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2024-10-11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精选12篇)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篇1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简短的八个字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小到每个家庭, 大到整个国家都与之息息相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教育也在与时俱进, 教育的目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会议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时, 首次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目标。1978年, 在我国的《宪法》中对教育方针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时隔20年, 《宪法》中提到的教育方针是对上次毛泽东同志讲话内容的完善与继承, 培养多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成为我国教育不变的方向。1999年,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 美育被明确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畴, 并正式写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 同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一直到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新的教育方针, 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回顾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 不难看出, 它们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但是从本质而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可见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之后提出的美育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美育, 顾名思义, 是审美和教育的结合体, 是指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并使之逐渐具有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的实施,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将美的事物深入到内心与自己的生活中;美育的实施, 可以使学生个体做到真善美的统一。通过美育教育, 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相融合, 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素养,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美育的实施, 可以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断打破以往的单一的思维方式, 思维更具独创性、前瞻性以及灵活多样性, 能够更好的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做到很好的结合。美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促使学生有创新性, 真正成为高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 开展美育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它作为我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应当引起所有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渐渐的发现我们的学生创作作品的情况不容乐观, 甚至是在毕业作品中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见解体现出来, 难以将其具有的专业知识与内心对美的感受联系到一起, 千篇一律的创作很难有大的提升……。诸多问题, 我认为原因如下:一是生源的地区差异。素质教育从小就应抓起, 当然包括美育教育, 而最能将美育教育发挥完善的当属艺术教育。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 对各种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从小耳濡目染, 以及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中都有涉及, 有较好的基础。相比之下,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闭塞的地区的学生, 接触的艺术教育较少, 更多的是对德育、智育以及体育方面的接触;二是所在小学、中学课程的设置。现在从小学到中学, 把分数看得特别的重要, 每年能多培养几个考入重点学校的学生成为全校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所以, 在课程设置上, 基本上以文化课程为主。低年级还有一些艺术类等美育课程, 到了高年级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没有, 文化类课程和艺术类等课程的比重严重失调。尽管有些学生对这些课程感兴趣, 可是苦于学校课程的设置, 学习压力的增大, 逐渐的被扼杀了;三是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家庭环境。多年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好多家长固执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 考试成绩好就行, 所以在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 只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艺术类等美育课程的学习, 即使学习了一些艺术课程, 仅仅作为爱好, 得不到重视,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平衡;四是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喜好, 通过多年知识的沉淀与积累, 必然在美育方面的认知程度不同。从社会到学校到家庭再到学生个人, 学生在成长中有着诸多不利于自身美育发展的因素, 早已忽略了中国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它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高素质高涵养的创新型人才。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认识、欣赏事物的时候只是流于表面, 不能从深层次的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 发掘事物内在的美。很难找到正确、合适的方式方法从生活中、艺术作品中去欣赏美、诠释美, 更谈不上去创造美了。

大学作为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 其专业教育要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匹配 (包括美育教育) , 甚至都应处于重要的位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均衡与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人才最终的素质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重视美育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

大学美育教育, 可以弥补学生在大学以前接受美育教育不足的情况, 逐渐扭转学生对审美相关知识缺失的局面, 为培养综合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好的基础。个人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 心智还处于波动较大、不成熟、不稳定时期, 不妨在低年级阶段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 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课程, 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艺术的层面逐渐打开学生的知识面。当然, 如果是艺术类的学生, 这方面的课程就当成为必修课,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不仅仅要广, 适当要往深度去挖掘。但是, 在这一阶段, 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是提起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浓厚的兴趣, 不仅为之后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我们有了之前的艺术基础作铺垫, 就应当在深度上做足功夫, 开设艺术概论、美学、中外美学史等理论类的课程, 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因为高年级学生, 在心智方面发展的相对成熟、稳定, 能够较为科学、客观的去认识某些事物, 理论课程的摄入将引导学生对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认识, 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世界观, 对事物的美有着新的、多角度的诠释。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深层次的挖掘美学的内涵, 更多地为学生讲授美的价值, 为学生科学审美观念的形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 发挥特色、特长, 将美育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美。比如, 我们学校是一所广播影视类艺术院校, 在这方面学校的美育工作就做的很好。我校发挥自身特色, 不仅开设影视作品赏析课程, 还通过学生自己拍摄短片并对其进行艺术分析, 这样通过自己的创作以及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在亲身实践中就会形象、直接地对所学的美学课程有着深刻的体会与掌握。但是, 学校未能将美学理论课程向深层次挖掘, 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在形成审美观念的过程中缺乏深度, 不够系统, 创新意识薄弱。今后在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师, 有责任教授学生更多更深层次的美学知识, 更好地利用学校广播影视的有力条件,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美、评论美、寻找美, 帮助、引导其科学审美观的形成;三、将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美育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讲授的同时, 还要传授其方法论, 使学生领会内涵, 促进思维的发射性、灵活性及创新性, 更好的为所学专业服务。因此, 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鼓励其在专业方面不断有新的见解;四、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 发掘生活中的美, 促使其逐渐形成美的理想、美的素养、美的品德。我们常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反映生活。所以, 当我们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适当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多去观察生活, 发掘生活中的美, 明白生活的美与丑、善与恶, 能够真正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正确的理解, 通过内心对美的感受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提升自我的修养……。

美育在我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素养, 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 应当引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要在教学中再加深、再巩固、再渗透。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那么, 让我们共同联手, 为美育教育的再实施、再推广创造更广阔的天地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育的作用也随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它不仅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起作用, 更重要的是, 它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以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相关问题, 并对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 最后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中将美育进行到底, 共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做贡献。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教学,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建昌, 姜文振.美学.昆仑出版社.

[2]仇春霖.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3]姚军.大学美育.国防工业出版社.

[4]郭成.美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5]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6]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7]王平.论大学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文教资料, 2008, 1.

[8]胡林.论大学美育及艺术教育与培养合格人才的关系.怀化学院学报, 1998, 6.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篇2

【摘要】美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在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良好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教育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一句话,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美育教育,通过教学培养美,通过美育促进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领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辨美与丑,知善与恶,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美育的内涵

(一)小学美育的含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周扬在《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不能缺少技术教育,也不能缺少美育。在现代教育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②。”由此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美育更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教学活动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体现教育目的,并渗透于多育当中。美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那就是以美启智、养智、优智,又以智识美、爱美、创美,从而智育因美育使人聪颖慧敏,而美育因智育使人明快空灵。

(二)小学美育的特点

小学美育的特点有:

1、情感性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这是美育最大的特点,良好的情感因素在美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者王国维曾经说过:“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③只有在精神愉悦,情感澎湃的审美感受中,受教育者才能深刻领略,经久不忘。因此,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强化美感功能,调动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努力使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和采取的教育方法,构成一种美感的动力系统,以美的特有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的孩子,以达到使他们的“精神获得满足和升华”,“心灵得到净化”的目的。

2、形象性

以象动情,以美育人。美育的这一特点是由美和美感的特点决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无所依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个体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因此,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由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形式因素构成)诉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总之,没有美的形象,就无法使人产生感知,也无法给人以情感体验。

3、愉悦性

寓教于乐,感染熏陶。美育之所以具有愉悦性的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由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或者说是以感性形式显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真正的美的形象一定包含着生命,一定会激发人们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及对人类所创造的美好世界的热爱和向往,从而使人们产生健康的、向上的、高尚的情感。这种对生命、对创造的赞叹和热爱的肯定性情感必然使审美主体感到愉悦和满足。例如,我们欣赏健康的音乐,阅读好的小说,游览祖国大好河山都是自觉自愿的,都能引起愉悦之情。我们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愉快的审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

(三)小学美育的职能 美育具有下列职能: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对美的强烈感受能力。生活中处处无限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如果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无法感知,那么人的生命与生活将会是非常可悲与可怕的。只有能够感受美的人,才会去鉴赏美、享受美、保护美、创造美,他的人生才会有乐趣,生命才会有意义。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培养正确鉴别美丑的能力,是美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了“爱美”的心理动机,并不意味着能正确地鉴别美丑。世界丰富多彩,事物的表象又往往复杂多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美丑,甚而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是非颠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正确鉴赏美丑的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使学生树立起健康有益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并进而追求真美。

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和保护观念。

学生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感受美和鉴赏美必然要去保护美和创造美。只有保护美和创造美,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社会主义美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能创造美的人,乐于保护美的人,这里所说的美,既包括艺术美,也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既指物质文明的美,也指精神文明的美。

二、小学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教育,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还是有很多缺失。其缺失面表现在:①“分数决定论”仍然大有市场,多数名校由于畸形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让教育逐步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从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到考试评价、师生关系,所追求的是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念,以及部分家长的思想中的长期形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名、重利的观念,使得现在的教育它既背离了教育目的,也有悖于教育的规律;②学生们的成绩上去了,思想素质却下跌了,甚至是成绩与思想品性相比于八九十年代都有所下降了。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固然与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冲击和不良现象的示范效应的影响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广大教师在教育行为中的某些错误做法有关系。

具体到语文教育上来,主要是为什么一篇完整的充满情感的课文会被肢解为一个个语言知识点;融汇了作者情感、生命感悟的文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图解;语言和文字丧失了其在情境中应有的生命和价值。教师和学生的情思淡漠机械学习,在语文教和学中忽视了语文所负载的内涵具有美的内涵的教育活动。这种缺乏美感因素的教育培养,从而使语文教学注重了工具性、知识性却失去了人文性。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在谈到学生学习语文时说过:“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多多。这种状况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美的教育。

(二)小学美育教育的意义

1、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而他们的观点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不怎么高尚。有些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时髦去追求,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

而正确的审美观是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因此,学校素质教育中合理实施美育教育,能润物无声般地指引学生:追求美,就要追求真,追求善,不以猎奇为美,不以享乐为美。

2、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的审美观念往往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我国重要的美学著作《乐记》对美育的最早形式——“乐”的道德教育教化作用有着生动具体的描述:“大小相承,始终相生。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承,以图德育之完成也。”④

所以,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为德育的完成提供了理性的情感上的准备。德育往往是通过说服、监督、奖惩等方式,帮助学生确立观点和信念;而美育则主要通过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以诱发、感染、陶冶等方式诉诸人的审美情操,从而树立起高尚的审美理想。

3、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综合发展

美育可以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多用形象思维。美育使用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可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愉快地接受知识。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慈母缝衣的形象比千万句的说理更能承载母亲对游子的关爱之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通过形象的比喻,从触觉和视觉上把抽象的离愁形象化;而“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则使离愁又有了重量,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它不是一个伴随身体成熟而成熟的过程,因为个性的发展还同时包括着感情、思维、判断等多种心理能力的成熟。而这些特定的心理能力的成熟必须经由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实施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其性情,塑造其心灵,在春风化雨中起着怡情化性的作用。

三、小学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挖掘本课程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领略教材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的美、数学符号的美、人物形象的美、思想感情的美,从而让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成为“美的教学”。下面具体谈谈美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王钦韶语)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妈妈的爱》通过叙述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表现了母爱之美。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光赞美了白荷花的美丽,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美。《清澈的湖水》一文中对湖水的描述,如“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是一种景物的自然之美;小洁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仍向小鱼后的不满,以及“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表现的则是一种爱护环境、注意环保的心灵之美。

各种美的描述应有尽有,层出不穷。有写建筑美的《赵州桥》、《人民大会堂》;歌颂英雄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表现机智的《司马光》、《称象》;赞美诚实的《诚实的孩子》、《在金色的沙滩上》;描写科学家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爱迪生》、《一定要争气》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师应对学年、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个预先规划,每一单元要突出重点,每一课时都要设计完整严密,千万不可上到哪里就哪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一课时的内容无法完成,也要进行巧妙的过渡,并在下一课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

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二)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要体现美感,如:教师教学态度亲切,师生关系和谐;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练,表达清晰流畅,语言、动作、表情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楚,板书设计合理;课件设计精美,有助于教学;教学活动多样,教学层次清晰,各环节之间流畅,节奏有张有弛;应变灵活,创意新颖。使教学尽可能的表现“教起来使人感到是愉快的艺术”(夸美纽斯)。愉快也就能感受到是一种美,愉快也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如教学《景山公园》一课,教师可以开门见山:“让我们跟着文中的小朋友去神游景山公园,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教学《大海的歌》可采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教学《丰碑》可采用渲染情境的方法,教师用低沉的语调读出“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让学生感受“悲”的美。(四)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一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促的。教师语言的节奏感还体现在目标处理时,在讲授重点和深奥之处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在一些容易之处,可加快语速。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

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由于文章文字浅显,教师没有必要在理解内容上花大时间,可抓住重点句讨论“但是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指什么人?“我”为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我”为什么要永远照顾小利比?这样的教学显然比逐段讲解分析要科学,着眼于整体、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维辐射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间,又如教学《白杨》一文,这篇课文以象征的手法,歌颂祖国边疆的建设者扎根于那块土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文中有重点语句,教师可抓住这些句子细细品味,白杨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课文仅仅是在写的白杨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地将白杨与建设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白杨”这一形象的美。

3、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五)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感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坐春风,同时还要分散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如《荷叶园园》,教师使本来就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课文,通过板书贴画、趣味识字、情感朗读、审美想象等,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美的天地。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如《村居》,教师通过诗配画、通过精美课件和音乐的感受,通过游戏和表演,通过诵读,使学生来品味“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教学《船过三峡》一文,在介绍三峡美丽、壮观的风光时让学生看录像,使他们真正的领略山之奇: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水之急: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左冲右撞;船之险: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同时让学生听配音朗读,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陶醉在美的氛围中,达到审美的目的。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师鼓励学生对“别样红”和“无穷碧”谈感受,来体会心中的美景,同时,教师还提供了两首其他描写荷花的诗,与课文相互映衬,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八)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如:《春天的雨点》一文。写的乌汉娜老师给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在雨中像妈妈一样护送达丽玛回家一事。通过乌老师的话及达丽玛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形象。课文以“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萌发着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也仿佛落在达丽玛的心里。”作结,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我问学生,在这之后还会发生什么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地进行激烈讨论。在充分讨论之后,我让学生据此拟题。有的学生拟出“一位好老师”,有的拟出了“雨中的畅想”,还有的拟出了“‘妈妈’„„”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让学生按自己拟的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饱含情感积极构思,写出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佳作。《荷花》是一篇传统型课文,它之所以被保留下来,这是因为它的确“妙”不可言,人们品读着其文字,心却已来到了满池的荷花中,此情此景,焉能不美?而课后组织的实践活动,又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理解,戴上自制的荷花、蜻蜓、小鱼等头饰,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鼓励加进自己的想象。例如:“我”怎样舞蹈?蜻蜓、小鱼都来跟“我”说了什么?还有哪些小生命和“我”叙谈?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造美吧!美育在语言鉴赏、形象感知、情感陶冶方面具有以形感人、以情动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被称作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苏霍姆林斯基语)。通过美育,不仅可直接达到陶冶情感、美化心灵的目的,而且还能间接起到启迪智慧、提升品德的作用,所以它也是通向智育和德育的一座桥梁。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带领学生不断地学习美,发现美,认识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带领学生去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生活,迎接美的阳光,拥抱美的希望,奔向美好的未来。

注释:

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发[1994]39号

②周扬.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A].美学:第三辑[C].1980.③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第二步战略目标585 ④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 淑馨出版社 1989

参考资料: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3

关键字: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42

美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周恩来总理曾说:“有人问我: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否是统一的?是辨证的统一。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正因为如此,美育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无不蕴涵美育于其中。

一、美育在诗歌中的渗透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真正优秀的诗歌,不仅充分体现着诗歌的一般特点,而且特别具有一种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东西,这便是意境,便是诗歌的韵味。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它是心与物的协调统一而心驰物外,是意与境的浑然一体而意溢于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而情漫于景,是虚实有无的相济相生、相辅相成。有处实处是物,是境,是景;无处虚处是心,是意,是情。选入我们课本的诗歌都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积淀下来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秋思”二字,是全篇纲领。诗人用“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等壮阔苍茫的景象来烘托出雄浑悲凉的意境,表现了诗歌的韵味,为下阕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同样是写秋思,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写出的是另一种诗歌的韵味,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在上课的时候,主要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让学生理解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尽显诗歌的韵味。优美的语言构成了美妙的意境,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美育在散文中的渗透

散文,是内容、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最灵活、最自由、最少有拘束的一种文体。其中抒情散文是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文章。它往往通过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描写来直接抒发情怀,也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造成优美的意境。这类散文一般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出浓烈的感情色彩,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作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初一有一篇课文叫《散步》,但很多老师都容易把这么美的一篇散文,上成一堂政治课,整节课都在讲“该不该尊老爱幼”。对此,笔者也在思考:如果是我,我该如何下手,才能把这篇课文上成一节正真的语文课?

恰好这时笔者有幸被广西师范学院邀请到南宁市县区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于是决定挑战《散步》,把《散步》上成真正的语文。上散文课主要是抓关键字、关键句来品析,来挖掘自己寓情于景的那份感情。于是笔者从“人性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课文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写景,而是写景抒情。所以如果把意境美巧妙的穿插在了人性美里,更是锦上添花。而且笔者还引用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片段来升华主题,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来概括末段,学生们的精彩回答把课堂引向高潮。最后以陈红的《常回家看看》结束了文章的学习。散文的美就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步》通过人、景、情来营造了一种很美的意境。

三、美育在小说中的渗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不倦地追求着现实美的同时,也强烈地追求着艺术美。这是因为:艺术集中地显示着美的特征,具有现实美所无法代替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列宁曾经指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而艺术美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如《我的叔叔于勒》,笔者三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第一次,主要抓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的变化来揭示文章的主题。第二次,抓住于勒的第二封信,让学生找出信中的破绽,通过菲利普夫妇接到来信前后的对比,来分析他们的性格,和于勒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群的生活的无奈,而不是仅仅批判他们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次,重点分析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的时候的情景,并分析若瑟夫明明不赞同父母的做法,为什么不出声?每一次尝试都有不同的收获。

又如鲁迅的《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优美而又朴素,淡泊而又醇浓,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走进那富有诗意的乡间夜景中,就像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四、美育在戏曲中的渗透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它通过演员装扮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直接感染观众,发挥社会作用。例如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白毛女》,它把歌唱、舞蹈、戏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具有西洋歌剧的某些长处,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富足的经验。首先,它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次,它的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法而成的,目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征。此外,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增强了《白毛女》的艺术感染力量,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美育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各种文学体裁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品格、涤荡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想、增长才干等,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 曹廷华.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美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篇4

以前, 我们总把美育与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联系在一起, 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理解, 事实上, 在我们的各门课程中都渗透着美育, 而历史学科也毫不例外。因为历史本身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各个领域的美育因素都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发展, 从而使学生不仅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而且还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 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因此, 一部人类文明史, 就是一部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历史学科的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过程。

所以说, 历史学科揭示的是人类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 同时也是人类能动地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具体来说, 历史学科中美育的渗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教学中的形象美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都是从对美的认知感受开始的, 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进而领会它的美的意蕴, 使学生产生由浅入深的美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个性, 以达到教育目的。形象教育就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的描述、展示, 使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感悟美的本质, 感知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在介绍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 可出示图片或放映录像《卢浮宫》的片断, 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那永恒的迷人的微笑, 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那些有着精湛工艺, 巧夺天工的出土文物;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物;精美绝伦的雕塑等都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的文明, 不由得使学生惊叹人的智慧, 人的伟大, 受到强烈的震撼, 同时自然而然地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了, 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特征性的认识和整体感的把握也增强了。

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美

情感教育就是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与审美对象在感情上交融、沟通,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的作用下, 受到强烈的美的震撼。所以在历史课中, 可以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渲染, 使学生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 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抵制丑恶, 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慷慨就义的谭嗣同;“恨不抗日死, 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等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言行无不催人奋进。而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被焚毁的圆明园;“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太后;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等又无不使学生产生“愤外敌之残暴, 哀民生之涂炭, 敬英烈之崇高, 憎败类之卑劣”的情感。所以, 在历史课中能让学生体会到的赞叹、悲伤、崇高、义愤等都是学生由认知而产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也是美育功能的突出体现。

三、历史教学中的理解美

美育教学需引导学生将理性因素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 并对其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 学生才能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思考、认识和评价, 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特征,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讲春秋争霸时, 可引用齐桓公任用曾有杀身之仇的管仲为相的故事, 使学生归纳出齐桓公善于用人, 不计前嫌, 宽宏大量等优秀品质, 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做到善良、宽容, 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一个人的美德养成。又如讲述林肯和南北战争这段历史时, 为了使学生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杰出贡献和他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可引用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 让学生对林肯和南北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四、历史教学中的创造美

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俗话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爱美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培养的。

人们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美, 创造了美, 也享受到美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历史上有很多改革创新的人物,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彼得一世改革等来激发学生的“敢为天下先”的萌芽意识和创造精神。美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和劳动创造的。我们商代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的司母戊鼎、西汉薄如蝉翼的绢衣都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同样, 从造纸、印刷术的发明, 到指南针的出现;从赵州桥的设计, 大雁塔的落成, 到北京城的修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等无不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无不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 无不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在教学中, 通过制作、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自然美、社会美, 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描绘美的事物, 抒发美的情感, 在创作美的作品的同时, 陶冶美的情操, 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还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大事年表、查阅资料,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等, 这些都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达到美育效果。

历史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胜枚举, 我们必须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育素材, 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 帮助学生辨清正与误、是与非、美与丑, 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启迪学生自觉用历史人物美的思想、美的言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使我们的学生逐步成长为有远大理想, 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真理、追求美的新一代!

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5

--------浅谈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

杨润美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前认真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个性特点,努力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争当好学生的“美的启迪者”,引导学生去赏析学科知识中的“美”,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探究“美”;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伯乐和导游”,以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学、教师、学生、美育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而低劣的艺术作品让人“品之如同嚼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美”的创造与赏析的过程。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强调了教学的“科学性”,忽略了教学“艺术性”,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灵动性”;强化了知识“结论的真”,忽略知识“探究的美”;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的“绩”,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美”。造成学生误以为学习就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是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产生惧学心理,厌学的情绪,进而不再学习!这与当前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违背的。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努力挖掘学科中“美”的素材,给学生当好赏析美的“导游”

有些教师认为技校所开设的学科,特别是机电类专业学科根本无“美”可言,有的只是“冰冷的机械”、“深奥的电子”。记得罗丹大师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机电类专业学科也是如此!

例如《金属工艺学》,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一门抽象、深奥、空洞、枯燥、繁杂、缺少系统性的学科;而在我眼里,《金属工艺学》一是件极优美的艺术品,它聚材料学的神奇美、加工工艺的创造美、机械设备的精妙美于一身,尤如一个被赋予了“灵魂”的“人”,鲜活且灵动,神秘却又真实。如《金属工艺学》中的“铁碳合金相图”(见图1),一个由七八条线条组成的简简单单的图形,却揭示了:(1)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同一温度下,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 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铁碳合金的性能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4)铁碳合金的性能随含碳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5)铁碳合金生产、应用的基本规律。这不正是极致的“简洁美”、“灵动美”和“神奇美”吗?在《金属工艺学》中,同样的“美”还有很多,如“应力与应变图”、“C曲线”、“减压器”、“射吸式焊炬”等等,多得难以列举。

图1 铁碳合金相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并引导学生去赏析这些“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导游”。

二、循循善诱,诱导学生探究知识,当好学生探究“美”的“启迪者”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关注知识的“传”,而轻视了知识的“授”,习惯于告知学生知识的“果”,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因”,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了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少了主动与创造,也就少了享受“主动的乐趣美”与“创造的成就美”的机会。例如在“弯曲件料长的计算”环节的教学时(图2),一些老师直接把料长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就事了,而我则是如此进行:

(1)带领学生分析该弯曲件总料长L=L1+L2+L3(L3――弯曲区中性层的弧长),让学生明确白计算的关键在于L3。

(2)提问:谁记得弧长公式?(技校的学生,答案肯定是——不知道!)微笑着再问:谁记得圆的周长公式?(此时,很多学生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3)带领学生由周长公式推导出弧长公式: 圆:圆心角为360度,圆周长L3602r(小学知识)

2rr 360180r α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801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4)结论LL1L2径用ρ表示)

当我带领学生推导完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学习其实并不难,学习原来也可以如此简单。诱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简单的知识,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复杂的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享受探究奥秘的“美”。当好学生的“启迪者”,让学生在你的启迪下去探索“美”,去享受探索者的乐趣。

图2 弯曲件料长计算

180(中性层的半

三、摆脱老生常谈的“匠气”,多一分灵动活泼的“灵气”

一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教学跳不出教材,教材上有什么,他就讲什么;教材上怎么写,他就怎么讲,他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知识由书本上罗列到黑板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搬运匠”。这样的教学刻板、生硬、乏味,这样的教学,毫无乐趣!而有灵气的教学鲜活、灵动且富有乐趣,常常给人美感的愉悦。如金属材料,人们都觉得金属材料是冰冷的、机械的、生硬的、死板的,没有活性的死的物质,因此在材料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教学时(图3),如果只是把“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等知识一一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很难理解材料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与规律。但若用“警察审讯罪犯”为例,带领学生分析警察提供犯罪证据与

图3 应力应变曲线

OA---弹性变形阶段、BD---屈服阶段 DE---强化阶段、EF---局部塑性变形阶段

罪犯认罪之间“斗智斗勇”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罪犯在被审讯时的心理活动:开始,警察 3 提供一点证据,罪犯承认一点事实,此时,如果警察否定了证据,则罪犯立刻就会翻供(弹性变形阶段);接着,警察会把罪犯搁置不理一段时间,而此时,罪犯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因警察不审讯而停止,他会考虑很多,他会紧张、恐惧、慌乱,甚至屈服,主动向警察承认一些犯罪事实(屈服阶段);但这一阶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罪犯很快就会恢复理智,想让他承认更多的犯罪行为,就必须提供确实的证据(强化阶段);审讯到最后,证据确凿,罪犯不得不彻底放弃抵赖,承认所有犯罪事实(局部变形阶段)。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来理解材料的受力与变形,把人当成一种特殊的“材料”,进而把材料看成一个特殊的“人”,一个具有灵性的、鲜活的“人”。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心”,又调动了学生的“脑”,还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把学习的对象看作“有灵性的”、“鲜活”的“生命体”来研究,这样,你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才会有“美”的感受。

四、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做学生学习、长成的“伯乐”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只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只用学生学习结果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的评价,不仅打击了差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漠视了中等生的上进心,还助长了优等生的自大自负心理,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加大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作业批改中适当的运用一些激励的评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对学生平时表现适时记录,记录下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给认真学习的同学加分,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己;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答案不用简单的“对”与“错”判定,对于学得好的学生,在给予他们充分肯定的同时,要中肯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无止境,而对于差生,则要以肯定为主,哪怕他们的答案离题千里,也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让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起他们自强自信的良好心态,使他们驱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带着自信走向成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指出错误,而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尽量让学生自觉纠错于无痕之间,凸现宽容,体现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感受到人文的“美”。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也是美的发掘、创造和享受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奥谜;灵性化地处理教材,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探究的“美”,使“学科教学”与“美育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动态、人性化地激励学生美的闪光点,展现学科人文关怀的“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以美的化身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篇6

本文以“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为例,就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元素的挖掘与课堂美育设计进行有益尝试。

关键字:洋流;美育

一、蕴含的美

彼··伊··柴可夫斯基曾说,“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就连艺术也欲施不能。”“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的“美”是洋流的壮丽神秘美、规律美、功能美、和谐统一美。

1.洋流的壮丽神秘美。本节课的教材文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洋流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也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箭头粗线条,而是在这些简单中所蕴含的无穷奥秘与绚烂壮观。

2.洋流的韵律美。地理事物虽然是发展变化的,但这些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洋流犹如大洋中的河流,向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固定的路径流动,(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3)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流动的季风洋流。(4)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3.洋流的功能美。洋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着巨大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对人类的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方面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事实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功能。

4.洋流的和谐统一美。地理美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地关系的和谐美。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洋流通过影响沿岸气候而影响沿岸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通过影响海洋生物来影响海洋渔业生产,还能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海洋航运和海水污染状况。另一方面,人类可以主动利用洋流于海上战争、海洋航运、海洋通讯等事业。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人地之间的和谐统一美。

二、师生素养

1.教师素养

地理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地理美的慧眼。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用审美原则审视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审美点的对应与关联,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时充分突出美育的功能。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学生素养

学生要有主动地感受美、欣赏美的内心驱动,能主动地运用人地关系观点审视美的地理事物。在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洋流运动进行观察分析,理解韵律美、功能美、和谐美。

三、审美设计

1.洋流的韵律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设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绘制模式图——观察模式图——初步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得出分布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从中体会、感悟洋流运动产生的韵律美。

探究<1>:展示多媒体课件,说说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如何影响洋流?(根据已学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式”引导学生画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

探究<2>:让学生观察自己所画的“洋流分布模式图”,用两个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南、北半球的洋流分布状况(8和8),以深化学生对洋流分布的直观印象。

探究<3>:让学生将“8”分别带入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观察洋流的实际分布状况,找出其不符合的海区,并启发学生将南半球的洋流的分布状况改为“0”。

探究<4>:启发学生合作讨论,写出个人审美鉴赏文字成果并交流文字成果。

2. 洋流的功能美: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美的氛围的感染下,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探究。

探究情景设置(1):“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叠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拟“漂流瓶”投放活动,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欣赏到的地理美景观和地理现象,并写出个人审美鉴赏文字成果并交流文字成果。

探究情景設置(2):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我国航海家郑和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船队沿中国海岸南下,经马六甲海峡,横渡北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先后航海七次,前2次是夏季出发冬季返回,后5次均是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为什么?

探究情景设置(3):泰坦尼克号行驶路线图。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1912年4月15日,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那么可以探究冰山是怎么来的呢?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7

一、美育对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全部情感投入的每一节的语文课程中,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融入语文课内容的情境中。然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最重要的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到:或如珠迸玉碎、飞流直下的高山瀑布;或如千里奔腾、汹涌咆哮的激浪长河;既要挥洒得淋漓尽致,又要揭示得鞭辟入里;既要演绎得妙趣横生,又要描摹得绘声绘色[1]。在课堂中,语文教师所表达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绘景与传声能力,能够让学生感觉所学的内容影像就在眼前,所学的内容声音就在耳边。这种语言妙趣横生的表达与语言激越高尚的流露,就像一首优美的诗歌或者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带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在这种情况下,若再配上语文教师丰富的表情变化以及完美的动作和手势,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受到美的熏陶。

二、美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美的教育与熏陶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那种由于语文课文内容的起伏与波澜而让学生产生的强烈感情流动;“于不疑处激疑”所带给学生的那种欲罢不能的竞争意识与浓厚兴趣;创造一种能让学生流连忘返、学而不厌的感情氛围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兴趣与爱好情境中受到教育[2]。像有些语文教师会别出心裁,紧扣语文课本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完美的学习环境,或朗诵一首诗歌,或欣赏一篇时文,或讲一则新闻报道或者一段笑话等,通过这种匠心独运的导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有些语文教师会通过幻灯片、录音、录像以及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情境,确保学生能够在语文文章内容中领会美、体验美、把握美,最终陶冶情操,吸收知识。

三、美育能够丰富课外资源,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重要的是课外文学阅读,因为课外阅读的形式比较分散、特别,从对课外书的选择到开展其审美活动,完全靠学生对其审美情趣与爱好。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学生通常无法对自己既难以理解又不熟悉的东西产生兴趣,而如果对其太熟悉和了解,同样会失去审美乐趣。所以,最能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兴趣的就是那些既存在陌生感又存在熟悉感的作品。熟悉,才能理解其意义,产生一种情感共鸣;陌生,才能激发学生对文章内涵挖掘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美育进行加强,能够增强学生独特的美感体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智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教育艺术,2011(10):46-47.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篇8

一、要努力创设美育情境,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自内向外地洋溢着美的想象和元素, 如从“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中可以欣赏到波澜壮阔的意境美, 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能够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 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可以体会到婉约缠绵的情境美, 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中能够迸发出豪迈奔放的人物形象美。无论是哪一种美, 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情感艺术魅力。对此,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施教者, 我们应当造就和具备“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 从典型作品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 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艺术把其中美的内涵和形象显现出来, 逐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情感, 在对他们进行美的洗礼基础上, 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启迪美的想象意识, 促使他们生成美感的情境、体验和交融, 从而把他们引向享受美和孕育美的圣殿。

二、要努力激发美育情感,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 莫始于言。”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类形式和手段, 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扉, 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心理因素, 享受并体验审美的愉悦和价值, 在对美的超越和升华之中, 实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追求。首先, 组织反复诵读,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经典诗词赋文学习中, 反复诵读是实现以情入手、引发共鸣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感受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自我净化情感、塑造心灵。如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能让学生在“悄悄”“轻轻”中感受到轻盈的节奏、深沉的意蕴和美好的情致。其次, 做好引领整理, 促使学生在心灵震颤中引发共鸣。就职高生而言, 他们对于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渴望, 远远超出接受理念的说教。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等手段, 用强烈的语言渲染向学生传递炽热的思想情感, 让他们泛起心灵上的涟漪和波涛, 从中赢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次, 引导想象联想, 揣摩作品美意, 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要努力诱发审美体验,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诱导并激发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和惊异感等, 从而有效调动潜力因素, 促使他们在产生审美激情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 根据课文特色, 从不同角度确立设计多个审美论题, 让职高生鉴赏评析时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作出自由选择。以教学《荷花淀》内容为例:有教师在教学时, 根据文章中描绘的美妙景色、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歌咏的主题情感等美育分切面, 从多个角度认真设计了五种学习论题——“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景物描写”“发生在荷花淀里的对话传神和情深意切”“对荷花淀里对话描写进行比较赏析”“显现在荷花淀中的人情美”“水生夫妇的爱情价值观”, 让学生在尽情感受荷花淀之美的启迪和体验中, 自由愉悦地进行重点选题和鉴赏陶醉, 最终比较轻松地完成自选学习任务。

总之,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开辟一条走向美育之路的绿色通道, 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时, 不断增强教学的美育功能。

摘要: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 因而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 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 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 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 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 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浅谈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篇9

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大多是精品, 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这些文章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蕴藏着美的质料。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这些美的质料开发出来,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 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美的圣殿, 如何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呢?

一、明确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必备的条件

1.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优劣不仅是决定教育水平高低的基本要素, 而且是决定语文美育质量高低的必备条件。对于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应该成为美的使者, 即不仅是美的传播者, 更应该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若要成为美的使者, 就必须是一个有美学修养的人。作为语文教师, 不仅应从仪表、语言、行为、内心上具备美修养, 还应该具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能够充分感知美的耳朵。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的质料, 要靠语文教师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去感知;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美的宝藏, 要靠语文老师的耳朵在学生的言语间去揣度、去触摸。人们普遍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其实由衷的语言也是人心灵的窗户, 因为“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语文教师不仅要用一双慧眼去探索语文教材中潜藏的美的因素, 而且还要眼、耳并用去发现美好的内心, 这一切又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思维。这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优劣, 决定了实施语文美育的水平和程度。因此, 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是决定语文美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关键。

2.优美的社会环境是实施语文美育的摇篮。

优美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正是实施语文美育必不可少的外因。就学校而言,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以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 无一不是有效实施语文美育的外因。所以,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确保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的物质保证, 同时也是实施语文美育的最佳条件。就家庭而言, 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也是保证语文美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整个社会而言, 社会意识对学生有着更为宏观的影响, 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以一种巨大的力量作用于庞大的青少年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群体会将这种社会意识反映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上来, 也就进一步反映到语文意识中来, 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因此, 作为语文美育实施者的语文教师, 必须随时随地对这种影响着心灵的时代社会意识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还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

二、努力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 胸中必定有一个境, 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创设一定的情景, 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 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 有言出己口、情出己心的体悟, 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 而且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为技能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是作者饱受兵乱、四处飘零、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忧患余生, 这时处境更加穷困, 心情郁闷悲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情景的凄冷、作者的悲苦孤寂以及对国难民苦的深深哀痛和关切之情, 我通过诗句中的用词来创设情景, 营造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 激发学生产生爱国忧民的思想, 激发学生对这个浓郁苍凉场面的想象力, 产生接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感染力。在教学中, 我借助自制的投影片和音像资料, 或用悲情朗读等方式加以辅助, 诱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进入到了那烟水茫茫、战火频发的动乱年代, 完全融入那惨淡的画面里, 体会诗人浓郁悲凉、缠绵深厚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 让学生用美读的方式来领悟情感美

富有表情的朗诵课文是感知语文教材的重要形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然纸上, 学生形成立体思维, 能够从多方面感知教材, 不假思索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也应该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呢?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感”法, 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深入课文的深层意蕴,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 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的体验时写出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 仿佛满腔热血沸腾起来了, 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 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 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 大有低回往复、依依不舍之意。”这里谈的显然是在欣赏高潮阶段, 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感应及彼此界限的消融, 是由朗读的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 造成全身心的震颤, 形成主体对象的感应, 自我与世界的交融, 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由此得知, 朗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 是激发审美情感, 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进行审美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四、认真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突出美育的形象特征

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 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 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认识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真人真事的形象, 运用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例如,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是秀气的, 水是清亮清亮的, 风是温暖柔和的, 雪是充满幻想充满柔情的, 山坡上的积雪, 风儿吹动的山面, 日落时的融雪, 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此动情的山水令学生视野大开。阅读这篇文章, 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的冬天里, 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我们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 令人乐而忘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 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就是以形感人。

美育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10

一、从教材中挖掘美育的素材

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识字的初始阶段,一方面,受识字断文和理解水平的限制,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他们处于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对这个时期的许多事、物都将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小学低年级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精挑细选,摘录了许多名家佳作、传世经典,既符合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能通过独特的视角、优雅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将存在于生活中的富含深邃内涵的美,以丰富多彩、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懵懂的孩子体会到各式各样美的感觉。如从《元宵节》《看花灯》中,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从《小乡村》《小河流过我门前》《草原》中,可以感受祖国山水的灵秀美;从《春天的手)《海上日出》《美丽的彩虹》中,可以发现自然的壮丽美;从《颐和园》《参观人民大会堂》中,可以感受人文景致的典雅美;从《数星星的孩子》《问银河》中,可以体会宇宙的神秘美;从《小鱼的梦》《大熊猫》《荷花》《燕子》中,可以体会山水花鸟的亲切美;从《丁丁和牵牛花》《想飞的乌龟》中,可以体会五光十色般的童趣美;从《小鸭子回家》《快乐的小公鸡》《伞》中,可以体会相互间的关爱美;从《捞铁牛》《挑山工》《插秧》中,可以体会劳动人民的朴实美;从《赠汪伦》《小闹钟》中,可以理解真挚的友情美;从《诚实的孩子》《一个苹果》中,可以看到心灵美;从《纪念》《特别的作业》中,可以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从《长歌行》《水乡歌》《绝句》《雨铃铛》中,可以体会画卷般的意境美。这些课文对学生塑造心灵、培养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选择相应方法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感知美。

二、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美育

审美教育的渗透要与学科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挖掘出课文中美的精髓所在,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美的意境,调动起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开展充满自由、创新、互动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培养审美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一)互动研究与情境表演相结合

将互动研究与情境表演结合起来,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快乐的小公鸡》时,教师请学生自由组合成小剧组,在原文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台词,自由表演。学生将苦恼的小公鸡、睿智的老牛、聪明的青蛙、勤劳的蜜蜂、慈爱的爸爸等相关角色演得有声有色。其余学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分和点评,然后交换,最后由教师点评各组表演的得失。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设计和表演,激发起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还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美文朗诵与形象直观相结合

谈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11

【关键词】小学 美育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31-01

小学的美育教学,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与书本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从小培养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语文教学,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之外,还要有机地渗透日常行为美德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我重视美育渗透,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中的美育因素

小学语文各种体裁都蕴藏着美育的因素,充分体现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和魅力。一篇好文章,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诗歌,都能给人以美德的享受。要使学生充分受到美的陶冶,教师就要认真做好对教材的分析、发掘工作。如小学语文第六册《雨中》一课,文章抓住了事件发生背景是:淅沥淅沥的雨天,水淋淋的马路像闪闪发光的河,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像水面的花瓣,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小船,接着描写一箩筐苹果翻倒在路上的原因:是一个拉车运货的姑娘由于心急加上路滑,车子一歪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再接着描写过往人帮捡苹果的经过是:一群少先队员,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路边过往的行人也来主动帮姑娘拾苹果,最后一箩筐苹果又回到了姑娘的货车上,这些情景展示了一幅助人为乐的美好画面,给学生们一个乐于助人的美好行为规范教育,使文章情景结合升华到人们抒发乐于助人的思想感情,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一篇赞颂助人为乐的美好教材。

二、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记叙文。这些记叙文中有许多可探寻的意境。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对隐含在文字中的思想意识不易理解,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美的意境中,揭示美德的本质。例如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先引导学生一边观察荷花的彩色挂图,一边配乐朗诵课文内容,接着,我用生动的语言对图画进行了整体描绘,最后让学生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中去,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真正的美的享受。

三、实抓细节,在基础训练中贯穿美育

(一)行为美育教育

行为美育教育不但在讲解课文中进行,就是在基础训练中也可体现、贯穿。当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能贯穿行为美教育,但有些练习是可以结合进行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训练2阅读题是妈妈制止“我”摘花生花,并通过讲为什么不能摘,赞美了花生花。是因为“花生花没有一朵是‘空的。摘一朵就会少一颗花生”。“花生开花不起眼,不像那些桃花、梨花爱张扬。花谢之后,把果实埋在地下,不愿意让人们知道花生结果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最后讲“我”由妈妈的话引起深思:多么可爱的花生花,就是这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放,默默地凋谢,默默地贡献千千万万颗花生,进一步赞美了花生花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懂得“我”为什么喜欢花生花。原因是:花生花的外观美和花生花的内在美,它默默奉献的精神,启发了学生们决心像花生花那样,做无私奉献的人,使学生们懂得了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的行为美德。通过以上的点拔,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好的教育。

(二)在词语中结合美育教育

如把词分类,我曾出过这样一道题,要求学生把“猫头鹰、田鼠、青蛙、蜻蜓、甲虫、苍蝇、蜜蜂、蚊子、狼、熊猫、蝙蝠”等词按两种不同的方法分类。这种题既让学生能按“昆虫”和“野兽”分类,又训练他们的审美辨别能力,另一种分类就是依照对人类有益或有害来分害,分成“蜜蜂、青蛙、熊猫、蜻蜓、猫头鹰、蝙蝠”和“田鼠、甲虫、苍蝇、蚊子、狼”两类。从而贯穿着行为美德的教育。

四、加强实践,在作文训练中表现美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仅让学生具有发现美和品味美的意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表现美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立意,引导学生认真动脑筋,善于透过生活的表面现象进行大胆想象。如在指导写人的特征时,我让学生联想相应的人物特征时,做到借物喻人。指导写物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联想相应的人的特征,做到拟人喻物。其次,我指导学生用比较法,选择法,删除法等写作方法,学会选用准确的精当的词句,学会引用优美的语言。经过长期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此外,我还指导学生注意讲究篇章结构的美,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结构方法,如开篇点题,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方法,学生边学习边揣摩边实践,所写文章的结构逐渐具有了美的韵味。

美育在教学中的再渗透 篇12

其实中国文学和语文教学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传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善于将传统美施于潜移默化之中, 让传统美在语文课堂闪光。

1 新课程下“传统”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凝聚点, 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受熏陶, 思想受感染, 心灵得净化,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是非曲直与美丑善恶, 并依此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就必须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树立传统美的教育意识, 挖掘传统美的教育内容, 并且融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 语文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的教育是必然的, “传统美”的教育应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在教学目标设计时, 应将传统美育目标列为基本的目标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 大多数的课文都蕴含着传统美的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美的教育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可行性。翻开语文教材, 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美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教人尊老爱幼, 严已宽人;有的教人立志报国, 振兴中华;有的教人勤学苦读, 立志成才;有的教人勤俭节约, 天下为公;有的教人爱国爱民, 团结互助;有的教人诚实守信, 学会做人……内容丰富, 意义深远, 足以体现语文教材所独有的魅力。可见, 语文学科渗透传统美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 新课程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教育时, 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 要渗透, 不要强加, 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语文课讲成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 潜移默化, 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找好教材的渗透点, 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 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 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教育。

2.1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教育

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 都有与双基相联系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德育目标。比如, 《别了, 不列颠尼亚》, 《飞向太空的航程》两篇课文, 分别是以现场新闻的形式, 报道了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事件。在课文中要引导同学们了解香港的百年沧桑, 发掘我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艰难历程, 以及取得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的原因, 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另两篇文章中, 一篇《寻找时传祥》, 一篇《包身工》, 采用对比的方式, 体会新旧时代工人的地位和命运, 引导学生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时传祥的精神是否还要继承,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 在语文活动中进行传统美的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 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所以, 必须辅以一些语文活动。比如, 表演课本剧、朗诵演讲比赛、专题正文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 这样, 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借此机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课外语文活动是我们进行传统美育的又一个主要阵地。

比如, 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都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 让学生了解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 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 积极引导学生以这些人物为楷模榜样, 以身边的真实事迹来教育学生。

2.3 利用古代作家事迹精神感召学生

作家故事是文学背景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 作家身上体现有不畏强暴, 自强不息, 坚持正义, 刻苦努力, 立志爱国等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司马迁被处宫刑后, 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 (妻) 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再如, 屈原、杜甫、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陆游、王安石、关汉卿、鲁迅、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人物, 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通过作家名人的事迹精神感召学生。

2.4 文言文古诗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继承性, 在古代作品中直接体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美。《论语》以及孟子、荀子、墨子的作品, 以及后来的浩如烟海的名家名作, 前边提到的那些古代作家的作品, 都是很好的教材。比如, 教材中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教育学生“尽吾志”“深思慎取”, “事情要目见耳闻”。特别是2003年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名句选》内容包括反映“惜年华 志高远”、“重亲情 礼为先”、“知荣辱 讲诚信”、“为人善 待人宽”、“学人长 戒自满”、“辨善恶 知改过”、“经磨炼 意志坚”、“勇求索 贵实践”、“勤为本 俭生德”、“爱祖国 愿奉献”等美德内容的格言, 如“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 既使学生积累了古代文学的精华名句, 也在朗诵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2.5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做好拓展延伸

目前 , 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而且所选的内容不是很好, 多沉溺于漫画卡通, 还有些消沉的作品, 所以, 老师必须作好引导。例如, 高中语文读本所选的很多作品就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礼仪教育的素材。

3 德育目标设计必须加强针对性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父母, 不尊重师长, 不珍惜同学情谊的问题, 笔者认为,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应该对学生加强亲亲仁人的传统美的教育。亲亲之情是中国道德的基础, 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而这种亲亲之情在社会中又进一步扩充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特有的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而我们手上的语文教材, 不少篇章都可以作为这个方面教育的好材料。比如,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 以及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再如《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 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 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 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 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 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在教这些篇章时, 千万不要忘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亲亲仁人的传统美的因素。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缺乏礼让等情况, 笔者认为,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应该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传统美教育。“谦和宽厚”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之动作的结果, 而这种传统美又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包容性, 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和睦相处, 继而产生强大的民族活力。比如, 节选自《论语》的《侍坐》篇, 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述志的情景, 从中我们不难挖掘出谦和宽厚的内容;更值得一提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何以在多次受辱的情况下, 还能同廉颇结为“刎颈之交”, 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为何能态度急转而“负荆请罪”, 强暴的秦国又为什么不敢“加兵于赵”, 这从一种德行境界来说, 是因为蔺相如豁达大度, 包容一切的宏大精神情操, 同时, 这作为一种传统美又幻化成一种锐不可当的力量, 震慑外敌, 协和万邦。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 以朴素为耻等情况, 笔者认为,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节俭奉公的传统美的教育。在《训俭示康》一文中, 司马光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和大量的事实, 从礼教、人物举止、不同作风和不同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诠释“俭, 德之共也”这一生活与道德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渊源。身居朝廷正二品宰相的司马光, 他力崇节俭并身体力行, 确是难能可贵的传统美, 而对他的儿子司马康, 《宋史?司马康传》中说:“途之人见其容正, 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这充分说明节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美, 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子孙, 营造着民族的繁荣, 孕育了富有时代特点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实施德育, 加强针对性, 让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 让教材中的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 逐步达到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的统一。

总之,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古代道德文明的内核, 弘扬传统美, 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表青少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 担起振兴中华, 建设有祖国历史重任。

摘要:阐述了新课程下“传统”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并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的途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 把教材内容的教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 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的教育。

关键词:传统美育,语文教学,渗透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俊峰.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J].武汉:新课程研究, 2007 (3) .

[4]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6]刘俊峰.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与人文精神内化[J].新课程研究, 2009 (12) .

上一篇:大政府、小社会下一篇:音乐课堂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