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2024-08-05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精选11篇)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1

近百年来, 一谈起西方国家, 一些中国人颇现羡慕之色。而在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 倒是西方人对东方的中国充满神秘感和崇敬感, “羡慕东方”、“学习东方”曾是世界性倾向。饮誉世界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传入欧洲, 则是“学习东方”的典例。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科技成就,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些发明传入西方, 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对西方现代文明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一、造纸术与印刷术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我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后世因此公认蔡伦是纸的发明者。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成就, 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递手段。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 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西方国家的。公元751年,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 (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 , 结果唐军战败, 许多唐兵被俘, 其中一些士兵是熟练的造纸工人。于是阿拉伯人利用这些战俘在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开设了造纸工场, 所造的纸大批向欧洲输出, 中国造纸术随着阿拉伯人迅速传到欧洲。到十六世纪时, 造纸术流行全欧洲, 从此结束了欧洲人用羊皮作书写工具的历史。过去西欧抄写一部《圣经》需要三百张羊皮, 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 而纸张的流行使西方有了普及知识的优良载体,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了纸, 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埃及。欧洲人则是从埃及人那里知道和掌握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 根本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1458年, 德国人谷腾堡受我国印刷术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印刷术和纸的结合, 促使书籍大量增加, 改变了僧侣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 书籍不再是一种装饰华丽的玩物和学者的秘藏, 而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欧洲的学术中心由修道院转到各地大学, 欧洲的科技也从中世纪漫漫长夜中走出来, 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纸和印刷术为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十六世纪初,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反教会论纲, 能在四个星期内传编欧洲, 首次显示了纸和印刷术结合起来的威力, 纸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内部、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二、指南针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公元三世纪前后, 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 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北宋时期, 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 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 阿拉伯人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 并传到欧洲。没有指南针之前, 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 各国的远洋船队可以依据海图和罗盘测算出航线、航向和里程, 安全地行走于茫茫海天之间。可见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 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南针用于航海, 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欧洲人十分重视指南针的作用, 并在中国人罗盘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旱罗盘。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 欧洲人哥仑布和麦哲伦等几位航海家利用它开辟了新航路,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 刺激了欧洲的工业生产, 在亚、非、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 获得了巨额利润, 为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

三、火药和火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火药是我国唐代炼丹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明的。火药发明后, 首先被用于军事上, 中国火器扬威于蒙古西征。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 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 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 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蒙古人在西征中亚、波斯等地时连连取胜, 火器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阿拉伯人很早就从中国了解到火药知识, 宋、元时期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施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 最早接触到了火药。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由于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 (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的提炼技术, 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 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 建立起了伊利汗国, 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

火器的出现, 是武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恩格斯曾说,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 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 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在各国的革命和斗争中, 火器迅速发展, 并在战争中决定胜负。正因为如此, 资产阶级使骑士组织的封建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了。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向以其深远意义而在世界科技史上享受着殊荣。早在100多年以前, 马克思就曾经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杠杆。”诚然如此,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催命符, 是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助产妇, 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启明星。

今天, 我们高度评价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并不是要我们躺在伟大的历史丰碑下, 沾沾自喜, 盲目自大, 停滞不前, 而是要求我们应该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 充分弘扬中华先民的创造、创新精神, 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贡献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彭西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3) .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2

1、古埃及壁画的绘画法则,及其主要的壁画技法 绘画法则:正面律、大小人物关系等

正面律: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壁画技法:干壁画、浅浮雕(凹雕、凸雕)的内容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

凹雕:是把人物或图案刻于石头或硬物上,凹雕的图案部分是被挖空的。当把凹雕用力压向相对柔软的材料上,就会出现图案的浮雕。

2、古希腊罗马时期壁画的主要内容题材,及其艺术上的重要成就 主要题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和诸神、战争

重要成就:深入研究人体的比例和结构,光影与空间的关系,科学理性地模仿客观世界,从此再现真实(写实)成为西方造型艺术体系至高无上的创作目的。

3、敦煌壁画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艺术风格特点: ① 早期壁画(南北朝时期)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② 中期壁画(隋唐时期)唐代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壁画内容丰富,结构谨严,色彩华丽,造型优美。在形象塑造上,更加具体而接近与现实中的各阶层人物,因而也就更加世俗化,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受。③ 后期壁画(宋元时期)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是公式化。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① 借鉴外来人体解剖 ② 吸收了西域晕染法

4、欧洲中世纪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点,及其主要的绘画技法

题材和艺术特点:圣经故事和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是壁画的唯一题材。

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

绘画技法:镶嵌画、彩色玻璃画、湿壁画

镶嵌画:即拜占庭镶嵌画。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画。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物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开始于古代东方,后希腊、罗马亦加以普遍应用。现存作品以拜占庭艺术中的镶嵌画为最丰富。近代建筑亦常用此形式来作壁面装饰。

湿壁画: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

5、概述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壁画,及其主要成就

概述:欧洲文艺复兴最早开始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主要的画家和壁画作品有马萨乔的《失乐园》《纳税银》,弗朗西斯卡的《基督受洗》《鞭笞基督》,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等 重要成就:艺术家在透视学、光影与空间的认识与表现上,在人体解剖学和构图的运用等许多方面,理性地、独立自主地勇敢探索。开始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把艺术引入发现和表现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广阔领域,引导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作者 《维纳斯的诞生》《春的寓意》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当时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落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春的寓意》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维纳斯的诞生》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美慧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洞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复习指要 篇3

高考真题解析

例1(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该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中就系统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遇到,理应是高中学生已具备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了)。不过,本题构思巧妙,考生如果不清楚这些省份的简称,就难以作出正确选择。因为,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西周时代都有诸侯国的存在。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理解。郡县制下的“公天下”,与分封制下的“家天下”是相对的。中国从夏朝开始,即所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在分封制下,无论是周王,还是各地的诸侯、大夫和士,都是以血缘为纽带,依据宗法关系传承,“国”与“家”连为一体。郡县制则不同,除皇帝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其任免的重要标准就是“才干与政绩”。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很容易误选A或c。正确答案为D。

考向觅踪

从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出现。分析近三年历史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情况,2011年高考本专题的考查趋势为:

第一,从试题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会重点关注:①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试题将突出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制度的准确理解。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将突出考查民主改革的措施、制度特点、阶级实质和历史影响。③对古代罗马法的考查。将会放在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的考查上。

第二,从试题能力要求上看,一是本专题不会考查纯记忆性的内容,而主要考查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是否能准确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如通过对分封制、宗法制的理解,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透过中央集权制度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容、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透过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理解,辩证地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二是要注意命题者将东西方政治文明进行比较考查。这类试题,往往能从人们意想不到的角度命制,令人耳目一新。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明代内阁制的比较,罗马法与秦律的比较,东西方自然环境与政治制度差异的关系等。

复习策略

策略一:分清以下易混淆历史概念

1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对这两种政治制度往往混淆不清,在实际考试中常常出错。

例1(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同时并存的理解。当年不少学生因对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内涵及前因后果缺乏准确理解,故错将D项“郡县制受到挑战”作为正确答案。在错选的学生看来,明朝因分封诸子,造成了藩王坐大的局面,破坏了郡县制,这是燕王朱棣能起兵夺取帝位的根源。本题答案为c。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分封制设计方案来看,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分封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旨在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国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它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在当时较好地解决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但分封制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井田制)之上的,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井田制的瓦解,加之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必然走向崩溃,并逐步为郡县制所取代。郡县制相对于分封制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破除了按血缘亲疏分配和世袭政治权力的做法,郡县长官统一由王(皇帝)任免,只享受国家俸禄,无世袭特权,在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即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分封制基本上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将众多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军事重地,以“夹辅王室”。这些藩王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指挥权,虽起过屏藩王室、翼卫朝廷的作用,但也为后来的藩王作乱埋下了隐患。实际上,分封制到明朝已经没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引发动乱是必然的,同时它也无力挑战当时的郡县制。正因为如此,朱棣上台后,与建文帝一样,继续削藩,以巩固统治。

2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之一。

例2(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理解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各机构职能与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考查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D,因为在一些学生看来,机构越简化、决策人越少,行政效率就越高。实际上“效率”,不仅仅是行政速度。更重要的是“只有正确的才是最有效的”。“简化机构,总揽于上”总体上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如果缺乏一定的制约,就容易导致错误决策,带来灾难性后果,根本无效率可言。本题答案为B。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到明清达到顶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复合概念,君主专制主义主要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则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关系,强调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国历时两千余年,既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

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周天子无能为力的局面给后世以深刻的历史教训。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法家理论为指导,借鉴商鞅变法成功实践,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最终消失,主要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废除阻碍其发展的专制制度;政治上,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同时,西方列强入侵和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人,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前期,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等。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封建社会后期,如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策略二:辩证认识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1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不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优越。

例3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⑧④

D.①②③④

这是某地高考复习的一道检测题,被选人了多种复习资料。许多学生认为选项中③的表述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教师在评析该题时,都想当然地认为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因而③的表述是正确的。这说明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价值错位。有的学生乃至教师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对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则全盘肯定甚至赞赏有加,这是不可取的。本题答案为A。

我们应该学会历史地看待不同时期的制度文明成果,认识到专制与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无论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还是雅典的民主制度都是那一时期、那一区域的人们创造的管理国家的文明成果,是当时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因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古代希腊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要求公平自由民主,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也为实行民主政治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希腊民主制由此逐步得到发展。古代中国则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逐渐形成了具有分散性特征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属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系,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专制政治。两种政治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中国强有力的君主集权,对于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个人统治容易导致专制独裁,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从而成为束缚人民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古希腊实行公民政治,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无条件限制的全体公民集体统治,也会造成多数人的“集体暴政”,而这正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总之,不论是古希腊民主制度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国情”下的产物,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不存在孰优孰劣之论。

2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对当时和后世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在当今追求民主自由的时代,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不能机械地拿今天的民主政治去套雅典的民主政治。

例4(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古代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揭示了古代雅典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至少在雅典生活居住但没有公民权的外邦人、奴隶、未成年人、妇女等,他们是不享受民主权利的。我们如果对雅典民主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就很容易错选B或D。本题答案为c。

我们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达到了顶峰。

第二,雅典民主政治辉煌一时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首先,为应对激烈的竞争,防范外敌,争夺异邦的财富和奴隶,雅典统治者采取此种形式以集聚智慧与力量。其次,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雅典面向海洋,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公民的出身多源自小农和小作坊主,且是军队的支柱。出身高等级的官吏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最后,希腊文明的成就还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东方文化、地中海、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影响了希腊文明。

第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有四点:一是主权在民,体现在国家权力结构上是:①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③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的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法院实现这一权力,法院是属于全体公民的;④雅典公民轮番而治。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二是重视对权力的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三是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公民意识,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终于消逝了,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而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雅典民主政治有著明显的缺陷:一是少数男性参与,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外邦人不大可能成为公民,下层公民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二是奴隶制的存在及规定公民不得沦为奴隶,导致

公民日益贪图享乐,还追随政客以图私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3罗马法的演变与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但由于法律本身的抽象性与广泛性,使学生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往往缺乏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从而造成在考试中频频失误。

例5,(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本质理解。由于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演变缺乏全面掌握与准确理解,当年误选A、B、D三项的都有。本题正确答案为c。

这里,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二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法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这里的“万民”,并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所有人的统称,而是指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即原有的罗马公民和外邦(自由)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维系、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例5中的选项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不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完善之列。三是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二,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维系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③它顺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④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罗马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做私有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古代西方政治制度 篇5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天然良港多。此外,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B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C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E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2、罗马法

(1)内容: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罗马制定和实施过的所有法律。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3)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

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考试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主要内容: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问题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2)苏格拉底:

A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

B在政治上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对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的繁荣不以为然。C提倡善良的道德,“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知德合一。

近代部分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马丁?路德的主张

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人文主义的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知识。

2、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伏尔泰、罗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明确指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其思想核心是三权间“制约和平衡”,互相独立,互相监督。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康德:主张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但不赞成暴力革命。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要求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A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人们思想,人的权利进一步得到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1、新航路开辟

(1)概况

迪亚士 1487

达伽玛 1497

哥伦布 1492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 好望角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路继续前行,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 印度 西班牙王室支持(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 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

(2)原因 西班牙王室支持 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印度洋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社会原因:寻金热的兴起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造船,地理知识的进步。

宗教因素:热衷传播天主教

(3)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况,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的史实: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其后因商业发达,被称为“海

上马车夫”,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方式:建立西印度和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袭击葡萄牙和西班牙往返于殖民地的船只;积极探索新的航路。

(2)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三次对荷兰的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海上殖民霸权;英法七年战争后,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64——19世纪中期 1870——20世纪初

政治前提君主立宪指的确立时间 原因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资金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技术手工工场技术积累

直接市场需求的扩大

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物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市场世界市场形成直接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要发明

火车

1866西门子发电机、美国爱迪生电灯、电影、贝尔电话 1764珍妮纺纱机、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富尔顿轮船、1814年斯蒂芬孙政治 资产阶级统

内燃机(汽车飞机)

化工技术(石油)等

特点 发明来自 工匠经验,科技尚未真正结合;发明大多数来自 英国 国;以 轻 工业为主;

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在推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工业结构: 重工业为主;

有些国家,如德、日,一二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对世界市场影响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 形成。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6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济贫法

一、社会福利的来源和定义

“社会福利”,一词源于西方,英语为socialwelfare。首选出现在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在1941年拟定的《大西洋宪法》(thefifthofTheAtlanticCharter,calledsocialsecurity)[1]和1945年《联合国宪章》(Article14oftheUnionNationsCharter,calledwelfare)[1]中。然而因为不同国家、地区和时代的福利的情况各不相同,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和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变而有所不同。在此对比一下古代中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古代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及对比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1.民本主义的福利思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管子提出的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的福利思想。他认为民为君之本,治国之道在于“顺民心”,而其首要则在于富民。因为民富则易治,民富则国强,民之贫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与国家之兴衰。以及在《管子·五辅》篇指出:“养长者,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2]与《管子·入国》中的言语,都表现管子当时的丰富的社会救济与福利思想。

2.大同和均平的福利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的大同思想是以一个人际融合,经济互助的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都受到保障,从幼及老,乃至鳏寡孤独废疾者,都有所养。他在《礼记.礼运篇》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这段话充分证明了当时孔子“大同”的社会福利思想。

3.宗教福利文化

在中国古代,佛教和道教中的教义也表现出浓厚的社会救济思想。比如佛教的慈悲之心,布施之心,和福田思想,(其中的“慈悲”解释为“怜爱”,“怜悯”,“同情”。)成为教徒行事为人的理论指导,也为他们投身于赈灾,救济等社会福利事业奠定了基础。还有“悲田养病”的福利设施;土木救济事业等都是我国古代的宗教福利文化,为以后福利想的传播及发展奠定了基础[4]。

(一)古代西方社会的福利思想

1.古希腊人的社会福利思想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文学、建筑、戏剧,雕塑许多方面成为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广泛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1)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他的主要著作《理想国》中的“共产”制度。他认为解决“贫富悬殊”的方法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实行“共产制”,任何人不得拥有私人的财产,人们享有同样的饮食标准等,都表现他“均平富”的福利思想。另外柏拉图也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说明对妇女地位的重视。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他的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中。他认为,《政治学》是从社会和国家福利观的角度不研究人群的“善”的问题,而《伦理学》是从个人的品质和幸福观来研究个人的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福利思想是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以中产阶级为主要力量,通过系统的改良,让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在教育上,他也主张,“公办,平等教育”的思想。

2.古罗马的福利思想

原始的基督教(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所用的教义是《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虽然《旧约》写于公元前,但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代,到底是何时完成的。原始基督教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抗议现实的苦难,幻想美满的天国;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宣扬教徒因基督的订十字架而得“罪”的救赎。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四世纪,原始的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它的福利思想是:强调罪,救赎,忍受苦难,追求来世的幸福。其中在《新约》中,耶稣强调人间的博爱,对儿童的爱和对弟兄姊妹的爱,还包括对敌人的宽容,为你仇人的祈祷等。《新约》包含了大量的平等、博爱、互助,和普遍幸福的社会理想。

3.古代中西福利思想的对比

A.据文字记载的,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的起源早于西方。我国在公元前770年,就有记录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的福利思想。而在西方,最早的记录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苏格拉底的格言。那是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间。

B.在我国古代孔子强调“大同”社会也与柏拉图的“共产制”极为相似,二者都强调,人人都有衣食所养,有饭吃。但所不同的是,孔子的“大同”一种极为祥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和人之间没有利益的冲突,物质极为丰富。而在“共产制”的社会中,富人和穷人都吃一样标准的食物,除了君王。显示一种强迫式的,极不愉快的平等世界。

C.我国古代管子的“民本”社会福利思想,也和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所阐述的,“幸福是目的”,有相似之处,都是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对君王的建议,君王要管理好国家,就要以“民”为本。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的行为,个人的“善”是达到“幸福”的目的条件。而且他也强调:个人的“善”组成了社会的“善”,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D.宗教福利思想的对比。我国的佛教教义的核心一条是普度众生、救世济民,其中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使者。这与基督教教义中,“罪人受洗礼而重生、耶稣订十字架是为了救赎众人”的教义大致相同。再者,佛教教人要有“慈悲”之心,也与基督教中的“博爱”之心相同。所不同的是,佛教中有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而基督教中说的是人死后,要么进天堂,要么入地狱。

总的来说,在古代,人们的社会福利思想还是处在对美好国度的向往,虽有文字表达这种思想,但社会福利还不成熟,也没有系统的、成行的文法和权力执行机构来行驶职能,能使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很好的应用到整个国家。

二.中西方以国家法规条文出现的社会保障法

学界普遍认为近代社会保障法起源于英国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郑功成认为:“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显然应当以1601年的《济贫法》为标志[5]。”所谓法律(law)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它是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依据这个概念,那么早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社会保障法,应远远早与《济贫法》。

我过古代所出现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

1.秦汉时期社会福利立法记录

在我国古代,如封建社会里,凡是由帝王下诏的条例,任何机构和部门都应该遵循。然而大多数的诏书条例,也是众臣子们共同商议之后,由帝王下詔的颁布执行的。所以从形式上来说,帝王的诏书就被默认为法律。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1),是中央集权调试集中的时期,其相应的法律条文也较战国时期完善。如秦时期的秦律十八种,如《田律》,《军爵律》,《工律》《仓律》等。其中对老幼,妇孺,残疾者都有相对的优待条文。

如上所述,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条文。

2.我国古代的多项社会保障的法律

封建社会的君王,都设有扶贫、赈灾的法律条文,也为救济灾区民众设立专门的官吏实行赈灾。如自汉代耿寿昌创建“常平仓”,唐朝的“义仓(社仓)”,宋朝的“仓储”等制度。这些都是为抵抗自然灾害,抗击饥荒,而进行储备和抚恤。另外,我国古代还有如:封建社会后期明清两朝的《明大诰》、《大明律》和《大清律例》这种类似于国家宪法里的法律中,甚至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性质。

西方的《济贫法》英国1601年,伊莉沙白的《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1.《济贫法》产生于的背景:16—17世纪是英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也是英国历史上流民充斥的时代。“圈地运动”,致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无家可归,流落到城市。这极大地充斥着封建制度的维护。1558年伊利莎白女王即位。她认识到有必要用法律的力量来解决流民问题。伊利莎白女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救济穷人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于1601年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6]。

2.《济贫法》的内容及意义

其主要内容为: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

意义:①政府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介入福利领域,干预贫困问题,从而部分地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②社会福利和济贫活动摆脱狭隘的地域性,开始走向社会化、国家化[7]。

《济贫法》与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对比

1.从时间上来说,我国的社会福利法,如秦汉时的《律》,封建中期的常平仓,义仓制等都远远早于英国,伊丽莎白的《济贫法》。

2.从救助的对象来说,我国封建时期的赈灾,救济和《济贫法》二者的救助对象都是贫困的民众。所不同的是,社仓、义仓主要救助由于自然祸害而无法基本生活的人,《济贫法》中的贫民,是大量的因失去土地的流民。

3.从实施救助的机构来说,我国的救助大都是通过帝王下诏,号召地方官吏来执行,其中政府担当了所有的责任。《济贫法》也是由政府积极参与,全民动作的方式,来干预贫困问题。

所以,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所形成的法律与《济贫法》都有相似之处。而我国古代在实行救助的事务时,政府的责任明显多于当时的英国。

三.总结

所以,无论从古代中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所出现的时间和被文字所纪录的时间上来说,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都早于古代西方,而且我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的内容和古代西方福利思想的内容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从周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初步的福利保障制度,如:在西周的统治机构之中,设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抚民众等。周代还有“养疾”即帮助国人消除灾难和疾病的惠政。首先是通过祭祀活动祈求苍天降福于民,保佑国人消灾祛疫。其次是专门设立疫医负责治疗患病的国人[8]。而至今,在西方也很难找出,比有周代更早的文字记载的来说明其当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文字。

我国古代的以法律的形式所出现的社会保障远远早于西方,只不过在我国奴隶和封建社会里,主要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人们的思想还缺乏民主的观念,认为帝王下的诏,就是不可违背的法律。而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的社会模式,更是让这种社会保障的法律,难以被世界所得知和认同。所以,世界上所认同的则是伊丽莎白的《济贫法》(poorlaw)为最早的社会保障法。然而,就是以文字记载的法典来说,东方,尤其是在我国古代,所出现的社会福利思想和所建立的保障制度,以及形成的保障制度的执行体系,都并不比西方所出现和形成的时间晚。

参考文献

[1]Brinkley,DouglasG.;Facey-Crowther,eds.,David(1994).TheAtlanticCharter.Basingstoke,Hampshire,UK:PalgraveMacmillan.

[2]刘华丽,李正男.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3,18(1):6-8

[3]Hsiao-TungFei,1946.PeasantryandGentry:AnInterpretationofChineseSocialStructureandItsChange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LII,No.1(July),1-17.

[4]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5]大明律集解附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6:262.

[6]郭义贵.从济贫法到福利国家——论英国社会立法的进程及作用与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9-33.

[7]PSpicker(ed)2010,Theoriginsofmodernwelfare[M].Oxford:PeterLang.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7

对于本专题的知识点, 一、从考查的力度来看, 近两年高考试题对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较多涉及, 故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且考查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 也有材料解析题, 且试题多以图文并茂的材料题形式呈现, 以考查学生解读多种类型材料,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试题主要集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汉朝的刺史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 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罗马法的演变等主干知识。四、从考查的方式看, 侧重古今中外制度的比较, 关注人类政治智慧、制度创新、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 新角度。考查的关键点是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能力要求比较高。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4年海南卷历史第5题)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 且重点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并不是唐朝唯一的选官途径, 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被完全否定, 故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但B项的信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被排除。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以“分科考试、差额录取”取代“按门第选官”“等额推荐”, 这主要说明的是科举制注重才学, 故选C项。科举制看 重的是考 试成绩, 重视思想 品德考查 的是察举 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汉代实行察举制, 以德才为标准选拔官员;唐代推行科举制, 以诗赋文才为标准选拔官员。这两种选官方式与先秦时期选官的标准相比, 不同点是

A.选官的社会学标准取代了生物学标准

B.选官权由地方掌控变为中央掌控

C.推动古代中国社会向公平人性化发展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统治权的垄断

答案:A

解题技巧: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 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题干关键词是“选官的标准”“共同点”。察举制以德才为标准, 科举制以诗赋文才为标准, 考虑的都是人的社会学标准。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将任官职者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体现的是人的生物学标准, 故选A项。世官制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血统, 无所谓地方掌控还是中央掌控, 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影响, 而不是不同点, C项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影响, D项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故排除。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可知, 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其实质明显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成祖为加强专制而创立内阁制, 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权力, 始终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明中后期,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首辅地位便一落千丈。B项是对题干所述明初和明朝中后期历史现象的准确解读, 故选B项。内阁的建立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 内阁没有取代六部, 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从法理上讲也是受控于皇帝的, 而并非不再受皇帝控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明代的内阁制。题干关键信息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这表明这类官员的地位不是法定的, 其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这与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相符, 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 唐朝的三省六部也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 所以, A、B、C三项都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 故排除。

【重点突破】

1.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1) 春秋战国以前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表现为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宗法制, 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诸侯在本国之内为大宗, 大夫为小宗, 这样层层分封, 各安其位, “子子孙孙 永宝用”。

(2) 西周和春秋时期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时期。大政治家多半是贵族, 偶尔有孔子这样的士人, 也是破落贵族的后裔。

(3) 战国以后, 官僚政治的趋势加强。伴随着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政治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大, 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问家有半数以上起身于平民, 其中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者不授爵的政策, 效果最突出。

(4)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贵族世袭的政治制度终于被官僚政治制度代替。表现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即是其典型的例子。

2.秦朝中央集权制

(1) 理论基础:韩非总结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 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核心权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国家最高执政者称皇帝, 皇帝下设中央政府,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外还有廷尉 (掌刑罚) 、治粟内史 (掌财政) 等九卿。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郡有郡守, 县有县令, 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三公、九卿、郡守、县令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直接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3)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 同时兼有抵御外部的侵扰, 兴建大型工程,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职能。

(4)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障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度。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5) 调度:中央集权制的调度在于皇帝对法 (法令、法律) 、术 (策略、权术) 、势 (权势、权威) 、度 (限度) 的驾驭能力。在“人治”主导的封建社会中, 如果皇帝能够有效地驾 驭权臣、控制 地方、管辖百姓, 中央集权制就会得到巩 固和强化, 否则结果就会相反。秦末, 中央集权制运用失“度”, 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的承受限度, 从而引发农民战争, 导致秦朝灭亡。

(6) 完善和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 集权制度, 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 日益完善,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联系

(1) 区别:

1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的决策方式,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 解决的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 但会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 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 权力的过度集中, 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受制于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来掌握人事大权, 这相对分封制来说,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实行君主专制独裁。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它的加强, 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央集权制度, 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 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地方权力被大大削弱;元明清朝实行行省制,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 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 但由于不符合历史潮流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央集权制虽然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 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 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央集权制, 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联系:

1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2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 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 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 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三省六部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1) 形式上, 确立了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格局, 三省各自分工相互合作, 共同掌管朝政。

(2) 分工上, 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掌管政令审核;尚书省掌管政令执行, 下辖六部处理日常政务。

(3) 运行上,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交付尚书省执行。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呈上的奏章, 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 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 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 都可驳回。

(4) 积极作用:1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 亦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 加强中央统治力量;2三省的分工,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这就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使专制主义中央体制更加完善, 成为促进隋唐社会繁荣的制度因素。

5.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和内阁制虽然同属于中央制度, 且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但由于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有着根本的不同, 所以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截然不同。

在丞相制下, 丞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被赋予一定的决策大权, 地位比较巩固。

相反, 内阁却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因而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而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决策权。虽然会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 但其权力并非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 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 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尽管有人认为明朝的首辅是丞相的变相重设, 但其权力与前代的丞相不能同日而语, 因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丞相,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 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 参与决策, 分掌行政权, 因而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实际权力, 更没有决策权, 因而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6.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 设置动机上, 最初的目的是保证军事机密, 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强皇帝的权力。

(2) 组成人员上, 军机大臣都是皇 帝的亲信, 直接听命于皇帝。

(3) 赋予职权上,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但始终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成为皇帝独裁的工具。

(4) 结果和作用上, 军机大臣参与 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 然后向责任部门 传达执行, 使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的各级官员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这导致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 内阁也名存实亡, 从而使君主专制的绝对化发展到极致。

7.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

(1) 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把陆地分 割成小块, 各块土地上的居住民彼此隔离, 这就逐渐发展成为许多的城邦。城邦制国家的兴盛是古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政治条件。

(2) 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海洋经济的繁荣。多山, 土壤贫瘠等自然条件导致古希腊粮食不能自给。但海 岸线长, 多良港等自然优势又使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具有开放、外向、竞争的特点, 这使古希腊人具有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

(3) 海外贸易的兴盛, 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的繁荣, 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使人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8.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 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 并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2古罗马则是通过战争扩张疆域,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 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与独立自治;2古罗马则是统一的集权制。

(3) 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1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的转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2古罗马从君主制发展到贵族共和制, 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 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这减少了执政者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的罗马法,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 封建制度“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 中央势力衰落”。下列朝代最符合马克垚观点的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2.《礼记·王制》记载, “大国三卿, 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 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命于其君”。这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室可有效控制诸侯

B.诸侯国没有任何独立性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卿是诸侯国实际统治者

3.《礼记》记载西周末年“觐礼, 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 由夷王 (周夷王) 以下”;左传记载:“ (周夷) 王愆于其厥身, 诸侯莫不并走其望 (祭祀名山大川) , 以祈王身。”综合以上材料,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封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趋于瓦解

C.周王室势力衰弱

D.周王室礼贤下士

4.“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法制原则, 即亲属之间对犯罪者要设法包庇隐瞒而不得告发。如《唐律疏议·斗讼》中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 虽得实, 徒二年。”此法制原则

A.说明古代法律缺乏公平正义

B.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产物

C.反映了中国古代不依法办案

D.说明古代中国缺乏法制观念

5.《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汉旧仪》谓:“周以上千八百诸侯, 其长伯为君, 次仲叔季为卿大夫, 支庶为士庶子。”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父子之间关系即君臣关系

B.诸侯国内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

C.礼仪制度强调世爵世禄制

D.以血缘关系规范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6.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1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2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3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4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12B.23

C.34D.14

8.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1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4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1234B.123

C.12D.134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 是政治、军事、监察, 三权分立, 互不统摄。”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保证政府的决策正确

C.防止国家的再次分裂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下面是柏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收录的某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示意表,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出现于

A.秦朝B.西汉

C.唐朝D.明朝

1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事无不统, 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 (唐玄宗前 期年号) 以后, 常以领他职, 实欲重其事, 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 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 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 则为盐铁转运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尊重宰相, 皇帝授予其充分的权力

B.宰相主要处理具体事务, 实际权力下降

C.皇帝不拘一格, 广泛选拔人才担任宰相

D.宰相实际控制了军事、经济、文化实权

12.枢密使一职始于唐后期。唐末五代枢密使不仅掌机要、备顾问, 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 形成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 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 以实中书之任”。据此可见, 北宋初年

A.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B.宰相和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D.皇权至上, 直接掌控军国大事

13.郡县制自诞生以来, 对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 已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B.秦灭六国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

C.历经了路县制、道县制、行省制等细微的调整

D.强干弱枝, 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14.明太祖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 中书掌政事, 都督掌军事, 御史掌纠察, 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而台察之 任尤清要。”材 料不能说 明明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渐成熟

C.政、军、监察相牵制

D.监察官的地位高于其他官员

15.“人尝谓辅臣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 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表明内阁

A.是法定的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B.权力非常大, 相当于宰相

C.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D.阁臣无实权, 只是承旨遵办

16.明朝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 (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门) 上久, 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 (内阁首辅张璁) 进朝, 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 (内阁首辅夏言) , 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 (内阁首辅严嵩) 与我们拱拱手, 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步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的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17.雍正时期, 设立军机处。《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 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分析说明军机处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由最初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 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 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18.2013年9月《新京报》载文指出:“尾大不掉, 是历来行政机构设置的难题。要办事, 就要给权;一给权, 其就膨胀;一膨胀, 就办不好事;事办不好, 只好给更多的权……形成恶性循环。而军机处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军机处能够成为“扁平”政府机构的关键因素是

A.地处内廷B.人员精干

C.有官无吏D.有决策权

19.出生于雅典 (古代) 公民家庭的妇女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但在家庭中可以和男性公民讨论城邦事务, 并影响他们的政治决定。在家庭领域内, 她们是高居于奴隶之上的 女主人。材料反映出雅典 (古代) 妇女

A.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城邦政治

B.享有不完全的公民权

C.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D.是家庭主人与政治的有限参与者

20.“人民是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 用命令, 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 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了人民手里。”亚里士多德在此所赞扬肯定的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D.罗马法制

21.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C.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D.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22.亚里士多德曾写道:“富人立下誓言, 誓与民众永为敌, 尽我之力损害他们。”古雅典穷人则怀着对财富的欲望, 利用民主来获得富人的财产, 他们立法让富人承担一切公共费用, 增加开支, 甚至流放富人, 分得其财产。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城门后, 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这反映了古代雅典亡于马其顿主要是由于

A.贫富差距尖锐对立

B.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C.民主的暴政与内耗

D.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

23.公元2—3世纪, 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 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 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罗马

A.皇帝对万民法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

B.万民法的实施取决于法学家的建议

C.公民法的所有缺陷都由法学家来弥补

D.成文法的 发展与法 学家的贡 献直接相关

2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 凡是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具有不变性和永恒性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C.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D.不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

25.某同学在自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内容时, 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 其中内容错误的是

A.梭伦改革时期设立“陶片放逐法”来威慑对民主造成威胁的人

B.伯利克里时期民主繁荣 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C.《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 马公民

D.西塞罗强调“人生而平等”,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周初在分封的各国中, 普遍推行周礼,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因为, 这使得周代的各国中, 文化、思想、制度, 相互之间接近与统一了。……这就在整个周王朝统治所及的各国, 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状况。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巩固, 极为重要。秦皇朝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原, 就其本质而言, 实因整个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这种文化认同之故。

———周天《中国历史廉政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 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束君主, 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君主不仅本身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 而且还常以命令改变法律的裁判, 尤其是接近末代的君主多属昏庸或暴虐, 更常发出违背法律的不良命令, 遂使法律失去其公正性。

———李放、杨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

材料三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方面, 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 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 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 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

———黄洋《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推行周礼的作用。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些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6分)

(2)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雅典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念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在思想文化上的共同特征。 (2分)

27.科学选拔和任用人才关乎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福祉。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司奏议曰:“古者, 诸侯贡士, 壹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乃加九锡。不贡士, 壹则黜爵, 再则黜地, 三而黜爵地毕矣。……今诏书昭先帝圣绪, 令二千石举孝廉, 所以化元元, 移风易俗也。不举孝, 不奉诏, 当以不敬论。不察廉, 不胜任也, 当免。”奏可。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 天下兵兴, 衣冠士族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虑难委悉, 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其 有言行修 着, 则升进之, 或以五升四, 以六升五;傥 (倘) 或道义亏阙, 则降下之, 或自五退六, 自六退七矣。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凭之授受, 谓免乖失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 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 上品无寒士。”

———杜佑《通典·选举典》

材料三隋文帝对选举制度也作了重大改革。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 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 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 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 起的是以 考试选士 的科举制度……明 经、秀才、进士诸科都在开皇 时设立了。唐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何种选官制度?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5分)

(2) 根据材料二, 曹魏时期实行何种选官制度?其初衷是什么?有何弊端? (6分)

(3) 根据材料三, 隋文帝时选官标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6分)

28.古代东、西方文明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不同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兴衰更替, 罗马法经历了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再到法典化的变化。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

———郝磊《论罗马法形成过程的开放性及其灵活性》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的官吏, 任期只有一年, 且向不连任。后来临到帝政时代, 虽然如许多历史家所说, 罗马皇帝们因受东方专制政治的影响, 便扮演起东方专制君主的角色:颁布法律, 征收赋税和任命一切官吏。但是, 后来并没有形成与它相配适的官僚政治。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近代西方) 不论革命 的方式如何, 其结果大体总不外伸张民权或市民权而剥夺王权, 使国会成为法律的主权者, 使人民或选举团体成为政治的主权者。这样一来, 官僚或一般行政人员就要完全改变他们的性能, 他们不再对国王负责, 不再把国王的言语看作命令, 他们要对国会、对人民负责了。“国会逐渐达到支配行政官吏的要求。法律不成为官吏权能的限制, 而成为他们权能的基础了。”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万民法的发展论证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罗马和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的主要异同。 (5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对古代政治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B5.D6.D7.A8.C9.A10.B11.B12.A13.C14.D15.C16.D17.B18.C19.B20.C21.A22.C23.D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 (16分) (1) 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分)

现象:君主专制不断 加强, “人治”特征突出。 (2分)

联系:周礼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是君主专制和“人治”局面出现的历史文化依据。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 特征: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 利的自由;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4分)

影响:公民平等参与城邦事务;重视集体决策;极力维护民主制度。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3) 重视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范个人行为。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7. (17分) (1) 制度:察举制。 (1分)

不同点:此前是规定各地诸侯王要按时为天子输送人才, 否则贬爵削地, 直至爵地俱尽;此时要求各 地郡守察 举孝廉, 否则免官。 (4分)

(2) 制度:九品中正制。 (1分)

初衷:为了笼络衣冠士族 (或为衣冠士族服务) 。 (1分)

弊端:由于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名士把持, 导致没有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而出身低微的贤才, 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分)

(3) 变化:选官标准由重门第出身变为重才能学识。 (2分)

原因:南北朝以来, 随着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量的增多, 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发展。隋文帝希望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 (4分)

28. (17分) (1) 依据: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至万民法, 适用范围扩大;西塞罗提出自然法, 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4分)

关系: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互相推动的关系。 (1分)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其疆域不断扩大, 新的社会矛盾出现, 这推动了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分) 万民法在罗马帝国时期作用显现, 理顺了各种关系, 缓和了社会矛盾, 使得帝国长治久安。 (2分)

(2) 同:君主专制。 (1分)

异:中国从秦汉时期确立了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理念的官僚体制;罗马则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分)

(3) 继承:利用法律和官员来管理国家。 (1分)

发展:官员不再为王权服务, 而是为人民服务, 体现了民主原则;法律不再是单纯的统治工具, 而成为官吏权力的基础, 体现了法 治的原则。 (2分, 答出一点即可)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8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2) 清雍正年间,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任命谕旨通常说,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材料式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调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因而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其位置“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因而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清朝时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说明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由此可知, 选项A、B、D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说明军机处官员遴选的标准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 而非才德。故正确选项是C项。

变式练习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 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交他每 (们) 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示例2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以直接叙述的方式创设情境,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内容, 反映皇帝分割相权, 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分工协作、抑制朋党等方面的内容, 故排除A、C、D三项。

变式练习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示例3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4)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式材料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知, 原告因在法庭辩论中误将“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导致败诉,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当时罗马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 A项表述错误;审判结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不涉及审判程序和法律解释问题, C、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是B项。

变式练习“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 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重点突破】

1.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印记

(1) 分封制与地名、姓氏的由来: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为了巩固统治, 实行分封制, 后周公旦辅佐成王, 继续实行分封制。周朝先后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个, 其中较大的有齐、鲁、燕、楚、秦、晋等国。今天山东省简称为鲁、山西省简称为晋、陕西省简称为秦等, 都是源自于西周时期的封国。春秋末年, 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 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 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 故山西的别称为三晋。到战国末年,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齐鲁便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进而形成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 故习惯上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湖北古属楚国, 河北古属燕赵。故在今天的报刊出版中才有了山西省的《三晋都市报》、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湖北省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省的《燕赵都市报》等。周朝时期, 受封者及其后代以封国、采邑地、官职名称为氏, 后逐渐演化以“氏”为“姓”, 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汉姓。例如周公旦是鲁国的国君, 当他回朝廷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 为鲁公。鲁公的弟弟们必须分出自成一家, 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 成为凡氏的始祖;伯龄被分封到蒋地, 成为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 成为邢氏的始祖;胙侯被分封到胙, 成为胙氏的始祖, 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被分封到茅地, 成为茅氏的始祖等。

(2) 宗法制对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1) 忠孝观念。在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下, 家与国为同一结构, 这种宗法制结构的明显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被长期保留下来。家国同构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 国是大家”。在家庭或家族内, 父亲地位尊, 权力最大;在国内, 君主的地位至尊, 权力至大。所以, 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 即“家人有严君焉, 父母之谓也”。而君主就是全国指名的严父, 各级行政长官也被百姓视为父母, 所谓“夫君者, 民众父母也”。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在本质上的统一, 这就是忠孝同义, 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的说法。忠的内容和孝一样都是对权力的绝对顺从, 所不同的仅仅在于他们所顺从的对象不一样。《孝经》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忠和孝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 男尊女卑。宗法制中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 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西周的家庭关系与宗法制度密切联系, 突出地表现为“父权统制, 男尊女卑”的观念及夫妻不平等。今天, 重男轻女、养儿传宗等观念即是宗法观念的贻害。 (3) 社会心理。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家庭、国家是自下而上的从属关系和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这种逆向互济的双重关系决定了个人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往往强调整体的至上性和个体对整体的服从性, 以达到整体内部的平衡。个体在整体内部紧密的人际关系中, 也得到某种情感满足和生活、安全上的庇护。整体至上性在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为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的情操, 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性、安时守分、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 (4) 人际关系。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充满了人情味和非理性色彩, 人们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总要染上点亲情、乡情色彩才觉稳妥。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造就了中华民族忍让、同情、宽容、大度的美德, 同时也因过于重人情、亲情, 而带来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性。

2.郡县制、行省制与当今中国地方机构设置

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中, 采用省、市、县和乡四级管理体制, 由中央垂直管理。其中县和省的设置分别起源于春秋和元朝。

春秋时代, 为了因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并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从而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中于中央, 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 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秦统一后, 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以下的一级行政机构是县。郡守、县令 (或县长) 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 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 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后来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 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 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 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 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 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随着全国的统一, 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掌国庶务, 统郡县, 镇边鄙, 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 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 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称为行省或“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机要等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影响直至今日, 而元朝行省正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制度层面而言, 元朝行省辖区广阔, 权力集中, 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 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构成及其演变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设置, 使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下来。在这一制度之下有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清, 中国古代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与调整都是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的。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秦朝时, 丞相“掌承天子, 助理万机”, 实乃“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尽管也有御史大夫和太尉的牵制, 但御史大夫是副手, 太尉又不常设, 因此相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秦朝统治时间短暂,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汉承秦制。汉初相权很大, 严重危及皇权。汉武帝时, 设中朝 (内朝) , 成员为皇帝的亲信近臣 (侍从、秘书, 这些人身份低微, 被皇帝破格使用, 使其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导致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 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 相权削弱, 君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传统的“首长制”宰相变成了“委员制”宰相, 人数增多, 权力被分散, 权臣无法独揽大权, 皇权得到了加强。北宋在中央的分权上继承了隋唐的“优良传统”, 财、军、政权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此后, 在元朝虽有反复, 但这不过是相权的“回光返照”而已。到明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归皇帝直接掌控,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最后战胜了与之对抗的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 更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从汉到清, 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 (三或更多) , 使之相互牵制, 彼此制约, 从而保证君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 即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外朝或外廷的大臣) 向皇帝身边的人 (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 转移。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自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有叛人而无叛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 引发叛乱, 到武帝时推恩令的推行, 削弱了地方势力。隋唐时, 地方势力强大, 最后导致五代十国的乱局。到北宋, 鉴于五代之弊,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此三项措施实行之后, 地方彻底失去了和中央对抗的物质基础。自汉代以来, 中央政权为消除地方割据, 采取的共同措施有武力平叛、强干弱枝、加强监督。其总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中, 虽然是以强化皇权为目标的, 但是不能以牺牲行政效率为代价, 必须在强化皇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做到有效平衡, 否则就会造成不利的结果, 唐宋时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使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牵制, 有效地加强了皇权;同时三者之间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正是由于做到了二者的有效平衡, 才出现了隋唐时期空前繁盛的局面。宋朝时, 采用分化事权的做法, 在强化皇权的同时, 却出现了兵将分离、一职多官的现象, 不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行政效率低下,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这就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1)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征, 而古代西方以民主和法制为突出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代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在这里, 没有君临一切的专职君主, 有的只是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和改革。 (2)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时, 原始民主荡然无存。古代中国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 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古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 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 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 其实行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 (3) 古代中国的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的。诸子百家为王权专制提出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的法律, 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内涵是刑罚, 惩治百官和众民, 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力, 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的, 其内涵是人民权利, 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 与古代中国的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 (4) 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王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其中专制王权是整合社会的权力中心。旧中国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或走向统一, 都是强有力的君王专制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所以, 尽管中国古代有频繁的朝代更替, 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却一脉相承, 从未中断。而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思想成为催生人类迈向现代化的动力。进入近代, 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一方面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和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总体上来看: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是重视皇权, 没有民主、人权可言。皇权对臣民施以严刑酷法, 以强制百姓遵规守矩。二是中国重视家庭伦理纲常, 家庭是皇权最坚实的社会支柱, 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 下有家庭, 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而古代西方实行法治。一是重视人权, 人权自由受法律保护。二是西方伦理推崇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 家庭与乡土观念相对被淡化, 对政敌的制裁也相对宽容, 不涉及家庭。

(2) 造成古代中西方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1) 一方面, 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 山多地少, 港湾、岛屿众多, 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 (海洋文明) , 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 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 欧洲气候宜人, 温暖多雨湿润, 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 不需要灌溉, 也不需要排涝, 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事宜, 修河通渠。这些都促使古代希腊、罗马民主制度的形成。 (2) 古代中国地域广大、土地辽阔, 适于农耕, 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控制水系, 协调农业生产, 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在同一水系, 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 在争夺中, 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 农民随时面临天灾 (旱、涝、蝗灾等) 、人祸 (地主官僚欺压等) , 在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方面显得非常脆弱, 一旦失去土地, 就可能沦为流民, 进而揭竿而起, 威胁封建王朝。因此, 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 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权以维护统一和社会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由于以上原因,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专制为特色的政治制度。

(3) 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性的认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 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评价这样的政治制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 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 在现代社会之中, 民主法制成为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诉求, 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理念。但是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专制的否定, 而否定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抹杀了历史上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同样, 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民主制度的热爱, 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忽视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事实上,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古希腊的民主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 古罗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能做到法律上真正的人人平等。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则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古代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中独领风骚。这样的地位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明清之后的落后,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 昧于世界大势, 不知思变;延续传统政策, 经济上不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热衷于君主权力的加强, 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立国和政治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1.下列省份 (见右图标注) 的简称源自西周时期封国的是

A. (1) (3) (4)

B. (2) (3) (4)

C. (1) (2) (3)

D. (1) (2) (4)

(原创) 2.汉语的称谓语作为词语使用时, 常有多语连用的习惯, 如“祖孙”、“父女”、“君臣”、“师徒”、“父母”、“弟妹”等。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是并列关系, 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这种称谓语的结构排列体现了

(1) 原始民主 (2) 宗法观念 (3) 等级差别 (4) 男尊女卑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原创) 3.宗法确立之初只适应同性贵族, 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百世不婚, 就用婚姻关系把异性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 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赋予周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B.周王权力至高无上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等级从属关系森严

(原创) 4.迈克尔·H·哈特在对秦始皇的评述中说:“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这个“伟大变革”是指

A.确立皇帝制度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D.实现国家统一

(改编) 5.1975年12月,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 凡是“正”字都改成了“端”字, 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说明

(1)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 (2) 避“正”之讳, 显示皇帝独尊 (3) 书者懈怠, 错字百出 (4) “端”、“正”换用, 字义相同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原创) 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 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 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下列对“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焚书坑儒”, 力行法治

(改编) 7.下面两幅图为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由图一到图二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安徽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B.中央政权对安徽控制加强

C.安徽在全国政治地位提高

D.安徽与中央权力斗争激化

(原创) 8.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 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 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关于帝国一词, 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 使用十分混乱。根据使用的场合与习惯,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通常把秦称为帝国, 它属于

A.由帝王控制, 实行君主制的国家

B.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的国家

C.虽无君主但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

D.以上几种情况, 秦朝兼而有之

(原创) 9.陈寅恪认为:“唐初……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 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 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 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约化和效益化的时期。”这里的“成就”主要是指

A.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B.分割宰相权力, 实行三省六部制

C.削弱世袭特权, 实行科举制

D.扩大地方权力, 实行行省制度

(改编) 10.现代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唐代“在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他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了

B.唐朝三省互相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原创) 1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及中国某制度时说:“人类的想象无论多丰富, 也很难设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在中国, 智者决定一切,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官职、不负众望。”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原创) 12.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笼络民心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统治秩序

(原创) 13.《皇明职方地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军事地图 (见右图) 。上卷为两京十三省图表, 中卷为边镇、九边、三关图表, 下卷为川海、江山、漕黄、海运、江防、外夷图表。该图绘制于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原创) 14.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一人乾纲独揽, 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 绝顶的记忆力, 坚忍不拔的意志, 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 根本无法做到。”因此, 明太祖废相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其所寻求的“制度补偿性替代”是

A.设立殿阁大学士B.成立内阁

C.直接掌管六部D.启用宦官

(改编)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盖中国自宋以下, 贵族门第之势力全消, 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 抑君权, 虽亦有流弊, 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在钱穆看来, 明太祖、张居正的“反动”是因为他们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废除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丞相职权

(原创) 16.“终明之世, 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 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 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 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 内阁领导他们, 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A.内阁职务虚设, 没有任何实权

B.内阁等同宰相, 可以统领六部

C.六部、内阁平行, 实现权力制约

D.内阁权大位显, 却无法理依据

(原创) 17.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政治构建的核心。在下列帝王中, 将专制皇权推向顶峰的是

(原创) 18.在古希腊, 从法理上说, 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 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 公民权便意味着参政权, 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 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

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

(原创) 19.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比生命都重要。一个人如果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出身于名门世家, 而不享有公民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公民

A.政治地位提高, 不受法律约束

B.享有被选举权, 担任城邦的任何官职

C.参与司法审理, 不受年龄限制

D.出席公民大会, 参与国家事务决策

(改编) 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B.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D.提高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道德水平

(原创) 21.亚里士多德评论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 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这段话所强调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平正义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D.少数服从多数

(原创) 22.“实际上, 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腊人。”英国诗人王尔德 (1854—1900)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沿袭了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B.英国人没有跳出古希腊文明模式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D.英国人对现代生活缺乏创新意识

(改编) 23.《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 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 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 加以分配。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B.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

C.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平民权利没有得到法律保护

(原创) 24.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 (又称公民法) 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 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叫做市民法, 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 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 叫做万民法, 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 “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

(原创) 25.罗马法中有关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所作的详细规定, 说明立法的基础是

A.简单的商品生产关系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残酷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D.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 共50分)

(原创) 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的汉朝, 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也就是说, 他虽然推翻了秦朝, 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然而, 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 犹豫不决, 进两步退一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汉朝是如何继承并维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的?在对郡县制的继承上, 刘邦“进两步退一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果如何? (6分)

材料二由唐代的三省职权划分我们可以看到, 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三省的划分又使宰相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不至于产生一权独大的现象;宰相官阶的降低使得宰相权力削弱。因而可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 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 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2) 唐代的三省职权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材料二, 指出这种划分的作用。 (7分)

材料三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 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 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 而无制度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与唐相比, 宋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动?为什么说这种变动“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5分)

(原创) 27.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见, 明代的专制主义政治是比较高明的政治, 皇帝一方面使内阁“有宰相之实”, 把原先宰相的权力巧妙地转移到了内阁的身上, 这大大替自己分担了繁忙的政务;另一方面, 皇帝又使内阁“无宰相之名”, 内阁行政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本质上依然是由于皇帝制度外的信任而私授权力的秘书班子, 而且官阶比较低, 这样就大大防止了内阁专权的可能性。当然, 这种内阁体制的作用只能是对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 它仍然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明朝内阁的特点。你如何理解它“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6分)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 阙后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并分析其作用。 (6分)

材料三在皇权专制方面, 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 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展开的。……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寻求体制外的力量, 于是又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 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清朝帝王尽管个个精明能干, 曾出现过“康乾盛世”, 但是这种极端专制主义制度结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 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 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指出君主专制强化的危害。 (4分)

(原创) 28. (16分)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 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 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力授予他……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 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 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周枏《罗马法原论》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B8.A 9.B 10.C 11.C 12.B 13.D 14.A15.A 16.D 17.D 18.A 19.D 20.B 21.B22.C 23.C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 (1) 汉承秦制:汉朝继续实行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 中央机构的设置仍然沿用三公九卿制, 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 (3分) 表现: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 又实行封国制。 (2分) 结果: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 。 (1分)

(2) 职权划分:中书拥有决策权;门下拥有审议权;尚书拥有执行权。 (3分) 作用:三者相互协调, 提高了行政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制约, 强化了皇权。 (4分)

(3) 变动:到了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置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 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同时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分) 原因:自唐末以来, 三省机制被破坏;宋朝初年, 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 (2分)

27. (1) 特点:权力很大, 行使宰相职权;地位低,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理解:废丞相设内阁, 使皇权缺乏制约因素, 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6分) (2) 特点:位低权重;机密性高。作用: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分) (3) 危害:导致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4分)

28. (1) 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后世。 (1分)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分) (2) 影响:罗马法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思想、人民主权思想影响很深;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近代西方社会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特权, 创建近代政体, 推动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打下了良好基础;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建立,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分) (3) 启示:人类社会的文明源远流长, 彼此互相影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吸收、借鉴和学习。 (6分)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9

1 古代西方自然观及对建筑的影响

1.1 古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尼罗河、峡谷和三角洲的自然景观深刻的影响着古埃及人对于世界时空模式的认识。埃及人是笃信宗教和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就连动物,也有自己的守护神。埃及人认为太阳是乘坐小舟在世界的上界与下界巡游,埃及法老的葬礼就是这种太阳由上界至下界巡游过程的模仿,这决定了其陵墓建筑的空间序列。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埃及人非常重视陵墓的建造。

公元前三千世纪中叶,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造了三座相邻的大金字塔,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它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古埃及的时空观。它们都是正方锥体,形式极其简单,由精确、沉重、巨大的石块砌成,表面光滑,仿佛是人工堆砌的山岩。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宏大、单纯的形象,象征着时空的永恒,显示出某种压倒人的心灵的神秘的魅力。

1.2 古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在希腊社会中,自由民是社会的主体。曲折的海岸线、多样化的地貌产生了地域性泛神论的神话。在希腊神话中,世界的生成和诸神的结合与生育相联系。虽然“全希腊都对遥处于奥林帕斯山的诸神致以礼敬和一般性的崇拜,但对当地的神祗及其权力更致虔敬的尊敬”[1],而且并不认为其他神是天神宙斯的属臣。或许正是破碎的疆域和共和政体孕育了多神主义思想,而使一神无法实施。每种手艺、职业和艺术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每一城邦都有一守护神。而且,在希腊人神是同形、同性的,每一个神都具有与人一样的性格特征。古希腊的自然观反映在圣地建筑群的布局上,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古希腊人将神庙视为神在人间现为人形时的“居所”,由于人的祭祀等活动一般在神庙外举行,故而神庙的内部空间极为简单,其艺术质量体现在外部,形成外柱廊式的平面模式。

1.3 古罗马

罗马在罗马七丘建城,起初受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因而伊达拉里亚人的时空观念对罗马人的自然观有着重要影响。伊达拉里亚人的原始宗教设想一种同宇宙形式一致的安全“居住”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空间沿四个方向延伸,中心处设祭坛、建神庙。罗马人认为罗马是世界的中心,因而罗马人不断向外扩张,建立统治,力图建立世界的秩序。罗马人的宗教虽然也是多神教,但它与希腊不同,神不是拟人的,它信奉的是“三位一体”。同时,古罗马也强调人的个性,追求个人灵魂的解脱与安宁,不像希腊人那样,注重自然和社会问题。

对比埃及的一度空间和希腊对于外部空间的强调,罗马人的空间模式在其建筑空间上体现为:十字轴对称、围合、有一个中心。古罗马的万神庙充分体现了其空间观念: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强调了建筑的中心,直径达43.3 m的穹顶象征着天宇,在它中央开一个直径8.9 m的圆洞,寓意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从圆洞射入的光线造成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氛。

1.4 中世纪

从公元478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直到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是西方历史上黑暗的中世纪。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占绝对统治地位。为了巩固封建制度,教会宣扬世俗生活是罪恶的,人欲是万恶之源。它压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发展只能在宗教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存在。哲学所追求的是理性的真理,而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的真理。基督教强调信仰高于理性,神性高于人性,而经院哲学正是基督教哲学观点最好的表达。封建分裂状态和教会的统治,对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在这时期成了唯一的纪念性建筑,成了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哥特教堂内部狭长的中厅,将人们导向祭坛;尖尖的拱券,具有强烈的升腾动势,引发人们对天国的向往;框架式的结构,几乎没有墙面,极其峻峭清冷,体现着教会否定物质世界,宣扬纯洁的精神生活的说教。教堂外表向上的动势也很强,垂直的线条、越往上越细的划分和小尖顶,是教会脱离尘世的宗教精神的体现。

2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众多的哲学流派,总体来看,其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2.1 原始宗教神话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某些因果关系,并用想象和推理等方式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人们相信灵魂在人死后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并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于宇宙起源等问题,人们创造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等神话。同时,人们也将一些部落首领神化,称颂其伟大功绩。

2.2 阴阳、五行和八卦说

阴阳说和五行说萌芽于商周时代,在战国时期发展完全。五行学说是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构成,这是同传统的天命论相对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它以八种符号的排列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八卦说”包含了由阴、阳的不同排列而构成万物和由阴、阳排列的变化导致万物变化的思想,包含着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这些思想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不但是在艺术上希望取得与自然结合的“宇宙的图案”,最基本的目的在于按照五行的“气运”之说等来制定建筑的形制。

2.3 儒、道、佛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礼”为中心,把“礼”看作一切行为最高的指导思想,而汉以后整个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又差不多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是礼乐的基础。除了肯定君臣之道外,还把理论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中去,强调父子、兄弟、夫妇、男女、长幼的尊卑秩序。从王城到宅院,无论内容、布局、外形无一不是来自“礼制”而做出的安排。典型的中国住宅是四合院格局,其特点是受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则侧重于对立事物中“阴”的融合力,强调“无”之功能。主张热爱自然,反对一切的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平安与满足。“道法自然”普遍见于各类建筑与城市。法自然集变化之能事,是古民居的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在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中。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哲学,在出世这点上较为接近道教。它认为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影,而世外的佛国净土才是真实的存在,只要一心向佛,死时便可平静的得到佛的接引。这样的宗教意识使得中国的古刹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因而,中国的寺庙实际就是民居的扩大或皇宫的缩小,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佛塔,也用层层的水平塔檐来削弱垂直的动势,成为世俗楼阁的仿造。

3 结语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10

“尚武”精神是一种刚健昂扬、积极果断、有原则、有坚持、不苟且、不委琐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和振兴所必须的[1]。先秦时期的“尚武”促进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军事格斗技能的飞速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不同的民族创造了相似的格斗技能。先秦时期的尚武带有明显的军事功利性,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同一时期中、西体育的主要功能,反映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同一性特点。秦汉以后,由于中、西方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了两者在“尚武”功能认识上的差异。古代西方武文化没有脱离军事母体文化,最终演变成为军事实力“形式化”竞争的奥林匹克文化形态;古代的中国,原始的格斗技能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军事实用功能,续而发展成为集健身、娱乐、表演、实用于一体的多功能民族体育项目———武术,正是这一功能的转变为传统武术民族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先秦时期的中西方武文化实质分析

1.1 商周时期的中、西方武术

“尚武”在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一直被人们所重视。迈锡尼文明时期艺术中已经大量地出现了海上格斗、拳击、赛跑等造型表现,说明在迈锡尼时代,希腊人的尚武之风已经从原始的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过渡,并表现出了对于力量高度崇拜。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希腊文明取代了迈锡尼文明。希腊人在进犯迈锡尼文明的同时,极大地保留了迈锡尼文明中的尚武精神,通过改造形成古希腊人特有的人文气质。随着古希腊人取得战争的胜利,希腊人便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也促成了希腊人的“自我觉醒”,并从意识深处意识到自己肉体力量的重要性,英雄崇拜、力量崇拜成为希腊人重要的价值观念;这样,古希腊的体育与军事的结合便从此开始。

与迈锡尼文明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商代文明。商代的缔造者是以畜牧为主的游荡民族,游牧的特点就是“逐水草而居”。为了占有丰富的资源,商代的崛起者四处侵略,不断迁都,在迁都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在扩充领地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盛的武力。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畜牧业比较发达的部落,武力都是比较强盛的”[2],商代的不断迁都客观地反映出商代的畜牧发达、武备发达,在不断取得生存胜利之后,商人也体会到了“肉体力量”的价值,意识到了力量与英雄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开始了最原始的“英雄崇拜”、“力量崇拜”。至此,古代的中国体育与军事紧密结合,从而加速了中国古代军事体育的飞速发展。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西方武术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2年———前221年)与雅斯贝尔斯所说“轴心时代”基本一致,“轴心时代”是指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型时期,是人类由原始的宗教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对人自身的地位和前途进行深入分析,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00年———前200年称为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3]。

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社会逐渐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并在只有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国家,各城邦之间由于利益目标的不同或经济来源的差别而经常相互讨伐,于是,战争便成了这些城邦的重要内容。公元前5世纪末爆发的历时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入侵雅典城邦,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诞生等等,战争成为统治和维护城邦利益的唯一手段。为了保卫自己的城邦或侵略他人的城邦,古希腊人在上古遗风的教化下,大力提倡社会尚武,建立各自精强的军队,至此,希腊的尚武之风达到极致,军事格斗成为训练军队的主要内容,身体练习成为学校和军队的重要部分,即便是奥林匹克这样的“形式化”竞争或“游戏化”比赛,其实质依然是为了军事目的,古代奥运会在打着“神圣休战”的旗帜下成为展现各城邦的军事实力重要场所,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是斯巴达城邦。由于斯巴达特别注重军事体育,加上严密的组织、严酷的训练,使斯巴达人在3个世纪内保持了体育霸主地位。从公元前720———公元前574年的144年间,在奥林匹克竞技会上,斯巴达人共取得了81比赛中的40项优胜。故而,笔者认为:古希腊奥林匹克仅仅是代表一种时代的文化现象,但它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体育竞赛,即使它们有明确的竞赛规程和比赛项目。

与“轴心时代”相对应的古代中国正处于“霸国政治”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多变,战争不绝,国家之大事莫过于开辟疆土或保家卫国,这情况与古希腊城邦时代大致相同。由于军事战争的需要,在继承上古遗风的基础上,社会中再次滋生了雄沉的“武风”,春秋时期的武风成为“国之大风”,当时的社会中大力推行“四时讲武,三年大习”的好武风尚。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讲武、习武、尚武的风气毫不逊色于斯巴达的武化精神,人们崇尚英雄、崇尚武力。例如:春秋时期的滕国国君曾自语:“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骑马试剑”;苴国国君则“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赵国的司马氏则以“传剑论显”等等,体现着一种强悍雄武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尚武之风盛行,但尚武却始终围绕着军事实用目的,没有把军事实用技能的体育转变为“形式化”的竞争,尚武之风为古代的中国体育形成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时代原因,先秦时期的中国体育始终没有绽放出鲜艳的花朵,中国古代的体育依然依赖于军事而存在,没有成为独立的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中西方武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两者都没有完全脱离军事母体文化,都依赖于军事而存在。

2 先秦时期中西方思想对各自武文化的影响分析

相关史料表明,在轴心时代产生的许多思想,几乎没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影响,无论是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还是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他们的思想都具有超前的意识,都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实际需求,他们的许多思想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没有得到时代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柏氏要以《理想国》来实现自己美好蓝图;孔子在周游列国宣扬其治国理念却四处碰壁,无功而返后感叹道:“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政治重点是“救国”而不是“治国”,因此,理想主义思想不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这一现象有过详细的描述:“先秦诸子亦非不知此义,然如农家、道家等,徒陈高义,而不知所以致之之方。墨家、法家等,则取救一时之弊,而与根本之计,有所不暇及。儒家、阴阳家等,知治化之当分等级,且知其当以渐而升矣,然又不知世无不自利之党类;即欲进于升平,亦非人民自为谋不可,而欲使在上者为之代谋,遂不免与虎谋皮之诮。此其所以陈义虽高,用心虽苦,而率不得其当也[4]。”可见,理想主义当时不会得到时代统治阶级的认同,轴心时代产生的许多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甚微。不可否认的是,轴心时代出现的思想对于后来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就是对古希腊文明思想的回归;秦汉时期,阴阳家、道家、儒家思想都曾经被尊奉为古代中国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都对时代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这些思想同样来源于对先秦思想的回归和有效继承。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古代的西方,轴心时代出现的许多思想几乎没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影响,这是时代潮流使然,是任何个别的因素所无法改变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军事需要而衍生出的军事格斗技能,自然也不会脱离时代而具有超前的思想性。

3 秦汉——中国特色武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

3.1 国家一统的治国理念———严法、弱民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统治的重点由原来的救国转向了治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初,统治阶级大力推崇“治国”必先“治法”的理念。据《秦汉史》记载:李斯等献媚秦始皇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且始皇认为,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故不长久,其身未殁,诸侯背叛,法令不行。因此,秦朝的统治者特别注重治法。

另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寻找依据,应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秦代周的合理性,并以秦为水德而代替周之火德,认为水德为阴,阴主刑杀,秦为水德,故应该以刑杀为主,不能讲仁爱、恩惠、道义。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可见,秦初是以暴政、刑法治天下。除了治法以外,秦王政二十六年,又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此犹今之禁藏军火,当时民间兵器本少也[5]。司马迁对于收兵事件有过这样的表述:秦初收兵,主要是针对三十六郡的军事,而采取的消弱其军事对抗的可能,以便更好地行使中央集权的能力,且收兵事件对于民间的影响甚微,因为,当时民间兵器本少也。“收兵”事件使得军事格斗的功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征。

时至汉朝,除了社会主流思想有所不同,统治阶级依然沿袭依法治国的政治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秦朝治国理念的继承。

3.2 秦汉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更替特征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终始五德之传,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解释改朝换代,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其说认为,黄帝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代周者必为水德,因为水胜火。可见,秦朝初年,阴阳五行学说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时间短暂,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甚微。

时至汉初,居于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思想,黄老思想属于道家。汉初统治阶级认为,只要有了合符“道”的善法,又有了“执道”无私的人来推行善法,政治就能清平,国家也就不会重蹈亡秦的覆辙。《史记·曹相国世家》中写道:“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可见,道家思想使得汉初百年的经济在较少干扰的情况下获得复苏与发展,在汉初百姓刚“离秦之酷”的具体历史条件下,道家思想的作用确实比较大,但它也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由于道家思想因循苟且、无所作为,使国家制度不合时宜的部分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中央权力不够集中强大,匈奴南侵不能有效抵御,富商巨贾兼并农夫等等。暗暗滋长的社会危机已经威胁到统治阶级的安全与生存。

汉文景后期,社会政局混乱,诸侯并起作难,社会的政治重心由汉初时期的“治国”转向了“救国与治国”并重的局面。汉初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已经表现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不得不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挽救时局。汉武帝即位以后,很想有所作为,以便外御强敌,内弭隐患。汉武帝的雄心壮志与汉初时期的道家思想格格不入,公元前134年,大儒家董仲舒所上的天人三策,猛烈抨击黄老政治使“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反复强调要更张和改制。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但此时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已经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部分思想,儒学逐渐变得十分适合时代统治者的口味,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并一直影响着中国整个封建时代。

4 秦汉时期的中国武文化发展特征

4.1 武术功能多样化

秦至汉初,国家大统一的局面基本形成,社会政局稳定,区域战争减少,加之,连年的战争使得人们讨厌战火,苛求和平的生活环境,鄙视武力的对抗。同时,由于秦朝所采取的一系列治国方法和弱民政策,从根本上消弱了各郡县的军事对于秦王朝的威胁,“收兵”事件促进了军事格斗技能向民间转移,并发展成为具有强身健体、观赏娱乐、实用于一体的传统武术运动项目,体育的军事功能在这样相对和平的时代背景下被多元化。正如钱穆先生所描述的:“堕城郭,决川防,夷险阻,免兵役,与销锋镝实同为一种寝兵之企图,所以副长期兵争之后与民休息之意,而为统一盛运一最受憧憬之美景也。”[6]历史学家雷海宗称秦汉以后的中国文化为“无兵的文化”,实际上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武”为军事服务的功能淡化,进而发掘出军事体育其他功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到了两汉时期,传统武术的项目和规模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汉代的武术不仅具有真刀真枪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表演、娱乐、健身等一系列功能。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有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演场面;以及江苏铜山汉墓出土的比武图,图中明显表现的是兵器击刺表演娱乐景象,反映汉代兵器击刺已成为表演的还有《击剑蹴鞠图》、《观比武图》等,都说明汉代体育已经由单一的军事功能,转向了体育的表演、娱乐、健身等功能协调发展的局面。[7]先秦时期的军事格斗技能为后来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素材;秦至汉初时期的政治特征,又为军事格斗武术向表演、娱乐、健身体育的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

4.2 武术文化多元性特征的形成

秦至汉初时期,原始的军事格斗技能终于迎来了在民间传播的大好时机,传统武术的民族化特征也因此开始逐渐形成。同时,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对传统武术的理论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阴阳五行说为传统武术技法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武术技法注重在转化过程中的相生相克,习练武术也成为人们获得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汉初时期推行的黄老之学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也比较深远,道家思想成为传统武术修身养性理论源泉,传统武术的发展也更多的是表现出“以武悟道”的人生感悟,不注重竞技水平的高低,注重的是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的道德品质,这一时期形成的传统武术思想和功能一直影响传统武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即使至明清时期,民间的武术依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武术方面的著作,武术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清楚地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武风大举所带来的“礼崩乐坏”,他极力地反对武风的极度膨胀,呼吁“克己复礼”[8]。他在借鉴西周“射礼”的基础上提出“武以观德”思想,这种思想的提出,无形中把武术与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糅合在了一起。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对习武之人的基本要求,“武以立德”成为武术与儒家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在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习武之人越加注重品德的修养,习武不仅仅是为了健身、娱乐,习武还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的有生力量,至此,传统武术又具有了“教化”之功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权。传统武术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为武术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了依据,为武术的民族化发展开启了先河。

西汉哀帝年间,佛教传入中原大地,由于统治阶级极力的崇佛、信佛,佛教势力不断扩大,佛教的入侵必将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威胁,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多源性和其深厚的底蕴,佛教进入中国后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迎拒,很快被中国本土的文化所同化,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禅宗[9]。由于统治阶级极力的崇佛、信佛,开始影响到传统武术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为了适应统治者的要求,传统武术在中国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夹缝中寻求发展的空间,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佛教的一些思想来充实自己,使得武术与禅宗并肩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少林寺,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少林武术也因为佛教的进入而发扬光大。少林武术中源于佛教动作的名称大量出现,诸如:罗汉睡觉,罗汉担刀,罗汉亮臂,罗汉穿衣,罗汉卸衣,罗汉扭衣,罗汉抖衣等都是借鉴于罗汉塑像动作形象,体现出传统武术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少林武术套路的起势和收势中,一般都有诸如“童子拜佛”之类的动作,且这些动作在完成的时候把对佛教的虔诚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少林武术对佛教礼节形式的借鉴,传统武术文化恰当地利用佛教文化的力量,保持了武文化的形态,并最终形成了“以武悟禅,禅武一体”的特色发展局面。

在道家、儒家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在不断吸取各种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文化形式。武术融多种文化于一身,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发展的理念,武术文化也成为联系各民族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至此,传统武术完成了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传统武术的文化载体功能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相比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军事体育单一性文化特征,武术文化融合性是实现武术民族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5 结论

先秦时期的中西方武文化,其本质都是为军事服务,没有脱离军事母体文化的制约。秦汉以后,中西方的社会现状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古代的中国由分裂走向民族统一,民族之间战争减少,为武术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促生了武术的健身、娱乐、表演等功能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化体育项目。古代的西方,各民族之间的侵略战争不断,导致他们对于武力高度崇拜,进而使得武文化不可能脱离母体的军事文化,这种单一性的武文化特征最终演变为单元性的竞技格斗项目(摔跤、拳击、击剑等)。

秦汉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演变过程是实现传统武术文化载体的历史使然,是其他体育所无法比拟的现实。传统武术民族化特色的形成与完善,影响着武术发展的整个过程,对促进中华民族体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武术民族化历史过程的分析,用事实回答了关于武术运动归属上的争议。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探析中国特色武文化形成的因素,为中国武术民族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产生于相同时代的中西方原始武文化,却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演变成为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体系。从两者演变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西方武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秦汉以后,两者特色的武文化开始形成,并一直影响着中西方体育发展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中西,武文化,演变历程,秦汉,民族化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北京:中国挡案出版社,2006:1-25.

[2]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56.

[3]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4][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35.

[6]钱穆.秦汉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11):45.

[8]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11

柏拉图在他构筑的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破灭后, 转手寻求次优方案, 开始从崇尚人治向崇尚法治转化。他的这种转化最早体现在其著作《政治家》一书中。“任何公民也不敢做犯法的事情, 如果作了就会被判处死刑或其他极刑。作为第二种最佳的选择, 这是完全正确的好政府, 当你无法建立第一种或我们刚才谈论的政府的时候……”;继而在《法律篇》中, 进一步展开“法治国”的蓝图。在《法律篇》中, 柏拉图认为, 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 而在短的时间内, 又没有好的办法把它变为哲学家, 那么法治比人治好, 这时必须重视法的作用。“他不仅把一切人都置于法律之下, 而且也把政府置于法律之下, 建立‘法治’国家成为他对人间社会的最高期望”。在该书中, 柏拉图阐述了法律的概念、立法、守法等问题, 这些思想对西方法治道路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式的继承与发展。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早主张实行法治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法律是正义的体现,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的好的法律”, 强调了法律的正义性、普遍性、权威性。在对人治和法治进行比较时, 亚里士多德认为, “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谁说应该由法律遂行其统治, 这就有如说, 惟独神祗和理智可以行使统治;至于谁说应当让一个个人来统治, 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理由如下:

第一, “虽最好的人们 (贤良) 也未免有热忱, 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 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 (灵魂) 便谁都难免有感情。”因而, 法治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性之治。法律本身就是人类兽性的“囚笼”。

第二, 法律是经过众人审慎考虑后制定的, “在许多事例上, 群众比任何一个人有可能作较好的裁断”, 众人的智慧总是优于一个人的智慧, 因为“单独一个人就容易因愤懑或其他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 终致损伤了他的判断力;但全体人民总不会同时发怒, 同时错断”。另外, 少数人也比众人容易腐败, 这恰如“大泽水多而不朽, 小池水少而易朽”的道理。

第三,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比实行人治更有利于城邦的发展。

第四, 实行法治根源于制约权力的需要。“当单独一人统驭着全邦所有与之同等或比他良好的人民, 施政专以私利为尚, 对于人民的公益则毫不顾惜, 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限制他个人的权力……这是暴力的统治, 所有世间的自由人当然全不愿忍受这样的制度”, 因为这种制度缺乏法治的精神。

第五, 实行法治是时代的要求, 在共和制兴起的时代, “谁都承认法律是最好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对法治概念的精辟论述, 奠定了西方法治思想的方向。

西塞罗认为人的行为要受到约束, 国家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他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认为全体国民包括执政官在内, 都一律平等。而国家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正当而合法, 法律是国家行使权力的依据。在这两个层面上, 法律是高于一切权威的权威。在西塞罗的心中, 法治不仅是他的理想, 也是他的信仰。在他的《法律篇》中勾画了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国家的一切权力都依照法律行使。

古代先贤对法治的探索, 为西方治国道路指明了方向, 最终选择了法治。诚然, 经过几个世纪的实践, 我们应该承认法治在兼顾一些价值的时候, 其往往以牺牲另一部分价值为代价, 而且法律自身也有过于僵硬等缺点, 因此, 法治不会是最好的治国方式, 但作为一门实践艺术, 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最不坏的治理方式”, 一种现实情况下可操作的“代价最小的治理方式”。如美国社会法学创始人庞德指出:“法律的任务是以最少的浪费来调整各种利益冲突, 保障和实现社会利益。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 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愿望, 在不能满足一切要求的情况下, 至少尽可能做得好些。”在美国发生的两个案例就能证明这一论断。

一个是原子能泄密案。此案中, 杜鲁门恼羞成怒, 非要找出间谍不可, 在几个嫌疑人中, 先拿“小虾米”卢森堡夫妇开刀, 他们两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承认罪状, 但最终还是被送上了的电椅。在这个案件中, 他们的律师想力图挽回他们性命的一个理由是:卢森堡夫妇是根据1917年的间谍法被判处死刑的, 这个间谍法上有死刑的规定。而实际上这次法官对卢森堡夫妇判处死刑的理由是他们两个所犯的罪涉及原子弹的秘密问题, 根据1946年美国制定的原子能法的规定, 类似案件最终的处罚也只是20年徒刑。但是当时的法官们用各种苍白无力的理由来拒绝接受律师的这一改判理由, 而且因为九位大法官个人的私怨及情感使这个案子跌荡起伏。最终, 因为法官们没有经过必要的程序审问卢森堡夫妇和他们个人的臆断, 判处了卢森堡夫妇死刑。后来案件证明, 间谍另有其人, 该夫妇是无辜的。这个案件体现的人治色彩十足, 回避法律、个人臆断导致无辜的生命遭践踏。这是人治的恶果。

另一个是著名的辛普森案件。这一“世纪大审判”历时一年之久, 牵动了上至总统和国会议员、下至平民百姓的心, 仅检方就耗资8051739美元之巨。结果, 因为检方提供的证据无法超越“合理的怀疑”而被陪审团一致裁决罪名不能成立, 而且辛普森永远不会因为此事再受刑事追究, 即使发现了新的更有力的证据。对于此案存在大量的证据证明辛普森有罪, 但是美国司法制度追求正义的要求, “宁可放过一千, 也不错杀一个”。这种僵化的体制, 必然会导致有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使亡者的灵魂得不到安慰, 并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不能不说是法治的代价, 法治的不足。但这个案件毕竟是“罪疑从赦”的体现, 没有让无辜的人丧命, 相比上面的案例可以说代价相对小。

在已有几个世纪法治传统的国家尚有此种情况出现, 这对于刚刚走上法治的我国来说, 是很好的启发, 如何建设完善的法治, 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摘要:法治的字面意义就是法律之治, 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是人类迄今为止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合理模式。法治最先出现于西方, 先贤们对法治的探索和理论研究对构筑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法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

参考文献

[1]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谢鹏程.略论柏拉图晚年法律观的转变[J].法学论坛, 1989 (, 2) .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城镇地基调查下一篇:中医养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