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2024-11-04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精选9篇)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1

一、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概况

在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美国是世界一流大学密集的国家,也是高等教育在国家竟争力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据调查美国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开放式课堂。

所谓开放式课堂,是指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对象,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同时给学生创设能使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和张扬个性的空间,自主获取知识的条件等。开放式的课堂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开放式课堂上经常有讨论式、个人或小组演示式、学生自己陈述观点、学生之间辩论等不同的形式。

第二,实践教学。

美国大学重视学生的实践,强调课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有以下主要表现形式:课堂实验、独立项目研究、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指:一方面企业要求学院各系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出新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还为师生提供大量的实际技能操作平台,它们包括:企业家培训基地、企业家之家、商业联系等。以上种种课外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课堂参与。

课堂参与是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这环节表现在积极的课堂行动上。与国内安静的课堂相反,美国课堂上学生随时举手提出不解的问题,或者挑战教师的观点,教师讲解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辨的过程。

二、中国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第一,灌输式。

中国高校美术课一般分为技法课和理论课两大类。技法课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分为两大板块:前半节教师示范、讲授,后半节由学生绘画或制作,这种“教师讲授到学生制作”的课堂模式,实际就是“灌输到接受”和“授技到训练”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单一呆板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这种见“技”不见“道”,见“道”不见人的美术教学,既是教学模式的自我封闭,又是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封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不能在艺术感觉和审美意识的共振中产生理想的教学效应,更谈不上课堂活力和魅力了。

第二,习惯性。

在高校美术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根据布迪厄“实践感的模糊逻辑”概念,在当前我国高校美术课教学实践的“场域”中,教师和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和“学”早己成为“惯习”,教师和学生在主观上都不愿意改变这种最简便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对中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

中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教学讲究体悟,西方教学关注实证,这是由中西方国家长久形成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决定的。中国传统美术教学内容重技能方法,轻创新实践,培养的学生具有共性特征,学习知识相同,差异只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深浅不同。西方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差异性,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创造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目前,我国对国内外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对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介绍,以及特定教学模式与具体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方向的对接上,而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则游离于研究者的视野之外,高校缺乏有效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四、对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借鉴的态度

目前我国高校对西方教学模式的借鉴大概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渴望急于“与国际接轨”,末经认真研究、冷静思考和严格把关,就把一些荒唐、颓废、怪异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美学观点当作新的艺术标准予以引入。少数理论工作者为了眩人耳目,热衷于讨求标新立异的论点,将西方现代派思潮和艺术理念当作新的审美观点予以吹捧,盲目跟随、亦步亦趋。

另一种态度是: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本国与国外教育环境不同,教育体制长久以来有很大区别,所以,面对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不经深入研究就直接下定论予以否定。他们通常会认为,国内与国外的国情不同,教育培养的目标有很大差异,所以西方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直接运用,要经过改造和选择性的进行借鉴。此一观点,粗看似乎正确,但仍然有不经过深入研究就下定论的嫌疑,在没有充分认识一个事物之前就妄加否定和改造是不可取的。

在借鉴态度上,应先对西方高校进行深入实地的考察调研,充分认识到其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和产生背景,在面对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借鉴的态度上,笔者提倡进行自由选择借鉴。对一种事物能够进行自由选择就说明在选择的时候已经斟酌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自由选择之前能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认识,对自身所需非常清楚,所以才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对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我们即使制定了原则、方法、态度,但这些死的东西未必适合每一个需要借鉴的人或课堂,只有教育工作者进行自由选择才具有随机性、自由性和主动性,也能最大程度的体现适应性和契合度。

五、建议:对教师管理与评价制度的适度整改

西方知名高校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地位是给予非常肯定和重视的。教师有制定教材、设计整体课程计划、编写教学大纲、自由选择教学方法等权利。我国高校目前由于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思维定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权利有限,通常为迎合教学评价的规定而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教材的制定,或者是否使用教材,均由管理者决定,同时,教师面对来自科研和教研双方面的压力,实践教学偶感力不从心。所以,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对教师的管理和资源的配置制度。首先做到,权利下放,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自主权的发挥。教师通常是对本专业最熟识的人,甚至比管理者更通晓如何教授本门课程,授课也许不需要教材,而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也许不在教室中授课而进行户外活动教学效果会更好,或者授课顺序与教材不同却能更显条理清晰。但由于种种制度的束缚,教师不得不遵循一些制度的规定不能进行自由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久而久之,教学模式的开拓性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束缚。因此,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应该充分信任教师的能力,让教师发挥授课自主权,积极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样教师的教学潜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我国高校的普遍现状是,高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相对固定。采取同一个评价体系衡量不同系、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此种措施已是对教师创造多样性教学方法的限制,教师为了满足评价体系宏观的衡量标准,只能降低自身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发挥。据此现状,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可以尝试设计双向教师配对教学,比如,实践课可以选择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聘请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人员教授实践课,理论课可以由本校教师来讲授,一个课堂两位教师。这样各自发挥所长,各自关注各自领域的前沿信息,更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尽量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一根尺量人,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当然也要有共同的评价标准,这样就要求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把握一个度。什么是共同的,什么是个性的。高校应研究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要明确共性之下存在个性的差异。

六、结论

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往往不够深入,再此背景下便就其妄加否定和改造,实不可取。在深入研究西方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后,笔者主张采取自由选择的借鉴态度,取“可用者”用之,优化我国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对于国内高校教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尚有改进的空间,仍需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来改良和优化。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2

【关键词】西方行政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 启示

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研究西方行政理论变革,对我国进一步搞好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亦有借鉴意义。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阐释。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政党分肥制和日益扩大的行政机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而此时企业组织由于运用科学管理,重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自然成为行政组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作为他所提倡的新型公共行政研究的一部分,威尔逊提出,应该用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威尔逊认为,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应该以私有经济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是对工业革命前期社会的反映,韦伯认为官僚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新公共行政理论阐释。新公共行政理论来源于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存在问题的探讨。1968年在塞拉丘斯大学米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其目的是让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走到一起来讨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因此隐含了一种意味,即讨论他们的研究会与该领域成名学者的方法有何不同,后来他们提交的论文和评论被结集出版,命名为《走向新公共行政》。它高举社会公平的大旗,关注意义和价值,着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的人类社会放射出一线曙光。新公共行政认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满足受益者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要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更要关注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公共行政要关注和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思潮,它于20世纪后期发端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新公共管理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学、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重塑政府等。20世纪后期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和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是新公共管理产生的社会动因。在90年代末期才形成一致的名称——新公共管理。

西方诗学对文学精神的建构与解构 篇3

西方传统诗学对文学精神的自觉建构始于柏拉图。由他与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诗学的“非诗-诗辩”的演进模式。但是,不管是“非诗”还是“诗辩”,体现出的都是想为文学找到某种其赖以生存的“精神”的精神意向。而且,传统诗学的“建构”都是在“形而上学”这一语境中展开的,关于文学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哲学问题”,而不是文学问题。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精神与非文学的精神的界分,只有哲学才能清楚确立。我们看到,长达两千多年的西方传统诗学,在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传统诗学对文学精神的建构在总体上是在逻各斯中心主义下的建构。西方传统诗学是在形而上学的知识域中展开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方诗学在柏拉图手中建立的时候首先并不是对诗的事实的解释,而是在形而上学的根基上对诗的应然的划定。而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就是“逻各斯”。这一形而上的超验中心在西方形而上学中不断地以不同名字被重复: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普罗提诺的太一、基督教经院哲学的上帝、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再到尼采的强力意志等等无一不都是对世界的本体、始源的不同命名。这些命名都是逻各斯的不同称呼而已。德里达就宣称:“尽管在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着所有那些差异和断裂,逻各斯中心的母题却是恒常的:我们在所有地方都能找到它。”①

“逻各斯”虽然是一种理论话语,但由于它被表述与阐释为一种控制形而下物理世界的先验本体,由此而获得了独立的生命,成为一种权威话语,控制了哲学家和诗学家的理论生产。而从诗学来言,则是诗学“在本体论上认同了逻各斯的先在性而成就了这个源点,从这个源点衍生出理性、诗、美、文化及其这个世界的精神与形而下的物理生存现象。”② 也正是如此,西方诗学对文学精神的建构就具有了一种强硬的姿态:诗必须承担沟通现象到本体间的任务,不如此,则不为诗。凡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诗,则是诗的堕落。诗对读者的作用也并不仅仅只是让读者领略到世界现象层面的美,而是要起到中断日常生活,进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的作用。

2.西方传统诗学对文学精神的建构体现出对理性的信仰。与哲学相比,文学属感性的领域,但是传统诗学并不支持文学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是要求文学在内在精神上要有一种跃姿,能帮助读者穿透世俗物质的迷雾,而入于理性的澄明之境。亚里士多德主张诗比历史更接近于哲学,德国古典美学主张的审美解放,都在于强调诗或美在精神上的理性品格。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诗学还是一种人本主义人学下的诗学,它受制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对人的经典看法。巴雷特曾说:“进入理性主义的伟大进步必须要有自己的神话。”③ 这一神话,就是对理性的信仰。它不仅贯穿了西方传统哲学,同时也是西方传统诗学的核心。

对理性的信仰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使理性置于理性批判之外,这一点即使是在十九世纪后兴起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也概莫能外。非理性主义在长时期内一直被视为理性主义的对立面。但其真正的关系却如海德格尔所揭示的:“这种对理性的信赖以及理性(ratio)在其中所起的强大的支配地位,我们不可把它片面地把握为理性主义,因为非理性主义同样也在这种对理性的信赖的范围之内。最大的理性主义者最容易沦于非理性主义,而且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在非理性主义决定着世界图像的地方,理性主义就欢庆它的胜利。”④

3. 西方传统诗学对文学精神的建构具有空间性。这里的“空间”并不是指我们感觉经验中的物理空间,而是终极存在转变为现实秩序的中介,也就是说,空间不在感觉经验中,而是感觉经验的前提,也是一切现实秩序得以理解的前提。柏拉图就说:“存在、空间、生成这三者以其自身的方式在宇宙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如此,我们也就无法去讨论它的经验的实在性,无法用一种动态和过程的眼光去看它。⑤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诗学的建构何以是空间性的呢?因为文学创造在诗学看来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过程,是从无中虚构出一个有的世界。而诗学的建构则是要将文学的“实有”的东西追溯到“无”,或将“有”的世界当作“无”的世界来说。这个“无”(或曰逻各斯)才是文学的真正根源,也才是文学精神的真正所在。因此,文学精神并不是文学的寄生物,而是文学的根源。在一定的意义上,甚至可以用海德格尔式的风格说,是文学精神成就了文学,而不是文学催生了文学精神。

如果说传统诗学是专事于建构的,后现代诗学则是专事于解构的。就发展道路而言,我们大致可以把西方诗学的发展看作是与西方哲学平行的,当后现代哲学致力于解构传统哲学的时候,传统诗学建构文学精神的志向以及所建构的文学精神同时也遭到了解构。限于篇幅,本文粗略地谈谈解构主义是如何实现对文学精神的消解的。大体来说,它有着两个逻辑上相连的环节:首先是终结理论,反对传统诗学的理论预设,消解哲学/文学间的传统对立;其次是以文本批评取代理论,将传统诗学降为一种具体的批评,从而彻底地消解诗学以及其建构的精神。

1.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策略,并不是将哲学/文学的传统地位颠倒过来,以文学取代哲学的地位。而是从语言入手,呼吁哲学与文学间的交流,从而对传统哲学/文学的二元对立起到造反的作用。对哲学与文学的传统关系的解构集中见于德里达《哲学的边缘》一书中的《白色的神话》一文。在哲学/文学二元对立项中,德里达认为两者并不是和平共处的,而是其中的一项在逻辑、价值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但是德里达却认为文学和哲学都是一种符号系统,两者的差别只在于文学坦率地承认自己植根于隐喻中,而哲学却总自以为是超越了文本的隐喻结构,而其实哲学也是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深深植根于隐喻的科学,假如把其中的隐喻或者说文学性清除出去,哲学本身将空空如也。

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并不是增强了文学的哲学性,相反是使文学摆脱了哲学的先验要求,成为一种供人阅读的意义无止境的文本。德•曼就提出阅读应该是“不再认为一篇文学文本可以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具有一个明确的意义或一整套含义,而是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一个真理与谬误无法摆脱地纠缠在一起的无止境过程”⑥。也就是说,文本是与阅读不可分的,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确定不变的意义,“无法先验地确定,文学,除了只能是它自身语言的可靠来源之外,还能是什么事物信息的可靠来源。”⑦ 因此,传统诗学所建构的文学精神皆成了空中楼阁。

2. 以不确定性解构文本的固定意义。传统诗学的特点用解构批评的术语来说,就是相信“深渊之下还有更深的深渊”,所以诗学也在不断地建构一个文本的终极意义。这是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作为形而上学在诗学中的表现。而在解构批评看来,一切文本都包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素材,同时又包含着对这些素材的破坏。“这种破坏被纳入观念的文字、修辞手段和西方的神话,成为它自己光线的阴影。”⑧ 也就是说,一切文本都具有自我解构的特点。因此,米勒提出:“阐释预设所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应该彻底摒除,因为德里达、尼采等人已揭示出文本绝无单一的意义,而总是多重模糊不确定意义的交汇。”⑨ 卡勒也就此意义说到:“解构就其最简单宽泛的意义上说,这涉及重视文本中所有在抵御某种权威阐释,包括似以为作品极力鼓励的阐释方式的成分。无论用什么主题、论点或模式来界定某一部特定作品的性质,依然存在着作品异于被如是界定之自身的种种方式,它们或是系统地,或是转弯抹角地对界御中的论断提出疑义。……文本将传送异于它自身的差异,由此使阐释永无止境。”⑩ 由此,解构批评认为不可能也无法探寻到文本固定单一的意义。

解构主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坚信“文本之外别无一物”(德里达语),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坚持把语言置于第一位。他们反对在语言之处去探讨形而上的宇宙精神或物质本体,也反对像结构主义一样将语言符号抬高到绝对存在的高度,而是主张要拥抱语言的自由游戏。相应地,在文学理论上,希利斯•米勒在《探寻文学研究的依据》一文中提出文学批评已经进入“文学的语言学阶段”,“为了拆除理想主义,就必须拆除语言上的种种假设,但是,这样做决不能凭借还原理想主义的办法,决不能诉诸把两者都包括在内的某种元语言,而只能通过修辞分析、转喻分析及诉诸词源这样一种运动,从而触及到某种超越语言的东西,而达到这一步则只能承认在这一运动的反理想主义或逻各斯中心形而上学的反向动量中的语言学契机才有可能。”{11}

3. 以边缘消解中心。相对传统的本体论哲学或认识论哲学,后现代哲学以语言问题为中心意味着对传统哲学以本体为中心或以主体为中心的消解,是一种非中心化(Decentering或称解中心)的哲学思潮。非中心化思潮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直接产物,在诗学领域,它在结构主义诗学中已经盛行。不过,按德里达的看法,结构主义的非中心化工程是不彻底的,因为它所非的不是“中心”本身,而是某个中心。相对而言,客体、主体(作者)甚至像文学这样在传统诗学中曾起到中心作用的概念,在后现代诗学中都已经被瓦解无存了。德里达就说:“中心并不存在,中心也不能以在场者的形式被思考,中心并无自然的场所,而且在这个非场所中符号替换无止境地相互游戏着。”被理解为功能的中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心,而且根本也就无中心可言,因为“在中心或始源缺席的时候一切变成了话语……也就是说一切变成了系统,在此系统中,处于中心所指,无论它是始源或先验的,绝对不会在一个差异系统之外呈现。先验所指的缺席无限地伸向意谓的场域和游戏。”{12}

且不论具体的文学精神所指,传统诗学与后现代诗学的裂缝真像学界说的那样是不可修补的吗?卡林内斯库曾在其《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一书中用俄国形式主义者雅各布森的观点来谈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他说:“按雅科布森的看法,文学的演进可视为从某一时期首要的或主导性的诗学准则系统转向一个新的诗学准则系统,这个新的系统将主导下一个时期。……雅科布森指出,在旧时期属次要的东西,在新的时期里变成了首要的,与此相应,在旧时期属本质性的东西,在新的时期变成了附属的或非必需的。”{13} 从此视角,我们看到解构诗学虽然将自身的目标定位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但是从建构与解构的角度来看,解构其实是与建构共在的。也就是说,解构同时也是要建构传统中的“属次要的东西”。米勒就认为“任何一种解构同时又是建构性的、肯定性的。这个词中‘de’和‘con’并置就说明了这一点。……它在破坏的同时又在建造”{14}。可以说,解构诗学如果没有一种建造,那么其精神不可能渗透入如今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精神,本文觉得当今的文学精神的“沦丧”,在一定意义上是误解了“解构”这一词语,过分地将自身与传统的东西剥离开来,导致了文学的无根状态。事实上,解构应该是传统里的次要的东西成为了“首要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并非是对理性的终结,而是理性内部两种不同形态的较量,是对理论理性的补充。就像雅斯贝尔斯所说:“尼采瓦解理性的哲学思想的真正意旨本身是一种大理性,他对‘理性’发动的攻击是大理性对小理性的攻击,后者即所谓的无所不知的理智。”{15} 作为人类文明基本构架的理性的存在具有一种真正的人类学意义。以至于哈贝马斯提出:“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批判都内在地隐含着理性的要求和批判者的理性立场。” 而形而上学也是如此,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根本不可能把自身放到形而上学中去,因为,只要我们生存,我们就总是处于形而上学中的。……形而上学属于‘人的本性’。”{16} 如果我们能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那么,文学的未来就还是可赎的。

注释

{1}{12}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页、第505页。

{2}杨乃乔,第116页。

{3}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80页。

{4}海德格尔:《尼采》上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18页。

{5}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6}{9}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第441页。

{7}德•曼:《对理论的抵制》,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

{8}{11}{14}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第129页、第130页。

{10}乔纳森•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1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27页。

{15}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1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2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观人批评”(项目编号:07GJ01)阶段性成果。

论中国古典舞对西方现代舞的借鉴 篇4

1. 通过观念引导肢体动作

运动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 舞蹈者可以用思想观念做引导, 选择符合自身思想感情的舞蹈动作, 这说明思想是舞蹈艺术的核心支撑。“不为动作而动作”是现代舞的重要舞蹈观念, 这一观念可以让古典舞者在训练时深刻感受到, 通过身体动作调动内在感知才是舞蹈的真正内涵, 而不是对舞蹈动作进行简单地堆积, 并以这一真气却的领悟为基础, 将其与舞者本人对舞蹈的各层面理解相互融合和渗透, 当舞者自身的内在观念和舞蹈动作有机融合后, 就能狗形成有效叠加, 从而充分体现出对舞蹈深入开发的真正宗旨。如果没有思想做引导, 肢体动作则失去了这一重要基础之后, 开发出来的舞蹈动作最终缺乏有意义的文化表达, 也就缺乏所谓文化风格特点。从这一点来看, 古典舞者可以借鉴现代舞的形式所传达的舞蹈观念以及艺术原则。

2. 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观念

可以通过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训练肢体技能, 引导古典舞者尝试那些自己在过去认为不是“舞蹈动作”的舞蹈动作, 并由此逐渐打破观念上原有动作套路存在的局限, 新的舞蹈动作也随之得到开发。这样依赖, 古典舞者就能突破自己和他人的常规, 不再按照自己是否符合传统的要求以及动作规范这些固有的标准, 放开思想去设计和编导编出更多的“新颖”“奇特”的舞蹈动作。这样至少能够收到两个好结果, 一是还能丰富舞蹈的表现手段, 使舞蹈得到与众不同的开发与强调, 二是能够让舞蹈者为自己的不断创意所激动, 并使舞蹈者实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开发。同时, 舞蹈者在这种创新思路的启发和引导下, 还能够对自己的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优势, 从而发现那些陌生的, 或之前认为与自己无关的舞蹈艺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认知和把握, 而并非真的像想象中的那样没有办法触及。

二、中国古典舞对西方现代舞的技术借鉴

第一, “机遇编舞法”训练体系, “机遇编舞法”由坎宁汉提出,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著作, 坎宁汉从该著作中领悟到必然渗透于偶然之中、且大量的偶然游客一产生必然的思路, 并由此形成一套现代舞的思想观念, 其核心的思想在“机遇编舞法”训练体系中, 表现为“非确定性”思想, 通过“投硬币”的方法来有效连接核心的舞蹈动作, 从而使多变的舞蹈动作取代了重复的舞蹈动作, 更加爱体现出艺术效果。

第二, 玛莎—格莱姆体系的训练, 该训练方法可以很好地训练中国古典舞背部肌肉的能力和韧性, 强调对脊椎灵活性的训练, 把握呼吸的能动性、并强调动作从实际的呼吸向独立于实际呼吸行为的肌肉活动发展的过程训练, 强调用身体的脊背来带动动作, 具体而言, 当身体在呼吸的过程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 由此呈现出某种空气般轻盈的舞蹈动作, 这就相当于进入了放松状态, 与此相应的是, 当动力消失后, 舞者呼出空气, 由此也就形成了收缩动作。

第三, “倒地———爬起”的技术体系。该体系由美国现代舞大师韩芙丽提出并推行, 是一个能够把握舞蹈力度的训练方法, 创作者将动作看做是“一种根本上的平衡”。舞蹈的基本过程在平衡阶段和相对失衡阶段的交替中产生, 并通过良好的衔接使平衡阶段和相对失衡阶段之间达到协调统一, 进而产生美感。

第四, “霍顿技巧”。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霍顿基于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 舞者要能偶让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甚至每一块肌肉都能够单独活动, 这就要求舞者要逐渐克服自己生理局限, “霍顿技巧”也由此产生并发展。“霍顿技巧”能够在空间表现上对一切可能的平面和层次进行充分利用, 强调节奏的变化, 从而能够在扩大速度范围的基础上使舞者产生多种舞蹈情绪。

第五, “林蒙技巧”。“林蒙技巧”由出生于墨西哥的美籍舞蹈家林蒙提出, 该技巧是对韩芙丽思路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它要求舞蹈者以顺畅优美、轻柔松弛的表演来处理和完成从倒地到爬起的动作的速度和韧性, 最佳的平衡状态也就在并在这两者极限的拉扯间去获得。这一训练思路和方式实际上能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地面动作和站立动作之间的连贯性。

综上, 现代舞中的训练方法能够更好地增强中国古典舞者的灵活性和提高其肢体表达的协调性, 突出和强化中国古典舞中“满、赶、闪”的运动审美意象, 而“拧、倾、圆、曲”的大开大合动作艺术神韵也会由此得以更充分发挥。

三、中国古典舞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利弊分析

1. 利处分析

(1) 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理念及其表现手法。

其一, 在创作理念上。现代舞能够通过对空间的多层次运用来选择题材, 具有活跃的创作思维, 而且还可以在人物与空间两者之间通过相互吸取来实现结合, 这样一来, 就能够通过后续对舞蹈动作进行巧妙处理, 并使创作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

其二, 在表现手法上。一方面, 现代舞能够促进舞蹈本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 现代舞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和韵律, 现代舞三度空间的顺畅流动以及多时空、多角度的无缝转换等一众多方法和技巧, 都对中国古典舞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 促进了中国古典舞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演进。在高科技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 各门科学在21世纪进入一个高度综合的状态, 舞蹈艺术的革新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舞蹈发展的不竭动力。属于世界的往往是民族最好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基于此, 我们只有以中国自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基础, 深刻把握中国哲学和世界艺术美学的理念, 在这一前提下, 无论批判还是建构, 我们的现代艺术都能具备很高的美学的高度、很宽的文化广度以及很深的哲学深度, 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发展和创新才能有的放矢。

2. 弊端分析

第一, 在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 由于我国古典舞蹈艺术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于是有人为了简单, 干脆采取生搬硬套的措施, 将现代舞元素强加于古典舞之中, 甚至直接套用西方现代舞的做法, 这样就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产生了一些过于现代化的动作, 这种状态下的中国古典舞既不像现代舞, 又失去了中国古典舞中原有的艺术内涵和韵律。

第二, 丢失了自身舞种的根, 莫过于重视吸收现代舞的新潮元素。尽管吸收能够推动古典舞的进一步发展, 但中国古典舞不能失掉传统风格, 不能作为无根之水而存在, 否则就会最终走向没落。因此, 我们在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同时, 应该密切关注如何把它嫁接过来, 如何从中提炼有益的营养, 使其真正被我们消化和吸收, 在坚持中国古典舞风格神韵的基础上, 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中国古典舞蹈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首先分析了中国古典舞对西方现代舞的观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借鉴, 并由此进一步对中国古典舞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利弊分析, 目的在于使西方现代舞中的精华能够真正被中国古典舞蹈消化和吸收, 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蹈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西方现代舞,吸收借鉴

参考文献

[1]保尔·布尔西埃.西方舞蹈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2]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篇5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到最后成书的启示录, 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90—96年之间, 历经了1600多年, 本书的作者多达40位。这些作者多为犹太人, 他们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和职业各有不同, 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医生等。各个作者按照自己对上帝的看法和人生经验, 以上帝的默示各自成文。圣经是这些作者所写作品的汇聚 (1) 。《圣经》经典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共39卷, 是希伯来文学的重大成就;《新约》共27卷, 是希腊文学的重大成就。所以说欧美文学的渊源是两希文学, 即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圣经》的文学体裁包括希伯来民族的原始神话、古代传说、民族史诗、历史歌谣、先知文学、启示文学、智慧文学等。它将希伯来独有的传说、宗教故事、民间风俗、誓言圣咏、爱情诗歌等连同自身的福音故事和耶稣门徒事迹等, 形成了罗马帝国时期的“圣经文学”和“教会文学”。圣经的文学表现形式为叙事文学 (包括人物形象塑造与事件叙事、史料记述与异象阐述学) 、圣经诗歌文学 (包括诗人与神、诗人与诗歌、诗歌的艺术能动性并文学种类及其神学阐扬、诗剧与史诗) 、圣经散文文学 (包括散文的文学艺术审美范式、散文盛载的真理效能、祈祷文在颂神过程中的生命学诗性意境) (2) 。圣经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乳汁,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作家, 如但丁、弥尔顿等, 都是从圣经文学里涉取题材进行文学的再创作。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对《圣经》文学了如指掌。据有人统计, 他的每个剧本平均引用《圣经》中的话就达14次之多。 (贾裕玟, 2009)

二、西方诗歌文学体裁中的圣经主题

1. 但丁的《神曲》。

意大利伟大的文学家但丁的名著《神曲》以圣经的主题思想为蓝本,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篇, 每篇33曲, 加上序曲, 正好100个诗章。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 迷失了道路, 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 惊恐万分, 这时, 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 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一共九层, 上宽下窄, 像一个大漏斗, 凡是生前做过坏事的人, 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 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 它漂浮在海上, 共分为七层。历经炼狱之后, 维吉尔退去, 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 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 九层之上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 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天堂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1) 但丁描写自己由地狱到天堂的行程, 实际是反映了圣经的思想:人如何摆脱罪恶, 使灵魂得到净化, 最终使心灵得到完善, 归向上帝。《神曲》以其构思的宏伟, 想象的凝聚, 人物的描写, 艺术的熟练, 以及富有感情的道德力量, 堪称一部伟大、雄浑的诗歌杰作。在形式上, 它摹仿了阿奎那神学体系由下而上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在内容上, 《神曲》引用圣经典故、圣经人物亚当、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大卫、耶稣、圣母、彼得等, 对圣经中的说教、象征、启示、福音等均有详尽的刻画和展示。这部作品除了单纯的文学意义外, 还有寓言的意义。它所描写的但丁的行程, 就是但丁的灵魂的历史, 也就是他的心灵走向上帝的行程, 给每一个读者作为规范, 帮助他们探索一条过道德生活的“直路”, 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此外, 但丁以维吉尔为理性和哲学的象征, 以贝亚德为信仰和神学的象征, 借此表示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 认为人靠理性和哲学能够认识到罪恶, 但要认识最高真理、达到至善, 理性和哲学则无能为力, 只有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希望和仁爱的德行生活才能获得。所以, 但丁这部有着宗教哲理和神学韵味的文学杰作, 其指导思想与圣经神学理论乃是一脉相承的。

2. 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弥尔顿是17世纪的英国诗人, 其代表作《失乐园》 (Paradise Lost) 、《复乐园》 (Paradise Regained) 和《力士参孙》 (Samson Agonistes) 均以《圣经》为写作蓝本。《失乐园》 (Paradise Lost) , 全文12卷, 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 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 却仍不悔改, 负隅反抗, 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 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 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 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 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1) 。作者以此篇长诗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 认为人由于意志薄弱, 经不起引诱而感情冲动导致违禁犯罪。作者从旧约创世纪到新约启示录全景展开创造、堕落、赎罪、拯救的人类存在本身, 在本体论的高度上实施个人生命的意义。 (金丽2007) 。《复乐园》是《失乐园》的续篇, 它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中耶稣不被撒旦引诱, 经受住各种试探的故事, 充满了基督的意志和力量。《复乐园》描写耶稣来到人间, 为人类赎罪, 战胜撒旦的各种诱惑, 布道传教, 替人类恢复那失去的乐园。弥尔顿以圣经为题材的这两篇长诗说明, 人类如何对付引诱的问题, 阐述了清教徒所追求的理想的伦理观念 (2) 。弥尔顿的第三篇长诗《力士参孙》创作于1671年, 取材于《旧约》的《士师记 (Book of Judges) 》。以色列的大力士参孙被情人腓力斯人大利拉出卖, 以色列人的统治者是腓力斯人, 他们弄瞎了他的双眼, 参孙念念不望复仇。后腓力斯人逼迫参孙演武, 参孙推倒庙宇, 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孙充满献身精神, 轻率的婚姻导致了不幸, 虽双目失明却毫不屈服, 这些使人们联想到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作者在复辟时期内心的痛苦和决不屈服的斗志。这首诗剧以希腊悲剧为典范写成, 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 弥尔顿的《失乐园》强调理性控制情欲, 反映出了人文主义对人生的肯定与清教徒反对无限制享乐这种道德观之间的相互协调。《复乐园》则强调用坚定的信仰来消除情欲, 以表示其宗教信仰终究得胜。《力士参孙》强调人在痛苦和耻辱之中, 只有克服失望才能恢复精神力量。弥尔顿的这三篇长诗不只是单纯地表示革命的信念, 而是对神的引领的祈求, 对个人灵魂的重视和对人类终于复兴的信念。

三、结语

但丁、弥尔顿是基督文化孕育出来的百科全书式的大文豪, 他们的史诗文体雄浑壮美, 语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思想正统, 内容涉及古典哲学、神学、文学、历史和现实生活。《神曲》、《失乐园》的结构、观念、故事和语言, 主要依据于圣经, 在圣经的语境中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通过圣经化的灵魂激荡而获得高远的人格和丰满的生命, 用文学创作向世人发出诗意的召唤, 把人们内心的倜傥之旅的大门打开了。 (金丽2007)

西方文学家的智慧是圣经的启示, 圣经是西方文学作品主题的诉求, 来源于圣经的思想情感, 精神观念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文学作品影响了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圣经塑造了西方文学大师的思维模式、情感趋向、价值观念, 他们的文学作品思想贯穿着基督徒的信仰, 贯穿着圣经的主题思想, 所以说圣经是西方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齐揆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学艺术[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3) .

[2]贾裕玟.浅析《圣经》对三位文学巨匠的作品的影响[J].作家, 2009, (01) .

[3]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EB/OL].2012-09-22.http://wenku.baidu.com/view/ea582289cc22bcd126ff0cbd.html

[4]张舍茹《.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1) :49-50.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理论倾向和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统一学说。它是色彩斑斓、内容庞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总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理论倾向和特征。即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缺陷,跟随社会发展步伐,考察并回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所产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并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相结合,重新诠释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寻找西方国家人们实现解放的道路。这种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②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传统”,其实是“批判性”学术传统。它始终不渝地反对教条主义,从现实出发,“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尤其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变化无法给予有力的解读,他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中,允许从黑格尔、弗洛伊德等人立场解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思想学说与某种西方哲学学说结合成西马思潮中盛行的一种理论思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往往把早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把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列宁对立起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独特性,使其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性。在早期的理论形态上有别于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上它接受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点,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成就补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结合。它攻击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结合,使其新康德主义化,同时批评恩格斯、列宁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结合在一起,同时用人本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政治理论加以修正,以便重新分析与估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动力、道路与目标作出新的构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阿尔都塞之前以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批判为主,关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构,将唤醒西欧发达国家工人阶级政治意识与文化自觉作为西欧发达国家批判的重点。③他们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意识的能动性,企图通过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主导权。阿尔都塞之后的理论批判主要以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批判为主。因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已不能照搬。尤其是苏联剧变和解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是否会很快灭亡,发达国家能否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即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才是追求目标?为什么要追求它,其优于资本主义的地方在哪里?同时,全球化带来一系列全球问题,其根源在于主导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治理全球危机需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对其加以批判。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长达8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但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或思潮:一是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二是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并研究了某些重大的理论或现实问题,所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变化也非常大。但总起来说,也有一些共同关心的热点和某些共同的研究主题,主要是:

第一,在20世纪20-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卢卡奇等人,主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学说的关系等问题。这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点始终放在哲学上,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一种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把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理解为总体性,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大都采取否定态度。同时,反对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的片面做法,认为社会现实的总体主要是由经济关系、国家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三大部分组成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识形态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根源的揭示,强调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学说的内在连续性。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则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批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哲学解释,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马尔库塞等人强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性,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并不等于说他们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其他部分。事实上,柯尔施等人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都有精深的研究。但不论研究什么问题,他们都要求用一种历史哲学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在20世纪30-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繁荣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文化工业、科技进步与工业文明、人的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所以,这个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而且焦点集中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批判理论,认为批判理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现存秩序进行批判,并从科学技术消极作用的角度来论述社会异化的主题,把科学技术理解为意识形态——新的控制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则把人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人的重新发现和回归;弗洛姆主要是从性格压抑机制角度提出异化问题,把意识形态研究与无意识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深化了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科莱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则把社会生产关系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当作他们思考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同样表现出对异化问题的关注。

第三,世纪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哈贝马斯等人,开始思考资本主义合法化、生态、人权、生活质量、人的自由和发展等问题。这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危机意识被稳定意识所取代,批判的锋芒越来越钝,基本上返回到改良主义甚至保守主义之中去。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借鉴

总体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股影响较为广泛的理论思潮。随着深入了解这一思潮,就会发现,它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某些批评、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批判的分析,都有不少合理之处。它通过对当代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为我们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关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特征和品质,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另一方面,又纷纷以“补充者”“革新者”自居,要求重新“发现”和“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现代化。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内容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论点近似荒谬,但是,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和观点确实为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内容。比如,他们提出要吸收和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成果,重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到忽视或者偏离的问题,以及试图引进现象学、生存主义、语言学、生态学、精神分析等20世纪的理论发展作为研究日常生活微观领域的思想工具等,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研究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尤其是他们敢于挑战“正统”的理论勇气,激活了我们沉寂多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我们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增强了学术反思能力,从而反观自身之不足与缺陷,明确未来学术研究的路向与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回归马克思”和“推进马克思”并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批判,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克服现代性弊端提供借鉴。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与世界现代化潮流必然存在一定的同质性。现代性建构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其自身的弊病。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克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端与困境,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大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危机有深刻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应对现代性弊病的产物。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都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新兴的理论克服启蒙所带来的现代性危机。因此,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批判,借鉴其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实践中的困境与难题,可以增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克服现代性弊端的能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镜子。

第三,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全球化的理论效力。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如何应对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政治议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自居,他们大多以苏联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参照,力图打破“意识形态性”的体系建构,重新解释、补充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指导当时东欧或西欧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在所谓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尝试中,始终跟随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回答了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他们的产生与发展,与全球化趋势下不断凸显的现实问题密切相联,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冷战格局形成,全球化趋势明确彰显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还是对新形势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都明显带有全球化时代的理论印迹。因此,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逐渐融入全球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项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理论工程,有助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全球化的理论效力。

不可否认,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其局限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虽然他们一再强调要做西方社会的代言人,但其相关理论与社会大众存在很大的距离,因而无法提出具体的行动纲领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实践。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当中的激进分子所形成的文化共同体逐渐传播的。他们不愿采取列宁主义的实践途径,宁愿倾向于走激进的政治自由主义道路。后来的实践表明,他们的激进的政治自由主义道路几乎是失败的。然而必须承认,相对于其所取得的成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是瑕不掩瑜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局限性也给我们以必要的警示和教训。我们应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它的覆辙,如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7

福利经济学关注社会福利问题, 社会发展目标不是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GDP的不断增长, 而是社会福利不断增长, 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保障机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 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经济建设已经走出了原来单纯为配套的体制性发展障碍, 转向注重公平的分配和基础设施的共享, 但距离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有人认为福利经济将会削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会使得人们产生对福利的依赖性而丧失自觉进取性, 削弱一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竞争力, 甚至会导致国家因为福利公共开支的失控造成财政危机, 甚至国家破产。就像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一样, 统计显示, 希腊的债务危机高达3000亿欧元, 2009年12月其负债率达到了115.1%, 远远高于欧盟要求的60%的上限, 并出现了信用危机, 由此引发的全面的政治和社会系统性危机, 因此有人认为高福利制度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在应对危机的时候, 如何能尽可能的降低人们的危机情绪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减少经济的衰退, 尽快在走出危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保障福利机制并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的发展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 城镇养老保险系统的运作,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等, 但是这些福利保障都不是全面普及的, 保障的范围和比例有较大的局限性, 并不是像西方高福利国家建立的那种全民的高福利保障, 因此, 我国福利保障机制的建设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

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支出的GDP占比还比较低, 而欧洲各国的养老金及其他的各项保障支出占的GDP比重较大, 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更是使其财政不堪重负, 但是纵观我国,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福利水平还比较低, 覆盖面受较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目前我国主要的问题不是担心是否会步欧洲发达国家福利危机的后尘。同时, 一个国家福利制度的高低也不是导致国家破产的根本原因, 高福利是靠高税收来支撑的, 希腊用信贷来刺激消费, 另外其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旅游业占全国GDP达到1.9%, 在危机时游客骤减, 收入减少, 因此受影响较大。

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个人收入差距、城乡差距未能明显缩小, 医疗保障还不够普及, 全面提高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都是极其重要的, 西方经济学不是万能的, 西方福利经济学更不是万能的, 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 单单依靠某种经济学更是不可能了。

通过研究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给我国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 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的水平应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福利制度发展的基础, 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是加快福利制度的保障;

第二,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运用恰当。财政、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福利保障发展的重要工具, 政府必须要正确把握实施时机, 运用自如;

第三,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失业救济体系。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起步晚, 水平低, 存在较强的地区差异, 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同时建立涵盖养老、失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

第四, 健全税收机制, 注重收入再分配。税收是社会保障的经济来源, 要防止因为税负过重而导致的投资减少, 经济发展的放缓, 同时要削减政府不必要的开支, 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

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健全的保障体系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 也不会是市场竞争的障碍, 它恰恰是对市场缺陷的纠正。福利经济并非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障碍, 已然成为与经济全球化方向相一致的重要推动力量, 福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社会民主、繁荣、文明的一个标准, 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凯.《比较福利经济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8

一、因家教与翻译结缘, 翻译作品不断涌现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余杭, 1903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他的父亲酷爱读书, 嗜书如命, 到处搜集书籍以至于书房内各个角落都摆满了轴卷和图书。他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耳濡目染, 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外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可贵的是梁实秋先生的父亲还略懂英文又严于子女, 因而梁实秋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了扎实的国文基础, 并与英文结下了不解之缘。1912年梁实秋先生入公立第三小学。在小学时当老师问他“Is he of us?”是什么意思时, 梁实秋反应灵敏脱口而出那句话的意思是:“他是不是属于我们这辈人呢?”老师听到他准确无误的回答, 在大为吃惊的同时也非常赏识地认为梁实秋孺子可教。而实际情况是在梁实秋上小学之前他父亲已经教过他很多使他了解国外文化了, 这为梁实秋以后辉煌的翻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夏天, 梁实秋先生自己志愿报考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想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后来他非常有幸被录取, 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值得庆幸的是, 清华学校拥有大量的外籍教师以及像林语堂那样很有英文造诣高深的专家教授。梁实秋每天都处于这样的英文环境熏陶中, 这漫长的八年学生生涯为梁实秋先生奠定了坚实的英文基础。20世纪20年代梁实秋先生还与顾毓秀、张忠绂等同学初显身手, 一起合作翻译了《短篇小说作法》, 这是梁实秋先生的第一个翻译作品, 也算处女之作, 标志着梁实秋先生开始踏上了自己的翻译之路。1923年8月梁实秋完成了清华学业后开始了留美生涯。在通往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船上梁实秋还翻译了C.Rossetti的《约翰, 我对不起你》这本书, 这还都属于梁实秋先生的初期作品。1924年夏天, 梁实秋先生在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圆满完成学业后, 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学院开始攻读欧文·白碧德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此外, 在哈佛大学研究期间梁实秋先生的一些戏曲演出获得当地人们的高度认可, 特别是《基督教箴言报》还专门刊发文章予以重点报道梁实秋先生的事迹。

1926年8月, 梁实秋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回国, 被南京东南大学聘任为老师,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 梁实秋先生总是利用下班时间及周末等闲暇时间进行着翻译方面的准备工作, 翻译作品不断涌出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 开启了梁实秋先生辉煌的翻译生涯。

二、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

在青岛大学执教期间, 梁实秋先生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准备工作。梁实秋先生曾经回忆说, 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胡适先生的倡导下, 当时倡议由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叶公超以及陈通伯 (即陈西滢) 五人组成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委员会, 闻一多先生为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委员会主任, 并提议由徐志摩与闻一多翻译韵文体, 陈通伯和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散文体。原打算利用五年来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这一艰巨翻译工作, 但世事难料由于各种出乎意料的原因最后只剩下梁先生一个人孤独地承担这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事实上梁实秋先生由于擅长撰写小说散文, 后来翻译出来的作品也确确实实体现出了散文的风格。因而这样说来青岛四年 (1930—1934) 对梁实秋先生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四年。在这四年期间梁实秋先生除了上完每周12小时的课之外, 剩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上。

经过多年的艰辛付出, 在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 上海商务印书馆相继出版梁实秋先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八个作品, 在成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威尼斯商人》、《马克白》等八个作品之后, 1939年9月梁实秋先生又翻译了《第十二夜》并于香港出版, 这些都是梁实秋先生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的初步成果。

20世纪30年代初期, 梁实秋先生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来到重庆任教育部特约编辑兼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 并兼任编译委员会主任。在梁实秋先生出任编译委员会主任期间, 梁实秋先生和他的同事一道非常勤恳吃苦耐劳。特别是在翻译方面, 尽管在当时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都极度困乏的情况下, 梁实秋先生还是艰难地保证了编译委员会做了许多颇有建树的事情。因为在青岛时有很多闲暇时间和较多的史料和数据资料可供查看, 本来梁实秋先生打算每年翻译出两本莎士比亚作品, 然而在重庆这段艰难岁月里, 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参考书予以查阅, 没有办法很不情愿地只有翻译出《亨利四世下篇》这一本书。值得一提的是, 梁实秋先生一次在北碚友人方令孺那喝茶聊天的时候偶然发现方令孺书架上有一本Emily Bronte的《Wuthering Heights》, 非常高兴十分振奋, 全部读完之后于当晚在微弱的煤油灯照明之下一点一滴地高效率地把《Wuthering Heights》翻译出来了, 并取名为《咆哮山庄》。

可以说梁实秋先生锲而不舍地完成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泪水。至1967年, 梁实秋先生最终完成了莎士比亚作品近40部剧作的翻译工作, 并由远东图书馆出版发行。

三、梁实秋先生在翻译领域的成就

1987年底, 我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因病在台湾不幸谢世。梁实秋先生的谢世不仅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一巨大损失, 而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梁实秋先生在翻译方面所创造的成就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

1. 选材要经典。

在翻译选材方面梁实秋先生强调翻译的选材要有理性指导。梁实秋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就说, 假若翻译者对于自己所翻译的外国作品不采取理性的研究态度, 其选择的方式就不是有纪律的和有目的的, 反过来而是任性纵情凡投其所好者翻译, 结果是一不留神就把国外第三四流的作品翻译至中国, 还常常视为至宝加以模仿学习贻害无穷。那一流的作品和三四流的作品的区别是什么?梁实秋先生衡量选择的标准是作品应该是属于经典的著作, 要能够反映折射出永久的人性。梁实秋先生在翻译选材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经历30多个春秋 (1930—1967) 独自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是完全符合梁实秋先生的选材标准的。梁实秋先生选择莎士比亚的作品来翻译,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实秋先生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折射出了永恒的人性。梁实秋先生在以后的作品中多次谈到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认识, 认为《莎士比亚全集》是一部超越空间与时代的博大精深的伟大著作, 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呼吸。而《莎士比亚全集》反映的永久性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对于人性的忠实的描写。

2. 翻译严谨求实。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工作也要求非常严谨, 常常遵循着去伪存真求全求实的负责精神, 不故意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而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 能较完整地保留原著或原文的意思, 尽力做到存真求实的目的。梁实秋先生能够为了做到存真求实的效果, 开始从四面八方各个渠道各个角度搜集整理所有涉及莎士比亚先生的诗集及作品, 特别是在选择自己要翻译的原始版本上坚持“严谨求实”的原则经过耐心细致的对比筛选, 最终确定了没有一点删减的原原本本的牛津版本作为自己翻译工作的原稿。而在具体翻译工作过程中, 梁实秋先生对涉及莎士比亚先生的书籍文字及各家文字注释都进行了仔细研读, 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出了丰厚的原始材料。而在怎样把握翻译观念的问题上, 梁实秋先生更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地认为是否能引导读者对原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衡量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到位与否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事实上梁实秋先生的翻译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及节奏, 同时在对外国人名或地名的翻译时, 梁实秋先生不主张将外国人名压缩或缩短, 原则上还采用最基础的音译方式来处理。梁实秋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 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用了大量的注释与序跋进行阐释原文的意思。这种严谨求实的翻译精神对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不仅文学作品著作等身, 其翻译活动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值得进一步去探究梁先生对西方文学翻译的贡献。

关键词:梁实秋,翻译,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2]严小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5) .

[3]李娟.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 2010 (1) .

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篇9

现今对勃朗特进行研究的学者中,中外学者都颇多。但中外对于勃朗特作品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该作品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或仅仅就某个女性主义作品受其影响,并未系统总结勃朗特作品在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

本项目纵观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历程,分析勃朗特作品在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持久作用,对于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的整理及发展起到重大意义。

二、对勃朗特作品中女性主义的研究

《简爱》首先体现的女性主义精神的就是女性话语权。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基本上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她们被要求顺从听话。《简爱》以一个女性视角进行叙述,抢占了话语权,使我们有机会听到一个被压迫虐待的女性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时的男性认为当女性受到有财富有权势的男子告白,女性理应感到感激和接受,他们忽略女性感受女性话语。简爱这个形象彰显着女性和男性一样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简爱敢于说出心中所想表达心中不满心中不愿,真正实现夺得女性长期被剥夺的话语权。

其次是女性的经济独立问题。十九世纪的英国,大多妇女把嫁人当作衣食之计和终身经营的职业。夏洛蒂认为这是女性可悲的堕落,并对传统的婚姻给予强烈的鄙视。她提出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是男女双方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交融。夏洛蒂将自己的这一思想赋予简爱身上。简爱不像传统女性将婚姻当作谋生的手段,当她被自己的雇主罗切斯特先生看重时,她没有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给他当情妇。这样的自尊自立形象使得简爱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重和爱情。而经济独立毫无疑问是简爱拒绝罗切斯特的资本。

《简爱》中蕴含着男女平等的思想。简爱认为男人和女人拥有相同的灵魂,女性不应该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在各种层面上处于平等的地位。简爱在深深爱着罗切斯特先生,但又因为后者已有家室而拒绝了他。简爱认为她和罗切斯特先生拥有同样的婚姻平等的权利,罗切斯特先生已经被剥夺了婚姻权,他便失去了与简爱相结合的权利。在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死去他失去一切以后,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获得了婚姻上的平等,这时简爱奋不顾身前往追回罗切斯特的爱情。

《简爱》还传达了女性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简爱在不同时期的努力奋斗无不涵盖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勃朗特认为女性与男性一样同样具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权力。

三、三个阶段女性主义作品对勃朗特思想的继承

在《女性的奥秘》中,弗里丹揭露了女性沉浸在奥秘中,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她们由安逸慢慢变为无聊,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压抑下,失去了追求女性价值的目标和动力,她们没有自己的身份仅仅作为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存在着。弗里丹鼓励女性走出家庭谋求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角色,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独立,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女性价值。这显然是对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继承。

维吉尼亚伍尔夫强调女性话语权,她指出女性长期跟随男性话语避免发表与之相对的言论,如果有女性提出与男性相悖的观点则会被认为失去了女子的德行则会被社会谴责,这是那个时代对女性话语权的剥夺。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女性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传统的习俗和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造就了女人。

在第三阶段中,艾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夺回话语权,女性书写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冲破男性语言牢笼的束约。艾莉娜西苏认为写作是女人的领域。当作者开始写作时,实际上是倾听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进行争辩和交锋,这种内心冲突和矛盾使作者变得没有安全感,不能够平静下来,经常影响了他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当这种冲突和矛盾达到极端时,就是所谓的“着魔”状态。女性对此采取开放的态度,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解放而成为位置领域内的旅行者,继而观察和体验到了自我和自我之外的世界,以及潜在的自我世界。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简里斯的《藻海无边》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简爱》这部小说的内容,也丰富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思想。《简爱》中“女疯子”是从罗切斯特的男性角度叙述出来的,而藻海无边别出心裁,从夏洛蒂勃朗特忽略的“女疯子”视角重新构造了这部小说,推翻了简爱中可怕的“女疯子”形象,揭露了“女疯子”背后的真相,即她的疯狂是男权压制和男性迫害的共同结果。夏洛蒂强调的女性话语权是从自身的压迫而发出的,而对“女疯子”的重塑则是丰富了女性话语权和反对男权压制这一女性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康正果.女性主义与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幼儿创造性发展下一篇: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