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

2024-08-16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共8篇)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 篇1

摘要:建筑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建筑与文化紧密相连, 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体现。对建筑文化的了解能很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中西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建筑差异,文化差异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objects, materials, social conditions, technology, ideology, religion, culture, and aesthetics and so on.For example, Eskimo use ice and snow to build house thoroughly, while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often use bamboo to build houses on stilts, which is affected by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During a long period of time,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was in a relatively closed system,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So a variety of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are formed.

Among all the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wil be the basic one.Chinese like to use wood while the Westerners like to use ston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d used wooden structure since long ago, and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 which now are preserved are wooden structures.Even if a number of brick pagodas and underground tombs use a masonry structure, they still mimic the appearance of wood structure.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woods in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China.Wooden structure with wooden pillars and beams forms the skeleton of the house, and the weight of the roof beams passed through the column, and then through the column to the ground.In a word, the wooden structure is widespread in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uildings.

The color is a part of a building, and people’s preference to colors is a culture.Some bright colors, such as red, green and yellow are popular in house decoration in China, and some plain colors such as white, black and grey are also popular.The Westerners also prefer to use bright colors to decorate their building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right red and some plain col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buildings.Doors, windows and beams are colored vermilion.Walls are usually colored white which are called“washed wall”.In Wester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howy color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As the architecture classic,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introduces, at that time the building colors are very rich, ocher, gray and yellow, blush, pink, reddish brown red, gray, blue, white, black and gold and so on. (Yuan&Cao, 2004:37) Speculating from the marble of the existing legacy, on the stigma of the temple eaves are not only exquisite carvings, but also bright colors.They use the red for the background more, use black for the pattern or oppositely use.They form a vivid comparison. (Zhang Fang&Zhang, 2007:90)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Many western-style buildings appear in China, such as Yuanmingyuan and a lot of Western-style gardens.In modern times,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frequent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have fused gradually Nowadays, in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our traditional essence i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expecting the integration points in building development with the West and thus further our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注释

1[1]张得亚, 方拥班, 张一兵.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观点, 2007.

2[2]袁成, 曹诗图.中西建筑文化比较及其形成背景分析.三峡大学学报, 2004.

3[3]刘婉华.辩证思维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特征.现代哲学, 2006 (3) .

4[4]刘宇峰.中西建筑文化时空观比较.山西建筑, 2007 (36) .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研究 薛丰年 篇2

关键词:酒文化;对比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作为文化象征之一的酒类频频出现于人类交往的各类场合。不同国家民族之间酒文化的相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很多困难。为此,了解不同的酒文化及其深层原因就成了确保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迫切任务。本文将对此进行对比研究。

一. 酒文化产生的背景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酒文化都被看作是一个文化符号或象征,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在西方国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酒类可以被追溯到1940年,这一年 Bunzel 在其发表的论文中不仅探究了不同文化中特别饮酒方式的原因,还对相似文化中相异的饮酒方式进行了比较。随后,“酒文化”这一术语就频频被一些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研究酒类的西方学者所提及,并就这一文化现象给出相同或相异的定义。酒文化研究专家玛丽·道格拉斯认为酒类可以被当作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社会的组成结构或整体的文化观念,特定的饮酒过程构成了特定的交流模式。希斯也指出,酒类在联系五花八门的信仰和行为中提供了有用的窗口。相比之下,国人对酒文化的研究起步甚晚,但发展迅速。第一个使用“酒文化”这一表述的国人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在1985年《当代中国词典》中所提出。他认为:“酒文化,一种以酿酒﹑饮酒 品酒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 它的产生与酒的产地的历史 风俗 地理环境以及酒的制作工艺的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于酒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异国文化的更好理解,而且更加丰富了本国的酒文化,促使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更多了解。

二. 中西酒文化的相异性

中国酒类型多样,根据酿造原料就可分为米酒,啤酒,药酒,白酒等。这些类型的酒中,要数米酒和白酒最为常见。米酒又称发酵酒,是由大米或小麦等粮食直接酿造而成。由于乙醇发酵的抑制作用,其酒精度通常会低于二十度。灌装出售之前通常要经过灭菌,窖藏和过滤等工序。白酒或是因为饮用时给人一种灼烧感亦或是蒸馏时需要加热,也称烧酒,其酒精度通常会高于三十度。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酒,其主要酿造原料都是粮食,酒曲和水;可以通过增加配料来改变酒色或口味。中国南方,酿酒的主要原料是软大米,而北方主要是麦子,燕麦,小米,高粱还有玉米。水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和谷物结合使其发酵,决定着所酿之酒的口味及质量。所用之水越干净,酿出的酒就越甘醇,质量越好。为了酿酒,人们总会利用清澈的泉水或溪水。酒曲是各种酵母,霉和细菌的复杂结合体,它的作用是把谷物转化成糖,然后由糖转化为酒精。酒类的制作相当复杂,它主要包括原料粉碎,主料发酵,分离和蒸馏等步骤。浸泡糯米等原料使其酸化,放文火蒸数分钟,火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香,接着泼上冷水使其冷却到二十多度,这一温度范围被认为是最好的发酵温度,放少量酵母。糖化,酸化及发酵在大约两天之后自然进行。在我国传统米酒的酿造中,主料是由粮食,酵母和新鲜水构成。蒸熟的糯米被放进抛光的陶器(瓮)中冷却。用泥土把瓮口封实,这样能阻止内外空气的流通,发酵由此开始。当淀粉转化为糖和乳酸菌时分离出酸甜的液体,加更多的水。反复这一程序,直至所有谷物都被耗尽。加入酵母,糖水因此转化为酒水。中国的酒桌礼仪反映着人们的互相尊重。主人和客人有固定的敬酒顺序。首先由主人敬酒,在主人还没有敬完的前提下,别人是不能敬酒的,要是犯错,将会受到惩罚。主人从最尊贵的客人敬起,酒杯必须满,以示对客人的尊敬。晚辈向长辈敬酒,下级对上级敬酒。在酒桌上还可能大声猜拳以示尽兴。中国人经常性地把吃饭喝酒和个人事业联系在一起。

西方酒类多数是由葡萄酿制而成,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白兰地,香槟,威士忌和伏特加等。白葡萄酒是由白葡萄或去皮的红葡萄酿制而成。酿制过程不需要加糖,生化酶及别的酸性物质。白酒的度数通常介于十到十四度。红葡萄酒的酿制和白葡萄酒的酿制大体相同。只是原料只应该是红皮葡萄。它的颜色来源于葡萄皮中的色素,度数也大致介于十到十四度之间。白兰地是由法国葡萄酒加工而成,度数介于四十到四十二度之间。香槟酒也称为气泡酒,是由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混合而成。由于二次发酵后瓶子里留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瓶盖一旦被开启,就有气泡冒出。根据法国法律,只有香槟地区出产的香槟酒才可以被称为香槟酒,别的地区生产的同类酒只能被称作发泡葡萄酒。威士忌是由谷类和麦芽糖混合而成,这种酒要在橡木桶里储存三年以上,因此酒味里也混杂着橡木的清香。伏特加的主要配料是水和酒精。把麦芽糖加入谷类中,它将转化为糖,最后以蒸馏物的形式出现。西方酒类多由葡萄加工而成,栽种各类葡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种类型中,当属欧洲酿酒葡萄最好。收时间也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酒的质量。收获过早将没有足够的糖分转化为酒精,而收获过晚会有太多的糖分导致酸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口感。西方人不会把酒和事业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喝酒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相对于中国人“感情深,一口蒙”的喝酒习惯,西方人更倾向于通过观测酒色,嗅闻酒香和品尝酒味来欣赏美酒。他们很在意酒器的选择,往往会首先喝度数低的酒或年份短的酒。

自然环境不仅仅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它还塑造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合于农业生产。各种作物不仅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成为酿酒的主要原料。西方最早的酒类酿造起源于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这是些被海水所环绕着的岛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这里土地贫瘠,普通作物难以生长。而葡萄却很适宜于这种多沙的土地,因此被广泛种植并作为酿酒原料。不同的酒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国人饮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拉近彼此关系,我们更看重的是饮酒对象而不是酒类本身。西方人士更看重的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喜爱,他们饮酒时的主要关注点是酒類本身而不是饮酒对象。对中西方酒文化的对比研究是顺利进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少华 中国酒与传统文化[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薛丰年,男,(1976——),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中西诗歌爱情观对比研究 篇3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七律无题诗艺术上最为成熟, 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2]

学者大都集中从修辞手法、写作特点、诗集整体结构的角度对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进行赏析、研究。通过研究诗中比喻、排比、沓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诗歌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统一。[1]通过对十四行诗写作风格的赏析, 了解诗人优美的精神世界, 对诗集的整体的分析, 阐释爱情在勃朗宁夫人生命的重要意义。[3]

对中国的古典律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通常都是从意象、格律的角度进行。通过对李商隐无题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的对比, 分析中西诗歌不同的审美标准。[4]通过对英汉古典诗节奏、音韵、诗行的对比研究, 揭示诗律背后的规律, 促进跨文化研究的发展。[5]

使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十四行诗与律诗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 陈大地[]使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跨行问题进行研究;张蕊通过功能语言学主述位推进的方式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进行研究;[6]

该文首次通过功能语言学中的方法对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中的第14首与第43首进行主述位分析, 并分析李商隐的两首无题诗作为参照, 探究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

1 方法论

主位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 表示已经知道的信息;述位对主位的补充说明, 是整个话语的中心所在。在陈述句中, 当主语充当主位时, 这个主位是无标记的, 其他成分充当主位则为有标记的。[7]该文用“¢”表示无标记的主位。

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在完整的语篇中, 句子前后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 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推进。[8]该文采用黄衍四种推进模式:

(1) 主位一致型:英文用constant来表示,

(2) 连续型:英文用chained表示;

(3) 主述位没有明显地联系型:英文用juxtaposed来表达。

(4) 述位一致型:英文用Convergent表达。

勃朗宁夫人的第十四首与第四十三首十四行诗的推进方式如表1所示。

李商隐两首无题诗的推进方式如表2所示。

2 分析与讨论

从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的主述位分析中可以看出, 第十四首诗的第一行到第六行为全诗的第一部分, 主述位推进以chained的方式推进;作者在这一部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由于外在的条件或是由于对方的某个想法契合了自己的心愿而走在一起, 而是要为了爱本身而爱。第二部分从第七行到第十行, 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作者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不要因为上述的条件而爱:因为人的容颜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衰老, 人的心情会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三部分是第从第十行的后半句到第十二行, 这一部分同样是以juxtaposed的推进方式推进;诗人从对什么是爱的讨论转移到了自身对爱的理解, 温柔的安慰不是爱, 只是同情和怜悯而已;第四部分为最后两行, 主述位推进方式与第三部分相同。诗人在这里总结到:“爱我, 始终只为爱本身而爱着, 这样你的爱才能继续, 直到永恒。”诗人提出要为了爱而爱, 并希望这种纯粹的爱能够持久。

第四十三首十四行诗承接第十四首十四行诗提到了:“如何爱”。在此诗中, 第一行为此诗的第一部分, 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诗人在这一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提出了本诗的主题, 勾起作者的好奇心, 想要了解诗人爱人的方式。从第二行到第八行为全诗的第二部分, 主述位推进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承接第一部分, 提出了爱的具体方式:“爱你尽我心灵能抵达的深邃、宽广和高度, 就像我探索存在的终极和上帝的神恩。”“我想纯洁的爱你, 如人们由于赞美而折服”。第三部分从第九行到第十三行, 主述位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从对爱人爱的方式转到了对爱人的爱充满的信仰与爱慕。诗人以一种对圣者的爱慕对待爱人, 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爱, 可是这种爱似乎还不够;在这一部分诗人以世间的一切来表达对爱, 第四部分从第十三行的后半部分到第十四行, 主述位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通过宗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爱的执着与坚定:“诚然上帝作出了裁决, 即使死后, 我也会更深地爱。”

李商隐的这两首无题诗都是表达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忧怨。在第一首诗中, 首联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罗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暗示着男女好合。通过主人公在漫漫长夜中还在缝罗帐的动作可以推知她是一位幽居独处的女子, 正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颔联承接首联, 以convergent的方式推进, 回忆了男女一次邂逅, 匆匆一瞥就此一别;但却留下了深刻地回忆;“羞难掩”、“语未通”表达了女主人公怅惘、遗憾而又深情回味的复杂心理。颈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叙述了别后的情况。“金烬暗”与“石榴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示匆匆一别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双方都没有能够再联系, 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殷切期待。尾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作者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暗示意中人只是咫尺天涯, 希望一阵好风能将自己送到对方的身边;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殷切期待与对爱情执着追求。

在李商隐的第二首无题诗中, 首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本诗一开始就从女主人公所居住的环境氛围写起, “莫愁堂”暗示着她辗转不眠, 、“细细长”暗示着一种幽怨。颔联同样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用了两个典故, “神女生涯”与“小姑居处”暗示着女主人公在爱情上有过追求, 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结果。颈联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 从不幸的爱情遭遇转到了不幸的身世遭遇;“风波”“月露”暗示着女子在生活上一方面遭受恶势力的摧残, 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与同情。[萧涤非;]尾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提到尽管相思全然无益, 但仍然要坚持追求。

3 结论

通过对两种诗体的分析可以得出, 相比较律诗而言勃朗宁夫人的两首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结构更为宽松, “起”可以只有一行也可以有多行, “转”可以与“承”在同一行;“合”与“转”也可以在同一行。而律诗的各联与起承转合的四个部分分别对应。

由此可以看出, 十四行诗表达爱的方式更为直接、坦率, 诗人能够大胆地提出对爱的理解以及自己爱人的方式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李商隐的两首七律诗表达爱的方式较为含蓄, 婉转;全诗不着一个“爱”字, 通过对各种物象、环境的描述暗示相思之苦、表达女子心中的幽怨;通过使用不同的典故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摘要: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勃朗宁夫人的sonnet14与sonnet43被认为是“姊妹篇”。[1]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对爱情做出阐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最能体现无题诗的独特风貌。文章通过使用主述位推进的方法分析两种诗体中的起承转合, 透过不同的起承转合方式, 探讨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得出的结论为:相异点:西方诗歌对爱的表达更为坦率、直接;中国诗歌则更为婉转, 含蓄;相同点:两种体裁的诗歌表都表达了人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李商隐无题诗,主述位推进,爱情观

参考文献

[1]王波然.《葡萄牙人十四行诗》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 2007, 28 (3) .

[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毛萍.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赏析[J].佛山大学学报, 1996, 14 (1) .

[4]周小英.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主要表现形式之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

[5]鞠玉梅.英汉古典诗格律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

[6]张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起承转合[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2) .

[7]黄衍.试论英语主位与述位[J].外国语.1985 (5) .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 篇4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城市建设和发展以“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作为指导思想,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与经济调整时期、城市生产停滞时期4个阶段,郑州与西安两座代表型城市开始由商埠性和政治性市向工业化城市转变,逐步形成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征的城市格局形态。

关键词:当代;郑州;西安;城市格局;演变

本文从城市形成与演变格局的角度,截取了1950—1981年这一时间段的城市格局发展为中心,将中、西部城市对比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思考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史实,梳理其历史脉络,深入剖析城市各方面的经济文化关系,以便为中原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城市战略提供历史借鉴,确立在城市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西安与郑州作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在历史进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为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一、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现代城市规划演变借助国外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前苏联的156项工业建设的支持,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区位因素及历史变革,划分了5个历史时期:第一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第二期,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第三期,“大跃进时期”与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第四期,城市生产停滞及复苏时期(1966—1981)。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1949—198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948年10月郑县解放,提升为郑州市,市区内分为一、二、三区[3],总面积达到5.23平方公里(图1)。在建国初期由于没有完整的城市建设模式,所以采用了西方“花园城市”建设模式[4],在这期间颁布了《郑州市将来发展计划》、《郑州市都市计划草案平面图》和《郑州市都市计划报告书》,最终确定西部为工业区,东部为居住区,北部为文化区的格局,为未来工业发展提供建设依据。

西安在解放初期也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1950年开始制定了第一套现代化的建设方案,被称为《西安都市发展计划》;195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西安都市发展计划》进行再次编撰,吸收了各界专家的意见,并在原有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扩建30平方公里。1952年苏联开始源源不断向中国输入城市规划人才与技术,为156项重点工程打下基础,西安也在原有城市计划的基础上,加入了苏联城市建设的规划方式,重新修订了城市建设的方案。

这一时期的郑州与西安城市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是因为苏联援建的开始,全国性的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城市建设逐步向工业化性质迈进。城市功能分区主要是参照铁路建设和工业生产,所以两座城市都将大型工业厂区建立在铁路沿线。居住区从原有的聚居区转变为以工作单位为基础的“工业居住区”,旨在更加方便工人上下班,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在此基础上,两座城市因为不同的文化积淀,城市功能的划分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表1)。

(二)“一五计划”城市建设时期(1953-1957)

“一五”时期,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城市建设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建设进入到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时期。

1953年至1957年,苏联专家穆欣为郑州勾画了发展前景,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走向。东北方向的城区被压缩,城市跨越铁路向东、西发展,又将陇海铁路南段纳入市区范围(图2)。布局以铁路为轴线呈扇形展开,并采用4-6公顷的小街坊布置形式,但对建筑朝向和地理环境没有充分考虑大多以斜街来布置[5]。城市工业建设促进了城市类型转变,城市性质开始向工业城市转化。

1953年西安同郑州都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并在原有规划基础上,重新将城市性质定义为机械制造与纺织工业城市。城市格局仍旧延续以旧城为中心向东、南、北三面发展,城市路网基本上维系坐北朝南的发展模式(图3)。东西两区建设了一批轻工业机械厂,遵从“生产优先”的原则,将工业区与居住区相邻布置,在区内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方便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

这一时期,两座城市的主要建设任务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且工业区的建设成为此阶段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1958—1965年“大跃进时期”与经济调整时期城市空间格局发展

郑州在1959年对穆钦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创新性地将生活区划分为若干组团,加大绿地面积,重塑城市绿地系统。该方案曾在1960年的英国伦敦展出,获得一致好评[6]。西安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的规划无法延续先前《1953—1971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图则[7]。

(四)1966—1981城市生产停滞时期及复苏

改革开放之后,郑州随即又对1954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和补充[8]。这套规划方案对工业布局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新建的大型项目设置在近郊发展区;在原来“一中心两道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减少城市的人口流动,有效地指导了郑州城市综合开发,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套规划方案奠定了郑州为河南省省会、铁路枢纽和轻纺工业型的城市定位[9]。

西安在1976年之后城市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因为没有明确的建设方案又不能延续原有的规划,城市建设采取小面积的修补、填补空白以减少工程量。由于城市人口的回流,造成了原有的公共设施和居民住房严重的不足,城市建设开始无规则的向南发展,城中村开始逐步出现。1979年开始实行《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将西安市城市发展方向定为“保留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研、文教、旅游事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10]。”突破性的将古城保护与旧城更新的思想融入城市建设中。遵循上述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与道路还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建立环形道路来连接城市道网。

三、结语

由于解放前每个时期的规划方案和规划思想自成体系、没有衔接,造成了城市布局混乱、区域分离。城市建设动力主要有三点:一是“一五计划”与“二五计划”期间苏联专家指导建设的工业项目及相应技术;二是苏联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及建设模式;三是作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其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也受到铁路、物流、商贸的影响;四是原有的道路规划及功能分区与新城的衔接。

郑州与西安两座城市相比,郑州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因素更大。主要以铁路线路呈Y字形展开,而西安因为原有的明城墙没有损毁,加上原有棋盘格状的道路交通组织,形成了以旧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相较于郑州市的“Y”字形城市道路发展模式,西安属于“米”字型的城市路网。

纵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城”因工业化建设而变化。铁路的修建推动了郑州规划的脚步,也带动了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郑州与西安的城市发展分别代表了中西部城市的建设模式,有所相似更有差别。从每个历史分期中都能够看到城市发展的进程,历史文化的积淀、铁路的建设、苏联援助建设都在影响两座城市的规划布局。综上所述,郑州与西安的城市发展进程是一部中、西部城市的规划史,是在吸收和摒弃过程中的城市演变史。

【参考文献】

[1]刘晏普.当代郑州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1~33.

[2]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郑州市志第四分册[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12~14.

[3]河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城建志》.当代河南城市建设[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4]西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第二卷[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29~36.

[5]当代中国编纂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郑州市志第一分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6-27.

[7][美]Lance Jay Brown,David Dixon,Oliver Gillham著.奚雪松,城市化时代的城市设计:营造人性场所 [M].陈琳,许立言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8][美]苏珊娜·麦可比著 杨至德.中心城区开发设计手册[M].李其亮,李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Dong Xiao,Kong Yilin.Urban Colourscape Planning——A Colour Study of the Architecture of Karlskrona[D].Blekin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05

[10]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陈陆露(1989—),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从事城市格局与建筑历史研究。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5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是茶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在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中, 最早出现了“茶”字, 这是一本药书, 由此可见, 茶最早的用途在其药用上。唐代的《茶经》是最早的茶叶书籍, 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茶的知识, 从茶叶栽培、制作到挑选、饮用, 都有极其丰富的介绍。据历史记载, 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谓积淀深厚。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在中国的四川、贵州等地是产茶的中心区, 随着茶叶的逐渐推广与普及, 全国多个地区开始种植茶树, 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很早, 这也使其成为极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艺术类别。

2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 茶除了作为饮品外, 更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 从宫廷帝王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钟爱, 尤其是历代文人雅士, 嗜茶如命。随着茶文化的发展, 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常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 茶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茶不仅体现了物质内涵,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内涵, 前者是基本要求, 后者则是精神的升华。因此, 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 既能解渴疗疾, 也能够雅俗共赏。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并没有特定的规范, 需要靠个人的悟性去体味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茶文化包括的内容形式十分宽泛, 茶饮、茶艺、茶道皆源自茶文化。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饮茶不仅仅是简单的解渴, 而是重视其精神内涵。在茶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 茶被赋予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性与其有相通之处, 形成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文化精神。在魏晋时期, 茶的精神内涵得到提升, 茶不再是简单的饮料, 而是被赋予沟通助兴的作用, 这一时期, 三大宗教以茶性融入其中, 使茶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 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一个精神层面。

在茶文化中, 茶最早与儒家思想相融合, 儒家思想讲究“和谐中庸”, 主张实现一种互敬互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与茶性中的自然和谐相通。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 认为饮茶能够清思明心, 对人对己都能够更加清醒客观, 这也体现了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在儒家思想之后,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相融合。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追求自然纯朴的精神内涵。茶性中体现出一种平和质朴的特性, 因此, 道家在与茶的融合中, 也充分体现了一种宁静淡泊、反璞归真的意韵之美。道家品茶主要以养生为目的, 通过茶来提升内在底蕴, 因为茶具清新淡雅之气, 能够在饮茶中得以清修, 茶也是道家修行时的必备之物。由此可见, 茶与道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好体现。佛家与茶文化的交集有其自身的特点。佛家的精神宗旨为“普度众生”, 主张用茶之雨露浇开人心中的壁垒, 使其豁然开朗, 感悟澄明心境。从哲学角度来看, 佛家更强调自我的顿悟, 主张一切随缘, 即劝人能够心胸开阔。茶作为一种清新之物, 能够使人心静淡雅, 佛家提出适度饮茶, 明心风性。这种将佛家禅学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方式, 将饮茶从一个技艺层面提升到了精神的高度。

从以上三教与茶的融合来看, 虽然各家自成茶派。儒家讲求“和谐中庸”, 对待万事要持客观的态度。道家寻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寻找超尘自然的价值意境。由此也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饮茶特性, 但是其精神内涵有相通之处。茶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成为享受生活之物, 从最初的提神醒脑功能到后来的提升精神内涵作用, 从其和谐自然的茶品展现出人品, 使人对自然有更全新的认知,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体现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3西方茶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随着中西贸易的不断发展进步, 中国茶文化逐渐被引入西方国家。英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 在十六世纪以后, 中国茶传入英国后,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只在皇室贵族中饮用,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提高, 茶叶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生活中, 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最早的一部茶学著作是在1750年由英国人托马斯·肯特撰写的“茶经”, 这本书中全面介绍了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其中包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内容。通过人们对饮茶的关注和推动, 英国的饮茶之风也逐渐兴盛。饮茶也成为英国人每天的必备功课, 早茶、午茶等等多种饮茶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统计, 英国每天平均饮茶119.6亿杯, 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如粮食一样重要的物质了。

4西方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饮茶意在体味茶香的同时感受其清新质朴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引入西方国家后, 茶的饮用方式在西方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人饮茶喜欢在茶中加入糖、奶等其它材料, 使茶更加浓郁, 带有极强的异域特色。

美国人大多喜欢喝茶, 茶与当地盛行的咖啡饮品可以互相媲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茶品种也十分丰富, 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近百种。美国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不同, 他们更喜欢红茶, 而且喜欢冷饮茶, 将茶中放入冰块, 待茶冰好后, 闻着沁人心脾, 饮用时口感凉爽, 虽然美国人喜欢这种冷饮茶, 但是相比中国的饮茶, 少了一丝清淡温馨的悠闲之感, 饮茶的思想意境也大打折扣。

相比美国人的饮茶习惯, 德国人对饮茶也有自己的风格。德国人喜欢饮花茶, 这种花茶与我国的花茶有本质区别。中国的花茶主要以茉莉花、玉兰花等材料作为茶叶, 德国人的花茶是用一种花瓣加上山楂、苹果等果干混合而成, 这里面没有一片茶叶。中国花茶花香四溢, 从茶叶的香气中感受到茶之悠远意境, 使精神获得愉悦。德国的花茶则更追求真实。德国饮茶中不单单只有花茶, 也饮中国茶叶, 但是在具体饮茶时, 则用沸水将茶叶不断地冲, 冲下的茶水再放到茶壶内, 因此, 茶水颜色很淡, 味道也相对不够浓郁, 这也是德国人所独有的饮茶习惯。

法国是咖啡的盛行之地, 这里到处是咖啡馆, 可见当地人对咖啡的喜爱。但是, 随着茶叶逐渐被引入法国, 饮茶也成为法国的一种风尚活动。他们在饮茶中不断学习中国茶艺, 从饮茶中感受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法国, 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茶座, 人们可以在里面享受茶香与异国文化的情调, 感受茶之韵味。由此可见, 法国在引入中国茶叶的同时, 也逐渐接受了东方文化, 从神秘的东方文化吸取了创作灵感。

英国的饮茶文化相对较久, 饮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也体现了当地的一种独特的礼仪。茶叶在最初进入英国时,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饮茶只在英国皇室贵族中流行,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 饮茶这一习惯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英国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喜爱。饮茶更成为了英国女王最热爱的一项内容, 在一些重大的仪式中, 饮茶成一种礼仪而存在, 象征着人们的绅士风度。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饮茶分早茶、午茶和晚茶, 仿佛一日三餐, 必不可少。可见饮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英国的饮茶消费也居世界首位。在日常饮茶中, 英国人也有着自己的习惯, 例如饮茶时配有三明治和小点心, 这种独特的搭配也给人们繁忙的生活带来了一丝轻松愉悦。西方的饮茶方式各具特色, 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饮茶的单纯性, 茶仅仅作为一种饮料存在。作为茶文化的起源与代表之地, 中国茶文化体现的更多的是深刻的思想意境和精神内涵, 这种茶文化所展现的深厚底蕴并未能够随茶叶一起流传出来。

5结语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 饮茶已经成为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一项内容,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饮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使茶文化更体现出深厚的艺术特性和思想内涵。相比之下, 西方国家认为茶叶仅仅是一种与咖啡等同的饮料。中国茶叶进入西方国家, 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茶叶价格昂贵, 因此最初只能在贵族王室中饮用, 后来才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人们喜欢饮茶, 在饮茶中注入了更多新的形式, 这种全新的饮用方式也展现了西方独特的饮茶习惯。西方人饮茶为的是为了从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无法从中体会到饮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则将茶文化与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一起, 这种极具东方文化艺术内涵的茶文化西方人是无法深入体会的。西方人在饮茶中并未从中获得感情人生的真谛, 这也是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的差异。正如中西方对月亮和太阳的理解一样, 中国人将其视为一阴一阳, 认为世界万物都应纳入阴阳之道。西方人则认为这是恒星和卫星, 一个是地球的卫星, 绕地球旋转。一个是太阳系的中心, 九大行星绕它旋转。因此, 东方人能够从饮茶中感悟思想内涵, 西方人却无法做到, 这也是中西方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摘要: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后, 展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分析, 能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精髓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对比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6.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情诗,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 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 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 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 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 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 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 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 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性爱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 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 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 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 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 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 一位黑 (褐) 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 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 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 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 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 突出人物, 达到逼真的效果。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 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 其中“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静女》)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 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 表达非常含蓄, 似内心独白, 无以倾诉, 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 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 是模糊而朦胧的, 不一定是真有其人, 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 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独立观念, 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 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 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 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 虽然男女各占一半, 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 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 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 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 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 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 “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

此外, 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 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 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 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 比如《绿西 (挽歌) 》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 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 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 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 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 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 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 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 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只能“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 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唏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 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 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 二是格律。诗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 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 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 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 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 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 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 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 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 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 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 体现在你是你, 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 描写事物, 要求惟妙惟肖, 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通常是像油画一样, 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 而不渲染环境, 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 以写意为主要目的, 在古典情诗中, 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 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 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 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 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 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 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 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 创作爱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 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 特别是中国, 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 《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 多没有具体的作者, 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 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 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 可以说, 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 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 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 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 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 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 同时, 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 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 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 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 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 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 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 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 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杲炘译.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6]伊丽莎白·朱著.李力, 余石屹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 篇7

欧秋耘和李枫桥在《东方的桃子与西方的苹果———文化意象对比及翻译》一文中提出:“对比学习中西文化, 可以发现两种富含内涵的象征物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就是东方的桃子和西方的苹果”, “可以说中国文化用桃来标识, 西方文化就是用苹果来代表。”在这篇文章里, 提出了“桃”和“苹果”具有文化互渗性, 它们在东西方文化中,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地位和意义。

桃和苹果本身都具有诱人的外形、色泽和香味, 它们红润鲜艳, 令人想起美丽的脸庞, 而丰润圆满的体态也令人感到丰盈和健康, 其芬芳的香味更是被赋予了涤除邪祟、令人心神焕发的神奇功效。尤其是它们香甜可口、口齿生津的口感更让它们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这是它们能够在历史中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文化特质的前提, 而让它们从众多水果中脱颖而出, 或许可以从它们的生长习性及分布上得到论证。由于桃和苹果具有如此完美的特性, 因而无可置疑地被赋予美好的象征和期许。

首先, 它们均被视为具有令人青春永驻和长生不老的神奇作用。《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一九引《庆元县志》曰:“黄十公, 下管黄幻人。宋时樵于仙桃山, 见二叟对弈, 取其余桃啖之, 遂不知饥渴。叟语曰:‘此后勿食烟火物’。及归, 已春秋三度矣, 始知所遇者, 仙也。”更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取谷皮, 远不得返。经十三日, 饥。遥望山上有桃树, 子实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 瞰数枚, 饥止体充。”并遇仙女而稽留于此, 第二年春天回家时“乡邑零落, 已十世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桃的感情历程的三个阶段:最先是发现桃“食之不劳”、“饥止体充”亦即解饿提神;继而是长时间“不饥不渴”, 再发展就认为是“长生不死”的仙家食品了”[1]。桃的功能越来越神奇, 在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则将这些不同时期的功能分成不同的仙桃品种。“王母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 花果微小, 三千年一熟, 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 六千年一熟, 人吃了霞举飞升, 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 紫纹细核, 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与天地齐寿, 日月同庚”。

而在北欧神话中, 有一位名叫伊登的青春女神, 她是布拉基的妻子、阿斯嘉特的万年花园的主人, 掌管恢复青春的苹果。伊登是地下城魔法最强大的黑侏儒伊瓦尔德的女儿。皮肤白皙, 美貌如花。父亲施法让其永葆青春。而命运女神则将生命之树顶枝所结的青春之果交给伊登保管。青春之果必须由伊登亲自采摘并放在金丝篮中, 然后再服用才有效果。北欧的众神没有长生的能力, 只有靠食用青春之果来获得生命的延续, 而邪恶的夏基为获得青春之果, 甚至设下计谋拐走伊登, 最终被众神烧死。对这则神话的理解, 郎樱认为“‘伊登’的名字即包含着‘再生’、‘返老还童’之意”、“我们把苹果所具有的‘使人青春永驻’的功能视为苹果生命功能的延伸, 苹果生命涵义的扩展”[2], 我认为是比较恰当的。

其次, 在东西方的神话中, 桃和苹果都被严加保管起来, 生长周期的漫长、数量的稀少和获得的不易都使它们更加珍贵。而同时, 失窃情节也同样出现在中西神话中。在中国, 顺悟空偷桃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此外, 《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记载了东方朔偷桃的故事:“东郡送一短人, ……召东方朔问。朔至, 呼短人曰:‘巨灵, 汝何忽叛来, 阿母还未?’短人不对, 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 三千年一作子, 此儿不良, 已三过偷之矣’。”

在西方神话中, 除了夏基为得苹果拐走伊登外, 还有赫拉施展计谋迫使宙斯与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赫拉克勒斯去摘取拉冬看守的金苹果的故事。赫拉克勒斯听从普罗米修斯的建议, 请求阿特拉斯去偷取金苹果。阿特拉斯肩扛天空的重担交给了赫拉克勒斯, 然后朝圣园走去。他想法引诱巨龙昏昏入睡, 并挥刀杀死了它, 又骗过看守的仙女们, 摘了三个金苹果, 高高兴兴地回到赫拉克勒斯的面前[3]。在这个故事中, 虽然赫拉的本意是为了除掉赫拉克勒斯, 但金苹果失窃和蟠桃失窃一样表达了人们渴望获得青春和长生的愿望。

人们赋予桃和苹果神奇的功效, 又设置种种障碍保护它们, 却因为自身生命的短暂而设想出种种偷窃仙果的故事。这种发展模式里矛盾复杂的思想其实都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 因此, 桃和苹果代表着人们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渴望永久的青春和生命的强烈愿望。

再次,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 不论是北欧的青春之果还是金苹果, 其守护者、拥有者都是女性。而在中西方民间文化中, 桃子和苹果都与生命繁衍、婚姻息息相关。我没有在中西方神话中找到直接体现这两种水果生育和繁衍的故事, 但是, 它们都属于女性所有这一点本身就将它们与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且它们都和生命息息相关[4]。其中, 希腊神话中第一次出现苹果, 是在宙斯与赫拉的婚礼上。大地之母该亚送给他们的礼物是一棵结满金苹果的枝叶茂盛的大树。夜神的女儿们和拉冬 (百头巨龙) 一起日夜守卫着它。赫拉是司管婚姻与生育的女神, 故此, 她在婚礼上获得的金苹果应该视为是婚姻美满和子孙昌盛的代表。

二、桃文化和苹果文化的差异性

尽管桃和苹果在中西方神话中有诸多相似的文化内涵, 但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差异性。

一方面, 桃在中国神话中, 几乎都是正面意义。但苹果却不尽然, 《圣经》中著名的伊甸园禁果在经文中代表智慧的“善恶果”, 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水果, 但到15、16世纪, 几乎所有“表现人类堕落”的画作都以苹果来呈现, 据说这种想法源于圣奥古斯丁。其初源难以详细辨证, 而事实上就是将苹果当做导致亚当、夏娃被逐的“原罪”。而Adam’s apple一词正源于此。根据《圣经·创世纪》, 夏娃、亚当违背上帝的命令, 偷吃了禁果 (苹果) 。由于害怕被上帝发现, 亚当吃得很匆忙, 于是有一块果肉卡在咽喉, 留下结块, 成为偷吃“禁果”的“罪证”, 就是“喉结”———Adam’s apple。此外,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 索多玛是古代死海附近一座富饶的城市, 盛产一种味道极美的苹果。后来此城的后代因恶行昭著而招致上帝的惩罚, 上帝降天火毁灭此城。此地的苹果看上去挺好, 但是只要一摘下来, 就马上化为灰烬。故而Apple of Sodom (索多玛的苹果) 被用来比喻“华而不实的东西。”

在希腊神话中, “不和的金苹果”广为流传, 在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 众神中只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未被邀请参加婚礼。厄里斯不请自来, 寻衅将一个写着“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掷予宾客。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芙洛狄忒都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最美的女神, 金苹果应当属于自己, 因而争执不休。苹果之争引发女神间的不和, 成为特洛伊战争的祸端。在这里, 苹果又同时成为“最美”和“祸端”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 桃发展到最后的终极功能是食之则得道成仙。据《搜神记》记载:“前周葛由, 蜀羌人也。周成王时, 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 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 上绥山, 绥山多桃, 在峨眉山西南, 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 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 虽不能, , 亦足以豪。”而《福建通》载:“仙姑父太郎, 居武平南岩, 货饼自治。吕纯阳见其有仙质, 日过索饼咦, 辄与感, 赠以一桃, 云食尽则成仙。仙姑遂辟谷南岩。”此外, 《白玉蟾集》载:“宁都金精山系三十五福地, 汉初, 张芝女丽英入山获二桃得道, 长沙王吴苟聘焉。”这些传说都体现了食用仙桃可以立刻脱胎换骨、飞升成仙。

相比之下, 苹果的内涵相对较稳定, 没有明显的发展趋势;相反的, 苹果的作用更具有象征性。在“不和的金苹果”中, 苹果就仅仅成为一种象征, 而没有使用效果。

三、桃和苹果对中西文化的折射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 桃和苹果作为两种文化的代表, 它们共同反映出先民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同时, 它们又各自折射出本区域文化的特性[5]。桃的神话传说渐渐被道教吸收, 演化成仙话, 并被民众普遍接受, 融入民俗, 成为民族文化的鲜明符号之一。桃的渡人成仙功能具有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基因, 成仙是对生命形式的超越和蜕变, 是一种生命形式演化为另一种生命形式。它以道教仙话的形式呈现, 既体现了佛教的来世观, 又体现了儒教的脱凡入圣思想。桃的实用意义则体现了中国文化里重实用、重格物致知的特性。而集“智慧”和“原罪”、“最美”和“祸端”于一体的苹果则明显地体现了思辨色彩,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 思辨的智慧越来越璀璨, 聚众辩论与交流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希腊由来已久的思辨精神反映在神话中, 同时也深深地烙印在西方文化中, 成为它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而神话中, 苹果的抽象的象征意义渐渐超过实用意义则体现了西方民族重理性、重视人本身价值的文化特征。同时苹果也成为神发泄情感、证明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媒介, 这是西方神话迥异于其他神话的特性之一———神具有极强烈的人性, 神即是人的高级形式。

另外, 桃的难得之处主要表现在于它生长的周期极其漫长, 而对于它的守卫却相对疏松, 东方塑偷桃故事中, 他凭借白猿的帮助得以登天, 登天后便轻松地摘得仙桃。这和重经验积累的古代文化是相呼应的, 中国各领域的集大成者都是广博地积累经验, 从而总结出丰富的智慧结晶, 这样一个过程和仙桃漫长的生长、吸收天地精华的本质几乎可以对等。而赫拉克勒斯偷金苹果的主要障碍却在于金苹果的看守者“夜神的女儿们和拉冬 (百头巨龙) ”, 这是一场需要智慧与力量、勇敢并存的争斗, 胜利者获得金苹果, 这和西方进取的文化精神是分不开的。西方文化中曾一度崇拜骑士精神, 英雄主义在他们的文化中比比皆是, 捍卫尊严和荣誉成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就连神都具有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许多神话故事都是起源于神对自身所受的待遇不满而执意报复和泄恨。另外, 苹果作为原罪与智慧的统一体, 它本身又体现了西方文化中注重理性、强调思辨的特色, 因此, 与中国集大成式的文化成果相对的, 是西方完整而严密的、极具逻辑性的理论创造。

早在30年代, 钟敬文先生就指出, 神话中包含着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文化科学。“神话被称为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 不仅仅因为它包含多学科的内容, 而且还在于神话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者, 原始文化的缩影”。中西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各自生长繁荣, 它们既具有文化本身所共有的本性, 又滋养出各自迥异的文化特色, 是地球家园中两朵各具风情却同样引人注目的仙葩。正如, 两棵不同的大树的每一片叶子也各具本质的差异一样, 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色和精髓也必然蕴涵在它们文化所派生出来的每一个细小的枝叶之中, 而“桃”和“苹果”正是这样的两片文化之叶, 它们虽然微小, 却足以折射出深奥而博大的文化内涵。

结语

作为两种文化代表的桃和苹果, 在各自的神话中都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同时又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追求和愿望。它们不仅是神话中的一种意象, 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是文化沉淀和积累的硕果。

摘要: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大量关于仙桃的故事, 从西王母的蟠桃园到南极仙翁捧寿桃直到生活中老人的过生日的寿桃, 桃已融入生活, 成为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个象征。而苹果在西方也是同样具有文化内涵的水果, 青春之果、金苹果、智慧之果, 苹果在西方的神话中频频出现并成为文化典型。本文分析桃和苹果在神话中的体现和意义, 从神话中的一个点来折射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理解神话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桃,苹果,象征意义,差异性,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罗漫.桃、桃花与中国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

[2]郎樱.东西方民间文学中的苹果母题及其象征意义[J].西域研究, 1992, (12) .

[3][德]古斯塔夫·施瓦布.Sagen des klassischen Altertums[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119.

[4]张绪焰.中国桃文化的神话解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2-05.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对比研究 篇8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和向往祥和圆满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文化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人们对亲人,家庭的思念和维系。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即使再苦再忙也要往家里赶,与家人团聚,相互祈祷祝福美好的生活。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的是一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圣诞节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即使在很远的外地,人们也要尽量赶回家,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相互赠送礼物祝福,祈求幸福、快乐在美国,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传说,公元3世纪,有个叫圣瓦伦丁的圣人,曾极力协助一些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为此在罗马殉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2月14定为情人节。中国农历中每年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节”,也是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成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了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如: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被公认为中国的情人节!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不同点

中西地理环境的差异使中西文化呈现不同特点。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代希腊,一方面农业生态条件恶劣,粮食不能自给;另一方面手工业比较发达,海路交通便利。这些条件促进了这个地区频繁的商业往来和人口流动,而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这个地区航海业和造船业得发展。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在于“小而多”,它由许多各自独立,结构各异的小地域组成,彼此易于互相交通但却难以融为一体。这个特点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世界是“天外有天”。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基督教信仰上帝和这个自然地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

但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就不一样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大而一”,黄河、长江将生活在各个支流流域的社会连为一体,这个大地域的四周则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因此站在这个大地域来看世界,便自然会认为这里乃是四海之中的唯一大陆,乃是整个天下。这种地理环境适合于农业的发展孕育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却不甚利于商业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的隔离和发展农业所需的定居群居,使得人们安土重迁,限制了人口流动。定居与各个小流域的农业人群可以不断与其他小流域的人群联合、融合,从而形成更大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但是却不轻易迁徙,个人和个体家庭脱离部落、宗族而乔迁他乡在文明初期实属罕见。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三、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们与外教老师的交往中,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必须的文化,比如课堂里学生对外教老师的一些非语言的表情,并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期望情、手势语、身体语言等的理解所产生误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年龄和性格等个体因素,向对方挤眉弄眼、抓耳挠腮或热情吻抱,结果就适得其反,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愤怒。因此,我们在语言教学应从文化意识入手,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和节日文化。这样,才能和外国朋友交际时适度地表达问候、祝福,送一些相关的小礼品而不至于出现误解,或产生尴尬情形。

中西方人的交际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交际形式,而且是一种熟练运用语言并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形式。节日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东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的理解,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建立互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必须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并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期望中的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高水晨.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M].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

[4]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M].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5]李成.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6]李成文.洋节与中国节日的交融[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汪国军.英汉文化、语言禁忌与语用问题[M].襄樊学院学报,2010.

[8]王心洁.中美节日之比较[M]东南亚研究,2011.

[9]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M].江西社会科学,2009.

上一篇:右心室Tei指数下一篇:透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