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2024-10-18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精选12篇)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1

1 福利经济理论

1.1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阿·赛·庇古(1877~1959年),以创立了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而著称于世。1920年他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在这部书中他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的两个论点: (1)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则社会福利越大; (2)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也越大。用他的话来说,“经济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方式。”他主张由国家征收累进税,举办社会福利,以转移收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哈耶克在其《自由宪章》一书中评说的那样,在英国,庇古和他的学派所提出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对于福利国家这个概念的采用起了促进作用。

1.2 英、德改良主义的“福利国家论”

与庇古同期的改良主义者们,在德国有“讲坛社会主义”,在英国有“费边社会主义”,两者在有关福利方面的主张如出一辙,都是鼓吹社会改良,主张由资本主义国家来兴办各种社会福利,以缓和阶级矛盾。他们的主要观点: (1) 逐步通过国家把私人企业国有化,把私人财产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 (2) 对非劳动的收入征收累进税; (3) 国家应该对那些在为公众利益而实行的改革中受损失的人给予补偿,改善劳动者的住房条件,增加教育投资,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4) 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逐步调整其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福利,来实现改良的“社会主义”。

福利经济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利又可称为社会福利,它是由国家以及各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来增进群体福利,以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形成的。福利经济理论论证了国家举办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为国家建立福利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农业保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定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村,而是整个国民全体和整个社会经济,农业歉收使全社会的每个成员和整个社会的福利遭受损失,农业保险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使全社会享受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低廉所带来的福利。政府通过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可以使社会福利大幅度地增加,而保险公司和农民只是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回馈给了整个社会,从而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2 新制度经济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农业保险过程中实现组织创新,制度变革的依据,农业保险是保证交易的确定性的一种制度安排,一般经济制度是由于交易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而保险制度不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是为了确保交易成果的稳定性,通过在时空上分散局部风险来补偿具体的风险损失,它对整个经济制度的运转起保障作用。

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制度产生、替代与转换的过程。由于人们进行制度创新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制度创新是寻找一种可以获得外在利润同时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的过程。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所在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一个社会固有习惯和传统相一致的制度创新方向,通常是成本最小的方向。对创新能否发生影响更大的是创新成本,而制度创新成本的大小又因制度创新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制度主体有三个层次:个人、组织和国家。相应地,制度创新也分为三个层次:由个人独自推进然后大家仿效的制度;各种组织以自愿协议形式建立的制度;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其制度创新过程的特点也不相同。由个人创新的制度,没有组织成本和强制执行成本,但收益增长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制度创新缺乏规模效益。由团体和组织创新的制度,在制度创新之前必须在组织或团体内形成一致的意见,然后才能进行创新,而这必然要支付组织成本。随着组织人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达成一致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过大的组织成本常常使制度创新无法实现。国家的制度安排,由于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依靠,因而不需要一致同意,组织成本较小。但是由国家进行的制度创新,任何人无论赞成与否都必须执行,这必定带有较大的“强制成本”。

当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创新就成为必要了。奈特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完全不可预见的事变”。对于可以用概率来描述的事件,奈特称之为“风险”,那不是不确定性。因为风险是可以由保险机制加以平滑的,例如,保险公司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各种风险的存在是削减农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农业风险的分散与克服也能带来利润,减少风险的损失实际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农民都是厌恶风险的,并且,厌恶风险的程度随偶然性的增加而增强。农民倾向于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而避开那些报酬变化很大的活动。由于利润的预期值在那些没有人从事的高变异活动中要高于低变异活动,如果有些能够克服厌恶风险的机制被创新,总利润就可能增加。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减少不(下转P103)(上接P76)确定性和降低风险。农业保险公司的建立就是克服对风险的厌恶的制度创新,农业保险利用大数法则,分散农业经济风险,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制度创新的主体不能由国家垄断,要让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真正主体,同时国家应承担起改善制度环境的责任,让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进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进行。

3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农业保险除了具有同商业保险相同的经济性、商品性、互助性、契约性、科学性等基本特性外,还有一些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即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和艰巨性。这种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即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农业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农业保险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按照商品的实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实施农业保险只能是违背商品交换一般规律,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当农业保险既定的社会效益目标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时,政府就要用“看得见的手”,通过国家立法、国家定价、财政补贴等国家干预手段来实现这一特定目标。

西方经济学的农业保险理论主要体现福利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和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方面。这些理论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保证农业再生产和稳定国民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理论也为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阿·赛·庇古:《福利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 伦敦版, 1952年版, 第123页

[2]J.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History of Economics Analysis) , 牛津大学1954年版, 第823-824页.

[3]龙文军, 胡海涛农业保险与制度创新.中国农垦经济[J]2003年, 第2期

[4]吴杨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及其效用分析.社会科学[J]2005年, 第2期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2

要有效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统筹城乡发展加以思考.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可以解释城乡发展失衡的起因,而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为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需要从正确处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关系着手,依靠福利经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等标准加以衡量.

作 者:陈孟平齐福全 Chen Mengping Qi Fuquan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 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9(3) 分类号:F30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经济增长   福利经济学  

读《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 篇3

这个印象有其来由。一方面,在马尔萨斯之后若干年,西方,尤其是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几乎完全或只作些修改地接受了马尔萨斯的学说。另一方面,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又不断地受到了一些思想家,尤其是社会主义者的挑战和批判。换言之,关于人口问题的正反两方的研讨,都是以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为出发点。

实际上,人口问题,在西方古代就已经引起思想家们的注意。柏拉图在其《法律》一书中,就曾讨论理想城邦的人口问题。但是,一般说来,在西方,从上古到中古,关于人口问题的论述,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有其社会背景。在一切原始社会,甚至在一切上升的幼年文明社会,“高人口出生率的迷信”(fertilitycult)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思想。在原始社会,这一思想可能只是动物界为抵抗高自然死亡率,争取物种生存的本能的表现。到了幼年文明社会阶段,社会因素加进来了。氏族的分立,城邦的组建,首先,在政治上要求“广土众民”。然后,“有民此有财”的经济要求,才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这一迷信的支柱。西方国家上中古的历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思想发展的历程。

当然,这一迷信不是没有例外。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是强烈的人口控制论的倡导者。在他的《法律》一书中,为了贯彻这一主张,他提出了使现代“道德家”大吃一惊的主张,即为达到这一目的所应采取的手段的建议。有人曾因此认为近代盛行的人口适度论的思想或可溯源于他。但是,这种人口适度论在古代究竟是极少数人的观点,而且,柏拉图等人都是从政治哲学出发,为论证理想城邦应有的人口结构,才提出这一观点的。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其简单地说是由于他一开始就从经济方面对人口问题作出分析,毋庸说是由于他用经济分析,对西方过去长期流传下来的“高人口出生率迷信”的思想传统作了一个致命的打击。

这不是贬低《人口原理》从经济方面对人口问题作出分析的重要意义。固然,有人认为,由于马尔萨斯的学说后来受到严重的挑战和批判,马尔萨斯以后,对人口问题的研究逐渐偏于社会学而过于经济学,并举在今日英语国家里,人口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多半作为社会学的一分支为证。而在十九世纪中叶才得名的主要以统计为内容的“人口学”(demography)迅速发展,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地理学、人类生态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又为这一看法,加以论证。但是,实际上,到了现代,也就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日的四十多年的时间,虽然人口问题仍然涉及多方面学科,但由于人口数量、结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的关系更为突出;人口问题中有关经济的各方面,逐渐占了人口问题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人口经济学被认为是经济学一个分支部门或一个分支学科。这就是本书所着重涉及的范围。本书作者彭松建同志对西方人口理论曾作过长期的研究。本书参考了大量现代文献,旁征博引,穷源溯流,分析清晰,独具匠心。它的出版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今日世界面临的、一个不能说已经得到满意解决的问题。

值得附带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国,从而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口问题上的不同社会背景的对峙局面。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亦即我们这里称之为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的总趋势是持续下降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独立之后短短的几十年里,由于政治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卫生的改善等,人口迅速增长。西方人口学者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速增长称之为“人口爆炸”,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是否存在着另一种呼声,即认为由于过分强调人口增长的压力而形成的人口控制,也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一呼声并不强大,但它确给人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它不是原始社会的“高人口出生率迷信”,但它是否是这一传统的残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这也使得这个不能说已经得到满意解决的人口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

探析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节约理论,普遍性,抽象性,定量性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于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控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保罗·A·萨缪尔森在他享誉全球的《经济学》中所指出:“经济学被称之为社会科学之王———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1)

人们知道,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探讨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地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它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宏观经济学研究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

但人们很少知道、也很少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先行一步,对于工业化中出现的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做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量事实表明,成功的实践依赖于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就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要素之一。

当前,我国的客观实际迫切需要节约理论指导节约实践。而人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关注更多的是停留在阶级性层面,对它的节约理论却鲜有人关注。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对实践会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客观地分析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借鉴其有益成分,对推进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无疑大有裨益。

一、西方经济学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节约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于1776年开创,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西方经济思想主流学派。其主要代表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自创立伊始,便以提高经济效率(或者说“节约”)为己任。下面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为主,介绍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1. 亚当·斯密的节约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将节约作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中,对节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斯密分析节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的主要内容是:(1)认为分工能节约劳动时间、增加国民财富。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就要靠分工的发展。他在《国富论》第一章《论分工》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2)斯密关于分工能节省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对论证劳动分工理论,以及促进当时资本主义分工和协作,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有过重要作用。(2)认识到节约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作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一般都是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的。所谓资本积累就是指资本家把获得的利润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积累起来,用于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总量增大的重要途径是节约。斯密认为,一国的财富应该更多地投向生产领域,以扩大生产、增加利润。他认为,奢侈是蚕食资本,夺取劳动者的面包来养活游惰;而妄为的结果,和奢侈相同。所以,斯密说:“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3)可见,斯密认识到节省收入并转化为资本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触及到了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强调政府节约的重要性。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能主要是满足公共安全、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等公共需要。由财政保障的国家费用也称为国家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国防费、司法经费、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费用。政府作为上层建筑,不仅不生产社会财富,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社会财富。因而斯密强调政府节约的重要性。他说:“地大物博的国家,固然不会因私人奢侈妄为而贫穷,但政府的奢侈妄为,却有时可把它弄得穷困。”(4)因而,斯密特别注重政府的节约。

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经费方面,斯密认为,“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5)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包括:除上述国防及司法行政两方面所必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外,主要为便利社会商业,促进人民教育的公共设施和工程。至于公路、桥梁、运河等等,如由利用他们的商业来建造和维持,那么,这种工程,就只能在商业需要它们的地方兴建,因而只能在宜于兴建的地方兴建。此外,建造的费用,建造的堂皇与华丽规模,也必须与该商业的负担能力相称,就是说,必须适度。(6)

总之,斯密设计的国家运行成本中只有国防费用和维护君主尊严需要社会收入的开支,其余各项均可由司法和公共工程的受益人分摊,以减轻国家的开支。而且斯密要求政府严格控制公债,因为他认为:“在举债制度下,社会一般资本时时由政府滥费所惹起的损失,是更容易由人民的节约与勤劳得到弥补的。”(7)这样就确保了政府职能运作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使政府成为廉价政府。

2. 大卫·李嘉图的节约理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继亚当·斯密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对节约问题也有深刻的见解,他的节约观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节约社会劳动的角度提出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指出,比较成本是指两国生产同一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成本)的比率。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劳动成本越低。两国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程度很不相同,由此决定两国间不同商品的比较成本存在差异。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仍然有可能存在着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而在另一种商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成本。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是该国的比较优势的商品,而比较成本高的商品,则是该国的比较劣势的商品。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将分别集中生产本国相对优势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节约劳动和增加使用价值数量。他认为,每个国家都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做到“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以便在现有的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更合理地分配劳动和利用资源,形成合理的、最有利于本国的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8)(2)强调税收比借债更能节约。在筹措政府经费上,李嘉图更倾向于征税而反对举债。他认为借债“这种制度会使我们不知节俭———使我们看不清真实环境。”(9)他举例说,如果国家需要战争经费4000万英镑,假设征税的话,要求40万民众每人每年承担100英镑,在要求他立即缴纳的情况下,他会设法从收入中迅速节省下100英镑。战争结束,课税就结束。但在借债制度中,他只要支付这100英镑的利息(按5%的年利率计算),即每年5英镑,就会认为从其收入中节省这5英镑就足够了,因而会错误地认为他和以前一样地富裕。如果全国人民都这样想和这样做,仅能节省4000万英镑的利息,即200万英镑。这样做不仅损失了4000万英镑资本用于生产所应得到的全部利息或利润,也损失了储蓄和支出之间的3800万英镑的差额。在借债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资本外流———“把自己和其资本转移到能免除这种负担的国家的诱惑最终会变得难以抗拒”,因为“每个纳税人都想逃避责任,把纳税负担从自己身上转嫁给他人”(10)。(3)认为政府和私人的节约可以减轻国家的贫困。李嘉图认为:“一国为战争之目的或为政府一般开支所征收的税,还有主要用于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生活的税,都取自于该国的生产性行业。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当中。”(11)李嘉图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的贫穷是由于政府和个人的浪费和借贷造成的,只有通过积攒收入和节省开支才能增加国家资本。因此,任何可能促进国家和私人节约的措施都可以减轻国家的贫困。但如果认为把国家的实际困难从社会上一个应当承当责任的阶层身上转移到根据任何公平原则都不应担负额外责任的另一阶层身上,就能消除这种困难,这是一个错误和幻想。”(12)

除此以外,李嘉图所提出的“级差地租”也成为现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他对节约理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3. 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有关节约重要性的认识。

除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之外,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对节约都有许多论述,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尔哥从资本积累的角度主张节约。他认为节约是资本积累的一个条件,曾屡次指出,无论个人还是民族,节约致富,浪费致贫。(13)瑞士政治经济学家西斯蒙第通过分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不论是穷人或富人都不应该使自己的开支超过实际收入,任何社会开支都取决于社会收入。”(14)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萨伊则通过分析个人消费的动机与结果,认为:“节约列为美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像其他美德那样,意味着克己自制,并产生最愉快的结果。子女得到良好的体育与德育,老年人得到周到的照顾,中年人具有他们持身处己所最需要的冷静头脑,不受周围情况的影响因而不受图利动机的支配,这一切都产生自节约美德。”(15)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至今所出现的西方经济学。这阶段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保罗·萨缪尔森(1915—)等。除凯恩斯等人之外,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各个方面体现着节约的思想,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节约的一门学科。

1.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立论依据是资源短缺。

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有无限的需要希望得到满足,但是现有的资源不足以实现这些愿望。因此,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来说,社会资源是稀缺的。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指出:“‘经济稀缺性’指的是经济生活中这一基本事实: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使用这些资源,最好的技术知识所能生产出的每一种物品也都有个有限的最大数量。”(16)正因为社会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才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才需要考虑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从而才产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学这门学科。如果社会资源不是稀缺的,任何商品都可以无限地生产出来,那么一切商品都不是经济物品而变为和空气一样可以自由取用的物品,这样就不会有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学这门科学了。劳埃德·雷诺兹说:“稀缺性是经济学的根本。如果所有物品,都像空气一样,自由免费取用,那就没有必要节省资源,也就没有经济问题。”(17)由此可见,实现节约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心内容是节约。

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就有阐述,例如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性质和增长的科学,萨伊认为经济学是分析财富怎样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说明人类一般事物的学问。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则认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科学选择,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总结了前人的看法,进一步提出经济学主要是分析研究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有效的选择,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耗费最小,收益最大。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则在其所著《宏观经济学》中,一开始就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18)美国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说:“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经济制度、激励系统对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无论经济学家研究的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应当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19)尽管他们表述的方式不同,但都说明了节约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20)萨缪尔森的这一认识,可谓揭示了经济学的真谛。任何一门经济学都要研究效率问题,其实质是研究如何克服浪费,实现节约。

3. 现代西方经济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为了实现节约。

西方经济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创立了许多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方法,如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存量—流量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均衡分析法等。西方经济学家利用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西方经济学在分析产品成本时采用了边际分析法,即通过计算边际成本,反映生产经济效益。所谓边际成本是指随产量的变动总成本的变动量,或者说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如果边际成本增加,说明产量的增加导致了成本更大幅度的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其中必然存在浪费;如果边际成本下降,说明由于增加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节约。在成本分析中还使用了经济模型分析法以反映各因素对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使用动态分析法反映产品成本的变化情况,说明节约或浪费的程度。

4. 现代西方经济学重视技术进步是为了实现节约。

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十分重视技术进步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社会进步,而是为了劳动时间的节约,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把技术进步分为三种类型,即节约资本的、节约劳动的和中性的。如果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换言之,如果技术进步以后生产函数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低于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就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使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的相对份额上升,而工资的相对份额降低。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的解释是,如果在技术进步前后两个生产函数利润率相等的点上,技术进步以后的生产函数有较高的资本—产量比率(k/y),即为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简而言之,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就是在技术进步中更多地使用了资本,更少地使用了劳动,从而使资本—产量比率提高。如果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换言之,如果技术进步以后生产函数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大于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就是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使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的相对份额下降,而工资的相对份额提高。(21)

二、西方经济学节约理论的特征

(一)普遍性

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正如劳埃德·雷诺兹所说:“印度、美国和苏联的经济,表面上看来,很不相同。然而,所有的经济,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和起某种共同的作用,基本的经济问题就是稀缺性。”(22)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增加,资源越来越紧缺,在这种现实面前,所有的经济学科都必然研究这一问题。以资源稀缺作为立论前提的西方经济学更加是这样。因此,从学科发展来看,西方经济学及其分支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研究节约问题的,如新制度经济学、会计学等。毋庸讳言,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使西方经济学实现了对诸如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等的研究的深入,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制度革命”,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是无法形成的。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关注和最引起其他流派感兴趣的一个领域。“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关系明晰,不管它属于谁,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就不能产生背离。虽然权利属于谁的问题会影响财富的分配结果,但是,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和权利买卖者互定合约或“自愿协商”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23)另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均以不同角度研究了节约与效率的问题,在此不拟展开论述。

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史来看,自亚当·斯密开始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关注节约问题,研究实现节约的方法和政策。多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几乎无不与减少经济运行中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率有关。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作为他获奖的理由之一,他所开创的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一些地区(如硅谷)怎样和如何实现专业化,以及产业集群如何为公司和经济带来好处。可见,西方经济学对节约问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性,节约理论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

(二)抽象性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比较接近于实际,特别是善于将实际经济问题抽象化,对节约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西方经济学家运用边际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方法研究节约问题,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西方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消费、商品生产问题,抽象为需求—供给模型,并运用边际效用来研究消费问题、运用边际成本来研究生产问题;以及发展到后来的将如何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抽象为IS-LM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并运用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等来研究国民经济运行问题,等等。经济数学模型通过将经济事物抽象化为数学方程式陈述和推导的数量关系,可以起到“经济政策实验室”的作用。尤其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了经济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将经济目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政策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的评价各种不同的政策对目标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发展都是围绕着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基本上回避了意识形态问题的争论,以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最大财富为目标。

当然,西方经济学并不只是具有抽象性,否则它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为,一门学科的存在,除了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外,还应当有它自己特有的使命,并紧密围绕这一使命开展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具有实践性。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被运用到生产管理中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定量性

注重运用数学模型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大特点。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同样是质和量的统一。在对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行质的分析的前提下,对反映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进行量的分析,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也将有助于理论的应用。(24)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5)西方经济学重视定量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判别其科学性的根据之一。事实证明,定量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法)在研究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使人一目了然地看清问题。后来兴起的计量方法是定量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计量方法就是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结合起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已被普遍认可,在实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学科,萨缪尔森(P.Samuelson)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26)

不论是早期的边际分析法,还是现在的计量分析法,其目的都是在于通过定量化分析,以提供一个最优的决策。而西方经济学中的“最优”,无非就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也就是,消费者以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效用、企业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全社会处于“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从这些“最优”来看,也就是要解决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浪费问题,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使用。

三、西方经济学节约理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往往作出不同的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之外,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它直接涉及不同社会群体、集团、阶层和阶级的利益。不管愿意不愿意,也不管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经济学的阶级性总是客观存在。(27)但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避开了意识形态之争,从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明确了自身的研究对象,即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实现节约。不论是探讨个人的消费购物、就业抉择,还是研究企业的生产管理,等等,其理论研究成果都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使一些实际问题被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之中,用以指导经济管理的实践。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使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如何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它使东西方的经济研究逐步形成了共识,这就是研究节约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经济学对节约缺乏必要的关注,经济学教科书没有对浪费现实的分析,甚至连“节约”的字眼都难找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之前,很少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探讨节约问题。大量事实表明,浪费这一社会病菌早已严重地侵害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体,而一些理论工作者却视而不见。要改变这种理论研究状况,加强自身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撇开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特有阶级性,“兼收并蓄”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对于发展我们的节约理论、丰富我们的经济理论是一条可循之路。

(二)实践意义

理论的生命力决定于实践对它的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8)西方国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制定并实施的政策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缓解了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避免和减少了一些因通货膨胀等问题造成的浪费损失。新时期,全球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加速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传播,很多后起国家都在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制定改革政策的依据,这样一来就在更广、更大的范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要点 篇5

复习与总结

 国民收入核算

 简单理解:财政与货币;总供给-总需求  IS-LM 模型

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核算

GDP 定义及其含义  GDP与GNP  GDP、NDP、NI、PI、DPI  广义国民收入(GDP、GNP、NNP、NDP、NI、PI、DPI) 支出法计算GDP的理解 Y≡ C + I + G + NX  对收入法计算GDP的理解

 最终产品法计算GDP(即根据定义计算)

 生产法:即计算各行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加值。 国民收入恒等式

 DPI=C+S, DPI=Y + Tr-T  GDP折算指数 重要概念:

 GDP定义(428)

 GDP定义的含义(428-429) GDP是一个流量概念(429)

 会根据GDP定义(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判断一些项目是否应该计入GDP。

简单理解:

财政与货币;总供给-总需求 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 法定准备金率  货币创造乘数

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

 古典总供给曲线:一条垂直线(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上。)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一条水平线。

IS-LM 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基本结论

(二)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

(三)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四)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五)IS-LM 模型

(六)IS-LM 模型的应用

(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基本结论 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模型的基本结论

(二)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 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 凯恩斯投资理论:投资需求函数、资本边际效率

 了解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其他消费理论、其他投资理论

(三)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1.产品市场均衡

 产品市场均衡:需求决定供给。

供给=计划总支出

 计划总支出: c+i+g +nx  均衡产出:供给=计划总支出,即 y = c+i+g +nx  需要用到消费函数、投资(需求)函数

 产品市场均衡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 教材中在讨论产品市场均衡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假设投资是外生变量(或假设利率不变),此时称之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二是将投资视为内生变量,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因而国民收入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 均衡产出的条件:

两部门:i=s y = c+i , y=c+s 三部门:i+g=s+t y = c+i+g , y=c+s+t 四部门:i+g +nx =s+t 或 i+g +x =s+t +m y = AD=c+i+g +nx , y=c+s+t 2.乘数理论:概念与公式(1)投资乘数

k i= △Y/ △I= 1/(1- MPC)

(2)政府购买乘数

k g= △Y/ △G= 1/(1- MPC)

(3)税收乘数

k t= △Y/ △T= -MPC /(1- MPC)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 tr= △Y/ △Tr= MPC /(1- MPC)

(5)平衡预算乘数

k b= 1 3.IS 曲线 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不考虑进出口)

 IS 曲线:Y=Y(r)

教材中IS 曲线的推导是以两部门为例 i(r)=s(y)

 一般情况下IS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IS 曲线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线。IS 曲线上所有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在某利率水平下的均衡收入。(IS曲线以外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非均衡组合。) 向右下方倾斜的IS 曲线将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分成两类不同的区域。

(四)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由一国(或地区)的货币当局决定。

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

货币市场均衡指的是实际货币

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是考察货币需求。本模型采用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基于三种动机:(494-495)

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或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和收入正相关,投机动机和利率负相关。 货币需求函数

 LM曲线

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出收入Y与利率r之间的方程,此方程所对应的曲线称为LM曲线。

LM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斜率=k/h>0)

 一般情况下LM 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 LM 曲线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LM 曲线上所有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对应于某一收入水平下的均衡利率,此时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均衡。 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将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分成两类不同的区域。

(五)IS-LM 模型

 IS-LM 模型:IS 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 ;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

(六)IS-LM 模型的应用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财政政策

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税收、公债)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财政赤字、预算赢余  功能财政

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 自动稳定器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的工具:

(1)再贴现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法定准备金率

 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货币政策与LM曲线的移动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 财政政策效果

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降低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利率上升所导致)

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 货币政策效果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 失业的有关概念,自然失业率,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 奥肯定律

 通货膨胀的有关概念

 通货膨胀的分类与产生原因  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螺旋

价格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预期 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 Phillips 曲线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想 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G42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日增加,尤其近些年,高职学校的大力发展,使得很多专业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也解决了大部分企业技术人才缺失的现象。而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又是大多数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在大多数高职学校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也比较低,这就使得校方不得不实行教学改革,从而让西方经济学更好的被学生所认知,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做好基础工作。

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西方经济学,主要就是指应用于西方体制下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市场经济学的发源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至今已经历时了200多年的发展,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诞生了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也产生了很多实用性极强的经济学理论,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种经济学理论目前已经被全球国家所应用,同时也被搬进了学生的课堂之中。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经营、市场发展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社会中元素的发展状态,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向,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提高准确的发展策略,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呈现上升的趋势,保证国家或者企业可以稳定持久的运转。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对高职学校的教育带来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知识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改革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一方面,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更为合理化,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又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不再是硬性的记忆,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改观了西方经济学科目的印象,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甚少

西方经济学包括很多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充分的掌握或者了解,而这些理论知识又引申到很多实际应用之中,也就是理论知识要伴随着实践应用。但是,在大多数的教学中,尤其高职学校,本身学生的理论课程安排就较为紧凑,时间比较短,这就使得学生无法认真并深入的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同时,如果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必然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思考能力,形成恶性循环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學生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水平的展现,这就是当今大多数高职学校中,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够规范造成的,也是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缺乏紧密联系带来的弊端。

2、教学方式存在单一化

高职学校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存在较为单一化的现象,也就是指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缺少灵活多变性。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蕴含非常丰富的经济学知识的学科,但是其也是比较枯燥的学科,这对学生而言,丝毫提不起兴趣,也是很多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缺少与当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多数都是已经落后的知识信息,不仅无法让学生接触到较新的经济信息,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习水平。这些是由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合理应用教学改革、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是一种有助于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其对西方经济学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1、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属于专业技术型人才,他们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高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而针对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合理的分配设置,既满足学生理论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精力较为充沛的上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涵,而在下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学生上午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会利用经济学来解决问题。

2、制定均衡完整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选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尤其像西方经济学这样较为枯燥的学科,更要利用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经济学故事,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些历史故事不断培养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蕴含丰富知识的学科,对他们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师还可以营造一些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发言时间,活跃学生的思维,改善课堂氛围,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会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带给高职教育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充分的发挥基础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要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育,积极的努力提升自我,培养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的体制下,更好的利用西方经济学为自己服务,提升自己其他科目的学习水平,从而成为真正的专业性强的技术型人才,使得学生学会利用经济的头脑来分析问题,解决为了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自己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20-221+239.

[2]王鹏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43-44.

[3]蔡乌赶.基于问卷调查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81-183.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7

一、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

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述》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 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定律”, 马歇尔的学生庇古随后又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 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 实现充分就业, 这是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 出现失业, 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 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 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但是, 充分就业并不排斥摩擦失业与自愿失业两种失业的存在。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按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该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真正的长时间的失业, 这两种失业的存在并不违背充分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

传统的失业理论无法解释1929--1933年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导致大量失业的现实。此时, 凯恩斯应时而出, 凯恩斯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 对传统失业理论做出重大修正。凯恩斯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 社会总需求决往往不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 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存在的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 客观上存在着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的第三种失业, 即非自愿失业。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 故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凯恩斯失业) 。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 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 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 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密切联系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对减少“非自愿失业”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刺激消费, 扩大有效需求, 鼓励投资, 增加就业等。

三、货币学派失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失业理论的代表人物, 其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 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索干扰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他们认为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 经济中还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这部分失业始终难以消除。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比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 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率;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 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 这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等。

弗里德曼以他的“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基础, 否认了菲利浦斯曲线关系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的正确性, 虽然弗里德曼认为, “自然失业率”在现代社会中会始终存在, 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 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策降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关于失业的对策建议是: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依靠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来增加就业。如实行负所得税政策, 鼓励劳动力流动, 反对规定最低工资率和工会干预工资率等理论。

四、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

以刘易斯、弗景汉和拉尼斯以及托达罗等为代表人物的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 旨在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模式, 主要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这个模型建立在以下两个假定的基础之上:其一, 生产部门分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其二, 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 工资远远高于农业部门, 城市不存在失业。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低, 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为零或负数, 这里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失业;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但从业人数较少, 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吸引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刘易斯等对解决该类失业问题提出的对策是, 加强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增强其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能力, 最终达到解决二元结构失业问题的目的。

托达罗在刘易斯等人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劳动力转换下的失业问题, 托达罗强调了收入预期在农村人口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与刘易斯等人不同, 托达罗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从农业内部着眼;同时, 城市也会存在大量的失业, 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也不是刚性的, 而是不断上升的。托达罗较为全面的认识到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的艰巨性和困难性, 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失业和乡村中的过剩劳动力或非公开性失业会长期存在。

五、新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

传统失业理论更多地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探讨失业问题, 然而现实中某些现象却无法用这些失业理论做出合理解释, 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的微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凯恩斯主义, 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复兴了凯恩斯主义, 侧重于从劳动力市场本身来探究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出清的原因, 即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解释了工资粘性和由此造成的失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 是指在合同有效期限内, 工资不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2.隐含合同论, 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 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隐含合同也使工资具有粘性, 这是因为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的信息, 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 这就使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 于是工资出现粘性;3.效率工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 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响, 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 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 最终影响的是就业而非实际工资, 使得实际工资有粘性, 同时, 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厂商支付的工资的影响, 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的高一些, 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 从而出现失业;4.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内部人指已经就业的工人, 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 该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 在一个技术不断进步、劳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里, 外部人雇佣成本不断提高, 内部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就业优势, 实施相当程度的内部人控制, 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要求, 这时非自愿失业就会出现。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提出的对应政策包括:一方面, 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 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 干预劳动工资合同, 使工资较有弹性, 以提高就业率。

六、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

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的出现统一了人们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认识, 为自然失业率奠定了微观基础。该理论建立在如下两个假设基础之上:其一, 工人和工作都是异质的,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 劳动力为获得满意的工作, 厂商为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 必须不断地进行搜寻和匹配。其二, 搜寻和匹配的目标越多, 劳动力就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厂商也越有可能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由于搜寻和匹配消耗包括时间、交通、信息等成本, 如果搜寻成本太高, 便导致产生不同原因的摩擦性失业。当工人的搜寻收益不能弥补边际成本时, 将停止寻找, 达到均衡, 此时, 摩擦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搜详和匹配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从而造成失业和空岗并存的现象;当搜寻期望工资低于保留工资时, 工人则宁愿选择等待, 此时的摩擦性失业则可能是一种自愿性失业。根据该理论,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劳动力市场上总有一些新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 然后一些失业者通过市场上的供需见面进人新的工作,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供需匹配过程。在此意义上, 失业活动是为了改进未来处境所进行的投资。可以说, 该理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 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七、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及政策演进的轨迹, 是沿着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新凯恩斯主义最新失业理论这条主线发展的, 其相应的政策主张是沿着自由放任的就业政策—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管理政策—促进就业的人力资本政策—新自由主义的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对策这一主线发展的。其失业理论与政策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西方失业理论沿革和政策的针对性, 全面研究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 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并未解决失业问题找到可能的出路。

摘要: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 其在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全面, 形成了多个流派, 其各个流派在研究失业原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 本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 以期给我国的失业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

参考文献

[1]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0 (5)

[2]李光泽.西方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3]牛曾.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论下岗问题[J].开发研究, 2003, (1)

[4]杨娟.综述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J].经济学家, 2004, (4)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8

近代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笼罩了全球并且直到今天这种体系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等等。但西方经济学的典型研究方法也有典型的缺陷,即该种研究方法仅能发现经济现实中的局部的规律,并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经济现象的整体性、规律性认识,只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不能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即存在着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困局。因此,当前的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尴尬的学科,主要体现在:既有的经济学很难为人们的经济实践提供指导,反而令经济实践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挣扎。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及优缺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如果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就会发现它们突出的、共同的特点。

1、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亚当·斯密创立经验主义分析法,之后萨伊总结了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萨伊定律,从供给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供给决定需求。大卫·李嘉图主张使用抽象演绎法来进行研究。约翰·穆勒提出假设演绎分析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集大成者。穆勒不仅维护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原理,而且吸收大卫·李嘉图等主要学派的理论成果,提出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门格尔认为归纳法是科学理论方法,从观察分析总结出来的规律是科学的。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根据观察、经验、直觉进行分析,以总体分析为主。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假设很难满足,因此,古典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限。

2、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马歇尔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使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单个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行为。马歇尔将机械力学的均衡原理引入经济学,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均衡及价格,并提出了局部均衡分析法,将静态均衡分析框架加入时间因素来分析长短期不同的供求状况。以马歇尔与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他们假设存在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为条件,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价格,进而分析资源配置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行为,运用边际分析法,以微观个量分析为主。但个量分析难以考虑宏观经济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外部因素常常被忽视,此种方法只看树木不看森林。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与工人运动预示了传统经济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3、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

凯恩斯创建宏观经济学分析体系、使用总量分析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实现了西方经济学分析由微观到宏观的进步。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应通过国家干预来避免失业和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此种方法只看森林不看树木,忽视了个体对总量的影响。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割裂。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石油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

4、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

新古典综合派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萨缪尔森主张将研究个量的微观经济学与总量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研究,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提出由参数和变量联立的方程组构成一般均衡分析体系,把微观静态分析和宏观静态分析加以综合。萨缪尔森认为,失业与通胀不能同时存在。他们认为,在失业条件下,政府增加预算赤字,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减少预算支出,降低有效需求,消除通胀。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将自己的理论体系视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但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与通胀并存,给以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沉重打击。

三、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在中国,当前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主张主要沿袭西方经济学,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只是在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并没有人跳出西方经济学之外来寻找一条研究经济的路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难以指导实践。

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基础性研究办法是:把综合的经济实践分解开,从一个简单因素入手;把复杂的经济实践简单化,只研究其中的某些可以确定其所能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把动态的经济实践静态化,再将现实中其他诸多可能对所欲研究的经济因素产生干扰的因素排除掉之后,也就相当于把本有可能与所欲研究的因素发生互动关系的因素排除了,由此所欲研究的因素就不再处在实践中的那种无时无刻都在活动的状态之中,而是处在静止的状态之中了。人们一般会认为,只有搞清楚了静态状态下的简单的经济关系,才能研究动态下的复杂的经济关系。

由于经济实践是复杂的、动态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即使研究清楚了某一(或某些)经济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也难以说明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相互作用后会引发何种结果,更难以对经济活动中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所能产生的综合作用进行预测。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可以掌握复杂的经济中的一部分真相,但难以掌握经济的全部真相。由于某一、某些经济因素并不能决定经济的总体走势,目前经济学家们凭借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无法预测经济走势。本文认为,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是指导经济实践,而指导经济实践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问题

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如果忽略我国的基本国情,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嫁接过来,其后果不堪设想。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

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软件较为落后,这些软件包括法律规范、公司治理水平、行业规范、群众法律意识等等。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依靠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缔结的契约来进行,而契约缔结和履行要有完备的监管体制以及法律规范为之保驾护航。同时,行业规范与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

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西方经济学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受到影响,个人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加在一起便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同时市场机制只能通过供求机制来解决轻微的经济波动,巨大的冲击使得市场毫无抵抗能力。例如“十一”小长假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的猛增,会使交通运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需运用行政的手段统筹规划假日交通运输,才能化解潜在的危机。而在西方社会,由于人口较少,市场会自动的调节供求关系。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使得价格机制发生扭曲。价值规律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使得市场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顺利进行。因此,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取决于能否对价格作出快速的反应,而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通讯设备又是快速传播价格信号的载体。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与通讯设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硬件差异会导致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

五、结语

研究经济学不能仅采用上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而要有其它的方法,即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抽象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

现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现代化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其实际的理论确实成熟于一两百年之前,而微积分应用于经济学中是出现在1838年的古诺的著作中,稍晚于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中心思想仍然是萨伊定律。供给与需求分析法在1937年已经出现,因此,西方学者认可的理论只不过是同一个研究领域成员所认可的共识,我们不能盲目的信任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暴露了现有西方经济主流学存在的重大缺陷,在危机发生之前,西方经济学仍然坚持“经济人”和“完美市场”这两个基本假设。将经济学视为数学的一部分,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的思考,完全忽略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对一套现成的经济理论完全的接受,而是学习怎样免遭经济学家的欺骗。因此,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总结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道。

摘要: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即相当于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体现出高度一致且特色鲜明的方法论特征,这种特征突出表现为:将复杂的、综合的、动态的、具体的经济现实简单化、孤立化、静态化、抽象化,通过探究个别而试图达至对全体的认识,注重精准化而不注重模糊化,注重解释经济现象而非指导经济实践,研究的着眼点看似差异巨大但实际上思维模式一致,某一理论能够说明一方面的问题却难以对综合性的经济现象作出最终的判断。目前我国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主要沿袭了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为改善现有经济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有效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应是从整体上、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抽象出宏观的、模糊的但带有规律性的对经济的认识,并着重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经济实践。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方法,方法论,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M].商务印书馆,199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南海出版公司,2010.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9

关键词:OEM,品牌效应

1 OEM (服装贴牌) 综述

1.1 OEM基本概念

OEM服装贴牌生产, 最早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它是国际大公司寻找各自比较优势的一种游戏规则, 能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品牌附加值。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即为OEM, 承接这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 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1]20世纪60年代, 欧洲就已建立OEM性质的行业协会, 1998年OEM生产贸易额已达35亿欧元, 占欧洲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 OEM已成为欧洲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 日本企业是最早采用国际OEM生产贸易形式的, 印度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 我国台湾省则是全球PC机最大的OEM基地。美国耐克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2亿美元, 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在牢牢控制品牌的基础上, 耐克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和营销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格的OEM厂商组织生产, 成为目前世界上OEM经营的成功典范。

OEM的特征就是:技术在外, 资本在外, 市场在外, 只有生产在内。作为普通的消费者,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穿的衣服、鞋子以及平常用的电器等品牌产品并非都是品牌商自己生产的, 而是委托他人贴牌生产而成, 加工费很低廉, 这也正是品牌商委托他人生产最重要的原因, 然而一旦贴上他们的商标后, 这些产品立即身价倍增。这就是贴牌生产的魅力所在。

1.2 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论OEM

1.2.1 OEM基础理论演进脉络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贴牌模式, OEM的实践发展得到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其基础理论演进脉络大致有三个:资源基础论、动态能力观和价值链理论。

(1) OEM的基础理论之一:资源基础论

源于彭罗斯的资源基础论认为,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 企业的扩张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出发, 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 而且这种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 受到时空的约束。因此,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于其擅长的环节, 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不应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 企业发生了分化, 一些企业成为专注于研发、市场运作和品牌推广的品牌厂商, 另一些企业则集中于制造环节, 成为品牌厂商的供应商, 两者建立联盟伙伴关系共创双赢, 已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趋势。

(2) OEM的基础理论之二:动态能力观

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 企业组织同样也是一种价值创造机制, 企业价值创造所依赖的平台是其拥有的各种能力所形成的能力体系。因而, 企业被视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体。动态能力观认为, 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于整个能力体系当中, 而且, 在动态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 建立在原有能力体系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 这就要求企业在动态管理中进行能力利用和能力构建, 这两个过程要求企业挖掘优势, 加强整合能力, 并最终落实到“归核”战略上,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分化与OEM的进程。

(3) OEM的基础理论之三:价值链理论

波特认为, 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 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 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 是企业在这些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 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 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并且, 在全球价值链中, 产品设计能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生产是价值实现的载体, 市场行销是价值实现的最终形式。一般情况下, 在价值链上的OEM双方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有利于价值创造与实现, 能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降低市场风险。在价值链上, 供应商所制造的产品必须符合品牌厂商的要求, 品牌厂商所销售的产品必须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是一个前端市场与后端市场不同分工的产物, 这也是在现代成熟产业中的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所致;专业分工的结果是OEM双方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 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基于上述三个基础理论, OEM模式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在温州, 大多数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的企业, 受制于创造品牌的资源基础太薄弱, 凭借温州服装企业先进的设备优势, 放弃自营品牌, 改为全世界的品牌服装做贴牌加工。被业内称为“贴牌老大”的华士服饰公司, 是温州创业最早的企业之一。在温州男装声势浩大的“造牌”背景下, 华士公司较早引进了温州的第一条高技术水平的西服生产流水线, 建立了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最早选择了“贴牌加工”这条路。华士服饰公司信守一个原则, 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27年全国服装行业3强中, 华士销售额排名第6位, 利润排名第48位。华士公司创出的“贴牌加工效应”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竞争中, 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是企业品牌的最佳赢利点。回避品牌大战, 像华士公司这样将赢利作为最佳经营目标的温州服装企业, 很快在贴牌加工领域中赢得了大量回报。有统计资料表明, 温州制造的西服, 已占全国市场销量的8%, 许多选择在中国加工产品的国际品牌, 其西装、夹克、休闲装、西裤等品种, 几乎全在温州制造。

1.2.2 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释OEM的产生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来看,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 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 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正是这一时差, 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 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为了便于区分, 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 (一般为最发达国家) 、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并将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和投资联系起来。

在新产品阶段, 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 开发新产品, 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 技术上未加完善, 加之, 竞争者少, 市场竞争不激烈, 替代产品少, 产品附加值高, 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摄取高额利润的要求等, 产品极少出口到其他国家, 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新产品阶段, 需要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大量的研发投入, 以保证新产品的开发, 同时需要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以联络消费者和生产者, 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 这些新产品的性质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 所有拥有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具有绝对优势。此时少数发达国家的少数企业对于产品的生产占据着垄断地位。

成熟产品阶段, 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 竞争者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替代产品增多, 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 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 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 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 为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抑制国内外竞争者, 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逐步放弃国内生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 技术的成熟, 对生产要素的要求已是需要大量的资本, 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产品性质是资本密集型的,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具有优势, 取代创新过程而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欠发达国家仍处于净进口的位置。

随着产品生产的进一步成熟, 产品进入到标准化阶段生产以后, 技术不再成为其他企业涉足该产品生产的壁垒, 更多的企业涉足到该行业中, 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 为了适应竞争, 企业不得不更多的关注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会在出口与投资于他国生产之间进行权衡,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 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而使得产品生产由发达国家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 这时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不高, 原来新产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 成本、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 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国市场。

1.2.3 OEM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新产品阶段

由于某一或几个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和市场寡占地位, 竞争者很少, 市场激烈程度远不充分, 替代品很少且附加值高, 企业对产品的成本关注不是很大, 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出口源源不断地输向全世界各地。

(2) 成熟产品阶段

由于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 一批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开始掌握此技术, 于是, 竞争者增加,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替代产品增加, 为了摄取更多利润, 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 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 各跨国公司开始从成本出发, 在有较大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工厂, 推行国际化生产战略, 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3) 标准化产品阶段

由于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 趋于标准化, 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 加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 原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完全消失, 成本、价格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这时, 作为具有技术先导力的跨国公司, 对此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此, 其有可能自己尽量少生产, 甚至不生产, 把生产直接给那些更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OEM或ODM, 然后再贴自己的牌, 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 直接投放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之一的直接投资理论而存在的, 它反映了国际企业从最发达国家到一般发达国家, 再到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过程。产品周期理论决定了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竞争的加剧, 厂商对低成本的追求, 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得到显现, 贴牌生产也就繁荣起来。

2 我国OEM出口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8年5月, 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161.4亿美元, 同比增长9%。其中, 出口144.3亿美元, 增长9.7%;进口17亿美元, 增长3.3%。当月实现顺差127.3亿美元, 增长10.6%。1-5月, 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累计736.7亿美元, 增长13.9%, 其中出口661.7亿美元, 增长15.4%;进口75亿美元, 增长1.8%。累计实现顺差586.7亿美元, 增长17.4%。[2]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 自主品牌只占10%, 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我国贴牌服装加工源于沿海地区, 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目前已解决了40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但在我国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中, 国外企业控制了上游的制造开发以及下游的服装设计, 在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由于没有国际品牌的支持, 中国服装企业的订单价格因此缩水7成以上。而近几年服装加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贴牌服装加工费用也越开越低。

中国国际时装周举办了多年, 这期间涌现了很多国产知名服装品牌。但是在国内的一些高档商场里, 国产品牌服装却越来越少, 即使进入了高档商场, 享受的待遇也和进口品牌服装不一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一些高档商场把引进国际顶尖品牌作为商场的发展目标以提升商场形象, 使一些国产品牌服装很难进入。国际贸易中竞争日益加剧, 而我国的自主服装品牌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而占优势的还是国外服装品牌, 比如:梦特娇, 花花公子, 皮尔卡丹等。中国自主品牌的服装只能进入中小商场, 而想进入大商场相当困难。

参考文献

[1]李勰.外商拿走我国贴牌生产丰厚利润[J].电器工业, 2005.5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10

一、创新教学方式: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就是每节课开始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几分钟。当然, 所提问题肯定与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有关并且还能用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来解答。不过这只是基本要求, 也是一般教师所惯常采用的。本文认为对问题导向的创新关键在于所提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而这又取决于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日常的所思所想,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了学生的思维加工, 富含智慧和感情, 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开始。故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关心什么就教授什么 (在课程标准范围内) , 让学生盯住问题往前走。

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其中自然包含了众多的大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就所要讲的内容提出了两个社会热点问题:第一、中国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何在?第二、中国普通的白领为何买不起房?这两个问题不但是学生所关心感兴趣的, 而且包含了需求理论的所有关键知识点。

这里还得强调一下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不同:问题导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发挥其主体性, 起得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起得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故问题导向虽然有时候也以案例为导向, 但这种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应该涵盖将要所讲授内容的所有知识点, 且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案例, 而不仅仅起个帮助理解的作用。这是进行问题导向教学选择案例时所特别要注意的。

二、创新教学内容:系统对比

系统对比就是要将本学科所有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授, 在讲授中重点强调其区别与联系。也就是说, 所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不仅仅只能解答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更要能解答一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 特别要能解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而我们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讲授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 而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只能解释和解答一些较简单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却解释不了,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更是无能为力。其结果就是, 学生们费了很大的劲所学会的知识其运用性却不强, 由于要用到较复杂的数学推理, 其学习的过程较痛苦。由于学生们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自然其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就需求理论来说, 由于非经济学专业教科书中只有消费需求理论, 而对于更为复杂的投资需求理论和投机需求理论要么不涉及, 要么放在中高级教科书中, 故绝大部分教师也只讲授消费需求理论。而仅仅依靠消费需求理论是无法解答我们前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因为第一个问题要用投资需求理论才能解答, 第二个问题的完满解答更是涉及消费、投资和投机三大需求理论。这将直接导致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因为大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一般都会具有一定深度, 更有可能直接就是社会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深度。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 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 能涵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现象。而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授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 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是完全能办到的。以需求理论为例, 在讲授完消费需求后, 将消费需求曲线中的价格收入比转换为价格产出比就是投资需求曲线, 转换为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额就是投机需求曲线。这样, 需求理论的讲授就不但完整了, 而且还可以在消费、投资和投机需求的对比讲解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这种讲解并没用到高深的数学推理, 而只是增加了讲解的知识结构层次, 却使讲解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增,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强。何乐而不为呢!

三、创新考核模式:重在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不但是教学的目的, 也是大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实用性的要求, 只有实用性强的课程大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才会强。那么对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对此, 大部分教师都不会有异议, 大部分学校也是这样要求的。而在实际教学考核中又为什么难以做到呢?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论述的, 教学内容与现实一定程度的脱节是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所学内容本来实用性就不强, 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 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也是个重要因素。所谓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的创新就是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 大幅度提高课前、课中和课后解答问题能力的比重。

以需求理论为例。课前我们采用了问题导向, 提出了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两个热点问题, 经过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引出了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 学生们的讨论就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 以便在随后的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引导。讲授完需求理论的知识点后, 再重新回到课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重点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完整, 以便对学生们查漏补缺。下课时, 再提出两道课后思考题:第一, 分析“刚性需求”这个社会热点概念是否科学?第二, 当住房的投机需求在三种需求中所占比例为多少时, 住房的价格完全由投机需求决定?第一个问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社会热点的科学性, 第二个问题可作为对经济学有强烈兴趣且优秀的学生的长期研究课题。

经过以上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模式三个方面的教改创新, 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将会大大得到提高, 《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红光, 程云行, 李文莉.工商管理类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1, (26) .

[2]熊川武.“教改”成功并不难——以自然分材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9) .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95—02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西学,轻马学”的倾向,这引发了理论界旷日持久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大论战,这种混战的局面困绕了高校的经济学教学工作,而两大理论体系也往往造成学生无所适从。

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我国高校又应该如何优化经济学教学以便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两类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入手,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比较科学的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

观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合理内核,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循着李嘉图(Ricardo)创下的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迹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抛弃了生产关系,单纯研究市场一般规律而发展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只是在继承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冲突也正在于此,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它们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论解释。但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规律描述地仅是一些具体情况下起作用的规律,我们很有必要追问这些经济规律的方法论基础是否合理,而这一点往往决定了这些理论的优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借助局部供求分析、主观心理分析、边际增量分析等工具,研究者用一整套严密、全新的经济概念体系与方法论建立了新古典理论命题和基本分析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里,利润最大化和均衡成为其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逻辑被解释成某种意义上的数学公理化,在自由放任条件下,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总能使得瓦尔拉斯竞争机制达到均衡,并且这个均衡也是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一个高效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确定性。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不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完全的确定性,恰恰相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就建立在它的不确定性之上。首先,马克思观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并注意到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协调,他的结论类似于后来凯恩斯(Keynes)所谓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只是与凯恩斯不同,马克思希望通过改变剩余价值生产的动机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而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和加速数效应加以改善。其次,马克思观察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分配,并提出了基于资本利得心理的“资本游离和束缚”理论,从而证明:存在资本利得心理的理性预期者会使用跨期替代来重新分割剩余价值,并动态地生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这与奈特(Knight)所谓的利润源于偏离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希望使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来遏制跨期替代中的资本利得心理,从而消除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而奈特则强调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他们利用不确定性增加利润的能力。

由此可见,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流派也意识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静态地、片面地看待了资本主义经济,它所使用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有必要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不确定性的概念,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总是表现出反复的不确定性,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但是它们的理论都不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样完全筑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不确定性的分析之上,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样强烈的批判性。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确定性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经济学教学中认真强调,以便学生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一般均衡理论所表明的确定性可能是静态的、有条件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理解西方经济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新古典理论中方法论的局限性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也体现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对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客观要求。

2.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存在于边沁—斯密的“利己主义”哲学体系中,人的本性被归结成整齐划一的“理性”与“自利”,利益驱动的动机成为客体与主体的主要互动方式,“经济人”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因为瓦尔拉斯竞争机制的均衡正取决于自利行为的个人在分散的竞争市场中对市价作出决策,从而使得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体现出价格对价值的反映。但是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这种自利行为的估值体系却是一种异化,是斯科特(Scott)所谓的“作为估价之估价的贬值”,即个体或社会偏离了他应有之价值本义。

通过社会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希望解决资本主义世界中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和冲突,建立起一种社会偏好和社会选择标准,为人们的社会决策和行为选择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能大大降低个人决策中的不确定性。而制度经济学则细致观察了意识形态如何维系并强化了组织,并经由组织内的学习推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从而证明了组织内部大量存在的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选择”现象,并希望通过提高非正式组织的学习与适用能力增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理性与合理性。然而与这些西方经济学流派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扭曲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对社会存在的扭曲和蒙蔽,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制度来完成“真正理性”回归,即建立经济生产的理性以消除不确定性,完善组织内意识形态的理性以便彻底消除自利的经济人心理,推动计划经济的机制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流派也试图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样,不是从现实中总结出所谓“经济人理性”的心理主义命题,而是从一种更合理的理性人性出发,在经济学意义上构建一种维护制度与人性的结果,从而将人性中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的诉求融入理性主义的范畴之中。所不同的是,西方经济学采取了从主观到主观的分析过程,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则采用了从主观到客观的约束模式,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制度解放与人性发展模式。这种区别是两类经济学方法论差异必然导致的结果,但同时也说明如何推动人性与制度的发展是经济学永远的命题,这一观点有必要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认真加以对待。

二、对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鉴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与研究对象上的差异,有必要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补短、相互引证,使学生能辨证地看待我国市场经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自觉地结合两种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要在教学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优势。经济学不仅是研究市场一般规律的工具,更是发现并实践经济进化规律的手段。脱离了生产关系静态地、片面地观察市场经济,会使我们培养的经济学人才迷惑于复杂的经济现象而无法洞悉经济进化的本质。从这一点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较之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明显的方法论优势,它使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将资本主义心理融入到剩余价值的分析中,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探讨了理性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性与实现方式,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和谐与理性的诉求。

2.实现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它的许多观点也影响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诸多流派,例如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奈特与凯恩斯学派对不确定性的定义、制度经济学对意识形态的分析等无不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许多观点也可以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加以更合理的解释,例如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认为,资本富足的国家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其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下降,这显然匪夷所思,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尝试用工资刚性下的失业增加来修正这一观点,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早就强调了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不变的规律,而劳动力过剩理论则是这一规律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使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比较并修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可以使得经济学教学过程更富于理论启发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3.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任何一种经济学都不能缺乏了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否则这种理论就没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价值论的心理学分析、马克思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的理性与人性思想等研究都强化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现代经济的解释能力。因此,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及时汲取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与理论趣味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蔡增正.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谷永芬.西方经济学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篇12

关键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定义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西方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 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 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但萨缪尔森又在其风靡世界的教科书《经济学》中, 强调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更合乎传统的名称, 并常常把二者并用。在我国又将以萨缪尔森为首的西方经济学者的理论体系称为西方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究竟是同一学科三种不同的名称, 还是三个不同的学科呢?本文拟对它们名称的由来作一探析, 以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经济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 原意是家庭管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先使用这个词作为自己著作的名称, 一般翻译为《经济论》。在《经济论》中色诺芬主要阐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应当如何组织和管理的问题。由于色诺芬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 奴隶是不被当作人看待的, 因此“家庭管理”即是以奴隶主家庭为单位的管理。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是以政治经济学的面目出现的。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名称的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孟克列钦, 他在1615年写成了一部经济著作, 书名定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词由希腊文“政治” (原意是社会的或国家的) 和“经济”两个字组成。孟克列钦把希腊文这两个字合并组成“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 意思是说他的著作所论述的经济问题, 已经越出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经济的范围, 是探讨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他在著作中论述了商业、航海业、工场手工业和国王的经济政策等问题。继孟克列钦之后,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于1767年也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作为书名, 叫做《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在这部书的绪论中, 他明确地说明了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含义:研究一个家庭的经济问题称为家庭管理;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称为政治经济学。此后, “政治经济学”名称就被广泛地使用了。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则是以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 (简称《国富论》) 的出版为标志的, 《国富论》第4篇即是阐述政治经济学体系, 他在第4篇导言中提出, “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 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 它要为人们提供, 或更恰当地说, 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 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使国富民强。”亚当·斯密本人也被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这一阶段史称古典经济学阶段。

二、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回归

19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独立而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倾向的著作, 这三部著作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满足为研究对象, 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的领域内, 他们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 把经济学改造成为以消费、交换、生产及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他们以边际均衡原理阐明经济人所遵循的法则, 并以数学方法或数学模型加以解说 (门格尔未用数学方法) 。因此, 三部著作的诞生, 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在这三位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奠基者之后, 著名的边际主义经济学家还有奥地利的维塞尔和庞巴维克、美国的克拉克、瑞典的维克塞尔、英国的维克斯帝德、埃奇沃思和马歇尔, 其中马歇尔是边际主义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 他从微观变量出发, 把制度当作不变的常量, 只考察既定制度下, 稀缺资源的配置和效率问题, 建立了一套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 从此18世纪原本名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 到了19世纪末变成了“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被看作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更新和发展, 因此又称他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空前大危机, 传统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遭到极大的破坏, 社会中失业大量出现。这时, 在理论上, 以传统的个量分析以及以均衡价格分析为主体的经济学已不能自圆其说。在政策上, 亟须有人出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协调, 并需要有一套理论进行解释和提供对策。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 他强调有效需求机制决定就业水平, 认为资本主义大量失业的出现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 即消费倾向偏低, 造成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偏低, 造成投资不足;灵活偏好偏高, 造成利息率上升, 阻碍投资。所以, 提高就业、减少失业的对策就是提高消费倾向和扩大投资,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大投资, 因为它通过“乘数”作用可以引起多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长。因此, 凯恩斯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 通过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来增加公共支出, 以刺激消费需求;降低利率, 以刺激投资需求。凯恩斯理论的提出, 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三、西方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西方经济学即现代经济学, 之所以冠以“西方”二字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在我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而马克思有关经济学的论述是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是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重要标志。《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它包括四大卷, 前三卷是它的理论部分, 第四卷则是它的理论历史部分。马克思的许多观点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他同意古典经济学理论将劳动作为价值的主要源泉这一看法, 但他又将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纳入考虑范围, 系统性地修改了古典学说, 在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中, 发展出了一套剥削理论。他指出, 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异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通过工作日的延长 (绝对剩余价值) 和工作日内劳动强度的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 而被资本获得。马克思还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既有科学诚实的态度又存在一定的庸俗成分, 而1830年以后则完全走上了庸俗的道路。在马克思逝世后, 列宁分析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材料, 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

20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集中了马列经典作家经济论著的基本成果, 合成了一部“社会主义阵营”所公认和效仿的权威教材, 其资本主义部分完全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缩写。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亦按该模式编写, 并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学, 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被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其贬义不难看出。

从西方国家来看, 二战后以美国的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起来, 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从研究个量问题出发的新古典经济学称为微观经济学, 把以凯恩斯为代表从考察总量出发的经济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 认为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 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因此, 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中, 而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体系所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 新古典综合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大综合体系。“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萨缪尔森于1961年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五版中正式提出, 与新古典综合学派并存的有以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该学派的特点是与新古典综合学派相对立, 竭力使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理论分开。20世纪六十年代后经济学出现了众多学派林立的局面, 如弗赖堡学派、新制度学派、瑞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进入八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前沿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和完善。如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寻租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期权理论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起着有益的作用, 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已成为一股潮流。现在仍沿用西方经济学这个名称只是出于一种习惯, 毫无贬义, 甚至是一种时尚。在我国理论经济学中也就出现了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并列作为二级学科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第十二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鲁友章, 李宗正.经济学说史 (第二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上一篇:直播系统下一篇:初中班主任管理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