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选举制度(精选12篇)
中西方选举制度 篇1
【考情分析】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4)外在:时代的变化。(1分)内在:通过制度的改革或创新,维护社会的稳定。(2分)
中西方选举制度 篇2
西方公务员制度又称西方文官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由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有关国家公务人员考试、任用、考核、奖惩、培训、工资、待遇、晋升、调动、离职、退休、职位分类、管理机构和体制等具体内容的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一般都通过制定法律确保文官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通常有3种形式:一:在文官总法规下,制定各种补充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如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等。二:无文官总法规,直接制定一些单行法规、条例和规定,如英国。三:有文官总法规,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内容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各项单行法规实际上已与总法规并行,如美国。
文官一般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是随着政府更迭而进退,以自己所属政党在竞选中的胜败为转移的行政首脑。文官的录用办法主要是采取考任制,还有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文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均通过有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确定。权利主要有:身份保障权和工资、退休金、抚恤金的领取权等。义务主要有:一:执行任务;二:服从命令;三:严守秘密;四:对国家忠实;五:遵守法令;六:文官中立。
文官考核以实绩为依据,实绩以完成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实效来考察。各国文官考核内容和方法各有差异,但重实绩,重考评,设有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则是一致的。在法律上有原则规定,还订有细则,对诸如工作数量、质量、适应能力、知识、性格、判断力、责任心、创造力、可靠程度、监督能力、积极性、道德等内容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公务人员的职务升降或奖惩。职务晋升一般有 4种方式:年资晋升制、功绩晋升制、越级晋升制、考试晋升制。
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①政府行政效率较私营企业低;②机械式工作方式和通常论资排辈的晋升方式往往压抑人才;③文官弄权,不负责任,往往使政务官左右为难;④有权势的文官集团在社会上形成了受到特别保护的利益集团。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他说没有制度人类社会就不能有序运行。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会制度是各种制度的综合,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国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繁荣。搞好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利于政府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拟定了《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了10个配套法规,10个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一个配套的法律体系。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18章88条,规定了10种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从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推动研究改革以人为本关心公务员成长,制定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精简机构和人员、分散下放权力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分类制度改革业绩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工资制度提升道德标准。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一:在公务员范围划分方面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在西方各国,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各个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划分范围是比较宽的。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出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与义务上看,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著区别。共同点体现在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遵守纪律,不得经商,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营利活动,不得兼职等等。而差异是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而在我国,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与义务都是相同的。其次,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不介于政党活动,目的是为了在多党竞争的正传经中,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动荡不安,但是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则是
要求全体公务员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并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公务员制度,由于国情不同,文化传统各异,因而必然各具特色。
三:在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方面,西方各国与我国也有所不同。西方各国对公务员的选用,十一公务员是否有职务上所需要的中是能力为标准的,而为此所采取的方法既是客观公正的竞争考试,保证一高公务员的素质,克服政府官员任用中的不正之风。西方各国对公务员的考核侧重于功绩的原则。这是任用标准的重要原则。要求按照工作成绩决定晋升,具有客观的评测标准;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原则是:客观公正原则、民主公开原则、依法考核原则。与西方一样,我国公务员考核也是晋升的依据但在考核上也有一定区别,西方各国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是考勤与考绩,以考绩为重点,而我国要求德才兼备。西方以领导考核为主,考核结果不公布;而我国是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结果通知本人;西方的考核机构是人事部门,我国是自己部门;年考核次数不同,西方是考核两次,我国是考核一次,我国的考核要相对复杂一些。
四:从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来看,我国与西方各国有重大区别。西方各国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是雇佣关系;我国公务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国家的主人,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工作人员,他们和政府的关系是共同履行行政的连带关系。
五:在公务员培训方面,我国与西方各国有所不同。西方各国重视对公务员知识的更新功能,因此以各种新手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来保证公务员素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现有行政管理水平。西方各国重视公务员的人格培训、专业化原则强调针对性、灵活性的原则;在我国,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按有关规定称当家国务院的培训任务。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篇3
一、英美两国两党制的共性
既然英美两国的政党制度都是两党制,因此肯定存在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美国和英国的两党制的发展形成以及演变有异曲同工之处。英国在17世纪下半叶就出现了托利党和辉格党并开始由两党轮流执政,但是直到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一系列议会改革的完成,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才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主张集中全力于联邦政府,要求从宽解释宪法,为了推行这些主张,以汉密尔顿为首的一些人建立了联邦党。而中小资本家、南部某些种植园主以及广大小农则希望实行分权,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分享到较多的权利,以这帮人为首成立了民主共和党。
第二,两国的两党制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被认可,而未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两党轮流执政这种形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便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成为政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为公众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
第三,在英美两国,都是两大政党控制着议会,垄断着政府。在美国,由于两大政党控制着国会选举的候选之人提名,而且存在着许多对两大政党有利的选举规则,因此,国会的绝大多数席位为两大政党所控制,小党的候选人很难同两大政党竞争,小党最多只能占有个别议席。同时,在总统职位的竞争上,小党也很难同大党抗衡,总统职位只能由两大政党来掌握,而总统又掌握着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权,总统在任命官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本党内部对他当选总统有功的人,小党的人和无党派人士很少有进入政府高层的机会。在英国,大选中获席位最多的党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自然成为首相并受命组织内阁。
二、英美两国两党制的区别
英美两国的两党制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不同,尤其是两党制所赖以存在、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政治体制不同,因此两国的两党制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
第一,从历史看,英国的两党制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比美国要漫长。前者经历了150年,而后者经历了不到100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政党要稳定的多,其间一直是辉格—自由党和托利—保守党轮流执政。而美国的政党却经历了多次分化、改组。但是,在两党制形成后,美国的政党却比英国的政党稳定。
第二,美国的两大政党不存在阶级基础上的差异,它们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只不过是各代表不同的集团而已,在美国一直不存在一个声称信奉社会主义并能上台执政的党。而英国的两党制则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保守党代表地主、贵族,后来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工党则是工人运动的产物。
第三,英国的两大政党存在着明显的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而美国的两大政党却不存在这种关系。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在大选时获议席最多的政党执政,从理论上讲,选民是挑选政党,而不是个人。而美国则不同。美国是总统制,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分开进行。在总统选举时,选民挑选的是总统候选人,而不是政党,尽管总统候选人是由两大党推举出来的。
三、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必然性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们认为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故人们把它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 从执政形式看主要有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一党制属于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 两党制与多党制属于竞争性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是非竞争性的一党制,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但并不排斥其他政党参政;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取的是竞争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采取一党制, 这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另一方面, 是由这些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首先是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 这些国家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核心, 这个核心只能是共产党。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必然要坚持和发展共产党的领导, 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政党执政体系, 才能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上, 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利用后发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在近代历史的抉择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在这个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与根本就在于核心的稳定, 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应该说, 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稳定是正常的,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样一种适应本国国情的强大的政党体系来维持政治稳定, 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障。所以, 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不能淡化只能加强。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 是由该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历史选择和现实要求, 越是改革开放, 越要坚持、发展和完善这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这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8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3]杨雪燕. 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1).
[4]王继宣.我国政党制度设计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1).
[5]张定河.英美两党制特征比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作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空跨度大,基本概念多,能力要求高。从考查力度分析,在高考中试题比重稳定,考查频率高,且常考常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趋势、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罗马法的影响、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等。考查角度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在试题中融入制度、法治理念和地域乡土文化元素,并注重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实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偶有材料解析题出现。文字数据、图片表格、史料案例均可入题。以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卷为例,每套均有2~3道选择题,涉及族谱记载、考试制度、地方官制、雅典民主、罗马法等,它们均属高频考点。丟丟丟丟丟丟丟
【金题点睛】
示例1(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本题在比较两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彰显科举制的优越性。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注意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科举制下,普通士人和官员可自愿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其进步性体现在: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治清明与稳定。A项表述中“最优秀”之说空而不当;B项更适合察举制的“举孝廉”;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但并不排除其入仕,C项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D
变式练习西汉开国君臣中,刘邦出身于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据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魏晋时期特别注重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由此可见,相对前朝而言,魏晋时期()
A.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B.儒学兴盛促成社会公平
C.政权并立冲击宗法观念
D.科举考试制度亟待完善
【解析】西汉许多名臣出身低微,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这一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与儒学兴盛、政权并立、科举考试无关。
【答案】A
示例2(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27题)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的三司分权到“三司之上”的巡抚掌权,减少了处理地方事务的环节,权力相对更为集中,行政效率自然得以提高,B项正确。三司的权力并未扩大,六部的权限依旧,中央与地方“对立”之说难以成立,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答案】B
变式练习由图1、2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清两朝中央官制
B.古代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早于西方各国
C.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D.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示意图主要反映了三公、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以秦、唐两朝最为典型,A项推断错误;不论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掌控之下的权力分工,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既有传承也有创新,C项表述错误;就“三公”和“三省”而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示例3(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32题)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阿里斯托芬既是古希腊戏剧作家,也曾担任雅典执政官。试题援引阿里斯托芬的记录,考查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透露出的信息是,公民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将被处以罚款,“红色的绳子”是强制参政的象征。由此可以推知,参政是公民的义务。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材料选取“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入题,是深有用意的。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权力不断扩大,作用逐渐加强,绝非A项所说的“形同虚设”;伯利克里通过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C
变式练习伯利克里曾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由此可见,伯利克里()
A.激励公民积极参政
B.有意掩饰性别歧视
C.恶毒攻击异己政敌
D.积极倡导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表明了伯利克里对公民参政的态度,他认为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仅在道德上自私自利,而且如同“废人”,旨在强调参政对人的重要性,激励公民关注政治、参与政治。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可以排除B、D两项;伯利克里所说的“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等同于“异己政敌”,C项无法成立。
【答案】A
示例4(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32题)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歌德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罗马法固有的法律精神与生命活力,以及其人文性、世界性和普遍性。近代欧洲大陆的法律都以罗马法为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奠定了近现代法律的基石,A项正确;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况且法律制度不同于行为规范,B项表述错误;最终形成于查士丁尼时期的罗马法维护的是君主制,C项所说的“民主制度”不成立;“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非“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D项表述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经过长期军事扩张,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如图3)为此,罗马法学家编纂实施了()
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随着版图的拓展,罗马帝国为弥补公民法之不足,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司法保障,制定颁布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答案】C
【重点突破】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及其内在联系
分封制古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周王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主体为同姓贵族,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点,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在家庭、族内为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实施。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产生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礼乐制作为一种以礼仪和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工具。
2.从秦朝到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因此,这一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秦朝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察举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取士制度;北宋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行中书省、宣慰司;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3.三次改革推进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具有妥协性;克利斯提尼改革按照地域划分部落,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雅典民主进程;伯利克里任最高执政官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该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产生及运作就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上述特点。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于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它毕竟创造出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以《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主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善阶段:《民法大全》。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经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成文法确立,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帝国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罗马法学家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法规范了社会生活,维护了社会秩序,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也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4为“马氏族谱”。
族谱乃一家之史,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下列制度中,与家谱关系密切的是()
A.禅让制B.礼乐制
C.世袭制D.宗法制
2.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与此材料能互为印证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3. 柳宗元在论证“郡邑之制”的优势时指出“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其中三个“时”分别对应()
A.周朝、秦朝、汉朝
B.秦朝、汉朝、唐朝
C.秦朝、唐朝、宋朝
D.汉朝、唐朝、元朝
4. 汉宣帝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
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势僭越中央
5.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87年,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收受贿金,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此事。
当王本立出示敕书时,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大怒之下,以“拒捍制使”的罪名赐死刘祎之。刘祎之“拒捍制使”的理由是()
A.敕书未经中书门下由皇帝直接发出
B.级别较低的肃州刺史无权审问宰相
C.武则天违背了“刑不上大夫”的旧制
D.自己受到了政敌诬告蒙受不白之冤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叙及某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这项制度()
A.置换了士族和庶族的社会地位
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合理性
C.促使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融合
D.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方式
7.2016年4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枚“敬天亲民”檀香木玺拍出926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7715万元),创下康熙印玺的世界拍卖纪录。“敬天亲民”体现了()
8.“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的。如果这一情况属实,便可看出,“陶片放逐法”()
9. 苏格拉底认为: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的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上述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1 0.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常常在大白天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
我正在找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两人意在()
1 1.《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以下“约法十二章”: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12.2016年,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名家实施“重写莎翁”计划。布克奖得主、犹太人霍华德·雅各布选择重写《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原作的大致情节是:15世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向来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双方约定,如未按期偿还,夏洛克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结果,安东尼奥失约,希望以三倍金币补偿夏洛克。如果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结果最有可能是()
A.贵族依据习惯法,执行“割肉”的野蛮约定
B.法官随意解释成文法,必然会袒护本地商人
C.夏洛克不属于罗马公民,不受公民法的保护
D.万民法对无公民权外邦人给予适当司法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28分,共52分)
1 3.(24分)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7为希腊阿迪库斯露天剧场。它建于公元161年,是古希腊的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三层楼的建筑外观,共有32排座位,可容纳约六千名观众,半圆形的露天剧场,直径38米,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直到公元267年受到外来入侵,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原有的西洋杉屋顶被烧毁。至今仍有表演在此举行。
材料二图8为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遗存和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1 4.(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材料三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汉书·地理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环境、经济生活与政治趋向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利斯提尼制定行政选区的基础和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秦制度”相对于“周制”的进步性。(1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有何制度创新。(4分)
考点专题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D【解析】近年来流行的“家风”“家谱”“家训”等热词,体现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 C【解析】从数据可见,诸侯势力大增而周王室衰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天子推行分封制的目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及其前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了“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情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则侧重于儒家伦理与治国理念。
3. B【解析】材料文字选自《封建论》。
“叛人”“叛国”“叛将”分别涉及陈胜吴广起义、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对应的朝代分别为秦朝、汉朝、唐朝。
4. C【解析】“良二千石”“都督”“刺史”“县令”“府州县官”均指地方官。
5. A【解析】关键在于理解“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一句。
按照唐朝制度,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凤阁鸾台即中书、门下二省。刘祎之认为,不经凤阁鸾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诏敕是违制的。
6. B【解析】钱穆所述制度为科举考试制度。
“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体现出该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7. A【解析】“敬天亲民”意即敬畏天命、亲和百姓。
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并非清王朝特有。“敬天”与“亲民”和谐统一但并不矛盾,且与王位世袭制无关。
8. D【解析】190枚陶片出自14人之手,暴露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该方法有时成为少数人排斥异己的手段,而无法充分体现公民意志,不能真正保障雅典民主。
9. A【解析】综合分析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雅典轮番而治,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1 0. B【解析】第欧根尼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苏格拉底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素养。
1 1. D【解析】《十二铜表法》基本是对习惯法的汇编,但成文法与习惯法有严格界限,排除A项;在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条件下,该法无法实现人人平等,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C项错误,D项正确。
1 2. C【解析】题目设置情境,实则考查公元前1世纪的公民法及其适用范围。
A、B、D三项的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均不符合题目时间条件。
二、非选择题
1 3.(24分)建筑:
古代希腊广建广场、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公众空间广阔;古代中国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军事设施,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有限。(8分)
政治:这反映了两者政治文明的差异。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治特征的具体体现。公众活动频繁,辩论、演说、观剧成为成年男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露天剧场等公共空间适应了古希腊民主的政治需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公共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城楼、瓮城、箭楼等组成的城门、城墙折射出集权理念,主要发挥军事防卫职能,为专制统治服务,与普通民众关系较为疏远。(16分)
1 4.(28分)(1)关系:公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意愿。(2分)
原则: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四百人议事会。(6分)
(2)克利斯提尼在制定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4分)
(3)“秦制度”指郡县制,“周制”指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2分)
(4)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4分)
中西方选举制度 篇5
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和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为代表。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有何不同呢?
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⑥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⑧专制主义中小央集机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古代西方:
1.希腊城邦: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古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留下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罗马法。
二、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农业社会产生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工商业谓之末,一直受着轻视、忽视,自然也就不发达。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封闭、保守、压抑的宗法制度。这种政治重视的就是伦理。反对个人自由,反对贪图私利、越礼享乐,强调天予的尊严、国家的统一、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反对个性自由的发展,压抑种种人性。
古希腊的商业经济社会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权,成年公民可以参与讨论重大议案。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人人生而平等,崇尚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崇尚个人冒险和个人奋斗。
三、对后世影响:
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西方选举制度 篇6
关键词:转移支付;分税制;一般性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
我国自实行了分税制的税制改革后,税收制度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然而,国家财政制度从整体上来说发展并不平衡。从世界各国的财政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税体制如要长期稳定运行,必须加以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从何处入手加快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内的研究较少。
一、与外国比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当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移支付名实不符
首先,一般补助的规模过小。在国外的转移支付制度中,一般补助处于基础地位,通常有50%以上的水平。而在中国,据2008年财政部统计,一般8696.49亿元,仅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6.6%,但在扣除税收返还和超收奖励后,真正起到平衡地区财力不均的资金就变得非常有限。
其次,一般补助的项目过多,在财政部的《2009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中70%左右的转移支付项目是在过去特定时期形成的,后来并不随着经济情况好转而取消,反而形成现在固定的基数补助,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真正具有均衡地区财力价值的一般补助资金由于受到这些“伪补助”的分化,增长速度变得很慢,作用受到限制。
最后,中国的专项补助项目数量巨大且管理办法不明。2005年时做过统计,约有41项内容交叉重复,涉及资金156.37亿元;有65项没有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未公开,涉及资金705.89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20%。按项目分配的专项转移支付有71项,具体分配到44149个项目上,其中1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8825个。其实专项转移支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补助项目与部门挂钩,以致越补越多,越补越杂,而且资金使用绩效变得越来越低。单从建立转移支付法律来看,难度很大。从西方近些年的经验来看,以英国为例,根据英国法律规定,中央财政对地区、郡、区的转移支付可分为专项补助和地方补助两种。专项补助要求地方政府用于专门项目,如城市公共设施,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补助约占全部转移支付支出的10%。地方补助又称地方收支差额补助,是根据中央核定的地方总支出和地方税收入的差额进行补助,其约占全国转移支付支出的90%。并且地方收支差额补助的计算有严格的核定公式:
收入支出转移额=标准支出评估值-营业房产税-市政税
标准支出评估值=事业考核项目×单位成本±地区费用调整
虽然英国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不多,但在管理上严格把关,基本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确定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全国在此项目上的公共服务能否达到均等化,英国采用了因素分配法,具体是三项步骤,即收集资料,设计计算公式和评价公式。有些学者认为,将这种与转移支付制度相配套的核定方法法律化,并长期贯彻执行,正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转移支付的透明度不高,资金绩效较低
我们知道,转移支付主要采用上对下补助的方式,这就有一个上下透明的问题。如果转移支付资金是透明的,那么市县基层政府就可以在年初将它们列入预算,并及时组织实施,按计划完成项目,并及早发挥作用。但如果专项补助的项目是不透明的,基层政府就只能被动的观望等待,一旦项目下达,则往往因错过了有利时机而难以实施,或者为完成预算而形成“年终突击花钱”。例如,国内某公安局年底为单位领导购置ipod当作U盘使用,立刻轰动全国。在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不透明的。各项转移支付资金要在全国人大通过预算草案后才陆续分配和下达,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要在下半年才能视中央财政状况陆续下达。这就带来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可以说,财政制度上的这种弊病间接影响了政府形象,迫切需要改革。
为避免这点,西方国家往往采用《财政体制法》或《转移支付法》的这样一种法律形式,公布今后几年内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的主要方式,项目和数额,以提高地方政府的预算透明度。以德国为例,政府将财政关系的主要框架写入宪法,《德国财政平衡法》明确了联邦与州以及州与州之间的税收分配、各联邦州之间的财政平衡、增值税分配和财政平衡的实施与结算的主要内容,这就使德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更加规范和透明。
二、关于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规范转移支付的统计方法,明确各地转移支付的实际情况
将税收返还、超收奖励以及上下级财政之间的预算借款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栏目中去除。关于超收奖励,上文刚刚已经谈过,那么税收返还和预算借款又是怎么回事?先看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随分税制改革中出现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而出现的名目,是指由中央代收后将属于地方的部分返还给地方。那么这里就存在问题:本文在开头曾经提到转移支付的“三性”中最重要的产权上的无偿性,那么税收返还作为地方在分税制中本应属于自身的收入,是显然不符合这种性质的。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预算借款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具有季节性,一旦在财政收入较少的月份发生较大的财政支出,就容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由于预算借款必须偿还,因此也与转移支付的性质不符。
(二)精简转移支付项目,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
应当发挥一般性转移支付平衡地区作用,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本支出数额,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比如政府统计部门与部分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的方法取消在以前特定时期所形成的转移支付,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对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转移支付,使其财力需求与财力供给相适应。鉴于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改进专项转移支付的方法可以采用地区整合法或种类整合法。即可以按照各省所需的专项转移支付分别归入各省的转移支付中并根据各省发展情况及时加以调整;或者将专项转移支付按照种类或者相似点大小加以归类,每类专项转移支付再列出各省所支数额,这样也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各省专项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
(三)尝试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不仅在救灾、水源和生态保护方面,而且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也需要各省级甚至各市级政府通力合作。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省份对四川进行了有效的专项救济帮扶,在最短时间内减少了人民财产损失,取得了成效。而与此相反的是,2005年黑龙江扎龙湿地的荒火事件就是某一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给其他辖区带来成本的例子:原因是乌裕尔河上游的某些地方政府修建了多数取水工程,使扎龙湿地水源断绝著名的“丹顶鹤故乡”变成了无鸟栖息之地,竟至发生火灾。为了挽救“地球之肾”,最后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协商共同筹资300万给扎龙湿地人工补水,才初步还它原貌。所以说,辖区外溢效应会造成免费搭车现象,难道非要上级政府出面干涉才能纠正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完全可以通过有关地方政府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利用转移支付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沿海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即制造业加工业企业招募不到足够的技术工人。其实也可以通过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沿海制造业加工业的工人主要来自中西部省份,而这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难以对技工教育加大投资规模。如果沿海省份与中西部省份建立旨在促进技工供给的专项转移支付,那么相信随着中西部省份技工供给数量的提高,技工供需会逐渐平衡,“用工荒”会逐步缓解。
参考文献:
1、蒋洪,朱萍.公共經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哈维·S.罗森.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金人庆.2006年预算报告[EB/OL].http://news3.xinhuanet.com/fortune/2007-06-27.
论时效制度——中西方的差别 篇7
关键词:时效制度,消灭时效,法律后果,胜诉权,实体权
无论我们学习哪一门法, 从是否继续承担责任和享受权利的角度看, 时效制度是关键。时效制度关系着权利人的权利是否丧失, 同时关系着侵害人还受不受追诉的问题。
时效制度是民法的基本制度之一, 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稳定社会秩序。但是,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 一些当事人因不重视诉讼时效制度, 或片面理解诉讼时效内涵, 特别是歪曲诉讼时效制度, 并导致不正确行为的发生, 冲击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影响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诉讼时效制度最早出自于罗马, 这种制度在有些国家或者地区被叫做消灭时效, 而在我国则被称之为诉讼时效。下面从两个角度谈一谈时效问题:
一、时效制度的简介
(一) 时效制度在债权中的运用
在债权板块中, 我们知道债权一般是通过请求权来实现的, 请求债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所以债权在内容上是一种请求权。时效制度的存在使得有些债权与请求权不能同时存在, 也就是说, 有些民事纠纷的债权人虽然有债权, 但是其请求权可能丧失, 这就是时效制度的法律效力所在。同时我们也要注意, <债权——请求权>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的债务与责任也是被时效制度所制约着, 当权利人不及时的行使权利, 则会导致债务人只存在债务而无责任的情况, 致使权利人的权利不能实现。因此也要注意<债务——责任>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同时存在。无论是债权—请求权还是债务—责任, 他们不能同时存在的原因都在于超过了诉讼时效。
(二) 时效制度在债的保全中的体现
在债的保全知识当中,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债的保全的一种措施, 债权人的撤销权也迎合了西方国家的时效制度的效力, 都是使权利人实体权利的丧失。债权人的撤销权, 是指债务人处分自己的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实现时, 债权人可以撤销该行为的权利。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该撤销权消灭。合同法中提到的时间是一个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 因此只要过了这个时间, 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就会因为超过除斥期间而消灭。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合同法规定的这两个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一个是相对期限, 另一个是相对期限。这是我国立法比较健全的地方。这样的规定既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也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这样的制度正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法律制度。
(三) 时效制度的其他体现
与此相同的还有:1.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2.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这些行为的都给予权利人行使撤销权的权利, 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 在法律上撤销权这个实体的权利就消失。比如法律明确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撤销权消灭: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撤销权一旦消灭, 意味着这项权利在法律上不存在, 更不予以保护。在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方面, 法律给予特定当事人行使追认的权利, 但是当事人追认权的行使受到期限的限制, 追人权应当在法定的时间 (一个月) 内行使。同样的道理, 一旦超过这个期限, 权利人的权利在法律上不存在, 更不予以保护。换句话说, 在法律这个层面上, 权利人丧失了实体权利, 从此以后当事人之间就不存在债权和债务的关系。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及时的行使应属于自己的权利, 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二、时效制度的意义
民事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表现为, 当民事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侵害人必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 物权受到侵害表现为物权人行使物权受到他人非法阻碍或物权的客体被人侵夺、损坏等;债权受到侵害表现为债务人拒不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合同或法律规定的要求;人身权受到侵害表现为权利人的生命健康、名誉及荣誉等遭受他人损害等。当权利受到损害时, 权利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但是, 如果权利受到侵害后, 权利人不闻不问, 时间一长, 就会形成一定的事实状态。例如, 某甲的财产被某乙非法占有, 但某甲长期不向某乙要求返还, 也不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以来, 某乙占有该项财产就会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一种印象, 即该项财产就是某乙的, 并有可能依此事实状态而发生各种新的法律关系 (如某丙向某乙购买该项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法律仍然无条件地、永久地对权利人受到侵犯的权利加以保护, 就有可能破坏已经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 民法上设置了时效制度, 使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届满之后丧失其权利或法律对其权利不再加以保护。这样, 可以使长期存在的事实合法化, 从而使法律秩序得以稳定。从以上两个方面研究时效制度之后, 我们可以从浅层次的了解时效制度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对于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只是表面的了解问题是不够的,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的一分子, 我们就更应该深层次的研究时效制度的制定背景及其中西文化的差距, 我们应该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
三、对现存时效制度的分析及思考
时效问题实际上讲得是, 如果发生了民事纠纷后, 进入诉讼阶段要注意的东西。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早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效就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段的时间后, 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主要包括3个要素即:时间要素、一定的事实状态、和法律后果。时效主要包括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种, 西方国家就比较全面, 两种时效都有。相比之下, 我国只制定了消灭时效, 这就是我们立法者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一点, 为了使我们国家的立法更加健全。
(一) 西方国家对“时效制度”的具体规定
1.取得时效, 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的时间之后而取得权利
例如《德国民法典》第937条规定:10年间就动产而位自主占有者, 取得其所有权。这种制度也成为财产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再如《日本民法典》第162条 (—) 以所有的意思, 20年间平稳而公然占有他人物者, 取得该物所有权。 (二) 以所有的意思, 10年间平稳而公然占有他人不动产, 如果其占有之始系善意且无过失, 则取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取得时效制度的设立使得财产纠纷的解决多了一条道路, 这样才更容易解决问题与矛盾, 使得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有法可依。
2.消灭时效, 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的时间之后而丧失
如《日本民法典》第174条下例债权, 因一年间不行使而消灭: (1) 一个月或短于一个月的期间而定的受雇人的报酬; (2) 劳务人及艺人的工资及其供给物的价金; (3) 运费; (4) 旅店、饮食店、出租席座、娱乐场的住宿费、饮食费、床位费、入场费、消费物代价及垫款。
时效制度的意义:1.建立时效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的经济秩序;2.有利于督促权利人及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3.有利于法院对于案件的审理。
(二) 我国对“时效制度”的规定
我国设置了相对简单的诉讼时效制度, 具体指权利人在法定提起诉讼的时间内不行使其权利, 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从它的概念中可知, 这种制度属于消灭时效, 仅仅消灭的是权利人的程序上的权利, 并不消灭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我国诉讼时效的种类主要包括两种:
1.普通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适用于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发了呢另有规定的除外。
2.特别诉讼时效
特别诉讼时效是指使用于特别制定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特别时效, 可以由《民法通则》规定, 但更多的是由特别的法律加以规定的。《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 延付或拒付租金; (4)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环保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 我国长期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我国的这种制度上, 可以看出, 法律仍然保留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 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只是在法律解决的道路上法律不予于保护, 但还给当事人留了一定解决纠纷的空间, 当事人之间可以自愿解决。当权利人对特定的义务人请求行使权利的时候, 如果债务人知道权利人的请求已过诉讼时效, 但还愿意履行义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 体现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先进性, 保留了解决问题的道路, 同时坚持了自愿原则。
诉讼时效则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的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那么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什么呢?也就是说, 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主张权利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当前理论和司法实践通行的观点是: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即丧失了胜诉权。但我认为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并不是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 而是义务人获得了法定而有效的抗辩事由。根据民事诉讼模式理论, 民事诉讼是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另一方提出抗辩及其抗辩理由, 法官居中判断诉讼请求和抗辩的事由是否成立, 从而作出支持或驳回诉讼请求的裁决。我国的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现在有两种看法, 1.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 2.义务人得到了抗辩权。从优缺点上看, 第2种看法比较先进健全。
(三) 中西方“时效制度”的比较
上面是中西国家的时效制度, 西方国家的制度看起来是比较全面, 比较具体的。因为西方的国家已经建立了他们国家的民法典, 所以无论是从立法方面还是适用法律方面都比我们国家先进。从总体的时效制度的制定方面, 我们只有一个方面消灭时效, 没有西方国家先进,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另外, 单从两种不同国情的消灭时效的法律后果来看, 我们国家的诉讼时效也没有西方国家的消灭时效先进, 因为西方消灭时效的法律后果使得权利人在法律层面上丧失了实体上的权利, 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使得的权利人只丧失了程序上权利, 也称丧失了胜诉的权利。就是说权利人不能通过法律这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虽然权利人理论上是可以胜诉的, 但是由于诉讼时效的限制是得权利人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虽然法律不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但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实体上的权利也消失, 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仍保留了权利人实体上的权利。当事人之间的债权与债务关系仍然存在, 但是这种债权与债务关系, 法律不予保护。已经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 只能由当事人之间自己解决, 当事人原本是问题解决不了才找到法院, 但是现在法院也不受理, 又回到了当事人之间自己解决事情, 这样的做法可能一方面是坚持公平原则的表现, 公平主要表现在是对权利人不及时行使权利的一种惩罚, 同时在法律层面上不能再追究债务人的责任, 也是对债务人的一种保护。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法律后果既坚持了民法的公平原则, 同时也坚持了私法自治原则, 所以保留了权利人实体上的权利。权利人虽然不能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自己的权利, 但法律仍然赋予当事人之间可以自愿解决纠纷的权利, 如果债务人愿意在诉讼时效之后仍然同意履行自己义务, 那么纠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就是这种制度也坚持了民法的私法自治的原则, 当事人之间自己协调解决。但是在好的一方面存在的情况, 必然劣的一方面也会存在, 如果问题又回到当事人之间始终没有办法解决, 同时法律也不能参与, 这必将在当事人之间引起更多的矛盾, 产生下一个民事纠纷, 甚至可能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如果当事人双方坚持走两个极端, 权利人坚持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而义务人坚持不履行。则会导致权利人在不理智的情况下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从这一方面讲, 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不仅没有解决好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的纠纷, 同时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法律问题, 从民事到刑事的转化, 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话。
中西方的时效制度相比, 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我国的诉讼时效使权利人只丧失了程序上的权利 (胜诉权) , 但是还保留了实体上的权利, 通俗的讲当事人之间还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法律不再干涉。债权人还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这是的要求虽然法律不予保护但是不违法, 私下继续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是债权人仍然保留实体权利的表现, 是债权人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实体权利。
2.西方的诉讼时效使权利人直接丧失了实体上的权利, 也就暗含的也没有了程序上的权利。通俗的讲, 法律使得当事人之间没有了任何关系, 所有的原来存在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全不归于消灭。就是说原本有民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由于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不存在任何关系。除了法律不予保护之外, 权利人再也不能让债务人履行债务, 因为权利人没有了权利, 法律使权利人丧失了实体上的权利。如果权利人私下再向债务人要求履行义务, 此时的要求就是不合法的。债务人可以就原为债权人的违法行为予以控告, 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西方时效制度的设立彻底的了断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减小了当事人之间再次发生矛盾的机率, 不会为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问题埋下隐患。而中国的制度没有彻底了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为再次发生纠纷及其刑事责任埋下了隐患。从这一点看, 西方的时效制度比我国的时效制度更加先进一些。
从问题解决与否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时效制度的先进与落后, 让我们真正从本质上清楚的认识知识的内在:
(四) 中西方“时效制度”的优点分析
1.如果纠纷没有解决, 国外的比我国的优先, 因为虽然没有解决纠纷, 但是国外的制度彻底了断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为发展更多的矛盾埋下隐患。与此相反, 同样没有解决纠纷的中国制度就有点落后了, 因为这样的制度既没有解决问题同时为矛盾的激化安装了导火索。
2.从可以解决纠纷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诉讼时效制度比国外的要先进, 因为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只丧失了权利人的程序上的权利, 仍然保留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 这就为权利人私下主动通过协商解决纠纷来实现自己的权利创造了可能性, 与此相反, 国外的时效制度直接使权利人丧失了实体上的权利, 也就直接堵截了解决纠纷的道路, 使得权利人再也不能主动的向义务人要求履行义务, 只能取决于义务人的思想与行为。从这一点来看, 中国的诉讼时效制度比国外的要先进。
四、对完善我国“时效制度”的建议
(一) 针对权利人的完善建议
权利人丧失胜诉权是指权利人在仍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力下,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人民法院应予以立案, 但是, 人民法院可以主动审查时效, 以权利人已过诉讼时效不予正常审理和保护。也就是说法院在受理案件时, 不应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而对此类案件不予立案。因为权利人仍享有诉讼的权利, 只是由于时效期间的经过而丧失了受法律保护的胜诉权。此时, 由于实体权利的存在, 使纠纷又回到当事人之间, 人民法院不再处理此事。解决的道路只有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私下解决此事。这样法律后果的作出, 法院就是一个主动裁决者, 不需要看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作出相应的裁决, 只需自己主动的审查时效, 就可以以原告已过诉讼时效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使原告丧失了胜诉权。
(二) 针对义务人的完善建议
义务人获得抗辩权是指义务人针对权利人要求法院强制其履行义务的法定抗辩事由。只要时效一过, 义务人的抗辩权就产生。法律在此是公平的, 当法律保护权利人的权利时, 权利人如果不及时行使, 在保护时间过后, 为了保护当事人之间的平等, 也给义务人一定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抗辩权就是对抗权利人在过时效后继续要求实现自己权利的请求。对于义务人获得抗辩权这一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只是一个被动作出裁决的中间人, 人民法院只能依照义务人的意思表示作出是否保留权利人胜诉权的决定, 这是因为法官只能居中判断诉讼请求和抗辩的事由是否成立, 从而作出支持或驳回诉讼请求的裁决。否则, 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公平。如果法院已经立案而且义务人没有行使自己的抗辩权, 即使法院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也不能作出任何提醒, 因为法律一经生效就推定人人都已知道, 知道有哪些权利可以主张, 应主张而不主张只能推定其对放弃该权利 (因为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且权利只能由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主张) 。如果法官主动提醒义务人, 那么对权利人来说是不平等的, 因为法官在有意无意间站在了义务人的位置, 丧失了中立的地位。所以只要义务人不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 权利人的请求就不一定会被法院驳回, 法院就应该作出正常审理案件的举动, 使权利人有实现权利的真实可能性。相反, 如果法院已经立案而且义务人已经行使了自己的抗辩权, 法院只能依照义务人的意思表示作出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从而撤销了权利人的胜诉权。和上面权利人丧失胜诉权的后果一样, 由于实体权利的存在, 权利和义务仍回到当事人之间才可以解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别:
1.相同点:无论是那种法律后果, 都保留的权利人实体的权利, 都存在使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可能性。
2.差别:在实现权利人权利的途径上不同, 第二种比前一种的解决方法更宽泛, 前一种只能通过当事人之间协商私下解决, 而后一种除了当事人私下解决, 人民法院仍有解决纠纷的可能性, 法院仍有可能帮助权利人在时效过后实现自己的权利。第二种法律后果起着解决问题的双保险作用, 使得各种矛盾更容易解决, 为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法律层面上的基础。
诉讼时效的民事法律后果并非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 而是义务人取得了法定的、有效的抗辩事由。这个后果和丧失胜诉权是不同的, 它要求法官不能主动的审查一个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只有在义务人以此作为抗辩事由时, 才能进行审查, 以尊重义务人的抗辩权, 并充分的保障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的平等地位。按抗辩权说, 不仅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权利人仍享有起诉权, 可诉至法院, 由法院审理权利人是否有正当事由障碍时效期间进行, 而且表明在时效期间届满后, 即使无正当事由阻碍时效期间进行, 义务人是否需享有时效利益取决于其意志, 法院不能主动援用时效规定, 也不能依职权驳回权利人的请求。相反, 义务人依抗辩权拒绝履行义务, 法院应不支持权利人的主张。因此抗辩权说是相对比较全面的。
不同国情、文化、历史的国度里, 他们的法律文化各不相同, 他们都是根据具体的国情而制定,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界大潮流中, 各国的法律文化都存在优缺点, 以此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比我们更加优秀的地方。趁着国际交流的机遇, 我们要努力学习西方文化, 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文化, 从此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以此来推动我国法制事业的快速发展。尽快的完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法典》。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2.
[2]日本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M].
[3]梁彗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8
对于本专题的知识点, 一、从考查的力度来看, 近两年高考试题对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较多涉及, 故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且考查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 也有材料解析题, 且试题多以图文并茂的材料题形式呈现, 以考查学生解读多种类型材料,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试题主要集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汉朝的刺史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 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罗马法的演变等主干知识。四、从考查的方式看, 侧重古今中外制度的比较, 关注人类政治智慧、制度创新、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 新角度。考查的关键点是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能力要求比较高。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4年海南卷历史第5题)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 且重点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并不是唐朝唯一的选官途径, 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被完全否定, 故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但B项的信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被排除。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以“分科考试、差额录取”取代“按门第选官”“等额推荐”, 这主要说明的是科举制注重才学, 故选C项。科举制看 重的是考 试成绩, 重视思想 品德考查 的是察举 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汉代实行察举制, 以德才为标准选拔官员;唐代推行科举制, 以诗赋文才为标准选拔官员。这两种选官方式与先秦时期选官的标准相比, 不同点是
A.选官的社会学标准取代了生物学标准
B.选官权由地方掌控变为中央掌控
C.推动古代中国社会向公平人性化发展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统治权的垄断
答案:A
解题技巧: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 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题干关键词是“选官的标准”“共同点”。察举制以德才为标准, 科举制以诗赋文才为标准, 考虑的都是人的社会学标准。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将任官职者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体现的是人的生物学标准, 故选A项。世官制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血统, 无所谓地方掌控还是中央掌控, 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影响, 而不是不同点, C项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影响, D项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故排除。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可知, 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其实质明显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成祖为加强专制而创立内阁制, 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权力, 始终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明中后期,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首辅地位便一落千丈。B项是对题干所述明初和明朝中后期历史现象的准确解读, 故选B项。内阁的建立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 内阁没有取代六部, 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从法理上讲也是受控于皇帝的, 而并非不再受皇帝控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明代的内阁制。题干关键信息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这表明这类官员的地位不是法定的, 其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这与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相符, 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 唐朝的三省六部也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 所以, A、B、C三项都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 故排除。
【重点突破】
1.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1) 春秋战国以前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表现为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宗法制, 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诸侯在本国之内为大宗, 大夫为小宗, 这样层层分封, 各安其位, “子子孙孙 永宝用”。
(2) 西周和春秋时期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时期。大政治家多半是贵族, 偶尔有孔子这样的士人, 也是破落贵族的后裔。
(3) 战国以后, 官僚政治的趋势加强。伴随着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政治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大, 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问家有半数以上起身于平民, 其中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者不授爵的政策, 效果最突出。
(4)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贵族世袭的政治制度终于被官僚政治制度代替。表现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即是其典型的例子。
2.秦朝中央集权制
(1) 理论基础:韩非总结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 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核心权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国家最高执政者称皇帝, 皇帝下设中央政府,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外还有廷尉 (掌刑罚) 、治粟内史 (掌财政) 等九卿。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郡有郡守, 县有县令, 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三公、九卿、郡守、县令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直接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3)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 同时兼有抵御外部的侵扰, 兴建大型工程,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职能。
(4)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障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度。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5) 调度:中央集权制的调度在于皇帝对法 (法令、法律) 、术 (策略、权术) 、势 (权势、权威) 、度 (限度) 的驾驭能力。在“人治”主导的封建社会中, 如果皇帝能够有效地驾 驭权臣、控制 地方、管辖百姓, 中央集权制就会得到巩 固和强化, 否则结果就会相反。秦末, 中央集权制运用失“度”, 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的承受限度, 从而引发农民战争, 导致秦朝灭亡。
(6) 完善和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 集权制度, 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 日益完善,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联系
(1) 区别:
1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的决策方式,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 解决的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 但会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 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 权力的过度集中, 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受制于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来掌握人事大权, 这相对分封制来说,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实行君主专制独裁。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它的加强, 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央集权制度, 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 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地方权力被大大削弱;元明清朝实行行省制,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 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 但由于不符合历史潮流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央集权制虽然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 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 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央集权制, 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联系:
1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2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 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 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 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三省六部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1) 形式上, 确立了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格局, 三省各自分工相互合作, 共同掌管朝政。
(2) 分工上, 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掌管政令审核;尚书省掌管政令执行, 下辖六部处理日常政务。
(3) 运行上,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交付尚书省执行。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呈上的奏章, 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 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 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 都可驳回。
(4) 积极作用:1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 亦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 加强中央统治力量;2三省的分工,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这就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使专制主义中央体制更加完善, 成为促进隋唐社会繁荣的制度因素。
5.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和内阁制虽然同属于中央制度, 且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但由于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有着根本的不同, 所以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截然不同。
在丞相制下, 丞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被赋予一定的决策大权, 地位比较巩固。
相反, 内阁却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因而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而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决策权。虽然会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 但其权力并非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 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 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尽管有人认为明朝的首辅是丞相的变相重设, 但其权力与前代的丞相不能同日而语, 因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丞相,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 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 参与决策, 分掌行政权, 因而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实际权力, 更没有决策权, 因而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6.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 设置动机上, 最初的目的是保证军事机密, 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强皇帝的权力。
(2) 组成人员上, 军机大臣都是皇 帝的亲信, 直接听命于皇帝。
(3) 赋予职权上,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但始终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成为皇帝独裁的工具。
(4) 结果和作用上, 军机大臣参与 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 然后向责任部门 传达执行, 使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的各级官员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这导致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 内阁也名存实亡, 从而使君主专制的绝对化发展到极致。
7.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
(1) 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把陆地分 割成小块, 各块土地上的居住民彼此隔离, 这就逐渐发展成为许多的城邦。城邦制国家的兴盛是古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政治条件。
(2) 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海洋经济的繁荣。多山, 土壤贫瘠等自然条件导致古希腊粮食不能自给。但海 岸线长, 多良港等自然优势又使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具有开放、外向、竞争的特点, 这使古希腊人具有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
(3) 海外贸易的兴盛, 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的繁荣, 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使人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8.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 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 并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2古罗马则是通过战争扩张疆域,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 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与独立自治;2古罗马则是统一的集权制。
(3) 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1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的转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2古罗马从君主制发展到贵族共和制, 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 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这减少了执政者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的罗马法,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 封建制度“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 中央势力衰落”。下列朝代最符合马克垚观点的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2.《礼记·王制》记载, “大国三卿, 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 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命于其君”。这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室可有效控制诸侯
B.诸侯国没有任何独立性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卿是诸侯国实际统治者
3.《礼记》记载西周末年“觐礼, 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 由夷王 (周夷王) 以下”;左传记载:“ (周夷) 王愆于其厥身, 诸侯莫不并走其望 (祭祀名山大川) , 以祈王身。”综合以上材料,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封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趋于瓦解
C.周王室势力衰弱
D.周王室礼贤下士
4.“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法制原则, 即亲属之间对犯罪者要设法包庇隐瞒而不得告发。如《唐律疏议·斗讼》中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 虽得实, 徒二年。”此法制原则
A.说明古代法律缺乏公平正义
B.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产物
C.反映了中国古代不依法办案
D.说明古代中国缺乏法制观念
5.《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汉旧仪》谓:“周以上千八百诸侯, 其长伯为君, 次仲叔季为卿大夫, 支庶为士庶子。”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父子之间关系即君臣关系
B.诸侯国内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
C.礼仪制度强调世爵世禄制
D.以血缘关系规范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6.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1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2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3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4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12B.23
C.34D.14
8.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1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4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1234B.123
C.12D.134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 是政治、军事、监察, 三权分立, 互不统摄。”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保证政府的决策正确
C.防止国家的再次分裂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下面是柏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收录的某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示意表,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出现于
A.秦朝B.西汉
C.唐朝D.明朝
1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事无不统, 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 (唐玄宗前 期年号) 以后, 常以领他职, 实欲重其事, 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 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 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 则为盐铁转运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尊重宰相, 皇帝授予其充分的权力
B.宰相主要处理具体事务, 实际权力下降
C.皇帝不拘一格, 广泛选拔人才担任宰相
D.宰相实际控制了军事、经济、文化实权
12.枢密使一职始于唐后期。唐末五代枢密使不仅掌机要、备顾问, 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 形成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 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 以实中书之任”。据此可见, 北宋初年
A.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B.宰相和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D.皇权至上, 直接掌控军国大事
13.郡县制自诞生以来, 对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 已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B.秦灭六国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
C.历经了路县制、道县制、行省制等细微的调整
D.强干弱枝, 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14.明太祖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 中书掌政事, 都督掌军事, 御史掌纠察, 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而台察之 任尤清要。”材 料不能说 明明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渐成熟
C.政、军、监察相牵制
D.监察官的地位高于其他官员
15.“人尝谓辅臣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 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表明内阁
A.是法定的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B.权力非常大, 相当于宰相
C.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D.阁臣无实权, 只是承旨遵办
16.明朝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 (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门) 上久, 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 (内阁首辅张璁) 进朝, 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 (内阁首辅夏言) , 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 (内阁首辅严嵩) 与我们拱拱手, 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步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的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17.雍正时期, 设立军机处。《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 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分析说明军机处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由最初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 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 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18.2013年9月《新京报》载文指出:“尾大不掉, 是历来行政机构设置的难题。要办事, 就要给权;一给权, 其就膨胀;一膨胀, 就办不好事;事办不好, 只好给更多的权……形成恶性循环。而军机处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军机处能够成为“扁平”政府机构的关键因素是
A.地处内廷B.人员精干
C.有官无吏D.有决策权
19.出生于雅典 (古代) 公民家庭的妇女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但在家庭中可以和男性公民讨论城邦事务, 并影响他们的政治决定。在家庭领域内, 她们是高居于奴隶之上的 女主人。材料反映出雅典 (古代) 妇女
A.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城邦政治
B.享有不完全的公民权
C.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D.是家庭主人与政治的有限参与者
20.“人民是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 用命令, 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 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了人民手里。”亚里士多德在此所赞扬肯定的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D.罗马法制
21.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C.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D.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22.亚里士多德曾写道:“富人立下誓言, 誓与民众永为敌, 尽我之力损害他们。”古雅典穷人则怀着对财富的欲望, 利用民主来获得富人的财产, 他们立法让富人承担一切公共费用, 增加开支, 甚至流放富人, 分得其财产。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城门后, 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这反映了古代雅典亡于马其顿主要是由于
A.贫富差距尖锐对立
B.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C.民主的暴政与内耗
D.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
23.公元2—3世纪, 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 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 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罗马
A.皇帝对万民法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
B.万民法的实施取决于法学家的建议
C.公民法的所有缺陷都由法学家来弥补
D.成文法的 发展与法 学家的贡 献直接相关
2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 凡是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具有不变性和永恒性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C.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D.不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
25.某同学在自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内容时, 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 其中内容错误的是
A.梭伦改革时期设立“陶片放逐法”来威慑对民主造成威胁的人
B.伯利克里时期民主繁荣 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C.《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 马公民
D.西塞罗强调“人生而平等”,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周初在分封的各国中, 普遍推行周礼,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因为, 这使得周代的各国中, 文化、思想、制度, 相互之间接近与统一了。……这就在整个周王朝统治所及的各国, 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状况。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巩固, 极为重要。秦皇朝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原, 就其本质而言, 实因整个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这种文化认同之故。
———周天《中国历史廉政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 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束君主, 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君主不仅本身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 而且还常以命令改变法律的裁判, 尤其是接近末代的君主多属昏庸或暴虐, 更常发出违背法律的不良命令, 遂使法律失去其公正性。
———李放、杨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
材料三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方面, 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 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 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 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
———黄洋《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推行周礼的作用。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些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6分)
(2)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雅典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念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在思想文化上的共同特征。 (2分)
27.科学选拔和任用人才关乎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福祉。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司奏议曰:“古者, 诸侯贡士, 壹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乃加九锡。不贡士, 壹则黜爵, 再则黜地, 三而黜爵地毕矣。……今诏书昭先帝圣绪, 令二千石举孝廉, 所以化元元, 移风易俗也。不举孝, 不奉诏, 当以不敬论。不察廉, 不胜任也, 当免。”奏可。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 天下兵兴, 衣冠士族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虑难委悉, 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其 有言行修 着, 则升进之, 或以五升四, 以六升五;傥 (倘) 或道义亏阙, 则降下之, 或自五退六, 自六退七矣。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凭之授受, 谓免乖失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 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 上品无寒士。”
———杜佑《通典·选举典》
材料三隋文帝对选举制度也作了重大改革。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 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 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 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 起的是以 考试选士 的科举制度……明 经、秀才、进士诸科都在开皇 时设立了。唐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何种选官制度?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5分)
(2) 根据材料二, 曹魏时期实行何种选官制度?其初衷是什么?有何弊端? (6分)
(3) 根据材料三, 隋文帝时选官标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6分)
28.古代东、西方文明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不同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兴衰更替, 罗马法经历了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再到法典化的变化。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
———郝磊《论罗马法形成过程的开放性及其灵活性》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的官吏, 任期只有一年, 且向不连任。后来临到帝政时代, 虽然如许多历史家所说, 罗马皇帝们因受东方专制政治的影响, 便扮演起东方专制君主的角色:颁布法律, 征收赋税和任命一切官吏。但是, 后来并没有形成与它相配适的官僚政治。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近代西方) 不论革命 的方式如何, 其结果大体总不外伸张民权或市民权而剥夺王权, 使国会成为法律的主权者, 使人民或选举团体成为政治的主权者。这样一来, 官僚或一般行政人员就要完全改变他们的性能, 他们不再对国王负责, 不再把国王的言语看作命令, 他们要对国会、对人民负责了。“国会逐渐达到支配行政官吏的要求。法律不成为官吏权能的限制, 而成为他们权能的基础了。”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万民法的发展论证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罗马和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的主要异同。 (5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对古代政治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B5.D6.D7.A8.C9.A10.B11.B12.A13.C14.D15.C16.D17.B18.C19.B20.C21.A22.C23.D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 (16分) (1) 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分)
现象:君主专制不断 加强, “人治”特征突出。 (2分)
联系:周礼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是君主专制和“人治”局面出现的历史文化依据。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 特征: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 利的自由;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4分)
影响:公民平等参与城邦事务;重视集体决策;极力维护民主制度。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3) 重视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范个人行为。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7. (17分) (1) 制度:察举制。 (1分)
不同点:此前是规定各地诸侯王要按时为天子输送人才, 否则贬爵削地, 直至爵地俱尽;此时要求各 地郡守察 举孝廉, 否则免官。 (4分)
(2) 制度:九品中正制。 (1分)
初衷:为了笼络衣冠士族 (或为衣冠士族服务) 。 (1分)
弊端:由于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名士把持, 导致没有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而出身低微的贤才, 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分)
(3) 变化:选官标准由重门第出身变为重才能学识。 (2分)
原因:南北朝以来, 随着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量的增多, 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发展。隋文帝希望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 (4分)
28. (17分) (1) 依据: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至万民法, 适用范围扩大;西塞罗提出自然法, 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4分)
关系: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互相推动的关系。 (1分)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其疆域不断扩大, 新的社会矛盾出现, 这推动了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分) 万民法在罗马帝国时期作用显现, 理顺了各种关系, 缓和了社会矛盾, 使得帝国长治久安。 (2分)
(2) 同:君主专制。 (1分)
异:中国从秦汉时期确立了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理念的官僚体制;罗马则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分)
(3) 继承:利用法律和官员来管理国家。 (1分)
发展:官员不再为王权服务, 而是为人民服务, 体现了民主原则;法律不再是单纯的统治工具, 而成为官吏权力的基础, 体现了法 治的原则。 (2分, 答出一点即可)
中西方档案职业证书制度比较研究 篇9
一、成熟的欧美国家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法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从1821 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档案高等学校———国立文献学院以来, 档案高等教育先后在欧美各国开展。1846 年, 法国教育部长在一份法令中规定, 凡持有档案学院古文字档案学证书的人可享有在档案馆内工作的优先权[1]19。这一规定被视为世界档案资格认证制度的源头。在此之后,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起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目前, 法国国家档案馆的专业人员分为不同级别, 主要包括办事员、助理档案员、文献保管员和档案总保管员。他们都是通过特殊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后才能在档案馆工作, 低级别的专业人员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后, 通过社会公开的考试晋升为更高级别的专业人员, 这些考核通常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评估, 锻炼时间较长, 只有通过审核之后, 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 申请更高层次的职位, 从而保证了高水平的法国档案工作者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2.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 (SAA) 于1985 年6 月提出一份“档案学家”证书获得资格的标准草案后, 于1987 年正式成立“临时资格认证局” (IBC) , 制定职业化的档案工作者资格标准并依据该标准设计考核的办法。1989 年IBC首次运用该标准来衡量档案工作者, 为达到要求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并在全美档案工作者年会上正式成立专门的“档案工作者资格认证学会” (ACA) , 负责资格认证工作, 标志着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正式确立。ACA提供的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全美乃至整个北美地区的职业认证标准, 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48。
ACA采取统一考试的制度, 在规定时间参加指定机构组织的考试且必须达到一定分数才有资格获取职业证书。其考核标准历来被认为是客观、全面、科学的, 而且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受到许多用人单位的好评, 成为美国许多档案机构招聘员工的重要参考标准。例如, 早在1996—1997 年度SAA网站发布的档案工作招聘信息中, 95%以上的单位就已经要求应聘人员具有资格证书, 可以说, 资格证书已经成为美国档案专业人员就业的必备要素[2]49。
资格认证制度考试每年一次, 在规定的地点开考, 获得资格证书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获得硕士学位 (有在档案管理机关从事研究学习的资历) 再加1 年的专业工作经历; (2) 获得硕士学位 (没有在档案管理机关从事研究学习的资历) 再加2 年的专业工作经历; (3) 曾经获得资格证书 (其证书已过期) 的档案专业人员。若不符合条件, 可继续申请考试, 且不受次数限制, 但每次必须缴纳考试费用[2]20。ACA提供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定期进行再认证, 每五年须接受一次资格再认证的考核, 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档案人员的终身学习意识,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也激励档案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保证档案从业队伍人员高素质。
3.英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 世纪70 年代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 (SOA) 开始对档案从业者要求具有被认可的档案管理证书才能从事档案工作, 这也是英国档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的开始。目前, SOA认定的证书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提供专门的档案管理认证, 另一类是档案保护资格认证。档案管理资格证书是通过高校档案专业研究生教育来获取, 一共提供7 种专门证书, 分为商业档案、古文字学与外交学、教会文件、房地产档案、中央和地方政府文件、苏格兰法律与政府文件、声像档案, 这7 种证书都是专业的档案管理证书, 只有持其中任何一种证书才能在该领域内从事档案整理工作。档案保护资格认证是专门为档案保护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开放式认证项目, 其授课方式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加强学员的专业技能沟通, 拓宽视野, 提高专业能力。通过认证后, 更注重鼓励档案从业人员职业的继续发展。另外, 在其颁布的2003—2007 年战略发展目标中, SOA拟修订和提高目前实行的档案职业资格标准 (与继续职业教育相结合) , 建立档案工作者伦理守则, 并准备在未来几年实行资格准入制度[1]20。
二、我国档案职业认证制度探索中前进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多个行业已建立起来。尽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但已经在其他行业实行职业认证制度, 并卓有成效。我国于1993 年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现已初步建立起职业认证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例如, 财政部联合地方财政部门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考试, 司法部负责律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等。因此,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背景也有利于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上海市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率先开展起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且已取得良好效果。上海于2004 年1 月开始实行, 至今已近十年, 不断趋向成熟的制度模式。在上海人事局、档案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市档案专业人员职业资格暂行规定》中, 明确规定档案人员须经过专业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上海市档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上海市将档案专业人员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初、中级资格考试是通过统一考试评定的, 每年举行一次, 实行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考试办法, 而高级职业资格的评定另行规定, 且对考试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该制度打破了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终身制, 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每3 年须再认证一次, 并对登记办理手续的申请时间、办理条件、审核程序、注销登记、办理再认证手续的时间、申请条件、资格证书失效等情况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三、欧美档案职业证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在对欧美国家和我国的档案职业证书制度进行比较后, 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十分必要。
1.成立档案行业协会。欧美国家大多成立了专门的档案从业人员的协会———档案工作者协会, 对全国的档案工作者进行统一管理, 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行为, 保证专业水平, 维护档案人员切身利益, 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并未建立档案行业协会, 且仅有中国档案学会, 而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性的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编辑出版档案学术书刊资料, 普及档案科学技术知识等学术性活动, 对档案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并未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 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中2014 年完成任务中的第三条“取消国务院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事项, 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相应加强监督管理”。该任务由中央编办会同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于2014 年6 月底前完成。国务院领导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弱化国家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个人水平的评价功能, 加强了行业协会、学会的评价、认定功能, 国家政策的改变, 对档案事业的影响更为深远。档案行业应当紧跟国家政策指引, 在国家档案局、档案学会的联合作用下, 成立档案行业协会, 并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分支, 由各地优秀档案工作者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协会的运作, 进而对我国档案工作者、档案行业进行统一、规范、科学管理。
2. 通过法律法规将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自1993 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 已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1994 年3 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我国正式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 年7 月, 《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 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更加明确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这些都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十多年来,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快速发展, 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0 年初, 全国各行各业已有7000 多万人次的技能人员和860 万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国家法律、法令或者行政条规的形式, 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 由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凡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 任何部门、行业协 (学) 会及地方都不得自行设置和组织实施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确需实行职业准入的, 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水平能力评价类职业资格的设置须经国务院劳动保障、人事部门批准后, 组织实施。因此, 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必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证, 因此, 国家档案局、档案学会以及广大档案学者应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申请通过法律法规将档案职业纳入国家资格证书制度范围内, 实行技能考核, 为档案职业建立准入制度。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档案职业进行有组织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 确保档案职业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阻断不合格人员进入档案事业的渠道, 优化档案馆等机构的管理, 有利于我国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
3.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与档案专业教育结合起来。1993 年2 月13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推行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逐步建立职业岗位资格考核机构, 实施各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和资格证书制度。”1996 年,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再次重申“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档案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决定档案工作者队伍整体水平, 系统的档案专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对口人才, 这一人才来源应加以重视。然而, 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况不佳会直接危害档案专业教育的实行, 使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受阻,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日益加大。我们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并与档案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为国家选拔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 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记忆保护者”这一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责任。
由于我国档案职业认证制度的建立面临许多历史和现实困难, 将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尽管如此, 从长远来看, 我国必定会建立起该制度,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 也要紧密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实际情况, 因时因地制宜, 切忌生搬硬套, 扎实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才.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中国档案教育的发展前途[J].图书·情报·知识, 2005 (12) .
中西方选举制度 篇10
关键词:转移支付,分税制,一般性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
我国自实行了分税制的税制改革后, 税收制度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然而, 国家财政制度从整体上来说发展并不平衡。从世界各国的财政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 分税体制如要长期稳定运行, 必须加以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 从何处入手加快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国内的研究较少。
一、与外国比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当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比较,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转移支付名实不符
首先, 一般补助的规模过小。在国外的转移支付制度中, 一般补助处于基础地位, 通常有50%以上的水平。而在中国, 据2008年财政部统计, 一般8696.49亿元, 仅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6.6%, 但在扣除税收返还和超收奖励后, 真正起到平衡地区财力不均的资金就变得非常有限。
其次, 一般补助的项目过多, 在财政部的《2009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中70%左右的转移支付项目是在过去特定时期形成的, 后来并不随着经济情况好转而取消, 反而形成现在固定的基数补助, 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 真正具有均衡地区财力价值的一般补助资金由于受到这些“伪补助”的分化, 增长速度变得很慢, 作用受到限制。
最后, 中国的专项补助项目数量巨大且管理办法不明。2005年时做过统计, 约有41项内容交叉重复, 涉及资金156.37亿元;有65项没有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未公开, 涉及资金705.89亿元, 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20%。按项目分配的专项转移支付有71项, 具体分配到44149个项目上, 其中1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8825个。其实专项转移支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补助项目与部门挂钩, 以致越补越多, 越补越杂, 而且资金使用绩效变得越来越低。单从建立转移支付法律来看, 难度很大。从西方近些年的经验来看, 以英国为例, 根据英国法律规定, 中央财政对地区、郡、区的转移支付可分为专项补助和地方补助两种。专项补助要求地方政府用于专门项目, 如城市公共设施, 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补助约占全部转移支付支出的10%。地方补助又称地方收支差额补助, 是根据中央核定的地方总支出和地方税收入的差额进行补助, 其约占全国转移支付支出的90%。并且地方收支差额补助的计算有严格的核定公式:
收入支出转移额=标准支出评估值-营业房产税-市政税
标准支出评估值=事业考核项目×单位成本±地区费用调整
虽然英国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不多, 但在管理上严格把关, 基本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确定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全国在此项目上的公共服务能否达到均等化, 英国采用了因素分配法, 具体是三项步骤, 即收集资料, 设计计算公式和评价公式。有些学者认为, 将这种与转移支付制度相配套的核定方法法律化, 并长期贯彻执行, 正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 我国转移支付的透明度不高, 资金绩效较低
我们知道, 转移支付主要采用上对下补助的方式, 这就有一个上下透明的问题。如果转移支付资金是透明的, 那么市县基层政府就可以在年初将它们列入预算, 并及时组织实施, 按计划完成项目, 并及早发挥作用。但如果专项补助的项目是不透明的, 基层政府就只能被动的观望等待, 一旦项目下达, 则往往因错过了有利时机而难以实施, 或者为完成预算而形成“年终突击花钱”。例如, 国内某公安局年底为单位领导购置ipod当作U盘使用, 立刻轰动全国。在我国,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不透明的。各项转移支付资金要在全国人大通过预算草案后才陆续分配和下达, 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要在下半年才能视中央财政状况陆续下达。这就带来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可以说, 财政制度上的这种弊病间接影响了政府形象, 迫切需要改革。
为避免这点, 西方国家往往采用《财政体制法》或《转移支付法》的这样一种法律形式, 公布今后几年内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的主要方式, 项目和数额, 以提高地方政府的预算透明度。以德国为例, 政府将财政关系的主要框架写入宪法, 《德国财政平衡法》明确了联邦与州以及州与州之间的税收分配、各联邦州之间的财政平衡、增值税分配和财政平衡的实施与结算的主要内容, 这就使德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更加规范和透明。
二、关于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 规范转移支付的统计方法, 明确各地转移支付的实际情况
将税收返还、超收奖励以及上下级财政之间的预算借款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栏目中去除。关于超收奖励, 上文刚刚已经谈过, 那么税收返还和预算借款又是怎么回事?先看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随分税制改革中出现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而出现的名目, 是指由中央代收后将属于地方的部分返还给地方。那么这里就存在问题:本文在开头曾经提到转移支付的“三性”中最重要的产权上的无偿性, 那么税收返还作为地方在分税制中本应属于自身的收入, 是显然不符合这种性质的。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预算借款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具有季节性, 一旦在财政收入较少的月份发生较大的财政支出, 就容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由于预算借款必须偿还, 因此也与转移支付的性质不符。
(二) 精简转移支付项目, 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
应当发挥一般性转移支付平衡地区作用, 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本支出数额, 通过实地调查统计 (比如政府统计部门与部分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 的方法取消在以前特定时期所形成的转移支付, 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对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转移支付, 使其财力需求与财力供给相适应。鉴于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量大, 种类多的特点, 改进专项转移支付的方法可以采用地区整合法或种类整合法。即可以按照各省所需的专项转移支付分别归入各省的转移支付中并根据各省发展情况及时加以调整;或者将专项转移支付按照种类或者相似点大小加以归类, 每类专项转移支付再列出各省所支数额, 这样也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各省专项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
(三) 尝试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不仅在救灾、水源和生态保护方面, 而且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 也需要各省级甚至各市级政府通力合作。在5·12汶川大地震后, 全国各省份对四川进行了有效的专项救济帮扶, 在最短时间内减少了人民财产损失, 取得了成效。而与此相反的是, 2005年黑龙江扎龙湿地的荒火事件就是某一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给其他辖区带来成本的例子:原因是乌裕尔河上游的某些地方政府修建了多数取水工程, 使扎龙湿地水源断绝著名的“丹顶鹤故乡”变成了无鸟栖息之地, 竟至发生火灾。为了挽救“地球之肾”, 最后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协商共同筹资300万给扎龙湿地人工补水, 才初步还它原貌。所以说, 辖区外溢效应会造成免费搭车现象, 难道非要上级政府出面干涉才能纠正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完全可以通过有关地方政府之间达成合作协议, 利用转移支付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 沿海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 即制造业加工业企业招募不到足够的技术工人。其实也可以通过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 沿海制造业加工业的工人主要来自中西部省份, 而这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 难以对技工教育加大投资规模。如果沿海省份与中西部省份建立旨在促进技工供给的专项转移支付, 那么相信随着中西部省份技工供给数量的提高, 技工供需会逐渐平衡, “用工荒”会逐步缓解。
参考文献
[1]、蒋洪, 朱萍.公共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哈维·S.罗森.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西方作家经纪人制度是否可行? 篇11
现代社会多媒体共存,作家作品在出版市场上因涉及的载体、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和使用年限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权益转让。欧美出版市场上,精装本版权、平装本版权、报刊转载权、俱乐部复制权、影视改编权等交易活动都非常活跃。因此,大多数作家都选择将版权事宜全权委托作家经纪人来处理,自己专心创作。这些作家经纪人以“接受作家委托,为作家服务,维护作家权益,并从作家收益中收获佣金”的模式运作,甚至帮助作家运作各种层级的文学奖项。目前我国的作家经纪人制度尚未形成,只有少数公司正在从事相关业务,但业界对于作家经纪人的关注开始逐渐升温。
一、出版产业链缩短,凸显作家经纪人重要性
数字出版时代,从内容向读者的产业链条缩短,尤其是像亚马逊这样的强势平台,通过自助出版和电子书等多种途径介入内容领地,利用其已有的庞大客户数据库资源和高效精良的发行配送管道,大有取代传统出版商,成为链接作者和读者的唯一环节之势。这种情况下,作者也完全可以绕开出版商。自斯蒂芬·金在亚马逊推出首部kindle专供小说,再到E.L.詹姆斯的《格雷的五十度阴影》、休·豪伊的《羊毛战记》大行其道,自助出版在欧美蔚然成风,大出版商望其项背,也只能靠重金才获取附带苛刻条件的纸版授权,甲方乙方的位置彻底颠倒。在这种情况下,作家经纪人的作用就尤为凸显,掌握了优质的内容资源,就掌握了话语权。无论技术对出版产业带来何种变革,无论载体以何种形式在读者面前呈现,其核心仍是内容。
作家经纪其实是用文化产业的思路来操作作家的核心知识产权。作为代理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精典博维公司这样认为,和传统的出版社一样,作家经纪也包括纸质书出版、数字版权和影视版权的管理,与此同时,还会为作家推荐文化活动。另外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作家的衍生品开发,知名作家可以产生很多附加值,比如说公众形象、雕塑等,而作家衍生品的经纪服务也应该是作家经纪公司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
二、中书外推的重要角色,人才培养为当务之急
文化“走出去”在当下是大势所趋,虽然近年来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数据显示版权贸易逆差逐年降低且有持平趋势,然而仔细研究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引进来”的基本都是欧美畅销书,而且单品种的版税价格高,像J.K.罗琳、村上春树等畅销书作者甚至引起国内出版商的价格大战,版税动则上到七位数。而反观国内“走出去”的品种,虽不乏一流作者的作品,但大多数作品是输出到东南亚地区、非洲地区,作品也多为生活百科、童书等,并且单品种版税价格极低,有不少甚至是零元版税。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版权输出加强了要求,输出图书的版税也逐渐上调,并且也出现了一些单品种创下高版税的记录,但和引进的欧美畅销书版税的整体差距仍是很大的,并且这种差距是普遍性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版权贸易的差距,如何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这是所有国内出版商和文化人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成功“走出去”的亚洲作家的经验来发掘和推广。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走出去”的作者背后几乎都有外国经纪人的身影。例如作为亚洲作家跻身世界一流作家的先锋——村上春树,他不仅在日本国内有酒井事务所来专门打理其各种事务,海外市场更是交给专业的美国大经纪公司ICM (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全权打理。有类似做法的日本作家还有东野圭吾、小川洋子等。这些作者作品的频繁输出和海外影响力的提升无疑与经纪公司的努力直接相关。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们所熟知的几部经典中文作品的“走出去”也都少不了经纪人或书探作为背后推手。《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就是通过美国的经纪人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美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休格顿出版公司,以15万美元的价格转让了《尘埃落定》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三国英语版精装书的版权。类似案例还有郑渊洁、赵振华和曹新等。
台湾版权代理人谭光磊近年来将多位中国作家的版权输出到国外,经他之手“走出去”的作品中,张翎的《金山》版权卖给了10多个国家,麦家的《解密》、迟子建的《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等都售出了英、美国家版权。虽然成绩不菲,但他仍然认为,从整个世界版权交易情况看,中国以及日韩等亚洲国家的版权输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除了内容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作家包括其他亚洲国家都缺乏发达的经纪人制度,缺乏在西方出版圈拥有广泛人脉的经纪人。“村上春树可能是个例外,例外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经纪人就是西方出版圈的一分子” 。
因此,中文作品要“走出去”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不能仅依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市场的真正成熟,需要培养起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经纪人强力“走出去”。经纪人不但需要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对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出版圈人脉,才有可能将本土作品成功推销到海外主流市场。
三、产业成熟分工明晰,作家与出版商双赢
在国外经纪人业务运作已经成为成熟模式,作家经纪人主要职能特点如下:
1. 服务范围广。现代作家经纪人需要对市场保持高度敏感,从而向作家进行有效建议,包括写作题材建议和文稿修改等。
2. 深度发掘附属权利。例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戏剧,或将书中形象制作成玩具、文具等商品化权利。因为畅销书带来的巨大市场,以续集和fans小说等形式出现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些附属权利带来的利益,也成为作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为客户开发各种附属权利也成为出版经纪人的重要任务。
3. 熟悉法律知识,具备谈判能力。合约谈判是作家经纪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经纪人还必须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目前欧美国家一些律师开始直接担任作家经纪人,比如克林顿的经纪人罗伯特·巴奈特就是著名的律师。台湾作家蒋勋的出版事宜也全部交由其律师来打理。
nlc202309051228
对出版商而言,他们其实也更愿意签约作家而不是单纯的作品。两者的区别在于服务主体是作家还是作品。签约作家也就意味着这个作家在合约期内的所有作品都是交由公司运作,公司不仅拥有作品的出版权,同时还将拥有衍生品等附属权利。对作家而言,此举能保障作品的长期出版,出版商在营销时也会重点推广作家品牌而非单一作品。因此,作家经纪人制度的形成将为出版商和作家达成双赢。
四、中国经纪人制度起步迟,发展初期困难多
作家经纪人制度在欧美国家已经日臻成熟,但在中国的起步却仍显艰难。除了郭敬明宣称要做“作家经纪公司”外,一些民营图书公司也扮演了作家经纪人的部分角色,但真正的作家经纪公司和经纪人仍属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缺乏一支具备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作家经纪人队伍。经纪人既要让作家对其产生信任度,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应熟悉文化界和出版界,并具备一定的法律、营销等专业背景。在海外出版市场,经纪人既需要代表作家利益和出版社商讨合作,同时还会根据对市场规律的判断,对作家的活动做出规划,甚至对其创作提出建议。但目前国内能够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尚不多。国际上的几大书展如英国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都无疑是出版界的盛事,畅销书作者、出版商、经纪人、书探等活跃其间,是拓展业务、建立圈内人脉的最佳时机,然而这其间却鲜见华人身影。当然,这种情况近年亦有改观,然而要真正深入到欧美出版圈,让对方接纳并完全接受,还需时间。
其次是国内缺乏一个高产的畅销书作家群。相比动则上7位数版税的欧美作家,目前国内高收入的作家为数不多,大多数作家的收入还不足以聘用经纪人。虽说我国的图书出版业每年的生产总值很大,但是国内作家尤其是传统作家的收入非常有限。据统计,中国作家一般年收入十几万元的占多数,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很少。而作家经纪人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版税分成,从国际惯例看,一本书利润的10%至20%归经纪人所有。而在国内市场,若作家拿出自己收入的2成则所剩寥寥,如此,能够雇佣经纪人的作家真是为数不多。反之,国内的娱乐业经纪人制度极为盛行,这是作家与明星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导致的。娱乐圈的利润比较高,例如明星参加一场商业演出收入就从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接拍一个广告、一个电视剧、一部电影,收入基本是百万计。而相较之下,没有人请作家做广告或拍写真,国内作家“走穴”尚未形成风气。目前,作家只有出版作品的版税,换句话说,书卖了多少收入就是多少。此外,长期以来国内作家通行做法是与出版社或编辑个人直接联系进行版权商谈。这种模式已成为习惯,经纪人的介入,虽然对作家大有裨益,但要从版税中支取佣金,这种方式尚没有被广泛接受。
再次,出版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够,专业分工水平有待提高。作家经纪人之所以没有产生,跟出版产业本身的影响力有关系。出版产业未将作家作品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作品的附加价值和延伸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也直接导致作家收入不高,而作家收入低也限制了作家经纪人制度的发展。可以说,目前仅依靠作家作品的版税是很难产生诸如欧美国家那样的超级畅销书作者的,应使文本内容向影视、动漫、游戏等多领域多维度立体开发,全面创造价值,方可提升作品的附加价值。比如金庸的系列作品都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等,“完美世界”公司通过向金庸支付费用获得其《神雕侠侣》一书的游戏改编权。这都是立体开发版权、创造作品附加值的范例。再如盛大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机制”,就是让一部优秀作品通过网络收费阅读、手机收费阅读、出版实体书,以及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实现版权收益,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给作者带来最丰厚的收入。
虽然作家经纪人制度初创期步履维艰,但行业转型期,正是出现不同思想、不同做法的时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都在呼唤真正独立于书商的作家经纪人出现。我国的书商和出版社承担了部分经纪人的功能,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纪人。成立独立于书商与出版社的独立经纪人机构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有利于产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方企业预算制度背景 篇12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 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形式的成本预算
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大体上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实现,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了近代全球大工业的市场体系, 为资本主义各国逐步走上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进程, 蒸汽机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英国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 规模经济的出现产生对正确计算成本的需要, 原始的成本会计开始产生并得到逐步发展, 但是由于当时间接费用较少, 且成本被视为企业机密, 成本管理在1880年之前进展缓慢, 且大都集中于简单的成本计算。1880年以后, 企业间接费用分配问题凸显, 而工厂竞争日益激烈, 成本在决定产品价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产生了多种成本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思想出现并得以推广 (王竞达等, 2007) 。
科学管理运动促进了标准成本的广泛运用, 尤其在美国表现更为充分。20世纪初美国的重工业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 并且在工业中起到主导作用, 特别是铁路建设在南北战争后得以大规模开展, 拓宽了国内市场, 同时带动了煤炭、钢铁和机器制造部门的发展, 铁路巨型企业的出现产生了铁路经营管理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 产品丰富导致劳动力资源使用减少, 劳动成本下降, 劳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在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新的管理形式出现成为必然, 每次经济危机中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得以生存, 这样的大企业数目不断扩大, 逐渐形成了垄断组织。进入20世纪后, 垄断组织扩大到国际范围, 出现了跨国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 信用制度、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导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现实中越来越需要管理职能专门化。
1911年, 泰勒 (F.W.Taylor) 创建了科学管理学说。“泰勒制”的背景可以归纳为“工业合理化运用”、工人运动和生产工人偷懒, 它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让一个工人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获得应该获得的报酬 (于增彪, 2002) 。“泰勒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1.使用动作时间研究的方法, 将工人的工作 (包含操作程序、材料消耗、作业环境、作业用量、人工用量等) 标准化;2.按照标准化的要求选拨或者培训工人;3.按照工人对标准的完成情况, 对工人实行经济奖惩。“泰勒制”把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标准成本制度从今天来看就是成本预算, 虽然当时没有跟预算联系起来, 但是对科学管理原理的探讨研究促使了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方法都成为预算管理中的常用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为了恢复经济, 美国广泛地推行泰勒科学管理, 为了适应管理需要, 成本计量由事后核算发展为“先干后算”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模式,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20世纪2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 以“杜邦-通用”模式为代表的预算控制体系在集团企业得到广泛运用
1921年, 美国政府公布《预算与会计法案》, 加强了人们对预算职能的了解, 预算管理被提升到了一种社会性的必然地位。在这一时期, 企业组织构架及业务规模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初期的兼并浪潮造就了一批大型集团企业, 这些集团企业把以往单一企业的业务合并在一起, 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获利机会。早期最成功的集团企业通过采取我们如今所说的统一管理或者集中管理的组织形式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控制, 但是这种集中式管理本身并不能保证集团企业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 综合性合并业务的企业在应用以往单一业务企业的会计指标评估自身绩效时遇到了控制与激励问题:分散的效率指标 (如单位成本、运营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很难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联系起来;主管单一业务的部门管理者缺乏实现公司整体利润的动力。美国的杜邦公司与通用公司试图减弱这些控制与激励问题的影响, 杜邦公司发明了“杜邦分析模型”, 通过分解财务指标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整合;通用公司创造了“集权管理下的分散经营”模式 (即“事业部”的雏形) , 平衡集权与分权管理。
以杜邦公司为例, 为达到整合目的, 杜邦公司在集权管理的基础上, 把各个业务中心划分为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类, 利用财务指标实现对业务中心的控制, 实施了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新的指标“投资回报率”用于比较企业各部门的绩效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并按照会计科目的内在关系逐层分解到各个分部;同时, 通过预算指标协调和平衡内部资源从原材料流向最终顾客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 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的实践被其他公司广为效仿, 这些集团企业通过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协调部门活动和企业总体目标, 预算指标和投资回报率两种机制得到广泛应用, 预算管理推广程度进一步加大。
由于采用预算制度的企业开始增多, 会计学科的研究者对预算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另一方面, 企业预算管理受到会计理论和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在管理方法和理论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22年, 麦金西 (Mclinsey) 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 标志着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为了满足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复杂性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西方会计学建立了许多量化的财务模式 (如盈亏平衡点理论) 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促进了预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此时的企业预算比以往更科学合理。20世纪中期, 西方组织行为学等新管理思想对预算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预算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组织行为理论, 一些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开始提倡和实行分权式的民主参与管理。20世纪70年代, 零基预算在美国兴起, 后来传到了其他国家, 被企业用于管理间接费用。
三、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 财务指标带来诸多弊端, “卡普兰”模式与超越预算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期间, 企业面临的市场出现了转变, 从以前的生产者市场已经逐步转向消费者市场, 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中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开始流行, 而广为运用的传统杜邦财务模型由于只关注财务指标暴露出诸多缺陷, 例如阻碍企业资源最优分配, 鼓励短期近视决策等功能紊乱行为 (Hansen et al, 2003) 。针对这种传统财务预算导致的弊病, 企业实践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措施:一种是以欧洲部分企业为代表的“超越预算”, 这种观点认为预算已经完全失去作用, 应该废除预算, 采用相对业绩指标进行业绩考核与评价;一种是以美国多数企业为代表的“改进预算”, 这种观点认为预算仍然具有价值, 但是应该增加预算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增加目的性和准确性的方式是在传统预算中引入战略与作业, 战略为预算指明了方向, 作业成为新的预算基础。平衡记分卡由卡普兰教授和咨询公司总裁诺顿在1992年出版的《平衡记分卡》一书中系统推出, 在一定意义上平衡记分卡就是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作为业绩考核指标,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把企业战略转化为预算指标, 并按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要素 (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增长/人力资源) 逐层转化分解, 最终转化成为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企业实务中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是作业预算, 通过结合更加完整、基于作业的经营模型与详细的财务模型来改进预算体系, 重点是改进经营计划的预算支持。
平衡计分卡把预算置于核心地位, 从上而下分解战略目标;它非但没有弱化财务指标, 反而使财务指标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超越预算”的实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实际中采用超越预算的企业很少, 世界500强的大多公司还是通过平衡计分卡和作业预算继续保留预算管理工具。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更加准确可靠, 企业管理者拥有了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预测和决策信息资料, 对企业未来经营预测、预算目标的制定, 特别是中长期预算目标的制定有了更为可靠、科学的资料依据,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20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国家中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 把企业内部分成几个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子系统, 使企业将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环节全部纳入资源预算系统进行管理, 形成了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预算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预算更为方便、更切合实际;会计信息的迅速准确传递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 对费用、成本预算的控制形成了更强有力的硬性约束, 对预算差异的分析更加快捷准确, 对业绩的考评也更为合理。
我们可以把以上西方企业预算实务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预算管理的特点用表1总结如下:
从西方预算实务发展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预算实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 与企业管理需求密切相关。
成本预算出现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 生产力的提高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最终导致了全球大工业市场体系与分工体系的形成, 由于成本在产品价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经济规模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科学管理运动推动了标准成本制度的出现, 它不仅把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而且把科学引入管理,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适应了企业当时的成本管理需求;20世纪初期出现一大批通过兼并形成具有综合业务的集团公司, 这些企业面临跟以往单一业务企业不同的控制与激励问题, “杜邦—通用”模式通过构建事业部, 建立投资回报率, 分解预算指标有效地实现了集团公司的整合, 这种运作机制符合当时企业发展的需要, 迅速得以推广;20世纪80年代, 市场从生产者转向客户, 同时企业内部财务指标评估带来了负面效应, 学术界与实务界提出两种思路:“改进预算”与“超越预算”, 前者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 结合战略与作业对传统预算进行改善, 后者通过放弃预算, 建立相对业绩评价解决预算功能紊乱行为, 由于大多数企业还是肯定预算的规划与控制的积极效应, “改进预算”的措施得到普遍推广。
2. 人与技术交互地对预算实务产生影响。
【中西方选举制度】推荐阅读: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05-16
浅析中西方新闻发言人制度09-29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11-27
中西方比较07-17
中西方差异10-17
中西方政治05-23
中西方绘画06-04
中西方教育10-29
中西方交流11-06
中西方美术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