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

2024-09-06

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共12篇)

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 篇1

摘要: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课改培训, 这一活动, 极大地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但是, 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汉语言文学的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也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 我们应当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入手, 系统的阐述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新课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 一)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落后

从本质上来说,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工作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统一培养,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目的。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引导下, 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应用。众所周知,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而,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忽视, 导致学生在汉语言课堂上缺乏必要的学习热情, 在该门课上往往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 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的热血沸腾, 学生在讲台下各玩儿各的, 长此以往, 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自然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1]

( 二) 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化; 二时课程设置不够专业化。绝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所采用的方法依旧是传统的设置方法, 没有做到必要的创新。不仅如此, 新阶段的课程设置结构也不是特别的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大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就难以得到提升, 难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2]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 一) 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 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依照以下几点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3]高校汉语言专业的教师应当依照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对汉语言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实现该专业培育结构的规格化, 从而确保课程结构的落实。其次, 进一步加强专业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 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构建以专业课程为主, 实践课程为辅的专业教学体系,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性素质。最后进一步加强汉语言专业内涵建设, 提升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兴趣。

( 二) 进一步增强学生与各大机构的交流与沟通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应当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出发,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提升高校汉语言专业的教学水平。[4]除此之外,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 还应当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构建汉语言文学实训基地, 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建立实训基地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 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立主要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目标, 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 高校汉语言文学实习基地还可以同各大研究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 例如电台, 报社等等, 通过这些联系,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最后,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将这些实践活动形成相应的文案, 并以此来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积累。

( 三) 进一步增加大学生选修课的比重

选修课程的增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为选修课能够脱离原有专业的限制,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当开开设一些广播电视学方面的课程, 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另一方面, 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知识类专业性的竞赛, 通过这些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文学功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多看一些优秀的杂志, 并定期和不定期的在期刊上投稿, 投稿的内容不限, 文体不限, 对于那些能够发表文章的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等级为其颁发相应的奖励。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竞赛, 这种做法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积累相应知识,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 教学方式落后, 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 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积累相应的专业知识, 因此, 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认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以汉语言专业培养方案为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加大选修课比重等方式, 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代兴.突破实践困境重构师资培养目标视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当代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06:40-45.

[2]潘殊闲.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 04:93-96.

[3]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08, 03:25-27.

[4]徐景宏.论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28:113+115.

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 篇2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

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

辨证的说,我们也不能强化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而应该看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定期待。

二、在教学中以德育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就要有一批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师资人才。

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

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文意识缺乏,就不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学生就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职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更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因此,我们中职院校教师应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小环境。

以我们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法决定行动,只要学生内心想进行创新的活动和学习,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

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

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四、教学中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实现教学多样化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

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再比如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五、教学中实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汉语言文学课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演化规律的认识和文学素养的熏陶,这就需要教师应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探究演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不固守于自己对事物的观念,而应以相互激励、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的心态构建师生活力课堂,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师生交往中迸发出新的意义。

结束语:

随着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兴趣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厌学的现状。

而后现代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值得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08)

[2]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焦银生.汉语言文学课程通识教育浅论[J].文学教育(上),2011(01)

[4]柳传堆.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J].三明学院学报,2011(01)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研究 篇3

【关键词】汉语言 课堂 审美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8-02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写道:“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明确地指出教学是艺术。在“致意读者”中,他又再次强称“教学论(didactic)是指教学的艺术”。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又跟随时代步伐的专业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来服务社会,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也能通过塑造自身的优秀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来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是科学。从教学的内容看,都是属于广义科学的范畴。广义的科学包括:思维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上述科学交叉而形成的综合科学。从教学的方法看,都是要应用科学方法: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等等。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现代教学论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强调教学也是有四要素:“知、行、情、意”。这几乎与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一一对应。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

2.课堂教学设计,是从“技术”的视角看课堂教学。教学是科学,教学中对“科学内容的设计”,其成品是“教材”的选择与组合。应该来说,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并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具体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利用作品的文情并茂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发挥打动人,感染人的作用,继而使得学生产生美感。

3.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深入文学作品的内在,并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让学生们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真、善、美,分清假、恶、丑,把握其思想实质,领略其情感熏陶,从而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4.教学的内容无论何种学科,汉语言文学教师要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方面做到有主有从,重点内容浓墨重彩,次要内容简化或者省略。主要有四大内容:逻辑型的“基本知识”、操作型的“基本技能”、情感型的“基本态度”、交往型的“基本方法”。与此对应,人的思维模式主要分为:逻辑型、操作型、情感型、交往型,以及两两协调的组合型,较均衡发展的综合型。首先可以谈谈关于审美教育的根本问题,然后把审美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当中去,对于一些非重点、难点的内容完全可以略讲,要重点让学生们体会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注意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还要让理论经典与感性材料达到一定的均衡,使得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人文思想的萌芽时期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人文思想的发展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成为人格美培养中的基石,开阔审美视野,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 篇4

为了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 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 本文分析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性, 并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为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 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在教学中以教师和教学大纲为中心, 教学方法也多以讲授知识为主, 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听得多忘得也多, 很少有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进而主动阅读, 长期下来养成了汉语言专业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 对教材大纲一味顺从的现象, 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 写作与理解能力也受到限制, 使该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得不到巩固, 同时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单纯讲述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学中缺乏动脑和动手的机会,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受到阻碍, 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率。

其次, 目前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也是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缺乏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以讲授的方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 学生单纯地记笔记, 对重点知识进行机械记忆与理解, 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追赶教学进度, 忽略了汉语言文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 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还要通过汉语言文学学习提高写作与理解能力, 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盲目地使用传统讲授的方式授课, 在课堂中学生缺少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写作能力的锻炼, 不利于学生今后将汉语言文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1,2]。

再次, 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 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 脱离了生活现实情境, 进而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语言的学习与表达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束缚在课堂中, 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感受不到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色彩和文学艺术, 使汉语言文学教学陷入困境。

最后,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汉语言文学形式的喜好也不同, 有些学生喜好文学作品欣赏, 有些学生喜欢文史知识, 这些不同类型的汉语言文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偏热现象, 如果教学内容涉及自己喜欢的内容, 学生就兴致盎然地学习, 如果学生不喜欢的内容就被动消极地接受, 与此同时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汉语言文学, 使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性

首先,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使我国汉语言文学在高校的发扬与继承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汉语言文学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学大纲为中心, 使学生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 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仅作为教学课堂的辅助者, 学生为教学主体, 学生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结合生活实践, 学生掌握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技巧,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造实践中得到锻炼, 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

再次, 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分析,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更广泛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还丰富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认识,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 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美学概论、影视概论等课程, 这些丰富的汉语言文学课程通过对古往今来汉语言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与学习, 还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学习,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 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1. 研讨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方法, 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 研讨式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互动能力, 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进而达成高效汉语言教学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在使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往往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研讨式教学的初衷, 究其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抓住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关键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探讨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没有达到研讨教学的目的, 因此在要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研讨式教学法应当从以下几个发面入手:首先教师在设立研讨问题时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 通过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作为课堂探讨立意, 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研讨[3]。其次,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讨时不应局限于教学范围, 应当从作者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出发, 结合作升到者的相关作品, 将教学研讨提升到较高层面的语言文学中。最后, 在研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学会倾听, 肯定学生的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 切实将自己定位成研讨的参与者,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研讨, 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研讨与思维能力。

2. 课外实践教学法, 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因此应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实践加强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将汉语言文学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使学生将在汉语言教学内容中学到的知识完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4]。只有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以灵活的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是教学课程的关键环节, 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是促使评价发挥其最佳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注重对教学采用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通常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时间往往花费在对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的评价中, 将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这种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一些鉴赏性的文章, 要将课堂中学生对文章鉴赏的程度和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 对一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文章, 教师应将学生是否将其中的教学重点做了笔记、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等作为评价标准, 针对一些开放性较强的文章教学时, 应当将学生的理解深度以及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作为评价标准。只有采用科学、灵活、公平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 近年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人才, 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不断地发扬广大, 同时还有很多的汉语言文学人才被引进其他国家教授汉语言文学知识, 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推向国际, 使更多的外国人学习和认识中国的汉语言文学, 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才能真正地了解与体会汉语言文学的真正意义和文学价值。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经多年的发展,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设置了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文学能力的方法, 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

[2]章芳, 何世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局及原因分析——以长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1) .

[3]章淑华.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职业技能培养——以新余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 2015, (02) .

[4]程超凡.浅议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创新能力的对策[J].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6, (01) .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 篇5

而“让未来融入现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

尊重;积累;拓展;

汉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已经趋向国际化。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重视汉语言的教学特别是中学阶段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现代中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

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2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动,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语文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

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语言,因此,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

第一,积累。

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背育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主要指背育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著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

这样,我们的学生,思维就有了凭借,表达就有了材料。

第二,互动。

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际,而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

第三,熏陶。

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而重在熏陶,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3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

现代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息的,一切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都可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教材只是这偌大的语文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

打个比方来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航行的大海。

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建设好港湾,也要从港湾走出去,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在偌大的海洋中探寻自己所要的宝藏。

语文教学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时间上,融历史、现在与未来于一炉,“融历史于现在”很好理解,就是把人类历史遗产的精华引入课堂,让学生来学习。

而“让未来融入现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处理好几组关系:

第一,信息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的关系。

在组织语文教学时,我们可获得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有现实的,也有虚拟的,但对具体的某次教学来说,其选择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引入教学中,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选择,进行最优化的选择。

第二,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打破时空界限之后,一些必然的,偶然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形成复杂的意义形态。

语文教学要正视这种复杂性,不拘泥于“一课一题”,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做多方面的探索。

但重视问题的复杂性并不等于让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兜圈子”,使教学成为一团“乱麻”,相反,要透过复杂的问题,抓典型,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我们学习的主要问题。

这就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目标又不拘泥于目标,既有主题,又关注到“去中心”的话题,从而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

4重在牵引、护航与调控

第一,引导学生对意义进行探寻与创造。

语文学习不管形态如何多样,但其价值应定位在对人的关怀和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上。

如果把每一次语文学习看作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小场景”的话,那么每一次语文学习都贯串着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创造。

第二,促进学生对话的生成并调控。

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其话题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调控。

而过去,我们太注重自己对教学的把握与控制了,把教学当作表演“教案剧”的舞台,从而步入了僵化、机械化的“死胡同”,难以自拔。

其实,某次语文教学只能是一个可能世界,而不是一个必然世界,正如我们的未来世界一样,站在现在的时空里所做出的判断,只能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因此,语文学习与教学是在师生、文本的对话中不断寻找话题而展开的。

生成与调控是新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

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把语文教学弄得有声有色。

总之,中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贯彻实施。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中学汉语言学教学办好了,就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教学打好了基础。

域外汉籍研究与东方文学教学 篇6

关键词:域外汉籍;东方文学;教学反思

东方文学是由若干东方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学构成的集合概念,与西方文学一起构成世界文学的版图。我国早期的东方文学史著作受意识形态影Ⅱ向鲜明,体现在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阐释东方社会的发展演进,并以社会形态的更迭为标准切割东方文学的时代,整体上突出东方无产阶级文学,而忽视“唯美派”等资产阶级文学,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多用阶级论分析的思路,等等。这种以中国视角过滤东方文学的倾向,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逐渐消退。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的东方文学界一致形成了较高的期许,这种期许以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为代表,由王向远先生提倡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而得以强化。这些学者的提倡推动了国内东方文学在本世纪初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近年,似乎又出现了重新被边缘化的危险。其原因既与东方文学学科自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应对时代冲击的反应相关,又与国内东方文学作品翻译越来越大众化,而教材又追求经典化的隔膜状况密切相关。鉴于此,笔者拟以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东方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近年的科研心得,尝试讨论在东方文学教学中引入域外汉籍研究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

一、域外汉籍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籍的形成悠长久远,流布遍及五洲。所谓“域外汉籍”,通常被认为是“流传至域外或域外人士用漢文撰写的各类典籍”。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对“域外汉籍”有着详细的界定:一是历史上域外文人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二是中国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三是流失在域外的中国古本。其中第二、第三种域外汉籍,通过翻拍、影印或撰写目录等途径,多已为学术界所知见,但第一种汉籍一一即古代域外人士用汉字书写的各种思想、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典籍,却大量存在于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域外汉籍的主体。鉴于此,张伯伟教授提出,随着域外汉籍文献目录、提要、资料汇编、文献校释等工作的展开,一个新的学科分支一一域外汉文学研究即将诞生。这一学科分支直接涉及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汉字文学研究,二是东方文学研究,三是比较文学研究。其中,域外汉字文学研究已引起国内文史学界的注目,但域外汉籍涉及到的东方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尚未起步。毫无疑问,域外汉籍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较文学最天然的研究对象之一。

首先,我们可以举域外汉诗的例子。汉字曾是古代中国及周边的朝鲜、渤海、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共同的书面语,不仅在朝廷谕旨、史书记载、规章制度、行文报告等官方正式文书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文学创作、文化活动等社会生活诸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诗酬唱因此成为东亚诸国外交仪式和文化交流中的重头戏,日本、朝鲜、渤海等国文人,曾多有以汉字撰写诗文者。这种用非母语进行诗歌创作并保持长期兴盛的东亚汉诗文化现象,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日本为例,汉诗不仅是日本贵族和知识阶层教养的标志,而且是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日本汉诗曾出现过四次创作高峰,第一次是奈良平安时期,以汉诗文集《怀风藻》(751年)为代表,诗歌内容多涉侍宴从驾、宴游、述怀、咏物等,文风浮华,讲求对仗,深受中国六朝文学影响。第二次是以五山时期的僧侣诗人为代表,五山诗僧们留有大量个人别集传世,以近体诗为主流,诗歌技巧趋于纯熟。第三次是以江户时期儒学者和士人为代表,一般知识阶层几乎无人不通晓汉诗,代表诗人有藤原惺窝、荻生徂徕等。第四次是明治时期,森鸥外、正冈子规、夏目漱石等一批接受近代教育成长起来的著名文学家,几乎都能写一手好汉诗。可以说,日本汉诗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亚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我们还可以举域外汉文小说为例。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在日本、越南等国的传播,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并成为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越南汉文小说,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组织海内外汉学家合作编撰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收录,大约有《粤甸幽灵集》《岭南摭怪》《公余捷录》《南国异人传》《大乾园家南海四位圣娘玉谱录》《安南古迹列传》《会真编》《云囊小史》《听闻异录》《山居杂述》《天南云菉》等四十余种。这些汉文小说的出版,或能从整体上改变国内中越比较文学的研究格局,也将为东方文学的教材带来新的思考与冲击。

二、东方文学教学引入域外汉籍之可能

国内域外汉籍研究渐成显学,为其进入东方文学教学提供了可能。域外汉籍研究发轫于台湾而盛行于大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开拓甚勤,以往汉学家们不曾注意或是根本生疏的领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东方文学教学引入域外汉籍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域外汉籍文献的影印、整理与编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够直接阅读并进行比较研究的文本。近年,国内域外汉籍的整理取得了累累硕果,一大批学者奔赴韩国、日本、越南及欧美各国图书收藏机构访求汉籍善本,创作了许多访书记录和书目书志,为域外汉籍的追踪和整理留下了可供按图索骥的宝贵线索,这种活动也促成了国内的古籍编目工作和数据库建设的发展。随着域外汉籍被引介回归的数目不断增多,有关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也不断升温,国内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基地。如果东方文学教学能有效地利用这部分学术资源,那么对于学生学习中国文学、东方文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域外汉籍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东方文学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认识中国文学在域外的影响,深化其知识结构。域外汉籍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尤其是在二战后各国民族主义思想盛行,汉文典籍在日、韩、越等国往往被视为非本位文化而忽略,而国内尚不具备对大量域外汉籍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从而造成了域内看不到、域外不研究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有识之士逐渐注意到了这批典籍的保护与研究,虽然大陆方面起步稍晚,但进入21世纪后,无论是在研究思路或涉猎范围,还是在成果数量、质量上,大陆学界都逐渐占据中心。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新问题。

三、东方文学教学中引入域外汉籍之意义

一般认为,东方文学在中古时期大体形成了三大文学圈,即东亚地区的汉文学圈、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印度文学圈、西亚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学圈。这是季羡林先生在突出强调“东方”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为东方文学这一学科成立提出的理论基石。“东方三大文化圈”被后来众多学者沿用,并发展为一种稳定的东方文学教学体系。三大文学圈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应用在东方文学中,以突出东方文学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特征,从而实现其对国别文学的超越固然极其重要,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教材流于概念性的解释,缺乏文本的实证分析,从而导致教学环节缺乏相应的支持。

我们以东亚文学区域为例,以往教材大多缺乏对域外汉籍的介绍。翻检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30种东方文学教材,我们会发现介绍日本、朝鲜、越南汉文诗歌、诗话、小说的寥寥无几。在谈论日本平安朝文学时,多关注《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假名文学,而很少涉猎《敕撰三集》《本朝文粹》《本朝无题诗》等汉诗。在提及朝鲜文学时,多以《春香传》为重心而很少关注汉文小说《九云梦》等。如此一来,研究者既无法深入探讨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也无法对东亚诸国文学如何脱胎于汉文学的复杂问题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东方文学教学中引入域外汉籍,首先将有助于我们从深层切入东亚汉文学圈,了解中国文学在域外的影响与化用,增补中文系本科生的知识结构。

其次,域外汉籍为东方文学教学提供了大量可供直接阅读的一手文献,有利于中文系学生对东方文学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中文系的东方文学教学中,我们依据的大多是翻译文本。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处理的是:第一,东方文学史教材上有介绍,但是国内尚未引进翻译的文本,比如,波斯中古时期诗人的诗歌等,由于学生无法直接阅读原文,仅凭教材对作者及其作品艺术特色的简介,则很难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阅读体验和认同,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第二,教材上有重点介绍,国内不只有一种译本,比如,松尾芭蕉的《古池》等。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原文化信息的丢失,这点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翻译后的诗歌在韵律、节奏、声音等方面,都会与原诗拉开距离,这种无可奈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第三,教材上没有介绍,但是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文本,这在现当代日韩小说领域表现最为鲜明。近年,我国的东方文学翻译事业出现的新傾向是对大部头的古典的翻译急剧减少,对市场销量高的大众通俗文学的翻译日益饱和,尤其是对日本、韩国的推理小说、爱情小说、青春小说、历史小说等轻文学的翻译。这些文本尚未经过时间检验,还未被经典化,因此多数未被纳入文学史教程。但学生在接触到这些文本后,很容易在学期论文或毕业论文中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 篇7

1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 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 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 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价值,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价值。辨证的说, 我们也不能强化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 而应该看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定期待。

2 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 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 才能进入人类社会, 拥有人的活动, 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 语文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语言, 因此, 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第一, 积累。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 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 背育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 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 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 主要指背育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著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 对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这样, 我们的学生, 思维就有了凭借, 表达就有了材料。第二, 互动。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际, 而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中, 我们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第三, 熏陶。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 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 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 而重在熏陶, 营造各种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 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2.2 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 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 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2.3 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

现代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息的, 一切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都可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 教材只是这偌大的语文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打个比方来说,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 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航行的大海。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建设好港湾, 也要从港湾走出去, 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 在偌大的海洋中探寻自己所要的宝藏。语文教学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 在时间上, 融历史、现在与未来于一炉, “融历史于现在”很好理解, 就是把人类历史遗产的精华引入课堂, 让学生来学习。而“让未来融入现在”, 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 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这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处理好几组关系:第一, 信息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的关系。在组织语文教学时, 我们可获得的信息是全方位的, 有现实的, 也有虚拟的, 但对具体的某次教学来说, 其选择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引入教学中, 既没有必要, 也是不可能的。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选择, 进行最优化的选择。第二, 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的关系。语文教学打破时空界限之后, 一些必然的, 偶然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形成复杂的意义形态。语文教学要正视这种复杂性, 不拘泥于“一课一题”, 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做多方面的探索。但重视问题的复杂性并不等于让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兜圈子”, 使教学成为一团“乱麻”, 相反, 要透过复杂的问题, 抓典型, 以集中“优势兵力”, 攻克我们学习的主要问题。这就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目标又不拘泥于目标, 既有主题, 又关注到“去中心”的话题, 从而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

2.4 重在牵引、护航与调控

首先, 引导学生对意义进行探寻与创造语文学习不管形态如何多样, 但其价值应定位在对人的关怀和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上。如果把每一次语文学习看作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小场景”的话, 那么每一次语文学习都贯串着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创造。其次, 促进学生对话的生成并调控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 其话题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调控。而过去, 我们太注重自己对教学的把握与控制了, 把教学当作表演“教案剧”的舞台, 从而步入了僵化、机械化的“死胡同”, 难以自拔。其实, 一次语文教学只能是一个可能世界, 而不是一个必然世界, 正如我们的未来世界一样, 站在现在的时空里所做出的判断, 只能是一种可能, 而不是必然, 因此, 语文学习与教学是在师生、文本的对话中不断寻找话题而展开的。生成与调控是新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 把语文教学弄得有声有色。

总之,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贯彻实施。这样, 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中学汉语言学教学办好了, 才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教学打好基础。这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方能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张怡.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4) .

[2]侯正林.汉语言文学教学探讨[J].教与学, 2009 (6) .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 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 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 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 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 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 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 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 积极和社会接轨。

二、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 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 但同时, 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 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1) 优化课程, 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 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 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 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 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 避免内容交叉重复, 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 强化课程应用性, 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 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 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 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 安排教学内容, 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 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 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 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 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1) 突破专业限制, 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 但往往不精, 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 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 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 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 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 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 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 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 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 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 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 思想上要勇于开拓, 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 行为上善于探索, 潜心实验, 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 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如博客, 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 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 给学生以震撼, 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 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 只有言行结合, 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 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2008, (11) :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 :74-76。

浅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 篇9

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 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开门砖, 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 只要会说, 会读, 会写, 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 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汉语言的专门学习上。结果, 作为大学课堂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很多专业都忽略了该课程的教学, 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老师愿意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上, 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主。很少能有老师静下心来对汉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 也没有将汉语言教学的关键及目的搞清楚。另外, 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守旧, 依然是以课本内容为主, 读课本, 写作文,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了, 在很大程度上, 高校汉语言文学就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续, 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除了老师的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 从各个高校的科研经费来看, 学校往往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 对大学语文课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 使得汉语言教学质量堪优, 课程地位下降, 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很多老师没有兴趣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 这种浪费精力, 成果并不显著的课题项目是很难完成的。针对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堂情况, 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从各个方面拟补教学的缺陷和不足, 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发挥汉语言的文学魅力, 通过让学生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 来重新塑造课堂的教学模式,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们深入体会到汉语言学科的重要性。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的改善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汉语言学问教学工作的质量, 做到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环境, 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得学生们渐渐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让学生们从被学习逐渐转变为要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及即兴发挥演讲等训练, 锻炼学生们的胆量, 培养学生们即兴发挥的能力, 开拓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起到以帮助及引导为主的作用, 鼓励学生们的踊跃参与, 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放下包袱, 大胆尝试。这种训练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 最主要的是, 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大胆讲话, 不怯场, 不慌张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打下语言训练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最主要的是要将创新的思路带到课堂上来,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让学生们切合实际的学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知识。高校课堂, 是一个学知识的课堂, 更是一个积累本事的课堂, 这种积累不仅仅来源于书本, 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思维的形成。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 塑造出了今天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文言文, 还是现代语文, 无论是日常用语, 还是网络时尚语言, 都能从各个层面体现出汉语言的变幻莫测。因此,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这种创新不单单针对简单的造句, 组词之类的常规训练, 而是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 让学生们体会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 从认识世界, 学习文学史学知识开始, 领悟语言的神奇作用, 让学生们了解到, 语言的功能所在, 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更是体现个人素质与发挥人格魅力的工具。

(三) 拓展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环节

对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说, 课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环境,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注意到教学环节的改进, 过去的教学环节大多是以老师讲, 学生听为主, 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 将实际训练, 软件教学, 多维教学, 小组讨论等形式忽略了, 使得学生们无法认真对待这样枯燥的教学课堂, 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厌倦这种课堂, 将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久而久之, 汉语言文学课堂将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因此, 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 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 老师要将讲课与训练同步进行, 以传授为辅, 以沟通为主。用实际应用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 在课堂中, 尽量多的给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时间, 让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 获得展现自己的信心, 获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意识。

(四) 加强教师自身的创新型教学素质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教学模式的创新, 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要想全面改善汉语言学问课堂的教学模式, 就要从教师的教学素质的提高抓起。

首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但是教书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我们不能只是机械的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要有不拘一格的思维, 将沉闷的课堂中融进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发现。

其次, 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 但是经验毕竟只是年久保存下来的真理, 这种真理只能引导我们把握基本的教学大纲, 而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教学目的与重点。尤其是高校教师, 要由以往的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和学者型, 一名教师只有当自己对所教学科、领域里的知识达到了精、通、深、博四个字, 才能对教学内容做到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风格和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汉语言教学大纲》, 2004年。[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汉语言教学大纲》, 2004年。

[2]张雨金:《再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1) 。[2]张雨金:《再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1) 。

[3]陈洪:《大学语文“编写说明”》, 高教出版社, 2005年。[3]陈洪:《大学语文“编写说明”》, 高教出版社, 2005年。

浅谈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 篇10

1 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身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 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 也是大时代下, 人文关怀的主要表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重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 也就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系统。但伴随就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中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用人单位针对复合型人才需要量的日渐增加, 这就促使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定要进行一场教学改革, 在创建好学生的道德系统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贯彻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潜质的培育。中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能够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不能用数字统计出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不能强迫运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 而需要看到社会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殊期待。

2 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难以和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取准确的职业定位, 更是难以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身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载体, 承担着传承和提升全民语言和文化品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关切, 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 甚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就在于培育学生主要在于从事人的工作, 注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不表现在应用性, 而是在对社会理念和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重直接创造能够计量的经济成效,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的社会效益等。出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加大, 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针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说, 也定要实行一些必要革新, 在维持传统基础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3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相关教材给出了这一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实际上,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聚集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 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可见,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泛的职业适应性, 但出于有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就产生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讲, 从实用性角度指导教学是需要注意一些方面的。

优化课程, 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 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对课程实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 每门课均要依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 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依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 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内容, 避免内容交叉重复, 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强化课程应用性, 提升学生本专业的应用潜质。以就业观点指导教学革新, 就定要讲求专业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综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现代“读”、“写”、“说”这三方面潜质, 定要加以强化。该专业实用性教学需体现在五个层面, 古今各种文体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 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定要精心设置课程系统, 设置教学内容, 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 通过体系的运用技能课程设置来确保学生在学校可以提升这五个方面的潜质, 获取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运用潜质, 成为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4 用创新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突破专业限制, 实行教学内容创新。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范畴广泛, 但通常不精, 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此专业的特殊性, 教学进程中, 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和文学自身, 而能够结合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就业状况, 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职业技能培育。实际上, 许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 以至公共管理在根本上均是从中职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发展起来的。所以, 在确保专业根基扎实前提下, 需要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便于更大限度地发挥中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和教学、新闻传播、文秘和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均能够设计成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模块, 中职学生采取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取动手和就业能力。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需要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此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点, 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感情, 对东方文化亲合和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 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形成。所以, 中职汉语言教学中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构建。首先, 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志, 思想上要勇于拓展, 力求指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 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 不断归纳和进步。在教学中, 不能满足做文化传声筒, 要适当通过文化评论等各种形式激励学生思维, 并对社会文化现象实行思考, 如博客、新媒体等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均能够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 要勤于思敏于行, 发展创新思维潜质。教师需要以丰富知识做背景, 在教学中, 不断抛出新观点, 给学生以震撼, 鼓励他们也去探索、思考和创新。可以说,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定要在不讷于言的同时, 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特色, 只有言行结合, 才可让学生令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动力。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关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要,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更需要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 立足于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主要层面, 根据教学工作展开讨论。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 构建扎实的学科根本, 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准;二是采取稳固的基础知识, 创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框架, 同时, 展开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 提升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潜质培育, 着眼于中职汉语言文学的运用, 创建和谐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蕾, 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篇11

【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作者单位:湖北孝感市河口镇小学)

【参考文献】

[1]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27(11).

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 篇12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从阅读、写作、词汇等角度进行语言文化的延伸,具有较强的文化性。良好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颠倒课堂教学主次。面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剥夺。学生的学习方式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将会失去兴趣,语文素养难以养成。

(二)语文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

教育发展逐渐从整体性管理的模式中转换到了个体教育管理模式中,也就是说学生的差异性教学逐渐成了当今教学中的主流形式。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符合学生发展方向以及知识基础。但是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来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将会影响课程进度。教师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了解,这种因赶教学进度而开展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难以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疑惑点,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难以吸引学生。

二、新时期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类型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活动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渗透。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德育活动,与语文教学环环相扣,与语文教材内容相互融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校为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能够在学生的思想上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拟好题目,为学生提供德育演出,如在某中学中,国家残疾人协会为学生组织了一场演出,在演出结束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后感写作,题目为《我的中国梦》。学生对于该类型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出格外关注,在思想上得以启发,对于梦想等有着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就可以将其所看,所感应用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写出的来的文章深刻、真实、激情洋溢。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也能够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二)针对性课题的主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意境深刻的教学内容,为了以意境深刻的知识启发学生,教师可以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来进行课题主讲,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宋末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时,教师首先在讲台上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学生仔细听教师朗读诗词,能够从字面与语气上感悟诗人一身的功名成败,感悟诗人背后的人生苦短,加深对于诗词含义的理解。从观察他人的行为中感悟到人生真谛。“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教师需要将通过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该种方式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了主动学习,二是帮助理解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类型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活动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渗透。同时教师可以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来进行课题主讲,以提升生的注意力。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关国青.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甲状腺切除下一篇:计算方法课程改革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