表现为人物形象之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月色朦胧的荷塘、虚无缥缈的海市、喷薄欲出的红日、风狂海啸的暴雨、戈壁滩上的沙漠驼铃等。
4.想象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叶圣陶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品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有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要“驱遣我们的想象”。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诗文都是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因此,在平时的课文内容分析时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充分想象作者的描画之景,恰切地表达文章的表现之意,从而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之中。例如教学课文《荷塘月色》时,在诵读感悟意境的基础上,可重点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所描绘出的意境之美。再如分析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通过启发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进一步鉴赏到了词句的意境美。
5.活动创造美
开展活动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实践证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创造美。(1)口语训练创造美。如在“畅谈自己的理想”的口语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美、仪态美、思辨美。(2)课外活动创造美。如组织开展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办书法展、绘画赛、小乐队、歌咏会、文化汇演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4,(35).
[2]蔡传鸿.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学语文,2005,(01).
[3]许芳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与美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张德荣.试谈阅读教学实施美育的因素和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初中语文应渗透美育教育 篇4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 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陶冶人们性情、净化人们生活, 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
语文课是“兼具思想性的工具课”, 语文教学是科学, 也是艺术。凡艺术都具有审美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也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明确地肯定了语文教育的多重功能和综合性质, 肯定了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它明确指出, 语文课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
纵观现行的语文教材, 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典范文章, 折射了作者的美感, 从内容、形式到风格, 都蕴含着美质。这里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三峡》, 有催人奋进的社会美《散步》, 有波澜起伏的韵致美《望岳》, 有一线贯穿的亲情美 (《背影》) , 有催人泪下的妻切美《石壕吏》……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 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 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 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如能将美育贯通于课堂教学中, 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等美学内容启迪学生的心灵,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可使美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互为促进。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1、动之以情——美读
“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不是无情物, 课文愈好, 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 单单依靠他人讲解, 分析说明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达到先声夺人, 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如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源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堤。”读此诗时, 既要注意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同时也要注意某些音节的读法, 更为重要的还可以将学生引进诗中所创造的美的意境中, 去体会诗人“春行”的感受, 同时也不知不觉得爱上这美好的湖光山色。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凡是善于借助语言的内在美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 往往借助于美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许多文学作品, 通过读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学的精妙, 感受到美的艺术享受。只有师生美读, 才能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
2、晓之以理——赏析
在美读的基础上, 留意寻找美育因素, 寻找养育渗透的最佳突破口, 善于把握启发诱导的最佳契机, 让学生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 入于心,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把学生感受到的引向深入。
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 单从字面理解, 就不能真正体味诗歌的意境。如果借助形象思维, 拓展诗歌的意境, 则境界大开。诗人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时序均交代清楚, 时值万紫千红、春光明媚之际, 使人们联想到春江两岸草长莺飞、春水潺潺、柳枝婀娜、鸟语花香。作者与老朋友依依惜别、离愁别绪、缠绵难分。遥看老友乘船而去, 消失在长江的尽头, 依然思念无穷, 翘道远送, 唯见长江滚滚东流, 带走无边的思绪。这是多么诚挚纯真的友情, 仿佛是烂熳的春花装点着大地。此时自然美与人情美融为一体, 意境是多么鲜明、空旷、清新。
我国古典文学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警句还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抱负、思想情怀, 多少年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 是认识真善美、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范例。
通过赏析, 学生性情得到陶冶, 灵魂得到净化, 从而摒弃消极的情感, 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 潜移默化中获得哲理启迪, 心灵的升华, 达到“妙语”佳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篇5
内容摘要:
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美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文章从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创造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语言形象意境创造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课文只是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了情境,学生审美情趣的真正提升还需教师的启发、激励。语文教材中的美,虽然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也要靠教师引导去发现它,感知它,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如果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使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语言美进行审美教育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的感知。有的作品语言庄重、风趣、雄奇、绮丽,有的作品语言句式别致、变化多姿。不同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雄浑豪放的,使人激奋昂扬;朴实平易的,则显得情真意切;含蓄清新的,则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整篇讲演的语言爱憎分明,慷慨激昂。“为什么要打要杀,而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无耻啊!无耻啊!”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句中有愤怒的控诉,辛辣的讽刺,也有对人民力量的赞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读来使人热血沸腾,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再如 莫怀戚的《散步》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句式的整齐与错杂,寓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 1
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像“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 “他的话”,“前面” “后面”,“妈妈” “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愁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语言,抓住富有代表性的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也可以范读。朗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声音增强课文的感染力,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感情基调,并进入情境。通过读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握汉语的审美特征,在自己的语言运用中自觉体现,用美的语言去描写自然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再现生活的美,提示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这样,把传授知识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修养。在教学中,应针对作品语言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反复品味,反复朗读,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之美,并逐步提高阅读与欣赏能力。
二、通过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人物形象,常常以纯洁的心灵、朴实的思想、鲜明的个性和栩栩如生的动作情态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开阔视野,产生激情。初中生的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
如课文《邓稼先》,是“一篇至情的文章”,作者杨振宁以饱含深情的笔调,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文通过一桩桩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展示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感动之余,我们会由衷赞叹他的确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范仲淹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却能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伟大政治抱负。这一崇高形象,千百年来,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直到今天不还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吗?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美的意蕴,让这种美熏陶学生的心灵。
当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总是高大的,完美无缺的;有时,某些人物可能是丑恶的、卑鄙的、渺小的、冷酷的。但只要作者的感情是健康的,思想倾向是正确的,便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使学生从美的形象中得到启迪,受到陶冶,汲取美的精神内涵,去感知美、表现美,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三、通过课文的意境美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作品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在。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作品的意境,可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
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往往意境优美,诗情浓郁。如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的一个名篇。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的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然后推出五幅特写:草的嫩绿,花的争相斗妍,风的温馨,雨的缠绵,人的欢乐。写景状物,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
字内化为想象中的美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而古典诗词则具有独特的意象风韵,美不胜收。诗词中景物的选择,画面的建构,色彩的调配,景中的意蕴,都具有审美价值。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手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事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美的力量,这就是美的意境的审美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分析、体会这种美的境界,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
当然,意境的审美,“感悟”是最重要的。“感悟”的基础是“理解”,学生不理解,感悟也就谈不上。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逐字,逐句,逐段,把课文拆解得支离破碎,强调分解,忽视综合,是不利于学生的感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整体感悟放在首位。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录像等,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通过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并不奢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文学家,最终目的是培养审美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进而使之拥有创新精神,拥有创造美的热情与能力。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创造。要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方式之后,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美与丑。进而指导学生去写自己认识的人和事,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在具体的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要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写随笔、周记的习惯,使生活信息与主观感触及时落实到文字,充分积累素材。
2、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
综上所述,我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4月
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美育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注重;美育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活动规律的科学。美育则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人们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因此,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毫无疑问,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
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的建构只有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这一切归结到一点,就是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审美心理结构又是由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应根据这四种要索循序渐进、互相渗透、循环往复地进行。
1创设审美情境,诱发感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在语文课中就是通过视觉、听觉去直接感受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认知形象,理解形象,受形象感染,学生不步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难以有深切的感受。”因此,要“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气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敕勒歌》时,用一幅教学挂图诉诸学生的视觉创设审美情境便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静止的场面活起来,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维,就能有效地诱发主体内部的审美感知,完成心理定势。
2辅路搭桥,启发想像审美局限于感知而没有想像参与,就不会扩展和深化,就会失去创造性。如何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呢?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精读文章,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联想中去体验,思考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审美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通道。即教师必须辅路搭桥、穿针引线,扫除一些障碍,把学生带入审美情景中。如《故乡》一文,当学生对闰土的形象以及他的善良性格,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了较深的印象之后,教师还要及时提示学生细读课文、统观全篇,把中年闺土与少年闺土的形象进行“对比联想”。当学生对闰土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有了清晰的理解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索造成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把审美的范围扩大,进行“类比联想”由认识闺土的悲剧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学生看到旧中国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衰落,城市萧条,各阶层人民日趋破产的悲惨遭遇,从而激发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样通过层层剥笋,反复扣问和联想,促使学生再造想像,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思维,有助于审美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3以情激情,激发情感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情感既是审美的动力、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层。在美育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这种审美情感,把教材(客体)的。文中情”化为学生(主体)的“心中情”。如讲《白杨礼赞》这篇舣文,教师可以这样启发: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一曲歌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精神的颂歌。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白杨树与北方军民联系起来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很快进人审美氛围,并以浓烈的情感体验到白杨生存环境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和内在的“神美”与“北方的农村相似”,从而不仅领略到托物言志、由物及人、象征手法的妙处,而且受到了情美的熏陶和精神意志的锤炼。
4开发美点,强化理解理解是审美的理性因素,它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具有规范和导向的功能。感知、想像、情感如果没有理解参与,那么审美就将沦为一般的感性活动,丧失它的深沉意味及可领悟性;理解如不与它们交融,审美也将失去感性的活力和丰富性,而成为一般的概念思维。怎样加深和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呢?要在开发美点上下功夫。开发美点包括方法和内容两方面。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各种生动有趣直观商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耳濡目染,口诵心维,激发其审美情趣,直接感受到教材中蕴含的美。内容上,语文教材所包含美学要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他科目无法企及的。从体裁上看,三大文体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均有其耀眼的美点。
寓美育于初中地理教学中 篇7
一、学习地理, 欣赏美
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山脉等都是初中地理的学习内容, 它们源于自然, 朴素清新。从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到原始的非洲热带草原, 从神秘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撒哈拉奇妙的沙漠景观, 从幽深的挪威峡湾风光到南极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从樱花盛开的富士山到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沙滩……各地自然景观千奇百怪, 使人如痴如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令人无限遐想, 充满梦幻。诚然, 自然美不仅赏心悦目, 更具特殊魅力。为此, 多少勇士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漂流、攀登、探险……
记得在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观看了一些非洲的风景图片和《动物世界》的视频资料, 同时简单介绍了台湾女作家三毛与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三天后, 学生邀我参加他们自发组织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行”的活动。回来后学生们纷纷在周记中抒发情感:
·我们生活在祖国第二大沙漠的边缘, 在记忆中, 听到和看见的都是荒芜、干燥和贫瘠。现在, 我们要从另一角度亲身体验戈壁和大漠, 感受其震撼和壮观!
·我们无拘无束地走在荒漠戈壁上, 充分享受空旷, 抛开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 对着大漠高声呐喊:“我们来了, 你喜欢吗?”
·我屏住气息, 盘坐在戈壁滩的砾石上, 透过沙漠里一丛丛的芨芨草, 静静看着远处的落日, 落日的余晖像金色的鱼鳞洒满整个天空。这时, 我被沙漠的壮美所折服。
我被学生们的朴素情感深深感动, 正是大自然的魅力促使人们向往和追求自然美。因此,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 用美的内容、美的形式、美的观念和美的力量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大自然的信心与勇气。
二、学习地理, 创造美
人们为了生存, 必须进行生产劳动, 不断改造自然。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人类改造自然的种种壮举。从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到令国人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从我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围海造田工程和跨海大桥到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人类用勤劳和智慧改造自然, 装扮家园。可以说, 劳动在创造社会的同时也创造了美。这一切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美、欣赏美, 并以饱满的热情创造美。
三、学习地理, 接受熏陶
初中地理教材向学生介绍了古今中外许多对地理学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及其光辉事迹。例如: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哥伦布与他的“新航路的开辟”, 徐霞客和他的《徐霞客游记》;又如:李四光、竺可桢、金庆民等人的事迹。为此,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准确、具体和生动地为学生介绍那些对地理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既要肯定他们的先进性, 又应指出其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讲到哪位杰出人物, 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这些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 不仅在于他们潜心研究、科学严谨的态度, 更在于他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 规范学生的行为,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学习地理, 欣赏艺术
1. 欣赏插图
初中地理教材图文并茂, 其插图作品可分为两类。一是民俗素描画。例如明快、悲怆的非洲大鼓, 朴素、简洁的各种传统民居, 优美、动人的傣家孔雀舞, 柔美、矫健的印第安民间玉米舞, 豪爽、奔放的巴西桑巴舞等。二是各种名胜古迹。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巴台农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等。这些民俗和古迹是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它既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情趣、理想信仰和审美要求, 又展示了不同时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这些插图给初中地理教材增添了色彩, 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民族修养, 让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获得艺术享受。
2. 巧妙结合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各种能表现美的素材, 与初中地理教材巧妙结合。
例如, 在教学“我国北方地区”这一内容时, 我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为课堂导入, 事先做了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背景图片依据诗词的内容精心挑选:有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 有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 有气势壮观的黄河壶口瀑布, 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 还有浩瀚无边的沙漠戈壁, 再配上饱含激情的朗诵。如此巧妙结合, 学生不仅体会到诗人笔下祖国山河的壮美, 更体会到文学手法的艺术之美。再如, 在教学“长江”这一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朗诵《长江之歌》的歌词, 再让学生听《长江之歌》的歌曲, 从而引导学生感受长江的奔放之姿和豪迈之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篇8
一、创设情境,走近文本,激发审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去发现美,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诱发学生全身进入文本。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故事、诗句、谜语、谚语、生活实例、社会热点等导入激趣,也可用多媒体演示导入。这些导入手段,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春酒》时,我以《故乡的云》导入,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优美的民风民俗。此外,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解析品读精彩的字词句段,都能唤起学生审美的意识,引起学生探寻美的意境。
二、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诵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曾让学生多次朗读“不必说……”那一段,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边读边想,仿佛真能感觉到春风在轻轻地抚摩自已,仿佛陶醉在泥土、春草、花儿散发的芳香中,还可以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似乎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在诵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语句节奏、语调处理等,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地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三、品读感悟,走进文本,培养审美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去理解感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用心诵读、用心倾听、用心倾诉,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并从中获得情感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耐心“品”,体悟文本中蕴涵的各种美。
首先,品读、体味语言美。阅读教学要重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可见,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品读是诵读的深层层面。语文许多精美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对词句讲解要到位,才能带领学生品读出语言丰富的美感和内在神韵,让学生真切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观舞记》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人机交互的舞姿,音韵优美、婀娜多姿、想象奇特的语言,仿佛一首抒情曲,让读者在美的体验中回味无穷。
其次,在想象中感悟意境美。特别是文质兼美的选文,如果读书只作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就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意境美。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点拨的助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完全沉醉在艺术体验的王国里。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细读之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人仿佛看到劲风席卷大地、雪花随风狂舞的情状,仿佛听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嘶的声音。如此体味使学生加深对塞外雪景的感受。通过想象,作品中的意境美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再次,在对话中感悟情感美。新课标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阅读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就不可能有对话的生成,所以体验是关键,只有着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体验、感悟和品味,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体验与文本交流,才能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去建构文本的意义,才能深刻地体会文本的情感美。
最后,在品读中感悟人性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借助选文蕴涵的人文精神,构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教育应承担的任务。文本中人性美对学生来讲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下课那一刻的动作神态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段细节的描写,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推上高潮。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品读,学生震撼于这种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
四、体验熏陶,引领学生走出文本,提高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育家说:“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不断改进和利用,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开发读本资源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作为教师,应活用文本,注重拓展。”如在教《社戏》一课时,小伙伴和“我”看戏回家时,途中“偷豆”这一情节,教师不妨设疑:“偷是一种不良行为,可作者为什么写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作品的独特感受,最后感悟出作者从“偷”中表现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从中感受作者脉搏的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从而提升了审美创造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9
一、以伟大历史人物为榜样, 发挥对学生的影响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和故事。翻开历史,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气势辉煌的爱国史诗。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把握好这一方面, 将伟大历史人物的素材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 唤起学生对榜样的学习, 对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梳理好这部分内容, 恰当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培育学生优秀品德。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无以为家”, 岳飞的“光复失地, 还我河山”, 文天祥就义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铿锵有力的誓词与他们的壮丽人生是融在一起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先辈们的豪言壮语与他们的人生是连在一起的, 人性美得到极高的升华。事实证明, 学生是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 这可以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 激发他们积极进取。为美好事业献身的精神, 正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既有血染杀场的英雄志士, 又有以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超人毅力及智慧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杰出人物。恰当地运用这些素材, 引导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历史上的人物, 并向他们学习, 养成坚毅的性格,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历史中文学艺术美对学生的影响
“文史相通”一直为人们所共识, 我国历史上不同的鼎盛时期文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特别是诗歌, 其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言简意赅的语句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表达作者的感情, 是引导学生掌握好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如“诗仙”李白, 其诗歌中广泛以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作为背景, 气势豪迈奔放, 富含想象、夸张手法, 写出了唐朝的“太平盛世”。而“诗圣”杜甫, 其诗因为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社会下劳苦大众的生活, 被称为“史诗”, 其严谨的格律、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文笔饱含着崇高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教学中准确恰当地引导, 能对中学生志趣、审美情趣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现出美育教育的优势。另外, 还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小说, 司马迁的《史记》, 屈原的《离骚》等对学生也有着很强的美育教育作用。在历史教学中, 充分发掘这些素材,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 另一方面又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开展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挖掘历史教学中的美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涉及历史、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从教学内容的每章每节中找到美的结合点, 如自然美、艺术美、环境美等, 以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如七年级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自然美教材, 大量地球形状、世界各大洲的地形起伏特点、地貌类型、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 使得学生将各种自然景观的奇伟瑰丽尽收眼底, 地理自然美教学得以实现。艺术美是美育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诸如历史上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以其独有的神韵,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精神力量。在讲述唐朝艺术时, 可通过多种教具展示融合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唐代舞蹈艺术, 受印度影响较大的唐代绘画艺术, 融合多民族音乐的唐代音乐艺术, 由此向学生传播美, 激励学生向往美、感受美、欣赏美, 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再如, 教学《游历华夏》时,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本节课中所富含的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 恰当地融入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保护环境、审美能力等教育, 真正达到美育内容与综合学科教学活动相辅、相融、相生的情景, 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地理审美能力转化为保护地理环境、爱护社会环境美的具体行动中, 使学科中的美育内容与实践完美有效结合。
四、课外作业延伸美育
课外作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 其作业的设计有很大的开放性, 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适用性较强的、具备差异性的美育问题体现在作业中, 使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如辩论式作业, 即结合所学内容, 由教师提出辩题,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论据, 写一份辩论报告。随后, 教师进行讲评, 对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 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 然后反馈给学生。如提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是弊”的辩题或者“岳飞对昏庸皇帝的忠诚是愚昧还是可取的”, 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针对学生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评, 使学生认识“利”与“弊”、“忠”与“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评价事物做到全面, 并与历史时期相吻合, 抓住事物的主流, 公正、客观地评价史事以及人物,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之美。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美育渗透 篇10
数学美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等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的形式, 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善于发现它、正确地利用它。
例如, 在讲解正六边形时, 如果教师带着一个蜂房走向课堂, 同学们就会在为蜂房内部的和谐结构惊叹的前提下, 顺理成章地走进对正六边形的探讨学习。教师把生活中的数学美展现给学生, 这样的情境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使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 去追求美、研究美。
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我有以下体会:
1.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 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美, 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数学美
如校园上空飘扬的国旗上的五角星及其排列, 体现着数学的结构之美;建筑工地上的铅锤线、三角架、房屋的结构等, 都体现着数学的应用之美;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与定位、无人驾驶的飞船的准确航行, 都让人惊叹数学的伟大。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美, 学生就会自然产生学习数学的冲动。
2. 把数学美融贯在教学中
如在学习公式a+b=b+a时, 教师可以把这些公式的美观、对称、和谐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3.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自体验发现数学美的过程
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时, 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 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发现这三条线段都能相交于一点的美丽而巧妙的事实。这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的数学美, 学生一定会牢牢记住的。
4. 对数学美的认识,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要用心去感知发掘其内在美、实质美
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其中a≠0, b 2-4a c≥0) , 表面上看并不太美观, 但它为求根计算带来了方便, 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方法美、普适美, 如果学生再认真地研究一下, 学生就会发现它更具有令人折服的“内在美”:“±”表明它有两个根;“a≠0, △=b2-4ac”会显示根的数目及方程的性质。
初中散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1
一、创设有效的散文情境
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应打破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应灵活应用有效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课堂的导入方式对整堂课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整节课的学习气氛,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开始受到强烈的感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视频及音频,教师在讲解这篇散文时可以在上课开始前播放一段春天鸟语花香并伴有鸟鸣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春天的氛围,自然而然地融入课文的讲解中,为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通过朗读体会散文
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全面地体会文章,并能够更有效地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进行莫怀戚的《散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深入体会文章中“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中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亲情,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熏陶,体会到世间尊老爱幼的美德,实现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又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去朗读文章中所描写的“望父买橘”和文章中的“我”四次流泪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充分体会到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依恋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精神内涵。
优美的旋律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尤其是散文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来进行朗诵,选择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来充分呈示散文诗的美感,营造优美的审美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文章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对散文中蕴含的情感的深入理解。教师也可以选择让学生根据散文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音乐,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事先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并明白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不同的学生选择的音乐也存在不同,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选择的音乐进行文章的朗诵,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散发出的不同韵味,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散文中发散的美感。
三、开展活动体会文章意境美
学生会通过感知具体的事物来进行直观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散文的文字描写中感受到描写的形象,并进行整体的感悟,对描绘的形象进行体会,然后领略其中蕴含的韵味,受到文字的熏陶。很多散文都营造丰富的意境,如《春》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春天:“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句子中的“偷偷”和“钻”这两个关键词使得春草的形象鲜活生动起来;“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句子中“闹”字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充分体现出春天活泼的意境。散文中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很好地营造了文章的意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我国一些诗词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文中的形象美,如《枫桥夜泊》中所描写的落月、渔火、江枫、不眠人等形象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孤寂清冷的审美意境。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把握,通过自己的联想将文章描述的文字化为鲜明的意境,充分地丰富了学生审美情感。很多散文中作者都是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写作,其中塑造了很多优美的意境,课堂中教师的逐字分析则会削弱散文中营造的氛围。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文章意境的品味,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散文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的意义。教师应带领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意境,让学生进行全面感受。如在学习;学习鲁迅的《雪》时则可以组织学生出去看雪,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雪的姿态,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的冬天,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营造出冬天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描述美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四、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画面美的体会
很多散文中的语言都充分地体现了一种画面美,并且学生通过体会文字的描述,体会到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及意蕴。如《紫藤萝瀑布》中所描绘的景象:“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将紫藤萝整个描绘出来,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画面,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种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文字来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丰富读者的审美和见闻。并且优美的散文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教师在进行散文的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体会艺术之美。并且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将与诗歌对应的图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产生广泛的联想,进一步理解散文中所描述的景象,加深学生对文中意境的体味。初中语文中有很多画面感很强的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荷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画面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五、充分体会文中的情感美
很多散文都是借景抒情、以情言志,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品味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进行余光中的《乡愁》的教学,学生应充分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家乡的热爱及绵长的思国思乡的愁绪,让学会充分吸收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情感美的体验。并且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充分体会到更多美的形象,认识美的本质,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如《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源风景,教师可以配以图片、音乐等,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文章所描写的景象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升华思想,让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领略文中的情感美。
初中历史课中的美育熏陶 篇12
一营造良好的美育熏陶氛围
美育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氛围下实现, 因此历史课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美育熏陶提供条件。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外拓展、作业评价等多个环节和角度去进行美育渗透, 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多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讲故事、情景扮演、玩游戏、听音乐、观看纪录片、辩论比赛等等。这些教学形式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 将枯燥的历史内容演绎得趣味十足, 同时也将历史知识美化, 给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以美的享受, 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充满美感的学习情境和氛围。第二, 在教学手段上, 善于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本身具有多样化、多彩化的特点, 其中声、形、影、像、图、画、光、彩相互交融、互为一体, 给学生一种直接、形象、丰富的感官刺激, 利于学生的接受。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出一个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历史课堂世界, 也给学生们带来无限的美的感受, 营造出良好的美育环境。第三, 在作业布置环节, 教师要一改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 以历史知识为节点进行发散、扩展、延伸。历史与文化、艺术融洽地结合起来,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留给学生一个提升审美素养的空间。
二把握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俗话说, 文史一家、政史一家、史地一家;历史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科学、政治、地理等多种知识, 饱含了各种美育元素。另外, 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精美图片等, 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素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历史教材中的这些美育元素, 加以合理利用, 将历史与美育恰如其分地链接起来。
例如:教材中有关古代历朝的丰富文化史,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朝代所盛行的音乐、雕塑、绘画、文学、诗词、歌剧、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不同区域的文化繁荣状态, 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这些都给学生们以艺术美的感知和享受, 有助于美育教育。历史教材中还有各个朝代, 从古至今我国的对外交流史, 近现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外交政策等等。这些都是政治史, 充满了政治学的因素, 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同时, 也了解到政治文化。又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法国大革命等战争史时, 这其中又包括丰富的军事题材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素材。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段历史的教学, 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 历史教材中还有大量的精美逼真的图片:有雄伟的建筑, 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也有地球的地理地貌、巍峨高山、大川河流等;还有婀娜多姿的雕塑壁画, 如敦煌壁画、莫高窟雕塑等等。
总之, 初中历史教材就是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 里面有人物、有事件、有景物、有场景, 彰显出人类的劳动与智慧、体现了人类的发展和创造, 可以说是一幅极具生命之美的历史画卷。我们的历史教师, 善于把握教材中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育元素, 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三组织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创造美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几个人物或几个事件即可, 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以史为鉴。所以教师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 学会以历史的角度去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学习完中国古代历史之后, 可以组织学生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展一些兴趣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尽可能以各个历史朝代为主题, 贯穿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特征、艺术特点, 并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以加工, 变成新型的活动形式。学生们既能从中巩固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文化之美, 又能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历史之美。又如针对历史上的经典典故,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模拟表演。学生们通过对历史典故的了解, 加上自我的理解和想象, 改编创作出新的“作品”, 重现了历史画面之美。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发展状况, 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渠道, 收集从古至今的货币图片, 了解不同时期货币的特点、历史, 从而体会到人类经济的逐步发展、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总之, 利用课堂这个小舞台,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 引导学生将历史与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结合, 去创造出更多的美。
正所谓“美可启智、美可辅德、美可健体、美可促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挖掘美学元素, 通过历史教学去熏陶学生的美学素养、进行美育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奇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方法举隅[J].大观周刊, 2012 (9)
【初中美育】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美育11-15
高城初中美育调查报告09-09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07-08
美育教学07-17
网络美育05-27
美育06-14
美育设计07-26
音乐美育08-10
诗词美育08-24
美育思想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