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变化翻译研究(精选11篇)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1
一、模糊语言简述
早在1965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就在《信息和控制》杂志第八期上发表了名为《模糊集合》的论文, 从而创立了模糊集合论。该理论指出在现实世界中许多客体都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他还提出隶属度, 即集合中的成员在本集合中的隶属程度。这些成员的隶属度都是在闭区间[0, 1]的集合中取值。《模糊集合》的发表及模糊理论的创立, 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事物的属性或概念只求精确的看法, 也使很多学者意识到模糊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划时代的变革意义。之后, 美国加州大学的哥根教授通过研究也证实, 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也具有模糊性。此外, 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 英国语言学家琼斯, 以及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等语言学家也都相继认识到语言具有模糊性。
在我国, 伍铁平先生是最早将查德的模糊理论介绍到国内的学者。他先后在《外国语》杂志1979年第四期和1980年第五期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即《模糊语言初探》及《模糊语言再探》, 并于1999年出版了《模糊语言学》一书, 对模糊语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介绍。伍谦光的《语义学导论》和张乔的《模糊语义学》都指出语义的模糊性。另外, 苗东升, 吴世雄, 王逢鑫等学者也先后提出语言模糊性的有价值的观点。
模糊语言具有普遍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关于模糊语言的普遍性, 文旭认为, 尽管我们在表达语言时常常追求其精确性, 但是事实上不可否认自然语言中有许多语言都是模糊的。模糊语言之所以是不确定的, 是由于模糊词语的意义界限不明确, 常常是亦此亦彼或是非此非彼的。模糊语言还具有相对性。不同主体受所处环境或主观意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同一客体的反映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模糊语言既可以适度地表达信息, 使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又能够产生极强的美学效果, 激发受话者的审美想象, 带来审美共鸣。此外, 模糊语言还可弱化精确语言的刺激语气, 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模糊语言与古诗翻译
1. 古诗语言的特点
古诗是文学语言的精粹。由于诗人处于不同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境, 古诗表现出体裁风格的多样化, 如政治诗、田园诗、边塞诗、苦吟诗等等。总的来讲古诗语言精练, 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之后用简短、优美而又艰深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古诗讲究声律和韵式, 并且擅用比喻、夸张、借代、双关和互文等修辞手段。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无尽的忧愁。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指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口。诗人考虑到古诗语言的平仄韵律, 为避免有些字重复出现, 会将一个词语的意思分开表达到两个句子或短语中, 这就是互文的修辞手段。
依据模糊语言学理论, 自然语言除具有精确性之外, 还具有模糊的特性。古诗语言作为语言的一部分, 也具有模糊的特点。古诗语言含蓄朦胧, 用词委婉, 诗意情韵丰富, 常传达一定的意境美。古诗模糊语言常常使不同译者对同一古诗有不同理解。如朦胧派诗人李商隐写的《锦瑟》一诗, 其内容就难以理解。这首诗曾被视为爱情诗、悼亡诗和咏物诗, 具有很强的模糊性。
2. 古诗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基于古诗语言的模糊特性, 有必要对古诗翻译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保留古诗语言的模糊方面, 以有效传递古诗的文化精髓和深厚意境进行研究。刘宓庆教授曾指出, 古诗翻译最好用宛秀、淳美的语言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审美移情, 做到穷理于词句、移情于襟怀。古诗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概括如下:
2.1以模糊译模糊
古诗翻译时译者在准确领悟原诗涵义的基础上, 使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翻译原诗中的模糊语言, 以保留原诗的模糊信息, 即以模糊译模糊。在译语精确语言无法准确传达原诗内涵的情况下, 这种译法可以达到精确语言所无法实现的审美效果。例如:
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许渊冲先生译为“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原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千尺”是夸张修辞, 形容庐山香炉峰的高峻, 烘托出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一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许先生在翻译时就保留了模糊意象“三千尺”, 将其直译为“three thousand feet”, 使读者感受到瀑布高空直落的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2.2以精确译模糊
汉英语言是存在差异的。英语语言强调客观准确性, 重形合;语句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 具有显性的语法标志。汉语重意合, 多主动句, 语法形式宽松且是隐性的。在古诗英译时, 根据汉英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 可以采用以精确译模糊的翻译策略。以精确译模糊符合英语语言习惯, 能够使古诗中朦胧模糊的语义清晰化, 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诗的真实涵义, 品味原诗的深刻意蕴。例如:
柳宗元的《江雪》有诗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其中的“千山”和“万径”都利用了数字的模糊性, 并不是指一千座山和一万条小路, 而是虚化为所有的山和小路。翁显良先生译该句为“No sign of birds in the mountains;nor of men along the trails”。再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的谐音是“思”, 意指只有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一语双关。许渊冲先生以精确译模糊为“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ed has no tears to shed.”
2.3以模糊译精确
由于汉英语言分属印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因此两种语言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在古诗英译时, 对于古诗中用精确语言难以表达或是有可能引起译语读者对原诗产生误解的意象, 译者在不违背翻译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运用模糊语言进行翻译的淡化处理。以模糊译精确符合接受美学的要求, 并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例如:
元稹《行宫》诗句“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行宫”指洛阳上阳宫, 是皇帝外出所居住的宫殿。若精确译出上阳宫, 译语读者若不了解中国文化, 就会云里雾里。Giles以模糊译精确为“the Imperial bowers”, 令读者一目了然。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模糊语言在古诗中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好古诗模糊语言也是翻译好古诗的关键。限于篇幅, 本文仅结合几个代表性的实例, 概述了古诗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以期能给古诗翻译者以启示。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 (英汉对照)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 (修订本)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5]文旭.语义模糊与翻译[J].中国翻译, 1996 (2) .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2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评介
语料即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用它来研究语言并促进语言学习,由来已久.据McEnery(2001:1)的考察,语料的系统运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而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则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传统意义上的语料库规模有限、取材范围窄小,语料收集和应用的经济性及效率均难如人意.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开发和应用也日新月异,为语料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和提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王克非,).计算机语料库既提高了分类、标注和检索效率,又扩大了语料库的适用范围.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料库发展至今,人们有理由期望甚至相信计算机语料库能更好地辅助我们从事与语言相关的活动;或者说,语言研究者和语言学习者都可以从海量的语料存储中获取自己所期望的重要信息.
作 者:秦洪武 王克非 QIN Hong-wu WANG Ke-fei 作者单位:秦洪武,QIN Hong-wu(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王克非,WANG Ke-fei(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刊 名:外语电化教学 CSSCI英文刊名: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篇3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言学回转;普遍语用学;翻译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2-0068-4
Abstract: Only when we adopt linguistic theory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can we acquire a substantive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In this sense, it is no accident 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today have taken a “linguistic return”.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created a new perspective,but cultural studies are external studies only. Cultural studies should not and will not replace language as the subject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However, the “linguistic return” is not to be understood as a turn in structural linguistics. Rather, it should be a linguistic turn mainly to universal pragmatic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linguistic return, universal pragmatics, translation paradigm
所谓转向,就是改变了原有学科的研究主题和观点,实现了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方法的变换。回顾翻译理论的研究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翻译研究经历了多次转向和范式的嬗变,主要包括语文学翻译研究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解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等等。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在翻译研究中有泛文化倾向。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翻译界出现了语言学的回转。(张美芳,2006)那么,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是要回转到原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吗?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
1.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吸收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尤其是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发生的研究重点的变化。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主要发生在以色列、英格兰、德国、芬兰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产生了四股潮流,即操纵学派、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和解构主义或“食人”主义。一般认为,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合著的《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的问世是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标志。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对翻译中的文化加以研究,但是研究重点一般在于文化差异与翻译过程中词语的文化处理问题。(方梦之,2004:28)随着弗雷德里克·詹姆孙的《文化转向》一书在国内的译介和其它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批评的书籍的出版,以及斯皮瓦克、韦努蒂和尼南贾纳等人一些有关翻译的文章在国内的广泛流传,“文化转向”这股风头越演越盛。(吕俊、侯向群,2006:102)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文化广泛成为翻译中的研究热点。换言之,20世纪80年代直至整个90年代,抑或一直到今天,我国译学研究表现为一种多元的态势,其中以文化批评为主的翻译研究在我国翻译研究中占据着主流地位。
翻译研究重心向文化的转移,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是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阶段,文化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内涵得到扩大;20世纪70年代是结构主义文化研究阶段,研究视角转向文本与霸权的关系;而在后结构主义阶段,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文化的多元性。从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今哲学经历了从意识哲学到语言哲学的发展历程,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所涉及的实质是文化哲学问题。一切意义都是人的意义,都是文化的意义。从社会批判理论和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传达确定的意义的观点受到了挑战。微观的分析和解构可以发现,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停留在语言的静态结构中,只满足于对语言系统封闭范围内静态结构的固定化二元对立模式,将语言同整个人类文化创造过程的生命运动割裂开来,从而认识不到语言的形成和运作只是文化创造过程的中介。在分析语言性质和结构后,必须走出语言系统,考查语言系统内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语言系统创造过程中采取的非语言的或者超语言的因素和传统语言系统的社会文化基础等等。
后现代主义理论对意义的确定性的否定从根本上动摇了翻译等值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假设。一时间,翻译和语言研究从文本意义和结构研究走向文本产生过程和话语的研究,从语言的内部研究走向语言的外部研究,从文本走向文本的背后和潜层等研究。但是必须承认,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冲击也充满了矛盾。例如,美国解构主义翻译的一代学者认为解构主义就是研究文本和翻译自身,完全脱离文学以外的文本写作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就是说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来支持保守批评;而解构主义的后一代学者又用解构主义支持激进的多元文化研究。(陈永国,2005:124-125)
此外,多年来人们对于文化转向中“文化”本身的探究比较少见。中外学者很少界定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概念,“文化”好像无所不包。事实上,在早期的文化讨论中,特别是18世纪与19世纪期间德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意指智力或精神发展的过程,强调进步的思想,强调价值观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他们热衷于学术与文学作品,并将某些作品和价值观凌驾于其它之上,作为提升人们心灵的手段,是一种文化的古典的概念;其二,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文化的人类学的概念,这是人类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的结果。文化的概念中取出了一些种族中心主义的内涵,较少关心心灵的提升。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等认为,一个群体的或社会的文化是人们作为该群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一批信仰、习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物质制品、物品和工具;其三,文化的象征性概念认为,文化是体现于象征形式(包括行动、语言和各种有意义的物品)中的意义形式,人们依靠它相互交流并共同具有一些经验、概念与信仰。这种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更接近于文本解释,认为人种史的实践就是文本的生产,文化似乎成了文本的汇聚与积累。但是,它忽视了权力和社会冲突中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在强调意义的同时,没有重视文本的生产和接受的社会背景。最后,文化的结构性概念是对文化的再思考的结果,不仅强调文化现象的象征性,而且强调这种现象总是包罗在结构性的社会背景和进程中。它克服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主要分析诸如文本叙事结构的内部结构性特点的缺陷,同时通过分析社会结构性背景与进程来研究象征形式。象征形式在此成为广泛的意义现象,不仅包括行动、姿态与仪式,而且包括话语、文本、影视剧目与艺术品等等。(汤普森,2001:143-146)
总而言之,尽管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文化批评让翻译研究者深刻地认识到了翻译活动中的权力和政治的操控等外部因素,但是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翻译研究过程的一次深化,只是翻译研究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只有翻译研究一次研究重点的转移。因此,正如吕俊、侯向群(2006:106)所言,必须防止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剥夺,使翻译研究消弭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之中,从而使翻译学丧失其作为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
2. 翻译学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范式忽视了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大影响的外在因素,如政治的干预、权力的操控、意识形态的作用、不平等文化语境、译者的主体性等等。索绪尔区分了能指和所指,而德里达则区分了能指与所指和意义。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可以部分归结为其研究中心是放在能指还是放在所指上。形式主义语言学将重点放在能指上,而功能主义语言学则把重点放在所指上。(朱永生等,2004:203)德里达从认识论的角度批判了一直在人的思维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罗格斯中心主义,指出其本质就是认识主体利用人类的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所设定出的一个个静态的封闭体,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语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意味着言语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然而,无论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是人类的表现能力都是有限的。所指和意义也并不具有同一性,所指在许多场合与前后关系中再次变成了单纯的符号。一方面,没有一种语言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能够覆盖语言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翻译学又具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因此,翻译活动的本质决定了翻译学中语言学理论框架的选择。
“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的强调差异与不定性的思想是一致的。然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在“破”的同时并没有给“立”提供直接的答案。到20世纪90年代末,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热潮在西方社会减退,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出场。走过文化转向,回归翻译的本体即语言本身,在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学理论框架呢?
回顾部分翻译理论家的翻译理论,我们发现他们的翻译理论都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卡特福德(1965)借用了系统语法对语言的描述分类,应用层次、阶和范畴的概念作为论述语际等值转换的理论依据;奈达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作为动态对等理论的基础;纽马克在其《交际翻译》的论述中,认为翻译学源于比较语言学,并认为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从不同的翻译范式来看,语文学范式的语言观主要是洪堡特的过程论语言观,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是结构论语言观,解构主义翻译范式是本体论语言观。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是翻译研究本体论的显现。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归并非要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也不是要回到解构主义的那种“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神秘王国的语言观,而是要回归到言语研究的语言学,即主要应该回归到哈贝马斯在《交往与社会进步》(1989)一书中所提出的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起之秀哈贝马斯没有像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等人那样,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消解整个世界的结构。哈贝马斯批判了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批判了解释学并指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具有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倾向,同时也反对海德格尔将解释学本体化,也就是“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观点。在批判的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行为是最主要的行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其它行为是交往行为的派生形式。该理论“以语言为理解机制之核心;用听说两主体互为主体关系作为基础的语言行为以代替自我反思主体的意识行为,突出认识主体与事件的关系——理论意识,突出主体间的关系——实践意识,突出主体的内部关系——审美意识”(张之沧,2005:48-49)。与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不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指向,放弃对社会的否定性批判转向积极的重构,主张传统的工具理性让位给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1989)的“语言转向”就是对达成理解的交往过程的关注。基于哈贝马斯的理论,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交往活动首先离不开语言,强调语言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因而重视语言学在翻译学研究中的本体地位。交往活动是为达到理解而进行的活动,其本质就是对话性的。这样,翻译活动作为跨文化的交往行为,就意味着一种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体现了作者、读者、译者的有限主体性。“理解”是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要达到理解,一个人必须:(1)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2)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和与他人(听者)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为此,一个人除了具备“语言资质”外,还必须具备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资质”的三种能力:(1)选择陈述语句的能力;(2)表示自己意向的能力;(3)实行言语行为的能力。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发展了奥斯汀、塞尔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内容,指出每一个成功的言语行为都具有三重关系:(1)话语与外在世界的关系;(2)话语与社会世界的关系;(3)话语与言说者内部世界的关系。言语行为与三个世界的关系对应于语言的三种不同的语用功能,而对应于三种不同的语用功能存在三种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即要求陈述外部世界话语的“命题真实性”、建立合法人际关系话语的“道义正确性”以及表达主体内心意向的“自我表达真诚性”。也就是说,哈贝马斯克服了传统意义上“理解”只涉及语言表达层面的局限性,进而包括交往层面。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看,普遍语用学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使翻译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中语义—句法模式的理解观,而变成了语义—语用模式的理解观。言说人除了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外,还必须遵守协调性规则。具体地说,普遍语用学的意义观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意义观的静止性、封闭性,也克服了诠释哲学对个体差异和意义任意性的过度强调。
3.结语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是翻译学的语言外部研究的一个方面,即文化研究视角。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就是回归到对语言的本体的研究,重视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内部与语言外部的研究。之所以说语言学回归“主要”应回归到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的理论框架是因为:首先,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的理论并不是直接为翻译研究提出的,而是从理论上重建交往行为的普遍前提条件,即对取向于理解的言语行为之普遍规则和必然前提给予理性重建;其次,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穷尽纷繁复杂的语言的所有领域;再者,普遍语用学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哈贝马斯(1989)的“正规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分类是否赋予了前者优越性,使后者处于低等地位?语言的普遍有效性要求是否构成了话语的理想语境,是否某种意义上的语言乌托邦?普遍语用学中存在不存在先验主义的成份?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翻译学主干语言学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Bassnett, S. & A.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Nova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90.
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哈贝马斯. 曹卫东译. 交往与社会进步[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陈永国. 翻译与后现代性[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4-125.
方梦之. 译学词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8.
汤普森. 高铦等译.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43-146.
吕俊、侯向群.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翻译视角[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2.
张美芳. 重新审视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J]. 中国翻译,2006(3).
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功能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3.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篇4
语言学和翻译理论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每个时期的语言学都有其对应的哲学基础, 而不同的哲学理论也催生了不同的翻译观。如传统的指称论、观念论、真值论等角度的翻译理论认为, 原作者是第一位的, 译者是在“戴着脚镣跳舞”, 没有很大的自主性。
结构主义语言学从传统理论中对作者主体和语言起源的关注转向了语言文本客体, 从共时角度将语言这一客体本身视为唯一的研究对象, 武断地切断了文本与现实世界、文本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索绪尔过分强调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内部关系, 而忽视了语言形式和客观外界、思维规律的关系, 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他的意义观, 强调语言的“自主性”、“封闭性”和“静止性”, 只要细读文本就可以发现它的潜在意义。这种观点反映在翻译中就是下述观点:理解被视为发现文本设定的意义, 从对作品本身的解读中就可传达意义, 没有必要去考虑其他因素。
而后结构主义学者则认为, 读者可以从不一样的视角看待意义的产生, 更加重视认知主体对文本的解读, 强调文本的主观性和互文性。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文本的意义不是唯一的, 唯一的“作者权威性”意义不再存在, 文本在不同读者眼里就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结果, 其意义也就会因读者而异, 在他们眼里就是“人言人殊”、“人读人殊”, 这样, 原文本的意义也就会失落于被无限制解释的可能性之中。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交际需要, 因此语言不可能脱离认知主体而存在, 作品是由人写出来的, 必然具备“个体性”;文本是为了让人读的, 作者心目中也有一个隐含的读者。
2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认为人类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离不开人类的感知体验, 语言能力也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人类对于世界的体验,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系统, 才是语言的主要成因。认知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 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认知源于现实, 始于经验, 基于感知。人类在不断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中进步的, 在人类所经历的几个社会形态中, 都是以人的认识发展及由此所产生的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人类认识世界是永无止境的, 认识的终止就意味着人类实惠的结束。在人类认知发展的长河中, 认识总是不断完善, 朝着不断正确的方向进展的, 逐步走向真理。
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 现实先于认知, 认知先于语言, 语言是现实与认知的产物。因此, 只根据交际程序中的三个环节 (作者、文本、读者) 来分析交际和理解是不完整的, 应当既考虑到作者, 又要考虑到文本本身, 也应考虑读者。根据体验哲学的理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等等都是来源于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经验,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 所以也应该具有体验性。除了体验性以外, 翻译还是具有多重互动性的, 译者首先是读者, 必须和原文作者进行互动;然后又应该是“创作者”, 应当兼顾他通过译文与阅读译文的人的互动关系。翻译还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 不同译者对同一语篇的理解必然不同。所以在此观点上, 翻译过程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活动, 它首先是建立在译者对源文本所表达出的各种意义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理解和翻译必定受制于译者的体验与认知。从这一角度可以对人类的翻译活动做出更加合理的理论解释。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 从语言学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 可是我们对不同时期的翻译理论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有助于把翻译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 sic Books, 1999.
[2]Jakobson B.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5
一、当代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现状
1.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人才极度地缺乏。在大部分地区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还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民族语言翻译机构产生萎缩,大量的翻译人才流失,翻译后备力量不足。虽然在近些年中我国对于翻译研究人员有着相对的扶持政策,但是可以有效地承担翻译研究工作的人员还是不足。
2.我国的民族语言翻译工作中的科学建设以及理论性研究还是相对滞后。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学科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中跨专业和多样性十分不足,相应的科学体系构架还不完善,这样就会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研究产生不利的影响。
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西部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的促进下,我国西部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开始离开了自己传统的生存地区,开始进入城市当中。在进入城市后,处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些人员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越来越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从而导致民族语言的萎缩,为民族典籍的翻译、传承以及整理研究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改变措施
1.从国家政策入手,建立健全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体系。在这其中设置合理的语言翻译机构,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加大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具有高素质的语言翻译团队。
2.努力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领域的建设。民族语言的翻译包括建立完善的翻譯机构的准入制度以及评估制度,从而使翻译、编辑、审校以及意见和保密的过程逐步趋于完善。
3.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体系,同时加强民族语言服务的力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医疗卫生、经济活动以及双语教育、体育等都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元素。因此,要加大力度,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6
在第二章中, 卡特福德把翻译定义为“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 比奈达的定义更科学、更严谨。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是因为他认为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他们之间存在着冲突, 而要解决这种冲突只能用译入语的对等语来替代源语。所以, 在他看来, 不管是音位翻译、字位翻译, 还是语法翻译、词汇翻译, 即使两种语言再相似, 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此外, 他还把翻译分成完全 (full) 翻译和部分 (partial) 翻译及整体 (total) 翻译和局部 (restricted) 翻译。他认为, 同时达到四个层次的翻译, 即音位翻译、字位翻译、语法翻译和词汇翻译是不可能的, 最多只能完成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的翻译, 并要以牺牲音位和字位两个层次的对等为代价, 这就是他所说的整体翻译:“the replacement of SL grammar and lexis by equivalent TL grammar and lexis with consequential replacement of SL phonology/graphologyby (non-equivalence) TL phonology/graphology”。与整体翻译相对, 局部翻译则是一个层次的翻译。
第三、四章分别讨论了翻译对等和形式对应的问题。卡特福德认为, 形式对应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并且要以语篇对等为基础。语篇对等是翻译的目的, 也是形式对应的前提, 在语篇不对等的情况下追求形式对应是没有意义的, 这倒与奈达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 只不过奈达是以译义达到动态对等为前提, 而且此“形式”也并非彼“形式”, 范围似乎更广, 不光局限于单一的语言表现形式, 而是包括音位、字位、语法和词汇四个层次的语言形式。换句话说, 要同时达到完全的语篇对等和形式对应是不可能的, 不管两种语言有多相似, 因为不同的语言分属不同的系统。这一观点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可以使译者避免由于盲目地、刻意地追求形式对应, 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篇的对等。
第五章主要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界定, 并指出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意义, 一种语言的意义是不能完全用另一种语言精确地传达出来的。卡特福德是从语言系统论出发, 认为不同语言的意义是不能翻译的。正如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法、词汇系统, 其中包括指示词、数、时态、阴阳性等方面的变化, 所以, 要把一种语言完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要把源语中的意义传达到译语中, 就需要在译语中创造源语系统, 这样才能进行两种语言间的转换, 就像第六章中所说的那样。而在实践中这种完全的转换是不可行的, 因为在转换过程中源语的某些意义会或多或少地缺失, 不可能完全转换到译语中去。一定程度内的转换是可以的, 但这并不是卡特福德所认为的翻译, 只是把源语移植到译语中去, 而翻译是用译语来替代源语, 并不是转换。从以上分析看来, 翻译似乎是无法进行了, 其实不然, 虽然不同的语言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源语几乎不可能与译语的意义相同, 但它们可以在相同的语境中有相同的功能, 所以翻译还是可能的, 第七章中介绍的翻译对等的条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源语与译语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 也就是说, 它们的意义要有重合的部分, 并且要共享一些语境因素 (contextual meanings) , 它们才是翻译对等语, 正如卡特福德所说:“translation equivalence occurs when an SL and a TL text or item are relatable to (at least some of) the same features of substance”。但在局部翻译中, 卡特福德认为, 口语是不能翻译成书面语的, 即源语不能从音位翻译成译语的字位, 因为它们的语言介质 (substance) 完全不同, 一个是语音 (phonic) , 一个是字体 (graphic) 。同理, 音位或字位翻译也不能转换成语法或词汇翻译。
第八、九章分别具体介绍了音位翻译和字位翻译, 它们都属于局部翻译。音位翻译就是用译语中的对等语音来替代源语中的语音, 而源语中的语法和词汇并没有翻译。音位翻译的基础是源语与译语要有相同的语音成分 (phonic substance) , 否则就无法建立起对等。比如, 根据发音特点, 英语had的/h/与希腊语的/x/发音相近, 而/?/与希腊语的/e/相似, /d/与/nt/相似, 所以, /h?d/译成希腊语就是/xent/。字位翻译也是如此, 卡特福德自创了一些笔画, 通过不同语言相同或相近的笔画可以建立起翻译对等, 可见其独特的分析角度。这种分析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一种语言中的信息不可能完全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翻译实际上只是一种语言之间近似的替代, 译文就像一条函数曲线无限地接近坐标轴, 即原文, 却永远无法与之相交。第十一章对语法翻译和词汇翻译进行了介绍。当然, 这两个层次的翻译也属于局部翻译, 同样需要相同的语言成分 (situation-substance) 作为对等的基础。
但与第七章指出的音位与字位两个层次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有所不同的是, 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在翻译时的转换却是可以的, 这就是第十二章所讨论的内容。这种转换 (shift) 属于翻译转换中的层次转换 (level shifts) , 也就是说, 一种语言中的语法项在翻译时可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词汇项, 反之亦然。比如, 俄语的完成时态sdelal可以翻译成一个有完成意义的英语词汇achieve, 英语中的指示词this可以用法语词汇ce mot来替代。此外, 还有一种类别转换 (category shifts) , 其中又可分为结构转换 (structure-shifts) 、种类转换 (class-shifts) 、单位转换 (unit-shifts) 和内部系统转换 (intra-system-shifts) 。结构转换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结构上的变化, 如英语句子结构主语+谓语+附加语经过翻译会转换成盖尔语的谓语+主语+附加语结构。种类转换当然就是不同类别的语言成分间的转换, 如英语词组a white house中的前置修饰语 (modifier) white会转换成法语une maison blanche中的后置修饰语 (qualifier) blanche。单位转换也就是翻译对等语在各个不同的级 (rank) , 即句子、词组、单词和词素之间的转换, 如源语中的词组可能会转换成译语中的小句。内部系统转换就是语言系统内部之间的转换。比如, 英语和法语有大体相似的数系统, 英语的单数可以译成法语的复数。它们的冠词系统也是如此, 虽然同样有四种冠词:零冠词 (zero) 、限定冠词 (definite) 、不定冠词 (indefinite) 和表部分的冠词 (partitive) , 但经统计, 法语中表部分的冠词有51.3%被译成英语中的零冠词。
语言会由于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卡特福德把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称为语言变体 (language variety) , 这无疑会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 第十三章就对其进行了具体介绍。语言变体有两类, 一类是比较稳定的, 与说话人有关;另一类是暂时性的, 随语境发生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在不同的场合, 面对不同的人, 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些都会无形中增加翻译的难度, 需要译者在翻译时特别注意。此外, 最后一章中指出的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也限制了翻译活动。所谓语言不可译性, 也就是语言上的歧义、多义和减义造成的语言模糊,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原文, 变模糊为清晰。而文化不可译性自然就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
从翻译的本质、种类、方法到翻译的局限, 卡特福德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传统译论不同, 他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 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其理论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其专业性也使其有一些抽象难懂。正如他在该书前言中所说, 此书针对有一定语言学基础的读者, 这就使没有语言学知识的读者难以深入进去, 领会他理论的精髓, 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和传播。但不可否认,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摘要:卡特福德突破传统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用语言学理论分析翻译问题, 解答了以往不能解释的问题, 使我们对翻译问题有了更清晰、更新的认识。他的分析以理论为依据, 视角独特,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说服力, 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卡特福德,语言学,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
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的研究 篇7
1 商务英语语言特点
1.1 商务词汇特点
商务英语中的大多数词汇是一般的英语词汇, 有些词在商务活动中使用频率高而成为惯用语, 甚至成为专业术语。商务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词义差别较大, 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是商务英语的最大特点。词汇翻译中包括大量的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复合词以及缩略词语等专业词汇, 这些词汇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单一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词义面窄、专业性强, 在普通英语中常见的词, 在商务英语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如普通英语中“credit”的意思是“信用、信誉、声望”, 但在商务英语中却译成“赊账、贷方、信用证”等。“confirm”在普通英语中的意思是“确认、证实”, 而在商务英语中却译成“保兑”。例如a confirmed letter of dredit译为“保兑信用证”, B/L意思是提货单。此外balance of payment译为“国际收支”, common account译为“共同账户”, 这些固定的专业词汇中balance和common也不是我们常用的“平衡”和“普通的”之意。商务英语中还有很多表达观点、态度、立场、主张的词, 其中常见的有point、believe、concern、attitude、viewpoint、approach、claim等, 另外还有像cons equence、effect、outcome、solution这样表示结果的词, challenge、come up with、develop、find、respond等表示反应、变化的词, 这些词在商务活动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2 句法特点
商务英语用于专门的商务活动, 句式较多, 语言简练、准确, 不能随意。注重逻辑与时效是商务英语的句法特点, 此外商务英语多用复合句、被动句表达。
1.2.1 复合句表达
商务英语在句式上有多用复合句的特点, 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段话, 句子中含有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突出细节、表达缜密, 法律效果更加突显。
1.2.2 被动句表达
商务英语侧重叙事说理, 强调客观准确, 句子的主语往往是物。商务英语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翻译中的礼貌原则, 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经常运用被动句。被动句的特点之—是突出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的主语是要说明的人或事物, 重点在于“做什么”和“怎样做”, 而不在于“谁做”, 突出了行为对象, 因此主观色彩较少。被动句具有客观性, 符合商务活动公正、客观的要求。
1.2.3 不完整句式
为使句子简洁、一目了然, 商务英语文本中的许多条文往往用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非谓语形式等不完整句式来表达。例如Partialshipments and transshipment all owed.就被翻译成“允许分批装运和转运”。
1.3 语法结构特点
商务英语虽然没有独立的语法结构体系, 但有以下几个特点。
A.在强调商业条文的现实性、原则性、有效性方面常用现在时态, 其他时态则作配合使用。
B.合同、协议、商业单证和商业信函都以完整的句式为主, 而且常用陈述句。
C.不用动词表达。
D.动词非谓语形式。不定式与动名词用得较为普遍, 如Covering all ris ks译为“投保全险”。
E.为了突出语言的正式性, 大量运用被动语态。
2 翻译原则
不同的商务文本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商务广告的翻译要求劝购功能相似;商务应用文的翻译要求约定俗成、入乡随俗;商务信函的翻译要求实事准确、礼貌得体;商务合同的翻译要求准确完整、通顺得体。但是, 不管什么样的商务文本, 商务英语翻译都既要做到准确严谨、规范统一, 又要做到完整、简洁、具体、正确、清晰, 这是商务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
2.1“准确严谨”原则
商务英语翻译内容经常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领域的文字相联系, 翻译时不能随便表达,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概念表达要清晰, 物与名所指要正确, 数码与单位要精确, 准确选词, 从词义和专业角度上去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达到准确无误, 使译文同原文所传递的信息保持一致。
2.2“规范统一”原则
商务英语的“规范统一”原则是指译文用语和行文方式合乎商务文献的语言要求, 词语运用规范。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译名、概念、术语等在任何时候都需保持统一, 不能随意变换译名或概念。在国际贸易中, 当涉及当事人的技术、经济、法律方面问题时, 语言要求正式威严、详尽准确, 内容完备精确。一些政策性较强的词, 其译文经过时间及实践的验证, 已被世人接受并广泛使用。
2.3“完整、简洁、具体、正确、清晰”原则
完整是指表达内容的完整。在订货时, 需完整写出商品名称、交货时间、收货人、收货地点及付款方式等。简洁是因为商务活动讲求的是时间和效率, 把握分寸、简单地表达内容非常重要。具体是指商务文书内容中不能出现含糊、空泛、抽象的表达, 力求做到具体、明确。正确是指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和套语来表达商务文书内容。清晰是指文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其内容应该明白易懂, 不能存在模棱两可, 含糊不清的现象。
3 翻译策略
3.1 词汇的翻译
商务英语中大多数词汇是一般的英语词汇, 这些词汇在商务英语中因使用频率高而成为惯用语, 甚至成为专业术语。因此, 只有正确理解和翻译词汇, 才能准确地翻译句子和篇章。商务英语词汇丰富, 翻译时应根据其特点和实际用途, 除了做到事实准确、礼貌得体、功能对等、意义对等之外, 还要做到风格的对等, 具体而言就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并贴切再现原文的公函语体。
3.2 复合句的翻译
商务英语复合句的翻译方法有顺序译法、逆序译法、拆分译法和综合译法四种。翻译时可以遵循普通英语中复合句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先分清句子结构, 把握整个句子的中心思想, 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 再找出句中非谓语结构和修饰语, 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 以及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判断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固定搭配或插入语等其他成分。最后根据逻辑顺序, 按汉语习惯组合, 需要断句的地方可以译成几个短句。综合运用几种翻译方法, 使译文简介、明确、层次分明, 符合汉语的规范。
3.3 行业套语的翻译
商务英语与设计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用词用语约定俗成, 含有特定的惯用套语。翻译时应根据情景尽量用商务人员所能接受的, 在风格上符合商务文体的语言。
3.4 常用术语的翻译
商务英语词汇含义准确, 公式、数据、专业术语繁多且规范, 有些词在英语词典中找不到适当的词义, 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都会使之生硬晦涩而不能确切表达意愿, 甚至会造成误解。商务术语的翻译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掌握大量的商务术语词汇。如价格常用术语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价格, C.W.0 (Cash With Order) 定货付款, D/D (Demand Draft) 即期汇票, ST (Short Ton) 短吨, B/D (Bank Draft) 银行汇票, blue chip蓝筹股、绩优股, bad debt呆账。色彩词汇的翻译green back美钞, yellow back黄金债卷, white collar白领, black sheep害群之马等。
3.5 认真审校
审校是对理解和表达质量的全面检查, 是纠正错误、改进译文的必要步骤。只有认真审校才能保证翻译质量, 让译文忠实原文, 语言规范, 不出现误译、缺陷、漏译、重译等问题, 确保整个译文连贯、术语统一, 使译文达到或接近翻译标准。
4 结语
商务英语所容纳的信息多, 范围广, 几乎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 商务理论专注、国家的经济法规、商务活动惯例等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的。在商务活动中, 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商务往来的日趋频繁, 语言的翻译显得尤为关键。由于语言障碍导致的交易失败或引起的索赔诉讼数不胜数。商务英语无论从商务题材、文体特征及翻译技巧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译者的外语水平能力、母语水平能力、知识水平能力、应用水平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翻译素质, 较强的商务专业知识, 还必须掌握翻译策略, 明确语言特点, 加强商务知识储备, 提高诚信意识, 经过不断的翻译实践和锻炼, 才能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摘要:商务英语是一门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 有其自身的文体特征, 其各种文体的翻译具有与普通英语融会贯通之处, 它要求选词恰当、精确, 用语礼貌、表意清晰。而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存在诸多不同, 因此英汉翻译时要注意结构的调整, 只有熟悉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遵循商务英语的翻译原则, 掌握翻译技巧, 才能把握翻译的准确性, 在商务交流中体现它的实用效果。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翻译技巧,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于立华.掌握商务英语特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124-126.
[2]贺雪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9-14.
[3]曹霞.浅析外贸英语的特点[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97-98.
[4]宋佰慧.浅谈商务英语特点及语句分析[J].都市家教 (下月刊) , 2011, (3) :154.
[5]段梦敏.现代商务英语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8) :34-36.
[6]杨静.浅谈商务英语特点及翻译[J].保山师专学报, 2009, (5) :104-108.
[7]林婉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几个特点[J].中国外资, 2006, (6) :247-248.
[8]丁小丽, 程华.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9]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10]陈邦国, 柯群胜.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商业文化渗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3, (3) :55-57.
[11]何维湘.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J].吉林商业学院学报, 2003, (2) :15-16.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8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英语文学翻译中语言艺术的研究。通过翻译来透视这个国家的语言艺术, 翻译是一个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本文首先从认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视角的转换入手, 其次充分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文化差异;最后则是深入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言艺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习惯不同。英语翻译其实就是译者在进行将英语转换成汉语的时候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 运用合适的技巧和成熟的驾驭文化视角转换的手段来完成英语的翻译工作。
1.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1 语言都是这个国家文化的代表
语言是文化的精髓, 要想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 就必须连接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象征这个时代的语言。因此, 一个合格的译者, 在进行英语转换翻译的时候, 就必须先要熟知这个国家当时的时代背景。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文化视角转换的过程, 因而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它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 生活习惯的转换。
1.2 每一部文学作品, 有它诞生的特殊的时代背景
从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影子,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时代的精华。文学作品将这个时代最有特色最深刻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读者在读的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 而且是那个时代。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英语翻译是, 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作品中的话直白的翻译过来, 真正的译者需要做到的是把这部文学作品的文化翻译过来。我们翻译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翻译而翻译, 而是为了这部文学作品的文化, 因此我们翻译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是这部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翻译就是为了学习他国的优秀的文化。汉语文学和英语文学都是国家的文化象征, 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将英语转化成汉语, 他所需要的是译者透视英语文学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学的视角转换。
2. 中外文学作品背后文化存在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一个国家的语言艺术上, 语言的不同见证了文化的差异。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髓, 是时代的缩影。文化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地域文化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方式中外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写照, 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认知。比如在进行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在诗词方面就显得太过于直白, 中国诗词的精髓是英语远远无法超越的境界, 当然在进行讲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我们也要关注其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需要更深层次的透视文学作品的延伸力。其次引起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发展历程, 因此文学作品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受特殊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文学作品呈现不同的时代性, 这种时代性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最为突出。中外文学作品都有其精彩之处, 再将英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时候需要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比如在汉语中我们大多使用第一人称, 以“人”做主语, 而英语中主要是物做主语, 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主语的转换才能体会到语言的延伸力。有些汉语是直白的将英语翻译了过来。如, 可乐, 汉堡。这也是考虑到英语的文化色彩。
3. 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言艺术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首先体现在语言艺术方面, 语言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的之间的交流借鉴和促进学习。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家的文化内涵, 借鉴他国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艺术。语言是一门艺术, 翻译也是一门艺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它的文化角度转换的技巧, 将英语的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翻译传达出来, 因此要注意的是要把这部文学作品的精髓也就是它的神传达出来。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 广义的是指将他的整部作品的内容整体概括出来, 侠义的是透过作品中人物行为动作的细节将作品的精神传达出来, 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在翻译中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将文学作品的精神烘托刻画出来。每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语言特色, 它所代表的是这个时代的风格,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透视这个时代的整体艺术风格。
结语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色彩不容忽视。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写照, 它体现的是当代文化特色和文化面貌。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要聚焦在文学作品的文化上。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文学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才能将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 每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 译者不仅仅是将语言直白的翻译过来, 更需要透视文学语言的真正的思想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英语语言艺术的特点, 学会实现文学作品中语言角度的翻译。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一门交流艺术, 语言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 英语翻译也不意外。英语翻译并不只是简单地语言转换。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 因此在英语翻译的时候, 需要结合它的文化背景, 时代背景, 注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因素。当你在翻译的时候也要学会“入乡随俗”。作为一个译者, 你需要充分的了解他国的文化, 并且要充分地认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实现语言转换。
关键词:英语文学,艺术语言,文学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蒋晓萍, Josta van Rij-Heyligers.语料库和翻译研究:翻译中的跨文化动态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3.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9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面对国外的大量机械英语资料,如何将其准确、通顺地传达出来,十分重要。
一、语言特点
1.机械专业词汇的大量使用。在机械英语中,会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出现。比如,floating ball valve浮动球阀,onepiece body ball valve一片式球阀。
另外,在同一文本中,同一种部件名称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valve grid,valve guard,valve stop均表示“阀挡”。
2.缩略词出现频率高。在阀门行业中,缩略词广泛运用。比如,BC螺栓连接阀帽,BI-ECC双偏心,PL板式平焊。缩略词专业性较强,译者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准确理解。
3.结构复杂的长难句较多。在机械英语中,会有很多长难句。译者在处理长难句时,首先要理清层次,将长句子进行拆分再整合。如:
(1)【原文】From the valve serial number which is clearly identified on the nameplate,all the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are fully certified in addition to which the body material of the valve is marked by cast lettering.
【译文】标示牌上的阀门编号须能清晰辨认。所有的材质均须充分验证,另外,会将阀体材质说明标记出来。
原文中from引导一个从句,其中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是serial number,译者可将句子结构拆分,再按句子的逻辑关系将句子成分整合,然后准确译出。
二、翻译策略
1.直译。机械工程英语有很强的科学性、严谨性,译文需把握好四个标准:准确、通顺、规范、简练。
在这类文本中,大多数名词均可灵活地采用直译。比如:
(2)【原文】This is due to the flow in the pipeline forcing open the plates and when it stops the plates close.
【译文】由于管道中的流量迫使阀盘打开,当流量中断时,阀盘关闭。
原文的due to直译为“由于”,动名词forcing直译为“迫使”,而open和close分别直译为“打开”和“关闭”即可。
2.句子的拆分和整合。在机械专业英语中,通常会有介词短语、分词结构等,构成一些长难句。因此,译者要将各个句群进行拆分整合。比如:
(3)【原文】By having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process,it is possible to manufacture virtually anything we make as standard on a very fast timescale to assist with project shutdowns or shorts.
【译文】通过公司集团内整个生产过程,关闭或削减一些项目,这样使我们能够依据标准在短时间内生产任何所需产品。
原文句首是By+doing引导的一个从句,后面的it is possible中it是形式主语。译者可将拆分的从句译出,再按原文的逻辑顺序,重新整合。
3.转译。在阀门机械英语中,常会出现一些含有动作概念的动名词、形容词,译者需将其转译为汉语里的动词。比如:
(4)【原文】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specified,they can operate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in chemically aggressive duties.
【译文】依赖于指定的材质,可以在具有化学侵蚀性工况及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文中的“dependent”是一个形容词,但具有动作概念,译者可将其转译为动词。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转译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三、结语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机械工程英语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鉴于这类文本的专业性较强,译者需扩充专业背景知识,才能使译文更加通顺、规范。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马晶晶.轧制机械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技巧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2(3).
[2]方敏.机械工程英语的翻译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 篇10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楼梦》;翻译
文学作品的意象美是依靠作家用语言来创造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暗示性,能够激发读者通过想象力在其脑海中展现出美的意境和画面,从而获得艺术审美享受。周中明曾谈到《红楼梦》语言的绘画美:
“曹雪芹把绘画艺术的‘应物象形运用到《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中來,不仅在于其处处尽量使语言形象化,从形、影、声、态、神、色等空间使语言造型给人以生动的形象感,而且力求使这种造型要切合小说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007:113)
一、《红楼梦》中的避讳语翻译研究
《红楼梦》中出现了大量对于死亡、疾病等不幸事情和性器、排泄等不雅事以及祸事的避讳语。如原著中出现的有关“死亡”方面的避讳语,在翻译中,霍克思没有一味地用“die”这个词进行翻译,而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从译语语言文化里找到一些相近意义的委婉语或表达来替代原著中的避讳语等。如小说第十一回中凤姐对秦可卿说的“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由于说话者对于“死”等一类比较直接的字眼讳莫如深,因此,只是运用了“怎么样”了这样比较含蓄的语词来表达自己的悲悯和不忍。可见,霍克思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同时,按字面直译为“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her as a result of this illness,”此翻译在用语上跟源语一样含蓄委婉,译语的禁忌情感色彩基本上和原著保持平衡。第五十八回中出现的:“老太妃已薨”,“薨”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对在社会上有很高地位非常尊贵者死亡的委婉表述,霍克思在翻译时选择了译语文化中的固定表达“passed away”来替代源语中的“薨”字,此词组大多数应用在比较庄严肃穆的场合,具有褒义性的语体色彩,因此,译者的替代翻译策略在这里很好地移植了源语的文化专有项到译语生态中去,译语读者因此能体会到原作者用词的谨慎。又如原著第六十三回写道的:“老爷宾天了”以及“老爷天天修炼……升仙去了”霍译本分别为:“Sir Jing is dead!”和“Perhaps he found it and went off to heaven.”在“宾天”这个词的翻译处理上,霍克思忽视了原著禁忌语所包孕的意图与文化含义,对中国古代的宗法伦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在翻译中无意地犯了中国的传统忌讳,“宾天”在封建社会指的是对帝王贵族死亡的委婉表达,原著中说这句话的是一个下人在报信,霍克思直接使用dead这个词会让译语读者无法体会到中国封建社会里的森严等级,在古代中国,下人如果直接说主人“死了”而不使用讳称的话,是非常忌讳的事情。在这个翻译中,霍克思忽略了源语生态中的文化,导致了文化专有项移植的失衡。
二、避讳语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源语与译语生态系统纷繁复杂,译者在维持两者的生态平衡之间起主导作用,译者不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而是要体现甚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在翻译避讳语文化专有项的过程中,霍克思充分考虑源语文化的传播以及译语读者的接受,然而译文中仍有部分源语文化专有项内容被消解了,但这些内容的消解是由于译者疏忽或误译造成的,仍能够采取多种翻译策略结合的方式移植到译语生态环境中去并且生存于译语生态,使译语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同时,在用语上比较含蓄委婉、保持源语禁忌感情色彩,既凸显出忠实源语文本、还原伦理价值观的效果,又保持了译语的可读性。
因此,译者在翻译源语中的语言文化专有项时要十分注意语言传达给读者的感官审美效果,追求源语中的语言美。尽管语言文化专有项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而导致翻译难度大,但并非不可移植的,秉持着“求‘审美”的原则,当译者在无法维持源语与译语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协调的手段,采取略译、替代或减译等方法,利用感受相通的规律调动译语读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感知系统去获取审美享受。对于一些包孕着浓厚文化色彩的空白内容,在不影响源语基本内涵和阅读流畅性的前提下,可以略去不译,这样的译法尽管损耗了文化信息在译语生态中的传播,却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和审美效果,反而更适宜其在译语生态中生存。
三、结语
笔者从微观文本出发,从《红楼梦》霍译本中选取语言文化专有项内容的译例,通过具体译例的分析与阐释,并对一些不当翻译提出自己的拙见,归纳出译者在翻译语言文化专有项内容时的策略选择与倾向。并总结出求“审美”的语言文化专有项翻译原则,即语言文化专有项移植要以译语读者的审美情趣为出发点,以译语的表现形式让译语读者认识并体味到源语的语言魅力,即求得“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 1-5) [M]. London:Penguin Books,1973.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 广西: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
[4]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构建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英文翻译中语言的多元化文化研究 篇11
一英文翻译中语言多元化的表现
1. 民族语言多样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展示着这个民族进步的全过程。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 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他们的语言文化也就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 语言也在不断地规范化, 而且随着全球化趋势, 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使英语成为了一种国际性语言, 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交流的主要用语。
2. 宗教信仰多元化
不同民族地区, 他们所信奉的宗教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它没有语言的限制。正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 使人们的思想和情感逐渐多样, 往往需要借助于宗教信仰来满足自己理想化的要求, 语言的这种特点促进了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而宗教也为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最早的语言就是从宗教中发展而来的。当今世界上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地区, 使得人们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语言也就逐渐多元化。
3. 地理位置不同
我们以赤道为分界, 把地球划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 他们的温度、地理环境、气候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语言表达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在英语翻译时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实际表达的意思。地理位置的不同, 使语言文化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东风” (east wind) 这个词, 在中国东风代表希望、温暖, 而在英国东风则是寒冷刺骨的意思, 主要是由于英国是个岛国, 它东临北海, 西靠大西洋, 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
4. 历史文化各具特色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决定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 许多词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汇, 这就使翻译人员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所讲的内容。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也使得语言文化呈现多元化, 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英文翻译中语言多元化文化的体现
1. 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就要找到合适的词语准确翻译。正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多元化, 外国人很难准确地理解, 经常会曲解语言的意思, 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在语言表达上, 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 通常比较委婉含蓄, 而西方人相对比较直接。在英语表达时, 要根据实际的文化语言背景, 明确语言习惯进行翻译, 准确传递所讲的内容。
例如:在实际的交谈过程中, 中国人与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一般问“吃了吗”, “去哪儿”, 而西方人则认为这是在打探自己的隐私, 他们在打招呼时只是用“Hello”或“Hi”等。在英文翻译中,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语句的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在英文翻译时, 了解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2. 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世界上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 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还有一定的差异, 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要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由于每一个国家生活的环境不同, 相应地对同一词汇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知识分子”这个词, 在中国与外国的理解中, 它们所涵盖的范围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同, 有些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称为知识分子, 但是对于那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 有一些知识的人都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 而在外国的语言中, 知识分子的范围是很小的, 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才被称作知识分子。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其影响, 虽然现今社会发展迅速, 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还是遵照传统观念。这种风俗习惯的差异也使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存在很大的不同。如中国人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在英美文化中, “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派生出许多谚语。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语言文化的多元化, 要求我们在英文翻译时, 一定要明确当地的风俗民俗。
三结束语
各国、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使语言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进行英文翻译时, 要准确地了解当地的各种文化背景, 以便准确地传递信息。
参考文献
[1]刘航.英文翻译中语言的多元化文化体现[J].海外英语, 2010 (11)
【语言变化翻译研究】推荐阅读:
语言变化解释06-12
语言变化的要素08-15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09-17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09-18
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01-18
舞台设计审美变化研究05-13
财务报表变化理论研究06-05
翻译语言09-16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12-26
幽默语言翻译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