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2024-07-26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精选8篇)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篇1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整理

第一章

1、经济学探讨的核心问题——财富

2、价值理论

财富的经济学术语——价值 著名的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观点)

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的观点)

信息价值论(阿罗·肯尼斯)

一、稀缺性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既存事实,是人类永远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其根源在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1、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1)稀缺性的含义:稀少、不足、有限。

(2)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用于生产财富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2、稀缺性相对的条件:人类无限的需求

3、资源的配置

资源的配置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财富(产品和服务)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用什么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问题存在于社会的经济过程,即生产、消费、交换、分配

二、西方经济学的原则和假设

1、价值中立原则

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只做实事判断,不做价值判断。

2、“经济人”的假设

(1)“经济人”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假设:

人在本性上是自私的;

人在本性上是自利的;

人在本性上是追求快乐的;

人的行为是经济理性的结果,即所有决策都服从于

利益最大化原则。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术语

1、模型(model)

2、均衡(equilibrium)

3、边际(margin)

4、厂商(firm)

5、技术

6、机会成本

7、生产要素

8、福利

三、西方经济学发展史简介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文化根基是古希腊哲学。

1、古典政治经济学(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亚当·斯密和他所处的时代。

亚当·斯密在的观点:劳动价值论和市场理论

土地和劳动(劳动创造价值)

分工和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

剩余产品和交换

贸易和市场(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2、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马克思

主要研究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1、新古典经济学 马歇尔,主要研究效用与价值。

新古典经济学也叫做边际主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主要研究国家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

凯恩斯的学说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3、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1)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包括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制度经济学派。(2)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科斯。

四、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1、亚当斯密,土地和劳动,分工和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价值理论和市场理论

2、马克思,劳动和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3、马歇尔,效用和价值,市场是完美的

4、凯恩斯,市场是不完美的,国家调控

5、科斯,制度可以保障市场的完美

第二章

第一节

需求与需求函数

一、需求的定义

1、定义:需求是指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的关键性要素:欲望、支付能力、数量

3、表示需求量的符号:Qd

二、需求函数

1、需求函数表示为:Q=f(x)

(Q代表需求量,X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与价格的函数

假定除了价格,其他因素都不变,则需求函数为:Q=f(p)

(p表示商品的价格)

三、需求曲线

书上给出了一个假定的需求表,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下列需求曲线:

四、需求定理

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时,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五、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强调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变化之间的差别

需求的变动是考察除了商品价格之外,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收入和相关商品价格

1、几个相关概念

正常品和低档品

替代品和互补品

(课本p22)

2、需求的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的两种情况:向左或向右移动。见如下案例

第一种情况: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由D0向D1移动,一般条件是:

当收入增加时,当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当互补品的价格下降时。

第二种情况: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由D0向D2移动,一般条件是: 当收入减少时,当替代品的价格下降时,当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5 第二节

供给与供给函数

一、供给的定义

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要素:意愿、生产能力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为:Q=f(x),X可能为:价格、质量、成本、技术、制度、未来预期价格、企业的数量

三、供给曲线

四、供给定理

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时,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时,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五、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生产性相关商品的概念:

(1)生产性替代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替代这种商品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如某汽车生产厂,卡车是轿车的生产性替代品。

生产性替代品价格(PS)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生产性互补品的价格(PC)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2)生产性互补品:在生产中,必须和这种商品一起生产的另外一种商品,如某屠宰 6 场在生产牛肉的同时也生产了牛皮,牛肉和牛皮是生产性互补品。

3、供给曲线移动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即由S0向S1移动,条件是: 当C↓,PS ↓,PC↑时,即当成本下降,生产性替代品的价格下降,生产性互补品价格上升时,(图1)第二种情况: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即由S0向S2移动,条件是: 当C ↑,PS ↑,PC ↓时,即当成本上升,生产性替代品的价格上升,生产性互补品的价格下降时,(图2)

图1

图2 第三节

均衡价格和供求定理

一、均衡价格的定义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叫做均衡价格,这一点所决定的产量叫做均衡产量。如图1:

图1

图2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如上图2)三、均衡价格模型和市场机制

1、均衡价格模型,如图所示:

2、市场机制

当厂商为追求利润提高价格时,只要P>Pe,就会产生市场剩余,价格随之下降,直到Pe,相反,如果P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

以上均衡价格模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建立的,当资本、技术、人口、成本、收入、消费者偏好等发生变化时,均衡价格也会发生变动。

1、需求变动时,如图1

2、供给变动时,如图2

图1

图2

五、供求定理

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当供给不变时,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也同方向变动,当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这就是供求定理。

六、供需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供需同时增加,即D、S向右移时,如图1所示,则均衡数量一定增加,均衡价格有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Pe取决于需求曲线对供给曲线的变化幅度。

2、供需同时减少,即D、S向左移时,如图2所示,则均衡数量一定减少,均衡价格有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Pe取决 9 于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的变化幅度。

图1

图2

3、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即D向右移、S向左移时,如图3所示,则均衡价格一定上升,均衡数量有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Qe取决于需求曲线对供给曲线的变化幅度。

4、当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即D向左移、S向右移时,如图4所示,则均衡价格一定下降,均衡数量有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Qe取决于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的变化幅度。

图3

图4 第四节

剩余、限价、效率和税收

一、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如图1:△APeE的面积

2、生产者剩余

企业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得到的价格的差额 如图2:△BPeE的面积

3、经济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就是经济剩余

图1 如图3:△ABE的面积

图2

图3

4、剩余的经济意义

消费者剩余用来衡量消费者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生产者剩余用来衡量生产者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

经济剩余用来衡量整个市场的效率,完全竞争的市场是高效的。理论应用:价格歧视与剩余

1、什么是价格歧视?

非成本原因造成的一物多价现象

2、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量制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群制定不同的价格

时间价格歧视:针对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 两步收费歧视:先收低价,再收高价

二、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

1、最低限价:是政府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最低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2、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3、最低限价对市场的影响,如图1

4、最高限价对市场的影响,如图2

图1

图2

三、限价与效率损失

1、最低限价下消费者剩余,如图:△AP1C的面积

2、最低限价下生产者剩余,如图: △BP2D的面积与矩形P1P2DC的面积之和

3、最低限价下损失的效率是:△ CDE的面积

4、最高限价下的效率损失(同理)

四、税收及其承担

1、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一般来说,政府对许多商品都要征税,在征税的情况下,如果需求不变,均衡 价格会上涨。如右图

五、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一国居民家庭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 第五节

弹性及其对供求的影响

一、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用Ed 表示,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商品价格变化百分率的比,用公式表示:Ed=(ΔQ/Q)/(ΔP/P)

2、需求曲线斜率和需求弹性

注意: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曲线上点的弹性

斜率K=△Y/ △X

弹性E=(△Y/ △X)(X/Y)同一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见下图1:

Ed=∞,完全弹性 Ed >1 富有弹性 Ed=1

单一弹性 Ed <1

弹性不足

Ed=0

完全无弹性

证明ED=BN/NA(如右图)

不同需求曲线上同一点的弹性也是不同

的,见下图:

3、点弹性和弧弹性

由于现实的市场中,价格变化范围不同,当价格变化较小时,点弹性可以较精确地描述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但当价格变化比较大时,点弹性不能精确地描述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因此引入弧弹性的概念。弧弹性的公式有点弹性公式转化而来: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对生产者的意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生产者的总收益(TR)密切相关,TR=P·Q

当Ed >1 时,价格由P1降到P2,总收益增加

参照课本P35

四、供给的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用ES 表示,是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商品价格变化百分率的比,用公式表示:ES=(ΔQ/Q)/(ΔP/P)供给价格弹性主要目的是考察供给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2、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供给的价格弹性也有五种情况

ES=∞,完全弹性

不同曲线上同一点的供给弹性不同,如下图: ES >1 富有弹性 ES=1

单一弹性 ES <1

弹性不足 ES=0

完全无弹性 如下图所示

供给的价格弹性主要与时间有关,西方经济学对通常把时间划分为三个时期: 上市期:所有生产要素都不可变

短期:资本要素(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不可变,其它要素可变 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发生变化

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上市期缺乏弹性,在长期富于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一、基数效用论

1、效用:消费者因为购买行为得到的欲望满足。

2、效用的特征

效用是一个描述心理满足程度的概念,是和人的心理感受相关的一个带有主观性的范畴。

3、基数效用:用基数来衡量效用。

假定条件:人们在消费商品后得到的心理满足有程度差别,并可用基数来衡量。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用U 表示,U=f(Q)如果消 18 费多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总和用TU表示。

2、效用函数 U 表示,U=f(Q)

如果消费多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总和用TU表示。则总效用函数: TU=U1+U2+U3+ ……+Un TU=f(Q1+Q2+Q3+ …… +Qn)

3、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能带来的效用的增量,用MU表示 MU=ΔTU/ΔQ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随着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条件:(1)在一定时间内

(2)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

3、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四、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在现有收入下,购买某种商品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稳定状态。

2、消费者均衡的约束条件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不变

(2)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变

19(3)消费者的收入不变

3、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公式表示消费者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消费者均衡公式的变形:

五、需求曲线的推导

1、例:假定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会做出下列5种选择,见下表:

2、需求曲线的内涵

假定收入不变,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购买不同量的某种商品时,单位货币所能带来 20 的边际效用相同的点的连线就是需求曲线

3、对需求曲线内涵的理解

(1)MU/P表示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上例中,单位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是2(2)需求曲线表示每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货币换来的商品的边际效用(3)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消费者均衡点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一、序数效用论

1、序数效用论对基数效用论的修正

2、序数效用论认为只能用序数衡量消费者的满足

二、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组合所形成的点的轨迹称为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用IC表示 例1:早餐的选择:

假定下列早餐组合都能让人满足,你选择什么?

组合A:1杯牛奶和2个面包

组合B:2杯牛奶和1个面包 我们可以给出确定的答案:

(1)选择组合A

(2)选择组合B 例2:五种组合能获得相同的满足

根据上表x、y的数据在坐标上得到IC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2)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消费者满足程度越高。(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三、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的定义: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收入I,价格P,偏好T等),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x,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y,后者与前者的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用符号MRS表示:MRS=∆Y/∆X,由于∆Y和∆X变化方向相反,MRS为负 但一般MRS取正值,所以MRS=│∆Y/∆X│

2、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具有如下关系:

由于消费者均衡公式:

公式表示消费者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所以,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具有如下关系:

3、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

因为MRS=∆Y/∆X,而∆Y/∆X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K,于是,MRS=K,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由于MRS=K,随着X的增加,K递减,见右图

表明消费者在商品组合的决策中,随着X的消费量的增加,他所愿意减少的Y的消费量越来越少,这是因为X的边际效用递减。

四、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表述

消费者为维持效用不变,随着对某一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他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就会递减。

2、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

3、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二者是对同一种事实的两个角度的描述。边际效用:一种商品的角度

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角度,两种商品的组合 共同阐释稀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消费者的预算线

1、定义: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这两种商品组合所决定的点的轨迹就是预算线。用I或M表示。其中I代表Income,M代表Money 预算线的代数式:

I=PxQx+PyQy,或:M=PxQx+PyQy,通常,Qx,Qy表,I,M、Px,Py均为已知量。预算线的图形:为一直线 在M=PXQX+PYQY中,令:QX=0,则:QY=M/PY,(纵截距OA)令:QY=0,则:QX=M/PX(横截距OB)预算线斜率K=OA/OB=(M/PY)/(M/PX)=PX/PY

3、预算线的意义

预算线AB把坐标内所有点分为三个部分:

AB线以上部分,如D

AB线以下部分,如C

用x,y代 24 AB线上部分,如E 消费者的预算如果在AB线以上,X和Y的组合则不能实现 如果在AB线以下,X和Y组合可以实现,但收入有剩余;如果在AB线上,X和Y组合可以实现,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结论:预算线AB上各点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能够获得的最大商品组合,也是最合理的组合。

第三节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一、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1、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C存在三种关系:(1)相交于M、N

(2)相切于E

(3)不相交

2、三种关系的意义:

(1)IC1在MN之内的各点商品组合可以实现,但效用较低.。

(2)IC3上各点商品组合不能实现。

(3)IC2上E点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在现有收入下能够实现的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二、效用最大化原则

1、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含义:

在收入、价格和偏好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当X、Y的组合能使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时,这一组合(E点)称为效用最大化

2、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C相切于E点的条件:IC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

3、效用最大化原则与消费者均衡的关系(1)、效用最大化原则

(2)、消费者均衡

A、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B、条件

C、公式(3)、二者的关系:效用最大化原则就是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表述。结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完全一致。

三、预算线的移动及相关曲线 上述消费者均衡模型建立的条件是:

消费者偏好既定(T,MU)

消费者收入既定(I)

商品价格既定(P)现在我们要考察当T(MU)不变时,I和P的分别变化,会引起消费者均衡发生怎样的变

1、预算线的移动

当P、T(MU)不变,I发生变化时,即:I(M)

I+△I,Px、Py不变 预算线为: I+△I= Px(Qx+ △Qx)+Py(Qy+ △Qy)因为斜率 K= Px/Py 不变,所以预算线平移

26(1)预算线平行移动(如图)

当:I(M)不变,Py 也不变时,Px

Px+△Px,、预算线为: I=(Px +△Px)Qx+ PyQy 令Qy=0则

Qx =

,所以当Px变化时,预算线以A点为轴转动

Py

Py +△Py,、预算线为: I= Px Qx+(Py +△Py)Qy,令Qx=0则

Qy =

,所以当Py变化时,预算线以B 点为轴转动(2)预算线转动(如图)

条件:I不变,T(MU)不变,P变化

2、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如图:曲线CI。在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者 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 连线就是收入消费曲线,条件:假定Px、Py和T均不变,I变化

3、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如图:曲线N 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 者购买不同量商品的点的连 线,它是由收入消费曲线得来。条件:在Px、Py和T均不变时,I变化 恩格尔曲线的几种情况:

4、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如图曲线CP 消费者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连线。条件:假定T、I不变时,Px、Py之一发生变化 当Px发生变化时,价格消费曲线,如图1曲线CP 28 当Py发生变化时,价格消费曲线,如图2曲线CP

图1

图2

5、价格效应

因商品价格下降而引起的需求量增加叫做价格效应。如图。EF为价格效应 ED为替代效应 DF为收入效应

因为Px下降,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x商品,以替代y商品,消费者均衡点由A移动到C,因此,ED为替代效应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核心:生产者行为理论也叫做厂商理论,主要用短期和长期内的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解释生产者行为。

其基本假设是:生产者行为的主体是厂商,厂商是市场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厂商的行为准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

1、生产的含义P62:厂商创造或增加人类效用的活动

2、生产函数P62 厂商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叫做生产函数。表示为: Q=f(x1 x2 x3 ¨¨¨ xn)

其中:

Q表示产出量,x1,x2,x3,…..xn表示投入的生产要素。

3、生产要素的种类

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生产要素有四类:

资本K(Capital)

劳动L(Labor)

土地 N(Native goods)企业家才能E(Endowment, equipment)

所以,生产函数Q=f(L,K,N,E)

4、生产函数的常规表示P62 通常,在短期内,生产中只投入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则生产函数Q=f(L,K)。在长期内,生产中除了劳动和资本外,还要投入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则Q=f(L,K,N,E)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63-64 30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表达式:

Q=ALαKβ , A为技术参数,α为劳动的贡献份额,β为资本的贡献份额,其中,α+β=1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发现P63 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了1899-1922年之间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提出这一时期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Q=ALαKβ,同时,他们算出这一时期的生产函数中,A=1.01,α=3/4,β=1/4,Q=1.01L 3/4 K 1/4

3、投入和技术

(1)投入: 也叫做投入品,即厂商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

(2)技术:厂商将一定的投入品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4、技术变化:

厂商用一定量的投入品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的变化。

技术变化有正负之分,和效率有关。用一定的投入品生产更多的产品,或用更少的投入品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叫做正的技术变化。绿色和低碳经济下正的技术变化与排放量有关

5、影响技术变化的因素 厂商总是追求正的技术变化。

影响技术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用什么生产和如何生产,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的手段。

三、短期生产函数

概念回顾(P34)上市期:所有投入不可变的时期。短期:固定投入不可变的时期。长期:所有投入均可变化的时期。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P64-65 31(1)总产量曲线(如图1)

总产量(TP)在短期内可以看作是劳动的函数,TP=f(L)(2)平均产量曲线(如图2)

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AP=TP/L(3)边际产量曲线(如图3)边际产量(MP)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MP=∆TP/ΔL

图1

图2

图3

2、收益递减规律P65-66(1)、含义: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投入某一生产要素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随后,平均产量递减、总产量递减。

32(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条件P66 收益递减的条件: 技术不变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表现 表现如图: 边际收益递减-MP平均收益递减-AP 总收益递减,也叫做绝对的收益递减-TP

4、短期内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益递增阶段(Ⅰ)

当L从0增加到L2时,MP>AP、总收益递增 第二阶段:收益递减阶段(Ⅱ)

当L从L2增加到L3时,MP

当L从L3继续增加,TP、AP、MP都递减,边 际收益为负(如右图)

第二节

成本函数

一、成本P69-70

1、成本的概念P69:

成本(C,cost)是指为了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2、成本函数P69 33 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和所支付的要素价值总额的关系式,即: C=f(Q,P),其中P不变,所以C=f(Q)

3、生产成本

厂商为生产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4、机会成本P69:

某项活动的机会成本就是指为从事该活动而放弃的从事其他活动可能得到的最高收益。

5、显性成本P69 企业以现金支付的机会成本,在会计账目上记作成本支出的费用。也叫做会计成本

6、隐性成本P70 企业支付的非现金机会成本,是会计账目上不能体现的成本费用。

7、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的、不可回收的成本。

沉没成本其实是与决策相关的风险。如专用设备。

成本图示

二、利润P70

1、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2、正常利润P70 如果经济利润=0,即:总收入=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时,或: 隐性成本=总收入-显性成本时,为正常利润。

如果经济利润>0,即为超额利润。

如果经济利润<0,即为亏损。

3、会计利润P70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因为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经济利润+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有时无法用货币衡量,会计记账不 记隐性成本,只记能够用货币结算的成本)

利润和收益关系图

三、短期成本函数

1、固定成本的含义和曲线P71 含义: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FC曲线:如图1

2、可变成本的含义和曲线P71 含义:短期内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VC)(见书P71页曲线:如图2

3、总成本的含义和曲线P71 含义:短期总固定成本与总可变成本的总和(TC)曲线:如图3

图1

图2

图3

4、平均成本曲线P71(AC):AC=TC/Q

5、平均固定成本曲线P71(AFC):AFC=TFC/Q

6、平均可变成本曲线P71(AVC): AVC=TVC/Q

AC=AFC+AVC

AC=TFC/Q+TVC/Q

7、边际成本曲线P71 边际成本曲线 MC=ΔTC/ΔQ 曲线如图

8、各曲线关系

(1)AC、AVC、MC均为U型曲线,(2)AFC向右下倾斜但永远不能与横轴相交(3)AC高于AVC,随着产量的增加,AC与

AVC越来越接近,但永远不能相交

(4)MC与AC、AVC相交于E、M,E、M为AC、AVC的最低点,在M、E的左边MC小于AC和AVC 36(5)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对应于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对应于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四、长期成本

函数

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一、生产要素替代

1、生产要素的替代的含义

为了维持产量不变,减少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

2、生产要素替代的原因——边际收益递减

从长期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增加产量,但随着收益递减规律起作用,持续地增加某一生产要素,边际产量递减,为了得到相同的产量,厂商将会减少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劳动),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如资本)。

二、等产量线P74

1、定义和图形

定义: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如图1)

2、等产量线的特点(如图2)

(1)在同一个坐标下存在一组等产量线,并且任意两条不相交。

(2)等产量线上存在2个拐点(A B),在这两个拐点之间的曲线斜率为负,当曲线斜率为正时,表明为维持一定产量,两种生产要素都要增加,替代已经达到饱和。(3)等产量线与原点的距离越远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图1

图2

3、等产量线的脊线

将每条等产量线上拐点(斜率由负变正的临界点)分别以OH、OR相连,OH、OR为等产量线的脊 线,脊线内的区域为经济区域

4、经济区域的意义

在这个区域内安排生产,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 入,就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产量 可以不变。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

在维持同一产量水平下,减少一单位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增加的另一生产要素投入量之 39 比。

如减少资本,增加劳动,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 MRTS=ΔK/ΔL

2、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劳动的边际产量

资本的边际产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几何意义 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四、等成本线P76(企业预算线)

1、定义:在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不变的条件 下,生产者所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 合的点的轨迹。

2、图型:AB线 表达式:C=PLL+PKK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L/PK 40 A点坐标(0,C/PK)B点坐标(C/PL,0)

五、生产者均衡P77(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生产者均衡的定义: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 大产量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均衡点E为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

2、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MRTS=ΔK/ΔL =MPL/MPK=PL/PK

3、生产扩展线(长期生产函数)定义: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者均 衡点的轨迹,如图PE

4、规模经济

(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2)、规模经济

含义:长期内,当厂商的产品数量增加时,其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此时叫做存在规模经济。(3)、规模经济的原因 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有: A、技术变化,技术进步 B、企业家和工人更加专业化

C、大企业的议价能力强,带来供货成本和融资成本较低(4)与规模经济相关的概念

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内,厂商增加产量,但平均成本不变。最小有效规模:规模经济发挥到最大的规模点。

规模不经济:长期内,当厂商增加产量,其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就出现规模不经济。

六、厂商的收益

1、有关收益的几个概念

总收益TR=QP(P为产品价格)

平均收益AR=TR/Q=P

边际收益MR=ΔTR/ΔQ

2、利润最大化原则

从长期看,利润最大化原则是 MR=MC,这是因为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如果 MR>MC时,厂商将继续追加投入,以 增加总收益,直到MR=MC时,厂商才 会停止追加投入。

图示: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如图所示:总收益曲线的切线和总成本 曲线的切线斜率相等时,利润最大,即

MR=MC时,利润最大化。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市场结构理论

一、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

1、四指标标准:厂商数量、产品的相似性、信息是否充分、进入或退出行业是否容易

2、二指标标准:厂商数量和对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

3、产业集中度标准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

根据四个主要指标,市场结构可分为四类: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根据厂商数量和对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市场结构被分为: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是买方市场,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是卖方市场 根据产业集中度指标,市场分为四类:

厂商在行业中所占的资产或销售额的比率,通常用CRn来表示,n表示行业内厂商的数量 如CR4=60%表示行业内最大的4个厂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为60%。

贝恩的产业和市场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单一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改变市场价格

2、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

3、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行业

4、买卖双方有完全的市场信息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图1)

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C=MR=AR=P(图2)

图1

图2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1)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如图1)当需求曲线为D1时,厂商按照 MC=MR决定产量Q1,此时厂 商获得的经济利润(AR-AC)Q1 为正,即超额利润

(2)厂商获得正常利润(如图1)当需求曲线为D2时,厂商按照 MC=MR决定产量Q2,此时厂商 获得的经济利润(AR-AC)Q2为0,即获得正常利润。

图1(3)、厂商获得亏损(如图1)当需求曲线为D3时,厂商按照MC=MR决定产量Q3,此时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AR-AC)Q3为负,厂商有亏损。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1、厂商在长期中的调整

厂商在长期中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直到收益最大,厂商按照MC=MR安排产量(1)在短期S1内,有亏损,厂商继续扩大规模到S2(2)在短期S2内,有盈利,厂商继续扩大规模到S3,与此同时,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供给增加,促使价格下降到P’,当利润为零时,厂商停止扩大规模(3)在短期S3,价格为P’时,有亏损,厂商退出该行业或减小规模。

如下图

2、长期均衡的条件 LMC=LMR=LAR=LATC=P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和成因

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只有一个厂商向市场提供某一种特殊的商品,厂商可以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垄断(monopoly)的含义就是指某一厂商成为某一产品的唯一的供给者。

2、完全垄断市场特征形成的原因

(1)厂商控制了原料的来源,使其他厂商生产同类产品不可能(2)厂商拥有规模经济,大规模的投入使其他厂商难以进入(3)厂商拥有技术专利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最大利润=TR-TC的最大值,此时应满足条件MC=MR,即 TC和TR的切线斜率相等

如右图:

1、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条件: MR=MC, P>AC

2、获得正常利润时的短期均衡条件: MR=MC, P=AC,AC与D相切于E

3、获得亏损时的短期均衡条件: MR=MC , P<AC,AC与D不相交

图1 47

图2

图3

四、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有条件在长期获得超额利润,均衡条件:LMR=LMC, P>LAC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众多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类产品,产品可以相互替代,产品差别越大,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

2、资源的流动比较自由,厂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或生产集团

3、每个厂商都预期自己的行为(如降价)不会对其他厂商产生影响,但实际上有影响。

4、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形状。

二、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1、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

d为厂商预期的需求曲线,富有弹性 D为厂商实际的需求曲线

2、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厂商决策 垄断竞争厂商依据预期的需求曲线决策,如降价P1—P2,厂商认为其他厂商不会注 意,其销售量由Q1增加到Q2,但实际上,其他厂商也会降价,结果实际 的销售量只能达到Q3,最后,市场上达到均衡的的价格和销量是 由两条曲线的交点为E决定的。

3、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1)均衡的条件:MR=MC(2)均衡的过程:

第一步:厂商按照市场价格P0 安排产量Q0,但这不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第二步:厂商依据MR=MC安排产量Q1,预期价格P1,但实际上只能达到Q2,市 场均衡移动到B点。

第三步:B点所决定的产量Q2未能满足 MR=MC,不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此时厂 商的预期需求曲线d0也移动到d1,产生 MR1 第四步:厂商继续依据MR=MC安排产量 Q3,预期价格P3,但实际上只能达到Q4,市场均衡点移到C点,未能满足MR=MC

第五步:厂商继续按照MR=MC调整产量,直到E点所决定的产量Q0能满足MR=MC,即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篇2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体, 商业圈, 政府和整个社会在处理稀缺性上做出的选择以及影响这些选择的刺激因素的社会科学。

国家学术型大学与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提出的总体要求应当是:体现应用办学定位、服务应用培养方案和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于是, 如何正确处理好西方经济学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是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 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突出应用

西方经济学是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科学, 每一个抽象的概念都有它的产生根据。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 挖掘概念实际渊源, 让西方经济学贴近现实生活。

如讲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时, 可采用学生身边的例子:“丰收, 对农民来说本是一件高兴的事, 但去年大白菜的丰收, 却让菜农们哭笑不得。大白菜上市的季节, 价格一路跳水, 遭遇了少见的“寒冬”。在内蒙、山西和陕西境内的黄河流域, 批发价每斤最低到了3分钱, 是这20年来的最低价, 河曲县与府谷县周边地区的很多菜农把菜甚至烂在了地里, 对种白菜为主要收入来源, 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让学生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去年大白菜价格走低的原因。再如, 讲IS-LM、AD-AS模型时, 可采用中国2007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的例子:“ (1) 固定资产投资:尽管近期投资增长减速, 投资的潜在势头仍维持强劲。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FAI) 同比增长26%, 低于10月逾30%的增长率。房地产投资和新建项目投资在11月出现了大幅增加。 (2) 工业生产及出口:中国的出口仍维持良好的增长, 11月出口同比增加22.8% (以美元计算) , 为263亿美元。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7.3%, 低于此前数月。 (3) 消费物价指数 (CPI) :CPI年比攀升至6.9%, 达到11年来的高点, CPI的高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猛涨拉动, 尤其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 而非食品通胀仍维持低位。 (4) 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增长在11月出现了显著下降。11月新增贷款874亿人民币, 为2007年最低水平, 不到2006年新增的一半。同时, 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央行在11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采取的其他措施实际上并未让货币环境变紧。因此, 货币供应量 (M2) 11月仍维持同比增加18.5%的高增速。”让学生应用IS-LM、AD-AS模型和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等相关宏观经济理论, 分析政府货币政策的起因及作用。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这些例子的运用, 学生容易接受, 例子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

注重知识的应用, 为专业课服务, 这是地方应用型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一大任务。因此, 在每一部分内容后面都要强调结合实际问题的应用。如此一来, 使学生觉得学好西方经济学非常重要, 处处都离不开西方经济学, 这就给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增加了动力。

2 引人入胜减缓坡度画龙点睛

课堂上不要把定义、名词和概念罗列成堆, 而是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头, 首先简要介绍学习本节的目的及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引人入胜。同时, 在知识的层次及梯度安排上, 要增加层次、减缓坡度, 使每一个概念的出现都不感到突然与孤立, 而是顺理成章, 有必然的联系。从而可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 使他们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努力向新的高度攀登, 在每一节课的结尾要有小结, 指明本节学习了哪些知识, 知识之间的联系怎样, 这些知识有何用途, 怎样运用, 等等。真正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如此上课, 学生必深感有味, 从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喜悦、美感和满足。

3 内容精炼把握关键具有弹性

地方应用型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在保证基础的同时, 大大精练内容, 精简理论推理, 增加案例分析, 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基础、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志愿选择相应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比如, 把课程分成基础、自选和加强三种类型。基础就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选择最佳的教学起点, 即便是基础最差的学生也不再完全听不懂, 从而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选就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自愿选修他自己喜爱的内容。加强是针对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从最低层次逐步走向最高层次, 他们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从而不仅基础扎实, 而且也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扬长避短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平衡发展, 学生发展不平衡是自然和经常出现的。案例分析和结课论文是学生学习中扬长避短的良好调节剂。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有多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 认为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第39、40届国际教育会议一再把“保证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议题, 要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就要允许、鼓励学生有不同于教师的, 甚至是一反常态的想法和做法。案例分析和结课论文常常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5 结语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财经类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课程中既涉及纷繁复杂的概念原理, 又涉及大量计算和图形分析, 使得课程本身具有一定难度。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 探讨出一套具有地方应用型大学特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丽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2]李西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8 (2) .

《西方经济学》教学探讨 篇3

關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 收入分配 平等 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的。曾被普遍接受的理论一次次地被人们重新评判,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上这门课时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联系实际,介绍理论尽量从问题入手,案例分析服从对原理的把握。现以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及政策为例加以说明。

一、授课时提出的问题

因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因而对教学内容简要地阐述后直接提出以下二个问题,整堂课就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问题一: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合理的,但有一定限度。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既有损于社会公正的目的,又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悬殊,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付?

以上两个问题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浅出”,这时,联系实际,用案例数据和我们身边正发生的经济现象来阐述。

二、联系教学内容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对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兴趣,为什么有人挣钱多有人挣钱少。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对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人的收入差别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一个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变动的规律是:在经济开始发展时,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发展加剧。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分配才会随经济发展而较为平等。在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收入分配不平等较为严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入分配有平等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确呈现出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平等加剧。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而那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效率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收入分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从0.18左右逼近0.5。根据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基尼系数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如不遏制,任其继续扩大,会给国家、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分配状况较为平等,整个社会中产阶级居多,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反而低于我国。

其次,当今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各国,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甚至是两极分化。俄罗斯等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并不快,曾出现过长时期的停滞,甚至负增长。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却极为严重。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现象。这其中有打破计划经济下平均主义分配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由于腐败引起的官员掠取国有资产,以权媒私等问题,比如:电力、石油、铁路等行政性垄断行业。他们自行设立津贴、补贴及福利等,这些工资制度外的收入名目很多,来源隐密,不易监控。很多垄断行业中的普通员工,如司机、清洁工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甚至高于其他行业的技术工人。

第三、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还有个人原因。这就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与人的个体差异是相关的。每个人的能力、勤奋程度、机遇并不相同。就能力而言,既有先天的才能,也有后天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受教育越多,能力越强,收入水平越高,这是不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实中,有的人吃苦耐劳而又勤奋,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工作,愿意从事较多的工作,收入自然也高。也有些人怕苦怕累,或在工作中懒惰,这也引起收入不同。此外,不可否认,有的人运气好,赶上好机会,而另一些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或者是有机会自己没抓住。这也引起收入差别。当一个经济开始发展时,总有少数能力强、勤奋、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成功了,成为了富人。在市场竞争中,能力差、不勤奋、又不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会相对穷下去。这就是每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初期贫富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再来回答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简言之就是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悬殊,贫富差距较大,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对。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是按效率优先的市场原则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但每个人在进入市场之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即每个人的能力与资产不同。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机遇也不同。这样,收入差别悬殊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分配状态,不合乎人们公认的伦理,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就要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政府可以采用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征税,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税收为政府各种支出筹资。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政府运用税收来调节宏观经济。在收入分配中,政府也运用税收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手段是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还要征收遗产税、财产税、赠予税等。

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因为它是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这种累进制,有利于纠正社会成员之间收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实现收入平等化。

遗产税、赠予税以及财产税,是为了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征收这些税,也是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消费税,尤其是对奢侈品和劳务征收较高的税,也是通过税收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种方法。因为为消费奢侈品与劳务而纳税的,仍然是富人。

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因此,我们把社会福利政策作为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当前西方各国的情况看,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 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第二、 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第三、 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第四、 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第五、 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第六、 改善住房条件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一些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包括:连续几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向贫困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险逐步向所有农村和城镇劳动者覆盖;对师范类学生减免学费;限定最低工资和向城镇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等。所有这些“民心”工程都是政府实施社会福利政策通过给低收入者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三、归纳总结

分配理论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级。分配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涉及到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效率与公平。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篇4

SKAOYAN

回首过去这一年的考研生活,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变得坚毅了,变得成熟了,也更懂得了去感恩。2014年考研的我此刻心中有很多感慨以及想法想要传递给即将参加2015考研的你们,但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就在自己考研时经常逛的硕考论坛里写下自己考研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对后面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在写这些经验性文字前,我必须要说几句题外话:经验是一个相对奇妙的东西,它有其通用性的地方,同样也有其特殊性,包括个人习惯、基础等等。因此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抱着取舍的心态去看,如果觉得好的地方就收藏,然后结合自我的情况运用;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并且证明真的不适合,那就舍去,不用犹豫。

首先我想说说考研难度的问题,其实考研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辛苦。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从九月份也就是暑假过后才开始准备的,每天坚持上自习,最后大部分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关键还是要自信,废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谈谈我的复习经验吧。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沉住气。在学校考的时候周围会有好多找工作的同学,还有好多你能去的工作,诱惑比较大。出了学校的门再考就是另一种感觉了,每天会有认识的叔叔阿姨之类的人问你每天在干嘛啊,怎么不找工作啊之类的问题。可能你说你准备考研就会有人说考什么研啊,先找工作也可以再考啊。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反正比较苦B就对了。那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出门遇到熟人……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会很想哭,尤其是考前那几天。每天看书看的就莫名其妙的想哭一顿。我以为只有我是这样了,结果后来一问大家,貌似好多人都是这样。所以,心里压力也会比较大。总之就是要顶得住压力,抗拒得了诱惑。

关于专业课,本科学的是数学专业,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所以说当决定要考西安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买参考书,现在的参考书多如牛毛,买谁家的参考书比较靠谱点是个重要的问题,经过学姐推荐,最终选择了在浩学西交大考研网上购买了两本复习资料:《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和《西交大经济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个人感觉这两本资料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不知道买什么参考资料的同学不妨买来看看。

我大约是6月份就已经把《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和《西交大经济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这两本看完并且整理出了笔记,马上马不停蹄的开始看西交大课本。建议看的顺序是微观—宏观—微观—宏观。并且在你看第二遍的时候你就需要笔记了,整

理出个知识系统很全面的笔记会让你形成系统的思维。一般大约要看个三遍左右,你就会对书里的知识很了解了,而后的时间基本是用来看笔记,照着笔记背。其实经济不光要靠理解,有一些比较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点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背。我从11月份中旬开始到考前,基本都是在背专业课和政治,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背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痛苦,到后来当你照着笔记背了一遍两遍以后你会觉得得心应手。个人建议照着整理的笔记背,因为书本真的是太。。。

至于《微观经济学》这本书,大家应该也知道不是特别重要,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大约10月份时候看完它,那时候你的西经知识已经很牢固了,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复习你得知识,这本书和宏观有一些知识点是不一样的,单独用个整理出不同的地方,以后只看笔记,课本你就可以撇开了。

除了专业以外就只有基础课了,数学的话还好,是我的强项,因为之前基础打的好,题也做的比较多遍,所以就没有更深入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分析真题和分析每年的考点为主,总结出来的东西我认为比题海战术效果要好的多,感觉总能为我所用。

英语确实让我比较头疼,因为上了大学以后,基本就没再好好学习过英语,只有硬着头皮做题,阅读、完型、作文反正就是样样都做,需要知道就是一定要学会分析,分析到底错在哪里。完型的话我基本放弃了,能拿到正常的分数就很知足了;作文的话我只能提醒大家一点:死记硬背模板的话是拿不到高分的,必须要自己尝试着写写。

政治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看的,多少会有点着急,所以我就拿着红宝书开始背。其实政治就是背。我当时真是狂背,大概用1/3的时间用来背政治。建议还是早点复习,时间越晚压力越大。

现在回想过来专业课考这个分数最大的原因就在于: 1.课本要看三遍以上;2.笔记要整理好,以便于后期系统的背;3.答题技巧很关键,保持卷面清洁,一目了然。4.尽量把字写的规整一点。

另外,希望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明白,心态的重要性远比你复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不要把考研看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否则即使你考上了也不会开心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快乐在哪里,你考上了也还是不会快乐的,而且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你也会

越来越痛苦的。所以说保持一颗快乐,乐观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有考上的信念。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篇5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与答案详解》(共4套)由鸿知暨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暨南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本书在遵循暨南大学专业课最新考研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规律,制定了四套模拟卷,并有详细的配套答案讲解,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

适用院系: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国民经济学 产业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学 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劳动经济学

适用科目:

803西方经济学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一、考前最后十天综合辅导 :

本部分包括了考研冲刺模考阶段作息时间安排建议、考前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考场准备及考试注意事项、考研十大临场应试技巧四大部分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养精蓄锐保持身心健康,以最佳的姿态迎战考研;同时详细说明了各类考前、考中、考后等各项生活、考试事宜,帮助考生规避考试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失分,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得分。

二、考研模拟四套卷:

在遵循暨南大学专业课最新考研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制定了四套模拟卷,方便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模拟练习。通过四套模拟卷的做题,检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提前调整到临考做题状态,感受考场氛围。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二)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三)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四)三、考研模拟四套卷答案详解:

针对每一道模拟题均进行详细的答案解答,特别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考阶段的检测,通过自身做题后与参考答案的比对,找出自身的薄弱点和不足,巩固复习重点和核心考点,并在模拟演练中提高答题技巧。

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答案详解

(一)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答案详解

(二)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答案详解

(三)2019暨南大学考研803西方经济学模拟卷答案详解

(四)四、复试调剂指导:

在初试结束后,紧随而来的便是复试的准备。由于初试完毕到复试开始的相隔时间非常短暂,为确保考生及时应对最后一战,鸿知暨大老师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考研复试、考研调剂阶段的典型性问题,并提供详细的回答。与此同时,鸿知暨大考研网还为考生推荐了复试阶段所在学院/专业的配套辅导资料与辅导班。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 篇6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均衡

2、洛伦茨曲线

3、成本不变行业

4、菲利普斯曲线

5、挤出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中,增加社会保险税将会影响()

A GDPB NDPC NID PI2、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自发支出乘数是()

A 1.6B 2.5C 5D 43、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

A MPCAPCD APC=14、某国对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可能是由于()

A 通胀率上升B 利率上升C 税收减少D 总产出增加

5、已知法定准备金率为20%,则10000万元的现金存入银行最多使银行存款再增加()

A 50000B 60000C 40000D 100006、下列统计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的是()

A 薪水B 股息C 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 从银行取得的利息

7、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要求增加贴现是为了()

A 增加贷款B 减少吸收存款C 增加储备D 以上都可能

8、在开放经济中,出口量增加将引起()

A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赤字增加B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赤字减少

C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赤字增加D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赤字减少

9、要刺激经济繁荣,政府可选择()

A 增加税收B 做到政府收支平衡C 提高法定准备率D 买进政府债券

10、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是()

A 总产出增加,利率提高B 总产出增加,利率下降

C 总产出减少,利率提高D 总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11、下列哪种情况时属于摩擦性失业()

A 一个由于技术变化而失去工作的钢铁工人

B 被解雇但有希望很快回到原工作岗位的钢铁工人

C 一个决定退休的钢铁工人D 一个决定去上学的钢铁工人

12、A国与B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等,在哪种情况下A国的实际生活水平高于B国()

AA国的国防产品生产高于B国B A国的政府购买高于B国

CA国的总投资高于B国D A国的非市场活动高于B国

13、引起住房投资减少的原因是()

A 住房租金上升B 住房的收益率不变,其他资产的收益率下降

C 社会总资产增加D 长期利率上升

14、下列那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A 库存现金B 贷款C 投资证券D 活期存款

15、利率越高()

A 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少,而货币流通速度越高

B 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少,而货币流通速度越低

C 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高

D 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低

16、如果一个经济处于流动性陷进状态,那么()

A 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 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 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实际货币曲线移动D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1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那么()

A 债权人以损害债务人的权益而获益,工人以损害雇主的利益而获益

B 债务人以损害债权人的权益而获益,工人以损害雇主的利益而获益

C 债权人以损害债务人的权益而获益,雇主以损害工人的利益而获益

D 债务人以损害债权人的权益而获益,雇主以损害工人的利益而获益

18、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一国出口的增加()

A 国际专业化程度下降B 该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C 其他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 本币升值

19、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

A 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B 增加自己的准备金

C 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D 印刷更多的支票

20、下面哪一种信念是凯恩斯主义者的特征?()

A 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重要

B 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重要

C 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重要

D 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重要

21、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A 保持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确定

2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 以上均不正确

23、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购买这支钢笔.A 12元B 36元C 3元D 108元

24、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形状是()

A 收敛型B 发散型C 封闭型D 不确定

25、一支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8,则这两种商品为()

A 独立品B 替代品C 补充品D 不能确定

26、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L,则该商品很可能是()

A 正常商品B 一般低档商品C 吉芬商品D 奢侈品

27、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是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化是()

A 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 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

C 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 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2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 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 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 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29、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0、假如在短期内某一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它的可变成本,这表明该厂商()

A 继续生产将会产生更大的亏损B 停止生产没有亏损

C 增加生产将会减少亏损D 停止生产与继续生产亏损一样

31、对于小国而言,增加进口从价关税以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来源于()

A 政府关税收入中对企业的补贴B 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C 生产者扭曲D 消费者扭曲

32、必须在90天内支付1000万日元的美国进口商可以通过()方式转嫁美元贬值的风险。

A 在远期市场上买进90天期的日元B 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买进日元

C 在远期市场上买进日元,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卖出

D 在远期市场上卖出日元,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买进

33、假定土地的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在该土地上开辟一块棉花地,现在对这块种植棉花的土地租用价格征收20%的税收,将导致()

A 棉花生产商的租金增加20%B 棉花土地使用者的租金减少20%

C 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收入减少20%D 租金的支出和收入都没有变化

34、假定某影星的年收入为100万元,但是如果其从事其他工作,则其最多能得到20万元的收入,那么其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A 100万元B 20万元C 80万元D 120万元

3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某一种土地的用途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为()

A 地主的定价B 土地的供给曲线C 土地的需求曲线D 以上均不是

36、如果某一时期科技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则将会导致()

A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7、假定市场上的年利率为3%,那么从现在起,一年后的200元的现值应该是()

A 206元B 194元C 294元D 187元

38、在其他情况不变时,若市场的利息率提高,任何给定的资本资产的现值将会()

A 下降,且对未来资产的预期收入越高,现值下降越多

B 下降,且对现在而不是未来资产的预期收入越高,现值下降得越多

C 提高,且对现在而不是未来资产的预期收入越高,现值提高得越多

D 提高,且对未来资产的预期收入越高,现值提高越多

39、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

A 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应市场的供给情况B 价格管制

C 实施反托拉斯法D 国有化

40、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A 适当降低价格B 适当提高价格C 保持价格不变D 加大销售量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STC=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2、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DL=—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问:

(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

(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贴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工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给企业多少?新的就业水平是多少?政府付给职工的总补贴将是多少?

3、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TR=100Q-Q2,总成本函数为TC=10+6Q,求:、(1)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2)若政府征收10%的从价销售税,那么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市场价格为多少?

4、假定某经济中某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500-50i,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200-62.5i,实际货币供给700,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5、假如某经济有如下行为方程:C=100+0.8Y*D;I=50;G=200;T=250,TR=5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

(2)消费支出(C)

(3)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

(4)乘数(KI)

四、问答题

1、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什么是失业?一国能否实现失业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为什么?

4、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政策?

5、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财经》年刊——《2009:预测与战略》中认为:中国经济近来出现的困难并非是由美国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原因造成的。事实上,近年来人们愈来愈被中国经济日趋严重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所困扰,请论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具体是指什么,应对之策有哪些?

浅谈西方经济学 篇7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 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跟高中课程比较, 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 其理论性强, 专业程度高,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 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 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 比如, 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 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 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 转换自己的角色, 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 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特点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 经过与学生接触, 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 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

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 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 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 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 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 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 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

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 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 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大多处于被动状态。

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 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 课堂听讲, 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 在学习上非常被动, 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不懂, 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 其理论连贯性很强, 最终会产生恶性循环, 一学期下来都听不懂;有些即使暂时听懂, 但是没有真正理解, 过后不久就会忘记;有些看着懂, 但是自己不去做题, 不去琢磨, 就会出现“眼高手底”的现象。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针对以上我院学生特的特点,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定位要清晰, 目标要明确。

进入课程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 学习西方经济学要达到的目标是结合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 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才, 要求有什么知识结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对理论体系把握清楚, 重点掌握, 西方经济学成为很多学校考研的必考科目, 因此要求学生学完后能达到考硕士研究生没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 就必须做到课前预习, 课中跟老师思路走, 课后复习思考三步骤。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 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节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讲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微观经济学, 该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态度, 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们通过第一次课后, 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 也表示要学好这么课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下足够的功夫, 有信心学好西方经济学。

2. 掌握方法, 事半功倍。

笔者多年来讲授西方经济学, 与学生接触较多, 学生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 图表模型多, 学习起来抽象, 枯燥乏味。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掌握方法,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 教师授课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 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采用重点内容老师讲解, 学生讨论消化的模式, 理论联系实际, 多结合身边新颖的、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经济理论,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挖掘学生的潜力。如“蛛网模型”可以利用农民生产的实例加以讲解,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PPT展示以外, 还要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 给学生介绍主流经济学网站, 多了解掌握经济热点问题, 让他们主动进行浏览学习, 拓宽视野, 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与经济学大师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 除了学校邀请专家讲学作报告以外, 要利用网络自己主动接触获取相关信息, 就要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 而不是一味地讲书上的内容。

再次, 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具有相类似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 以便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由于我校是二本, 学生的基础比国内某些一流院校学生要稍微差些, 尤其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反应稍微慢点,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 能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 尤其是某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为什么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且都是凸向原点, 收入预算线与等成本线等, 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 要求学生课后多做习题, 巩固学习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 各知识点衔接紧密, 且有较多的图表, 需要一定地数学基础, 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部分要多复习, 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经济学上来, 用数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 如一阶倒数与边际分析方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 在课后要多做习题, 教师每讲完一章要多布置习题, 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另外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衡量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 我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在平时上课不重视, 专等老师期末划重点, 然后把老师的重点一抄一背, 保准能通过, 这也成了学生们的考试法宝。因此要打破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 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首先教师在上课第一节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期末绝不会划重点, 重点就在平时上课内容中;其次考试题目多样化, 除了常规习题外, 还要有开放式的论述分析题, 让学生利用经济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来督促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法。

四、总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 要提高教学效果, 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端正态度, 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掌握教学方法, 因人施教;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和学生相结合,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当代经济, 2012, (2) .

[2]陆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三点体会[J].科教文汇, 2008, (1) .

[3]王彬, 郑兴无.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 2011, (3) .

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篇8

经济学一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才正式奠定它的框架,以后的几十年里,经济学研究在英国和德国的进展极为有限。因此19世纪初传人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与当时西方的研究相比,并没有很大差距。但是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制度建设非常迅速,已经形成现代企业的雏形,国民经济有长足的进步。一些西方经济史家如麦迪逊、福格尔的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在十八世纪趋于停滞,即所谓“高水平陷阱”,虽然经济总量仍然巨大。但增长速度已被西方国家所赶超。

鸦片战争以后,才有一些士大夫意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魏源、贺长龄从近人的文集、奏折等来源辑录与经济有关的文章,编成《皇清经世文编》。这是对外来冲击的一种自然回应。此后陆续有很多人编过“经世文编”,总量不下20种。这些“经世文编”代表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基础之上,针对很多实践问题都提出了有洞见的看法。

在严复之前,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主要还是凭借传教士的工作得以传播。传播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办杂志和报纸,另一条则是办学校。

最早用中文出版的杂志当属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内容主要是传播宗教、民俗以及少量科学常识。由于制度所限,它的出版地不能放在国内,发行量也非常有限。马礼逊去世以后,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1803~1851)秉承了他的办刊思想。郭实腊主编的《东西洋每月统纪传》是在国内印刷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期刊所刊登文章的领域也从单纯的宗教延伸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切切实实地在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影响。

与其他传教士相比,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堪称面目最复杂、涉足领域最广泛的一个。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政治、经济、中西关系史角度进行考量,他都不应当被忽略。他实践过多种形态的传教活动,诸如办报、翻译、著述、办学、参与军事等,常常领风气之先。如在1834年,他和英国籍妻子温施娣(Mary Wanstall)在澳门开办了一所女子私塾,这被认为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开端。另外,他1842年在《中国丛报》上撰文介绍《红楼梦》,是最早将这部中国经典小说介绍给西方读者的人。有一些学者认为,探究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历史,应该从1840年郭实腊编译的《贸易通志》开始。因为在这本书中,郭实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商业制度和贸易情况。

郭实腊(又译作郭士立、郭甲利、郭施拉、居茨拉夫等),1803年出生于普鲁士小镇普立兹。他早年就通晓英文,取英文名字为Charles Gutzlaff。1824年他受荷兰布道会派遣到暹罗传教。他很快就从当地华侨当中学会了中文官话和福建方言,于是就采用福建同安县郭氏家族的姓,取名为士立。郭实腊偶尔也穿中国服,自认为已被认可为中国人。随后,他开始了在中国沿海一带的游历和传教生涯。1831年,他第一次作为传教士被派到澳门,会晤马礼逊。此后他又多次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地考察,了解民情,搜集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情报,探测航道,绘制海域图。郭实腊一生著作极多,计有七十余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831、1832、1833年三次沿中国海岸航行日记》《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中国史略》《道光皇帝传》等等。郭实腊的志向是加强中西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了解,从而推动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至于引入一些关于西方经济、社会的新知识、新制度,那只不过是无心之作,偶然产出的结果。《贸易通志》一般作为一本地理学著作而被中国启蒙学者所引用,当时重视其中经济制度的中国人还很少。故而这本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实际地位还值得探讨。

另一位传教士伟列亚力则指出,郭实腊这本研究各国贸易状况的《贸易通志》并非原创,主要是译自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John Ramsey MeCulloeh)的商业词典。麦克库罗赫是李嘉图学派的重要人物,曾在主持辉格党杂志“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期间搜集大量现实商业材料,汇集成书,于1832年在伦敦出版。这本商业词典详实准确,在西方学者看来也许繁琐沉闷,可正符合郭实腊的需要。郭实腊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经济学家,但他了解中国文化官员的需求,他们渴望了解西方现代社会经济制度。所以他有选择地编译了这本西方经济学著作。

他说,“当文明在地球各处迅速发展来消灭愚昧和无知时……只有中国仍像过去几千年那样停滞不动。虽然我们与他们交往已久,但他们仍自认为天下首尊,把其他民族视为‘蛮夷’……这个月刊的出版就是为了消除中国人的这种高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艺术、科学和工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向他们表明我们不是‘蛮夷’,编者们更希望通过展示事实的手段使中国人相信,他们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从这一点来看,郭实腊的传播工作确实取得了成功,四十年代末期出版的魏源《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瀛寰志略》等启蒙著作也都大量参考了郭实腊的《统计传》。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原序里就承认,“《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近日夷图、夷语”即是指马礼逊、郭实腊等人的工作。持今文经学立场的魏源不但写作了《圣武记》等接受“夷狄”传统的著作,还进一步采集“西夷”的著作。魏源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由于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占领香港,英国人在华办学成为可能。马礼逊的英华书院就从马六甲迁到了香港,由著名学者理雅各继续负责校务。这里很快成为理雅各翻译四书五经的基地。除了英华书院以外,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会”在宁波开设女子学塾;伦敦会在厦门开设英华男塾;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开设崇信义塾;185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开设徐汇公学;1853年,公理会在福州开设格致书院等等。就这样,西式教育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蓬勃地开展起来。

可是深入探究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列强在中国开设的学校里,低

年级多半以宗教教育为主,到了高年级才逐渐加入一些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入门知识。或者说,早期传教士办的学校里并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教育。登州文会馆被认为是教会学校中最典型的代表。狄考文认为,登州文会馆“所开设的课程是把中国经典、西方科学和宗教教育最佳地组合起来”。以它为例,该校第六年的课程主要有:心灵学(心理学)、是非学(逻辑学)、易经、系辞、读文、微积学(微积分)、化学辨质、天文揭要等。富国策(经济学)是很边缘的学科,偶尔有一些高年级教育中会设立这门课程。

正如冯桂芬所观察到的,“英法两国设立义学,广招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育之……且多习天主教”,所以总体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好不容易动员来的学生很快退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62年。这一年北京创立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教育真正开始起步。1869年,随着丁韪良入主同文馆,同文馆的教育和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是美国传教士,一生中在中国活动时间长达六十余年。因为他曾长期担任北京同文馆总教习,后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职,学生大量进入与洋务有关的新兴企业,在中国人心目中有极高威望,所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称他是“在华最前列的美国人”。

丁韪良1827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里沃尼亚,父亲是长老会的传教士。1843年,丁韪良考入印第安纳大学,后又转入新阿尔巴尼神学院攻读神学。1849年,丁韪良即将毕业的时候,向长老会提出到中国或日本传教的申请,随即被批准。1850年,丁韪良先到香港,然后前往宁波,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一开始,他的传教就是通过办学和译经的方式进行的。他在宁波开了一所走读性质的男塾,还曾将一部分《圣经》按宁波方言翻译,但收效都不大,他也没能完全地融入中国社会。不过他用中文撰写的天文学著作《天道溯源》倒颇受欢迎,多次再版,还被译成日文和朝鲜文。

1858年,丁韪良随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W.B.Reed)前往天津,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美天津条约》的谈判。次年,丁韪良又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华约翰(J.E.Ward)的邀请。以翻译身份再次北上,协助完成了条约文本的交换。随后的1865年,丁韪良到同文馆接替傅兰雅任英文班教习。从1869年起,他开始出任同文馆的总教习,全面改革同文馆的教学制度。

在同文馆期间,丁韪良最有影响的工作当属翻译惠顿的《万国公法》。此书原名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年出版,是当时最通行的国际法蓝本。当时,中国国内并没有什么让人满意或者包含主要国际法精神的著作。从理念上来看,国际法的引人则将彻底打破千年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将中国从一个“帝国”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真正加入到国际秩序中。事实上,截至到《万国公法》出版前的1863年,中国已经与比利时、丹麦、法国、英国、挪威、德国、葡萄牙、荷兰、俄国、瑞典、美国这十一个国家先后签订不平等条约24个,传统的“帝国”观念开始崩裂。丁韪良在《万国公法》开篇之前,特意先附上了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的世界地图,并介绍说:“地之为物也,体圆如球直径约三万里,周围九万里有奇。其运行也,旋转如轮,一转为一昼夜,环日一周,即为一年。内分东西两半球,其陆地分五大洲”,即是为了确立“万国”的观念。另一方面,“然天下邦国,虽以万计,而人民实本于一派,惟一大主宰,造其端,佑其生,理其事焉”。

这段阐释同时照顾到儒家伦理,为他的传教和翻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丁韪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翻译出版《万国公法》,并开始此后一系列翻译转述的工作。

当时传教士的翻译工作十分艰苦。译者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比如说,丁韪良在翻译《万国公法》时,将近代国际法创始人格劳修斯(Hugo Grotius)翻译成“虎哥”,将莱布尼茨(Leibnitz)译为“莱本尼子”,将霍布斯(Thomas Hobbs)译为“霍毕寺”,这都是颇费苦心的翻译。傅兰雅描绘说:

至于馆内译书之法,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

时间过去上百年,但十九世纪的传教士翻译的方法与利玛窦当年的翻译方法比起来,并没有多大的进步。语言始终是一个横亘在中西学者之间的问题,科学技术还相对容易理解,典章制度则只有从头开始了。

1867年,丁韪良继开设国际法课程之后又开始在同文馆开设经济学课程,课程名称定为“富国策”,以福西特(Henry Fawcett,即法思德)《政治经济学教本》为讲义,后来陆续译出,1880年以《富国策》为题汇编起来由同文馆刊印。日本也较早地翻译了这本书,但《富国策》出版时间比此书的日译本出版要早。

亨利·福西特(Henry Faweett)是剑桥的盲人经济学家。他生于1833年,剑桥毕业,随后任教于三一学院。1858年,他由于一次射击事故而失明。他在失明之后顽强进行研究,1863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本》(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他的妻子米利森特·福西特(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更为有名,是英国妇女参政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24年受封女爵士。福西特本人对穆勒极为服膺,因此此书基本上遵循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框架和思想,是当时欧洲通行的教科书。

此书中译本出版的时候,作者写的是“法思德”,书名《富国策》,署名汪凤藻译,丁韪良校。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论生财,即现在的生产理论;第二卷论用财,即现在的消费理论;第三卷论交易,即现在的交换和分配理论。一般认为,此书根据福西特《政治经济学教本》第四版或者第五版翻译而成。可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此书并非全译,译者只从此书前三卷中节选编译了一些内容。其中卷一的第八节“资本的增殖”(On the in-crease of Capital),卷二的第七节“分益耕农与佃农”(Metayers and Cottiers)等都因为与中国情况关系不是很直接而被省略不译。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已经提到不少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如斯美氏(亚当·斯密),梨咯多(大卫·李嘉图),弥耳氏(小穆勒)等,此外还涉及达尔文、马尔萨斯、罗伯特·欧文、傅立叶等人的思想。这批西方经济学学者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福西

特最为推崇小穆勒的学问,丁韪良同样推崇福西特,称他这本《富国策》的写作水平犹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上(丁韪良将斯密的《国富论》译为《邦国财用论》),比后者更为详尽完备。故而《凡例》中称此书“旁逮格致之新学,并专以开发智巧为富国之上策,而不外乎智者强之义”。所以,此书所讨论的理论“为西国之新学,近代最重之,其义在使民足衣足食也”。

丁韪良认为,“天地之大德在好生。圣人之大业在富有。发政之治。以足食聚人之术日丰财。生之者众。沛然讫于四海。用之以礼。浩乎式于九围。此法思德所以有富国策一书”。

《富国策》一开始就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丁韪良特地补充解释说,“富国策虽旨在广发财源,而未尝遗乎仁义。缘若绝仁弃义,则无论再有何策?终难利国矣。”所以这里的“富国策”绝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加。比如译者以重商主义为批判对象,认为过去“非金银不富”而单纯追求财富的思想大谬不然,直到斯密氏一出才一扫不实之说。“是故富国策之学,不独言日进富强之理,亦以明不进不退,及不进而退之故焉”。

总的来看,富国策可以被看作讲求中庸、讲求均衡的全面考究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书中提到,“富国策所论述者,乃生、财、用、货、殖、交、易之道。昔斯密氏首创是学,名其书日邦国财用论。其实此学所论财用。固合民生国计而名其书日邦国财用论”。编译者谨慎地叙述西方经济思想和制度,想把它完美地嵌入到传统文化中去。

《富国策》一书出版以后,影响颇大,一下子引发了其他一些传教士翻译经济学著作的热情。比如,1886年海关总税务司署出版了艾约瑟(J.Edkins)翻译威廉·杰文斯187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人门》(Primer of Political Economy)的译本,题名为《富国养民策》。1889年,英人布莱德著、傅兰雅(John Fryer)口译的《保富述要》也出版了。这些书的质量都不错,但影响却不及丁译法思德《富国策》。

虽然《富国策》一书在中国影响很大,在很多学者的论著中也能看出《富国策》对他们的影响,但多数通晓西学的学者还是坚持根本,坚持从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经历的现实问题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富国策》思想。以郑观应为例,他有三部公认的代表作,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救时揭要》(1862年),《易言》(1880年)和《盛世危言》(1894年)。这三部书关切的问题从现实问题(如澳门贩卖猪仔)转移到盐务、开矿、治河等传统经济范畴,再转移到国债、商务、银行等现代经济学范畴,表明郑观应对西方经济学的逐步接受,但他的主旨终究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王韬的出发点亦与他类似,王韬曾说,“中国,天下之总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即使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那我们也要记得“天下之道,一而已矣,夫岂有二哉!”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普及,中国学者对它的认同也逐渐加深,不再横加指责。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中就对《富国策》给予较高评价。1903年美华书馆出版的《中国学塾会书目》中也评价此书“繁简得中,说理清楚”,可当教科书使用。

另一位传统学者陈炽对此说不以为然。1896年,陈炽写了《续富国策》,主要阐发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他所续的不是法思德的《富国策》,而更像斯密的《国富论》。他自称不能接受西方的经济理论,却必须关注经济问题,故而“为救中国之贫弱而作也”。不过。稍晚的严复同样批评了陈炽,他称陈著“纰缪层出,开卷即见”。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随着《万国公报》崛起。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得到传播,这时的知识传播质量已经大有提高了。

上一篇:语文学枓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六年级,你的味道是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