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五步法(精选7篇)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篇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笔者就古诗教学中摸索到的一些方法, 略谈自己的管见。
一、知诗人, 解诗题
不管学哪一首古诗, 首先都得知诗人, 解诗题。如学习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 学生经过翻查资料, 了解了诗人年轻时离家, 直到86岁才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中间隔了50多年, 这首诗是诗人回到家乡后写的。再看诗题, “偶”是随意的, “回乡”是回到家乡, “书”是写, 《回乡偶书》就是诗人老年返回故乡时随意写的一首诗。因为几十年岁月流逝, 人世变迁, 诗人的心情又悲又喜, 百感交集, 于是, 为了表达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写下了这首诗。
二、知差异, 补成分
古今言、义差别较大的字要指导学生弄清。《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作“只”解, “元”通“原”, 是原本的意思, “同”通“统”, 是统一的意思。《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当“因为”讲。
再说补成分, 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的跳跃性很大, 往往省略了某些成分, 只要对省略的成分进行补充, 诗意就会不讲自通。如《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前后两句应分别补上成分“我”和“童子”。《锄禾》中的“锄禾日当午”省略了主语“农夫”。因此, 只要把缺少的成分补上, 就能完整地掌握诗句的意思。
三.知典故, 移词序
古代诗人写诗往往引用典故,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诗中的典故进行恰当考证, 这样才能弄清诗句的真正含义。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里的项羽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曾为西楚霸王, 和刘邦争夺天下, 后来被刘邦打败逃到乌江边, 有人劝他暂避江东, 重整旗鼓, 但他自觉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这里借用此典故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讽刺南宋统治者偷生逃跑的行径, 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知咏读, 想画面
反复咏读, 捕捉诗中描绘的事物, 想象诗的画面, 头脑中形象画面形成后, 再通读全诗, 用自己的语言将诗的内容描绘出来, 反复体会情感, 以达到领会全诗的目的。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假如把这首诗的内容拍一个电影片段或电视镜头的话, 开始应出现怎样的一个画面?让学生想象, 学生可想象出一位老人在乡间东张西望, 这时, 一群孩子围了上来, 笑着问客人是从哪儿来的。这样, 经过想象, 诗中的画面出来了, 诗的内容及表现的主题也显而易见了。
五、知诗眼, 悟诗情
古诗中的一些关键的传神的字、词、句要反复咀嚼, 细心品味, 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句。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不仅包含了“到”“过”“入”“满”的意思, 而且色彩绚丽, 形象鲜明, 展示出江南绿草茵茵, 春意盎然的景象。再如苏轼《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学生读后, 引导学生想象初春大地复苏, 竹林一片嫩绿, 桃花竞相开放, 鸭群抢着下水嬉戏的春景图, 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感悟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以上几种学习古诗的方法, 笔者只是举例略谈。要想学好古诗, 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讨, 就一定能指导学生找到学习古诗的最佳方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篇2
一、知背景。试作者在写诗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处在一定的社会 背景之中也与写作时的心绪有关,因此,对诗的写作背景做充分了解是学好古诗 的前提条件。如教《早发白帝城》,就要知道李白因李璘事件遭放逐而中途遭赦,才能体会诗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乐、高兴之情;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就要了解“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才会明白杜甫的这首“平生第一快诗”的思 想内涵。
二、读诗文。这是学古诗的基础。读是有声的感染,读可使书面语言化为 有声的语言,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从中感受“美”,从而由“美”中生“情”。古诗是吟诵的文学,学习古诗必须注重读,诵读时既要读准字音,更要明确诗的 韵脚、节奏、重音,从而达到声情并茂。我们读古诗要克服读成顺口溜的毛病,更不能唱读。
三、明诗义。这是古诗教学重点,也是大多教学者注重的环节。要在熟读诗 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义,特别是词的古今义区别,在诗文中不能混淆,否则要 闹出笑话。如“妻子”今义只指妻子,而古义是合成词,应理解为“妻子儿女” 之义。在理解每句词义的基础上,明白诗句和诗文的含义。
写字课教学五步法 篇3
关键词:写字课;教学;“五步”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91-01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的写字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有效提高小学写字教学质量的“五步”教学法。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无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讲故事、猜谜语、读儿歌、看动画等方法导入写字课。例如,讲“王羲之墨汁当醋”“白居易苦练书法”“怀素芭蕉叶上练字”等有趣的故事;唱“笔画要领歌”“笔顺写法儿歌”等儿歌;看“神笔马良”“大书法家王羲之”等精彩动画视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兴致勃勃。这样既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又使学生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为上好写字课做好开端。
二、分析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细致地观察对写好字的重要性。很多字小学生还是刚刚认识,在临摹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整体观察,这是把字写好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学时,我一般挑选本课练习内容中的字进行示范,先请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笔顺、外形特点。例如,“捺”为什么要“一波三折”?怎样才能写出“一波三折”?然后再分析这些字的形体结构,让学生弄清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比较。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水”字时,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分别写上两个“水”,一个是书写正确的“水”,一个是写得不匀称的“水”。最后总结:凡是这类独体字,中间要写得稍长,两边稍短,注意匀称。老师适当的示范能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精讲示范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模仿能力强。依据这个特点,老师的准确示范是学生获取写字方法的最直观、最形象、最切实的途径。因此,这个阶段的写字教学,老师要进行详细示范。不仅要教会学生握笔和执笔的方法,还要把每个笔画,一横一撇、一竖一捺都讲清楚。老师最好边演示边讲解,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写字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形态结构等要领讲明白。学生亲眼看到老师写字时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感受到老师示范的轻重缓急、间架结构的布局,轮到自己写字时才能体会汉字本身的结构美、韵律美,才会觉得写字是件轻松愉快的事。
四、课堂练习
写字教学中,练习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强化写字的唯一途径。因此,每节写字课,我都把练习作为写字教学的主要部分。一节课40分钟,至少要留下25分钟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如何让学生练有方法,卓有成效呢?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开始的成功十分重要。因此,一开始练习写字时,速度、要求要适当放低、放宽一些,由易到难,由笔画、部首到字词,由简单到复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的写字知识和写字技能。对于学习写字有困难的学生要以描摹为主,初步感知;对于接受能力稍强的学生,描摹与临写相结合;对于写字较好的学生,安排他们独立练写。低年级学生手指小肌肉发育不完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在练习时要做到少而精,要做到训练有度、循序渐进,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并在写得好的笔画、部首或字旁打上红圈,作出积极的评价。这样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写字的信心。
五、评价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我一般采用板演、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的写字作业。不仅展示优秀作业,还从一些写字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作业中挑出一些写得好的字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受到写字的快乐,为写好字增添力量和信心。交流评价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欣赏评价中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生“五步法”学古诗 篇4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读书有方法, 小学生学古诗当然也有方法。怎样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古诗呢?
一、吟诵诗文, 感受音韵美
王崧舟老师说:“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吟诵 (看图画读诗句、读诗句想画面、读诗句感悟意境、画配诗……) , 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诵读诗文环节可分成三个层次处理:第一层, 字正腔圆, 读准字音;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第二层标出诗句的停顿, 读出节奏, 诗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非常突出, 旋律和声音总有语言无法表达的妙处;第三层, 学习古人吟诵诗文, 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读出诗的音韵美。
吟诵也是由声入画入情的最好通道。优秀的古典诗文意蕴深远, 传统诵读方法的引领, 让孩子得到诗的浸润, 是民族文化的觉醒, 是民族心灵的回归。
二、注释加插图, 理解诗文意
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根据注释自学古诗, 理解诗文大意的方法。因为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 学生理解起来一般都不会太困难, 基本上都可以根据课本注释并结合课本插图大概了解诗意, 教师在课堂上只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 课文插图上被皑皑白雪覆盖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是背景环境, 是远景;飘雪的江上有一叶孤舟, 孤舟上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正独自在垂钓, 是近景。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文大意是不难的, 难的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图与读的文结合起来, 口头表达诗文大意。此环节旨在“提供语言实践平台, 促进语言能力发展”。课堂上利用文本, 给学生营造一个言语实践的环境,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理解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 才是教学的难点。
三、品读诗文, 体味用字妙
在教学中, 体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是教学难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体悟是一种方法。如学习《池上》, 为了感受“偷采”一词的精妙,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及做这些事时的心情, 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 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 和童年的快乐自由、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诗中还有哪些字、词让你体会到小娃的天真无邪、调皮可爱?学生就“不解”、“藏踪迹”展开了讨论。课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供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体味诗人用字“妙”, “妙”在哪?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咀嚼文字的味道, 感受言语的芳香。如教学《池上》时, 透过“偷”字想象小娃偷采白莲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透过“开”字想象“浮萍一道开”的画面, 想象诗人驻足观看的神情等。通过想象, 学生感受到池塘的美, 感受到小娃的天真可爱。在诵读中想象, 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品味语言文字, 心中发生内心视像, 感悟课文情感, 达到情感的升华, 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 在自身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吟咏, 体味用字的妙, 体悟作者的情。
课中还可以借助媒体资源, 紧紧抓住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 可以借助多媒体画面展示春天的柳树颜色的翠绿晶莹, 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万千条丝带轻柔曼妙, 以此来直观形象地解读学生难以理解的妙词佳句“碧玉妆成”、“绿丝绦”。尾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妙在把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出来, 这“剪刀”是自然活力的象征, 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这“剪刀”还裁制出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出示春天大地上或嫩绿或鲜红或艳丽或素雅的花花草草, 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而对“剪刀”一词有了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
四、个性解读, 读写牵手行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帮助学生记录下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解读, 我要求学生通过圈圈画画、批批注注、想想写写等形式, 把读写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把自己读书思考的过程固化, 在情境中动笔写写练练。如学习《江雪》时, 有的学生这样批注:“天地之间除了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 就只剩下眼前的这一片冷冷清清, 这就是与京城长安远隔千里永州的雪呀”;有的学生这样批注:“江上如此寒冷, 难道真的能钓到鱼吗?如果真的能钓到鱼, 江面上怎会只有蓑笠翁一人呢?这句话是否还有言外之意呢?”在读诗的过程中, 引发思考, 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 只有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才能把他们阅读时碰撞出的灵光、倾吐的欲望、表达的热情持续保持。这不仅让他们在诗文阅读实践中掌握读书的方法, 还养成“手动才有所得”的习惯。
在教学中关注“语言文字运用”, 由读懂诗文, 感受诗人笔下丰富鲜活、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画面、形象与意境;到“知妙”, 通过品赏词句, 体会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 产生情感共鸣;再到言语运用, 在习作中展开想象学习表达, 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 使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得意、得言、得法, 是教给学生个性化读书思考的方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认为, 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利用教材这个言语范例, 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 在品读与感悟中聚焦动作、表情、心理活动, 聚焦画面、场景、情境, 体会诗人表达的妙处。让学生学习品词析句赏析诗文的方法, 得到人文滋养, 从而实现“例”的增值。
五、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活
语文学习是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方法指导、语言实践的。古诗是汉语言璀璨的珠串, 特别适合诵读、欣赏、揣摩、记忆、积累, 因此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 大量读记, 那古诗教学就会洋溢着鲜活的魅力。如“渔翁”形象是古诗词里特有的文化现象, 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学了《江雪》一诗后, 就可以推荐阅读《渔歌子》、《题秋江独钓图》, 体会这两首诗中的“渔翁”形象。在教学中, 还可以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同一诗人的其他诗作等, 结合“课标”推荐篇目, 扩充阅读容量, 拓展古诗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丰富学生的积累”, 是老师的意愿, 还是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还得看学生是否感兴趣, 愿意主动去做。在语文实践课上我经常播放一些或唯美的、或生动的、或有趣的画面, 请学生为它配诗句,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又能使他们背诵的诗句有了色彩, 有了声音, 有了意境。实践证明, 这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活动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积累的兴趣。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做“拍客”, 拍完照片, 为照片配上恰当的诗句, 发送到班级博客上, 定期评出“最佳拍客”;还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诗句……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篇5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
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
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
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五步:习作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一步。写,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24-01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一、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
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
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
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二、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
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
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
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
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
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
(1)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
(2)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
(3)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
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
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习作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
教学五步法 奏响英语复习新篇章 篇7
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乐要有摄人心魄的序曲,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要有吸引眼球的开头,一出叹为观止的戏曲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同样在作为复习课起始阶段的热身环节,老师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各式各样的热身运动,如谈话交流式、儿歌式、游戏式、TPR(全身动作反应法)式、竞赛式等,在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激情导入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这一单元复习课为例,在热身阶段我们选用了TPR式热身方式,让学生听口令做动作复习“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老师边发口令边做示范,学生们则根据口令动起来说起来。TPR的热身方式符合了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它让学生们肢体动起来的同时,思维也跟着一起活跃起来,在活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顺利转入复习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更足。
二、知识梳理,巩固训练
知识的梳理是复习课的重点步骤,也是区别于新授课、练习课等其它课型的关键所在。知识梳理包括本单元词汇部分知识的梳理以及句型部分知识的梳理,知识梳理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单元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知识的梳理必须讲究策略。为了避免过分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可采用融复习内容于故事中、以竞赛过关的方式、以及根据单元内在联系这几种方式设计教学主线进行教学。如在六年级上册“How do you go to school?”复习课中,选择两只可爱的小老鼠作为故事主人公,一只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老鼠,一只是生活在乡村的老鼠,某天城里老鼠邀请从未出过远门的乡村老鼠来做客,乡村老鼠经历了一番“磨难”最终到达。这故事的演绎把该单元有关交通方式的词汇和问路、交通规则等句型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行了复习。又如教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My schoolbag”的复习课,因为此单元知识点比较分散,有字母学习、单词学习、和语篇学习。我们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和美羊羊为人物主线,他们要去青青草原享用美餐,但是路途中灰太狼却给他们设置了重重障碍,于是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关,最终到达目的地。在这过程中我们设置了词汇关、数字关、字母关、语篇关,学生在跟随他们闯关的过程中复习了本单元知识。
三、课本,提升能力
复习课不应只是简单的听说读的活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交际会话、分角色表演,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这一单元复习课为例,在知识梳理后,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的罗列与梳理,而是学以致用。教师在板书上画出坐标,标出north、west、east、south四个方位,让学生复习方位词的同时,根据板书提供的地图描述建筑物的位置,并根据人物所处的不同位置、不同方向正确描述路线。学生在运用所学的同时,提升了空间想象能力。
四、练习,回归生活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设计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梯度的活动方式进行练习。课堂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他们身边,是拿来用的,是用来交际的,而绝不是仅仅是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的,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让英语的学习回归生活。以PEP六年级上册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这一单元复习课为例,在此步骤创设一个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问路的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帮助外国人给他指路,既真实运用了所学语言,让英语的学习回归生活,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推荐阅读:
古诗词教学三步法06-27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27
古诗词鉴赏常用五方法10-10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同步练习10-22
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07-01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11-29
五年级上册古诗07-08
五年级古诗竞赛12-04
古诗五首教案07-26
五年级梅花的古诗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