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研究西方文学

2024-10-03

徐光启研究西方文学(共8篇)

徐光启研究西方文学 篇1

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几乎全部覆没,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震惊。大家齐集在宫门外,呼吁明神宗增加兵力,调拨军饷,抵抗后金。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精选人才,训练新兵,还自愿担任练兵的工作。明神宗听说徐光启熟识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练兵。

徐光启是上海人。在他出生之前,上海沿海一带遭倭寇骚扰十分严重。徐光启小时候,常常听他的父亲谈起当地人民英勇反抗倭寇侵略的情景,心里滋长起爱国的激情。

徐光启长大以后,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音dòu),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南京的一些读书人都喜欢跟利玛窦结交。徐光启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他听利玛窦讲的科学道理,都是自己过去在古书上没有读到过的。打那时候起,他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主要是为了传教的方便。他觉得要扩大传教,一定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那时候,明朝是不让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要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帮他说话,他还到了北京,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钟。

明神宗不懂得圣经,也不知道圣母是什么人。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兴趣,命令马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

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谈谈西洋的风俗人情。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为了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大西洋国”的人。有人一查万国地图,找不到什么“大西洋国”,就怀疑利玛窦来历不明,要明神宗把他撵走。但是明神宗不听这个意见,倒赏给利玛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跟朝廷官员们接触就很方便了。

过了几年,徐光启考取了进士,也到了北京,在翰林院做官。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对国家富强有好处,就决心拜利玛窦为师,向他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

有一次,徐光启到利玛窦那儿去学习。利玛窦跟他谈起,西方有一本数学著作叫《几何原本》,是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一本重要著作,可惜要翻译成汉文很困难。徐光启说:“既然有这样好书,您又愿意指教,不管怎样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出来。”

打那以后,徐光启每天下午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跟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那时候,还没有人译过国外数学著作,要把原作译得准确,可不是件简单事。徐光启花了一年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终于把前六卷《几何原本》翻译完成。

除了《几何原本》之外,徐光启还跟利玛窦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后来,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徐光启不但爱好科学,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他父亲死去,徐光启回到上海守丧。那年夏天,江南遭到一场水灾,大水把稻、麦都淹了。水退之后,农田上颗粒无收。徐光启为这个心里挺着急。他想,如果不补种点别的庄稼,来年春天拿什么度荒呀!恰巧在这时候,有个朋友从福建带来了一批甘薯的秧苗。徐光启就在荒地上试种起甘薯来,过了不久,长得一片葱绿,十分茂盛。后来,他特地编了一本小册子,推广种甘薯的办法。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移植到江浙一带来了。

这一回,徐光启提出练兵的主张,得到明神宗的批准,他满怀希望,想尽快练好新兵,加强国防。哪料到朝廷各个部门腐败透了,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要人没人,要饷没饷,闲得没事干。后来,好容易领到一点军饷,到了通州,检阅了那儿招来的七千多新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二千人,更说不上精选了。他大失所望,只好请求辞职。

公元16,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也接着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即位,这就是明熹宗。徐光启又回到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又竭力主张要多造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跟兵部尚书发生矛盾,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

徐光启回到上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本来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乡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上,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真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呢!

徐光启研究西方文学 篇2

关键词:西方文学,语境,文化身份

一、“文学”传统建立的起源

在西方文学学统中, “文化”这两个字作为核心概念出现在理论领域或者说作为思想阐释的一个目标性术语出现, 最早是在19世纪马修·阿诺德的著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Culture and Anarchy, 1869) 。在这之前, 尽管威廉斯也说过:“从柯尔律治时代起, ‘文化’的观念就已进入英国的社会思想, ”[1]但是那个时期, 文化这个词还没有特殊的学术意义, 而阿诺德则是专门深入的考察了“文化”的含义, 在他看来, “文化”不仅是追求知识的科学热情, 而且也是行善的道德热情和社会热情。随之他提出了“文化的信仰”的概念, 他提到:“文化之信仰, 是让天道和神的意旨, 通行天下。”[2]他把文化的核心归结为完美。提出文化就是对一种美好与光明的追求。看得出来, 阿诺德对文化的理解初步确定了文化对于功利化世界的超越性特质, 文化的这种特质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达到心灵完善的方式与境界。

在阿诺德正式提出文化的概念之后, T.S.艾略特在《文化定义杂记》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1948) 中, 拓展了文化的内涵, 将文化从个体的心智活动一直延伸到社会, 把文化看做是整体的生活方式, 并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阿诺德的“文化的信仰”, 说文化拥有像“宗教”一般的救赎功能。

类似于艾略特的一些英国的知识分子都趋向于坚守文化精英主义的立场, 他们开始积极建构文化的自主疆域, 以此来对抗现代转型时期的工业文化、技术主义、工具论及实用主义的社会潮流。开始注重对现代工业化社会精神荒原的注目, 传统文化成为当时精神的象征, 但对于精英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建立, 另一位文学大师利维斯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利维斯在其《教育与大学:英语学院的构想》以及《我们时代的英国文化和大学》两篇文章中, 都强调了英语系与英语文学以及大学人文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可拆分, 因为文学文化的保存就是依靠语言。而文化研究不是泛指对文化的整体研究或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研究, 金元浦教授认为, 文化研究应是一种开放的视角, 是一种在承认诸学科对象、理论体系和方法之特殊性的基础上跨越学科界线的研究方式, 是当代“学科大联合”的一种努力。文化研究相对而言的文学研究即所谓“自律”的文学研究。

二、“文化”分裂: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化”

20世纪后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整个社会的文化版图也发生了变化, 利维斯的精英文化受到严重挑战, 生活与技术、与文化相互渗透, 技术也潜身于文化, 与文化纠结在一起, 不仅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地盘, 也改变了文化的精英文学的形态, 这个时候, 一方面文化研究向着通俗文化倾斜, 要求受到和“文学”一样的礼遇, 但另一方面, 它又对文学有一种对抗、挑衅和反叛的姿态。因此, 文学研究于文化研究的论证一触即发, 传统文学与新兴的文化研究之间变得泾渭分明, 文化研究在迎合大众与通俗文化的同时, 抛弃了一些经典文学的批判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文化朝着消费时代的方向发展, 商品的符号化、符号的商品化、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等, 整个社会出现了文化的娱乐化现象。但是围绕文化研究, 在大学领域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不断出现:女权主义研究、性别研究、种族研究、亚裔美国人研究等, 由消费文化带动的一系列产业, 体现了巨大社会、文化变迁。只是急剧的社会文化的变化, 引发的也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而文学的观念和研究方法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文化研究批评和文学研究批评的关系之争成为学界一个焦点。

三、文化研究、文化批判、文学批评三者的关系

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成为了新世纪以来学界探讨的焦点, 对于文化研究有着质疑立场的人认为文化研究是社会批评学的回潮, 且这种文化批评背离了文学的“审美”本质, 不过也有人觉得文化批评可以存在, 但不能取代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其实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概念, 文化批评是从属于文学批评之下的一种批评方式, 只是在实际批评情况下, 由于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 而隶属于文学批评的文化批判又在过渡的膨胀, 所以才有了混淆和焦虑。但其实两者的指向性是不同的:文化批评最终指向的是对文学文本的剖析, 文学批评则是指向文本深层内涵的分析。文化批评虽隶属于文学批评, 但其独立性较强。

在吴炫的文章中, 他列举了文化批评的五大问题, 比如:当前文化批评对文学独立之现代化走向的消解, 在他看来, 文学独立不仅顺应文化现代化的“人的独立”之要求, 体现出文化对文学的一种推动, 而且也成为新闻学告别“文以载道”传统, 寻求自己独立形态的一种努力。文学批评渐渐从尊崇社会历史本体范式中走出来, 转向语言本体以及形式本体, 新批评、结构主义以及符号学批评等流派都有各自的宗旨, 但相同的是告别了对文学的现实、社会、自然、历史、道德等一些外部批评, 探讨了文学内部的语言、形式以及结构。如果说之前的批评带有次生性质的话, 那么现代的批评就转向了建构自家的理论体系。批评的领域扩大了, 也更加的社会和生活化了。

四、文学从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

西方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的传统光辉灿烂、历史悠久, 所以对大部分欧洲学者来说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努力打造的文学经典被淹没在文化研究的大海之中, 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受到文化研究浪潮冲击的现实, 于是他们开始思索对策, 那就是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 比如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通过阅读文学文本来研究文化身份, 诸如流亡文学研究、后殖民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的性别身份研究等, 同时, 也拓宽了空间领域, 从全球视野中吸取民族文化来发展文学。

尤其在新世纪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 文学的发展要从全球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吸取民族文化, 意大利学者阿尔曼多·尼希认为:“我们既有与全球市场和大众文化产业相一致的‘全球文学’, 又有由众多不同世界组合而成的一个‘世界文学’, 这些世界正形成一股合力以抵制不被同化到全球市场和单一语言之中去。”[3]而美国学者F·詹姆逊也提出有必要从第三世界寻找文学资源, 他说:“就我们自己是构成的力量 (也许并不完全知道) 、在我们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内正在有力地发生作用而言, 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研究必然导致一种新的从外部对我们自己的看法。”[4]法国学者法朗索瓦 (Francois Jullien) 同样认为, 西方学者要想从无从辨析的理论纷争中解脱出来, 从更加远景的思维空间反思自己的文化, 应该借鉴中国文化。[5]这些学者都从民族话语体系、多元文化出发, 倡导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See Rayond Willians, Culure and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82, P.74

[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韩敏中译, 三联书店, 2008年, 第8-9页。

[3]尼希.全球文学和今日世界文学[J].比较文学.2002 (2) :127-138.

[4]FREDRIC JAMESON.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Multinational Capitalism[J].Social Text, 1988 (15) :65-73.

西方文学名著 篇3

1、《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破灭的故事。金钱使皮普从一个穷学徒变成阔少爷,也使他染上了上流舓会的恶习,而背离了他原有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天性。没有了金钱,皮普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则恢复了自己的人性。狄更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处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3、《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舓会批判小说。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

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4、《安娜丶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舓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5、《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6、《简爱》描写了女主人公痛苦、磨难、反抗与追求的心灵历程。简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她却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她始终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赢得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慕,虽历尽苦难,简?爱最终听从了心灵的呼唤,重新回到了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一切、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幸福地结合了。

7、《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舓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舓会的史诗”。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8、《茶花女》经典名著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笔下的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

9、《基督山恩仇记》是世界罕见的鸿篇巨制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通篇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故事发生在法兰西复辟王朝时期。主人公邓蒂斯是船主摩莱尔商船“埃及王号”的大副,因被诬告,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法里亚长老,长老把他造就成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奇人,并告诉他基督山上的藏宝地点。长老去世时,邓蒂斯舔法钻进狱中裹尸的麻袋,逃出伊夫堡监狱。出狱后,他得到宝藏,成为家资巨万的基督山伯爵。他决心以上帝的名义用金钱去惩恶扬善,报恩复仇。他报答了曾经照顾他父亲的恩人摩莱尔船主,然后以巧妙的手段惩罚了陷害他的所有仇人。小说于1845年开始在巴黎的《辩论报》上连载,一发表,立即轰动了巴黎,高尔基称赞这部小说是“令人精神焕发的读物”

10、《第四十一》在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中的一枚奇葩,小说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尽管没有大场面,我们还是从那寂静的小岛上的一声枪响中,感觉到那个时代,两个阶级搏斗的剧烈。

11、《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情节概括为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要死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

12、《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1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对于读者来说无比亲切感人,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成长必读书。

14、《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作品。

15、《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零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16、《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与环境紧密相连,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以此来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这是本书最大的艺术特点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读书笔记 篇4

从《局外人》看存在主义生死观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级3班

姓名: 刘湘

学号:200804100

1【摘要】《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作品刻画了主人公莫尔索间接地因为对母亲的死漠然处之而被判死刑,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莫尔索存在主义观点的合理反映,这个比较重要的情节也反映了存在主义作家的生死观。本文试从这一情节展开论述,对整部作品所体现的存在主义生死观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局外人存在主义生死观

可以说,从人类有意识以来,就知道有生必有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也是所有恐惧的终极指向。生命只有一次,故贪生怕死也成了人的本能与本性。可是,《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却并不具备这种人的本性,他视死如归,认为他所度过的生活是荒诞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死也并不使人恐惧,只是一种“幸运的安排”。整部作品充斥着莫尔索的独白、想法和感受,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主观上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是从莫尔索对妈妈的死表现出的冷漠开始的。他的这种对生死的淡漠很好地体现了存在主义生死观,一种关于荒诞的生死观。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这部作品重要情节——“妈妈死了”。面对母亲的去世,莫尔索并没有像人们所认为应该的那样,显得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而且不仅如此,他还在为母亲守灵时喝牛奶咖啡和抽烟。在刚刚安葬完母亲回到阿尔及尔后,他就和情人玛丽去游泳、看喜剧和做爱。这种行为,按照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后来他杀了人,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时,被指控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最终,他被判了死刑。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况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似乎是在向我们阐释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一个要在这个社会中正常和顺利生活的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否则会被视为异类,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乃至被杀头的制裁。莫尔索就是这个异类,“他之所以受到谴责,是因为他不做游戏”。那么他究竟仅仅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呢?还是真的漠视生死呢?

郭宏安的《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认为莫尔索并不是真的冷漠,他的感情只是被压抑了,深深地掩藏在内心。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莫尔索亲昵地称母亲为“妈妈”,所以说“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还提到“他没有哭死去的母亲,但心里是爱她的,并曾努力去理解她”,“他觉得挂在嘴上的‘爱’并不说明什么”。事实上,我认为这样说很牵强。莫尔索并不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他根本就漠视这个生存的游戏。他显然是爱自己的母亲的,他抵达养老院后“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他显然也是了解游戏规则的,清楚地知道“他人”在母亲去世时应该做什么。可他就是不做,因为他打内心里认为“怎么样都行”,认为任何事都“没多大意义”,包括存在和死亡,即使说实话使他难为情,但他仍然要说。门房问他用不用开棺看看母亲,他回答说:“不想”,即使知道自己不该那么说;守灵时,他喝完咖啡后想抽支烟,虽然有犹豫,但还是抽了,因为他想了想,觉得“这不要紧”;后来坐牢时甚至对律师说,爱妈妈

“不说明任何问题”,“所有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由此可见,莫尔索莫尔索的冷漠是由内而外的,不加掩饰的,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情,追求真实,无法说谎。面对生存和死亡,他漠然置之,这便是存在主义观点的反映。

存在主义认为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反映在《局外人》这部作品中,就表现为莫尔索对亲情、爱情、友情、法律和宗教的全面反叛。对莫尔索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似乎全是偶然的,荒诞的,与自己无关的,甚至生命本身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用庄子哲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庄子的妻子死时,他不但没有悲伤,反而鼓盆而歌,这与莫尔索对待母亲的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人的生命就如同赘瘤一般,死亡就如同疣痈溃烂,这个比喻既解释了生死,又超越了生死,令人觉得生命也不过如此,死亡也同样不必畏惧,同时也暗示为人的死亡而悲切是多么可笑。庄子强调顺其自然的超脱,莫尔索却更多给人一种把世事皆看淡的冷漠。

莫尔索的这种与社会脱离、反叛社会的状态,源于他认识到世界是荒谬的。“加缪认为,荒谬的产生是因为世界与他人中存在着非人性的因素,人在这种非人性的东西面前无所适从,由此而引起的堕落,就是荒谬。”加缪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存在的荒诞,个人在存在着非人性因素的荒诞世界面前无能为力,无法摆脱痛苦和危机。既然这一切都是无法抗拒的,就没必要再去为“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感情,所以,母亲的葬礼上哭不哭是不要紧的,对情人爱不爱是毫无意义的,和邻居做不做“朋友”,“怎么都行”,“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关系不大”,总之就是视一切现存秩序和道德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不去参照别人的想法做法,以一种无原则的荒谬和真实来对付这个社会有条理的荒谬和虚假。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莫尔索被定罪时,他的命运是“被决定”的,案件的处理过程在没有他的干预下进行着,这真正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已和这个世界隔绝了,他成了一个“局外人”。在决定着他的命运的法庭上,他仍心不在焉,一如平常地对他人的言论提不起兴趣,听着听着便感到厌烦。宣判以后,他才觉得死刑是“真正使一个人感兴趣的唯一的一件事”,可是他关注的仍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杀人机器的模样和被处死是否能引起很多人注意。这种从根本上蔑视死亡的做法虽然荒诞,但却是关于荒诞的存在主义生死观的最佳体现。

存在是无意义的,死亡也是自然到来的事情,一切都“说明不了什么”,一切都“毫无差别”,唯一能赋予生活以价值的,就是是自我造就,就是反叛。这便是存在主义的生死观,也是莫尔索对待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参考文献】

徐光启研究西方文学 篇5

1.《十日谈》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薄伽丘 C:维吉尔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B 2.《巨人传》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薄伽丘 C:拉伯雷 D:埃斯库罗 正确答案:C 3.《十日谈》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薄伽丘 C:维吉尔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C 4.《埃涅阿斯纪》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维吉尔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C 5.《诗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索福克勒斯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A 6.但丁的《神曲》不包括

A:《地狱》 B:《炼狱》 C:《人间》 D:《天堂》 正确答案:C 7.下面哪部作品不是欧里庇得斯的

A:《阿尔刻提斯》 B:《美狄亚》 C:《大力士的女儿》 D:《波斯人》 正确答案:D 8.下面哪部作品不是索福克勒斯的

A:《埃阿斯》 B:《俄狄浦斯王》 C:《安提戈涅》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正确答案:D 9.下面那部作品不是埃斯库罗斯的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波斯人》 C:《祈援女》 D:《俄狄浦斯王》 正确答案:D 10.下面哪位不属于希腊三大悲剧家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荷马 D:欧里庇得斯 正确答案:C 11.下面哪个属于荷马史诗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美狄亚》 C:《伊利昂纪》 D:《俄狄浦斯》 正确答案:C 第三批次作业:

1.绿蒂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贝姨》B:《浮士德》C:《熙德》D:《少年维特之烦恼》正确答案:D 2.靡非斯特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李尔王》B:《奥赛罗》C:《浮士德》D:《熙德》 正确答案: C 3.苔丝狄蒙娜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威尼斯商人》B:《李尔王》C:《奥赛罗》D:《贝姨》 正确答案: C 4.考狄利亚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堂吉诃德》 B:《威尼斯商人》C:《李尔王》D:《奥赛罗》 正确答案: C 5.夏洛克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俄底浦斯王》 B:《神曲》C:《堂吉诃德》D:《威尼斯商人》 正确答案: D 6.贝阿德丽采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俄底浦斯王》B:《神曲》C:《堂吉诃德》 D:《威尼斯商人》 正确答案: B 7.王后伊俄卡斯忒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俄底浦斯王》B:《神曲》 C:《堂吉诃德》 D:《李尔王》 正确答案: A 8.《熙德》的作者是

A:莫里哀 B:班扬 C:拉伯雷D:高乃依 正确答案: D 9.《天路历程》的作者是

A:班扬B:莫里哀 C:拉伯雷 D:维吉尔 正确答案: A 10.《太太学堂》的作者是

A:薄伽丘 B:拉伯雷C:莫里哀D:卢梭 正确答案:C

第四批次作业 《白痴》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福楼拜 C:易卜生D:陀思妥耶夫斯基正确答案:D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A:福楼拜 B:雨果 C:狄更斯D:巴尔扎克 正确答案: D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 A:雨果 B:狄更斯C:海涅D:易卜生 正确答案: C 《艰难时世》的作者是

A:福楼拜B:狄更斯C:雨果 D:易卜生 正确答案: B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

A:欧仁.鲍狄埃 B:福楼拜 C:狄更斯D:雨果 正确答案: D 《九三年》的作者是

A:福楼拜 B:欧仁.鲍狄埃C:雨果D:狄更斯 正确答案: C 《国际歌》的作者是

A:普希金B:欧仁.鲍狄埃C:海涅 D:易卜生 正确答案: B 《上尉的女儿》作者是

A:普希金B:霍桑 C:福楼拜 D:欧仁.鲍狄埃 正确答案:A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

A:福楼拜B:雨果 C:普希金 D:狄更斯 正确答案: A 《红字》的作者是

A:普希金B:霍桑C:福楼拜 D:欧仁.鲍狄埃 正确答案: B

第五批次作业

《艾尔那尼》是哪位作家的剧本

A:雨果B:巴尔扎克 C:伏尔泰 D:司汤达正确答案: A 著名的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吗?”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拜伦 B:海涅 C:华兹华斯D:雪莱 正确答案: D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司汤达C:巴尔扎克D:莫泊桑 正确答案: C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谁的作品

A:普希金B:司汤达 C:莫泊桑 D:马克.吐温 正确答案: A 卡尔登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罪与罚》 B:《红与黑》C:《双城记》D:《悲剧世界》 正确答案: C 于连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双城记》B:《红与黑》C:《高老头》 D:《简爱》 正确答案: B 马奈特医生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巴黎圣母院》 B:《简爱》 C:《死魂灵》D:《双城记》 正确答案: D 梭巴开维奇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巴黎圣母院》 B:《简爱》C:《死魂灵》D:《罪与罚》 正确答案: C 罗切斯特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巴黎圣母院》B:《简爱》C:《死魂灵》 D:《红与黑》 正确答案: B 克洛德•弗罗洛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简爱》 B:《巴黎圣母院》C:《死魂灵》 D:《双城记》 正确答案:B

第六批次

1、A:梅里美B:司汤达 C:巴尔扎克 D:雨果

2、A:梅里美 B:司汤达 C:大仲马 D:小仲马

3、A:司汤达B:雨果C:扎克 D:歌德

4、A:乔治•桑 B:缪塞 C:司各特 D:雨果

5、A:雪莱 B:歌德 C:拜伦 D:华兹华斯

6、A:华兹华斯 B:骚塞 C:雪莱 D:济慈 7、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席勒D:骚塞

8、A:歌德 B:席勒 C:雨果 D:莫泊桑

9、A:席勒 B:司汤达 C:歌德D:雨果

10、A:歌德 B:席勒 C:司汤达 D:雨果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文学:“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歌德于1927年与爱克曼谈话时,说自己读了中国小说《好逑传》得到的启示。他在读《好逑传》后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促使它早日来临。”二十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也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在《**党宣言》中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世界文学”的形成。《宣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维系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对“世界文学”概念有两种理解:①今后的文学产品越来越世界化。现代世界,由于交通便利和传播媒介手段的现代化,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开通,以及语言障碍的渐次破除,整个人类文化已连为一体。②由于将人类各民族的文学遗产看作是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样文化的民族性渐次让位给世界性。

2、《荷马史诗》:现存最古老的希腊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产生在先,但成文后,保存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最初为口头传诵,至前6世纪,雅典统治者才命令文人记录下来,以后又经过学者的多次编订。

二、简答题

1、流浪汉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主人公多是失业者、流浪汉,以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并通过主人公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艺术上以主人公流浪汉生活为线索组织情节,人物性格单一。语言通俗流畅,笔调幽默而辛辣,富有民间文学色彩。

2、试分析苔丝悲剧的文化内涵。

答:哈代在《苔丝》中集中体现了他对英国文明的尖锐批判,事实上,苔丝的悲剧是英国文明一手造成的,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英国腐朽的门第家族的观念。苔丝的个人命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在哈代笔下,苔丝悲剧的起点就是门第家族观念,并把她推向深渊,正是由于 德伯这个家族才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2)文明绅士的虚伪性。亚雷是对苔丝的最大伤害者,披着文明外衣,却有着强烈的利己思想。成了一个宗教道德与客观上破坏欲的奇妙组合,从本 质上揭露了英国道德的虚伪性。

(3)爱的不平等与男性道德中心。克莱与苔丝之间的爱是不平等的。苔丝对克莱的爱是全身心的投入,连一点儿尘俗成分都没有。而克莱对苔丝就是 无数次的伤害,是冷酷。

以上三点都是英国道德观念的表现,这种道德成为自我束缚的依据,使人丧失了追求幸福的勇气,而且变得冷漠与残忍。

3、谈谈《伪君子》的戏剧成就。

答:哈代在《苔丝》中集中体现了他对英国文明的尖锐批判,事实上,苔丝的悲剧是英国文明一手造成的,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英国腐朽的门第家族的观念。苔丝的个人命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在哈代笔下,苔丝悲剧的起点就是门第家族观念,并把她推向深渊,正是由于德伯这个家族才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2)文明绅士的虚伪性。亚雷是对苔丝的最大伤害者,披着文明外衣,却有着强烈的利己思想。成了一个宗教道德与客观上破坏欲的奇妙组合,从本质上揭露了英国道德的虚伪性。

(3)爱的不平等与男性道德中心。克莱与苔丝之间的爱是不平等的。苔丝对克莱的爱是全身心的投入,连一点儿尘俗成分都没有。而克莱对苔丝就是无数次的伤害,是冷酷。

以上三点都是英国道德观念的表现,这种道德成为自我束缚的依据,使人丧失了追求幸福的勇气,而且变得冷漠与残忍。

三、论述题

1、谈谈《巨人传》的特点

答:(1)、奇异性。外形巨大,吃的多量等。拉伯雷最明显的精神特质是”疯”,当周围人都太正常,太活在清规戒律时,随心所欲,独树一帜的强调个性的“疯”具有独特意义。(2)、激情性。描写和赞美惊世骇俗的巨人群,拉伯雷这样描写出于他的情绪、自由自在具有一种激情性,因而在情节设置上往往欠周密。

(3)、讽刺性。在赞美人的感性生命的同时,又讽刺僵化的社会,对当世乃至历史上的大人物都要调侃一番。

在《巨人传》中,拉伯雷运用了象征、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巨人形象——卡刚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这部小说总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叙述了卡刚都亚和庞大固埃的传奇故事。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第一,这部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漫画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品的主人公——卡刚都亚和庞大固埃。作者笔下的这两个巨人,都有超乎寻常的体魄和力量,智力发达,充满理性精神,同时也有寻常人的生活习惯,是作者理想中反封建斗士的新人形象。第二,这部小说的情节离奇,想象丰富,描写了形形色色的荒诞不经的故事。第三,语言夸张直接,幽默有趣,讽刺辛辣。《巨人传》,整部小说中处处都有夸张的语言的影子。巨人的身材、吃饭的量、一泡尿淹死的人数等,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让人目瞪口呆。

《巨人传》的不足之处就是结构比较松散。这部小说分为五部分。第一部主要写卡刚都亚骇人听闻的传记;第二部叙述了渴人国的国王庞大固埃传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他的惊人英勇事迹。第三部到第五部都是记录善良的庞大固埃英勇言行录。第一、二两部还有一定的脉络可寻,故事围绕着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个巨人的经历而发展。最后三部只凭庞大固埃等的游历冒险这条线索把故事无限地延长下去。作者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在广阔的背景上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特别注意人物外形的描绘,但有前后不一致之处。庞大固埃在第二部还是个魁梧的巨人,第三部以后却好像和平常人一样了。《巨人传》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

2、谈谈《父与子》的思想意义

答:a.比较客观而真实地揭示了俄罗斯新人的特点

屠格涅夫有距离观照俄罗斯的新人。巴札洛夫与巴威尔等不同,在巴札洛夫身上体现了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它的实质是否定的决裂。即接受西方文明的青年人对传统毫不妥协地决绝的姿态。

b.不无哀婉地预示了作为父辈的贵族知识分子,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巴威尔,早年受过西欧式的教育,虽有改革社会的想法,却安于现状,仅仅保留了一些西欧式的穿戴,长而尖的指甲,洒香水。在年青人面前,显出过份地自尊,对年青人表示出了自己的轻蔑,这反而加深了他自己的孤独。屠格涅夫并无意尖锐突出父辈与子辈的矛盾,因为他们均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在末尾,巴威尔也不得不佩服巴札洛夫,感觉自己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c.依旧沉寂的俄罗斯

西方文学文本解读的“文化缺失” 篇6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之一, 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 (下) 第4组。

在教师用书中编者这样阐述本组课文选编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 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尤其是概括能力) , 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段表述, 指明了本组课文的学习要关注“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定位是准确的。然而, 在后文“选编主要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中, 均未提及“文化”的问题。教师用书指明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限于篇幅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此处略)

尽管教师用书对教学难点的定位是准确的, 但其对教学难点的阐述却没有联系西方文化解读作品, 而是按照一般的社会学标准解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要注意到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曾经’, 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想。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确实在美丽的幻想中度过的, 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这样的评价, 用于评价《凡卡》也是可以的。

其实, 作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寄寓的情感, 远不止是“同情和悲愤”。安徒生童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赞美孩子。例如, 《皇帝的新装》赞美说真话的孩子那种纯洁的心灵, 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成人们的虚伪。《卖火柴的小女孩》依然体现着作者对小女孩的赞美。“赞美孩子”的倾向除了与浪漫主义思潮对安徒生的影响有关之外, 恐怕还取决于安徒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50岁撰写的《我的一生》中提到:“我一生的历史将向全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 在指引着万物去获取美好的一切。”“我整个一生中, 无论是光明的日子, 还是黑暗的日子, 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 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 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作为一名基督徒, 其作品所流露的基督教情结应该得到关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小女孩的奶奶说“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课文最后写奶奶和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作为一名基督徒, 安徒生除了同情、悲愤之外, 还有着对小女 孩“圣洁 ”的赞美———她有资格去天国。基于基督教徒对天堂的向往, 作品中两次提到“幸福”, 何尝没有对小女孩的祝福呢?同时, 小女孩奶奶的形象也进一步说明了北欧童话与基督教之间的深层联系。在作品结尾出现的奶奶, 作为老妇的慈祥比较少, 而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拯救者”。奶奶身上的“高大”和“美丽”更是暗示了这个形象和圣母玛利亚的深层联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高明的构思, 这种构思仍然有着明显的基督教意味———小女孩多次点燃火柴, 在亮光中产生一系列美好的幻觉:暖和的火炉、各种美食、美丽的圣诞树、雪白的台布、精致的器皿、住在天国的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快乐是幻想中圣诞树下的快乐, 更是点明小女孩快乐的源泉。不仅如此, 小女孩的幻觉最巧妙地解释了她对告别寒冷、告别饥饿、告别冷漠、告别贫穷的企盼。她的所有企盼最终落脚到对“爱”的企盼———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 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 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搂在怀里”。更值得深思的是, 小女孩点燃的是火柴, 但在她眼中这却是烛光———“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 在向她眨眼睛”。从火柴的光亮联想到烛光, 这大约不是安徒生随意为之。我们知道, 十二月寒冬, 窗台点上蜡烛的习俗早在基督宗教起源之前, 当时是庆祝冬至的来临。之后, 这个美丽的习俗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传播爱与喜乐。显然,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火柴的光亮幻化成的烛光, 表明作者对“驱散黑暗”的向往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这种渴望与作品中的小女孩的渴望是一致的。这一点, 最有力地诠释了安徒生获得巨大成就的基石———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 饱含童心去创作, 甚至可以说安徒生就是一个天真的儿童!

由此可见, 教师用书中对“两个幸福”的解读———“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至少存在以下弱点:脱离了童话特点, 单纯用成人的眼光理解童话;脱离了安徒生, 忽视了安徒生对儿童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脱离了特定课文的特点, 成为一个内容相近的作品的公共解读。最重要的是, 脱离了西方文化的特质和安徒生的文化背景, 单纯从小女孩的经济处境得出结论。这样的作品解读, 不利于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更不利于引导学生在细读叙事性作品时“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英美文学中的西方文化体现 篇7

英美文学是一种艺术文学的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一于生活,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文化天生本身就带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的烙印,不同时期的文学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文化,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在英美文学中反映出来的西方文化是文学家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追求和传播,这些追求是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了,是思想文化和会文化的变革,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方向和主流思想的确定。研究英美文化中的西方文化的体现是十分有必要的,把文化金额社会结合,必然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巨轮,让文化的体现不只在文学中,透过这种文学来了解文化的本质,了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本质,才是英美文学中反映的西方文化的本质。

一、英美文学体现了西方的历史文化的发展

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上千年的英美文学历史中,英美文学表现出来的小说、诗歌、散文有很强的时代的烙印,有些是婉约而自由散文,有些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多情而浓厚的,因此,英美文学在整个西方文化的研究中,在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西方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所谓英美文学是以早期的英美文学家的代表作为基础的,本身就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英美的生活的方式及社会的发展方式,只不过是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

比如世界著名的诗人威廉 ·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剧作家,他一生通过文学的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作品题材有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多种题材, 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是影响深刻的,甚至到了当代任然在世界各国广泛的享有好评和上映,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时期的历史文化的思想,著名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Hamlet)、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Romeo and Juliet)。

二、英美文学体现了西方的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发展

英美文学作为历史文化思想自然有历史的烙印,但是文学的发展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思想来进行演变的,任何脱离社会的文学艺术肯定不是好的艺术,因此,英美文学在历史的发展时期的大浪淘沙保存下来的作品必然体现了西方的社会思想变化,也体现了西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革, 并且这种文化的变革肯定是经历了大量的阵痛,才有今天的发展和辉煌。

比如在英美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就大量的出现了关心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想文化的作家,这些作家写出来了一部部优秀的反映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优秀的小说,比如萨克雷的 《名利场》就是用一种十分细致的文雅的写法来刻画上层社会的贪婪和狡猾,夏洛蒂 · 勃朗特的《简 · 爱》,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 · 巴顿》等等优秀作品都是体现了西方的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发展。

三、英美文学体现了西方的文化穿透力

英美文学通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通过了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传播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英美文学体现的西方文化,是十分具有文化穿透力的, 通过文化惯性的穿透力传递到了世界各国。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分支,是具有深刻的世界的影响力的,研究英美文学,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因此西方文化通过英美文学的穿透力来表现了自己文化的发展,也为自己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上奠定了基础。

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出来的,西方文化也是一样的,在英美文学中早就烙印了西方文化的历史变迁,而西方文化又通过英美文学来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文化的穿透力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发展历程。

西方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 篇8

既然“人生而有罪”, 那么人活一世便要“赎罪”。人间由于罪而充满罪恶, 神派耶稣降世, 拯救人间。耶稣为赎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为了赎罪便信奉耶稣。关于“赎罪”, 赎罪教义有四种说法, 即赎金说、胜魔说、满足说和道德感化说。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原罪”和“救赎”经历了一个理性与感性不断反复交替的发展过程, 到十八世纪的西方文学, 感性的原罪观和救赎观高于理性, 占据重要思想地位。

在古希伯来时期, 摩西先知为达到复国目的而宣扬信奉耶和华复兴的说教, 在巴比伦形成了神权统治。更为了宣传耶和华, 通过整理希伯来民族文化编纂了犹太教的经典——《旧约》, 也就此形成了圣经文学。圣经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被后世文学作品拿来模仿、借用和改编, 逐渐形成了原罪原型与救赎原型 (或者是寻找救赎原型) 。但与此同时, 在《雅歌》中对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直率, 是处在“伊甸园”中的, 带有反对宗教禁欲的感性色彩, 第一次对传统的原罪做出来颠覆性的描写。不过相对于该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品, 这种力量则显得力不从心, 不足与整个时期的圣经文学的原罪救赎观相抗衡。

在中世纪文学的前期, 作为其文学类型之一的教会文学在此时期的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是原罪观和救赎观, 因此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利用教会文学中的“原罪”与“救赎”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 达到一种教化百姓、巩固统治的作用。此时期的大多作品出自僧侣之手, 其创作主要是对之前的如《圣经》、《创世纪》等一些文学作品在文学形式上进行创新改写, 其主题思想依旧照搬基督教教义。如英国的《凯特蒙特组诗》其中的几篇和法国的《亚当的滔天罪行》, 强调后世对“原罪”的“救赎”。在这一时期, 原罪观和救赎观中理性高于感性的状态约长达5个世纪。

从教会文学之后, 西方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且迅速发展, 骑士文学、城市文学应运而生。在这些文学形式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学家对于资本积累的原罪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 但是并没有新的造诣。文学家站在一种高于时代的立场上, 只是对一种社会新现象进行描写, 主要为了反映贵族、市民的精神世界, 用于阅读消遣, 没有着重于原罪观的探讨。但也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原罪观开拓展的研究道路。如《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 《红与黑》中的于连等人物都是在资本社会迷失自我的人物, 从迷失中探讨原罪与救赎是这一时期原罪的时代特征。

在中世纪文学的后期, 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对于保罗和弗洛切斯卡的在当时看来是“不伦的恋情”描写开始带有人物主义色彩, 重新对禁欲主义持批评态度。弗洛切斯卡是拉温纳领主奎多达坡伦塔的女儿, 由于政治原因嫁给詹卓托玛拉特斯塔。其后与詹卓托之弟保罗通奸。约1285年, 詹卓托识破奸情, 把两人杀死, 入地狱。据薄伽丘的说法, 詹卓托貌寝而瘸, 其弟保罗则美貌非凡。弗洛切斯卡嫁给詹卓托是受到欺骗。

但丁目睹了他们在地狱受到的赎罪惩罚:“地狱的飓风, 一直在吹刮不已”, 惨叫、哀嚎、痛哭、怨声不断。在目睹了惩罚和听罢他们的诉说后, 对两人的恋情是持有同情态度的, 因此在描写他们时笔调温柔;并且在描写弗洛切斯卡的同时也描写了保罗听到她诉说时的表现:

“当这个幽灵叙述当时的情景, 另一个就哭泣。”①

弗洛切斯卡和保罗都已对自己犯下的罪进行救赎, 有善良悔过的心。但丁肯定弗洛切斯卡和保罗的原罪, 但又同时对此产生同情。因此把二人安排在地狱而非炼狱进行赎罪。但丁作为中世纪时期向文艺复兴时期过渡的一位重要诗人, 虽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开始了人们对于原罪观和赎罪观的重新思考, 期望弗洛切斯卡和保罗无罪, 但还是被中世纪文学的传统思想所缚。

在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中开始对过去固有的“原罪”和“救赎”思想产生了犹豫和怀疑。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 一句“To be or not to be”表面是写哈姆雷特找不到复仇方法的矛盾心理, 实质是对关于人类生命本体的“罪”的探讨。按照过去的原罪救赎观点, 克劳狄斯弑兄篡位, 是罪恶的表现。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杀死克劳狄斯是正义之举。但是在哈姆雷特准备复仇的时候, 他看到的不仅是他人心灵的丑恶, 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心灵的软弱和丑恶。哈姆雷特在犹豫:为父报仇而杀死自己的叔叔是不是一种“罪”?把叔叔杀死了是否真正得到救赎?

直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 原罪与救赎完成了从理性到感性的观念转变。在但丁的《神曲》中, 虽对于保罗和弗洛切斯卡的爱情持有同情态度, 当仍把他们放在地狱赎罪。但是后来在霍桑的《红字》中, 我们就看到了人们对于“原罪”新的定义。

《红字》以移殖民时期的严酷教权统治为背景, 描写了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霍桑同情海丝特白兰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 虽然这种爱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所不齿, 为教义戒律所谴责。霍桑对善与恶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美丽、健康是天性上的善, 神圣是道德上的善;丑陋、死亡是天性的恶, 罪恶是道德上的恶。海丝特白兰遭受了妇女所能遭受到最恶劣的刑罚。她从戴上红字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自己的“救赎”:在邢台上受罚, 在海边小屋“赎罪”的凄苦生活, 红字给予她沉着的烙印, 珠儿给她的道德上的折磨。她的赎罪最后也得到镇上人们的认可和接受, 灵魂的救赎才是通向光明彼岸的正途。丁梅斯代尔一直在善与恶直接徘徊摇摆, 一生不得安宁, 终于在承认的那一刻耗尽了生命, 在他临死前也说出“我们已经用这一切的悲苦彼此赎了罪”。齐灵沃斯为了复仇想尽一切办法。“像一个矿工在寻找金子, 像一个掘墓工在挖掘坟墓, 像一个贼在进行偷窃。”②作者最后也表明, 齐灵沃斯才是真正的罪人。这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原罪”定义。而珠儿, 与其把她看做是白兰和丁梅斯代尔原罪的恶果, 不如把她当做是他们的原罪与救赎的结晶。

在宗教精神中, “人生的偶然, 变迁和灾难是尘世生活转瞬即逝及不随人意的本质之明证, 他们教导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世界里, 告诉我们人的痛苦, 错误的罪行都来自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迷恋来自他们对肉体及其情欲, 情感和需要的屈服, 因而救赎就是让人通过修行超脱和祈祷逐渐地从时间之轮和肉体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人尽管仍然活在这躯体里, 但他却越来越多的生活精神中”。③霍桑以上帝的名义来解脱主人公所忍受的折磨与痛苦, 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周期的开始。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要从“原罪”中寻找根源, 人类本身的内在世界得到净化, 外部世界的罪恶便会消失不见。霍桑在《红字》中肯定了某些清教信条, 但更多的抨击了清教的残酷的条例和律令。他认为上帝是博爱的, 人人都有被救赎的可能, 但更多的宣扬的是人性的张扬, 赞美对幸福应有的强烈的追求。这也把原罪与救赎的传统教义变得更通人性, 更感性。

在“原罪”和“救赎”的发展过程中, 是理性与感性的不断完善交替的过程, 原罪与救赎永远都会带有理性和感性交织的色彩, 纯理性或纯感性的原罪观是不成立的。从理性到感性的发展历程, 同样也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的一种渐进历程。对于宗教的原罪心理形态, 不仅影响过去的文学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形态, 同样因为也对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刻影响。

注释

1摘录自但丁《神曲》 (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摘录自霍桑《红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上一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通[2001]43号)下一篇:迎峰度夏保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