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2024-10-15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精选10篇)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1

摘要:本文通过政府效益审计风险涵义、产生政府效益审计风险原因的分析, 提出防范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效益审计,风险,对策

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水平的发展方向, 是现代审计的主流。近几年来, 全国上下积极开展效益审计的实践探索, 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政府效益审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逐渐增多, 存在的风险日益显现。研究和探讨效益审计风险及其存在的原因, 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对审计界深入认识效益审计风险问题、提高效益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本文就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的涵义、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理论和实践表明, 任何审计工作都有审计风险, 效益审计也不例外。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的涵义可以概括为:由于国家审计人员和国家审计机关对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有关事项做出了不恰当的审计判断, 并将给国家审计人员和国家审计机关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效益审计是一种研究活动, 一般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供借鉴, 因此, 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 效益审计判断的难度更大, 审计风险也更大。

政府效益审计除了国家审计所具有的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外, 还具有三种比较特殊的效益审计风险:

(一) 效益评价风险。

政府效益审计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不当将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效益建议等工作。

(二) 效益原因分析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效益评价不正确, 直接导致了原因分析的失败;二是就事论事, 分析肤浅, 缺乏整体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三) 效益建议风险。

效益审计建议提出的措施必须有效、切实可行, 如果不可行, 或者执行的效果不明显, 甚至有不好的效果, 审计建议的提出者就应该承担一定的审计责任。

二、政府效益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无政府效益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可供遵循

准则是一种权威性的规范, 用于确保审计质量、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审计专业技术, 使审计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能够获得社会公众的依赖与重视。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是确定审计责任的依据。由于效益审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适用于效益审计。据了解, 全国仅有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湖南省《湖南省审计监督条例》、珠海市《珠海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引入了效益审计的概念。尽管我国审计相关法规清楚地指出审计目标是真实、合法和效益, 但是, 相关审计条款仍然是以财务审计为核心制定的, 这使效益审计缺乏对审计风险责任的确认依据, 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加。

(二) 审计人员结构与素质不能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

政府效益审计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效益审计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由于长期以来财务收支审计占主导地位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运用不多, 而财务审计人员的视野相对狭窄, 缺乏评价政府工作效益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 所以, 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效益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造成了不能客观地评价被审计单位效益情况的可能性增大。主要表现为: (1) 效益审计人员需掌握管理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 而我国现有的审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出身, 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2) 我国现有的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务收支报表和凭证中获取信息, 发现个别、微观的经济问题, 缺乏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较难获取准确充分的审计证据

搞效益审计, 要作出关于被审计单位 (或项目等) 的审计评价、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等判断, 这些都需要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加以支持。审计证据是证实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的载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有效实施效益审计的基础, 而效益审计的一个重大难题恰恰在于审计资料难于收集。由于效益审计判断的性质、种类与财务审计的意见不同, 使得效益审计证据与财务审计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证明事项是关于被审计单位的效益评价, 审计结论的保证性较差, 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不如财务审计高, 因此, 在证据与判断相结合形成结论的过程中, 主观判断的因素较大;对于同样的事实, 不同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2) 证据比较复杂, 不像财务审计那样规范; (3) 证据来源比较广泛, 财务审计可能主要是局限在财务及相关部门, 而效益审计证据则无所不包, 收集的成本较大; (4) 证据没有完整的界限也没有因果关系, 比较零散。

(四) 效益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不统一

效益审计在搜集和评价审计事项过程中, 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外, 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 甚至还使用管理学方面的各种分析技术。如某审计局在对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的效益审计时使用了管理会计学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技术。审计人员使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 较多地融入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 增加了审计的风险程度。再加上评价对象不同, 审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项目, 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采用不同的方法, 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 效益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 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防范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加强对政府效益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必须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并把它贯穿于效益审计工作的始终。笔者认为, 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效益审计风险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 建立并不断完善效益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

在西方国家, 凡推行绩效审计成功的国家均制定了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规范, 国际上效益审计规范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并不断完善效益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是确保效益审计质量、降低效益审计风险的重要条件。我国实行国家审计制度至今仅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效益审计则更是处在起步阶段,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还未来得及开展, 目前尚无效益审计准则及相关规范, 因此建议第一, 在借鉴其他国家效益审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效益审计准则, 将效益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流程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通过一系列的标准、规则来规范政府效益审计的程序, 包括计划、实施、报告、评价、建议、公告等方面第二, 制定效益审计工作指南、效益审计抽样指南等专项准则来指导和规范效益审计工作;第三, 汇编效益审计案例, 作为审计人员实施效益审计工作的参考, 以利于经验共享。对效益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的修订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更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二) 提高效益审计人员的素质, 改善人员结构

开展效益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较强的宏观意识, 而且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是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而从我国的情况看, 审计机构中绝大多数都是审计、财会专业的人员, 其他的诸如工程、计算机、经济类专业人才很少, 甚至没有, 人才配置缺乏复合性, 难以满足效益审计的要求, 增加了政府效益审计的风险。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工作, 改善审计干部知识结构,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理论上准备、实践上探索, 增强审计人员的效益审计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二是要积极引进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改善审计干部队伍整体的知识结构, 使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为更好地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充分利用外部专家协助审计师工作。聘请一些专家和学者为效益审计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此外, 还可以借助于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 来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建立一支与效益审计相匹配的高素质审计队伍。

(三) 运用合理的效益审计方法

效益审计方法是决定一个审计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 这是由效益审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在审计实践中, 审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要做好效益审计工作, 得出较为准确的审计结论, 必须合理运用审计方法。除了查阅法、咨询法、比较法等财务审计方法外, 由于效益审计涉及领导决策、经营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 它的方法还包括审计调查和现代管理方法等。效益审计的方法众多且复杂, 必须坚持调查与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综合运用诸多相关的学科方法, 才能将效益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 贯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充分发挥政府效益审计的作用, 必须贯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控制是约束审计人员行为、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试行) 》将审计法的有关内容作了进一步深化, 规定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 要求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为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彭华彰等著.政府效益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2]陈晓媛.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之我见.中国审计, 2005 (6)

[3]时现.用科学发展观诠释效益审计.中国审计, 2006 (4)

[4]张丽华.市场经济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济经纬, 2001 (2)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2

一、政府审计风险是如何产生的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在经过审计程序后,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而政府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没有完整把握或认真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对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做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从而对产生较大危害的问题没能查出和纠正,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审计范围内应予审计查出而没有查出的问题,才能产生审计风险。政府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只有该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不真实、不合法,而审计机关没有查出和纠正,才能产生审计风险。

2.按照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问题,才能产生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编造虚假账目的行为,必须予以揭露和纠正,以维护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权威。如果对以上问题审计未发现,就会产生审计风险。而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合法但不合理”问题,即使不予关注,也不会产生审计风险。

3.政府审计未查出的事项有较大的危害性,才会产生审计风险。由于审计手段、审计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审计机关并不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影响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进行揭露和纠正。如果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问题数额较大,产生较大危害,对这样的问题不予揭露,就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表面看数额不大,但其性质恶劣,如贪污、侵吞公款等,将产生严重的财产安全危害的,政府审计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否则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1.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是当前的法律环境还不健全;二是受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三是审计机关与被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四是审计客体方面的风险。

2.审计技术与方法因素。一是审计技术本身存在风险;二是审计过程中产生风险。

3.审计人员自身因素。一是审计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二是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注意识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三是没有严格执行审计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政要求,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三、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

1.严格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也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执行情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而审计责任则是对被审单位结束后所提出的审计报告是否真实、合法、公允所承担的责任。

(2)要区分两种界限。审计是一个动态的群体活动过程,是由审计人员具体操作完成的,从计划的制定到最终发出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的过程,都是以审计机关的名义进行。同时整个活动也都潜在着审计风险。站在社会公众角度上看,审计人员进行的一切公务行为所产生的责任都是由审计机关来承担,有的还要追究到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但从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上看,审计的实施实际上是由具体从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对审计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因此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审计机关承担的责任应严格区分,不能混淆。这对于促进审计人员廉洁自律,不推卸审计责任至关重要,并对明确承担审计责任,规范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各自的审计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益,将有重要意义。

(3)严格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审计实施前,被审计单位必须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做出书面承诺,以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3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面临的风险

1.政府投资审计任务重、审计人员少、知识面窄。

由于县级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我县审计机关工作人员不到20人,而从事政府投资审计的人员仅有3人,与此同时县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每年至少有100多个项目。显然审计量与人力配备不成比例。为按时完成任务审计人员不得不背道而进、快马加鞭,而所谓欲速则不达,过于失调的人员配备比例将势必降低政府投资审计的质量。

另外,政府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从事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需要像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一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水平,但是审计机关目前具备工程、计算机、法律知识的人员较少,甚至可谓大量缺乏此类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

2.缺乏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审计跟踪。

目前我们的投资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只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结算和财务收支事后监督,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建设方、施工方和设计方往往通过签证单、工程变更的形式,在基础超深、现场土石方、砼路面厚度的隐蔽工程方面增加大量的工程量,在使用建筑材料上提高标准,从而在政府投资工程上获取更多利润,仅仅只在竣工后进行政府投资审计结算和事后监督对投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过程难以施加影响,不能全面有效的起到监督作用,使审计的目标得不到落实。

3.送审的结算工程中,签证单盲目签证,事后补签,签证表述不清、准确度不够及时间性不强。

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而负责竣工决算审核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时很少亲临现场,这就为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行使了便利。

设计变更不规范,很多设计变更是事后签证。有的建设单位不重视设计变更,不办理审计变更的审批手续,没有正式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没有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和投资增减的记录,这就为审计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难以确定实际费用的支出。

4.工程量计算不按国家统一规定,结算单价随意高套。

送审的工程项目经常不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和竣工图尺寸计算。工程量少扣重叠交叉多算的现象频繁出现,由此造成竣工结算工程量增加而达到某些人多报工程价款的目的。

审计过程发现,部分施工方故意不执行规定的或合同约定的单价,随意高套。取费计算多加少扣。间接费和利润的计算,经常出现规定应扣减的项目少扣或不扣,而规定不允许增加的项目又尽量增加。在有些工程中主材的型号、材质在设计中不明确,除去规定的材料价格外,还有大部分采用的市场价,市场价和信息价一般都有一定的浮动,比如在一月份的《江西省造价信息》中,南丰42.5#水泥价格是460元/吨,而实际市场价格为420元/吨。甚至有一些材料价格是本地信息价上找不到的,这也给工程结算的高套提供了可能。

二、规避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要做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首先要引进政府投资审计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要有懂工程技术人才、水利电力方面技术人才,最好是工程复合型人才。其次在不断提高现有投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培养,使审计人员坚守政治信念,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八不准”廉洁从审;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规避政府投资审计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多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所有隐蔽工程均需政府投资审计的工作人员参与验收,两人以上签证,实行工程监理的项目应该经过监理工程师的签证确认。审核竣工结算时只有看到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等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后方可列入结算。设计修改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重大设计变更应该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列入结算。

2.竣工结算的工程量计算应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进行核算,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结算工程量。招标工程按工程量清单发包的,需一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然后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和要求进行结算。

3.对于结算单价随意高套,在审核时要严格执行定额单价。除投资包干的部分外,结算单价应按合同约定或招投标规定的计价定额与计价原则执行,一般执行当地当时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单价。定额单价没有的项目应按类似定额进行分析换算,不可高套、不得随意乱估或重复计算。

4.注意对各项费用的计取,建筑安装工程的取费标准应当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执行,先审核各项费率、价格指数或换算系数是否准确,价差调整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后再核实特殊费用和计算程序。要注意各项费用的计取基数,如安装工程以人工费为基数,这个人工费是定额人工费与人工费调整部分之和。建筑工程按工程类别取费,计取基数不同的应分别计算。

5.材料价格的取定及材料价差的计算是否准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工程结算的审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审核的重点首先是核查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按设计施工图规定,建筑工程材料的数量是否按定额工料分析出来的材料数量计取;其次,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计取;再次材料市场价格的取定是否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当地定额站公布的材料市场预算价格是否已包含安装费、管理费等费用,若已包括则不应计取任何其他费用:对于工程复杂,施工期长的工程,当材料的价格随着市场供求情况波动较大时,应考虑是否按材料的价格情况进行综合加权平均计算;而对于本地建材市场没有或在信息价上找不到价格的材料,也应多到材料的发货地调查后再做核定。

实践证明,在基层开展政府投资审计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有利于有效地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可以为政府节约投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县级政府投资审计在做好工程竣工结算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监督到位,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审计在纠正损失浪费、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防止腐败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单位:彭泽县审计局)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问题与思考 篇4

一、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

当前, 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还缺乏统一的规定, 各地在试点项目时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开展效益审计。笔者认为,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一个长期逐步完善的过程, 可以按照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开展全过程跟踪效益审计。具体内容包括:

1.在投资项目决策阶段, 重点审计投资决策中投资估算、财务基础数据预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决策方法的科学性, 决策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 最后结论的可信度, 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投资决策中潜在的问题, 则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修正。

2.在投资项目设计阶段, 重点审计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设计概算编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查找设计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 概算编制的漏项和错误, 节约投资金额, 提高设计的技术经济性。

3.在投资项目招投标阶段, 重点对招投标过程的规范性、公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

4.在投资项目施工阶段, 重点审计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正确性。对于合同中规定的工程量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对于合同外的工程量如工程变更等则需加强审计, 防止承包商高估冒算, 骗取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

5.在投资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重点审计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一方面将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进行比较, 分析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 如有不符, 则需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将竣工决算数与同类投资项目的投资标准进行比较, 分析决算造价的合理性。同时辅以分析计算投资项目的经济性。

6.在投产运营阶段, 一方面可以将投资项目产生的实际数据与投资决策阶段的估算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实际数据与估算数据的差异, 分析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与同类工程项目进行比较, 分析效果的好坏。另外, 还可进行效率性分析, 将投资项目的实际投入与实际产出进行比较, 分析投资项目的效率。

二、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体系尚未构建

当前,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开展的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 而国家审计机关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有限, 不仅在数量上不能适应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要求, 而且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存在诸多缺陷, 管理学、法学、统计学、工程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制约了效益审计的开展。另外, 投资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审计机关部分人力资源存在闲置问题。

(二)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准则体系尚未建立

长期以来,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开展竣工决算审计, 主要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重点, 审计机关主要执行《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一系列具体审计准则。尽管《审计署2008年到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但当前由于缺乏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准则及系列具体准则的指导, 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概念、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报告形式等还存在较大争议。投资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缺失使其在实务中的开展遇到很大的障碍。

(三)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是投资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因此构建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 虽然《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估规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等都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如指标体系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评价内容单一等, 无法全面、系统地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 同时由于缺乏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标准, 对同一项目的效益评价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使得效益评价缺乏客观性、可信度和可比性。

(四)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数据缺失, 数据采集系统不完善

投资效益审计评价既需要财务数据, 也需要非财务数据, 财务审计由于开展时间较长, 其在数据采集上已经拥有成熟的软件, 而非财务数据由于较为零散, 采集时耗时耗力, 效率较低, 这给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 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投资效益审计的开展。

三、解决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构建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

人力资源库体系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人力资源库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库, 二是借助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力量。长期以来, 各级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在使用上处于隔离状态, 造成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发达地区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规模较大, 需要审计的项目较多, 审计力量严重不足。而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较少, 审计力量则有冗余。鉴于此, 笔者认为能否将不同地区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互相调剂, 互相补充, 建立国家投资审计人力资源库, 实现审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盘活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审计人力资源。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时段性和波动性, 可以灵活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量, 将一部分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任务外包给社会审计来开展, 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任务在各年间的不平衡。

(二) 加快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是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依据, 笔者认为,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两步走, 首先, 制定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 总括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程序、方法、内容和报告形式等。其次, 在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的框架内制定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指南, 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

(三) 建立分类的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 首先, 注重指标构建的系统性, 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指标的构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也有一些共同的指标 (即通用指标) , 第一步可构建通用指标, 第二步针对不同类别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 构建专用指标。其次, 注重指标构建的层次性。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是不均衡的, 可以建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等, 或者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第三, 注重指标体系构建的视角, 即从哪些方面构建, 避免造成指标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最后, 需要衡量指标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效益评价标准的建立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建立纵向评价标准, 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进行比较, 发现投资项目的效益问题。其次, 建立横向评价标准, 即同类投资项目的效益状况, 以判断效益的高低和好坏。横向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根据全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 因地制宜地制定效益评价标准;二是根据不同类别的政府投资项目分别制定效益评价标准;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适时地对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和完善。

(四) 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标准数据库系统

数据缺失是困扰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开展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 可以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标准数据库系统, 首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出需要采集的数据, 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建立数据库, 被审计单位平时应按照要求适时完整地将数据录入该数据库系统, 等到审计时可以直接从该数据库系统调阅数据。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也积极研究出台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措施。审计署于2011年和2013年两次组织全国审计力量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署2013年第32号审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投向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投向惠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公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有的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行政力量对银行信贷过程施加影响,来满足日益提高的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绩考核目标,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以获得地方规模经济和效益,这些都可能导致地方政府为追求局部利益而扭曲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初衷。“随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较快增长,新增规模过度投向大企业、大项目及政府项目,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合规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迅速加大,信用风险问题不断积聚”。审计署审计公报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8859.17亿元,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最大的举借主体,共举借40755.54亿元,占37.44%。一旦平台贷款出现大面积还款违约,对银行资产质量、地方政府信用都将是毁灭性打击。

(二)土地财政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投向大部分是社会公益事业及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不能形成直接的收益,地方政府又没有规定固定的还款来源渠道,土地出让收益成为大多数地方政府债务偿债资金主要渠道,而债务偿还的一个隐含前提是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在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形势的背景下,各地房地产销售相对低迷,房价涨幅回落,行业进入调整期。由于土地购置面积下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审计署审计公报显示,2014年各级地方政府到期需偿还的债务达到23826.30亿元,占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21.89%。如果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过高,土地出让又不能达到预期增值收益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导致债务不能按预期偿还,形成债务风险。

(三)政府违规担保风险

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由于地方债务融资平台承担的公益性项目通常不具备还款能力,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为支持这类项目融资,地方政府以担保人的形式向银行提供财政担保。由此加大了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根据审计署审计公报,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违规提供担保达3359.15亿元;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违规发行债券423.54亿元。此外,有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向银行系统进行融资时,常以收费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等作为抵押、质押物进行担保,也违背了物权法和担保法关于政府担保的明文规定。

二、审计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管控模式多种多样,包括市场约束、制度约束、行政监督等等。各国政府所设立的审计机关通过摸清债务规模、分析财政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如美国俄亥俄州审计局负责实施财政监测计划,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法国设有独立地审计法院,对各级地方政府对外举债实行强有力的司法监督;日本将国家会计监察院设为独立于内阁的最高审计机关,负责对中央政府收支行为进行审计监督且不受地方政府的干涉和制约。可见,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预警监督手段,能够在政府债务管理中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一)审计是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审计一方面通过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违法必究,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对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提出建议,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是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如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作为财政审计永恒主题,以审计工作报告为载体揭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经过人大审议、决议、部署整改、整改情况报告等环节,转变为审议预算法律的依据,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有的成为预算法的修订条款。新预算法中大部分修订内容,历年来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都曾涉及。其中,为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并同时对政府债务管理作出了规范化要求,给地方政府举债套上法律“紧箍咒”,将债务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二)审计是国家治理结构中重要的监督机制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包含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八大方面的监督制度建设,其中完善审计制度用了一个自然段进行表述,凸显了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工作,对政府债务管理的合规性、真实性和绩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可以揭示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和实际盲目举债、建设政绩工程、违规担保等行为,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推动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原则理念的落实,在促进国家治理走向良治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审计的工作机制有利于保障债务资金安全和提高绩效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在新预算法实行全口径的预算管理制度下,全部政府性资金都将成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因此,当前国家审计努力实现全覆盖,可以通过对所有与政府债务有关联的单位、部门进行审计,有效摸清政府债务真实情况,准确的对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进行评估,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同时,政府债务审计更加关注债务资金的投向、使用情况、项目收益、偿还能力等方面动态,对债务资金的绩效进行评估,纠正债务资金使用的不合理或大量沉淀等情况,提出提高资金绩效的建议,确保资金不被挤占、挪用,杜绝浪费避免损失,促进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三、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叠加阶段,改革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审计要发挥其专业性、制度性、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势,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就必须保障审计监督依法独立。只有坚持独立性,审计才能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和掣肘,实事求是地揭示问题,客观公正地提出建议,切实成为改革发展、完善国家治理的推动力量。因此,要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相关规定,完善审计制度,确保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促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二)促进建立健全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应建立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机制,在摸清债务规模的基础上,揭示债务风险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重点风险地区和风险行业,为国家制定调整政策提供及时、可靠、客观的动态数据。关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出台情况、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制度建立情况、政府外债偿债准备金制度及其他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建立情况以及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数据的真实、完整性等,评价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促进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关注投融资平台债务情况,增强制度约束,防范和杜绝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偿还债务,以及偿还期限过度集中等问题。

(三)建立债务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债务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审查债务资金对应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效益性,项目资金使用的真实性,还款来源充足性、可持续性等,“揭示债务资金投向‘两高一剩产业、修建楼堂馆所、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用作项目资本金、资金损失浪费或长期闲置等问题,促进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和结构,使其决策符合科学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对交通运输、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绩效审计,促进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等预期效果的实现。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相关宏观政策审计

通过揭露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转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

(五)加大审计整改力度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向社会公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落实整改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地方政府要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根据审计建议及时对债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同时公开整改结果和责任追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以规范政府债务行为。

政府审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篇6

关于审计风险, 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以上三个定义, 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 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 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 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造成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市场经济越发达, 国家和社会对审计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审计对象从受托的财务责任扩展到经济责任、经营管理责任, 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扩展到权力运行、经营管理活动, 审计职能从经济监督演变为以监督为基础的经济鉴定和经济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 从检查账单的正确与否到证明审查的决策、执行过程、经营活动是否有违规行为, 是否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浪费。

2. 信息系统在财务和业务控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造成的审计风险

目前, 大部分单位的财务核算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都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操作往往需要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 使得篡改数据和软件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这些都将使得审计人员依据的信息失真, 从而给审计监督带来风险。

3. 被审计单位不提供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造成的审计风险

因为被审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 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 提供资料不全或虚假, 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 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 造成审计风险的内部因素

1. 审计人员素质造成的审计风险

审计是一种专业判断过程, 这就使得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与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高度相关,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不同, 审计结果的质量也不同, 审计风险与具体审计人员素质息息相关。

2. 审计方法造成的审计风险

由于审计的模式存在滞后的影响, 国外许多单位早已以现代审计的风险导向方法为主, 而我国却仍然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的审计阶段。对审计的风险考虑较少, 控制力度不够, 这就造成了审计风险的发生。现代审计由于受到抽样技术的广泛影响, 不论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 都会因为样本不够大而存在一定的误差, 尤其是判断抽样, 是审计人员根据经验主观评判的, 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分析

根据以上对审计风险形成因素的分析, 可以看到, 外部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社会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因素都属于不可控因素, 其产生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属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内部因素的影响是可控的, 是审计机关可以改进的, 即审计人员的因素和审计方法的因素, 控制好了这两个因素,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检查风险。

四、政府审计要向符合现代审计的风险导向模式转变

政府审计要向符合现代审计的风险导向模式转变, 从而减少审计人员个人素质因素以及审计方法因素的影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其审计思维就是要跳出单据、账本、报表的束缚, 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 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 根据所得出的量化风险水平指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进而开展实质性审查。

(一) 借鉴风险导向模式意味着审计准备阶段的重要性成为首位

审计准备阶段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 并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过程。按照风险导向模式的思想, 在这一阶段要全面分析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 据此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从而开展实质性测试。也就是说, 审计实施方案已经确定了审计资源应重点分配的部分, 审计实施只是按照方案的内容进行实质性测试, 审计实施方案是否抓准重点, 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首要因素。

(二) 在全面详细审前调查和多重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既然审计实施方案如此重要, 那么其质量就应当得到高度控制。一是要全面详细进行审前调查, 摸清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职能、管理的自有或代管资产经费状况、重大投资等, 找到其容易存在风险的关键经济业务环节, 重点分配审计资源。为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方案应经过审计组全体成员讨论, 集体确定审计重点, 减少审计人员个人素质因素对方案质量的影响, 并经过分管领导把关。

(三) 审计实施方案应具有个性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这就着对不同行业的被审计对象, 审计实施方案不能千篇一律, 而是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甚至同一被审计单位的不同阶段, 找到不同的审计重点, 采取差异化的审计策略, 制定个性化的审计实施方案, 更好的跳出传统账项基础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7

1. 医疗业务流程产生的内外风险。

病人到医院的流程为:就诊病人来院挂号———诊疗———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 ———离院。在这一流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内部风险。医务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是否做到规范服务, 有规可循,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等产生的风险。二是外部风险。医院在诊疗业务流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等, 以及社会环境公众的评价, 相关部门 (财政、审计等) 的认可, 在诊疗过程中病人的满意信任度等。

2. 医疗财务资金流动过程产生的内外风险。

资金流入过程 (财政补助、业务收入、其他收入) ———资金流出过程 (人员费用、物质采购、管理支出) ———资金结存情况。

(1) 内部风险形成。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单位各岗位是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会计账务是否按医院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正确及时处理。

(2) 外部风险的形成。一是收入风险。是否按预算取得财政差额补助款, 是否按医疗物价规定的项目进行业务收费, 是否按规定取得其他收入。二是支出风险。人员经费开支是否按规定发放, 物质采购是否按预算, 按规定招标采购。合同法履行职责, 医院资金管理及财务成果是否按会计法、会计准则正确反映等。

3. 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

除上述流程中产生的风险, 在当前医疗执业社会环境及医疗物资供应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 也给医院带来了不同的风险。如:医患之间缺乏互信, 矛盾解决机制不完善等等, 医院里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并发症或其它原因造成病员伤、残、亡等不良后果时, 以及医疗收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等等造成医疗纠纷;再加上病人及家属对医疗过程中的不理解, 从而产生大量的医疗风险和财务风险。无论在解决哪种纠纷时, 采取协商解决、调解、诉讼方法, 都会给医院造成了医疗上和财务上的风险, 其最终都会给医院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以及医院公共形象的损害。

在医疗物资供应方面, 医院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为了保障医疗正常运行, 购置医疗用品都受一定要素的制约, 医疗成本的高与低直接反映到医院医疗收费情况, 影响病人人均费用的高低, 间接影响病人就诊情况。在制度及市场经济双重情形的作用下, 医疗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 不按制度规定进行违规操作, 一是滋长腐败行为, 二是医疗成本增加, 从而影响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与完善内控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通过上述的风险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经济组织, 无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 其运营及组织内的不同层级都会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不同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与预防风险, 就会影响医院财务的稳固、医院的公共形象以及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风险存在是必然的, 医院要安全运行, 就应该规范服务, 根据工作流程建立内控制度并具有较强的约束机制, 同时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做到办事有章可循, 从而预防和避免风险发生。

1. 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约束机制是否有效完善, 都需要医院管理人员熟悉工作流程, 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与规定等等。为此, 很多医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医疗机构协调管理制度、门急诊管理制度、护理工作制度、医疗行政、技术管理制度、医疗信息管理制度、药剂管理制度等。在资金管理上, 建立健全了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维修与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与药品管理等管理制度与规定, 以及医疗收费与物价管理制度等等。

2. 依据相关的法规及内控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内部审计。

有了制度能否控制风险, 这就需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 以便督促医务人员按规定的工作流程、相关的制度进行工作, 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 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增加病人就诊量。物资供应及后勤管理也必须按规定的工作流程和制度进行工作, 就能降低医疗成本, 预防腐败,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在制度执行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制度及规定, 从而保证医院安全运行, 使医院医疗风险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3. 内部审计是医院安全运行的保证, 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完善的制度是社会效益的基本保证, 由此可见, 医院内部审计不仅是检查、督促、评价, 而更应该是预测、咨询、完善和保证;不仅是资金流动的审计, 而且应扩展到经营业务的审计。在审计人员中既要有经济管理人员, 还应有专业技术业务人员。所以,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是医院风险防范、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 随着国家卫生政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医疗市场经济、医疗机构竞争激烈、社会公众的监督、医疗技术的发展、后勤社会化及物资采购供应、基建维修等方面的挑战, 无论是医院内部还是外部环境, 都给医院在医疗、理财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 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按制度审计, 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红.内部审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2].彭刚.强化医院内部审计, 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中国医疗前沿, 2010 (6)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8

一、政府审计风险的基础性特点

(一) 政府审计风险的非主观性

当代审计主要采取随机审计的模式, 依据样本特点来预判其整体特点, 而样本的特点与整体的特点是有所区别的;而且在随机抽查时, 审计工作者要运用预判来明确很多不可控元素, 这就导致审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够管控, 但是无法消除。

(二) 政府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狭义的审计是指被审计机构的财务系统存在重大漏洞而审计工作者并未发觉, 从而使审计成果丢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管控风险、审查风险组成。审计风险有着潜在性, 即审计工作者的审计结果尽管与审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但是没有形成损失, 也未承担法律职责, 这时只能说审计具有潜在风险, 还并未形成实际的损失, 而如果问责潜在风险就转变为真实风险了。

(三) 政府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尽管避无可避, 然而能对其进行管控, 只要将审计风险管控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畴, 审计就是有效的。

二、审计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审计风险预防举措

(一) 加强应对风险的觉悟, 提升审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一说到审计, 大多数人认为就是查究错误, 这是审计的思想误区, 它通常会致使风险意识被弱化。审计工作者应更新自身的审计理念, 明确意识到审计工作是为了审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审计工作者应建立和加强审计风险觉悟, 并合理运用审计资源, 激发自身的工作潜能, 承担审计职责;审计工作者还应对自身的疑问, 以怀疑的思考模式对所取得的审计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进行深入考评, 并对互相冲突的审计证据和对文书或管理部门声明的真实性有所威胁的审计证据持怀疑态度, 避免因为自身的判断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审计工作者是审计工作的履行人, 他们决定着审计效率的高低, 因此, 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审计工作队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所以, 提升审计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养以及整体素养, 是预防审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二) 遵守审计流程, 创新审计模式

政府审计隶属行政执法的范围, 其审计活动需要遵照法律规定的流程、模式、方式、时间和次序, 违背了法律规定的审计流程或超出管控范畴, 都会导致政府审计风险的生成。所以, 遵守审计流程是预防和管控审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 审计规划时应明确被审计机构的基础状况, 搞清楚审计的范畴、关键点、内容和办法, 订立详尽的审计预案, 依据项目特征和审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最优化岗位配备, 并实现审计的明朗分工, 将责任制带到审计工作中;在审计实行时, 应依据各项目的特征, 合理、科学地采用各类审计办法。依照法律搜集并明确审计证据, 保证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 调查取证时不到非常时期不能采用强制手段;审计结束时, 第一, 应仔细编写审计报告, 严格审查报告中的相关事件, 使证据更加可靠;第二, 应与被审计机构进行交流, 对不符合审计规范的机构, 审计工作者应勒令其整改, 并深入核对, 做好审计笔录, 聆听被审计机构的建议;第三, 审计结果应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因为中国政府的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 而且一部分领导层还故意作假, 加上当代审计已脱离了单调的财务报表审计的范畴, 而向档次更高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的模式过渡, 为沉着面对审计公告体制下的政府审计风险, 政府审计部门应利用当代信息技术, 进行电脑审计, 使电脑在审计调查、解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搜集、传送等环节完成应有的“使命”, 并将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三) 完善政府审计体制, 健全审计公告体制

我国目前的政府审计管理系统呈现出行政化的特点, 该类审计方法是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的。然而, 与它类的审计方式比较, 它更偏向于政府的调控。虽然审计法明文规定, 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者应单独享有审计监管权, 可以无视它类部门的干预。然而在现行体制下, 政府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分子, 需要在本级行政机关的引导下开展工作, 必然会受到部分行政干涉。

政府审计部门是政府审计公告的履行人, 国家审计机构在经济上和管理上能否单独运转, 而且其独立程度将左右审计公告的执行效率;而审计公告的执行效率会左右审计风险的大小。

因此, 我国需要对政府的审计管理制度实施构造上的整改, 深入健全审计制度, 使其最大限度的保障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使政府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和颁布公告时, 能够独自完成流程, 进而科学规避政府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政府审计风险已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尤其是审计公告体制颁布后, 对政府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显得越加重要。本文从审计公告体制这个视角揭示政府审计风险, 希望为广大审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政府审计风险, 在公告体制实施后, 风险有可能扩大;所以, 需要对政府审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科学的风险管理能够协助审计工作者找到审计工作的重心, 并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重大风险项目, 并采用科学手段尽量规避风险, 化被动为主动。政府审计风险的增加有其必然性, 审计公告体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预防政府审计风险是未来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宋衍蘅, 付皓.事务所审计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发布补充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 2012, (1) :75-80.

[2]宋丽静.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外资 (上半月) , 2011, (11) :154-155.

[3]陈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审计风险博弈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 2013, 30 (1) :23-27.

政府效益审计风险 篇9

一、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二次世界大战引发国际大面积的物资匮乏、经济停滞, 各国政府为缓解生产资料的紧缺局面纷纷增大公共财政开支,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政府公共部门财政支出的效益和经济责任, 至此拉开政府审计由传统单一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的序幕。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新政府主义下宏观调控的强化, 形成内部审计为主线的横跨管理审计和经营审计领域。以Herman、Glen为代表率先开启政府绩效审计的实际应用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初, Ellen (1993) 等审计学者通过对美国州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提出政府绩效审计应作为法律监管的组成部分, Glynn, Richard Cyber (1985) 对美、英、澳等六国政府绩效审计进行对比研究, 带动西方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对审计准则的改革, 将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改进城市管理的工作, 促进该领域的概念、内容、目的和标准程序的改善。

综上, 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有以下特点:定制相关审计准则,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规范政府绩效审计程序, 形成适应本国国情的审计方法体系;初步制定统一审计结果的衡量标准。我国对国外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协调政府绩效审计程序的法规化与我国实际经济模式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的宏观经济背景, 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目标是政府服务是否与预期目标、相关政策法规相符、提出提高政府作业经济效益建议和记录政府行为完成情况。徐日清、肖正乾 (1982) 正式开启政府绩效审计研究高潮, 学者们在会计学会中提出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必要性、目的性和可行性, 大量翻译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政府绩效审计理念。随后, 国内学者将研究领域逐渐转移至定量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说明经济、法律、政治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刘力云 (2005) 倡导应当注重政府绩效审计实践操作方法体系的研究, 杨妍 (2006) 开启风险导向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先河, 再次定义了风险导向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结合模式下的理论意义和操作方向。

二、风险导向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概况

风险导向审计是由审计方法模式即审计具体实施对象和审计重点领域的性质决定的, 其本质是在基础账目审计上发展起来的、旨在通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控体系流程和执行情况的评价分析来判断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程度。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是集中审计资源, 强化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通过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将审计风险控制至最低水平。我国审计学者胡春元 (1997) 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审计风险系统的评价与分析, 是适应审计战略的必要条件, 制定与企业状况和宏观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多元审计计划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政府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通过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财政资金的收支、运用与结余情况从而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 其本质是在受托责任观的理念下履行经济责任结果并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迄今, 国内外学者并未给政府绩效审计给出统一定义。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审计是近代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综合产物, 结合我国国情, 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 人们有权对国家财政和人民财产进行监督管理, 基于此, 本文采用最高国际审计组织 (INTOSAI) 提出的政府绩效审计概念, 即针对经济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其可以具体表现在管理原则实施和审计活动的经济性、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被审计单位的业绩绩效与真实影响。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分析

(一)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模式与特性

审计模式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可复制标准样式, 是符合绩效审计的战略规划的必须, 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 结果导向审计模式, 直接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结果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显然, 该审计模式易于获取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 但属于事后审计范畴, 无法体现有效的预防作用。 (2) 过程导向审计模式, 即围绕特定的审计程序来收集审计证据, 能够帮助审计过程中直观地发现问题, 但需耗费较高的审计资源, 仅适用大型投资项目。 (3) 问题导向审计模式, 对关注的问题进行重点审计, 具有明确的审计目标, 但审计计划阶段难以确定明确的审计问题, 国内实践中很少使用。 (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注重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能有效提高审计效率。

(二)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不足与建议

我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是与长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情相辅相成的。从社会经济模式来看, 我国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处于经济体制管理与监督的完善期, 因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必须围绕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展开。

制度设计上角度来说, 我国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存在内部变通审计的风险, 不能严格实施标准的审计程序;法律规范角度来说, 审计工作依赖的《审计法》未涉及绩效审计的标准和审计体制, 无法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审计标准角度来说, 政府绩效审计对象差别化和特殊化, 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 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计结果角度来说,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主要针对基建投资和金融业务, 忽视公共财政使用效益和社会群众关注的财政经费开支、专项基金营运的绩效, 影响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透明性和全面性;最后, 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再教育也有待提高。

笔者认为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改善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不足。理论研究上应提倡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研讨会, 倡导审计的实证研究, 增加绩效审计的研究课题;实际操作要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 分模块地确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快推进绩效审计创新与改革。

四、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分析

(一) 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入和必要性

上世纪80年代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探索出以评估风险为中心的风险导向审计, 并以此为基点制定审计计划, 完成审计任务, 同时满足财务信息审计和审计环境风险控制的需求。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是促进审计人员主动控制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而政府绩效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同于普通企业的风险审计, 主要体现在: (1) 审计风险的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可能引发社会的政府信任问题; (2) 角色扮演不同, 我国政府审计偏重内部审计, 而内部审计的角色决定了其同时存在自身业务性质的风险和政府运营的风险; (3) 对审计主体的影响不同, 政府审计具有强制性, 需要通过《行政诉讼法》、《审计法》等法规进行处理。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后的前后对比可以发现, 传统绩效审计的经济性与效率性不佳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组织架构, 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在实施审计前预先估计风险点和审计目标, 能够有效避免无效的工作程序、组织间的重复工作、错误的购买过量审计资产和劳务等审计资源浪费。

综上, 与普通的财务审计相比, 政府绩效审计更注重管理原则与政策, 依赖检查信息系统和绩效监督评价机制。相对来说, 绩效审计缺乏财务审计的常规标准和固定方法, 而绩效审计分析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在审计项目、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和审计标准的灵活性, 这些审计要素都与风险有关, 所以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引入政府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分析

政府绩效审计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说明简单地借助政府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来评判政府绩效审计容易形成空洞的审计结论, 造成审计报告解释范围的误差空间和局限性。类比马斯洛需求阶梯理论, 笔者认为鉴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可以依次建立三梯度模型:一是财政资金流动价值分析, 即评价绩效的经济性;二是作业动因价值分析, 即评价绩效的效率性;三是作业体系的全面分析, 即评估作业链的效果性。绩效审计的实质是围绕成本-效益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我们不能单纯地依据是否具备盈利性对政府作业进行归类, 这从客观上要对政府行为决策者提出社会效用优先, 即核心效用观的要求。因此, 基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要特别衡量绩效效用和实现效用的成本关系。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工作者从更长远的视角去挖掘被审计单位的错报行为, 扩大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范围链, 体现了政府绩效审计中关注整个政府机构风险的职责。本文将风险导向审计下的政府绩效审计提炼为以整个政府运营风险和社会公共风险的评估为核心, 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的行为。显然, 通过引入风险导向审计, 强化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环境监督, 尤其是政府机构的内部控制, 有助于审计人员有目的性的针对风险减少盲目性的实质性测试, 有效控制审计重要性。

首先, 审计计划强调审计工作开展的长短期工作规划和管理, 是审计过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与整个政府机构的运用风险相关。风险审计视角下的审计计划优先将审计资源集中在政府的高风险领域, 在合理的风险评估基础上正确分配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顺序。其次, 审计实施阶段以风险控制为核心, 一方面通过控制性测试程序与分析性复合技术的结合, 把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的实际值与被审计事项的合理预测值进行比较, 依据风险审计的差异性分析确定是否进行后续的余额测试, 突破了传统有限的财务指标, 强化内外部控制环境的监督;另一方面, 更加关注容易错报的风险领域, 如环保卫生事业、采购环节、高科技技术引进等。最后, 通过改进的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过程, 在审计报告中详实记录审计分析情况, 鉴于对象的衡量标准的差异性。上述审计循环主要围绕“3E性”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 接下来说明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后的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的实质是审计目标实现情况和审计的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审计工作者把项目的实际表现同预期目标进行比较, 根据选择的评价体系把结果用绩效标准表现出来。风险导向审计下的政府绩效审计指标可以初步分为政府自身的绩效和风险延伸绩效。前者囊括传统政府绩效审计的财政收支、经济效益等方面, 后者则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特性, 与涉及“三重一大”的项目从社会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社会影响等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特性决定了审计结果评价层面的多样性, 相应的也存在不同层面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引入风险导向理念后, 大体可以将政府绩效审计分为三个层面: (1) 基于重点层面评价的公共项目绩效审计模式, 即以政府决策下的公共项目绩效情况为审计对象, 全面客观评价政府负责的公共项目效益。通过绩效审计揭示政府公共部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剖析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下的审计体制缺陷, 进而完善公共项目投资管理体系。现实审计工作中, 公共项目绩效审计应用最为广泛, 不仅是因为该层次的审计是政府绩效的最直接体现, 长期以来的审计经验为全面开展公共项目审计提供充足经验和先例, 更是因为公共项目占财政投资建设大头, 具有民生、社会焦点和经济价值是多重意义。 (2) 基于整体层面评价的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模式, 即以政府或具体项目组履行职能的效益为审计对象, 即时综合地分析政府部门履行资源管理职能的成本-效益关系。公共部门绩效审计要从公共部门整体出发, 基于政府资源管理、公共规划、组织分配、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管理分析, 构架相适应的指标体系, 按照相应程序提交审计报告;对部门全部活动划分不同层次, 根据各层次指标和标准计算实际结果后逐级汇报, 得出综合意见。 (3) 基于单项层面评价的公共资源绩效审计模式, 即以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绩效为审计对象, 评价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处理效益。该层次的审计主要从公共资源流入、消耗与使用、配置结果、投入产出比着手, 分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财政资金三者的管理绩效, 检查判断政府对公共资源的行使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由此可见, 引入风险的政府绩效审计能够有效针对政府绩效审计的传统“盲点”, 即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作出政府绩效的评价、归因和建议。绩效评价风险显而易见, 国内外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论证, 审计人员只能依靠自身主观的职业判断, 很可能因与被审计单位初衷不一致而无法得到认同。绩效归因风险对审计循环的环节提出要求, 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复杂性会影响审计人员的资料取证, 间接舞蹈审计结论错误。绩效仅以风险对审计人员有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 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政治、行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充分运用职业判断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一般认为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笔者在研究张吉成、高晓春等国内著名审计学者的研究后认为, 比较完善的审计风险模型可以表述为:审计风险=传递风险×接受风险×揭示风险×推断风险, 结合政府绩效审计的特性, 可以将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模型解释为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检查风险×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决定的,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业务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审计方式,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下, 借用风险审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完成审计工作。

(三) 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战略举措

在我国实现风险导向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发展、审计要求和具体审计方案进行论述。 (1) 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对风险导向下政府绩效审计的推进是该模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自十七大以来, 我国更加强调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职能转变, 社会群众与媒体的关注也从正面要求审计机关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透明化。告别粗犷开放型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落实资源利用、使用效果与效率情况。 (2) 审计环境是影响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这里的审计环境是广义的, 包括目前存在的绩效审计基础薄弱、风险审计应用范围窄、绩效审计空白和审计团队素质低下。

《审计署未来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全面开展效益审计, 争取至2007年效益审计占所有审计力量的百分之五十。截止目前, 全国审计机关完成效益审计17140项, 其中地方审计机关实行绩效审计占16%, 同比高出十多个百分点。政府大力实行绩效审计的决心可见一斑, 从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战略目标出发, 其终极目标是提高政府资源管理能力, 结合我国实情, 未来的战略举措可做如下规划:

(1) 要明确建立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规范, 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首先要在诸如《审计法》等审计的基本法律条款中对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从法律权限、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与工具等加以明确, 用法律形式对该模式的审计进行确认和保护, 提升其审计地位;其次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制定符合国情的绩效审计指南等审计工作实施的具体操作要求, 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透明性。

(2) 确定审计范围, 保证风险审计实施环境。最高审计机关的任务和环境决定了审计范围, 针对目前财政资源效用低下的实况, 现阶段的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应该围绕涉及民生的重大财政投资项目, 主要有公共财政资金审计、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金融绩效审计、政府采购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以上内容大多属于“三重一大”的项目, 政府的每个决策行为都具有重大影响, 公共资源、金融、人力资源等项目不能简单通过财务数据审计来片面评估作业链的科学性。因此, 我们需要细化审计目标、落实审计计划实行、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充分保障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环境。

(3) 科学转变审计体制, 合理制定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国家审计署在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构建围绕“经济-社会效益”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目标。审计发展潮流是以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为砥柱, 我国应当充分认识独立性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由目前的行政型审计逐渐向立法型审计转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垂直管理, 明确责任归属, 最大限度上保证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为风险分级的开展提供有利环境。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 要遵循长期效益与科学发展观, 注重政府作业链的后续效益。

(4) 优化创新审计技术, 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自主选择相适应的审计技术, 根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要求, 未来的绩效审计工作必须与审计信息化相结合, 打造连通的审计网络技术平台, 探索计算机审计应用, 研发适用于各类审计项目的数据收集与处理软件, 进而提高审计作业效率。与传统审计工作相比, 引入计算机应用的审计工作原理和操作方面都更加复杂, 高质量的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熟悉国家审计法律政策的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所以审计人力资源培养应当作为审计项目的长期技能培训, 强化审计人员工作素质;实际操作中还要重视政府绩效审计的软件研发, 确保软件能满足不同政府项目的审计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勋:《绩效审计实施瓶颈、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2]王朋才:《浅析风险导向模式在基建工程内审中的应用》, 《中国审计报》2010年第12期。

[3]倪巍洲:《绩效审计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与实现》, 《审计研究》2008年第1期。

浅析政府审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 篇10

关键词:政府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审计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过程中, 加之一些利益因素的诱导, 各种随之而来的财经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屡屡发生, 审计面对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由此可见, 切实加强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研究,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防范和化解政府审计风险, 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政府审计风险的涵义

《国际审计准则》认为, 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在经过审计程序后, 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一种风险, 即审计主体发表的意见与审计客体事实相偏离的可能性。根据《审计法》规定, 政府审计的任务是对审计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发表意见, 因此, 政府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没有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或者应当揭示而未能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重大失真或违法事项, 给审计机关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它除了一般的审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时效性、潜在性、可控性外, 还具有社会性、复杂性、长久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政府审计风险的存在的原因

任何事件的发生均有其原因, 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 而是受到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

(一) 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大了政府审计风险的可能

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 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到微观经济管理, 从政府管理机关, 到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人员, 对审计结果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成分的多元化, 各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确定性, 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 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 也就加大了引发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由于社会对国家的高期望与政府审计能够发挥的最大作用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种社会期望差, 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潜在的审计风险。

(二) 审计法律环境不健全引发政府审计风险

首先,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时期, 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不规范行为, 已出台的《审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及《刑法》等有关法律, 分别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做出了规定, 由于违规操作或对问题落实不清, 损害了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 就可能引起行政复议, 或被推上法庭, 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其次, 当前的审计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 审计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使审计人员面对审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可依, 也形成了审计风险。政府审计的体系尚待健全, 对有些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再次, 政府审计多年来对行政性规定依赖较大部分行政规定缺乏细致性和可操作性, 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人为地提高了政府审计风险。

(三) 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加大政府审计风险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技术引入审计领域成为历史必然, 这也是政府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主要采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造成高风险的项目审计不足。审计抽样基本沿用经验抽样法, 有可能出现样本项目测试的结论有别于总体所有项目测试结论, 即样本性状无法体现总体形状。我国现在电算审计技术亦处于起步阶段, 各地审计机关由于财政状况和思想理念的差异, 还未能普及电算审计技术, 从而加大了政府审计风险。

(四) 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欠缺导致了政府审计的风险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知审计法律法规、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工作责任心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审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但是, 在我们的审计人员中, —部分人没经过足够的专业训练, 一部分人学历较低, 审计专业知识欠缺, 此外, 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经验不足, 风险意识淡薄、识别风险能力有限、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等情况较为普遍, 更有极少数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差, 对工作缺乏责任心, 这必然影响审计质量, 同时有些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 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 比如判断的失误、遗漏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等, 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的对策

(一) 加强审计立法, 保证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要保障政府审计的公正性, 首先必须解决审计机关的组织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要通过立法, 摆脱政府对审计工作的不适当干预, 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不受可能影响其公正立场的行政干预。立法机构应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及时发现和总结有关审计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改变审计机关对协调法律关系无所作为的观念和现状, 营造良好的审计法律环境, 破除狭隘的部门观点和地方观点, 真正做到从社会发展、完善法制的高度出发, 主动改善审计法律环境和法律体系, 降低政府审计风险。

(二) 综合治理审计环境, 提高政府审计风险意识

这是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的基础, 由于审计机关在旧的体制下对政府审计风险意识较弱, 审计机关应广泛开展风险教育, 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要自觉遵守《审计法》, 严格执行《审计工作规范》, 提高审计质量, 防止审计风险的发生。实践证明,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效果要远胜于“亡羊补牢”, 正视政府审计风险, 才能有效降低政府审计风险。此外, 做好对政府审计案例的搜集、整理、分析、学习, 也是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 实行政府审计公开, 建立政府审计外部监督机制

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不同, 其具有一定执法性质, 属于政府行为, 政府审计的公正性如何, 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建设和经济监督威信。随着近年来政府审计影响的扩大, 人民法制观念的提高, 公众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实行政府审计公开,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扩大信息来源渠道, 可以减少政府审计工作的片面性、随意性, 增强政府审计人员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借助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减少不正当权力因素对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的影响, 降低政府审计的风险。

(四)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修养直接关乎审计事业的成败, 是防范政府审计风险的重要一环, 一名高素质的合格审计人员, 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源动力, 也是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高低与审计风险呈反比关系, 因此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对新颁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强在复杂环境中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提倡新技术手段的开发运用, 以有效降低政府审计的技术风险。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对新颁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强在复杂环境中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提倡新技术手段的开发运用, 以有效降低政府审计的风险。

(五) 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上实体”的出现, 会计操作更多地在计算机上进行,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充分采用现代审计技术,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和抽样审计的方法, 对会计资料进行快速的处理, 在完善网络审计技术的前提下, 如利用计算机网络对被审单位的数据进行下载, 转换为审计需要的会计资料, 抽取重大金额和疑点问题, 进行分析判断, 确定风险点, 进行实质性测试, 争取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取最充分的审计证据,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

总之, 政府审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十分重大, 而造成其风险不断加大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为此, 我们要从意识上高度重视, 要深入实际工作中, 深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 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政府审计风险, 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奇.论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7) .

[2]、顾奋玲.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中国审计, 2008 (3) .

[3]、陈月坤.政府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其防范[J].公共支出与采购, 2007 (7) .

[4]、胡月亮.浅析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 (2) .

[5]、杨转转.对国家审计的反思及其风险防范[J].北方经贸, 2004 (9) .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下一篇:监理企业发展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