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的差别(共6篇)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 篇1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技术的结晶, 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形式的建筑, 标志着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精神面貌。
1建筑材料不同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 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诸如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石造的、古罗马的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 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的主要形式都是石结构的。唯有中国和邻近的朝鲜日本是以木材做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中西方对于不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除了自然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衍生出来的文化理念所决定的。西方人的原始生产活动是以狩猎为主, 造就了重物的原始心态, 更加注重人的重要性, 充分肯定了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改造一切。
中国则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原始经济, 造就了原始文明中的重选择, 收集, 储存的活动方式, 衍生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宣扬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揭示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关系。中国人将木材做为建筑的基础材料正是看重其与生命的关系, 重视其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理念不同
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特点, 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 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中国历代帝王宫室、陵寝和民居都是按照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构筑。极力求得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 以趋吉避凶, 招财纳福的心态聚落成背靠大山, 面对平川的建筑群落。这种“仰观天文, 俯查地理”的建筑形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思想。
西方建筑美学的构型意识就是几何形体,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欧几里德首创几何美学;亚里士多德奠基了“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这些都对西方古典建筑的观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而使得西方建筑中的雕饰, 图形以器其超脱自然, 驾御自然的“人工美”和中国建筑的那种“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3建筑群组形式不同
中国建筑是以群里为主。中国建筑是以封闭的宏大群体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 几乎都是同样的格局, 类似于 “四合院儿”。如北京的故宫;明十三陵;去曲阜的孔庙, 都是以院落与院落相套, 相联结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展示出一种气势磅礴的“集体”美。各个院落又多以主, 宾形式规律性的排列, 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格特征, 及严格的宗法、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是以个体为主, 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个性的张杨和人格的独立, 认为个体突出才是不朽与传世之做。像法国巴黎的万神庙、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 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情与景会, 意与象通的意境。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等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 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这些高大的建筑物反映出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 更多的是先进的科技给人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4中西方建筑发展的不同之路
中国建筑形式稳定。中国封建皇朝实力强大, 人们很少有强烈的土坯愿望, 甚至认为被皇权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正是如此巩固的思想基础, 使中国封建时代持续了整整两个世纪, 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正式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到了高潮, 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分支。中国建筑是保守的, 椐文献记载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材料的应用3000年来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而西方建筑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古希腊第一批神庙建成到现今的2500年里, 从希腊古典的柱式到罗马的拱券, 穹隆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无论是造型, 比例, 雕饰和空间布局都在发展变化。印证了西方人敢于创新和独辟蹊径的思想理念。
对比中西方的建筑能够感受到西方宗教神秘色彩和中国儒家礼教的差别, 通过不同造型、格局、材料建造的建筑, 折射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根本差别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 不同的思维观念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 篇2
美狄亚是欧里彼得斯以妇女问题为主题的作品《美狄亚》中的女性形象。《美狄亚》整部作品都在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美狄亚对丈夫的背叛所做出的复仇行为是对自己不公命运的反抗。
读者们同情美狄亚的不幸遭遇,更为她决绝的复仇方式而震惊,她毁灭性的复仇带给了人们思考的余地。什么样的仇恨使一个多情的少女变成仇恨的化身,不惜余力的要破坏掉曾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受的一切?让我们看看美狄亚的艰难处境:从背叛家庭、舍弃家乡的时刻开始,美狄亚人生的全部涵义就只有伊阿宋,他是她唯一的寄托和支柱,但是在利益面前,她却成了他要摆脱的包袱。一个只有依靠,一个急于丢弃,悲剧的阴影弥漫开来。一无所有的美狄亚,面临被驱逐的结局,孤注一掷的选择了复仇。妇女被抛弃的命运不仅仅存在在古希腊,礼仪之邦的中国妇女承受这种命运也有远久的历史了。《诗经·卫风·氓》中就有对妇女悲惨遭遇的描写: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在这首诗歌中,一位勤劳持家的女子在申诉命运的不公,痛斥丈夫的负心薄幸。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丈夫的背叛和欺骗,这位中国女子采取了怎样的对待态度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而且对其他的青年女子提出了“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警告。面临同样被抛弃的命运,为何中西方的主人公对待的态度如此不同?
从自我价值的认识上看,西方重视自身价值的程度远远高于东方,而东方推崇的是一种牺牲精神。因此,对于丈夫的背叛,美狄亚表现出的是一种愤怒和怨恨,继而产生了报复心理,而《氓》中的女子只是在无可奈何的倾诉和哀鸣。中国从古代民贵君轻的思想到今天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集体的理念,淡漠了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重视,在这种理念下,个人是为集体服务的,人不仅仅为自己活,更多的是为别人而活。所以氓中的女子并没有复仇的想法,也没有想到要让丈夫认识和忏悔他自己的罪恶,只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哀叹遇人不淑。她“亦已焉哉”的决定只能成全了背叛,她的申诉和决定只是单方面的行为,既没有让她丈夫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也不会影响他丈夫继续另觅新欢,她没有报复他,当然这其中也有她自身温柔宽容的性格因素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美狄亚认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要让伤害她的人不得安宁,痛不欲生。所以她选择通过复仇达来到自己的目的,也只有复仇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美狄亚的复仇给对方带来了影响,是双方面行为。
中国倡导的牺牲精神要求人要甘愿奉献和不求回报,这种牺牲精神再加上男贵女贱的思想,二者结合起来施加在妇女身上,她们哪里还有报复的念头萌生呢?她们乖巧、温柔、顺从、忍受,实在忍无可忍也只能拿自己开刀,叹息自己命不好,觉得这是自己注定的命运。《氓》中的女子“亦已焉哉”的决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已经有自我意识的萌芽了。纵观当时的文学作品,妇女对待负心汉的态度,决裂已是顶峰。诗经《有所思》中也有体现: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在美狄亚的复仇行为中,弑子的行为也引起了读着对美狄亚人性的思考。从作品描写美狄亚的复仇心理来看,美狄亚做出杀死一切有关的人的决定也不是从头到尾都坚定的。面对
两个可爱的儿子,她母亲的天性生出了怜悯和犹豫,作者这样写道“但是一看见儿子可爱的面容,美狄亚的心情就十分激动。她想起自己将要杀害他们,不知不觉地就惊嚷起来:“哎呀,我忽然想起那暗藏的祸患!孩子呀,你们还能活多久,你们日后还能不能伸出这可爱的手臂来?”晶莹的泪水夺眶而下,滴落在孩子们细嫩的脸蛋上。”
但是巨大的恨意很快就将这种犹豫压下去,尤其是考虑到儿子会遭到继母的虐待,美狄亚便更加能狠下心来。这个时候的美狄亚完全不相信未来还有美好,她把儿子的命运也归为不幸,并且让自己来落实这种不幸。在这个西方的剧本里,美狄亚的这种疯狂的行为似乎能得到读者和观众的谅解,她对儿子的仇恨也是源于被抛弃的巨大悲痛。
弑子,这在中国“虎毒不食子”的传统中,是违背伦理,极为不耻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女人,肯定被冠上了恶毒的帽子,武则天就是这样。幸好武则天还有政治的成绩和至高无上的权利来平息人心,若她是平民女子,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人们会为她的两个儿子讨个公道,将她处以极刑,怎样残酷的手法都不足消除人们对这样一个母亲的忿恨。这时,她被抛弃的不平遭遇早会被人忘记,人们只会痛恨她对儿子的残忍。
从复仇的方式来看,中国女子惩罚负心汉的渠道一般是申诉,求助于别人。《氓》中的这位女子也是用了这种方式,向别人申诉自己的命运,让社会舆论去谴责背弃盟誓的人。诗经中的《氓》归属于国风,是采集编纂当地民歌而来,因此《氓》中女子的遭遇有现实意义,而《氓》能被采集,已说明它广泛流传在人民当中,人们通过流传来表达对这位女子的同情,也借流传来唾骂负心的人。无独有偶,文学作品《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也是通过申诉,上告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求助清官为自己报仇。
美狄亚却是让整个复仇的过程都由自己来实行,这样才能让自己满腔的仇恨发泄的更痛快。在著作刚开始,美狄亚也是在向苍天嚎啕大哭,向当地的妇女哭诉自己的不幸,但是她并没有在众人的安稳声中平息自己的仇恨,而是谈到女人自古以来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向月神赫卡忒起誓:“他们里头决没有一个人能够白白地伤害我的心而不受到报复!我要把他们的婚姻弄得很悲惨,使他们懊悔这桩婚事,懊悔不该把我驱逐出这地方!”
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也反映了当时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在遭遇不幸时,中国女性是一种求助者的形象,西方女性是一种从被动中觉醒转为主动寻求出路的形象。美狄亚的复仇让读者既痛快又惋惜,这个已被仇恨附身的女人,有一种同归于尽的勇气和看清身边人虚伪面具的清醒。尽管她报复的那么残忍,却让人更深的理解了她的悲伤和绝望。
美狄亚带着痛苦乘龙车默默离去,伊阿宋在人间也被痛苦吞噬,她达到了复仇的目的,自己也痛苦着,但却不后悔。而中国古代女性在唱着自己的悲歌,引聆听着落泪,丈夫还在花街柳巷挥霍着妻子劳动的血汗。两种结局似乎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就女性独立的意识和解放来说,美狄亚走在前面。
汉语言文学1班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 篇3
文化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由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别引起的交流障碍,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语言文化差别引起的交流障碍
1.称呼语引起的交流障碍
由于文化差异,在汉语言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称呼方式,在英语文化里却可能被认为是唐突无礼的。
例如,中国人习惯在姓前加上亲切礼貌的用词“老”字,而英美人认为“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2.感谢引起的交流障碍
“It is my duty”或“It is what I should do”,中国人的这种回答会使英美人误认为是出于不得已,因为那是职责。“It is my pleasure”或“You’re welcome”则被中国人认为缺乏谦虚态度。
另外,中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较少用“谢谢”,而英美人认为“Thank you”是最起码的礼节。
3.赞美引起的交流障碍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通常赞美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而中国人则会很拘谨、不自然,有种不安全感。
4.隐私引起的交流障碍
中国人初次见面会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而英美人则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尤其是问及女性年龄时。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里)中国人表示关心,英美人就认为是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因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引起的交流障碍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你吃饭了吗?)中国人认为是“寒暄”,英美人则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他们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引起的交流障碍
英美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对方很自然会说出自己的姓名,如果问:“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引起的交流障碍
中国和英语国家有共同的节日(如 New Year’s Day), 还有自己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美国家有Christmas Day, Easter等。在节日里,对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才接受,接受后一般当面也不打开;而英美人却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二、语言文化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价值取向不同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价值至上。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礼让,提倡相互支持和对集体的责任,追求“随遇而安”;而在西方文化中,“随遇而安”则被看做是缺乏进取精神,人们崇尚个人奋斗,追求自我实现,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保护个人隐私。因此,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给文化交流设下了障碍。
2.思维模式不同
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以直觉、整体圆融为特征;而西方人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中国人说话、写文章习惯于绕弯子;而西方人则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
三、语言文化差别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应用英语的能力很差,而且综合交流能力低下。
第二,学习方法陈旧。学习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较少注意篇章;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第三,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语用失误导致的文化误解往往会产生摩擦,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第四,缺乏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英语环境。课堂教学是“填鸭式”教学,没有创设良好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英语淡而无味,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實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文化交流。要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忽视文化差异的讲授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将文化差异的教学贯穿于课堂之中,并启发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准确得体地表达、理解英语,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篇4
1、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是居高临下、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绝对权威,而西方的教育模式则是注重师生平等。中国教育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建构大于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在中国,教育者们认为创造力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要依赖于牢固的基础知识,所以要花较长的时间夯实基础知识。在西方,学生受教育的模式大概是: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批判性地思考,形成自我独立意识,挑战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在西方,教育机构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违法的。但是在我国,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样被认为是可以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积极寻求上进。
再次,西方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在社会中生活的能力,为进入社会提前作好准备。在我国,学校教育重视的是文化基础课,学生主要学习语文、数学和自然等课程,而且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集中精神,我国的这种教育教学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课堂教学方法方面
在西方,教学课堂大部分是不超过30人的小班制。教学气氛相对比较随意自由,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问,不需要举手。课堂教学气氛随意自由,学生可以和老师讨论、甚至是辩论,并且可以当堂实践,把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给老师的讲课时间不多。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课堂纪律和课堂考勤严格,决不允许随意缺勤。在课堂,基本就是教师单向的活动,大多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课堂辩论和实践大多是穿插在整堂课中的小插曲。在中国,大多数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很少,一个学期基本上只有一两次。在中国教育者眼中,学生‘全都懂了’就是教育教学的成功,因此在中国这种教育方法下出来的学生中,慢慢的年级变高,年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变得“无所不知”;而在西方教育中,学生的问题越多才是教育的成功。所以,和中国教育相反的,西方教育方法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创意和好奇心。
3、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方面
在西方,班主任和家长约见会谈一班比较私密,采取“一对一”的模式,班主任每学年为学生写年鉴,并约见家长一次。约见前通过学生带回约见通知单,等待家长确定时间然后再谈话。时长一般是10-15分钟。中国开家长会是采取“一对多”的全体会议形式,老师当着全体家长的面对每位学生进行点评。我觉得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方面,西方开家长会的方法尊重了学生的私密性,比较人性化而且效率高。
4、高等教育办学思路方面
西方的高等教育办学思路是入学比较宽松,毕业的时候则要求很严格,特别是硕士、博士教育方面,在毕业的时候要求很严格。相反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则是尚未完全完善的学分制,入学比较严格,在校期间就算是没有充分的利用学校的优越条件努力上进,但是到了该毕业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获得毕业证书顺利毕业。但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办学思路相对好一些,因为对于适龄的青年,都有合适的机会可以选择接受教育,为有志青年提供了机会还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5、学生考试方面
在中国,虽然考试的时候采用答卷形式,考试形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考试的大概雏形还是基本延续着科举考试制度。学生现在的考试不用再大篇幅地论述写答案了,而是改成了选择题和判断对错题等等。而且,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初、高中,要过一层层的考试关一直到最后的高考“独木桥”关。在升学考试方面,中西方也有很大的不一样,西方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譬如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上不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中国现在慢慢的也在打开这个渠道。
6、教育阶段方面
中国的教育阶段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段。高难度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做研究、写论文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划分则是大学之前和进入大学之后,进入大学了,累积到了一定的基础才会进入研究,比如:做课题、写论文。而中国学生的第一大段: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中国学生普遍的研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西方,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延续进行着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方面更加注重观察力、思考力、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
二、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思考及对教育前景展望
1、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思考
对中西方教育不同方面的认知,应该让我们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教育政策虽然是素质教育,但是在大多数的学校还是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教育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教授考试要考的内容,考试不考的东西一般都会避开不教。这样会大大地减少学生知识的锻炼量和学习新鲜知识的能力。中国现行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为它使用了等级化考评制去考量学校的教育水平。今日的中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只是制造业大国,却不是科技大国,因为制造业的发展只是需要规范合矩的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性的意识,目前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无法满足建设科技大国的需要。
2、对我国教育前景的展望
我国的教育培养,不要仅仅培养天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中国的教育要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保证长久的发展,持稳的前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西方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它们各具特色,各有长短、利弊。我们应该站在超越自我的立场去思考中国现行传统教育的不足,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中对我们有帮助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便更加适应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魏贤超、王小飞《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9
[2]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9.12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 篇5
《麦肯锡经营之道》(Mckinsey Way)开宗明义地指出,麦肯锡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中的战略疑难问题。而这样的咨询企业就是为企业提供诊断并开出处方,和医生为病人看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身处行业内的企业主管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想不出解决之道而不得不重金聘用麦肯锡咨询公司提供意见呢?作者虽然未能明确提示其中缘由,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隐喻:麦肯锡公关和市场开拓技巧,在行业中首屈一指,无人能比,以至任何经营方面的问题一出现,麦肯锡的名字就会浮现在高层主管的脑海中。其次,企业经营中的主管,往往无暇跳出自己的行业,从更广阔的角度和长远的方向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局限,而麦肯锡则可以相对较为客观发现并为企业作出行业定位,特别是涉及对个人决策评估方面的判断,为董事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参考意见;当然,从企业“政治”角度看,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公司一旦在经营中有了问题,难免会涉及“人事”方面的处理意见,由麦肯锡咨询公司这样的和尚去念“解雇经”,内部斗争的内耗就会减到最少。
任何企业,无论多么辉煌一时,总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时,麦肯锡的生意就送上门来了。外人常常不理解为什么总是不断有知名企业心甘情愿地上门请教“守株待兔”的麦肯锡,看看麦肯锡是如何为自己做市场定位以及她独特的市场开发方法,特别是麦肯锡是否在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方案,读者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麦肯锡很少做推销,而完全依靠企业“自愿上钩”,对于许多企业,这种好事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正像好的医生从不缺病人一样,企业也以病人的心态寻找包医百病的神医,而麦肯锡就在神不知鬼不觉的过程中,通过公关的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企业经营业的“华佗”。每年学校毕业之际,麦肯锡都要到全美最著名的商学院去“淘”人才,为自己招兵买马,同时铺垫未来的人脉。大部分麦肯锡的生意都是来自私人高尔夫俱乐部、各种管理峰会以及共同举办的慈善公益活动中的交往。许多企业主管热衷去名牌大学“回炉”MBA,并非去谋一纸文凭,而是去建立更广泛的人脉,谋更上一层楼的道。这种不着痕迹的市场运作,事实上是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解决问题的企业,麦肯锡对问题的界定非常简明:MECE。所谓MECE 是指任何两个问题之间不相交,所有问题也同时不能相交(Mutual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clusive)。这一点逻辑上的界定,使麦肯锡为自己省略了很多可能的“节外生枝”,并能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解决具有明确定义的问题,而非漫谈企业改革。如果像中医通过号脉、忽悠经络和阴阳这种模棱两可的理论去诊断调理病人那样去处理企业管理问题,利润率和销售额这样的数字是很难被糊弄的。在麦肯锡的“工具箱”里,我们不可能找到“易经”和“论语”之类的灵丹妙药,而是基于行业统计的比较和分析。作者在这方面虽然着墨不多,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东西方对问题的理解差异,麦肯锡在追求明确清晰的界定,中国人却想有一个包罗万象的筐,里面能盛下所有的问题。
麦肯锡对问题的边界定义的精确追求,其实是她树立品牌的重要工具。因为界定清晰,麦肯锡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解决方案,并提供经得起检验的数据支撑。“先摘低处的苹果”一直是麦肯锡的工作哲学。由于长期研究的累积,麦肯锡对各个行业的顶尖公司的运作几乎都了如指掌,因此在对企业做出诊断的过程中,麦肯锡惯于与行业顶尖企业做比较,这种标杆式比较方法可以相对容易地看出差别与经营中的潜在问题。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广泛信息和深厚研究基础上的。麦肯锡拥有全世界任何企业几乎无法相比的图书资料和信息系统。今天的网络世界虽然为其它企业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知识也已经不完全被专家、金
钱或政权所垄断,但麦肯锡的知识结构是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唯一阻碍我们理解问题的障碍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麦肯锡并不为社会提供任何物质财富,但这个拥有二千多专家的咨询公司却为全世界的一流公司以及那些名列财富500强的企业,提供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在今天知识爆炸和信息过度丰富的社会结构中,如何丰富自己,利用资源,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迎接不断变幻的挑战,始终是企业、也是个人每时每刻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麦肯锡在这方面所形成的导师制度和人员流动体制,对中国企业和东方思维方式的我们都是一种很好的启示。所谓导师机制是指任何新加入肯锡公司的人员,都会被安排有一位前辈做指导,以学徒的方式进入实际工作,并从研究个案、准备资料、分析财务等基本方法入手,逐步走向独立承担项目的阶段。但由于麦肯锡只提供咨询,并不能实际决策,许多智慧之士在经历了麦肯锡的训练之后,已经不满足于指指点点的“军师”角色,而是希望能在实际中独挑大梁。而许多世界顶尖企业的经理空缺,正是由肯锡公司的顾问填补的,正是这种流动机制,使麦肯锡不断从名牌高学院吸收顶尖毕业生,同时向企业界输送眼界开阔、知识丰富的管理人才,并在商界广泛埋下自己人的人脉。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社会,劳动力是不可能长期被一家公司、一个老板所控制和垄断的,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要求企业不仅能拥有高质量的团队,并能在世界同类企业中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能仅仅从工资单的比较中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的竞争。既然个人的忠诚已经不重要了,那么,自我规划和自我知识构建是现代经理人、甚至一般白领人士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麦肯锡的管理精神中似乎很少给权威留有空间,代替权威的是资讯和事实。在麦肯锡公司内部讨论中,一个方案的提出,如果讨论结果被公认为是正确的,无论倡议者的身份和地位,这样的解决方案就会被采纳。一个知识丰富、勤奋刻苦的年青人,如果能提供新见解,年终奖金和快速提升是可预见的,而阿谀奉承和拍马屁一定换不来业绩。我们中国人习惯性的掩盖真实意图的谦虚“礼节”,在麦肯锡的公司文化中是很难生存的。许多从麦肯锡公司出来的人,在待人接物过程中,都拥有更真率表达意图、务实而精确的倾向和风格。
麦肯锡在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方案中,也都是以实事求是为本。虽然有管理理论为框架,但麦肯锡制订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基于企业现实条件约束中的可行性选择。许多企业重组可能造成的人事震动都事先反复与公司领导协商,寻找最佳的方案。与学院派不同,麦肯锡在为企业提供方案后会一直追踪观察企业改革后的效果。这种一贯到底的负责精神和制度,使企业在获得诊断、治疗和观察之后,依然有机会和麦肯锡公司一道,利用这样现代的、不断更新的智库,根据新问题的产生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个人进步而言,《麦肯锡经营之道》中有一个关于作者的小故事颇能“醒世”。在一次工作讨论中,作者被问及一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竟然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番“己见”。在年终总结会上,他“光荣”地被授予一座奖杯,上面刻着“I don’t know”,中文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此劝喻作者要实事求是,不知不耻。忽悠别人是对他人智慧的污蔑,最后只能是自取其辱。个人核心能力的建立和表达是建立在内涵和内容基础之上的,有信念、有自信并有执行能力的人,才是企业经营的热门人选。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 篇6
一、中西音乐史学资料的记载及其各自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
中国音乐历史学发展的过程中, 关于文献的音乐历史学受到了长期重视, 是发展得最为充分的部分, 以文字记录音乐信息的文献历史也就成了中国音乐史学文献发展的主流。中国古代的史学记载, 不管是商代以甲骨文文体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献, 铸造镂刻的金石文字文献, 典籍简册之中的书写文字, 如《尚书》对上古音乐时期的记载, 还是春秋战国时期, 音乐历史记载出现在一般史书中, 如《吕氏春秋》中的《音初》与《古乐》是专述音乐史的篇章。到后来又出现音乐专史类书籍, 如北宋的《琴史》, 元代袁桷的《琴述》, 我们发现早期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形式, 大多数的音乐文献都是包含在对中国整体历史的记载中的, 即使到现在中国音乐通史的著作, 其代表性著作也是音乐与相应的历史时代有密切关系, 因此其研究方法也就与中国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一样, 叙述法与实证法是音乐历史记录与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
我国非常重视对史料的记载, 每朝每代都会对历史进行整理记录, 而音乐形态的发展也存在于整个时代整个社会当中, 对音乐的记录也就由这些史官随同历史一同记录在内, 因此对于音乐史的记载较为完整。而西方对音乐史料的记载很匮乏, 尤其是对西方早期的音乐史料留下来的大多都是残篇, 直到中世纪末为止欧洲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历史意识。这种现象与中世纪宗教的统治有必然联系, 基督教走向了禁欲主义的极端, 其音乐也以极端封闭方式, 一方面对古代的音乐遗产严格筛选, 一方面世俗音乐的歌曲、器乐严加限制, 其上帝创造了一切, 上帝创造了音乐的观点深入人心, 所以当时的人们被宗教束缚, 没有历史意识。西方音乐史的萌芽期是在17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此后不管是在重工业还是在轻工业都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发展, 艺术行为也得到了释放,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都有了新发展。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也都开辟了新领域新道路。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处欧洲开始出现了对过去时代的音乐自觉回顾的倾向。到了19世纪音乐史学的成熟期, 其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以史实去叙述和解释音乐发展的进程, 而且还希望能从人类审美和心理以及社会的变化去说明和分析各个时代和民族的音乐现象, 因此与音乐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相结合综合地探讨历史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二、关于音乐风格的划分问题
我们发现西方音乐通史著作, 即使是以音乐社会学、音乐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完成的通史, 也都会附带上音乐风格史的研究方法, 都会对西方音乐进行风格分类,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 每个时期的音乐形态不管是声乐、器乐、歌剧等都具有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共同格调和气派, 每个时期呈现出艺术作品的风格又是不同的。而看中国音乐形态也具有根据年代的变化其形态各异的现象, 但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像西方这一个时期,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有那样的共性。中国的各种音乐形式都有各自独立的风格发展, 西方作曲家大多迎合某一时期的潮流走向, 其风格像大众靠拢, 而中国音乐的发展则不一样, 形态各异, 种类繁多, 同一个作曲家在同一时期还会做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因此中国的音乐史学史不会像西方一样进行整体风格上的划分。这也体现出中西方把握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我们从横向的宏观把握历史, 而西方善于纵线进行研究, 这样的现象同样体现在中西方音乐对旋律创作上。中国的曲调大多都是横向但旋律线条, 而西方都是纵向多旋律或伴奏旋律线条。
三、中西音乐史学研究方法的差异
西方在古代与我国相比在音乐史料上要贫乏的多, 只是到了定量记谱法发明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以乐谱为中心的音乐史学。而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也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出现很大差异。其中史学家们常用的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的研究方法有:音乐风格史、音乐文化史、音乐社会史等。风格史是以音乐风格发展演变为主要线索考察音乐历史发展进程的史学研究方法, 如阿德勒的《音乐史纲要》, 他把对音乐风格进行学术性分析原理、分类研究和对有关音乐风格的发展历史阶段作为音乐史的基础, 鲜明地确立了“风格史”的研究方法。音乐社会史可以说是一门研究音乐史的社会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和分析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社会、经济及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 代表作是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和《1815年以来的音乐于社会》。音乐文化史方法诞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 它强调探究音乐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因素、音乐与时代的关系、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安布罗斯的《音乐史》就是体现文化史观念的最早的一部音乐通史他把音乐之余文化整体之中进行全方位的历史考察, 首先采用了“精神文化史”的研究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非常重视音乐与造型艺术之间的联系, 继而朗格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也是极具影响力的音乐文化史著作。
中国音乐文化其功能并不是仅作为艺术, 而是有多重功能的意义。其研究与中国历史学的研究是一样的用叙述法与实证法对音乐历史进行记录与研究, 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而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较多样, 且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交流和相互渗透, 例如史学与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相互渗透。音乐社会史最初是作为音乐社会学的分支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科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音乐学内部, 而且还扩展到人文科学的其他学科, 从而把音乐史置于更为广阔的空间, 也就是说把音乐史作为人的历史来对待, 于是便导致了它与一般史学、普通美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交流。如音乐风格史, 西方“风格史”研究是从美术史研究开始的, 这种方法影响到音乐史学的研究, 成为音乐史学专门的研究方法。音乐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也很注重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推荐阅读: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10-02
中西方的酒文化差别11-22
论中西教育差别08-31
中西餐差别英语作文11-13
中西建筑06-03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08-16
中西方的交融05-26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0-17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10-12
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