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师培训总结

2024-09-24

美育教师培训总结(精选6篇)

美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1

一、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

随着新时代进步的需求, 人才培育的需求, 赋予地理教师新的使命, 新的人才观。爱因斯坦曾说过,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现代教育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的说教, 而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在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 美育具有重要的地位。这要求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与形式中美的因素, 进行美育内容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课堂教学有节奏、有生气, 使教学更为形象、生动和感人, 才有利于学科教学收到成功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在讲授《滚滚长江》一小节时, 不只是就长江论长江, 可以通过长江的源流概况、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开发利用状况, 让学生全面的感知和体验长江的形态美、功能美、风格美、内涵美, 既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又惊喜人类智慧的奇特创造,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样的地理老师自然也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二、具有广博精深的学识修养

作为地理教师不应仅具有专业知识, 还需要有丰厚的文化素质。这不仅要地理教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既涉猎数、理、化、生, 又触及文、史、哲、美, 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 既要专精又要博览, 在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 教师要不断的拓宽知识领域, 充实地理内容, 了解地理信息, 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人们常用“上知天文, 下熟地理”来称羡饱学有识之士, 这要求地理教师也具备这种知识水平, 只有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得心应手, 旁征博引, 把课讲得深浅适度, 生动活泼。例如教师在讲授《滔滔黄河》一小节时常常引用李白《将进酒》诗中的前二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此小节的导入语, 上句写出黄河之水之来, 势不可挡;下句写黄河之水之去, 势不可回。诗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之壮美, 陶冶情操,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 教师就把黄河的特点, 融入到一种磅礴大气的诗的审美情境中,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又让学生感同身受, 这样的课堂何乐而不学。

三、具备美育人的拓展教学的素质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深入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 还应具备较强的信息传输能力以及美育人的能力。这些能力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地理教师应具有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马克思曾说过,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没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就表达不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也难以抒发教材中丰富的审美感情。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准确、高低适中、快慢适度的教学语言, 以营造一个波澜起伏、富有节奏的课堂。例如教师讲授《死海》时, 教师先讲了一个飞机失事的故事, 其中一个人掉到死海里不但没有淹死, 反而漂在水面上?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教师趁学生学习兴趣正浓, 因势利导集中精力把课堂教学内容在情趣中完成, 所以一节课下来, 完全是在自觉中完成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紧张学习得到放松。

另一方面, 地理教师掌握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例如采用幻灯片、DV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巧妙的使用地图、图片等各种直观教具, 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直观、具体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将抽象枯燥的地理原理、空间分布、地理成因等教学重难点具体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的铁路》一节时, 将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放在幻灯片里, 教师边讲述铁路线的名称, 边准确地指出图的枢纽位置及铁路线方向。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 不仅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完整的空间概念, 并由感知上升到理知, 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觉记忆, 启迪学生智能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样声形并茂、图文结合、情景交融的课堂, 使学生从听觉上和视觉上获得直接的美感, 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之中, 不仅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 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地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四、地理教师要有较高的师德

古语说, “正人先正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应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做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模范。俗话说:“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作为地理教师,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净化学生的灵魂, 开拓善良的人性, 弘扬当代意识, 教学生知善恶、识美丑,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恪忠职守, 勤奋耕耘, 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以地理教师自身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这种对教师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教师崇高品格的最伟大的魅力。

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 篇2

【关键词】 美的内涵 美的教学 美的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26-01

0

美育教学则是通过对美、尤其是艺术的感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机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美育的内涵和在体育中的体现、作用

美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培养人们美好心灵为主的情感教育。体育中的美育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敏捷、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怀,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等。

体育中的美育体现在培养人的健美身体。这就是说通过严格而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体格健美的发育,从而获得美育的所有内涵。这种美育的内涵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的体格,体型会受先天发育的影响,但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提高健美感。

身体的健美是体育中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美育具体表现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跳水、武术等等。运动员以各式各样的动态、优美的静态,各种动作间和谐的编排与组合,并综合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通过人体运动这一独特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优美、清晰、和谐、对称、干练的印象,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2.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仅提出以下几点供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首先,体育教师应具有优美的体态、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力求教态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感知的第一对象,体育教师应具有匀称的体形,强健的骨骼、发达的肌肉、健康的肤色再加以干净、整洁的服装,这就给学生一个健康美的第一感知,从而给这些具有求知欲、模仿性强的学生留下健康美的印象,并激发学生积极的朝着这方面去锻炼发展。

其次,体育教师授课时的语言美、示范动作时的行为美。在教学中讲解的语言抑扬顿挫恰当、轻重缓急富有节奏感,并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再加以优美、准确、熟练的示范动作,就必然引起学生的钦佩和赞美,使他们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引导他们去摹仿实践,从而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也要求体育教师无论课内、课外遇事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以提高言传身教的效果。例如:无论严寒酷暑、体育教师都衣冠整齐,教态优美、富有朝气,和蔼可亲,遇事宽宏大量,这都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体育教师应掌握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形式的内容美。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进一步推敲,形成新颖多样、丰富多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与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倦,练而不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目的。

如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开始部分的组织队列,要求快、静、齐,给人以严明纪律、有素养的“队容美”。基本部分的讲解、示范也要给人“语言美”“行为美”的享受。接下来部分以舞蹈、韵律操的形式给人以轻松“享受美”的感觉。

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韧不跋的品质。使学生互相学习,胜不骄、败不馁,以达到心灵美的教育。

3.在教学当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体育欣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想象、感受和再创造,是一种精神活动。他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向学生讲授体育欣赏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美的所在。

如:体操动作的“轻”“飘”、“柔”;健美操和艺术体操中动作的节奏美、选型美和技巧美;篮球比赛中的多样统一的战术美、技术美、智慧美、动作美、仪态美;在观看足球比赛中的技战术美,进球后的胜利的美和痛失球后的遗憾的美;跳水和花样游泳中的技巧、技术美和动作的组合美。

再通过教学和观看比赛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起到陶冶情操、培养意志的作用,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增强一个人的自尊意识。

法律与美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实验小学

傅志红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各个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培训的这几天,我的感觉是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们与专家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听取了专家及各位同行的各种观点和见解,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法律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波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应对校园伤害事故、妥善解决和处理此类纠纷,明确法律责任已经迫在眉睫。最近,听了宁乡县法律援助中心李爱民的讲座《如何处理校园伤害事故》后,深有感触,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职责与学生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虽有相近内容,但这两种职责的性质和法律渊源却有不同。前者是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基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而形成的一种公法范畴的职责与义务;后者是基于民事法律所确定的监护权,而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形成的司法范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两种权利由于来源与性质上的差别,不能混淆。尤其监护权是建立在亲权基础上的,不能脱离法律的有关规定和亲权的范畴而谈监护权的转移。就目前的民事法律规范而言,没有明确学校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或应当承担监护责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总体上来讲是基于教育与受教育而形成的教育关系,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殊规律,应当适用教育法调整。因此,我认为,学校并非学生法定意义上的监护人,尽管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二、美育

美育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校、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的关注。例如:郑艳老师非常慷慨地与我们分享了她人生中的三本书:一本写给职业,一本写给孩子,一本写给时光。她温柔的语言仿佛将我们一同带入她笔下的世界:与大学导师的人生论语,在书信中浅谈人生哲理、诗歌、音乐和电影;为孩子记录下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点滴的故事,将美的教育渗透进平凡普通的生活? 美育是教育者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学问,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教育素养,我们通过阅读、思考、行走、实践以及一切与美有关的活动来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4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1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余家艺术院校,十几家著名央地艺术院团,近万名海内外艺术家,八大艺术门类,在六天里通过网络云传播推出四十余场、上百小时的精彩节目,彰显艺术为人民,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经典的主题。

“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主要通过对交响合唱《我们》《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三部音乐精品的讲解、欣赏,拉开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们》

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

《黄河大合唱》

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

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

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

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华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华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2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促进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

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善、更为高尚。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3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精妙绝伦的翡翠,除了拥有卓越的“先天条件”外,当然也需要后天的精心设计和细心雕琢。好的雕刻工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让翡翠的价值更上一层楼。比如《青云得路》翡翠,作品俏色运用巧妙,黄,紫,绿三色合一。雕琢人物精细、传神,动作造型也是自然舒畅。图案选自传统题材,寓意吉祥。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仔细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认真用耳朵去聆听,总会发现些什么。我们用心去观察我们自己,会发现每天都不一样,总是会有细微的变化。当我们真的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意境是,真的会触动我们的心灵。《父亲》这首歌,我平常是有在听的,但是只是为了其中的旋律优美,而去听。但是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看着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当时是古巨基在唱着这首歌,我用心去聆听,听到最后我眼泪刷刷的往下流,真的控制不住,最触动我的泪点的是这么一句: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他变老了。这句真的很触动,想着自己的父亲正在慢慢的变老,而自己缺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这个事实。

当我们用心去领悟了,真的会有所收获,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所以,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够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美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1、美产生于劳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括:

(1)人的美。

(2)劳动产品的美。

(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

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具有直接的实践性。

(2)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美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4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美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5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指出,教育力求调整培养的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关注学生经验和多样化发展的课程内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强调了“美术、人文、科技”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美育是学校教育中综合了很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学科,虽然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或课堂,但它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全方面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实质上,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对生活、工作、对社会、人、事、物的看法也就完全改变了,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了。提高学生的美育教育质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本学期,我校在开学初就拟订了美育工作计划,并在一学期来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我校的美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计划明确。

思想是指导工作的根本源头。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学初就安排我们术科组策划好本学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因为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面比较大,是一项不好作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细致。这为本学期的美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机结合,把美育工作渗入各科、各项教学工作。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学习就能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体、美的课程,又特别是美术课。我们学校领导规定术科的教学一定到各功能室上课,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绝对不允许出现“放羊式”的课堂教学。

三、开展多形式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

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中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六一’节的各种游园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美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6

关键词:校外教育;青少年培训;德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 G63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54-01

德育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第一教育要素,在青少年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从目前的学校教育现实来看,德育工作喊的响,实际上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内容,而在校外教育领域,重视文化科目补习、艺术技能科目培训更是比比皆是,德育更难引起教育者、家长的重视,这从少年儿童的终身发展来看,这种缺失的教育造成了孩子发展的短板。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何选择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纲要以及新课程标准,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这有力的扭转了以应试代替素质,以智育代替德美体劳的现象。不难想象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拼时间,学生从早到晚耐心的听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埋头做着名目繁多的试卷、作业,几乎天天都是星期一,以此培养模式造就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所谓尖子生,也有的艺术才能——美术、音乐在高水平之列,但由于道德沦丧,最重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事实,不仅使我们对原有教育的缺失有了清醒的认识,更促使我们寻找在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进行人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为教”的育人理念,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其知识越多,技艺水平越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可能就越大。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日本许多医学博士在侵华战争时期,用所学医学知识,从事细菌战的研究,自觉不自觉的充当了灭绝人性的杀人侩子手;也有的少数人到国外留学以及部分留洋科学家为了争得高待遇、获得高享受,不惜用学来的可用于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用来制造违禁品、乃至毒品,摧残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从当今社会个别现象中,令文明作呕的是,一些艺术学校培养出的歌星、一些令青少年崇拜的歌星借义演、捐资助学的名义,漫天要价,将巨款攫为己有,偷税漏税,更有甚者向青少年传播不健康的歌曲,为所欲为,严重扭曲了人性美的内涵。凡此种种,给我们少年宫的专业特长教育者确立了新的定位,育人先做人,重视文明美德的修养是没有知识与年龄界限的。作为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如何摆正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如何把人生美德的教育融入教育活动过程中?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从教育者本身做起,“身教胜言教”

我们都知道,校外教育培训班不排除有些是以功利性为目的的,把仅有的一点专业技能作为获利的资本,在道德与人生美的教育方面知识欠缺。“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严以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些众所周知的名言可归结成一句:己不正,不能正人。有的教师总是在学生面前标榜自己的专业能“挣钱”,而把专业学习对人修身养性的作用遗落他处;也有的教师对学习接受慢一些、知识技能技法掌握不好的学生,以“比猪还笨”。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创伤啊!作为少年宫,我们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在孩子们面前言谈举止处处讲文明、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学生人格。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崇高而美好的形象。

二 教育活动中实施人生美德教育

少年宫是青少年在校外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是在专业特长提高的自身需求中获得教师的指点。我们的教师有义务对有道德品质严重缺陷,经常违纪又有专业学习意向的学生,从“拉一把”的角度出发,倾听学生心中的语言,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协同家长耐心教育,使他们不至于进一步滑坡。从目前看,也有的老师为争名夺利、捞取奖金,挖空心思将分数高、基础好的学生--优等生宠爱异常、关怀备至,而对一些低分的差生则处处责备、歧视,没好脸没好气,使得这些学生因受冷落而自暴自弃,厌倦了学校生活,最终导致两极分化。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星期天、节假日以高额学费办补习班,有损于教师清正廉洁的形象。在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少年宫,注重剔除这些社会污垢的影响,使教师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的姿态,确立了“奉献精神是伴随教育者一生”的行为准则,用教师职业的美唤起学生的精神动力。

三 “平等相处”以宽容的心理对待所有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摆架子是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作为青少年宫节假日活动的集中场所,教师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关乎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关系着这个活动阵地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教师的威信不是用训斥和对学生的惩罚,以及一张严肃的面无表情的脸所能得到的。在教育现实中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缔造者都是那些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优秀教师,他们对有错误的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善于引导,学生把他当成知心朋友,是学生自己在心目中树立了对老师的信仰,确立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追求。

四 不可忽视“潜移默化”在美育中的功能

少年宫是青少年活动场所,离开了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缺少了美,就不能生活在和谐、幸福、安静的环境之中,审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们达到一个崇高的、合乎哲理的境界中,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明确了艺术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由于艺术教育能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所以它的德育功能和影响也最为深远,最具影响力。如声乐教学中,从歌曲的背景,到曲调对背景表现,通过解释、演唱体会,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教育,如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都是时代的代表作,听曲演唱都会使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全国人们拿起武器,同侵略者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壮烈场景。在青少年活动场所的专业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有机的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爱护大自然、环境保护的生命教育,厉行节约保护资源的发展观教育,用事实使学生从认知向良好行为发展方面趋近。

同样,审美教育在所有科目中都能和谐的进行。如舞蹈专业,在形体美上给人一种气质;美术专业在感悟美、创造美给人一种思维的空间,更能使孩子们找到专业学习的乐趣。所以美育是实施德育、促进青少年情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德之人的心灵是美的,而美德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华。在青少年活动场所,实施以美育为内涵的专业教育策略,这对教育者是专业效能的提升,对学生是人生的奠基,对少年宫来讲能提升发展的生命活力。

上一篇: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下一篇:考试信息资料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