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常态研究(共6篇)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 篇1
摘要: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媒介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新型文学类型, 读者及由读者为基本单元的市场以网络文学创作者视野中的“他者”方式影响或作用于网络文学的创作, 形成了网络文学的“狂欢化”、麦当劳化、产业化等现象, 既显示出在这种“他者”介入下对网络文学产生的积极作用, 又不能忽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学,他者,创作介入
网络文学已不是传统视界中界限分明的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相互作用, 创作行为及其过程因BBS、接龙小说、微博、 博客、 在线阅读等形式而使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介入, 这些因素诸如读者、市场及多重读者的整合, 构成了网络文学创作中以特殊方式参与创作的“他者”。
一、读者的迎合:网络文学“狂欢化”
网络文学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接近读者, 作者与读者在网上体现了平等的交互性, 传统的写作性质被完全改变, 写作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劳动, 而成为作者及作者眼中的他者—读者的共同劳动。 在各种文学网站里, 点击率几乎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命运, 影视剧作的收视率更是它的生命线,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改变的影视剧、游戏所能获得多少读者、观众、玩家, 怎样笼络这些读者群, 成为创作者心照不宣的追求。 因此, 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迎合读者是作者创作的一大追求, 这一迎合, 带来了文学的“狂欢化”。 “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包括两个层面:既指涉人类社会生活的狂欢现象, 又指狂欢化的文学现象”[1]。 网络经常被描述为一个巴赫金式的狂欢节广场, 具备狂欢化的精神实质, 即广场狂欢的符号性、虚拟性和交互性。 网络文学作品要获得高点击率, 要迎得最广泛的读者认同, 就必须使之符合读者群的筛选标准, 即能被大众所辨识, 成为大众文学、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迎合读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以亦喜亦忧的方式呈现着。
迎合读者即满足他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变得有预测性。 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交互性———可与读者进行多向多次的心灵沟通, 让作者寻找到网络交际圈, 让作者零距离了解到读者的心理需求, 使文学创作不再是作者孤独的“爬格子”, 而是用最“无我”的方式实现最“真我”的表达与交流。 作者与读者在交流活动中幸福指数都得到增加并尽可能狂欢。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发表后, 不断有读者给痞子蔡提出建议、设计情节, 使其越写越兴奋, 这篇小说虽然署了“痞子蔡”的名字, 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读者共同合作的产物。 可见, 读者以他者角色介入网络文学创作既是网络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 又是网络写作的需要。
迎合读者满足他者的同时, 网络文学狂欢背后又呈现出创作的缺失与困惑。 为迎合大众的口味, 文学固有的审美作用和教化功能被边缘化, 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时尚性, 这种大众“狂欢”直接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平面化、肤浅化, 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显得缺乏广度和深度。 “经典写作那种可供反复阅读、欣赏的情况在网络写作中将不复存在。 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九百九十九个已经死去了, 只剩下一个还在此时此地嬉皮笑脸, 做抓耳挠腮的快乐状。 ……经典文学写作的黄昏已经来到”[2]。 我们还注意到, 在对他者的迎合中, 网络文学将话语权赠予民众, 这种大众的反叛, 导致了文学语言从传统的字斟句酌走向网络语言的大众化、生活化, 甚至世俗平庸化。 由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唇齿相依, 且更大程度上是依据读者的消费状况调节生产的, 导致广大网站把赢得读者作为第一目的。
作为作者眼中他者的读者介入网络文学的创作中, 使创作与阅读达到了主客体的狂欢, 使得文学创作比以往任何写作都更具预测性, 但这种游戏式的写作至今尚未成为人类精神栖息的天堂, 狂欢之后留给我们的是网络文学创作如何克服缺陷与困惑思考, 过于迎合读者使创作忧喜参半。
二、市场的迎合:文学麦当劳化的生产
网络写作的前期, 写作者们大多不为名利, 以一种“击键表我心”的方式自由地表达着各种想法, 但随着读者增多, 文学网站维护费用增加, 为了保障正常运营, 就需要商业资本和市场营销理念的注入, 导致网络文学的命运出现了转向。 各大网络文学网站相继推出VIP的阅读付费制度, 也就是网友在该网站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阅读制度的商业化为网络文学作者带来了福利, 他们的写作不再是“义务劳动”。 各大文学网站为吸引作者创作, 争相推出一整套的优惠措施, 比如签约有礼、月薪保底, 还有各种各样的奖金、月收入、年收入相当可观。 而且, 文学网站还与舆论媒介联手, 人气高的网络作品不仅能够出版实体书, 还能够改编为影视剧、游戏, 使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结盟, 大大增加了作者的收入。 为了更大地占有这“利润蛋糕”, 各大网站开始拼点击率, 争夺读者, 抢占市场, 导致作者被迫放弃传统文学价值立场, 以商品意识取代了启蒙意识, 自觉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市场———这一巨大的他者由此参与到了网络文学创作之中。
当前的文学网站呈现出工厂化流水作业趋势, 杭州知名网络写手孤云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 一些文学网站网罗了大量写手, 以流水线的方式批量生产文学快餐。 ”[3]精神生产开始采用类似于物质生产的方式, 这一生产方式被称为麦当劳化的生产方式, 使得“作品与其说是创作的产物, 不如说是出版商、作者与市场合谋的产物, 评价文学生产的标准不再是作品的内涵与深度, 而是与麦当劳快餐如出一辙的效率与市场原则———即如何在最短时间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利润, 如何以标准化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文化市场”[4]。文学网站麦当劳化的文学生产方式, 满足了读者的即时、追风、娱乐阅读等心理追求, 迎合了市场的需要, 带来了文学产品惊人的数量。
近几年来历次重要的网络文学活动与重要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网站积极运作的结果。 文学网站以强大的机制规训写手的创作, 制定与写手间利润分成方式, 规划网站与写手、写手与受众间的各种关系, 将写作的最终目的定位于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 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表现出新的强权力量。 文学网站把商品生产的逻辑转化成了文学写作的逻辑, 使得网络文学的“商业注水”现象十分普遍, 网络写手“骷髅精灵”说:“干网络文学这一行, 最重要的是速度。 每个月至少20万字吧, 没有20万字上不了排行榜。 ”这样高产之下, 高质何在? 网络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随意、冗长、拖沓的“草稿文学”形态。
有专家警告:“过于随意的写作, 高度商业化的模式, 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 并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 ”[5]马季呼吁, 文学创作不应是商业的战场, 在文学创作与商业化运作的博弈中, 如何在精神上保持自我, 成为今后网络文学发展中始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多重读者的整合:网路文学产业化发展机制的逐步建立
网络文学由“免费午餐”转变为“收费阅读”后, 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 我国正向“消费社会”迈进, 网络文学从产生之初就服膺于市场, 在作为他者的媒介介入和联袂下与动漫、游戏、影视剧、出版等各行业磨合, 带来了一系列的产业化发展, 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文学也需要市场, 依靠市场销售量体现其价值, 文学生产也需要依托作为他者的消费者的向导。
“他者”就是市场, 就是网络文学存在的价值体现之一, 作为创作者眼中的他者的消费者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向导———我们之前所谈到的读者的口味, 在网络文学创作、产业化发展中, 读者都是其最关注与迎合的对象, 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相结合, 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它的整个活动指向都是以营利为目标的, 晋江原创网主编王赫男就曾公开表示:“他们对文学本身并无太大诉求, 而更注重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产业链形式所带来的盈利。 ”[6]为分到更大的“利益蛋糕”, 为自我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向着做大做强的势头迈进, 网站、制片者、出版商等更关注读者及多重读者群的需求, 关注、迎合与整合成了他们发展的标准。
怎样整合好各种媒介下的读者, 拥有更大的读者群, 用高超的手段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文学网站而言意味着必须构筑自己畅通的营销渠道, 以公司的集体力量把可能利益迅速转化为现实利益, 而文学网站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如“起点中文网”打造的网络文学产业链, 使得“起点中文网”的总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电子阅读, 另外一半来自版权运营和广告。 它的产业链上包含了作者、读者、书业经纪人、出版商、发行商、游戏改编者、影视改编者和手机运营商等一系列人员。 以文学网站为平台打造基于原创小说基础上的整个产业链是集团化营销吸引人气的重要方式———流行文化工业的运营模式。 对一般写手而言, 产业链只限于实体书出版, 但文学网站的平台提供了众多渠道, 为渺小的个体写手描绘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其激励作用不可低估。
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把文学网站和网络游戏、影视剧改编等他者联系在一起, 网络小说可以改编成网络游戏和影视剧, 网络游戏、影视剧同时可以配备网络小说, 二者相得益彰, 这就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在卓越网上长期居于销售部第一名的《杜拉拉升值日记》先被拍摄为电影, 影响很大后又拍为电视剧。 《诛仙》、《鬼吹灯》、《兽血沸腾》 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后均获得了成功。 再者, 文学网站与传统出版业频频联手, 利用网络文学这部“疯狂机器”运转出惊人的利润。 正是文学网站的巨大商业前景, 投资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 “起点中文网”、“榕树下”、“幻剑书盟”、“晋江原创文学网站”等有名的文学网站先后被投资公司收购。2008年7月4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京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 “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原创文学网站”成为其下属的全资公司和投资公司。 盛大总裁陈天桥说:“盛大的使命是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去改造、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并形成新的运作机制。 ”[7]湖南卫视副主编龙丹妮为此感慨道:“网络未来的发展实在太可怕了, 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和盛大文学这样的公司, 可能以后文学就不是这样的文学碎片了, 而是一个集团军、规模化作战的集团军…… ”[8]显然, 网络文学的集团化、 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等生产的链条化已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独特特点。
四、结语
在文学网站以利益的最大化为旨归的前提下, 读者、市场及其对多重读者的整合这些“他者”都以强势姿态介入了网络文学的创作之中, 带来文学样式繁荣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注意因作者创作中“他者”的过度介入将导致文学精神希冀的落空, 或者说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只不过是促销口号而已, 网络创作者在强大他者干预下更不会以精英意识为主导的传统文学衡量标准为作品的评价标准, 而是力图把自己的文学产品销售给人数更多的大众读者, 文学作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 “当艺术行为和经济行为的区别日趋缩小时, 当艺术产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时, 其所带来的变化, 无论行为上的还是观念上的都是巨大的”[9]。 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亚平.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色彩[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2]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EB/OL].http:/dadao.net/htm/culture/2001/0514/1262.htm, 2011-03-01.
[3]李蕾.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探看:搅动文学一池春水[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05-11/85262.html, 2011-06-11.
[4]宋晖, 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J].文艺评论, 2000 (5) :26.
[5]张贺.忙于赚钱“透支写作”网络文学功利成主流[EB/OL].http://edu.qq.com/a/20070619/000029.htm, 2011-02-26日.
[6]舒晋瑜.文学网站:左手版权右手金钱[EB/OL].http://www.gmw.cn/01ds/2009-02/11/content_886816.htm, 2012-08-25.
[7]黄坚.盛大开辟网络文学新“起点”[N].解放日报, 2008-06-09 (1) .
[8]孙冰.网络文学公司来了![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21/01075111713.shtml, 2012-08-27.
[9]施惟达, 樊华.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J].文学评论, 2006 (3) :19.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 篇2
——论“京派”文学创作的人性寻租
周 泉 根
(海南师大 中文系,海口571158)
【文献标识】:
周泉根《礼失而求诸野——论“京派”文学创作的人性寻租》[A],《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
代、当代文学研究》[C],200601。
【作者简介】:
周泉根,男,汉,1977.1,江西临川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投稿日期:;Email: quangenxingzhou@163.com;pusu95@sohu.com
【文献摘要】:
面对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让渡迁移、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点滴侵蚀及西风东渐所引发的“人性之常”与“现实之变”的矛盾,“京派”诸贤“礼失而求诸野”地在乡土社会中寻找寄托美好人性的小屋,并形成了在所求之野的乡土社会背景上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进行寻租模式的挽歌式创作。乡土社会既孕育了“京派”作家们自己生命中农耕文化情致,又承载了农耕文化所有美好的人性因素,既原型意义地构成作家的深层心理背景,又为其作品提供了土壤意义的意象体系和文化内涵。较之于革命派、人生派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的批判性,“京派”也因此染上浓重的理想色彩和挽歌情调,凸现该文化群落、文学流派的派性性征。
【文献关键词】:
京派工业文明乡土社会人性创作模式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过渡转型期社会。梁启超在其《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详瞻论述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1](p5)这次转型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从动态指向上看,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为从古典农耕社会范型向现代工业社会范型转变;从静态的社会性质上看,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现代化发生类型上看,中国社会转型主要源于西方的刺激和示范作用,属于后发外生型的日德模式,区别于早发内生型的英法模式。这次深刻转型带来的直接社会现实,便是“政治的权威与权力危机,社会的认同与整合危机,文化道德的失范与脱序危机数症并发,使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乱局之中”。[2](p8)
而与社会外在秩序的混乱互为因果的是社会内在价值的紧张。在那段纲纪崩摧、规矩淆乱的历史中,笼罩在战争心理阴影里的社会到处弥漫着斗争文化的理念,杂说纷呈、异质共 1
生。价值紧张就是内涵于诸种杂说异质之中,具体体现在认同不同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潮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哲学上有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对立、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政治上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三角关系;文化上形成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足鼎立;宗教上有佛(以及建立儒教的尝试)与基督教的抗衡。”
[3](p13)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思潮,彼此杂糅纽结,又形成了三对难以兼融调和的转型期社会出路的二难选项。它们是:一是进行反封建的现代性个体意识的文化启蒙呢,还是进行反帝国的民族性集体生存的政治救亡;二是在现有秩序里进行逐个形而下的问题的渐进改良呢,还是在某种形而上的主义的动员组织下,作出某种邈远的终极理想的承诺,进行毁弃现有秩序的暴力革命;三是用人文理性勾起的充满忧伤怀古的挽歌情怀去进行保守的文化续弦呢,还是用历史理性所强力支撑出的自信来进行激进的新旧置换。可以说,启蒙与救亡、改良与革命、保守与激进之间的紧张关系所构成的历史环境,是现代文学最基本的发生及生存环境,也理所当然地构成了“京派”文学最宽厚的历史天幕。
“文变染乎世情,而废兴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京派”文学运动也是随着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起落沉浮而发生、展开或休止。整个“京派”文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正是被置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图景之上的。这也意味着“京派”文学运动的开展同时还必然伴随着一个工业文明对农耕社会、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点滴侵蚀的过程。“京派”的文学运动形态、文学创作形态及文学观念形态正是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在文学上所做出的应答。从社会学、文化学等的角度审视“京派”文学创作,我们能清楚地看出:京派文学家 “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在所求之野的乡土社会中对不与世推移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进行挽歌式寻租的创作模式。
二、打开“京派”文学的作品世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到冯文炳的鄂东故里,从汪曾祺的苏北乡镇到芦焚的豫东“果园城”,还有萧乾的皇城根下的城郊世界,作者们无一不以乡村为背景构造自己的艺术天地。而且从“边城”、“桃园”、“竹林”、“凌荡”的故事里,我们又无一不能读出作者们对质朴、和谐的人情人性美、山水风光美的赞咏。比较一下以鲁迅的“鲁镇世界”为榜样、为核心的“人生派”、“革命派”的乡土文学,如彭家煌的“湘人活鬼”、王鲁彦的“浙地冥婚”、萧红的“呼兰河畔”、萧军的“八月乡村”及叶紫、茅盾、叶圣陶笔下丰收成灾的农村社会,他们都是致力于揭露丑陋、野蛮、愚昧的封建农村和小农经济破产后萌生阶级斗争意识的农村。我们不妨借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作感性的比较:前者象是在对“少年闰土”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敢天真人性的赞美,而后者则象是在揭示“中年闰土”的麻木不仁和冥顽奴性。
针对唯美的乡土派与批判的乡土派分畛异域的问题,我们不妨参考一下胡适的观点。胡适在其名文《易卜生主义》一文开篇借易卜生一生最后之作《我们死人再生时》中的一段话,区分了两种小说形态:即,“那不带一毫人世罪恶的少女像”似的理想派文学和“那无数模糊不分明、人身兽面的男男女女”似的写实派文学。[4](p44)如果我们借用他的分类法,对“京派”的乡土文学与“人生派”、“革命派”的乡土文学做一下理性的区分,那么前者就是乡土文学中的“理想派”,后者则是乡土文学中的“写实派”。理想是人对完美的一种期望。按照理想形式进行创作时,作者往往是依“应该如此”的建设性的思维,虚构出一些“不知有秦、无论魏晋”的桃花园之类的世界,从而赞美不与世推移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沈从文就曾坦言,他写小说是“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5](p242)他还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只看他表现得对不对,合理不合理。若处置题材表现人物一切都无问题,那么这种世界虽消灭了,自然还能够生存在我那故事中。这种世界即或根本没有,也无碍于故事的真实。” [5](p245)然而现实往往是残缺的,尤其是
社会转型期,它几乎总以罪恶的形式否定着人们的理想。所以按照现实形式进行创作时,作者往往依“不该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赤裸裸的揭示民族精神创伤、暴露社会千形万象的丑恶,从而批判、反抗扭曲变态的社会现实。
比照历史现实叙事,“京派”那种人文理想叙事则染上有极为浓重的抒情色彩。他们常用散文化的手法所写出的牧歌也因“人性之常”与“现实之变”的强烈反差而变成一曲曲怀旧挽歌。所以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 [6](p100)可谓“京派”性状的现身说法。而两者的截然的分畛异域乃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原因。
三、古典社会形态的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转型期间,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解构和重建,总体表现为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让渡迁移。这种让渡迁移是京派所遭遇到的最根本的现实之变。我们知道,中国的现代化类型属于后发外生型的日德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柯文先生(Pall.A.Cohen)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分层现象。书中认为中国社会分三层:即,一、受西方直接冲击、已发展出了现代工商业、以通商口岸为代表的外层带;
二、非直接西方冲击,但历经了近代多次政治文化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同治中兴、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等),以各大省城为代表的中层带;
三、基本上没受西方影响,保持自己亘古未变的外部标志与内部象征(如,宗法关系、风俗习惯、底层骚乱、匪患不绝等),以内地乡村为主的内层带。[7](p40-62)这种带状层次随着工业文明的一点一点入侵而呈现出由外向内的推进压缩趋势。从沈从文先生前后所构造的文本——“《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的顺序中,我们也可清楚的看到这样一个推进过程。而且也恰恰是因工业文明侵蚀农耕社会所导致的农村本有的古朴风俗、纯良人性的丧失,促使了“京派”文学家们用散文、小说等艺术形式表达他们无尽的伤情和怀念(这一点,我将在下文中深入阐述)。结果是:内地乡村的一切风物人事都成为他们所宝爱的文明的象征。
而与此相反,外中层带中的现代或准现代都市则成为他们想象中的“恶之华”。霓虹灯、夜总会、狐步舞、爵士乐、汽车、飞机、酒吧、报纸、电影、摩天大楼、百货商店、股票交易所等等人类“欲望结构”无一不成为“京派”作家以倍增其丑的手法渲染或漫画在他们的文本中的嘲讽对象。这种借城市之丑来反衬农村之美的创作手法和本质先于存在的嘲讽否定城市的创作心理,使他们对城市本真面目的认识产生一种幽闭效应。他们因此不仅没能象刘呐鸥、穆时英等现代派作家那样体会都市文明自身的本末精粗、奸媸美丑,还对光怪陆离的现代派作品产生一种“子不语怪力乱神”似地排他情绪,看似清高实则隔阂。当然也更别指望他们认同或实践诸如“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 [8]之类的文学观念了。
“京派”作家大都依托农村的风俗生活、自然景物作怀旧挽歌背景。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这种城乡对立的观念其实存在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原因。它外在表现为舍城市取乡村、避现实矛盾就理想世界,在文本的整体风貌上呈现出与现代派相对立与“人生派”、“革命派”相分野的状态。而其内在的原因却是基于“京派”对乡土中国的全部情谊的文化怀恋。这种怀恋集中体现在对健康人性的呼唤。正如沈从文所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5](p242)他们所寻找的“供奉人性”的小庙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的乡土社会。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邦无道则隐”的守护心性的后退路线。他们在进不能兼济天下时,或退于道,或逃于禅,都视山林田园为人的现世的最终家园。这种行止路线、取舍标准发生
在文化层面的守护时,则体现为“礼失求诸野”的思维习惯。“京派”作家们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在乡土之野进行他们的精神寻租活动。他们在庙堂颓圯、都市堕落之后,便到生活于乡土中国的无名人物身上去发现、挖掘健康质朴的人性。象林徽因笔下的挑夫、杨振声眼中的渔夫,生存于废名《凌荡》中的哑巴,以及沈从文的湘西人物群、凌叔华的“小哥儿俩”、萧乾《篱下》《矮檐》系列中坚忍的“妈妈”形象等,无一不葆有着自然健康的人性,且这种人性又能以优美的形式展开,作者对他们也都注入了“不可言说的温爱”。[5](p232)
这种“礼失求诸野”的人性寻租活动之所以发生并合法,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乡土里确实生长、培育、承载着坚韧质朴、和谐光辉的人性。在工业文明未侵入之前,即在中国地域分层之前,这块“乡土”包括了“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整个中国。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用的“乡土本色”一概念几乎涵盖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古典形态的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内的生活(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等),可以说是古典中国社会的最大共相。西方社会,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言“其礼教则以凶德为正” [10](p17),他们从“性本恶”的角度出发,相信人有原罪,并因此历史的形成了一整套法理、法制。而在“乡土中国”,人们从“性本善”的角度出发,相信“人人皆可为舜尧”,并因此历史的形成了一整套礼俗、礼制。前者善用刑名之术、讲究立法契约,而后者则主张修齐治平,重礼治教化。乡土中国就是靠着充满性善温情的“礼”,而不是冷漠无情的“法”,维系着整个社会。并且这种“礼”还逐渐积淀成为一种民族心理。所以当政治意识形态化后的“礼”成为名繁实寡的“教”时,千百年被性善观念濡养的下层人民却从良知直觉出发,反而完整的隐存了“礼”之原始的亲善形态。如,仁爱、克己、忠厚、笃实、通达、平和、诚正、守信等。冯友兰先生说:“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一种人生态度和由此而生的生活方式。” [11](p119)杜亚泉先生则在1916年10月的《东方杂志》上所刊的《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一文中具体的揭示了工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所代表的不同生活形态。他说:“‘动’是都市文明,虽生活丰裕却身心忙碌,这与‘静’的乡村文明之生活贫穷而身心安闲适成反比。”可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渡转型期,“乡土中国”的子民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随着农耕文化的衰落也一天天的改变。于是,正如陈寅恪悼念王国维时所说的那样,“凡是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12](p497)“京派”作家们正是为农耕文化所化之人,他们目睹着这种文化的一天天失落,虽深感痛苦,却也只能无奈的化斯痛为文章,以此去传达、赞美、挽叹那些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中曾经恒稳而美好的因素,去向往、追求、建设那些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既孕育了“京派”作家们自己生命中的农耕文化情致,又承载了农耕文化所有美好的人性因素。它既构成作家的深层心理背景,具有着原型的意味,又提供了他们作品的意象体系和文化内涵,发挥了土壤的作用。面对“人性之常”与“现实之变”的矛盾,他们“礼失而求诸野”地在本就葆有的乡土社会中寻找寄托美好人性的小屋。较之于革命派人生派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的批判性,“京派”也因此染上浓重的理想色彩和挽歌情调,凸现该文化群落、文学流派的派性性征。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导论[C].上海:上海书店.1992.
[2]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3]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4]胡适.易卜生主义 [A].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沈从文.沈从文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6]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7](美)柯文Pall.A.cohew.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89.[8]施蛰存.关于本刊的诗[A].现代[J]:第4卷(1).1935.
[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辜鸿铭.广学解[A].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Ⅰ[C].上海:上海书店.1992.[11]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2](清)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下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Topic: Seeking integrity among Common People after the Corruption of Courtesy in Officialdom:On
the Rent Seeking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Jinpai
Abstract:When confronte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nstanc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drastically changing reality which is brought forth by the transference of China from the feudal civilization to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gradual erosion of Chinese culture by western culture, Jinpai writers turn to seek sustenance in common people and look for a cozy cottage for the shelter of humanity.As a result, they begin their elegiac literary creation in which they are seeking for the rent of the constancy and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rooted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feudal society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Feudal society not only conceives the feudal temperament in the lives of Jinpai writers, but also carries all the good element of the humanity in feudal culture;not only forms deep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writers in the sense of archetype, but also provides fertile soil for the image system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ir works.Key word:Jingpai;Industrial Civilization;Feudal Society;Humanity;Pattern of Invention
周泉根
1999年12月初稿
2005年修订
【文献标识】:
周泉根《礼失而求诸野——论“京派”文学创作的人性寻租》[A],《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 篇3
摘 要: 本课题在文献检索、理论研究、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尝试对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的现状得出相对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并对“以读促写”提出一套相对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阅读 英语文学创作 “以读促写”
一、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的困境
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因为缺乏阅读而造成的英语写作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在写作内容方面,因为缺乏输入,所以学生写作普遍简单空洞;在写作语言方面,因为缺乏有质量的英语文本输入,所以学生写作语言普遍呈口语化、简单化,缺乏逻辑。
近年来,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质量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在我校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的“学生自主创作”理念颇受学生喜爱。但受以上提到的写作困境所扰,难以展开有效的英语文学创作。纵观国内本科生培养,各院校缺乏对本科生英语文学创作的开发培养,英语“应试文”成了主旋律,模板作文成风,学生写作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因而越来越讨厌英语写作,更谈不上英语文学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者Nuttall曾提出这样一个说法:“要想提高外语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到该语言人群中去生活、去体验,次之则是广泛地阅读该语言的作品,并经常使用该语言进行写作。”可见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学习英语只能采取后者来提高外语写作水平。因此,对于国内大学生而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写作提高的最佳路径。
学者Muthusamy,Chittra表示,当今老师在写作课堂上面临的最常见的难题不是“写什么”,而是如何激励学生写出有趣的、有创意的作品。其在Enhancing ESL Writing Creativity via a Literature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中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表明基于英语文学的语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写作中开发创造力。
加拿大学者斯温(Merrill Swain)曾表示:“提高写作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一些方法、创造一些条件使语言的输入有效地转化为语言的吸收,并在输入的同时尽可能地进行语言的输出。”就此,西北民族大学水彩琴副教授认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她在《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文学阅读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素材输入,写作则可以进一步深化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王曼玲在《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共同作用于语言学习的全部过程,阅读为成功的写作提供模仿的范本,阅读是写作赖以进行的信息源泉,阅读能激发读者的积极思考,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我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作为语言应用典范的文学作品更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王婷婷在《论基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指出了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写作与阅读割裂的现象。她表示:写作教学过分强调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立性,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提高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篇章构筑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目前,我国外语写作教学注重于写作技能和形式的传授,忽视写作内容的重要性。许多写作课只强调句型模板和好词佳句的背诵记忆,使得课堂内容略显空洞,学生对写作兴趣渐失,甚至出现畏惧写作的情况。写作课堂往往独立于阅读等其他课程,导致学生写作内容输入不足。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而英美文学阅读则是阅读素材中的精华。然而,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语写作的极佳学习与模仿资源,因为常常被认为过于深奥、不易阅读、更不易摹写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如何将英美文学阅读与大学生文学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突破国内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从而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成为此课题的研究方向。
三、“以读促写”理论研究
(一)英美文学阅读模式研究
1.第二语言输入理论
英美文学阅读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而言属第二语言信息输入。第二语言阅读同母语阅读一样,也是通过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过程。阅读者通过一定的阅读策略,建构性地一步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并主动组织其认知资源来达到最大程度地理解。
2.英美文学阅读桎梏
(1)英美文学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不能进行选择性阅读。阅读者主要把阅读当做解码过程,不能根据阅读目的舍弃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
(2)自我信念和自我效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相对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常对自己的能力抱有消极的态度,在完成阅读任务时,他们会对任务的难度形成消极的态度,或对自身所采取的阅读策略产生怀疑,预先形成的信念也会限制学生策略的使用范围和广度。
3.英美文学阅读策略
伊格尔顿称阅读策略是“几乎适用于一切的理论”。作品是一个整体,读者需与作品产生互动,发现潜文本。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恰好能概括这种策略:“作为策略,艺术品属于必然王国,或至少属于必然王国中不那么受束缚的空间,成为象征王国。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艺术品预示自由王国的到来。”
阅读是让自己与一套策略相联系,目的是理解另一套策略。第一个“策略”是读者采取的阐释方法,第二个“策略”是作者的叙事。阅读是一个动态化过程,作品不是静态的阅读“对象”,而是读者与作品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伊格尔顿倡导文学作品应提供更多阐释空间,读者只有积极投入理解作品这一活动,才能完成认识结构的任务,进入自由王国。
阅读英美文学,读者应更加注重文本内涵。由于读者英语水平有所不同,多数读者在阅读文学原著时不免在文字的解码过程中耗费更多的时间,而这时文本的内涵理解往往被弱化。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技能有所上升,而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有所不足,不利于自身的写作经验结构的建立。因而,在阅读英语原著时,必要时可参照中文译本,强调自身对文本结构的认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文本阐释。
(二)基于英美文学阅读的文学创作研究
1.第二语言输出理论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思维中呈现第一语言思维和第二语言思维的竞争态势。在写作过程中,母语和目的语思维系统的竞争和博弈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以中介语的形式呈现其写作文本。在描述同一件事件时,二语学习者在修辞风格、时间、空间叙述等方面会与本族语者有所不同,而母语的认知影响在第二语言写作中也容易展现出语言的不得体。
2.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文学创作结合的理论基础
读者反映批评论的文本阅读观认为,阅读的焦点是读者的经验结构。阅读过程是读者对文本不断做出反应——产生期待,不断地打破期待,不断地得出结论,又不断地推翻结论的——动态过程。文本是读者阐释的产物,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发生交互关系。文本阅读过程是语言输入过程,文本意义的创造是语言输出过程。读者的活动是文本阅读和文本意义得以实现的关键。
英美文学阅读过程是输入目标语(英语)的过程,关键是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学生的经验结构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抓住主题、理清思路的阅读体验中得到建构的。英语文学创作关注的是思想/意义的准确表达。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结构转化为书面语言,可以实现语言学习从输入经由吸收加工到最终输出的动态循环。
四、“以读促写”实践调查研究
(一)“以读促写”问卷调查研究
本课题组根据课题方向制定了仔细的问卷设计与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共188人。大多数人认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对写作有一定帮助,但是平时有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习惯的占23.4%,没有该习惯的占76.6%。有阅读习惯的人中,喜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占61.7%,喜爱现代文学作品的占38,3%。10.64%的人表示大概总阅读过10本以上的英美文学原著,而从未阅读过原著的人占31.91%,绝大多数人只看过不超过5本的原著。关于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34.04%的人只是局限于大学英语教材和报纸杂志上的文章,21.28%的人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有一定理解。大学英语老师一般选择一些课外补充材料或与大学四六级考试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对写作的兴趣一般,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写作感兴趣,但是这些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的目的是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和提升英语水平。在写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语言口语化和词汇量不足是最大的困扰,其次缺乏逻辑性也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大学老师常常以限定写作主题和文体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强调模板背诵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真正运用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方法的老师寥寥无几。很多大学老师在写作前不习惯提供阅读材料,所以以读促写很难实施。只有极少数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创新性文学创作,如写诗歌、剧本等。在此现状下,教师需要吸收更多的有利理念。本课题小组认为,本课题项的研究成果会有效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效率。
(二)基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教学改革研究
1.教师自我素养的提升
虽然目前大学英语老师普遍学历较高,但由于研究方向不一,教师文学素养和底蕴参差不齐。许多教师由于自身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不深,作品选读则成了精读或故事梗概介绍,很少或基本不涉及文学批评或欣赏,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令人失望。因此,应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教学时产生积极的示范性影响。
2.教师教学形式的改进
英语文学创作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应尽早接触英美文学,慢慢去欣赏英语文学的魅力。在进行有关英语文学授课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作品主题、行文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实现对文本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让学生融入对文本的阐释活动中。
3.学生自我学习模式革新:
英语文学创作的提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欣赏文学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创造出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使之在文学学习中得心应手,而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五、“以读促写”的具体方法研究
(一)分析与概括
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分析与概括,找出事物的本质。可以说,分析与概括能力是学生进行迁移与发散的前提与基础。
(二)联想训练
联想是一种使概念相对接相联系的能力。通过联想,阅读所得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用,使他们激活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更高层次的迁移。
(三)定向迁移
通过联想使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现在的结合后,再进行系统的整理。
(四)对应发散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六、结语
本课题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从“读”和“写”两个方面的技能培养入手,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上培养文学创作能力,同时对其进行文学和人格熏陶。在“以读促写”理念下,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组织“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并潜意识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Eagleton.Terry.The Event of Literature.New Haven:Yale UP,2012.
[2]Krashen,S.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D.Schooling and language—minortity students:A theoretical framework(2nd ed)Los Angeles:Evalu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er,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1994.
[3]Muthusamy,Chittra.“Enhancing ESL Writing Creativity via a Literature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Studies in Literature & Language,2010.1(2):36-47.
[4]Swain.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H.G.Widdows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江涛.朗读问题和外语教学策略.考试周刊,2007,39:53-54.
[6]李晋.“结构化”文学阅读策略——评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外国文学,2013,02:154.
[7]水彩琴.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Vol8:108-113.
[8]王曼玲.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6.
[9]王婷婷.论基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学理论,2015,02:170-171.
[10]杨永林,董玉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体验英语”视角下的教学模式新探.中国外语,2010,Vol7,1:13-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医科大学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6R413053)和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239)的研究成果。
李准十七年影视文学创作研究概述 篇4
一个作家的创作必然会受到当时时代氛围的影响, 反思李准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当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时代情况。1958年到1964年, 正是我国社会生活纷繁变化的时候, 先是公社化的狂潮和大跃进的喧嚣, 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 国民经济陷入困境, 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1962年以后, 又是声势浩大的大抓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这一切都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家还不可能将农村的这种残酷现实在作品中给予直接表达。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也不允许他们直接表达。但一个有社会正义感的作家, 最少应该做到不唱浮泛廉价的颂歌, 不为社会粉饰太平。李准在直接批判和粉饰太平的夹缝中, 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虽没有直接切入农村社会的严峻现实矛盾, 对生活的阴暗面作某种深入的揭示, 但也没有走“写中心”、“写政策”、“赶任务”的道路, 而是“想在农村新人的精神面貌上, 新的性格的形成上, 进行一些探索。” (3) 五十年代中期后, 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完成, 我国农村的生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小农经济的基础已经解体, 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已经建立。在深入生活时, 李准兴奋的发现, 新的经济关系的建立带来了农村新的家庭结构和新型的家庭关系。新的社会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传达农民精神世界的转变, 借助这种转变体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 这种创作追求, 既吻合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又规避了纯粹“写中心”、“写政策”的道路弊端, 李准将创作的视线集中到社会主义新人身上, 刻画他们的内心境界, 也与“文学是人学”的本质相符。所以这种文学策略, 使得李准在当时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创作出真实反映生活的作品。
《老兵新传》是李准走上电影创作道路并成为小说、电影两栖作家的开始。李准曾说“我为什么学写起电影剧本来?因为电影观众多。我们的新农村, 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 而电影在这方面, 可以不受识字的限制, 可以在极大范围内和各阶层的观众接触。” (4) 《老兵新传》剧本讲述的是东北解放初期, 解放军营长战长河主动要求到北大荒办农场。他带着通信员和会计来到茫茫雪野, 展开战胜大自然的斗争。上级派来农学家赵松筠任副场长, 又到来一批青年学生。战长河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团结并带领大家与恶劣的天气斗, 与荒芜的土地斗, 与各种错误思想斗, 还帮助老百姓打土匪, 夺回被抢走的粮食, 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终于在北大荒建立了第一个国营农场, 支援了前方的需要。至于是什么激发出作者的创作灵感, 作者在我怎样写《老兵新传》, 这样说到:“我首先考虑到像老战这样的人物, 他们的性格特征首先在于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 忘记个人的那种伟大献身精神和进取力量。“老兵新传”是反映一个老战士在我大军南下的解放初期, 去到北大荒为生产粮食开垦荒地而斗争的故事。因此, 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可以把这位老党员、老战士对人民事业的奋不顾身的精神, 把他顽强的革命事业和充满着乐观主义的理想, 较为充分地揭示出来。 (5) 在影片主人公战长河的身上, 作者给予了他北方农民独有的豪迈、坦诚、直率、积极的性格, 同时他又具备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信念和无私的道德品质, 于是一个农民出身的老兵形象便形象地屹立在新中国的电影屏幕上, 被电影史专家门誉为“新中国银幕上令人难忘的形象之一”。 (6) 电影作品《老兵新传》获得的成功, 使得李准意识到要想创造一部感人的作品, 作品成功的关键是着重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同时注重刻画新人, 为其立传也成为此后创作的重心。作家为什么选择新人作为创作的重心, 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也是有着用心良苦的选择。
《老兵新传》之后, 李准以电影剧作家和小说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文坛上。他陆续创作了小说《一串钥匙》、《三月里的春风》、《李双双小传》、《耕耘记》, 还以小说为基础, 创作了《小康人家》、《李双双》、《耕云播雨》、《龙马精神》等电影剧本。
电影《李双双》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李准根据自己的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的电影剧作。从小说到电影, 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都有巨大的改进。《李双双小传》是李准的代表作, 创作了李双双这个农村新人的艺术典型。但是作品也具有比较大的不足, 李双双这位具有新时代精神涵养的劳动妇女, 李准却把她放到五六十年代公社化时期“左”倾冒进的“大办集体食堂”的社会主义运动中, 同时也多多少少地美化了“集体食堂”这一违反正常的经济规律、缺乏生命活力又给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的应该否定的现象, 因而作品印上了印记深厚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斑痕, 也严重损害了主人公的形象。1962年李准将小说《李双双》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时候, 将“大办集体食堂”的错误事件全部去除, 而且将主人公李双双放到五彩斑斓的农村日常生活中, 通过主人公在坚持按劳取酬和评工记分的原则性时表现出的大公无私的事迹, 通过农村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夫妇之间的矛盾以及感情的纠纷, 呈现出一位坦率、乐观、聪明、浑厚、泼辣锋利、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却不记仇、见义勇为不计个人得失的新型劳动妇女形象, 为新中国银幕增添了一位具有长久魅力的艺术典型。电影中的李双双作为女性形象也获得自身独具的美学生命。喜旺说李双双是“直性子, 有嘴没心”, 乡人说李双双是“心直口快, 热心肠”, 李双双自己也承认“人家说我嘴快”“我平时说话太冲”。看来李双双的确是民间那种快人快语的角色。这种性格多是热心肠、具侠义精神而且能干泼辣, 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容易称为劳动带头人。李双双是个“从小什么农活都学过的女性”, 她还能和男人一比高低:“她跳下水和二春抬起大石头, 蹚得水花飞溅, 小伙子们在拍手”, 男人这样称赞她:“喜旺, 你回家去看你老婆吧!今年哪, 咱们这个妇女队长可出了大力了。工分给你挣了一大堆, 村里人提起她, 没有一个说她不好的!”而正是通过劳动展现了女性强大的生存欲望和生存能力。对女性而言, 劳动的意义也是巨大的。它首先让女性觉得自己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旁观者。李双双这样豪迈的对女同胞说:“怕什么, 我们也长着两只手”“它会长小麦, 也会长棉花。谁高贵谁不高贵, 谁能劳动谁就高贵, 自己做来的, 自己劳动来的。吃着气儿顺, 穿着也光彩”, 同时劳动也让女性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妇女能顶半边天”, 从此女同胞们不再接受男性的施舍和可怜, 而是堂堂正正的称为自己的主人, 并与男性并肩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影片中颠覆传统男性地位最好的证明就是喜旺在家庭中的、地位。尽管喜旺向外人一再炫耀自己管老婆的本事:“我们从来就是这样, 我说一不二。当个男子汉降不住老婆还行啊!”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得到突出表现。但是, 李双双并不惧怕。而事实上喜旺面对快嘴老婆只有让步的份, 每当有大的家庭冲突, 他的选择只能是不断的逃避:“你在家当你的干部好了, 我出去赶我的大车, 我走以后, 哪怕你把人得罪完, 我眼不见心不乱, 与我喜旺无关。”在这男性无奈的宣言中我们看到一曲女性的欢歌, 她们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平等地位, 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李双双》的创作风格体现了那个时代所鼓励的浪漫主义精神, 但作家在回避现实生活中严峻矛盾冲突的同时, 并没有像原小说那样去渲染错误的‘左’倾的政策精神, 也没有站在损害农民利益的错误路线上歌功颂德, 它歌颂的是普通老百姓中间的美好人性, 提倡的是敢于与社会上的自私行为, 这就是这部影片在今天还能使我们感动的艺术力量。” (7) 另外加上李准的影视作品独特的朴素别致的语言、富有幽默感的生活情趣和浓厚的乡村泥土气息, 使得电影《李双双》成为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 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重新触摸解读老艺术界李准十七年时期创作的这批影视作品, 可以鲜明看到作家剧作的一些特色, 从而给当下创作带来一些启示。首先作者非常注重故事性、情节性, 并在强烈的情节中塑造出一批相当丰满动人的新人形象。李准在《写电影剧本的一些体会》说到:“电影在篇幅上有较严格的要求, 不像小说可长可短, 比较起来, 小说的情节发展较缓慢, 表现的手段也较多, 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插进一段作者的抒情或者叙述描写;电影就不同, 它只能容纳那么多东西, 因此必须要有紧凑的情节, 矛盾冲突不能中断, 也不能发展太缓慢, 必须从头到尾紧紧吸引观众, 而且它用的都是‘精料’。” (8) “根据这一体会, 以后我在写电影剧本, 或选择短篇小说改编时, 总是要求故事性较强, 人物有交锋, 斗争有几个回合, 剧情有起承转合, 如果心理刻画较多, 戏剧性不强的小说我从来不选。” (9) 另外这些人物, 有的豪放粗犷, 具备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有的沉着文静, 有着细致的心计和坚强的毅力;有的活泼大胆, 有着大公无私、敢作敢为的性格, 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另外剧本创作中还十分注意语言和细节。语言朴素而精练, 富有一种清新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泥土气息, 同时剧作的细节不过点染数笔而人物却神采奕奕。
从1953年的《不能走那条路》开始步入文坛, 到1964年这12年的创作历程, 李准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观念、文艺思想和文艺批评的影响下, 创作出一批成绩与局限共在的作品。返回历史现场, 李准的影视文学创作道路仍给我们留下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摘要:李准, 以文学家和影视家的双重身份介入建国后的文坛, 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尤其他在影视创作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十七年特定时代的社会观念、文艺思想和文艺批评的影响下, 创作出一批成绩与局限共在的作品。返回历史现场, 触摸李准的影视文学创作, 找寻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李准,影视文学,概述,创作研究
注释
1冯牧.《在生活的激流中前进》,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12页 (江苏师院中文系主编) 。
2谢永旺《李准新论·序言》, 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1.
3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J].电影艺术, 1962.6.
4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3:106.
5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3:117-118.
6当代中国电影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3.
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1999.9:49.
8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3:89.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 篇5
1.1 文学起步阶段
欧阳山原名杨凤岐, 1908年生人, 由于家境贫寒, 从小被养父抚养。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欧阳山就随养父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 直到欧阳山开始上小学, 才定居广州。由于受做小职员或写字匠的养父的影响, 童年的欧阳山除了课本之外, 还读了不少的古典文学作品。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从小行万里路, 欧阳山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种种艰辛, 也为他未来从贫苦人民的角度出发批判社会, 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带来了丰富的国外文学资源, 正是这广泛的阅读, 让少年时期的欧阳山打下了一个扎实的文学基础。第一篇小说的发表就表达了欧阳山对革命者的同情, 虽然只是表象的描写, 却让他和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1.2 至情文学体系的形成
随着欧阳山第一部中篇小说《玫瑰残了》的连载发表, 笔名罗西的至情文学体系悄然建立。这一“有力的革命文学”和右派文学相比, 不再是只靠写革命来展现革命文学, 而是深入的剖析, 带有强烈的批判性, 极具反抗精神。
欧阳山的至情文学主张在吸收早期创作文学成果的同时, 融入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手法。首先, 塑造人物形象时, 描写对象都是处于不同困境和压迫下的矛盾的人。其次, 选取文章主题时, 经过前一时期的积累, 欧阳山对爱情的描写也是淋漓尽致。最后, 欧阳山对于革命文学理论独到的认知和理解, 让他的作品更加与众不同。虽然欧阳山的至情文学论还不够成熟, 对革命文学的认识也较为肤浅, 这也恰巧为他的文学转型埋下了伏笔。
2.左翼文学时期的社会写实
2.1 欧阳山的创作调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盛行, 激进的革命文学理理论论初初步步建建立立。。欧欧阳阳山山意意识识到到至至情情文文学学已已经经脱脱离离了了时时代代文文学学发展的轨道, 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寻找自我, 重获新生。这一时期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 主要对象是社会底层, 备受凌辱的贫苦百姓, 并与张天翼创作了以宣传革命为目的的杂志, 积极的传播无产阶级思想。“欧阳山”这一笔名的使用也说明欧阳山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2 左翼文学派的引领
1928年, 一场革命文学大论战掀起, 一直引导文学潮流的创造社极力宣传文学阶级性来拉动文学的重新发展。经过论战和创造社的洗礼,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而欧阳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开始有了意识形态的踪影, 其中, 中篇小说《竹尺与铁锤》就是当时转向的代表作。“革命引路人”这一革命意识形态清晰的出现在小说中, 说明了欧阳山对无产阶级的赞同。思想的转变也更有效的激发了欧阳山的灵感, 开阔了视野, 同时加固了创作的理论依据。
在论战过程中, 鲁迅对欧阳山创作的转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 在文学功能上, 鲁迅主张保持自我, 在文学批判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沦为政治的奴隶 ;第二, 在写作方法上, 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正面的批判了现实丑恶, 为欧阳山未来的创作方向指明了道路 ;第三, 在艺术风格上, 鲁迅凝重的写作风格也对欧阳山的叙事手法产生了影响。这些都让欧阳山成功的转为一名真正的左翼革命文学家, 无畏的用文学抨击着现实的黑暗。
3.抗战时期的革命文学
3.1抗战文学大众化
在战争阴霾的笼罩下, 文学就更能发挥其自身的鼓动性, 因此文学就被要求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处于这样一个文学被转型的战争年代, 欧阳山也意识到了文学大众化的必要性, 在进行大众化的创作过程中, 他开创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也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表示了赞同, 提出文学不仅要体现生活, 还应该改造生活。
3.2 解放区内的文学新生
1941年, 欧阳山来到心向往之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接触到了解放后的全新的人民群众, 喜悦之情难以抑制, 也重新对革命文学燃起了新的希望。与此同时, 在革命圣地, 一场新的关于革命文学核心问题的争论开始发起, 直到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欧阳山在此期间积极与欧化新文学作斗争, 敢于反对公式主义, 积极反思对解放区生活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解, 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
3.3 欧阳山的革命文学顶峰
通过欧阳山在延安的生活体验, 《高干大》这一鼎盛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在悄然展开。这部作品不仅凝聚了当前时期欧阳山的思想, 也表达了他对五四自由精神的赞扬, 通过爱情展现人民需求, 通过经济路线争斗体现革命道路的曲折。欧阳山在延安文学一片繁荣的时期, 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 完成了一部部宏伟的著作。
4.总结
经历过少年苦痛和文学的各种洗礼, 欧阳山已经成为我国国现现代代文文学学时时期期极极具具特特色色的的革革命命文文学学家家。。他他在在革革命命文文学学曲曲折折发展的历史时期, 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 为革命文学史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也形成了一个对革命文学的独特创作体系, 完成了时代赋予文学家的使命。
摘要:在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欧阳山这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的文学创作印记。欧阳山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和人民产生共鸣, 不仅是由于他出身贫寒, 经历坎坷, 更与他不畏强势的反抗精神密不可分。下面本文将从欧阳山小说创作的变化过程中分析其创作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现代文学时期,欧阳山,流变研究
参考文献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 篇6
一、“诗”之呈现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很深。萨特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文学理论以其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 对文学的实践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一直强调“存在先于本质”, 他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可以归纳为“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 同时“自由”的核心内容是自我选择, 因此他提出了文学的本质是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的观点。萧红的文学创作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萧红作品的中心是“人”, 她对“人”的关注体现在了作品对人性的细致挖掘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这些都与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文学观有共通之处。
存在主义文学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体现, 萧红的文字世界也是她哲学世界的文学呈现。萨特在他的文论《关于〈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里说到:“一种小说技巧总是与小说家的哲学观点相联。批评家的任务是在评论小说家的技巧之前首先找出他的哲学观点。”萧红在岁月里漂泊, 面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解读, 也构建了她以悲伤为基调的创作底色。“存在主义哲学 (美学) 的话语表述中, ‘诗’ (艺术) 与‘思’ (理性) 以不同方式对同一本源加以言说, ‘诗’是人进入存在的开端, 是穿透人的历史的诗性启悟——一种深刻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思’是对存在显现的本真领悟, 存在之‘思’是原诗 (urdichtung) , 一切伟大的诗篇总是沉醉于一种本源之‘思’中——一种批判性创造, ‘诗’的本质因而以‘思’为依据;而所有这些的最终归宿是‘诗意的栖居’。”即“诗”是一种对世界的领悟和理解, “思”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世界的批判和启示。萧红以她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为写作源泉, 以一种历经世事却不世故的姿态在其“诗”性的作品中体现出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存在主义是一种以生命的本体性存在为前提对生命作出审思的哲学, 关注的始终是具体的个体生命与生存, 是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就使它具备了诗性的哲学与感性美学特质从而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存在主义以“诗”的方式在文学作品里呈现, 萧红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
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时文学艺术对“人”的关注度迅猛提高, 关注自我的存在, 主体生命的价值意义成为当时文人追寻的重点。萧红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女作家代表之一, 她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强调“人”, 关注“人”, 萧红小说“最关注的是中国下层人民最基本的温饱、生存、生死等问题, 着重描写黑土地上父老乡亲普通而平凡的生活, 并在这种生活中开掘出沉重而又令人扼腕叹息的性格与灵魂。”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都安排在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身上, 萧红写人, 也懂人。萧红的《雪天》里有一段话:“每走过一个人, 我留意他的脚步声, 那是非常响亮的, 硬底皮鞋踏过去, 女人的高跟鞋更响亮而焦急, 有时成群的响声, 男男女女穿插着过了一阵。我听遍了过道上一切引诱我的声音, 可是不用开门看, 我知道郎华还没回来。”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 文中在寒冷的雪天饥寒交迫是生存状态可以说是“荒谬”的。存在主义还认为“人是痛苦”的, 在饥饿和寒冷中, 一个女人等待着爱人回来, 就犹如等着一个未知、虚空的未来, 但是因为人可以“自由选择”, 而这个女人选择了爱, 于是她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在《朦胧的期待》里, 她写着:“等她拿着纸烟, 想起这最末的一句话的时候, 她的背脊被凉风拍着, 好像浸在凉水里一样, 因为她站定了, 她停止了, 热度离开了她, 跳跃和翻腾的情绪离开了她。徘徊, 鼓荡着的要破裂的那一刻人生, 只是一刻把其余的人生都带走了。人在静止的时候常常冷的。所以她不期的打了个激灵的冷战。”这将一位农村妇女想要给就要去前线的爱人买烟却发现爱人早已离开的孤独、寂寞写得细致入微。这也正是存在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荒谬的, 人是痛苦的”文学呈现。
二、“思”之深刻
萧红洞察力极细致敏锐, 她敏感地感觉人性的黑暗与悲苦, 用作品启发读者对生命进行反思, 这是一种对于生命表征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即“思”。
文学是“关于存在的诗性的沉思”。作者以文学的方式用一种对生命的领悟和探索的思辨方式来表达哲学的诗性, 就像萧红用文学作品来揭示生命的真谛。
萧红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强调“人”和“自我”, 她一生在反复经历着“心死”的过程, 也让她对生命有一种“伤疤式”的思考。她生于地主家庭, 但是不到十岁就失去了至亲。在求学的路上曲折坎坷。感情上历经心酸, 她从逃婚、恋爱、被抛弃到再恋爱、结婚、分手, 接着恋爱然后分手……萧红在“分离”的人生过程中看淡人生的繁华虚空, 用朴实、淡然的生命感悟去思考“存在”这个问题。《呼兰河中》, 她用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调描述着呼兰河县城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 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局外人”的角色, 仿佛整个世界与自己无关。《生死场》里描写女人生产的场面写道:“赤身的女人, 她一点不能爬动, 她不能为生死再挣扎最后的一刻。天渐亮了。恐怖仿佛是僵尸, 直伸在家屋……大肚子的女人, 仍涨着肚皮, 带着满身冷水无言的坐在那里。她几乎一动不动, 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这样的刻画描写, 萧红将人生的痛苦深刻细致的描述出来, 以此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冷漠。她用作品来揭开生命经历中的“伤疤”, 但又用文字来启示人们对“自我”肯定和对他人关怀使“伤疤”愈合。在这样的反复中, 萧红一次次证明人的“存在”, 证明“我”的“世界”因为“我”才具有意义。
萧红的世界是忠于自我的。萨特的存在主义用一种“我”是“主角”的态度, “痛苦”地活在这个“荒谬”的世界的观点“存在”着。萧红也正是用这样的态度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以及人的生存价值和如何获得个人实体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是萧红的“思”之所
三、“诗”与“思”结合的萧红存在主义文学观
“存在主义文学以艺术为人的本真生存方式”, 萧红以平凡的人们生活状态为写作基础, 用“诗”来呈现“思”, 又以“思”来创造“诗”, 在确定性的境遇中表现真实性的人物。萧红的作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处境意识, 以寒冷的季节、炮火纷飞的年代为作品主要背景, 如《呼兰河传》中荒凉、没有生命力的院子;《生死场》里象征死亡的屠场和荒山, 《旷野的呼唤》里以抗战为背景展开的一系列故事等等。笔下的人物没有丝毫的夸张, 都是真实社会中人物的写照, 如《马伯乐》中软弱、自私、贪婪的马伯乐;《手》里面处处遭人排挤的王亚明;《家族以外的人》里面纯朴善良的二伯……她用“诗”性的魅力, 一种对生命虔诚的诠释来讲述她的人生经历,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她的生存意识。
萧红还在作品中对人和生命的存在形式、价值意义进行探讨, 从而创作出她专属的“诗”, 使读者通过作品去思考和解读生命之“思”的真谛。在《苦杯》中, 她写道:“近来时时想哭, 但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 坐在床上哭, 怕是他看到。跑到厨房哭, 怕是邻居看到。在街上哭, 那些陌生人更会哗笑。人间对我却是无情了。”萧红的好多情绪无处安放, 于是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呼兰河传》的“后花园”, 那里面有蝴蝶、蜻蜓、蚂蚱, 有红红绿绿的花朵……各种美好的有活力的动植物都被萧红列举出来, 最温暖的还有她和祖父一起的美好回忆。萧红在讲述小时候的回忆时是愉快、活泼的, 而相较她其他作品而言, 《牛车上》灰色的笔调充斥着整篇文章, 《生死场》里对人性残酷的挖掘也使人心情沉重, 《马伯乐》中对社会批判让人感伤社会的黑暗……她一生漂泊, 记忆中的花园则成了她心灵栖息的地方, 是她“诗意的栖居”。《呼兰河传》被称为是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小说”中的经典。这样的诗化小说里面, 不仅仅是萧红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描写, 而且是从中透露出的是她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萧红对生命的思考维度是简约却不简单, 她对于“人”和“生命”的诠释以沉郁的底色、客观的视角和缓慢的节奏揭示着生命的苦痛和哀伤。萧红并没有用强烈的反抗去与世界对峙, 她冷静地接受生命给予她的一切,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她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存在的苦难坎坷。
结语
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现代文学的影响密不可分。其中, 存在主义就是以一种人文主义的观念, 通过“诗”和“思”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达对民族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怀。存在主义以“人”为核心, 对人的生存极大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而且社会现实问题的重点。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推荐阅读: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05-24
巴金文学创作09-01
乡土文学创作06-09
文艺思维与文学创作06-05
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10-26
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07-09
文学创作工作室策划08-27
文学创作意识之我见10-22
文学创作的真实性论文05-13
当前文学创作中的“原始文化”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