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2024-09-29

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共8篇)

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篇1

1 南极洲的概况

谓之世界“第七大陆”的南极大陆位于地球一极的南端,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大部分处在南极圈以内地区,包括南纬60°以南的大陆和岛屿,是世界第五大洲。在现今发现的大陆中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任何国家占有,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

南极洲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冰川几乎覆盖整个大陆,严寒至极,冰川覆盖面积达到全球总冰川面积的80%以上。整个大陆只有2%面积的陆地无常年冰雪覆盖,动植物可以生存,气候酷寒。但是南极洲的自然景观是独一无二的,在南极的夏季时段南极圈内会有连续的极昼现象,相反在南极的冬季时段南极圈内将会出现连续的极夜现象,相伴而生的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

虽然气候恶劣,但这并不能妨碍南极存在丰富的生物资源,并且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生物资源是独具特色的,例如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南极出产的鳕鱼和磷虾更是闻名世界销往全球各地。南极的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有800多种。

南极巨大的矿物资源储量也是刺激世界各国对其主张权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蕴藏多达220种矿物资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钼、铜、镍、钴、铅、金、银、锌、铬、铝以及石英、石墨和金刚石,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及其沿海区域。据估计,南极铁矿资源的储量足够世界使用200年。煤的蕴藏量约有500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分别是400亿吨和500亿立方米,仅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储藏量就有450亿桶,大概是现今世界年产量的2~3倍。

南极冰川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蕴藏着地球淡水资源的70%,对人类的未来生活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从人类初次知晓南极开始,因为其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神秘的探险圣地和理想的科研场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国际社会争论的焦点。而后有不少国家试图采取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提出占有南极领土的要求,各国之间也因为权利主张重合产生矛盾,形成对峙的局面,甚至形成了武力威胁。一直到了1961年6月23日,南极会议12国共同签署《南极条约》生效,南极主权冻结后,才终止了各国对南极的主权争端。

2 世界主要国家对南极态度

2.1 美国的南极态度

20世纪中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实施全球扩张战略的开始,宣告美国进入对外扩张时代,南极洲虽为极地,但在美苏争霸的对峙局面下也不能幸免地成为了争夺的一部分。当时美英协商提出要把南极大陆作为国际托管领土的建议。之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根据英国的建议提出八方公管方案,即针对南极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八个国家成立一个超越国家的共同管理机构,其目的是限制另一个超级霸主苏联进入南极,但是提议遭到了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和挪威的联合反对。

从美国曾提出的扇形区域理论业不难看出美国对于南极主权也是垂涎已久的,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计划的高度,不单是取得美苏争霸的主动权,更是能够在取得南极领土主权后获得大量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地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家实力,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2.2 澳大利亚南极政治

澳大利亚在1993年就宣布对南极领土的主权,颁布了《澳大利亚南极国土接收法》,虽然只是南极领土要求的七国之一,但是主张享有42%的南极大陆领土面积,同时也是12个《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之一,在有关南极的国际事务中,澳大利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澳大利亚针对南极事物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许多有关南极的政策提议和实际采取的措施也得到了南极条约体系的肯定。从政治、法律、科学、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综合研究提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澳大利亚针对南极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相应的成果也获得了国际社会认可,为其争得了充分的南极话语权,让它在南极主权争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04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申请大陆架划界申请中,2号区域“澳大利亚的南极领土”、4号区域“凯尔盖朗深海高原”以及6号区域“麦夸里海域”三个区域的大陆架外部界线点涉及南纬60°以南的南极地区,从这点可以看出澳大利亚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南极的领土主权问题。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优于其他国家,距离南极大陆相对较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南极利益必然占据着澳大利亚政治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南极条约》冻结主权后,暂时中止了南极领土争端,但是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放弃了对于南极的领土要求,仍然无时不刻地盯着肥沃的南极大陆。

2.3 英国南极领土主张

20世纪中期,英国曾先后4次因为各国之间的南极领土主权纠纷上诉至国际法院,但是与英国主权要求部分重合的智利和阿根廷强烈反对。于是在1955年,英国避开智利和阿根廷的反对,单方向国际法院上诉,请求国际法院对智利、阿根廷两国与英国在南极领土主权要求中存在争议区域的主张宣告非法和无效。后来因智利和阿根廷拒绝国际法院参与管辖而撤销。

英国多次提出南极领土主权要求,说明英国也对南极大陆虎视眈眈,南极洲蕴藏的“巨大能量”对世界各国极具吸引力。2009年5月11日,英国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化解的申请中,范围已经延伸到南纬60°以南的地区,也不难看出英国一直在对南极领土主权的态度在一点点加深,竭尽全力争取到本国在南极领土主权争端中的主动权。

3 确立南极法律地位的意义

《南极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南极领土争端问题有了固定的法律文件,虽然《南极条约》已经超过了约定的生效期暂停使用,但是现在世界各国仍然在按照《南极条约》曾规定的维护南极地区现状,缓和南极地区的国家冲突,积极促进南极地区科考活动和国际合作。因此,确立南极法律地位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一,有利于维护南极地区和平。作者认为《南极条约》最杰出的贡献是冻结南极领土主权,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能限制各国对南极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减少了各国之间因请求重合而造成的冲突,有利于实现南极地区的安定。第二,有利于科考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南极法律地位的确立将会逐渐减少各国对南极领土提出的请求,主体地位确定将排他性地免除其他国家的管辖和占有。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不破坏南极洲环境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考察,南极得天独厚的科考环境和神秘的探险色彩,将为世界科考活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有利于共同合理开发利用南极资源、保护南极环境。争夺南极主权无非是因为南极资源的巨大潜力,无节制地索取将会造成南极环境的破坏,破坏生态平衡。各国共同合理开发利用南极资源,互相监督,有利于维护南极环境。南极法律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承认了南极主体地位,这样将会使南极与各国之间平等合作,共同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胡德坤,唐静瑶.南极领土争端与《南极条约》的缔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3(1).

[2]陈力.论南极海域的法律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郑英琴.南极话语权刍议[J].国际关系研究,2014(6).

[4]李政谦.南极大陆架问题研究[J].东方智慧,2012(4).

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篇2

关键词:婚姻法;法律体系;地位;研究;误区

婚姻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法律体系的建构,而且对婚姻家庭法的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研究之误区,存在着知识基础、论证逻辑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1概念、知识基础研究简单化

私法的内涵、外延在大陆法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变动、差异,即便存在着法律理论、观念层面的划归私法,也没有发生简单的私法自治原则推行现状。关于婚姻家庭关系地位的研究和定性,对契约自由的理解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实践中可以看到,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理解错位,除严重忽略婚姻法关于调节亲子关系等身份关系,简单将婚姻关系视为应服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契约关系。从婚姻关系层面来看,在传统的研究过程中视为一种身份契约,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成员权,神圣且恒久;然而,普通的契约是一种较为短暂的交易关系,二者适用的原则存在着差异性,尤其是近代契约自由观念,只用于一般交易契约问题的研究,不能覆盖身份契约。

2论证与研究方法问题

论证与研究方法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循环论证以与论据明显错误;研究没有超越文本,也没有真正关注与国内婚姻家庭关系的客观需要。

第一,因果倒置以及论证简单化,使得论据不准确。民法通则、婚姻法的共同逻辑为民法通则规定了婚姻家庭,所以婚姻法属民法范畴,以当前立法之规定反推法律属性,因这种因果倒置而缺乏说服力。从逻辑层面来看,并非婚姻法属民法通则范畴,相反若该推论成立,则相当于承认了立法者就是全能上帝。

按照逻辑推演,主要的论据也难以自圆其说。比如,民法中的一般性规定在家庭法中也适用,并不能想当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即婚姻法属于民法;民法的一般规定可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以及行政法等。在此过程中,其所列举的相关规定,既有民事主体行为能力、权利能力、监护以及法定代理、失踪死亡的宣告和财产所有权等,又包括继承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民事主体行为能力、权利能力以及监护和代理等,不仅适用婚姻法,而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关于财产权方面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的部门法,其中包括公法、私法,不限于婚姻法。

第二,以知识性、常识性错误为论据。在研究过程中,如果误认为大陆法系国家将婚姻法纳入到亲属法篇的理由是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婚姻法律纠纷、合同纠纷的程序,一个事实问题是各国婚姻家庭法律纠纷解决程序与一般民事纠纷处理程序有所不同。根据婚姻法为私法的主张,明显对婚姻制度以及婚姻存续期间的性行为产生了混淆,后者是出于繁衍生息的需要,然各国均将对两性关系、繁衍生息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制,即婚姻制度。还有观点认为,民法所调整的是私人利益;婚姻法以调整血缘和两性私人利益为主,其规范制度带有明显的私人利益性质,所以属于民法的范畴。笔者认为该中观点对婚姻法产生了误解,在婚姻法设立初期,其目的并非单纯地保护私人的利益,而且还涉及到很多社会层面的利益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引证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和研究误区,比如所检索的专门关于婚姻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方面的研究成功,引用学者们就婚姻家庭法方面的漏洞与应完善结论,对婚姻法作为部门法的问题和弊端进行论证,显然是不妥的。事实上,学者们在论证过程中从未提出过婚姻法待完善的问题,主要是源于婚姻法独立地位,相反细读论据之后,得出了婚姻家庭法应当独立的结论。

以上研究误区和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未从中国现实社会、婚姻家庭需要方面考虑,也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理论根基。比如,以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婚姻家庭深刻变化的观点,作为婚姻法回归民法的依据,至于变化是什么,变化的深度以及变化的广度如何,是否对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地位有所影响,没有坚实的研究基礎。再如,身份关系的渐弱化,加之传统亲属法的性能逐渐消亡并向民法靠近,除可对亲属间财产关系法发展考察有所帮助外,没有其他有利证据可证明其取代亲属身份法任何倾向。

3结语

总而言之,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研究误区主要体现在知识基础、论证逻辑和研究方法等层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或者严重脱离了中国的现实。笔者认为,在对法学理论进行研究时,应当根植于现实社会本身,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研究没有实在意义。关于婚姻法在当前法律体系中地位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婚姻法私法论,论证逻辑的荒谬、研究视角的简单化、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商榷,所以研究陷入了误区。

参考文献:

[1]杨大文.略论婚姻法及其适用的价值取向——兼析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草案第六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2):10-12.

[2]伊海燕.论婚姻法中男女平等权的实现——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切入点[J].金田,2014(6):488,479.

[3]张圆,林悠.论婚姻法立法中的道德考量——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为例[J].江南论坛,2012(5):33-35.

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 篇3

1. 物业及物业管理的概念。

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说, 物业是指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建筑物及其相关的设备、设施和场地。各类建筑物可以是一个建筑群, 如住宅小区、工业小区;也可以是单体建筑, 如一幢高层或多层住宅楼、写字楼、商业大厦、宾馆、停车场等;同时, 物业也是单元房地产的称谓, 如一个住宅单元。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 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 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2. 业主和业主自治。

业主是指物业的所有人, 即房屋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仅人, 是所拥有物业的主人。在物业管理中, 业主又是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对象。作为产权人, 业主有权对自己拥有的房产的使用、经营和管理作出决定, 这就是业主自治。这种自治是通过业主大会来实现的。业主大会是由全体业主组成, 决定物业重大管理事项的业主自治管理组织。

3. 业主委员会的性质特征。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业主大会是由全体业主组成的权力决策机构, 相当于公司的股东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权, 是基于业主对物业的所有权而产生的。业主在物业管理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目的, 就是让业主有一个行使管理权的机构, 把各个业主的意见统一起来, 并通过物业管理企业贯彻执行于具体的物业管理之中, 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业主委员会应当是业主整体利益的代表, 业主委员会只维护业主在物业活动中的合法利益, 而物业活动以外的其他权益, 业主委员会原则上是没有义务保护的。

4. 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作用。

广大业主的利益实现是以业主委员会为载体的, 业主委员会起到协调业主与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关系的作用。从根本上讲, 业主、发展商、物业管理企业三者的利益是共同的, 因为只有三方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的利益才能实现, 只有以此为基础, 业主、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三者相互尊重、相互配合, 才有可能达到互赢的目标。业主委员会是监督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小区物业保值、升值目标实现的承载。每一个业主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小区能够保值、升值。而实现这个目标靠的就是业主、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的有效配合。

5. 明确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因此, 在弄清业主委员会的性质作用以后, 我们深刻认识到业主委员会对我们的生活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应不断探索出能使业主委员会朝着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当然,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 没有一个完善而有力的法律保障, 就不能很好地保证业主委员会正常运作和发展, 也就不能很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利益, 保证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

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中涉及业主委员会制度的条文主要有以下这些:第十条规定“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 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 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但是, 只有一个业主的, 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 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 由业主共同履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第十五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履行下列职责: (1) 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2) 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3) 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4) 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 (5) 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第十六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 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由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在业主委员会委员中推选产生。”;第十九条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 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 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 并通告全体业主。”;第二十条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配合公安机关, 与居民委员会相互协作, 共同做好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等相关工作。在物业管理区域内,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 支持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 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2. 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业主委员会具体法律制度的缺陷, 导致业主委员会在现实物业管理工作中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业主委员会难以成立;一个大型住宅区, 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有近万户居民, 组建业主委员会无疑是一项繁杂而漫长的过程。 (2) 业主委员会缺乏经费, 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另外, 还出现了业主委员会成员借口缺乏办公经费而拒绝履行其职责的情况。 (3) 业主委员的作用难以正确发挥;当前, 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业主委员会中, 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业主委员会很少。 (4) 业主委员会缺乏广大业主的参与和信任:物业管理在我国实施的时间不长, 绝大多数业主对它还缺乏了解, 对参与业主委员会比较漠然, 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3. 业主委员会在立法上的缺陷。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关于业主委员会的各种纠纷, 近年来频频发生。法院在受理此类纠纷时, 首先遇到的一个疑难问题是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条例》对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未予确认, 从而导致了在现实中业主委员会的诉讼地位极不明确。条例中有关业主委员会权利义务的规定过于抽象, 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而从实践来看, 业主委员会作为诉讼主体得到了法院的认可的个案较多, 驳回的情况较少。而在一些地方法规细则中, 又进一步赋予了业主委员会更多的权利。如《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共同权益的需要, 经业主大会决定,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依法提起诉讼。如2007年4月实施的《浙江省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可“由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负责专项维修资金的日常管理”。物业维修资金由政府行政部门、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代管时如有违法行为, 可对其进行依法追究, 而由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我国一直未明确, 因此在管理办法中亦未能明确该如何追究业主委员会管理上的过失, 这些立法上的空缺使得物业管理工作矛盾重重。

三、各国、各地业主委员会立法经验分析

目前, 世界上大多国家及我国都有关于业主委员会的规定, 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描述, 因此, 笔者从各国的规定入手, 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我国目前的立法缺陷。

1. 法国。

现行法国《住宅分层所有权法》关于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的规定, 具有典范性意义。该法第14条规定, “若有二名以上拥有建筑物不同部分的区分所有者, 即应存在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关于该管理团体的法性质, 依其规定, 系为享有法人资格之团体。对于该管理团体的诉讼能力, 该法第15条第1项规定:“管理团体具有参与以请求和防御为内容的诉讼资格, 其诉讼对象连某一特定的区分所有权人亦包括在内”。

2. 德国。

关于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 德国法称为“住宅所有权人共同关系团体“, 即“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在德国, 该“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 既包括由二名住宅所有权人构成的情形, 亦包括由约一千三百多名住宅所有权人构成的情形。该共同关系体之形成, 不由强行法规予以规定, 住宅所有权人于法律上亦不当然结成“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 而通常系由住宅所有权人通过契约而予确定。德国法亦不承认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具有法人人格。由于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具有各所有权人于人法上结合成一体的特性, 且该人法上之结合超越普通共有关系, 而有浓厚的团体性。

3. 日本。

依日本现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的规定, 区分所有权人团体包括三类, 即管理团体、管理团体法人及社区管理团体。管理团体的构成, 日本现行法与法国相同, 规定各区分所有权人应当然结成管理团体, 并成为该管理团体的构成成员。尽管其为无权利能力之社团, 依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非法人之社团或财团, 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 得以其名义起诉或被诉。因此, 在诉讼上, 此“无权力能力之管理团体”, 仍有诉讼当事人能力。

4. 美国。

美国区分所有现制称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为“公寓所有人协会”。并且, 该公寓所有人协会于法律性质上是不具有公司法人的人格。即该公寓所有人协会于法律上并无法人资格。美国现行法律关于公寓所有人协会并无法人资格的观点,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即面临着来自判例实务方面的重大挑战, 并在实务中认为公寓所有人协会具有法人实体的性质, 从而做出与现行法律相悖的判决。该案虽然在学者中引起争议, 但仍显示出, 管理团体法人化乃是美国现实社会中的一项必要需求, 其确有存在之必要。

5. 中国香港。

香港《建筑物管理条例》中对区分所有权人团体作了详细规定, 其区分所有权人团体称为“业主立案法团”。该条例第7条规定, 业主立案法团由管理委员会申请成立, 管理委员会应当在其被委任之日起二十八日内向土地注册处申请成立该建筑物的业主立案法团。业主立案法团在土地注册处发出注册证书之日正式成立, 并取得法团的地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该法团在法律上乃属于法人, 具有独立的人格, 从而作为独立于其成员的业主的民事主体。

四、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现状

1. 我国关于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理论评析。

从我国目前立法现状来看, 我国的业主委员会的定位是业主大会的具体执行机构和代表机构, 其对外能代表全体业主, 对内能管理日常物业管理事务。因此, 我国立法并没有赋予业主委员会的实体法律地位。但司法实践中, 却存在一方面承认业主委员会的原告和或被告的诉讼地位, 而另一方面却否认业主委员会作为原告或被告时的诉讼主体地位的情况。关于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资格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 具体有以下几种代表性学说: (1) 法人说:有人认为, 业主委员会是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级法人。 (2) 社会团体说:有人认为, 业主委员会为自然人自愿组成的从事非生产经营性质的业务的社会团体。 (3) 其他组织说:业主委员会到政府授权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后即成为合法组织, 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 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其他组织。业主委员会在小区管理事项上有民事权利能力, 有民事主体资格, 经全体业主授权的业主委员会有权起诉或应诉, 业主委员会具有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主体资格。

2. 关于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实务探析。

因为我国对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过对同一案件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 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关于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实体法律地位, 我国各级法院对此问题裁决不一。案例分析一, 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金湖新村小区业主委员会诉开发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擅自卷走原本属于用作小区房屋维修和公共建设5万元基金一案, 该中院裁定, 认为业主委员会不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对其起诉不予受理。后来业主委员会逐级上诉, 经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 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复函中院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之规定, 如业主委员会符合“其他组织”条件, 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裁定承认了小区业主委员会有“申诉主体资格”, 即可以作为一个组织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案例分析二, 据2005年6月9日《中国青年报》, 针对温州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兑现广告中的承诺, 业主们授权委托业委会, 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并提出判令被告将银都花园内的相应的配套措施移交原告管理使用, 赔偿等诉讼请求, 但被最高人民法院驳回。法院认为业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针对物业管理、服务等事项进行监督, 业主委员会不能代表业主提起诉讼。认定银都业委会在此案作为原告, 诉讼主体不合格。

五、我国业主委员会独立法律主体的构想

笔者通过对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现状的分析, 吸取各国的有关规定,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业主委员会贸易独立法律主体的构想。

1. 独立法律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论是其独立的理论基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个权利主体区分拥有一栋建筑物时, 各个主体所享有的对建筑物的专有部分的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为了实现使用专有部分的目的, 在不妨碍其他业主对各自专有部分的使用的情况下, 各业主可以适当使用共同部分, 但不能违反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要维护这种共同的利益关系, 需要全体业主组成一个超越个人的组织, 来处理共同事务, 以维护共同的生活秩序, 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 充分发挥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这是成员权的具体体现, 也是业主自治管理的体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是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法理基础, 业主大会以及业主委员会的设立是业主行使成员权的重要途径。

2. 独立法律地位的立法基础。

业主委员会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是其独立存在的立法基础, 依照《条例》的和《物权法》的规定, 业主委员会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 也履行一定的义务, 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正是业主委员会具有独立法律主体的资格。业主委员会的权利义务是指业主委员会在与全体业主之间的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它所具有的权利有:代表权、诉讼权、决策权、惩罚权、监督权。业主委员会在行使权力的同时, 还必须履行勤勉尽责、遵纪守法、配合协调、接受监督的义务。

3. 独立法律地位的的现实基础。

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是其独立存在的现实基础, 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有利于业主权利的彰显;有利于厘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有利于平衡;协调业主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能够促进小区的和谐共处;有利于培育业主的民主意识。

4. 业主委员会独立法律主体的解析。

业主委员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条例》规定业主委员会有权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确认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根本目的, 是要明确和解决业主委员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问题。纵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立足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将我国的业主委员会界定为具有民事主体地位的其他组织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笔者认为, 对业主委员会的实体法律地位, 可以视同合伙组织的执行机构, 原因如下:第一, 我国业委员会在形式上存在合伙组织所规定的共同财产。第二, 我国业主大会的成员之间是按照《业主公约》所建立起来的契约关系。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需遵循《业主公约》。第三, 我国的业主委员会对外一般以全体合伙人名义活动。第四, 我国大部分业主委员会通过在房地产行政主管机关备案, 取得了某某业主委员会字号的合法地位, 在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也符合我国合伙组织并不一定在工商登记部门办理登记的做法。第五, 全体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行为彼此之间可以按照有限合伙的原理承担有限责任, 业主委员会对其自身行为承担无限责任, 并且责任不能转移给业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现行我国业主委员会在理论和实务上均可以被视为合伙组织, 这不只是因其形式上的法律特征同合伙组织具有相似性, 而且, 因为业主委员会实质不具备法人资格, 也不能被视作社团法人对待, 故笔者认为将业主委员会在民事主体资格及实体法律责任的承担上适用合伙组织的相关做法是合理的。事实上, 虽说业主委员会自身没有完全独立的财产, 但是, 经济的发展和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实际当中的作用充分表明, 业主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尤其是有关物业管理的共同所有权, 实际上均由业主委员会实际上管理和控制。

六、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 但是笔者不禁失望的发现, 该法仍然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 避而不谈。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切实关系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及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甚至于社会的和谐。物业管理的本质是业主的自治管理,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的核心问题, 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真正实现广大业主自治管理, 并在诉讼中保障业主自身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保障。

在本文中, 笔者首先从物业、物业管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及作用的概念论述出发, 阐述了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自治管理的执行机构, 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笔者从论述我国物业管理中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现状着手, 并根据自身在物业管理中的多年工作经验, 指出业主委员会在实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问题在立法方面的缺陷;通过分析各国、各地区的关于对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不同规定, 为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以及阐述我国目前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研究现状, 包括理论及实务判例两方面的内容, 最后提出了有关我国业主委员会独立法律主体的构想, 着重阐述了合伙制度对完善业主委员会实体法律地位的借鉴意义, 为我国完善该制度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和标本, 为规范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业主委员会涉及到的法律和问题很多, 笔者仅仅是从物业管理工作者的角度来发掘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立法的建议, 希望能对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之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我国《物业管理条例》于2003年9月1日开始施行。它的施行对我国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物业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 许多问题只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 在《物业管理条例》中未作规定, 留下了一些缺憾, 引起不少争议。其中,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和地位是当前物业管理活动中争议最大、最广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物业管理实践中业主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出发, 围绕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的探讨, 力图使业主委员会这一业主自治机构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更好地为业主利益服务, 推动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切实地保护证广大业主利益的切身保护, 也有利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唯有完善立法, 在法律中明确业主团体的概念, 确立业主委员会的独立法律主体地位,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纠纷。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独立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华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年版

[2]史尚宽: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3]蔡华主编:《物业管理法律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版

[4]肖海军:物业管理与业主权利.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5]高富平黄武双:房地产新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2002年版

[6]夏善胜主编:《物业管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7]谢家瑾等主编:《物业管理条例释义》.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年版

[8]颜真杨吟:物业管理危机处理及案例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9]赖中茂:物业管理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10]程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1]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兼职大学生法律地位研究 篇4

一、兼职大学生身份研究的现状

兼职是指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 不同于全职, 时间可长可短, 自由性较大。关于大学生兼职, 当前学术界有很多观点, 主要集中在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否属于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

一是“否定说”, 即否认在校大学生兼职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关系, 认为在校大学生打工在我国只是雇佣关系意义上的劳动者。理由有3个: (1) 基于劳动部1995年下发的文件《关于贯彻执行〈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简称12号文件) 的规定, 认为大学生的主要身份是学生, 任务主要是学习, 在学校服从于学校的管理, 大学生的自由受到限制, 因此不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不具有成为劳动法上劳动者的资格, 不受劳动法调整。 (2) 大学生的学籍、户籍等身份档案关系都在学校, 兼职时没有纳入单位的正式编制, 否定其属于非全日制的用工主体。 (3) 以在校大学生兼职不需要到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用手续, 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 不以谋生为目的, 因此大学生兼职不是就业行为, 而我国《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

二是“严格者保护说”, 认为大学生可以和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理由如下: (1) 他们与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在单位劳动, 大学生接受用人单位的指示命令, 是实际意义上的劳动者。 (2) 在校大学生兼职与其他实践形式相比, 与学生的身份相对疏离, 可以赋予其劳动者身份。 (3) 在校大学生兼职获得的保护与救济是最弱的, 他们是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权利贫困”是其主要特征, 从保护弱者的角度, 认为立法应当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三是“特殊劳动者说”, 认为12号文件中的规定与现在的客观实际存在着严重的不符。从学生兼职的工作形式和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 它是具有《劳动法》特征的。劳动者资格的认定, 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 年龄。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者资格的法定年龄的规定是年满16周岁。 (2) 健康。在《劳动法》中, 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必须条件。 (3) 智力。从精神健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三个方面去考察, 不同的职业存在不同的要求。 (4) 行为自由。公民必须有足够的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综上述因素, 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 因而主张将之纳入劳动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同时, 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 需要劳动部门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定, 来弥补有些法律的缺陷, 或者是比照非全日制用工进行保护。

笔者认为, 适用《劳动法》的保护显然对维护兼职大学生的权益更加的有利。但是我们必须对兼职大学生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加以确定和正确的界定。

二、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界定及法律调整

要准确把握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属性, 就必须明确雇佣关和劳动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从历史事实看,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中逐步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雇佣关系也伴之出现。如果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讨论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界定, 即以用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界定雇佣关系, 认为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即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的关系———雇佣关系一经确定, 工人就处于雇主的权势之下, 被榨取剩余价值, 雇佣关系是强制性的劳动关系”。“私有制国家一切用工制度都是雇佣制。”我们可以看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但资本家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剩余价值, 必须使生产资料和工人更好地分离, 使他们彻底地失去土地, 工具等,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去工厂做工维持生计, 把自己的劳动力廉价的出卖给资本家, 资本家把购得的劳动力作为资本进入生产过程, 生产大量的剩余价值, 这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失去生产资料的“自由劳动者”。但是私有制国家的一切用人制度, 建立的雇佣关系是强制性的劳动关系。在刚开始, 将雇佣关系纳入民法的调整需要的前提是, 资产阶级认为, 这种雇佣关系是一种自由的“契约关系”, 契约双方当事人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交换各自的财产, 资本家支付工资, 工人提供劳动力, 一方获取使用价值, 另一方获得价值。但是, 随着工业革命和工厂制的出现, 工人和资本家再没有平等可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减少, 机器代替手工;而工人失去市场资料, 无法再进行生产, 维持基本的生活, 不得不向资本家低头, 就算向他们支付极少的工资, 也是能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这样, 经济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工人与资本家不再是平等的自由契约关系, 工人不再是自由的劳动力, 而是一种新的“从属劳动”。在这种雇佣关系中, 抵制不了资本家欲望的不断膨胀和权力的滥用。劳动者处于血与泪的悲惨境地也就在所难免了。之后, 随着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社会危机的加重, 劳动者为了生存团结起来不断地向资本家进行斗争;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 开始对雇佣关系进行立法干预, 开始对劳动者的利益保护, 其中最具典型的是1802年的英国颁布的《学徒的健康即道德法》。自此以后, 劳动立法的范围逐渐扩大, 使雇佣关系逐步衍生出一类特定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国家调整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产生的法律基础。国家通过对劳资关系的进行干预, 缓和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之后, 劳动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雇佣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劳资雇佣关系 (劳动关系) , 由劳动法调整。另一类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事雇佣关系, 由民法调整。

在对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 各个国家基于对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不同定位而确定不同的法律调整模式:一是由民法统一调整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 再制定特别的法律规范劳动关系。二是德国采用这种模式将劳动合同关系取代雇佣合同, 仍在民法典中规定。三是将劳动关系作为劳动法内容来规定, 劳动关系脱离民法典。三种不同的法律调整模式,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一种由个人到法律选择的法律理念转变, 由民法上“人格平等”的抽象主体的平等保护到实践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具体人”的倾斜保护的转变, 由私法自治的调整手段向国家干预和协调转变。

在经济不断发展, 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 传统的劳动关系及法律调整遇到了新的挑战。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这一本质相同的社会关系在法律调整的不断变化中, 其边界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本质上的, 而是来自于“国家在综合考察两种社会各自的情形 (如双方的力量对比, 经济承受力等) 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调整手段、力度上的差异。”但是无论劳动关系雇佣关系的边界如何变化, 劳动法律宗旨及理念始终是不变的, 即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界定劳动者的弱者地位, 并向其进行法律政策上的倾斜保护。当前, 80%多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去兼职, 可见大学生兼职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他们已渐成长为一个部落。然而, 由于法律调整的不确定和大学生社会保障在转型过程中的不健全以及缺乏相应的制度性支持和扶助性资源, 使得这一大学生群体在兼职过程中遭遇侵权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 从社会保障制度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生存权利在法律保障上是空白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忽略了这一群体;另一方面, 12号文件对“大学生勤工俭学”作出了排除。与现实的客观实际严重不符。2003年劳动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见的规定》及《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资格的内涵和外延均未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12号文件的规定, 导致劳动关系的混乱, 出现了对兼职大学生保护的空白地带。而我国民法对大学生兼职所产生的雇佣关系的调整由于无法看到他们的弱势地位和权利困境, 因而是能力不足的。因此, 无论是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权利的缺乏, 权利的实现还是权利的救济, 兼职大学生都面临着困境, 他们完全符合“权利贫困”的特征, 而他们的“权利贫困”又是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造成的, 使他们成为一个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因此, 对大学生兼职关系确定为劳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三、兼职大学生劳动者身份的法律依据

各国对劳动者的界定采用不同学说, 主要有英美法系的“控制说”和大陆法系的“从属说”。但这两种学说随着现代劳动关系类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陆法系对劳动者身份的界定受德国理论的影响, 主要是依据“人格从属说”来界定, 即指劳动者在雇主的指挥下提供劳务, 受雇主的支配管理, 人格从属性的重要特征在于指示命令权和程序上的惩戒权。但由于“人格从属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 又不可避免地需要辅助于其他的认定标准, 因此, 在“人格从属说”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经济从属说”和“组织从属说”。关于“经济从属说”, 德国跟日本的观点不同。德国的“经济从属说”是指劳动者为谋生必须受雇于雇主从事工作以维持生活状态;日本的“经济的从属说”是指受雇人完全被纳入雇主的经济组织与生产结构之内, 但与受雇人和雇主之间的经济和财产状态无关, 重点在于受雇人不是为自己的营业活动, 而是从属于他人, 为他人之目的而劳动。“组织从属说”是指利用他人的劳动力, 虽说没有指挥命令或者是业务性质上的当然指示, 但只要该劳动力提供的是企业运营不可缺少的且该劳动力有机的组合到企业组织中, 则应该承认其具有从属性。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却没有对劳动者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 这也就导致了劳动力权利保护的空白, 使其处于困境。学术界认为, 劳动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两个兼容性: (1) 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 (2) 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我国劳动部2005年出台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适用于劳动者,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管理, 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的业务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对劳动者身份的界定主要采用大陆法系国家的“人格从属说”, 同时兼辅“经济从属说”和“组织从属说”标准。具体到, 大学生兼职的工作形式和其与企业的关系来看, 其也是具备劳动关系这些从属性特征的。这些兼职大学生具有劳动行为, 并且这种劳动是在企业的监督管理下进行的, 他们接受企业的管理, 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和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的关系。

认为兼职大学生不符合劳动者身份的人持有的主要依据是大学生具有学生的身份, 那么, 这是否表明“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不受劳动法保护。笔者认为, 仅依据12号文件的规定, 把“兼职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是不合理的。根据该条规定, 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的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其实并非所有的大学生兼职都可以纳入勤工助学的范围, “勤工助学”和“大学生在外兼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勤工助学活动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管理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同意, 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 学生私自在外打工的行为, 不是勤工助学活动”, 这是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的。由此可见, 勤工助学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下、管理下进行, 大学生在外兼职并不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另外,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时, 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还未开始, 大学生的学费、分配统一由国家调控干预管理;而现在大学生在外兼职却是自己主动寻找, 工作形式也多种多样, 和12号文件规定的勤工助学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不能仅根据大学生的身份和12号文件规定的与实际不符的规范将兼职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保护的范围之外, 来否决兼职大学生劳动者的法律身份, 使之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笔者认为, 我国司法应当将兼职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加以保护。但其因为具有在校大学生这一身份的特殊性, 决定了这一群体与一般意义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不同, 存在其特殊性。这也是前文讨论的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法律属性的“特殊劳动者说”。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 需要劳动部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定, 来弥补某些法律的空缺, 或者可以比照非全日制用工进行保护。

此外, 令人担心的又一个问题出现, 把兼职大学生确定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可能引发企业拒招大学生用工的尴尬局面。对于单位而言, 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 完全是一个新手, 就是单位不给报酬, 也要花费不少精力、财力, 培训他们来提高职业技能。每当短期培训磨合后, 大学生也就回到学校了。所以业内人士表示, 综合多项因素, 今后不再考虑接受大学生的兼职申请。而如果真的导致这种后果, 则会得不偿失, 因此, 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

通过系统分析“大学生兼职法律关系属性”这一问题, 可以发现, 是因为现阶段中国的司法对于某些法律概念的认识不清导致的, 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法律规避行为。因此, 要求我们在辨析法律关系的性质时应当把握其实质性的关联性因素。同时, 面对一些与客观现实严重不符的法律, 立法者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为我国的司法体制输入新鲜的血液, 保持法律的生机活力;权利义务双方也要明晰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所要承担的义务。只有相关主体在法律框架内践行相关的职责, 才能构架起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要:通过研究兼职大学生身份的现状, 了解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 从而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关于大学生兼职从法学理论上讲, 其中一部分应当归于劳动关系, 另一部分应当归属于民事的雇佣关系, 而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在法律调整的不断变化中, 二者的边界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者的差异, 不是本质上的, 而是法律理念上的。兼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种特殊群体, 我国司法上关于其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 将兼职大学生作为我国劳动法上的特殊劳动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兼职大学生,雇佣关系,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董保华, 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 2007, (6) .

[2]侯玲玲, 王全兴.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 (6) .

[3]郭捷.劳动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庆高.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研究发展评述[J].经济管理, 2009, (8) .

[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6]薛少峰.程序规定的实体思考:讨论雇佣关系的鉴定和雇主替代责任[J].前沿, 2004, (7) .

[7]卢修敏.重塑劳动关系民事雇佣关系法律调整之框架[J].求索, 2005, (6) .

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研究 篇5

公司是依法由股东出资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 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法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 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并置备股东名册, 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股东的出资额、出资证明书编号等事项。股份有限公司的无记名股票的持有人即为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记名股票的, 应当置备股东名册。

所以, 取得股东资格既要符合向公司出资的实质性要件, 还要符合记载于股东名册这一形式性要件。然而, 现实中这两个要件之间却常发生不一致, 在形式上获记载为股东的人并没有实际缴付承诺的出资, 或者缴纳出资后又抽回其已交付的出资, 成了有名无实的股东;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成为公司的股东而自己却不知道的情形 (1) 。出现实质出资情况与形式上股东记载不一致而发生纠纷。因此, 有必要厘清股东的出资关系, 明确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以便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未出资股东的表现形式

(一) 完全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

公司法第28条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许多公司注册资本不实, 以及各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股东完全不履行出资义务。完全不履行是指股东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出资, 具体又可以分为拒绝出资、不能出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1.拒绝出资, 是指股东在认购协议成立且生效后不出资, 即股东在公司章程中签名或填写认购书后不办理相应的财产权转移手续, 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最终没有到位。

2.不能出资, 是指股东在设立协议或认股协议成立且生效后, 因客观原因如出资的实物在办理移转手续前因不可抗力而毁损或灭失等, 或者法律上的原因如禁止流通物不能对外出资;非专利技术在出资前泄密;商标权在出资前被撤销等不能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

3.虚假出资, 即表面上出资而实际上没有出资的情形, 如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为取得优惠而虚构外方出资, 为满足股东人数而虚拟出资等。

4.抽逃出资, 是指在公司成立或资本验资后, 将缴纳的出资抽回。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有: (1) 公司资本实现后股东将已出资的资本抽走; (2) 伪造虚假基础关系, 如公司与股东的买卖关系, 公司将股东的注册资本划归股东个人所有; (3) 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 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等验资完毕后抽走; (4) 未提取法定公积金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 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为名义抽走出资; (5) 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等形式而变相抽回出资。因文章讨论的是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所以这里的抽逃出资是指全部抽回, 而不包括抽回一部份出资的情形。

(二) 未出资的挂名股东

未出资股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挂名股东, 指股份在其名下持有, 但没有真正出资, 名下出资股份是属于另有实际出资的人所有。挂名股东在形式上具备了作为公司股东的所有要件, 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材料、股东名册中均反映为股东。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 (1) 借名出资, 实际出资人不以自己名义而是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 被借用名义者即为挂名股东; (2) 约定挂名,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 通过协议约定在股权转让后不办理变更手续, 于是在受让人依约支付完转让款后, 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材料以及股东名册上出卖人成了挂名股东; (3) 事实的挂名股东:在发生股权转让的过程中, 如果出让方在收到转让款后, 怠于协助办理转让变更登记手续。这就使买受人在支付了转让款后, 已经成为实际出资人, 而出让人没有变更登记, 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材料上均表明其为股东。

三、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分析

要确认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先要厘清这些股东的资格。在理论界对未出资股东的资格认定存在争议, 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1. 否定股东资格说

此说认为, 股东对于公司的义务在于出资, 只有履行了出资义务, 才能够获得股东的身份和资格, 如果其没有履行出资义务, 也就不能取得股东身份。

2. 肯定股东资格说

此说认为, 设立公司或者继受股份并办理了股东登记手续的人就是股东。公司的股东未缴纳出资违反出资义务的, 应向股东承担违约等法律责任。但其股东资格不因未出资而被否定。

3. 有限资格说

此说是对肯定说和否定说的折衷处理, 认为对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资格的取得不应以实际出资为必要条件, 股东只要在公司章程载明和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就取得了股东资格。但是, 这种股东又不是公司法中完全意义上的股东, 区别就是把股东的权利和其实际出资的多少直接挂钩。此说对未出资的股东分为完全未出资和部分出资两种。对前者来说虽然取得了股东资格, 但是基于权利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因为其没有出资基本上不享有股东权利, 而对部分出资的股东则是对其权利进行限制。

这些不同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将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如果因股东未出资而不确认其有股东资格, 他们就不享有股东权利, 也不对外承担责任, 就不能保护相对债权人的利益。反之肯定未出资股东资格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因民事主体的法律资格, 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 大量存在公司股东未出资的现象, 对其肯定就在理论上为未出资的股东对外承担责任提供了充实的法理基础。肯定说观点是符合我国公司法中股东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有利于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而一旦否定未出资股东资格就会导致现实法律问题难以解决, 又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能够论证并圆满解决这一问题, 那就是既然否定了股东资格, 则被否定股东资格的这些股东还要对外负责, 也要向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责任, 这显然是矛盾的。借此思考, 期待会有相应规范或解释来为这一现实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四、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确认

对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分析, 就是要确认在未出资情况下, 是否应当承认他们的法律地位。在此, 笔者持肯定态度:应当确认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他们仍构成公司的股东, 享有股东权利, 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从公司法原理看, 股东通常被定义为公司的出资人, 严格地说, 股东是负有出资义务的人, 但却不一定是已实际出资的人。从股东资格取得条件来分析, 出资并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基础。公司法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应当向已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在股东的出资不到位的情况下, 该股东并不是丧失其股东资格, 而是必须在其出资额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 不论是立法上还是司法实务中, 并不否定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 而仅是追究其出资责任。如果否定其股东资格, 也就失去了要求未出资股东补足出资的根据和前提。因而现实中各种形式的挂名股东或未真正出资者仍享有股东资格, 并承担一定的股东义务, 也就是承认其股东的法律地位。

其次, 从公司股东资格的原始取得来看, 对于缴纳出资与公司股东资格取得之间的关系, 立法并没有作明确规定。我国是采法定资本制的国家, 一般情况下, 对此也相应的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却不在股东出资和股东资格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比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相关立法中, 允许合营各方分期缴纳出资额, 股东资格并不完全因出资而取得。这是因为, 尽管我国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取的是在公司法外另行立法的模式, 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规定, 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合营各方即为公司的股东。在合营公司依分期出资方式而设立的情形下, 必然存在股东在未能出资或未能全部出资之前即依法取得合营公司股东资格的情形, 也就是未出资股东取得了股东法律地位。

再者, 公司出现经营亏损的情形时, 在公司章程中有签名但未实际出资的股东, 公司法规定该股东要承担补足出资义务, 在因果关系上, 具有股东身份才可以追究其出资责任, 其实也就是肯定该股东的法律地位。

五、肯定未出资股东法律地位的现实意义

肯定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并不是说他们可以单纯地享受股东权利, 更多的是要其承担股东对公司和公司的外部债权人义务,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未出资股东因其未出资的行为而必须承担向公司出资及向守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公司的股东没有实际出资会导致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股东未按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 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行政责任方面, 工商行政部门对其做出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从法律后果上看, 如果以未实际出资而否认股东资格, 则会导致许多已经发生的公司法人设立、运转、交易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因股东资格的不存在而面临被撤销和无效的风险, 许多已经确立的法律关系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行和交易安全, 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因此, 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上应当肯定未出资股东的股东法律地位。从而鼓励投资、促进交易、繁荣市场经济。

摘要:股东出资是公司存在的基础, 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多元化, 股东出资问题引发了股东地位的再思考。公司的出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而未出资股东这一特殊主体的法律地位在我国立法中并未明确, 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有必要厘清股东的出资关系, 明确未出资股东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股份,股东资格,未出资,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3]张民安, 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法学论丛·民商法系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顾秦华, 出资瑕疵股东的法律责任及出资无瑕疵股东权利救济之研究[D], 苏州大学, 2003.

[5]孟庆艳, 股东资格认定之探析[D], 贵州大学, 2007.

[6]赵旭东.公司法实例与法理.184.

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研究 篇6

(一)立法的盲点。

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是近些年来逐渐引起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兴趣的一个问题,这主要是源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颁布之后,教师的国家干部身份逐渐取消,教师处于法律调整的空白地带,主要体现在:

首先,教师从国家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但没有纳入到国家公务员系统中。1993年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除工勤外的工作人员。”该规定显然把教师排除在公务员范围之外。其次,教师也不是与学校结成劳动合同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教师法》及其他教育法律对于教师与学校之间是否以劳动合同形式结成劳动法律关系并没有明确规定,另外,教师也不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合同对象。再次,“专业人员”构不成对教师法律身份的完整表述。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专业人员”的定位并不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聘任法律纠纷,也无法明确教师在各种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当前我国教师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在实践中引起的诸多问题。

1. 影响到教师法律实体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落实。

我国法律规定的教师权利的完善程度并不弱于西方国家,但实际上教师权益的实现程度却远远落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导致教师适用程序法上的困难。

2. 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制,出现了各类侵权现象。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的教师管理权限和责任就无法明确划分,用人与治事的关系难以理顺,导致聘任制改革中出现校方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各种理由解聘教师和五花八门的聘任形式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教师的聘任权益;同时,教师对自己与其他教育主体的法律关系和自己应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责任不清楚,在履行职务中也容易出现侵犯学校和学生权益的行为。

3. 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渠道不充分。

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不确定,致使教师能否与学校对簿公堂,提起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是否适用其他行政法律救济方式等都不明确。现行法律框架下唯一的救济渠道就是教师申诉制度,其在保障教师权益方面显然不够充分,导致实践中出现教师权益受到损害却投诉无门的现象。

二、法理分析:我国教师聘任制的公法性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发起了一场深及制度层面的变革———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其法律性质主要体现在如何理解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聘任合同是教师与聘任主体之间发生法律关系的基础,在这里主要从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两方面分析聘任合同的性质。

(一)形式标准:也就是从签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来看。

聘任主体不仅反映了教师管理权限和责任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之间的划分,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如果由教育行政机关来聘任教师,教师就是作为政府雇员从事教育公务活动,教师在教育性活动中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结成公法关系,教师处于公法地位。如果由学校来聘任教师,由于学校不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的派出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那么学校作为雇主就与教师结成私法雇佣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在我国,从1993年的《教师法》、1999年的《教育法》到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都多次明确了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从法理上看,教育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聘任教师,这说明教师是受政府雇佣从事教育活动而非劳动合同用工,国家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只是和以往相比,国家在管理教师的方式上弱化了行政命令色彩,增加了合同固有的合意成分。

(二)实质标准:也就是从合同的基础事实内容和合同所追求的目的来看。

教师聘用合同与国家的教育公务有关,虽然包含实现教师个人的财产利益,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是以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为内容达成合意的。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执行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非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国家公职人员是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国家公务而不是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国家职权不能作为合同的对象。就我国教师聘任合同的内容而言,除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外,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聘定等也不属于合同约定而由国家法律规定,这就不符合劳动合同的性质。

可见,我国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签定的聘用合同从法理上也纳入到公法框架之内,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系列,而非许多人所理解的劳动合同用工。通过对教师聘任制进行法理分析,我们明确了教师虽然不再享有“国家干部”身份,但仍然是国家公职人员,而不应该被视为《劳动法》调整下的劳动合同用工。

三、立法建议:教师专项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明确教师特殊国家公职人员身份的关键是建设我国教师的专项法律体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来谈:

(一)加强有关中小学教师权益救济的法律条文规定。

目前在我国教师权利的救济还处于相当薄弱的状态,没有专门的教师救济途径。所以,未来教师立法中必须进一步拓宽教师法律救济途径,包括行政途径和司法途径。要尽快出台《教师申诉办法》,同时,按照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要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要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要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结合《意见》,我们还要加快教育部门人事仲裁制度建设,利用仲裁一裁终局、不公开审理的优势,解决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人事争议。

(二)承认中小学教师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权利。

教师的公职地位尤其表现在教师享有的强有力的身份保障权利上。我国虽然颁布了《教师法》,但与其他专项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相比,此法关于教师权利的规定并未确认教师职业的公务性,最明显的就是缺乏公职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的相关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学术界对于教师法律地位的争议和实践中未经任何事前程序随意解聘教师的现象。所以,借鉴国外教师法律管理的经验,参照我国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立法的经验,我国教育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修订《教师法》,这部我国调整教师的最高阶位的法律中参照了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立法经验,明确规定了教师“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的身份保障权利。此外,在《教师法》中还明确:教师作为特殊的国家公职人员,如果教师没有与公务员职业性质相悖的行为,则不得以任何理由解聘教师,即“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

(三)完善中小学教师解聘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我国,《教师法》对何种情况下可以给教师行政处分或解聘教师也作了规定。 (1) 这个规定是采取列举的形式,没有任何概括性的表明,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这三种情况才可以解聘教师。事实上,仅有这些规定是无法应付现实中教师管理的各种问题。在此,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有关教师解聘的法律,尽快出台《教师解聘法》,在该法律中明确规定校方在以下情形可以解聘教师:(1)暴力;(2)性行为不当;(3)不诚实;(4)长期迟到或缺勤;(5)不执行学校指示;(6)滥用药物或沉迷酒类;(7)败坏学校声誉;(8)泄露机密消息;(9)不履行合同条款。另外,在《教师解聘法》中还需要强调,不允许学校不公平地解聘教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诉诸法律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已经被某所学校连续聘任两年,就可以申请补偿或者要求复职。此外,还应该制定《教师落聘暂行规定》,在规定中明确落聘教师的处理办法:(1)待岗;(2)转岗;(3)建立教师与人才流动的市场体系。

总之,要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公职身份,实现教师管理的法制化,必须完善教师解聘的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上确保教师特殊的公职身份,尤其是程序方面的,使教师拥有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稳定性和神圣性。

注释:

(1) 《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尹力.重新确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国家工作人员[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1) .

[2]成有信.教师职业的公务员性质与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的公费干部特征[J].教育研究, 1997, (12) .

[3]杨春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访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管培俊[J].人民教育, 2002, (2) .

[4]褚宏启.关于教育法地位的法理分析[J].教育研究, 2000, (4) .

[5]杨春茂, 陈保和.教师队伍法制管理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0.

[6]Ian Birch, Ingo Richtered.Comparative School Law, Perg-amon press, 1990.

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篇7

关键词:汉代,法律政策,妇女权益,研究

汉代处于封建社会发展初期, “男尊女卑”观念影响相较后世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男女不平等现象仍旧严重, 但是相对来说, 在法律政策、权利离异等方面女性地位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加强对汉代法律政策中妇女权益和地位研究,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代女性生活状况, 对于汉代历史的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在汉朝史料中, 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女性权益的立法, 但是在很多法律条文中都记载了一些关于女性的立法内容, 在封建制度下, 令与法律具有相同的约束力, 因此, 法律政策方面的角度就包括;额国家政策、诏令、法令等内容。本文以汉代法律政策中关于妇女权益的政策、法令、诏令为研究对象, 探究汉代妇女的权益及地位。

一、有关汉代妇女的赋税政策

恩格斯与凯琳·萨克斯均认为阶级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的关键, 在于其社会性成人, 而社会性成人的身份主要通过女性参与国家公共劳动身份体现[1]258。按照以上观点来看的话, 除了家庭, 女性参与国家的社会性生产是其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 其主要表现就是对于赋税徭役的承担。《汉书·高帝纪》与《汉旧仪》中均有赋税方面的记载:“令民男女, 凡十五以上至五十六者, 均出赋钱, 以人百二十为一算。”[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汉朝的赋税主要针对年龄, 无论男女, 只要年纪在十五岁以上五十六岁以下, 均要缴赋税, 可以说, 根据汉朝的赋税政策, 其主要征收对象就是成年男性与女性。在徭役方面, 女性与男性一样需要承担, 西汉史料中记载, 西汉妇女有承担戍守长城的徭役。东汉时期“曹云委输”的徭役也征招妇女服役, 东汉何敞上奏太尉宋由, 称旱涝连年, 粮食欠收, 凉州边缘战火连绵, 男子疲于打仗, 女子则疲于漕运转输, 老弱孤寡, 相依为命[3]82。尤其是更卒徭役, 两汉时期均征招妇女服役, 这种政策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才废止。可以说, 在此之前, 女性的社会性成人身份一直很典型, 但是在魏晋之后, 随着田赋、丁赋等赋税制度的改革, 女性逐年不再授田、纳赋, 在经济地位上只能局限于家庭, 隐藏在男性背后, 社会性成人身份丧失。

二、汉代有关妇女财产继承权的规定

在家庭中, 女性有无财产继承权可以说是其家庭经济地位的重要体现之一。以儒家传统“三纲五常”的观点来看, 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 比起父兄、丈夫、儿子等都要低下, 在继承权方面也是完全被排除在外的。明清时期有律法明文规定, 女性如果丧夫无子, 可以继承其丈夫的身份, 但是在财产方面, 则是族里的长辈选取辈分相当的人来继承, 由此可见, 丧夫无子的女性完全没有了继承财产的权利。但是在汉代却不同, 女性不仅有继承丈夫财产的权利, 即使是女儿, 有时也可先于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史书记载, 窦太后死时, 其财产尽归“公主嫖”[4]128, 并且这非个案, 而是合乎当时社会法律政策制度的。早在西汉初年, 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女性继承家庭财产继承权的制度, 用以保障女性的继承权利。在汉代法律典籍《二年律令·置后律》中, 对于继承顺序的规定是:“死毋子男代户, 令父若母, 毋父母令寡, 毋寡令女, 毋大父母, 令同产子代户。”[5]27其意为家庭的男性户主死亡之后, 其家人的继承顺序是子—父母—妻子—女儿—外孙—祖父母—同产子,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 妻子以及女儿的继承权都是得到承认与保护的。同时在汉代继承制度中, 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血缘关系的看重, 继承制度的规定尽可能地保障了家庭财产不落入外人手中, 因此, 性别差异就相对靠后, 一切以本家血管关系为最优先。汉代女性继承父母财产之后, 出嫁时可将财产带至夫家, 如果被抛弃或者丈夫离世, 不仅可以重新取回财产, 甚至还能得到夫家的赔偿, 可以说, 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保护女性权利的法律措施。相比民间女性, 皇室女性在继承权方面所拥有的特权更多, 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也更高一些。汉代女性在继承权方面的优势, 直接导致了汉代出现了众多的“女户”现象, 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在后世都非常少见,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史学意义。

三、汉代对女性的分封与赏赐政策

封建社会, 分封与赏赐是较为常见的褒扬举动, 一般来说, 这种行为的对象主要局限于男性, 但是在汉代, 尤其是西汉时代, 在分封与赏赐方面完全不拘性别, 女性享有与男性同样的被封赏的地位。同时, 在封赏女性时, 除了皇室女性, 民间女性受封赏的情况也很常见。史书记载:“孝宣五凤元年, 皇太子冠。皇太后赐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帛, 人百匹, 大夫人八十匹, 妇人六十匹。”[6]88这句话意为皇太子成年之时, 皇太后封赏大臣的同时对其女性家眷也进行了封赏。在孝文帝时期, 也有赏赐诸侯王女的惯例。民间女性的封赏在汉代也较为多见, 比如东汉汉章帝时期, 在封赏孔子后人时, 就很明确地将女性也列入在内。汉代存在大量的“女户”现象[7]95, 即以女性为户主, 尤其是在帝王大赦天下或者大赏天下时, 她们被赏赐者的身份更加明确典型。史书记载, 汉武帝元鼎四年, “行幸雍, 祠五溡, 赐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8]12由此可见, 授爵之人为女性, 除了物质封赏之外, 还有爵位上的封赏, 可以说是对于女性身份的尊重。两汉时期对于平民女性的普遍封赏与后世相比都是较为特殊的, 对于研究汉朝女性生活现实意义显著。

四、汉代对孤寡女性的优待政策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之后, 女性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与男性相比都开始成为弱势群体, 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承担众多生活需求的群体来说, 女性比男性更脆弱, 在失去依靠之后生存压力也更大。现代社会有社会保障制度来救济孤寡女性, 但是在古代社会呢?通过搜寻史料我们发现, 在汉代, 统治者对丧夫无子的女性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优待措施, 具体主要集中在物质的资助和奖励上。《汉书》中记载, 汉武帝去泰山祭祖时, 在所经各地晓谕地方官员, 对于七十岁以上的孤寡女性赏赐爵位一级, 并进行了一些物质上的封赏。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优待政策, 在失去了依靠之后, 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 稳定而有保障的生活都是孤寡女性所急需的。汉代对于这些女性的资助封赏也主要集中在衣食方面, 衣服主要是以帛为主, 食主要是以粟为主。尤其是国家有祥瑞之兆时, 皇帝大赦天下诸多封赏, 对于孤寡女性的封赏总是以衣食两种为主, 可以说是极大地解决了这些女性的孤苦生活。根据史书记载, 从建武二年到献帝建安二十年共一百八十年间, 国家对于孤寡女性的直接抚恤多达二十一次, 除了以往较为常见的衣食封赏之外, 还有一些优惠政策, 尤其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妇女[9]206。两汉时期对于孤寡女性的抚恤政策, 在后世王朝中也较为少见, 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一道特殊风景, 展现了汉朝开放的大国气度与关心妇女生活的意旨。

五、汉代女性囚犯的特权

两汉时期对于女性的优待政策不仅仅局限于孤寡女性, 同时还包括女性犯人。汉平帝时期, 曾下诏说:“惟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 妇女老弱, 怨伤化, 百姓苦之。其明敕百僚, 妇女非身犯法, 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 家非坐不道, 诏所名捕, 皆无得系。”[10]105其意为女性如果不是自身触犯了法律, 那么实施拘捕的时候必须有明确的指明大夫诏书, 否则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羁押女性。从这点来看的话, 在对犯罪者的处理上, 汉朝对于女性采取了一种较为宽容的政策。同时, 即使女性触犯了法律被关押, 同样服囚役, 较之男性来说也有优待, 比如男性囚犯与女性囚犯同样要戍边一年时, 如果女性囚犯身体欠佳, 可以选择不戍边, 通过为官府服劳役一年来替代, 同时还可以不穿刑具与囚服, 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 但是在对待男性囚犯方面, 却没有此类优待措施, 可见汉朝在对待女性囚犯方面切实地贯彻了“恤刑”, 通过施惠政来鞭策其改错自新。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 也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照顾措施, 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

虽然在汉朝时期, “独尊儒术”的风潮致使儒家的“三纲五常”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男尊女卑意识加重, 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下降, 但是在汉朝发展过程中, 仍旧出台了许多照顾女性的法令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权益。虽然这些法令在某些方面来说仍旧是以维护封建统治及封建伦理道德为主,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这些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 给予女性以实惠, 让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广大的生存空间,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这些政策不仅让汉朝女性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等活动, 还完善了她们的生活, 造就了汉朝女性与其他时代女性不同的独特风貌。

参考文献

[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 (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 , 二年律令[Z].文物出版社, 2006.

[2]胡平生, 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J].文史哲, 2003 (6) .

[4]李均明, 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M].文物出版社, 1990.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译.商务印书馆, 1962.

[6]武威县博物馆.武威新出土王杖诏令册[A].秦汉简牍论文集[C].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7][美]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A].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三联书店, 1998.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 1972.

[9]王辉.秦汉奸罪考[J].甘肃理论学刊, 2007 (3) .

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篇8

关键词:律令制,唐代妇女,法律地位

近年来, 我国学术界对唐代妇女法律地位的研究逐渐增多, 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唐代封建社会背景和妇女法律地位的认识, 深入理解“男尊女卑”的思想。尽管专家和学者在该领域有着一定的研究, 但作者认为, 关于律令制下的唐代妇女法律地位问题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所以, 作者研究中, 主要从四个视角对唐代妇女法律地位进行解析。

一、政治视角下的唐代妇女法律地位

政治视角下, 可从四个方面而研究唐代妇女法律地位。首先, 就其受教育看, 妇女不享有受教育权利。在科举制度十分完善的唐朝, 女性不可参加科举考试, 而各级学校中, 招收学员的对象全部是男性。其次, 唐人入仕的方式主要是封爵、门荫, 尤其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推出, 更加彰显唐代女子地位的低下。《唐律疏议》中《封爵令》明确规定, 妇女无权继承爵位, 更难以获取参政议政的机会。再次, 从结社权看, 唐代妇女有结社的实践, 但以下层民间妇女为主, 立社宗旨是互帮互助。最后, 从女性宗教信仰权利看, 唐代律令制中, 并未明文禁止。如, 唐代妇女出家, 是在唐朝律令允许范围内的, 可见, 唐代妇女在法律上具有宗教信仰权[1]。

二、经济视角下的唐代妇女法律地位

经济视角下, 唐代妇女法律地位的分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 从唐朝时期的均田制度看, 仍然沿袭北魏时期的制度。但在实际分配中, 唐代妇女的受田局限于寡妻妾, 每人三十亩, 仍然为男子的一半。根据《唐六典》的记载, 可知, 唐代妇女并非完全是民事法律的主体, 多数妇女不受田, 更无从谈及经济权的独立。其次, 唐代妇女财产继承权利问题的探究中, 根据《唐律》记载可知, 父权至上, 关于财产处分权利, 家庭中其它男子均无权利, 女性更无权利。《唐令拾遗·户令第九》记载, 如若家中父母双亡, 未婚男子继承的财产比未婚女子多一倍;若家中无男性继承人, 则财产尽归未婚女子所有。最后, 从生产经营权利看, 唐朝时期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 以“男耕女织”为重要生活模式。因而, 唐朝文献中, 并未禁止妇女从事商业活动。就现有的唐代文献研究看, 女性从商的案例较多, 更出现“卖履妇”等词汇。

三、婚姻视角下的唐代妇女法律地位

从婚姻看, 《唐律疏议》中对“嫁娶有媒”有着更多的规定, 卑幼的主婚权利由尊长决定, 物婚姻自主权, 若无尊长, 则由兄长或弟而主婚。唐代法律中, 对女性结婚年龄有规定, 即13-15岁, 由于年龄较小, 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尤其被沦落为生育工具的女性, 无尊严可言。唐代妇女不仅无结婚自主权, 而且不具备离婚权利, 即便女性不堪忍受夫家, 也必须经由男性许可, 获得休书, 方可再嫁。但从《云溪友议》记载可知, 唐代妇女如若主动提出离婚, 则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此外, 对夫妻离婚后财产处分权利问题的研究可知, 女性可带走原有的嫁妆, 不可分割家庭其它财产[2]。

四、人身关系视角下的唐代妇女法律地位

唐朝时期, 是父权至上的社会, 在家从父的理念, 彰显古代女子家庭地位的卑微。对于唐朝女子, 家长对其有主婚权、教育权、惩罚权等, 部分未成年子女能够视为商品被出卖。尤其在天灾人祸和社会动荡时期, 许多下层民众为求生存, 出卖子女。对于已婚妇女而言, 人身权利由丈夫决定。《唐律疏议》中规定, 丈夫可殴打妻妾, 不作任何处分;但如若妻子殴打丈夫, 则量刑明显加重。可见, 已婚妇女的法律地位十分不平等。最后, 如果已婚妇女夫亡或休弃, 《唐律疏议》中有规定, 如若与亡夫家族父母或祖父母相殴者, 则量刑加重。可见, 唐代妇女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 其法律地位低下[3]。

五、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 从各视角着手, 对我国唐代妇女法律地位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政治层面讲, 唐代妇女属于从属的地位, 在国家管理和教育等方面不享有权利。从经济层面看, 唐代妇女与民事经济法律主体无关, 且不享有财产继承权、交易权等。从婚姻层面看, 婚姻权利由男子掌握, 妇女只有顺从。从人身关系看, 唐代妇女的人身地位十分低下, 往往成为商品、牺牲品, 饱受摧残。

参考文献

[1]金荣洲.<摩奴法论>、<唐律疏议>所见古代印度与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江汉论坛, 2011, 02:72-78.

[2]范忠信.律令关系、礼刑关系与律令制法律体系演进——中华法系特征的法律渊源角度考察[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2014, 04:31-39.

上一篇: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下一篇:《一年级》