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论文

2024-08-11

鄂伦春族论文(精选12篇)

鄂伦春族论文 篇1

鄂伦春人自古就以纯朴、坚强、勇敢强悍而著称。他们曾世居于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 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 游猎在茫茫林海之中。 (1) 鄂伦春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继承发展。口弦, 作为鄂伦春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其一路走来至今仍然保持着远古的风貌。

一、鄂伦春族口弦的传说及形制

鄂伦春人将口弦称为“朋奴化” (意为铁的声音) , 有铁制的也有铜制的。有关于它的起源, 在鄂伦春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很早以前的一场瘟疫, 使一个村落几乎所有人都死于这场灾难, 只有一个女婴被一位过路老人救了出来。女婴长大后听老人讲述这悲惨的往事时, 因过度伤心痛哭变成了哑巴。老人为她做了一只口弦琴, 使她又有了一副能讲话的嗓子。不幸的是, 她的口弦琴被一只兽神偷走, 女孩历尽艰险找到了兽洞里的口弦琴, 但口弦琴已被兽神吹过变成了法物, 用它能救活死去的乡亲, 三天后自己却将变成石头!善良的女孩没有顾及自己的生命, 用口弦琴吹响了生命的音符, 救活了父母和乡亲, 她自己却在三天后化成了美丽的石头人。从此, 口弦琴流传下来了, 石头姑娘形象也活在了人们心中。

目前, 口弦在鄂伦春族聚居区也不容易见到, 仅就笔者田野考察所见的两支口弦, 其形制为:长度12—15厘米, 手持部分为圆环形, 联接两根“梢形”铁条, 通常刻有装饰性花纹。中间夹一条细长的薄钢片, 钢片一端缠一点棉花或镶柳木柄, 以便于用手来弹拨。音量不大, 音域较窄。

二、解读鄂伦春族口弦音乐

1. 演奏方法

鄂伦春族口弦属于弹奏乐器, 其发声原理为:用口腔做共鸣, 依靠口腔与舌的变化改变音色。左手食、大、中指握住琴圆柄部位, 琴身顶住牙齿, 嘴唇包住琴身尾部, 右手食指弯曲, 用第二个关节向前后两个方向拨动簧片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无论是左手握琴右手拨, 还是右手握琴左手拨, 并没有什么区别, 也没有什么说法, 只是个人演奏的习惯问题) 。

2. 发声特点

在对采录的鄂伦春族口弦音乐片段进行分析之后, 笔者发现簧舌的振动是口弦基音和泛音同时存在的物理依据。泛音是发音体振动产生的复合音, 是依靠口腔唇形和气息状态的改变, 引起簧舌的振动部位及频率的改变而产生的, 并不是靠口腔器官直接接触、控制振动部位及频率产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 阻碍了簧舌的整体振动, 既不能产生基音也无法产生泛音。在口弦演奏中, 可以同时听见泛音和基音形成的泛音旋律和基音伴奏。

3. 音乐风格

鄂伦春族口弦曲的演奏即兴性很强, 无严格固定的曲式结构。但其基本形式与结构特点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一般在开头都有一个固定的持续音作为引子, 在这个音上反复演奏, 接着才呈现出泛音的主题旋律, 自由变化。每首曲子由数目不等的乐句、乐段组成, 乐段无一例外地停在调式主音上。结束通常在一个长音上, 和引子相呼应。乐曲的演奏习惯一气呵成, 中间没有间断, 无明显的分句和分段感。

三、鄂伦春族口弦的生存现状

鄂伦春族口弦在当今发展正面临极大的困境, 其产生原因是多重的。口弦的生存与发展与其共生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着。反映到口弦的演奏环境上, 使其物质基础和存在价值发生动摇。在传统的文化中, 鄂伦春族口弦是猎民外出打猎时解除乡愁的手段, 是打猎间歇时心灵的抒发, 是部落之间青年男女略表心意的演奏。当狩猎生产日益走向衰落时, 这种心理便失去了以往的依托。由不定居到定居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得往日的口弦丧失了它所依附的环境。因此, 鄂伦春族口弦传承过程中, 除了传统的本土的人际、家族传播方式之外, 出现了传承途径多元化的趋势。新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

1. 政府组织传播。

如每年篝火节上的传统文化展示;建立专项资金, 各级民研所、文化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挖掘、保护和有意识的扩大传播范围。无疑为口弦的生存和延续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展示平台。

2. 文化馆与艺术团的演出传播。

黑龙江省白银纳鄂伦春族民间艺术团曾经有过20人的口弦乐团;内蒙古鄂伦春旗的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口弦琴与摩苏昆——过去的故事》。这些表演在介绍、推广、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为口弦的对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3. 大众传媒的传播。

口弦的传播的媒介涉及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网络、音像制品等, 其中主要的媒介为电视和网络。佳木斯电视台、双鸭山电视台、黑河市广播电台各地方电台、电视台都为民间音乐做过专题节目, 这些节目都包含了口弦。这些信息更大范围的从视觉、听觉,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全方位地展现了口弦音乐。

如今的鄂伦春族口弦正是这样顽强的在鄂伦春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形制之简单与内容之丰富, 在我国其它民间乐器中实属罕见。我们总是过多地去关注那些旋律性乐器, 关注演奏技术和技巧, 往往忽略口弦这样旋律性不强、却表达着强烈情感的乐器。音乐美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宽泛的、含蓄的感情, 起伏激荡的情绪。 (2) 其实我们在技术之上所要表达的终极目的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 口弦正是如此, 此乃心灵之乐器, 非技术、非音响、非旋律性的一种心灵表达、心灵震撼。口弦传递的信息是丰富的, 奥妙无穷的。古人云:乐的境界在于言之不足时, 这小小的口弦所表现的境界不正在于此吗?局外人如坠云雾, 而局内人却通过这是语非语的口弦乐声来沟通、撩拨对方的心弦, 直至弹出心灵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曾遂今.《口弦的发音原理初探》.载《乐器》.1986 (4)

[2].应有勤、孙克仁.《口弦的综合考察》.载《中国音乐学》.1988年 (2)

[3].涂玲:《口弦的发音原理与记谱》, 载《音乐探索》, 1994年 (3)

鄂伦春族论文 篇2

王晓琳

教学目标

1.用自豪、爽朗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加入打击乐器及舞蹈,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培养合作能力。3.初步了解鄂伦春族的简单知识。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自豪骄傲的音乐情绪。2.用打击乐器演奏时,乐器间能够相互合作。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们述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虽多为阶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随着歌曲《乃哟乃》的音乐走进教室,站好后一起与老师随音乐跳几个土家族的舞蹈动作。2.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团结,亲如一家,除了音乐书中我们了解到的少数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你学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学生回答)

师:(出示中国地图,边说边指)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居住着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靠着一杆枪、一匹马巡逻在祖国的茫茫林海中,用自己的朴实与忠诚,无私地保卫着祖国的财产。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鄂伦春族的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只要你们把这首歌唱好了,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这个民族,有没有信心学会这首歌?

3.学生欣赏歌曲范唱。

师: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表达了鄂伦春人在巡逻时怎样的心情呢?(《勇敢的鄂伦春》动画)

二、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歌曲学习)1.学习不认识的字,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再听范唱,小声随音乐唱歌曲,教师指谱。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学唱歌词。

4.学生可能出现的节奏错误,教师要加以纠正。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歌曲。6.教师采用各种演唱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歌曲。(男女分唱、分小组唱、分排唱、单独演唱等,这样也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程度。)

7.理解歌曲情绪再唱歌曲,教师伴奏。

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去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声音呢?(用碰钟表现马脖子上的铃铛声,用响板表现马蹄的声音。)(碰钟、响板图片)

碰钟 X

— | X

— | 响板 0 X X | 0 X X |

1.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敲碰钟,一组敲响板。

2.分练后合奏。

3.为歌曲伴奏。

四、学习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鄂伦春族人民一样,也骑上高头大马,神气巡逻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鄂伦春人。

1.学习单一动作。

1—2小节双手手心向上慢慢抬起,表现兴安岭的高。

3—4小节双手手心向外慢慢打开,表现兴安岭的广阔。

5—8小节甩动胳膊踏步走,“春”字的时候右手握拳曲肘向下顿一下,表现强壮勇敢。

9—10小节做骑马状,跺脚跟。

11—12小节做握枪状,跺脚跟。

13—16小节甩动胳膊踏步走,“护呀护山林”时右手放到上额处做瞭望状,左手手心朝下稍微打开,重心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从左看到右,重心转移至左腿。

2.配合音乐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

鄂伦春族论文 篇3

关键词:鄂伦春族;赫哲族;说唱文学

一、鄂伦春、赫哲民族说唱艺术趋同性因素分析

1.1北方萨满教影响

北方许多少数民族说唱特色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尤其是在说唱风格与内容方面。并且,满族相对于其他民族对外的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满族与北方民族的交往相对频繁。满族的说唱文学源远流长,在满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其特有的风格。萨满神歌是指从说唱文学以‘艺生’与‘发声’的方面来进行对比的,这样就可以看得出来各个民族和满族有着相近的艺术根源。然而在这之中宗教与其说唱文学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因为宗教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其中不分群众的等级性。通过宗教可以自然而然的传播到大众之中,从而获取一些预期的宣传效果。在鄂伦春族举行祭祀大典、祖先祭祀典以及春季祭祀一些祭祀大典中常听见有萨满神歌慷慨激昂的演唱,而赫哲族常用萨满神歌来进行治病、请送神灵、驱魔等,以萨满神歌为主要形态而进行的送魂曲等。其中“北亚民族英雄叙事说唱文学比较探讨”中鄂伦春族、赫哲族都是在民间英雄讲唱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主题都是将两个民族的相似的作品进行与其他民族的说唱文学作品进行推敲分析。

1.2英雄叙事主题

从说唱文学的内容以及结构中来看满族与一些其他民族有相似的地方,这也是许多北方少数民族以英雄为主题进行说唱的原因。以满族角度来观察有英雄史、萨满族师史、家族传这些文学作品中都会歌颂其英雄的形象。其中《红罗女》、《撒布素将军传》、《金兀术传》等不同类型的说唱都会歌颂这样的英雄形象。赫哲族的说唱大多数会以《希特莫日根》、《木都力莫日根》为主题,而“莫日根”是北方民族常见的词汇,在汉语中的大意就是英雄的意思。可见在于题目的本身就以英雄为主要的歌颂对象。鄂伦春族也有着很多歌颂英雄的作品,例如《英雄格帕欠》、《阿尔塔奈莫日根》等说唱作品都有所体现。在赫哲族,随着地域、时间以及改革期间的变化所表达的相应英雄人物也有所变化,也代表着此民族随着时间的改革发展。大量的英雄人物也会通过这样的说唱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这样传播方式会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得以突出当时说唱文学的特色。而鄂伦春族对于英雄事迹的展现会以说唱的形式进行歌颂,以英雄为核心词汇进行创作的作品会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树立完美的英雄形象,引领人民群众的主要思想潮流。

1.3传播共性

现如今的一些满族原始说唱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说唱内容上都是通过文化遗产来实现的,利用一些相关文化的调查进而进行检查、修改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文学资料。这种传播方式相对于现在的文字传播更深入人心,通过这样一种手段会使文学作品更具灵活性。正是这种相传的方式,我们才可以如此真实感受到这些民族说唱文学的特色。通过鄂伦春族与赫哲族原本的文化艺术的存在以及宣传状态来看,是在一种“不立文字”的传播方式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在这种传播方式下说唱文学会显得更具有灵活性,是在以一种生命动态的形式进行流传。正是因为这种经久流传的薪火相传的口承方式才可以保证说唱文学一直保持着原本的艺术特色与本身魅力。鄂伦春族与赫哲族的文化氛围在其他的民族的比较之下会显得更加丰富,并且这种丰富不会打破这两个民族的原始生态的状态。

二、鄂伦春 、赫哲说唱艺术差异性因素分析

2.1故事情节组构方式

就说唱内容来看,满族的说唱相对来说比较有灵活性,不受束缚的创作过程塑造了许多不同情节的说唱作品。在说唱内容中满族的内容会比较长,然而,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与一些民族的交流一些故事情节会受到一些传统文学作品的影响。鄂伦春族说唱在很大程度上与满族相同,但是这样的作品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所以不会存在着相同的情节结构模式。在赫哲族中对于“莫日根”的大量使用体现出对于情节的固定要求,其中的模式大概可以规划为以下几种模式:英雄出身、英雄结拜、英雄比武招婚以及英雄获胜而归。这一系列的相关英雄的歌颂都离不开说唱文学作品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鄂伦春族的故事情节组构方式受到一些汉族的传统文章影响,在一些作品中通常会在章节式或故事情节中体现出来。但是,针对每一篇文章来看又会显得截然不同,这就是鄂伦春族说唱文学自己的魅力所在。而赫哲族的说唱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与达斡尔族早期乌钦说唱文学有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绰凯莫日根》、《少郎和岱夫》等作品中对于内容的相关情节构架和固定模式有相当强的相同点。

2.2说唱条件的不同

鄂伦春族与赫哲族在说唱过程中都会有相应的乐器伴奏,这是两个民族的相似之处。然而也有不同之处就是在说唱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伴奏乐器是不同的,鄂伦春族大多数以动物的皮为主,例如用鸟儿、鱼儿、蛇的皮毛进行伴奏。利用动物的皮毛伴奏会将说唱表演的自然而然。每逢过年过节,人们会把马架子置于房外用小钢环的马鹿骨演唱当地的神曲。用这样的方式表现鄂伦春族对节日的祝贺,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在鄂伦春族流传下来了。而赫哲族的伴奏会显得相对朴素一些,他们的乐器伴奏大多数以口述,这种伴奏会将作品置身于最简朴的环境中给听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利用自己的一张嘴创造出一种让人折服的说唱文学,引领人们进入到当时的说唱气氛从而达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2.3说与唱的分界

说唱的重要之处就是要将“说”与“唱”巧妙的结合起来。鄂伦春族最早的说唱状态是以敲打类的乐器为主伴随着说唱,到后来由于北方民族说唱的影响虽然会把说唱的融合但是大多数会以说为主。其中所谓的说唱的融合是指对于内容更加详细的讲述,让听者不单单只是听说唱而是真正理解到故事的内容中,从而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将“说”放在第一的位置,“唱”在其中起到了辅助作用,这足可以说明在说唱的过程中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而赫哲族是以弦乐器为伴奏来演唱,在演唱过程中自然融入一些说的部分。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说一整段以后再进行唱的部分,充分将“说”与“唱”平分开来,充分展现出说唱的独特魅力。这样的“说一半,唱一半”更能将说唱内容表达的淋淋尽致,听者也会更好理解说唱文学的精髓。

nlc202309051330

2.4史传与故事的区别

鄂伦春族与赫哲族在说唱文学的故事结构以及历史进程中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鄂伦春族的说唱作品会从民间的一些故事寻找灵感,利用民间相互流传的事迹进行改编从而形成理想中的说唱作品。因为是通过故事进行改编,所以其相关的故事情节也显得更加引入瞩目。通过塑造不同的英雄形象加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故事情节设计的扑朔迷离更加赢得听者的注意力。在作品《双飞鸟》中不难看出作者以及表演者从远古的风俗人情了解到世间的民俗情感,鲜明的表现出鄂伦春族的说唱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性的特色。而赫哲族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单纯的叙事为主,像讲故事一样循序渐进向听者进行表演。大多数都会以“很久以前”这样的不太清楚的时间进行开展,其中所涉及的相关场景、民族以及事件大都会以虚幻的概念展开。而其中所出现的主人公都会有相应的代替符号或者特征,这些都是通过民间故事展现出来的。赫哲族对于内容的把握就不会那么详细,大多会以概括或者淡化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样模糊性的写作方式不但不会显得作品混乱不清反而会将作品整体性表现的简明扼要,作品会比较干净利落。这种生动有趣的写作手法常常会得到大多数人民的喜爱。

三、结语

鄂伦春族与赫哲族在说唱文学方面求同存异,各有各的魅力。本文通过对鄂伦春族与赫哲族的各个方面的详细分析从而得到更多关于这两个民族说唱文学方面的认识,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鄂伦春族与赫哲族的特色以及独有的魅力形态。在旧的历史下一步步成长的说唱文化也会随之变成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各个民族在说唱文学中所奠定重要的位置,并且也会使自身得到更广阔的反展前景。利用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运用到日后的说唱文学作品中,同时也是发扬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独特方式。

参考文献:

[1]高荷红 :《满族传统说唱艺术 “说 部”的重现》,《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 2期[J].

[4]富育光 :《满 族萨满 创世神 话<天宫大 战>的流传与传 承情 况》,见于谷长春主编 ,富育光讲述 ,荆文礼整 理 :《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3]参见衣俊卿 、傅道彬 主编 ,黄任远 、王士嫒采 录整理 《黑龙 江伊 玛堪》中概论部分相关内容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年版.

[4]马名超、郭崇林,《终结期业亚民族史诗诸类型及其文化联系》,《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如年出版;德国(中亚研究)学刊1994年第24样全文译载[J]。

[5]赵志忠 :《满族萨满神歌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第 85页。

作者简介: 敖荣凤,女,鄂伦春族,1968年12月,主任编辑,鄂伦春自治旗文联主席、《鄂伦春》文学杂志主编(该刊属内部期刊)。从事鄂伦春文学创作,研究鄂伦春文学。

浅析鄂伦春族传统图案 篇4

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 存在于鄂伦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服饰上装饰有大量的图案, 在各种生活生产用具上也存有大量的图案。这些图案源于自然、源于生活, 无不与鄂伦春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 这些图案也体现了鄂伦春人对美的事物的追求。

题材

题材是图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决定了图案的内涵, 对于能否成为社会认可的具有“民族性”的纹饰, 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图案深蕴着强烈的民族传统与生活气息, 融贯着人民的信念、向往和感情。即使在现代工业技术发达和商品琳琅满目的情况下, 那些传统的图案仍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 主要以植物、动物和几何纹为主, 表现人物的图案较少。这些装饰图案再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是人们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追求美的一种体现。从巧妙的概括与抽象变形的处理, 可以看出鄂伦春人浓郁的审美情趣。

植物图案有草蔓、树木、花卉等 (图1) 。有叶子纹、树形纹、花草纹、花蕾纹和桃形纹、花瓣纹、幼芽纹等。其中“南绰罗花”纹样尤为突出, 运用甚广。鄂伦春语“南绰罗花”意为“最美的花”, 花形呈“十”字, 以云卷变形纹表示, 象征纯洁的爱情, 多用于姑娘的嫁妆上, 以示爱情纯真幸福。

动物图案包括各种野生动物、鸟、昆虫等 (图2) 。大量存在于服饰、器物、神像画中, 有羊角纹、马纹、鹿纹、鸟纹、蝴蝶纹、雁纹等。

几何形在鄂伦春人的图案中大量存在, 是通过鄂伦春人对自然事物进行大胆的抽象、夸张、变形产生的富有艺术美感的符号。有圆点纹、三角纹、水波纹、浪花纹、半圆纹、单回纹、双回纹、丁字纹、方形纹、涡纹等。鄂伦春族的几何形图案富于变化、应用灵活、最易适合形体, 并可以根据需要大量组合, 使其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图3) 。

表现人物的图案, 大多体现在萨满的服饰和鄂伦春人的神画像上, 其他器物上并不多见。

构成形式

鄂伦春族传统图案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 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混合纹饰、二方连续纹样、角隅纹样、边缘纹样等 (图4) 。

单独纹样, 即一个独立图案。如花、草、树、蝴蝶的单独纹样多出现在背包、烟口袋、手套和腰带上;桦皮摇篮和桦皮盒上往往也刻有具有象征意义的独立花纹。

适合纹样是图形与一定形状的外轮廓相吻合。鄂伦春图案中有大量的适合纹样, 团花就是一例, 它大量存在于背包、手套、桦皮摇篮上。除此之外, 适合纹样还多见于女袍的开衩处、香囊、烟荷包、腰带佩饰上。

混合纹饰是多种纹形结合的图案, 在鄂伦春的服饰、器物中大量存在。如皮衣的开衩处、手套、香包上的图案等。

二方连续纹样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纹样组成的图案, 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重复排列, 构成无限连续的纹样。鄂伦春桦皮盒上存在大量的二方连续图案, 有T字纹、植物纹、回纹、波浪纹、三角纹、鱼鳞纹等。

角隅纹样也叫角花, 是用于器物一角或对角、四角的装饰纹样。鄂伦春的角隅花多以三角形云头纹及其变形为主, 构成图案的外围, 中心有一定的图案。多用于“仙人柱”的皮围子、皮衣和皮口袋的四角处。

边缘纹样也叫边饰纹样, 是用于器物周边的装饰纹样, 它必须与器物边缘的变化相适应。这种纹样多出现于袖口、衣边、靴口、帽檐等处。

形式美感

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极具装饰性, 与现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原理有着惊人的相符。无论是服饰、生活器皿还是生产工具上的纹饰, 都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鄂伦春族的团花图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它是以一种主花纹做中心, 以其他花纹向外扩展, 丰满地组成一定的图案。团花多圆形, 也有方形、菱形、椭圆等形式。团花图案内部变化颇为丰富, 花纹形态、面积大小、花纹粗细形成鲜明对比, 外圈花形多以二方连续形式围绕中心花形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形成反复而具有韵律感的形式美, 外部图案与中心花形又形成了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从宏观上来看, 团花图案上下或左右对称, 构图和谐整体、层次鲜明、秩序感强、造型精美, 在变化中求统一, 给人以庄重、平稳的视觉感受, 形成了鄂伦春族典型的装饰图案风格 (图5) 。

另外, 鄂伦春族生活用具上雕刻的精美环带纹样, 如桦皮盒上的回纹、植物纹等二方连续装饰图案, 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这些纹样的重复性和循环性产生了起伏、虚实、大小、疏密、强弱的视觉效果, 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的视觉感受。

特有内涵

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不仅具有美观的可视性, 而且许多图案都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 是本民族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反映。例如鄂伦春族桦皮盒上最常见的云雷纹, 一般作图案的中心, 象征吉祥如意;“奎叶格音”花纹, 是一种连续回转纹, 一般绘刻在桦皮盒边沿处作为花的四框, 象征妻子对丈夫忠贞不二, 永不变心, 夫妻白头偕老;“珠勒都很”花纹是鄂伦春人非常喜欢的花朵, 经常被刻在桦皮箱盖上, 具有夫妻团圆, 百年好合的象征意义;鄂伦春语“南绰罗”花意为最美的花, 象征纯洁的爱情, 多用于姑娘的嫁妆和服饰上, 以示爱情纯真幸福、夫妻相伴、团结美满;摇篮上的图案大多代表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烟荷包上的植物图案多象征纯洁的爱情;手套上的吉祥结、云彩卷、桃形或菱形图案, 反映人们对吉祥高贵、喜庆平安的追求。萨满神衣上绘制的动物图案, 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动物崇拜观。

造型特点

鄂伦春族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 对自然景物极其喜爱, 他们在自己的图案中注入了自然界美好的形象, 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特色。鄂伦春族人民设计的装饰图案, 最具代表性的有团花、二方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等。这些图案显示了鄂伦春族人民热爱生活, 善于美化生活的天性。其图案造型主要有以下特点。

抽象性。由于动植物与鄂伦春族人民的狩猎生活息息相关, 其图案设计主要以动植物为题材。但这些图案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 而是在尊重自然物的基础之上, 进行省略、添加和变形。

多样性。鄂伦春族的图案题材丰富, 涉及大量的植物、动物和抽象的几何图案。不仅如此, 同一种事物也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蝴蝶图案在鄂伦春人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它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随意性。鄂伦春族人民在图案造型创作中, 虽有底样作为参照, 但创作过程非常自由。他们的创作灵感就源于自然, 创作过程中没有精神上的负担, 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 常常在即兴的创作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例如鄂伦春族的剪皮艺术极具随意性特点, 剪皮不起稿, 随意剪制, 但在剪者心中是“意”在“剪”先, 心里先有一个草图, 然后下刀剪成。

象征性。鄂伦春族的许多图案都蕴涵着美好的寓意, 大多体现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吉祥如意、喜庆平安、长命百岁等美好的祝愿。

完美性。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中, 大量存在的团花图案具有完美性的特点, 图案的构造组合充实丰满, 力求圆满、完美, 是和谐、完美、幸福的象征, 体现了鄂伦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借鉴性。随着各民族的融合, 鄂伦春族的图案也吸收了其他民族优秀图案元素, 如回纹、盘纹和八宝纹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鄂伦春族的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变化多样、形式感强, 图案的应用与民俗生活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审美问题, 它更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宗教信仰、民俗传统等诸多因素。

这些优美的图案, 蕴涵着鄂伦春人民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执著的追求, 给人一种质朴的自然美和执著的生命之美的感受, 反映出鄂伦春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豪迈的民族性格。鄂伦春族只有语言, 没有文字, 因此, 其民族图案、绘画等便成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记载形式。挖掘鄂伦春民族图案, 有益于更好地研究鄂伦春族民俗文化, 更能为现代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元素。

摘要:鄂伦春族的民族传统图案存在于鄂伦春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形式感强。这些图案源于自然、源于生活, 体现了鄂伦春人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从题材、构成形式、形式美感、特有内涵以及造型特点等几方面对鄂伦春传统图案进行分析, 探讨鄂伦春族传统图案中的审美情趣, 对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研究和现代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鄂伦春族,传统图案,题材,构成形式,形式美感,内涵,造型特点

参考文献

[1].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2].宋兆麟:《最后的捕猎者》,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年版。

[3].秋浦:《鄂伦春族》, 文物出版社出版, 1984年版。

[4].刘晓春:《鄂伦春族风情录》,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年版。

[5].赵复兴:《鄂伦春族研究》,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6].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勇敢的鄂伦春》参考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难点:

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

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随音乐《快乐的罗嗦》律动,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书,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寒冷)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

/ 3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 翻山 越岭 日夜 巡逻 护呀 护山 林

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马蹄声。(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5.跟范唱录音轻声练唱,听完后问:谁会唱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学的?请你到前面来当小老师好吗?

6.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

7.看学生掌握情况:(小老师(或教师)教得好吗?请你再教一遍。)8.生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 一杆 枪”“日夜 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9.生生交换接唱歌曲。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10.分两大组接唱歌曲。

11.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12.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13.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

三、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

过渡语: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同桌之间背歌词!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的歌唱比赛。

1.同桌之间背歌词练唱

2.男、女生分别演唱,老师评价。

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

4.个别反馈,一男生、一女生„„其他同学评价。看谁自己敢到前面唱一遍。为“小歌手”鼓掌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几个同学唱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想一想: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还会出现什么声音?你想用什么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

/ 3

1.出示三种节奏型卡片贴黑板上,请一名学生自己选择双响筒,你想用那种节奏伴奏? XX XX 提示结尾处用XX X,学生选择后老师在伴奏型XX XX前画双响筒图。

2.老师弹琴,一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模仿骑马的动作或模仿敲双响筒动作。为“小乐手”鼓掌

3.大家再想像:马脖子上还会有什么发出声音?铃铛声用什么乐器演奏好呢?学生自选乐器并选择伴奏型:铃鼓:X X 碰铃:X – 老师画出乐器图标。

4.请三位同学一起为大家伴奏,我听听大家的歌声是不是更好听了,脸上更有表情了。

碰铃: X-| 铃鼓或串铃: X X | 双响筒: X X X X| 5.为几个“小乐手”鼓掌,学生回座位。

6.闫老师再给大家提高点难度,如何接好前奏23 23 |56 52 |32 32 |1—|111 51|111 51| 再请一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学生演唱。

7.有了打击乐的伴奏歌曲生动多了,但是老师认为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你们认为呢?

——赶快为歌曲编配动作表演鄂伦春骑马守林的情景吧!8.跟电子琴的范唱录音学生自编动作。

9.全体起立,师生一起跟范唱录音演唱全曲并表演。注意:接好两小节的|111 51|111 51|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

鄂伦春民族的百草茶 篇6

这曾是一首在全国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民歌,也是全国人民对神秘的大小兴安岭和鄂伦春民族的最初印象。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之中,被称为“兴安岭之王”。他们在原始狩猎生活中尝百草,寻药源,认识和掌握了大量野生植物的药用价值,用来熬成汤代茶喝或做成膏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他们能用“嘎黑毛”(俗称老鸹眼)和“宝鲁保提毛”熬成汤药,连喝带洗来治疗骨折和创伤;采“按摩”草熬水喝,用来止血止痛。也可以用来擦伤口;喝“木克切”草根或“翁流乐”茎煮的水治疗腹泻;用“嘎胡库如”治疗痢疾,等等。

实际上。鄂伦春民族在古代对植物崇拜的范围就比较大,这与鄂伦春族生产以狩猎业、采集业为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采集又是妇女们的重要劳作方式之一。以野生植物及其果实来补充狩猎生活的不足。他们崇拜自然,与原始森林融为一体,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几乎全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所以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植物是善良的有灵性的,对植物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鄂伦春民族采集一些天然植物的茎叶花果用来代茶喝的习惯也由来已久,如黄芪、雅格达、满山红、金莲花、蒲公英、野刺玫等,凡是对身体能起到保健作用的植物的花草、茎叶和果实。他们都可以采下来代茶喝,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大小兴安岭地域特点和鄂伦春民族特色的天然、纯美、健康的茶饮文化。对此,1991年由陈宗懋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经》更有详细的论述。据统计,兴安岭药用植物有1144种,采集后可代茶饮用的就不下100余种。独特的茶饮习惯使得很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类疾病等在鄂伦春人身上发病率都比较低。总结他们运用野生植物代茶饮用的保健方法。不仅能应用在现代预防医学之上,而且对我们充分利用兴安岭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天然保健饮品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浅析鄂伦春族舞蹈的表演形式 篇7

鄂伦春族现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两个省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聚居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黑龙江省主要聚居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逊克县,爱辉区,呼玛县和伊春市嘉荫县等地区。其余散居于全国各地。

鄂伦春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本民族特有的、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文化艺术。这些珍贵的艺术大多反映了鄂伦春人民高尚的品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鄂伦春族舞蹈,现今主要流传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地区和其他鄂伦春族聚居区。鄂伦春族舞蹈原始古拙、节奏明快,以脚下的“跺步”等动作为最为突出,具有广泛的即兴性、自娱性和群众性。

舞蹈对于鄂伦春人来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娱乐活动,特别是在狩猎归来和节日、婚礼中,男女老幼都会很自然地以酒助兴,围着篝火唱跳起来,而且是通宵达旦、乐此不疲。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的伴奏别具特色,大多用歌声和模拟飞禽走兽的呼叫声为舞蹈伴奏。模仿的呼叫声大致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无一定内容,只是起节奏和助兴作用的衬词渲染气氛,如《哲回哲》舞。第二种是模仿飞禽走兽的呼叫声,如《黑熊搏斗》舞中模仿熊的呼叫声。这两种呼叫声使情、舞、声融为一体,给舞蹈增添了热烈的气氛。这种呼叫声的方式又有齐呼和二部轮呼两种。二部轮呼非常动听,高低起伏,而且很规范化。

1.《黑熊搏斗舞》通过模拟黑熊搏斗,赞扬了鄂伦春人民勇敢、强悍的民族个性。舞蹈大多在鄂伦春人狩猎归来、农闲时,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后来,舞蹈具有了庆祝狩猎丰收、喜庆节日等功能。

《黑熊搏斗舞》集体舞形式,以呼号为伴奏,大多三人一组,男女均可。舞者俩俩相对,表情严肃凝视对方的双目。双腿半蹲双手按膝,双脚一致有力的跺跳,双肩随着节奏前后拱动,酷视黑熊蹦跳。当两个“熊”搏斗至难解难分时,第三人上场进行劝解,劝解无效,也一起加入“搏斗”。于是,你追我躲,他进我退,“咚咚”的跺地声随着“哈姆哈姆”模仿熊的呼号声和围观群众的笑声,将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直至其中有一人因体力不支,或未跟上呼号的节拍退下场来时,舞蹈既告于段落。

《黑熊搏斗舞》动作粗犷逼真,情绪热烈豪放。脚下动作为鄂伦春族典型“跺步”为主要动作,上身做前后硬肩动作,走“∞字形”路线。其动作造型和气质形态都是对黑熊生态习性的生动模拟,保留了鄂伦春族原始舞蹈特征。由于鄂伦春族居住的十分分散,因此黑熊搏斗舞既有共同的风格特点,又有地区的差异。鄂伦春自治旗托河乡地区的《黑熊搏斗舞》被公认为最具代表性,动作只有一个“大八字步半蹲跺跳步”,而且男女动作一致。小二沟乡的《黑熊搏斗舞》虽然基本动作相同,但女性双膝并拢,动律稍小。此舞除了舞者呼号外,没有音乐伴奏,也不需要特定的服饰,一般就穿生活中的皮装。

2.《哲回哲舞》以呼号定名,多由妇女表演,载歌载舞。主要表现了鄂伦春族妇女的采集生活。舞蹈多在采集劳作之余表演,随着时间的发展祭祀和社会活动及喜庆之日也有表演。

《哲回哲舞》舞蹈动作轻盈优美、形式活泼。舞蹈上身动作主要以“外拨”、“里搂”、“上举”、“左右摆”、“前后悠”、“上下拉”等动作为主。脚下动作以“跺踏步”为主,双脚要求跺地有声。舞蹈顺拐的动作较多,二人互绕时以∞形路线。因林中场地不大,动作幅度较小,但收而不紧,放而不散,舞者感情深沉,步法稳重,动作富有弹性。

“鄂伦春族年轻的姑娘,如果不会唱歌跳舞,会被人们看成是愚笨之人,因而,聪明的姑娘们从小就争向老人学习歌舞技艺。每当天黑时,姑娘们就选一个“撮罗子”(鄂伦春族狩猎时,用数十根长木杆搭架,以兽皮或桦树皮围裹而成的尖顶圆椎形住房),将附近将打扫干净,点燃几处篝火,请来擅长歌舞的老人传授舞蹈,《哲回哲舞》即其中之一。”2

3.《额乎兰德乎兰》汉语意为“篝火”。这是一种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舞的形式。过去舞蹈只有在狩猎之后的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结婚喜庆时才跳。而解放后一般是在盛大节日“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或迎接鄂伦春人民尊贵的客人时才燃起“篝火”,跳起《鄂呼兰、德呼兰》。

《额乎兰德乎兰》舞蹈动作简单淳朴、奔放有力、形式热烈。节奏由慢而快,感染力极强。舞蹈以“拉手走便步”和“拉手小跳步”为主要动作。开始时,众人先是围着篝火拉手成圈,翩翩起舞。舞时,舞者携手挽臂,先顺时针转去,再逆时针转来;或共同前进缩小至圈心,或一起后退扩展至圈边。先以“拉手走便步”为主,至“拉手小跳步”时节奏加快,遂成奔跑小跑状。舞蹈以民歌为伴奏,旋律悠扬深邃。舞蹈充分的展示了鄂伦春人民爽朗的性格和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

4.《鲁日格尔格》因鄂伦春语方言不同,亦有“鲁力格嫩”的称谓。在汉语中意为“跳呀,跳呀”、“跳起来吧”。舞者大多为女子表演,载歌载舞。大多在节日和婚礼等聚会时表演。

《鲁日格尔格》舞蹈动作铿锵有力,节奏急促快速。舞蹈步法以“跟靠步”、“跺踏步”、“托滑步”等为主。上身动作主要是互相扬臂击掌、模仿鸟兽、生产劳动和梳妆打扮等动作。队形有两人相对形,四人一拍形,六人“品”字形,把人成方形,多人围圈形等。舞者以歌声与和呼号伴奏,歌声曲调明快宛转悠扬,呼号顿挫有力。节奏为先舒缓后激扬,动作愈跳愈快,舞至激烈时,歌声和呼号声的节奏急促快速,铿锵有力。

5.《恰木巧额日德日舞》又称“群球嫩”,汉语译为《树鸡舞》,是鄂伦春族儿童游戏舞蹈。表现儿童竞争心理和好动的性格,竞争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游戏舞蹈。

《树鸡舞》舞蹈简单易跳、形象逼真。舞蹈以“正步全蹲跳”为主要动作,双手按膝,一蹲一跳,目光直视,勇往直前。同时也体现了鄂伦春人民从儿童时期开始,各种活动就都紧紧地围绕着狩猎生活,培养和锻炼了新一代猎民强壮的体魄和狩猎的基本知识。

6.《依和纳仁舞》属于仪式性舞蹈,多在传授族谱和丧葬周年等重大仪式上表演。舞者一般身着鄂伦春族传统服饰,并带上“德勒格垫”(用桦树皮或兽皮制作的假面具)。因为舞蹈在集会上表演,主要是为了祭祀氏族的祖先和故土。所文章添加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单位省市、邮编、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邮寄地址,联系电话《依和纳仁舞》动作主要“小蹦跳的动作“为主。舞蹈开始时,大家都蹲着作小蹦跳的动作,然后站立起来,外围的人便手拉手,边跳跃边向右方向绕着居中者转,居中者则边唱边手舞足蹈,外围的人还要随声附和。跳这种舞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并穿上盛装,有的还戴着假面具。这种舞蹈场面一般很大,围的圈人数多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歌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分庄重、激昂、壮观。

鄂伦春族萨满教的特点 篇8

关键词:鄂伦春,萨满教,氏族社会

一、鲜明的山林风格和狩猎特色

山林是萨满教的摇篮, 以山林为依托的狩猎经济是萨满教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人们对山林依赖、感激的情感在萨满教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 从而产生了以山林为主的众自然神和动植物神以及他们祭拜的仪式。

与山林生活和狩猎生产有关的神占有重要的地位。山神“白那恰”在鄂伦春人心目中占有着特殊的意义, 猎人出猎能否猎获野兽及猎获多少, 全凭山神的恩赐。因此, 山神备受鄂伦春人的尊崇。有关山神的传说, 在鄂伦春人中广泛流传。在鄂伦春人的心目中, 森林是有灵性的。猎人、在林中采集的妇女、甚至小孩在森林中都常常能听到说话或奇怪的声音, 以为是森林之灵的声音。不到万不得已, 鄂伦春人不在林中喊叫, 如有人在林中迷失, 通常鸣枪通报。鄂伦春人崇奉的树神有多种, 其中以崇拜柳树为最。柳树被视为圣洁之物。当疾病、瘟疫、传染病、流感发生时, 便要举行以柳祭神仪式, 祈祷瘟神远离氏族。火是人们永远离不开的。对火神的敬奉已成为鄂伦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逢年过节、婚礼仪式以及一日三餐前, 均要敬奉火神。火神还被猎人奉为保护神。如猎人久猎未归, 家中的亲人便要祭拜火神, 并向火神祈祷询问。此外, 鄂伦春人崇拜马神, 这与狩猎生产密切相关。马是猎人出猎的交通和运输工具。鄂伦春人供奉马神“昭路博如坎”, 旨在祈求马的繁殖和马匹的健壮。每当马下驹时, 总要挤马奶供奉马神, 在狍子下崽的季节, 还以狍崽为其上供。

祭祀的选择、神位的供奉, 均体现出林中生活的特点。适应狩猎生产经常迁徙、流动的特点, 撮罗子成为鄂伦春人的原始住所, 也是举行祭祀的场所。当然, 祭祀用的撮罗子必须新搭, 专用于祭祀, 然后拆除。即使在定居以后, 鄂伦春人仍然保持着野外新建撮罗子, 举行祭祀神仪的传统。在神位的供奉上, 为适应狩猎生活的需要, 鄂伦春人选择了桦皮盒作为供奉神偶、神像的器具, 平时悬挂在撮罗子正面“玛路”铺位的上方和撮罗子后面的树上, 迁移时, 神随人迁, 并备有专门的马驮运神匣, 到达新的住地, 待新的撮罗子搭起来后, 再按定制挂于特定的位置。这是狩猎民族和农耕民族在神位供奉方式以及观念上的差异。鄂伦春族祭祀供品多为野物。以野生动物供奉神灵的传统一直为鄂伦春人所保持着。天鹅、大雁、野鸭、狍子等都是他们敬奉神灵的佳品, 尤以新捕到的野物为最佳。这一点更符合萨满祭祀的传统, 也只有狩猎民族才可能继续这一传统。

由此可见, 传统与变异皆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山林风格和狩猎经济特色在鄂伦春族萨满教的诸方面都有所体现, 也正是基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没有更多的变化, 因此他们使此传统长期沿袭下来。

二、外来文化冲击较小, 萨满教相对独立发展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鄂伦春人始终以古老的方式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猎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很难与外界保持频繁的联系。地域的隔绝、居无定址的生活, 使他们与外界联系成为困难;食兽肉、衣兽皮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亦使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显得并非十分必要和迫切;历代王朝的统治政策, 也因鞭长莫及, 难以对鄂伦春社会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 直到解放前, 鄂伦春族基本上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社会。“独立的游猎经济和大自然的隔绝, 长期地使鄂伦春人对外界了解甚少。清朝时期, 委派到鄂伦春地区征收贡纳品的官员‘谙达’几乎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媒介”。[1]这种地域环境和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客观上阻隔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使鄂伦春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得到了相对独立地发展, 鄂伦春族萨满教的发展、演变亦不可能超越这一总趋势。

相比之下, 鄂伦春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 也不曾受到其它宗教的染指, 依然较完整地保留着萨满教的传统文化。这在萨满神系、信仰观念、祭祀仪式及萨满的职能等方面都有所反映, 其显著特征是古朴。因而, 鄂伦春族萨满教也更真实地展示着萨满教的原貌。

鄂伦春族萨满教得以相对独立地发展, 保持着较纯一的面貌, 主要是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和长期坚持狩猎生产方式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这一点也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萨满教的特点之一。客观上为研究萨满教原始文化提供了最珍贵的资料。

诚然, 鄂伦春族萨满教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 不仅它自身要适应客观变化而有所变异, 而且它也在不断地吸收一些切合自身发展, 适合自身需要的外来成分。如随着私有财产萌芽的出现, 蒙古人和达斡尔人所供奉的财产保护神“吉亚其”, 被引入鄂伦春萨满教之中, 成为主司牲畜和财产之神。无疑, 这种引入与异教的渗透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萨满教体系之内的相互影响与吸收、借鉴。

三、萨满教中的母系氏族社会痕迹

鄂伦春族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以原始状态步入当代社会的民族之一。至新中国诞生时, 鄂伦春族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 尚保留着父系氏族组织。在鄂伦春社会生活中, 氏族组织和氏族制度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鄂伦春萨满教中, 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也有着鲜明的反映和遗留, 这恰恰体现着原始萨满教的特征。萨满教是在北方先民母系氏族社会的土壤中孕育、萌生、发展并达到繁盛期的, 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资料和萨满教本身的历史演变都证实了这一点。

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对鄂伦春萨满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女性神在萨满教神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鄂伦春萨满教神坛上, 一些古老、重要的神灵多为女性神。火神“托欧博如坎”的化身是位慈祥的老太婆。水神“布牙图牙”妈妈, 柳神和司掌仓库的“奥伦”神都是女性神。鄂伦春人对祖先神“阿娇儒博如坎”尊崇备至。“阿娇儒”意为根子, 原指母系氏族的祖先, 是一位女性祖先。鄂伦春人奉女性祖先为氏族祖先神, 表明他们对母亲的祖先视为生身之根。这无疑是母系氏族社会在萨满教中的遗留。

女萨满人数居多, 法术高强。氏族时代, 萨满和氏族长一样, 在氏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居于重要地位。但萨满在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中所占的性别比例却迥然不同。萨满产生于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又以女性占主导地位。因而, 女萨满在社会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随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 直至父系社会的确立与完备, 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地位逐渐提高, 男萨满的人数和地位也不断提高, 并最终形成了男萨满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有些氏族则由男、女萨满共同担当诸神事职责。这是信仰萨满教诸民族的普遍现象。

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 鄂伦春女萨满始终在神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调查, 鄂伦春族女萨满居多数。赵复兴先生曾作过统计, 从1900至1957年原毕拉尔路的五个氏族和原托河路的两个氏族共出现39位萨满, 其中女萨满24位, 占萨满总数的61%。至1957年尚健在的萨满13人中, 其中女萨满9人, 占69%。[2]由此可见, 在鄂伦春社会中, 女萨满不仅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诸神事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 即使在近世, 女萨满在这个领域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萨满祭礼中, 对女性神有专门的祭奠。春祭和秋祭是鄂伦春人的传统祭祀礼, 萨满要专门吟唱歌颂女性神的神词, 并伴有女性神舞。这些神词的内容多为祈求人畜平安之意。在女性神歌中, 还包括为孩子招魂、治病的内容, 因为这是女性神的职能。女神舞多表现女性的动作与姿态, 从而展现女神的风貌。在跳起女性神舞后, 老萨满和小萨满要竞相抢喝禽兽鲜血, 并在地上打滚, 嘴里发出呼呼的声响。喝完血后, 萨满要向参祭者身上扔祭品, 寓意着神的恩赐。[3]女性神在祭礼中备受尊崇,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和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鄂伦春族作为一个当今世界上少有的集体从事从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狩猎经济的民族, 其古老的精神信仰也较完整地保留着。尽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该民族的萨满教也有所变异, 但特定的自然环境, 经济、社会结构从一定意义上影响并决定着该民族精神文化及萨满教的基本面貌, 并由此形成了其鲜明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白兰.鄂伦春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1:13.

[2]赵复兴.鄂伦春族游猎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1:254.

谈鄂伦春族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篇9

一、对民歌歌词的创新与发展

纵观人类音乐发展的历史, 民间艺术总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但就民歌的旋律和它的歌词比较而言, 旋律的变化是相对缓慢的, 而歌词的更新则要快得多。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 歌词的创新几乎是“与时俱进”的。鄂伦春民歌对歌词的创新与发展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建国后, 特别是1953年定居后, 鄂伦春人告别游猎生活, 走出莽林, 从吃兽肉、穿兽皮一步跨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社会。崭新的天地、崭新的生活, 不仅让这个曾濒临灭绝的民族重获新生, 民歌也从此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季节。曾一度风靡全国的《鄂伦春小唱》和《我们有了新村庄》、《生活富裕了》、《赞达仁唱给毛主席》、《养鹿姑娘爱鹿场》等久唱不衰的新民歌就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些歌不但内容清新, 紧贴时代脉搏, 而且曲调也变得更加优美、明快。

改革开放后, 鄂伦春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反映在民歌上, 内容更加新颖, 视野更加开阔。《呵, 我的大森林》、《岭上人家》、《刺尔滨河》、《最后一支猎歌》等一大批优秀的新民歌, 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开掘。《送你一束达紫香》虽然唱的是仍然是爱情这个古老的主题, 但因选取的是一位年轻姑娘送心上人去异国他乡时的独特角度, 使它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跨越关山, 飞渡重洋, 你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多少叮嘱, 多少期盼, 都在娇艳的花蕾中珍藏。带上它, 就带去了我的柔情, 我的思念, 还有故乡明丽的春光。想起它, 就会想起巍巍兴安, 茫茫林海, 还有亲人含笑的脸庞……”

二、对民歌原有的主题加以扩展

居住在沃勒河、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民族, 他们保留着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在民歌中有这样一首歌:“鄂伦春妇女翻身作了主人, 山上的树木倒立而坐, 再也不受剥削和压迫”。“遍野开满了鲜花, 绿油油的野草为它衬托, 男女平等, 平起平坐”。“春来的风, 吹得妇女走路唰唰响。耀眼的太阳, 照得妇女直闪金光, 呐咿也、呐咿也, 如今的妇女多么神气, 多么威风。”词句简单、明了、深刻而透彻。曲调只用了八小节的两个乐句, 结构短小, 表达乐意完整, 旋律优美。这首歌在主题曲调上的扩展, 让其特点、风格起了变化, 成了一首在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

三、以主题思想塑造作品形象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的核心, 是形成整个作品形象的基础。它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比较集中、概括地表现一首歌曲的主要思想内容。创作歌曲主题要把握音调、节奏在全曲中的贯穿与发展, 以强烈的时代特点、独特的民族风格, 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音乐节奏, 形成本民族的音调风格。斯大林说“每一个民族, 不论它的大小, 都具有其品质上的特点和特色, 它是属于这个民族而为别的民族所没有的”。实事证明了这一点, 鄂伦春民族祖祖辈辈以狩猎为生, 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与习惯不同于其他民族, 人民的思想情绪、民族特点与风格不一样, 历史发展过程不一样, 因而, 人民创造出来的歌调也不一样。

四、采用某一形式民间曲调作为主题来发展

鄂伦春民歌的歌词中, 常见的有:重复、变化重复、移位、排比、对称呼应、连贯展开、重叠、对偶、双关、夸张、对比等等词句。无论哪一种, 都是人们在长期斗争生活中, 在音乐创作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创作方法。因此, 创作一首歌曲, 就要从本质的音乐素材中努力提炼出时代音调和独具一格的题材和体裁, 保证源于生活, 服务于内容, 形成自身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法, 真正揭示歌曲内容, 塑造音乐形象, 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

五、抓住生活特点和风格创造歌曲

鄂伦春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智慧刍议 篇10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 其特征是自然崇拜。鄂伦春人信仰的对象大致分两部分:一是自然神灵, 二是萨满。自然神灵包括各种自然神和人的祖先神, 而萨满则是活的、现实的人。鄂伦春人认为, 自然神灵是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和自然力的主宰者, 他们每天都在和其打交道, 对神灵的崇拜就是对自然的崇拜, 而萨满是沟通人和自然神灵的使者和纽带, 人们崇拜、尊重萨满就更是对自然神灵的尊重。可见, 对萨满的崇拜从属于对自然神灵的崇拜。

曾几何时, 从泰勒的古典文化进化论直到今天的一般认识, 都认为自然崇拜是人类原始、愚昧、落后的文化代表, 特别是在现代文明的反照下, 自然崇拜更是被现代主流文化的言辞所不顾。然而, 在当代生态意识的关照下, 古老的自然崇拜与现代生态思想有某些契合之处。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对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环境的批评中, 传统的、地方性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认识传统、认识人类的过去和历史发展规律。因而, 古老的自然崇拜表现的人与自然关系, 对于当今人类的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自然崇拜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突出的文化现象, 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自然崇拜有两种, 一是人崇拜自然物, 但没有将其抽象为神灵;二是人在崇拜自然物的同时, 抽象和创造了该类自然物的神灵。前者被称为原始宗教, 而后者则被认为是一般宗教。鄂伦春族自然崇拜当属于后者。鄂伦春族的自然崇拜是包括神化自然、膜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以及行为表现的总和, 是包括神灵、神话、祭祀活动等诸多文化现象在内的文化体系。

二鄂伦春族自然崇拜在与自然打交道的狩猎劳动中产生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使人有了智慧, 并使人的智慧不断提高 (直立行走和大脑的发达) 。劳动是人的社会性生产活动, 而就人类社会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劳动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首先, 鄂伦春先民是以狩猎采集的生产劳动方式同自然界打交道的。在狩猎采集劳动中, 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加深, 获得了充分的劳动经验和知识。先民的这些“原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是后来科学产生的基本来源。那么, 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主要矛盾的早期人类社会, 鄂伦春先民是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的呢?显然, 仅有这些“初浅”的知识性智慧是远不足以解决这一矛盾的, 因而, 以社会的形式和劳动为媒介同自然相处的鄂伦春先民, 便会产生一种哲学上的诉求 (如同今天生态哲学的产生一样) , 而自然崇拜作为一种既具有生态性又具有智慧性的解决方式便产生了;其次, 崇拜活动贯穿于整个狩猎生产。在猎人进山打猎之前, 他们的第一项活动是拜山神、占卜, 以求得顺利、吉祥;在打猎过程中, 看到山神的画像就必须跪拜;如果较长时间没有打到猎物, 他们就会再次祭拜山神;在打到猎物之后, 他们会在喜庆之余, 祭拜神灵, 感谢其佑助和恩赐。这些文化现象有力地表明, 自然崇拜来源于狩猎生产活动。

三鄂伦春族自然崇拜是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方式

1. 鄂伦春人在自然崇拜中积累、运用知识

自然崇拜来源于狩猎生产劳动, 是鄂伦春族先民劳动中的精神生活。在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中, 知识的积累、运用和崇拜自然神灵交织在一起, 很难把它们剥离开来。首先, 在神灵体系中, 大部分的自然神灵都具有一定的知识特征。如太阳神、月亮神、草神、各种动物神、治病神、水神、火神等等, 在这些神灵的背后都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其次,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鄂伦春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之一;最后, 这些知识的积累、应用与对神灵的崇拜一道, 直接导致鄂伦春族哲学思想 (世界观、生态观、审美观、伦理观) 的萌发。因此, 鄂伦春人的知识、经验与崇神意识是该族先民应对自然的思想认识基础。

2. 鄂伦春人在自然崇拜中抒发自然情感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以森林为主的由森林、草原、水系、山地、平原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 中。他们的生产、生活直接同天然自然 (以下称为自然) 环境接触。因而, 鄂伦春族对于自然的情感表达是及其丰富的。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看, 鄂伦春人具有七种自然情感类型:畏惧、抗争、敬尚、热爱、感恩回报、愧慰、祈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畏惧与抗争的情感是鄂伦春人的基本自然情感, 是其他自然情感的基础, 其他自然情感都由这二者发展而来。敬尚与热爱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表现, 是人的自然情感的发展和升华。感恩回报、愧慰、役使则是鄂伦春人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 在与自然既抗争又和谐相处的过程中, 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发展的情感表现。事实上, 在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中, 这七种自然情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不同的情感可以是同一个文化事像、同一种形式表达。笔者在走访鄂伦春人时, 看到他们的情感表达是极富感染力的。每当谈到山神, 他们都会马上停止谈笑, 脸上露出严肃和庄重的神情。在谈到狩猎时, 他们会立刻表现得兴高采烈, 话语滔滔不绝。他们对于自身生存环境怀有深厚的感情。最能集中表现他们的自然情感的是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祭祀是自然崇拜的最典型特征。在祭祀活动中, 鄂伦春人的自然情感得以集体性的、集中爆发。

3. 鄂伦春族自然崇拜是应对自然的实践智慧、哲学智慧

在哲学中, 智慧 (sophia) 一词, 据认为来自光 (phoos) 。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把智慧分为哲学智慧和实践智慧。他所论述的智慧一般是指哲学智慧, 认为“智慧是关于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明确了“某些本原和原因”就是“第一原理和原因”。关于“第一原理”, 他认为是存在自身的东西, 关键是搞准确到底“存在”是什么。关于“原因”, 他认为有四个种类 (或性质) 不同的原因, 即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 (著名的“四因说”) 。“智慧就是哲学家思考、探索、追寻的东西, 即本原、原理、原因、本体、规律、本质。这个东西不是人的感觉经验可以达到的, 而是超感觉经验的, 它只能通过人的思维去把握和领悟”。亚里士多德把伦理、技术、实践性经验与知识等称为是实践智慧, 他认为这些虽然是对某种本原的认识, 但不是对第一原理的认识, 并且本身不具有目的性——他认为哲学 (科学) 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亚里士多德所总结、论述的智慧的含义、内容, 至今看不出有什么根本的改变。从古到今, 大凡著名哲学家要确定研究的对象和种种问题, 都要受到‘智慧’无声的制约和限定”。

高级智慧 (制造复杂的工具、艺术能力、逻辑抽象思维等) 是人类所特有的内在“本质力量”。仅从人类的生物性特征上看, 人类在体能方面根本无优势可言, 其至比其他生物更不能适应自然环境, 如人类裸露的肢体以及较长的婴孩发育阶段, 这些就使人类面临的生存压力及危险大大加重。“人类之所以得以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是人类得天独厚地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思维器官——大脑。其他生物只能依靠自身器官——眼睛、耳朵、鼻子、牙齿与爪子等——来收集能量, 而人类则凭借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大脑, 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 从而有效地扩展并发展了他们的器官”。人所具有的发达的大脑是人类高级智慧产生的生理基础。

上文谈到, 在鄂伦春族自然崇拜中, 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知识性的内容, 这些内容就是鄂伦春先民在狩猎采集劳动过程中的实践性智慧的突出体现。第三章讨论的知识性内容在鄂伦春族崇神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 这些知识反映了在神化自然的过程中, 鄂伦春族先民的理智的、理性的、深入的思考过程。很多知识都有相应的神话传说相佐, 整体上突出地体现了鄂伦春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在自然崇拜中, 鄂伦春先民创造了神话。神话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 其中充满了先民对自然、自身、氏族、民族的起源, 自然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终极意义的认识。神话作为鄂伦春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直在追溯世界、天地、人类和文化的形成、起源, 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探求, 构成鄂伦春族起源神话的主题。鄂伦春族起源神话神圣而又真实, 它用鄂伦春人独有的灵性思维对宇宙、人类、民族等起源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神圣的叙述。其内容既突出反应了自然事物, 同时, 也鲜明地反映了人类和社会文化。这些是对世界“本原”的时代性认识, 突出地反映了鄂伦春先民的原发性的哲学智慧。

四鄂伦春族自然崇拜的生态智慧特征

自然崇拜就是神化自然, 结果是自然的神化。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其生态智慧特征, 可以理解为:自然的神格化、人格化、精神意义上的人化以及最终的人本主义目的。

1. 自然高于人

自然高于人是自然崇拜中生态智慧的第一特征。鄂伦春人塑造了各种神灵, 从神话故事中所描写的神的表现来看, 他们都具备神格。从现象上看, 一般来说, 世界各民族所崇拜的神灵具有相同的品格。一是神具有超人的力量;二是神具有超人的智慧;三是神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四是神具有超自然的自身性质。因此, 神是高于人的, 神的综合能力远超于人。鄂伦春人赋予各种自然要素以神格, 实际上是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界的一种理解, 一种建立在自然的强大和神秘以及人所固有的“宗教感情”之上的对自然的“神化”的理解。这种理解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在远古有限的、初浅的知识的关照下, 是不可能对强大与神秘的自然产生唯物的理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唯心的理解是后来人类唯物世界观产生的重要来源。在古希腊, 哲学产生于神话, 而后来的唯物哲学又来自于早期的唯心哲学。世界各民族对于神的理解大多都是唯心主义的, 只有“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经·系辞上传》可说是最早见诸史料的对神的唯物的理解。不论是唯物还是唯心的理解, 神都是高于人的。鄂伦春人对自然的这种理解等于是说“自然是高于人的”。从我们今天人类对自然的理解来看, 尽管今天的人类能够征服一定的自然力, 但总体上看自然依然高于人类。科学的证实和人类活动的各种迹象表明, 自然还远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被人类所征服, 人类目前的已经征服自然的认识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自大。因而, 鄂伦春先民对于自然的“高于人”的理解, 尽管形式上将其神化了, 但从客观上来看无疑是正确的。

2. 自然等于人

自然等于人是生态智慧的第二个特征。在将自然神格化的同时, 鄂伦春人也将自然人格化。“人格化”一词来自恩格斯。恩格斯在谈到宗教产生的根源时说:“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 最初的神产生了。”一般来讲, 在人类文明早期, 拟人的创造思维方法是最容易的创造方法。把人的性质组合在客观对象上是当时解释问题的最好方法, 它对“促进人类文明、人的大脑进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以现代科学的观点认为那时的这种拟人方法十分幼稚、不科学, 但在当时可能是最先进的文明。“在自然和人类之间进行类比, 现在看来并不能提供解释, 可在当时却是最好的解释, 解释是运用同一性来说明现象。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说, 当时的拟人手法与现在的思维方法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遵循思维的组合律”。

赋予自然神灵以人格是鄂伦春人生态智慧的原生态特点。首先是, 神具有人的感情特点:有七情六欲, 善恶神灵皆具不同的感情特征;其次是神具有人的道德品性。一些神灵对于人有赏善罚恶、关爱保护、感恩回报等道德行为, 山神白那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再次是神具有人的意识性。神能象人一样思考、判断、反应和主动行动, 鄂伦春先民塑造的所有神灵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最后是神与人具有平等的地位。在萨满的神歌中, 一方面, 一些神灵称人为“主人”;另一方面, 人也称一些神灵为“主人”。这种双重主体的意识表现了鄂伦春人的“神人平等观念”, 神与人是互相关照的互助互利的关系。

人称神为主人的萨满神歌 (鄂伦春人相信火神“古龙它”的灵验, 因此当自己的亲人外出打猎很久不归时, 就向火神祈祷询问) :

古龙它, 古龙它布堪 (亦称博如坎, 即神) :

请你告诉我,

亲人近况如何?

是否不顺利或有难处?

主人——请你帮助他,

脱离险境平安返家。

如果亲人有病,

主人——可给驱病。

古龙它, 温暖慈祥的母亲。

人称自己为神的主人 (祭绿色植物神) 的萨满神歌:

初哈布堪啊,

你是蓝天下的绿草,

你是蓝天下的母亲,

你是我马群的神。

你的主人为你敬奉供品,

年年使你满意。

请你保佑我的马群永远平安,

保佑主人永远幸福。

自然神是自然的化身, 因而以上四点“神化”特征, 实际上是表明了鄂伦春人的“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观念。从发生学角度来看, 这种观念是鄂伦春族一切生态意识表现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3. 自然的精神化与生命化

对自然精神化与生命化是鄂伦春族生态智慧的第三个特征。对把自然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进一步理解就是对自然的精神化与生命化。首先, 对自然的精神化即是赋予自然以精神属性。鄂伦春人在造神时, 赋予了自然神灵以精神属性, 即自然神灵具有一切精神活动能力, 他们会思考、选择、决定, 甚至具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力, 这即是对自然的精神化;其次, 精神能力是高级生命的主要特征, 自然具有了精神能力, 也就具有了生命特征, 这就是对自然的生命化。鄂伦春人把自然神格化和人格化, 本质上是精神活动, 其对象是自然界, 因而, 鄂伦春人对自然的精神化与生命化也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赋予自然以精神和生命属性, 即神格化与人格化, 自然具有了精神能力和生命特征。神格化实际上是鄂伦春先民对自然力的强大与神秘属性的一种依附性的理解, 事实上是把自然属性的神化, 因为自然本身就是强大和神秘的, 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人格化是早期鄂伦春先民对自然的对象化理解, 表现的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格化一方面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认识的初浅, 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动性。人与自然平等, 降低了自然的高度, 使人对于自然的活动具有了更广泛和长远的时空以及更加自由的能动性。因而, 鄂伦春先民对自然的人格化在其传统生态意识的产生与构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在赋予自然以精神属性基础上的人的精神活动。神话、史诗、拜祭神灵、制作神像、神偶、萨满跳神, 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神歌、舞蹈等等是鄂伦春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精神活动既是自然崇拜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对自然的精神化、生命化——的结果。

必须说明的是, 鄂伦春人对自然的精神化、生命化同该民族在物质意义上的“人化自然” (马克思语) 是同时存在的。在狩猎采集的生产实践中, 鄂伦春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 (以兽皮文化、桦树文化为突出代表) 。这些物质文化内容是鄂伦春先民对自然的人化的物质体现。

4. 与自然求得和谐的人本主义目的

鄂伦春先民的自然崇拜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即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乃至和谐, 最终实现人自身的良好生存和持续发展。在鄂伦春族绝大多数的祭词中都包含着求得人的平安、幸福、顺达等吉祥结果的祝词, 而且往往在祭词结构的最后部分言说。鄂伦春人的典型祭词结构, 一般分为三部分。前面是祈请神灵降临, 赞美神灵;中间部分是乞求神灵的饶恕和宽释, 并向神灵献祭品, 多为解释性和开脱性的言辞;最后面则是请求神灵的祐助、关照。这个典型结构可表示为:前面+中间+后面。有的祭词没有中间部分, 有的没有前面部分, 也有的干脆只有后面的乞求祐助的部分。还有的祭词先乞求祐助, 后言献祭。但不论怎样的祭词, 乞求祐助的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核心是求得神灵对人的祐助, 这是最终目的。可见, 鄂伦春人崇拜自然的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点。这种人本主义是鄂伦春先民“人的主体意识”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现代主体意识产生的基础、根源和早期形态。从祭词看, 这种人本主义意愿的实现是有前提的, 即是首先要求得人与自然 (神灵) 的和解。他们认为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达到祐人的目的,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逻辑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由于献祭的目的是利己的, 所以人仍然是宗教的最终目标, 人的神化是宗教的最终目的。”因此, 鄂伦春人神化自然的目的可以表述为“在人与自然和解前提下的人本主义目的”, 最终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人本主义的和谐”而不是征服自然。

综上所述, 自然崇拜是鄂伦春先民在狩猎、采集生产生活方式下的智慧表现, 充分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征, 即体现了人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的提高过程和在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欠发达、人的主体意识模糊等主客观条件下的最优地解决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观能动过程。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宋洁人.亚里士多德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4]陈兵.人类创造思维的奥秘·创造哲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浅谈鄂伦春桦树皮工艺的制作 篇11

关键词: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柔韧性;浸泡;裁剪;打磨;浸泡;装饰性;民族图案

巍巍的大鲜卑山赋予了古老的鄂伦春人以勤劳勇敢和善良。滚滚流淌的阿里河水赠与鄂伦春人以灵气,在神秘的嘎仙洞前鄂伦春人用艺术作品祭拜先祖。桦树皮工艺为鄂伦春人狩猎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发出夺目的光彩。

桦树皮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防水性能,以此制成的器皿轻便耐用、易携带,不易破碎,是狩猎民族喜爱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它形式多样,造型各异。主要有桶、盆、船、篓、碗,上面刻压有各种花纹图案,它们不但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精美的工艺品。桦树皮工艺的制作一直以来都是艺人间口口相传。为了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在学生中更好地推广桦树皮工艺的制作方法,使鄂伦春民族桦树皮工艺的这朵奇葩重放光彩,总结自己多年来桦树皮工艺的教学经验,今天特将制作过程写出来,以便更好地交流。

一、准备工具

预先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充足的材料才可以制作出更美的作品来,制作桦树皮工艺的工具不难。准备的工具如下:剪刀、粘得牢、锥子、铅笔、裁纸刀、橡皮锤、橡皮、彩笔、直尺、圆规、刷子、清漆、针(大针)、棒线、砂纸(400目)等等。

二、选料

不是所有的桦树皮都可以拿来制作桦树皮制品的,所以说选材也很重要。桦树皮有新旧之分。隔年的桦树皮颜色偏暗褐色,柔韧性差;新桦树皮颜色新鲜,偏浅黄色,柔韧性好。桦树皮的选材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如果要制作桦树皮桶,并要再桦树皮表面做一些装饰性的民族图案,这时尽量选择新桦树皮,表面光滑一些,尽量避免根、节的部分。制作桦树皮装饰画就无所谓新旧了,并且可以利用桦树皮上的天然纹理进行创作。天然的花纹往往是用笔画不出来的效果,还可以用桦树皮不同的层面的颜色进行粘贴制作。

三、桦树皮的处理:浸泡、蒸煮

选好的桦树皮在制作前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以便在制作中更柔软、更方便。

传统的制作时桦树皮要在大锅内蒸煮一下,这样省时省力。在学生制作时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用盆将桦树皮在清水中浸泡7---8个小时,这样桦树皮吸足了水分,制作起来更方便,制作出来的桦树皮制品更结实耐用。蒸煮后的桦树皮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桦树皮的外层的白色部分撕掉几层。如果是做背篓或是装米的大桶,就可以保留桦树皮的原样,直接裁剪制作就可。

四、裁剪

经过处理的桦树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了,这时可以借助剪子、裁纸刀、圆规、等工具进行裁剪,根据自己要做的作品裁剪出要的每个部分。

例如:圆形桦树皮盒:需要裁剪出来四个正圆形(做底和盖子),一个长方形(桦树皮盒的立面),若干根桦树皮条(用来粘贴盒子的缝隙)。需要注意的是:桦树皮条要规整,粗细一致,四个圆形每个圆的大小要一致,长方形规整,这样粘贴起来就不会出现比较大的缝隙。

五、打磨、粘贴、缝合

剪裁好的桦树皮盒的各个部分要用砂纸进行边缘打磨,边缘整齐才好粘贴。需要注意的是:砂纸要用400目的细砂纸打磨,不要用粗砂纸打磨,粗砂纸打磨后会留下很深的划痕,就不好看了。

打磨好之后就要把各个部分按先后顺序进行粘贴了。

例如:圆形桦树皮盒:先要粘贴圆桶(由剪裁好的长方形对着粘贴而成),再将两个圆两两对着粘贴,做盖子和盒子底,上盖还要粘好盒子的边沿(用裁剪好的桦树皮条站好)。粘贴时使用粘得牢要注意时间,不要太早,太早粘的不结实,太晚就粘不上了。传统的制作时为了使盒子更结实会用锥子和针进行缝合,这样的的特别。粘贴好的粘贴的地方要用橡皮锤进行捶打,这样就更结实耐用。

六、装饰

粘贴好的桦树皮桶要在其表面进行装饰,传统的桦树皮桶上绘有民族图案,或雕、刻、剪、刺、压出各种纹样,图案呈带状,或是三、四个单独纹样均匀粘贴于桶的表面,在桶的边、沿、盖子上都会有相同的图案进行装饰,格调十分鲜艳、明快,有比较突出的悦目之感。

装饰好的桦树皮桶可以在表面刷上清漆,刷地时候要注意漆不要刷的太厚,太厚看不清图案上的细节,太薄就不均匀。刷好漆放在干燥处阴干,避免灰尘太多的地方,否则会粘在表面。这样一个桦皮桶基本完成了。

七、鄂伦春民族图案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鄂伦春民族也不例外,鄂伦春的民族图案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很多图案都来源于生活中,比如云的图案变形,树的变化,动物形象,山中的一草一木都会是他们的描绘对象,萨满文化的影响等等,都对鄂伦春的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制作中要遵循鄂伦春文化的原则,这样才能做出充满浓郁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很多图案要求助于传统文化。桦树皮工艺是古老的狩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奥秘不是几段文字就可以写得完的。要做好桦树皮工艺,要用心、用脑。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你热爱桦树皮文化,你家可以做好。桦树皮工艺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雕、可塑、可剪、可烫的多种制作方法。

鄂伦春族论文 篇12

1、造型种类

鄂伦春族萨满神帽的设计造型是“羽式神帽”, 起源于对萨满教“灵禽”的崇拜, 神帽上通常都会有三只到五只甚至十只鸟类的装饰品, 帽子整体组成是铜、铁金属架等相互打叠形成的, 不同鸟饰的造型不一样[1]。鄂伦春族还设计出“角式神帽”, 多数都是鹿角装饰, 含义是为了驱鬼, 但是两个角中间会使用鸟饰。

鄂伦春族的萨满神服多数的设计风格呈现出窝领长袖袍的形态, 整个袖袍的设计材料都是全天然的动物皮肤, 例如, 经常使用的鹿皮。神服设计的前面是开襟设计, 扣子多数是四个, 但是神服没有设置领子, 服饰的颈部设计了佛珠串, 衣服袖口实际上是活口设计, 就像中国古代清朝当时服饰设计的马蹄袖一样。除了以上几种类型的装饰, 神服设计还在很多关节点上面利用铃铛或者项圈来进行点缀, 在服装的后面脊椎处设计了铜镜, 后腰的地方还设计了飘带。鄂伦春族设计萨满神裙的造型特色性很强, 神裙主要包含裙腰和飘带, 裙腰上有很多手工绣上去的装饰图, 服饰设计的作用是为了在祭祀活动上穿, 裙子设计的下摆有飘带, 飘带的数量一般都是12个, 代表了一年之内的12个月份, 飘带尺寸很长, 当地人参加祭祀活动跳舞的时候呈现出飘带在风中飞舞的景象。鄂伦春族设计萨满披肩造型十分奇特, 披肩的设计相对华丽一些, 装饰品的数量和饰品种类比普通的其他服饰设计还要华丽繁复, 常见的装饰品包含经常使用到的很多动物的壳和动物的牙齿。披肩设计的名称根据主要装饰品确定, 例如, 使用鱼鳞装饰的披肩被称之为鱼鳞披肩, 还有些披肩的装饰品是动物骨头, 被称为骨饰品披肩。鄂伦春族的萨满鞋靴、手套设计多数都是利用狍皮、野猪皮、鹿皮等设计而成, 且鞋子手套上面还有很多当地符号, 例如, 龟、蜥蜴等动物, 鸟爪、熊爪符号等[2]。

2、艺术审美

1) 神圣性

鄂伦春族萨满服饰其实是宗教服饰, 其主要为了凸显神圣, 服装都是用于萨满的祭祀活动中, 可见服饰已经成为一种艺术, 利用宗教展现服饰文化的美感。萨满服饰的设计是不能缺少神圣性的, 一旦失去了神圣的特点, 其可能和原始艺术相去甚远。

2) 怪诞美

就萨满服饰的设计来看, 很多人觉得神圣, 还有人感觉设计十分怪异, 甚至给人带来恐怖感。原因在于萨满文化十分尊重“丑”, 甚至很多人以“丑”为美。当地人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幻想了很多的蛇鬼牛神和恐怖的形象, 是为了给人一种对神灵的敬畏之感, 设计呈现出怪诞美。

3) 原始稚拙感

众所周知, 萨满教实际上属于一种十分原始的宗教, 且该种原始的宗教本身具备了十分复杂的宗教模式, 且具有十分独特的神灵系统, 由于当地人接触了很多原始性强的设计形态, 因此很多的服饰造型呈现原汁原味的笨拙, 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萨满服饰都是用兽皮制作起来的, 增加很少一部分的印染工艺, 带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粗狂感和原始感。

二、鄂伦春族萨满服饰的纹样图案分析

1、纹样图案种类

1) 云卷纹样

云卷纹样实际上属于萨满服饰的一种标志性装饰图案, 由于云卷纹样的种类繁多, 例如, 意头形云、蝌蚪形云等。因此云卷纹样的实际排布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其中有单独排列的很多云卷纹样, 也会设计出很多左右对称的一种云卷纹样, 很多的云卷纹样还设计的像流云般十分的灵动活泼。

2) 植物图案与纹样

萨满服饰的植物图案和纹样种类很多, 例如, 不同类型的花朵和缠枝等。植物图案中经常会用到很多鲜艳的花朵, 花的种类很多, 例如, 被频繁设计绣制的穿枝花、叶片花等种类, 由于当地服饰设计喜欢利用缠枝纹, 因此服装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奇特的, 图案设计的组合包含了切圆线和波状线两种, 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并将花朵和树叶等融合一体设计, 服装图案呈现出枝茎缠绕的活力状态, 生机勃勃[3]。萨满服饰设计中的植物图案纹样应用相对还比较广泛, 且还会在萨满神帽、萨满服饰上经常和其他类型的鸟兽图案一起组合搭配使用。

3) 动物图案与纹样

萨满服饰上多多少少都会带有动物图案纹样, 绝大多数都不是一个整体的动物图, 都是选择很多动物的一个部分进行绣制, 最常见的动物图案纹样是兽角图案纹样、兽爪图案纹样等。主要原因是鄂伦春族主要的生活状态是狩猎, 兽角是当地人狩猎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一种攻击物, 因此当地人的萨满服饰上多设计鹿角、狍子角、马角等十分具有象征性的兽角图案纹样。

4) 回纹

萨满服饰还设计有回纹, 纹样图案十分类似于汉字的“回”。且很多回纹设计线条婉转, 十分类似于雷纹, 且回纹设计整体上给人连续不间断的感觉, 经常配合应用的图案包含植物纹样、云卷纹样。

5) 角隅纹样

角隅纹样实际上是一种对称性的纹样图案, 且纹样的中心点也是对称的, 其应用于萨满服饰的斜面相对广泛, 经常被设计在萨满披肩的四角。

2、艺术审美

1) 点、线、面的装饰

萨满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显著的装饰性, 其属于宗教文化展现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由于设计的“点”相对面积较小, 但是点的位置十分准确, 因此萨满服饰点的设计元素通常都是处于十分显眼的地方。“线”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点”的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萨满服饰设计中, 长袍的分割线、神裙垂下来的飘带、神帽的羽翎等都利用了线的装饰性。“面”在萨满服饰中运用的实际装饰效果的范围很大, 通常都会采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相互结合设计。综合来看, 点、线、面是萨满服饰设计装饰的重要组成原理, 以上三个元素十分你注重装饰的效果和质感, 提升了当地服饰设计的空间感和变化感, 也有效的突出了服饰的夸张性和神秘性。

2) 对称与统一

萨满服饰的纹样图案设计多数都是左右对称的形式, 例如, 萨满神服的胸前刺绣, 鞋子和手套上等都是左右对称的状态, 由此可见, 萨满服饰的图案设计装饰很少会出现混乱的线条, 多数都是原始且对称的装饰, 能够烘托服饰设计的庄重, 对称主要展现在虚实和长短两方面。

参考文献

[1]田予诗. 满族服饰中的萨满文化元素表现[J]. 满族研究, 2014, 04:122-126.

上一篇:保留数据下一篇:模拟电子汽车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