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2024-12-08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精选11篇)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篇1

美育, 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育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陶冶美的情操。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绚丽多姿的自然美, 深刻感人的社会美, 丰富多彩的艺术美, 同时课文自身在题材、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又表现为艺术的形式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天生爱美的纯真儿童。

教学实践表明, 无数成功的教学, 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 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 “美”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 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 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提倡美感教育。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呢?

一、利用教材寻找美

入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 涉及到古今中外, 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 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 都是美育极好内容和形式,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 教师就要认真利用课文中美的因素, 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美, 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 丰富美的情感。

二、教师语言渲染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 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 通过它, 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 教师语言缺乏美感,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 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 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富有逻辑性, 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 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三、教学过程贯穿美

美育还重在教学过程。在课堂上, 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 而且要通过课堂教学, 让儿童不断地获得丰富的想象, 使学生常常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 幼小的心灵无拘无束, 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 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 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 并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 随着想象的展开, 潜在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开发, 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直觉和悟性。而且, 教师还应该通过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板书去体现美、挖掘美, 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篇2

【摘 要】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有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握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品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比如教材中往往涉及到许多题材不一的篇章。如情调高雅的散文,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短小精悍的诗歌,严谨论证某观点的议论文等。在分析讲解每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则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情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生动。教材的精髓与精炼、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的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们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自然的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

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故不免对月感伤。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又如,在朗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豪迈的基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化的波澜。文章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朗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的语气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的气势。朗读过程中这些细微处的情感的把握,语调的处理,教师都应适时的加以点拨。如果不对朗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二、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作为审美体裁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明确新编语文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教育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爱惜美,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明。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如在诗歌中,有《诗经》的反压迫追求自由,有《离骚》的忧国家爱人民;在散文里,有《白杨礼赞》对民族脊梁的讴歌;在戏剧中,有

莎士比亚对友谊和爱情的称赞„„这些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题材。总之,我们要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美育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二)分析作品,增强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的初期阶段是审美感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被作品中的美所感染,并不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反复作用,而仅仅是一种直觉在刹那间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但是,审美活动若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那么审美体验也将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因此,直觉性审美之后,还需要向理智境界提升,在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过程中,深层次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趣和悠悠情韵。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搏风击浪的海燕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觉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真谛和本质。

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审美的高度鉴赏各类文体,应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具体有以下几个审美角度:

首先,体会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如机智善辩的晏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善良厚道的老瓦匠等。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深深的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受到美的震撼。

其次,体会散文、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散文诗歌以其所具有的节奏、音韵与深刻的形象与意境打动着人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的美往往是意境优美诗情浓郁。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写花,便是百花怒放;写绿,便是“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体会说理类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之美。

许多说理类文章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在思辩的过程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因此,鉴赏这类文章,重在品评其中的美。

鉴赏美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略朝晖夕阴、风霜高洁、春燕飞舞、万花怒放等风格迥异的美,并赏析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确,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能力。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的景物,由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也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唤起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造意象,教师必须饱含着感情,把文中的精华艺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自觉的汲取精神养料,受到美的感染。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座右铭的语言,原因在于它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的引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很优美、浅近、动人。作者仅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会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体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感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一)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

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择词选句,借景抒情,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感觉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少,而且平时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没有审视的能力,思考的角度不够深广,不能发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肤浅而又程式化,感觉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美的事物、美的对象,从而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教师同时强调,观察决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

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2、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一些童话类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前后衔接不当的问题,文笔也稍嫌稚嫩。对这类学生的作品不应全盘否定。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构思有新意,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之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受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美育教育的外延扩大,内涵细化,才能真正地进行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手中的写谱写歌颂祖国篇章。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的美育渗透初探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85-01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倾力于学科知识的灌输、解题方法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强化,对学生情感的促进和思维的发展只是流于形式、停于表面,更别提引导学生畅游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美丽与神奇。其实,数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并不是想象中那般抽象、乏味,要真正地学好用好数学,教师必须关注数学课堂中的美育元素,努力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世界之美和数学学习之乐。

一、在教材内容中挖掘数学美

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其内容包罗万象、美妙神奇,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开展数学学科教育的重要载体——数学教材,其科学地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教师教与学生学、智力因素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把数学学科的图形美、数字美、符号美、逻辑美等元素有机整合并融于数学教材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感受到学数学是快乐的,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和认识圆的兴趣,带着对圆形的喜爱走进课堂,笔者出示了一些圆形的手工作品,如贺卡、书签、钟面、五环、车轮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必然兴趣倍增;认识并了解了圆的特点后,笔者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画一幅基于圆形的生活日用品,并全班交流展示,再次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是无处不在的。

二、在教学情境中创造数学美

学科教学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情境而存在的。研究表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极为有利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动态化、趣味化和系统化,能够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带上一定的目标任务走进课堂,走进学习,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是一个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知识,不断寻找知识与技能的转折点,寻找目标与现状的平衡点,寻找课堂与自我的融合点,从而不断地创造美丽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创设了“小商品交易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小商品的自由买卖,每种商品都标有不同的价格,每位学生都配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玩具样币)。活动中,孩子们的买卖声不断,交易气息十足,教室成了真正的商店,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是情境激活了数学课堂,释放出数学课堂的美丽与和谐。

三、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美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如果只是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那么所获得的美感只是停留在表面和浅层,自然是不深刻的;如果要使这份美感进入深层和本质,必须在感知美的基础上依靠学生的亲身经历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才是唤发学生对美感认识的强大动力。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根据数学教材内容和学科本身的特点,精心设计有趣的操作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画画、摸摸、量量、拼拼、折折等,让学生的头脑和双手动起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活动任务的驱使下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不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巧手辨物体”的游戏活动,将若干不同形态的物体置于一个布袋子中,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请学生上来伸手到布袋子中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物体的名称;或者让学生根据物体名称从布袋子中摸出相对应的物体,比一比谁说对或摸对的次数多,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在经历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数学学习之动态美。

四、在教学评价中展现数学美

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方式作了重大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释放学生的潜力,使教学评价真正地为教师所用,为课堂所用,以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展现出数学的人文美。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运算律的特点并灵活地进行运用,笔者设计了一个“陷阱”:248-(75+52)=?有学生脱口而出:225,我知道他中计了,但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让他把解题过程板书于黑板:248-(75+52)=248-75+52=248+52-75=300-75=225,同学们很快提出了质疑,笔者示意大家安静,让这位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所在,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这位同学终于成功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种容错艺术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人文美。

浅谈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篇4

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大多是精品, 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这些文章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蕴藏着美的质料。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这些美的质料开发出来,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 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美的圣殿, 如何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呢?

一、明确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必备的条件

1.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优劣不仅是决定教育水平高低的基本要素, 而且是决定语文美育质量高低的必备条件。对于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应该成为美的使者, 即不仅是美的传播者, 更应该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若要成为美的使者, 就必须是一个有美学修养的人。作为语文教师, 不仅应从仪表、语言、行为、内心上具备美修养, 还应该具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能够充分感知美的耳朵。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的质料, 要靠语文教师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去感知;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美的宝藏, 要靠语文老师的耳朵在学生的言语间去揣度、去触摸。人们普遍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其实由衷的语言也是人心灵的窗户, 因为“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语文教师不仅要用一双慧眼去探索语文教材中潜藏的美的因素, 而且还要眼、耳并用去发现美好的内心, 这一切又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思维。这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优劣, 决定了实施语文美育的水平和程度。因此, 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是决定语文美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关键。

2.优美的社会环境是实施语文美育的摇篮。

优美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正是实施语文美育必不可少的外因。就学校而言,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以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 无一不是有效实施语文美育的外因。所以,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确保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的物质保证, 同时也是实施语文美育的最佳条件。就家庭而言, 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也是保证语文美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整个社会而言, 社会意识对学生有着更为宏观的影响, 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以一种巨大的力量作用于庞大的青少年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群体会将这种社会意识反映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上来, 也就进一步反映到语文意识中来, 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因此, 作为语文美育实施者的语文教师, 必须随时随地对这种影响着心灵的时代社会意识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还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

二、努力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 胸中必定有一个境, 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创设一定的情景, 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 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 有言出己口、情出己心的体悟, 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 而且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为技能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是作者饱受兵乱、四处飘零、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忧患余生, 这时处境更加穷困, 心情郁闷悲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情景的凄冷、作者的悲苦孤寂以及对国难民苦的深深哀痛和关切之情, 我通过诗句中的用词来创设情景, 营造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 激发学生产生爱国忧民的思想, 激发学生对这个浓郁苍凉场面的想象力, 产生接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感染力。在教学中, 我借助自制的投影片和音像资料, 或用悲情朗读等方式加以辅助, 诱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进入到了那烟水茫茫、战火频发的动乱年代, 完全融入那惨淡的画面里, 体会诗人浓郁悲凉、缠绵深厚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 让学生用美读的方式来领悟情感美

富有表情的朗诵课文是感知语文教材的重要形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然纸上, 学生形成立体思维, 能够从多方面感知教材, 不假思索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也应该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呢?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感”法, 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深入课文的深层意蕴,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 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的体验时写出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 仿佛满腔热血沸腾起来了, 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 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 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 大有低回往复、依依不舍之意。”这里谈的显然是在欣赏高潮阶段, 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感应及彼此界限的消融, 是由朗读的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 造成全身心的震颤, 形成主体对象的感应, 自我与世界的交融, 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由此得知, 朗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 是激发审美情感, 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进行审美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四、认真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突出美育的形象特征

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 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 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认识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真人真事的形象, 运用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例如,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是秀气的, 水是清亮清亮的, 风是温暖柔和的, 雪是充满幻想充满柔情的, 山坡上的积雪, 风儿吹动的山面, 日落时的融雪, 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此动情的山水令学生视野大开。阅读这篇文章, 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的冬天里, 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我们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 令人乐而忘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 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就是以形感人。

中学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篇5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学校教育的功利化使美育教育失却了应有的位置,很多普通高中追求的是升学率,职中则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把其他方面的教育弃诸门外。而且这种功利化的做法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地步了。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的影响能够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所以,就如何针对上述情况在语文课中开展美育,本文做出如下探讨:

1.亲其师,信其道,用人格的魅力去进行人格美教育

如何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语文课呢?脑海中经常会闪过一篇散文——《我的老师》,文中的蔡芸芝老师将自己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仅在课堂上同时在课后、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学生烦恼时能得到她的援助。纯真的学生哪怕是在放假的日子里、在梦中,也会想到他们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园丁,才真正称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好比一架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旋律,必须把乐器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给自己定位:力争做一个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语文老师容易使学生对他们产生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用人格的魅力去激励学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揭开语文的面纱,让学生知道语文的内涵美

语文的精髓为“真是生命,爱是核心,美是魅力”,学语文的意义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就是通过阅读每一篇作品,从中获得新的美感体验,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获得新的启示,从而能够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得到实在的生活经验。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有关于他对文学见解的话:“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笔者认为语文的真谛所在。然而我们的很多学生读了十多年的语文而对于“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往往是一头雾水,因而对语文失去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进而用语文去熏陶他们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就首先让他们了解语文,并尽力让他们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什么”这些问题,由了解进而“学之者”再到“好之者”。

中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内涵极为丰富,是德育的最佳载体,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初步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里熏染。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内涵的丰富,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积淀、升华,情操得以净化,心灵得以熏陶,心胸自会开阔,情操得以陶冶。例如在讲《宋词二首》时,笔者给他们找了很多有关的音乐和动画,营造气氛,再让他们理解词义,最后让他们诵读,他们体会到了《雨霖铃》的凄苦,体会到了《念奴娇》的豪迈和无奈。美育的熏陶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3.开展情感教学,进行应时应景教学,让学生感受情感美

在开展语文情感教学中,笔者也尝试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1)关注学生兴趣,投其所好。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非常喜欢听和唱流行歌曲,特别是自从课室装上多媒体设备后,课间他们总是播放最新的流行歌曲。于是我们开展一个流行歌曲欣赏系列课。首先让他们每天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及歌词,并准备一篇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的发言稿。学生兴趣很高,表达自己的欲望也很强烈。在这个系列课中,学生能够深入地去理解歌曲作品的内涵,再加上我们引导其欣赏,从而达到了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思想修养的目的。同时,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明显地拉近了。

(2)把握时节,应时应境。中国人历来都对传统节日有较为深厚的感情,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每年中秋节前夕,笔者收集了一些中秋节的素材,花了几天时间做成了课件《月色如水》,汇聚了许多描写月亮的名篇,加上了许多中秋节的起源和中秋节的传说,还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再配上有关的音乐,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了知识。课件最后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中结束,学生全都不由自主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很动情地轻唱起来。课后,学生把自己过中秋的感想写出来。结果所有学生都交了作业,也能很有感触地把中秋节的感想写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知不觉,学生在欣赏音乐和诗篇的课堂里,在节日的氛围下,收到了美的熏陶,达到了美育的效果。

4.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在实践中感受自然美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不能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磨难,面对困境,面对挫折,从而对生命负责。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果想让学生成为坚强的人,就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磨练。因此,作为深化语文教学的语文活动无形中亦是对学生美育的上佳时机。

日记是一个人人生轨迹的真实记录,个人的喜怒哀乐尽可在此得到最彻底的倾诉,因此也是暴露学生真实思想、真实感情的所在。笔者指导学生写日记时着眼一个“真”字,字字篇篇去虚假,点点段段不矫饰,赞真善美贬假丑恶。在写作读书笔记时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是的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堂中教师应善于启发思维、提出热点话题、营造研谈氛围。“情动于中,必然发之于外”有所思有所见,自会生情。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中张扬个性,挥洒蓬勃的热情。对于中专生来说更要求教师不应全为应试而授课,而应让学生大处着眼,去讨论,去发挥,去感知生活,掘出生活的底蕴,生命的真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法让学生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去感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苍茫,去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去体会“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去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孤寂和博大情怀,去斟酌“对影成三人”的寂寥。从而让他们知道,生活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加深对生活和生命的更深一层的认识。只要他们能够有初步的体会,那么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相应的场景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因为在现在这个缺乏感恩的年代,笔者发觉很多孩子都失掉了感恩的能力。所以要让他们能够去体会父母的艰难和关爱,就必须让他们去做一些实践类的亲情作业。比如布置“给妈妈或爸爸洗脚”“我为爸爸(妈妈)做件事”“同爸爸妈妈交换角色过一天”等实践亲情作业,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父母脸上的皱纹是历史的沧桑,双眼的浊流是生活的风雨,鬓边的白发是青春的传承。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艰难,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使他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的责任,历史的重负,进而迸发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起的豪情壮志。

学校每年都组织一次郊游,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郊游的契机进行美育教育。不管草长莺飞还是秋风飒爽,只要是走出校门,就能够给学生以新奇和刺激。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更能近距离地贴近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乡村之行自会让他们欣赏到花团锦簇的希望,亦会见到“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妪,都市的气息在鸟儿敛羽间悄然流逝,时代的风情与此绝缘。城市森林和大自然永远是天差地别的。面对乡村的总总,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从而使灵魂经受一次次洗礼,达到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美育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美育的渗透于语文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相互环绕相互依存,那么语文和美育才不是两张皮,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篇6

一、有效的词句赏析, 感悟艺术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好词佳句。教师可以在进行词语、句子的教学过程语文中渗透美育。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本, 推敲文本中的语言。而每篇文章又既有典范性, 又各具特色:有讲究韵律格式的形式美;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有浓墨重彩的景观美;有满怀深情的人文美……如苏教版《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 在表现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昆虫感兴趣时, 作者用了“着迷”“迷恋”“痴迷”三个程度不一的词, 教学中, 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文本, 看看这三个词能不能互相替换。在教学这些美文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品词析句,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还能使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美的意境和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直觉的语言材料, 不知不觉地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有效的情境创设, 感受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 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为此, 教师可以用设置情境、制造气氛、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法,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较完美的境界。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一课, 是郑振铎写的一篇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抓住这一点看图学文, 教学时注重图文结合, 我先出示挂图, 指导学生由远及近的顺序观赏景物, 而后重点观察燕子,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此图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春光之美就在于绿叶红花, 燕子飞鸟。因此, 我们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 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再现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等, 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像声音, 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文本情境, 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 这样学生更便于和乐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有效的言行推敲, 体味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有爱民如爱子的毛泽东、周恩来, 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 有对科学一丝不苟的达尔文、竺可桢, 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 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的美不懈追求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训练学生用另一只眼睛去看文字背后的“东西”, 即我们应当巧妙地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语言文字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此过程中切实受到“真、善、美”的耳闻目染, 促此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 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实现了“文道合一”的教育目标。

四、有效的拓展迁移, 学习创造美

众所周知,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而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触摸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审美价值。可以采用表演、写作练习、续写、仿写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美、创造美的训练。如苏教版第二册《水乡歌》, 文中介绍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水乡美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让他们自己从中发现水乡还有什么美什么多, 先让他们互相说一说, 然后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写儿歌, 全班展示, 共同分享, 学生兴趣盎然, 精彩瞬间在课堂上不断呈现, 妙语佳句不断涌现, 让一个个“小诗人”名副其实。一时间, 一首首生动优美的儿歌就从这些小诗人的手中诞生了。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师展现给学生语言美

教师上课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评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言美。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 上课时, 我们先要做到语言美。一方面, 教师亲切温和的语文教学语言, 可以使学生百般回味。另一方面,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文教学语言, 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果断有力热烈奔放的语言, 能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激情。那么, 教师如何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呢?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言之有序。所谓的序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如果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如果要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我们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而且需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吸引力等。教师要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必须动人并且感情真实带给学生一种语言美。

二、教师要多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极为重要。一方面, 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它更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集中课堂注意力, 便于学生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 非常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最为重要的学习载体, 也是连接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虽然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同一个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 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师都要把握一条原则, 那就是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因此,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情境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神奇与美他们才可以获得美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师通过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整体美

语文教师的启发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启发诱导办法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启发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方法, 还是一种教学思想, 更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答案。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启发学会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给了他们通向独立和成功的钥匙。教师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将抽象的内容融化开来, 再造意象的整体, 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唤起学生的想象,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

四、教师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教师上课离不开板书。教师板书的条理美, 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板书的简洁美, 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教师板书设计能够融板书的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样就可以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堂氛围,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字不仅要写得工整而且需要注意板书结构合理。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些, 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板书工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说板书结构美, 对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前提之一。

五、学生朗读中感受到语文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意境是指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 相融为一。判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语文朗读水平的高低, 所以,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美好语言意境最主要的形式是朗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训练也包括朗读, 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法宝。学生朗读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获得思想熏陶, 它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朗读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领悟语文的意境美。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篇8

一、要努力创设美育情境,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自内向外地洋溢着美的想象和元素, 如从“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中可以欣赏到波澜壮阔的意境美, 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能够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 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可以体会到婉约缠绵的情境美, 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中能够迸发出豪迈奔放的人物形象美。无论是哪一种美, 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情感艺术魅力。对此,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施教者, 我们应当造就和具备“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 从典型作品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 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艺术把其中美的内涵和形象显现出来, 逐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情感, 在对他们进行美的洗礼基础上, 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启迪美的想象意识, 促使他们生成美感的情境、体验和交融, 从而把他们引向享受美和孕育美的圣殿。

二、要努力激发美育情感,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 莫始于言。”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类形式和手段, 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扉, 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心理因素, 享受并体验审美的愉悦和价值, 在对美的超越和升华之中, 实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追求。首先, 组织反复诵读,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经典诗词赋文学习中, 反复诵读是实现以情入手、引发共鸣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感受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自我净化情感、塑造心灵。如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能让学生在“悄悄”“轻轻”中感受到轻盈的节奏、深沉的意蕴和美好的情致。其次, 做好引领整理, 促使学生在心灵震颤中引发共鸣。就职高生而言, 他们对于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渴望, 远远超出接受理念的说教。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等手段, 用强烈的语言渲染向学生传递炽热的思想情感, 让他们泛起心灵上的涟漪和波涛, 从中赢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次, 引导想象联想, 揣摩作品美意, 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要努力诱发审美体验,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诱导并激发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和惊异感等, 从而有效调动潜力因素, 促使他们在产生审美激情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 根据课文特色, 从不同角度确立设计多个审美论题, 让职高生鉴赏评析时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作出自由选择。以教学《荷花淀》内容为例:有教师在教学时, 根据文章中描绘的美妙景色、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歌咏的主题情感等美育分切面, 从多个角度认真设计了五种学习论题——“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景物描写”“发生在荷花淀里的对话传神和情深意切”“对荷花淀里对话描写进行比较赏析”“显现在荷花淀中的人情美”“水生夫妇的爱情价值观”, 让学生在尽情感受荷花淀之美的启迪和体验中, 自由愉悦地进行重点选题和鉴赏陶醉, 最终比较轻松地完成自选学习任务。

总之,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开辟一条走向美育之路的绿色通道, 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时, 不断增强教学的美育功能。

摘要: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 因而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 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 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 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 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 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篇9

1. 深入挖掘, 感知美的形态。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形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绚丽多姿的自然美。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 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 如《草原》的风情, 《五彩池》的神奇,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 《海底世界》的奇异, 《小池》的幽静……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 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二是深刻感人的社会美。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 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春意的《小站》、雨中背小同学上学的《过桥》、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等这些生活的反映, 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三是丰富多彩的艺术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文学作品, 具有审美意义与价值, 与文学的形象性、感染性相联系, 这些课文自身在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又表现为艺术的形式美。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 关注学生审美诱导, 使学生产生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 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多种因素, 投入审美过程, 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2. 感染催化, 激发美的情感。

情感是美感成败与否的关键。正如刘勰所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然而, 小学生知识的缺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 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 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加上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 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 其间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就是教师情感的感染与催化, 是教师自身的真切感受以及富有成效的对于学生的感染力。感染力越强, 则催化力越大。正是在这感染、催化之中, 美的感受得以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 性情得以陶冶。

情感的感染, 贯穿于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 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同时还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 最能打开他们的思路, 也就是寻找激情点。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积极进入角色, 与作者悲欢与共, 并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因素艺术地表达出自己的某一特定的情感。这样, 才能移情入化, 让学生与课文作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 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 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审美情态。在情感的共鸣波涛中,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受到了美的感染。

3.创设情境, 领略美的意境。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 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 即是“境”, 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 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 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有境界 (意境)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不进入意境, 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 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了。

如何引入意境, 让学生融情入境呢?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根据审美对象的特征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 唤起学生对人物、景况的想象, 在阅读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 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具体地讲, 可以运用图片、幻灯、音响和影视 (包括多媒体) 等手段, 或是展示美的画面, 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 或是生动形象地表演, 或是绘声绘色地描述, 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

4. 启发引导, 促进美的创造。

创造美既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 也是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最终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美的创造一般是指作文,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通过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创造美呢?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 使审美的表象转化为审美的信息, 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有感而发, 言之有物。二要启发学生审美想象。想象, 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里的表象,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审美想象的特征告诉我们, 它以情感为动力, 以形象知觉为依托。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启发审美想象, 通过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儿童的审美想象能力是颇见功效的。审美想象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国内外作文教学都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三要引导学生注重技巧。审美创造的写作技巧就是能运用素材, 创造出美的作品的本领。教师的指导要注意遵循积累、模仿、借鉴、创作的基本规律;要对学生广加启发, 扩展思路, 引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东西, 使学生思考不断深入, 思想不断提炼, 作文的提高与思路的成长密切结合起来。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渗透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淘冶人,铸造人的美好灵魂,培养人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现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优美,艺术性强,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那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下面浅谈初见:

一、创设情境,感知整体美

创设情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一个场合或一种气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进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欲望和热情,极易地把学生领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从而感知课文的整体美。如在教《风景谈》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中丰富的自然美和崇高的精神美,我先创设问题情境:文中共描绘了几幅画?每一幅画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它们共同揭示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在听朗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入情入境,伴随着乐曲,学生自然而然地跟读了课文,读出文中重点语句的声调、停顿和重音,读出了美感。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接着我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最后学生不仅形象地领略到课文中所描绘的每一幅美的图画,如“高原归耕图”的优美,“沙漠风光图”的壮美,而且在积极的思考中领悟到画面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了“自然界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尤其伟大者”这一文章主旨,进而体会到作者讴歌的对象身上所拥有的那种崇高的人格美。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现”。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特别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语言都比较生动、形象。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外,还应通过品词析句,欣赏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进而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从中体味语言美。

三、剖析形象、领略形象美

审美教育是以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人、陶治人,铸造人的美好灵魂、培养人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小说总是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所以,剖析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领略美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如: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守财奴》中的主人公葛朗台这一典型形象,在学生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葛朗台的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通过讨论、揣摩这些句子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很快学生就找出了相关的句子,动作描写如在“抢夺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形象地刻画了葛朗台饿虎扑食般攫取钱财的丑态;写葛朗台在临死之前的“几个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些动作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语言描写如:“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命啦……咱们两讫了……”这一段生动的语言描写暴露出了葛朗台虚伪、狡诈、厚颜无耻的本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用心品味,葛朗台贪婪成性、嗜财如命、凶狠冷酷、狡猾欺诈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对葛朗台的人物形象的认识就更加入木三分、批判也更有力度和深度。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中职语文教材,特别是诗歌大都是平仄交错、音韵和谐,具有优美的旋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因为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而且能唤起学生再现课文,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如在指导朗读《再别康桥》时,我先指导学生根据诗的意境确定朗读基调,诗中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景,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梦”的追寻,既有依依不舍之情,更有飘逸和潇洒之风。因而全诗总的调子是轻盈柔和、明白流畅的。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每节诗中的节凑和重音,如“金柳”、“青荇”、“清潭”,这些词语应该读重,读慢,以突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在学生基本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我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最后我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从中品味了这首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音乐美,进而体味诗人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发现美、表达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参考文献:

[1]李素玲.试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0):122-123.

[2]黄淑慧.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J].广西教育2008(2):57.

[3]孔凡云.中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1

美育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求知本来是一项费神的脑力劳动,所以有“苦读”之说。有人靠外力的督促,有人靠理性的内驱力,使这项劳动持续下去。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开启了感情的闸门,让枯涩的思想、学理化为清凉的甘泉,汩汩流入学生的心田,那么求知的沉重与艰苦感即可消解,变为轻松愉快的享受,变“苦学”为“乐学”。如在讲《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这一课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进入教室,你怎样找到你的座位的呢?到电影院看电影,你又怎样找到你的座位的?”我通过简单的两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自我生成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水到渠成。这里教师良好的审美情趣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考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仅是文本课程,同时也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此时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师生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是照本宣科,还是努力发掘?是以“零度风格”共作冷处理,还是以自己的思考与激情,给听者以鲜活的感受并推动听众一起去思考、去激动?诗人苏聪常常“把自己的探索、思考、疑虑袒露在读者面前,请他们同自己一起共思考、共欢乐或共悲伤,相互信任与相互理解便由此产生”。教师对知识的传达,也应如此。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激情,其实就是教师审美情趣自然流泻的主渠道。教学激情犹如火种,缺少了它,就无法燃起课堂上浓密绚烂的求知渴望、思考状态、盎然兴味的光焰。教学激情绝不是浮泛的、做作的虚情假意;相反,教学激情有赖于教师整个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员参与,缺一则无法完成。

如在讲“圆周角定理推广的应用”时,老师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如果小明不慎把一个圆形玻璃镜子掉在地上,打成几块碎片,你能把碎片重新拼成新的圆形镜子吗?”“你认为什么方法最好?你能用学过的教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吗?”……课例中,老师用成语“破镜重圆”引发学生帮助小明补全破碎镜子,这就是把课程内容在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呈现出来。老师的问:“你用什么方法把它粘起来?”引发了学生探究粘镜子的知识,即已知圆心和圆的半径确定一个圆,就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确定一个圆的知识。此时老师的审美情趣所酿造的课堂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并且有正确导向和增进学习兴趣的功效,给学生一种愉悦之感。但这种愉悦应来自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之真与新,应来自教师所运用的那种严谨或幽默的智慧语言,应来自教师激情的火种所点起的情感燃烧,应来自学生因之而茅塞顿开的两种突然领悟。总之,伴随愉悦的是充实感———学识的充实,人格的充实。

课堂上的愉悦是一种深层的心灵反应,它的外化状态更多的应是神情上的默契与会意,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心灵的敏感”,那种“对教育者的语言细微色彩、目光、手势、微笑、思索和缄默的微妙感受”,它是人与人之间,在高层次上,借助认识相通、情感共鸣作为媒介而形成的和谐与超越的境界。所以说教师的审美情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决定教学的向度、深度与广度。

三、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化非审美因素为审美因素,加强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是一种有着严格规范的科学性行为,各科教材也都是遵循认识规律,主要从认识的角度考虑编定(包括音乐、美术、语文中的文学部分),绝大部分教材均非审美因素构成,充满灰色的理性。这当然同正处于青春激情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有距离。缩短以至消除这个距离,只能寄望于教师的审美情趣。而优秀教师总能借助审美情趣,将教材与课堂的灰色气氛转化为明丽欢快的色彩。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统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与运动的认识。它的博大精深,它的体系严密,不言而喻。这种理论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可是,爱因斯坦却以一种风趣的口吻对此作了解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当然,这个诙谐的解说不可能代替相对论的科学研究,但是,整个相对论的精髓与神韵,从这个短小的比喻中,不难心领神会,而且经久难忘。谁说理论是灰色的、死板的?一旦有可审美情趣的调色,它就会流光溢彩,极具生机。

数学比起物理更要抽象多倍,清一色的枯燥数字的组合,图形的研究。然而教师如能像爱因斯坦那样,这些毫无生命的数字、图形也就都能充满智慧,充满人性,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芒。如在讲《从不同方向看》时,我首先给出苏东坡的一首《题西临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时屏幕投影庐山彩照,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入画的境界。此时,我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这首诗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诗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无生命的、非审美的图形神奇地化为高力度的、高审美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学中的“美”。由此可见,教师审美情趣是情感的火苗,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燃烧,有了它,才会灼热、明亮。

上一篇:企业资产经营下一篇:中英文广告传播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