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2024-05-18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精选12篇)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1

“自我”是作为单独存在的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是在与社会关系的联络网里进行自我评价并试图影响或改造周边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潮里, 众多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家怀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追问, 在作品中倾注对自我的思想与情感。

一、激烈的革命与斗争中表达“自我”

西方浪漫主义运动策源于德国,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特定的时间与背景影响之下,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失败、理想王国幻灭, 让人们在憧憬与失望中不断起伏, 所以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是消极的, 颓废的。但是, 随着海涅诗人的出现,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风气为之一转, 形成一种积极的, 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再有古典主义的束缚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传播, 折射在文学上, 加剧了浪漫主义作家渴望打破现实藩篱实现自我解放的决心。同时, 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地挖掘与剖析成为潮流, 作家们愈加倾向于寻求无限的、深层的自我。

以海涅的《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为例, 在第十六章, 作者对代表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红胡子帝王怒吼:

“‘红胡子先生, ’——我大声喊叫——

‘你是一个古老的神异,

你去睡你的吧, 没有你

我们也将要解救自己。’”

红胡子是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典型君王形象, 传说他在一个山洞中长眠, 德国国粹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将红胡子皇帝的一朝觉醒视作古代日耳曼精神的再现。作者痛惜于德国如同冬天一样冰冷的统治, 勇敢地面对现实, 在诗中深刻揭露出德国反动统治者的罪恶本质, 矛头直指封建统治, 因而充斥着革命、斗争的激情。并将革命的希望寄予自己身上, 不需要有皇帝, “我们也要将要解救自己”。海涅在《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中再次痛斥了德国反动统治者的倒行逆施, 在第十七章里, 作者激动地喊道:

“不管怎样, 中世纪在过去

曾真实存在, 我甘心容忍——

只要你把我们解救

脱离半阴半阳的两性人,

脱离那冒牌的骑士队伍,

这个混合物令人作呕,

中古的妄想与现代的骗局,

它不是鱼, 也不是肉。”

诗人从梦中醒来, 回到了现实中来, 看清这“中古的妄想与现代的骗局”, 犹如“令人作呕的混合物”,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梦境描写手法, 将德国反动统治者妄图恢复中世纪的封建统治, 实行复古麻痹群众的行为进行了尖锐地讽刺与批判, 憎恨这“半阴半阳的两性人”般的社会。诗中饱满的个人情感喷薄而出, 作者将自己投身至整个社会和时代中, 满怀积极向上、充满反抗的热情与力量, 反对封建专制和暴政, 这是作者抒发自己情绪的过程, 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也是犹如俄狄浦斯般不断追索的自我斗争精神。

二、真实的作品与心灵中体现“自我”

西方浪漫主义蔓延至艺术的各个领域, 文学、绘画、雕刻……反应在德国的则是音乐与诗歌。浪漫主义诗人大多善用真实无伪的笔触细细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 抒发个人情绪, 感情真挚, 所以又可以说浪漫主义作品是作家的心灵史, 也是他们自己的成长史, 是一部赤诚感人的自传。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海涅的诗集, 海涅的诗作内容基本上可以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吻合。例如海涅在1822年创作的诗歌《为什么玫瑰这般苍白》, 就真实地反映出他的感情经历:

“为什么玫瑰这般苍白,

啊, 告诉你, 亲爱的?

为什么绿野里的紫罗兰,

它也这般沉默无语。

……

为什么我自己也多愁多病,

告诉我, 我的亲爱的?

我最心爱的人啊, 说吧:

为什么你竟离我而去?”

这是海涅早期创作的诗歌, 1821年8月他心爱的堂妹阿玛莉嫁给了一个富有的地主, 海涅闻后大为苦恼, 这首《为什么玫瑰这般苍白》就十分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当海涅失去爱慕的人后, 阳光阴冷, 万物惨淡, 就连他自己也心神俱碎。海涅的诗歌作品不仅直接地抒发出自己失恋后的怅然和悲伤, 还与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相吻合, 所以说, 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有时可以看作是一部心灵史, 是一段真实的经历与人生。

三、宁静的黑夜和死亡中感悟“自我”

说到浪漫主义作家的内心, 就不得不提起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诺瓦利斯。无论是他的作品, 还是由作品中抒发的情感, 都十分鲜明地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颓废、消极的风格。诺瓦利斯被海涅称为“死亡诗人”, 正是源于诺瓦利斯自身及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压抑、迷乱、消极与无奈的情感特点。

诺瓦里斯善于歌颂黑暗与死亡, 他在《夜颂》中赞美死亡:

“死亡之潮为我

把青春输入,

我的血正化为

香膏和醇酒——

在白天我活得

虔诚而坚毅,

怀着神圣的激情

夜里我死去。”

这便是诺瓦利斯著名的“夜的颂歌”里的一个片段, 是作者心中的“神圣、隐秘、难以名状的夜”。诺瓦利斯的《夜颂》是为悼念他早逝的十五岁的恋人苏菲·封·库恩而作, 苏菲的去世带给诗人莫大的痛苦与难以言喻的悲伤, 于是诺瓦利斯将目光转向了深沉的孕育着一切的黑夜, 将自己因恋人死去而产生的冰冷的压抑与痛苦寄予到对夜的渴望与歌颂中。但是, 这又不是一个万籁俱寂了无生机的夜, 而是潜伏着勃勃生机, 暗含着诗人对于自我的存在的体验与生命的执着追求的夜。所以诗人在《夜颂》中也说:

“生命便放心大胆

奔向那永恒的生命:

靠内在的激情提炼

欲念变得纯净。

星系也终将化为

金色的生命之酒,

我们将汇入星系,

成为闪亮的星斗。”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死亡中寻觅自我, 诺瓦利斯怀着一种普罗米修斯般自我锤炼与牺牲的精神, 在冰冷的现实中寻找真实感性的充盈着憧憬与欲望的自我, 完成对心灵的感悟与扩张。

四、自然的吸附和融合中找到“自我”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 拜金主义与物质欲望的盛行和弥漫, 浪漫主义作家将描写对象转移至大自然, 通过对自然的歌颂与赞美, 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 安置自己的灵魂。“自然”一词既包括自然风光在内的物质世界, 也包含人内在的心理世界。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便是如此, 源于此又超脱于此, 既有美好自然景色的描写, 又在自我与自然的吸附和融合中, 抒发自己独特的真挚情感。诺瓦里斯的《夜颂》便是如此, 将自己对生命和自我存在的感情赋予至夜的描写当中。

欧洲自古以来便有对于自然的独特思考与认识, 发展为“自然宗教”。古人认为, “自然”就像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 她把所有事物变成一首诗。她包含了万物, 人, 豺狼, 飞鸟, 甚至蚂蚁;太阳, 星空, 树木, 甚至洪水……一切皆由此处来, 祝福, 诅咒, 岩石, 蝴蝶, 都在自然的呼吸中。正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 浪漫主义作家们渴望回到自然当中, 与社会世俗和行为规范势不两立, 展现自我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是一个自我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完美典范, 以《海盗生涯》为例:

“我的海盗的梦, 我的烧杀劫掠的使命

在暗蓝色的海上, 海水在欢快地泼溅,

我们的心如此自由, 思绪辽远无边。

广袤啊, 凡长风吹拂之地、凡海波翻卷之处,

量一量我们的版图,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

这全是我们的帝国, 它的权力横扫一切,

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 所遇莫有不从。

我们豪放的生涯, 在风暴的交响中破浪,

从劳作到休息, 尽皆欢乐的时光。”

几乎每一个男人的心中都会存在着一个海盗梦, 即使是一位诗人, 也是如此。拜伦诗中的大海就如同勇敢豪迈向往自由的海盗一样, 有别于温暖的南国、古代的废墟, 这是一片充满生命力与斗争的海洋, 是作者不宁静, 不柔和的狂风暴雨般吞并的自我性格的反照。作者此时是一名海盗, 充满了自然斗争的海洋就是他的终点和归宿, 拜伦已经将自己与自然相互吞噬消化并融为一体, 将狂暴的, 足以吞噬一切的海洋引入到他的诗中, 作为拜伦自我的追求自由蔑视传统的情感的寄予者。

浪漫主义文学贴近自身, 关注深层的感性世界, 通过自我的深度挖掘中抒发情感, 强调人的内心发展。这需要作者与读者同时具备德谟克利特般的探索精神, 从作品中挖掘自我, 在思考中感悟自我, 找到内心的本质。

摘要: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 “自我”作为一种自发形成的写作意识, 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以作家海涅、诺瓦里斯和拜伦的作品为例, 寻觅“自我”, 感悟“自我”, 找到生命与自我的价值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文艺思潮。

关键词:浪漫主义,自我,革命,内心,黑夜与死亡,自然

参考文献

[1]海涅, 杨武能译.《海涅诗选》.译林出版社, 2000年2月第一版.

[2]海涅, 冯志译.《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1) .

[3]刘小枫编, 林克等译.《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华夏出版社, 2008 (1) .

[4]吴珊.《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漫派自然观》.中南大学, 2013.

[5]蒋承勇.《于“颓废”中寻觅另一个“自我”——从诺瓦利斯与霍夫曼看德国浪漫主义的人文取向》.外国文学研究, 2008 (4) :50-56.

[6]孙岩梅.《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自我意识探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84-85.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2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认识其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戏剧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意义

一、希腊文学概况

古希腊文学是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也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可见奴隶制的发展是古希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土壤。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发展阶段)

1、早期文学(前12——前8世纪),即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这时期产生了《荷马史诗》,故被称为“荷马时代”,最发达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史诗、寓言、抒情诗。

2、中期(前8——前4世纪)即奴隶制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也晚期(前4——前2世纪),古希腊文化从衰落走向消亡时期,是古希腊(以雅典文化为代表)的黄金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3、也称“希腊化时期”,文学成就不大,主要是喜剧。

二、希腊神话

(一)神的故事

1、提坦神族开天辟地的故事

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建立了一个“提坦神统”(奥林匹斯神族),这个神族是一个庞大的组织。

神主宙斯、神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风神赫尔墨斯、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特斯、月亮神阿尔特弥斯、智慧神雅典娜、诗神缪斯、美神和爱神阿佛罗狄特、时光神时美思、先知先觉神普罗米修斯

2、希腊民族起源的故事

(二)英雄传说

1、英雄赫剌克勒斯的传说

2、能工巧匠代达洛斯父子的传说

三、荷马史诗

(一)作者简介

(二)“特洛伊之战”的历史背景

(三)《荷马史诗》概述

1、《伊利亚特》:即关于伊利亚(特洛伊)战争的一首歌。全诗一万五千余行,共二十四卷,叙述了这场战争最后二十四天发生的故事。

(2)《伊利亚特》主题简析:这首诗一会儿人一会儿神,写得这么热闹,它到底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呢?正如荷马自己所说:“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就是我的主题。”(提问:为什么? “个人”“私有”意识。)

(3)《伊利亚特》的人物塑造:这部史诗着力塑造了两个英雄:希腊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的赫克托耳。这两个人物都是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氏族英雄,但却写得各具性格特征:阿喀琉斯勇猛、固执、任性、易冲动、残忍而又不失善良、率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勇士形象(李逵)。赫克托耳是个比较成熟的古代英雄,他比阿喀琉斯要理想化一些。(阿是喜剧英雄,而赫则是一个悲剧英雄)

(4)《伊利亚特》的“道义”观念:这部史诗歌颂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写的雄伟壮阔,战争的双方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与现代战争截然不同的是,在这部史诗中,没有指出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双方的英雄都可歌可泣

2、《奥德赛》

《奥德赛》是音译,即英雄俄底修斯。顾名思义,这部书主要描写俄底修斯十年海上漂流的故事以及回家后与纠缠他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全诗一万二千行,二十四卷。

(1)《奥德赛》主题简析:这首史诗不同于《伊利亚特》,写战争结束后俄十年惊心动魄的经历,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又通过与求婚者的斗争,歌颂了正在兴起的奴隶制对原始公社制的彻底胜利。

(2)《奥德赛》的人物形象:俄底修斯。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3、两部史诗的比较

《荷马史诗》由两部组成,但两部史诗在许多方面有异同之处。

(1)从情节上看:两部史诗是连贯的,《伊》写战争,《奥》写战争结束后的海上漂流。在《伊》中没有交待结局,而《奥》写了战争结局,并接着战后十年漂流经历。俄既是《伊》中人物,又是《奥》中主人公,他使两部史诗连续起来,可以说《奥》是《伊》的续篇。

(2)从主题思想上看:《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奥》表现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所以主题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部史诗共同反映了奴隶制确立前后的社会状况的剧变。第二课时

中世纪文学与但丁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中世纪文学的类型与但丁的《神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在于对《圣经》的介绍与评析,重点解析但丁的《神曲》及其地位与影响。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讲授并结合课堂讨论。

一、中世纪的概念

关于中世纪有两种概念:历史上的中世纪(476——1664英资革命,即欧洲的整个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中世纪(5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

(一)中世纪的政治特点

1、政教合一:“政教合一”成为中世纪社会政治的一大特点,即僧侣阶级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大剥削阶级,宗教成为欧洲的真正统治思想。

2、神学取得了“万流归宗” 的地位:一切都要以神学为指导,神学教条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法轮功)。教会垄断了一切,包括文化、教育。

3、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尽管僧侣阶级自己花天酒地,但却要求人民放弃理想、欲望,放弃物质追求和享受,甚至不许人们谈情说爱,恋爱结婚被视为耻辱,伤风败俗(文革中),今生的痛苦都是为来世积累幸福。

二、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几种类型

你若说中世纪没有文学,那也不客观,中世纪文学有时还相当流行,(一)教会文学:以教会名义向群众宣传宗教的一些文学作品(它也讲究寓教于乐),如宗教剧、宗教诗、圣徒传,尤其是《圣经》。

1、《圣经》及《圣经故事》(1)《圣经》的地位

《圣经》是一部影响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各个方面发展至深的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对西方人而言,圣经是他们生活乃至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们东方人来讲,虽然并不陌生,但了解并不多。

(2)圣经的来源(3)《圣经》的构成

《圣经》分为新约、旧约两部分。(4)《圣经》故事

1、《旧约》——伊甸园的故事

2、新约——耶稣之死与复活的故事

(一)民间英雄史诗:主要反映人民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罗兰之歌》,《尼布龙根之歌》等。

(二)骑士文学:一类是骑士抒情诗,一类是骑士罗曼史。这是后来长篇小说的雏形。

(四)城市文学: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层。

三、走向文艺复兴:

正如恩格斯所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诗人。

一、但丁生平简介

二、但丁创作简介

三、但丁的《神曲》

原名《神的喜剧》。中文译名为《神曲》。共分为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寓意为从丑恶到美好,从黑暗到光明的历炼过程。

(一)《地狱篇》

(二)《炼狱篇》

(三)《天堂篇》

四、《神曲》的思想内容及进步意义

《神曲》不是一首抒情长诗,也不是叙事长诗,更不是史诗。它是一部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探求人类走出黑暗、走进光明的政治诗篇。很难把它划到哪一类诗歌当中去。它的思想内容和进步意义是深刻的:

(一)对教庭和教皇及整个僧侣阶级给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二)批判性地展示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是中世纪黑暗现实的真实写照。

(三)具有新思想的萌芽——人文主义的光辉。

(四)探索理想社会的途径,对人类未来充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五、《神曲》的时代局限

(一)未能摆脱中世纪宗教思想的束缚。(二)未能摆脱中世纪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

六、《神曲》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它以无比丰富的思想内涵著称于世界文学史。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巨著,诗中汇集了中世纪以及古代的各种学问,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及神学等等,可以说是中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

第三课时

文艺复兴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家的创作与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文艺复兴四大家”的作品,难点在于分析其作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表演、讨论等。

一、文艺复兴

是指14——16世纪期间,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古代文化为武器同封建势力和教会神权进行斗争的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思想教育运动。(长达二百多年,斗争之艰苦难以想象)

二、历史背景

(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二)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资产阶级力量大大加强。

(三)各种矛盾尖锐。资产阶级要发展壮大,第一天敌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封建教会(那时无产阶级还没有真正形成势力,资与无的矛盾还不十分明显)。

(四)古代文化与封建文化之间天然的不协调。

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一)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权思想

(二)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三)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四、文艺复兴文学的巨大成就

(一)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的基础

(二)确立了欧洲近代文学的各种题材

(三)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作家和作品

总之,这一大批卓越的作家中有四位尤其卓越,被称为“文艺复兴四大家”: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文艺复兴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学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代表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五个重要时期:

第一时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发源地是意大利,代表人物四大家。第二时期:(17世纪)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法国莫里哀。

第三时期:(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法四大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英——笛福、德——青年歌德等。

第四时期:(18末——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英——拜伦、雪莱、法——雨果、俄——普希金、美——惠特曼、德——歌德、海涅等。第五时期:(19——20世纪初)第一阶段(19世纪初到60年代)代表人物,法——巴尔扎克。第二阶段(70年代——20世纪初)代表人物,俄——托尔斯泰、英——狄更斯、北欧——易卜生等。正是这时美国作家成长起来,代表人物德莱塞、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

薄伽丘及其《十日谈》

一、作者简介

二、《十日谈》选讲

三、《十日谈》的局限性

(一)在肯定追求现世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二)在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又有些色情描写

四、《十日谈》的艺术特色

五、《十日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上,揭开了欧洲反封建的大幕。

形式上,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对欧美作家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拉伯雷及其《巨人传》

一、作者简介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四大家”之一。他留下的是什么呢?是他丰富的学识和这部流芳百世的《巨人传》。

二、《巨人传》简介

《巨人传》不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也不是一部《西游记》式的神魔小说。它是一部奇妙而深奥的浪漫主义杰作

三、思想内容简析

作者在自序中说:不管是有关宗教,还是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我的书都会向你显示极其高深的神圣的真理和惊人的奥妙。象《十日谈》一样这部小说的基本主题也是宣扬人文主义。那么,它是从哪几个方面宣扬人文主义的呢?

(一)表达人本主义思想,寄托进步的社会理想

(二)反对教会,反对封建王权专制

四、艺术特色

《巨人传》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滑稽、突梯、寓意深刻,以笑话的形式表达深刻而严肃的思想意义,奠定了批判文学的基础,也奠定了讽刺文学的基础。

第四课时 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文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及创作与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哈姆雷特难点在于分析其作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表演、讨论等。

一、英国文艺复兴概况 几位重要作家:

(一)乔叟:

(二)托马斯·摩尔:

(三)培根:

(四)马洛:

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创作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戏剧家和诗人。

(二)莎士比亚的创作

莎士比亚的戏剧非常具有戏剧性,比古希腊、古罗马戏剧更为成熟。他一生共写了三十部剧,其中有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还写过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古罗马的大艺术家)、《鲁克丽丝受辱记》。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主要内容是歌颂友情和爱情的。

我们按照他创作的年代,给他的戏剧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590——1600)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和喜剧,代表作:

1、历史剧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谴责暴政,歌颂开明君主)

2、喜剧 ——《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歌颂爱情,赞美友情和青春)(抒情性浪漫喜剧)、《威尼斯商人》(歌颂友情、爱情,揭露高利贷残酷。忧郁色彩的喜剧——向悲剧转变)

3、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爱情理想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第二个时期(1601——1607)主要成就是悲剧。

那么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作家,资产阶级代言人,如实反映这种社会现实,表达他对社会的不满,戏剧中现实主义成分加强,故以悲剧为主。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另外还有《雅典的泰门》。

第三个时期(1608——1612)主要成就表现在传奇剧。代表作《暴风雨》《冬天的故事》。由于王权越来越腐败,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光芒也逐渐熄灭了。

三、《哈姆雷特》

这部剧写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人文主义思想。

(一)故事梗概(看电影光盘或表演片断)

(二)《哈姆雷特》的现实意义(作业)——(借古老的宫廷仇杀故事,揭露英暴政下的黑暗,歌颂人文主义理想)

(三)哈姆雷特的形象塑造(作业)——(人文主义典型:具有人文主义思想,讲究人人平等,用理性判断事物;具有新兴阶级的理想和抱负(报仇不是私仇,重整乾坤);优柔寡断,性格忧郁

四、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一)剧情丰富多彩。

(二)人物性格多样。

(三)语言的丰富多彩。自从但丁提倡用民族语言写作以后,各国作家都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作业:

1、分析哈姆雷特的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3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恶之花》 以丑为美

“在古代人中间,美的基本理论是和节奏、对称、各部分的和谐等观念分不开的,一句话,是和多样性的统一这一总公式分不开的。至于近代人,我们觉得他们比较注重意蕴、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表露。”具体来说,“随着近代世界的诞生,浪漫主义的美感觉醒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自由的和热烈的表现的渴望,因此,公正的理论已经不可能再认为,把美解释为规律性和和谐,或多样性的统一的简单表现就够了。

这时,出现了关于崇高的理论。最初,它的确并不是在美的理论范围以内出现的。但是,接着,关于丑的分析也出现了,并且发展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公认的分支。”在整体的审美特征上,现代主义文学抛弃传统的美学特征,是一种“以丑为美”的艺术。

一、《恶之花》中“丑”的特征

从宏观上讲,现代主义是20世纪在欧美文坛广为流传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矛盾和人们精神状态在文艺领域的反映。而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于1857年出版的《恶之花》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笔者认为,《恶之花》宣告了新的美学原则的诞生,以“丑”为美的新美学观冲垮了古典主义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原则,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恶之花》的出版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沉寂已久的文坛,波德莱尔提出的美学原则渗透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中,成了现代派作家创作的重要法则。

“恶之花”法文原文中的“mal”有邪恶、罪恶、疾病、痛苦等意思,诗人以此来象征“世纪病”或“时代的罪恶”。所谓花,即艺术,“恶之花”即“丑恶之中挖掘的美”。在《恶之花》中,透过表面繁华而一眼看到腐败本质,以至雨果致函波德莱尔道:“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你创造出新的战栗。”无论是早期象征主义作家作品,如魏尔伦的《伤感集》、马拉美的《太空》、《回春》、《厄运》等,还是后期象征主义,如瓦雷里的《海滨墓地》、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艾略特的《荒原》等,都十分注重对世界作忧郁病态的描绘,表现出对颓废的欣赏,对丑恶的赞美。象征主义不再将善作为道德规范来表现,也不再把丑恶仅仅看作道德谴斥的对象,而是把社会之恶、自然之恶等,作为审美对象来加以观照表现。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人的种种忧郁无聊、病态荒淫与非理性异化的本质。这也成为日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基调。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拟序中下了这样定义:“长久以来,杰出的诗人已瓜分了诗歌领域中最为灿烂的题材,而让我感到满意,甚至愉悦的是,从恶中发掘美成为更加艰巨的任务”。之前的浪漫主义醉心于歌颂美好的大自然,纯洁的孩童时代以及神圣的爱情。而波德莱尔怀着不再重复和模仿的决心,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比如,在诗集《恶之花》第二部分“巴黎风光”中,波德莱尔描写了娼妓、骗子、小偷、赌客等。尤其是《腐尸》的创作使诗人获得“尸体文学的诗人”的雅号,可见此诗给人们的印象多么深刻。这首诗共12节,前7节作者运用写实手法,细腻地描绘了路旁的一具恶臭难闻、蛆虫满身的腐烂尸体,既有对尸体摆放状态的具体说明,又有苍蝇、蛆虫在尸体上飞舞蠕动的情态、声音的描绘,更有对恶臭触鼻的渲染,可谓达到了丑恶的极致,令人毛骨悚然。然而,波德莱尔却从这一可怕形象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肉体终将毁灭,“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永存。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丑为美”的美学内涵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表现了形形色色的“恶”,但其不是像现实主义者那样批判“恶”,而是把“恶”作为审美对象,作为借以发现美、感知美的客观对应物。因此,“挖掘恶中之美”就成了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根本原则。波德莱尔认为,诗人的最高使命是发掘美,而他对美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我对美的定义是某种热烈的、忧郁的东西,其中有些茫然的、可供猜测的东西……神秘、悔恨也是美的特点”,“不规则,也就是说出于意料,令人惊讶,令人奇怪,是美的特点和基本成分”。他列举了11种造成美的精神,例如无动于衷、厌倦无聊、心不在焉、厚颜无耻、冷漠、强悍、凶恶等,其中大部分都与忧郁、厌倦有关系。波德莱尔描写恶并不是为了歌颂和赞扬恶,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和鞭挞恶。他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丑恶事物的社会里,但却不断地追求美、健康、光明和理想。他对恶的揭发,事实上反映了强烈的求生愿望。他认为,对恶的描写能更好地表达出美,因为恶的东西,如忧郁、不幸、反抗甚至死亡能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地方式打动人,引发真正的思考。而这种美也是更有意义,更深入人心,更让人刻骨铭心的美。《恶之花》的基本思想是“恶的意识”,也就是说,诗人对恶的存在以及表现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态度,他不是被恶吞噬,在恶中打滚,高唱恶的颂歌,而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正视恶,认识恶,解剖恶,从中发掘出美。他不甘心沉沦,不愿以恶为伍,他在恶的包围中向往着善和美。“波德莱尔有力地证明了,描写社会中丑恶事物的作品不仅可以是激动人心的,而且在艺术上可以是美的,也就是说,恶中之美是值得发掘的。”从浪漫主义创作中美丑对照原则的倍受青睐,到现实主义作品中对丑恶现象的真实描绘,都说明丑恶是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德莱尔全面发展了传统艺术对丑恶的重视,在他的诗歌中,对恶的观照成了一种自觉的能力,他响亮地提出:“透过粉饰,我会掘出地狱!”“给我粪土,我变它为黄金!”。因此,他一方面正视现实丑恶,还它“地狱”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又透过艺术的巨大威力在丑恶中发掘美的真谛,努力创造一种包容丑恶在内的最高审美真实。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恶之花》中随处可见到各种各样可厌的、丑陋的、病态的形象,连苍蝇、蛆虫、粪土、腐尸等令人恶心的形象也大量涌入诗歌的神圣殿堂,成为诗人尽情描绘的对象。当然,写恶的目的是为了发掘美、提炼美。《荒原》在展示社会面貌病态性的同时,还触及到灵魂品质,这比传统西方文学反映的社会丑陋现象从深度和广度上要略胜一筹。

《恶之花》提出了全新的诗歌表现对象——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这就使19世纪末期西方美学走向美的否定,走向丑,这也正是20世纪初叶美学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起点。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它的总的特征就是走向美的否定方面,它的前期是丑,而后期则是丑的极端发展——荒诞。

袁可嘉也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概述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变革意识,特别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和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种异化现象是《恶之花》所表现的社会丑恶现象的进一步深化。

三、结语

“如果艺术不想单单用片面的方式表现理念,它就不能抛开丑。纯粹的理想向我们揭示的东西无疑是最重要的东西,即美的积极的要素。但是,如果要想把具有全部戏剧性深度的心灵和自然纳入表现中,就决不能忽略自然界的丑的东西,以及恶的东西和凶恶的东西。”《恶之花》将“恶”或“丑”引入文学殿堂,从而颠覆了传统文学题材和美学原则,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重在表现异化及荒诞主题,超越了传统的题材特征,将丑恶、怪诞、荒谬的题材引入文学,从而揭示现代社会和人生的荒诞,以及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人类的孤独感、失落感以及绝望感。另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改写了传统的美学体系,提升了丑的美学地位,把丑从对美的依附和反衬中解放出来,使其取得了独立性质,丑从依附范畴上升为美学的核心范畴。丑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之一,使美学的重要进步。正如波德莱尔所说“诗人最伟大、最高贵的目的”是“美的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鲍桑奎著.张今译.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6.

[2][法]波德莱尔著.郭安宏译.恶之花.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316-317.221.

[3]奠自佳,余虹.欧美象征主义诗歌赏析.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19-20.

[4]丁子春.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5]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4.

[6]吴昌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浅谈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史 篇4

19世纪人权运动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产生。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 从19世纪30年代起, 在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 一场为女性争取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产生并蓬勃发展。女性作家的艺术天赋得以释放, 大批优秀的女作家和作品在西方文学世界中大放异彩, 西方女性文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女权运动的又一次高潮。人们在质疑父权制思想文化的同时, 给予了女性作家及作品更多的关注, 并开始对女性文学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时至今日, 西方女性文学波澜壮阔的景观, 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西方女性的生存需求和精神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时间顺序, 对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的西方女性文学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便有了女性文学的踪迹。但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这一漫长的时期, 在史料中却找不到一位有名望的女性作家。

这一时期的西方妇女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突出, 但从这一时期仅存的少数几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却很容易感受到她们对于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愿望。17-18世纪西方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起步。

17-18世纪, 由于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很难达到西方女性作家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要求, 于是她们选择了小说这一比较自由的文学形式。正是由此, 西方女性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初的贡献, 同时也是最大的贡献也就是在小说方面。欧洲第一部完整的心理小说及欧洲第一部批判奴隶制的作品均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伊莱莎·海伍德的代表作《多余的爱情》是英国当时除《鲁滨孙漂流记》之外最畅销的小说;安·瑞德克利夫的《乌尔多福的奥秘》是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确定了哥特小说在英国的地位, 而且还深刻影响了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文学创作。这些都很好说明了当时女性小说文学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她们对于西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发展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

总之, 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的西方女性文学虽然还没有呈现出洋洋大观的局面, 但她们对西方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早已使得她们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二、19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

19世纪人权运动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产生, 这一时期也是女性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19世纪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人权运动使得19世纪的西方妇女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 她们也获得了选举权、财产权、接受高等教育和出版著作等权利。19世纪女性作家的数量急剧增加,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才华出众的女作家和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

但是, 19世纪的西方妇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处于附属男性的地位。这一时期把顺从男人的家庭主妇定义为完美的女性, 否则, 则被称之为“魔鬼”。这一时期女作家作品中对所谓女性美德的宣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女性观的制约下形成的。

浪漫主义是19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的典型艺术风格。西方19世纪初盛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对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影响很明显, 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歌颂大自然、描绘理想的比比皆是。

19世纪的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和审美观对社会进行观察后, 也对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 女作家们也很关注合反映女性在社会现实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她们通过一部部作品在诉说19世纪妇女所受的痛苦遭遇和社会压力的同时, 并开始大胆地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内心深层的感受进行描写。

三、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的权益在20世纪得到空前增强, 西方各国的各国妇女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 并被允许进入几乎所有的就业领域。20世界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她们通过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表达内心最深层的需求。

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创作与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表现个人与国家历史的关系的视野更加广阔, 同时对女性从恋爱到婚姻再到生儿育女的生活道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对于她们寻求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真正价值的矛盾心里的反映和刻画, 也是20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显著特点。

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对于女性经验方面的描写逐步进入到全方位的境界。有写女性作家把生育经验在作品中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们通过生活细节的刻画以揭示女性生存的本质和意义。有的女作家的作品中直面女性对性爱的本能需求, 倡导女性不要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要有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

西方文学名著论文 篇5

读高中时就听语文老师谈到过《巴黎圣母院》这部名著,当时只从老师口中得知,书中讲的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悲惨的一生。只因当时条件有限,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一看究竟。上大学后,我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要求,每学期仔细读一部名著,这学期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如愿以偿。

现在回忆当时看《巴黎圣母院》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将我牢牢吸引。看完后觉得全身酸软,绷紧的神经顿时得到放松,这种感觉我想是很难让人忘却的。主要内容:该书讲诉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又丑又聋的孤儿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教士克洛德收养了。某日,克洛德看见在路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对她着迷,并指使卡西莫多强行带走爱斯梅拉达。正当他将要如愿以偿时,巡逻的骑士队长弗比斯听到了她的呼救声,赶来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带走了企图掳走她的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因此爱上了弗比斯。克洛德教士知道后,十分憎恨弗比斯,趁漆黑夜色作掩护,一刀捅晕了弗比斯,然后匆匆逃走。当官兵发现了昏死过去的弗比斯,以为是爱斯梅拉达杀死了他,因为案发当时只有爱斯梅拉达和他在一起,政府武断地下了结论,并很快把爱斯梅拉达抓了起来审问。在审问期间,官兵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在向他了解情况时,弗比斯误以为爱斯梅拉达就是想杀死他的凶手。于是政府有了证词,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爱斯梅拉达一直没有承认,在严刑拷打的驱迫下,她只好屈打成招。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时,卡西莫多又大胆地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进巴黎圣母院中。乞丐帮为了带走爱斯梅拉达,试图冲进教堂,于是他们就和卡西莫多打起战来,克洛德趁此时悄悄带走了爱斯梅拉达。最后,爱斯梅拉达在司法宫广场被绞死,卡西莫多知道她失踪的真相后,将养父克洛德从教堂房顶伤心地推下……

尤其是作者对卡西莫多将副主教克洛德推下深渊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深刻。“卡齐莫多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以及文章最后一句“人们要把他从他所搂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来时,他顿时化作了尘土”。当然里面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如爱斯梅拉达的母亲先对女儿的痛恨(当时她不知道那是她女儿)到后来宁死不肯交出自己的女儿,母女之间感情的突然转变再到后来的生死诀别,怎不让人感到痛心?

战争阴影下的西方文学 篇6

100年前的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一战的序幕。在随后的4年多里,这场战争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损失,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总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与这些冰冷数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血肉模糊的战壕,被战火烧烤的大地和千千万万个丧失了丈夫、妻子或子女的悲惨家庭。可怕的战争给作家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而持久的冲击。他们通过作品控诉杀戮,讽刺政客的虚伪和无情,感叹普通人的渺小和人生的无常。

仔细阅读那段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在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中,都隐藏着一个灰色、压抑的精神世界。尽管也有作家尽力表现人在逆境中的挣扎奋斗和精神的闪光点,但一战后西方文学的基调是灰暗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英籍美裔作家艾略特、瑞士籍德裔作家黑塞、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等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战后人的精神迷惘和对生命的失望。他们大多有参战经历,海明威志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也曾参战,战争也给他们的作品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都与他的战争经历有关。这批作家又被统称为“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

一战不仅造成了巨大伤亡,还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某些杰出的作家,预见到比一战更可怕的战争有可能爆发。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性,揭示出权力、金钱总是属于庸俗鄙陋之徒,正直、善良的人却往往一无所有。黑塞的作品对当时的世界洞察尤其深刻,他于1926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正直之人的思考与挣扎,揭示了扭曲的现实对人的摧残,指出英雄与真正的人不被需要,只有沉迷低级娱乐,追求金钱,逢场作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漂亮;他还讽刺一些政治家将战争当成减少人口的儿戏,控诉了毫无意义的残酷战争,并暗示更可怕的战争可能在未来爆发。

时代在向二战迈进的过程中,许多思潮在文学中得到了反映,20世纪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冲突在文学作品中变得尤其明显。到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一些作家重新审视文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地强调文学的政治化,相信文学必须揭露野蛮与卑鄙,同时探索更公正的人类社会。一战之后西方文学花园的悲观主义花丛中,到这一时期逐渐生长出了几朵乐观主义的花朵:W·H·奥登、克里斯托弗·伊斯伍德等英国青年作家开始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

与一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二战的爆发,更使某些西方作家表现出对政权的极度不信任。一战制造的幻灭感,与二战制造的新的恐惧感相混合,通过政治讽刺小说在新时期再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7

现今对勃朗特进行研究的学者中,中外学者都颇多。但中外对于勃朗特作品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该作品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或仅仅就某个女性主义作品受其影响,并未系统总结勃朗特作品在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

本项目纵观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历程,分析勃朗特作品在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持久作用,对于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的整理及发展起到重大意义。

二、对勃朗特作品中女性主义的研究

《简爱》首先体现的女性主义精神的就是女性话语权。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基本上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她们被要求顺从听话。《简爱》以一个女性视角进行叙述,抢占了话语权,使我们有机会听到一个被压迫虐待的女性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时的男性认为当女性受到有财富有权势的男子告白,女性理应感到感激和接受,他们忽略女性感受女性话语。简爱这个形象彰显着女性和男性一样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简爱敢于说出心中所想表达心中不满心中不愿,真正实现夺得女性长期被剥夺的话语权。

其次是女性的经济独立问题。十九世纪的英国,大多妇女把嫁人当作衣食之计和终身经营的职业。夏洛蒂认为这是女性可悲的堕落,并对传统的婚姻给予强烈的鄙视。她提出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是男女双方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交融。夏洛蒂将自己的这一思想赋予简爱身上。简爱不像传统女性将婚姻当作谋生的手段,当她被自己的雇主罗切斯特先生看重时,她没有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给他当情妇。这样的自尊自立形象使得简爱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重和爱情。而经济独立毫无疑问是简爱拒绝罗切斯特的资本。

《简爱》中蕴含着男女平等的思想。简爱认为男人和女人拥有相同的灵魂,女性不应该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在各种层面上处于平等的地位。简爱在深深爱着罗切斯特先生,但又因为后者已有家室而拒绝了他。简爱认为她和罗切斯特先生拥有同样的婚姻平等的权利,罗切斯特先生已经被剥夺了婚姻权,他便失去了与简爱相结合的权利。在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死去他失去一切以后,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获得了婚姻上的平等,这时简爱奋不顾身前往追回罗切斯特的爱情。

《简爱》还传达了女性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简爱在不同时期的努力奋斗无不涵盖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勃朗特认为女性与男性一样同样具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权力。

三、三个阶段女性主义作品对勃朗特思想的继承

在《女性的奥秘》中,弗里丹揭露了女性沉浸在奥秘中,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她们由安逸慢慢变为无聊,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压抑下,失去了追求女性价值的目标和动力,她们没有自己的身份仅仅作为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存在着。弗里丹鼓励女性走出家庭谋求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角色,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独立,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女性价值。这显然是对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继承。

维吉尼亚伍尔夫强调女性话语权,她指出女性长期跟随男性话语避免发表与之相对的言论,如果有女性提出与男性相悖的观点则会被认为失去了女子的德行则会被社会谴责,这是那个时代对女性话语权的剥夺。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女性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传统的习俗和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造就了女人。

在第三阶段中,艾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夺回话语权,女性书写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冲破男性语言牢笼的束约。艾莉娜西苏认为写作是女人的领域。当作者开始写作时,实际上是倾听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进行争辩和交锋,这种内心冲突和矛盾使作者变得没有安全感,不能够平静下来,经常影响了他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当这种冲突和矛盾达到极端时,就是所谓的“着魔”状态。女性对此采取开放的态度,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解放而成为位置领域内的旅行者,继而观察和体验到了自我和自我之外的世界,以及潜在的自我世界。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简里斯的《藻海无边》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简爱》这部小说的内容,也丰富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思想。《简爱》中“女疯子”是从罗切斯特的男性角度叙述出来的,而藻海无边别出心裁,从夏洛蒂勃朗特忽略的“女疯子”视角重新构造了这部小说,推翻了简爱中可怕的“女疯子”形象,揭露了“女疯子”背后的真相,即她的疯狂是男权压制和男性迫害的共同结果。夏洛蒂强调的女性话语权是从自身的压迫而发出的,而对“女疯子”的重塑则是丰富了女性话语权和反对男权压制这一女性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康正果.女性主义与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8

本论文把对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研究的着重点投放在对作品的体验与把握中, 因为作品不仅是个人化的文学传达方式, 更是倾注了作家对于广大民众生存境况与生活命运的同情关心和理解拯救的呈现。从十九世纪的艺术立场上反映广大民众对于现实变革利害攸关的联系和价值判断的作品, 也为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提供了良好基础。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无论是从创作手法还是写作视角上都呈现出单一到多样化发展, 并在后期形成多种流派, 这一基本特征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多元化发展的出现, 例如心理现实主义、纪实现实主义、象征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守望等文学流派, 都可以看作是对十九世纪文学的某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共性特征

目前我国对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共同的特征研究得比较全面和成熟, 概括起来其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客观具体, 追求真实的艺术模式, 强调如实反映生活。偏重于冷静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 把文学作为研究社会的手段, 展现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 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相符合。例如1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 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组织到一起, 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 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与战争主题相并行, 小说还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和平主题的生活画卷, 可以说是俄国十九世纪初期社会的百科全书,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现实让人窒息、愤懑, 这个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对腐败的制度和利己主义的社会风气进行无情的暴露, 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 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唯钱是视的交易关系, 揭示人性的异化现象, 是资产阶级文学史中十分重要的遗产。例如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敢于正视社会现实, 勇于探索罪恶的根由, 大胆揭露丑恶的社会现象, 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中心, 以金钱统治为线索, 形象地展现十九世纪法国巴黎上层社会的历史, 描写金钱控制下人千奇百怪的灵魂骚动不安, 对资本主义制度与人们之间的金钱关系作了深刻的批判, 揭露资本主义发家史的本质。

3、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重视客观事物典型化, 强调在人物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造者注意观察生活, 分析社会, 选择典型的事件, 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 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本质内在特征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 真实地展示全面的现实生活, 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例如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 描写威塞克斯地区的风光, 非常精确地再现了英国西南部风貌特征, 景色与人物自然天成地融合为一体, 美丽的草原与善良热情的苔丝相得益彰, 情景交融, 对塑造苔丝人物形象, 揭示主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 对城市面貌、农村风光和街道房舍都有着精致入微的描写, 体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 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塑造典型的环境, 为典型人物的塑造提供基础, 例如在《欧耶妮·葛朗台》中, 他就多次对民俗民风进行展现和描绘, 揭示了老葛朗台的吝啬所产生的社会背景。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个性呈现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 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的自身个性特色、创作手法和艺术视角的不同, 又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同一时代大背景下,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同性或类似性, 如19世纪英、法、俄三国的文学主流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注重真实反映现实整体生活细节的本质东西, 都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社会的批判, 也大都是从改良主义制度角度出发的, 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 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而西方各个国家不同的民族性和生活风俗特性又导致了十九世纪各个国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性,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由政治、社会层面向民族文化生命层面进一步掘进。人既是文化的存在又是历史的存在。一旦人的生命进入历史文化空间, 生命在历史活动中传承延续, 相应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在历史中也就延续、演进, 形成民族文化传统, 它们共同体现着人类民族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中民族文化特征明显, 每个民族文化在历经积累发展成熟后即形成其民族文化的生命存在, 构成民族存在的一个坚固的基石。

2、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文艺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 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化呈现。无论是创作手法上还是写作艺术视角上, 发展到了空前的繁荣成熟阶段, 将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 表现了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在运用景物描写, 肖像刻画, 心理分析, 性格化的语言、动作、表情, 抒情或哲理的插白等多种具体的表现方法方面, 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 增强了思想深度, 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 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大量运用, 借用外界事物的描写, 努力探求内心深处的真实, 寻求心灵与生活对应物的联系, 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不便直白描述的事物。例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方法, 由始而终通篇浸透的是一种在资产阶级将要兴盛的时代之前的狂热, 和对腐朽和丑恶的极力贬斥——红象征着变革创新、生机和活力, 代表时代发展的未来;黑象征着反动、守旧、顽固和颓丧, 代表阻碍发展、维护固有秩序的抵抗力量。

其次, 心理描写的运用, 根据人物的地位和生活环境, 细腻地描绘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分析灵魂的欲望和情感的变化, 通过揭示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司汤达的《红与黑》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其三, 悬念手法的运用, 在情节展开陈述之前, 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吸引读者进入预设的情节, 增强故事的感染震撼力。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采用了他惯用的悬念手法, 小说开篇描写英法两国的局势动荡不安, 接着是关于“活埋”和“复生”的对话, 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气氛。

其四, 细节刻画手法的运用, 对每一个主要人物的生活环境、肖像服饰、心理活动、言谈举止等进行精心刻画打造。例如在《人间喜剧》中, 巴尔扎克常常在小说中不厌其烦地描写人物住所的里里外外, 细致地记录人物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甚至鼻梁的高低、嘴唇的宽厚等等, 他反映生活的起点是社会外部形态, 而归结点是人的内部心灵现。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对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从社会各个层面向民族文化层面掘进。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 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自身个性特色、创作手法、艺术视角的不同, 造就了十九上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特征又存在着区别, 多样化发展。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使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多元化的发展在十九世纪单一到多样化发展中已初露萌芽。

在十九世纪后期, 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三大流派。自然主义文学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理想情感、夸张想象等主观元素, 另一方面又否认文学的典型化原则, 追求绝对的真实和客观的描写。特别是对生活表面现象进行照相式的复印描绘, 主张用遗传心理学去理解人的思想。象征主义文学不满现实文学和自然主义注重外界事物的描绘, 提出要努力探求内心的真实, 寻找对应物体, 与精神能互相感应契合。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否认艺术的道德原则, 一味追求艺术美和形式美。十九世纪后期西方现实主义三大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为二十世纪现实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包括心理现实主义、纪实现实主义、象征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守望等。

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 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 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 时序颠倒、潜意识表现、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 例如,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 武器》明显趋向于现实主义;而他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则堪称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他的《老人与海》更接近于象征主义。这些写作手法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双城记》、果戈理的《死魂灵》等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运用和表现。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已实现了批判意识与理想探求的融合的特征, 成功地从原生态现象描写到高远旨趣探求的跨越。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并不是单纯将现实生活当作某种无目的无意义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直接的表现, 而是需要将现实作为不断发展演化中的人类生活来描绘, 不断寻找人生价值所在, 这正是文学作品作品所应有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特征。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和文学大家的杰出成就, 为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提供基础, 使得现代西方文学在思想内容与创作方式方面传承创新、空前活跃,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摘要:本文选取了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代表性文学作品作为主要观照对象, 研究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共同与差异性, 从十九世纪文学共同特征的艺术立场上反映广大民众对于现实变革利害攸关的联系和价值判断, 为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提供了良好基础, 无论是从民族文化差异还是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发展, 并在后期形成多种流派,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基本特征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多元化发展的出现。

关键词: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民族文化,创作手法,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参考文献

[1]、梁实秋《英国文学史》 (第3卷) 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社1985

[2]、吴元迈主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译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3]、王钦峰《论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民族差异》

[4]、蒋惩勇主编《新编外国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04月

西方文学中的两类女性人物形象 篇9

关键词: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屋子里的天使”,交际花,双性同体

一.屋子里的天使

“屋子里的天使”是西方文学中理想化的妇女形象, 这种“理想化的妇女形象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圣母玛利亚。”[1]圣母玛利亚在基督教世界里原本是一个慈悲的、救苦救难的女神, 经过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加工改造, 到了十九世纪, 一种纯洁的女性典范便从侍奉于天国的圣母身上脱胎为“屋子里的天使”了。在这一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但丁和歌德功不可没。

意大利诗人、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但丁的《神曲》中的贝亚特丽丝既是诗人的恋人, 又是圣母的化身。她美若天仙, 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诗人灵魂的天使。正是从她开始, 西方文学中理想型女性形象身上开始放射出神性的光圈。贝亚特丽丝的崇高在于她是天父与人子的中介, 是登天的阶梯和导引, 她的价值并不在于她自身, 而是来自她所象征的观念。这正说明了女性处于局外人的地位, 被男性作为“他者”来欣赏。

德国文豪歌德一生塑造了不少心思单纯的女性, 她们的单纯与无私的奉献紧密相联。早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 他就推出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绿蒂;而在另一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 又推出了无私的马佳丽。透过那诗意的描绘, 明眼人不难看出, 所谓心思单纯的精神生活, 实际上是处于无知无识状态的结果。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合上拜伦的诗, 打开歌德的书, 乃是严父慈母教导淑女的话, 就塑造“屋子里的天使”的功绩而言, 歌德的确是个“歌德”派。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柯万特·帕特摩尔在《家庭天使》一诗中塑造了一位更世俗、更家庭化的天使。她名叫霍诺丽雅, 是个大家闺秀, 诗中说, 她的美德使她的丈夫“伟大”, 这位贤夫人的言谈举止完全符合当时流行的妇女读物上所规定的仪范, 甚至连睡态都能保持雅观。诗中鼓吹男人应该享受快乐, 而悦娱男人便是妇人的快乐。在十九世纪的英国, “屋子里的天使”所奉行的妇道主要是顺从和忘我, 她不应该为了得到夸奖才辛勤地为他人服务, 无私的奉献乃是她的本分和职责。

查尔斯·狄更斯等英国作家在作品中也推出了这类“屋子里的天使”的形象, 她们的自我牺牲以及清苦和自虐与古代中国守节的寡妇类似。前者皈依上帝, 被载入圣徒传, 后者殉身节名, 被载进列女传, 两者从不同的方面被扼杀在非人化的道德崇拜中。而对“屋子里的天使”的崇拜也导致了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女性美。由于追求贵妇般的冰清玉洁, 淑女贤媛大都弱不禁风, 为了保持身材苗条, 她们喝醋节食, 紧束纤腰, 甚至付出摧残肉体的代价。此外, 神经过敏也是“屋子里的天使”的标志, 她们稍受一点刺激, 就尖叫一声昏了过去。至此, 维多利亚时代的“屋子里的天使”已离贝亚特丽丝十分遥远了, 一个满怀狂喜奔向天堂, 另一个则在萎缩中死去。而这样的死, 美国作家爱伦·坡认为, 乃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题目。

二.屋子外的交际花

而交际花呢?“交际花”这个词汇所隐含的意味是丰富的, 根据不同时代的看法, 这个词语远远不止一种答案。字典上的释义也未必是充分的, 一种说法是:她们是和富人、贵族来往的妓女;另一种则声称她们是受人资助并控制的女人。显然, 这两者指的都是高级妓女, 但她们又不仅仅等同于高级妓女, 实际上, “成为一个交际花, 便意味着晋升到了一定层次, 极其幸运地一跃成为富有的女人, 那可是不可思议的好日子。和一般的妓女不同, 交际花不住在妓院里, 从来不站街接客, 并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也没有皮条客能够控制她, 虐待她。”[2]另外, 交际花也不同于一个已婚男子的情妇, 情妇一般都被隐藏起来, 不为外人所知。但是交际花就不一样了, 男人们炫耀她们, 似乎她们是值得骄傲的展示品。交际花需要陪同不同身份的情人出入公共场所, 参加社交活动, 诸如咖啡店、餐馆、舞会、晚会, 去剧院或者歌剧院欣赏演出, 甚至还要作为女主人邀请情人的朋友们在自己的住所聚会, 所以我们称她们为“屋子外的交际花”, 也就是说她们是存在于传统的家庭生活之外的, 她们似乎可以说是社会名流, 用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经常可见照片的明星、名人。她们穿戴什么、干了什么, 诸如此类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真实情况是, 从希腊的雕塑家普莱克西泰勒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提香, 一直到印象派的马奈, 都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将她们作为主角, 特别是到了十九世纪, 法国著名作家像福楼拜、左拉、巴尔扎克、龚古尔兄弟笔下的女主人公都有取材于著名交际花的真实生活, 她们也就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比较另类的女主人公, 在此我们不能不提的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

《茶花女》以小仲马本人的经历为蓝本, 描绘了茶花女与青年阿芒的动人恋情,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个酷爱茶花的妓女, 人称“茶花女”。她本来是个缝衣女工, 堕入风尘后由于美貌出众成为交际花, 达官贵人为她挥金如土。她把阿芒当成理想的情人, 阿芒的父亲却要求她离开阿芒, 以免影响他儿子的前程。她为此不仅要承受与阿芳分手的痛苦, 而且在阿芒出于误解而羞辱她的时候, 她也无法分辩, 直至孤独死去, 玛格丽特虽以悲剧收场, 但她身上却已体现出了别样的品质。

首先是智慧。《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出身贫寒,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她日后成为一名光耀迷人的交际花, 这与她的智慧密不可分。当阿芒因为玛格丽特要去见别的情人向他撒谎而满怀嫉妒地写了一封信措辞严厉的书信准备离去时, 玛格丽特向阿芒说了一番这样的话, 她是这样说的:我想使你成为我在表面热闹实际寂寞的生活中寻找的人, 我在你身上所爱的, 不是现在的人, 而是以后应该变成的人。她的话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三言两语就打消了阿芒心中的顾虑和嫉妒, 使得阿芒立刻向她恳请原谅, 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细节很多, 无不体现了玛格丽特的聪明与睿智。另外, 玛格丽特穿戴上既优雅又时髦, 她十分喜爱读书, 她还会弹奏钢琴, 熟稔各种社交场上纷繁复杂的礼仪, 可以说玛格丽特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等同于高等教育的自我培养, 所有这一切没有她的智慧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是“双性同体”, 我们在这里借用了弗吉尼亚·吾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的概念。她是这样说的:“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切, 一个男性的力量, 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 在女性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 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 精神合作的时候。”[3]在此我们指的是交际花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品质,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体现的最为鲜明。她有女性的魅力和优雅气质, 她身上散发着少女的气息。“这个姑娘似乎是一个失足成为妓女的童贞女, 又仿佛是一个很容易成为最多情、最纯洁的贞节女子的妓女。”[4]另外, 玛格丽特还拥有男子般的傲骨———虽然她的职业为人不齿, 但她不会一味地讨好金主。尽管N伯爵能够为她支付很大一笔生活开销从而使她更光鲜地生活, 她还是不愿意在他面前表现出讨好、谄媚的样子, 她从不将自己委身于她不喜欢的人。玛格丽特对真爱的付出是勇气的体现, 为了能与阿芒在一起, 她同老公爵、N伯爵断绝了关系, 瞒着阿芒变卖家具、珠宝、马车……然而, 阿芒父亲的造访, 熄灭了她心中的希望之火。实际上玛格丽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 与阿芒的爱情或许以悲剧收场, 但她还是勇敢地去爱, 她还善于在男女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 她对男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们逐渐跟情人熟悉以后, 就想控制她, 情人越迁就, 他们就越得寸进尺。倘使我现在打定主意要再找一个情人的话, 我希望他具有三种罕见的品格:信任我, 听我的话, 而且不多嘴。”[5]寥寥数语就展现了她对主动性、对自由的向往。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交际花, 无论她们怎样涂脂抹粉, 珠光宝气, “都不得不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品质。独立、坚强、极端自信、有勇气、大胆这些气质轮番上场, 而她们还得始终表现出女性的美感。”[6]因此, 对于那些受制于传统观念的人们来说, 她们当然显得魅力超群。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屋子里的天使”和“屋子外的交际花”是西方十九世纪文学中比较另人注目的女性人物形象, 比较一下这两类女性形象, 我们就会发现:“屋子里的天使”仅仅生活在男人们写的小说里, 在小说中她可以支配国王和征服者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却得给任何一个其父母可以给她戴上戒指的男子当奴隶, 在小说中她能吐出最富灵感的诗句, 最为深奥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她却目不识丁, 只能成为丈夫的所有品。“屋子里的天使”“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对女人的期望和控制, 是传统男权的女性价值尺度在文学中的折射;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存于人类的历史之中, 使之逐渐成为人类的常规文化心理。它哺育和指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7]它的消极影响在于模糊了妇女真实的社会生活状况, 引诱她们在神话里, 而非在改造社会的工作中寻求慰籍, 所以女性主义批评家意识到“屋子里的天使”的危害, 号召杀死这类天使, 只有这样, 女性才能摆脱只被看作性载体, 从而才有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的可能。

而交际花呢?如果我们排除道德因素, 我们不能不说她们是一些非常出色的女性。这不仅因为她们智慧, 拥有过人的天赋, 而且, 引用西蒙·波伏娃的论述来说, 她们“为自己创造了几乎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她们不只像男人一样能够自食其力, 她们甚至生存在几乎全属男性的圈子里;她们的行为和言谈都极为自由;在追求知识上, 她们也获得了罕有的自由。她们之中最出色的, 往往还被厌烦‘良家’妇女的艺术家和作家们仰慕着。”[8]由于交际花不受女性“无才是德”的约束, 她们比同时代的西方普通女性享有更多的权利和独立自由。交际花在情欲上, 似乎也得到了解放, 她从性爱的服务中获得了报酬, 她不被男人“占有”, 男人反而成为她的工具。西方几百年的观念和文化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始终都认为一个女人应该在结婚之前保持贞操, 而交际花却摆脱了这一观念, 实际上, 她们的很多才华都用来反抗、挑战当时的环境, 当然她们扮演的角色也必须依赖于同样的环境, 当特殊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时, 她们也就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渐渐消隐。虽然, 不论是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 都已经不存在交际花这种特定的人群, 但我们还有她们的种种才华可供观赏———她们把握时机的能力, 制造欢乐的本领, 她们跨越社会等级界限的优雅方式, 她们潜在的、甚至是表面的“双性同体”, 以及她们闪光的智慧, 对美的敏锐天赋, 她们那梦幻般的魔力……这一切, 作为某种女性继承的美德之遗产, 不可避免地流传到我们所有人中间。

四.结语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条法则运用在看待十九世纪西方文学史上的两类女性———“屋子里的天使”与“屋子外的交际花”身上, 是绝对的确切的指导, “屋子里的天使”表面上是挂在女性颈项上的美丽花环, 实际上是一条无形的精神枷锁, 它是针对女性的迷魂药, 一但服了它, 就只能任人摆布。而“屋子外的交际花”呢?乍看这个词语, 一下子闪现在脑海里的也许尽是些伤风败俗之事, 但深入探究一下, 我们就会发现第一感觉显然过于狭隘了, 交际花不仅仅是在努力取悦资助她们的男人, 她们在这类事件中创造了魔力, 创造了传说, 表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灵魂, 一个独立的、不可预料的神秘个体, 同时她们还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勇气。

注释

1[1]康正果:《女性主义与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 第50页。

2[2]苏珊·格里芬:《红颜:交际花盛衰录》, 于是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序言, 第3页。

3[3]弗吉尼亚·吾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王还译, 三联书店, 1992年, 第128页。

4[4][5]小仲马:《茶花女》, 王振孙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 第67页, 80页。

5[6]苏珊·格里芬:《红颜, 交际花盛衰录》, 于是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第132页。

6[7]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 三联书店, 1996年, 第16-17页。

浅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谬性 篇10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品的荒诞色彩是超越了理性精神理想基础之上的产物, 而且是非自然属性的延续在人类文化历史中的表达。荒诞派戏剧开始于于1950年, 地点是法国。存在主义“荒诞”的概念是它在思想上的根基, 同时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荒诞派戏剧的表现形式和现实生活世界抽象的, 它表现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它表现的人是另类的, 它表现的人与世界是有隔阂的、 人际关系是疏远背离的。有意地使用一些技巧来与传统的戏剧相区别, 从而产生强烈的荒谬性艺术效果。模糊的背景、象征性的意味, 夸张的动作, 片段性的逻辑思维, 抽象的人物, 无内容的语言, 感性的思维, 毫无意义的对白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工具。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 人们所看到的社会, 由光鲜亮丽的台前走向个神秘暗淡的幕后, 它被知识分子们稀释而变得模糊不清。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即用深刻的思考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并且推动者处于前台的人, 这也是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不可抗争性的潜在因素。文学家门失去了那种“世界就在我的掌握之中” 的气势和自信, 从而寄托在作品之中表现对于人生的无奈。背后那个隐藏的社会力量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 即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他们不再批判世界, 而是顺从整个世界, 也就是顺从了这个荒诞的社会, 顺从了这个荒诞的人生。

贯穿整个20世纪这个有些夸张、偏执和病态的社会的, 是同样夸张、固执和病态的人。人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生动个体变成了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象征性符号。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但是, 这种能动性并不是在社会的推动下而形成的。文学家们将自己置身于文学作品之中, 和主人公、读者在精神上一起共鸣, 尝试在没有希望的反抗中得到些许救赎。在这里, 人的意义就是没有目标的抉择和没有希望的的等待。

现代主义文学作家相信, 现实是黑暗的, 这种黑暗是一种彻底的黑暗, 以至于它使人看不见光明。黑暗是永恒的存在, 不能改变。就像荒诞的社会, 它的荒诞现实也是无法改变的, 这是它的本质。事实上, 现实生活的荒谬和非理性人物的存在, 这些都是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面对现实绝望之后自怨自艾和悲极度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性和现实世界荒诞之间的必然联系。在非理性的世界之下, 世界失去了应有的状态。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的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 但是, 局部战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态坏境的失衡、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等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范围内的危机感。 正是因为如此,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才终于让积蓄已久的非理性的想法和思维迸发出来。它使人们发觉世界本身并没有规则, 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选择, 只是偶然的际遇, 处于混乱的病态之中。然而, 荒诞的感情色彩、混乱的思维手法和病态的人生理解真的是非理性的吗?可以说, 这种非理性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上的新理性, 是一种冷静但却抽象的理性, 让读者不好解读的理性。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的作家们透过他们笔下的人物疯癫得近乎病态的状态来清醒地认知并感悟社会, 用独特得近乎荒谬的思想力道来解读资本主义文明下的不同危机, 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在自由上的彷徨和等待中的徘徊。人生的意义也随着在对于自我的固执坚持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中变得莫名的明朗起来。现代主义通过坚持不懈的精神抗争, 保持思维上的独立, 从而获得人生真正的价值意义, 作家们在人生失败的必然性观念下, 坚持用荒诞的思想来思索荒诞的人生, 悲剧精神可见一斑。

摘要:在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吗, 他们在思想、艺术等不同方面展现出“荒谬性”的特点。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比, 现代主义文学基于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蓝图勾勒, 用一种抽象的、难以表达但强大的思考来展示在命运当中的不可抗争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用独特得近乎荒谬的思想力道来解读资本主义文明下的不同危机, 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在自由上的彷徨和等待中的徘徊。现代主义通过坚持不懈的精神抗争, 保持思维上的独立, 从而获得人生真正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荒诞性

参考文献

[1]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1.

西方“文学”概念考略及订误 篇11

人们常会对欧洲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之“无所不包”、经史子集均归文学而纳闷,或诟病其舛误。这显然缘于缺乏对彼时欧洲“文学”概念本身的深入辨析。毋庸置疑,这里所说的不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笔”之辨(如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所言:有韵有文采者为文,无韵无文采者为笔);自然也不是后人对“纯文学”(“文”)与“杂文学”(“笔”)的区分,以理解经史子集一应俱全的杂文学观。作为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门类,文学史纂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离不开“文学”概念的沿革。对于相关研究来说,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概念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对此概念的清醒认识,是所有讨论的必要前提。

中国学界的不少相关研究在论及西方“文学”概念史时,喜于征引某些西方“权威”著作(尤其是译成汉语的英美著述)中的说法,这么做当然无可非议。然而,有些被人盲从的一家之见,本身不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概念嬗变至关紧要的某些年代、文献、人物等,有些陈述显然缺乏必要的勾稽;有些考据不足的论点或判断,却被当作不刊之论。鉴于“信手拈来”是不少人的习惯,亦由于常见的“人云亦云”现象,这篇短文主要从历史语义学(概念史)的角度,提纲挈领地解证西方“文学”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十九世纪的运用状况,同时对当下中国学界流行的个别西方参考文献做一些必要的辨谬工作。下面,笔者先简要梳理一下西方“文学”的词语和概念小史。

在古拉丁语和中古拉丁语中,“文学”(litteratura)一词源于“字母”(littera),多半指“书写技巧”,即希腊语的γραμματικ?(文法),表示作文知识及其运用。这个词语的重要语义移位,发生于十六世纪;Lit(t)eratura摆脱了它同“字母”的固定关系而指向“学识”,获得“学问”或“书本知识”之义,后来扩展为“知识整体”。由于拉丁语长期作为学者语言,“文学”一词进入十八世纪之后,依然具有浓重的、无所不包的“百科”倾向。然而也在十八世纪,“文学”逐渐变成多层面的同音异义词:其一,“学识”或“博学”(拉丁语:scientia litterarum,斯时“博学”非今之“博学”,只是“知文达理”而已);其二,研究修辞格和诗学,兼及语文学和史学的学术门类;其三,文献索引;其四,所有书写物。在所有书写物中,又细分出“美文学”,即法语belle littérature;这种向“美文学”的倾斜和词义收缩,尤其发生于十八世纪下半叶。最迟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学识”、“学术门类”、“文献索引”等含义逐渐走下坡路,后来的“文学”词义初现雏形。昔日之“所有书写物”,随语境而转化为“分门别类的所有书写物”;而在语文学或文学史语境中,则指“所有文学文本”:凡基于文字的记录、写本、书籍等皆属文学。今人所理解的“文学”一词,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的产物。以上为西方“文学”(英:literature;法:littérature;德:lit(t)eratur)词语的语义变迁概略。

从概念史的角度来说,将当今“文学”概念用于前现代或中世纪作品,乃后人之建构。彼时探讨所谓“文学”文本,不管其称谓如何,均未形成与后世“文学”概念相匹配的概念。对不同门类和形式的文学文本之诸多称谓中,尚无囊括所有文学文本的概念。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上半叶,英、法、德之poetry、poésie、poesie,仍然集“诗作”和“作诗”于一词;唯创作和作品被区分之后,即十八世纪中期之修辞学与美学的分离,poetry才被看作诗作品,作为创作客体的近代文学概念才随之产生。嗣后,“文学”这一客体概念具有两个向度:其一,书写物之总称,囊括所有“文献”,这一范畴见之于里维(A. Rivet)、代庸狄埃(Ch. R. Taillandier)、克莱曼斯(Ch. Clémencet)著《法国文学史》(十二卷,1733/63);其二,富有诗性亦即文学性的作品,见之于胡贝尔(M. Huber)的《日耳曼文学作品选编》(四卷,1766)及借鉴此著的埃贝林(Ch. D. Ebeling)著《德意志文学简史》(1767/68),沃顿(Th. Warton)的《英国文学史》(三卷,1774/81),尤其是德意志土地上的第一部重要文学史著作、盖尔维努斯(G. G. Gervinus)著《德意志民族诗性文学史》(五卷,1836/42,自第五版〔1853〕起更名为《德意志文学史》)。这便凸显出“文学”的广义和狭义之分;然而,二者的划分界线常给时人带来麻烦。在整个十九世纪,狭义文学概念的关涉范围,依然模糊不清、游移不定。于是,欧洲各种文学史的考查对象,既有虚构作品,亦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著作,取舍由文学史作者对作品之重要性的看法而定。模糊的界线导致两种取向:哲学领域的美学探讨,多半避免“literature”一词,而是采用相对明确的poetry(这在黑格尔《美学》中一目了然),即今人所理解的“诗学”、“诗艺”概念,尽管它无法涵盖所有富有诗性或文学性的作品。语文学和文学史编纂的取向,则是实用主义的,由趣味、习惯和传统来决定狭义文学概念的范围。

中国学界新近主要从英语文献获得的西方“文学”之词语史和概念史,因其主要以literature概念在英国的发展为例,存在不少缺漏和明显的不足之处。威廉斯(R. Williams)《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二零零五年版)中的“文学”条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其是不少例句很能说明literature概念的某些发展阶段。然而,或许因为该书条目的篇幅所限,有些问题和重要环节的论述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抓住重点。例句过多也带来琐碎之弊,从而妨碍了对概念嬗变的宏观把握,比如“文学”概念在十九世纪的总体状况以及重要蜕变几乎未说清楚。中国学者时常津津乐道于卡勒(J. Culler)《文学理论》中所说的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说其“才不过两百年”历史:“一八零零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21页)。这种说法其实只是泛泛而论,不能说完全不对,却严重忽略了“literature”在整个十九世纪诸多含义同时并存的现象,尤其是现代“文学”概念远未占有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在彼时《牛津英语词典》中,它也只能是几种含义中的最后一个义项,且明确说明这一义项为晚近出现的含义。卡勒的“不过两百年历史”之说,最终给人留下“已有两百年历史”的不准确印象。

卡勒之说多少也见之于威德森(P. Widdowson)的《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书名原文:Literature)。作者从其论述策略出发,以小写的literature和大写的Literature来区分历史上的广义文学概念与晚近出现的现代文学概念(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二零零六年版,4页),自有其合理之处。另外如题旨所示,该著主要以书写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的来龙去脉为重点,这也是无懈可击的。然而,该书第二章论述literature“曾经是什么”,并号称“一部概念史”,虽然也追溯了literature的词源和历史语义,但同样以叙写现代文学概念的源头和发展为主,这就很难称其为完满的literature概念史。该章主要以英国为例来论述现代文学概念的发展,这就难免忽略“西方”文学概念发展史中的有些重要过程,并得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判断,例如(在世界语境中)把阿诺德(M. Arnold)及其弟子看作首先强调文学之“民族”属性的人(34—35页)。威德森称,“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个充满审美化的、大写的‘文学’概念已经流行起来”(38页)。正是这类表述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现代文学概念当时已经真正确立并取代了literature概念中的其他含义。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否则就不会出现诸多产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并非现代意义的“文学史”著作,这类著作甚至在二十世纪早期也不鲜见。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尽管poetry概念与literature概念有着紧密联系,但它们在概念史上不是一回事儿,公认的西方概念史研究是将这两个概念分而论之的。威德森的舛误是,在“一部概念史”中,干脆把poetry概念当作literature概念来论述,如他自己所说:考究“文学”概念史,“稍好一点的做法也许是把‘文学’换成‘诗艺’(poetry),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至少是整个古典时期直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代,‘诗艺’这个词才是普遍使用的术语,就像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学’一样”(26页)。于是,威氏所论述的literature“曾经是什么”,便成了一部很不规范、张冠李戴、引发误解的“概念史”。道理很简单,存在已久的literature概念,彼时仍在广泛使用,且有多种含义。它既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学”概念,也不是当时的poetry概念所能替代的;poetry是指诗作亦即高雅创作。威氏把“poetry”当“literature”解,故在文中大量引用阿诺德的观点(“如今主要是诗艺在陪伴我们,因为宗教和哲学将要为诗艺所替代。”“只有最好的诗歌艺术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只有在诗歌里,“我们的种族将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发现什么叫永驻常留”,等等〔39、40页〕),以满篇“诗艺”亦即poetry概念史来证实所谓“大写的‘文学’概念”(Literature)亦即狭义文学概念之流行;混淆概念的结果是结论的模糊不清。正因为广义文学概念和狭义文学概念的混淆,才使威氏把阿诺德关于广义文学的名言“文学一直是为全世界所熟知和谈论的最好的事物”(4页)嫁接于所谓“大写的‘文学’概念”,即现代文学概念。应该说,“纯粹的”、“排他的”现代文学概念,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代文学概念所理解的文学现象,远古以来一直存在,而概念本身却是后来才有的。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篇12

这时, 出现了关于崇高的理论。最初, 它的确并不是在美的理论范围以内出现的。但是, 接着, 关于丑的分析也出现了, 并且发展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公认的分支。”在整体的审美特征上, 现代主义文学抛弃传统的美学特征, 是一种“以丑为美”的艺术。

一、《恶之花》中“丑”的特征

从宏观上讲,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在欧美文坛广为流传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矛盾和人们精神状态在文艺领域的反映。而波德莱尔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 于1857年出版的《恶之花》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笔者认为, 《恶之花》宣告了新的美学原则的诞生, 以“丑”为美的新美学观冲垮了古典主义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原则, 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恶之花》的出版如一声惊雷, 打破了沉寂已久的文坛, 波德莱尔提出的美学原则渗透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中, 成了现代派作家创作的重要法则。

“恶之花”法文原文中的“mal”有邪恶、罪恶、疾病、痛苦等意思, 诗人以此来象征“世纪病”或“时代的罪恶”。所谓花, 即艺术, “恶之花”即“丑恶之中挖掘的美”。在《恶之花》中, 透过表面繁华而一眼看到腐败本质, 以至雨果致函波德莱尔道:“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 你创造出新的战栗。”无论是早期象征主义作家作品, 如魏尔伦的《伤感集》、马拉美的《太空》、《回春》、《厄运》等, 还是后期象征主义, 如瓦雷里的《海滨墓地》、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艾略特的《荒原》等, 都十分注重对世界作忧郁病态的描绘, 表现出对颓废的欣赏, 对丑恶的赞美。象征主义不再将善作为道德规范来表现, 也不再把丑恶仅仅看作道德谴斥的对象, 而是把社会之恶、自然之恶等, 作为审美对象来加以观照表现。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人的种种忧郁无聊、病态荒淫与非理性异化的本质。这也成为日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基调。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拟序中下了这样定义:“长久以来, 杰出的诗人已瓜分了诗歌领域中最为灿烂的题材, 而让我感到满意, 甚至愉悦的是, 从恶中发掘美成为更加艰巨的任务”。之前的浪漫主义醉心于歌颂美好的大自然, 纯洁的孩童时代以及神圣的爱情。而波德莱尔怀着不再重复和模仿的决心, 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比如, 在诗集《恶之花》第二部分“巴黎风光”中, 波德莱尔描写了娼妓、骗子、小偷、赌客等。尤其是《腐尸》的创作使诗人获得“尸体文学的诗人”的雅号, 可见此诗给人们的印象多么深刻。这首诗共12节, 前7节作者运用写实手法, 细腻地描绘了路旁的一具恶臭难闻、蛆虫满身的腐烂尸体, 既有对尸体摆放状态的具体说明, 又有苍蝇、蛆虫在尸体上飞舞蠕动的情态、声音的描绘, 更有对恶臭触鼻的渲染, 可谓达到了丑恶的极致, 令人毛骨悚然。然而, 波德莱尔却从这一可怕形象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肉体终将毁灭, “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永存。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丑为美”的美学内涵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表现了形形色色的“恶”, 但其不是像现实主义者那样批判“恶”, 而是把“恶”作为审美对象, 作为借以发现美、感知美的客观对应物。因此, “挖掘恶中之美”就成了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根本原则。波德莱尔认为, 诗人的最高使命是发掘美, 而他对美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 我对美的定义是某种热烈的、忧郁的东西, 其中有些茫然的、可供猜测的东西……神秘、悔恨也是美的特点”, “不规则, 也就是说出于意料, 令人惊讶, 令人奇怪, 是美的特点和基本成分”。他列举了11种造成美的精神, 例如无动于衷、厌倦无聊、心不在焉、厚颜无耻、冷漠、强悍、凶恶等, 其中大部分都与忧郁、厌倦有关系。波德莱尔描写恶并不是为了歌颂和赞扬恶, 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和鞭挞恶。他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丑恶事物的社会里, 但却不断地追求美、健康、光明和理想。他对恶的揭发, 事实上反映了强烈的求生愿望。他认为, 对恶的描写能更好地表达出美, 因为恶的东西, 如忧郁、不幸、反抗甚至死亡能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地方式打动人, 引发真正的思考。而这种美也是更有意义, 更深入人心, 更让人刻骨铭心的美。《恶之花》的基本思想是“恶的意识”, 也就是说, 诗人对恶的存在以及表现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态度, 他不是被恶吞噬, 在恶中打滚, 高唱恶的颂歌, 而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正视恶, 认识恶, 解剖恶, 从中发掘出美。他不甘心沉沦, 不愿以恶为伍, 他在恶的包围中向往着善和美。“波德莱尔有力地证明了, 描写社会中丑恶事物的作品不仅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而且在艺术上可以是美的, 也就是说, 恶中之美是值得发掘的。”从浪漫主义创作中美丑对照原则的倍受青睐, 到现实主义作品中对丑恶现象的真实描绘, 都说明丑恶是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德莱尔全面发展了传统艺术对丑恶的重视, 在他的诗歌中, 对恶的观照成了一种自觉的能力, 他响亮地提出:“透过粉饰, 我会掘出地狱!”“给我粪土, 我变它为黄金!”。因此, 他一方面正视现实丑恶, 还它“地狱”的本来面目, 另一方面又透过艺术的巨大威力在丑恶中发掘美的真谛, 努力创造一种包容丑恶在内的最高审美真实。正因为如此, 我们从《恶之花》中随处可见到各种各样可厌的、丑陋的、病态的形象, 连苍蝇、蛆虫、粪土、腐尸等令人恶心的形象也大量涌入诗歌的神圣殿堂, 成为诗人尽情描绘的对象。当然, 写恶的目的是为了发掘美、提炼美。《荒原》在展示社会面貌病态性的同时, 还触及到灵魂品质, 这比传统西方文学反映的社会丑陋现象从深度和广度上要略胜一筹。

《恶之花》提出了全新的诗歌表现对象——社会的丑恶现象, 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这就使19世纪末期西方美学走向美的否定, 走向丑, 这也正是20世纪初叶美学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起点。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它的总的特征就是走向美的否定方面, 它的前期是丑, 而后期则是丑的极端发展——荒诞。

袁可嘉也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概述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变革意识, 特别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 (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 和人和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 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意义, 确保了私立学校的自主性和公益性。由于该法案的制定, 私立学校获得了与国立、公立学校的平等地位, 被承认是公共教育机构, 具有公共性性质。1946年开始, 日本政府开始向私立学校提供资助。1952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私立学校振兴会”, 当年出资20多亿日元, 帮助90%的私立学校重建校园。日本国家私学观开始由战前的国家主导型向协调—平衡型模式转变, 国家开始尊重私立学校的自主权、提高私立学校的公共性并且开始向私立学校提供资金。

20世纪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1960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7%, 此后几年经济的增长一直保持着高势头。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对于高级实用人员的需求量增加, 工业发展对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应的提出了要求。这种情况下, 国立和公立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政府对私立学校的依赖性增强, 开始把私立学校的发展引向为产业服务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 日本的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向缓速增长期, 日本政府对教育进行了改革, 对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大学采取积极振兴援助的政策, 增加对于私立学校的补助, 解决私立学校由于经济的衰退而出现的财政危机。1975年政府专门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 强化私立学校的财政基础, 提高私立学校的经营水平, 促进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又提出了“以自立、互助, 有效使用民间的活力”为基本方针, 重新确立国家与地方、与社会的关系, 借助民间的活力来发展社会。前首相中曾根就曾经指出要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办教育, 抑制公立学校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 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程度加深, 私学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获得1997年文学新人奖的都是私立大学毕业的, 早稻田大学就有4人;1985~1997年早稻田大学有35人获得文学新人奖, 高举榜首。私学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 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立大学为日本社会的高学历化起了促进作用, 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 日本的私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协调—平衡型私学观最终形成。国家开始重视私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主性、独立性的张显;关注私学的财政状况, 确保私学的教学质量, 同时还通过法令的颁布来保证私学发展的资金;政府对于私学的依赖性增强, 鼓励开办私学, 国家对私学的责任感增强。

四、结论

从日本国家私学观的形成来看, 国家在私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并非完全占主导地位或者是完全放任自流。私学观的形成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与私学自身发展的一种平衡过程,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这种制衡关系的形成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私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同时, 私立学校要有明显的公益性, 政府需要实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 但是又不能无端地干涉其发展, 对于国立、公立和私立学校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论国家、政府、社会还是私立学校, 都是在中庸的政治哲学的指导下, 实现一种日本式的民主。借鉴日本私学观的发展经验, 对我国私立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利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参考文献

[1][英]鲍桑奎著.张今译.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516.

[2][法]波德莱尔著.郭安宏译.恶之花.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316-317.221.

[3]奠自佳, 余虹.欧美象征主义诗歌赏析.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8.19-20.

[4]丁子春.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2.

[5]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14.

[6]吴昌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上一篇:小说《幸福》下一篇:政治课堂分层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