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共8篇)
复旦大学历史 篇1
历史专业考研:2014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0个10分一个
三家分晋
安西四镇
南怀仁
《筹办夷务始末》
秋瑾
中山舰事件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欧盟
二、简答题20分一题
1.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作者 并作简要介绍
2.写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三部专著和三部汇编 写出书名作者(编者)并写一句话评论
3.简述雅典民主政治
4.论述冷战后全球化进程
论述题 50分一道
1.简述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并评析“科举制度对世界政治文明是一大贡献”的的观点。
2.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里包含了哪些不平等内容?是如何逐渐废除的。
3.论述法国的人权宣言。
复旦大学历史 篇2
一、大学生爱国的分类以及非理性爱国行动产生的原因
“在爱国认知、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的形成过程中, 爱国情感处于中介的核心地位。”[1]的个观点客观解释了中国人爱国行动的源头———因为他们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感情。但是在大学校园里面的大学生, 对于这个爱国情感的表达行动却有所差异, 而这些差异又是有着自己的原因。
(一) 大学生爱国的表现类型
由于学者们持有“爱国主义最基本的表现是情感的表达, 爱国情感中既有激情也有理性。”[2]观点, 所以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与表达也可以划分为理性爱国与非理性爱国两种类型。什么是理性爱国?中共十八大报告认为, 理性爱国就是“在表达爱国热情和诉求的同时, 要着眼于国家利益的大局, 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 力求通过交流、对话、谈判、沟通、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3]。换而言之, 大学生理性爱国就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合法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与民族的热爱、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大学生非理性爱国是相对于理性爱国而言, 是指大学生群体在表达爱国诉求中, 受到社会情绪影响而采用违法、暴力、情绪化等非理智手段来表达诉求的过程。非理性爱国往往夹杂着狭隘民族主义情感, 具有社会性、情绪性的特点。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 也处在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 需要我们大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真诚的热爱, 需要全体中国人这份对民族国家的热爱, 只有国家与民族充满爱, 才可能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致力于解决我们民族振兴路途中的问题。但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不能演化为情绪化、暴力化的非理性爱国行为, 否则将对我们的民族振兴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害。
(二) 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动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大学生在历次的爱国诉求中都表现显眼, 无论中日钓鱼岛争议, 抑或是南中国海争议中。这些关键点上, 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爱国的表现, 实在令人担忧, 尤其在中日钓鱼岛争议的“日本购岛”事件, 南海争议的“南海仲裁闹剧”中表现更加明显。为什么大学生在爱国方面表现如此积极而又如此不理智, 让我们分析一下原因吧。
1、历史教育方面。
中国大学将近代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主干必须课是2004年开始, 这对于从高中应试教育过来的大学生提供了补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机会, 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不公, 以及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但是受制于该门课程授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的影响, 该门课程在讲授中存在照本宣科的古板灌输模式, 也存在为了赢得热血学生好评而一味灌输狭隘民族主义或者将西方传媒观点大肆在课堂宣讲。正是由于灌输教育效果不佳, 狭隘民族主义历史教学模式与西方意识形态入侵课堂, 导致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在一些国际事件中, 为了维护国家荣誉与领土主权, 做出不少非理性行为。
2、国际与社会环境方面。
当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对还深陷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 中国迅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深感恐惧, 他们恐惧强大的中国会扭转世界旧秩序, 恐惧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会演变他们, 恐惧中国人民会报复上世纪他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战火与屈辱。为此他们经常在经济上进行贸易保护, 打击中国企业;在外交上国际形象上羞辱中国;在军事上围堵恐吓中国;在领土主权争议上偏袒另一方;在内政上, 对中国指手画脚而对自己阵营的无人权行为视而不见。正是由于西方社会的崛起中国的偏见以及蛮横无理, 导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 因而在一些关键的国际事件的爱国行动中做出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如钓鱼钓争议的抵制日货、南海争议中抵制肯德基等。
3、网络技术方面。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手机的广泛应用, 微信、微博、QQ等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情感交流、信息收集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西方敌对势力自然也不会错失利用这些平台扶持他们的网络代理人, 宣传他们价值观, 分化中华民族。正是由于一些网络大V, 公知的一些宣传狭隘民族主义、诋毁中国共产党主权妥协等, 导致大学生与中国人民对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件失去理性思维, 采用非理性的表达方式。
4、个人思维方面。
由于现在大学生多数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父母家长溺爱, 导致其社会阅历浅, 思想单纯叛逆, 不喜欢说教, 容易被一些网络传媒、西方意识形态迷惑误导。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 自然会坚持自己臆想的“爱国”正确表达方式, 进行情绪宣泄, 而不顾亲人、政府的苦苦规劝。
二、大学历史教育教育在大学生理性爱国培育助推方面可行之法
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让大学生学会理性表达爱国感情是大学思想教育工作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此在大学生历史教育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一) 大学历史教育者讲授内容要避免情绪化
大学历史讲授讲究的是“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 这就要求我们大学历史授课教师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与精心的授课准备, 对大学生们每一堂历史课都要用心。大学历史课教师要做到“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从客观历史出发, 艺术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近代中国历史, 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化的看法或者从网络道听途说的野史纳入课堂讲授, 以此来博取学生的“新鲜感”“好评度”, 更不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自己的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观强加给学生。在这方面, 大学历史教师应该要做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历史观, 自己要明白“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 就在于提供错误, 即失败的教训”和“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 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4]的道理
(二) 大学历史教育注重启发性教育与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生历史教育中, 我们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采用启发式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模式开展。在讨论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们相互辩解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批判性思维,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通过理性思维的培养, 来让大学生跳出近代历史课教育就是仇恨教育的思维怪圈, 放弃仇恨, 学会宽恕与平和, 毕竟“真正的宽恕要了解过去, 了解全部的过去, 使未来成为可能。我们不能以无法再代表自己说话的人们的名义, 冤冤相报。我们必须承认,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为古人、为现在, 也为将来。”[5]
(三) 大学生历史教育注重运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平台
当今中国是互联网中国, 手机中国, 在大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拥有自己的电脑或手机, 而他们很多信息来源都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在所有互联网平台中微信朋友圈、QQ群空间、网络资讯视频等平台是起关注的热点与重点。所以在大学生历史教育中, 要将历史教育搬到这些平台来, 让大学生们再课堂也能享受历史熏陶与理性爱国的思想引导。我们大学历史授课者应该主动建立一个历史教育专用QQ以及QQ群, 建立注册一个历史教育的微信账号或者博客, 适时将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以及历史研究放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 并与学生互动探讨。而选择的这些文章以及材料要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利用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理性爱国的题材, 当然可以提供一些西方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抹黑中国的手段材料, 让学生认清西方媒体的“中立面孔”;2、必须是大学生感兴趣话题的历史材料或者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首要要求, 大学生理性爱国对于中国繁荣富强文明和谐有着促进作用, 所以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爱国情操的陶冶以及对爱国行为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梅仲荪等.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2.
[2]戴韶华.论爱国主义中的激情、怨恨及其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 2016 (06) :28.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25
复旦大学历史 篇3
新形势下的
大学历史教师必备的思想素质
传统的大学对历史教师一般的素质要求是:对于所担负的某一段历史的教学,只要熟悉此段历史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历史史实,给学生讲清楚也就可以了。较为负责任的教师再深入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也就足够了。无论是中学教学适应大学教学,还是大学教学适应中学教学,都没有考虑学生发展的因素。实际上,这种大学历史教育是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培养精英的一种教育模式。
如今,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以育人为主。新形势下的大学历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作重大的调整。
首先,以较高的教师德性从事教学。实际上,高校教师德性是培养中学教师德性的关键一环,虽然不能说高校教师的德性决定了中学育人的水平及效果,却可以对将来中学历史教学的主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德性越突出,那么这种影响力也就越强大。
大学教师德性的构成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心理上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个人的高度负责精神。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形成的关键期,他(她)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社会的复杂性造成了对中学生影响的不确定性,面对正处于心理发育叛逆期(或逆反心理期)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主要以社会性影响为主,思想与品德的教育为辅,容易使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偏差。学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与教师接触最多,教师也最了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正面的、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人生观及道德观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除了历史学科有其自身优势外,历史教师的德性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在现今,大学教师除了要拥有敬业精神及高度的责任认同外,还应具有平等精神、关爱精神、人格尊重等德性,把内在的善良动机和情感付诸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教师之德,潜移默化,培养出德性较高的中学教师。
二、教师的公正德性。教师针对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公正自古就有,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公正德性的完美表现。首先,孔子倡导举办私学,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实现了一种社会性的公正,它是教师公正德性的最高层次。现今在许多大学里,许多贫困学生面临的辍学、欠费退学或不能正常学习的情况,无疑是教育公正德性的严重危机。折射在教师身上是对物欲、金钱的狂热追逐,从而多方面丧失了教师的道德和良心。虽然是少数现象,但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广泛的。其次,是孔子在具体的教育实际中,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合理的需要和合理的评价。这种教育可谓尽善尽美。所以,当代教师应该像孔子那样,用心去体验教育的公正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遵守教师的公正德性,把公正真正落实到不同材质的学生身上,正大光明、质朴、公道,把无私、关爱的“仁”的品德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才能发挥教师德性的效力和作用。
其次,以职业为美点燃自己教书育人的生命之火。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来传承的,特别是历史教育,在知识传承、文明传承和精神传承中居于主导地位。历史教师职业不是热门专业,但是它在社会精神文明及价值观教育方面又是其他专业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选择了历史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来说,要建立以职业为美的心境,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新一代的成长、人类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心理上美的体验与意识,形成以职业为美的内心情感。当达到这种境界时,就不再把历史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对社会的一种牺牲或付出,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创造,它创造了年轻一代的灵魂,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美的最高境界。具备了这种情感,历史教师职业就不再是枯燥的、贫穷的、冷门的职业,而是愉悦的、高尚的职业,是能够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职业。
新形势下
大学历史教师专业结构必须发展
以往,大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性非常强,排斥了其他相关学科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对社会的解释与理解是单线条的,无法发挥历史学在认识社会时的优势。自八十年代以来,大学历史教师虽然在历史研究方面拓宽了渠道,但在教学上变更较少。自上世纪末中学教学以面向生活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以智力开发为主,使中学教材的内容失去了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再具有体系性,而趋向于知识以历史为核心的综合性。它基本涵盖地理学科、政治学科、法律学科、心理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等多种学科的内容。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时接触过某一单一学科,距离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仍较遥远。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高校历史教师在坚持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必须扩展单一的历史知识结构为复合的知识结构,以便于运用综合知识为学生做出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榜样,使学生逐渐地学会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在历史教材内容中就已经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知识,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要对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中几种知识的体系,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即可。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的吸引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意识,而且为将来驾驭变化了的中学历史教材奠定了坚实的意识基础。
在知识结构之外,专业结构还包括能力结构、专业服务精神两个方面。能力结构可以包括教师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等。教育与教学过程并非仅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需要达到多种目标的过程,并且每一种目标则需要一种或几种能力来完成。专业服务精神是历史教师对历史专业的执著,包括上面所谈及的思想素质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抵抗能力。
大学历史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学历史教育方式的变革开始极大地促进大学历史教育方式的改革。在中学历史教材变革的同时,其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学历史教学也不得不适应国家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中学教师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改革。
教学观念的改革。以往大学历史教育和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历史精英型的人才,在历史学科方面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体系和较深的历史理论水平,也就是说是培养历史研究型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上是大学历史教学的缩影。大学历史教育承担着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师队伍,就要首先使这支教师队伍具备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公民的素质、意识和能力。改变单一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其培养方向首选复合型人才,其次为能力型人才,再次为观念开放型人才。
教学方法的变革。为适应多种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改革过去那种完全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根据学生参差不一的情况,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主题对话、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问题的研究、撰写论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力,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现代化的声音资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地情景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交通大学的历史 篇4
——西交大与上交大的渊源
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同时文件规定交通大学迁校过程中,凡是有家属的教职工阖家迁往西安的,按该职工月工资的比例随工资发给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帮助职工解决迁往西安安家的实际困难(具体比例数已记不清)。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学校研究决定迁校的大体步骤是分成两批搬往西安。1956年暑假期间,基础课程和基础技术课程的全体教师、暑假后升为二年级的学生和校机关党、政、教务、后勤的部分干部和职工为第一批西迁,1956年交通大学招收的新生到西安报到。根据上述规定,第一批西迁的教职工凡有家属的都发了安家费。记忆中,大家拿到安家费后,都极为兴奋和高兴,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迁教职工的深切关怀使大家深受感动。有的西迁教职工用安家费购买了书架,衣橱、沙发、书桌,饮食用具等等。虽然这些安家费的数量不是很大,但确实是帮助职工解决了一些迁校安家中的大问题。
从1957年暑假开始,各系专业课程教研室、实验室、全体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技工、在校高年级学生和校系两级党、政、教务、后勤等全体职工第二批迁往西安。第二批迁校任务最重,人员最多,可以说对完成全部迁校任务具有关键性、决定性。但是1956年后由于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一些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压缩开支,保证社会主义重点经济建设,中央、国务院决定从第二批迁校的教职工开始不再发放安家费。之后搬迁争议名热化,部分不愿意去西安的教授留在了上海。1996年底,教育部再次发布59年关于建立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批复。全文如下:同意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部分专业在西安,小部分专业在上海,由西安交大帮助上海建立上海交大,(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史馆中有存档),所以这时有一部分教师回上海。
交大西迁史
1954年,由于台湾海峡形势紧张,中央作出了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战略决策。1955年4月初,高教部根据中央决策,形成部务会议文件—— 《1955 年到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新建学校计划(草案)》,明确提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于1955年在西安开始基本建设,自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
彭康校长迅速在校党委会和校务委员会上传达了中央关于交通大学迁校的决定;4月中旬,总务长任梦林、基建科科长王则茂前往西安踏看并选择校址。5月中旬,彭康校长电请朱物华、程孝刚、周志宏、钟兆琳、朱麟五等著名教授、系主任来西安,共同察看、商议并选定校址;5月下旬,通过了《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关于迁校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1955年和1956年入学班级以及该等班级的教师和相当的职工,于1956学年度起在西安新址进行教学;其余的师生员工于1957年暑假前基本完成搬迁任务。”
但是,进入 1957年,交大西迁却出现了曲折。3~5月,全校联系迁校问题,讨论学习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的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部分师生员工的思想出现了波动,并“‘鸣放’出来一些意见”来:有的认为迁校不正确,不该迁;有的认为在西安设分校;有的认为可以缓迁;有的认为在上海设分校;有的认为宣传工作有偏差,光讲事情有利的方面,《校刊》在迁校宣传中有夸大和片面之处;甚至,在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得出了大多数人的 “综合意见”,即:①根据情况的变化,现在大家认为以不迁为宜,同时西安部分有步骤地迁回上海;②高教部如果认为需在西安设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交大可进行支援。5月20日,国务院、高教部召开专门会议讨论交大迁校问题。国务院曾为此召开了两次常委扩大会议。5月28日,周总理听取了交大领导汇报之后,当晚又找几位老教授到中南海交谈,座谈会从晚7时一直开到深夜2时。6月4日,周总理先在西华厅寓所召集包括交大彭康、苏庄在内的少数领导同志开会,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专程飞沪,亲自传达周总理关于迁校问题的讲话,并负责处理交大迁校事宜。
周总理“对交大迁校问题的意见”指出:“旧中国工业的布局和教育的部署是不平衡不合理的。假如看不到这些基本情况,就无法理解解放后各项改革的必要性,也难于理解在高等教育方面进行院系调整的必要性。„„工业内迁和交通大学内迁就是根据西北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和国防形势的要求下提出来的。西北过去是落后的,但将来必须成为我国巩固的后方,那里有丰富的资源,有条件成为我国的乌拉尔。但是西北区与另一个工业基地西南地区的建成,如果不靠沿海地区的支援是不可能设想的。从沿海地区作适当的调整和内迁,也是必要的。”“1955年决定交通大学内迁是对的,为了支援西北的建设和沿海的形势,是必要的。„„交通大学搬去虽然有困难,但既是国家需要,就要设法克服困难。”“大西北包括山西、河南七个省区,西安是中心。西北地区是需要交通大学的。西北地区的领导是欢迎交通大学的。„„能到西北去锻炼是有好处的,尤其是青年,条件太舒服了是不能锻炼人的。交通大学已去西安的师生员工经历一年的风霜是好的。今年交通大学毕业800多名学生,其中也将有一批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北到艰苦的地方去参加建设,现在上海余下来的一千多学生和几百名教职工,如果能够接受去西安,我并不放弃全搬的可能,年老体弱不能去的可以不去,有时去讲讲学。”
彭康校长代表交大人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明确表态: “交大全迁西安,这对支援西北建设和学校本身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如今,可以欣慰地看到,交大人在历史的抉择面前,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建设大西北的道路,抛弃了局部利益、家庭利益与个人利益,用自己的艰辛实践,向周恩来总理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练就了一种“上火线的精神或拓荒者的精神”,为建设大西北发挥了的义不容辞的先锋作用。
1956年6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向中央发出特急电报——《关于交大迁校问题的意见》,电文指出:中共上海市委与交大负责同志“具体研究”了“三个方案”,而“在目前条件下较好的办法”是第三个方案,也就是“交大仍按原计划西迁,即自今年开始,由交大负责为上海筹建一所新的电机机械类大学。这一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运用交大条件配合西北工业基地建设,交大亦可得良好发展条件,而上海方面仍得适当兼顾;上海新校逐年建设,在交大方面可以从容输送师资,在上海方面又可以逐年完成基建筹备;同时,从筹建一所新校的任务来看,上海的困难也比西北小。”
正是应中共上海市委的要求,交大除动力机械制造系全部迁到西安外,机械制造系和电机工程系为上海保留了一个小的底子,造船系和起重运输机械系则全部留在上海,为上海发展一所“电机机械类”的大学奠定了基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确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交大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以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同时进入全国16所重点学校的行列。也就是说,交通大学靠自强不息,建设名校的艰苦创业精神,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在西安与上海两地为国家同时建成了两所重点大学!
交通大学按照上海市委的需要,在上海学校逐年建设中,交大不断地“从容输送师资”,为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国务院“国二陆字 212号”文件批复同意教育部《关于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两校分设后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中明确要求:“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在师资及高年级学生方面,应予上海交通大学以适当的支援。”也就是说,尽管交大西安、上海部分都已成为国家重点大学,自今以后,将独自建校,但西安交通大学仍要在师资方面,继续给上海交通大学以大力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履行了这一光荣任务。这是交通大学通过孵化作用,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作出的值得永远载入史册的历史性贡献!
不客气的说,当年留在上海的除了院系需要,不是老弱病残就是贪图大上海的舒适,而奔赴西安艰苦创业的前辈们无疑才是值得尊敬的。
自56到96的四十年间,西安交大一直遥遥领先于上海交大,支援上海交大,开革开放后,上交得益于上海的发展,发展速度很快,但上交却恩将仇报,在校庆时,将西交说成是一部分人去西安创办的,西交老教授们群情激愤,闹到教育部,教育部拿出当时的中央文件,证明是迁校,今天,周恩来总理关于交大迁校的信,铭刻在西交四大发明广场。
江泽民说:“我是1947年毕业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母校的培养,师长的教诲,至今仍历历在目,感念于心。”
上海交大的人断章取义,说江是毕业于上海交大,实际上,江的学籍档案和大部分老师已在56年迁校时,迁到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人一直低调,不事宣传,“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这是西交原来的校训,也是西交的风格,是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在现代社会,“酒香还怕巷子深”...交大西迁的艰苦历程,“西迁精神”,已成为西交的财富: “母校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在西部艰苦地方创业的先行者,我选择到西部基层工作,正是秉承母校的‘西迁精神’。”正收拾行囊的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吴霞说。作为该校输送的“选调生”之一,她即将前往四川的基层单位就职。和她一样,西安交大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在西部就业,他们全都把动因归结为该校特有的“西迁精神”。
在西安交大,每个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都要参加入学教育,通过参观校史精品展、溯源馆、校友画廊以及观看优秀交大学人专题片了解交通大学的历史和老一辈交大人的丰功伟绩,尤其是要了解5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西迁历史。用“西迁精神” 熏陶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树立起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信念,成为西安交大独有的优良传统和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讲交大优良传统,讲交大人成长的道路。一批亲身经历过西迁历程的老一辈。
中央大学历史沿革 篇5
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历史沿革
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创立于1918年,是韩国著名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其历史、传统、规模等排名在韩国均享有极高地位。学校现下辖12个单科大学以及17个研究生院,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中央大学根据韩国法律成立了“中央大学法人”基金会,旗下除中央大学以外,还拥有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两所附属医院。
中央大学在韩国共有首尔铜雀、首尔钟路和京畿道安城三座校区。其中,铜雀和钟路校区合称首尔第一校区,距离首尔一个小时车程的京畿道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首尔铜雀校区面向汉江,旁有青山围绕,正可谓是依山傍水。学校正门就是充满着现代建筑气息的R&D研究大楼,侧旁是1938年建造的欧式风格的中央大学创始人纪念馆。由韩国著名建筑大师金仁哲设计建造的中央图书馆等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辅相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韩版恶作剧之吻》等韩国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都选在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始建于1918年4月,当时的雏形是建立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当时创办幼稚园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孩子的同时,把民主意识传播到家长中去。1922年起,又建立了以女性为对象的师范教育专业。1933年,韩半岛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学校在政治和经济上遇到重重困难。年仅34岁的任永信女士毅然出资接收了中央保育学院并出任校长,并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8年,学校面向社会所有人群招生,不再局限于性别。1954年,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 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又不断增设专业并建立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78年又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区。1982年3月正式命名为首尔铜雀和钟路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了两校区能够均衡发展,校方在安城校区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建了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设施。
1960年,以韩国学生为主导的韩国民众抗争结束了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的独裁统治。这次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由中央大学学生率先开始,抗争中6名大学生流血死亡,成为众多大学中牺牲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任永信女士为了纪念死去的大学生,在学校建立烈士纪念碑,并提词“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活(Live in Truth ,Live for Justice)”。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中央大学的学校精神,通过追求正义和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才兼备,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大学之间的竞争力,韩国国家教育资源部和舆论媒体每年对大学实施综合评价和排名。在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连续六年被评为教育改革最优秀大学。由《中央日报》2012年对全国204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不仅被评为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之一,而且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在全韩国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药学大学排名第四。其中,作为综合大学电影教育的代表,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是亚洲第一个拿到招收MFA(艺术硕士学位)资格的研究生院,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机构之一。此外,在韩国统一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和CPA考试中,中央大学学生的合格率为全韩大学第五位。
中央大学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和校园建设世界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世界名牌大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现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23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派遣约400名交换学生到国外大学就读,同时,也接纳约200多名外国学生来中央大学就读。中央大学未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18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100强名牌大学的行列。[1]
创办期(1918-1945)
中央大学的创办始于1918年4月,建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该幼儿园最早于1916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筹办,后政府出资运营,使其隶属于中央教会。当时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而且通过孩子的教育,把民族意识传播其家长中去。为此,中央
幼稚园于1922年起,以女性为对象正式设立了师范教育专业。当时经由中央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教师,派往咸兴,会岭,釜山,马山,全州,安阳,天安,沙里院,密阳等全国各地从事教育活动。此后,中央幼儿园便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因当时韩半岛正置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中央保育学院不仅在经济上遇到诸多的困难,而且在政治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压力,步沥维艰。中央保育学院于1933年由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并任该院校长。此后,她在黑石洞一带购置房地产,中央保育学院搬迁至黑石洞校址。任永信女士在美国设立的Pffifer财团得到财源资助,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2]
发展为综合大学的过渡期(1946-1979)
1945年中央女子专科大学的成立为1948年转为男女共学的正规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韩国建国初期的任永信,不仅担任中央大学的学长兼财团理事长,而且作为执政民主党议员,韩国曾派遣她常驻联合国韩国代表。期间她不仅为韩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中央大学于1950年举行了第一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而且在战乱的1951年-1953年在釜山临时校区,举行了第2,3,4届学士授予仪式。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此时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在前世纪60年代起又不断增设专业,增设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65年1月增设了商经大学,药科大学,扩大到6个单科大学,而到1968年已拥有文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大学,经营大学,农科大学,药科大学等8个单科大学;1971年12月又设立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付其实的综合型大学。[2]
设立第二校区与增设研究生院(1980-1990)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1年在安城校区增设了外国语大学,社科大学及家政大学等。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两校区的均衡发展,在安城校区,于1982年10月把艺术大学的音乐学科升格为音乐大学;1983年9月把农科大学发展为产业大学;1984年10月新设建设大学及研究生院等,安城校区拥有7个单科大学的规模。后陆续建了教学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新的设施。而且12个研究生院中,其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建起来的。[2]
强化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期(1990-)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自1990年起学校开始进入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期。国家主管教育部门为提高办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大学间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面对严峻形势,学校制定了“中央大学长短期发展规划(1993年-2002年)”:调整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行政办事效率,实行业绩工资制,树立学校各项工作为学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等,为此各部门开始实行了自我评价制度。后来根据国家教改有关规定,学校又设立了”推进教改自我测评委员会”,更为有效地进行了规范化的自我评价活动
康奈尔大学学校历史 篇6
康奈尔大学的立校之本是任何人都有获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常春藤盟校中第一所实行性别平等的男女合校大学,在招生录取上最早实行不计贵族身份,不分信仰和种族,并且以创建学科齐全、包罗万象的新型综合性大学为建校宗旨,因而该校一直被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真正意义的全民大学。康奈尔大学也是常春藤名校中唯一采用公私合营的办学模式,最初以农工学院为特色而起家,其酒店管理学院、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为全美首创。康奈尔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包括农业、兽医、工科、劳工关系、文理、经济、建筑、教育、商科、传媒、以及酒店管理等。该校与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是友好联盟学校。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2015-2016,康奈尔大学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13、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7、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21。
学校历史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是由企业家埃兹拉·康奈尔和学者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两人携手合作创办的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于1865年在美国纽约上州伊萨卡山城的东山上奠基兴建(获得州长签署的特许状)。
创始人怀特时为美国一著名学者,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并留学法国和德国,后任当时最富改革精神的密歇根大学文史教授。早期的美国高校不仅学术规模狭小,而且经典教学的内容也很单调,远不及欧洲学府的气势,怀特一直设想改变美国高校的状况。传统的文科学府已经无法满足美国机械化农业以及工业革命时代对技术人才的全面需求,联邦政府遂于1862年通过了莫里尔法案,由联邦政府赠地拨款支持美国各州兴办一两所高校,除了经典的文理教学之外,还应至少包含面向农业和工业的新学科。1864年,怀特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并任参议文教委员会主席,主管纽约州联邦赠地高校的创建工作。恰逢康奈尔在同一参
议院任农业委员会主席。康奈尔基本上是个自学成才者,早年曾是木匠,最终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技术致富。他是纽约上州的知名企业家和农场主,西部联合电报公司(Western Union)股票的最大拥有者。作为农场主和当地首富并任纽约州的农业主管,康奈尔切实期望在迫切需求的农工教育事业领域有所建树,便决定捐出盈余个人资产(共50万美元)用以创建一所高等学府。康奈尔与怀特两人一拍即合,规划建立一所规模宏大、学术优秀、不受政治和宗教干扰、学科齐全、面向社会实际技能需求的全新大学。怀特向纽约州议会递交了以最大捐资者命名的“康奈尔大学”的建校计划,并顺利被纽约州参议院法案批准为该州的赠地院校(Land-grant Institution),获得资格接受州政府的长期资金赞助。
怀特被委任为新校的首任校长,具体负责校园建设和学术章程。怀特倾向将校址设在上州交通便利的大城市锡拉丘兹(今锡拉丘兹大学所在地),以利于更好地吸引名师并保证生源,但遭到康奈尔本人的反对。康奈尔因为早年在锡拉丘兹做木工时曾遭到抢劫的不良经历,认为伊萨卡小城才是更适合专注学术的安全之地,并愿意进一步捐出他在伊萨卡东山上的私人农场作为校园土地,康奈尔大学遂于1865年4月27日在伊萨卡正式创立。前三年,怀特校长负责建造了校园最早的两座大楼,并为征集师生来源而全球奔波。学校于1868年10月7日举行了落成仪式暨开学典礼,第二天共计412名学生正式入学,这便是当时全美规模最大的大学。康奈尔大学的规模和办学风格立即在全美范围内引起轰动,虽然在学校建成招生时美国已经设立有将近一百所高等学府,康奈尔大学仍然一跃被纳入古老的常春藤八校联盟。
在担任首任校长的18年期间,怀特不遗余力地强调康奈尔大学的办学理念在于保持优秀的传统文科教育的同时,突出理工科和实用技能方面的教育,并致力于开辟新颖学科。因此,早期的康奈尔大学几乎是全美科技的象征,并在历史上一直注重将其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付诸实施。1883年,康奈尔大学是全美最早通过水力发电来照明校园的大学之一。
康奈尔大学有着极为活跃的校友组织,也是全美的校董事会成员中最早包括有校友代表的大学之一。
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
一、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1. 沈阳建筑大学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建于2003年, 校园规划主要由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三大部分组成, 主要景观轴线为东西方向一条700多米的三层长廊, 它连接校园的教学区与生活区, 长廊底层局部架空, 穿插一条矩形人工水系次景观轴, 人工水系北面通向校园主入口广场, 南面延到文体馆收尾。教学区平面以80m×80m的网格为基本设计要素, 建筑内部相互连通, 生活区以两座高层与多座折线形的多层学生公寓组成。
2. 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文脉厚重体现在它的历史感, 而一个大学校园的历史如果想直观的延续, 就需要建筑与景观作为它的物质载体, 同时浓厚的历史氛围还能孕育情感, 提升校园的亲和力。但无论校园景观的深入设计还是颠倒传统设计思维的逆设计, 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赋予新的设计活动一个统一的内涵, 否则整个再设计不但不会优化原来的设计, 而且还会令原设计显得更加凌乱和毫无章法。
二、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文脉再设计表达
1. 传统空间形式——院落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就是院落, 早在商周时代, 以庭院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形式就已出现。它的特点是由房屋与院墙围合成合院, 院落空间顶部开敞。对于建筑外部来说, 院落属于四周封闭的内部空间, 具有私密性, 对于建筑外部环境来说, 院落又属于开放的外部空间, 具有交流性。每一个院落为一个构成单元, 多个院落的拼接叠加, 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组合。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区基于传统院落布局形式, 由十一个半院落组成, 在建筑群落里任意两点间都是可达的。每个院落又有自己的主题, 例如艺术学院冬天院落里会有学生做的雪雕, 建筑学院院落里经常会有学生做的实体模型, 机械学院会有各种机械构件做的雕塑。
2. 历史的延续——静态保存
沈阳建筑大学在保存校史精神的同时, 对城市历史也采取了保护, 把城市历史信息静态保存进行景观化处理, 凝固于校园环境中, 这样不但延续了城市的历史, 又赋予了育人功能, 让学生牢记历史。例如校区对日俄战争遗址采取直接保留的方法。其意义一方面可以将城市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以最直接的方式加以记录, 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另一方面, 在校园中用最真实的景观再现战争的场景, 可以将遗址的历史纪念功能和现实教育意义合二为一, 激发学生无限的爱国热情。
3. 历史元素的再利用
延续历史不仅仅指简单的静态保存, 还包括历史元素的再利用、再设计, 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符合可持续发展, 让新校园继承老校区的文化氛围, 延续传统。例如老校区的四根校门门柱, 在新校区建成时搬迁至新校区入口, 成为入口广场的主题景观, 与新校门形成新旧对比。门柱承载着无数师生对老校区的浓厚记忆, 让人们一进校门就从视觉体验出老校区的历史感与亲切感。
再利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废旧的建筑材料利用, 它们往往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承载着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 正是沈阳道路设计改造的时候, 很多路缘石废弃, 学校把他们收集起来, 铺设在了人口广场上, 形成一片有特色的条石铺地, 既为校区建设节省了经费, 又为城市历史的延续做了贡献。
行政办公楼前一面具有装饰作用红墙的红砖是由老校区建筑拆下来的, 隐喻着学校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也为现代化校园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内涵。
4.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体现在选取原有的设计元素, 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形象。长廊起始端的铁石广场中主题雕塑滚滚向前, 是由几个铁人与一个铁磙组成。老校区运动场的平整就靠这个铁磙, 把它放在铁石广场后, 雕塑家又为它设计了一组实景人物雕像, 就形成了这样的画面, 一群学生连拉带推着这个巨大的铁磙, 逼真的再现了当年学习生活的场景。这种抽象的组合再设计比简单的静态保护更具有景观重塑意义。五里河体育馆见证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的历史场面, 但是由于城市更新, 体育馆于2007年爆破拆除, 学校把两块体育馆的钢构架运到校园, 组成了校园体育场旁边的景观雕塑刚强, 经过重塑的雕塑不但具有艺术特质, 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园文化。
5. 精神的升华
校园中历史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传承的物质基础与表现形式, 其中渗透了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 正是因为它们记录了大学发展中的一幕幕历史场景, 承载着大学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碰撞历程, 才使得大学精神不断升华。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原设计用地是一片几千亩的水稻田, 为了延续地域历史, 新校区在规划时特意保留了教学区东侧的一片水稻田, 它的创新点在于把农业生产作物转化成了景观, 同时把它引出了一种校园文化, 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插秧、收割等农业活动, 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是如何进行的。袁隆平题词“稻香飘校园, 育米如育人”, 水稻每年一收割, 学生每年毕业一届, 正是对稻田景观文化的一种诠释。
结语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是对传统校园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也是对历史文脉延续的理论实践。一个现代化大学需要填补人们心里的历史情结, 同时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提升了现代化大学校园的品质, 这正是未来大学校园设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圆圆, 肖楠.强调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再设计研究[J].大家, 2012 (3) , 87.
[2]张红松.城市传统院落空间分析[J].美术大观, 2012 (6) , 127.
[3]侯钰, 李媛, 关山.高校新区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传承——以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1 (6) , 126-129.
复旦大学历史 篇8
[关键词] 大学排名 世界各国 规范发展
一、大学排名的发展回顾
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美国大学排名以来,美国已有几十个机构发布了形形色色的美国大学排名。世界各国也开始对本国的大学排名,《泰晤士报》于1986年发布了英国大学排名,《明镜》周刊于1989年发布了德国大学排名,《麦克林》杂志自1991年起开始进行加拿大大学排名,《钻石周刊》自1993年起开始发布日本大学排名。此后,这些国家中又有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各类排名。
近几年来,意大利、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斯洛伐克、哈萨克斯坦、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利亚、突尼斯等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也开始出现对本国大学进行排名的现象。
我国大学排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影响较大的排名主要有:网大的“中国大学排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和“中国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的“中国大学排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级学科评估”。
大学排名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都有大学排名存在。从排名的目的来看,大多数排名以帮助学生择校为目的,也有一些排名是为了给大学、政府提供可比信息;从排名的方法来看,选择若干能够反映大学办学实力、办学效益的指标,并赋予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从排名的发布者来看,既有媒体、公司,又有政府机构、中介组织,也有大学、独立研究院所等学术机构;从排名的类型来看,主要有大学整体排名和按学科、专业及院系进行排名两大类。
二、大学排名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大学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相继出现了若干个国际性的大学排名。香港《亚洲周刊》1997~2000年间连续发布了亚洲地区的大学排名。瑞士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年在其网站上发表了全球500余个学术机构的单指标(论文数量或平均影响力)排名。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其网站上用英文发布了世界首家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500强,并在2004、2005、2006和2007年进行了更新。
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开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200强。2004年,西班牙科学资讯与文献中心的网络研究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发布了以校园网信息量为主要指标的全球大学网络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2006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等分别在国内中文媒体上发布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
除了对大学的排名外,近几年来还出现了若干个对院系或学科进行的全球性排名,包括全球100强商学院、200强经济学系、200强政治学系等。当然,还有已经存在多年的MBA培训项目全球排名。
此外,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学排名已经扩展到德语区的瑞士和奥地利,并正在进一步扩大范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研究所等大学排名机构也在考虑将它们的排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大学排名的社会反响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其日益增长的市场化导向,使得学生、家长、雇主、研究机构、政府对大学的声誉、质量、投资回报率等越来越感兴趣。大学排名通过对大学间可比信息的加工处理,以直观的结果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了解大学的需求。因此大学排名得到了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大学排名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且也受到大学自身的重视。一项由经合组织和国际大学协会联合发起的全球大学校长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学的管理者经常使用大学排名,70%的被调查对象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排在国内前10%,71%的被调查对象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排在世界前25%。(注:Hazelkorn,E. Are league tables and rankings influencing higher education decision-making?IAU Horizons,Vol 13,2007(4))
但是,大学排名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批评和质疑。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排名的动机是否正当?排名的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排名所用的数据是否可靠?排名结果是否得到了正确的解读?等等。来自学术界的深入思考还有:大学的一些重要特质是否能在排名中被反映出来?声誉调查和民意测验是否存在方法上的缺陷?排名结果是否可信?排名是否会导致大学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大学失去特色?等等。
四、大学排名的规范发展
无论人们是否认同大学排名,它们都真实、长期地存在着,并且快速发展着。大学排名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大学排名应不应该存在,而是应当如何引导、促进大学排名健康发展。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等单位发起组织了大学排名的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排名研究,探讨有关大学排名本身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华盛顿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所、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的倡导下,2004年在美国华盛顿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召开了第一届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国际会议。专家组的成员包括排名机构代表、政策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学者等。
为了促进大学排名的规范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华盛顿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所、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起草了《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并于2006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二届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会议上讨论通过。(注:Bollag,B. International group endorses principles for ranking of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6.1)《柏林原则》旨在为各国、各地区和全球性排名的制作和发布提供指南,促进大学排名的不断完善。《柏林原则》共有十六条,涉及排名的目的、指标设计与权重分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结果公布等方面。
2007年,第三届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会议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届时将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大学排名研究人员、大学排名机构代表、大学校长和高层管理人员、国际组织和政府的官员等100余名代表参会。目前,大学排名的国际组织正在策划成立过程中。该组织在为大学排名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将通过组织自律的方式规范大学排名活动,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排名,使排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五、大学排名的合理使用
大学排名的使用者众多。学生和家长可以使用排名来缩小备选就读学校的范围,雇主可以用排名作为员工招聘的参考。在政府层面,尤其是对那些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家,排名可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为政府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对大学而言,排名可以成为发现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制定赶超目标的工具,也是大学向投资者和公众说明自身工作成绩的证据之一。
大学排名从宏观上提供了高校间可比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信息。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排名指标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名次,因此,要根据排名的目的和指标体系来认识大学排名的结果,理性地把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任何过度渲染乃至滥用排名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林晓青,教育部办公厅;程莹、刘念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复旦大学历史】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10-28
复旦大学招生10-05
复旦大学新闻博士10-19
复旦大学固体物理考研08-27
复旦大学杨玉良06-21
复旦大学附中学习总结06-2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07-18
复旦大学考研哲学部分09-04
上海复旦大学李吉妍08-16
可见光通信复旦大学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