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创作(共12篇)
乡土文学创作 篇1
摘要: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媒介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新型文学类型, 读者及由读者为基本单元的市场以网络文学创作者视野中的“他者”方式影响或作用于网络文学的创作, 形成了网络文学的“狂欢化”、麦当劳化、产业化等现象, 既显示出在这种“他者”介入下对网络文学产生的积极作用, 又不能忽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学,他者,创作介入
网络文学已不是传统视界中界限分明的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相互作用, 创作行为及其过程因BBS、接龙小说、微博、 博客、 在线阅读等形式而使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介入, 这些因素诸如读者、市场及多重读者的整合, 构成了网络文学创作中以特殊方式参与创作的“他者”。
一、读者的迎合:网络文学“狂欢化”
网络文学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接近读者, 作者与读者在网上体现了平等的交互性, 传统的写作性质被完全改变, 写作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劳动, 而成为作者及作者眼中的他者—读者的共同劳动。 在各种文学网站里, 点击率几乎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命运, 影视剧作的收视率更是它的生命线,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改变的影视剧、游戏所能获得多少读者、观众、玩家, 怎样笼络这些读者群, 成为创作者心照不宣的追求。 因此, 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迎合读者是作者创作的一大追求, 这一迎合, 带来了文学的“狂欢化”。 “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包括两个层面:既指涉人类社会生活的狂欢现象, 又指狂欢化的文学现象”[1]。 网络经常被描述为一个巴赫金式的狂欢节广场, 具备狂欢化的精神实质, 即广场狂欢的符号性、虚拟性和交互性。 网络文学作品要获得高点击率, 要迎得最广泛的读者认同, 就必须使之符合读者群的筛选标准, 即能被大众所辨识, 成为大众文学、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迎合读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以亦喜亦忧的方式呈现着。
迎合读者即满足他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变得有预测性。 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交互性———可与读者进行多向多次的心灵沟通, 让作者寻找到网络交际圈, 让作者零距离了解到读者的心理需求, 使文学创作不再是作者孤独的“爬格子”, 而是用最“无我”的方式实现最“真我”的表达与交流。 作者与读者在交流活动中幸福指数都得到增加并尽可能狂欢。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发表后, 不断有读者给痞子蔡提出建议、设计情节, 使其越写越兴奋, 这篇小说虽然署了“痞子蔡”的名字, 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读者共同合作的产物。 可见, 读者以他者角色介入网络文学创作既是网络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 又是网络写作的需要。
迎合读者满足他者的同时, 网络文学狂欢背后又呈现出创作的缺失与困惑。 为迎合大众的口味, 文学固有的审美作用和教化功能被边缘化, 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时尚性, 这种大众“狂欢”直接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平面化、肤浅化, 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显得缺乏广度和深度。 “经典写作那种可供反复阅读、欣赏的情况在网络写作中将不复存在。 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九百九十九个已经死去了, 只剩下一个还在此时此地嬉皮笑脸, 做抓耳挠腮的快乐状。 ……经典文学写作的黄昏已经来到”[2]。 我们还注意到, 在对他者的迎合中, 网络文学将话语权赠予民众, 这种大众的反叛, 导致了文学语言从传统的字斟句酌走向网络语言的大众化、生活化, 甚至世俗平庸化。 由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唇齿相依, 且更大程度上是依据读者的消费状况调节生产的, 导致广大网站把赢得读者作为第一目的。
作为作者眼中他者的读者介入网络文学的创作中, 使创作与阅读达到了主客体的狂欢, 使得文学创作比以往任何写作都更具预测性, 但这种游戏式的写作至今尚未成为人类精神栖息的天堂, 狂欢之后留给我们的是网络文学创作如何克服缺陷与困惑思考, 过于迎合读者使创作忧喜参半。
二、市场的迎合:文学麦当劳化的生产
网络写作的前期, 写作者们大多不为名利, 以一种“击键表我心”的方式自由地表达着各种想法, 但随着读者增多, 文学网站维护费用增加, 为了保障正常运营, 就需要商业资本和市场营销理念的注入, 导致网络文学的命运出现了转向。 各大网络文学网站相继推出VIP的阅读付费制度, 也就是网友在该网站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阅读制度的商业化为网络文学作者带来了福利, 他们的写作不再是“义务劳动”。 各大文学网站为吸引作者创作, 争相推出一整套的优惠措施, 比如签约有礼、月薪保底, 还有各种各样的奖金、月收入、年收入相当可观。 而且, 文学网站还与舆论媒介联手, 人气高的网络作品不仅能够出版实体书, 还能够改编为影视剧、游戏, 使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结盟, 大大增加了作者的收入。 为了更大地占有这“利润蛋糕”, 各大网站开始拼点击率, 争夺读者, 抢占市场, 导致作者被迫放弃传统文学价值立场, 以商品意识取代了启蒙意识, 自觉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市场———这一巨大的他者由此参与到了网络文学创作之中。
当前的文学网站呈现出工厂化流水作业趋势, 杭州知名网络写手孤云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 一些文学网站网罗了大量写手, 以流水线的方式批量生产文学快餐。 ”[3]精神生产开始采用类似于物质生产的方式, 这一生产方式被称为麦当劳化的生产方式, 使得“作品与其说是创作的产物, 不如说是出版商、作者与市场合谋的产物, 评价文学生产的标准不再是作品的内涵与深度, 而是与麦当劳快餐如出一辙的效率与市场原则———即如何在最短时间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利润, 如何以标准化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文化市场”[4]。文学网站麦当劳化的文学生产方式, 满足了读者的即时、追风、娱乐阅读等心理追求, 迎合了市场的需要, 带来了文学产品惊人的数量。
近几年来历次重要的网络文学活动与重要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网站积极运作的结果。 文学网站以强大的机制规训写手的创作, 制定与写手间利润分成方式, 规划网站与写手、写手与受众间的各种关系, 将写作的最终目的定位于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 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表现出新的强权力量。 文学网站把商品生产的逻辑转化成了文学写作的逻辑, 使得网络文学的“商业注水”现象十分普遍, 网络写手“骷髅精灵”说:“干网络文学这一行, 最重要的是速度。 每个月至少20万字吧, 没有20万字上不了排行榜。 ”这样高产之下, 高质何在? 网络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随意、冗长、拖沓的“草稿文学”形态。
有专家警告:“过于随意的写作, 高度商业化的模式, 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 并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 ”[5]马季呼吁, 文学创作不应是商业的战场, 在文学创作与商业化运作的博弈中, 如何在精神上保持自我, 成为今后网络文学发展中始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多重读者的整合:网路文学产业化发展机制的逐步建立
网络文学由“免费午餐”转变为“收费阅读”后, 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 我国正向“消费社会”迈进, 网络文学从产生之初就服膺于市场, 在作为他者的媒介介入和联袂下与动漫、游戏、影视剧、出版等各行业磨合, 带来了一系列的产业化发展, 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文学也需要市场, 依靠市场销售量体现其价值, 文学生产也需要依托作为他者的消费者的向导。
“他者”就是市场, 就是网络文学存在的价值体现之一, 作为创作者眼中的他者的消费者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向导———我们之前所谈到的读者的口味, 在网络文学创作、产业化发展中, 读者都是其最关注与迎合的对象, 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相结合, 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它的整个活动指向都是以营利为目标的, 晋江原创网主编王赫男就曾公开表示:“他们对文学本身并无太大诉求, 而更注重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产业链形式所带来的盈利。 ”[6]为分到更大的“利益蛋糕”, 为自我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向着做大做强的势头迈进, 网站、制片者、出版商等更关注读者及多重读者群的需求, 关注、迎合与整合成了他们发展的标准。
怎样整合好各种媒介下的读者, 拥有更大的读者群, 用高超的手段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文学网站而言意味着必须构筑自己畅通的营销渠道, 以公司的集体力量把可能利益迅速转化为现实利益, 而文学网站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如“起点中文网”打造的网络文学产业链, 使得“起点中文网”的总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电子阅读, 另外一半来自版权运营和广告。 它的产业链上包含了作者、读者、书业经纪人、出版商、发行商、游戏改编者、影视改编者和手机运营商等一系列人员。 以文学网站为平台打造基于原创小说基础上的整个产业链是集团化营销吸引人气的重要方式———流行文化工业的运营模式。 对一般写手而言, 产业链只限于实体书出版, 但文学网站的平台提供了众多渠道, 为渺小的个体写手描绘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其激励作用不可低估。
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把文学网站和网络游戏、影视剧改编等他者联系在一起, 网络小说可以改编成网络游戏和影视剧, 网络游戏、影视剧同时可以配备网络小说, 二者相得益彰, 这就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在卓越网上长期居于销售部第一名的《杜拉拉升值日记》先被拍摄为电影, 影响很大后又拍为电视剧。 《诛仙》、《鬼吹灯》、《兽血沸腾》 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后均获得了成功。 再者, 文学网站与传统出版业频频联手, 利用网络文学这部“疯狂机器”运转出惊人的利润。 正是文学网站的巨大商业前景, 投资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 “起点中文网”、“榕树下”、“幻剑书盟”、“晋江原创文学网站”等有名的文学网站先后被投资公司收购。2008年7月4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京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 “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原创文学网站”成为其下属的全资公司和投资公司。 盛大总裁陈天桥说:“盛大的使命是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去改造、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并形成新的运作机制。 ”[7]湖南卫视副主编龙丹妮为此感慨道:“网络未来的发展实在太可怕了, 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和盛大文学这样的公司, 可能以后文学就不是这样的文学碎片了, 而是一个集团军、规模化作战的集团军…… ”[8]显然, 网络文学的集团化、 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等生产的链条化已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独特特点。
四、结语
在文学网站以利益的最大化为旨归的前提下, 读者、市场及其对多重读者的整合这些“他者”都以强势姿态介入了网络文学的创作之中, 带来文学样式繁荣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注意因作者创作中“他者”的过度介入将导致文学精神希冀的落空, 或者说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只不过是促销口号而已, 网络创作者在强大他者干预下更不会以精英意识为主导的传统文学衡量标准为作品的评价标准, 而是力图把自己的文学产品销售给人数更多的大众读者, 文学作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 “当艺术行为和经济行为的区别日趋缩小时, 当艺术产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时, 其所带来的变化, 无论行为上的还是观念上的都是巨大的”[9]。 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亚平.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色彩[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2]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EB/OL].http:/dadao.net/htm/culture/2001/0514/1262.htm, 2011-03-01.
[3]李蕾.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探看:搅动文学一池春水[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05-11/85262.html, 2011-06-11.
[4]宋晖, 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J].文艺评论, 2000 (5) :26.
[5]张贺.忙于赚钱“透支写作”网络文学功利成主流[EB/OL].http://edu.qq.com/a/20070619/000029.htm, 2011-02-26日.
[6]舒晋瑜.文学网站:左手版权右手金钱[EB/OL].http://www.gmw.cn/01ds/2009-02/11/content_886816.htm, 2012-08-25.
[7]黄坚.盛大开辟网络文学新“起点”[N].解放日报, 2008-06-09 (1) .
[8]孙冰.网络文学公司来了![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21/01075111713.shtml, 2012-08-27.
[9]施惟达, 樊华.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J].文学评论, 2006 (3) :19.
乡土文学创作 篇2
网络文学虽然是业余的但确实纯净,网文作者也不像文学作家那样,为了稿费而去创作,他们写作不是为了金钱利益,反而是耗去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他们为的是在虚拟的网络上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慰藉。
一、自由和无功利性
网络文学的自由特征是影响当代网络文学创作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而无功利和自由又有着许多的联系。
如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就是因为自由。
韩寒是第一届大赛的热门关注对象,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他的写作风格,他有着自己的创作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感觉,因为他们崇尚的是自由创作。
有些人说这些文学是“垃圾文学”、“快餐文学”等等,但他们不知道当代文学中的真正的垃圾文学正是那些拿稿费的人写出来的,因为利益他们写出来的大都是金钱的附属品,是一些世俗的、唯心的文学垃圾。
网络文学的创作自由似乎更加的接近文学创作的根本。
二、时效性
网络文学的载体是适应快节奏生活的网络,时效性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网络上时时刻刻都是金钱。
当代文学的创作也正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长片小说的逐渐变少,短片和微型小说成为主导,因为当今都市的生活节奏快,没有人愿意花那么多的精力面对长篇文字和分析曲折的故事情节。
网络文学的出现让大家既能欣赏文学又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并且现在出现的作品一般是以短片、小说集的形式出现,这样就保证了时效性。
时效性的增强体现的.是现代的特征、是新世纪赋予文学的一个崭新的发展点。
三、平等和真实性
当代的网络文学给人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作家一个人在家里写,虽然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对读者的要求却缺乏必要的了解,这样的作品必定存在脱离读者的感觉。
网络里面是没有权威的,而那些文学的创作者总认为自己的文章所反映的是正确的思想,这样就使自己和读者脱离了,文学就不可能回归民间。
读者在阅读网络作品之后会做出评论,把自己的想法留给作者,这样作者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灵感,作者的作品也就越来越精彩。
现在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是更加的注重作品符合读者的口味。
文学作品是艺术的真实,是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的真实。
但网络文学却不同,它的真实虽然源于生活但却不高于生活的真实,在网络中因为有你我不知这个前提,任何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都可以以网络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是以现实中自己的遭遇为背景,像蔡智恒的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其实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当代文学在商业体系下的发展使文学越来越脱离真实,但在网络文学的影响下,文学的真实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现代写实小说的受欢迎正是这个方面的重要体现。
四、文学的回归
文学的回归民间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网络文学成为了它的执行者,这就是历史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其实文学的一开始是民间的文学,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创作。
但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强,一部分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从劳动者中分离了出来,成为另一部分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学就开始逐渐的远离民间,直到网络文学的出现。
在创作文学体系中,作家、写手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体,虽然他们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但却不知不觉已经脱离了民间,网络文学“拯救”了文学,使文学的创作回归了民间,文学要去面对的是包括民间文化时常在内的全社会,这样才能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
其实,文学的脱离是社会的原因,但文学的回归同样也是社会的原因。
五、创作的非线性
传统的文学是线形的文学,也就是说,它总有一根线贯穿在作品当中,读者根据这根线把作品阅读完。
这样的作品往往给人的是读到一半就可以猜到结局的结果,并经常出现几部作品用同样的一个情节,使读者无法将文章完全读完。
但网络文学却可以是非线形的,因为网络文学的随意性和创作性,开辟另一个新的天地,这样就给当代文学的创作一个新的空间,当代文学也正开始向这方面努力,许多科幻小说成为第一批非网络文学非线性的实验者。
非线性也必将成为文学的另一个新的特点。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却已经初露端倪。
网络文学不管怎么发展都只能承担的是当今的时代特征,它不可能卸掉也不能去承载超越时代的东西,就像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一样,都有自己承载的东西。
网络文学始终只能作为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单独的从当代文学中分割出来,而它却有着自己的时代特征。
我们将慢慢地发现,特别是在网络文学使文学回归民间后,文学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大的前途,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会逐渐淡化,这势必慢慢减弱文学的功利性,自由、真实的文学将显现。
文学创作的秘密 篇3
文学方面的事情太多太多,有些问题我自己这辈子也搞不懂、搞不清。我常感叹,我拿了个碗到瀑布下接水,瀑布下来的水量特别大,但是用碗接不了很多水的,最多是接一碗水。我来讲,就讲一些我曾经困惑过,而在之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吧。
每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都是先看了某一部作品,产生了自己写作的欲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起码我是这样。开始搞写作完全是爱好和兴趣,只是说写作时间长了,写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才会产生责任感、使命感,你才会发现文学的坐标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我们学习中外名著或者是我们敬仰的大作家,为什么?文学是起起伏伏的历史,一种观念一种写法的兴起,从兴起走向没落,这时候必然就有人出来,有了新的观念,新的写法,这些人就是大师,就是大作家,就是开宗立派的。
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些人在想了些什么,这些人在做了些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些想法,怎么就能有了这些做法。中外很多大作家,你可以具体地研究,读作品、评论、专著,你总能摸清很多作家的路数和写作规律,你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很多东西,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作家你是没有办法学习的,你根本学不了,不说外国的,不说现在的,就说古人,有的你就没有办法掌握他的写作规律。或许这是一种天意,上天在每个时期都会派一些人下来指导人类,如同盖房子一样,必须要有几个柱子几个梁的。
我们不可能是柱是梁,但我们要思索柱和梁的事,起码要有这种想法,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写作一定要扩大思维,只有思维扩大了,你才能明白文学是什么,作为你个人来讲,你要的是什么,你能要到什么。
我记得我在年轻的时候搞创作,自己常常也很疑惑,一方面自己特别狂热,什么也不管,一天坐在那里看书或者是写东西,但另一方面总怀疑,害怕自己最后不成功,那个时候成功的标准就是发表作品,或者是写出好作品别人能认可,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叫成功,如果写到最后,写了十几年、二十多年,最后还是一事无成的时候,就会想早知道我还不如去炸油条,去街道上摆一个地摊。
当时很矛盾,请教过很多专家,也请教过很多编辑,但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你能写下去或者是写不下去,也没有人敢说你能不能成功。后来自己写的时间长了,别的功能消退了,也干不成别的事了,只能一条路这么走了。后来自己有了一个想法,有了一个体会,就是任何人能不能把事情搞成,每个人自己会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吃饭一样,你到一个朋友家或者是一个陌生人家里去做客,人家给你盛了一大碗饭,你看饭端上来了,你马上就能感觉到自己能不能把它吃完,如果吃不完就盛出一点饭,只有那些傻子本来只能吃半碗,一下子端起一大碗开始吃,最后给人家剩了一大半。文学创作上的感觉也是这样。
阅读经典名著是学习创作的好方法
学习经典名著,学习大作家,我的体会是主要研究人家的思维,研究人家的觀念,就要思考,你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对这个社会是什么看法,你对生命是怎么体会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观。没有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的写作必然没有灵魂,必然没有你自己的色彩,也没有自己的声音。能有自己的文学观,其实也是一种个人能量的表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
就拿题材来讲,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为什么对这个题材和内容感兴趣呢,你选择题材就是你的兴趣和能量的一种表现。一个作家能量小的时候你得去找题材,看哪些题材好,适用于你写。一个作家能量大了之后,题材就会来找你。
我在30多岁的时候,有时写着写着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东西,为此和许多朋友有过交流。我问一些美术界的朋友,他们也经常遇到不知道该画什么的问题,没有什么可画的感觉,但是有些作家往往没有感觉,不知道要画什么,但是还要每天到画室去画画,于是常画常不新。我后来明白这种状况就叫没感觉,一旦没感觉就歇下来等着灵感来。
创作灵感确实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它不来就不来,它要来的话,你坐在那等着它就来了。我经常有这种体会,就像收藏一样。我自己爱好收藏,我家里摆满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常常是今天我收藏了一个图形的罐子,过上三个月、五个月,差不多另一个类似图案的罐子自然就来了,又收藏到了。
在选材的时候,不要你听到或者是看到、经历到了一个什么故事,把你一时的兴趣勾起来了你就去写,起码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意义,表达的是你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选材之前首先要看你的故事里传达的是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即便是集体的意识,在集体意识里面你个人的独特性又是什么样,一定要把这两点搞得特别清晰。
你在写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这个人的命运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某一点交叉,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契合交集了,你把这一点写出来,那么你写的虽然是个人的故事,但也写出了社会的时代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这就像一朵花,这个花是你种的,种在你家门口或者是你家外面的路口,可以说这个花是属于你个人的,是你家的,但是它超乎了你个人,因为你闻到这朵花的芬香的时候,每一个路过的人也都闻到了这朵花的芬香。
(选自贾平凹2016年4月1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主办的“春秋讲学”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有删改)
生活经验与文学创作 篇4
也许以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为例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浮士德》无疑是一部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 歌德让主人公浮士德成为天帝与魔鬼靡非斯特之间打赌的对象, 浮士德与魔鬼签下契约之后, 就开始了神奇的命运旅程。他喝下女巫的药汤, 恢复了青春, 他也能借助魔法唤醒希腊神话中的第一美女海伦并与之结婚, 他能够下到地狱要求将死去的恋人复活, 也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填海的壮举。但这一切的想象都是建立在歌德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作品中各种神奇的人物其实都有现实人物的影子, 包括他少年时的初恋对象。歌德从构思到完稿, 几乎用了60年的时间。歌德的写作速度与今天一些作家相比就实在是太慢了, 我们有些作家几乎一到两年就能写出一部新的长篇小说, 而且动辄就是五六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对于歌德来说, 既然他的《浮士德》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蓝本进行写作的, 作者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为什么他还写得这么慢呢?因为歌德一直在总结自己的经验, 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事实上, 歌德在年轻时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就开始了《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 后来虽然他写了不少其他作品, 但因为《浮士德》的构想太宏伟, 他始终在思索,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认识, 一直到逝世前的一年才完成。
可以说, 《浮士德》是歌德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概括。因此在与友人谈到《浮士德》的写作时, 歌德说他就是要“把《浮士德》里所描写出来的那种丰富多样、极端复杂的生活, 统统串联在一个贯串一切的思想所组成的那根细弱的线索上”。事实上, 在《浮士德》中, 我们读到的已经不是歌德自己生活经历的直接呈现, 而是歌德以自己全部身心对生活经历的深刻体验。可以说, 这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正是在这种心灵体验中, 作家的原创力就迸发了出来。因此, 《浮士德》不仅具有神奇的想象, 更有作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独到的认识。
《浮士德》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文学原创力不仅仅包括文学的想象力, 还必须包括作家心灵体验的能力。因此我们单纯提倡想象力还不够。说起来, 现在的想象并不缺乏。当人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小说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时候, 网络上的小说却以奇特玄妙的想象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网络小说可以穿越时空, 让现代人与古代人对话, 也可以开辟一个魔幻的世界, 让人的灵魂和身体相互置换。但如果我们对这些充满奇特玄妙想象的网络小说读得多了的话, 就会发现, 这些想象却是在互相模仿互相复制的结果。最重要的是, 这些小说的奇特想象也许有利于构建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但这样的故事却是相当平面化的、相当苍白的。面对网络小说虽然奇异却很苍白、甚至趋于模式化的想象,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曾经说过的话:“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也许这就是网络小说致命的问题: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
文学创作心得 篇5
一本不忍释下的《诛仙》从此让冰块爱上了阅读,一本点击近亿的《斗破苍穹》让冰块记住了起点,而几十部佳作也让冰块对写作有了一些心得。在此,冰块把心中所悟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有一点,大家不要骂冰块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窑姐面前卖风骚就好。
哇哈哈,冰块自己就不介绍了,无名小辈不值一提,我们还是开门见山的谈谈写作心得吧!
近日来,冰块闲暇之余,畅游书海,掏了很多大神作品。呵,那叫一个受益匪浅。看的冰块我都有了想买根面条上吊自杀的冲动。为什么冰块会有这样的冲动?原因无他,那些大神码的太精彩了,打击到冰块了。
不过,没关系,冰块没什么大本事,但脸皮却是相当厚。于是冰块就谦虚学习,不耻下问,几日之间冰块对写作也就有了一些心得。
写作十戒:
一戒:跟风,不要修真受欢迎就写修真,三国好看就写三国。每个写手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与目标,小说没有什么类型的就一定好这样一种概念。写作前记住两句话,第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写的好,慧眼如炬的广大读者们总会发现。第二句“用心写作”,这一句就不用冰块解释了吧!
二戒:“我”,这点冰块就更不用多说了,对于所有的写手来说,用第一人称写作是大忌。纵观各方大神,那怕宗师级的大神,金庸与黄易这样重量级的前辈,也都不用第一人称写作。
三戒:流水帐,文章太过简陋,文中必须多多出现对话,环境的描写与人物性格的描述。这点包括冰块在内的很多新手都会犯的毛病,刚开始写,总是拿捏不准。还有一点,文中尽量避免。虽然码的字多了难免出现错字别字,但大家可能都发现了这一点,本来自己读的兴趣大浓的书,突然出现很多错别字就会影响读者的兴趣,这点冰块自己一直也在改正。
四戒:抄袭。就算抄袭至少要抄得读者看不出是抄的,有的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抄寻秦记的剧情。看到这样的书,冰块就会破口大骂一句,什么人嘛!浪费我时间。的确,这样抄袭的书,很多人看了都不爽。
五戒:太啰嗦。拖戏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技巧,不能无限地拖长。说起这一点,冰块感触最多。本来一本很好看的书,被那些无能的导演和婆婆妈妈的演员一拍成电视剧,放出来马上就倒人胃口了。回望当今电视剧,不是磨叽不堪,就是乱扯一阵,花钱把一本好书拍成这样,不是啰嗦惹的祸还是什么。反正自从冰块喜欢了阅读,电视剧就很少让冰块感到兴奋的,记得前不久,就那《雪豹》看着还不错。老天,现在的电视剧冰块真的不想说什么了,一句话太啰嗦,太磨叽了。
六戒:超人。靠,冰块看书最讨厌主角一出来就厉害到天上去的书。谁都喜欢主角强大,但强大是慢慢来的。一夜间主角就厉害的不得了了,那你还不如写写某个二愣子一夜暴富的故事来的痛快。
七戒:名称太多。偶的个神呢!冰块有时看书,开篇就一大堆人物介绍。看完就晕了,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样的书,没像冰块一样晕了但也肯定像喝了酒了。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一下子让人记住那么多与书相关的人物真累。所以,写作时,只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给读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只会使读者看得头昏眼花变成了流水帐。
八戒:例表。很多写手在序言之类的东西中就把书的情节和结局大写特写了一番。这让读者看了介绍就对书没新鲜感了,试问已经知道了结果的书看着还有什么激情可言。
九戒:上下关系混乱。有很多书,主角都是尽力与身边的角色拉关系。比如:主角就个将军,命令身边的手下也是亲大哥的人去攻占什么地方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某某哥,去帮我把什什地方给打下来吧!”而不是:“某某某听令,将XXX给我打下来。”公私无法公明,上下关系混乱,你看全世界哪一个军队在战斗时、工作场合这用这种语气与亲人说话,这只能表现作者社会经验不足。战场之上无父子,铁一样的纪律面前,没有辈分,没有亲情。
十戒:个性塑造。很多书中的主角,都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风骨与自尊,任由女人任打任骂,似乎只要有个女朋友就足够了,就算那女生犯了任何的错误我也见不到主角生气或怎幺样的,这也太圣人了吧。这种主角一多,啊!那这个主角就失去了自己的性格。特别是一些写君王的书,君王是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权威的,必须做到冷酷无情,有的时候必须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人,做到极度冷血,但很多作者硬要写成完美爱情故事。去!无论是现实或者是小说世界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因为读者自己本身都不相信完美的存在。这样写不是明着告诉读者这只是我的妄想吗?还有,网上读者百分之九十都是男性,如果作者们想写情情爱爱的东西可以考虑去写爱情小说。本人不认为爱情的因素不应出现在男性读物中,不过我看到很多的人都将小说中的爱情成份比例调得高得离谱,明明是君王类的小说硬要与情爱拉上关系,铁血类军政小说非要弄得像过家家,似乎比起国家而言女人更重要。哈!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时候必须在女人与国家之间作出选择,但很多的作者硬是写成完美结局,好嘛!只爱美人而不爱江山这句话够经典了吧!但这是很多读者们对这类书讽刺的写照,硬要写成完美是不可能的。还有在很多书中主角都过于心软,至少我还见不到有打杀女人的事发生,不管那个女人多混多嚣张。唉!武则天的天下了。
说完写作禁戒,冰块再谈谈写作的一些技巧。
禁戒冰块挑出了不少,可说起写作技巧,还是新人小白的冰块,学到的并不多。那就随意聊聊吧!
冰块觉得写作时,适当的运用一点脏话是绝对有必要的。很多人都觉得一个高尚的作者是在写作时,绝对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语句。其实不然,一些脏话用的恰当,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位从不生气的烂好人,有一次被一个无赖气的终于发飙了。对于这样一个情节,很多人都会从正面大肆描写一番那个发飙的神情,什么那人脸色气的发青,拳头紧握,牙齿紧咬着嘴唇等一大堆。其实这样一个情节,你还不如让那个烂好人朝那无赖直接爆出一句“狗日的你给我滚”这样的脏话来的爽。这样一句脏话造成的效果胜过你百句正面描写。因为一个从不生气的烂好人能在此情此景下骂出这样一句脏话,可见这次他义愤填膺真的生气了。不让怎么会破天荒的骂这样的脏话。这道理就跟半路突然杀出了个程咬金是一样的,冷不丁一句脏话,绝对让人在感到诙谐幽默的同时,捧腹大笑一番的。你说你写一堆是不是还没有这样一句脏话造成的效果好。
另外,一点技巧冰块之前其实已经说过。错别字,别看几个错别字,这些“家伙”的作用就如同一锅汤里的死老鼠。错别字太多,很有可能毁了这本书。错别字一多,再好的书,别人看到也会骂一句,“靠,这家伙写不会写书,连语句都不通顺”。这就是错别字的“功劳”。那怕文笔再好,错别字这种小毛病一定要注意。(悄悄在这里说一句,这点冰块其实也错的非常糟,为此冰块还受了不少骂?不过冰块不恨骂我的这些好心人,没有教训冰块就意识不到这一点。所谓逆耳忠言吗?)
通过文学创作讲述真实 篇6
【关键词】A.S.拜厄特 《占有》 历史阐释观 文学批评思想
英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A.S.拜厄特(A.S.Byatt)是当今文学评论界的权威人物,在当今文学界颇具影响力。拜厄特的小说《占有》记述了一所英国大学英语系学者的生存方式和学术生产方式,在评论界备受关注,于1990年荣膺英国最高小说奖“布克奖”(The Booker Prize),同年又夺得爱尔兰“国际小说奖”(Irish International Fiction Prize)。就连拜厄特本人都自信地谈论到:“我知道人们会喜欢它。这是我创作的唯一旨在让人们喜欢的作品。”(Stout,1991:4)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拜厄特《占有》这部小说的关注多从体裁、叙事、意象分析以及女性观等角度研究。而本文通过剖析小说家在小说《占有》中对于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构过程,深入探讨拜厄特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历史阐释观。
小说《占有》由两个对比性结构组成:一个是当代与过去的对比,即当代学者试图对过去建立解读关系;另一个是当代学者虚假建构的“过去”与小说家虚构的“真实”“过去”的对比。两个对比性结构在小说中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相互关照,并行不悖。第一个层面的对比结构是当代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对比,小说通过当代英美学者重构维多利亚历史的尝试与失败来展开。英国学者阵营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以布莱克埃德教授为首的“阿什工厂”。为撰写诗人阿什的传记,布莱克埃德领导阿什研究中心,以实证研究为导向,不遗余力地收集关于阿什与其妻子艾伦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阿什的诗歌与个人生活资料。美国学者克罗伯也是一位狂热的历史占有者,他企图仰仗雄厚的财力,占有阿什生活中的一切物件,如阿什的手表、拐杖等。不仅如此,在美国发生的多起名作家遗物被盗案件,据说都与他有关。所谓的学术“权威”,不过是个蹩脚的沽名钓誉的收藏家罢了。小说中并不缺乏这种对于真正的学术研究并无裨益的“学术”活动的描述与强调,其实,小说中多次将布莱克埃德教授的阿什研究项目称为“阿什工厂”,作者的态度已是有目共睹了:试图通过这种学术研究方法来再现历史,重构过去,只能沦为历史的奴仆,为历史所占有。小说另一个层面的对比结构是当代学者虚假建构的“过去”与小说家虚构的“真实”“过去”的对比。小说家具有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在小说中通过信件、日记、诗歌等驳杂不一的媒介间接地塑造人物,虚构“真实的”历史故事。正是通过这些间接叙事媒介,小说家试图让我们回归真正的维多利亚时代,向读者展现真实的维多利亚故事,将真正的维多利亚故人带到读者的面前。而这些历史文本所惯用的第一人称和现在时具有直接性和及时性,第一人称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申丹,1998:331)。正如拜厄特自己所言:“根据维多利亚时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按照维多利亚的次序,在维多利亚的语境下写作维多利亚的文字,是我所能想到的表明我们能听到维多利亚故人的唯一方法。”(Byatt,2000:47)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当代英美文学界学者们虚假构建的“伪过去”“伪历史”。当代英美学者们试图通过维多利亚故人留下的只言片语去重构过去、再现历史,得到的多是虚假与歪曲。他们的阐释和解读到最后都被证明其实是不可信的。这恰好印证了拜厄特关于历史认知的态度:“后结构主义者和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叙事性文本是人们认识过去的唯一途径,而这种途径就其本质而言是虚构的,是不可能准确忠实记录历史的。”(朱刚,2006:383)通过小说中各个流派对于历史的阐释,传递着小说家对于历史编纂学真实性的质疑与其功利性的鞭笞。
对于当代学术界的思考,小说家拜厄特利用小说这种文本创作活动来讲述真实,实现了从学者身份到作者身份的转型,她将自身的学术敏感与理论自觉融入小说当中,用小说来表达自身对于当代学术界的反思以及对于艺术、历史的思考。她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论自省:“后结构主义者和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叙事性文本是人们认识过去的唯一途径,而这种途径就其本质而言是虚构的,是不可能准确忠实记录历史的。”(朱刚,2006:383)蒙特罗斯强调“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Wolfreys,2006:56),即所有的文本都产生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人们认识过去的唯一途径就是叙事文本,但叙事文本从本质上而言是诗性的、虚构的,因而就重现历史真实而言是不足信的。通过对历史叙事的解读来获得历史真相是不可取的,叙事本身即具有主观性,试图通过对主观叙事的阐释来获得真相,而历史真相早已离我们远去了。作者赞扬的是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于世界的自然感知能力,而非当代学者利用各种理论来认知世界的方式。“在寻求历史真相的过程中,主人公罗兰和莫德不得不采取各种理论来重新思考他们的批评模式,但最后他们认识到只靠理论是不可能奏效的。对他们的重新教育达到了情感的层次,而这种教育在于逸于理论之外的东西——欲望、情感和直觉。”(Lunden,1999:92)当代学者被理论所格式化,用理论赋予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来重构历史、对待生活,成为理论的代言人,异化为理论的机器。而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是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他们直接感知自然,具有解读宇宙的使命感,真诚对待自己和他人。在小说的结尾,莫德和罗兰意识到当代学者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努力地想回归自然、回到本真,“罗兰和莫德从被禁锢的只关注自身的学者转变成为情感丰富的个体,他们通过自己的直觉和诗性本能认识了过去”。(Janik,1995)这也体现了小说家拜厄特对于当代人的希望与寄托:有了这样的转变之后,才使得人们在认知过去上又近了一步,生活也更加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Lunden,Bo. (Re) educating the Reader: Fictional Critiques of Poststructuralism in Banvilles Dr Copernicus, Coetzees Foe, and Byatts Possession. Goteborg: ACTC Universitis Gothoburgensis, 1999:92.
[2]Stout, Mira. What Possessed A.S. Byatt? [N].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91(26):14.
[3]Wolfreys.Julian, Ed. Introducing Literary Theories: A Guide and Glossary[M]. 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006:56.
[4]A.S.拜厄特.隐之书[M].于冬梅,宋瑛堂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257.
[5]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31.
乡土文学创作 篇7
其实京派与海派的矛盾和对立, 原因是复杂的, 除了两派文人的文学观的差异, 也有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甚至从某个角度可以说, 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十年代的文学格局, 是乡土和都市两种文化背景的对峙在文学中的体现。京派不满于左翼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党派性, 又反感于海派文学的商业性和媚俗性, 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古老中国最广大的土地———乡村, 希望藉此逃离政治和商业对文学的污染, 找到文学的独立价值。在京派的创作中确实以乡土题材的作品居多, 可以说理解了京派的乡土文学, 也就理解了京派的文学理想和文学观。
一、京派的乡土文学观
京派作家虽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但是他们的审美趣味崇尚的却是乡土情怀, 乡下人往往是他们颇为得意的自称。沈从文就曾经说:“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 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 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 城市与乡村的好恶, 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 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 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1]这些话其实流露出了京派作家共有的一种自然人生观, 或者说是乡土人生观, 他们认为, 人的自然本性纯朴而善良, 只有亲近自然、贴近乡野的人性才是和谐完美的, 而人的恶与丑陋是过于喧嚣杂乱的现代社会及虚矫的现代文明造成的。
京派通过对乡土的赞美、民间的讴歌和都市的讽刺, 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双重文化冲突中, 试图在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方面找到一种新的可能, 通过恢复传统文化、恢复传统精神来恢复民族的精神气质, 找回曾经失去的民族自信。京派作家虽然表现出对文学政治色彩的超然与反感, 对庸俗商业化文学的厌恶, 但未曾忘却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联系。他们的文学功利观包含着以新文学介入民族前途的建设和人生观再造的文学使命感, “不是以政治的、阶级的斗争形式和内容来实现, 而是以道德的美学的途径来表现”, “他们以文学方式传达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其用意在于以这些‘优美’的‘人生形式’, 补救现代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精神病相”[2]。这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中国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学理论, 究其实质, 是现代西方文化渗入后的产物, 是民族意识觉醒在文艺方面的一种表现。
那么, 京派的乡土文学观有哪些特点呢?首先, 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京派文人试图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 而转向以文化观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他们笔下书写的, 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有废名的京西城郊和故乡, 还有萧乾的北京皇城根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
其次, 主张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沈从文盛赞周作人“把文字从藻饰虚空上转到实质语言上来, 那么非常切近人类的感情”。他也极欣赏废名“用淡淡文字”表现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3]。京派作家对原始、质朴的乡风民俗和平凡的人生方式取认同态度, 热衷与发掘人情、人性的美好, 并让这些美好与保守的文化和传统秩序融为一体, 在返璞归真的文学世界里来实现文化的复苏和救世。
最后, 追求质朴、清淡、简洁而又回味无穷的风格。也许是喜爱乡土, 必然会带上质朴的风格, 这种风格也适合表现乡土世界的朴素单纯之美。朱光潜认为:“艺术之为艺术, 并不在所用的材料如何, 而在取生糙的自然情感与因象的炉火里熔炼一番, 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4]同时他们的文学观又受到中国传统画论和诗论的影响, 追求一种言尽意无尽的意境的营造, 从废名到沈从文莫不如此, 废名的诗有种玄学的意味, 又掺杂着理趣和禅趣;芦焚的小说具有悲哀的抒情气质, 读他的作品, 往往会不自觉地被自然界的荒凉和人生的辛酸所感动, 弥漫字里行间的有一股萧笛般的悲凉之气, 掩卷难忘。
二、京派的乡土文学创作实绩: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例
京派最留意乡土素材, 仿佛给人们带来一股田野里乡土的、传统的气息。沈从文主张作品应表现“牧歌动人的原始的单纯”, 他称赞废名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 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到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农民”, “那略带牛粪气味与略带稻草气味的乡村空气, 也是仿佛把书拿来就可以嗅出来的”[5]。
废名的乡土小说基本以故乡黄梅的乡土风情为叙事背景, 叙述的大都是凡夫俗子的寻常小事, 绿树、红花、水色这些自然界中最生机盎然的底色, 构成了他的乡村底色。在废名的乡土文学叙事中, 家乡似乎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所在, 大自然展现出最柔美的一面:成片的桃林、槐柳, 静谧的菱荡, 还有石塔、村庙、小桥、流水, 繁茂的芭茅一丛丛地长着, 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 太阳懒懒地照着, 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和谐相处, 过着恬淡而自适的生活, 女子多情柔美, 男子纯朴热诚, 老人慈祥善良, 在一幅幅天人和谐的图画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和大自然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和亲近感。
废名能“以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动静的美”[6], “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 横吹出我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7]。他常把人物置于一种空灵、美丽的自然境况里来呈现, 充满桃花源般的纯美, 在《桥》、《竹林的故事》、《菱荡》等小说中, 便深深打上了这种桃花源式的印痕。
沈从文在描绘世外桃源之路上似乎比废名走得更远。他笔下的湘西世界, 无论是自然景致、生活模式, 还是风土习俗、情感样式, 都是原始、未开化的。正是在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生活着一群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天然人, 如翠翠、萧萧、天保、老船工等, 没有高深的知识学问, 也没有现代的物质享受, 却活得洒脱精彩, 让人神往。他们赛龙舟、唱社戏、打渔撑船摆渡, 雄强热情而无拘无束, 乐观单纯而自然健康。他们的生存环境虽然艰苦鄙陋, 但他们身上洋溢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至情至真, 照耀了惨淡的现实生活, 放射出希望的光亮。沈从文在这里寄托了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切思考, 以及对于自然状态下人的生命力的推崇。
“世界上最为庄严、最为广阔的事业莫过于建起顶天立地的人格的大厦”[8], 对于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 一直都是京派作家所醉心的主题。废名在他的笔下力图表现一种诗话的乡土, 这里没有宗法制农村的暴力与蒙昧, 代之以灵性化的自然、自然化的人生所衬托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灯》和《会明》中的老司务长和老伙夫都是那种一般的见解认为的落伍过时的人物, 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美的让作者着迷的特质。废名借叙述者之口说:“这人应当永远活到世界上。”作品中的这些人物虽然平凡, 却都有着健康朴素的人性之美, 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永远不会被污染的灵魂, 守候着他们所信奉的价值。
在小说所呈现出的美学风格上, 废名和沈从文也是各有千秋。从总体看来, 两人在文风的清淡质朴上是一致的。虽然废名的文笔往后期发展“日趋精细甚至繁琐, 但他的整个风格还是凝练冲淡的”[9]。废名在追求这种质朴、简洁、清淡的文风的同时, 也在努力探索文章的余香和回味, 即意境的营造。他钻研中国传统的诗论和画论, 努力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写他的一些小说, 他酷爱唐人绝句, 尤其是李商隐的诗, “在冲淡的文笔中加入了李商隐式的典雅、清丽和意象的暗示性”[10]。废名曾经称赞自己的小说《菱荡》:“真有唐人绝句的特点, 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11]
沈从文的小说在淡味上可能不如废名, 但是其文字风格也是异常简洁凝练的, 甚至在写到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文字都是轻松冲淡的, 如《丈夫》中丈夫的屈辱和觉醒, 这个过程连稍微激烈点的心理活动描写都没有, 就那么轻轻一笔带过。沈从文的小说在意境营造上也是非常成功的, 《边城》这个故事完全是沈从文在用一种梦幻般的回忆的口吻讲述出来的, 清澈如水晶的少女情怀, 团结和睦讲义气的湘西乡亲, 还有那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 否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悠远。
总的看来, 京派文人的乡土文学创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乡土文学中的一个分支, 或者说是一环。其丰富的文学理论及颇有实绩的文学创造不仅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杰出产物, 对于新文学, 特别是乡土文学的发展面貌乃至走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乡土大地既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物质家园, 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京派的乡土小说透过回归传统的外在形态, 试图重新发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他们“试图用作品去燃烧这个民族更年轻一辈的情感, 增加他在忧虑中的抵抗力, 增加一点活力”[12], 而他们自己也在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得到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解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习作选集代序[M].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6.
[2]李俊国.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思想辨析[M].中国社会科学, 1988, (1) .
[3][5][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 (卷四) [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8]爱默生.自然沉思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9][10]杨义.废名小说选.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11]废名.冯文炳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论路遥创作的乡土情结 篇8
一、路遥的创作心理
“正如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化心理的滋生都有其深厚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一样, 路遥的‘乡土情结’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 路遥出身于清涧县的王家堡村, 历史上名为北狄寨。从古至今, 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域。同时, 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自古以来就涌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与旷世伟人。北方民族的强悍与狂放, 传统文化中关注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 革命领袖的雄才大略, 都不自觉地共同陶冶着他的心理, 逐渐锻造出一颗刚健雄浑、深沉博大的灵魂。
就具体家庭环境而言, 不幸的遭遇, 坎坷的经历, 曾经在他幼稚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痛。这些曾经的伤痛在路遥的内心深处积淀为一生都无法消除的痛苦的记忆。
路遥作为一个在农村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 作为一个正宗血统的农民的儿子, 注定难以彻底挣脱对乡村文化、伦理道德的情感认同, 其创作心理始终缠绕着沉重的乡土情结。“故乡的一切和作家的心灵凝结成了血肉般难以分割的整体, 又在稳定的空间里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 从而在心灵深处郁结为极其深厚的情感积淀。”[2]路遥生前最爱吟咏的是艾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与农民在苦难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不仅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甚至渗透到血液中。
这种强烈的乡土情结, 使路遥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对乡村文化产生情感倾斜。路遥始终深情地关注着农民的生存状态, 由此, 农村生活构成了路遥小说中最主要的艺术奇观。在这种关注中表达了对农民最无虚饰的爱, 同时也以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农民的最透彻的理解。
二、农民式的乡土观和理想
路遥的乡土情结和农民的生活命运密切相联。在短篇小说《姐姐》中, 作者叙述的重心显然不是那个被省城知青抛弃的令人同情的“姐姐”的命运, 而是隐曲地告诉我们:人可以嫌弃人, 但“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作品的意义已超出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道德意识上的价值判断, 而是把人性提到土地面前加以审视, 并最终为“姐姐”的出路作出了永远立足在这块土地上的唯一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同时, 路遥的“乡土情结”的深层流露出一种对城市文明的拒斥和排它心理, 而对于土地, 是带有一种“农民式”乡土观念的固执, 绝对维护它的厚爱与尊严;在乡村与城市的文化价值取向之间, 他那种排城市而亲乡土的心理意向是再明朗不过的。
这种“农民式”的乡土观渗透在路遥创作的各个角落, 并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反映出来。同是以青年的爱情体现这一观念的短篇小说《风雪腊梅》, 更为直接地反映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情感价值判断。在冯玉琴身上, 有着浓重的乡土味儿, 当她被吴所长用权力带进城里时, 环境变了, 但她那山里姑娘的本色不变。正是由于从土地上培植起来的感情的厚重, 使她拒绝了地委书记儿子的纠缠。然而, 她所热恋的山乡农民康庄却变了心, 向往起城里人的生活。冯玉琴在痛苦、震惊、愤怒中毅然离开给她留下了深深伤痕的城市, 再次回到了她日夜思恋的山村。在《风雪腊梅》中, 表层的男女爱情生活背后, 传达出不可动摇的“农民式”的固守土地的观念。像冯玉琴这样的山乡女子, 丝毫不被城里人的生活观念所侵蚀, 她可以舍弃爱情, 但不能舍弃乡土。在这里, 我们一方面为这样执着的乡土感情而赞叹, 被这样一种纯洁的人格精神所感染;可另一方面, 不能不使我们思考的是, 像这样一种至死不渝的乡土观是否就能使农民真正从精神上解放出来?难道只有“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生活在那个山村, 才能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完美?而路遥正是从这一方面加以肯定和赞颂的。
即便是商品大潮冲击下的乡土社会, 世界在变, 农民的思想在变, 但对土地的感情不能变。在《平凡的世界》中, 孙少安是农村变革浪潮中的最先觉醒者, 他不但自己要先富起来, 而且要使全村人都富起来。但孙少安又是一个本份的农民, 不愿意离开土地一步。他总是这样说:“咱们是农民的后代, 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在孙少安眼里, 属于他自己的这块地上的每一种收获, 都将全部属于自己。他要“在土地上产生一种艺术创作般的激情……”孙少安这种爱土地的“激情”, 也体现在爱妻子上。他看到妻子在有了孩子以后, 经常是一身带补丁的衣服, 便会记起母亲也是穿着一身缀补丁的衣裳。于是, 他会立刻产生“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这样一种情思, 而且想起来“就让人温暖, 让人鼻根发酸……”在这里, 作者又一次把爱情—土地—母亲联系起来, 土地在这里不仅作为最本质的、最富有感情的、最能使人动情的中介, 它可以使爱情更加深切、使母爱更加醇厚。可以看到, 在孙少安这个青年农民身上, 路遥那种“农民式”的土地意识和“农民式”的爱情和理想是多么深厚和富有诗情。
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 孙少安的最大“野心”和最高理想是一辈子在石屹节或原西县“闹一番世事”, 为孙家建一所“豪宅”、立的一块“纪念碑”。这里, 清楚的表现出孙少安是把扎根本乡立人作为精神追求的最大满足, 可见小生产者的目光仍然局限着他。在此, 我们再一次警觉到, 一些农民有可能先富起来, 但精神上并没有获得彻底解放, 在他们身上, 仍留有传统的巨大阴影。而作者对他的人物倾注了满腔热情给予赞美和歌颂, 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开掘, 无力从理性的高度和乡土拉开一种审美距离, 再一次反映出他那种“农民式”的乡土观和“农民式”的理想给他视野带来的局限。
也许, 路遥已经看到了人物身上的这种乡土自足性, 如对孙少安在“发达起来”不愿“露富”和又“不甘心寂寞无闻”的两难心境的揭示。“但由于路遥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感, 使他不可能从理性上达到揭示农民意识的更高程度, 巨大深沉的乡土意识笼罩着他整个的精神空间, 使他往往从情感上为他的乡土人物抹上了一道浓重而动人的光环, 而总是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冷峻—一种对乡土的峻切审视。”[3]他的理想仅是建立在为改变自身命运和农民“有饭吃”而且“能吃饱”、有富余的基础之上的。而一旦农民真正过上了这种日子, 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不能不说是他“农民式”的乡土观和“农民式”的理想的心理基因。而这一点, 恰恰成就了他同时也限制了他。
三、富有哲学意味的乡土
路遥曾说:“从《人生》以来, 某些评论对我的最主要的责难是所谓‘回归土地’的问题。说我有‘恋土情结’, 说我没有割断旧观念的脐带等等……首先应该弄清楚, 是谁让高加林们经历那么多折磨或自我折磨走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又回到了起点……”[4]显然, 作者提醒我们首先要弄清是谁让高加林重新回到了土地?相对于路遥前期作品, 《人生》不仅与众不同地带有浓重的哲理色彩与普遍的人生意识, 更重要的是它触及到了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乡土观念。
首先, 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让人反复咀嚼的问题, 即高加林对“乡土”的态度问题。高加林在这一问题上陷入了迷途。他一方面痛苦于农村落后, 另一方面又缺乏改变它的信念。他心灵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倾向, 促使他总想展翅高飞, 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乐园。但高加林似乎忘了他之所以能读书并能获得满身才能, 正是因为他的父辈们在黄土地上刨挖供他上学的结果。当高加林被挤掉教师职位, 复归到土地上真正变成了一个农民时, 他感到理想破灭, 心灰意冷。是德顺爷爷的教诲和巧珍的爱情给了他安慰, 使他在不幸时感到了精神的充实和感情的富有。当他“走后门”当了县委通讯干事, 事情败露, 又一次被退回农村时, 他感到“自己孤零零的, 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 是乡亲们再一次真城地安慰他, 德顺爷爷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和哲学家再一次给予他人生的启迪:“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屹崂了……就是这山, 这水, 这土地, 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 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作者有意识地让高加林离开土地后处于精神流浪和灵魂失重的状态, 而让他再次返归土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支点与归宿。
读《人生》, 你会感觉出弥漫于作品中浓郁的乡土之情以及建立在这种乡土之情上的强烈的恋土观念:从作者对乡土自然美的描绘和人情美的赞颂直到对乡土的哲理升华。小说这种“只有扎根乡土才能活人”的生活观念再一次引起我们思想上无法接受的抗拒心理。作品流露的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和家园理想, 而且富有农民式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哲学概括 (德顺爷爷是典型代表) 。实际上, 这种乡土观念和乡土人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乡村遥远的过去。因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极其狭窄的生活天地, 也因为祖祖辈辈食啄于乡土的严峻的生活经验, 中国农民长期形成了一种对于土地无法动摇的情感依赖和一种把乡土诗化、神化的宗教般的虔诚心理和崇拜情绪。农民式的乡土观念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包括知识阶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农的意识笼罩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土”层的“根”也是“农”, 只不过“土”层用知识表达着农民所无法表达的思想观念和理想。
尽管路遥在创作中对乡土人生含情脉脉地深深留恋和呼唤, 但他自己的理性认知还是清醒的, 形成了他所说的“理性与情感的冲突”。而“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5]这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实情的理性思考。因为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有它无法切断的承传性, 文明的不断进化, 也是对历史的堕性不断清刷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忧伤和痛苦的漫长过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从这一意义上讲, 《人生》在路遥的创作中无疑是深刻而富有哲理思考的, 它毕竟从乡土中国的深层探触到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在动律, 并提醒我们从另一面认识当代乡土中国儿女们的精神世界、生活和理想。
路遥在其创作中对生命与力量之源———土地的热烈赞美, 不言而喻, 作者对土地苦难的尽情铺排和展示, 以及对来自土地深处, 在深重苦难中挣扎的强烈遒劲的生命和精神力量的热烈表现, 正是路遥创作中的乡土情结的最好的体现。但是, 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作家自身的创作环境和人生经历的影响, 路遥在对土地的热烈赞美和塑造农村人高大形象时也透射出一种保守和自卑的意识。总之, 路遥热爱苦难中的人们, 渴望他们走出“苦难”的土地, 他浓郁的“乡土情结”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回归土地, 体现了他创作心理的复杂矛盾和斗争。
参考文献
[1]陈正义《土, 是难以忘记的》, 渝西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年02期第56页。
[2]李建南, 《论路遥创作的乡土特色》,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二期, 第22页。
[3]赵学勇, 《路遥的乡土情结》, 兰州大学学报, 1996年, 24 (2) , 第83页。
[4]路遥, 《路遥文集上卷》, 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 第349页。
[5]同上, 第350页。
论萧红“弱势文学”的创作 篇9
《呼兰河传》中萧红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故事,不像是在讲故事,她是在以散文化、诗化的文字像众人展示自己的灵魂世界,以及她对生活的理解。家乡留给萧红的是一个缓慢的、悠长的、无奈的人生视界,其中夹杂了种种情绪以及生活百味,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悲壮、亦没有缠绵悱恻的柔情,有的只是平和、简单、落后、无奈的恸哭。
要想深刻的剖析萧红的作品,首先应该从萧红自身着手,以她的人生遭遇逐步扩展,用环境彰显她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分析其创作的思想价值。首先应针对萧红一生的情感世界对她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她的创作理念。
谈及萧红的婚恋史,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她的第一个男人。由父亲包办婚姻而相识的汪恩甲,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萧红与汪恩甲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奋力逃出魔爪又情愿落入虎口,没有丈夫的关怀,没有父母的疼惜,没有朋友的问候,食不果腹,夜夜为明天的食宿而担忧,她是怎么熬过去的?也正是这种惨淡的日子,给她日后的独特写作视角提供了材料。第一个男人的绝情、背弃为她日后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这段时间是萧红一生最困顿、最惨痛的经历。
对于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萧军,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像是救赎者与被救赎者,一个小黑屋的相遇,两个文学爱好者的碰撞,看似是相识相知,实则对于一个具有大男子主义情怀的男人而言,她对于萧红的“爱”就像是对于弱者的拯救,是两个不甘做奴隶的灵魂所发生的碰撞,对于他们的爱情,我不知该用何种语言来叙述。终于,在1936年,萧军绯闻不断,这是感情最忌讳的,作为一位现代知识女性、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女作家,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悲哀。
和萧军分开后,她牵手了另一位对她温柔、和善的端木蕻良,萧红的第三段感情,不惊天动地、不可歌可泣,有的只是像寻常百姓一样的平淡出奇,这样的感情原因有二,萧红自身对婚姻的恐惧以及端木蕻良性格软弱的原因。她对于端木蕻良没有过高的情感以及精神需求,她只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过一份踏实普通的日子。由此可见,她对于端木蕻良的感情已由精神层面降至生活层面。他和萧红结婚后生活平淡,没有吵闹波澜,但他依赖性特别强,事事需要萧红来承担,身体每况愈下的她,加之两个人生活中细节的摩擦,最终这份感情在日军逼近香港之时,他抛弃萧红拂袖而去……
在端木蕻良离开后,她身体精神各方面均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急需爱来滋养,没有依附和归属的她渴望一份踏实的温暖,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出现了。炮火连连,心亦戚戚,骆宾基的出现就像是瑟瑟发抖的孤儿得到了温暖的庇佑,萧红的心瞬间柔化。
萧红的一生有过四个男人,婚恋复杂,无法断言哪个男人在她的生命中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他们都对萧红的创作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汪恩甲的抛妻弃子让萧红感知了女性的无力挣扎、生活的贫困潦倒;萧军的鲁莽粗犷,在让萧红感到安全的同时也深深束缚了她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使得她以女性独特的思维创作了一部部深入人心的佳作,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萧军对于萧红文学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带头作用.
我们都是生活着的人,出生即意味着存在,世间的对等注定了一切,存在即代表着终将消失。萧红不幸的一生、贫穷的一生、逐爱的一生,直至最后,因误诊她的喉管被割断,已不能出声。此时的萧红虚弱、无助、恐慌、不甘充斥着她的身体,一生追求爱情,却未果,最终落得身先死、心不甘。就这样,萧红离开了这个世界,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
都说女人是一本书,翻得太快领略不到她的美,翻得太慢又会迷了双眼。萧红的一生该用何种语言来?可歌可泣的灵魂使者,她是一只绝美的风筝,再长的线都无法放它飞向自由的蓝天,最终她含着对这个世界的呐喊走向了生命的归属。她注定是独行者,她是上帝的娇宠,在那个浑浊的世界,她不愿意去生活,一生追求自由和爱,最终只得别了世间,与蓝天碧水永处……这是每个人的归处,只可惜了,短短三十一岁的她,留下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她,被尊称为“文学洛神”的她,拥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拯救世界的情怀,最终香消玉殒,留下的文字终入人心,给后人留下了绚丽的风景。她是一个时代的奇迹,恩怨已永恒,爱恨已倾城,一生用孤独抒写女人的史诗。
参考文献
[1]林贤治,《萧红十年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2]萧红,萧红小说全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乡土文学创作 篇10
关键词:表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 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 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 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一、细化、明晰的分割, 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 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 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 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 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 一个或几个形象, 还可以是一段故事, 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 个别表象, 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 在大脑留下的印记, 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 概括表象, 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 带有类的特点。第三, 回忆表象, 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 如, 我们每一个同学, 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 想象的表象, 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 日本的富土山, 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 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 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 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 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 那么, 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 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 就是表象 (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 没有表象, 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 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 如此说, 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 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 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 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 无所不在, 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 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蹴而就, 它是个过程, 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 首先是材料 (信息) 储备, 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 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 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 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 黑格尔说过, 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 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 [2]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 几十年后, 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 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 (篇) 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 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 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 也可以说成是, 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 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 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 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 看到黑暗中湿漉漉的闪着微光的抹布, 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 (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 , 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 文学创作进入了构思阶段, 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 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 [3]所以说, 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 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 (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 它已注入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 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 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 我便想起, 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 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 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 也模仿这种故智, 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 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 都是从极爱的人那儿撷采来的。好诠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 而在闺秀们中, 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1]80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 (分解和综合) 的很好诠释。构思过程中, 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 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 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 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 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 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 [1]15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 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 他总在做手势, 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 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 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 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4]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 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 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 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 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 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 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 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 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 文学以形象性为主, 为更好地欣赏作品, 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 读一首唐诗, 大概只要几十秒, 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 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 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 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 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 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
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 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具象性, 创作者通过感知觉的注意, 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里, 使文学形象的创作有了资源 ;因表象概括性, 使表象具有个和类的特性,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切实符合文学创作规律 (个别中见出一般) 的内容;表象存储在头脑不是一层不变, 可以对它进行加工, 这样就使表象成了构思艺术形象的最理想而适当的材料;因表象的间接获得性, 使经历有限的创作者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象储存, 这在文学创作中是很有意义的。
表象的存在是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的原动力, 而情感是写作和欣赏活动的决定因素, 一颗麻木不仁的心灵是不会有抒发和阅读的渴望的。表象的独特意义在于它既具有概括性又具有形象性, 既有可储存性又有可塑性, 在文学欣赏中, 读者只有借助于他头脑中固有的表象, 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总之, 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57.
[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230.
漫谈文学创作的基本源泉 篇11
关键词:文学创作;源泉;社会生活;情感;信仰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010-01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源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细,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小至口头言语,广至诗词歌赋,故事佳作……文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活跃在众人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影随形着。三言两语便可达意,信笔涂鸦便可传情。文学创作似乎高于生活,却本是源于生活。生活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给予了其创作空间,却也正是因为文学创作让人们对世间的事事物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为人们提供了表达与宣泄的处所,希望与幻想巢窝。哲学上有所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然而运用与此,客观事物便是指日常生活,意识则是形成文学创作的中流砥柱……
人各式各样的行为脱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满足生活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文学创作同样如此。文学是有根的,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古往今来,从协调劳动、传递信息、记载历史到教化民众、思想启迪、愉悦身心……文学创作的产生无一不是伴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大河应运而生。文学创作本就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他们生活的大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是创作来源的要素之一,而无论是素材、题材,还是语言、情节、风土人情、民俗风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所提供的。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是作家的职业使然。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叙述、描写、抒情都是基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感受。或是描画民情,或是情感流露,或是总结历史,或是针砭现实,即便是勾画未来,天马行空的也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积淀与人生感悟。没有萧红在东北沃土上的童年生活,就没有《呼兰河传》中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风情、民俗的细腻描画;没有余华对待生活苦难的态度也就没有《活着》中福贵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中的从容与坚强;没有美国二战之后的“堕落的一代”也就不会出现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倾注的希望……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所处的社会生活成功的艺术再现。
二、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源动力
文学的创作过程其实是一个情感表现的过程,是作家对其既往情感的再度体验。所以说情感是文学创作的魂,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中国古代人很早就意识到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詩。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文心雕龙》中也多次谈到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他看来,诗歌诸要素莫不先乎“情”。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抑或是戏剧,作者的情感活动始终贯穿于艺术形象塑造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说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源动力。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更准确的说是来源于作家置身于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文学创作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更是表达、宣泄、传递情感的出口。它是作者在人生轨迹中喜怒哀乐的文字载体,是作者剖析内心世界表达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重要通道,它将作者对于万事万物的体味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传递情感时同时传递着情感的力量。
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学是死的,被赋予了情感的文学才是鲜活的,是值得人们去品味去感悟去欣赏的。不同的作家在生活中的波澜曲折,百转千回造成了他们对事事物物或喜或悲或平淡或激昂或从容或激进的各种情感,而正是有所情感,才有了表达的需要与创作的动力。
如同正因有屈原对国家楚王的热爱,对遭受打压的愤懑,对奸臣小人的痛恨才有了《离骚》这一传唱世代的佳作;又如因有舒婷对爱情的坚贞执着的态度,才有了《致橡树》中“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情感表达;而奥威尔的人生体味,对极权主义的痛恨,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才应运而生了《1984》这本让我们习得了自由精神的著作……所有的文学创作莫不是初始于一种情感的累积及冲动,就像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在自己心中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同样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而用言辞所表达的艺术活动便是文学创作。
三、信仰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
与动物相比,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拥有智慧,会使用工具。而作为精神性极强的人,当我们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则更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来作为我们的源头,作为我们所谓的故土。而这一故土,回头看是传统,仰头望则是信仰。因此,西方有了上帝,有了伊甸园,有了亚当与夏娃,有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来开天辟地;而东方也一样,盘古划开了天与地的界限,女娲造出了世间众生……而这一切神话故事的诞生,这些关于世界起源、人类出现、国家形成……的说法都便离不开人类在精神世界中归属的需要,依靠的需要。落叶归根,事事物物都牵连着一个“故土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信仰。
众所周知,脱离了精神世界,便只是行尸走肉。而精神世界的需要,正给予了文学创作诞生的一大理由。如同西汉时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主张的提出,以及董仲舒对于儒家思想的鼓吹、宣扬乃至文学创作,莫不是来源于当时对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崇,对这一封建传统思想的高度崇拜。而在西方,《圣经》、《古兰经》等诸多著作的产生,也莫不是因为人类心灵世界的需要,对一种普世性,权威性,甚至是超自然性力量的追崇。即便是如同“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悲剧时期,文学依然是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辅佐者,是树立高度集中共产主义信仰之下的最佳辅佐人。
文学对精神世界的描述及渲染作用是极强的,它透视人们的心灵世界,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力图通过文学的力量感染众生,启迪众生,与他人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与融合。因而,文学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便承载了更深的内涵——引导价值取向。一个社会所推崇的精神方向,价值取向或多或少影响着文学创作的思想与内涵。而在信仰的层面,一个地域一个国度的信仰更是其相关文学需要推崇及弘扬的对象。如果说宗教为信仰提供了皈依的处所,那么,文学便是支撑起信仰的顶梁柱。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方的佛教、印度教……在这些宗教殿堂的光辉照耀下,文学就是那一颗颗相对于宗教世界更加理性更加真实的璀璨明珠,为许许多多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光明的所在。即便是中国社会无神主义的“共产主义信仰”,文学依旧是跑在前头,喊着,叫着,在社会价值取向的山头上插上信仰的大旗……
文学为人们勾画着理想世界,填补人们精神的空虚,满足人们对于信仰的追求,引导人们向曙光进发,为那单薄的信仰点缀上点点星光。
作者简介:潘睿琦(1992.12-),女,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徐訏早期的文学创作倾向 篇12
一.徐訏前期的创作 (1932-1937) ———左翼文学特征明显, 向时代主导文学靠近。
徐訏从1932年创作小说开始到抗战爆发前创作《鬼恋》这段时期, 与时代的主导文学保持的是一种亲和的关系。徐訏早期的作品中, 左翼文学特征是非常明显的。30年代徐訏的作品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还是与主题的开掘上, 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都与“左联”的文学倡导有着深刻的联系。他以30年代复杂的政治、经济斗争为重大背景, 从阶级压迫的角度暴露社会的黑暗, 描写底层人民的挣扎和抗争, 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
徐訏1931年的戏剧《纠纷》以国民党公安局长治伤求医为线索, 直接表现了阶级斗争的风潮和统治阶级的丑恶。代表反动势力的公安局陈局长因镇压工人暴动被打伤, 他在濒临死亡的辗转呻吟中始终不忘用机枪向工人扫射, 同时还为自己的三妻六妾安排善后。反映阶级斗争现实、突出社会矛盾成为徐訏相当自觉的思想取向。小说《郭庆记》通过洗衣局寡妇及其三个儿子的苦难生活, 控诉社会的黑暗、知识者的冷酷, 同时表现了贫民阶层的反抗精神。《滔滔》这篇小说以严重的农村经济危机, 写进城当奶妈的农村少妇小顺嫂幼稚的梦想及自我身份的最后确认,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朦胧阶段意识的觉醒把本来属于城乡对立的素菜转换成表现社会阶级对立的左翼文学主题。写于1935年的戏剧《水中的人们》采用30年代波及全国的特大水灾为题材, 以王乡绅拒绝女仆巧莲回灾区探望家人为线索, 一方面鞭挞了土豪劣绅的冷酷狠毒, 另一方面把底层民众的悲惨遭遇及反抗风潮勾勒出来。在主题选择及表现方法上, 这篇作品与左翼作家丁玲那篇标志着普罗文学重大突破的同类题材小说《水》有着本质的相通。同样以水灾为背景, 无论是写官府的冷酷恶毒和农民的苦难, 还是写群众的觉醒与反抗, 那种反映广阔的现实背景及剧烈的阶级冲突的主题选择都是一致的。写于30年代末的五幕剧《月亮》是徐訏一部有着明显左翼倾向的优秀作品。戏剧以上海“孤岛”为背景, 全面展开对于时代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描绘, 从立意和艺术构思的角度看, 明显受到《子夜》的启发。剧本通过民族资本家李勋位与日本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的矛盾斗争、与工人阶级的对立以及通过其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 全方位地展现30年代末在日本帝国主义渗透下上海“孤岛”的主要社会现实———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危机及软弱性、工人的罢工风潮以及爱国抗日运动的展开。通过民族资本家李勋位的悲剧命运, 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上海“孤岛”社会的民族与阶级的主要矛盾斗争。《月亮》这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轴心的构思无疑受到《子夜》的影响。以《子夜》为代表的左翼社会剖析文学作品着力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又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月亮》的主题建构和人物塑造也以这种社会剖析为依归, 其对左翼文学主潮的呼应是不言而喻的。
纵观徐訏30年代的文学创作, 其左翼色彩是十分明显的, 与主流文学保持一致, 关注社会现实, 描写重大事件, 揭露阶级矛盾。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不满与抗议, 显露出作家注视社会现实, 关切人民苦难的人生态度和创作倾向, 创作手法上大体倾向于传统的现实主义, 尽管这些作品艺术上还比较粗糙、幼稚, 但在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 并与同一时期的民主主义文学的走向一致。
二.徐訏第二阶段的创作 (1937-1949) ———对时代文学的疏离。
徐訏这阶段的创作表现为个人化的对“爱和美”的浪漫主义文学主题的偏爱;对超越于现实之上的人性和宇宙的冥想和沉思。与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寄托于现实的社会改造运动的革命时代的主导性的人生价值不同, 他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的生存的终极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他的创作表现出一种超时代、超功利的, 关注宇宙和人生的永恒真理的神秘主义倾向。与之相对应的时代是一种激进的革命话语, 在抗战文学浪潮压倒一切的时候, 文学创作陷入了单一的话语模式———社会精英意识与功能主义倾向。
《鬼恋》是徐訏的成名作, 发表于1937年1月的《宇宙风》杂志。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篇远离现实生活的小说, 恰恰又可以说是对其流行文学话语的解构与回应。与其时代主流文学“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不同, 徐訏在这篇小说里为读者讲述了一段“人”与“鬼”的奇情、奇恋。在一个月光凄绝的冬夜, “我”邂逅了一位全身黑衣, 脸凄白似雪, 并口口声声称自己是“鬼”的女子。小说在一种舒缓、恬静的叙述中展开, 流动着浓郁的诗情韵致, 给人以悠远、冲淡的感受。在这种浓郁的诗意中, 不管是“我”还是“鬼”都超脱了人间的世俗而被亘古如斯的月夜所净化。然而, 这种极尽幻美的爱, 实则是对现实的诘难。在迷离凄绝的人鬼之恋背后竟是一个“最入世”的女职业革命者理想破灭的故事。“我”的出现唤起了她压抑已久的人性, 于是, 封冻的情感开始复苏。但随着我们交往的增多, “我”的情感愈浓, “鬼”却愈入矛盾与痛苦。对于“鬼”来说, 一旦放任情感的自然流露, 必将重新回到世俗之中, 难以实现精神的超越, 所以她最终选择了远行, 以斩断心中萌发的俗念。人的不幸来源于希望, 希望把人从生命的寂静中唤醒, 又使他们置身于人生颠簸的大海去追寻光明的彼岸。“鬼”的飘然离去使小说的浪漫情调归于完整, 但却为我们揭示了时代视野所忽略的盲区和残缺:当主流文学还在为某种社会理想狂热高歌、呐喊时, 现实中的人们已经沦为失掉精神与自我的流浪儿。《鬼恋》便是对现实残缺性的否定和沉思。
在他随后的一组小说《阿拉伯海的女神》《精神病患者的悲歌》《吉卜赛的诱惑》《荒谬的英法海峡》《风萧萧》等篇中, 徐訏精心编织着幻梦, 企图冲破现实理念的藩篱, 为柔弱的心灵铸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精神病患者的悲歌》就是一曲人性的颂歌。为了治疗白蒂的精神病, “我”制造了与她的女仆海兰的假恋情, 以激起白蒂爱人与被爱的欲望, 唤起她失去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和意识。在此过程中, 海兰弄假成真, 深深地爱上了“我”, 但为了成全白蒂与“我”的姻缘, 海兰慨然以死相报。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闪烁着圣洁的人性光辉, 为了爱, 为了所爱者的爱, 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海兰这种崇高的爱净化了白蒂的心灵, 使她毅然投入上帝的怀抱, 用宗教的博爱替代了世俗的狭隘之爱。
《吉卜赛的诱惑》则体现了另一种形态的人性美。吉普赛女郎罗拉不但有海兰那样乐于助人的人性美德, 更为重要的是她那种独立奔放、游离于社会约束、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奔放人性美感化了“我”和潘蕊。在这种人性美面前, “我”的忙碌、追求委实是太渺小了。
《风萧萧》所体现的“其实只是几个你我一样的灵魂在不同环境里挣扎奋斗, 为理想、为梦、为信仰、为爱以及为大我小我的生存而已。”“我”同白苹、梅瀛子、海伦之间的感情纠葛, 不是世俗观念中的爱情, 而是介于友谊和爱情之间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我”正是怀着对白苹、梅瀛子、海伦三人的深爱与期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使生命在远离喧嚣的终极目标之处找到了归宿, 幻化为一种朦胧的超越和自由状态。
在上述作品中, 徐訏在对人性的严肃审视中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和批判, 以浪漫主义的自由精神与理性的严肃思辨对时代的狂躁和粗放提出了质疑, 与时代主流文学保持着疏离。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作家”, 纵观他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创作, 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时代文学主流的亲近与疏离, 由此可以发现他的创作倾向的转变,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后续创作。
摘要:抗战时期徐訏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与其时代的主导文学由亲和到疏离的过程。抗战开始之前徐訏的创作左翼文学特征明显, 与时代文学保持着亲近的关系, 受左翼影响比较大。抗战之后, 徐訏的创作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而与时代文学保持着疏离。
关键词:时代主流,亲近,疏离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2]耿传明.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