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2024-08-13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精选3篇)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篇1

中华文化多讲家族与宗亲的意识并且根深蒂固, 而“中国姓氏表明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 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①。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份子, 以哈拉穆昆为基本社会组织形式的鄂伦春族, 具有非常独特的姓氏文化, 研究鄂伦春族姓氏碰触的是小民族的典型性和特殊性, 交融在民族成员之间的是紧密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研究鄂伦春族姓氏及其相关的民间文学, 不仅能了解狩猎时代的社会关系, 而且能了解鄂伦春人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对追溯族源、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鄂伦春族姓氏

1、鄂伦春族姓氏的分布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鄂伦春族总人口为8695人, 大部分人口聚居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及扎兰屯市。纵观鄂伦春族的历史, 从过去游猎的生活到现在定居的状态, 时猎人们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

鄂伦春族历史上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直至海边库页岛的广大地区。从17世纪40年代, 由于沙俄的侵略作为索伦部的一员, 鄂伦春人被迫迁移到黑龙江南岸的大小兴安岭地区。之后, 清政府将鄂伦春族编入八旗体制内, 以路佐制为核心统一将各游猎部落划分为“路”, 分别是库玛尔路、毕拉尔路、托河路和阿里多布库尔路。②“17世纪中叶以后,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 拥有十余个姓, 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动” (见表1) ③。

2、鄂伦春族姓氏与传统社会结构

鄂伦春语“乌力楞”、“穆昆”、“哈拉”、“千”、“依尔”是代表鄂伦春族传统社会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这些语言符号不仅能解释从家庭到氏族的社会关系, 而且能涵盖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地域关系。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例如目前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区境内诺敏河流域的鄂伦春族有何姓和白姓, 何用鄂伦春语叫柯尔特依尔, 白是白依尔, 从柯尔特依尔又分化出那旦千、车车尔依尔千、红改达千。“…依尔”是鄂伦春语“…姓”的意思, 与“千”又有何区别和联系, 这就需要了解鄂伦春族狩猎时期具有氏族性质的社会关系。

在狩猎时代, “柱”相当于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家庭, 多个“柱”组成了一个“乌力楞”, “乌力楞”相当于一个氏族, 最初的含义是子孙、后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 “乌力楞”涵盖了两层含义, “乌力楞”的成员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 另一种可能是成员们住在一起而没有血缘关系。这是“乌力楞”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公社, 随时代变迁演变为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地域公社。⑤

同一祖先的各个“乌力楞”的成员是同一个“穆昆”, 也就是同姓人的意思。同样, “哈拉”为姓的意思, “…依尔”有“姓…..的人”之意。由于人口增加等原因, “….千”又是从一个“穆昆”和“依尔”分化出来的新单位, 例如“柯尔特依尔”分化出来的“那旦千”等。⑥

二、鄂伦春族姓氏起源的文学性研究

鄂伦春族有语言没文字, 在挖掘民族历史记载时, 极其缺乏史料。这种情况下, 寻找鄂伦春族姓氏的起源时, 民间文学则是研究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宝库, 而口口相传的语言特性, 凸显出民间文学的地位不可或缺性。

在搜集和已整理的关于鄂伦春族氏族的民间文学中, 有一则神话是《九姓人的来历》, 主要内容是“山火山洪接连爆发, 只剩下一男一女, 两人结成夫妇, 生兄弟姐妹十八人九对双, 兄弟或姐弟结成夫妻, 父母根据他们住的地方立了姓氏”, 这就是鄂伦春族孟、葛、魏、关、何、白、莫、杜、吴九姓氏起源的神话⑦。另有一则关于葛、魏、关、莫、吴五姓起源的传说讲的是“一位父亲让他的5个儿子在3天内每人办一件好事, 然后根据他们做的事情为他们命名。老大用红木做了5副精致的弓箭, 父亲就给他起名’魏拉依尔’, 意思是红木头;老二猎得一只又大又肥的公狍子, 父亲就给他起名’古兰’, 意思是公狍子;老三用狍头皮做了一顶逼真的狍头皮帽, 父亲就叫他’戈钦’, 意思是非常好、真聪明;老四把自己猎获的狍子分成六份, 把头献给父亲, 四条腿分给了4个兄弟, 自己留下的是没有多少肉的前腔, 父亲就给他起名叫’吴恰尔堪’, 意思是分份儿没私心, 办事公平;老五不声不响地把3天来自己所猎获的狍子、野猪、飞龙、灰鼠等摆放在父亲面前, 不等父亲开口, 4个哥哥称赞:’莫日根’、’莫日根!’父亲随声附和说:‘好, 就叫莫日根吧。’意思是打猎能手。他们的后代就用他们的名字的首字当‘哈拉’, 分别姓了魏、关、葛、吴、莫。”⑧

[1]从上述的传说中, 我们不难看出, 鄂伦春族的氏族分化, 具有典型的神话色彩, 同时也是狩猎文化的集中反映, 故事以鄂伦春族社会中狩猎文化为核心, 分别以动物的名字来命名, 同时也可以考虑是图腾崇拜的影子, 如其中的吴恰尔坎, 原意是公平, 说明鄂伦春人希望透过文学来推崇自身的道德评价标注, 而最后的莫日根的姓氏的故事, 也反映了传统狩猎社会对于莫日根猎人职业的推崇, 莫日根这一称呼的荣誉性, 并通过传说来鼓励后代能够成为真正的猎人的美好期望。

鄂伦春族十几个姓氏中, 部分姓氏的起源有民间文学的资料可寻, 而且从人口较多的大姓“依尔”中分化出的小姓“千”的起源素材也存在, 见表2。

通过上图不难看出, 鄂伦春族氏族的产生于分化, 否有一段故事, 或多或少的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 给予传统氏族与新产生氏族的合理存在性推波助澜。

三、结语

姓氏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内容是非常丰富且复杂的, 本文通过对鄂伦春族姓氏及其相关民间文学的描述来展现鄂伦春族。研究鄂伦春族姓氏可以看到过去具有氏族性质的社会结构, 而且能观察到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民间文学中的鄂伦春族姓氏起源, 对相关神话、传说、故事进行概述, 可以看到鄂伦春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生存智慧。梳理鄂伦春族姓氏的形成及相关民间文学, 对于追溯族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于研究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锐:《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意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年, 第63页

[2]韩有峰、孟淑贤:《鄂伦春语培训教材》, 于2014年11月17日阿里河镇教授, 第7页

[3]白兰:《“鄂伦春社会”中几个基本概念分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 第38页

[4]根据白兰:《“鄂伦春社会”中几个基本概念分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 第39页整理

[5]白兰:《“鄂伦春社会”中几个基本概念分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 第38页

[6]吴亚芝:《鄂伦春族口述家族史》, 民族出版社, 2016年版, 第24-25页

[7]隋书今:《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6-7页

[8]吴亚芝:《鄂伦春族口述家族史》, 民族出版社, 2016年版, 第23页

[9]《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修订编辑委员会:《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 》, 民族出版社, 2009年, 第120页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篇2

1 鄂族传统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鄂族传统体育是在人类开创历史先河的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下来的,深受本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熏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独立文化形态始终植根于狩猎民族的历史土壤中,特殊的生活环境让鄂人练就了骑射等多种技能,鄂族传统体育文化延续至今,从生活方式中衍生出许多极富价值的体育项目,这些无一不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讲仁爱、重诚信、尚和合的生动再现,运动中传递着仁、义、礼、智、信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今,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助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有力手段,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鄂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宗旨完全吻合,二者是互融互通的关系。

2 鄂族传统体育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2.1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

2.1.1 性格急躁易冲动,自控力较弱

《荀子·修身》有云:“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的名句内涵丰腴,它就是要告诉世人做事要有尺度,控制好喜怒情绪。当今时常出现学生间因小事而引发的伤人事件,这种暴躁、抑郁、愤怒等现象在各大高校较为常见,学生们遇到微不足道的小矛盾时并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试图采取谩骂或殴打的方式平息,缺乏成年人原本应具备的理性思维,过于感性导致出现轻伤害或过失杀人,忽视了冲动所造成的危害,他们为不计后果的莽撞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马加爵、药家鑫、李启铭血淋淋的犯罪事实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不良情绪引发案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利益、交友、情感、妒忌、饮酒等因素,这严重破坏了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2.1.2 安于现状,缺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劝学解》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的名句寓意深刻,它告诉世人无论是生活或学习都要奋发图强,否则会一事无成。一些大学生以为在经过残酷的高考生涯最终踏入梦寐以求的高校校园后便大功告成,殊不知早期的远大抱负早已烟消云散,开始过上安逸懒散的生活,用时而逃课、包夜上网、搞对象同居等方式消磨打发时间,没有足够的精力用在努力学习上,思想早已倦怠。他们高举六十分胜利的旗帜,放弃了取得优异成绩的梦想,平时温馨的教室很少能见到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身影,只有期末考试前几天为了应试才会进行突击复习,这种不思进取的、知足常乐现象在校园广为盛行。

2.1.3 偏重于个人私利,团队合作意识浅薄

《孟子·尽上心》有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运用夸张的说法讽刺了那些吝啬且私欲膨胀的人,它告诉世人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目前部分大学生为人处世时向利己主义倾斜,损人利己现象突出,遇事不站在集体的角度权衡利弊,凡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都会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卑鄙手段去争做,不益于自己的就会远隔千里。为尽早入党,获得奖学金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经常违反规章程序,私下里走门子拉关系,表现为纪律性涣散,不服从集体做出的决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时,常因情绪不满在关键时刻不顾团队大局利益直接选择退出,导致集体主义利益受损,这种私欲膨胀之风在校园蔓延。

2.2 鄂族传统体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2.1 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的增强

团队协作意识是在组建团体的基础上,发挥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此达到整个队伍工作效率的最大化,这种意识的养成靠的是团队每个成员在实践中的共同努力。鄂族传统体育属群体性竞技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多种技战术配合,丝毫不比足篮排等现代球类项目逊色,如奴根任、拔河、抓毕劳黑和背夹球等项目都需要队员们的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队一人失误满盘皆空。开设鄂族传统体育课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深刻体会“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的寓意,让学生在激烈的鄂族团队竞赛中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欣赏、宽容、信任、沟通、诚信的重要性。

2.2.2 有利于拼搏进取精神的培养

拼搏进取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保持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励志状态,形容人勇往直前的胆识与魄力更为贴切,人的全面发展脱离不开这种磅礴正能量,中华民族应积聚这种昂扬的精神动力,它是通往成功彼岸的必要条件。鄂族传统体育竞技性较强,如射箭、颈力、赛跑、摔跤、掰腕等项目虽然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但它能极大地磨练队员们的坚强斗志,每场比赛的成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胜利成果实属来之不易。开设鄂族传统体育课程有益于培养学生顽强奋进的高贵品质,领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不求上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想要获胜就必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只有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梦想成真,学生们在激烈的鄂族竞技比赛中逐渐懂得拼搏进取精神的重要性。

2.2.3 有利于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是未来五位一体建设的中流砥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关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鄂族传统体育源于狩猎生活,由跑、射、跳、投、游等运动技能组成,长期从事此项运动可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如射箭、射击、赛马、跳高、赛跑等具备田径运动的特质,开设鄂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对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各项系统状况,提高防病祛病能力功效明显;如过家家、抓瞎、被认出、棋类游戏等项目在课间增加了趣味性,营造了轻松快乐的氛围,缓解了紧张疲劳的情绪,成为预防和治疗抑郁、暴躁、愤怒等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为社会发展贡献无悔人生,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逐渐懂得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鄂族传统体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势

鄂族传统体育教学通常在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中进行,它不仅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渗透着德育理念,如学生在参与竞技类项目射箭、射击、颈力、赛跑、打球、跳高时身体会产生疲劳酸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出怯懦、恐惧、急躁等一系列情绪反应,尤其在抓毕劳黑和背夹球两项比赛时,两队队员在打法上都讲究的是战术配合,有的学生过于崇拜英雄主义和金牌主义,为了争夺冠军大出风头,队员们情急之下会不择手段的故意违反比赛规则,如踩线、推人、越界、辱骂、鄙视手势等小动作都是违反道德规范的过激举动,平时在室内课堂掩饰得天衣无缝的性格和行为在鄂族传统体育赛场上都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暴漏的各种性格缺陷和不文明行为,教师从言语和行动中仔细观察细节,并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以便迅速纠正学生因道德缺失而表现出的违背良俗的举止和动作,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韩有峰.黑龙江鄂伦春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韩有峰.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与发展[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韦晓康、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篇3

一、民族建筑文化

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 历史上称他们为“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大小兴安岭密林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使他们成为以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森林中的狍子、鹿、野猪、熊以及飞禽、鱼类成为他们狩猎的对象。为了方便捕猎, 他们的住所常常安置在森林中, 鄂伦春人非常的聪明, 利用森林中的资源搭建起他们得家, 这种建筑被称为“斜仁柱”俗称“撮罗子”。

“仙仁柱”意为“木杆屋子”。它是一种用数十根五六米长的桦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圆锥形房屋。仙人柱的搭建是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斜度在60度左右的圆锥形架子, 然后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 这样“斜仁柱”就建成了。斜仁柱的顶端通常会留有空隙, 这是为了里面生火时透风出烟, 同时又方便采光。在南侧或东南还会留出一道门方便人们进出。斜仁柱上的覆盖物会根据季节的更迭而改变。气候寒冷时, 会用狍皮覆盖。等到天气变暖, 就可以换成桦树皮。仙人柱的结构简单, 夏天防雨、冬天御寒, 方便拆卸。非常适合鄂伦春族这样的游猎民族生活居住。

随着社会的发展, 鄂伦春逐渐由游猎时代向定居时代发展, 本民族的建筑形式也随着时代的需求而有所改变。这个时候的建筑形式被称做“木刻楞”。“木刻楞”是用完整的大原木垛起来。木杆一般会选用直径比较粗的圆木, 并把每根原木的两面砍平, 再把每根原木的两端砍出同一规格的凹槽和凸形, 然后把砍好的大木一层一层垛起来, 使两端相接处咬合在一起并将做到缝隙严实。缝隙可用大泥封死, 最后塔上屋盖, 安好窗门, 就可以居住了。这种房屋的保暖性非常好而且方便就地取材,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木材的短缺, 木刻楞已被砖瓦房取代。

二、民族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现如今这些传统的建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传统建筑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其实传统的建筑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记, 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活化石。它对于当今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建筑本身需要延续。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 是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因为有了这些传统建筑我们可以追溯过往, 我们可以解开历史的谜团, 我们才有可以去回忆和怀念的精神载体。这样, 建筑保留下来我们从现存的这些鄂伦春族建筑中探寻过往鄂伦春人传统文化的印记。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载体需要修复和保护。

另一方面, 作为旅游资源, 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 例如:“斜仁柱”“木刻楞”等已经在一定程度被人们了解和认识。如果可以将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做为旅游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建筑的原始风格或是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巧妙的融合, 让人们更好的接受这种传统的建筑文化。这样可以在保护建筑文化的同时发展旅游经济, 一举多得。

三、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

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 保护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要想真正保护起来却非常困难。倘若对其认识不够, 一旦拆除, 留给后人的将是无穷的遗憾。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些民族传统建筑, 让其焕发生机而又不丧失自身的文化魅力, 是现代城市设计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旅游业的蓬勃兴起, 许多城市不仅注意保护好传统建筑, 而且努力发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但由于一些地方一味模仿他人, 缺少本民族建筑的内涵, 并不能达到人民的认可。因此,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 我们需要采取新的策略, 深入挖掘民族建筑的内涵, 重现传统建筑的活力, 延续城市文化的命脉。

在更新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延续传统建筑的用途和功能, 对于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保护传统建筑的方法将它们作为博物馆、历史馆使用, 以发挥传统建筑的最大使用效益。其次, 我们可以将一些文化底蕴厚重的鄂伦春族建筑群作为城市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鄂伦春族的民族传统建筑, 将他们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最后, 将民族建筑形式或是将民族建筑形式提炼成符号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当中, 留住鄂伦春族传统建筑的灵魂, 形成适宜人居、体闲的城市建筑空间, 以适应现代城市的生活。

四、结束语

保护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不变法则, 只有正确认识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才能将民族建筑的思想和理念植根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来, 使传统的民族建筑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 使民族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发扬光大。这也将有利于展现我国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建筑文化风采, 使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 特色化。我们应当据此把握时机, 探索民族城市空间, 发挥中国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优势, 保持文化内涵, 走出民族传统建筑创新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林刚.独特的鄂伦春民居[M].北京.1997.

[2]赵磊, 赵倩.城市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M].新乡学院学报.2012.

[3]吴雅芝.最后的传说:鄂伦春族文化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陌生人形象下一篇:激光水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