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托拉斯法

2024-11-29

反托拉斯法(共12篇)

反托拉斯法 篇1

随着美国涉外活动的不断增加, 外国主权强制作为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的抗辩之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维生素C案”是中国企业第一次面临美国反托拉斯诉讼的域外管辖, 中国也引用了外国主权强制作为其抗辩理由之一。

一、外国主权强制的发展

外国主权强制原则 (Doctrine of foreign sovereign compulsion) 从美国判例法发展而来, 是一项判决规则, 并不是国际法的原则。

在1909年的American Banana Co.v.United Fruit Co.一案中, 外国主权强制原则就已经有了理论上的萌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在1962年Continental Ore Co.v.Union Carbide&Carbon Corp.一案中外国主权强制首次被提及;在1970年的Interamerican Refining Corp.v.Texaco Maracaibo, Inc.一案中, 美国法院正式确认了外国主权强制的地位。自此, 外国主权强制作为反托拉斯诉讼中一项独立的抗辩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外国主权强制的概念

外国主权强制至今尚未形成权威而统一的定义。在Interamerican一案中, 法院第一次界定了其含义:“当一国强迫了贸易实践, 企业只能选择遵守, 商业行为变成了有效的主权行为, 谢尔曼法并未赋予美国法院对外国主权行为的管辖权。”在“维生素C案”中, 法院进一步指出, 外国主权强制抗辩“关注被告在两个主权国家相互冲突的法律义务之下的困境...当被告试图在冲突的法律制度下从事商业活动, 他可能会陷入遵守一国法律却违反另一国法律这一众所周知的尴尬境地。”

三、外国主权强制的理论基础

《国际经营反托拉斯执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第3.32条规定:“有两个基本原理成为外国主权强制抗辩的基础。第一, 国会颁布美国反垄断法的背景是它完全认可国际法的原则和国家间的礼让...第二, 对被告公平的重要考虑需要一些能为那些寻求其行为遵守所有相关法律的人们提供一种可预见的判决原则的机制。”即《指南》认为, 外国主权强制建立在礼让和公平之上;此外也有将国家行为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

(一) 礼让 (Comity)

礼让的含义是指, 一国在充分考虑国际义务和便利后, 在其领土内应允许另一国的立法、行政或司法行为以及本国公民或者受他国法律保护的人民的权利。将礼让作为外国主权强制理论基础的理由在于, 外国主权强制的事实可以视为外国国家利益存在的证据, 是礼让必须考虑的要求之一。

根据《指南》第3.2条的表述, “礼让本身反映了平等主权国家间相互尊重的一般观点...因此在判定是否确定调查或提起一项诉讼的管辖权或者在一项现存的诉讼中寻求特殊救济的管辖权时, 每个政府部门都会考虑是否会影响任何外国主权国家的重大利益。”

(二) 公平 (Fairness)

公平最早在Hartford Fire Insurance v.California一案中提出。该案中, 被告陷入了出口国命令和进口国禁令相矛盾的一种两难境地, 因此法院认为, 要求被告同时遵守这两种规定明显是不公平的。

从礼让原则到公平原则, 我们分析的切入点就由两国相冲突的法律制度转向制度下的私人行为。公平原则主张, 强加给一个仅是遵守了一国命令的当事人以法律责任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主权包含了管制一国内商业活动的权力, 这毋庸置疑;当一国强迫贸易活动, 企业也只有遵守的余地。因此, 要求私人主体以违反本国法律受到严重制裁为代价去遵守与本国法律规定相冲突的外国法律, 这对当事人来说是极其不公平和荒唐的。

(三) 国家行为主义 (Act of state doctrine)

国家行为主义是国内法规则, 源起于英美法系, 在大陆法系国家几乎不存在。1897年美国联邦法院在Underhill v.Hernandez中对国家行为原则的第一次经典陈述如下:“每一主权国家都有义务尊重其它国家主权的独立, 一国法院不应对其它外国国家在其领域内所实施的行为进行审判, 对于此类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补偿, 应通过主权国家之间可行的方式进行。”

国家行为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之一的理由在于, 外国主权强制可以看作是国家行为主义的“衍生物 (offshoot) ”或“推论 (corollary) ”, 当损害赔偿中直接涉及外国主权行为的时候, 外国主权强制就起到防御作用;当一行为是外国政府强迫的, 公司的行为实际上就等同于外国政府本身的行为。

四、结论

“维生素C案”仅仅是个开始, 紧随其后的是2010年中美“菱镁矿案”, 该案可以称得上是“维生素C案”的翻版。两案在时间和案情上如此接近并不是巧合, 这分明预示着美国企业已经开始用反垄断诉讼这一新式贸易保护主义的武器来制约中国出口企业。

我国对外国主权强制的研究基本还属于空白, 对于诸如该制度的构成要素、司法适用等方面亟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反托拉斯法 篇2

“孩子,你抬起头来看着我!”

本来我是不想看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看了一下。

没想到刚看了这一下,我就被吸进了电脑里,一会儿,老人带着我好象是去穿梭时空隧道一样。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块荒芜的土地上。在那里,我大哭大闹,嚷着要回家,老说: “现在还不行,你得拯救了我们的星球,赶走了黑暗势力,你才能再次重返地球。”听了,我说:

“不行,那样要是我父母找不到我怎么办啊?”

这时,老人不遑不忙的说:

“你不要担心,在你来到这里的那一时间,地球上的一切就已经停止了!而当你完成了你的任务后,回到地球上,那样地球才会再次转动。”

“哦,可是我这样孤身一人,有没有什么武器,能够斗得了那黑暗魔吗?”我反问道!

“不用怕,你看那里。”这时,我发现在离我前面5米处出现3个人。虽然我和这三个人素不相识,但我的心里也总觉得有一点安慰了。很快的,我们四个人都互相交流了一下对方的资料(其实是自我介绍),我得知他们三个分别叫:王明(我就把他叫做小明)、刘何(我叫他阿何)、张武(我叫他阿武)。

我们四个人聊了一会儿,老人就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离那荒地几千米外的一个地方。我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森林,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是个另人向往的地方。老人带着我们走进了森林里,来到了一棵大树下,然后他就到大树那里推了一下,没想到,这一推,居然是个机关,我们四个人立即掉入了一个深渊里。……

成舍我:报业托拉斯 篇3

辛亥革命开始时,成舍我才十几岁,其父因同情革命党而被陷入狱。经《神州日报》记者方石荪著文主持正义,赢得舆论支持,才获平反出狱。这一遭遇,使成舍我认识到新闻舆论的巨大威力,从此立下了当一名新闻记者的志向。民国元年,他被聘为安庆《民言报》的记者,时年仅十五岁,一生志事,发韧于此。

就在袁世凯的复辟阴谋昭然若揭时,全国各地有识之士纷纷创刊办报,进行反袁宣传。加入国民党的成舍我也在上海参与了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人筹创专事反袁反帝的《民国日报》的工作。他还利用《民国日报》副刊和记者身份,结识当时进步文人如陈独秀、刘半农、李剑农等人,得益于与他们交往切磋,随之眼界大开,学业精进。他还与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王芸生等人发起组织“上海记者俱乐部”,聚集了吴稚晖、曾松翘、陈白虚、王新命、叶楚伧、邵力子等一批新闻人士。

在新闻界崭露头角的成舍我因为陈独秀、李剑农的建议,揣着稿酬一百大洋毅然北上,拟入北京大学深造。可当时无中学文凭不能报考,他于是草书万言,致函校长蔡元培,自述好学之殷,请予以通融。蔡见信后,觉得其文笔练达,蓄志可嘉,准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旁听生。次年8月,成居然考试名列前茅,遂被转为北大正式生。

为了解决在北京的生活问题,李大钊又介绍成舍我在北京《益世报》改稿,还经常写点社论短评,署名“舍我”。他提笔即成一篇文笔犀利的时评和社论,给一份原本毫无生气的报纸注入了一股清新的血液,引起了报界同仁的注目。学业期满之时,成舍我也声名远扬。

五四运动爆发,成舍我在《益世报》上发表了题为《安福与强盗》一文,鞭挞北洋军阀政府,致使该报被停刊三天,总编辑潘云超被判刑一年,但报纸销量骤增,成舍我不仅未被社长责怪和解聘,反而代行总编辑职务。这些亲历亲见使他更看到了新闻舆论于民众启智鼓励的威力。

成舍我还利用为《益世报》采写新闻之便,结识了当时不少官僚政客和在京的文化名人,如直系众议院议长吴景濂、教育总长彭寿彝、财政总长王正廷、金融界巨头吴鼎昌、国民党华北党务负责人李石曾等人。通过这些关系,他相继谋得了众议院一等秘书、教育部秘书、华威银行监理官等只领薪不坐班的挂名美差。

1924年初,成舍我在北京用一月薪俸二百元大洋独立创办了《世界晚报》,实现了他那时最大的愿望。他认为办报“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接着成舍我又办《世界日报》,办刊宗旨一如“晚报”。其中副刊连载张恨水《金粉世家》长达7年之久,成了《世界日报》的支柱。

《世界日报》压倒了北京市场上其他的报纸,论销量,天津《大公报》也难以与其抗衡。直到《世界画报》创刊,“三个世界”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了中国第一个稍有规模的报系。此时的成舍我还不到三十岁,他在北大时的老师如陈独秀、李剑农、刘半农、钱玄同都成了他的撰稿人或伙计。加上他后来在南京办《民生报》,在上海办《立报》等,这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报业奇迹。

成舍我曾与李石曾赴欧美考察各国新闻和教育事业,决心学习西方报业模式,办真正的民间大众化报纸。回国后,他写出8万字的总结文章,其中感慨道,欧美的民营报纸其言论“完全是受民意的支配,可以自由批评政界,因此,广受民众欢迎,盈利巨万”。

在《立报》发刊词中,成舍我这样写道:“欲复兴民族,必使每一个国民,能了解本身对国家的责任,为欲达此目的,则定价低廉、阅读便利、日销百万之大众化报纸,实有乘时崛起之必要。”

当时《立报》最高发行量达20万份,创全国报纸销售量的最高纪录。成舍我在创办过程中以“报人办报”的宗旨,“决不招半份官股,决不请一文津贴。”标明“凭良心说话,拿真凭实据报告新闻”,以期“达到民族复兴的目的”。报纸摒弃了以刊发大量广告来挣钱的办法,日销10万份之前,不登任何广告。

成舍我常对编辑记者说:“只要保证真实,对社会没有危害,什么新闻都可以刊登。如果出了什么事,你们不负责任,打官司、坐牢,归我去。” 他也曾说过,最不齿这样的记者:“写评论则揣摩风气,随声附和,采新闻则追逐权要,争取私利。”

上世纪30年代,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立报》有关“一二·九”运动、七君子事件、西安事变、“八·一三”上海抗战等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局常扣发《立报》稿件,该报就以“开天窗”和空白的方法巧妙抵制,使读者通过对比猜透实质。

《世界晚报》一出世即以其立论公正,消息灵通,不领政府津贴,不畏强暴而深受读者欢迎。成舍我自任社长,请龚德柏任采访记者,张恨水兼任副刊编辑,报馆就设在自己家里,报纸请私人印刷局代印。

当时直系与奉系开战。吴佩孚因为迷信,专门调一个叫“张福来”的人任前敌总指挥,寓意能打胜仗。结果《世界晚报》在报道此条消息时不小心把“张福来”的名字写成了“张祸来”,出刊后才发现。成舍我和编辑赶紧跑到六国饭店避难。果然,晚七时许,宪警包围了报馆,没抓到人,就把报馆查封了。

巧的是,后来冯玉祥临阵倒戈,吴逃往洛阳,冯坐镇北京。冯玉祥很快同意了该报复刊。《世界晚报》被同仁和读者大赞有胆识,敢把“福”改成“祸”,销路大增,从两三千份一跃增到万份以上。

1926年,奉系及直鲁联军占据北京,直系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对报人实行残酷镇压,先后以“赤化通敌”为名枪杀《京报》社长邵飘萍、《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一时间北京黑云压顶,媒体噤若寒蝉。

就在林白水遇害的第二天深夜,成舍我被宪兵带走。成舍我夫人杨璠连夜前往孙宝琦府,求孙搭救。孙宝琦当过国务总理,是张宗昌旧交,因感于成舍我曾在《世界晚报》上为孙主持公道而去向张宗昌说情。张碍于情面,同意释放,由副官押送成舍我到孙宝琦住所,附字条一张,写着“兹送上成舍我一名,请查收”。孙亦回复字条一张:“兹收到成舍我一名,谢谢。”成幸免于难。

《民生报》创刊后,成舍我经常往返于北平、南京之间,主持两大报纸。《民生报》因揭发行政院政务处长彭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汪精卫查封。成舍我被汪精卫拘禁四十天。汪派人对他说,只要写一封道歉信,汪即收回成命。成舍我断然拒绝,留下名言:“我可以当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不可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因为“新闻记者可以坚守自己主张,保持自己人格;做官则往往不免朝三暮四,身败名裂。”

最后的结局是《民生报》永久停刊,成舍我“不许再在南京用其它名义办报”,“不得以本名或其他笔名发表批评政府的文字”。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三个世界”被迫停刊,所有财产被没收。上海沦陷后,《立报》也停刊。

成舍我在文章《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中全面回顾了民间报人与威权政治悲壮搏斗的历史,他“仅是万千报人中的一个”,亲历了那一时代的“不幸”和“幸”。重申自由主义信念,宣誓决不放弃民主宪政的努力。

1952年,成舍我举家迁台。台湾人经历“二·二八”大屠杀,蒋政权的权威统治也笼罩上更深一层的“白色恐怖”。戒严之下,人民的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讲学自由……乃至出国旅游之自由、都受到极大限制。要组党有“党禁”,要创报有“报禁”。成舍我来到台湾之后,原拟复刊《世界日报》,却因报禁而不能遂其志。许多人因为政治见解不同,或者只因为说了一句当局不中听的话,或写一篇批评时政的文章,便被罗织入罪,惹来杀身之祸。

1955年,成舍我以“立法委员”身份,在立法院会议上,以《人权保障与言论自由》为题作长篇发言,向当时的行政院长俞鸿钧提出质询,针对著名报人龚德柏被捕失踪五年、立法委员马乘风被捕三年的情况,提出何以“不审?不判?不杀?不放?”,质问“新办报纸杂志何以不许登记?”

而他的质询提出之后,据说蒋介石相当不悦,曾对人说,“现在立法院内有一个人不爱国”,此人即成舍我。

国民党宣传部长陶希圣曾找成舍我谈话,说“你不是一直想恢复出版《世界日报》吗?你最好直接给蒋公写封信”。成回答说:“我不能写,我一旦写信给蒋公,他必然会对我有所要求,我也必然对他有所承诺,这就束缚我办报的手脚。我只能正式向政府申请出版《世界日报》。”并发誓“报禁一日不解除,成舍我一日不办报”!

直到1988年1月,台湾当局正式解除长达三十七年的“报禁”。成舍我以九十高龄创刊《台湾立报》,成为世界上最高龄的报纸创办人,了却在台湾办报的夙愿。

成舍我1932年在北平就曾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自任校长,提出了:“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校训,后因北平沦陷,学校停办。战时辗转桂林,又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成舍我长子成思危在怀念父亲的文章里写道:“记得他在桂林办学初期,学校就设在郊区瑶山脚下的几间茅屋里,桌椅板凳都是他设法借来的,他还几乎每天都要步行到市内去筹建新校舍。而当我们全家搬到新校舍刚一天后,就因日军进攻桂林而逃往重庆。”

成舍我到台湾后,不能办报开始办学。他发起筹备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发起人有于右任、王云五、萧同兹、林柏寿、黄少谷等十九人。经过多方筹措,甚至将自己的住宅拿去向银行抵押贷款,他择定台北木栅沟子口为校址。在开学仪式上,校长成舍我向首届学生表示:“尽管这是一个大家看不起的小学校,但我以年将六十岁的老人身份保证,我一定将我未来的生命,全部贡献给这个学校。”

世新是一所私立学校,按规定收取学杂费,不接受官方和个人捐资,不向银行贷款,完全靠学生的学费办学。学校创办之初,经费短缺,成舍我把个人的兼课费、稿费都用来充抵开支。

成舍我一生克勤克俭,严于律已。办学时的悭吝和苛刻也人尽所知。学校的教室,白天不准开灯,学生上课的时候,成舍我经常巡视校园,有灯没关的教室,一一关好,有水龙头滴水,一一关紧。员工使用圆珠笔要以旧换新。教授休息室中的脸盆、毛巾、肥皂,更换时必须逐一交付清楚。某年校庆,总务主任开具招待贵宾选购单,列有双喜牌高级香烟一包,成舍我看后划掉,说所购招待香烟尚有剩余。总务主任马上回答说:上次购烟一包,贵宾及随从吸了4支,剩下的已发霉,不好再待客。成听后厉声说道:香烟发霉你不知保管,还办什么总务?

成舍我自己的办公室也朴素简单,连冷气机都没有,每天三楼爬上爬下,也没有电梯。有一天,教授王晓波看到办公楼开始装电梯了,感到无限伤感,他说“成舍我确实老了,如果不是实在爬不动楼,肯定不会装的”。

王晓波是世新在上世纪70年代,大胆容纳的一批被台湾当局列入“政治观察名单”的学者,那时,“一些政治上有问题的知识分子学者也都在世新教过书,世新是台湾的政治思想犯大本营”。

正因为靠勤俭办学,世新到1968年基金和不动产合计有二十余亿台币,成舍我一举将它全部捐出,组成“财团法人”。按台湾《民法》规定,钱一旦捐入财团法人,即归属该财团法人,不得转移给任何私人或私人企业。

反托拉斯法 篇4

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基于三件“里程碑式”的案件: (1) Banana案件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适用于美国对外贸易领域的第一案。Holmes法官的判词[1]成为美国对待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的最早态度, 即奉行严格的属地管辖原则———美国对发生在美国领土之外的行为没有管辖权, 不管当事人的国籍、行为对美国内外贸易带来的结果如何; (2) Alcoa案件的判决意味着“效果原则”在美国法院处理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案件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在此后的30年间, 美国借助效果原则频频主张本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效力, 由此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是许多国家为避免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侵害到本国管辖权而纷纷采取禁止性立法加以抵制;二是各国在通过立法对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效力进行抵制的同时也纷纷在本国的反托拉斯法中规定了域外效力; (3) Timberlane案件标志着美国法院依据“国际礼让原则”, 采取利益平衡的方法主动放弃对相关垄断案件的管辖权。法官Choy在判决中认为:“在对外贸易中, 判定是否要行使美国法律的域外管辖权, 必须要考虑美国的利益或与美国的联系———包括对美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重要性较之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而言, 是否已强大到足够可以公正地行使域外管辖权。”[2]

二、对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发展历史的评价

1. 特殊的法理背景

从根本上说, 法律的域外效力体现了一国的管辖权, 即国家管辖权是法律域外效力的本质。从传统国际法意义上讲, 国家管辖权分为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和普遍性管辖, 然而当出现一个案件并非完全局限于一国境内时, 就有了将传统的属地管辖扩张适用的主张, 即所谓的属地管辖客观适用。客观适用是指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于终止于本国但并非从本国开始的罪行。此外, 还有一种以犯罪效果及于本国为由, 主张适用属地管辖原则的情况, 即以效果为基础的属地管辖。这种属地管辖与客观属地管辖仍有所区别:后者的犯罪终结地及犯罪效果地都在要求行使属地管辖权的国家境内;前者的情况下只有犯罪效果地在该国境内。因此, 较之客观属地管辖, 以效果为基础的属地管辖进一步对传统属地管辖的范围进行了扩张。“管辖权既涉及到国际法, 也涉及到每一个国家的国内法。国际法决定国家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管辖权的可允许限度, 而国内法则规定国家在事实上行使它的管辖权的范围和方式。”[3]由此, 这一特殊的法理背景为反托拉斯法域外效力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土壤。

2. 对美国单边抛出“效果原则”的再认识

在美国实施“效果原则”之初, 各国纷纷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并制定相应的阻却性或对抗性立法。然而, 各国面对“效果原则”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即如果在本国反托拉斯法中不依据“效果原则”规定域外效力, 仅依靠阻却性或对抗性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随着各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和海外利益的扩展, 如果不依据“效果原则”规定域外效力势必使本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吃亏, 进而无法对本国主权进行有效保护。因此, 美国单边规定“效果原则”的做法实际上起到了“涟漪效应”, 从一定程度上迫使西方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了“效果原则”。当然, 随着接受和使用“效果原则”的国家增多, “涟漪效应”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最终“效果原则”有可能通过在各国实践中的反复适用而变成习惯国际法原则, 到那时“效果原则”就成为相关国家主张域外效力名正言顺的国际法依据了。

3. 美国引领各国进入“后效果原则”时代

虽然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利益平衡原则对涉及到外国利益的反托拉斯案件是否主张管辖权进行权衡、欧共体在实践中发展了“经济实体理论”平衡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德国通过在国际法上为“效果原则”找到所谓“合法依据”对域外管辖权的行使进行自我限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并不意味着各国在实践中对“效果原则”的否认, 而只能表明“效果原则”中的所谓“效果”意义含混, 没有一个清晰界定“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加之依据“效果原则”主张域外管辖从表面上看是国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然而从本质上是涉及到了敏感的“国家主权问题”, 因此如果不从法理上为“效果”找到合法依据或找到主张“效果”的合理范围, 无限制地实施“效果原则”的结果就只能是美国在实施“效果原则”之初所遭到的各国的强烈反对了。因此, 可以说美国引领各国进入了所谓“后效果原则”时代, 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效果原则”的适用与在实践中发展不同的界定“效果”的标准、依据以及合理范围并存。

三、晚近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点

1. 吸收了“经济实体理论”作为处理反托拉斯法域外管辖案件的原则

美国在1990年至2004年间查处了一批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特定产品市场密谋垄断的反托拉斯案件, 其主张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效力主要依据的就是“经济实体理论”, 即通过将子公司的行为归咎于外国母公司, 将外国母公司与在美国境内的子公司看做是一个经济实体而让外国母公司为子公司的行为负责的方法达到对外国母公司主张域外管辖权的目的。如:在柠檬酸和赖氨酸系列案件中, 1997年1月29日, 反托拉斯局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法院指控Hartmann&Reimer公司———一家德国Bayer AG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参与了密谋柠檬酸市场上的国际固定价格和分配销售地区。Hartmann&Reimer公司同意支付5 000万美金的刑事罚金;在石墨电极系列案件中, 反托拉斯局于1998年2月23日基于其对国际石墨电极企业的调查提起指控。Showa Denko Carbon (SDC) 公司, 一家日本Showa Financing KK公司的美国子公司被指控参与了世界范围内石墨电极固定价格和分配销售市场的密谋。SDC公司承认有罪并支付了3 250万美金的刑事罚金[4]。

2. 对“效果原则”中“效果”的界定标准进行了规定

美国法院在对诸如2005年Empagran S.A.诉Hoffman-La Roche公司案和2005年e Mag Solutions LLC诉Toda Kogyo公司案的审判实践中开始对所谓“效果”的界定标准进行探索并总结出若干判定依据: (1) 相关反竞争行为对美国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2) 根据美国1982年外国贸易反托拉斯改进法, 外国原告可以在谢尔曼法下对当他们购买国外固定价格的商品时所受到的损害依据谢尔曼法提出起诉, 条件是卡特尔作为一个整体对美国贸易产生了“直接、实质和合理可预见的效果”, 但是外国原告的起诉不能基于对其国内的影响。另外, 相关反竞争行为在对美国贸易产生国内影响与对外国原告的损害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4]。

3. 强化了在全球范围内反托拉斯法域外刑事执行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 在石墨电极系列案件中, 美国反托拉斯机构对六家日本公司和一家德国公司判处罚金共计2.9450亿美金, 对个人判处的罚金达到1 250万美金, 相关反竞争行为实施者在美国监狱服刑累计达到26个月;在维他命系列案件中, 美国反托拉斯机构对三家日本公司、二家瑞士公司、一家德国公司和一家加拿大公司判处罚金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9.1050亿美金, 对个人判处的罚金达到80万美金, 相关反竞争行为实施者在美国监狱服刑累计达到13个月[4]。

四、对中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一, “后效果原则”时代特征明显: (1) 美国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总结的所谓“效果”的界定标准对于中国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即中国在依据效果原则主张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时必须结合本国贸易和市场竞争实际对效果的适用标准和范围进行具体界定。 (2) 吸收“经济实体理论”作为处理反托拉斯法域外管辖案件的原则。中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初步建立, 在坚持用效果原则主张域外效力的同时必须对效果原则进行“软化”处理, 这样才可以避免引起管辖权冲突进而触及敏感的“主权问题”, 在这一点上, 美国总结的对“效果”的判定依据和欧共体的“经济实体理论”均可为中国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 美国将相关反竞争行为作为一种严重犯罪, 通过适用“效果原则”加以严厉惩罚的做法, 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在为世界经济融通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其垄断野心也急剧膨胀, “非国家化”、“非中心化”趋势日益明显[5], 垄断和各种反竞争行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 随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冲突的多边协调与合作的活跃, 各国在对相关反竞争行为的理解上“趋同化”趋势明显。

第三, 美国相关反托拉斯机构的准司法权设置为强化反托拉斯法域外刑事执行力度提供了制度保证。目前立法者普遍认为“新设一个独立权威的反垄断机构和对现有部门的职能进行大的调整有很大难度, 维持现有的有关部门分别执法的格局具有较大的现实可操作性”[6],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设立了反垄断委员会对现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和指导。然而这毕竟是政治体制过渡期中的权益之计, 建立一个独立权威并配置准司法权设置的反垄断机构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B.E.Hawk.United State, Common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Antitrust:A Comparative Guide:147.

[2]Edaward A.Rosic.The Use if Interest Analysis in the Extraterritorrial Application of Untied States Antitrust Law.Cornell InternationalLawjournal, 1983, Vol.16:153;P.M.Barlow.ib.:111.

[3]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1卷第一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27.

[4]AnnualReportOn Competition PolicyDevelopmentsIn TheUnited State (s1 October 1996-30 September 2005) , availableathttp://www.oecd.org/searchResult/0, 3400, en_2469_201185.html.

[5]朱崇实.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反垄断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

杜拉斯《情人》语录 篇5

38、 有谁知道我生命的真相。 ――杜拉斯

39、 与你年轻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40、 不久后,太阳升起来了。一只小鸟飞过平台沿着房屋的墙壁逝去。它以为屋子是空的,它离屋子很近,碰到了一只玫瑰,一只被我称作凡尔赛宫的玫瑰。它迅速抖动了一下。这是花园里唯一一朵被余光照亮的花。我听到玫瑰被小鸟飞翔时柔美的羽毛碰撞时发出的哀怨,我看着 那朵花。开 始它像是充满生机地颤抖着,渐渐地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41、 太阳消失在山丘后面,河谷折射着阿尔诺河的光芒。这是一条小河,水面闪亮而平静,河湾多而舒缓,河水是绿色的,这一切给它一种睡意朦胧的野兽的姿态。它慵懒地卧在陡峭的河岸,快乐地流淌着。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42、 我们到了圣罗马诺,天色呈赤褐色。路上已经不见太阳,但有一会儿山丘顶上还能见到。从山脚到山顶,种满了橄榄树。房屋跟土地一色,很好看。没有一户的边上不矗立着柏树,这是一种甜美得腻人的景色。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43、 他说他知道她此时的感受,这种绝望,这种难受。他说这不奇怪,有时候,在夜里某一时刻,人会感到慌乱不安,说他知道人那时没着没落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44、 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杜拉斯 《情人》

45、 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他们才变成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波佐和他的足球托拉斯 篇6

2012年6月18日,英格兰冠军联赛球队沃特福德俱乐部在其官网上宣布:“董事会代表俱乐部很高兴的宣布,原则上我们已经达成协议,将俱乐部所有权转让给波佐家族,波佐家族的代表一直在讨论关于俱乐部及其一切的问题,双方已就初始条件达成共识。这桩交易将会在48小时内完成。”沃特福德也成为乌迪内斯老板詹保罗-波佐及其家族所拥有的第10家足球俱乐部。波佐正在打造着足球领域内的一家庞大的托拉斯。

爱足球爱家乡

詹保罗-波佐(Gianpaolo Pozzo)出生于1941年,18岁进入父亲创办的木材加工制造产业,和两个兄弟一道学习打理,另外兩个兄弟分别叫詹卡洛(Giancalo)和詹弗朗哥(Gianfranco),都用“詹”开头,波佐自己也觉得好笑,“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喜欢这个字。”1960年代家族产业Freud扩张至全欧洲乃至世界,成为目前全球第四大木材器械加工制作公司,以刀具闻名。他名下的卡萨尔斯(casals)加工厂和公司总部坐落在巴塞罗那,以复合式斜切据制造为招牌,一度人们以为这是西班牙人的产品,实则是波佐指导加泰罗尼亚人生产的。

波佐特别爱家,乌迪内斯是意甲仅有的官网呈现当地方言版本(在意、英、西语之外)俱乐部,这一点和加泰罗尼亚人有共通处,他和巴塞罗那的生活关联以生意为桥梁。他视巴塞罗那为第二家乡由此而来,现在他的两个儿子也长期定居巴塞罗那:“是的,他们住在梅西的城市,不过一有乌迪内斯的比赛,他们肯定会穿上迪纳塔莱的球衣在电视机前狂喊,家族传统不能丢。”其中一个儿子吉诺-波佐,便是乌迪内斯俱乐部名义上的主席和乌迪内斯走巴萨足球路线的指挥棒。

2005年9月27日欧洲冠军杯小组赛乌迪内斯客战出战巴塞罗那,老波佐身穿运动T恤一反常态出现在贵宾席,乌迪内斯的主场比赛他从来不坐主席台,只躲藏在球迷中央,意大利球迷疑惑“搞不清谁是乌迪内斯的老板”。对此老波佐表示这是有原因的:“俱乐部内部当然都知道我是老板,我想否认也不行。可足球对我来说只是私生活的一面,我只想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哪怕独自一人,可以随便地喊叫,发表观点,这是主席台上不能给予的自由。在巴塞罗那我不能再藏起来,这个地方对我很特殊,我要纪念一下。这是我第二次坐在诺坎普看台,第一次是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对波兰,球场的激情推动我去求购决赛门票,和所有意大利人一同为决赛胜利欢呼。我一个星期有三天在巴塞罗那度过,这里太美了,人们都把加泰罗尼亚当做祖国,把这个地区看做美国度假圣地加利福尼亚,我深受感染。为此我很纳闷乌迪内斯人怎么做不到这点,我们的大区充斥着米兰国米和尤文图斯球迷,乌迪内斯跟这些豪门比赛时,球迷居然都去支持豪门,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宝贝,真是不应该。”

那晚,乌迪内斯1:4惨败在巴塞罗那脚下,比分并不好看,不过这并不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是乌迪内斯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欧洲最高级别赛事,虽然对于喜爱巴塞罗那同时也是乌迪内斯老板的老波佐来说,有些无可奈何。从1986年入主乌迪内斯,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乌迪内斯终于能够和波佐最喜爱的球队在球场上正式较量了。每次在餐厅或发廊里,波佐都会被问到足球的问题,而他的回答总是那么简单:“我与足球无关,我不感兴趣。”但有一点他无法否认,就是他的老板的身份:“在俱乐部里我没法否认,只有他们知道我是主人。很多同行都利用足球提高曝光率,就像贝鲁斯科尼,但我只是乌迪内的主要纳税人之一。”

铁面孔铁公鸡

乌迪内斯是意大利“皮靴”后部的边境重镇,在附近3万多平方公里内,甲级球队只此一家。就这点而言,乌迪内斯足以称得上意大利足球版图东北部的形象代表。在波佐的经营下,目前的乌迪内斯完全走上了健康的经营道路,在意大利球队大肆烧钱、负债累累的大环境下,波佐却在全球广布球探,选择一条靠培养球员、出售球员的路子,阿莫鲁索、比埃尔霍夫、约根森、菲奥雷、詹尼凯达都是从乌迪内斯走出去的,之后的例子便是皮萨罗和扬库洛夫斯基,而最近伊斯拉、桑切斯更是让乌迪内斯赚了个盆满钵满,乌迪内斯也因此获得了“意甲超市”的绰号。也正因为有这么多从乌迪内斯走出的球星,很多媒体和对手,都把老波佐形容为只靠买卖球员牟取暴利,卸磨杀驴的无情铁面人。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都知道丹麦球星马丁-约根森的故事,他当年在乌迪内斯只拿30w欧元的基本年薪,但他在乌迪内斯效力了足足8年,他有2次无比接近转会。一次是千万欧元转会帕尔马,一次是750万欧元转会拉齐奥。但乌迪内斯都没有卸磨杀驴,而是努力的挽留了这名领袖级人物。直到他31岁,想要换环境发展,并可以赚取职业生涯中最后的高薪机会,乌迪内斯才将他低价放给佛罗伦萨。2010年的迪纳塔莱,尤文图斯千万欧元求购,并许以高薪。但在经过和波佐的会谈之后,迪纳塔莱决定留在乌迪内斯,并作出了在此退役的决定,而不去圆自己的豪门梦想。要知道,前一个赛季乌迪内斯是第十五,尤文图斯则能够打冠军杯。

乌迪内斯卖人,有正常商业因素的考虑,但更多的,取决于球员自身离队意愿是否强烈,以及乌迪内斯是否找到了合适的人员进行更替。很多小球队难以留下发挥出色的当家球星,归根结底在于,当豪门挥舞着数倍于其当前收入的工资条时,很难有人经得住这样的诱惑。乌迪内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和重点球员签订长约,所有的离去都要建立在不能损伤球队实力和球队利益的前提之下。这也是为什么,乌迪内斯在过去16年,历经意甲七姐妹时代之后,无论出走的是比埃尔霍夫、约根森,亦或是菲奥雷、桑切斯,仍在总成绩榜单上位列第四的原因。和那些短视的卖人俱乐部相比,乌迪内斯有着清晰无比的规划和战术思路。

10余年来,乌迪内斯一直处于栽种——收获的良性循环中。他们的第一次收获,正是在1997-98那个著名的赛季,扎切罗尼、比埃尔霍夫和343阵型让乌迪内斯登上联赛季军的宝座,但乌迪内斯没有借意甲盛景时跻身“七姐妹”之流的奢望,而是趁球员身价涨至最高时及时抛出,比埃霍夫与阿莫鲁索都让波佐大赚了一笔。事实证明,波佐的眼光很到位,“七姐妹”很快烟消云散,大肆烧钱的佛罗伦萨、拉齐奥、帕尔马很快垮掉,而乌迪内斯一直地位稳定。但争议也随之而来——老波佐是个冷血无比的商人,只求利润不问成绩。

事实上除去足球,波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他的厨具、电器、木材生意遍布全球,甚至在中国也有他的分公司。当年收购乌迪内斯,只因他是一个狂热的乌迪内斯球迷。而波佐家族中赫赫有名的“锐无敌(Freud)”,有超过40年历史,就是在2006年,老波佐将Freud 100%的股份高价卖给了德国重工老大博世(Bosch),附带600多名员工的安置。这笔交易,让波佐收获了比他过去26年乌迪内斯出手球员多得多的收益,他完全不用在乌迪内斯贩卖的所谓差价来养活自己庞大的家族,更何况,他的小儿子目前也有自己独立的生意,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很多人,看到了媒体上列举的枯燥数字,会认为乌迪内斯的买进卖出,是一本万利的暴利生意。但他们忽略了,乌迪内斯培养这些人才的艰辛,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所投入的巨大精力。乌迪内斯是意甲最早和青年球员签订保障合同的俱乐部,而且保证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并努力让其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当年在南美U15锦标赛中崭露头角的劳里托,正是在其母亲的陪同考察下,最终决定选择乌迪内斯作为登陆欧洲的起点。劳里托母亲说:“我们选择乌迪内斯,因为他们对孩子无比负责。”

为了对这些孩子负责,波佐家族斥资掌握了西乙的格拉纳达俱乐部,并将无法在乌迪内斯一线队获得稳定机会的年轻球员派遣到此进行锻炼;早在2007年,波佐就通过智利当地财团,收购了智力联赛冠军奥达克斯意大利人队,使其成为乌迪内斯在智利的青训基地。时任乌迪内斯青年队主帅的瓦诺利教练,为了让青年队的小伙子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不惜拉下脸皮动用私人关系,让自己的朋友接纳这些当年在青年联赛中有出色表现的孩子们。现任尤文图斯主帅的孔蒂,就曾被瓦诺利教练这样“纠缠”过。当时,波佐说:“我们的未来就是这些孩子,我们不希望做昙花一现的俱乐部,我的目标是在5年内有能力成为稳定竞争欧冠资格的球队,乃至完成我们的冠军梦想。”

如果波佐是一个冷血的商人,他不会得到哪些过往的、现在的人们,如此之多的爱戴。约根森的父亲,至今还是乌迪内斯在北欧的兼职球探;意甲、德甲双料金靴阿莫鲁索,每年都要回乌迪内斯,并为乌迪内斯推荐他在巴西联赛发现的璞玉——现在,他也是著名的经纪人;济科、科洛瓦蒂、佐夫、比埃尔霍夫这些乌迪内斯名宿,也和乌迪内斯保持着极好的关系,并经常通过Udineseblog网同喜爱乌迪内斯的球迷们交流。而为了让乌迪内斯球迷更方便的得到球队咨询,早在2008年,乌迪内斯就投资数百万欧元,建造了属于自己的足球频道,并高薪聘请制作团队,保持频道内容的丰富。有了这些,乌迪内斯才会从一支曾经的下游球队,蜕变成一支不折不扣的意甲劲旅。这一切才是乌迪内斯能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波佐家族的重要理念,而现在,波佐家族已经不满足于把视线放在意大利国内,他们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更远。

放长线放卫星

回到开篇所说的波佐家族收购英冠球队沃特福德之事,在沃特福德之前,波佐家族已经掌控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保加利亚和智利一共10家足球俱乐部(格拉纳达、西班牙人、特内里费、加迪斯、索菲亚中央陆军、格罗宁根、奥达克斯意大利人、沃特福德、恩波利),或100%控股,或通过经济公司,或占有股份,使之成为乌迪内斯队的卫星队。九家卫星俱乐部围绕乌迪内斯的经营战略核心而分布于欧美足球大国,与之对应的是乌迪内斯的全球球探网络,无论是国内还是南美,最好的球探往往服务于乌迪内斯。而昔日乌迪内斯的球员退役后一旦成为球探或经纪人,也会首先联系老东家。

经历二十余年的卧薪尝胆后,乌迪内斯的低买高卖策略为俱樂部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本,他们反过来收购或参股了上述卫星俱乐部。下一步,他们不甘心再扮演那个去欧战打酱油的意大利中游球会了,而是循序渐进地留住球队核心,进而取得国内和国际赛场的佳绩。并且俱乐部最近十年的成绩日渐高涨,而波佐的目标,已经瞄准了联赛冠军,而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保级和卖球员。

在欧洲经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随时会波及绿茵场的时刻,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才是保障球队不受影响的基础。像德国俱乐部那样精打细算,恐怕是其他一掷万金的豪门们下一步的目标,而乌迪内斯,已经先人一步,做到了这一点。如果真的足球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乌鸡真有可能不但幸存,还能乘乱取得突破。往年的买卖不用说了,今年的情况是4万欧元买入的汉达诺维奇1200万卖给了国际米兰,阿萨莫阿200万买入现在1500万卖给了尤文图斯,52万买入的伊斯拉1400万卖给了尤文图斯,50万买入的贝纳迪亚今年夏季被标价1000万欧元以上。

在意甲,最成功的经理人并非尤文图斯前总经理莫吉,而是乌迪内斯总经理马里诺。当年马里诺在乌迪内斯提出这个全球淘宝+全球卫星队方案,被波佐采纳并付诸实施十多年,终于初见成效出。如果说马里诺是曾经的大管家,俱乐部日常事务上最得力的两员干将就是前意大利国脚卡尔内瓦莱和前秘鲁国脚巴巴迪约。卡尔内瓦莱是青训部主任,兼管所有球探,巴巴迪约则是他的副手,负责“乌迪内斯实验室”的日常工作——用卫星电视搜集全世界足球录像,寻找可以挖掘的新秀。

乌迪内斯有庞大的球探和青训系统。20世纪80年代效力乌迪内斯的秘鲁边锋巴巴迪约就曾是俱乐部的“电视”球探,他的工作就是观看每周从大半个世界寄来的足球比赛录像带,从中筛选优良球员,然后把他们逐个编入目录,最后提供可行性参考。巴巴迪洛是俱乐部球探系统中的一员,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整体统筹管理,有人负责外国市场,有人负责意大利本土,有人负责整体搜集。

乌迪内斯又请回了曾被誉为意大利第一球探的曼努埃尔-杰洛林,他是让乌迪内斯从保级球队跃升为意甲劲旅的关键人物,如今则负责南美市场的开发。杰洛林说:“我们的年轻球员大部分是外国人,而不是意大利本土球员。这是乌迪内斯的理念,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而关于比赛,老波佐在一次访谈中阐述他们和西班牙足球的关联,他说:“乌迪内斯是典型的西班牙式的艺术型球队,一场之内什么都能干出来,好的不好的都包括。因此每场比赛都没法预测,都会是惊心动魄的敞开型比赛。不过我强调:我们踢着意大利最漂亮的足球,我们不因对手的级别和比分落后而削弱自己。”回想他们逆转国米、尤文,逼迫米兰补时阶段依靠越位进球扳平(4:4),打得豪门一点脾气没有,也不算夸张。

小波佐跟进:“今天的乌迪内斯,是亚平宁境内唯一采用西班牙足球哲学的球队,即技术至上,相信技术为主导的打法具决定性,和巴萨本质相通。”媒体发现了这一点,《罗马体育报》立刻撰文还配上战术展开图示,旨在论证乌鸡的攻和防都有巴萨的影子。而最让球迷产生同感的,莫过于乌迪内斯大幅度的地面短传、整体狂跑流畅性、传切制造门前杀机,两个矮个子前锋脚下的灵活,着实有梅西、比利亚、佩德罗等“小个子”的影子。圭多林说了:“前场没有巨人,我当然要凭借更多的地面渗透,让球员的技术和创造力说话。”

反托拉斯法 篇7

一、未成年的爱

那时的杜拉斯:形体纤弱修长, 胸部平得像孩子的前胸一样, 头戴一顶男帽, 脚穿一双廉价高跟鞋。奇特而又略带一点成熟。此刻, 她一只脚踏在舷栏上, 目光望着远方, 就这样伫立成一道风景——一个许多年后一直叠印在无数人心中永不褪色的镜头。日复一日, 直到她终将也成为“他”眼中的风景。一个家道中落的白人少女, 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富家公子。从她坐上他的那辆黑色汽车, 从他哆嗦着牵她的手的时候起, 就注定了他们之间必将有故事发生。

十五岁半的法国少女就这样走进了她中国情人的住所。

一个生活在冷酷和沉闷家庭的小女孩, 哪里知道什么是爱?她只是幻想着想爱一个陌生人, 而那个在故乡已经许下了亲事的男人知道他离开了父亲的金钱他什么也不是。他们都知道长相厮守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们对未来都轻描淡写, 没有期望和承诺。所能把握的只剩下在嘈杂的唐人街中那间小屋子里的短暂的欢娱了!他们一次次地激情相拥, 除了做爱, 还是做爱, 什么都不多想。等青春的激情从他们身上涌过, 一切又回到了现实, 忧戚悲伤弥漫在情人之间, 她哭, 他也哭。

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迥异的爱情过程。不再是那种一见钟情, 那种先是心心相印尔后再肌肤相亲, 先有精神或情趣上的渴念、默契或沟通, 尔后才有肉体的拥吻和结合的模式。

二、畸形的爱

从一开始, 少女就对中国情人说:“我宁可让你不要爱我。”她根本不想听, 也不相信对方“你是我唯一的爱”的呓语, 她高兴他把她当做妓女、下流货。而他, 也绝不是第一次有女人, 无论在巴黎, 还是在西贡。一年半的时间, 她充当了他的秘密情妇, 经常从寄宿的学校逃学, 或夜不归宿。他的黑色轿车, 载着她从家里到学校, 从大饭店到堤岸的密室。一个是白人普通少女, 一个是中国年轻富豪, 双方似乎只是一笔“交易”。但这只是两人关系的表面, 也是少女观念的误区。在更真实的背后, 影响她和他一道进入爱的世界的障碍是:种族的差异、家庭的陈规、年龄的差距以及社会的歧视。她无法袒露出口, 说她也爱他, 至少在理念上她不承认自己已陷入了情网。她和他在一起, 只可能有一个解释, 即为了他的钱, 除此以外不会再有别的原因。而他无法离开家族和父亲的金钱, 独立和她生活, 因此, 他们终将被持久的爱所抛弃。

三.背叛的爱

杜拉斯自己又把《情人》称为“关于渡河的故事”。

渡河时刻, 和中国情人相遇, 在少女是跨出沉闷、冷酷而又破败的家庭的决定性的一步。她身体的性状其实尚未完全成熟, 早熟的意识借助服饰做了夸张——她在渴求爱, 母亲无法给予的爱。通过中国富商的儿子, 她得到了她所要的。但那其实不完全是她所企求的, 而是另一种性质的爱。通过这个情人, 少女唤醒了自己的身体, 触发了欲念的爆发, 也导致了情感的超越, 变成了全面成熟的真正女性。

可以看到, 爱欲的郁积, 是少女现实生活中不满情绪日积月累的一种转化。而她无视一切的纵情纵欲, 显然是冲破家庭羁绊的一种排遣, 是心理焦灼的一种释放。她试图让紧张的心理状态在肉体的狂放不羁中得到舒解, 用性爱的忘情摆脱四周令人厌恶、令人压抑的事物。在她的家庭中, 长期为冷漠所统辖, 母亲、两个哥哥和她本人, 他们缄默不言, 保持独立和所谓的自尊, 孤立地承担着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他们个个桀骜不驯, 有如顽石, 互相仇视。

深入骨髓的经济上的窘困, 和骨肉血亲之间的憎恨, 就是让少女无法活下去的毁灭性力量。因此她在中国情人身上寻求爱欲的宣泄, 正是对现实中死亡阴影的回避。她渴望从中获得生命的新形式, 找到活下去的新理由。杜拉斯通过身体对爱欲的渴求, 让我们看到了少女内在的无助、惶恐、空虚、苦闷。在眼泪中,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 而这种成长总伴随着流泪和心碎。

四、宿命的爱

小说中没有出现名字的男人, 除了用“他”字来指代他以外, 好几处都称他为“堤岸那个情人”。“堤岸”, 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 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堤岸”既是一种阻隔, 又是一种依赖。河水和堤岸一起延伸, 悠长而曲折。河水既偎依在堤岸的怀里, 又常常冲溃堤岸。堤岸既亲热地拥抱着河水, 有竭力来束缚着河水。我们都是“堤岸的那个情人”, 我们常常在汹涌不羁的爱情面前暴露出男人的畏怯。我们不配享有强烈而永恒的爱, 然而我们毕竟渴望——

《情人》中有点宿命味道的爱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又支离破碎, 让我们欲看不忍, 欲罢不能。宿命的阴影, 笼罩着一生, 绝望的性爱, 无言的别离。读《情人》仿佛能看见她伴随一条河走去的身影, 那背影很快使人想到:像河水一样流去的示范。杜拉斯写尽了爱情的本质。深爱一个人, 到了尽头, 突然发现自己如此孤独。

参考文献

[1]戴晓燕.“杜拉斯热”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 (2) .

[2]戴明沛译.情人.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5.

反托拉斯法 篇8

缔造百年传奇

克拉斯公司属于家族式企业, 由奥古斯特·克拉斯创建, 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制造商, 产品主要包括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青贮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农用运输机械、拖拉机和割草机、搂草机、翻晒机以及打捆机等;此外, 克拉斯还生产发展农用牵引车辆, 最新的农业信息科技和精准农业技术, 汽车及航天工业机械制造系统的整部件等。

克拉斯公司是世界收获机械行业的鼻祖, 被用户称为“FIRST CLAAS”, 在行业中享有“收获专家”的美誉。1936年, 克拉斯公司最先推出自己研制开发的第一代联合收割机;1937年开始批量生产牵引式联合收割机。1953年又率先推出第一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克拉斯的联合收割机以可靠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脱粒分离系统使其在世界收获机械领域中遥遥领先, 累计生产超过40万台, 在欧洲每3台收获机中就有1台来自于克拉斯。

克拉斯公司的牧草收获机械在欧洲居领先地位, 早在1921年克拉斯公司就发明了其专利产品——打结嘴, 应用于不同型号的打捆机中, 并不断得以改良。位于法国梅兹的克拉斯公司打捆机生产厂, 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打捆机生产基地。克拉斯JAGUAR系列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的产销量占全球5 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优质的机械性能和性价比已被中国用户所认可, 并广泛应用在全国各大型牧场。同时, 克拉斯所有的牧草收获机械均满足了牧草收割、摊晒、搂集、打捆、搬运和运输等作业的需求。

2003年是克拉斯公司战略调整的重要一年, 通过收购法国著名的雷诺农机公司, 从而成功进军拖拉机领域, 推出了36.8~385.9 kW (50~524 hp) 全系列拖拉机, 加强了其在整个世界农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克拉斯公司正经历着飞速发展阶段, 产值连年翻番, 2011年的净销售收入接近33亿欧元。目前, 克拉斯在德国有5个生产厂, 在德国以外有5个生产基地, 全球有9 000多名员工。

先进的生产车间

记者此次所参观的哈斯文克工厂, 是克拉斯公司的全球总部, 拥有3 000名员工。工厂内拥有先进的厂房和制造设备, 一流的制造工艺和独立的零配件供应系统。

进入生产车间, 记者的第一感觉是“宽敞”。据了解, 该车间总面积40万m2, 按照功能划分为喷涂区、收割机生产区、拖拉机生产区、试验检测区和零部件备件区等主要区域。为了方便工人在车间内穿梭于不同的区域, 公司还特别准备了600辆自行车作为工人的代步工具。

喷涂区位于车间的二层, 每个零部件进入装配线之前都要在这里进行处理, 工艺流程是清洗—上底色—高温烘干 (175℃) —粉末喷涂—干燥—装配线, 其工艺要求堪比汽车制造精准严格。喷涂处理完的零部件通过输送线运送到生产线进行装配。分布于整个车间顶部的零部件输送线总长度达到13 km, 共有3层, 处于不同的工作平面, 承担着零部件从备件区到装配线的输送任务, 各个环节都是自动化流水作业。

收割机生产区所占面积最大, 也是克拉斯公司收获机的重要生产基地。2003年, 公司投资数百万欧元对收割机生产线进行了更新改造。目前有两条生产线, 可柔性生产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型和小型联合收割机, 两条线同时启动每天可以生产40台收割机, 每台机器都是按照用户的订单需求进行生产。拖拉机生产区主要生产242.6~385.9 kW (330~525 hp) 的大型拖拉机, 而242.6 kW (330 hp) 以下的拖拉机则由克拉斯法国工厂生产, 发动机采用美国卡特彼勒的产品。

哈斯文克工厂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物流中心, 即货物接收体系。该物流中心投资350万欧元, 于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所有零部件的数据都事先记录在电子档案上并且很快可以调出来, 新的高货舱架系统和货物收条检查是这个现代化货物接收程序的核心。

克拉斯在中国

克拉斯公司2004年12月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开始了中国市场的拓展之路。其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 克拉斯公司卓越的联合收割机技术就曾引进到中国, 为我国联合收割机制造业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目前, 克拉斯公司的联合收割机、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机械及拖拉机等产品已在我国东北3省、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大型农场及农村地区广泛使用。据了解, 其青贮收获机在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占有率在90%以上, 其他产品也得到了中国高端用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克拉斯公司还积极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2009年, 参与了“中德现代农业示范农场项目”, 向该项目提供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机设备。2010年黑龙江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机械装备政府采购项目中, 克拉斯公司的ATLES946系列拖拉机成功中标。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产业基地, 一直以来都是克拉斯在中国的重要市场, 此次项目中标后, 克拉斯公司更是从德国总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培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反托拉斯法 篇9

一、“伊拉斯谟项目”

欧盟于1987年6月发起“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 Programme)又称“欧洲共同体关于大学生流动的行动项目”(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 Schem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是欧洲早期著名的大学生流动项目,在全球也颇有影响力。该项目更多地在于鼓励学生和教师在欧洲大学间的流动———即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行动。项目内容主要包括:[1]

1.人员流动

任何一个欧盟国家的大学生可以到另一个成员国的大学学习3~12个月,欧盟为其提供一定的资助。学生、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三方签订“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制定学生的交流方案,派出学校承认学生所获得的学分。为教师提供1天到6周的短期跨国流动的机会。

2.主题网络(thematic networks)

主题网络是参与项目的大学之间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建立的交流网络。旨在促进欧洲在特定主题领域的合作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确立并发展欧洲意识,推动创新和交流经验。

3.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

为方便学生在接收学校所修成绩的承认,“伊拉斯谟项目”1989年引进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欧盟各国高校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提供依据,保证了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

4.项目还包括课程开发、国际集中项目(intensive programmes)、高教机构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和语言课程及其他辅助性措施

“伊拉斯谟项目”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它加强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提供了资金的保证和政策的支持,巩固了欧洲人的公民意识,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总体进程。但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在欧盟成员国之间近亲交流,不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互相补充。虽然该项目有利于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但却不利于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影响了欧洲大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2.学生交流时间短,且不能取得学位,不利于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

3.不同成员国参与高校的层次不同,致使各国提供的课程质量参差不一,课程的内容、学习时限不尽相同。各国教育体制的差异为学业的认可及学分的转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信息渠道不畅通,学生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有关课程设置、奖学金的申请和院校合作等方面的信息,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运行。[2]

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

为了应对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提升欧洲高等教育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欧盟在支持一体化的同时,注重加强欧洲同世界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即高等教育国际化。2004年,欧盟决定发起新项目———“伊拉斯谟世界项目”(Erasmus Mundus Programme)。加入“Mundus”一词(该词在拉丁文中是“世界”的意思),旨在体现新项目欧盟一体化之外的国际化趋势。项目包括以下内容:[3]

(一)开设“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

为了鼓励欧洲大学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建立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硕士课程,以增强欧洲大学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欧盟决定到2008年底从欧盟国家现有的和即将开设的有关专业中挑选出105个跨国家、跨大学的“硕士专业”点。这些硕士课程由欧盟至少3个不同成员国的3所大学组成的高校联合体共同设立,其中1所大学作为主办方,另外几所大学也各自承担一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要在其中2所大学学习1至2年硕士课程,获得的高校联合体颁发的联合学位或者双学位、多重学位将得到学位颁发高校所在国家的承认。

(二)提供奖学金及相关保险

欧盟为吸引最优秀的第三国(即非欧盟国家)研究生和学者参与硕士课程,专门建立了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奖学金项目。每个硕士课程每年为20名第三国研究生提供奖学金,为3至4名第三国学者提供资助。所有获得奖学金的第三国研究生都自动获得由欧委会支持的免费医疗保险及发生健康、意外、民事责任等问题时的保险。

(三)建立与第三国的合作伙伴关系

参与硕士课程的欧盟成员国大学与至少1所第三国高教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期1至3年,期满后可以再续。项目资助参与“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的欧盟学生和学者到第三国的伙伴机构进行3个月的免费学习或教学。

(四)启动提升吸引力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形象的联合推广行动,在国际上宣传欧洲高等教育;其二,为第三国学生到欧洲学习提供便利;其三,补充行动,支持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重要活动,如质量保证标准国际化等。

(五)开辟“窗口”计划

为了争夺特定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伊拉斯谟世界项目”下专门开辟了“窗口”计划,包括:“亚洲窗口”、“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区窗口”、“西巴尔干窗口”。“亚洲窗口”分为五部分,其中四个是为指定国家开放的,分别是中国、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其余是向亚洲其他地区开放的。其中为“中国窗口”拨专款900万欧元,提供约210个奖学金名额;为“印度窗口”拨专款3,300万欧元,提供约870个奖学金名额;为“泰国窗口”拨专款320万欧元,提供约85个奖学金名额;为“马来西亚窗口”拨专款210万欧元,提供约55个奖学金名额;为“其他亚洲地区窗口”拨专款1,000万欧元。

鉴于项目第一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2月,欧盟正式启动第二期“伊拉斯谟世界项目”(2009~2013年)。第二期项目在第一期(2004~2008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其实施分为三类行动:

行动一:联合硕士与博士项目(含奖学金资助计划)。内容包括:(1)资助欧洲大学与第三国大学联合开办高水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由至少3所欧洲大学组成联合办学体,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设计并实施优质的学位课程项目,第三国大学可作为合作伙伴参与;(2)资助欧洲及第三国学生申请奖学金进入该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必须在联合办学体中的2所以上大学进行一段时间的流动学习,并由联合体各大学授予双学位或多学位;(3)为欧洲及第三国学者提供资助,鼓励他们进入该学位课程项目进行研究或教学活动。

行动二:欧盟大学与非欧盟大学合作项目(含奖学金资助计划)。内容包括:(1)资助欧洲大学与某些特定国家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它们组织并实施人员互相流动;(2)根据第三国的发展需要,为欧洲与第三国大学的学生、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不同期限的奖学金进行流动。

行动三:欧盟高等教育推广项目。主要是对以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吸引力、塑造欧洲高等教育形象为目的的推广项目进行资助。[4]

三、欧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从“伊拉斯谟项目”的欧盟内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间学生的交流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三国的参与,欧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项目设计和实施中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增强了欧盟作为一个联合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目标的国际化发展

纵观“伊拉斯谟项目”的各个阶段,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和资助成员国的教师和学生在区域内不同国家间流动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欧洲意识的高级人才。但这种流动局限在欧洲范围内,不是完全的国际化,而主要是一种欧洲化。这种欧洲化也是自从中世纪大学在欧洲首创以来的传统,这种传统固然创造了欧洲大学过去的辉煌,但在现今的时代固守欧洲的观点可能也会影响欧洲大学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声望。[5]所以在欧洲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促进国际化的发展才是欧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目标扩大到了国际化的范围,把传统的欧洲化思维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化背景中。在继续深化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的同时,更加注重国际化的推进,加强与非欧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欧洲高等教育,提升欧洲教育的形象和知名度;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对于全世界的优秀研究生和学者的吸引力;与更多的第三国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欧洲学生在第三国的学习成为其学业的一部分。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使欧洲的国际化程度走到世界的前列。

特别是“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二期,目标更趋向国际化,第三国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可作为合作方参与联合办学体,与欧洲大学共同合作开办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课程项目,以更好地实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二期的三大目标: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通过推动国际合作及第三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6]这些目标的实现,会使欧洲的国际化程度呈跨越式发展。

(二)内容的国际化发展

“伊拉斯谟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流动;主题网络;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课程开发、国际集中项目、高教机构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和语言课程及其他辅助性措施。从项目内容设置上讲,主要是针对欧盟内部学生的流动。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内容,如建立与欧盟以外的第三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启动提升吸引力项目;开辟“窗口”计划。使项目扩大到世界范围,由欧洲一体化向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在项目第二期,更是扩大了非欧盟国家的参与力度,将非欧盟国家从第三国的从属地位,发展为合作伙伴,可作为合作方参与联合办学体,与欧洲大学共同合作开办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课程项目。[7]国际化程度更加深入一步。

(三)视野的国际化发展

“伊拉斯谟项目”更多地是从欧洲意识角度来立项,培养学生的欧洲意识,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欧洲公民的理念。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在保留欧洲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到国际化的视野。着眼于增强欧盟的凝聚力,提高欧盟高等教育服务品质,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欧洲留学,使欧洲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增强竞争能力,特别是加强与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竞争的能力,迎合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同时资助更多的欧洲学生和相关人员以欧洲联盟的身份到世界合作机构学习,形成欧盟意识上的国际化参与,培养欧洲学生“欧盟一体化意识”基础上的“国际视野”,加速国际化进程。

(四)参与范围的国际化发展

“伊拉斯谟项目”关注的只是地区之间的一种参与,它是在享有共同文化特征、政治兴趣和有相同的教育系统结构的欧洲国家之间进行的学生流动,更多地局限在欧洲范围以内,而不是国际化的参与,参与的主体和客体均为欧盟及其成员国。而从“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开始,在继续鼓励欧盟学生和教师参与的基础上,非欧盟国家作为第三方参与,更多地鼓励非欧盟研究生、学者的参与,鼓励非欧盟国家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主体虽然还是欧盟,但非欧盟国家大学、研究生、学者作为客体成为第三方参与其中;而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第二期,非欧盟国家大学的参与空间更大,第三国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可作为合作方参与联合办学体,与欧洲大学共同合作开办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课程项目。[8]非欧盟国家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主体的一部分参与项目,虽然参与的程度还不能说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但也充分说明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五)影响的国际化

回顾“伊拉斯谟项目”的发展历程,它不单促进了欧盟国家共享其成熟完善的高教交流合作计划,还启发了其他国家或地区模仿或采取欧盟所建立的交流合作体制,例如拉丁美洲国家于1993年实施的“MUTIS项目”便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的一种“翻版”;香港大学在1998年甚至也直接试行伊拉斯谟项目的配套措施——欧共体课程学分互通项目(ECTS)。所以欧盟过去多年的“伊拉斯谟项目”高教交流合作所取得的宝贵发展经验,不只是属于欧盟成员国,也是属于全世界。[9]

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项目本身对非欧盟国家产生影响,欧盟高等教育的整体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1)加强了同非欧盟国家的合作,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将教育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到全球,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在使欧洲各国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更加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学生和学者,打通了欧洲通往世界的桥梁,为全世界的研究生和学者在各国之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平台。使欧洲高等教育整体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同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同美国竞争时越来越具有整体优势。(2)扩大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提升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形象。“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将欧盟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增进了非欧盟国家大学、学生和学者对欧盟的了解,树立了欧洲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伊拉斯谟世界项目”中期评估结果显示94.7%的非欧盟学者认为,通过参与项目增进了对欧盟高等教育的认识,92.7%的非欧盟学生认为,参加硕士课程增进了他们对欧盟高等教育的理解。(3)提升了参与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参与“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欧洲高校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化意识,提升了国际化程度。对参与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对参与高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4.5%的欧盟高校和63.7%的非欧盟高校认为,参与项目提高了课程质量;89%的欧盟高校和63.7%的非欧盟高校认为,提升了本校学术水平;96.7%的欧盟高校和72.8%的非欧盟高校认为参与项目增强了本校的国际化程度;85.8%的欧盟高校和81.8%的非欧盟高校认为,参与硕士课程提高了本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学生来本校学习。[10]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 Education&training[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lifelong-learning-programme/doc80_en.htm.

[2]蔡安成,曲恒昌.欧共体的高教一体化历程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76~77.

[3]Erasmus Mundu[s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pro-grammes/mundus/programme/back_en.html.

[4][6][7][8]欧盟启动新一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B/OL].http://www.fmprc.gov.cn/ce/cebe/chn/zogx/jyjl/jydt/t563776.htm.

[5]施晓光,郑砚秋.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及其意义[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8):126~130.

[9]蔡安成.欧盟《ERASMUS计划》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58~60.

评杜拉斯的《情人》 篇10

中国读者了解杜拉斯大多从她的《情人》开始。这部小说是她在7 0岁的时候,超越似水年华的时间阻隔,倾注真情创作出来的。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杜拉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贡的爱情事件,主人公之间没有故事,只有爱与性爱。作者的父母受到殖民地政府的欺骗,满怀希望,远渡重洋,从法国来到印度支那,却一无所获,父亲客死异乡,母亲在当地的一所法文学校当校长,以此来养活她们兄妹3人。母亲花掉自己的全部集蓄,在柬埔寨的贡布省买了一块地,但土地管理部门竟无一人告诉她,这块土地无法耕种,因为它每年都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最后破产。作者当时在西贡国立寄宿学校外面的一所专门为法国人办的的中学里读书。要时常乘坐汽车和渡船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15岁那年,有一天,在从家去西贡学校的一条渡船上,她遇到一位比自己大12岁的华裔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华裔男子主动用他的黑色大轿车送她回学校。这位青年是个中国人,住在沙沥河岸上的一幢蓝瓷栏杆的别墅里,家财万贯,非常富有。他母亲去世,他从巴黎赶回来,为母亲奔丧。并且他是个独子,父亲独断专行而财权在握。这以后,他们常在城南的一座单间公寓里私会,在一起谈得很融洽。

作者言道:15岁的我就知道享乐,虽然我不知享乐为何物,却已习惯了男人的目光。不久,在这间单身公寓里,我奉献了我的童贞,尽管我还是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这间公寓里幽会。他病狂地爱着我,我却只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带到他房间里来那样去做。对我来说,我是因为他有钱才来的,我说我要现在有钱的他。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淫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这位黄皮肤的情人带着我们全家人,去上高级餐馆,去逛夜总会,满足我们可悲的虚荣和自尊。我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怪异扭曲的家庭中,纯朴、刚强却被世人欺骗,最终绝望的母亲;残暴丑陋、恶魔般的大哥;倍受屈辱而默默忍受的小哥哥。他们虽然瞧不起我的中国情人,极力反对他,却无耻地以我的肉体作交易,满足他们的金钱欲望。我的爱,从做童妓的时候就被人偷走了。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幽会,尽情地满足情感和欲望的需要。但这段感情终究还是一段感伤绝望的爱情。我不能战胜肤色和民族的偏见,不得不离开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挣脱不了几千年封礼教的羁绊,不得不尊从父母之命,与—位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了。许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并给我打了电话。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情人》问世当年即获得了法国文学的最高奖一龚古尔文学奖,引起了社会与文学界的极大反响。几乎年年再版,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被列入畅销小说,并被译成4 0多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 5 0万册以上。杜拉斯原属难懂的作家之列,《情人》的发表出乎意料地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认为是"历史性的杜拉斯现象",使杜拉斯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是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情人》是一本野蛮的书,它带来所有它遇见的东西,毫无区分,几乎无选择地进出。”(王道乾语)从杜拉斯小说中体现出的主体道德心理的总体来看,可以说它代表着一种位于社会主流道德之外的另类道德。《情人》中叙述者“我”与其类同幻象的相互认同,及在其它作品中的不断认同,构造出社会背景中的道德张力:“这位夫人和这个戴平顶帽的少女都以同样的差异同当地人划分开。她们两个人都是被隔离出来的,孤立的。是两位孤立失群的后妃。她们的不幸失宠,咎由自取。她们两人都因自身肉体所富有的本能而身败名裂。她们的肉体经受所爱的人爱抚,让他们的口唇吻过,可以为之而死的死也就是那种没有爱情的情人的神秘不可知的死。问题就在这里,就在这种希求一死的心绪。”异样的道德意识产生于这样的道德环境,只要这样的道德环境还在带来痛苦,文本中另类的道德便有它存在的意义。从小说中主体与外界的关系中,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的道德冲突。道德冲突可以成为主体道德心理的界定。有例为证:

1、人与人之间法定关系中的冲突。

“他付帐。他算算是多少钱。大家站起来就走了。没有人说一声谢谢。我家请客一向不说什么谢谢,问安,告别,寒暄,是从来不说的,什么都不说。我的两个哥哥根本不和他说话。他在我大哥面前已不成其为我的情人。他人虽在,但对我来说,他已经不复存在,什么也不是了。他成了烧毁了的废墟。我的意念只有屈从于我的大哥,他把我的情人远远丢在一边了。”道德冲突通过情感成为道德心理的基础:“吻在身体上,催人泪下。也许有人说那是慰藉。在家里我是不哭的。那天,在那个房间里,流泪哭泣竟对过去、对未来都是一种安慰。”

2.社会道德心理中的冲突。

《情人》中,叙述者“我”对公认的道德观念反其道而之,但又充分明白这种道德观念对“我”、对情人、对爱欲本身的原初性的影响:“……她很注意这里事物的外部情况,光线,城市的喧嚣嘈杂,这个房间正好沉浸在城市之中。他、他在颤抖着。……他在颤抖着。……他……只顾说爱他,疯了似的爱她,他说话的声音低低的。……她本来可以回答说她不爱他。她什么也没有说。突然之间,她明白了……他并不认识她,永远不会认识她,他也无法了解这是何等的邪恶。……由于他那方面的无知,她一下明白了:在渡船上,她就已经喜欢他了。他讨她喜欢所以事情只好由她决定了。”“即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象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我认为他有许多许多女人,我喜欢我有这样的想法,混在这些女人中间不分彼此……”“我想:他的脾性本是如此,在生活中他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爱的,如此而已。他那一双手,出色极了,真是内行极了。我真是太幸运了,很明显,那就好比是一种技艺,他的确有那种技艺,该怎么做,怎么说,他不自知,但行之无误,十分准确。他把我当作妓女,下流货,他说我是他的唯一是爱,他当然应该那么说,就让他那么说吧。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无以言说、深深掩藏的爱情带着道德的矛盾降临了。选择爱情意味着接受道德上的否定。道德被否定了,但道德自始至终都存在着,渗透到思维深处,甚至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否定道德成为真实爱情的前提,深深理解了道德的人在尝试一种无道德的爱。催人泪下、可为之去死的爱不被家庭接受,不为社会接受,甚至不为自我道德评价接受,杜拉斯在自我与社会道德构架之间横上一枚利剑,使它们不能共存。

3.自我意识中的冲突。

在毁坏的道德建筑里,新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作者否定自己,但叙述行为本身在塑造新的自我道德的统一。“这里讲的是同一个青年时代一些还隐蔽着不曾外露的时期……也许是我原先有意将之深深埋葬不愿让它表露于外的。那时我是在硬要顾及羞耻心的情况下拿起笔来写作的。写作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属于道德范围内的事。现在,写作似乎已经成为无所谓的事了……有的时候,我也知道,不把各种事物混为一谈,不是去满足虚荣心,不是随风倒,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了。我知道,每次不把各种事物混成一团,归结为唯一的极坏的本质性的东西,那么写作除了可以是广告之外,就什么也不是了。不过,在多数场合下,……我不过是看到所有的领域无不是门户洞开,不再受到限制,写作简直不知到哪里去躲藏,在什么地方成形,又在何处被人阅读,写作所遇到的这种根本性的举措失当再也不可能博得人们的尊重……”“……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象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思考?回忆?否定的道德曾经预示了爱情的不可能性,可真切的爱的感觉将预示新的道德的可能性,作者用道德心理将自我与社会联结起来。抛弃道德的庇护是为了抨击社会中的虚伪,抗争一种压抑人的伪善。

观照了道德主体与道德环境,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中体现的道德心理的意蕴。

1.重新设定道德。

在《情人》、《蓝眼睛黑头发》、《广岛之恋》中,杜拉斯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叙道德边缘地带人们的生活。矛盾仅仅是矛盾,痛苦仅仅是痛苦,没有对错,只有善对人们造成的摧残,恶却使人们回归精神安宁的历史。人们没有思考,只有记忆,没有反抗,只是自然而然地行动,因为不曾思考,所以不曾屈服。传奇式的恋情沾染着深深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有任何理性因素,就是那样一种一旦开始就要不可遏制地进行下去的爱情,快乐而无害,爱是无辜的,却被社会不容,被道德谴责。权势、歧变、战争,它们设定一套道德凌驾在真情实感之中,有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坚持自己的真情实感,它们的真诚意味着对道德的重新设定。从人的需求、人的尊严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还是从社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这是产生冲突的症结所在,这里可以自然地引出是人具有终极的意义还是道德具有终极的意义的问题。我想,杜拉斯一定是同意前者,并且将悲剧之美赋予那些与主流道德不合的人物,以历史性的追求来展示对道德的另外一种理解。

2.审视社会以及形成社会的文化。

杜拉斯的小说中,社会作为与个体保持距离的背景,只是一些流淌不已的概念,从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外界之物都是历史地存在,象时间一样不能区分,不可阻挡。在杜拉斯的散文(如《物质生活》)中,社会背景概念才分化出了商人、政府、官员等,在小说《痛苦》中,背景是战争,是战争中所有人的群像,个人所受到的忽视、在庞然大物面前显出的脆弱无助,成为对社会权威的批判。欲望在这样一种文化中没有受到限制,而人受到了社会的不公正对待,叙述无所不在的欲望、不置可否的爱情便成了一种内在的反抗。蛮横无理的道德使无知走向愚昧,是对理性的先在束缚,妨碍正常的思考。在小说中永远生活着的反叛者让人想到人类践踏着自己。人不可能对面具之下的自己视而不见,揭开了道德的面具,将自己放逐到社会价值之外时,还是要继续生活,永恒的欢乐来临了,反衬出社会与文化的短暂。小说中同时透射着厚颜无耻与纯洁无瑕的光耀,回避着思维中惯有的理解,却在它所贯通的深度达到了广泛的接纳。

3.人的解放。

杜拉斯的深刻之处,在于将人从欲望的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永恒的爱情。使人退却、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回归原本属于自己的欢乐,无拘无束地继续生命的探求。真正的痛苦不是欲望,而是人类把恶赋予了欲望。杜拉斯写出了纯洁无辜的欲望,它充满了不曾被人发现的力量和美。在这样的力量和美之中,人获得自我、获得爱情。人的解放就是向善的靠近。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经常为作者绮丽的构思、繁复的意象重叠所吸引。法国文坛一向较为活跃,杜氏更是一方重镇。文字在杜拉斯的笔下,自由飘忽。她可以随意地变换人称,变换叙述的时间顺序。相同的是一种绝望的张力,始终紧紧地绷在那里。无法松懈的阴郁和悲凉。她一生被酗酒和情欲所困。可往事是这样的清晰。爱过的男人。他的气息和皮肤的触觉,还在她的心底。15岁的白人女孩,穿着旧的丝质连身裙和金边高跟鞋,梳印第安人的麻花辫,涂着口红。贫穷,有放肆的眼神。然后在渡轮上遇见来自中国北方的男人。宿命的阴影,笼罩着一生。绝望的性爱。无言的别离。杜拉斯写尽了爱情的本质。不会再有更多。就好象深爱一个人。到了尽头。突然发现自己如此孤独。杜氏的爱情,所有悲剧的爱情。

格拉斯闻香 篇11

谁都知道,世界上最好的香水是法国的。而法国的这些名牌香水,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一个叫做格拉斯的小镇。格拉斯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岸与阿尔卑斯山脉南部交界的山麓中,是个典型的山镇。这里气候温暖,雨水量大,土地肥沃,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非常适宜各种花卉的生长。镇外的丘陵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花圃,茉莉、玫瑰、金合欢、紫罗兰,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小镇傍山而建,陡峭的台阶像一条条蜿蜒的带子,把小镇那些散落的塔式建筑和窄窄的石板路串在一起。每天清晨,打麦子的广场上都有繁忙的鲜花和蔬菜交易,蜂涌而至的游客也被淹没在当地人忙碌而快活的讨价还价声中。

16世纪时,嫁给享利二世的意大利美妇人凯瑟林·德·美第奇,把自己对香味的追求也带到了法国。当时的格拉斯是专门生产皮手套的地方,但无法去除熟皮上的异味。在凯瑟林的建议下,皮匠们试着在制作熟皮时使用香精,从而制成了香味手套,很快在欧洲上流社会掀起了一场香味风暴,人们纷纷购买这种带有香味的时尚用品。这样一来,格拉斯就由专门生产皮手套改而提炼香精了。由于格拉斯随处可以采摘到鲜花和香草,使得这里的香精提炼技术日臻完美,当年的那些臭皮匠也渐渐成为女人魅力的制造者。制造这些香精是很费神的事儿。为了保证香精的质量,制造的过程十分考究。所有作为原料的鲜花,一律都是用人工采摘,时间要求很严格。像素馨的花,只能在凌晨4点至上午10点之间采摘。而茉莉花必须在凌晨4点至日出前带露水采摘,因为太阳一出来,它就没有什么香味了。这种近乎于苛刻的传统方法被一代又一代的沿袭下来。别看格拉斯小,可镇上的30多家香水工厂,哪一家都是赫赫有名的。有许多工厂还可以让游人参观,如弗拉戈纳、戛里玛、莫利奈尔,其中以弗拉戈纳最大。在戛里玛,你可以在技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喜好,亲自动手配制出属于你自己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香水来。而在莫利奈尔,则可以参加“香水大师之旅”,那里有人向你面授制造香精的秘密。而在弗拉戈纳,参观者的所有感官都被这里的香味所陶醉,同时还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的“香熏理疗”。在这里的国际香水博物馆可以见到4000多年来有关化妆品的容器,从古代的双耳尖底瓮,到精致的存香小匣子、现代的玻璃瓶,还可以了解到古代埃及到现代的所有香水制造技术。

欧洲伊拉斯谟项目探析 篇12

关键词:高校交换生,伊拉斯谟项目,实施制约因素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加强。许多高校意识到交换生项目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交换生项目为自己的国家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 了解异国风土人情, 精通外语, 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于是, 形形色色的交换生项目便发展起来,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 欧洲伊拉斯谟项目 (ERUSMAS, 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发展至今已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最成功的鼓励学生流动的项目之一。

一、伊拉斯谟项目的源起及发展

伊拉斯谟项目创立于1987年秋。伊拉斯谟项目创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在欧洲共同体内部促进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短期流动和交换, 为参加项目的院校、交换学生和教师提供经济资助。一般学生的交换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 教师的交换期限为三周至半年。创立者希望通过伊拉斯谟项目, 最终有10%的欧洲大学生能到欧洲共同体的另一个成员国学习一段时间。现在, 伊拉斯谟项目的目标是把大学生流动发展成整体的合作行动, 在整个大学学术项目中发展“欧洲范围”———“把大学生带到欧洲, 把欧洲带给所有大学生”, 这也是伊拉斯谟项目的最新精神。

发展初期, 伊拉斯谟项目的评定和延续由欧洲委员会、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政府及项目管理人员决定, 此外他们还要决定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程序、管理原则和预算等。伊拉斯谟项目的咨询部门由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和高校代表组成。此机构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项目的操作原则、模式, 总结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要求得到此项目的财政资助或其它特殊项目资助的申请要交到位于布鲁塞尔 (Brussels) 的伊拉斯谟项目办公署, 此办公署对管理程序全权负责。各高校提交接收此项目资助的学生名单, 各个国家的奖学金机构具体实施对交换学生的管理。

二、伊拉斯谟项目的实施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伊拉斯谟项目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施程序,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出国前的准备、出国后的学习和回国后的学习成绩认证。

(一) 交换生的基本条件

申请参加伊拉斯谟项目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 申请人必须是某一参加国的公民 (或是被官方认可具有合法身份的难民和没有国籍的人, 或是某个项目参与国的永久居民) ;其次, 申请人已是项目参与院校的学生, 并为了取得自己的学位或毕业证而在该院校学习;最后, 该申请人必须已经完成至少一年的大学学业。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 为交换学习所做的准备

参加伊拉斯谟项目的院系为出国学习的学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 院系会给学生一些管理和学习上的建议, 如指导学生如何注册, 如何选课。出国之前, 学生应完成由学生本人、母校及接收学校共同设计的学习协议 (Study Agreement) 。这份学习协议相当于一份非正式的协议书, 其中说明学生本人出国将要学习什么, 如何学习等。这份学习协议必须在学生到达接收院校前完成。学生到达接收院校后, 若需要修改学习协议, 需征得相关部门或人员的同意。在学生出国学习即将结束时, 接收院校要给学生及学生的母校提供一份报告, 对学生学习协议中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加以说明, 并给予适当评价。

其次, 伊拉斯谟项目为学生开设语言培训课程。伊拉斯谟项目不仅鼓励学生到那些语言并不是广泛流行的国家去学习一段时间, 还鼓励学生学习接收国家的语言。因此大多数参加伊拉斯谟项目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准备阶段的语言课。他们可以在出国前参加母校的语言课, 也可以在接收院校参加语言课。除上述准备工作外, 高校会为学生开设许多预备课程, 这些预备课程包括专业课、出国后的必需常识课, 还包括基本的地理、文化等学科。有些课程是必修的, 有些课程是选修的。

(三) 出国后的生活学习

对于交换学生而言, 出国后的生活远没有在国内方便。一般, 学生可以自己与接收院校的住宿办公室联系, 自己国家和接收国的伊拉斯谟项目办公室会尽量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住处。

交换学生可以在第一学期也可以在第二学期出国, 学习日程可以随之改变。交换生出国学习的一般课程或专业课程中, 其课程标准化程度在合作院校之间互相认可。大多数院校中伊拉斯谟项目学生与接收国学生一起上课, 少部分院校专门为交换生开课。去国外学习其它专业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国外学习的内容与本国学习课程融合起来。因此伊拉斯谟项目学生可以学习除专业外的其它课程。

一般学生完成交换学习后将回国继续自己的学业, 不过有部分学生在交换学习结束后继续留在接收国学习。若学生在伊拉斯谟项目学习结束后继续留在接收国, 他们将不再得到该项目的资助, 除非他们继续申请, 并得到项目审核组的批准。

(四) 期满回国———认证在国外的学习成绩

在认证学历课程学习及大学学习方面, 学分转换系统 (ECTS) 对伊拉斯谟中高校合作项目的模式要求很高。这个学分转换系统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量为基础。在ECTS中, 它设定了一个学分评定标准, 便于衡量学生的工作量 (如一个学生一学年一般有60学分) 。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而定。ECTS使所有的学生, 不管是当地学生还是外国学生都容易读懂学习项目, 并对之加以比较;也便于大学组织自己的学习计划, 并对之加以修改。ECTS可以在很多不同的项目模式中使用, 因此整个欧洲的高等教育充满吸引力, 吸引着海外学人。

三、影响伊拉斯谟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

(一) 国际格局的影响

从伊拉斯谟项目结构中的学生流动可以隐约看出, 处于世界中心国家的高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交换生, 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国的交换生项目的实施范围及模式。从教育资源上讲, 一方面, 处于世界体系核心位置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知识, 能够吸引很多国家的高校与之合作, 互相交换学生, 因此, 这些国家处于高校学生交换体系的中心。另一方面, 处于世界体系外围的国家教育能力有限, 缺乏高科技, 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外国高校与之交流与合作, 这些国家处于交换学生体系的外围。国际学生交换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格局的影响。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交换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经济问题不仅存在于合作机构之间, 还存在于交换学生个人及其家庭中。首先, 合作学校间的经济问题难以妥善处理。在大多数交换生项目中, 交换生只交纳自己学校的学费, 到接收学校后不再支付学费, 只负担自己的生活、住宿和一般学习用品的花销。然而, 各个高校的收费标准不同, 培养人才所需成本不同, 这种情况下, 合作院校之间如何合理分配利益?有交换项目的高校间就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划分问题。若能很好地处理项目参与者的经济问题, 交换生项目的实施就会减少很大的阻力。其次, 交换国家间的国民收入不同, 消费水平不同, 给不同国家的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不同。得到伊拉斯谟项目资助的交换生得到的奖学金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花费。若学生从汇率低的国家来到汇率高的国家学习还可以承担其花费, 反之则会大大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交换生出国学习有可能为自己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从而放弃交换学习的机会。

(三) 语言障碍

交换生一般出国学习时间较短, 若是为学习语言而交换, 则可克服这一障碍;若为专业交流而交换, 则须一边学习语言, 一边学习专业, 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国外学习期间努力提高语言熟练程度是必须的, 如果学生认为在学期伊始还没有掌握好接收国语言, 那么他们在接收国的学习很难赶得上在祖国内的学习。例如, 参加伊拉斯谟项目的爱尔兰、意大利和英国学生对于接收国语言的熟练程度是最差的。因此, 很多管理者和学生都认为英国学生和爱尔兰学生出国后遇到的问题最多。

(四) 学分认证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 伊拉斯谟项目中23%左右的交换生因出国交换学习的学分在回国后不能得到合理认证而推迟毕业时间。还有一些伊拉斯谟项目交换生在国外学习的部分学习成绩不能在国内得到认可, 如他们在国外的学习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 有助于国际理解能力的增强, 有利于思维方式的改善, 等等, 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不能在学分记录中得到展示, 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回国后延长学习时间。尽管有了欧洲学分转换计划, 但该计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Barbara M.Kehm (2005)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Global Understanding.US-China Education Review.Jan, 2005.

【反托拉斯法】推荐阅读:

上一篇:古诗词教学五步法下一篇:PID控制系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