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文学(精选12篇)
西方古典文学 篇1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再单纯地关注学生考试的成绩, 而是更多地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中间也包含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要求。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分类, 可以从年代发展上将其分成前古典以及维也纳古典两个部分。从作曲家以及代表人物上, 则可以按照巴赫、贝多芬以及莫扎特等知名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进行分类。但遗憾的是, 现阶段西方古典音乐对各个高校的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也仅仅是能说出几个代表人物、几首代表作而已。针对这一情况, 王婷婷较为系统地整理了西方古典音乐流派并编著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出版) 一书, 用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西方古典音乐, 进而提高自身鉴赏音乐的能力。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以时间为轴, 详尽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古典音乐流派、特征以及代表人物, 而不是简单笼统地提出如何对古典音乐进行鉴赏。不仅如此, 与其他介绍西方古典音乐以及相关的鉴赏书籍不同的是, 该书并不单纯地就音乐鉴赏进行分析, 而是讨论了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而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促进音乐教学课程开展的方法。可以说,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是一本较为系统、详尽, 适用于高校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课程的书目。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指出, 高校对古典音乐鉴赏缺乏足够的重视, 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发展的滞后以及学生自主程度不足是影响音乐教学开展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在教学上过多重视文化课程而忽视了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开展, 这就导致无论是教师、高校, 还是学生自身在观念上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转变。另外, 由于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还维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 手段较为单一,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教学方法和观念上的落后。如果音乐鉴赏课程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进行记录, 而不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相互交流, 那么音乐鉴赏课程也只能流于形式。当然, 这种教学方法也与目前所采取的考评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针对教学情况评估的过程中, 高校在考评形式上的单一以及考评结果往往会对学生的评优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倾向。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还指出, 西方古典音乐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一情况,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认为, 应该提高对古典音乐教学的重视, 多元化发展教学手段和考评机制以及开展一系列的音乐鉴赏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衷程度。学校可以通过在课时上向古典音乐教学进行倾斜, 聘请具有高水平鉴赏能力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等方式, 使得教师、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进而在观念上对古典音乐鉴赏重视起来。同时,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再现当时历史环境和人物关系的方式, 帮助学生加深对特定时期、特定人物创作乐曲的理解。
不仅如此,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还指出, 可以在校园中通过开展音乐知识竞赛和乐曲演奏比赛、成立古典音乐鉴赏社团的方式, 积极营造出一种学习、提高自身音乐鉴赏能力的氛围。目前, 已经有部分高校以古典音乐鉴赏社团这一组织为依托, 通过定期组织古典音乐知识讲座、邀请名家与学生互动交流, 在高校中营造了良好的音乐鉴赏环境。而通过参加各类活动, 大学生不但切实提高了自身音乐鉴赏能力, 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能力。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不但从古典音乐这一角度以时间发展和历史背景为依托, 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古典音乐不同流派、不同形式以及不同代表人物, 更是从高校古典音乐鉴赏和赏析教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说,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一书是音乐鉴赏类相关图书的创新之作, 有助于高校学生和教师加深对音乐鉴赏的理解和认知。
西方古典文学 篇2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
最突出的特点是忧郁,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从他穿着丧服登场,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装疯,到戏中作戏,到后宫劝母,到海上窥奸,到墓场葬礼,到宫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后毁灭,忧郁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其次是犹豫,姆雷特中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 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他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 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然而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的行动。
当然哈姆雷特的性格又是是刚毅的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以从他为了报仇 居然可以装疯而且还骗了那么多人)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同时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景遇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于1601年完成的一部举世闻名的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是一部话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之父以外驾崩,叔叔克劳狄斯是弑君之人,并乘机登上觊觎已久的王位。母亲乔特鲁德改嫁新王。王子哈姆雷特特应召回国。在一个夜晚,先王灵魂出现,告诉王子真相。哈姆雷特决定为父亲复仇。
无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该作品中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时整个欧洲都处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文艺复兴的一个中心,在当时聚集了各类人文主义思想家。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强调了人的力量。反对和抨击教会,甚至是想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莎士比亚也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丹麦王子的形象。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小的人文主义思潮拗不过强大的教会与封建统治。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人物。
一哈姆雷特的典型想象
在中外文坛中大家都一致认为哈姆雷特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任务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1】。马克思赞扬希腊神话时说,他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然,富于艺术魅力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应有之义。确实,凡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哈姆雷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他极具富有文学的魅力。《哈姆雷特》从东方到西方,几百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哈姆雷特是西欧近代文学初期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地比较成功地地方是他真实地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地特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沙翁对哈姆雷特这个任务采取了歌颂的态度。在歌剧中通过其他人来赞美他。整个戏剧的结尾用军人的葬礼来追到他。把哈姆雷特烘托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英雄。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关系改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2】。哈姆雷特这个典型人物正是文艺复兴的典型环境中出现的。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竭力通过人文主义的思潮来影响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们。甚至是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哈姆雷特就着样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应运而生”了。以叔叔杀害父亲这个矛盾来为父报仇。之后再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充满人文关爱的丹麦。哈姆雷特受人文主义影响讨厌腐朽的丹麦王国。他曾说:“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他强烈地抨击着恶毒地叔叔,黑心的御前大臣以及充满欲望的母亲。论身份哈姆雷特是王子,是统治集团的中心人物。但是他离开宫廷,在人文主义地中心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地熏陶,教会认为人生是罪孽,而“他”却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二 哈姆雷特的文学形象——延宕
再西方评论界,有种影响颇大的解释。认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而行为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在于他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酒是悲剧得根源。于是,哈姆雷特也被人看作行为犹豫延宕的典型
那为何哈姆雷特的性格如此延宕,这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其为父亲报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重整乾坤。在有一幕剧中哈姆雷特说道:“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不难看出,哈姆雷特在人文思潮的影响下立志重整丹麦王国。但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雷特想要行动,但却不知怎么行动。这构成了他行为的延宕。在先王的灵魂告诉他真相之时,哈姆雷特立志非要替其父亲报仇不可。但是在行动中他装疯卖傻并纠集伶人上演《捕鼠记》来探听虚实。在确定父亲确为其叔叔所谋害时,却迟迟不动手。连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新国王在神龛前独自忏悔祈祷。哈姆雷特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把握住,迟迟犹豫不决。这就是他的延宕所在。
其次,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完全依靠群众,只能孤军奋战。新国王对哈姆雷特的几次试探以及借英王之手来杀害他,都显现除了恶势力的强大。哈姆雷特只能依靠自己,最多也只是有最忠心的朋友霍拉旭的帮助而已。这于国王的力量比起来无疑是“鸡蛋砸石头”。这样的延宕只能是时代的悲剧。
总之,哈姆雷特的“延宕”以及文学形象石油这深刻的时代历史背景的。那就是在文艺复兴下的人文主义艰难地在教会以及封建势力下困难地传播生长。而哈姆雷特正是人文主义的传播者之一。莎士比亚通过对“哈姆雷特”这一文学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当时教会,封建王朝的腐败和黑暗的统治。同时也赞扬和歌颂人文主义,并对其的同情。《哈姆雷特》不愧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的传世之作。
故事在“伏盖公寓”和贵夫人的“沙龙”中展开。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法国大革命中发了财,把他父爱倾注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他们极度的虚荣心。他以每人八十万法郎的妆奁,使大女儿娜齐成了伯爵夫人,使二女儿但斐纳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为了不使女儿女婿丧失高贵的身份,他放弃面粉生意,寄寓在伏盖的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把自己所剩无几的年金和仅有一些金银器具都消耗贻尽。当他耗尽了所有家私,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的时候,却被女儿们遗弃了。在弥留之际,他思念女儿,盼望见最后一面,但终于未能如愿,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
来自外省的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到巴黎求学,因手头拮据,也寄居在粗俗、寒伧的伏盖公寓里。这个一心向上爬的贵族青年,由于他远房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援引,终于涉足于巴黎上流社会之中。他经常帮助高老头,了解了高老头父女关系的内幕,并先后结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他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娜齐)失败,转而追求纽沁根太太(但斐纳),成为他的情人。在上流社会的交往之中,拉斯蒂涅充分窥视而熟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金钱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野心家性格。给穷困病死的高老头送葬后,拉斯蒂涅怀着与巴黎社会“拼一拼”的决心,走进了纽沁根太太的家门,开始了他野心家的创业活动。
在伏盖公寓里,还寄居着其他种种人物。其中最突出的是苦役逃犯伏脱冷。虽然他的活动和经历只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插曲,然而他丑恶的言行却使拉斯蒂涅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是拉斯蒂涅走上野心家道路的指路人之一。三次 “人生大课”。
拉斯蒂涅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由外省来到巴黎求学。初来巴黎,言行举止稳重端庄,显然是一个“有热情,有才气的青年”。他只想“乖乖地”啃他的法律,“一心一意做一个清正的法官”但是,没有一年光景,他经不住繁华的巴黎上流社会的腐化生活的诱惑,抛弃了刻苦用功的念头,求助于远房表姐——一个有名的贵族妇女鲍赛昂子爵夫人,步入巴黎贵族的沙龙。在他“见识改换,雄心奋发之后”,凭着“在交际场中无孔不入的本领”,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以便“投身上流社会”的活动。
拉斯蒂涅的第一次(—极端利己主义)人生大课是鲍赛昂夫人的指点和教诲。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黎“贵族社会的领袖”,交涉界的王后。她有一个显赫的家世,是“天潢贵胄,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她还具备出众的姿色和过人的才智,因此她的家成为贵族阶级权威的象征,每个贵族妇女都以能进入她的沙龙而引为光荣。这个熟谙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将她所掌握的资本主义社“关系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的远房表兄弟,堪称拉斯蒂涅的启蒙者。鲍赛昂夫人恳切地告诫她的表弟:“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社会不过是傻子跟骗子的集团。你别做傻子,也别做骗子。”鲍赛昂夫人指点拉斯蒂涅,要把女人作为向上爬的阶梯。“你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你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个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她鼓励拉斯蒂涅去追求年轻、有钱、漂亮的纽沁根太太,“一朝她把你另眼相看了,„„那时你就走红啦。”她还教给拉斯蒂涅对付女人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把把你的心掏出来,„„先得学会提防人家。”要使得“女人觉得你有才气,有能耐。”对于表姐的教诲,拉斯蒂涅心领神会。他照着“老师”说的去做,显示狂热地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甚至不止一次对“老师”也动过非分之念,最后终于巴结上了纽沁根太太,“钩上了一个巴黎最漂亮最风流的女子”,从而步入了巴黎上流社会。正如鲍赛昂夫人所说:“我们做女人的,也有我们的仗要打。”巴黎上流社会中贵族妇女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一代沙龙王后终于溃败了,高傲的鲍赛昂夫人,尽管通晓上流社会的奥秘,但由于情场失意不得不出走巴黎,远避乡郊。她的衰败过程,对于拉斯蒂涅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拉斯蒂涅的第二次(金钱法则课)人生大课,是伏脱冷近乎斥骂的教诲。
什么坏事都能干的伏脱冷,是一个想拼命爬上贵族社会的恶汉。他没有高贵的门第,没有巨额的资本,没有能勾动女人的美貌,就采用粗暴的“象炮弹一样轰进”上流社会去的方法。虽然他没有如愿以偿,然而他为此付出了时间,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拉斯蒂涅“是一个配我脾胃的汉子”,就“关心”他,“开导”他。与鲍赛昂夫人相比,他的教导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他先以自己的复杂经历去打动拉斯蒂涅,指教拉斯蒂涅要“对什么都不服从”。他以锐利的目光透视拉斯蒂涅的心灵,劝他要出人头地,不能只靠求学,要想别的办法,要有野心。他为拉斯蒂涅盘算,即使求学成功,谋取了一个较好的职位,也不能改变贫困的境遇,提高地位。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败。”因此“要挣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他鼓动拉斯蒂涅:“要作乐,就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你事后洗干净。”“你要有种,你就扬着脸直线往前冲。可是你得跟妒忌、毁谤、庸俗斗争,跟所有的人斗争。”要“打出路来,„„不象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象瘟疫一样钻进去。”他向拉斯蒂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维多莉小姐订婚,杀死她的哥哥,让她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他表示一定为拉斯蒂涅付出实际行动,报酬是从维多莉小姐继承的百万之中提取二十万。伏脱冷的谈论,开始时惊骇了拉斯蒂涅,但对他的影响却是远的。他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他的确“动了心”。对于伏脱冷的教导,拉斯蒂涅是这样领会的:“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对我说的,他赤裸裸的说了出来。”“关于德行,这强盗坯三言两语告诉我的,远过于多少人物多少书本所说的。”当然,此时的拉斯蒂涅终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雏形,刚从贵族阶级方面转化而来,对赤裸裸的资产阶级掠夺方式,还感到不适应,所以在执行伏脱冷所设置的计划时,表现出某种犹豫迟疑和矛盾的心情。拉斯蒂涅的第三次(道德沦丧课)人生大课,是高老头的死。
高老头是一个出身“面条司务”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曾经是个百万富翁。他宠爱女儿,把家私都分给了女儿,自己只留下一分年金。当他有钱时,女儿围着他撒娇;当他手中还有一点年金时,女儿经常来看望;当他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们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在奄奄待逝之际,他忍着疼痛思念女儿,倾诉着他对女儿的爱:“她们还少不了我呢。„„她们需要钱,我可知道到哪儿去挣。”眼看着女儿的确不来时,他哀叹着:“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他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所有的爱都被我对她们用尽了,她们对我不能再有爱的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笼络儿女,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他怨恨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他呼吁社会:“为了父亲的死,应该订一条法律。”高老头出于对女儿的爱,把最后一点钱拿出来,给拉斯蒂涅买房子,让他和但斐纳住在一起。也可能是拉斯蒂涅还没有完全丧失正义和同情心,可可能是出于对高老头的感激,拉斯蒂涅为高老头送葬。他从高老头的死中,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全在于金钱,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获取金钱、立足上流社会的决心。
总之,拉斯蒂涅通过三次人生大课的教育,一步一步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虽然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有过顾虑和羞愧,但他每次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了上风。他凭借自己的伶俐狡猾和冷静头脑,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终于走向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罪恶深渊。考察这个青年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创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渊源。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篇3
圣经在西方文学中
喜欢《简爱》的读者应该会熟悉下面的文字:
“至于圣约翰?里弗斯,他离开英国到了印度,踏上了自己所规划的道路,依然这么走下去,他奋斗于岩石和危险之中,再也没有比他更坚定不移、不知疲倦的先驱者了。他坚决、忠实、虔诚,他精力充沛、热情真诚地为自己的同类含辛茹苦,他为他们开辟艰辛的前进之路,像巨人一般砍掉拦在路上的信条和等级的偏见。他也许很严厉,也许很苛刻,也许还雄心勃勃,但他的严厉是武士大心一类的严厉,大心保卫他所护送的香客,免受亚玻伦人的袭击,他的苛刻是使徒那种苛刻,他代表上帝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他的雄心是高尚的主的精神之雄心,目的是要名列尘世得救者的前茅——这些人毫无过错地站在上帝的宝座前面,分享耶稣最后的伟大胜利。他们被召唤,被选中,都是些忠贞不二的人。
圣约翰没有结婚,现在再也不会了。他独自一人足以胜任辛劳,他的劳作已快结束,他那光辉的太阳急匆匆下沉。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催下了我世俗的眼泪,也使我心中充满了神圣的欢乐。他提前得到了必定得到的酬报,那不朽的桂冠。我知道一只陌生的手随之会写信给我,说这位善良而忠实的仆人最后已被召安享受主的欢乐了。为什么要为此而哭泣呢?不会有死的恐惧使圣约翰的临终时刻暗淡无光。他的头脑十分明晰;他的心灵无所畏惧;他的希望十分可靠;他的信念不可动摇。他自己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保证:‘我的主,’他说,‘已经预先警告过我。日复一日他都更加明确地宣告,是了,我必快来,我每时每刻更加急切地回答,阿门,主耶稣呵,我愿你来!’”
每次读到《简爱》最后一章那坚定有力充满盼望的文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信心、盼望、仁爱的人生比金子还宝贵啊!《简爱》是我最喜爱的西方小说,中国许多的女孩子都喜欢《简爱》这本书,有的女孩子甚至为此书建立了自己的纯真而高尚的爱情观。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并没有因着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价值,反而因着时代的变迁越加显出其文学的宝贵意义,成千上万的西方古典文学,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圣经的营养。千万西方文学作品更是直接应用了圣经的经文,《简爱》故事的结尾只是其中之一,伟大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作品中也直接摘录了圣经诗句以结构情节;英国奇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引用了耶稣的应许慰藉卡顿和那位女子:“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 《复活》的开篇和结尾部分大量引用了圣经新约福音书的经文:《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可以说没有圣经,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西方文学,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你就无法真正读懂和欣赏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
伟大作家与基督教
圣经六十六卷记录了最真实的人性,人类的失败与绝望,同时也最忠实地记载了人类所能拥有的赦免、救赎和盼望。圣经本身就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学作品,那是神所默示的。
西方文学中,有一位无人可敌的伟大作家,历时历代以来,许多帝王的名字都已经被人遗忘,可是至今人们谈到他的名字都带着敬意,他戏剧作品中的台词成为经典名言。他的38部诗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数以百万的人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同流泪共欢喜,他就是莎士比亚。哪怕是稍有一点圣经知识的人,一读莎翁的作品,就立刻能一不小心就读到圣经的经文。据美国学者统计,莎士比亚的每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次数为14次,很显然莎士比亚引用圣经不是偶然的,而是用心良苦的。任何读过他戏剧的读者都能从故事中看到圣经故事的影子。《哈姆雷特》曾经被拍成电影《王子复仇记》,中文版中的王子由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配音,此故事的灵感被称为取材于《圣经》创世纪中该隐与亚伯的故事,小弟杀了兄长的家庭悲剧。
最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家喻户晓,被誉为一曲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颂歌。一对纯真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由于家庭世代相仇他们彼此相爱却无法永成伴侣。苦恋的情人将一切世俗顾虑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彼此相许,最后双双殉情。虽然他们的生命结束了,但他们的爱情仍然活着,终于感化双方家族释嫌修好,爱情胜过了仇恨。唯有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爱唯有从上帝而来。主耶稣以牺牲自己的大爱,带来了赦免,仁慈,博爱的真理与恩典。饶恕,仁慈,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圣经》歌罗西书第三章,12节和14节说“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圣经》经文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无处不在。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中关于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nlc202309010520
前段时间,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5位孩子因寒冷而活活冻死在大街上,有微博作者将此事件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几乎都会联想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从而引起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实在是扭曲了作品的原意精神,安徒生要表达的是对永生和天堂的盼望,在这个世界上有苦难,但在上帝那里有永远的安慰和福乐,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她的祖母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愁苦的天堂中永远与上帝在一起了。
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丹麦童话大师。他出生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的生活和作品是与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分不开的。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说:“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
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中,安徒生谈到,他从少年时期起,一生都在祷告中度过,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祈求上帝给他勇气和依靠和智慧,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孩子,也深信在任何苦难困苦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那位有情的上帝,是他的天父,掌管他的人生。信仰产生了伟大的作家,他带给世界的作品全部是充满了光阴和盼望的。
《丑小鸭》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知道的故事,大家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是丑小鸭的生活遭遇真的是很不幸的,可是他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丑小鸭是第一激励大师。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努力奋斗实现梦想不是安徒生要告诉大家的。安徒生要说的是:上帝对你的一生总有最美好的计划。
一只小天鹅,上帝安排他诞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没有爱的社会里,哪怕他多么对别人友好,所有人都不接纳他。但他没有怨恨,总抱着信心和盼望继续积极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是高贵的天鹅。高贵的生命是谦卑的,他并没有因为认识到自己天鹅就骄傲起来,他一如既往,保持着谦恭温良的态度,并且对所有逼迫过他,讥笑过他的人采取宽恕。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更加重要,努力奋斗的成就如果让你失去高贵的人格和品性仍然是失败的。无论你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上帝都在看顾你,带领你,引导你,你不能失去高贵。“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幸福!”这似乎到出了我的心声。
大凡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没有一个没读过托尔斯泰的《复活》的,可以说,没读过这部经典作品,那简直就是无知了。
正如莎士比亚刻意引用圣经原文一样,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运用福音书也是有他的用意的,圣经的经文实际上是提炼出了小说所要体现的内容和核心思想。
《复活》中的主人公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和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原是一对清纯的彼此相爱的年青人,但后来很不幸聂赫留朵夫在军营中堕落了,再次遇见玛丝洛娃,清纯爱情不再,相反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逃之夭夭。许多年后,当聂赫留朵夫再次与玛丝洛娃相逢,竟然是在判决玛丝洛娃罪行的法庭上,而玛丝洛娃成了最下等的妓女。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深感自己就是造成玛丝洛娃走上犯罪道路的刽子手,他的良心终于苏醒,不但向女友忏悔,并为她的释放尽力奔走,甚至到甘愿放弃一切,为了赎罪愿意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他良心的谴责更为痛苦难熬。是圣经福音书让聂赫留朵夫得以真正的自由和重生复活,完全成为新造的人。
聂赫留朵夫读到了马太福音书第十八章“那时彼得进前时,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 说,不是到七次,乃到七十个七次。”上帝的话语带着能力,他最大最重的罪都可以因为信靠耶稣而得以赦免,福音书带给聂赫留朵夫心境豁然开朗,他彻夜难眠如饥似渴阅读新约福音,如同婴儿吸取着生命的灵奶。福音书给了他生命的方向。他意识到,我们自己可以成为是自己的主人,这是荒谬的信念,真正的人生享受那是在主的戒律中。小说的最后,玛丝洛娃和她相爱的人结婚了,而聂赫留朵夫的心灵也自由了。托尔斯泰显然读懂了圣经,任何人无法靠自己的行为救赎自己,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的唯一救主就是耶稣基督。
有伟大真理才有伟大的文学
高尚的文学作品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虽然文学是属于作家的自我活动,表达着作家的思想和理念,但经典的文学作品对社会也会产生长久的影响力。一本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通过文字表达对人性的关切、对社会的关系,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对永恒的期待。真正的文学就是人学,怎么样的思想写出怎么的作品。西方经典著作的大多作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神曲》作者但丁,描写天堂地狱,无人能再超越;《失乐园》作者米尔顿,其被称为永远的作家;《天路历程》作者约翰?班杨,书写了一本世界历史上最著名、阅众最多、印刷版数最高的书籍之一,约翰16岁时是一位修补锅子水壶的,完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极其贫穷,他竟写出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书之一;《罪与罚》的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是深具洞察力的虔诚基督徒小说家;《唐吉轲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文学史上最风靡的人物之一,耶鲁大学的布鲁姆把塞万提斯描写成“不可轻视的少数西方作家之一”;鲁益师是二十世纪最多产也是最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今天鲁益师的作品仍拥有广大的读者,他们都深受圣经的影响。
根据《英国文学之圣经传统字典》(A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表明一大批伟大作家的作品无不受到圣经的影响。他们是贝克特、布莱克、拜伦、乔叟、康拉德、克莱恩、狄更生、福克纳、弗罗斯特、海明威、爱伦坡、史坦贝克、但尼生、马克吐温,以及怀特曼。这本书的总编乔佛瑞(David Jeffrey)指出,尽管世俗化的社会越来越远离圣经,圣经依然影响着当代的文学。很显然伟大的、经典的、无法超越的文学作品都诞生于伟大的真理,任何还能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人都有必要去阅读圣经,任何在学习写作中想要成为伟大文学作品撰写者的作者,都需要去阅读圣经,并且读懂。
西方古典歌剧欣赏初探 篇4
一、了解西方古典歌剧的基础知识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 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西方古典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19世纪为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代。在漫长的歌剧发展史中, 产生过多种类型的歌剧, 如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抒情歌剧、轻歌剧、乐剧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歌剧, 均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点。如正歌剧常以神话或重大历史故事为题材, 演出场面人物多、场景大、气势宏伟, 在演唱上, 用咏叹调抒发主要情感, 用宣叙调展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如普契尼的《图兰朵》、威尔第的《阿依达》等;抒情歌剧是一种剧情带有浓郁的抒情格调和现实生活气息, 歌剧旋律悦耳、优美并易于记忆, 常具有伤感色彩的歌剧风格, 如古诺的《浮士德》、玛斯奈的《曼侬》等;喜歌剧和轻歌剧剧情诙谐幽默, 常有讽刺意味, 常以民间生活故事为主要题材, 故事情节生动活泼, 人物性格鲜明, 如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等。
歌剧音乐的构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朗诵等, 器乐部分包括前奏曲 (或序曲) 、间奏曲等。在歌剧的声乐部分中, 最引人入胜的是男女主人公演唱的咏叹调, 通常篇幅较大且富戏剧性, 集中体现主人公的形象或心理刻画, 旋律性强, 表现力丰富, 是展示歌剧演员歌唱才华的重要途径。此外, 还有多种重唱形式, 同时表达多人的内心情感。歌剧中的合唱更是歌剧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在描绘意境、营造气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宣叙调也是歌剧中的一种重要的歌唱形式, 通常称为“朗诵调”, 旋律接近于说白, 节奏较自由, 是歌剧中发展戏剧情节的重要途径。
二、掌握西方古典歌剧欣赏方法
(一) 观看歌剧前要预习歌剧内容
由于歌剧是一种高度概括、凝练的艺术形式, 通过虚拟化的手法, 把剧中人物生活的广阔空间浓缩到几十平米的舞台上, 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浓缩到几小时的演出时间上, 因此, 在情节上往往有跳跃性, 如果观众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 势必造成理解的偏差。因此, 对于一部陌生的歌剧作品, 在欣赏之前, 最好能够先找来该歌剧的脚本以及有关这部歌剧的文字资料、影碟光盘等, 提前了解该歌剧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对该歌剧的理解程度。如在欣赏歌剧《浮士德》前, 先阅读歌剧脚本, 了解到该剧虽然取材于德国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 但歌剧中并没有刻画浮士德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和他一生不懈努力的场面, 更没有表现原诗剧中浮士德体现出来的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而歌剧《浮士德》是围绕浮士德、玛格丽特和梅菲斯托菲勒三个主要人物展开, 写浮士德出卖灵魂与魔鬼交易后与少女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因此, 在欣赏第三幕玛格丽特的著名咏叹调《珠宝之歌》时, 既能感受到这首咏叹调音乐所表现的少女玛格丽特天真纯洁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对该唱段预示的由贪图虚荣酿成的悲惨结局有所体会。
(二) 对咏叹调、重唱、合唱等表现戏剧冲突的主要唱段要着重欣赏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要角色的独唱唱段, 是作曲者根据剧情的需要为主要角色所写的, 是主要角色在特定情境中集中抒发内心感情、倾诉喜怒哀乐的重要唱段, 是人物内心的独白。咏叹调的旋律优美动听, 强调声乐演唱技巧,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可以说是歌剧音乐中的精华部分, 因此, 歌剧欣赏中对咏叹调的欣赏应放在重心位置, 它不仅艺术高超, 格调清新高雅, 而且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矛盾的心情, 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是戏剧冲突集中的表现。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第一幕第二场, 自幼在乡村长大的少女塔吉雅娜初识奥涅金时激动不已, 为表白爱慕写信时的情景, 咏叹调音乐将塔吉雅娜热情的表白、烦躁不安的激动、对幸福的憧憬以及对幸福的无悔追求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中的重唱通常发生在主要人物的情感交融或是纠葛的时刻, 它精简了歌剧篇幅, 直接表现戏剧冲突, 它使几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得到展示并发生相互影响, 深化了歌剧内容的表现。如古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一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初识时唱了一句歌谣式的乐句, 朱丽叶重复了一次, 之后, 罗密欧用同样的旋律表示他与朱丽叶心心相印, 最后这对主人公以平行六度的二重唱结束了这段音乐。
合唱是歌剧音乐的一种形式, 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表现功能。从审美意义上说, 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 一曲曲恢宏的、深沉的、优美的合唱歌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歌剧中的合唱可以表现群体形象, 可以描绘风俗背景、布局特定气氛, 可以叙述剧情, 也具有结构功能。如普契尼《蝴蝶夫人》第二幕中巧巧桑穿上当初的婚服, 怀着幸福的期盼, 等待平克尔顿的归来。她在月光下凝视前方, 直至黎明时分, 远处传来哼唱的渔夫号子, 衬托出苦等一夜的巧巧桑有多么痴情。这支优美的合唱也反映了作曲家本人对蝴蝶夫人不幸命运的同情, 对她真挚纯洁心灵的赞美。
(三) 对表演所表现的音乐内涵的关注
欣赏歌剧, 除了欣赏演员美妙的咏叹调、重唱、合唱外, 更要欣赏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表情上的东西、感情上的东西是相通的, 是没有国界的, 观众会感受到演员的丰富表情, 一笑一颦、举手投足, 总是尽可能地诠释出音乐的内涵, 带动观众的情绪。如果我们在欣赏歌剧时能细致地观看演员的表演, 就能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歌剧选材广泛, 内容丰富, 既能表现人物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 又能反映重大的社会性、哲理性问题。正如《歌剧概论》绪言中所述:“歌剧是一部百科全书, 它记录了大革命的雄伟, 世纪末的伤颓, 阴谋家的谄媚, 有情人的苦悲;有赌徒的狂热, 有歌手的忏悔, 有多余人的失落, 有英雄的眼泪。”要真正读懂歌剧这部百科全书, 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感知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在全面了解歌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歌剧欣赏的基本方法, 并亲身品味了几部西方古典歌剧名作原汁原味地演出后, 我们才能获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 才能感受到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才能真正理解歌剧艺术在音乐历史的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钱苑, 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汤琦, 张重辉.中外音乐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西方文学名著精读(下) 篇5
4.1 古典主义概述
4.1.1社会情况
17世纪主要的文**流是古典主义,流行于西欧,主要代表是法国。由于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以古代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思想潮流方面,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强调理性万能的作用,以理性作为真理的最高标准.4.1.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贤明的君主。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3)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
4)要求语言准确、精练、明晰;描写人物的某特点。
4.2 《伪君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莫里哀(1622-1673)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共创作了三十多个剧本,而《伪君子》是其最重要和杰出之作。
4.2.1剧情评析
第一幕:富商奥尔恭家吵做一团。
第二幕:奥尔恭要将玛丽亚娜嫁给答丢夫为妻,引起全家的反对。
第三幕:答丢夫乘无人时,对欧米尔大表爱心,甚至动手动脚。
第四幕:奥固执地将全部家产赠予答。他看到了答丢夫的丑行。
第五幕:全家人忧心忡忡。答丢夫以失败告终。
4.2.2思想意义
揭露了这种贵族社会的丑恶和教会、特别是所谓“圣体会”的假虔诚的罪恶嘴脸。揭露了伪善行为的罪恶用心和严重的危害性。
体现着民主进步思想和机智勇敢的光彩。
4.2.3 艺术特色
1)巧妙的构思:运用了“三一律”来安排剧情;用了室内剧的所谓“屏风效果”;运用侧面描述强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2)辛辣的讽刺:一层层地剥下了答丢夫的伪装,见出他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其作了辛辣的讽刺。体现了作者的喜剧思想。
3)个性化的语言。启蒙主义文学与歌德
5.1 社会思潮与和其他重要文学作品
5.1.1社会思潮
18世纪主要的文**流是启蒙主义文学,所谓启蒙,就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去教育本阶级和群众,使他们从封建的蒙昧下解放出来,以争取自由平等。
启蒙思潮是在资本主义关系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
5.1.2 一些重要文学作品
1)《鲁滨逊漂流记》(1719)
作者英国的笛福(1660-1731)商人,有过冒险经历,参过军,坐过牢。曾名噪一时,而孤独地死去。
《鲁滨逊漂流记》(1719),创造了一个富有进取心,热爱劳动,坚毅顽强的劳动者,同时又是一个资产者,中下层资产阶级中的民主主义者。
2)《忏悔录》(1781)
作者法国卢梭(1712-1778),出身于瑞士一个钟表匠家庭。政治上是最激进的、共和政体的主张者。
《忏悔录》是一部自传体的回忆录式的小说。极端的坦率,充满了真情实感,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广泛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指责专制社会,表现出一个高尚的人格。
3)《阴谋与爱情》(1783)
作者德国席勒(1759-1805),出身于一个外科医生家庭,曾学习法律和医学。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深切的体会。
《阴谋与爱情》这部市民悲剧通过宰相儿子斐迪南与乐师女儿路易丝的自由恋爱,被宰相等封建势力的阴谋所破坏,双双惨死的故事,控诉了公侯专制的残暴,痛斥了贵族的腐败和等级偏见,赞扬了市民阶级的道德与尊严。
5.2 《浮士德》
5.2.1作者
歌德(1749-1832)生于法兰克福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结识了“狂飙突进”诗人,要求民族发展与个性解放的理想。1775年秋,他应邀到魏玛公国任首相等职,企图依靠开明君主作一些改革,却屡遭失败而幻想破灭。
他写有长诗《普罗米修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亲和力》。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精神。
5.2.2情节
“天上序幕”,上帝与魔鬼梅非斯托打赌。前进道路上的人会否因误入歧途而沉迷不归。“知识的悲剧”,浮对中世纪的各种知识进行彻底钻研,结果却失望之极。他与魔鬼订约,不惜让自己死后堕入地狱,也要去阅尽世间的生活。
“爱的悲剧”,浮与美丽少女玛嘉瑞特相识并相爱。结果浮斗杀玛之兄瓦伦亭,使玛母因服安眠药过量而死,使玛痛苦地溺死了生下的婴儿,入狱,精神错乱,痛苦地死去。
“从政的悲剧”,浮进入之宫廷,却有如一个弄臣。以方术引来古希腊美人海伦的身影。“美的悲剧”,浮历尽千难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生子欧富良,颖悟多才,却不幸摔死于海礁,海伦随之飞逝,其衣托浮飘回德国。
“理想的悲剧”,浮领导民众填海围垦,开辟良田。梅令人逼二老人迁移时,将其逼死。浮被潜入的“忧愁”吹瞎双眼。在为他的掘墓声中,他喊出了“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随即死去。天使们从魔鬼手中,抢下了浮,将其带回天堂。
他从1771年开始构思到1806年完成第一部,1831年完成第二部,以六十年的时间,写出史诗性的诗体悲剧《浮士德》。1832年3月,歌德在魏玛逝世。
全诗剧共一万二千行。作品根据中世纪民间传说,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痛苦经历,反映出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力量之间的斗争,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追求探索人生意义的全部过程。
5.2.3 思想价值
反映了文艺复兴以后的德国乃至整个西欧三百年来的历史活动和社会斗争。
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理想。
它体现了对于人的信心,对于人的创造力的信心。
它粉碎了封建权威,打垮了蔑视人的价值的奴才思想。
浮士德代表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他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勇敢的进取心。他热烈追求生命的幸福,他要救人救世。把为民众服务视为至高无上的快乐的源泉。
他力图掌握自然规律,相信理智能够揭开大自然的秘密,他对创造性劳动给予最高评价。梅非斯托既代表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破坏的力量;又是其阵营中的一股不安定的因素,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对当时的社会罪恶进行揭露和批判。
通过对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辩证的塑造,使之更能展示生活的真实和理性的丰富内涵。
5.2.4艺术特色
1)跨越时空界限的宏大结构。天上与人间,古代与现代,梦幻与现实的交织,构成了作品的描写场景。
2)在尖锐冲突和强烈对比中展示人物性格。人物自身的思想性格上的矛盾的辩证发展,也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鲜明。
3)对旧事物作尖锐的讽刺与辛辣的嘲笑。
6浪漫主义文学和拜伦
6.1 概述
6.1.1社会思潮
浪漫主义是大革命后的产物,其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个性感情在文学中的表现,又是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资本主义现实不满的表露。就表现方法来说,抒情性是很突出的。
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的作用。
6.1.2 浪漫主义的特征
1)主观性。强调表现自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夸张、奇特的倾向。
2)崇拜大自然。“回到自然”,分裂的社会矛盾使人成为病态,要求在大自然中求得感情解放。
3)向往古代。实际是对一种带有自然状态的生活的美好向往。想在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以外,寻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
6.1.3 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1)司各特(1771-1832)
苏格兰人,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写了30部历史小说,是著名的多产作家。最著名的小说《艾文赫》(《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819)描写12世纪开,全盛时的英国的情景,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黑暗,同情人民。主要是刻画出了一个绿林英雄罗宾汉。
2)雪莱(1792-1882)
反对封建专制,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发展变革的观点构成他诗歌的哲学基础。
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君被象征变革的精灵所推翻,普罗米修斯被象征人民力量的赫刺克勒斯解放。用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来表现民主力量对封建势力的胜利斗争,对形势和前途充满信心。
抒情诗:《云雀颂》抒发革命热情,呼唤春天的到来。《西风颂》吹落败叶,也播送的新生的种子。
3)维克多.雨果(1802-1885)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这是雨果的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反映出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反映出他的一个基本精神:仁慈博爱万能。在艺术上也充分表露了浪漫方法:夸张、甚至到了怪诞程度的夸张,以对比为中心。
用对照的手法:人物之间的对照,人的外貌与的对照。美与丑的结合,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很热衷于离奇的情节,阴森恐怖的圣母院,其丑无比的怪人。写了特殊、例外环境中的例外性格。
6.2.1 生平和创作
拜伦(1788-1824)西欧浪漫文学的伟大代表。在西欧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对外民族统治的不满和对封建暴政的反抗。他的创作,按照去国(1816)前后,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哈洛尔德离开英国到资产阶级影响小的小国,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浪游海外。一个态度冷漠的贵族哈洛尔德的形象,揭露了对冷酷文明的不满。
早期的一组长篇叙事诗《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海盗》、《阿比多斯的新娘》、《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日娜》。充满异国情调,孤独的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冲突。主人公都是一些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不满,又找不到出路,形成了“拜伦式英雄”。
后期:《曼佛雷德》哲学悲剧,是对叛逆性格的探讨。曼,厌倦人生,离群索居。受《浮士德》的影响,处理方法不同,用忘怀来对待人生。召来精灵,什么都能给他,但不能给他遗忘,在寂寥中死去。反映了启蒙思想,崇尚理性的破灭。
6.2.2 《唐璜》
6.2.2.1 内容概述
最重要的代表作《唐璜》(1818-1823),未全部完成,原定24章,只完成16章。可以看作诗体小说。
唐.璜,西班牙贵族青年,身世和恋爱生活,使他逃亡海外,遇难,与海黛的恋爱,出逃。被卖到土耳其王宫;参预俄土战争,受俄女王宠爱,出使英国;在英见闻经历:金钱,市侩,腐朽生活。原计划写到他参加法国大革命。
唐璜的形象和拜伦笔下的其他形象不同,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个天真美貌的少年、被勾引者。
意义在于:如果缺乏独立的人格,就要被社会施以腐化。
在其背景,在抒情插笔和议论中,其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金钱势力。
6.2.2.2情节
1)身世际遇与出走。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璜人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十六岁时,已异常英俊潇洒。他受到已婚的漂亮女子朱丽亚的引诱,成了她的情人。事情败露,被母送往海外。
2)与海甸的恋爱。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唐璜只身脱险,被希腊海盗兰布洛之女海黛救活。两人沉入深深的恋情。正举行婚礼时,被兰拆散。唐被在奴隶市场上出售;海忧郁而死。
3)土耳其后宫奇遇。唐被土耳其苏丹王妃派人买下,妆扮成宫女,带入宫中。唐不肯就范。只是和宫女发生了风流韵事。被发现后,出逃。
4)进入俄国王宫。被哥萨克兵捉住,参加俄军对土耳其的战斗。唐骁勇异常,立下战功。被派往彼得堡报捷。为女皇叶卡杰琳娜赏识,唐做了她的情人。后被派出使英国。
5)在英国的见闻和经历。唐倾倒伦敦社交界。一夜,他住在亨利勋爵有别墅,一黑衣僧人突然进入他的房间。唐由恐惧转为愤怒,追上拉开其僧袍,原来是美丽的费兹甫尔克公爵夫人。
(6、作者所计划而写出的内容。唐继续漫游欧洲,最终参加法国大革命,在巴黎街堡战中牺牲。)
6.2.2.3思想内容
1)唐璜形象分析。是作者苦于“无英雄可写”而写的另类“英雄”。
2)广泛地抨击和讽刺了欧洲社会生活。
6.2.2.4艺术成就
1)宏大的结构,丰富多采的场景。全诗十六章,16000余行。原计划是写二十五章。主人公走遍欧洲各主要国家,西、土、俄,经波、德、荷,回到英。
2)众多的人物塑造。女性:妖冶少妇、纯情女郎、哀怨宫女、荒淫后妃女帝、可笑的贵妇人。男性:可怜的遇难者、强暴的海盗、痛苦的奴隶、骄横的将军、无耻的政客、无行的文人。
神探狄仁杰居然来自西方文学 篇6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神探狄仁杰”形象,主要源于高罗佩创作的文学形象,与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基本无关系
高罗佩1949年将清代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狄公案》)的前三十回译作英文,但和他之前的其他作品一样,限量发行、销路不广,印数不过1200册。《武则天四大奇案》64回,上半部说狄仁杰任昌平县令,破了3起同时发生却不相连的杀人事件,后半部说狄仁杰进京处理武则天淫乱事件,恢复李唐皇朝。无论是正史,还是这本小说的中英版本,都没有把狄仁杰的人物形象传至妇孺皆知。比起中国公案小说中的正义化身“包公”“施公”,“狄公”过于单薄,难以鼎足成三。说现代尽人皆知的“神探狄仁杰”是高罗佩通过《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自己创造的人物,没有任何夸张。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出版社出版英文“狄公探案集”系列热销百万余册,西方始兴“狄公热”
即使到了1953年,新加坡南洋印刷社出版了中文版《狄仁杰奇案》(即《狄公探案集》中的《迷宫案》),也并未引起广泛注意与回响。反而是英文版出版后,引起其他书商兴趣,开启高罗佩之后与英国出版社的合作,在1958至1961年间连续出版英文The Chinese Bell Murders(《铜钟案》)、The Chinese Lake Murders(《湖滨案》)、The Chinese Gold Murders(《黄金案》)、The Chinese Nail Murders(《铁钉案》)四书,“神探狄公”(Judge Dee)这才在西方普通读者中大受欢迎。英文“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系列自此开始畅销百万余册。
日后高罗佩曾至少2次决定停笔不再写作英文狄公小说,但都在出版商的要求下继续写了下去。最先捧起“狄公热”的是西方一般大众,而不是中文世界。
“神探狄仁杰”形象深入中国大陆人心、被改编成中国影视剧至少是在1981年后,也是基于高罗佩作品而非清代公案小说
“神探狄仁杰”在中国大陆开始声名大噪,已是20世纪80年代,远迟于英文世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学者赵毅衡得知“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这套书籍,劝其友人、中国外交官陈来元加以中译,由此开始,陈来元等人才着手译出全套小说。1981年,曲艺杂志《天津演唱》的第6至8期连载了高罗佩创作的狄公案故事之一《四漆屏》。
编者称他们欢迎评书艺术家改编高罗佩的狄公案故事以供舞台表演。由于读者的良好反应,其他3个狄公故事短篇《断指记》《红丝黑箭》《除夕疑案》陆续得以连载。从1981年到1986 年,高罗佩的“狄公探案集”系列小说共在中国 14 家期刊上部分选载,1986年后被陆续出版成册。中文世界最早的狄仁杰题材影视作品——据陈来元译本改编,1986年、1996年分两次拍摄的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也同步中国大陆上映。可见,狄仁杰在普通中国大众心目中以“神探”形象出现,至少也要等到1981年以后了。
中国公案小说塑造的“狄公”“包公”“施公”等只是中国式的“青天大老爷”,而不是现代文明中的“神探”
中国公案小说的主题虽然是断狱审案,但重点并不是如何破案,而是就案件描述来进行道德说教、论断是非。台湾散文作家王鼎钧在回忆录中曾概述中国公案小说的缺失:“施公案、彭公案、海公案是本国古典,当然要拜读。这些奇案虽然知名度很高,一拿来跟福尔摩斯比就索然乏味了!
亲华的高罗佩虽然称“中土往时贤明县尹破案之神不亚于福尔摩斯”,但也不得不承认 “阴魂判案”、嗜好酷刑、缺乏悬疑等缺陷,使公案小说塑造不出“神探”
高罗佩十分推崇中国文化,首次涉足狄仁杰题材、英译《武则天四大奇案》前三十回时,在译者自序中提到:“宋有《棠阴比事》,明有《龙图》等案,清有狄、彭、施、李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时贤明县尹,虽未有指纹摄影以及其他新学之技,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却不亚于福尔摩斯也”。但在同一篇自序中,高罗佩也承认了中国公案小说几个导致其无法真正塑造出媲美福尔摩斯的“神探”形象的恶劣缺陷:罪犯及其犯罪动机在一开始就交代,缺少悬疑;破案过程总要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比如被害者的冤魂向破案的人讲述遇害过程;大量道德说教和冗长的官方文件;为使读者觉得正义得到申张,必然完整描述血腥的酷刑拷虐过程;细节过于繁杂,人物姓名及家族关系不易理解。事实上,高罗佩称正因为《武则天四大奇案》前三十回缺少这些劣处,他才会翻译此书——“这部小说遵循我们习惯的标准:没在开头就泄露罪犯身份,神怪成分不多,人物简洁,情节精练……它甚至满足现代西方标准:文本不仅是侦探的智慧之旅,同时读者也能跟随主角参与一些危机四伏的侦探过程。”
中国公案小说的“狄公”要靠“神鬼托梦”破案,高罗佩笔下的“神探狄公”只靠勘察证据和逻辑推理破案
在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阴司断案、鬼神托梦等“阴阳共判”情节常常出现,甚至构成破案的主要渠道。而现代侦探小说认为超自然的因素违背理性,所以通常禁止在推理中使用。清代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狄公找不到被害者的坟墓时会有鬼魂为他带路,入梦时神人前来启示他整个案情,甚至还留下喻示凶犯名字的一首诗。对于中国公案小说中常见的“狗獭告状,杯锅禀辞,阎王指犯,魔鬼断案”这些情节,高罗佩认为“类此妄说,颇乖常识,不足以引今人之趣”。在高罗佩笔下,“狄公”侦破案件的依据只来自第一手的勘探——“让证据说话”,以及基于此发展的逻辑推理。
依靠“米兰达法则”、与下属辩论案情的“神探狄公”,只存在于西方人笔下而不存在于中国公案小说中
在古中国公案小说中,主角“青天大老爷”神目昭昭、烛照如电,还有鬼神控诉提供线索,哪里用得着讲究“不合理取得的证据不可采信”,“严谨的逻辑推理论证”?但高罗佩创作的《四漆屏》中,狄公在侦办时对滕侃有这样一番话:“假如你想对这件人命案做出什么说明,摆出什么事实,我都非常欢迎。将来一旦被传到大堂做证,我将引用你的话作为依据,解释案情,以利早日堪破,未知你意下如何?”这和英美法政剧中的“米兰达法则”台词几无二致。
《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中还常常有“狄公与众下属交流意见、商榷案情”的情节。陈述、理清论点、确证、反驳样样不缺的“狄公探案”,只有在高罗佩等西方人笔下才有。中国公案小说中,绝不可能出现这些破坏“青天大老爷”半神式英武形象的场景。
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中仅三十回里就细致描写了鞭背、夹棍、掌嘴、凌迟、“木马”、烙膝等酷刑,而高罗佩的十几部“狄公探案”小说中只对嫌犯施行过两次鞭刑
清代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和其他同时代公案小说一样,毫不吝于细细描述刑讯拷虐场景。在《武则天四大奇案》中,对嫌犯第一次用刑即鞭背四十。第二次用刑使用夹棍。第三次用刑是掌嘴。作者对执行凌迟死刑的描写更细致,还仔细描述了折磨女犯的刑具“木马”。对男犯所用酷刑的描写更为残酷,如夹棍之后,“狄公见他如此熬刑……复又命人取过一小小锤头,对定棒头猛力敲打”。接着还有“命左右取一条铁索,用火烧得飞红,在丹墀下铺好,左右将凶犯绰起,走到下面,将磕膝露出,对定那通红的链子,纳了跪下……”
而高罗佩自己笔下的“狄公”很少使用刑讯,通常是寻找充足的证据迫使罪犯招认。但刑讯逼供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合理”而常见的司法实践,身处大唐的“狄公”无法避免。
为保有作品的“中国特色”,高罗佩选择了在《铁钉案》中引入刑讯拷问情节,并作了精心处理:刑讯方式止于鞭刑,只有两次用刑,每次是鞭背二十五,最后的死刑执行不描述,其余各案没有再使用刑讯拷问。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篇7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到最后成书的启示录, 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90—96年之间, 历经了1600多年, 本书的作者多达40位。这些作者多为犹太人, 他们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和职业各有不同, 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医生等。各个作者按照自己对上帝的看法和人生经验, 以上帝的默示各自成文。圣经是这些作者所写作品的汇聚 (1) 。《圣经》经典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共39卷, 是希伯来文学的重大成就;《新约》共27卷, 是希腊文学的重大成就。所以说欧美文学的渊源是两希文学, 即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圣经》的文学体裁包括希伯来民族的原始神话、古代传说、民族史诗、历史歌谣、先知文学、启示文学、智慧文学等。它将希伯来独有的传说、宗教故事、民间风俗、誓言圣咏、爱情诗歌等连同自身的福音故事和耶稣门徒事迹等, 形成了罗马帝国时期的“圣经文学”和“教会文学”。圣经的文学表现形式为叙事文学 (包括人物形象塑造与事件叙事、史料记述与异象阐述学) 、圣经诗歌文学 (包括诗人与神、诗人与诗歌、诗歌的艺术能动性并文学种类及其神学阐扬、诗剧与史诗) 、圣经散文文学 (包括散文的文学艺术审美范式、散文盛载的真理效能、祈祷文在颂神过程中的生命学诗性意境) (2) 。圣经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乳汁,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作家, 如但丁、弥尔顿等, 都是从圣经文学里涉取题材进行文学的再创作。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对《圣经》文学了如指掌。据有人统计, 他的每个剧本平均引用《圣经》中的话就达14次之多。 (贾裕玟, 2009)
二、西方诗歌文学体裁中的圣经主题
1. 但丁的《神曲》。
意大利伟大的文学家但丁的名著《神曲》以圣经的主题思想为蓝本,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篇, 每篇33曲, 加上序曲, 正好100个诗章。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 迷失了道路, 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 惊恐万分, 这时, 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 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一共九层, 上宽下窄, 像一个大漏斗, 凡是生前做过坏事的人, 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 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 它漂浮在海上, 共分为七层。历经炼狱之后, 维吉尔退去, 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 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 九层之上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 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天堂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1) 但丁描写自己由地狱到天堂的行程, 实际是反映了圣经的思想:人如何摆脱罪恶, 使灵魂得到净化, 最终使心灵得到完善, 归向上帝。《神曲》以其构思的宏伟, 想象的凝聚, 人物的描写, 艺术的熟练, 以及富有感情的道德力量, 堪称一部伟大、雄浑的诗歌杰作。在形式上, 它摹仿了阿奎那神学体系由下而上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在内容上, 《神曲》引用圣经典故、圣经人物亚当、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大卫、耶稣、圣母、彼得等, 对圣经中的说教、象征、启示、福音等均有详尽的刻画和展示。这部作品除了单纯的文学意义外, 还有寓言的意义。它所描写的但丁的行程, 就是但丁的灵魂的历史, 也就是他的心灵走向上帝的行程, 给每一个读者作为规范, 帮助他们探索一条过道德生活的“直路”, 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此外, 但丁以维吉尔为理性和哲学的象征, 以贝亚德为信仰和神学的象征, 借此表示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 认为人靠理性和哲学能够认识到罪恶, 但要认识最高真理、达到至善, 理性和哲学则无能为力, 只有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希望和仁爱的德行生活才能获得。所以, 但丁这部有着宗教哲理和神学韵味的文学杰作, 其指导思想与圣经神学理论乃是一脉相承的。
2. 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弥尔顿是17世纪的英国诗人, 其代表作《失乐园》 (Paradise Lost) 、《复乐园》 (Paradise Regained) 和《力士参孙》 (Samson Agonistes) 均以《圣经》为写作蓝本。《失乐园》 (Paradise Lost) , 全文12卷, 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 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 却仍不悔改, 负隅反抗, 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 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 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 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 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1) 。作者以此篇长诗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 认为人由于意志薄弱, 经不起引诱而感情冲动导致违禁犯罪。作者从旧约创世纪到新约启示录全景展开创造、堕落、赎罪、拯救的人类存在本身, 在本体论的高度上实施个人生命的意义。 (金丽2007) 。《复乐园》是《失乐园》的续篇, 它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中耶稣不被撒旦引诱, 经受住各种试探的故事, 充满了基督的意志和力量。《复乐园》描写耶稣来到人间, 为人类赎罪, 战胜撒旦的各种诱惑, 布道传教, 替人类恢复那失去的乐园。弥尔顿以圣经为题材的这两篇长诗说明, 人类如何对付引诱的问题, 阐述了清教徒所追求的理想的伦理观念 (2) 。弥尔顿的第三篇长诗《力士参孙》创作于1671年, 取材于《旧约》的《士师记 (Book of Judges) 》。以色列的大力士参孙被情人腓力斯人大利拉出卖, 以色列人的统治者是腓力斯人, 他们弄瞎了他的双眼, 参孙念念不望复仇。后腓力斯人逼迫参孙演武, 参孙推倒庙宇, 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孙充满献身精神, 轻率的婚姻导致了不幸, 虽双目失明却毫不屈服, 这些使人们联想到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作者在复辟时期内心的痛苦和决不屈服的斗志。这首诗剧以希腊悲剧为典范写成, 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 弥尔顿的《失乐园》强调理性控制情欲, 反映出了人文主义对人生的肯定与清教徒反对无限制享乐这种道德观之间的相互协调。《复乐园》则强调用坚定的信仰来消除情欲, 以表示其宗教信仰终究得胜。《力士参孙》强调人在痛苦和耻辱之中, 只有克服失望才能恢复精神力量。弥尔顿的这三篇长诗不只是单纯地表示革命的信念, 而是对神的引领的祈求, 对个人灵魂的重视和对人类终于复兴的信念。
三、结语
但丁、弥尔顿是基督文化孕育出来的百科全书式的大文豪, 他们的史诗文体雄浑壮美, 语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思想正统, 内容涉及古典哲学、神学、文学、历史和现实生活。《神曲》、《失乐园》的结构、观念、故事和语言, 主要依据于圣经, 在圣经的语境中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通过圣经化的灵魂激荡而获得高远的人格和丰满的生命, 用文学创作向世人发出诗意的召唤, 把人们内心的倜傥之旅的大门打开了。 (金丽2007)
西方文学家的智慧是圣经的启示, 圣经是西方文学作品主题的诉求, 来源于圣经的思想情感, 精神观念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文学作品影响了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圣经塑造了西方文学大师的思维模式、情感趋向、价值观念, 他们的文学作品思想贯穿着基督徒的信仰, 贯穿着圣经的主题思想, 所以说圣经是西方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齐揆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学艺术[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3) .
[2]贾裕玟.浅析《圣经》对三位文学巨匠的作品的影响[J].作家, 2009, (01) .
[3]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EB/OL].2012-09-22.http://wenku.baidu.com/view/ea582289cc22bcd126ff0cbd.html
[4]张舍茹《.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1) :49-50.
西方文学文本解读的“文化缺失” 篇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之一, 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 (下) 第4组。
在教师用书中编者这样阐述本组课文选编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 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尤其是概括能力) , 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段表述, 指明了本组课文的学习要关注“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定位是准确的。然而, 在后文“选编主要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中, 均未提及“文化”的问题。教师用书指明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限于篇幅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此处略)
尽管教师用书对教学难点的定位是准确的, 但其对教学难点的阐述却没有联系西方文化解读作品, 而是按照一般的社会学标准解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要注意到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曾经’, 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想。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确实在美丽的幻想中度过的, 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这样的评价, 用于评价《凡卡》也是可以的。
其实, 作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寄寓的情感, 远不止是“同情和悲愤”。安徒生童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赞美孩子。例如, 《皇帝的新装》赞美说真话的孩子那种纯洁的心灵, 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成人们的虚伪。《卖火柴的小女孩》依然体现着作者对小女孩的赞美。“赞美孩子”的倾向除了与浪漫主义思潮对安徒生的影响有关之外, 恐怕还取决于安徒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50岁撰写的《我的一生》中提到:“我一生的历史将向全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 在指引着万物去获取美好的一切。”“我整个一生中, 无论是光明的日子, 还是黑暗的日子, 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 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 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作为一名基督徒, 其作品所流露的基督教情结应该得到关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小女孩的奶奶说“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课文最后写奶奶和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作为一名基督徒, 安徒生除了同情、悲愤之外, 还有着对小女 孩“圣洁 ”的赞美———她有资格去天国。基于基督教徒对天堂的向往, 作品中两次提到“幸福”, 何尝没有对小女孩的祝福呢?同时, 小女孩奶奶的形象也进一步说明了北欧童话与基督教之间的深层联系。在作品结尾出现的奶奶, 作为老妇的慈祥比较少, 而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拯救者”。奶奶身上的“高大”和“美丽”更是暗示了这个形象和圣母玛利亚的深层联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高明的构思, 这种构思仍然有着明显的基督教意味———小女孩多次点燃火柴, 在亮光中产生一系列美好的幻觉:暖和的火炉、各种美食、美丽的圣诞树、雪白的台布、精致的器皿、住在天国的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快乐是幻想中圣诞树下的快乐, 更是点明小女孩快乐的源泉。不仅如此, 小女孩的幻觉最巧妙地解释了她对告别寒冷、告别饥饿、告别冷漠、告别贫穷的企盼。她的所有企盼最终落脚到对“爱”的企盼———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 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 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搂在怀里”。更值得深思的是, 小女孩点燃的是火柴, 但在她眼中这却是烛光———“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 在向她眨眼睛”。从火柴的光亮联想到烛光, 这大约不是安徒生随意为之。我们知道, 十二月寒冬, 窗台点上蜡烛的习俗早在基督宗教起源之前, 当时是庆祝冬至的来临。之后, 这个美丽的习俗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传播爱与喜乐。显然,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火柴的光亮幻化成的烛光, 表明作者对“驱散黑暗”的向往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这种渴望与作品中的小女孩的渴望是一致的。这一点, 最有力地诠释了安徒生获得巨大成就的基石———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 饱含童心去创作, 甚至可以说安徒生就是一个天真的儿童!
由此可见, 教师用书中对“两个幸福”的解读———“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至少存在以下弱点:脱离了童话特点, 单纯用成人的眼光理解童话;脱离了安徒生, 忽视了安徒生对儿童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脱离了特定课文的特点, 成为一个内容相近的作品的公共解读。最重要的是, 脱离了西方文化的特质和安徒生的文化背景, 单纯从小女孩的经济处境得出结论。这样的作品解读, 不利于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更不利于引导学生在细读叙事性作品时“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论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9
一、中西方文学的对比
西方文学以西方哲学为指导, 西方哲学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唯物论, 都显示出逻辑的思辨, 由此我们称之为思辨哲学。
中国的哲学恰好相反, 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心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讨论, 追求“心与物和”、“天人合一”, 这种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西方哲学虽然也重视人, 但关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导, “以人为本”的观念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思考,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文人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发达的思辨哲学致使西方文学的戏曲、小说文化十分发达, 尤其是悲剧与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难以匹敌。但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便有所不及了, 中国诗歌重视意境、境界, 西方诗歌追求形式与理念。西方也有朦胧诗, 也有印象派, 但他们的朦胧与印象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中国的诗歌探索的则是生存的意义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的律诗当然也注重形式, 但古诗格律向来不被诗人们敬重, 对他们来说, 严守格律的打油诗是不屑入眼的。中国的诗是感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理性的, 这种理性还有点幼稚;西方的诗是理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感性的, 这种感性反而有一点成熟。但是西方文学始终不能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 原因就在于早在孔子时代便已成熟的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与道德积淀, 同时与儒家文化并存的释道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修正着儒家文化带来的弊端, 这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做到的。
二、情感表现方式上的不同
人是很复杂的感情动物, 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命运下人物的情感, 观念, 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西方文学中, 都会遵从这种真实的变化, 而东方的文学所宣扬的是从一而终, 你是善良的就得永远是善良的, 坏人一旦又一次做过坏事, 就会被永远认为是坏人。人们大都都是经验主义。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验证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
中国的文学, 从古代的四大名著开始到现代的文学, 但凡书中的人物都不是正常人, 必须禁欲, 否则难以称之为英雄, 比如齐天大圣, 打虎英雄, 唐僧, 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人, 只有冲天的豪情, 猪八戒虽然有些情感, 却只是成为被人捉弄的小丑;而林妹妹虽然爱的很深, 但是也只能是长期过度的压抑, 像思佳丽一样为所欲为, 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最后她年纪轻轻的就忧郁而死了, 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美好的感觉, 东方的女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痴情却压抑。而那个追求幸福的美女潘金莲下场却是如此的悲惨, 可是反过来想, 如果换位思考下, 换大家自己做潘金莲, 自己貌美如花, 老公却又矮又丑又没能耐, 也许还是有很多人说我忍, 可是忍给谁看啊, 自己的生活自己过, 你忍的无论有多难受别人也不可能体会。至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明曲, 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抒发情感, 卖弄词汇上, 我们中国历史上人们的情感都是密而不谈的, 我们的文学都停留在表面词汇的丰富和韵奏的协调上。
而西方文学中的情感则是崇尚做自己, 追随自己真实的感觉, 在某些程度上说就是自私、自我, 可是客观上来讲谁不自私呢, 自然界里的所有生物都在为了更好的生存做着坚持不懈的竞争, 道德恐怕只有人类有, 但是道德永远战胜不了本能。
例如有一篇名为《猫》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从小就爱动物, 也养了很多小动物。可是后来他爱上了酗酒, 每次回到家就开始折磨动物, 但是他从来不折磨他最爱的那只大黑猫, 可是那只黑猫看他折磨别的动物也对他产生了恐惧, 不再像以前那么对他亲近, 后来一见他回来就赶紧逃开, 他很生气, 心想我这么爱你, 可却还要躲着我, 觉得很受伤, 他一生气竟然抓住猫用刀把它的一只眼睛给挖了出来, 他一边挖一边流泪, 心里很痛, 可是却控制不住的要伤害他.做完这事情之后他自己也很后悔, 觉得自己是怎么了。他伤害了猫之后, 那猫更是见了他就逃的更快, 一开始他能理解它的心情, 后来有一天他又生气了把猫用绳子吊在了树上, 然后亲眼看着它慢慢的死去。猫死了, 他很想念它, 但是他却亲手杀了它。人是很奇怪的, 有时候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
著名小说, 《Gone With the Wind》里面的女主角思嘉丽, 漂亮, 自以为是, 喜欢身边的男人都围着自己转, 但是她一直喜欢已经有爱人的艾希里, 后来为了保住家里的庄园, 她连想都没多想就把妹妹的未婚夫勾引了过来, 可是妹妹的丈夫并不爱她, 虽然她很漂亮, 后来这位男子抑郁而终;也是为了生存, 她穿着窗帘做成的衣服去监狱见一直爱着他但是她并不爱的白瑞德, 跟他套近乎希望能得到点经济上的好处, 我想在东方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被唾弃的, 不道德的第三者, 欺骗者, 但实际是她的角色深受喜爱, 因为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生存, 为了家园, 她没有像温文尔雅的爱希里一样逃避命运, 而是靠自己坚持了下来, 生存本不易, 尤其在战乱年代, 而道德又算什么!最后她发现她一直爱着的男人其实是那么的懦弱, 而白瑞德这个抓住时机大发战争财的男人, 她认为粗鲁不堪的男人却每次都在危机时刻有力的帮助了她, 最后在关键的时刻把她一个人丢在回老家的路上, 因为他觉得应该做更重要的事了, 毅然的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军人之路, 显示了一个男人的豪情。
总之, 东方文学经常教育我们要怎么做人, 而西方的只是真实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 让人们自己去判断去感受。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方法分析 篇10
一、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的“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是西方古典音乐情感表达和感性表现的重要音乐美学体现,也是帮助音乐欣赏者有效地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感受音乐创作者所赋予古典音乐作品的深厚情感的重要切入点所在,因此,相关古典音乐教学者要想有效地教音乐欣赏者学会正确的欣赏西方古典音乐,首先,其应当从西方古典音乐的意境美欣赏教学入手,帮助音乐欣赏者学会聆听出西方古典音乐的“意境之美”。不同的音乐作品拥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融入了音乐创作者自身个人的丰富情感。因此,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意境之美也各具特色。比如说,以著名的西方音乐创作大师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经典古典音乐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欣赏教学为例,该音乐作品是建立在西方古代浪漫却又包含凄惨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基础之上的,所以在该首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大师融入了大量浪漫的爱情因素和凄美的伤感情感在内,所以,当相关古典音乐教学者在指导音乐欣赏者学会正确的欣赏该首音乐作品的意境之美时,应当首先让音乐欣赏者了解该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使其静下心来,跟随音乐的节奏和音律的变化来感受作者赋予音乐作品的情感,聆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人爱情故事,从而使得音乐欣赏者能够在哀伤的音乐当中,从内心激发出共鸣,从而有效地感受到该音乐作品音符当中所传递出来的“意境之美”。
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灵魂之美”
“灵魂之美”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学精髓所在。西方古典音乐从其价值方面来说,其不仅仅只是一个派系的音乐风格这么简单,在百年的历史长河发展当中,其不但为人们带来了百听不厌、经久不衰以及数之不尽的优秀音乐作品之外,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涵养以及精神文明境界,促进人类灵魂的升华,因此,相关古典音乐教学者要想有效地教学音乐爱好者学会正确的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其就应当积极加强音乐爱好者的西方古典音乐灵魂之美欣赏教学。一部优秀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其中必然蕴含着丰富的创作者个人情感,同样,也正是由于创作者融入了大量的情感,才使得该音乐作品变得更加人性化,拥有了“灵魂”,当音乐爱好者在进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时,正是这些音乐作品当中所散发的灵魂气息和魅力,使得其能够有效地与音乐作品产生内心的共鸣,最终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正确的欣赏到西方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
三、发掘西方古典音乐的“永恒之美”
“永恒之美”即西方古典音乐的永恒传承之美,西方古典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传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依然能够成就如今的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人所喜欢和传承,这正是其永恒传承之美的最为有力的证明。而且,西方古典音乐能够得到长久传承和发扬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西方古典音乐具有促进人类心灵健康发展和情感治疗的功能,是人类心灵语言的外在体现。在现代社会的许多心理治疗当中,很多心理医生都会采用西方古典音乐作为治疗辅助手段的方法,来有效地安抚和治疗具有过激心理情绪和心理疾病的人,帮助其有效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积极因素,从而有效地促进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健康发展。比如说,以著名西方古典音乐大师维瓦尔第所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春》的音乐欣赏为例,该钢琴协奏曲主要所描绘的是春天到来时大地上所恢复的蓬勃生机,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一首歌颂春天的音乐作品,因此,通过对其音乐的欣赏教学,相关古典音乐教学者可以有效地教音乐欣赏者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重新获得生活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西方古典音乐是人类艺术文明发展当中的精髓所在,具有完善的音乐理论体系和美学理论,它的欣赏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普通大众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水平和古典音乐理解能力,因此,相关古典音乐教育者应当积极采取有效地教学措施来辅助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教学,教音乐欣赏者懂得发现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意境之美、灵魂之美以及永恒之美等,从而有效地实现促进现代普通大众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能力的科学提高。
参考文献
[1]宿智杰.浅谈高中音乐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3):89.
[2]卢丹.音乐教学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5(12):21.
西方“文学”概念考略及订误 篇11
人们常会对欧洲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之“无所不包”、经史子集均归文学而纳闷,或诟病其舛误。这显然缘于缺乏对彼时欧洲“文学”概念本身的深入辨析。毋庸置疑,这里所说的不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笔”之辨(如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所言:有韵有文采者为文,无韵无文采者为笔);自然也不是后人对“纯文学”(“文”)与“杂文学”(“笔”)的区分,以理解经史子集一应俱全的杂文学观。作为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门类,文学史纂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离不开“文学”概念的沿革。对于相关研究来说,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概念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对此概念的清醒认识,是所有讨论的必要前提。
中国学界的不少相关研究在论及西方“文学”概念史时,喜于征引某些西方“权威”著作(尤其是译成汉语的英美著述)中的说法,这么做当然无可非议。然而,有些被人盲从的一家之见,本身不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概念嬗变至关紧要的某些年代、文献、人物等,有些陈述显然缺乏必要的勾稽;有些考据不足的论点或判断,却被当作不刊之论。鉴于“信手拈来”是不少人的习惯,亦由于常见的“人云亦云”现象,这篇短文主要从历史语义学(概念史)的角度,提纲挈领地解证西方“文学”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十九世纪的运用状况,同时对当下中国学界流行的个别西方参考文献做一些必要的辨谬工作。下面,笔者先简要梳理一下西方“文学”的词语和概念小史。
在古拉丁语和中古拉丁语中,“文学”(litteratura)一词源于“字母”(littera),多半指“书写技巧”,即希腊语的γραμματικ?(文法),表示作文知识及其运用。这个词语的重要语义移位,发生于十六世纪;Lit(t)eratura摆脱了它同“字母”的固定关系而指向“学识”,获得“学问”或“书本知识”之义,后来扩展为“知识整体”。由于拉丁语长期作为学者语言,“文学”一词进入十八世纪之后,依然具有浓重的、无所不包的“百科”倾向。然而也在十八世纪,“文学”逐渐变成多层面的同音异义词:其一,“学识”或“博学”(拉丁语:scientia litterarum,斯时“博学”非今之“博学”,只是“知文达理”而已);其二,研究修辞格和诗学,兼及语文学和史学的学术门类;其三,文献索引;其四,所有书写物。在所有书写物中,又细分出“美文学”,即法语belle littérature;这种向“美文学”的倾斜和词义收缩,尤其发生于十八世纪下半叶。最迟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学识”、“学术门类”、“文献索引”等含义逐渐走下坡路,后来的“文学”词义初现雏形。昔日之“所有书写物”,随语境而转化为“分门别类的所有书写物”;而在语文学或文学史语境中,则指“所有文学文本”:凡基于文字的记录、写本、书籍等皆属文学。今人所理解的“文学”一词,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的产物。以上为西方“文学”(英:literature;法:littérature;德:lit(t)eratur)词语的语义变迁概略。
从概念史的角度来说,将当今“文学”概念用于前现代或中世纪作品,乃后人之建构。彼时探讨所谓“文学”文本,不管其称谓如何,均未形成与后世“文学”概念相匹配的概念。对不同门类和形式的文学文本之诸多称谓中,尚无囊括所有文学文本的概念。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上半叶,英、法、德之poetry、poésie、poesie,仍然集“诗作”和“作诗”于一词;唯创作和作品被区分之后,即十八世纪中期之修辞学与美学的分离,poetry才被看作诗作品,作为创作客体的近代文学概念才随之产生。嗣后,“文学”这一客体概念具有两个向度:其一,书写物之总称,囊括所有“文献”,这一范畴见之于里维(A. Rivet)、代庸狄埃(Ch. R. Taillandier)、克莱曼斯(Ch. Clémencet)著《法国文学史》(十二卷,1733/63);其二,富有诗性亦即文学性的作品,见之于胡贝尔(M. Huber)的《日耳曼文学作品选编》(四卷,1766)及借鉴此著的埃贝林(Ch. D. Ebeling)著《德意志文学简史》(1767/68),沃顿(Th. Warton)的《英国文学史》(三卷,1774/81),尤其是德意志土地上的第一部重要文学史著作、盖尔维努斯(G. G. Gervinus)著《德意志民族诗性文学史》(五卷,1836/42,自第五版〔1853〕起更名为《德意志文学史》)。这便凸显出“文学”的广义和狭义之分;然而,二者的划分界线常给时人带来麻烦。在整个十九世纪,狭义文学概念的关涉范围,依然模糊不清、游移不定。于是,欧洲各种文学史的考查对象,既有虚构作品,亦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著作,取舍由文学史作者对作品之重要性的看法而定。模糊的界线导致两种取向:哲学领域的美学探讨,多半避免“literature”一词,而是采用相对明确的poetry(这在黑格尔《美学》中一目了然),即今人所理解的“诗学”、“诗艺”概念,尽管它无法涵盖所有富有诗性或文学性的作品。语文学和文学史编纂的取向,则是实用主义的,由趣味、习惯和传统来决定狭义文学概念的范围。
中国学界新近主要从英语文献获得的西方“文学”之词语史和概念史,因其主要以literature概念在英国的发展为例,存在不少缺漏和明显的不足之处。威廉斯(R. Williams)《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二零零五年版)中的“文学”条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其是不少例句很能说明literature概念的某些发展阶段。然而,或许因为该书条目的篇幅所限,有些问题和重要环节的论述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抓住重点。例句过多也带来琐碎之弊,从而妨碍了对概念嬗变的宏观把握,比如“文学”概念在十九世纪的总体状况以及重要蜕变几乎未说清楚。中国学者时常津津乐道于卡勒(J. Culler)《文学理论》中所说的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说其“才不过两百年”历史:“一八零零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21页)。这种说法其实只是泛泛而论,不能说完全不对,却严重忽略了“literature”在整个十九世纪诸多含义同时并存的现象,尤其是现代“文学”概念远未占有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在彼时《牛津英语词典》中,它也只能是几种含义中的最后一个义项,且明确说明这一义项为晚近出现的含义。卡勒的“不过两百年历史”之说,最终给人留下“已有两百年历史”的不准确印象。
卡勒之说多少也见之于威德森(P. Widdowson)的《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书名原文:Literature)。作者从其论述策略出发,以小写的literature和大写的Literature来区分历史上的广义文学概念与晚近出现的现代文学概念(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二零零六年版,4页),自有其合理之处。另外如题旨所示,该著主要以书写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的来龙去脉为重点,这也是无懈可击的。然而,该书第二章论述literature“曾经是什么”,并号称“一部概念史”,虽然也追溯了literature的词源和历史语义,但同样以叙写现代文学概念的源头和发展为主,这就很难称其为完满的literature概念史。该章主要以英国为例来论述现代文学概念的发展,这就难免忽略“西方”文学概念发展史中的有些重要过程,并得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判断,例如(在世界语境中)把阿诺德(M. Arnold)及其弟子看作首先强调文学之“民族”属性的人(34—35页)。威德森称,“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个充满审美化的、大写的‘文学’概念已经流行起来”(38页)。正是这类表述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现代文学概念当时已经真正确立并取代了literature概念中的其他含义。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否则就不会出现诸多产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并非现代意义的“文学史”著作,这类著作甚至在二十世纪早期也不鲜见。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尽管poetry概念与literature概念有着紧密联系,但它们在概念史上不是一回事儿,公认的西方概念史研究是将这两个概念分而论之的。威德森的舛误是,在“一部概念史”中,干脆把poetry概念当作literature概念来论述,如他自己所说:考究“文学”概念史,“稍好一点的做法也许是把‘文学’换成‘诗艺’(poetry),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至少是整个古典时期直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代,‘诗艺’这个词才是普遍使用的术语,就像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学’一样”(26页)。于是,威氏所论述的literature“曾经是什么”,便成了一部很不规范、张冠李戴、引发误解的“概念史”。道理很简单,存在已久的literature概念,彼时仍在广泛使用,且有多种含义。它既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学”概念,也不是当时的poetry概念所能替代的;poetry是指诗作亦即高雅创作。威氏把“poetry”当“literature”解,故在文中大量引用阿诺德的观点(“如今主要是诗艺在陪伴我们,因为宗教和哲学将要为诗艺所替代。”“只有最好的诗歌艺术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只有在诗歌里,“我们的种族将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发现什么叫永驻常留”,等等〔39、40页〕),以满篇“诗艺”亦即poetry概念史来证实所谓“大写的‘文学’概念”(Literature)亦即狭义文学概念之流行;混淆概念的结果是结论的模糊不清。正因为广义文学概念和狭义文学概念的混淆,才使威氏把阿诺德关于广义文学的名言“文学一直是为全世界所熟知和谈论的最好的事物”(4页)嫁接于所谓“大写的‘文学’概念”,即现代文学概念。应该说,“纯粹的”、“排他的”现代文学概念,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代文学概念所理解的文学现象,远古以来一直存在,而概念本身却是后来才有的。
浅析西方文学中的“玫瑰”意象 篇12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的抒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感情真挚,脍炙人口。该诗采用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大胆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诗的第一节中,“啊!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在盛夏的六月里苞放 ;啊!我的爱人是一支美妙的乐曲,乐声婉转、悠扬。”诗人把爱人比作玫瑰和乐声,生动地描绘了爱人的可人形象,是如此的美丽端庄、文雅高贵,让自己陶醉和沉迷。纵观全诗可知,诗题“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玫瑰”象征着诗人的爱人。此处用“玫瑰”来象征爱人,不仅把爱人美丽可人的形象表现地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爱人的坚贞不渝,就算到生命终结,相隔万里,也依然不会动摇对爱人的一片痴心。
创作有《玫瑰》诗集的英国爱尔兰诗人、戏剧家和散文作家—威廉·勃特勒· 叶芝同样对“玫瑰”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叶芝《玫瑰》诗集的最后一首诗《致未来时代的爱尔兰》中,叶芝三处都提到了“玫瑰”。“知道吧,我愿被视为∕一个群体中的真兄弟,为减轻爱尔兰的创痛,大伙把谣曲民歌唱诵 ;而不愿比他们差毫分,因为她那红玫瑰镶边的长裙……人类永远与它们一道前进,追随着那红玫瑰镶边的长裙。啊,在明月下舞蹈的仙女,一个巫者的国土,巫者的乐曲!……一道追随那红玫瑰镶边的长裙。”其中,“她”是指爱尔兰,“他们”指的是英国殖民者,“它们”代指的是“她那红玫瑰镶边的长裙”,指的是爱尔兰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我”愿“追随那红玫瑰镶边的长裙”,“舞蹈的仙女”、“巫者的国土”和“巫者的乐曲”代表的都是爱尔兰民主的真实生活写照。由此看来,这里的“玫瑰”明显地象征着爱尔兰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诗人也借“玫瑰”表达了诗人将永远追随爱尔兰,并将继承和发扬爱尔兰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强烈爱国情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文学作品中,绝大一部分都体现了现代西方人面对世界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在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中,“玫瑰”只在小说中出现了一次。虽然作为南方战争后已没落的南方旧贵族的化身—女主人公艾米丽,与来自北方的筑路工头霍默·巴伦邂逅了爱情,但后来霍默抛弃了艾米丽,然而艾米丽并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痛不欲生,而是用砒霜毒死了霍默,好让他永久陪伴她度过此生。从此之后,艾米丽就像“褪了色的玫瑰色窗帘,阴暗的玫瑰色灯光”一样,从一个“浑身素白、身材苗条”、心灵纯洁的少女变成一个体态臃肿、与世隔绝、思想僵化的老女人。福克纳之所以以“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为小说的篇名,表达了作为美国南方人的福克纳对艾米丽所代表的没落的旧南方的依恋,以及当时美国南方的陈腐思想、门第观念和社会压力对艾米丽所造成的痛苦和不幸的怜悯与同情。
在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中,“玫瑰”作为一个神秘而又特殊的意象,同样也蕴含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寓意。首先,“玫瑰”是死亡的象征。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四次葬礼,前三个葬礼都提到了“玫瑰”。在卡森的葬礼上,玫瑰花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梅吉的弟弟夭折后,祭坛上放着迟开的玫瑰 ;帕迪与斯图尔特不幸葬身于火海之中,大火把玫瑰园中的玫瑰烧光了 ;在戴恩的葬礼上,他的棺材身上面也放满了玫瑰花,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玫瑰”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其次,“玫瑰”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在卡森72周岁的生日宴会上,梅吉穿了一条裙子“颜色略有些发暗,灰中带着浅粉的玫瑰灰”。教父拉尔夫说 :“她是个我永远也不会得到的孩子,是我生活中的一枝玫瑰花”,玫瑰已成为梅吉对拉尔夫爱情的象征。在德罗海达火灾后,梅吉把仅幸存的一朵浅粉色玫瑰作为自己的爱赠送给了拉尔夫,拉尔夫临别前对梅吉讲了他保存在弥撒书中的玫瑰 :“每一次我看到那种颜色的玫瑰时,就想到了你。你就是我的玫瑰,是我生活中最美丽的人的形象和最美好的怀念”。但是教父拉尔夫注定永远无法给予梅吉完整的爱情,他给予梅吉的爱是一枝带刺的玫瑰,既美好又残酷,爱之愈深,痛愈尖利。
【西方古典文学】推荐阅读:
西方古典园林09-26
西方古典音乐选修课10-14
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09-08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05-28
西方文学作品07-11
西方文学发展趋势07-13
阿拉伯文学与西方文学07-18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05-18
中西方文学差异06-19
西方文学翻译的主题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